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江西黄永源

“三线合一”性质是等腰三角形所特有的性质,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该性质其实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如图,△ABC中,AB=AC,D是BC上的一点.

(1)若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那么AD是顶角∠BAC的平分线,AD是底边BC上的高线;

(2)若AD是等腰△ABC顶角∠BAC的平分线,那么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AD是底边BC上的高线;

(3)若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高线,那么AD是顶角∠BAC的平分线,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

显然,“三线合一”性质给我们提供了证明角相等、直线垂直、线段相等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在解答一些图形有关的证明问题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它们,由此及彼.

例1如图,在△ABC中,AB=AC,BD=CD,DE⊥AB于E,DF⊥AC于F,求证:DE =DF.

分析:依题意,DE和DF分别为点D到∠BAC两边的距离,要证明它们相等,可先证明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这只要证明AD是∠BAC的平分线.

证明:连接AD.

∵AB=AC,BD=CD,

∴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

∴AD平分∠BAC.

∵DE⊥AB于E,DF⊥AC于F,

∴DE=DF.

说明:本题的解答过程中,运用了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AD是顶角∠BAC的平分线的性质.

例2如图,△ABC中,AB=AC,BD⊥AC于点D,求证:∠CBD=1

2

∠BAC.

分析:为了得到1

2

∠BAC,可考虑作∠BAC的平分线.这样,把证明两角成倍数关系转化

为证明两角是相等关系.

证明:作∠BAC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那么∠1=∠2=1

2

∠BAC.

∵AB=AC,AE平分∠BAC,

∴AE是等腰△ABC顶角∠BAC的平分线.∴AE⊥BC于点E.

∴∠AEC=90°,∠1+∠C=90°,

∵BD⊥AC于点D,

∴∠BDC=90°,∠CBD+∠C=90°.

∴∠CBD=∠1=1

2

∠BAC.

说明:本题的解答过程中,运用了等腰△ABC顶角∠BAC的平分线是底边BC上的高线的性质.

例3如图,在△ABC中,AB=AC,D在BA的延长线上,E在AC上,且AD=AE,求证:DE⊥BC.

分析:注意到△ABC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底边上的高与BC垂直.要证明DE ⊥BC,应先证明DE与这条高平行.

证明:过A作AF⊥BC于F.

∵AB=AC,AF⊥BC于F,

∴AF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高线.

∴AF平分∠BAC.

∴∠BAC=2∠BAF.

∵AD=AE,

∴∠D=∠AED.

∴∠BAC=∠D+∠AED=2∠D.

∴∠BAF=∠D,DE∥AF.

∴DE⊥BC.

说明:本题的解答过程中,运用了等腰△ABC底边BC上的高线AF是顶角∠BAC的平分线的性质.

三线合一性质的逆定理

三线合一性质的逆定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的逆定理 “三线合一”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逆定理:①如果三角形中任一角的角平分线和它所对边的中线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如果三角形中任一角的角平分线和它所对边的高重合,那么 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③如果三角形中任一边的中线和这条边上的高重合,那么这个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简言之:三角形中任意两线合一,必能推导出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证明①:已知: ⊿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 AD是BC边上的中线,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要证等腰三角形就是要证AB=AC,直接 通过证明这两条线所在的三角形全等不行,那 就换种思路,在有中点的几何证明题中常用的 添辅助线的方法是“延长加倍”,即延长AD到E 点,使AD=ED,由此问题就解决了。 证明:延长AD到E点,使AD=ED,连接CE 在⊿ABD和⊿ECD中 AD=DE ∠ADB=∠EDC ∴⊿ABD≌⊿ECD

∴AB=CE, ∠BAD=∠CED ∵AD是∠BAC的角平分线 ∴∠BAD=∠CAD ∴∠CED=∠CAD ∴AC=CE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三个逆定理中以逆定理②在几何证明的应用中尤为突 出。 证明②:已知: ⊿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 AD是BC边上的高,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通过(ASA)的方法来证明⊿ABD和⊿ACD的 全等,由此推出AB=AC得出⊿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③:已知: ⊿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又是BC边上的高,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AD就是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用(SAS)的方法来证明⊿ABD和⊿ACD的全等,由此推出AB=AC得出 ⊿ABC是等腰三角形。(即垂直平分线的定理) 二、“三线合一”的逆定理在辅助线教学中的应用 (1)逆定理②的简单应用 例题1

三线合一专题练习

三线合一专题练习 一、直接运用三线合一证题 1、如图,在Rt ABC △中, 90=∠B ,E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 10=∠BAE ,则C ∠的度数为( )A . 30 B . 40 C . 50 D . 60 2、已知,如图1,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DF 分别是?ABD 和?ACD 的高。 求证:AD 垂直平分EF A 1 2 E F B D C 图1 3、如图2,?ABC 中,AB =AC ,AD 为BC 边上的高,AD 的中点为M ,CM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K ,求证:AB AK =3 A K M E 图2 二、做辅助线利用三线合一 4、如图3,在?ABC 中,∠=A 90 ,AB AC =,D 是BC 的中点,P 为BC 上任一点,作PE AB ⊥,PF AC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1)DE =DF ;(2)DE DF ⊥ A E F B D P 图3

