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玉米、薯类病害

第四章 玉米、薯类病害

第四章 玉米、薯类病害
第四章 玉米、薯类病害

第四章玉米病害试题一、请译出下列英文的中文名称

1. 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

2. Sou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

3. Maize Head Smut

4. Corn Sheath Blight

5. Brown Spot of Corn

6. Corn Curvalaria Leaf Spot

7. Corn Smut

8. Gray Leaf Spot of Corn

9. Rough Dwarf Viral Disease of Corn

10. Millet Downy Mildew

11. Sorghum Anthracnose

二、请写出下列学名的中文名称和引起病害的名称

1. Exserohilum turcicum

2. Bipolaris maydis

3. Curvularia lunata

4. Maize Rough Dwarf Virus,MRDV

5. Sclerospora graminicola

6. 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7. Sporisorium reilianum

8. Ustilago maydis

9. Cercospora zeae-maydis

10. Rhizoctonia solani

11. Physoderma maydis

三、请写出下列病原的拉丁文名称

1. 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

2. 玉蜀黍平脐蠕孢

3. 新月弯孢菌

4. 玉米粗缩病毒

5. 禾生指梗霉

6.禾生炭疽菌

7. 孢堆黑粉菌

8. 玉米瘤黑粉菌

9. 玉蜀黍尾孢菌

10. 立枯丝核菌

11. 玉蜀黍节壶菌

四、请将下列病害名称译成英文

1. 玉米大斑病

2. 玉米小斑病

3. 玉米丝黑穗病

4. 玉米纹枯病

5. 玉米褐斑病

6.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7. 玉米黑粉病

8. 玉米灰斑病

9. 玉米粗缩病

10. 谷子白发病

11. 高粱炭疽病

五、填空题

1.玉米大小斑病菌主要以和在和中越冬。

2.玉米大斑病以_______ ______或________越冬,主要危害_______,严重时也危害______和茎杆。

3.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的抗病性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种类型。

4.玉米大斑病菌属于亚门属。主要以和. 在. 越冬。

主要通过和方式传播。

5.玉米小斑病从_____期到______期都可发生,主要危害________.

6.玉米小斑病菌无性阶段属_______亚门, 有性阶段属_______亚门.

7.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一般从植株扩展,病菌通过传播,侵

入,有多次再侵染。

8.玉米纹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于在和中越冬的。

9.玉米纹枯病的病原均属于亚门目属。在玉米上主要侵

染,形成病斑。防治该病得最有效的药剂为。

10.玉米丝黑穗病菌以散落在、和上的孢子越冬。

11.玉米丝黑穗病是______________性病害,病菌以______孢子在_______和________等处越冬。

12.玉米瘤黑粉病菌以_________孢子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处越冬。

13.玉米上的病害主要有、、、、、、

、和。

14.玉米粗缩病是由引起的病害,主要在和越冬,也可在. 越冬。

该病主要通过传播。

六、选择题

1.玉米大斑病的田间传播途径是()。

A.蚜虫介体 B.农事操作 C.气流 D.带菌土壤

2.玉米大斑病的分生孢子形态上的主要特点为()。

A .孢子约弯曲,脐点平截 B.孢子平直,脐点突出 C.孢子弯曲,脐点突出 D.孢子平直,脐点平截

3.玉米茎腐病主要危害部位是玉米的()。

A.地上茎 B.地下根 C.近土面茎 D.中部茎

4.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症状特点为()。

A .局部侵染,果穗和雄花已变为黑粉

B.局部侵染,叶部和茎秆产生黑粉苞

C .系统侵染,在果穗和雄花上形成黑粉,仅残留维管束

D.系统侵染,全株各器官均产生黑粉苞

5.玉米丝黑穗病的越冬场所为()。

A .种子、粪肥

B .土壤和种子C.土壤、病残体、种子D.种子、土壤、粪肥

6.玉米黑穗病所表现出的黑色粉状物是病菌的()。

A.冬孢子 B.夏孢子 C.担孢子 D.分生孢子

7.玉米黄斑病的田间传播途径是()

A.蚜虫介体 B.农事操作 C.风雨 D.带菌土壤

七、判断题

1.玉米大斑病只存在有性态,没有无性态()。

2.玉米大斑病的分生孢子脐点平截()。

3.玉米大斑病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

4.玉米大斑病菌不存在生理分化现象()。

5.玉米大、小斑病的病原是相同的()。

6.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

7.玉米小斑病只为害叶片。()

8.玉米小斑病菌只侵害玉米。()

9.玉米小斑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

10.玉米大、小斑病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抽雄以后比较抗病()。

11.玉米大斑病在田间没有再侵染()。

12.玉米小斑病菌以子囊孢子进行再侵染()。

13.玉米小斑病菌主要以担孢子越冬()。

14.玉米小斑病菌没有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

15.玉米小斑病菌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

16.玉米大、小斑病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在田间主要通过灌溉水来传播

()。

17.由于受温度的影响,小斑病主要发生在河北省的北部地区,大斑病主要发生在河北省的中南部

地区()。

18.玉米大斑病在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地区发病严重,玉米小斑病在河北北部及山区发病严重。

