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泌尿系统疾病概论

泌尿系统疾病概论

泌尿系统疾病概论
泌尿系统疾病概论

医学院教案首页

泌尿系统疾病概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血管和神经组成。其中肾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肾脏的解剖结构:肾脏分为肾实质和肾间质。肾实质又分为皮质和髓质。肾皮质的主要组织为肾小球及近曲小管和集合管的近端。肾髓质由十几个肾锥体构成。

肾的生理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0,000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分为近曲小管、髓畔、远曲小管三段。

肾小球在维持正常肾脏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由三层结构组成,包括多孔的内皮细胞层、基底膜和上皮细胞层。上皮细胞有很多足突,足突间有阑珊状膜。基底膜厚度约110~160nm。由致密层、内、外疏松层组成。致密层富含涎酸蛋白,内、外疏松层富含硫酸肝素,是肾小球基底膜上重要的电荷屏障。

系膜区:由系膜细胞及环绕的基质构成。系膜细胞位于毛细血管间,具有支撑、调节滤过、修补基膜、清除异物和基膜代谢废物的作用。

肾脏的功能: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是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形式。例如含氮类废物尿素、肌酐等多由肾小球滤过排出。部分有机酸如马尿酸、各种胺类及尿酸等也有一部分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近端肾小管主要承担滤液的重吸收功能,滤过

的葡萄糖、氨基酸100%被重吸收,Na+在近端肾小管中主动重吸收。HCO3-和Cl-随Na+一起转运。70%的水也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远曲小管,特别是连接小管是调节尿液最终成份的主要场所。尿素在此被浓缩且被再循环。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肾脏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可分泌血管活性激素和非血管活性激素。血管活性激素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激肽类系统。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1α-羟化酶和红细胞生成素。

二、肾脏疾病的评估

评估内容:病程、尿检、肾功能、影像学检查、肾组织活检。

估计疾病病程利于判定疾病起病的急缓、急性及慢性病变。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及尿沉渣镜检。

蛋白尿:每日尿蛋白持续>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称为蛋白尿。大量蛋白尿>3.5g,产生尿蛋白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生理性、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溢出性、分泌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因高热、剧烈运动或体位变化而发生的蛋白尿。多见于青春发育期少年。尿蛋白一般<1g/d。肾小球性蛋白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异常所致。尿蛋白量一般较多,多为非选择性。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间质病变或各种重金属中毒时,导致小分子蛋白子蛋白质从尿中排出。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d。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又未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

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镜下血尿是指红细胞>3个/HP,肉眼血尿多见于炎症、结核、结石、肿瘤,损伤、全身疾病、运动。为正形红细胞尿。可根据尿三杯试验确定出血部部位。肾小球性血尿为畸形红细胞尿。

白细胞尿和脓尿:尿中白细胞>5个/HP称为白细胞尿。白细胞蜕变叫脓

细胞。多见于见于炎症。

菌尿:菌落计数>105/ml,或每个高倍视野均可见。管型尿尿中出现管型表示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可因肾小球或肾小管性疾病导致,也可因炎症、药物刺激使粘蛋白分泌增加而形成。因此不一定代表肾有病变。正常人偶见透明管型。

RBC管型:见于急性肾炎。WBC管型: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上皮细胞管型:急性肾小管坏死、活动性肾小球肾炎。颗粒管型:各种肾小球、管病。腊样管型:慢性肾炎。

肾功能检查是为了判定肾小球性、肾小管性以及肾功能的状态,为临床药物的使用提供指导意见。

影像学检查决协助判定病变的部位、性质等

肾组织活检明确肾脏病变的病因、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三、肾脏疾病常见临床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表现为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高度浮肿低蛋白血症)

肾炎综合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浮肿。根据病程长短及起病方式分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

无症状性尿异常表现为单纯血尿、无症状性蛋白尿、单纯血尿和无症状性蛋白尿、不能解释的白细胞尿(脓尿)。

急性肾衰综合症分为急性肾衰竭综合症和急进性肾衰竭综合症。急性肾衰竭综合症发生时间通常<1周,原因多见于多种因素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急进性肾衰竭综合症发生时间通常>数周,原因多见于免疫损伤或血管炎引起新月体肾炎。

慢性肾衰综合症可由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进行性、不可逆性丧失。四、肾脏疾病的诊断

肾脏疾病的诊断包括病因诊断(原发、继发),部位诊断(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病理诊断,功能诊断。肾脏疾病多隐匿发病或进展,半数以上亚临床期进展,非特异性症状多,需全面医学基础与临床知识,对本病提高警惕,合理使用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正确评价实验结果。

五、肾脏疾病的总的治疗原则

病因不同、机制不同、病变部位不同、病理改变不同、病期不同、不同的治疗方案。(去诱因治疗、一般治疗、抑制免疫及炎症反应、防止并发症、延缓肾脏疾病进展和肾脏替代治疗)