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G为对角线交点,△ADG、△GBC为正三角形。F、E、H为AG、BG、DC的中点。连接CE BF (1)求证:△EFH为正三角形; (2)若AD=2,BG=3,求S△EFH; ACB ADB90 ,M、N分别为AB、CD的中6、如图4,已知四边形ABCD中,∠=∠= ⊥ 点,求证:MN CD C N D A M B 图4 7、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D,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 A D 1 B M C E

等腰三角形性质三线合一”专题

等腰三角形性质:三线合一”专题 等腰三角形有一个重要的性质: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这就是 著名的等腰三角形 “三线台一”性质。“三线合一”性质常用来证明两线垂直、两线段相等和两角相等。反之,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这边上的高、这边所对角的角平分线中有两条重合, 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例题讲解】 例二:如图△ ABC 中,AB = AC, / A = 36°, BD 平分/ ABQ DE 丄 AB 于 E ,若 CD= 4,且△ BDC 周长为 24,求 AE 的长度。 变式练习1-2 已知,如图所示, 求证:AD 垂直平分EF 。 AD >△ ABC ,DE DF 分另U >△ ABDA ACD 的高。 求证:AD 垂直平分BG

例三?等腰三角形顶角为 ,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是 ,则 与 的关系式为 图2 分析:欲证/ ACE=/ B,由于AC=AB 因此只需构造一个与 Rt △ ACE 全等的三角形,即做底边 BC 上的高即可。 证明:作 ADL BC 于D, ?/ AB=AC 1 ??? BD BC 2 1 又??? CE BC , 2 ? - BD=CE 在 Rt △ ABD 和 Rt △ ACE 中, AB = AC, BD=CE ? Rt △ ABD^ Rt △ ACE( HL )。 ? / ACE 玄 B 例五?已知:如图3,等边三角形 ABC 中,D 为AC 边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一点,CE=CD DM L BC 于M,求证: M 是BE 的中点。 分析:如图1,AB=AC EAC 90° / C ,/ BD 丄AC 于D,作底边 BC 上的高 AE, E 为垂足,则可知/ EAC=/ EAB - 又/ 2 , 90° / C ,所以 例四?已知:如图2, △ ABC 中,AB=AC CE!AE 于E , CE 1 — 。 2 1 BC , E 在厶 ABC 外,求证:/ ACE / B 。 2 图1

七级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专题

F E D C B A E D C B A B ' C B A 专题四(第九讲):三角形三线性质 金牌数学专题系列 导入 知识要点 三角形的 重要线段 意义 图形 表示法 三角形 的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D C B A 1.AD 是△ABC 的BC 上的高线. 2.AD ⊥BC 于D. 3.∠ADB=∠ADC=90°. 三角形 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的 线段 D C B A 1.AE 是△ABC 的BC 上的中线. 2.BE=EC= 12 BC. 三角形的 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21 D C B A 1.AM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 2.∠1=∠2= 1 2 ∠BAC. 双基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在△ABC 中,∠ACB=90°,把△ABC 沿直线AC 翻折180°,使点B 落在点B ′的位置,则线段AC 具有性质( ) A.是边BB ′上的中线 B.是边BB ′上的高 C.是∠BAB ′的角平分线 D.以上三种性质合一 (1) (2) (3) 2.如图2所示,D,E 分别是△ABC 的边AC,BC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E 是△BCD 的中线 B.BD 是△ABC 的中线 C.AD=DC,BD=EC D.∠C 的对边是DE 3.如图3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E,F 分别为边BC,AD,CE 的中点, 且S △ABC =4cm 2 ,则S 阴影等于( ) 小学时上课爱睡觉。一次语文课老师布置作业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蜘蛛》。

