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史考试重点总汇

汉语史考试重点总汇

汉语史考试重点总汇
汉语史考试重点总汇

分析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合成词包括派生词和复合词两类。

*①派生词(附加式合成词)数量不多,词缀有“有、然、如、若、焉、尔”等:有夏—夏王朝,有殷—商王朝,有梅—梅子,有众—商周时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士兵;反而—花叶翻动的样子;莞尔—的样子;翕如—乐声兴盛的样子;沃若—润泽的样子;勃然—的样子;忽焉---突然,情况发展迅速而又出人意料的样子。

②联合式复合词(并列式/并立式)主要是为了提高汉语表达的明晰度和精确度而产生的:

庖厨—厨房供给休息和睦便利;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社稷——土神或谷神,古代为国家政权的标志;威武——武力、权势;稼穑——泛指农事活动;刻薄衰老;市井——“市”是市集,“井”是水井,指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或市场;出入是非;俯仰——低头、仰头,合用表示人的一举一动;依违——“依”是依从,“违”

是违背,合用表迟疑不决。

③偏正式合成词(主从式/向心格):九天—天空的最高处;四海—繁殖全国各处,天下;东风

---春风;内子—卿大夫的嫡妻;晨风—鹞鹰一类的猛禽;后生—后辈,后一代;朝阳—山的东面“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尔雅》;羝羊—公羊;飘风—旋风;草芥—小草;鸟乌-乌鸦;天子骨节;布衣—布制衣服,古代平民所著,用作平民代称

④支配式复合词(动宾式)(数量不多):将军—春秋诸侯以卿统兵,成为将军,战国时为

武官名;司南;司寇—古代管刑狱、纠察的官;从事—办事、做;当路—掌握政权;折中—取其正中,无所偏颇;主名—确定名称、名分

⑤表述式复合词(更少)(主谓式):公主—帝王诸侯的女儿;屋漏—古代屋的西北角开有

天窗,日光由此射入,故称屋的西北角为“屋漏”;肢解(支解)--分裂四肢,古代酷刑;

心仪—心中向往,倾向于;齿衰---老年人牙齿往往衰败脱落,以“齿衰”表年老;自杀

分析词头词尾

一、名词词头产生及发展历史

汉语里很少构词性质的前缀、后缀。秦代以前,少数词带有类似词缀的标记。有些名词前边带“有”,名词前缀“阿” 也一直沿用至今。

1.“有”的用法:

(1)“有”经常加在国名、地名、部落名的前面,有苗、有夏、有周、有殷、有宋、有唐。如:

何憂乎驩huān兜,何遷乎有苗。《尚書.臯陶謨》

有夏多罪,天命殛jí之。《尚書.湯誓》

(2)加在普通名词前面,如:有民、有居等

予慾左右有民,汝翼。《尚書.益稷》

有王虽小,元子哉!《尚書.召誥》

(3)今之“有请”来源:

2.上古词头“阿”产生的时代及其发展过程

第一,产生的时间:上古末期

第二,语音的来源:“阿”本是歌部字,在上古念[a],在中古念[α] 。现代“山阿[大陵曰阿]”的“阿”念[?]

第三,使用的变化过程:词头“阿”字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阿谁)。“阿谁” “伊谁” 。“有皇上帝,伊谁云憎?”《诗经·小雅》

汉代以后,“伊谁”变为“阿谁”。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作人名和亲属称呼的词头,作为人称代词的词头。作为人名的词头是从小字(小名)开始的。“阿瞒”、“阿斗”。

从魏晋到隋唐,“阿”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以下5种情况:

(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

(鲁)肃拊蒙背曰:“非复下阿蒙!”

“阿连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谢灵运传》

“阿”字可置于姓前,限于妇女,“阿梁,卿忘我也。”

(2)置于单音的亲属名词前面,构成双音词,数量多。

“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3)置于一般的名词前面,表示称呼。

“名乐浪人为阿残”《三国志·魏书》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长恨歌》。

(4)置于代词前。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乐府诗集》

“阿你酒能昏乱,喫了多饶啾唧。” 《敦煌变文·茶酒论》

(5)置于数词之前,表示排行。

“阿六,你生活大可。” 《南史》;

“上数与同坐,呼为阿三。” 《隋书》

南宋以后,“阿”字形上写作“兀”,亲属称谓前缀也作“亚”。

(1)若论张叶,家住在西川成都府,兀谁不识此人,兀谁不敬重此人。

(2)亚哥,亚哥,狗胆梳千万买归。

名词词头“阿”在六朝及唐代应用相当普遍,宋元以后北方话逐渐不用了。吴越等南方方言一直保存.

“阿你、阿谁”在南部方言也不用了。

3、名词词头“老”字的产生时代及其用法的发展

第一,产生的时间:“老”本是形容词,唐代语法化为词头。

第二,用法的发展:“老” 最初表示年老或年长的意思。如:

“齐桓公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物??”《说苑》;

“孔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

“老”语法化为词头后有以下5种用法:

(1)置于动物名前面。“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杜甫《杜鹃行》

(2)置于一般事物名前面。“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晋书》;又“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

(3)置于亲属称谓前面。高祖笑曰:“但令老兄平安,必无过虑。”《宋书·刘敬宣传》;“大丈夫岂以老姊求名?” 《晋书·郭奕传》;

“时运来时,买田庄,取老婆。”宋人吴自梦《梦梁录》.

