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材料在隐身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超材料在隐身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超材料在隐身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超材料在隐身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隐身斗篷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摘要:隐身斗篷,由硅纳米材料制造而成,利用该特殊材料折射或吸收大部分光线,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本文主要总结归纳现如今应用于隐身斗篷的各种主要材料,详细论述了基于超材料特殊电磁特性的隐身技术,简单介绍部分材料应用原理。 关键词:影身斗篷,超材料,限元分析软件,均匀介质 1. 隐身斗篷的应用前景 隐形斗篷我其实是在电影Harry Potter 中第一次知道,它常被哈利拿来干一些从霍格华兹魔法学校里偷跑出来如此的事情。现实中科学家们也一直在研究它。在不远的将来,隐身斗篷将会真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了。而且隐身斗篷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隐身技术在外科手术,军事航空等多个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 “地震斗篷”——能够让冲击波、暴风浪或者海啸在所遮蔽的物体面前变成“瞎子”,进而达到保护建筑物的目的。同时为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隐身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军用装备上。随着军用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 对军用装备隐身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传统的隐身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2. 隐身材料及其隐身原理 2.1 超材料 众所周知,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用于描述物质电磁特性的基本物理量,决定着电磁波在物质中的传播特性。迄今为止,自然界中天然物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大于或等于1。2000年,Smith 等人利用金属铜的开环共振器和导线组成2 维周期性结构,首次在实验室制造出微波频段具有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介质材料,引起科学界的轰动。随后,双负材料、单负材料、手性材料、理想磁导体和理想电导体等材料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并将这些材料统称为超材料(metamaterials)。由于超材料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电磁特性,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1.1超材料椭圆柱电磁斗篷 文献[1]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 hysics 分析了超材料介电常数偏差、磁导率偏差 和损耗对电磁斗篷场分布的影响,并讨论了在电 磁斗篷内放置不同电磁特性的物体后斗篷外电 场分布的变化。 图1 为TE 波辐射下超材料椭圆柱电磁斗篷 的计算模型。超材料椭圆柱是沿z 轴放置的无限 长空心柱,其横截面为xOy 平面,椭圆中心为坐标 原点,内外径短轴分别为a 和b ,长轴分别为ka 和 kb ,其中, k 为长轴与短轴之比,仿真时取k = 6 , a =0. 1 m ,b = 0. 2 m 。在图1 所示的左边完全匹配 层( PML) 的内表面施加沿z 轴方向电流,激励起 沿x 轴方向(水平) 传播的频率为2 GHz 的TE 波。计算区域四周是PML 吸收层,斗篷内外均为空气。 通过文献[1]计算可知,超材料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图2 (a) 为介电常数分量在xOy 平面上的空间分布,由图可以看出,在x = 0 或y = 0 的平面上 xx 最小,同时在两图1 TE 波辐射下超材料椭圆柱电磁斗篷的计

热障涂层的制备及其失效的研究现状

收稿日期:2009206201; 修订日期:2009206225 作者简介:邢亚哲(19762 ),陕西岐山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材料表 面强化及器件制造. Email:x ingyazhe@gm https://www.doczj.com/doc/1617919371.html, 热障涂层的制备及其失效的研究现状 邢亚哲,郝建民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热障涂层作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高温部件的保护涂层,其抗高温失效能力直接决定了部件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回顾热障涂层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热障涂层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相应涂层的结构特征,综述了各类热障涂层失效的影响因素和失效机理。 关键词:热障涂层;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等离子喷涂;失效机理 中图分类号:TG17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365(2009)0720922204 Re se a rc h Stat us in Fa bric at ion and Fa ilure of The rmal Barrie r Co atings XING Ya 2zhe,HAO Jian 2min (School of Mater 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 p an University,Xi p an 710064,China) Abst ract: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are widely used to protect the components in aircraft and industrial gas 2turbine engines against high temperature damage.The e ne rgy efficiency and lifetime of these components are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failure resistance of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in the high te mperature atmosphere.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rmal barrie r coatings are reviewe d.Especially,the main fabricating method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fe ature of the coatings,as well as the factors re sulting in the failure of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and its failure mechanisms,are summarized in detail. K e y words:Thermal barrier coatings;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lasma Spraying; Fa ilure mechanism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数以百计种类型的涂层被用在各种结构材料表面,以使这些材料表面免受腐蚀、磨损、侵蚀和高温氧化等危害。热障涂层(T BCs:Thermal Barrier Coatings)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具有最复杂的结构且工作在高温环境下,常作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受高温零件的保护涂层,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温度和效能,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典型的TBCs 在结构上包含四个部分 [1] :1基体,即被保护的 零件;o金属结合层(BC:Bond Coat),通常为高温合金MCrA lY(M 代表Ni 、Co 或NiCo 合金);?热生长氧化物层(T GO:Thermally Grown Oxide),TGO 是在高温条件下外部氧通过T C 层到达BC 层表面并使其氧化而形成的,通常为一致密的Al 2O 3薄膜,在随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阻止外部氧向BC 层内部和基体的扩散,起到保护基体(零件)的作用;?陶瓷顶层(TC:Top Coat),一般为6%~8%Y 2O 32Zr O 2(YSZ), 正是由于YSZ 低的热传导率和相对较高的热膨胀系数,使其具有优越的热障和耐热冲击性能。目前,TBCs 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主要为对其失效的控制[1~4]。为此,对TBCs 微观结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控制其微观结构的主要因素,即TBCs 的制备工艺就成了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热点。1 基于制备工艺的T BCs 的发展历程 早期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中应用的TBCs(又称第一代T BCs),其BC 层和TC 层均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Atmospheric Plasma Spr aying)制备。对于APS BC 层,涂层含氧量较高,特别是有一定量的氧化镍生成,而氧化镍的存在致使难以形成在高温下具有保护性能的致密TGO 氧化膜,BC 层使用过程中容易在其内部也发生显著氧化而使层内结合弱化,裂纹易在BC 层内扩展而造成涂层剥落失效,使得该类T BCs 寿命较低。 随着低压(又称真空)等离子喷涂(LPPS:Low Pressur e Plasma Spraying)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逐步采用VPS 制备BC 层,避免了喷涂过程中高温合金BC 层的氧化,并通过热扩散处理,从根本上强化了BC