“三线合一”性质的逆定理

一、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的逆定理 “三线合一”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逆定理:①如果三角形中任一角的角平分线和它所对边的中线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如果三角形中任一角的角平分线和它所对边的高重合,那么 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③如果三角形中任一边的中线和这条边上的高重合,那么这个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简言之:三角形中任意两线合一,必能推导出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证明①:已知: ⊿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 AD是BC边上的中线,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要证等腰三角形就是要证AB=AC,直接通过证明这两条线所在的三角形全等不行,那就换种思路,在有中点的几何证明题中常用的添辅助线 的方法是“延长加倍”,即延长AD到E点,使AD=ED, 由此问题就解决了。 证明:延长AD到E点,使AD=ED,连接CE 在⊿ABD和⊿ECD中 AD=DE ∠ADB=∠EDC BD=CD ∴⊿ABD≌⊿ECD ∴AB=CE, ∠BAD=∠CED ∵AD是∠BAC的角平分线 ∴∠BAD=∠CAD ∴∠CED=∠CAD ∴AC=CE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三个逆定理中以逆定理②在几何证明的应用中尤为突出。 证明②:已知: ⊿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是BC边 上的高,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通过(ASA)的方法来证明⊿ABD和⊿ACD的全等,由此 推出AB=AC得出⊿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③:已知: ⊿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又是BC边上 的高,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AD就是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用(SAS)的方法来 证明⊿ABD和⊿ACD的全等,由此推出AB=AC得出 ⊿ABC是等腰三角形。(即垂直平分线的定理) 二、“三线合一”的逆定理在辅助线教学中的应用 (1)逆定理②的简单应用 例题1 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CD⊥AD,D 为垂足,AB>AC。 求证:∠2=∠1+∠B 分析:由“AD平分∠BAC,CD⊥AD”推出AD所在的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延长CD交AB于点E, 由逆定理②得出⊿AEC是等腰三角形由此就可得出 ∠2=∠AEC,又∠AEC=∠1+∠B,所以结论得证。 (2)逆定理②与中位线综合应用 例题1 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过点C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F为BC的中点,连结EF。 求证: EF∥AB, EF=(AC-AB) 分析:由已知可知,线段AE既是∠BAC的角平分 线又是EC边上的高,就想到把AE所在的等腰三角形构造出 来,因而就可添辅助线“分别延长CE、AB交于点G”。 简单证明:由逆定理②得出⊿AGC是等腰三角形, ∴点E是GC的中点 ∴EF是⊿BGC的中位线 ∴得证。 例题2 如图,已知:在⊿ABC中,BD、CE分别平分∠ABC, ∠ACB,AG⊥BD于G,AF⊥CE于F,AB=14cm,AC=9cm,BC=18cm. 求: FG的长。 分析:通过已知条件可以知道线段CF和BG满足逆 定理②的条件,因此就想到了分别延长AG、A F来构造等腰三角形。 简单证明:分别延长AG、AF交BC于点K、H由逆定理②得出⊿ABK是等腰三角形 ∴点G是AK的中点 同理可得点F是AH的中点 ∴FG是⊿AHK的中位线 由此就可解出FG的长。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应用

等腰三角形专题 基本知识总结: 1、基本概念: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才是等腰三角形,所有的证明需证明至此(如:若知 道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当,则需要使用等角对等边,证明边相等才可) 2、性质:①等边对等角 ②三线合一 3、判定:等角对等边 常见题型: 1、等腰三角形的构造型问题: (1)①角平分线+平行线②角平分线+垂线③利用倍角半角 (2)找点问题 例1:如图,有直线m,n ,m,n 之间的间距为2cm ,在n上取AB 3cm ,在m上取点p , 使得PAB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几个? m n A B 变式1:若取AB 2cm ,则点p 有几个? 变式2:如图,在Rt ABC 中,ABC 90 ,BAC 30 ,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 ,使得PAB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 有几个? 2、三线合一的性质应用(知二即知三) 应用一:证明角度和线段的相等及倍数关系 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BD AD 于D ,求证:BAC 2 DBC .

例2:△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AC,若 D 为BC的中点,过 D 作DM ⊥DN 分别交AB、AC于M、N,求证:DM=DN. 变式1:若DM⊥DN 分别和BA、AC延长线交于M、N。问DM 和DN 有何数量关系。 变式2:如图,在ABC 中, A 90 ,AB AC ,D 是BC 的中点,P 为BC 上任一点,作PE AB ,PF AC ,垂足分别为E、F ,求证:(1)DE DF ;(2)DE DF 应用二:证垂直平分 例3: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DF 分别是ABD 和ACD 的高。求证:AD 垂直平分EF . 例4: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B ADB 90 ,M、N 分别为AB、CD 的中点,求证:MN 垂直平分CD . 应用三:逆命题:知二即知等腰 ①一边上的高与这边上的中线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②一边上的高与这边所对角的平分线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应用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 质应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等腰三角形专题 基本知识总结: 1、基本概念: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才是等腰三角形,所有的证明需证明至此(如:若知道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当,则需要使用等角对等边,证明边相等才可) 2、性质:①等边对等角 ②三线合一 3、判定:等角对等边 常见题型: 1、等腰三角形的构造型问题: (1)①角平分线+平行线②角平分线+垂线③利用倍角半角 (2)找点问题 例1:如图,有直线n m ,,n m ,之间的间距为cm 2,在n 上取cm AB 3=,在m 上取点p ,使得PAB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几个 m n ? ? A B 变式1:若取cm AB 2=,则点p 有几个 变式2:如图,在ABC Rt ?中,?=∠90ABC ,?=∠30BAC ,在直线上或AC BC 取一点P ,使得PAB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 有几个 2、三线合一的性质应用(知二即知三) 应用一:证明角度和线段的相等及倍数关系 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AC AB =,AD BD ⊥于D ,求证: DBC BAC ∠=∠2.