“老婆”: 寒山《诗三百三》之三六:“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

(4)置于形容词前以人物特征称呼人物。“刘秀之俭吝,呼为老悭qiān。” 《宋书》;“田巴兀老仓,怜汝矜爪嘴。”韩愈《嘲鲁连子》

(5)置于姓或名、排行之前。

“此是老石(老石,石曜)机柕,聊以奉赠。” 《北齐书》;

“每教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白居易

注意:

1、姓上加“老”

《论语·述而》:“窃比于我老彭。”

“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竹传神。”(苏轼诗)

2、“老师”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到了清代,“老师”之“老”才为词头。如“两人见是老师的位,恭恭敬敬,同拜了几拜。”“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的?”《儒林外史》

3、老鼠、老虎、老鸦

“鼠”称为“老鼠”起于唐代。宋代以后,“虎”也可称“老虎”。“眈眈老虎底许来,抱石踞坐何雄哉!(王恽yùn诗)”,“乌鸦”也可称“老鸦”。

二、名词词尾产生及发展历史

现代汉语里最常见的是名词后缀“子、儿、头”。这些原来都是一般的语素,在构词过程中逐渐虚化,位置趋于固定,意义逐渐抽象,语音也变成轻声,在普通话和某些方言里“儿”已经不成为一个独立的音节了。比较

“菜子、莲子” “桌子、刀子”

“女儿、健儿” “花儿、亮儿”

“额头、葱头” “舌头、看头”

这种虚化现象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

(一)词尾“子”产生的时代及使用情况

1.产生的时间:上古时代“子”字已经有了词尾化的迹象。

《礼记·檀弓》:“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吾二婢子夹我。”

《释名·释形体》:“瞳子,子。小称也。”

小称就是它的词尾化的基础。魏晋以后,到了中古,词尾“子”字逐渐普遍应用。

2. “子”在中古以后用法逐渐扩大,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于人物称呼,这是上古用法的继承。“一妻耳顺,尚称娘子。” 《北齐书》;

“淑女总角时,唤作小姑子。” 《乐府诗集》;

六朝人自称为“老子” 《水浒传》二十六回:“那老儿道:…哎呀,老子不曾有些礼数到都头家,却如何请老子喝酒??”

(2)用于各种器物名称。“甲啮下乙鼻……甲称乙自己啮落。吏曰:…夫人鼻高口底,岂能就啮之乎??甲曰:…他踏床子上啮之。?”《笑林》;

“即令取床后盒子开之。” 晋干宝《搜神记》;

又“花帽子、手帕子”等。

(3)用于动物名称后。

驴子今日低来不得。范资《玉堂闲话》

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北齐书·魏兰根传》

(4)用于植物方面。

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杜甫诗)

凡五谷种子,悒郁则不生。《齐民要术》

茄子欲其子繁,待其花时,取叶布于过路,以灰规之,人践之,子必繁也,俗谓嫁茄子。《酉阳杂俎》

(5)用于其它名称后。

口子郁郁,……舌子芬芳……(口子--嘴)《游仙窟》

贼平之后,方见面子。(面子--体面;光彩)

中古时期,名词词尾“子”已经很发达了,并且构词能力强。“交子” 会子”

下面六种“子” 是词尾吗?

第一种,“男子”中的“子”。《诗经》:“乃生男子……乃生女子。”

第二种,用作尊称的“子”。如“夫子、君子”等。

第三种,指禽兽虫类的初生者。如“虎子”(《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四种,鸟卵。如“鸡子、凤子”。

第五种,某种行业的人。如“舟子、渔子” 等。

第六种,圆形的小东西。《史记·高祖本纪》:“左骨有七十二黑子。”

(二)词尾“儿”产生的时代及其用法

1.产生的时间:唐代。

2.词尾“儿”的用法:“儿”字用为词尾,是从小儿的意义发展而来的。其用法具体是:(1)主要用于动物名称之后。

黄牛细犊儿,杨柳映松柏。《乐府诗集·杨叛儿》

(2)用于器物方面。唐宋

“写文字、画纸儿、花架儿、卖字本、小螃蟹。”《西湖老人繁胜录》

下列的“儿” 是词尾吗?

1.词尾“儿”的本义是“小儿”。因此没有脱离“小儿”实际意义的不能认为是词尾。

黄发儿竟大奇也。《三国志·魏志》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晋书·王衍传》

2.还有些虽然未用本义,但是表示旧社会所谓下等人或不道德的人也不算词尾。

(侍儿)(偷儿)

3.鸟兽虫类后面所接的“儿”,如果是指鸟兽虫类的初生者,则不算词尾:

如“可怜巢里凤凰儿。”(庾信诗);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杜甫《舟前小鹅儿

其它的“儿”则算词尾。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金昌绪诗)“惊起沙滩水鸭儿。”(李群玉诗)无生物,无所谓初生者,“儿”字的词尾十分明显。“小车儿上看青天。”(邵雍诗)(三)名词词尾“头”的发展情况

1. 产生时间:汉代已经开始出现,六朝普遍应用。

2.判断的标准:《说文》:“头,首也。”因此未脱离实词义的“头”都不算词尾。南京——“石头城”,又如:

东阳少年杀其令,……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史记·项羽本纪》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止》

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晋书·阮籍传》

凡役,数万人曳一大木,千人置号头,头一喊,千人齐和。《旧唐书·薛怀义传》

上述是词尾吗?