中国在超疏水材料研究方面的进展

中国在超疏水材料研究方面的进展 分子一班 张雷 3013207391 Abstract : 摘要:具有超疏水性、超双疏性等的微纳复合材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生产各个部门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也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固体表面的浸润性决定于其表面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因此通过改变固体的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形貌可以实现对固体材料表面浸润性控制。近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和课题组的注意。可以说,超疏水、超双疏材料的制备正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在超疏水、超双疏材料制备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超疏水、超双疏、表面改性、润湿性

1、背景: 表面润湿性是指液体(通常为水)在固体材料表面的铺展能力。它是固体表面的重要性质之一, 许多物理化学过程,如吸附、润滑、黏合、分散和摩擦等均与表面的润湿性密切相关1。研究表明,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是由其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共同决的, 定外场如光、电、磁、热等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性也有很大的影响2。固体表面的润湿性通常用水滴在其表面上形成的接触角来衡量, 接触角小于9 0°的表面称为亲水表面,大于9 0°的表面称为疏水表面, 而超疏水固体表面是指与水的接触角为1 5 0°以上的表面。 自然界中存在很多超疏水表面, 最典型的如以荷叶为代表的多种植物叶子表面(荷叶效应Lotus-effect)、蝴蝶等鳞翅目昆虫的翅膀以及水鸟的羽毛等3。受这些自然界中现象的启发,许多课题组都开展了超疏水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 2、超疏水材料制备方法分类: 2.1 模板法: 江雷课题组组报道了一种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制备超疏水材料的方法2。具体是将一定孔径的氧化铝模板覆盖在聚碳酸酯(PC)膜上,然后加热PC膜将其溶化并将其压入模板的孔内,最后除去模板即可得到纳米棒状的阵列结构。将模板制备成圆筒状重复上述过程可以得到大面积的阵列PC纳米棒。

手性超材料研究进展

手性超材料研究进展 钟柯松 2111409023 物理 1. 引言 超材料是有特殊电磁性质的人造结构性材料,其中一个典型的性质就是负折射率。第一种负折射率材料1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连续的金属线,它来实现负介电常数2,另一个是开环谐振器,来实现负的磁导率3。在同时实现复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时候,负折射率就是实现了。后来,人们大多数以这个原则4-5来设计负折射率材料。虽然负磁导率在微波段很容易实现,但是在光频区域却极其困难7,8。与此同时,Pendry9,Tretyakov10,11和Monzon12等人从理论上提出了另一种利用手性实现负折射率的途径。而手性材料层作为完美透镜也从理论上实现了9-13。在这些报告中,Pendry提出了一种3D螺旋线结构来实现负折射率的手性超材料9。Tretyakov等人则在理论上研究了在手性和偶极粒子手性复合材料中得到负折射率的可能性11。理论表明,负折射率是可以在以3D螺旋对称为晶格的金属球超材料中可以得到14。同时也表明,周期上的手性散射是3D和各向同性负折射率的原因15。实际上,Bose曾经在1898年利用螺旋结构研究了平面偏振电磁波的旋转16。Lindman也是研究微波段人造手性介质的先驱17。最近,Zhang等人在实验上实现了一个3D手性超材料在THz波段的负折射率18。Wang等人则在微波段同时实现了3D手性超材料的负折射率和巨大的光学活性和圆二色性19,20。但是,这些提到的3D手性超材料都很难构建。同时,平面手型超材料显示了光学活性也被报道了21-24。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平面手性结构是正真的3D手性结构是不同的。Arnaut和Davis第一次把平面手性结构引入到了电磁波的研究中25,26。一个结构如果被定义为手性结构,那么它应该是在任何平面是没有镜面对称的,然而,一个平面结构被认为是手性的,则它是不能和它在该平面上的镜像重叠的,除非它不在这个平面上。实际上,一个平面手性结构还是和镜像镜面对称的。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在光传播方向上镜面对称的结构是没有光学活性的27。除非在这个结构上增加衬底来打破传播方向上的镜面对称,这样光学活性就能得到了22-24。然而,手性在这些结构是非常微弱的。后来,Rogacheva等人进一步地提出了双层的手性结构,展现出了很强的光学活性28。这个两层的花环状的平面金属层相互平面扭和在两个平面中,它们也不像3D手性原胞一样连接在一起18-20,二是通过电磁场来相互耦合。它的光学活性强到了整个结构都显示出了负折射率。在这个开创性的工作下,一些不同的双层手性结构,从微波段到近红外波段被相继的提出。如双层花环结构29,30,双层十字线结构31,32,金属切线对33,卍字结构34,四个‘U’型结构35-37,互补性手性结构38等等。另外,多层的平面手性结构也被提了出来29,39。它表明,在构建体手性超材料时,邻近原胞之间的耦合效应也应该考虑在内。由于存在这个耦合效应,体手性超材料和单原胞手性超材料的性质存在差异39。当手性超材料在负折射率带中工作是,品质因素(FOM)来评估它的损耗级别40。FOM被定义为折射率实部和虚部比值的绝对值。在一个波长对应的介质中波振幅衰竭为exp(-2π/FOM)。为了得到高的FOM,一种复合的手性超材料在最近提了出来41。另外,可调节的手性超材料也有报道42。 基于传输和反射参数的有效折射率的提取是一种在表征设计的超材料是的方便有用的手段43-47。随着手性超材料研究的进展,负折射率用其他提取方法中也得到了18,29,48,49。Zhao 等人总结了这些提取方法,简练出了几个简单的公式,这在手性超材料的研究中是非常有用的50。非互易式传输在信息处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点偶极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电