()

19.玉米瘤黑粉病是一种系统侵染病害()。

20.玉米瘤黑粉病在田间没有再侵染()。

21.玉米瘤黑粉病是一种虫传病害()。

22.玉米黑粉病菌属于层菌纲真菌()。

23.拌种能有效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24.玉米丝黑穗病再田间有在侵染()。

25.玉米丝黑穗病菌没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26.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局部侵染病害()。

27.玉米丝黑穗病菌以卵孢子越冬()。

28.玉米纹枯病菌无性态可产生分生孢子()。

29.玉米在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玉米粗缩病毒,以成株期受害最重()。

八、简答题

1.比较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及其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

2.比较玉米大斑病与小斑病的症状及病原形态差异。

3.玉米大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哪些场所?病害在田间有无再侵染?

4.玉米小斑病菌能否进行人工培养?病菌主要以什么形式越冬?

5.玉米大斑病菌是否有生理分化现象?侵染玉米和高粱的病菌是否可相互侵染?为什么?

6.玉米小斑病的田间诊断要点是什么?

7.玉米大斑病的症状有何特点?

8.简述玉米小斑病的病害循环?

9.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机制是什么?

10.简述玉米大斑病的病害循环?

11.玉米黑粉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2.玉米大斑病的田间诊断要点是什么?

13.玉米小斑病菌的T小种与O小种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4.玉米丝黑穗病菌以什么孢子在哪些场所越冬?

15.玉米瘤黑粉病的初侵染源来自哪些场所?在田间以什么孢子进行再侵染?

16.怎样有效防治玉米瘤黑粉病?

17.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与产量损失有何关系?为什么?

九、问答题

1.简述玉米大斑病与小斑病的病害循环,并设计综合防治措施。

2.针对玉米大斑病的侵染发生规律,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3.玉米小斑病发生流行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采取防治措施?

4.概述玉米瘤黑粉病的侵染循环,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5.根据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6.近年来我国北方玉米产区玉米粗缩病的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7.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制定出该病害的防治措施。

8.在美国1970年玉米小斑病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避免这种事件发生?

9.简述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分布区域差异?其限制因素是什么?防治这两种病害的措施?

十论述题

试制定玉米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十一、绘图

1.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图。

2.玉米黑粉病冬孢子图。

3.玉米丝黑穗冬孢子图。

4.玉米黄斑病分生孢子图。

5.玉米霜霉病卵孢子、孢子梗、孢囊图。

6.玉米锈病夏孢子图。

第五章薯类病害试题

一、请译出下列英文的中文名称

1. Sweet Potato Black Rot

2. 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3. Potato Late Blight

4. Potato Viral Diseases

二、请写出下列学名的中文名称和引起病害的名称

1. Ceratocystis fimbriata

2. Ditylenchus destructor

3. Phytophthora infestans

4. PVX、

5.PSTVd

6. PLRV

7.PVY

三、请写出下列病原的拉丁文名称

1. 甘薯长喙壳菌

2. 马铃薯腐烂线虫

3. 致病疫霉

4. 马铃薯X病毒

5. 马铃薯Y病毒

6. 马铃薯卷叶病毒

7.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毒

四、请将下列病害名称译成英文

1. 甘薯黑斑病

2. 甘薯茎线虫病

3. 马铃薯晚疫病

4. 马铃薯病毒病

五、填空题

1.甘薯黑斑病可产出、和等三种孢子。

2.甘薯黑斑病菌主要以、和在和上越冬。

3.甘薯黑斑病的侵入途径主要是,也可从侵入,该病害不危害甘薯

部分。

4.甘薯茎线虫病是由纲目属线虫引起的病害。主要

以、

和在中越冬,也可随薯块在越冬。防治措施有、

、、、和。

5.马铃薯病毒病主要毒原有三种即、和;防治此病最主

要措施是。

6.马铃薯病毒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目前以采用为主,结合及

等综合防治措施。

7.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马铃薯的,也可危害,病原菌主要以在

越冬。也可以越冬。

8.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菌为属,其有性孢子为,无性孢子为。

9.马铃薯花叶病症状表现主要有、和三种类型,田间主要通过

来传病。

10.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是,田间发病一般在以后,症状在叶片上的表现有

和两种类型。

11.马铃薯晚疫病可发生于________ _________ 及________上,病原属_______门。

12.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与扩展主要是通过_______和________传染。

13.马铃薯花叶病是由_________引起的一种病害,此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______和_____

等。

14.引起马铃薯皱缩花叶病的病原是________和_______。

15.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________病害,其症状特点是病株表现_________和块茎维管束呈