1 、去诱因、饮食治疗

2 、免疫抑制剂治疗

3 、降血压、利尿治疗

4 、减少蛋白尿

5 、促红素、活性维生素D3、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应用

6 .替代治疗血液净化、腹膜透析和肾移植

7 .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六、肾脏病的新进展

肾脏病学是最年轻的学科之一。1963年成立国际肾脏病学会,1983年我国成立肾脏病学会,1997年我院肾脏病专业独立成科。随着免疫学、病理学、遗传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进展对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炎症介质如白介素1、2、4、6,肿瘤坏死因子等在肾炎中的作用研究更加深入。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发现浸润的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它们

产生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粘附因子、趋化因子直接损伤肾脏固有细胞。损伤的固有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增生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加重肾脏的损伤,固有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活性物质同时起调控作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介导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因此综合采用消除影响因素,保护肾小球固有细胞,抑制侵润的炎性细胞及炎性反应,抑制硬化因子的活性等措施,可望开辟肾小球疾病治疗新时代。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成功,使肾性贫血从根本上得到治疗,人工肾是最成功的人工脏器,肾移植是成功率最高的器官移植。

肾小球疾病概述

一、概述

肾小球疾病是一组肾小球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有相似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

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

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latent glomerulonephritis)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结合图片重点讲解病理改变)

(一)轻微性肾小球病变 minor glomerular abnormalities

(二)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focal segmental lesions

(三)弥漫性肾小球肾炎diffuse glomerulonephritis (膜性肾病MN membranous nephropathy 增生性肾炎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sclerosing glomerulonephritis)

增生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capillary glomerulonephritis新月体和坏死性肾小球肾炎crescentic and necrotizing glomerulonephritis)

(四)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unclassified glomerulonephritis

四、病因与发病机制

多数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非免疫、非炎症共同作用。免疫反应:1、体液免疫:⑴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⑵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2、细胞免疫。炎症反应:1、炎症细胞:⑴单核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⑵肾小球固有细胞2、炎症介质3、非免疫非炎症损伤:高血压、高血脂、蛋白尿。

五、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

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和检查 试卷1试题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和检查-试卷1 (总分:8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 1.肾盂肾炎常见的诱发因素除外 (分数:2.00) A.膀胱容量小于50ml B.膀胱肿瘤早期√ C.包茎并外口狭窄 D.重度高血压 E.尿道结石嵌顿 解析: 2.尿液经不正常通道从膀胱自行流出称为 (分数:2.00) A.尿急 B.尿外渗 C.尿痛 D.尿失禁 E.尿瘘√ 解析:解析:尿瘘即尿液经不正常通道从膀胱自行流出。 3.不适于做膀胱镜检查的是 (分数:2.00) A.急性膀胱炎√ B.膀胱结石 C.膀胱癌 D.膀胱乳头状瘤 E.膀胱损伤 解析: 4.泌尿系统疾病哪项常规检查需做碘过敏试验 (分数:2.00) A.尿流动力学测定 B.B超 C.膀胱尿道镜 D.静脉肾盂造影√ E.逆行肾盂造影 解析: 5.尿比重低而固定的特征性表现见于 (分数:2.00)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尿毒症√ D.慢性肾盂肾炎

E.肝肾综合征 解析: 6.泌尿系统疾病常做的哪项检查需做碘过敏试验 (分数:2.00) A.尿道动力学测定 逆行肾盂造影B. C.B超声 D.膀胱尿道影√ E.静脉肾盂造影 解析: 7.中老年女性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是 (分数:2.00) A.充盈性尿失禁 B.急迫性尿失禁 C.压力性尿失禁√ D.暂时性尿失禁 E.混合型尿失禁 解析:解析: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经产妇。 8.尿流中断主要见于 (分数:2.00) A.肾结石 B.泌尿系感染 C.血尿 D.肾肿瘤 E.膀胱结石√ 解析:解析:排尿过程中突然尿流中断,伴有疼痛,变换体位后继续排尿见于膀胱结石症状。 二、 A2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 9.患者,男性,56岁,血尿1个月,均为初始血尿,考虑出血的部位在 (分数:2.00) A.前尿道√ B.后尿道 C.膀胱颈部 D.尿道口 E.输尿管 解析: 10.患者,27岁,水肿4d伴肉眼血尿,以急性肾炎收入院,护士进行饮食方面的指导是 (分数:2.00) A.高脂肪饮食 B.限制钠的摄入 C.肉眼血尿消退后可以进食普食 D.低盐饮食,氯化钠每日1~2g √ E.根据患者的喜爱选择零食 解析:解析:应严格低盐饮食。 11.患者,女性,38岁,因尿痛、血尿入院,经检查为初始血尿,考虑病变在