聚合物基自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聚合物基自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由于聚合物本身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优良的机械性能及耐腐蚀性等优点,其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到减摩领域。本文综述了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及聚酰亚胺等几种高聚物的摩擦磨损特点及其应用,聚合物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发展现状。指出目前聚合物基高性能自润滑材料的制备途径主要是通过聚合物与聚合物共混及添加纤维、晶须等来提高基体的机械强度,通过添加各类固体自润滑剂来提高摩擦性能,有效提高其综合性能。聚合物基自润滑材料可取代传统金属材料,成为全新的一类耐摩擦磨损材料。 论文关键词:高聚物,复合材料,自润滑材料,摩擦,磨损 1、聚醚醚酮(PEEK) 1.1 聚醚醚酮(PEEK)的特点 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高聚物,具有良好机械性能、抗化学腐蚀性和抗辐射性,显着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它可以在无润滑、低速高载下或在液体、固体粉尘污染等 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 作者简介:刘良震(1980-),男,助理讲师, E-mail:ldcllfz@https://www.doczj.com/doc/1617919371.html, 恶劣环境下使用。因而关于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聚醚醚酮是一种半晶态热塑性聚合物,为了改善其机械性能,尤其是摩擦学性能,常在其中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腈(PAN)和碳纤维(FC)等材料,也可添加颗粒增强型材料或进行特种表面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当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相互对磨时,通常在金属表面形成聚合物转移膜,其结构、成分均与原有的聚合物及复合材料不同,其性能、厚度及连续程度均对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有重大影响[4]。 1.2 对聚醚醚酮(PEEK)摩擦性能的研究 章明秋等人[5,6]对聚醚醚酮(PEEK)在无润滑滑动条件下磨损产生的磨屑的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醚醚酮(PEEK)的磨屑具有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与载荷的关系对应于磨损率与载荷的关系,能够反映聚醚醚酮(PEEK)磨损机制的变化。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随着载荷的增大,聚醚醚酮(PEEK)的磨损机制从粘着磨损为主伴随着疲劳-剥层磨损,进而转变为热塑性流动磨损。 张人佶等[7,8]利用扫描电镜、扫描微分量热仪、红外光谱仪、俄歇电子谱仪等分析手段系统的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滑动转移膜,结果表明:纯聚醚醚酮(PEEK)在滑动摩擦过程中形成不连续的转移膜。聚四氟乙烯(PTFE)的光滑分子结构有助于使转移膜更光滑,固体润滑效果也更好。在PEEK/FC30中,不仅加入PTFE,而且加入具有层状

