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赫哲族

赫哲族

赫哲族
赫哲族

中国报道

时尚E视介走近赫哲族(草案)

2011年9月6日

时尚E视介走近赫哲族

参与人:时尚E视介栏目组张伟(女)郭祁(男)与节目相关的一些赫哲族朋友

时尚点:从北京到同江赫哲族,主持人跟随赫哲族人一起寻觅赫哲文化,了解这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时尚路线:赫哲聚居区开场---走进赫哲族生活的房子,了解赫哲族历史—赫哲族的手工艺品--生活方式(捕鱼)---饮食文化—娱乐活动-结束。

场景一:郭祁张伟出场

画面一:主持人身着赫哲族的衣服,在赫哲族民族气息很浓的建筑旁出场。

解说一:

张伟:衣食住行,一路同行,大家好,欢迎来到《时尚E视介》。在中国一首《五指山》唱红了海南,一首《乌苏里船歌》唱遍了神州大地,今天我们带着儿时的梦幻,我来到了赫哲族人居住的发源地---同江市。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今天我和郭祁就一起带领大家去寻觅赫哲族的文化,去感受赫哲族的古老的气息,当然还有一件少不了的就是寻找赫哲族的美食。

郭祁:没错,赫哲族是一个以捕鱼为生的民族,吃鱼就不用说了,肯定会满足你这只小馋猫的,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鱼皮做的衣服,相信你也会喜欢的,在其他地方你是见不到的哦。

场景二:汉族式瓦房

画面二:赫哲族的居住环境生活习俗

解说二:

郭祁:现在我们看到的房子就是很有特色的赫哲族的房子---汉族式瓦房。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街津口是赫哲族集居地,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其中村寨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村寨布局基本为正方形,建筑多为汉族式瓦房。)看完了外面,我们去屋里看看,了解一下赫哲族人的生活起居。

郭祁:实际感受讲解

赫哲人:讲解赫哲族的历史文化

郭祁:听完了赫哲族的历史,张伟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张伟:…………

场景三:赫哲族手工艺品(有色骨制品、木刻、桦树皮缝制品等。村里有民族博物馆,收藏赫哲族历代出土文物、手工制品和生产工具等。)

画面三:手工艺品店手工艺品制作实拍

解说三:

郭祁:赫哲族是以捕鱼为生,所以很多工艺品也是和鱼相关。我带你去看看,兴许会淘到你喜欢的宝贝哦。

张伟:好啊,这个我很喜欢……

场景四:赫哲族的生活方式—捕鱼

画面四:鱼塘路边风景捕鱼

解说四:

郭祁:赫哲族素以三江为家,渔猎为主,因此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今天就让身边的大叔带我们去找找捕鱼的感觉,看看你这只小馋猫能不能学会捕鱼。

张伟:这个主意好,我还没有捕过鱼呢,今天就一起去看看,看看我是不是一只很笨的小馋猫还是一只聪明的小馋猫呢?

……

郭祁:张伟,今天带你来体验了现场捕鱼,这是秋天,当然没有什么太难的,你知道冬天赫哲族的人怎么捕鱼吗?张伟: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同江的冬天那样冷,冰层肯定很厚,难不成要破冰取鱼?

郭祁:你还真说对了,虽然今天不能让你体验破冰取鱼,但是回头我可以提供资料给你,那个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破冰取鱼了!(提供资料)

场景五:赫哲族的饮食文化

画面五:捕鱼归来来到农家一起做饭品尝食品

解说五:

张伟:捕鱼归来,幸福满载,忽然想到一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郭祁:……

合:一起去做赫哲族的美食了哦!

场景六:赫哲族的文化娱乐活动

画面六:四排赫哲族风情园民间文学为依玛坎、说胡力.民歌有嫁阔令、;乐器有口弦琴、单面手鼓;有各种民间舞蹈。民族体育项目主要有插草球、骑马等。有民间喜庆大会乌日贡。

解说六:两个人对体验赫哲族文化的心得交流,实际的一些讲解交谈。

……

备注:

1. 因为有许多是资料上的了解,难免有许多的不到之处,现只是一个拍摄基本大纲,到达现场同江市后通过

一些前采、访问,然后加入一些即兴的拍摄内容。

2. 在反映同江市在我国县域经济节目内容中,请安排县各级领导的采访。

3. 片头拟:意志山水涧国景同江市

片头拟:意志三江口北国同江市

中国传统音乐基础(DOC)

中国传统音乐基础复习纲要 第一章汉族民歌与歌舞 1 民歌的基本特征:口头性、集体性、风土性 2 民歌发展史: ⑴先秦《候人歌》黄帝《弹歌》 周代《诗经》,十五国风共收集周初到春秋中叶的民歌3000多首,地域 包括黄河流域的陕、晋、豫、鲁及长江流域的鄂和川东. 楚国南部的祭祀歌曲《九歌》 ⑵秦汉魏晋以后把所收民歌称为“乐府”,著名篇目有《陌上桑》《焦仲卿妻》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方的歌包含在“相和歌”中。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民歌成就颇高,有《敕勒歌》《木兰辞》;南方民歌成就突出是吴歌和西曲,吴歌是江苏一带民歌基础上加工而成,西曲兴盛于长江中游一带。 ⑷隋、唐、五代、宋些民歌被精选,加工,填词成为“曲子”,这样的“曲子”敦煌约保存有590首词,80支曲。到宋代,宋词成为高峰。 ⑸元、明、清明中叶出现歌词集和曲谱集。《挂枝儿》,明代冯梦龙编辑并评论的民歌集。 3 民歌分类法: 劳动号子:节奏规整,音调高亢 山歌:适于自由抒发内心情感,旋律悠长,节奏自由 ⑴体裁分类法音乐经过反复加工,旋法细腻,结构规整 小调:(分为吟唱调、摇曲和时调,时调是由艺人在公众场 合演唱的小调,音乐形式较成熟,传唱变异中,音 调骨架较固定) ⑵“色彩区”分类法:强调区域地理文化特征对民歌风格的影响。苗晶、乔建中 以全国汉族民歌为对象写出专著。 ⑶其他分类法:行政区划分类法即按省分类,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是比较 实用的分类形式。 4 与民歌的流传发展相关的重要背景因素 ⑴地理环境⑵历史条件与社会习俗⑶方言(由于民歌由土地而生,用方言