_________状腐烂。

六、选择题

1.甘薯黑斑病在病部长出黑色的刺毛状物是病菌的()。

A.闭囊壳 B.子囊壳 C.子囊盘 D.分生孢子器

2.甘薯黑斑病的病原菌是()。

A. 长蠕孢属

B. 长喙壳属

C. 赤霉属

D. 梨孢属

3.下列()不是甘薯黑斑病的病原菌所能够产生的孢子。

A. 卵孢子

B. 分生孢子

C. 子囊孢子

D. 厚垣孢子

4.甘薯黑斑病在病部长出灰色的霉状物为病菌的()。

A.闭囊壳 B.子囊壳 C.子囊盘 D.分生孢子

E. 子囊孢子

F. 厚垣孢子

5.马铃薯晚疫病在病部产生的白色霜霉状物是病菌的()。

A.卵孢子B.分生孢子 C.子囊孢子 D.孢子囊

6.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较典型的()。

A. 土传病害

B. 气传病害

C. 虫传病害

D. 水传病害

7.马铃薯粉痂病危害的主要部位是()

A.叶片 B.茎秆 C.块茎D.根部

8.马铃薯种性退化是由于()引起的。

A.生理病害B.栽培期间气温太高 C.病毒病害和生长期的高温

D.病毒病害

9.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

A.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B.经常性换种 C.以药剂防治为主

D.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

10.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分类学上应归于()。

A.毛霉目B.外囊菌目 C.锈菌目 D.霜霉目

11.马铃薯重症花叶病是由()引起的。

A. PVX B. PVY C.PLRV D.PVY+PVX

12.马铃薯晚疫病菌一旦形成无性孢子,必定是()。

A.分生孢子B.担孢子C.游动孢子D.芽孢子

七、判断题

1.甘薯黑斑病产生有性孢子和分生孢子,防治此病的关键措施是贮藏窖喷药。()

2.马铃薯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有马铃薯X病毒、Y病毒和卷叶病毒,叶蝉是传播这三种病

毒病的媒介昆虫,当前防治马铃薯病毒病的最主要措施是喷药防治媒介昆虫。()3.甘薯茎线虫病的主要侵染来源是病薯、病苗和病蔓,在春季育苗、夏季移栽和甘薯收获

入窖贮藏三个阶段严格清除病薯残屑、病苗、病蔓,集中烧毁或深埋。()

4.马铃薯晚疫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薯块中越冬()。病菌的孢子囊通过气流传播,

在冷凉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利于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封锁和消灭中心病株是大田防治的关键,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喷药,尤其是在中心病株的附近()。防治晚疫病有效药剂有72%克露、58%甲霜灵锰锌等()。

5.马铃薯病毒病是有PVX、PVY两种病毒,单独侵染或复合侵染引起的()。其初侵染

来源主要是带毒种薯,在田间只依赖蚜虫传染(),因此应以采用无毒种薯为主,加强栽培管理,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及治虫防病等综合防治措施()。

6.甘薯黑斑病不能经土壤传播。()

7.马铃薯早疫病主要危害地下块茎。()

8.马铃薯晚疫病是由子囊菌侵染所致。()

9.马铃薯环腐病不能危害地下块茎。()

10.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药剂有铜制和井冈霉素()。

11.薯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毒侵染所致()。

12.马铃薯晚疫病菌在种薯上以菌丝越冬()。

13.马铃薯晚疫病的病种薯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可以作该病的短期测报()。

14.马铃薯重症花叶病是由PVY 和PVX 混合侵染所致()。

15.马铃薯环腐病是由一种真菌病害()。

16.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侵染叶片,而不能侵染薯块。()

17.马铃薯花叶病不能由蚜虫传播。()

18.马铃薯环腐病主要危害叶片。()

19.甘薯黑斑病在病部长出的灰霉层是病菌的有性时期。()

20.我国报道马铃薯环腐病病原只有一种。()

21.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是子囊菌亚门。()

22.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一般只能死体寄生。()

23.汁液摩擦接种不能传染马铃薯花叶病。()

24.马铃薯环腐病薯块与健薯收获时在外观上有明显差异。()

25.甘薯黑斑病病菌不能在土壤中越冬。()

26.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昆虫。()

27.马铃薯晚疫病除危害叶片外,不能危害薯块。()

28.甘薯黑斑病的薯块有甜味。()

29.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是真菌。()

30.马铃薯皱缩花叶病不是复合侵染所致()

31.马铃薯晚疫病菌没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32.甘薯黑斑病是由病毒侵染而引起的。()

33.马铃薯环腐病种薯带病率与病害发生无密切关系。()

34.马铃薯环腐病不能通过刀切传播。()

35.气候条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影响不大。()

36.一般认为马铃薯花叶病的病薯块是带毒的。()

37.汁液摩擦接种不能传染马铃薯花叶病。()

38.甘薯黑斑病只在甘薯苗期和生长期发生。( )

八、简答题

1.防治甘薯黑斑病应抓哪些环节,为什么?

2.甘薯黑斑病症状有何特点?

3.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4.防治甘薯线虫病的方法?

5.甘薯茎线虫病的症状有何特点?

6.甘薯黑斑病主要以什么孢子在哪些场所越冬?

7.马铃薯晚疫病主要为害马铃薯哪些部位?在田间如何判别?

8.根据马铃薯对病毒侵染反应,品种抗性可分为哪四种类型?

9.马铃薯花叶病主要指哪几种花叶病?分别由什么病毒所致?

10.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哪些场所?