热障涂层材料研究进展_周洪

*2005民口配套项目  周洪:男,1972年生,博士生,讲师,主要从事材料表面技术的研究工作 E -mail :zhouhong @https://www.doczj.com/doc/1617919371.html, 热障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周 洪,李 飞,何 博,王 俊,孙宝德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0) 摘要 简要概述了热障涂层材料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国内外热障涂层材料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目前 广泛使用的是Y 2O 3稳定Z rO 2热障陶瓷材料及其粘结层材料,而稀土锆酸盐和稀土氧化物是非常有前景的隔热材料。 关键词 热障涂层 M C rAlY 二氧化锆  Research Progresses in Materials for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ZHO U Hong ,LI Fei ,HE Bo ,WANG Jun ,SUN Baode (T he Sta te K ey Labor atory of M e ta l M at rix Co mpo sitio ns ,Shanghai Jiao tong U niver sity ,Shanghai 200030) A bstract T he rmal bar rie r coating s (T BCs )o ffer the po 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efficiencies of aero en -g ines a s w ell as g as turbine engines fo r po wer generatio n.State -of -the -ar t T BCs ,ty pica lly consisting of an y ttria -stabi -lized zir co nia top coat and a metallic bo nd co at ,hav e bee n widely used to prolong lifetime now adays.In the pape r ,re -sear ch status a nd prog resses o f materials for the rmal bar rie r coating s a re briefly rev iew ed.Except y ttria stabilized zir -co nia ,o ther materials such a s lanthanum zirconate and rar e ear th o xides a re also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thermal bar rie r co ating s. Key words ther mal bar rier co atings ,M CrA lY ,zir co nia 0 引言 热障涂层(T hermal bar rier coating s ,简称T BCs )通常是指沉积在金属表面、具有良好隔热效果的陶瓷涂层,主要用来降低 基体的工作温度,免受高温氧化、腐蚀、磨损。美国N AS A -Lew is 研究中心为了提高燃气涡轮叶片、火箭发动机的抗高温和耐腐蚀性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热障涂层概念。在涂层材料选择和制备工艺上进行较长时间的探索后,80年代初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热障涂层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献表明,目前先进陶瓷热障涂层能在工作环境下降低零件温度170℃左右[1~3]。随着热障涂层在高温发动机热端部件上的应用,人们认识到热障涂层的应用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基体抗高温腐蚀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工作温度的目的,而且可以减少燃油消耗、提高效率、延长热端部件的使用寿命。与开发新型高温合金材料相比,热障涂层的研究成本要低得多,工艺也现实可行[2,4]。 1 热障涂层系统材料体系 高温隔热涂层的研究发展经历了数十年。20世纪60年代研制出β-NiA l 基铝化物涂层,但其脆性大,A l 元素向基体扩散 快,寿命短;之后出现了加入Cr 、Ti 、Si 、Y 、T a 、Pt 等元素改进的铝化物涂层,其中镀Pt 渗Al 形成的铂铝涂层具有较长的寿命。目前普遍使用的热障涂层系统是以M Cr AlY (M =N i ,Co ,Fe ,N i +Co )高温抗氧化合金为中间粘结层,表面覆盖Y 2O 3稳定的Z rO 2陶瓷隔热涂层[5,6]。 1.1 热障涂层陶瓷材料 热障涂层材料需要具有难熔、化学惰性、相稳定和低热导、低密度、高热反射率等重要物理化学特征,同时要考虑其热膨胀 系数与基体材料相匹配。另外,针对高温部件氧化腐蚀的问题,应当考虑低烧结率、界面反应和抗高温氧化腐蚀等因素。 陶瓷材料具有离子键或共价键结构,键能高,因此熔点高、硬度高、化学性能稳定,是热障涂层的理想材料。但韧性、抗疲劳性和抗热震性较差,对应力集中和裂纹敏感。目前使用的热障涂层陶瓷材料多为金属氧化物,这是因为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导热以声子传导和光子传导机理为主,热导率较低且其涂层在富氧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7]。常用氧化物陶瓷的导热顺序为[8]: BeO >M g O >Al 2O 3>CaO >Z rO 2 常用热障涂层陶瓷材料有Al 2O 3、Z rO 2、SiO 2等,主要性能如表1所示[6,8~10]。 研究表明[1,2,4,9~12],Z rO 2是目前应用广泛、综合性能最好的热障涂层材料。它具有高熔点、耐高温氧化、良好的高温化学稳定性、较低且稳定的热传导率和优良的抗热震性等特性,并且热膨胀系数接近金属材料。纯Zr O 2具有同素异晶转变,常温下稳定相为单斜结构;高温下稳定相则为立方结构: 单斜相(m ) 1170℃950℃ 正方相(t )2370℃ 立方相(c ) 单斜相与四方相间转化因伴有3%~6%的体积分数变化而导致热应力产生,因此,使用纯Z rO 2制备的热障涂层不稳定。为避免这个缺点,可采用M gO 、CaO 、CeO 2、Sc 2O 3、In 2O 3、Y 2O 3等氧化物来稳定Z rO 2,起到相变增韧的效果[8]。最早使用的是22%M gO 完全稳定的Zr O 2,在热循环过程中M gO 会从固溶体中析出,使涂层热导率提高,降低了涂层的隔热性能。CaO 对Zr O 2的稳定也不好,在燃气的硫化作用下,CaO 从涂层

超疏水材料研究进展

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 2015年5月3日

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超疏水性材料因为它独特的性质,而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许多具有特殊润湿性的动植物表面同样受到关注。通过研究这些表面微观结构,人们成功地仿生制备出各种功能化超疏水表面,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业中实际应用的需要。该综述简单地介绍了表面润湿的基本原理和一些自然界中的超疏水表面现象,重点介绍近几年超疏水表面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超疏水表面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疏水、仿生、润湿、功能化表面 自然界中,经亿万年的自然选择,许多生物的表面都表现出优良的超疏水性能,比如荷叶、花生叶、莲叶等植物表面和水黾、鲨鱼表皮、沙漠甲虫、蝴蝶翅膀等动物体表。一直以来,这类自然现象都启发着各领域的科学工作者们,尤其是近几十年,仿生超疏水表面以其优越的防腐蚀、自清洁、防覆冰、抗菌等性能,在防腐、自清洁、建筑防水、流体减阻、防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因此,对超疏水材料进行总结和展望,对这种材料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超疏水原理 超疏水表面的定义可以从字面意思上进行理解,即指难以湿润的表面,固体表面的湿润性作为固体表面重要的特性之一,不仅受到固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还受固体表面化学成分的影响,我们可以用液体与固体的接触角θ来作为是否湿润的判断依据。接触角越大,表面的疏水效果越好,反之亦然[2]。当θ=0°时,所表现为完全湿润;当θ<90°时,表面为可湿润,也叫做亲液表面;当θ>90°时,表面则为不湿润的疏离表面;当θ=180°时,则为完全不湿润。一般θ>150°被称为超疏水表面[3]。 接触角是衡量表面疏水性涂层湿润性的主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指标,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前进角、后退角的大小来考虑其动态过程。前进角与后退角是液滴前进或后退时与固体表面所成的临界角度。但是如果不断增加或减小固体