演唱,依方言而传播,所以口头方言声调对民歌旋律走向的影响是直接的。⑷人口迁徙⑸经济的影响。 5 主要歌种和歌舞种类介绍 ⑴信天游,流行于陕北,脚夫中间传唱最多。“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起兴《赶牲灵》 ⑵山曲,流行于山西河曲,保德,偏关及陕西府谷,神木一带,其曲调为上下句,两句的前半句往往相似或相同,有时仅仅是乐句的落音不同。旋律的跳进多,起伏大,频繁的跳进赋予山曲以鲜明的特色和粗狂的性格。《走西口》 ⑶开花调(石占明)演唱,流行于山西太行山区的左权、武乡一带,“开花”起兴,音调简洁,风格秀丽,以级进七声性音阶为主。 ⑷花儿(朱仲禄),流行于甘、青、宁夏等地。《上去高山望平川》 ⑸客家山歌,今天分布于粤、闽、赣交界处及湘、桂、台等地。流传于广东兴宁,梅县一带的客家山歌称“兴梅山歌”,流行于江西兴国县一带的称“兴国山歌”。 ⑹秧歌,汉族民间歌舞种类,广泛流行于黄河以北地区,集中于春节前后。 ⑺花灯,流行于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的民间歌舞,发展为地方戏后叫“云南花灯”“贵州花灯” ⑻花鼓,汉族民间歌舞,流行于安徽、长江中下游地区,山东及西北地区。 第二章说唱音乐 1“什样杂耍”是旧时民间艺人们对他们练习表演的各种技巧、功夫的通称。包括:“吹、打、拉、弹、说、学、逗、唱、变、练”十种。 2“撂明地”是指在某种固定场合(一般多是在游人集中的各类市场里)有一块固定的地方,四周摆几条长板凳围出场子,艺人可在中间表演。 3曲艺传说是东北“俗曲艺人改进会”的简称,在1949年的全国第一次交代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用“曲艺”这个名字来命名这个艺术门类,后又将其中的杂技单独分开,成立杂技表演组织。 4通常曲艺的品种分为十大类:评书评话类、相声类、鼓词类、弹词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渔鼓道情类、走唱类、杂曲类、板诵类。这十大类中除掉前两类:评书评话类和相声类,后面八类就是本书的研究对象----说唱音乐中的曲种。

民间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一)

民间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一) 摘要:民间音乐作品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和宝贵资源,必须予以适当的法律保护。经过对不同法律保护模式的分析和比较,以著作权方式对民间音乐作品实施保护无疑应是现阶段一种务实而明智的选择。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民间音乐作品著作权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可谓当今国际上的一个难题,各国对于是否给予其法律保护,给予什么样的法律保护,即采取何种法律保护模式,具体如何实施这种法律保护,不仅存在重大的理论分歧,而且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立法与实践。为此,曾有学者将此问题称为“法学界的歌德巴赫猜想”。而民间音乐作品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中最为活跃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部分,其法律保护问题更显突出,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拟针对现实案例中涌现出来的几个重点问题,就民间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作一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民间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模式的适当选择及相应法律保护制度的合理构建有所助益。一、民间音乐作品法律保护问题的提出 (一)典型案例介绍 1.西部民歌权属纠纷案 著名的音乐艺术家王洛宾先生在深入大西北民间音乐的宝库几十年中,历尽千辛万苦,搜集、整理和改编了大批优秀的民歌,但当其通过协议向台商“一次性卖断”其中的一些作品后,却遭到了中国西部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和音乐界人士的猛烈抨击,国家版权局的相关负责人也作出了“不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的作品”的论断。最终少数民族同胞和国家版权局无法为民间音乐进行法律保护找到适当的法律依据,王洛宾先生也没有办法对自己辛苦搜集、整理和改编的作品进行转让。该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民间音乐作品保护的法律缺位已构成艺术作品流通的严重障碍,并对少数民族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 2.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政府诉郭颂等侵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是:原告黑龙江省饶河县赫哲族乡政府主张《乌苏里船歌》是由《想情郎》、《狩猎的哥哥回来了》等赫哲族传统民歌编曲而成,并非被告郭颂原创,应该定性《乌苏里船歌》为赫哲族民歌,并要求被告作出声明及赔偿损失。依照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作出的鉴定报告,法院作出的最终判决是:《乌苏里船歌》是郭颂等人在赫哲族世代流传的民间曲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作品手法创作完成的,郭颂作为合作作者之一,享有对《乌苏里船歌》的著作权,以任何方式使用时应注明“根据赫哲族民间曲调改编”。应该说,与“西部民歌风波”案相比,该案在解决民间音乐作品法律保护问题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不仅承认改编作者享有著作权,而且尝试着对民间音乐作品的权利主体提供一些必要的救济。 3.其他相关案例 湖南的刘鸿志对电视连续剧《水浒》主题曲《好汉歌》产生质疑而进行诉讼,认为《好汉歌》抄袭了中原民歌《王大娘补缸》,后来《好汉歌》被判为原创作品;在英国,1960年代的“西部之家”民歌案也是一宗关于民间音乐作品权属纠纷的案件。英国法院作出的判决是,当地流传多年的苏格兰民歌“西部之家”因无法确认其作者而属于公共领域的作品,任何人都有权将其录制下来,而将其录制下来的成果不具有原创性,因而不能享有版权。在美国,1963年“KingstonTrio”案同样涉及民间音乐作品的权属。在该案中,名为“KingstonTrio”的三重唱组合改编了一首他们认为属于公共领域的歌曲“TomDooley”,而没有提到这首歌曲的原创者——生活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山区的农民FrankProffitt和记录、整理、改编这首歌曲并发表于《美国民歌集》的民歌收藏家FrankWarner。法院最终审查判决三重唱组合的改编行为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即侵犯了《美国民歌集》印制版本中应当得到保护的著作权。(二)几个重要问题的提出 从上述诸案例不难看出,是否以及如何给予民间音乐作品以何种法律保护,是一个让各国都感到有些措手不及的新问题,但是又不得不认真面对并寻求合理解决的难题。总的来看,该