3.主要有两种应用情况:

(1)置于方位名词“东、南、西、北、上、下”后面,表示方位。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汉乐府·陌上桑》

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世说新语·赏誉》

前头看后头,齐著铁兜鍪。六朝之北朝《企喻歌》

(2)置于一般名词前面,此用法从六朝开始发展起来。

后人有见此狸出坑头,掘之,无复尾焉。《搜神记》卷十八

水头宿兮草头坐,风吹汉地衣裳破。《乐府诗集·胡笳十八拍》

锄头三寸泽。《齐民要术·杂说》

一时念头差了。《今本通俗小说·蛮菩萨》

三、五四以后,现代汉语出现的新兴的名词词尾

1.“品”:“物品、作品、产品”等产生是在鸦片战争后。“品”在古代有2个意义:第一,众多,《易·乾卦》:“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第二,指人品(物质量)的高低。南朝梁沈约《神不灭论》:“既有晓昧之异,遂成高下之差。自此相倾,品级弥峻。” “神品、妙品”则是今天“超级、特级”义。

“品”字当“物品”讲是来自日本。日本把英语中的things、food 、work、production等译成“物品、食品、作品、产品”,我们直接从日本借用。

2. “性” :“性”字相当英语的-ty,-ce,-ness。这也是受日语的影响。日本译“p ossibility、importance、impermeablity”为“可能性、重要性、不渗透性”等。日本把“necessity”译为“必要”,“必要性”则是我们自创的。

3.“度”:“度”大致和英语词尾-th相当,如length译为长度,strength译为强度。也有不是-th,如height译为高度,speed译为速度这也是受了日本译文的影响。“度”字这个词尾的产生是比较晚的,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还没有产生

现在也还有一些语素正在虚化的过程之中,如“教员、议员、演员”的“员”,“公家、作家、行家”的“家”,“博士、志士、名士”的“士”,“对手、猎手、能手”的“手”,“懦夫、脚夫、屠夫”的“夫”。这些可以称为类后缀。

现代汉语下册试题

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彩笔标注为多考题) 一、填空题(总共20分,每空1分。)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另一个是。 2、语法有三个性质,分别是、和。 3、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4、“同意参加”是属于(短语类型);“用笔写字”是属于(短语类型);"愿意他进来"是属于(短语类型)。 5、按宾语与动语的语义关系来分,宾语可划分为三种:、 、。 6、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和。 7、语法研究应包含、和三方面的内容。 8、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和 五小类。 二、选择题。(总共20分,每个2分) 1、()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A.区别词 B.名词 C.量词 D.代词 2、下列形容词中,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 A.软 B.大方 C.伟大 D.雪白 3、“发现意外”和“意外发现”这两个短语是()。 A.述宾短语;兼语短语 B.偏正短语;述宾短语 C.兼语短语;述宾短语 D.述宾短语;状中短语 4、下列句子中主语是受事主语的是()。 A.我们跑丢了一只猫 B.狼把羊吃掉了 C.这孩子我也疼她 D.小妹只掉了几滴眼泪 5、“新中国的青年谁都感到幸福!”其中代词“谁”是()。 A.表示疑问 B.表示虚指 C.表示任指 D.表示确指 6、“他们两个去很适合”中主语是()。 A.他们两个去 B.他们两个 C.他们 D.他们俩 7、“大师傅,白天的事您千万不要见怪!”其中“大师傅”是()。 A.主语

B.称呼语 C.与“您”是同位语 D.宾语 8、带有拟声语的句子是()。 A.啊呀,老陈,想不到是你做的。 B.砰,砰,响起了敲门声。 C.哈哈,太神奇了! D.嗯,我这就来。 9、“禁止吸烟!”是() A.动词性非谓语句 B.省略句 C.动宾短语 D.兼语短语 10、“一家得出多少钱呢?”是()。 A.是非句 B.选择句 C.正反句 D.特指句 三、分析题。(30分) 1、指出下列划线词语所属词类。(共6分,每个1分。) (1)这棵树很笔直 (2)古塔在城市以西 (3)踢了一脚 (4)格外显眼 (5)啊!真好哇! (6)一台彩色电视机 2、指出下列短语类型。(共8分,每个1分) (1)觉得高兴 (2)粮食丰收 (3)昨天的事 (4)花园里谈 (5)玩得高兴 (6)有人不赞成 (7)南昌九江 (8)好像火一样灼热 3、用层次分析法图解下列短语,指明它们的结构层次和关系。(共8分,每个2分)(1)我们希望他来 (2)斗争经验丰富的公安战士 (3)树上掉下一个苹果来