11.引致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是什么?最典型的症状特点是什么?

12.简述马铃薯病毒病的茎尖脱毒,培育无病毒种薯的概念、方法及理论依据?

九、问答题

1.简述甘薯黑斑病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特征、发病因素、设计综合防治措施。

2.简述甘薯茎线虫病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特征、病害循环过程,设计综合防治措施。

3.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制定合理措施。

4.概述马铃薯晚疫病的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

5.提出防治甘薯黑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6.概述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策略和措施

7.概述甘薯茎线虫病的侵染循环和防治措施。

十论述题

1. 试制定马铃薯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2.试制定甘薯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十一、绘图

1.甘薯黑斑病子囊壳、子囊孢子、内生的分生孢子、厚壁孢子图。

2.甘薯线虫病线虫图。

3.马铃薯晚疫病孢囊梗、孢子囊图。

【农业】玉米十大常见病害高清图谱

玉米十大常见病害高清图谱

黄淮海 大小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黑粉病、 弯 孢霉叶斑病、玉米螟。 华南东 南 纹枯病、大小斑病、丝黑穗病、南方锈病。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纹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 等,是玉米的主要叶部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 较重。 发病规律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但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发病的情况。 受侵染的叶片上形成大型核状病斑,在田间初为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一般长5-10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联合纵裂,叶片枯死。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部,但茎部和果穗的苞叶、子粒也可被害。叶片病斑小而多,初为褐色水渍状小点,扩大后成椭圆形或长方形约0.5厘米的病斑,边缘有紫色或红色晕纹圈。 叶鞘和和果穗苞叶上的病斑一般表现为纺锤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边缘紫黑色或不明显,病部往往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有时引起果穗腐烂或下垂掉落,种子发黑。

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半知亚门真菌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maydis)。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为初侵染源,借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发病适宜温度26-29°C。遇充足水分或高湿条件,病情扩展迅速。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隐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主要侵害叶片,严重时果穗苞叶和雄花上也可发生。植株中上部叶片发病重,最初在叶片正面散生或聚生不明显的淡黄色小点,以后突起,并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周围表皮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病原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病原菌冬孢子)。 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玉米柄锈(Pucciniasorghi)。在南方以夏孢子辗转传播、蔓延。在北方菌源来自病残体或来自南方的夏孢子及转主寄主——酢浆草,成为该病初侵染源。田间叶片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生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偏施氮肥发病重,高温、多湿,多雨、雾日,光照不足,利于玉米锈病的流行。

玉米十大病害

玉米十大病害识别 一、玉米大、小斑病 ①大斑病。侵害叶片。病斑长棱形,淡褐色或青灰色,有时边缘颜色稍深,上生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大长条斑,叶片枯死。②小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鞘也偶有发生。叶片病斑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有时病斑无明显边缘,但有1-2个同心轮纹。有时病斑较大,在叶脉间形成长条斑。天气潮湿时,生黑色霉层。发生急剧时叶片布满无轮纹的小斑点,迅速枯死。 二、玉米圆斑病 主要侵害果穗或叶片。果穗被害时从苞叶开始发病,再向果穗蔓延,籽粒和穗轴变成黑褐色形成穗腐,最后籽粒黑腐干缩。一般果穗中部或尖部被害较多,病部凹陷,果穗弯曲。籽粒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叶片病斑散生呈卵圆形至圆形,大小为0.3-0.5厘米,病斑褐色,边缘深褐色。有时汇合成长条斑,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有黑色霉层。 三、玉米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果穗、苞叶和雄花。叶片病斑初期为淡黄色的褪绿小点,后渐为圆形及椭圆形隆起。病斑黄褐色至褐色,散生或聚生。后期,包被破裂,散出铁锈色粉末。玉米生长后期,病斑上出现圆至椭圆形乃至条形黑色突起物,破裂散出黑色粉末。 四、玉米纹枯病 最初主要发生在近地面的叶鞘和叶片上,逐渐向上发展。叶鞘病斑椭圆形,红色或紫红色,常互相接合成不规则的云纹状斑。湿度大时,在寄主表面集结成暗色菌核。干燥气候下,病斑中部草绿色,边缘灰褐色,菌核稍动即落。 五、玉米矮缩花叶病 初期幼叶基部出现长叶,或在幼嫩叶片的细脉间沿脉表现不规则、椭圆形、断续排列的失绿狭窄条纹。后期病部扩展到全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或在叶的一侧和顶端,或在边缘与中脉间产生条斑。当植株老熟时,叶片多转变为红色至红紫色,有时只在斑驳的部分转为褐色。早期感病的植株严重矮化,分蘖多或果穗短小、不实,有时在一个节上生几个果穗或节间缩短。晚期被害植株高度正常。 六、玉米粗缩病 感病植株显著矮化,叶色多呈浓绿色,叶片宽而短、脆、硬,节间缩短,顶叶丛生,呈对生状。麦套夏玉米,一般在苗期5-6片叶时即可感病。从外部形态上看,多数病株在叶背、叶