于国内纸基摩擦材料的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国内纸基摩擦材料的发展现状分析 纸基摩擦材料具有静、动摩擦系数比值小,运转平稳柔和、低噪音、无震动、吸收能量强和环保低成本等特点。克服了传统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动摩擦系数低,静、动摩擦系数比值大,运转震动大等缺点。由于纸基摩擦材料的居多优点,从70年代开始摩擦材料生产厂家大多数都先后纷纷研制或挖人才效仿制造。经历三十多年的漫长过程,虽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量,逐渐被用户接受,已经广泛应用于摩托车、自行车、汽车、叉车、拖拉机、工程机械、船舶、起重机械、民用家电等的湿式离合器或制动器中。但是大多数产品还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生产设备简陋,以手工操作为主或借用传统的粉末冶金摩擦片的加工方法,产品的机械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稳定性、统一性较差,如尺寸公差、外观、色差、空隙率、均匀度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本人多年关注纸基摩擦材料的发展,并且参与纸基摩擦材料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研究,对近几年来我国纸基摩擦材料的发展状况有比较浅草了解,提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一.纸基摩擦材料的成本优势 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由于生产厂家不断发展和扩大,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有色金属是不可再生资源,价格不断上涨,以铜粉为例2000年后平均每年涨幅在15%以上,而成品价格由于各生产厂家的竞争因素基本不变,随着社会发展近年来工厂某些运作成本不断提高,所以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目前铜基摩擦材料大多数产品基本上不存在技术知识产权价格因素和品牌价格因素。近年来生产摩擦材料的民营个私企业不断涌现,而且迅速形成规模生产,这类企业相对运作成本较低对市场的冲击较大。所以对规模型生产摩擦材料的老企业经受着越来越严谨的考验,必须重视企业的内功修炼,一方面保持和提高产品质量占居行业的品牌地位,进行设备

先进热障涂层的综述

关于先进热障涂层的综述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陶瓷材料都被作为新型的热障涂层材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氧化物。由于它独特的性能,这些新型化合物很难与最先进的热障涂层材料YSZ相媲美。另一方面,由于YSZ有一些缺点,尤其是在1200℃以上时它有限的高温性能使得在先进的燃气轮机中YSZ被其他材料所取代。 本篇文献是对不同新型涂层材料的综述,尤其是参杂氧化锆、烧绿石、钙钛矿和氯酸盐等材料。文献的结果还有由我们的研究调查得出的结果都将同我们的要求相比较。最终,我们将讨论双层结构这个概念。它是一种克服新型热障涂层材料冲击韧性的方法 关键词:热障涂层、氧化锆、烧绿石、钙钛矿、氯酸盐、热导率 一、简介 TBC系统是典型的双层式结构,它包括金属粘结层和陶瓷顶层。粘结层是保护基层氧化和腐蚀的并有改善陶瓷层和基层之间结合强度的作用。陶瓷顶层相比金属机体而言拥有很低的热传导率,通过内冷发陶瓷层可以实现一个很大的温差度(几百K)。因此,它既可以降低金属基体的温度以提高部件的使用寿命又可以提高涡轮发动机的点火温度来提高它的工作效率。 自19世纪50年代第一个军用发动机搪瓷涂层的制造起热障涂层开始了工业化发展。在19世纪60年代,第一个带有NiAl粘结层的火焰喷涂陶瓷涂层应用于商业航空发动机上。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热障涂层材料和喷涂技术持续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热障涂层迅猛发展。在这十年中,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陶瓷顶层材料,因为它作为一个近30年来的标准而被确立。 根据沉积工艺的不同,已经确立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另一种是大气等离子喷涂(APS)。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涂层拥有柱状显微结构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高热机械载荷叶片中。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相比,大气等离子喷涂以它的操作粗放度及经济可行性为傲,因此现在更多的TBC 采用这种方法。典型静态部件,像燃烧器罐和叶片平台都是用APS进行喷涂。在固定的燃气轮机中,其叶片也常使用热喷涂的方法进行喷涂。 燃气涡轮机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有赖于燃烧及冷却技术的进步与更高的涡轮机入口温度相结合。这意味着由于在高温下烧结和相转变,标准材料YSZ必然会接近它的极限。 由EB-PVD和APS方法加工的YSZ包含亚稳态的T`相。长时间处于高温下,它能够

手性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手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简介手性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结构,重点综述胆汁盐类、皂苷类手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应用,以及氨基酸型、季铵盐型、烷基糖苷型和松香型手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研究现状。 关键词:手性表面活性剂;进展;手性分离;立体合成 手性表面活性剂(chiral surfactant)是指一类性质上具有一般表面活性剂特性——具有油水两亲性,结构上含有手性中心的手性分子。由于分子结构中有手性中心的存在,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不对称催化能力和手性识别能力。尤其是在特定的手性拆分中的手性识别能力,使得手性两亲分子在立体选择性合成和手性药物分离领域逐渐成为一大热点。此外,近年来,在无机材料科学方面,利用手性表面活性剂合成无机介孔材料的研究也有迅速的进展。 随着医药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手性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特性而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使得它的需求日益增加,因而引起了化学、材料等学科对手性表面活性剂的普遍关注。 目前获得手性两亲分子的途径还比较少,而且只局限于应用已有的手性源来合成,因此手性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并不多。主要可从来源分为天然手性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手性表面活性剂两大类。 1.天然手性表面活性剂 天然手性表面活性剂可细分为胆汁盐类和皂苷类两类。 1.1胆汁盐(Bile salts)类 胆汁(酸)盐类手性表面活性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光学活性,可用于手性对映体的拆分,最早由Terabe等[1]在1989年应用在几种氨基酸和药物的胶束电动色谱(MEKC 法)手性分离中。其基本结构式如图1,主体结构由四个饱和稠环构成。表1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胆汁盐类手性表面活性剂。 图1 胆汁盐类结构式 表1 几种常见的胆汁盐类手性表面活性剂