例2:△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AC ,若D 为BC 的中点,过D 作DM ⊥DN 分别交AB 、AC 于M 、N ,求证:DM =DN. 变式1:若DM ⊥DN 分别和BA 、AC 延长线交于M 、N 。问DM 和DN 有何数量关系。 变式2:如图,在ABC ?中,?=∠90A ,AC AB =,D 是BC 的中点,P 为BC 上任一点,作AB PE ⊥,AC PF ⊥,垂足分别为F E 、,求证:(1) DF DE =;(2)DF DE ⊥ 应用二:证垂直平分 例3: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DE 、分别是ABD ?和ACD ?的高。求证:AD 垂直平分EF . 例4:已知四边形ABCD 中,?=∠=∠90ADB ACB ,N M 、分别为CD AB 、的中点,求证:MN 垂直平分CD . 应用三:逆命题:知二即知等腰 ①一边上的高与这边上的中线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②一边上的高与这边所对角的平分线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③一边上的中线与这边所对角的平分线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例5:如图,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CD ⊥AB 于D ,BE ⊥AC 于E ,求证:AC=AB. 例6:已知,在△ABC 中,AD 平分∠BAC ,CD ⊥AD,D 为垂足,AB>AC 。求证:∠2=∠1+∠B

等腰三角形性质:三线合一”专题

等腰三角形性质:三线合一”专题 等腰三角形有一个重要的性质: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这就是著名的等腰三角形“三线台一”性质。“三线合一”性质常用来证明两线垂直、两线段相等和两角相等。反之,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这边上的高、这边所对角的角平分线中有两条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所示,在等腰△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点E 在AD 上。 求证:BE=CE 。 变式练习1-1 如图,在△ABC 中,AB=AC ,D 是形外一点,且BD=CD 。求证:AD 垂直平 分BC 。 变式练习1-2 已知,如图所示,AD 是△ABC ,DE 、DF 分别是△ABD 和△ACD 的 高。求证:AD 垂直平分EF 。 例二:如图△ABC 中,AB =AC ,∠A =36°,BD 平分∠ABC ,DE ⊥AB 于E ,若CD =4,且△ BDC 周长为24,求AE 的长度。 A B C E D

例三. 等腰三角形顶角为α,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是β,则β与α的关系式为β=___________。 图1 分析:如图1,AB=AC ,BD ⊥AC 于D ,作底边BC 上的高AE ,E 为垂足,则可知∠EAC=∠EAB = 1 2 α,又∠EAC C C =-=-9090°∠,∠°∠β,所以∠,EAC == ββα1 2 。 例四. 已知:如图2,△ABC 中,AB=AC ,CE ⊥AE 于E ,CE BC = 1 2 ,E 在△ABC 外,求证:∠ACE=∠B 。 图2 分析:欲证∠ACE=∠B ,由于AC=AB ,因此只需构造一个与Rt △ACE 全等的三角形,即做底边BC 上的高即可。 证明:作AD ⊥BC 于D , ∵AB=AC , ∴BD BC = 1 2 又∵CE BC =1 2 , ∴BD=CE 。 在Rt △ABD 和Rt △ACE 中, AB =AC ,BD=CE , ∴Rt △ABD ≌Rt △ACE (HL )。 ∴∠ACE=∠B 例五. 已知:如图3,等边三角形ABC 中,D 为AC 边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一点,CE=CD ,DM ⊥BC 于M ,求证: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专题练习.doc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专题训练1 例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 求证:BC=AB+DC。 变1:如图,AB∥CD,∠A=90°,AB=2,BC=3,CD=1,E是AD边中点。求证:CE⊥BE。 变2: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E是CD上一点,且AE、BE分别平分∠BAD、∠ABC. (1)求证:AE⊥BE;(2)求证:E是CD的中点;(3)求证:AD+BC=AB.

变3:△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90° ,AB=AC.⑴若D 为BC 的中点,过D 作DM ⊥DN 分别交AB 、AC 于M 、N ,求证:(1)DM =DN 。 ⑵若DM ⊥DN 分别和BA 、AC 延长线交于M 、N 。问DM 和DN 有何数量关系。 (1) 已知:如图,AB=AC ,E 为AB 上一点,F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 ,EF 交BC 于点D . 求证:DE=DF . D B C F A E M N D C B A M N D C B A

(2)已知:如图,AB=AC ,E 为AB 上一点,F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且,EF 交BC 于点D ,且D 为EF 的中点. 求证:BE=CF . D B C F A E 利用面积法证明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 1、如图,在△ABC 中,AB=AC ,P 为底边BC 上的一点,PD ⊥AB 于D ,PE ⊥AC 于E ,?CF ⊥AB 于 F ,那么PD+PE 与CF 相等吗?