玉米病害图谱1

玉米病害 目录 玉米大斑病 (2) 玉米小斑病 (3) 玉米锈病 (4) 玉米丝黑穗病Maize head smut (5) 玉米瘤黑粉病Maize head smut (6) 玉米纹枯病Corn sheath blight (7) 玉米黑条矮缩病 (8) 玉米细菌萎蔫病 (8) 玉米圆斑病 (9) 玉米干腐病 (10) 玉米镰刀菌穗粒腐病 (11) 玉米赤霉病 (12) 玉米枝孢穗腐病 (12) 玉米青霉穗腐病 (12) 玉米粉红聚端孢穗腐病 (13) 玉米色二孢穗腐病 (13) 玉米细菌性条纹病 (14) 玉米叶鞘紫班病 (15) 玉米条纹矮缩病 (15)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16) 玉米粗缩病 (17) 玉米遗传性条纹 (18) 玉米缺素症 (18) 玉米空秆 (20)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21) 玉米白化苗和黄绿苗 (22) 玉米低温障碍 (22) 玉米药害 (24) 玉米斑枯病 (25) 玉米红叶病 (25) 玉米秃尖 (26) 玉米变异穗和双色穗 (26) 玉米穗发芽 (27) 玉米灰葡萄孢穗腐病 (27)

玉米大斑病 【分布与为害】玉米大斑病是分布较广,为害较重的病害。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和南方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山区。发生严重的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症状】该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病原】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称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Pass.Drechslera turcica (Pass.)Subram.& Jain。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束生,褐色不分枝,正直或膝曲,基细胞较大,顶端色淡,具2—8个隔膜,大小35—160×6—11(um)。分生抱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2—7个隔膜,大小45—126×15—24(um),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有性态S 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Leonard & Suggs称玉米毛球腔菌。异名有Trichometasphaeria turcica Luttr.Keissleriella turcica (Luttr.) v.Arx。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有性世代。成熟的子囊果黑色,椭圆形至球形,大小359—721×345—497(um),外层由黑褐色拟薄壁组织组成。子囊果壳口表皮细胞产生较多短而刚直、褐色的毛状物。内层膜由较小透明细胞组成。子囊从子囊腔基部长出,夹在拟侧丝中间,圆柱形或棍棒形,具短柄,大小176—249×24—31(um)。子囊孢子无色透明,老熟呈褐色,纺经形,多为3个隔膜,隔膜处缢缩,大小42—78×13—17(um)。 大斑病菌分玉米专化型S.turcica f. sp.zeae表现对玉米的专化致病性和对高粱有专化致病性的高粱专化型S.turcica f.sp.sorghi。玉米大斑病菌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我国已发现1号、2号和3号小种。1号小种侵害水平抗性的多基因材料,产生萎蔫斑,在Ht1单基因材料上产生褪绿斑;2号小种在这些材料上都产生萎蔫斑。2号、3号小种虽不是优势小种但呈上升趋势。【侵染循环】玉米大斑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病害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带有未腐烂病残体的粪肥及带病种子也可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气流、风雨传播,主要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也可从气孔侵入致病。 【发病条件】病害的发生流行同品种、气候条件和耕作栽培措施有密切关系。玉米感病品种的推广是本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素。在种植感病品种并有一定数量菌源的条件下,发病的轻重则取决于温度和雨量。通常7~8月间平均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地区,适于大斑病的发生流行。植地轮作或合理间套作的发病轻;春夏玉米早播比晚播的病轻;稀植的比密植的病轻;育苗移栽的比同期直播的病轻;肥沃田比瘦瘠地的病轻;地势高、通透好的比地势低湿的病轻。 【防治方法】该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1)选种抗病品种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如:京早1号、北大1236、中玉5号、津夏7号、冀单29、冀单30、冀单31、冀单33、长早7号、西单2号、本玉11号、本玉12号、辽单22号、绥玉6号、龙源101、海玉

玉米病害大全 高清

玉米病害大全高清玉米大斑病

简介英文名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异名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病原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态。 寄主玉米。 危害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 分布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长5~10厘米,宽1.0~1.5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纵裂,叶片枯死。(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从气孔抽出,不分枝,褐色,正直或膝曲状,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顶生色较淡,大小(35~160)微米×(6~11)微米。②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微米×(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1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病原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1)环境: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xx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xx大斑病 1.症状: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2.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 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3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二、玉米小斑病 1.症状: 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 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2.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2号、商单4号、丹玉6号等;自交系有吉63、辽1311、自330等。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3.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50-75千克,隔7-10天喷1次,共防2-3次。三、玉米圆斑病 1.症状: 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 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2.发病规律: 由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种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而在土中腐烂,有时引起幼茵发病或枯死。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以及果穗子粒上潜存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