文法系2010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英汉语言对比》 期末考试试卷(B)

第1页 共4页 2010级《英汉语言对比》试卷(B ) 第2页 共4页 班级: 姓名: 学号: 座号: ………………………………密………………………封………………………………线……………………………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文法系2010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英汉语言对比》试卷(B ) 说明:本试卷共4页、五道大题,答案一律在试卷规定处填写,答在其它处不得分。 一、判断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 的打“√”,错的打“×”。) 1. 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三大手段。( ) 2. 英语的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主要包括构词形态和构形形态。( ) 3. 分析语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 ) 4. 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何使用主语和动词这两方面。( ) 5. 用“with credibility gap ”来代替“lie ”属于职业委婉语。( ) 6. 汉语多用结构被动句,英语多用意义被动句。( ) 7. This kind of cloth washes very well. 此句为意义被动句。( ) 8. 累得我站不起来了。此句属于倒装句。( ) 9. 全市到处都在兴建工厂。此句为无主句。( ) 10. At the tea party, only tea and cake were served. 此句为结构被动句( ) 二、英汉句子互译(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禁止左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禁止停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游客止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看到那棵大树, 我就会想起童年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Read the fifth and last paragraph of the tex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Look at the red and white roses in the garden. How beautiful they a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I couldn ’t agree with you mo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The importance of this conference cannot be overestima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One could not be too careful in a new neighb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英汉段落互译(本题2小题,每小题16分, 共32 分。) 1. 把下面这则寓言故事翻译成英语。( 16分) 自相矛盾 有一个人卖矛又卖盾,有人来买盾,他就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极了,不论什么矛都扎不透它。” 有人来买矛,他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不论什么东西它都能扎透。” 另外一个人问他:“用你的矛扎你的盾,那又怎么样呢?”他就回答不出来了。

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单选题) C1、“一对花瓶”、“你说的对”、“面对未来”中三个“对”代表: A、一个词B、两个词C、三个词D、只代表音节,不代表词 A2、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 A、仓猝、唐突、阑干、苗条、蝙蝠B、坎坷、蟋蟀、枇杷、卢布、拮据 C、详细、伶俐、逍遥、葫芦、蒙胧D、游弋、叮咛、摩托、喽罗、吩咐 B3、“惆怅”一词是:A、叠韵词B、双声词C、音译词D、非双声叠韵词 A4、“珊瑚”一词是:A、联绵词一个语素B、音译词一个语素C、偏正式合成词两个语素D、联合式合成词两个语素 D5、虚词的语法作用是____。 A、连接和附着 B、连接、辅助和引介 C、连接、附着和关联 D、连接、引介、附着和语气 D6、下列各项中____不是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 A、没有重叠形式 B、主要作状语 C、后面不能加动态助词。 D、可以带名词性宾语。 B7、下列各组词中都是时间名词的是____。 A、开始往往 B、目前刚才 C、顿时已经 D、刚刚现在 C8、下列短语中是定中关系的是____。 A、光线异常充足 B、逐渐富裕起来 C、新开放的口岸 D、请他上台讲话 D9、下列短语中是连谓关系的是____。 A、选老张为工会代表 B、怕自己过度紧张 C、苗条得像柳树一般 D、打电话报警 A10、下列短语中不是兼语短语的是____。 A、勉强挣扎着下地劳动 B、要求他马上赶到现场 C、动员各方面力量捐助灾区群众 D、担心他会做出错误决定 B11、下列句子中包含有“的”字短语的一组是____。 A、鞋袜和裤管被露水浸得湿淋淋的。 B、公园里每天清晨都有许多打太极拳的。 C、午后的太阳炙热地烤着柏油路,踩上去脚下软塌塌的。 D、我呆坐在昏暗和寂静之中,心里感到空落落的。 C12、下列不属于谓词性短语的是____。 A、高兴得哭了 B、极度恐惧 C、满腹的抱怨 D、十几米高 C13、“沙哑”和“沙发”中的“沙”: A、都是语素B、都不是语素C、前者是语素后者不是语素D、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重点 一、宾语前置句(P288~P293) 1、疑问代词作宾语 (1)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前。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宾语放助动词前。 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2)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放在介词前 例: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 (3)先秦的凝固格式。如“何以、何如、若何”等 例: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宾语必须是代词 (2)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3、宾语用代词复指 (1)在宾语前置的同时,在宾语后用代词“是”或“之”复指,“是、之”放动词前。 例: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宾语本身就是代词“是”或“之” 例: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 二、判断句 ★1、(基本)判断句式 (1)主语+谓语 例: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2)主语+谓语+也 例: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3)主语+者+谓语 例: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4)主语+者+谓语+也