音乐复习资料

音乐复习资料 ★一、音乐要素: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速度、音色、曲式、调式、和声、织体等。 1、旋律:也称“曲调”,将高低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有序的组织。旋律的进行 大致有:平行、上行、下行、波浪式进行。如:平稳流畅的、起伏较大等。 2、节奏:音乐中声音的长短与强弱关系。如:规整的、自由的、紧凑的、松散的、舒展的。 3 6、音色:不同的人声器官、乐器及各种声源所发出的各具特色的声音称音色。如:明亮的、高亢的、浑 厚的、暗淡的等。 7、曲式:曲式即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对比、变化、重复是构成曲式的三大要素。 小型曲式有:一段体(一部曲式)、二段体(单二部曲式)、三段体(单三部曲式)等; 大型曲式有:复三部曲式(A+B+A)如:《雷鸣电闪波尔卡》《拉德茨斯基进行曲》等 回旋曲式(A+B+A+C+A……)如:《卡门序曲》、《赶摆路上》 变奏曲式(A+A1+A2+A3+A4……)如:《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铃儿响叮当 的变迁》、《拉库卡拉查》。 奏鸣曲式(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如:《沃尔塔瓦河》 《G大调弦乐小夜曲》《梁祝》《第五(命运)交响曲》等。 ★ ★ ★四、音阶: 西洋自然大调音阶:1(do) 2(re) 3(mi) 4(fa) 5(sol) 6(la) 7(si) 1(do) 中国五声调式音阶:宫(1)、商(2)、角(3)、徵(5)、羽(6)

★五、人声分类: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童声---高音、低音 ★ ★七、音乐家美誉: 莫扎特(奥)---“音乐神童”贝多芬(德)---“乐圣” 舒伯特(奥)---“歌曲之王”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圆舞曲之父” 肖邦(波)---“钢琴诗人”约翰·施特劳斯(奥)---“圆舞曲之王” 《桑塔露琪亚》意大利民歌 3∕8拍《我的太阳》意大利歌曲 2∕4拍 《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 4∕4拍《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民歌2∕4拍 《红河谷》加拿大民歌 4∕4拍《拉库卡拉查》墨西哥民歌3∕4拍 《樱花》日本民歌4∕4拍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一、民歌: 1、中国民歌的主要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军民大生产》陇东民歌《杵歌》台湾高山族民歌《嗺咚嗺》湖北民歌《哈腰挂》黑龙江民歌 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江西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青海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 小调:《无锡景》江苏民歌《龙船调》湖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湖南民歌《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小放牛》河北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山西民歌2、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体裁: 蒙古族:长调---《牧歌》、《天边》、《辽阔的草原》 短调---《银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嘎达梅林》 维吾尔族:《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藏族:弦子《献上最洁白的哈达》、囊玛《阿玛勒火》、堆谐《正月十五那一天》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侗族:大歌《布谷催春》 彝族:酒歌《苏木地伟》,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回族: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 高山族民歌---《阿里山的姑娘》哈萨克族民歌---《我的金色阿勒泰》 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蒙古族民歌---《黑骏马》

民族风情:赫哲族艺术——音乐

赫哲族的音乐民族音乐:赫哲族能歌善舞,在民间流行着许多歌曲,有“嫁令阔”、“呵呢呐”,还有船歌、情歌、猎歌等。赫哲族音乐有“伊玛堪”(说唱形式)、“嫁令阔”(民间小调)、宗教音乐和舞蹈音乐。解放以来,音乐工作者多次深入到赫哲族聚居区搜集民间音乐,改编、创作了不少反映新生活的歌曲。如《乌苏里船歌》流行全国,成为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伊玛堪:深受赫哲族喜爱的演唱形式,内容多以英雄传说故事为主,也有扬善惩恶的社会性题材。演唱形式是1人说唱,没有伴奏乐器,曲调多属自由体,没有固定节拍,故事中各种人物都有各自的唱腔,从不混用。演唱时多以衬词“啊郎”开头,含有“且说”之意。开始多在高音区进行,旋律性较强,随后转为吟咏式的演唱;结尾时歌唱性又加强。嫁令阔:赫哲族民间歌曲的总称,曲调固定,明朗轻快,十分悦耳,轻柔抒情,非常动人;多用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山河风光、家乡田园的热爱。其中有情歌、叙事歌、生活歌曲等,以情歌居多。赫哲族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男女分腔,互不混唱。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偶尔也有对唱,曲式多为单乐段结构,节拍节奏规整,常用五声音阶,徵、宫、羽调式,很少用变化音,曲调婉转流畅。宗教音乐:鼓是萨满活动的主要“神器”之一。用不同的鼓点伴奏和萨满活动的全过程。曲调采用五声音阶羽调式,常有八度大跳,节拍不固定,与伊玛堪曲调相近类似。舞蹈音乐:《天鹅舞曲》在赫哲族民间广为流传,结构较严谨,旋律起伏有致,表现了天鹅飞翔时悠然自得上下翻跃的美丽形象。摇儿歌:词曲均为即兴编唱,曲调平稳悠长,歌词常反映出对远出亲人的思念。民间乐器:赫哲族古代流传下来的乐器有“突木含给”和“口衔琴”。“空木含给”现已失传;“口衔琴”有铁丝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吹奏。口弦琴: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有中指那麽长,现在都是用钢片弯曲而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的调子。姑娘小伙子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