2020草莓高清病害图谱

2020草莓高清病害图谱 1 草莓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在叶柄、花、梗处少有发生。患病初期时表现为植株叶背出现白色圆形星状小粉斑,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子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后期表现出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病叶枯黄。花蕾受到感染时,会影响植株的正常开花。果实受害时幼果会停止发育,果实表层出现白粉;到后期果实会失去光泽,硬化;严重时会变成一个白粉球,完全不能食用,使果实失去商业价值。 图片来源:网络防治方法:①控温降湿、喷水防治、选择下午湿度大的时候喷药; ②生物防治,枯草芽孢杆菌;③化学防治。用三唑类药剂,但由于三唑类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用药量和浓度必须控制好,以防药量打多、打浓了影响新叶和下一茬花的生长;可使用25%苯醚甲环唑2000倍、43%戊唑醇3000-4000倍、45%戊唑醇.醚菌酯2000-3000倍、10%氟硅唑2000倍等进行防治;④硫磺熏蒸▼2 灰霉病 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中温高湿利于发生,温度18-25℃,湿度90%以上,危害花器、果柄、果实;嫩、甜及老化的部分最易被侵染,如花瓣、果实、老叶;花枝上发生初期表现一些发红的状态、叶柄表现萎蔫干枯、叶片变现病斑呈V形角、果实腐烂,长灰色霉层。

图片来源:网络防治方法:①高垄栽培,垄高30-35cm,减少积水;②利用中午高温降低湿度到40%以下,温度31℃以上,持续2-3h能有效杀灭灰霉病病原菌; ③生物防治,用哈茨木霉菌,以菌治菌;④化学防治,50%啶酰菌胺1500-2000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40%嘧霉胺1000-1500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3 叶斑病 真菌性病害,包括蛇眼病、褐斑病,发病规律是高温高湿,生产过程中避免选择低洼地块种植,连雨天、阴雨天和梅雨天注意防治;蛇眼病:杜拉柱隔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秋季和春季光照不足,天气阴湿发病重;初形成小而不规则的红色至紫红色病斑,病斑扩大后,中心变为灰白色圆斑,边缘紫红色,似蛇眼。

玉米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52--58页)

双斑长跗萤叶甲 Double Spotted Leaf Beetle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科.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6—4.8毫米,长卵形,棕褐色,具光泽.每个鞘翅基部具1近圆形淡色斑,四周黑色.幼虫体白色至黄白色,体长6—8毫米,11节,头和臀板褐色,前胸背板浅褐色.有3对胸足,体表有成对排列的不明显的毛瘤. 2.为害状以成虫为害玉米,从下部叶片开始,取食叶肉,残留不规则白色网状斑和孔洞;还可取食花丝、花粉,影响授粉;也为害幼嫩的籽粒,将其啃食成缺刻或孔洞状,同时破损的籽粒易被其他病原菌侵染,引起穗腐.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植物根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孵化,幼虫在玉米等作物或杂草根部取食为害.成虫有群集性、趋嫩性,高温活跃,早晚气温低时栖息在叶背面或植物根部,高温干旱利于虫害发生. 4.防治方法及补救措施①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尤其是豆科、十字花科、菊科杂草,消灭寄主场所.②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喷药时间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5时后,重点为受害叶片背面和雌穗周围.

褐足角胸叶甲 Basilepta fulvipes 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 (Motschusky) 属鞘翅目叶甲科. 1.形态特征成虫卵形或近方形,体长3—5.5毫米.体色变异较大,大致可分为6种色型:标准型、铜绿鞘型、蓝绿型、黑红胸型、红棕型和黑足型.前胸背板两侧在中间明显突出成尖角. 2.为害状主要以成虫取食叶肉,被害部呈不规则白色网状斑和孔洞;为害心叶可使心叶卷缩在一起呈牛尾状,不易展开. 3.发生规律报道较少,食性杂,可为害葎草、铁苋菜及禾本科的多种杂草和作物.年发生代数和越冬方式不详.幼虫白色,在植物根部取食,土壤中化蛹,羽化后为 害植物地上部分.从玉米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为害,每年6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成虫为害玉米盛期,特别是玉米抽雄前. 4.防治方法及补救措施①清除田间地边的杂草.②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喷药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玉米叶部常见病害合集高清图谱药剂推荐

玉米叶部常见病害合集高清图谱药剂推荐01 玉米大斑病

最明显特征为在叶片上形成梭状病斑,病斑先是在下部叶片出现,而后向上逐渐扩展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斑点,后期病斑纵裂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形状较大的不规则枯斑,某些抗病品种上的病斑纵向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 属于中温高湿型病害,连续阴雨时多发,防治药剂可选择苯甲溴菌腈、嘧菌酯·丙环唑、氟硅唑咪鲜胺、多·锰锌、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等。 02 玉米小斑病

感病品种的病斑较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黄褐色,不受叶脉限制,病健交界不太明显,后期有轮纹;抗性品种病斑较小,边缘有黄晕,坏死状。 该病在水分充足或高温条件下,病情迅速扩展,常与大斑病等混发,防治药剂可选择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 03 玉米圆斑病 危害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后扩大圆形微具轮纹,病斑中部浅褐色,边缘褐色,外围生黄绿色晕圈,病斑表面生黑色霉层。 最适发病温度为25~30℃,7~8月田间多雨时,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治药剂可选择氟硅唑、代森锰锌、三唑酮等。 交易担保华垦科学研究院商城华垦优品小程序 04 玉米灰斑病 发病早期,坏死的病斑较小,呈淡褐色,因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后期多呈矩形或长条状;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灰色霉层,并以叶背居多。 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气温较低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 的发生和流行,防治药剂可选择丙环唑、异菌脲、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玉米弯孢叶斑病 初期叶片呈现淡黄色褪绿状的半透明小斑点,后扩展为椭圆形、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的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间为黄白色,边缘为暗褐色,最外层有明显的褪绿晕圈,高湿田间下可生黑色霉状物。 该病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玉米拔节、抽雄期时发病较重,药剂可选择代森锰锌、氟硅唑、腐霉利等。 06 玉米褐斑病