如何诊断泌尿系统疾病

如何诊断泌尿系统疾病 如何诊断泌尿系统疾病2017 一、病因诊断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病因诊断首先应区别是原发性 疾病,还是继发性疾病。 原发性疾病包括:①免疫反应介导的肾小球肾炎。②感染性疾病:包括非特异性感染,泌尿系结核,霉菌感染等。③肾血管性疾病: 包括肾动脉病变,紧静脉血栓形成等。④泌尿系结石。⑤其它:如 肾肿瘤、遗传性肾炎、多囊肾等。 继发性疾病包括有:①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②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等。③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 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等。④化学物理因素:如药物过敏和 某些药物及金属类对肾脏的毒性,放射线对肾脏的损害。⑤其它: 如溶血尿毒综合症、妊娠肾病等。 二、病变部位诊断 (一)肾小球损害尿蛋白多为中等量以上,以白蛋白为主,常有血尿,多伴有高血压及水肿,易先出现氮质血症。 (二)肾小管损害尿蛋白多在中等量以下,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尿浓缩功能障碍出现早,易出现脱水、失钾、失钠等水、电解质代 谢紊乱。 (三)肾间质病变以肾间质病变和肾小管损害为主,但到严重时,仍有肾小球功能障碍,往往与肾小管功能损害表现相似,二者不易 鉴别。 (四)肾血管病变肾动脉异常发生肾缺血以明显高血压为主,可伴有肾小球不同程度的'损害,肾静脉血栓形成以肾病综合症表现为主。 三、病理诊断为了准确地肯定病变部位,判断病因和预后,需 要在做出临床诊断的同时,尽可能做有关病理诊断的检查,尤其对

肾实质性疾病,做病理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很重要,此可明 确是原发性肾实质病变,抑或继发性病变,同时可能做出准确病理 分类。 四、功能诊断肾脏功能诊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它决定治疗的 方向和判断预后,肾脏功能分为肾小球功能和肾小管功能。前者以 滤过率降低和代谢产物潴留为主要表现,后者以水盐代谢紊乱为主 要表现。但二者往往同时存在,不能绝然分开,当前多以肾小球的 功能来判断肾功能的程度。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可分为四期:①肾 功能正常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大于70ml/分,血尿素氮 <7.14mmol/L,血肌酐<132.6umol/L。②肾功能不全代偿期:GFR介 于50-70ml/分,血尿素氮在7.14mmol/L和8.925mmol/L之间,血 肌酐在132.6umol/L和176.8umol/L之间。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③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或氮质血症期:GFR<50ml/分,血尿素氮大于8.925mmol/L,血肌酐大于176.8umol/L。可有不同程度贫血、食欲减退及乏力。④尿毒症期:GFR<25ml/分,血尿素氮大于 21.42mmol/L,血肌酐大于442umol/L。有明显临床表现和水电平衡 紊乱,若GFR降至10ml/分以下称尿毒症晚期,降至5ml/分以下称 为尿毒症终末期。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抗体包裹细菌检查肾盂肾炎患者尿中的细菌常被人体IgA包裹,应用荧光素标记的抗IgG免疫球蛋白与被抗体包裹的细菌相结合,可见到细菌同围显示出环形荧光则为阳性。此法有助于诊断肾 盂肾炎,而在膀胱炎则为阴性。 (二)高渗培养肾内某些致病菌受到体内防御机制干扰,或长期受到抗生作用,细菌胞膜生长障碍,演变成缺乏细胞膜的细菌,在一 般培养基中易溶解破坏,故得不到阳性结果。只有在高渗而富有营 养的培养基上重新获得细胞膜,且具有感染力。此法对中段尿常规 培养阴性者,有时可获得阳性结果。 (三)放射学检查包括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以及肾脏断层和肾动脉造影等,对于解形态学变化及功能有重要 价值。

内科学 泌尿系统疾病 总结 重点 笔记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肾的生理功能】 肾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可分为血管活性激素和非血管活性激素。前者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族、激肽类系统等。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1α一羟化酶和红细胞生成素等。 【肾脏疾病的评估】 一、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称为蛋白尿。 产生蛋白尿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 1.功能性蛋白尿是一良性过程,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一般<1g/d。 2.肾小球性蛋白尿当病变使滤过膜孔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使血管中各种分子量蛋白质无选择性地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如病变较轻,则仅有白蛋白滤过增多,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当肾小管间质病变或各种重金属中毒时,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缺陷,导致小分子蛋白质从尿中排出,包括β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d。 4.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又未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尿蛋白电泳将显示分离的蛋白峰。 第二章肾小球肾炎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常因β一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 【病理】病变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平均l0天左右)起病,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本病典型者具有以下表现: 一、尿异常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的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20%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尿沉渣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 二、水肿 80%以上患者均有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三、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钠水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四、肾功能异常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五、免疫学检查异常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可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 【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一、治疗感染灶以往主张病初注射青霉素l0~14天(过敏者可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可考虑作扁桃体摘除,术前、术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 二、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发生。 三、透析治疗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 第二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3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①Ⅰ型又称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②Ⅱ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③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此型中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常呈阳性。 【病理】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以广泛(50%以上)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新月体形成(占据肾小球囊腔50%以上)为主要特征,病变早期为细胞新月体,后期为纤维新月体。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我国以Ⅱ型多见,Ⅰ型好发于青、中年,Ⅱ型及Ⅲ型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居多。 患者可有前驱呼吸道感染,起病多较急,病情急骤进展。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血尿、蛋白尿、尿少、浮肿、高血压),多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并发展成尿毒症,为其临床特征。 【治疗】 一、强化疗法 (一)强化血浆置换疗法主要适用于I型。 (二)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为强化治疗之一。该疗法主要适用于Ⅱ、Ⅲ型,I型疗效较差。 二、透析治疗。 第三章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是:①尿蛋白大于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引起原发性NS的肾小球病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它们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如下: 一、微小病变型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特征性改变和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微小病变型肾病约占儿童原发性NS的80%~90%。 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 三、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较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可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现“双轨征”。好发于青壮年。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 1.外阴炎和阴道炎的简释 外阴炎是由于病原体侵犯或受到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外阴发炎,可独立存在,更多时与、泌尿系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并发,或为某些外阴疾病病变过程中的表现之一。临床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甚至肿胀、红疹、糜烂、溃疡。 2.宫颈炎的简释 阴道炎即阴道炎症。正常健康妇女阴道由于解剖组织的特点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如阴道口的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的影响下的增生和表层细胞角化,阴道酸碱度保持平衡,使适应碱性的病原体的繁殖受到抑制,而颈管黏液呈碱性,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症。 3.输卵管炎 输卵管炎是症性疾病的主要发病部位,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后或者未婚者很少发生。若发生也常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若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可由于盆腔粘连、而导致不孕、、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等后遗症。输卵管炎多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变形杆菌、球菌、衣原体等引起,分为和,后者在不孕妇女中较为常见。 4.盆腔炎 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症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细菌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会患上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