中国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是1999年04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华梅。本书按时代顺序,系统介绍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现代的服饰艺术发展演变史,包括服饰制度、服装形式、服装面料、服饰纹样、首饰配饰等。 华梅同志编著的《中国服装史》,运用了大量古代服装资料,系统地揭示出我国历代服饰的艺术风貌和时代特色,取得了可喜的学术成果。“从艺术出发,从美学出发,分析了服饰的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把握服饰的发展规律,使我们从服饰艺术中看到了一个美的世界”。 本书特别注重考古科学的成果,与历史文献图籍相印证。附有插图1036幅,内容丰富,史料确凿。看看古代服装的大胆前卫,再看看今天人们着装色调与款式上的保守单调,阅读者必然会感慨万千。 目录: 第一章先秦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中国早期服饰 第3节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制度 第4节春秋战国的深衣与胡服 第5节小结 第二章秦汉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袍服与冠履

第3节女子深衣、襦裙与佩饰第4节军事服装第5节小结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汉族男子的衫、巾与漆纱笼冠 第3节汉族女子的衫、襦与华饰 第4节北方民族的裤褶与柄裆 第5节小结 第四章隋唐五代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2节男子圆领袍衫与幞头 第3节女子冠服与妆饰 第4节军事服装 第5节小结 第五章宋辽金元暇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汉族官服与民服 第3节契丹、女真、蒙古族服装 第4节小结 第六章明代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官服与民服

第3节女子冠服与便服 第4节小结 第七章清代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官服与民服 第3节趋于融合的满汉女子服装 第4节太平天国服装 第5节小结 第八章20世纪前半叶汉族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长袍与西服 第3节女子袄裙与旗袍 第4节小结 第九章20世纪前半叶少数民族服装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 一、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民族服装 (1)朝鲜族服装 (2)满族服装 (3)鄂伦春族服装 (4)迭斡尔族服装 (5)鄂温克族服装

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月琴组曲)

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月琴组曲) 一、赛马 1、独奏乐器在音色上的选择 《赛马》作为第一乐章描写的是蒙古族进行赛马的场景,独奏乐器月琴的音色和蒙古族的弹拨乐器“火不思”极为相像。古代蒙古人的战鼓音乐、马背音乐,多用以“火不思”来伴奏。因此,音响铿锵有力,如战鼓,似蹄声。 火不思:蒙古族弹拨乐器,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流传于中国新疆、 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火不思一 词为土耳其共和国语qobuz的音译,约于唐代从中亚传入中国, 又名浑不似,“和必斯”、“吴拨思”、“胡不思”和“胡拨 四”等(均为蒙语音译,即琴的意思)。民间称其为胡不儿或 浑不似。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甘肃省北部等地。四 弦、长柄、无品、音箱梨形,明代时民间相当盛行。 到了清代,蒙古族的风尚再度盛行,这是因为清朝入关前(叫后金),满族的文化受蒙古族文化影响较大,入关后,清朝 除继承以汉族为主的中原文化外,又有意识地提倡满蒙文化,所以许多元朝习俗又兴盛起来。清朝把蒙古族音乐列为国乐之一,除在欢宴蒙古王公时演奏外,每逢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大朝会和木兰行围时都要演奏。《大清会典》图注述其形制说:“火不思,四弦,似琵琶而瘦,桐柄梨槽,半冒蟒皮,柄下腹上有棱,如芦节,通长二尺七寸三分一厘一毫。”《清朝续文献通考·乐考》中也有:“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以皮为面。”此时的火不思,是蒙古乐番部合奏乐器之一。《大清会典·乐部·若燕乐番部合奏》有:“用云璈—箫—笛—管—笙—胡琴—琵琶—三弦—月琴—二弦—轧筝—火不思—拍板等。”清代陕西梆子(又称西调)曾使用火不思为伴奏乐器。民国初年,内蒙古东部喀喇沁王府乐队中仍在使用火不思。火不思还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在河北省易县东韩村的十番会演奏中,至今仍使用火不思。传统的火不思,形似饭勺,琴杆较长,共鸣箱较小,由于音箱蒙有皮膜,因而音色富有浓厚的草原风味。 刘锡津在描写蒙古族赛马的场景,在音色上的选择,没有按照约定俗成的以胡琴类的音色来模仿马头琴的声音,而是采用和蒙古族古代宫廷弹拨乐器“火不思”的音色极为相近的月琴来塑造音乐形象,如此一来,在创新的同时,更能贴近蒙古族的民族音乐特色,由此也更加凸显蒙古马背的豪迈洒脱的民族气质。 2、曲式特点 《赛马》是复三部曲式,绝大多数的蒙古民歌,都是二段、对仗的四句