变1:若P点在直线BC上运动,其他条件不变,则PD 、PE与CF的关系又怎样,请你作图,证明。 F F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9,则它的周长为() A 17 B 22 C 17或22 D 13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寻求规律 例1.在△ABC中,AB=AC,∠1=1 2 ∠ABC,∠2= 1 2 ∠ACB,BD与CE相交于点O,如图,∠BOC的大小 与∠A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若∠1=1 3 ∠ABC,∠2= 1 3 ∠ACB,则∠BOC与∠A大小关系如何? 若∠1=1 n ∠ABC,∠2= 1 n ∠ACB,则∠BOC与∠A大小关系如何?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江西黄永源 “三线合一”性质是等腰三角形所特有的性质,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 线、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该性质其实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如图,△ABC中,AB=AC,D是BC上的一点. (1)若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那么AD是顶角∠BAC的平分线,AD是底边BC上的高线; (2)若AD是等腰△ABC顶角∠BAC的平分线,那么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AD是底边BC上的高线; (3)若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高线,那么AD是顶角∠BAC的平分线,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 显然,“三线合一”性质给我们提供了证明角相等、直线垂直、线段相等的 新思想和新方法.在解答一些图形有关的证明问题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它们,由此及彼. 例1如图,在△ABC中,AB=AC,BD=CD,DE⊥AB于E,DF⊥AC 于F,求证:DE=DF. 分析:依题意,DE和DF分别为点D到∠BAC两边的距离,要证明它们 相等,可先证明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这只要证明AD是∠BAC的平分线. 证明:连接AD. ∵AB=AC,BD=CD, ∴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

∴AD平分∠BAC. ∵DE⊥AB于E,DF⊥AC于F, ∴DE=DF. 说明:本题的解答过程中,运用了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AD是顶角∠BAC的平分线的性质. 例2如图,△ABC中,AB=AC,BD⊥AC于点D,求证:∠CBD=1 2 ∠BAC. 分析:为了得到1 2 ∠BAC,可考虑作∠BAC的平分线.这样,把证明两角 成倍数关系转化为证明两角是相等关系. 证明:作∠BAC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那么∠1=∠2=1 2 ∠ BAC. ∵AB=AC,AE平分∠BAC, ∴AE是等腰△ABC顶角∠BAC的平分线.∴AE⊥BC于点E. ∴∠AEC=90°,∠1+∠C=90°, ∵BD⊥AC于点D, ∴∠BDC=90°,∠CBD+∠C=90°. ∴∠CBD=∠1=1 2 ∠BAC. 说明:本题的解答过程中,运用了等腰△ABC顶角∠BAC的平分线是底边BC上的高线的性质. 例3如图,在△ABC中,AB=AC,D在BA的延长线上,E在AC上,且AD=AE,求证:DE⊥BC.

知识点四:三线合一专题

1.1 等边三角形之三线合一 1、 等腰三角形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8,则周长是________。 2、 在△ABC 中,已知AB =AC ,AD 是中线,∠B =70°,BC =15cm , 则∠BAC =________, ∠DAC =________,BD =________cm 。 3、 在△ABC 中,∠BAC =90°,AD ⊥BC 于D ,AB =3,AC =4,则AD =________。 4、 已知△ABC 中,∠A =n °,角平分线BE 、CF 相交于O ,则∠BOC 的度数应为( ) (A )90°-n 21°(B )90°+ n 21°(C )180°-n °(B )180°-n 2 1° 5、 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6、 已知:如图,△ABC 中,AB=AC 。小强想做∠BAC 的平分线,但他没有量角器,只有刻度 尺,他如何做出∠BAC 的平分线? 7、 已知:如图,B 、D 、E 、C 在同一直线上,AB=AC ,AD=AE 。求证:BD=CE 。 A C B D E

8、如图,Rt△ABC中,∠ABC=90°,D是AB上一点,且BD=BC。DE⊥AB交AC于E。求证: CD⊥BE。 9、如图,锐角△ABC中,∠B=2∠C,AD为BC边上的高,求证:DC=AB+BD。 10、如图2,BM,CN分别是△ABC的外角∠BAD、∠ACE的平分线。AM⊥BM,M、N为垂 足。求证:MN∥CN。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讲义(含解析)(2020年最新)

第6讲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知识定位 讲解用时:5分钟 A、适用范围:人教版初二,基础一般; B、知识点概述:本讲义主要用于人教版初二新课,本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等腰 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 具有一般三角形所有的性质外,还有许多特殊性,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特殊性,使得它比一般三角形的应用更广泛。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这部分内容学得更扎实。 知识梳理 讲解用时:20分钟 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 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 写成“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定义法)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对应的边也相等.(简 写成“等角对等边”) A B C

等边三角形 我们知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接下来要研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定义) (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 (3)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同样适用于等边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定义) (2)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 B C 课堂精讲精练 【例题1】 在△ABC中,AB=AC,∠A﹣∠B=15°,则∠C的度数为() A.50°B.55°C.60°D.70° 【答案】B 【解析】根据已知可得到该三角形的为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及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即可求得∠C的度数.