例: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PS:表示否定判断,在谓语前加“非”(非是副词) 例: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2、特殊词语的辨析 (1)“是” ①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例: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②判断词 例: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柳宗元《封建论》)(2)“为” ①动词 例: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②判断词 例:余为伯條,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二年》 ?PS:副词(乃、即)——加强肯定语气 语气词(惟、维)——引出谓语 ★3、判断句的活用 (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 例: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2)判断句式表示复杂的关系 例: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3)判断句式表示原因 例: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三、被动句 1、概念上的被动句 例: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韩非子》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被动句式 (1)于:动词+于+施事者 例: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于:引出主语)《汉书?项羽传》(2)为:①为+施事者+动词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②为……所 例: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六书造字法 六书造字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汉字的四大造字法 简介:古代中国人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它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六书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还有不够完善周密的地方。但它仍然不失为了解汉字的最好的纲要。可以说?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象形文字 是人类社会最初产生的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是构字方式的一种文字。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龜?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魚?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門?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会意字

概述会意字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 也。?类指事类,谊同义,同挥,指犹言导向。他这八字的界 说比较含混,大致是说,比拼代表某些事物的文,并合其义而 成新义,而对这个新义的理解需要依 假借字 简介假借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 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 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 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如?北?,甲骨文作??,像二人相背。北方的?北?无形可像,就借语音相同的??来表示北方的意思。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

最新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1

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总共20分,每空1分。)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另一个是。 2、语法有三个性质,分别是抽象性、和。 3、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4、“同意参加”是属于(短语类型);“用笔写字”是属于(短语类型);"愿意他进来"是属于(短语类型)。 5、按宾语与动语的语义关系来分,宾语可划分为三种: 、、。 6、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和 7、语法研究应包含、和三方面的内容。 8、联合复句可分为、、、和五小类。 二、选择题。(总共20分,每个2分) 1、()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A.区别词 B.名词 C.量词 D.代词 2、下列形容词中,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 A. 软 B.大方 C.伟大 D.雪白 3、“发现意外”和“意外发现”这两个短语是()。 A.述宾短语;兼语短语 B.偏正短语;述宾短语 C.兼语短语;述宾短语 D.述宾短语;状中短语 4、下列句子中主语是受事主语的是()。 A.我们跑丢了一只猫 B.狼把羊吃掉了 C.这孩子我也疼她 D.小妹只掉了几滴眼泪 5、“新中国的青年谁都感到幸福!”其中代词“谁”是()。 A.表示疑问 B.表示虚指 C.表示任指 D.表示确指 6、“他们两个去很适合”中主语是()。 A.他们两个去 B.他们两个 C.他们 D.他们俩 7、“大师傅,白天的事您千万不要见怪!”其中“大师傅”是()。 A.主语 B.称呼语 C.与“您”是同位语 D.宾语 8、带有拟声语的句子是()。 A.啊呀,老陈,想不到是你做的。 B.砰,砰,响起了敲门声。 C.哈哈,太神奇了! D.嗯,我这就来。 9、“禁止吸烟!”是() A.动词性非谓语句 B.省略句 C.动宾短语 D.兼语短 10、“一家得出多少钱呢?”是()。 A.是非句 B.选择句 C.正反句 D.特指句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考试说明及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考试有关说明 本次考试将采用书写一课时教案及课堂教学两部分结合判定学生成绩的做法。 第一部分:书写一课时教案(满分:30) 教案写作要求 (1)教案要求书写工整,步骤齐全,打印。 (2)大标题黑体四号字,小标题宋体小四号字,涂黑。正文宋体小四号字。 (3)教案字数800-1000字。 (4)教案后面附板书设计 第二部分:每位学生限时15分钟,当堂讲授,老师根据其讲课水平打分(满分:70),教案制作和讲课水平两者结合,最后给出期末成绩。 附:印尼版华语教材第八课教案 第八课你们班有多少名学生?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练习对韵母i—u, uo—ou, ao—ou 发音的辨析 2. 背诵情景会话,能将本课所学的表达法用于交际 3.正确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注意每个字的笔画,笔顺,部件和结构 二、教学重点: 1.课文和生词 2. 语音: 韵母i—u, uo—ou, ao—ou 发音的辨析 在音节拼读的语流中掌握声韵调的正确发音。 3. 会话: (1)用多少询问数量 (2)用想表示希望和打算 4. 汉字:多,少,男,女,同,学,山。 三、教学难点: 1. “有”字句 2. 量词“个,名,口”的区别 3. 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