超疏水材料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超疏水材料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世界机械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全球的水资源污染逐渐严重,人民群众对于水资源的供应以及淡水资源的处理越发关注,且为水资源处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作为水资源净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水分离净化技术水平不仅关系着淡水资源的提供质量,而且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将超疏水材料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超疏水材料进行简单阐述,进而对超疏水材料的应用以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本文旨在为超疏水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几点参考性建议,并为水资源的净化处理技术发展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超疏水材料制备;油水分离;应用研究 前言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导致海洋中的水资源污染情况越加恶劣,有大量的油产品以及机溶剂污染流入海洋中,对海洋中的水资源产生了严重破坏,进而为水资源净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也产生了威胁。基于此种宏观环境,本文对超疏水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1 超疏水材料概述 超疏水材料主要是利用其中较为独特的化学结构以及其本身的润湿性能来作为水资源净化技术中的一种使用材料。由于该种材料在材质表面上具有润湿性的特殊原理,并能够作为超疏水材料而应用至油水分离的水资源净化中,其还具有两方面的特征。第一方面,表面为微纳米结构。第二方面,表面具有低表面能的特色。同时,在该种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还具有成本较低以及制备材料环保的优势。因此,在油水分离的水资源净化中被广泛使用。但在超疏水材料的具体制备中还有耗时周期长的缺点,而该种缺点与实际制备中的优势相比并不对超疏水材料的实际应用构成威胁[1]。 2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 由于超疏水材料在近几年的广泛使用中其本身的特殊性能受到各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进而推动着超疏水材料在多个研究领域以及生活领域被应用。本文将超疏水材料的应用特性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方面,自清洁的特性应用。由于超疏水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在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灰尘与脏污进行自行清理。在具体的应用中,将超疏水材料的特性应用在城市高楼的建设中,利用超疏水材料的自清洁特性减少建筑玻璃清洁的次數,降低楼房玻璃清洁的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水资源[2]。第二方面,抗冰雪的特性应用。由于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地区,电线、航行等方面均会有风雪粘粘,进而导致电力能源的传输问题,并对正常的航行产生困扰。而应用超疏水材料的抗冰雪特性将

摩擦材料行业分析

综述: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摩擦密封材料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新材料应用、新设备换代、新工艺创造成绩斐然。行业总体规模和经济效益有了显著增长,2010年摩擦密封材料行业总产值由“十一五”初期的56.7亿元增加到101.51亿元,产品出口交货值由16.2亿元增加到37.14亿元,分别增长了79.03%和129.26%。 1.国外概况 1.1行业结构合理,产能集中度较高,跨国和跨地区经营进一步发展,产品生产逐步转移到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尤其注重向中国市场的转移。大部分主机配套集中在为数不多的零部件集团,如:辉门、霍尼韦尔、泰明顿、阿基波罗等。 1.2无石棉、少金属的环保型摩擦材料(又称NAO型摩擦材料)已经开始向市场推广; 消费者对制动噪音越来越重视,制动噪音已经成为区分车辆制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各大摩擦材料厂和制动系统生产厂家开始联合研究和开发低噪音制动系统,并取得了很多工程技术上的突破;通过控制产品压缩量来降低噪音已经成为各大摩擦材料厂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1.3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就限制摩擦材料中有害重金属组分及铜的含量进行立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摩擦材料中重金属组分的含量将会成为摩擦材料出口欧美的一项贸易限制。 1.4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和精密度较高,部分工序实现了连续化生产;因而生产效率比较高;原材料生产企业普遍具有相当规模且质量稳定,并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对所供产品进行精加工和新的开发。 1.5大型摩擦材料企业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先进的研究测试设备,科研开发的资金投入普遍占到销售额的3~5%,有的甚至更高一些。他们不仅深入研究摩擦材料的表观和微观结构及性能,同时非常重视摩擦材料和对偶件及制动系统的整体匹配性研究。 1.6 把产品质量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作为一种日常工作,不断进行研究。国际同行对欧洲和北美地区采用的不同测试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协调统一,标准全球化日趋成熟。 2 .国内概况 2.1 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摩托车、机械、铁路、石油、化工、船舶、航空、矿山、冶金等诸多领域对摩擦密封材料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不断提速;城市轨道交通大量发展;汽

隐身材料的应用与研究前景

隐身材料的应用与研究前景 摘要:探讨了隐身材料的种类与现状和存在问题,未来研究及发展方向等,介绍了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等几种常见的隐身技术,分析未来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身材料隐身技术 正文: 隐身材料是隐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备外形不能改变的前提下,隐身材料(stealth material)是实现隐身技术的物质基础。武器系统采用隐身材料可以降低被探测率,提高自身的生存率,增加攻击性,获得最直接的军事效益。因此隐身材料的发展及其在飞机、主战坦克、舰船、箭弹上应用,将成为国防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面武器装备,主要防止空中雷达或红外设备探测、雷达制导武器和激光制导炸弹的攻击;对于作战飞机,主要防止空中预警机雷达、机载火控雷达和红外设备的探测,主动和半主动雷达、空对空导弹和红外格斗导弹的攻击。为此,常需要雷达、红外和激光隐身技术。 隐身材料的分类 隐身材料按频谱可分为声、雷达、红外、可见光、激光隐身材料。按材料用途可分为隐身涂层材料和隐身结构材料。 1.雷达吸波材料 雷达吸波材料是最重要的隐身材料之一,它能吸收雷达波,使反射波减弱甚至不反射雷达波,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如日本研制的一种由电阻抗变换层和低阻抗谐振层组成的宽频带高效吸波涂料,其中变换层由铁氧体和树脂混合组成,谐振层由铁氧体导电短纤维和树脂组成,在1~20吉赫的雷达波段上吸收率达20分贝以上。雷达吸波材料中尤以结构型雷达吸波材料和吸波涂料最为重要,国外目前已实用的主要也是这两类隐身材料。雷达吸波涂料主要包括磁损性涂料、电损性涂料。 (1)磁损性涂料磁损性涂料主要由铁氧体等磁性填料分散在介电聚合物中组成。目前国外航空器的雷达吸波涂层大都属于这一类。这种涂层在低频段内有较好的吸收性。美国Condictron公司的铁氧体系列涂料,厚1mm,在2~10GHz内衰减达10~12dB,耐热达500℃;Emerson公司的Eccosorb Coating 268E厚度1.27mm,重4.9kg/m2,在常用雷达频段内(1~16GHz)有良好的衰减性能(10dB)。磁损型涂料的实际重量通常为8~16kg/m2,因而降低重量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电损性涂料电损性涂料通常以各种形式的碳、SiC粉、金属或镀金属纤维为吸收剂,以介电聚合物为粘接剂所组成。这种涂料重量较轻(一般可低于4kg/m2),高频吸收好,但厚度大,难以做到薄层宽频吸收,尚未见纯电损型涂层用于飞行器的报道。90年代美国Carnegie-Mellon大学发现了一系列非铁氧体型高效吸收剂,主要是一些视黄基席夫碱盐聚合物,其线型多烯主链上含有连接二价基的双链碳-氮结构,据称涂层可使雷达反射降低80%,比重只有铁氧体的1/10,有报道说这种涂层已用于B-2飞机。 2.复合型红外隐身材料 复合型红外隐身材料主要有涂料型隐身材料、多层隐身材料和夹芯材料。