浅谈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浅谈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董晓佳 赫哲族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虽然没有文字,却通过口手相传,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民间的文化宝藏。这些以渔猎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民间文化宝藏,既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涵盖着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因此,挖掘、探寻和整理这些宝贵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以一种全新的文化艺术理念传承和创新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精髓,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赫哲族的风俗和文明,使这个神秘的少数民族为世界所了解和认知,打出我市最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和旅游品牌,已经成为我们佳木斯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赫哲族渔猎文化的起源和形成 一切地域文化的发端和形成,都是来源于这个地域的民族日常的劳动生活。当然这个劳动生活包括赖以生存和民族生息繁衍的日夜不息的劳作,以及对大自然的斗争与索取。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劳动生活方式,决定了这个民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文明。赫哲族自古以来就是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流域,因此,狩猎和捕鱼历来就是这个民族主要的劳动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 从前赫哲人的衣食完全由渔猎得来,无论是鱼还是兽,都是“食其肉而衣其皮”。也就是说,以鱼和兽的肉为主食,以鱼和兽的皮做衣服穿。 赫哲人每年普通打鱼三次:第一次在开江的时候,大约在谷雨季节。那时冰虽解冻而尚未化尽,冰块在江中向下游流去,打渔人选择在江滩背水溜处下网。第二次在夏季,立夏以后,海鱼逆流而上,赫哲人于是改变了的捕鱼方法,除了用网捕鱼外,尤其善于叉鱼。第三次是在封江的时候,赫哲人捕鱼的方法又与第一二次不同,有冰底网鱼,冰上叉鱼,冰上钓鱼等等。 赫哲人的狩猎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人出外打围,谓之流猎;另一种是多人合伙外出打猎,谓之围猎。和打鱼不同,他们入山狩猎,一年约分四次,即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所猎获的野兽也各不相同,如春季可猎获火狐、獾子、黄鼠狼、狍子等兽,而冬季则可猎获熊、虎、豹等猛兽。 由于打鱼和狩猎是赫哲族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主要经济来源,于是,在常年的生产劳动和对大自然的斗争中,这一切就自然地无不具备渔猎的色彩,于是就产生了赫哲这个民族所独具的渔猎文化。 谈到渔猎文化,我们必须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所谓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的再现。它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发展的继承性和历史的连续性。 赫哲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一切生活和劳动的方式无不和渔猎有关,也就是说,一切无不带有渔猎的色彩。比如在物质生活方面,赫哲族的饮食以鱼肉为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郝庆云 赫哲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先民是先秦时的“肃慎”,汉魏时的“挹娄”,南北朝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辽金元明时的“女真”。17世纪初,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族群经过迁徙、凝聚,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并以“赫哲”、“黑斤”等名称见于《清实录》等清代文献中,由此至今赫哲族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赫哲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历经沧桑。19世纪中期,由于沙俄的侵略和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赫哲族先是被分割为中国的赫哲族和俄国的那乃人,而后,俄国境内的赫哲族又被分割为那乃人与乌尔奇人两部①。因此,今天的赫哲族已成跨居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跨界民族,我国境内赫哲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抚远县八岔乡、饶河县四排乡、佳木斯市敖其乡等地,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为4 640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俄罗斯境内的赫哲人(那乃人)主要居住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那乃区、阿穆尔区、共青团区、乌尔奇区、共青团市,另外小部分居住在滨海边疆区和萨哈林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据1989年苏联政府统计为15 256人。在中俄两国不同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赫哲族、那乃人彼此相互渐渐异化,分别被汉族或俄罗斯族日益同化,并在汉族或俄罗斯族的影响与帮助下,走上了现代化之途。 清初,赫哲族有“通古斯雄族”②的赞誉,在满族统一祖国,巩固东北边陲,抗击沙俄入侵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加之以大河捕鱼为特色的渔猎文化和举族信仰萨满教等文化现象的弱化、异化、同化等社会文化的变迁,早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中俄日三国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数量大,系统,全面,研究队伍稳定且有一定的规模。 一、中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状况 我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即清代及其以前处于历史记录描述阶段,尚未对其社会历史文化的特点、规律进行探讨。《竹书纪年》、《史记》、《汉书》、《三国志》、《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辽史》、《金史》等文献,记载了赫哲先民“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的居住地域、社会组织、民族生活等情况。这些古代文献中有关赫哲先民的记载,是今天国内外研究赫哲族的基本史料。 清代的官修著述,如《清实录》、《皇清职贡图》、《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个人著述,如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与《域外集》,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杨宾的《柳边纪略》,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以及清代文书档案,均对清代的赫哲族有较多的记述。尽管上述著述都不是关于赫哲人的专著,但其中关于赫哲人的记述弥足珍贵,是目前研究

少数民族赫哲族介绍讲稿文字稿

(第一张PPT)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宣讲人XXX,来自三年级X班。很荣幸能代表我们小组(或班级)参加这次以“民族风”为主题的“我型我秀”活动。 (第二张)我们小组主要想通过这次活动向大家介绍一下赫哲族。这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赫哲族人和他们的传统服饰(可以说话的同时对图片进行指示,也可以做出适当的肢体动作)。 (第三张)我们今天主要从这六个方面进行介绍(指示)。 (第四张)首先,我们看一下赫哲族在我国的大致分布。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形成的三江平原地带和完达山余脉。我们在这幅图片上将大致的分布位置用红点表示了出来(指示)。不难看出,赫哲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地区。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赫哲族人口数仅为5354人。 (第五、六张)由于赫哲族生活在江边、河边,他们的穿着和饮食都与鱼有较大关系。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一般用鱼皮和兽皮制作。所以,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部”。这张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指示),这是用鱼皮制作的鞋子(指示)。 (第七张)除了传统服饰,赫哲族的饮食也与鱼密不可分。赫哲人以鱼、兽肉和野菜为主食。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这样做出来的饭菜,香甜可口!(可配合表情) (第八张)在居住方面,赫哲人的的住所包括木克楞(指示)、尖顶窝棚(指示)、地窖(指示),特别是木克楞,冬暖夏凉。 (第九张)接下来,我们向大家介绍赫哲族的一些习俗。赫哲人有他们典型的图腾,在他们的图腾上面刻画了熊、虎、鹿、鹰等动物(指示)。由于他们生活的地方比较寒冷,在冬天,地面常常有大雪覆盖,所以它们的出行方式主要通过狗拉雪橇(指示)。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以拉70公斤左右的重量,每天可以跑100至150公里左右的路程。狗是赫哲人的好朋友,在运输、看家、保护主人等方面有许多作用。所以赫哲人又被称为“使犬部”。赫哲人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舞蹈,如萨满舞(指示)。