玉米叶部常见病害合集

玉米叶部常见病害合集01 玉米大斑病

最明显特征为在叶片上形成梭状病斑,病斑先是在下部叶片出现,而后向上逐渐扩展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斑点,后期病斑纵裂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形状较大的不规则枯斑,某些抗病品种上的病斑纵向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 属于中温高湿型病害,连续阴雨时多发,防治药剂可选择苯甲溴菌腈、嘧菌酯·丙环唑(扬彩)、氟硅唑咪鲜胺、多·锰锌、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等。 02 玉米小斑病

感病品种的病斑较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黄褐色,不受叶脉限制,病健交界不太明显,后期有轮纹;抗性品种病斑较小,边缘有黄晕,坏死

状。 该病在水分充足或高温条件下,病情迅速扩展,常与大斑病等混发,防治药剂可选择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 03 玉米圆斑病 危害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后扩大圆形微具轮纹,病斑中部浅褐色,边缘褐色,外围生黄绿色晕圈,病斑表面生黑色霉层。 最适发病温度为25~30℃,7~8月田间多雨时,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治药剂可选择氟硅唑、代森锰锌、三唑酮等。 04

玉米灰斑病 发病早期,坏死的病斑较小,呈淡褐色,因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后期多呈矩形或长条状;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灰色霉层,并以叶背居多。 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气温较低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防治药剂可选择丙环唑、异菌脲、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05 玉米弯孢叶斑病

初期叶片呈现淡黄色褪绿状的半透明小斑点,后扩展为椭圆形、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的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间为黄白色,边缘为暗褐色,最外层有明显的褪绿晕圈,高湿田间下可生黑色霉状物。 该病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玉米拔节、抽雄期时发病较重,药剂可选择代森锰锌、氟硅唑、腐霉利等。 06 玉米褐斑病

玉米病害大全 高清详解

玉米大斑病

简介 英文名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异名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病原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态。 寄主玉米。 危害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 分布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

或长纺锤形大斑,长5~10厘米,宽1.0~1.5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纵裂,叶片枯死。 病原物 (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从气孔抽出,不分枝,褐色,正直或膝曲状,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顶生色较淡,大小(35~160)微米×(6~11)微米。②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微米×(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1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发生因素 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1)环境: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萌发、侵染有利,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降雨量均超过80毫米,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病情发展严重。 (2)栽培:①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②单种玉米因其前期光照条件好,个体健壮,对大斑病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套种玉米。③连作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田间密度高、郁闭、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搭配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②玉米秸杆不要堆放田头,提倡高温堆肥,并进行深翻冬灌。③轮作倒茬,避免重茬,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④适当早播,培育壮苗,注意肥水管理,氮磷搭配使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⑤早期摘除下部病叶,也可减轻发病。⑥玉米收获以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消灭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50%好速净WP 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WP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WP 6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300倍液,或25%苯菌灵EC 800倍液,或40%克瘟散EC 800~1 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玉米小斑病