超疏水材料研究报告进展

超疏水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超疏水材料的性质、应用、转变、制备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详细介绍了超疏水材料在流体减阻中、抗腐蚀中、建筑防污耐水等领域内、微流体控制方面的应用和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 关键词:超疏水材料;超疏水应用;制备 1 引言 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所谓超疏水材料,就是指水在材料平面上的接触角大于150°的材料。超疏水材料的特性最初是在荷叶上发现的,荷叶表面的超疏水特性赋予了它们非常好的自清洁效应,污染物很容易被水滴带走[1]。有关超疏水的基础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因其优异的自洁性有望在国防、众多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工作备受各国重视。固体表面的润湿性是由其化学组成和表面微观结构共同决定的。目前,通过对荷叶表面自洁性的仿生研究表明,因其层级微、纳米结合的双微观结构和覆盖在上面的低表面能物质的协同效应而表现出完美的疏水性[2]。 人们通常用液体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来表征材料表面的润湿性。按照水滴在材料表面接触角大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材料进行如下分类当接触角小于90o时,我们认为这种材料是亲水材料;如果水滴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小于5o,那么这种材料是超亲水材料,例如经浓硫酸和双氧水(体积比为7:3)处理过的硅片,水滴在它的上面会立刻铺展开,展示出超亲水的性质;当材料表面接触角大于90o时,我们认为这种材料是疏水材料;如果材料的表面接触角大于150o那么我们认为这种材料是超疏水材料,例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荷叶,水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o,不能稳定停留,极易滑落,因而造就了它“出淤泥而不染”的性质。如图1所示,(a)为亲水,(b)为疏水。 (a) (b)

颠覆未来作战的前沿技术——超材料

超材料是通过在材料关键物理尺寸上的结构有序设计,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获得超出自然界原有普通物理特性的超常材料的技术。超材料是一个具有重要军事应用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的前沿技术领域,将对未来武器装备发展和作战产生革命性影响。 新型材料颠覆传统理论 尽管超材料的概念出现在2000年前后,但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更早。

1967年,苏联科学家维克托·韦谢拉戈提出,如果有一种材料同时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和负的磁导率,电场矢量、磁场矢量以及波矢之间的关系将不再遵循作为经典电磁学基础的“右手定则”,而呈现出与之相反的“负折射率关系”。 这种物质将颠覆光学世界,使光波看起来如同倒流一般,并且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有违常理的行为,例如光的负折射、“逆行光波”、反常多普勒效应等。这种设想在当时一经提出,就被科学界认为是“天方夜谭”。 随着传统材料设计思想的局限性日渐暴露,显著提高材料综合性能的难度越来越大,材料高性能化对稀缺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发展超越常规材料性能极限的材料设计新思路,成为新材料研发的重要任务。 ● 2000年,首个关于负折射率材料的报告问世; ● 2001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科研人员首次制备出在微波波段同时具有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超材料; ● 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从理论上证实了负折射率材料存在的合理性; ●2003年,由于超材料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当年全球十项重大科技进展之一。 此后,超材料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多项成果,维克托·韦谢拉戈的众多预测都得到了实验验证。 现有的超材料主要包括:负折射率材料、光子晶体、超磁材料、频率选择表面等。与常规材料相比,超材料主要有3个特征: 一是具有新奇人工结构; 二是具有超常规的物理性质; 三是采用逆向设计思路,能“按需定制”。 负折射率材料具有介电常数与磁导率同时为负值的电磁特性,电磁波在该介质中传播时,电场强度、磁场强度与传播矢量三者遵循负