初中数学 [三线合一]性质的应用专题辅导

初中数学 [三线合一]性质的应用专题辅导 赵春祥 等腰三角形有一个重要的性质: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这就是著名的等腰三角形“三线台一”性质。“三线合一”性质常用来证明两线垂直、两线段相等和两角相等。反之,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这边上的高、这边所对角的角平分线中有两条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例1. 如图1,在AB C ?中,AB=AC ,D 是形外一点,且CD BD =。求证:AD 垂直平分BC 。 证明:由于AD AD ,CD BD ,AC AB ===,所以)SSS (ACD ABD ???。故 C A D B A D ∠=∠。AD 平分∠BAC 。 在等腰ABC ?中,由“三线合一”知BC AD ⊥,且AD 平分BC 。 评注:若能证出两直线之一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所在的直线,另一条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例 2. 如图2,BM ,CN 分别是ABC ?的外角A C E A B D ∠∠、的平分线。CN AN ,BM AM ⊥⊥,M 、N 为垂足。求证:BC //MN 。 证明:这里有角平分线BM 、CN ,也有垂直于BM 、CN 的直线,若延长AM 、AN ,交CB 、BC 的延长线于D 、E ,如图3。由“角平分线和高重合”可知构成了等腰ABD ?和等腰ACE ?,且M 、N 分别为这两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这样,MN 是ADE ?的中位线,故有MN//BC 。 例3. 如图4,锐角ABC ?中,∠B=2∠C ,AD 为BC 边上的高,求证:BD AB DC +=。

巧用“三线合一”证明题

等腰三角形 巧用“三线合一”证题 “三线合一”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特殊性质,在一些几何题的证题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实例说明其应用,供参考。 一. 直接应用“三线合一” 例1. 已知,如图1,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 求证:AD垂直平分EF A 1 2 E F B D C 图1 例2. 如图2,?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高,AD的中点为M,CM的延 =3 长线交AB于点K,求证:AB AK 图2

二. 先连线,再用“三线合一” 例3. 如图3,在?ABC 中,∠=A 90 ,AB AC =,D 是BC 的中点,P 为BC 上任一点,作PE AB ⊥,PF AC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1)DE =DF ;(2)DE DF ⊥ C 图3 三. 先构造等腰三角形,再用“三线合一” 例4. 如图4,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B ADB 90 ,M 、N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求证:MN CD ⊥ C A M B 图4

例5. 如图5,?ABC 中,BC 、CF 分别平分∠ABC 和∠ACB ,AE BE ⊥于E ,AF CF ⊥于F ,求证:EF//BC C 图5 一、证明角相等 【例1】已知:如图1,在ABC ?中,AC AB =,AD BD ⊥于D .求证: DBC BAC ∠=∠2. 二、 证明线段相等 【例2】如图2,ABC ?是等边三角形,D 点是AC 的中点,延长BC 到E ,使CD CE =, 过点D 作BE DM ⊥,垂直为M .求证:EM BM =.

三线合一的性质

“三线合一”的性质 【典型例题】 利用“三线合一”证明两角相等 例1-1 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 ABC ∠=∠,BE 、CF 相交于O ,连结AO 并延长交BC 于D .若OB=OC ,21∠=∠.求证:AD 平分BAC ∠. 例1-2 已知:如图所示,点D 、E 、F 在ABC ?的BC 边上,AB=AC ,AD=AE ,DF=FE .求证:CAE BAD ∠=∠. 例1-3 已知:如图所示,AD ∥BC ,AE 平分DAB ∠,E 为DC 的中点.求证:BE 平分ABC ∠. A F E O B C A E B C B A C D E

利用“三线合一”证明线段垂直 例2-1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 ,AB DE BC AD ⊥⊥,于E ,AC DF ⊥于F .求证:EF AD ⊥. 例2-2 已知:如图所示,AB=AE ,F ED BC E B ,,=∠=∠是CD 的中点.求证: CD AF ⊥. 例2-3 如图所示,已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90ABC ,ABD ?和BCE ?是等边三角形,连结CD 、CE .求证:CE BD ⊥. A E F B C A B C E D A B E C D F

例2-4 如图所示,已知在ABC ?中,AB CG AC BF ⊥⊥,,F 、G 是垂足,D 、E 分别是BC 、FG 的中点,求证:FG DE ⊥. 利用“三线合一”证明线段相等 例3-1 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D 、E 为BC 边上的点,且AD=AE ,BD=EC .求证:AB=AC . 例3-2 已知:如图所示,AB=AD ,AC=AE ,DAE BAC ∠=∠.DB 交AC 于F ,且AF 平分BD ,CE 交AD 于G .求证:CG=GE . A E G F C B A B D E A B C F G D E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专题练习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例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 求证:BC=AB+DC。 变1:如图,AB∥CD,∠A=90°,AB=2,BC=3,CD=1,E是AD边中点。求证:CE⊥BE。 变2: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E是CD上一点,且AE、BE分别平分∠BAD、∠ABC. (1)求证:AE⊥BE;(2)求证:E是CD的中点;(3)求证:AD+BC=AB. 变3:△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AC.⑴若D为BC的中点,过D作DM⊥DN分别交AB、AC于M、N,求证:(1)DM=DN。 ⑵若DM⊥DN分别和BA、AC延长线交于M、N。问DM和DN有数量关系。 E A D M N D C B A M N D C B A