A1题型 1.下列哪一种激素是肾脏产生的非血管活性激素 A.肾素 B.EPO C.缓激肽释放酶 D.PCE2 E.PCP2α 答案:B 2.肾脏是下列哪种激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 A.胰岛素 B.高血糖素 C.胃泌素 D.抗利尿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D 3.肾脏可降解下列哪种激素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降钙素 D.抗利尿激素 E.血管紧张素 答案:A

4.尿中红细胞管型常见于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出血性膀胱炎 D.急性肾衰竭 E.慢性肾衰竭 答案:A 5.下列哪一种试验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A.放射性核素邻131I马尿酸钠测定 B.放射性核素99mTc-DTPA测定 C.尿血渗透浓度比 D.自由水清除率 E.尿β2-微球蛋白的测定 答案:B 6.成人蛋白尿是指 A.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50mg B.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100mg C.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150mg D.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200mg E.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300mg 答案:C 7.关于蛋白尿,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中、小分子均有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 B.微量白蛋白尿,见于早期糖尿病肾病 C.溢出性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D.分泌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管-间质疾病 E.β2微球蛋白尿为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特征 答案:E 8.肾脏维持水平衡的功能,主要依靠下列哪项调节活动来实现 A.肾小球滤过量 B.近端肾小管与髓袢的重吸收水量 C.远端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 D.近端肾小管与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水量 E.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答案:C 9.下列泌尿系统疾病中,不出现管型尿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膀胱炎 E.急性间质性肾炎 答案:D 10.肌酐清除率与下列哪项无关 A.滤过膜孔径增大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 1.外阴炎和阴道炎的简释 外阴炎是由于病原体侵犯或受到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外阴发炎,可独立存在,更多时与、泌尿系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并发,或为某些外阴疾病病变过程中的表现之一。临床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甚至肿胀、红疹、糜烂、溃疡。 2.宫颈炎的简释 阴道炎即阴道炎症。正常健康妇女阴道由于解剖组织的特点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如阴道口的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的影响下的增生和表层细胞角化,阴道酸碱度保持平衡,使适应碱性的病原体的繁殖受到抑制,而颈管黏液呈碱性,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症。 3.输卵管炎 输卵管炎是症性疾病的主要发病部位,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后或者未婚者很少发生。若发生也常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若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可由于盆腔粘连、而导致不孕、、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等后遗症。输卵管炎多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变形杆菌、球菌、衣原体等引起,分为和,后者在不孕妇女中较为常见。 4.盆腔炎