探究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探究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9-18T10:02:32.5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赵盟盟 [导读] 新型陶瓷基摩擦材料是当前全新的一种材料,其材料的引用可以提升安全性与稳定性,满足当前的需求。 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乐陵 253600 摘要:现阶段的工业制造逐渐向轻量化、高质量、高安全以及高寿命方向发展,进而对当前的制动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保证其整体性能。新型陶瓷基摩擦材料是当前全新的一种材料,其材料的引用可以提升安全性与稳定性,满足当前的需求。 关键词:刹车片摩擦材料;现状;发展 1 引言 作为车辆和机械离合器总成及制动器中的关键性安全部件,高性能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研究广泛受到各科研机构和主机厂的关注。刹车片摩擦材料作为制动装置中的核心要素,利用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将转动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及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实现运动装置制动,其性能的优良直接影响着整机装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 2 刹车片摩擦材料的主要性能 一般对刹车片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耐磨损、摩擦系数大、优良的隔热性能。按无石棉有机物刹车材料主要是作为石棉的替代晶而研制的,用于制动鼓或制动蹄。摩擦材料是一种应用在动力机械上,依靠摩擦作用来执行制动和传动功能的部件材料。它主要包括制动器衬片(刹车片)和离合器面片(离合器片)。刹车片用于制动,离合器片用于传动。任何机械设备与运动的各种车辆都必须要有制动或传动装置。摩擦材料是这种制动或传动装置上的关键性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摩擦来吸收或传递动力。如离合器片传递动力,制动片吸收动能。它们使机械设备与各种机动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所以说摩擦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又甚关键地材料。摩擦材料是一种高分子三元复合材料,是物理与化学复合体。它是由高分子粘结剂(树脂与橡胶)、增强纤维和摩擦性能调节剂三大类组成及其它配合剂构成,经一系列生产加工而制成的制品。摩擦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能满足车辆或机械的传动与制动的性能要求。它们被广泛应用在汽车、火车、飞机、石油钻机等各类工程机械设备上。民用品如自行车、洗衣机等作为动力的传递或制动减速用不可缺少的材料。 3 刹车片摩擦材料发展过程 通过上文的分析发现,阿基波罗工业株式会社和美国辉门公司在专利数量和时期上具有代表性,对其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专利进行分析,发现刹车片摩擦材料的发展可分为去石棉时期、无石棉发展时期和新材料时期。 3.1 去石棉时期 早在19世纪30年代,菲罗多就有专利提到了含铅或铅合金的摩擦片,还有一篇专利提到了含石棉的刹车片,这就是早期的石棉刹车片。早期的刹车片往往含有石棉,因为石棉能为摩擦材料提供较高机械强度及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等关键性能,甚至至今石棉在摩擦材料中的影响还没有被单一增强纤维所取代。自19世纪50年代,石棉被发现可能具有致癌性。之后19世纪70年代,石棉的致癌形成了一种共识,1989年,美国出台了法案规定禁止石棉材料的使用。 随后,各公司开始寻求对石棉的替代,大体分为两个发展方向,一种为用金属纤维等进行替代,后来演变为用途十分广泛的半金属刹车片,如菲罗多专利中出现了含金属纤维的刹车片,金属开始替代石棉;1982年阿基波罗公司一种定义为半金属的刹车片出现了,中提到了铝和氧化铝同酚醛树脂、金属粉末、橡胶、石墨和钢纤和高含碳量的铁粉热压得到这种摩擦材料。其中钢纤维和金属粉末(如:还原铁粉、铸铁粉等)主要替代石棉用作增强材料。提出一种包含碎玻璃纤维的摩擦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磨损和抗衰退性能,具体包含树脂,碎玻璃纤维(浸渍有1%的酚醛树脂)、有机粉末、填料、金属粉末、润滑剂和一些其他的纤维,并且分散了噪音的集中产生。这种刹车片即为早期的NAO型刹车片。此阶段汽车工业对于汽车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摩擦材料不仅关注对石棉纤维的替代,对于粘结剂的改性以提高分解温度也被重视。 3.2 无石棉发展时期 从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刹车片摩擦材料的专利开始大量涌现,主要还是针对无石棉配方的改进。半金属配方刹车片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优异的热传导性和耐磨性,但也有易生锈、易损伤刹车盘等缺点,另外在噪音和舒适性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这也不满足汽车工业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世界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对噪音、振动、顿挫感(简称NVH)等舒适性能方面的研究。减少刹车片中金属含量,由半金属向低金属转变成为当时的主要研究方向。最显著的特点是发表了大量无石棉有机(简称NAO)刹车片,NAO主要特点为具有适宜的摩擦系数、低噪音、少落灰和较好的舒适性。 3.3 新材料时期 3.3.1 新型陶瓷基摩擦材料 21世纪初,面对世界范围内对于汽车环保和舒适性更高的要求,刹车片摩擦材料的发展对环保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日本、欧美地区的刹车片向着绿色,环保,经济的方向发展。此时由于芳纶与钛酸钾纤维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在NAO型刹车片中已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粉末状钛酸钾的工艺,并且和纤维状钛酸钾具有相似的摩擦性能和力学强度,可以对钛酸钾纤维进行替代。 3.3.2 新型陶瓷基摩擦材料 汽车制动器在进行制作过程中,其主要是利用当前的衬片功能进行发挥,其由当前的填料、增强纤维以及粘结剂组成,利用粘接剂自身的功能与优势,将相关的材料进行合理的融合,经过粘接、加热、固化等工序,促使其形成质量良好的摩擦材料,提升整体性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例如,作者通过合理的实验,对当前的汽车刹车片新型陶瓷基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粘结剂的不同体积分数明确其最优效果,进而选择出摩擦材料的最高强度与韧性,提升其整体性能。以实际的案例为例,在某实验中,将当前的钛酸钾晶须作为增强纤维,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摩擦性能,并利用不同的钛酸钾含量进行分析,不同的含量对其整体性能产生的影响。 填料也是当前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自身的性能优势在于对摩擦材料的磨损性能进行合理的调节,进而提升其实际的制动与传动要求,例如,当前较为常见的填料主要有碳酸钙、氧化铁、氧化铝等相关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其对于当前的性能影响也不同。氧化铝可以提升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