四、教具: 1. 词语卡片 2.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1.以旧带新 2.讲练结合 六、课时: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复习检查上节课内容 (1)请三对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七课情景对话 (2)背诵第七课情景对话 (3)听写第七课的生词和汉字(教师酌情挑选) (二)新授 (1)引人新课(话题引人,复习引人:几---多少;口—个,名等) (2)学习新课 领读生词 认读生词 组词组句:扩展法(词—词组—句子) (1)班\个\名: 班—你们班—你们班有多少个(名)学生? 我们班—我们班有十九个(名)学生。 (2)多少:多少—多少人—你们班有多少人去游泳,多少人去爬山? (3)男\女: 男人\女人—男\女同学—你们班有多少个男\女同学? (4)活动:有活动—我们班有活动—你们班有什么活动?—你们学校有什么活动? (5)打算:打算去游泳—打算去爬山—打算回家—打算去参观—打算去看足球比赛 (6)想:想去游泳—想去爬山—想回家—想去参观—想去看足球比赛 (三)巩固复习 多种方式练习 归纳语言点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略)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1]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 句子 治国何患?何谓也?(以上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又何马之能知也。(以上是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判断句:此黎丘丈人之智也。是必夫奇鬼也。 判断句:(1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 )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 (“是”是指示代词“这”意。) 宾语前置:(1 )无乃尔是过与?(2 )何以伐为?(3 )又何加焉?(4 )岁不我与。 双宾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分承修辞方法。“岈然”承“高”而言。“洼然”承“下”而言。“若垤”又承“岈然”而言,“若穴”又承“洼然”而言。 2 、萦青绕白:指代修辞方法。“青”指代青山,“白”指代河 流山川。3 、故为之文以志:双宾语。 1 、谓之京城大叔。(双宾语) 2 、姜氏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 、不如早为之所。(双宾语) 4 、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5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双宾语) 6 、君何患焉?(疑代) 7 、其是之 谓乎?(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此城濮之赋也,(判断句) 2 、晋与鲁卫,兄弟也。(同上) 3 、丈夫之许,寡人之愿也。(同上) 1 、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复指前置宾语) 2 、无亦是务乎?(疑代作前置宾语)。 3 、有令德也夫:判 断句。4 、夫令名,德之舆也。(判断句)5 、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 天下莫之能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 、客何好?客何能?(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为之驾。(双宾语) 3 、以何市而反?(疑代作宾语前置)。 4 、 不拊爱子其民(二动词共一宾语)5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判断句)。 1 、寡人将谁朝而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千里之马至者三:数量词作谓语。 3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 乎?(“见”表被动的助动词,整句是被动句。) 1 、项籍者,下相人也。(判断句) 2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宾语前置)。 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表示目的的判断句。 4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谓语。“者”字结构表示“的次数”作主语。 5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被动句。 6 、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双宾语。6 、大王来何操(疑代宾语前置) 7 、吾为若德。(双宾语)。 其田单之谓邪:(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何以复加?(疑代) 2 、何谓相坐?(同上) 3 、何以女为见(同上)。 4 、子卿尚复谁为乎?(同上) 5 、 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被动句式。6 、虽欲报恩将安归:(疑代) 1 、卿弟安在?(疑代) 2 、恐见疑于当时矣:被动句。 3 、是何言之陋也!(感叹句)这说的话是多么的浅薄。 1 、车边病是也:(判断句) 2 、耳目聪明:分承修辞方法,即耳聪目明。 1 、吾其左衽矣:借代修辞方法。指代晋国将要被符坚灭亡。 2 、为晋兵所杀:被动句式。 ════════════════════════════════════════════════════════════════════ 华夏大地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1518095382.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自考网络辅导第一校园本套试题共分3页,当前页是第1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你认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10 二、教口语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9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方法上应遵循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口语教学要重视说话双方能互相交际的内容和意义,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口语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互动就不能称之为口语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口语交际的特定情境,在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便于双向互动的话题 2、个人化原则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熟悉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 3、精讲多练原则 (一)精讲 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 其二,口语用法。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 (二)多练 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 (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举例说明分析教学对象的重要性。P85 P86 分析教学对象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分析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分析。 1、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等等。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的作用。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孩子与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国别不同、第一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教韩国、日本学生的中文和教欧美学生的中文就很不相同。 2、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3、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翻译重点(自己总结)

《郑伯克段于鄢》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去服侍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 《齐桓公伐楚》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为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您(指齐国诸侯之师)比邻渤海,我们居住在南海,本来两国相距甚远,一向互不相干。不料您进入了我们的领地,这是为什么呢?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没有向您进贡,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那还是请您到水边上去问问吧。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如果您使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很多,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吧。 《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 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维德是依。 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 皇天无亲,维德是辅。 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的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 《烛之武退秦师》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就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而言,也没什么害处。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关秦,将焉取之?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蹇叔哭师》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蹇叔哭之曰:“盂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

古代汉语考试重点

古代汉语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切: 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跟反切下字相同。 2、叶音: 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3、古音通假: 古代汉语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4、声纽: 古代声母用汉字代表,称为“字母”,上古也称“声纽”或“纽”。 5、入派三声: 是一种声调系统的变化。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的入声发展逐渐消失,分别演变派入到平、上、去三个声调中去。具体情况是: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调中去。 6、平仄: 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三声中。 7、破读、如字: “破读”是通过改变字(词)的读音来区别词义或词性的方法。传统上把一个字(词)原来的读音叫“本音”或“如字”,把改变的读音叫“破读”或“读破”。 8、读若、读如: 注音术语,主要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它实属一种譬况法,与现代用音标注音相比较是粗疏的,注释字与被释字的读音有时不完全相同,只是相近。 9、浑言、析言: 浑言:汉语训诂学用语,指笼统的说。 析言:对同类事物,辨析异同,另加别名。 10、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 11、疏: 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 12、黏对: “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上联对句是A型,则下联出句是a型;上联对句是B型,则下联出句是b型。 “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a型,则对句是B型;出句是b型,则对句是A型。 13、拗救: 所谓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 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二、简答

现代汉语(下)试题[1]