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症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细菌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会患上盆腔炎,发病只是少数。这是因为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5.妇科肿瘤 常见的妇科肿瘤有、、肿瘤、卵巢肿瘤和输卵管肿瘤。子宫及卵巢肿瘤多见,外阴及输卵管肿瘤少见。 6.宫颈癌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 1.外阴炎和阴道炎的简释 外阴炎是由于病原体侵犯或受到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外阴发炎,可独立存在,更多时与阴道炎、泌尿系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并发,或为某些外阴疾病病变过程中的表现之一。临床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甚至肿胀、红疹、糜烂、溃疡。 2.宫颈炎的简释 阴道炎即阴道炎症。正常健康妇女阴道由于解剖组织的特点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如阴道口的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的影响下的增生和表层细胞角化,阴道酸碱度保持平衡,使适应碱性的病原体的繁殖受到抑制,而颈管黏液呈碱性,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症。 3.输卵管炎 输卵管炎是盆腔炎症性疾病的主要发病部位,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者未婚者很少发生。若发生也常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若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可由于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而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等后遗症。输卵管炎多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变形杆菌、肺炎球菌、衣原体等引起,分为急性输卵管炎和慢性输卵管炎,后者在不孕妇女中较为常见。 4.盆腔炎 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症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细菌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会患上盆腔炎,发病只是少数。这是因为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5.妇科肿瘤 常见的妇科肿瘤有外阴肿瘤、阴道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和输卵管肿瘤。子宫及卵巢肿瘤多见,外阴及输卵管肿瘤少见。 6.宫颈癌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泌尿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 1.膀胱颈挛缩多为慢性炎症所致,发病年龄轻,多在40-50岁左右出现排尿不 畅症状,但前列腺体积不增大,膀胱镜检可以确诊。 2.前列腺癌前列腺有结节,质地坚硬,血清PSA升高,鉴别需要MRI和系统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 3.尿道狭窄多有尿道损伤及感染病史,行尿道膀胱造影与尿道镜检查,不难确诊。 4.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与前列腺增生相似,有排尿困难、残余尿量较多、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前列腺不增大,为动力性梗阻。病人常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如有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会阴皮肤感觉及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或消失。 膀胱癌鉴别诊断 1、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特点:①好发于各年龄段。②反复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终末血尿。③查体:,膀胱区稍隆,可有压痛及叩击痛。④B超:膀胱充 盈良好,壁不光滑,在膀胱三角区可见强回声光团,后有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 2、肾、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的血尿跟肾、输尿管肿瘤的血尿相似,均可为间歇性、无痛性血尿,且可同时存在,但膀胱肿瘤90%以上单独发生。膀胱肿瘤血尿可能伴有尿路刺激症状或影响排尿,血尿开始或终末加重,可能有血块“腐肉”,肾、输尿管肿瘤无刺激症状,也不影响排尿,血尿全程均匀,亦可能有条索状或输尿管铸型血块,不含“腐肉”。一般经过B超、CT扫描、MRI扫描、尿路造影检查不难鉴别。 3、肾结核、膀胱结核血尿在长期尿频以后出现,终末加重、尿量少,可伴有低热、盗汗、消瘦。尿中有结核杆。膀胱结核性肉芽肿有时可误诊为肿瘤,经活检不难区别。 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与膀胱肿瘤相似,需要经过膀胱镜活检及活组织检查鉴别 交通性鞘膜积液鉴别诊断 1.睾丸肿瘤:睾丸肿瘤多为实质性肿块,质地坚硬,患侧睾丸有沉重感,掂量时 如秤砣,透光试验呈阴性。 2.腹股沟疝:肿大的阴囊有时可以见肠型、闻及肠鸣音,在卧位时阴囊内容物可回纳,咳嗽时内环口处有冲击感,透光试验阴性。 前列腺增生 1、神经原性膀胱: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或泌尿系感染等,与前列腺增生相似的症状。但神经原性膀胱病人常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如下肢

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大单元十四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第一节尿路感染 一、概述 尿路感染(UTI)就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与绝经后女性、老年男性、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60岁以上老年女性UTI发病率高达10%~12%,雌激素水平降低就是绝经后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与下尿路感染(膀胱炎与尿道炎)。临床又有急性与慢性之分。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以细菌感染为主,极少数为真菌、原虫及病毒。 在细菌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5%。 (二)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 2、易感因素 ①女性; ②不洁性活动; ③尿路梗阻,妊娠压迫,前列腺增生,过度憋尿; ④疾病; ⑤医源性因素 3、细菌的致病力 4、机体防御功能 三、临床表现 (一)膀胱炎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痛与排尿困难。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 (二)肾盂肾炎 排尿不适,同时有突出的全身表现,体温>38、0℃,应考虑上尿路感染。 (三)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四、诊断 (1)尿路感染的诊断: 尿路感染定位: 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与(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尿液改变与尿液细菌学检查。 (2)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症状+尿标本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3/ml时,诊断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 (3)无症状菌尿(ASB): 就是指患者无尿路感染症状,但中段尿培养连续两次(同一菌株),尿细菌数>105菌落形成单位/ml。 多见于老年女性与妊娠期妇女,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五、治疗 (一)一般治疗 膀胱刺激征与血尿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氢钠片1g,tid,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避免形成血凝块。 (二)抗尿路感染药物治疗 1、急性膀胱炎 短疗程疗法:任选以下一种药物连用3天, 约90%的患者可治愈。 *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0、2g,bid;环丙沙星0、25g,bid) *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0、5g,tid)、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0、25g,bid)等。 治愈标准: 停服抗菌药物7天后,需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如结果阴性表示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已治愈; 如仍有菌尿,应继续给予2周抗菌药物治疗。 2、肾盂肾炎——首选针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 (1)病情较轻者: ——门诊口服药物治疗10~14日,通常90%可治愈; 常用药物有: *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0、2g,bid;环丙沙星0、25g,bid) *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0、5g,tid)、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0、25g,bid)等。 (2)严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 ——需住院治疗静脉给药,完成2周疗程。 常用药物有: ◎氨苄西林1、0~2、0g,q4h; ◎头孢噻肟钠2、0g,q8h;头孢曲松钠1、0~2、0g,q12h; ◎左氧氟沙星0、2g,q12h。 治疗72h无好转,应按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 3、复发性尿路感染——包括再感染与复发。 (1)再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性,但在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称为再感染,提示尿路防御感染的能力差。 治疗方法与首次发作相同。 对半年内发生2次以上者,可用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即每晚临睡前排尿后服用小剂量抗菌药物1次。 如:复方磺胺甲噁唑1~2片,或呋喃妥因50~100mg,或氧氟沙星200mg,每7~10日更换药物1次,连用半年。 (2)复发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且为同一血清型)称为复发。 复发且为肾盂肾炎者,特别就是复杂性肾盂肾炎,在去除诱发因素(如结石、梗阻、尿路异常等)的基础上,应按药敏选择强有力的杀菌性抗菌药物,疗程不少于6周。反复发作者,给予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经典药方