浅谈黑龙江省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浅谈黑龙江省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摘要:开发黑龙江省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对赫哲族民俗文化的一种很好的宣传和保护工作,让越来越多人了解赫哲族,为当地的发展做一点贡献。本文首先通过对赫哲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做了一些简单介绍,然后对开发赫哲族民俗文化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最后又对开发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了较详尽的说明和介绍。 关键词:黑龙江;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序言 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这里有一支只有4000多人的、而且世世代代专以捕鱼为生少数民族——赫哲族。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的赫哲族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也是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吸引着众多游客。这支黑龙江省所独有的少数民族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存完好,历史上被称为“鱼皮部落”,捕鱼文化独具当地特色。① 赫哲族的民俗风情成为近年来三江地区旅游业开发的新亮点,其开发策略更符合当今旅游发展的新潮流——追求原生态,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现今人们出游的目的不再是仅仅满足于游山玩水式的拍照留念,而是更加追求在旅行过程中知识的获取量、参与体验程度。希望能在游玩时给精神汲取营养,让旅行生活过的更有意义。赫哲族正符合游客的这一心理需求。特别是现在城市生活的进一步现代化和自动化,城里人在享受着高速现代化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自然的乐趣。所以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旅游以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修身养性,希望能更真实地体验到不同于现代都市生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而三江平原地区的赫哲族多生活在偏远小镇,具有田园风光,空气清新,人们的旅游视野逐渐走向了广大的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文化旅游。 佳木斯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旅游也很丰富,这里的民族风情包括民族神话传说、服饰饮食习惯、建筑风格以及民间艺术等,都是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亮点,真实的去感受它,远比去博物馆或纪念馆要有意义的多。而且,三江平原地区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也极为可观,周围的湿地以及江河平原使得该地区环境优美,交通条件便利,火车、汽车、飞机以及水运都很便捷。地理位置更有可进性。 促进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继承,他们的民风民俗无疑成了现今旅游的热点,所以开发前景极为可观。 二、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赫哲”意为“下游”、“东方”,辽时的女真就是赫哲族的先民,该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族文字,由于与汉族长期杂居,大多数赫哲族人都会说汉语,世代以捕鱼为生,所以赫哲族的鱼文化是很有研究价值的。②早年的赫哲先民以吃生鱼肉,穿鱼皮衣,盖鱼皮被,点鱼油灯为主要习俗,交通工具只要是狗拉雪橇。 (一)赫哲族饮食文化 ①满大庆:《趣闻黑龙江》,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266页。 ②余志超:《细说中国民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1页。

赫哲族文化 赫哲族古老的绘画艺术介绍

赫哲族文化赫哲族古老的绘画艺术介绍 >赫哲族传统的绘画主要有服饰图案、桦皮器皿图案、风俗绘画等。服饰图案主要有兽形图案、旋涡纹、菱形纹、螺旋纹等,其中螺旋纹图案最多,一般用于装饰胸巾以及袍子的后身和前襟。在桦树皮制品上,也绘有类似装饰图案或花纹。这些图案造型别具一格,构图大方、色彩鲜艳,具有别致的民族特点。风俗绘画生动地展现了赫哲族人早年渔猎生活风貌,他们的衣食住行、宗教仪式、婚葬仪式、节庆状况、信仰习惯等在风俗绘画中得以完整再现,是我们研究赫哲族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街津口民族乡77岁的渔民画家尤永贵绘画的一百多幅大多数是风俗画。岩画是古老的画在岩石上的画。如黑龙江畔萨卡奇——阿梁村地方的岩石上保存着反映赫哲族早期的岩石画。其中一幅上面画有火光、蛇形、日头等,这是原始宗教艺术的杰作,是古代赫哲族祖先精神生活的真实记录。还有画狩猎场面的岩画,其中的人、奔马、动物被画得栩栩如生,十分动人。赫哲族造型艺术比较发达,主要是图案、剪纸、雕刻,具有悠久和历史,有本民族的特色,它们源于生活、实用性强,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图案艺术是赫哲族造型艺术中最为发达的,人们早年穿的衣服鞋帽,用的被褥,都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尤其中妇女、儿童衣服上的图案更为丰富多采。有的是用各种颜色的布块、钎皮或染色兽皮剪成各种等块,然后拼凑成对称的几何花纹、云彩纹、鱼鳞纹和波浪纹等;有的是用彩线在岂有此理上乡成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小动物等。赫哲族喜欢用这些艺术作品做成被褥、坐垫、妇女和儿童服装,既结实又美观。赫哲族擅长剪纸

艺术。由于他们长期过着渔猎生活,熟悉各种鸟类、野生动物、花草树木,所以常常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纸剪成如同展翅翱翔的飞鸟,狂奔驰骋的动物,栩栩如生的花草树木。