(1)已知:如图,AB=AC,E为AB上一点,F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EF交BC于点D. 求证:DE=DF. D B C A E (2)已知:如图,AB=AC,E为AB上一点,F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EF交BC于点D,且D为EF的中点.求证:BE=CF. D B C A E 利用面积法证明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 1、如图,在△ABC中,AB=AC,P为底边BC上的一点,PD⊥AB于D,PE⊥AC于E,?CF⊥AB于F,那么PD+PE与CF相等吗?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寻求规律 例1.在△ABC中,AB=AC,∠1= 1 2 ∠ABC,∠2= 1 2 ∠ACB,BD与CE相交于点O,如图,∠BOC 的大小与∠A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若∠1= 1 3 ∠ABC,∠2= 1 3 ∠ACB,则∠BOC与∠A大小关系如?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江西黄永源 “三线合一”性质是等腰三角形所特有的性质,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该性质其实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如图,△ABC中,AB=AC,D是BC上的一点. (1)若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那么AD是顶角∠BAC的平分线,AD是底边BC上的高线; (2)若AD是等腰△ABC顶角∠BAC的平分线,那么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AD是底边BC上的高线; (3)若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高线,那么AD是顶角∠BAC的平分线,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 显然,“三线合一”性质给我们提供了证明角相等、直线垂直、线段相等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在解答一些图形有关的证明问题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它们,由此及彼. 例1 如图,在△ABC中,AB=AC,BD=CD,DE⊥AB于E,DF⊥AC于F,求证:DE=DF. 分析:依题意,DE和DF分别为点D到∠BAC两边的距离,要证明它们相等,可先证明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这只要证明AD是∠BAC的平分线. 证明:连接AD. ∵AB=AC,BD=CD, ∴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 ∴AD平分∠BAC. ∵DE⊥AB于E,DF⊥AC于F, ∴DE=DF. 说明:本题的解答过程中,运用了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AD是顶角∠BAC的平分线的性质. 例2 如图,△ABC中,AB=AC,BD⊥AC于点D,求证:∠CBD=1 2 ∠BAC. 分析:为了得到1 2 ∠BAC,可考虑作∠BAC的平分线.这样,把证明两角成 倍数关系转化为证明两角是相等关系. 证明:作∠BAC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那么∠1=∠2=1 2 ∠BAC. ∵AB=AC,AE平分∠BAC, ∴AE是等腰△ABC顶角∠BAC的平分线.∴AE⊥BC于点E. ∴∠AEC=90°,∠1+∠C=90°, ∵BD⊥AC于点D, ∴∠BDC=90°,∠CBD+∠C=90°. ∴∠CBD=∠1=1 2 ∠BAC.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教你运用“三线合一”性质 江西 黄永源 “三线合一”性质是等腰三角形所特有的性质,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该性质其实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如图,△ABC 中,AB =AC ,D 是BC 上的一点. C D A B (1)若AD 是等腰△ABC 底边BC 上的中线,那么AD 是顶角∠BAC 的平分线,AD 是底边BC 上的高线; (2)若AD 是等腰△ABC 顶角∠BAC 的平分线,那么AD 是底边BC 上的中线,AD 是底边BC 上的高线; (3)若AD 是等腰△ABC 底边BC 上的高线,那么AD 是顶角∠BAC 的平分线,AD 是底边BC 上的中线. 显然,“三线合一”性质给我们提供了证明角相等、直线垂直、线段相等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在解答一些图形有关的证明问题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它们,由此及彼. 例1 如图,在△ABC 中,AB =AC ,BD =CD ,DE ⊥AB 于E ,DF ⊥AC 于F ,求证:DE =DF . B D C 分析:依题意,DE 和DF 分别为点D 到∠BAC 两边的距离,要证明它们相等,可先证明点D 在∠BAC 的平分线上,这只要证明AD 是∠BAC 的平分线. 证明:连接AD . ∵AB =AC ,BD =CD , ∴AD 是等腰△ABC 底边BC 上的中线. ∴AD 平分∠BAC . ∵DE ⊥AB 于E ,DF ⊥AC 于F , ∴DE =DF . 说明:本题的解答过程中,运用了等腰△ABC 底边BC 上的中线AD 是顶角∠BAC 的平分线的性质. 例2 如图,△ABC 中,AB =AC ,BD ⊥AC 于点D ,求证:∠CBD = 1 2 ∠BAC .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专题练习[1]