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经典药方 1.尿路感染、前列腺 内服:(药疗) 1.前列腺炎:麝香0.5克,白胡椒7粒,研成细末,装瓶备用。将脐用酒精洗净,将麝香放入肚脐内,再将胡椒粉盖在上面,后盖圆白纸1张,外用胶布贴紧,每隔7-10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内服:(食疗) 1.尿路感染 (1)鲜马齿苋500克,或干品150克,洗净切碎,加车前草7条、生甘草10克、红糖100克,入沙锅加水煎沸约半小时,取汁约500克,乘热温服,服完睡觉盖被出汗,每次煎1剂,每日3次。 (2)赤小豆30克,西瓜皮15克,玉米须15克,冬瓜皮15克。把所有配料捣烂,放入沙锅,用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汁液,冲成300毫升。每天3次,每次100毫升。 2.前列腺肥大:冬瓜籽30克、黑木耳15克、秦皮15克,水煎服,日2次。 外用: 1.尿路感染、前列腺:芒硝,明矾各等份碾磨粉状,瓶盖去顶留圈扣在肚脐眼上,把药粉添加进去然后用冷水滴慢慢把药粉充分湿透不外漏,用胶布固定至全化,每日1次,4--7天1疗程。 2.尿道炎、膀胱炎:灯心草20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每日3次,每日1剂。 2.肾病、水肿 内服:(药疗) 1.慢性肾盂肾炎:用胡椒7粒,麝香0.6克研末后将药粉敷脐中,外盖胶布,10天换药1次,连敷3次。 2.肾结石(八正散):车前子20克,木通10克,大黄10克,甘草10克,滑石15克,白茅根30克,金钱草50克。治疗泌尿结石。结石在肾者加生地,枸杞子各20克。结石在输尿管或膀胱者加白术12克,桂枝6克,猪苓9克. 3.水肿:黑白丑36克炒到发出爆破声后取出研末,600克老姜去皮榨汁,60克大枣煮熟后去皮去核捣成泥,再加120克红糖,最后把这些东西和匀先蒸半小时,取出后捣匀了再蒸半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习 题及参考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A1题型 1.下列哪一种激素是肾脏产生的非血管活性激素 A.肾素 C.缓激肽释放酶 α 答案:B 2.肾脏是下列哪种激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 A.胰岛素 B.高血糖素 C.胃泌素 D.抗利尿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D 3.肾脏可降解下列哪种激素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降钙素 D.抗利尿激素 E.血管紧张素 答案:A 4.尿中红细胞管型常见于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出血性膀胱炎 D.急性肾衰竭 E.慢性肾衰竭 答案:A 5.下列哪一种试验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A.放射性核素邻131I马尿酸钠测定 B.放射性核素99mTc-DTPA测定 C.尿血渗透浓度比 D.自由水清除率 E.尿β2-微球蛋白的测定 答案:B 6.成人蛋白尿是指 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50mg 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100mg 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150mg 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200mg 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300mg 答案:C 7.关于蛋白尿,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中、小分子均有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

B.微量白蛋白尿,见于早期糖尿病肾病 C.溢出性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D.分泌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管-间质疾病 E.β2微球蛋白尿为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特征 答案:E 8.肾脏维持水平衡的功能,主要依靠下列哪项调节活动来实现 A.肾小球滤过量 B.近端肾小管与髓袢的重吸收水量 C.远端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 D.近端肾小管与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水量 E.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答案:C 9.下列泌尿系统疾病中,不出现管型尿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膀胱炎 E.急性间质性肾炎 答案:D 10.肌酐清除率与下列哪项无关 A.滤过膜孔径增大 B.肾血流量

泌尿系统疾病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 一、教学大纲要求 1、肾小球肾炎:熟悉发病机理,掌握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掌握各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肾盂肾炎:熟悉病因、发病机理,掌握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肾细胞癌:掌握病理变化及转移途径。 4、肾母细胞瘤:了解好发年龄及部位,掌握病理变化,熟悉临床病理联系及扩散。 5、膀胱癌:了解病因,掌握移行细胞癌的形态特点。 二、理论内容提要 (一)肾小球肾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大多数肾小球肾炎由免疫因素引起,主要机制为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变态反应。 (1)引起肾小球肾炎的抗原: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2)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引起肾炎: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3)引起肾小球肾炎的介质:细胞和大分子可溶性生物性物质、补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肾小球内固有的细胞(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纤维素及其产物等。介质的来源:可来自血浆或细胞。介质的作用:参与肾小球的损伤过程。 2、基本病理变化 (1)肾小球细胞增多,包括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增生和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2)基底膜增厚,包括基底膜本身的增厚,也可由内皮下、上皮下或 基底 膜本身的蛋白性物质的沉积引起。 (3)炎性渗出和坏死,肾小球内出现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和纤维素渗出,血管壁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等。 (4)玻璃样变和硬化,肾小球内出现均质的嗜酸性物质堆积,严重时可导致毛细血管袢塌陷,管腔闭塞,发生硬化。 (5)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变性,管腔内形成管型, 肾间质充血、水肿等。 3、临床表现 (1)急性肾炎综合症——起病急,明显的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和水肿,高血压,重症可有氮质血症或肾功能不全。 (2)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在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等尿改变后,迅速出现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3)肾病综合症——○1大量蛋白尿,≥3.5g/每天;○2全身性水肿;○3低蛋白血症,每升血浆白蛋白含量﹤30g;○4高脂血症和脂尿。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优质参考)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 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201 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总论一、基本定义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1 .尿路感染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细菌尿和脓尿。 2.细菌尿正常尿液是无菌的,如尿中有细菌出现,称为细菌尿。 细菌尿可以是有症状的,也可以是无症状的。 细菌尿定义本身包括了污染,临床根据标本采集方式不同而应用不同的有意义的细菌尿计数来表示尿路感染。 3.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WBCs),通常表示感染和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 二、分类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依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孤立或散发感染( isolated or sporadiec infection) 和反复发作性感染(recurrent infeetion),反复发作性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reinfection) 和细菌持续存在(bacterial persistence),细菌持