《北方音乐》杂志社20世纪80年代以来赫哲族_嫁令阔_研究述评_李艳双.pdf

2015年第18期 (总第282期) 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 NO.18,2015 (CumulativelyNO.282) 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杂志社,投稿邮箱:bfyy1981yx@https://www.doczj.com/doc/1c18403888.html,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赫哲族“嫁令阔”研究述评 李艳双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北京100020) 【摘要】本文以CNKI收录的赫哲族“嫁令阔”研究文献为基础,分别对上世纪80至90年代和本世纪的“嫁令阔”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合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对“嫁令阔”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述评。 【关键词】赫哲族;嫁令阔;研究述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掀起了研究赫哲族民族传统音乐的热潮,涌现出了较多数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在此其中,有关赫哲族“嫁令阔”的研究和分析,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谨以CNKI所收录的关于赫哲族音乐“嫁令阔”的文献为基础,结合笔者多年来的田野调查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赫哲族“嫁令阔”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对“嫁令阔”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赫哲族“嫁令阔”研究文献CNKI 收录情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赫哲族“嫁令阔”为主题的研究逐步成为了赫哲族音乐文化的热点问题,一些专家学者在其学术论文和专著中针对“嫁令阔”的定义、特点、表现形式和发展情况等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分析和研究。80年代至今在CNKI(中国知网)中收录的以“嫁令阔”为主题的论文年份数量见表1:表1 20世纪80年代至今赫哲族“嫁令阔”文献CNKI收录情况年份1984 1986 1991 1995 1998 2006 2008 2009 2011 2013 2014 篇数 1 1 1 1 1 1 1 3 3 2 7 从表1赫哲族“嫁令阔”文献年份分布情况中可以看出,上世纪80年代开始,“嫁令阔”文献逐步涌现。总体上看,上世纪80、90年代的文献数量较少,但从本世纪初开始,文献数量逐年攀升。因此,可以说从本世纪初开始,赫哲族“嫁令阔”获得了较多关注,其相关问题逐步成为了研究赫哲族传统音乐的热点。 二、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嫁令阔”研究 在最初的“嫁令阔”文献中,学者们较多地关注于“嫁令阔”概念和特点的阐述,针对该问题,在上世纪的80、90年代,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研究。 韦风和吕聂在其1984年发表的论文《赫哲族民间音乐》中,将“嫁令阔”解释为:赫哲族的民间小调,包括情歌、猎歌、渔歌。其中一类是较为多见欢乐的快板热情奔放,一类是较为少见的慢板情绪悲伤思念,歌词中较多使用称词“赫尼那”和“啊郎赫尼那”,歌曲多采用两句体或四句体,结构完整。调式多为宫、商、徵、羽。该文是最早研究赫哲族音乐和“嫁令阔”的学术文献之一,该论文从定义、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的速度情绪、歌词特点和调式调性等五个主要方面梳理并分析了赫哲族的“嫁令阔”。 1986年,尤金良撰文《赫哲族音乐概况》,该文将“嫁令阔” 解释为:歌词是即兴创作的,节拍多为3/4、4/4、5/4、6/8。在分析 研究“嫁令阔”的同时,尤金良提出,挖掘、整理“嫁令阔”任务艰巨且具有紧迫性,这是第一次从传承和保护“嫁令阔”的角度提出的宝贵意见,为后续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与韦风、吕聂1984年发表的论文《赫哲族民间音乐》相比,尤金良对“嫁令阔”的解释有一定的进步性,提出了“嫁令阔”的即兴创作性与节拍性,更重的是,尤金良已经开始关注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并提出保护赫哲族音乐应从挖掘、整理“嫁令阔”开始,可见“嫁令阔”在赫哲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991年,桑海波发表学术论文《赫哲族民间音乐概论》,在文中,桑海波将“嫁令阔”解释为:按照歌者身份可分为男人唱的“嫁令阔”和女人唱的“赫尼那”小调,后来由于生产生活等的需要,男女共同劳动互相交融,逐渐演变成男女共唱的“嫁令阔”小调。桑海波从演唱者的身份来解释“嫁令阔”,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那么究竟“嫁令阔”是男人唱的还是女人唱的,他文中提到的“赫尼那”小调又是什么呢?针对该些问题,舒景祥曾在《中国赫哲族》一文中将“嫁令阔”解释为:多为妇女演唱,但是并没有提及男人不能唱,该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嫁令阔”概念等基础问题的认识上。专家学者真实、客观地解释“嫁令阔”的风格特点、表现内容、演唱的情绪速度、演唱者的身份等,并呼吁保护传承赫哲族音乐“嫁令阔”。 三、21世纪的“嫁令阔”研究 从近年来学术成果的关注点来看,本世纪初至今,大家关注较多的是“嫁令阔”的流变、概念的界定、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手段、传承保护困境与策略、歌者的生存状态等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赫哲族“嫁令阔”的流变研究》(王立扬,2014)、《赫哲族“嫁令阔”的概念变迁》(初征,2014)、《传播音乐的火种赫哲族嫁令阔传播现状》(初征,2013)、《赫哲族嫁令阔歌者生存现状调查》(初征,2011)。

赫哲族旅游产品策划方案

赫哲族风情园二日游策划方案前言:赫哲族,中国北方现存唯一的渔猎民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1990年统计,全国赫哲族有4254人,其中我省有3747人,只要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三江流域。为了更好的了解民族历史文化的底蕴,积极开展游览项目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赫哲族风情园地方性研究 1、赫哲族风情园概况:赫哲族风情园,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的四排赫哲族乡,是集文 化、娱乐、游览、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按赫哲人传统生活方式 进行设计的,极具吸引力,是一个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2、旅游特色:来到四排风情园不仅可以饱览乌苏里江的秀丽风光、观赏到赫哲族 传统舞蹈和民族体育项目。同时还能听上一段赫哲说唱“伊玛堪”。 品尝赫哲族特有的全鱼宴 3、景区介绍:四排乡赫哲族风情园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园内主要建设有赫哲族发展史馆、 民族工艺作坊、传统民居建筑等,建筑外观全部采用赫哲族民间传统的木刻楞 式建筑风格;还有鸵鸟的家园——鸵鸟园。 4、替代分析:1、赫哲族风情园具有一定优势,因为是人口最少的民族,文化相对集中。 2、将赫哲族的文化进行有序的整合,建设设施设备完好,同样具有优势。 二、赫哲族风情园的受众调查 在策划之前,我们首先通过实地旅游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作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知名度分析:多数游客对赫哲族风情园有所了解,部分游客表示不知道这个地方。对此,可以制作一些宣传册或制作在各大卫视黄金时段播放的广告等来提高知名度。 美誉度分析:一半以上的游客对景区表示满意,认为这里的文化内涵浓郁。 满意度分析:小部分游客认为在景区硬件与软件设施方面还有待提高,一半以上的游客,对住宿餐饮条件表示满意,而交通的便捷度,这一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肯定。 三、赫哲族风情园产品设计 赫哲族风情园二日游 第一天: 上午观赏赫哲族发展史管,感受赫哲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到鸵鸟园观看鸵鸟们嬉戏,在园中自由漫步;午餐后,观赏赫哲族传统民族舞蹈和说唱表扬依玛堪;晚餐享用特色的全鱼宴,餐后入住。 第二天: 早餐后,参观博物馆,欣赏鱼皮衣、鱼具、桦树皮制品及木雕工艺品等,然后自由参观民区建筑(如假山、水池、图腾等);午餐后,结束愉快之旅! 四、赫哲族风情园的形象塑造 1、赫哲族风情园的行为形象: 政府行为:当地政府组织各种活动来提升赫哲族风景园形象,以此增加关注度;防止各种恶性事故的发生保证游客的人身和财物的安全等。 景区服务行业行为规范:强调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微笑的 服务、抓好管理监督。 本地居民行为规范:大力推广普通话,礼貌用语,所有员工挂牌持照上岗,微笑服务,并做到价格公道,宽厚待客。充分体现哈尔滨人的勤奋、好客。 2、赫哲族风情园电子形象:

赫哲族传统乐器改良述略

摘要:赫哲族传统乐器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口弦和萨满仪式中所用的击节乐器萨满鼓。在当代社会,虽然这两样乐器都失去了传统社会的实际功能,可出于文化符号的考虑和艺术表演的需要,它们都在悄然发生着形制和功能上的变化,这无疑是一种良性改革,本文针对笔者所见,略作综述。 关键词:赫哲族传统乐器;口弦;萨满鼓 1 口弦乐器概述 口弦这件小型乐器,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被称作“口琴”。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口弦并不鲜见,也都有自己的称呼,如彝族叫“洪洪”,傈僳族叫“玛哥”,白族叫“毕协”,傣族叫“拜”,景颇族叫“掌共”,佤族叫“合朗”,拉祜族叫“阿沓”,羌族叫“阿珠”,锡伯族叫“玛肯”,独龙族叫“芒锅”,高山族称“嘴琴”。 口弦的品种较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有竹制和金属制两种;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有单片弦和多片弦;因演奏方法的不同,又有用手指弹拨和用丝线抻动的口弦。口弦的演奏方法有用手指拨动和抻动两种,分别流行于不同的地区。演奏口弦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弦柄,多片弦则使其呈扇形,将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口弦尖端,引起簧舌振动,便发出明亮的叮咚之音。另外的一种抻动口弦,在每个簧片的尖端系有一条丝线,演奏时将线头套在右手指上,以指牵线使簧片振动发音。演奏者利用双唇向前突出呈筒状增加共鸣、扩大音量,并借以口型交换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 2 赫哲族口弦 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由金属材质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演奏。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形如“丁”字,两端饰彩线,平时放置鱼形木雕琴盒中。琴身有中指那么长,现在都是用钢片弯曲成外壳,中间嵌上细长的钢簧制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的调子,姑娘、小伙儿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赫哲族口弦属于弹奏乐器,它的发声原理是:用口腔做共鸣,依靠口腔与舌的变化改变音色,同时用手指拨动琴弦。它的演奏方法是:用左手的大指、食指、中指握住口弦圆柄部位,用牙齿顶住琴身,用嘴唇包住琴身尾部,右手食指向后方拨动簧片。 第八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吴明新老人将赫哲族口弦加以改良,经过30多次的试验、改装、制造,他自认为能够演奏旋律,这一效果的实现实际上是依靠口腔的空间变化得以实现的,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和突破。改良后的琴体为铜质结构,甚至构成了系列成品样式,增加了双簧口弦琴、三簧口弦琴。 3 萨满鼓概述 温特,汉译“神鼓”。历史上,温特在赫哲人的生活中不仅作为祭器使用于萨满祭祀仪式中,也作为乐器在民间流传。温特,是赫哲族萨满祭祀仪式中的标志性乐器。 3.1 温特的传说 在赫哲人那里,鼓声的象征意义最为古老的解释是“雷”。萨满借助于雷的力量,驱魔逐妖、惩恶扬善。温特还是萨满的运输工具,它象征着船或马。凌纯声在松花江下游考察赫哲族时搜集的《一新萨满》故事中,就记载了一新萨满过河无桥遇阻,将手中神鼓抛入河中变为一艘小船而得以过河的故事。 3.2 温特形制 赫哲族温特为木框,以狍皮或鱼皮蒙制并用鼓槌击打的单面鼓。温特,是赫哲族萨满的象征。从田野考察的情况来看,赫哲族萨满的温特形制最为独特,无论是从造型上还是材料上,都很古朴、奇特,较多保留了渔猎经济时代的原始风格。 (1)圆弧――长方形萨满鼓。鼓身很大,口上下呈圆弧状,鼓身左右为直线形,鼓面中间有明显的接缝痕迹;其尺寸接近于近代民族学者较早的记述,纵径为52~77cm,横径为40~

赫哲族民歌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赫哲族民歌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才能得以茁壮成长。民歌的根就是孕育在民间文化当中。赫哲族民歌从产生开始就在不间断地汲取本民族文化的精华,经过了世代人们的广泛传唱提炼与升华,充盈着无限的生命力,但由于赫哲族受到没有本民族语言的限制,其传承与发展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标签:赫哲族;赫哲族民歌;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其中之一,全部人口仅有约4600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抚远县、饶河县、同江县以及佳木斯、依兰、桦川等地区。他们以渔猎为生,没有属于本民族的文字,流传下来的只有口头文化。赫哲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含了神话、民间歌谣、传说、歌颂新生活等元素,这些民间文学都被世代赫哲族人民传承了下来。赫哲族人民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在其特有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创造并发展出了属于本民族优秀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其中赫哲族民歌就是勤劳乐观的赫哲族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并且自己演唱的歌曲。 一、赫哲族民歌“嫁令阔”《乌苏里船歌》和“伊玛堪”《木都力莫日根》本体特征分析 1.嫁令阔 “嫁令阔”有小调、小曲之意,嫁令阔涉及体裁相当广泛,包括号子、小调、儿歌等,在赫哲族民歌中嫁令阔的数量是最多的。嫁令阔曲调中虽然节奏与旋律的变化不是很多,但是可以让人感受到他们情感的质朴,旋律上轻柔婉约,作为抒情歌曲而流传甚广。赫哲族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很自由,表演时更加随性,不会受其时间场合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但是也不排除个别歌曲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场合来进行演唱。赫哲族作为少数民族,由于人口较少,又没有文字,所以传承民间音乐的重任主要靠的就是一代代的民间艺人,靠他们的记忆和口头传授。因为早期赫哲族人民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以渔猎为主,所以音乐素材大多也是源自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祈渔、织网、捕鱼、食鱼等。简而言之就是和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娱乐、宗教祭祀及歌颂新生活密不可分。“嫁令阔”曲调是固定的,内容大多赞美大自然以及家乡的富饶,明朗动人,悦耳动听,既好听又上口还容易记忆与传唱。著名的有《乌苏里船歌》、《赫哲酒歌》、《河边情歌》、《渔歌》等。 2.伊玛堪调 “伊玛堪调”是赫哲族的一种说唱艺术,即有说又有唱,说与唱相结合,是在交叉唱段的时候唱的曲调,又被称为一种口头上的文学形式。因为伊玛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且与赫哲族神话传说息息相关而备受欢迎。形成于清末明初,是赫哲族特有的曲艺说书形式。伊玛堪主要是以神话、传说、祝辞、萨满歌、民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