现代汉语试题(下册) 一、填空题(20分) 1、传统语法学使用六大“句子成分”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用层次分析,把中心词改为_______、把动词改为 _______,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句法成分,名为_______。 2、对偶就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比况短语有多种句法功能,可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补语,属于_______短语。 5、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_______,另一个指_______。 二、下列表述如有错误,请指出其错误所在。(10分) 1、“他叫我小李”和“他教我英文”同属一个句型。 2、非主谓句是省略了主语的句子。 3、划分词类须以词的意义为依据。 4、主谓句都是动词谓语句。 5、凡具备了主语和谓语的语言单位就是句子。 三、修改下列句子,并说明理由。(10分) 1、刘思佳卖煎饼赚钱原来是送给老伴生病的孙师傅。 2、饰演英子的小演员沈洁,导演吴贻弓是在《闪艺的彩球》摄制组挑演员时发现的。

3、不但党八股这种形式不利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极其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 4、飞快的18次特快列车向北京奔驰。 5、他小学毕业,就回乡参加生产,所以很能干,也吃得苦。 四、分析题(30分) 1、对下列短语作层次分析,如果有歧义,要作不同的分析。(15分) ①老师叫你去办公室交语法作业。 ②住在隔壁的小王经常问他关于计算机方面的问题。 ③一个大学生抢救农民老大爷的故事。 ④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让你走。 2、分析下面各句并指出其句型(10分) ①总之,从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各条战线,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军事、外交战线,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②实现四个现代化,将使我国农业逐步变为农林牧副渔布局合理,全面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需要的发达的农业。 3、用划线法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和关系。(5分) 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隔的单四嫂子,她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了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五、术语解释(10分) 1、及物动词

HSK3对外汉语期末考试卷

科目:班别:姓名:分数: 书写 一.完成句子。(共20分,每题2分) 1.外边的绿草都了 2.越来越雨大下得 3.超市哪家买生日蛋糕你去今天晚上 4. 回答你去一下客人的问题 5.放着裙子床上一条 6.茶想喝咖啡还是你 7.我了写完出去玩儿作业就 8.快去看看下楼吧 9.也水一杯没喝今天上午我 10. 好旅游的东西吗准备你了 二.看句字, 写汉字。(共20分,每题2分) 1.今天是星期六, 不( ) 去学校上课。 2.你觉得哪个()节去北方最好? 3.她学习很()真,老师们都很喜欢她。 4.你看这是我年轻时候的照(),漂亮吗? 5.水很热, 喝的时候小( ) 点儿。 6.我不喜欢这个()面包。 7. 这是你的()公室吗? 8.我觉得写汉语不()易。 9.周()我请你去跳舞,怎么样? 10. 我想()你们一起踢足球。 四. 根据英文的意思,写出相应的俗语。(共20分,每题4分) 1.Good stuff will surely be liked by customers. 2.To criticize people who have the same problems as those they laugh at, only to a lesser degree. 3.It is a metaphor of one’s ability to find the crux of a problem and thus solve it immediately. 4.As a metaphor for positive spirit, it defines a hero as one who tries hard and works out the problems he faces. 5. It is good for health to do some exercise. 口语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翻译,段落翻译)

句子翻译: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去服侍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 ————《郑伯克段于鄢》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为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您(指齐国诸侯之师)比邻渤海,我们居住在南海,本来两国相距甚远,一向互不相干。不料您进入了我们的领地,这是为什么呢? ————《齐桓公伐楚》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 ————《齐桓公伐楚》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没有向您进贡,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那还是请您到水边上去问问吧。 —————《齐桓公伐楚》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如果您使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很多,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吧。 ————《齐桓公伐楚》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谏假道》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 ————《宫之奇谏假道》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 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 ——-——《宫之奇谏假道》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维德是依。 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 —————《宫之奇谏假道》 皇天无亲,维德是辅。 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的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 ——————《宫之奇谏假道》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烛之武退秦师》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烛之武退秦师》

知识点汇总情况_古代汉语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上册)通论知识要点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古代汉语泛指“五四”以前的汉民族语言,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狭义的古代汉语特指以先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即文言﹙或文言文、古文﹚。 2汉语发展的历史分期: ①上古汉语:先两汉到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先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文言。 ②中古汉语: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六朝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③近代汉语:元明清时期。其书面语是以近代北方话为基础的近代白话。 ④现代汉语:“五四”以后。其书面语是在现代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 3古汉语书面语的两大分支: ①文言系统:文言是以先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系统。 ②白话系统:白话是六朝以来在北方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中古和近代汉语的书面语系统,含古白话﹙中古汉语﹚和近代白话﹙近代汉语﹚。二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1古汉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文言。因为: ①文言是汉语书面语的源头,全面认识汉语书面语必从文言开始。 ②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多用文言写成的,传承古代文化,必须从掌握文言入手。 2学习古汉语的基本方法: ①把握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②文选与通论有机结合; ③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现代学习工具;④博学好问、勤于积累、善于总结。 附:古汉语研究的三个重要阶段 1汉初到东晋末: 偏重于文字、训诂研究,是古代汉语语义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