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relapse)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 -单纯性尿路感染(单纯下尿路感染和单纯上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尿脓毒血症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 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不在本指南中)三、尿路感染的诊断 1 .症状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 90%。 2.体检急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耻骨上区压痛,但缺乏特异性。 发热、心动过速、肋脊角压痛对肾盂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 3.实验室检查 (1 ) 尿常规检查: 包括尿液物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和尿沉渣检查。 应用最普遍的是尿液的干化学分析仪检查和尿沉渣人工镜检。 1 ) 尿生化检查: 其中与尿路感染相关的常用指标包括: 亚硝酸盐( nitrite, NIT ): 阳性见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尿液中细菌数1 0 5/ml 时多数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程度与尿液中细菌数成正比。 白细胞酯酶 (leukocyte esterase, LEU): 正常值为阴性,尿路感染时为阳性。 2) 尿沉渣显微镜检: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症状体征的护理

第二节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泌尿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的临床表现 掌握肾源性水肿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以及相应护理措施和依据 1. 肾源性水肿(肾炎性水肿,肾病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 机制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汲取功能相对正常造成“球-管失衡”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下降 水钠潴留水肿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加重) 肾炎性水肿 特点 早期晨起眼睑、颜面水肿 重者波及全身 指压凹陷不明显 血压可升高 肾病性水肿

肾病性水肿 特点 较严峻 从下肢开始 全身性、体位性、凹陷性 可无高血压及循环瘀血的表现 护理评估 ·病史

时刻、诱因、缘故 特点、进展情况 伴随症状 治疗、用药情况 24h出入液量 心理状况 ·躯体评估 一般状况:生命体征、精神状况、体重、尿量 水肿:范围、程度、特点 胸腹部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尿常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肾功能、血清电解质B超、静脉肾盂造影、肾活组织检查

护理诊断/问题 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致水钠潴留、大量蛋白尿致血浆清蛋白浓度下降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水肿、营养不良有关 护理措施 1.体液过多 ·休息 严峻水肿者卧床休息 采取合适体位 水肿减轻后,可起床活动 ·饮食 钠盐:少盐(2~3g/d或酱油10~15ml/d) 液体:依照水肿情况及尿量而定

水肿轻、尿量>1000ml/d——不严格限水 严峻水肿、尿量<500ml/d——限水 量出为入:每日液体自入量=前一天尿量+不显性失水量(500ml)蛋白质:优质蛋白 低蛋白血症无氮质潴留— 1g/(Kg.d) 有氮质血症— 0.6~0.8g/(Kg.d) 慢性肾衰—依照GFR调节蛋白质摄入 热量:足够 30Kcal/(Kg.d) 其他:补充各种维生素 GFR与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病理学考试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题 1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 A .化脓性炎 B .以出血为主的炎 C .以变质为主的炎 D .以渗出为主的炎 E .以增生为主的炎 2 .关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 A .感染直接损伤 B .过敏反应 C .体液免疫反应 D .自身免疫反应 E .细胞免疫反应 3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又称 A .弥漫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C .膜性肾小球肾炎 D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 .肾小球肾炎中免疫荧光阳性物质主要是 A .抗原、补体 B .抗原C.抗体 D .细菌、抗体、补体E.抗体、补体 5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A .皮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 B .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 C .系膜硬化 D .肾小管脂质沉积 E .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6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A .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 B .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 C .单核细胞渗出于肾球囊 D .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 E .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7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A .毛细血管基膜呈梳齿状改变 B .毛细血管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大量增生 C .系膜区增宽,常有嗜酸粒细胞浸润 D .银染色见毛细血管壁呈车轨状或分层状 E .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在基膜致密层 8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 B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 C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滤过率降低 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通透性增加 E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通透性增加 9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包括 A .高脂血症 B .严重水肿 C .低蛋白血症 D .大量蛋白尿E.以上都是