例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 求证:BC=AB+DC。 变1:如图,AB∥CD,∠A=90°,AB=2,BC=3,CD=1,E是AD边中点。求证:CE⊥BE。 变2: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E是CD上一点,且AE、BE分别平分∠BAD、∠ABC. (1)求证:AE⊥BE;(2)求证:E是CD的中点;(3)求证:AD+BC=AB. 变3:△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AC.⑴若D为BC的中点,过D作DM⊥DN分别交AB、AC于M、N,求证:(1)DM=DN。 B E A D

⑵若DM ⊥DN 分别和BA 、AC 延长线交于M 、N 。问DM 和DN 有何数量关系。 (1) 已知:如图,AB=AC ,E 为AB 上一点,F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 ,EF 交BC 于点D . 求证:DE=DF . D B C F A E M N D C B A M N D C B A

(2)已知:如图,AB=AC ,E 为AB 上一点,F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且,EF 交BC 于点D ,且D 为EF 的中点. 求证:BE=CF . D B C F A E 利用面积法证明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 1、如图,在△ABC 中,AB=AC ,P 为底边BC 上的一点,PD ⊥AB 于D ,PE ⊥AC 于E ,?CF ⊥AB 于F ,那么PD+PE 与CF 相等吗

变1:若P点在直线BC上运动,其他条件不变,则PD 、PE与CF的关系又怎样,请你作图,证明。 F F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9,则它的周长为() A 17 B 22 C 17或22 D 13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寻求规律 例1.在△ABC中,AB=AC,∠1=1 2 ∠ABC,∠2= 1 2 ∠ACB,BD与CE相交于点O,如图,∠BOC的大小 与∠A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若∠1=1 3 ∠ABC,∠2= 1 3 ∠ACB,则∠BOC与∠A大小关系如何 若∠1=1 n ∠ABC,∠2= 1 n ∠ACB,则∠BOC与∠A大小关系如何

运用三线合一的性质

第五节 灵活运用“三线合一”的性质 【典型例题】 利用“三线合一”证明两角相等 例1 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 ABC ∠=∠,BE 、CF 相交于O ,连结AO 并延长交BC 于D .若OB=OC ,21∠=∠.求证:AD 平分BAC ∠. 例2 已知: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D EF EAC B ⊥∠=∠,,垂足为F .求 证:BEF AEF ∠=∠. 例3 已知:如图所示,点D 、E 、F 在ABC ?的BC 边上,AB=AC ,AD=AE ,DF=FE .求证: CAE BAD ∠=∠. A F B D E A B C A F E O B C 1 2

例4 已知:如图所示,AD ∥BC ,AE 平分DAB ∠,E 为DC 的中点.求证:BE 平分ABC ∠. 例5 如图,在△ABC 中,D ACB BC AC ,90,0=∠=是AC 上一点,BD AE ⊥交BD 的延长线于E ,且BD AE 2 1 =。求证: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利用“三线合一”证明线段垂直 例5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 ,AB DE BC AD ⊥⊥,于E ,AC DF ⊥于F .求证:EF AD ⊥. A E F B C A B C D E

例6-1 已知:如图所示,AB=AE ,F ED BC E B ,,=∠=∠是CD 的中点.求证: CD AF ⊥. 例6-2 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M DE BC D C E B ,,=∠=∠∠=∠,为CD 中点,求证:CD AM ⊥。 例7 如图所示,已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90ABC ,ABD ?和BCE ?是等边三角形,连结CD 、CE .求证:CE BD ⊥. A B E C D A B C E D A B E C D

专题13 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的应用(原卷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解法技巧思维培优 专题13 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的应用 题型一利用三线合一求角度 【典例1】(2019?兴平市期末)如图,已知房屋的顶角∠BAC=100°,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椽AB=AC,求顶架上∠B、∠C、∠BAD、∠CAD的度数. 题型二利用三线合一求线段 【典例2】(2019?金华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点E,BC=10,△BDC的周长为22,求AB的值. 题型三利用三线合一证线段(角)相等 【典例3】(2019?吉林期末)已知△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1)如图,若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EF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

题型四利用三线合一证垂直 【典例4】(2019?湖里区校级期中)如图,△ABC中,AC=2AB,AD平分∠BAC交BC于D,E是AD上一点,且EA=EC,求证:EB⊥AB. 题型五利用三线合一证线段的倍数关系 【典例5】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BAC=90°,BF平分∠ABC,CD⊥BD交BF 的延长线于点D,试说明:BF=2CD. 题型六利用三线合一证线段的和差关系 【典例6】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B=2∠C,试说明:AB+BD=CD.

巩固练习 1.(2019?鄂州期末)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ABC=45°,点D为BC的中点,CE⊥AD于点E,其延长线交AB于点F,连接DF.求证:∠ADC=∠BDF. 2.(2019?镇赉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B=CD,∠D+∠ABC=180°,CE⊥AD于E.(1)求证:AC平分∠DAB; (2)若AE=3ED=6,求AB的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