有毛亨《诗诂训传》、扬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玄《毛诗笺》等。 2南北朝到明末: 偏重于韵律及音系研究,是古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有约《四声谱》、陆法言《切韵》、年《广韵》、周德清《中原音韵》等。 3清代: 古汉语研究全面发展并成就辉煌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古文字、音韵、训诂等国学大师及语言学名著。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句读》、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以上说文四大家)、王念《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淇《助字辨略》、澧《切韵考》、戴震《声韵考》、阮元《经籍纂诂》、章炳麟《国故论衡》、怡让《契文举例》、罗振玉《殷文存》等。 ■第一单元:文字、词汇、工具书 ●笫一节文字 一什么是文字: 1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起源: 文字起源于记事图画。两万多年前的山洞壁画,多具记事性质。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是当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称为“人类古文化的活化石”。 3三大古老文字: 古美索不达尼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钉头文字)、甲骨文体系的古汉字。﹙周有光认为发源于中美洲古土著族的玛雅文字是笫四大古文字﹚ 二汉字的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期末复习试题

判断题: 1、1983年成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见书本第6页 2、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的。√见书本第5页。 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何时教”是根据语言点的难易程度排列教学顺序的问题。√见书本16页。 4、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错,改:不是 5、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教学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错,改:教学观是要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教,而不能当做只是体系来教;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6、学科应用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最直接、最有应用价值的学科理论本身。 错,改:学科基本理论 7、语言教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包含:基本理论研究、学科性质理论、教学原则理论、教学法理论、中国传统教育观。错,改:不包含基本理论研究 8、语言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与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三项知识并不是对立的系统。对 9、相对直接法就是直接法和翻译法结合的成果。错 10、说是学生语言和认识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四项语言技能中最难的一项。错 11、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对 12、词汇教学技巧可以分为展示词汇的技巧、解释词汇的技巧、词汇练习的技巧、词汇积累的技巧。对 13、阅读训练是指对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专门训练。对 14 从教学性质上划分,教材可以分为:初级教材,中级教材,高级教材。错(应是从 教学的阶段和层级) 15 文化知识类教材包括:中国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旅游汉语,商贸汉语等。错(旅游和商贸是属于特殊用途语言教材) 16 趣味性的作用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它是绝大多数学习者评价教材优劣的根本标准。错(应是首选标准) 1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它主要涉及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等学科。错 18 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中介语理论是由偏误分析发端的,早期的中介语研究又采取对比的方法。因此,中介语理论是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继承和发展。错 19. 留学生使用否定结构,由“A和B不一样”变为“A不和B一样”,这种现象叫做“外化”。对 2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交际法或情景教学,把重点放在内容的交流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这种方法也可以促进第二语言的自然习得。 21、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初级阶段通常不直接通过汉字的形体来识记汉字的意义。对 22、外国学习者在汉语语音方面的困难,一般来说首先是声母韵母,其次是声调。错 2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外国学生识词的能力。错 24、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了先语后文、语文并进、拼音文字交叉出现和听说与读写分别设课的发展过程。对 25、语法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速、词、词组、句子和语篇这五级语法单位。对 26、汉字部件可以分别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两种。对 27、现代通用汉字在6000~7000个范围内,常用汉字约3000个。对 28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理论是由赵金铭先生最早提出的。

(大学期末考试必备)古代汉语 重点难点考点

古代汉语通论考点 论述题: (必考的) 1.分开和合并(P544) 至于上古的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三十二个。拿上古三十六个字母来比较,有的要合并一些,有的要分出一些。合并的有两类:一是知徹澄娘要与端透定泥合并,都是舌尖音;二是非敷奉微与帮滂并明相同,都是双唇音。分化成两类的,首先是照穿床审四个字母,其中一类接近于精清从心,是齿音;另一类接近端透定泥,是舌音。唐宋以后的喻母在上古也分为两类,一类与匣母相同,另一类接近定母。 (老师说此段话不需理解,只要背下来即可) 2.词类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自己的基本語法功能去充當其它詞類的現象。 詞類活用是古漢語的重要語法現象之一,其內容主要包括: (一)名詞、形容詞、數詞用作一般動詞; 1.名詞用作動詞 名詞用作動詞指某些名詞臨時轉化詞義取得動詞功能的現象。 《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問不至。” 2. 形容詞用作動詞 在古漢語中,形容詞也可以用作動詞,但不像名詞作動詞那樣普遍。 《國語·吳語》:“越國之中,疾者吾問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長其孤,問其病,求以報吳。” 3.數詞用作動詞 數詞用作普通動詞一般多見於個位數。 《戰國策·楚策一》:“今君欲一天下,安諸侯,存危國,寡人謹奉社稷以從。” (二)名詞、動詞作狀語; 1.名詞作狀語 在古漢語中,名詞往往可以直接置於謂語之前作狀語,這和現代漢語中名詞一般需要借助介詞的幫助才能充當狀語的情況不同。 《左傳·莊公八年》:“冬十二月,齊侯游於姑棼,遂田於貝丘,見大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見!’射之,豕人立而啼。” 2.動詞作狀語 在古漢語中,除了名詞,動詞也可直接用在謂語之前作狀語。動詞作狀語一般表示動作進行的方式。 《韓非子·喻老》:“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