女性泌尿系统疾病有哪些

女性泌尿系统疾病有哪些 腰痛、小便次数多,去医院一查说是泌尿系统出了问题,相信很多女性都碰到过着这种情况。除了上面说的症状之外,又有哪些症状和泌尿系统有关呢?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了解女性泌尿系统疾病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女性泌尿系统疾病有哪些呢?接下来请看详细介绍。 泌尿系统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该类疾病的发生给很多的患者朋友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严重影响了这些疾病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女性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下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女性泌尿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排尿异常,专家介绍说,女性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最主要的就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一般也可能出现尿失禁或者尿潴留现象。对于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其疾病早期的时候,患者也可能会有多尿现象,但是到后期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少尿或者无尿症状,完全打破了患者的正常规律。

第二,出现这种症状,患者的尿液就会出现异常,尿路感染也是可能引起尿液异常的,最常见的就是细菌尿、脓尿、血尿和气尿等,这些也属于女性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严重的影响了女性的健康。 第三,生活中女性还可能患有急性膀胱炎,患者的尿频、尿急现象非常明显,一般每小时的排尿次数为1-2次,有时甚至是5次以上。患者在排尿的时侯常会出现尿道烧灼感。排尿之后可能会出现下腹部疼痛的症状,有时也会见到血尿现象,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第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腰痛,腰痛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专家介绍说引起患者腰痛的疾病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肾脏以及肾脏周围疾病的发生,更重要的就是泌尿系统引起的腰痛,随时,危害着女性的生命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女性泌尿系统疾病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女性朋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201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二: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各论) 时间:2014-02-12 单纯尿路感染 定义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的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 临床表现 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 '感。常见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2.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同时具有尿路刺激征、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 诊断 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 治疗 1.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1)短程疗法: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 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 3 日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 (2)对症治疗。 2.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治疗方案同绝经期前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可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3.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治疗? 对仅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或3 日疗法治疗失败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应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 日。如果用药后48-72 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14 日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 6 周。 对发热超过C、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血症者, 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在退热72 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j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2周疗程。 药物选择:①第3代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②半合成广谱青考霉素,如哌拉西林、磺 苄西林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对铜绿假 单胞菌有较好的疗效;④对社区高氟喹诺酮i时药和ESBs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地区,初次用 药必须使用8一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霹烯类药物治疗;⑤氨基糖苷类抗 菡药物,但应严格注意其副作用。 4.无症状菌尿(ASB)的治疗?推荐筛查和治疗孕妇或准备接受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出血的侵入性操作的ASB 患者。不推荐对绝经前非妊娠妇女、老年人、留置导尿管、肾造瘘管或输尿管导管、脊髓损伤等患者的ASB 进行治疗。 5 ?复发性单纯性尿路感染的治疗?①再感染:可考虑用低剂量长疗程抑菌疗法作预防性治疗。在每晚睡前或性交排尿后,口服以下药物之一:如SMZ-TMP 半片或一片、TMP 50mg 、呋喃妥因50mg (为防止肾功能损害,在长期使用以上药物时应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量)或左氧氟沙星100mg 等,此外,亦可采用每7-10 天口服一次磷霉素氨丁三醇方法。对已绝经女性,可加用雌激素以减少复发。本疗法通常使用半年,如停药后仍反复再发,则再给予此 疗法I?2年或更长。②复发: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用最大允许剂量治疗 6周,如不奏效,可考虑延长疗程或改用注射用药。

临床药物治疗学-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练习题

临床药物治疗学-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练习题 一、A1 1、男性,28岁,颜面水肿4天,无力,尿400ml/24h,血压130/80mmHg,血红蛋白130g/L,尿蛋白(+ + +),红细胞20~40个/HP,诊断是急性肾炎,其常见病因是 A、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B、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C、葡萄球菌感染 D、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E、乙型甲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男性,25岁,3周前咽痛,近1周面部浮肿、尿少,尿蛋白(++),尿红细胞10~20/HP,红细胞管型0~1个/HP,颗粒管型0~1个/HP,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该患者主要的治疗是 A、休息和加强营养 B、抗凝疗法 C、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 D、休息和对症治疗 E、透析疗法 3、男性,18岁,3周前微热,咽痛,1周来眼睑轻度水肿,1天前突然剧烈头痛,全身抽搐,意识不清,数分钟后清醒。BP170/100mmHg,尿常规蛋白(++),可见红细胞管型,诊断是急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脑病,宜采用利尿剂协助降压效果最好的是 A、螺内酯 B、呋塞米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利尿合剂 E、氨苯蝶啶 4、男性,36岁,尿蛋白(++),尿红细胞10~20个/HP,红细胞管型0~1个/HP,血压175/100mmHg,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经休息、限制水盐、利尿后血压仍高,应给予 A、抗菌药物 B、低蛋白饮食 C、降压药 D、洋地黄类药物 E、硝普钠 5、女性,8岁,3周前发热,咽痛,1周来眼睑轻度水肿,1天前突然剧烈头痛,全身抽搐,意识不清,BP170/110mmHg,血红蛋白120g/L,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2~3个/HP,BUN12.8mmol/L。诊断为急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脑病。除应用降压药外,如果患者持续抽搐可静脉注射 A、泼尼松 B、地西泮 C、普萘洛尔 D、甘露醇 第1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