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症状 我国1966年在河南辉县首次发现,接着陕西、甘肃、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北京、内蒙古也有发生。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幼苗染病心叶基部细胞间出现椭圆形褪绿小点,断续排列成条点花叶状,并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后期病叶叶尖的叶缘变红紫而干枯。发病重的叶片发黄,变脆,易折。病叶鞘、病果穗的苞叶也能现花叶状。发病早的,病株矮化明显。该病发生面积广,为害重。. 病原 Maize dwarf mosaic virus简称MDMV,称玉米矮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大小750×12~15nm,在电镜下观察病组织切片有风轮状内含体。体外保毒期为24小时,年后仍5倍。病株组织里的病毒在超低温冰箱保存1000~2000,稀释限点℃55~60致死温度. 具侵染能力。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毒主要在雀麦、牛鞭草等寄主上越冬,是该病重要初侵染源,带毒种子发芽出苗后也可成为发病中心。传毒主要靠蚜虫的扩散而传播。传毒蚜虫有玉米蚜、桃蚜、棉蚜、禾谷缆管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等23种蚜虫,均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其中玉米蚜是主要传毒蚜虫,吸毒后即传毒,但丧失活力也较快;病汁液摩擦也可传毒;染病的玉米种子也有一定传毒率,一般在0.05%上下。除侵染玉米外,还可侵染马唐、虎尾草、白茅、画眉草、狗尾草、稗、雀麦、牛鞭草、苏丹草等。玉米矮花叶病毒有A、B、C、D及O株系,其中A、B两个株系最重要。A株系主要侵染玉米和约翰逊草,B株系只侵染玉米。我国已鉴定出B 株系、O株系。病毒通过蚜虫侵入玉米植株后,潜育期随气温升高而缩短。该病发生程度与蚜量关系密切。生产上有大面积种植的感病玉米品种和对蚜虫活动有利的气候条件,即5~7月凉爽、降雨不多,蚜虫迁飞到玉米田吸食传毒,大量繁殖后辗转为害,易造成该病流行。近年我国玉米矮花叶病北移大面积发生。一是主推玉米品种和骨干自交系不抗病,自然界毒源量大,气候适于介体繁殖、迁飞等。二是种子带毒率高,初侵染源基数大。经检测81515、M017、掖107种子带毒率分别为0.1%、0.13%、0.16%,8112为l.04%,7942的种子带毒率高达12.6%,黄早4、478未检测到种子带毒。种子带毒率增高,致田间初侵染源基数 增大,在抗病品种尚缺乏情况下,遇玉米苗期气候适宜,介体蚜虫大量繁殖,病毒病即迅速传播。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抗病杂交种或品种。如丰单l号,中单2号,农大3138,农单5号,新单7号,郑单l号、2号,黄早4号,武早4号;鲁单31号,丹玉6号,陕单9号,丰三1号,陇单1号,天单1号,武105,东泉11、1 2、13号,张单25l,中玉5号,冀单29号等。 2、在田间尽早识别并拔除病株这是防治该病关键措施之一。 3、适期播种和及时中耕锄草,可减少传毒寄主,减轻发病。 4、在传毒蚜虫迁入玉米田的始期和盛期,及时喷洒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2012

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2012-5-9 09:26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玉米种病害症状及防治(附图片)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Bipolaris maydis)是全世界玉米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我国夏玉米区病重于春玉米,大流行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 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看。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

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3~4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夏玉米总是比春玉米发病重。华北地区7~8月份气温达25℃以上最适于该病流行,这期间若降雨日多、雨量多、温度大,小斑病会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①推广种植中单2号、豫玉11号、豫玉34、丹玉13及掖单系统杂交种等 抗病高产品种,可有效减轻小斑病的发生为害。②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③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症状:本病以浸染叶片为主,也浸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色病斑,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大的可达15~20厘米·1~3厘米。温度高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田间传播发病的初次浸染菌源,主要来自玉米秸秆上越冬病组织重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适宜于发病的温度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中国北方各地6~8月份气温大多处于发病适温范围,因此这3个月的降雨天数和降雨量是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然而,凡田间病斑出现较晚的年份,不论后期气候冬条件如何,大斑病的发生都不会太重。 防治方法:①种植杭病品种如郑单14、豫玉34、丹玉13中单2号等。②清除田间 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③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④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1次。

部分储粮害虫高清图

锈赤扁谷盗 成虫特征 体长约2毫米,比长角扁谷盗稍大些。形态特征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有如下主要区别。触角较短,雌、雄两性的触角均为念珠状;前胸背板呈倒梯形,后缘明显地比前缘为短。 形状和长角扁谷盗对比 栖息场地和习性 栖息场地和习性与长角扁角盗相似。 生活周及各发育阶段的形态 锈赤扁谷盗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5℃。在温度32℃和相对湿度90%条件下,完成其生活周约需25天。 卵—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幼虫—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腹部末端的臀叉的两臂向内弯曲。幼虫一般要脱皮四次才能老熟,幼虫化蛹前不结茧。 蛹—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成虫—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同属于扁甲科,扁谷盗属,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很相似。

谷蠹 体长约3毫米,圆筒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泽。头生在前胸下面,从背面不能看到,也即头被前胸背板所掩盖。前胸背板上方有许多小瘤突。鞘翅长,上有很深的刻点行。 谷蠹成虫背面 谷蠹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是发热的粮堆或仓库木板。第二年4月,越冬的成虫开始活动,一般在7月产生第一代成虫,8、9月产生第二代。此时谷蠹已大量繁殖,危害严重。 谷蠹是我国重要储粮害虫之一,危害各种储藏的粮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谷蠹所造成的储藏谷物的重量损失要比玉米象或谷象大得多。谷蠹幼虫是蛀食性的,在粮粒内部发育,被害的粮粒被蛀成空洞。谷蠹还有钻蛀木头的习性,喜欢在木板内潜伏、化蛹,对仓库木质结构有严重的破坏。

身体长3.0到4.0毫米,圆筒形,赤褐色或黑色,无光泽。翅上有4个颜色较浅的黄色斑点。头部明显伸长成象鼻状。 成虫在谷粒外面生活,以粮粒为食。雌虫产卵时,先在粮粒一端用其“鼻”凿一小孔,然后在孔内产一粒卵。卵孵化为幼虫,即在粮粒内蛀蚀并逐渐蛀入内部。其卵、幼虫、蛹均在一粒粮食中发育,直至变为成虫爬出粮粒。成虫能飞,爬得很快,有假死性。到冬天,成虫爬到粮仓外面,在向阳处的石块、垃圾、树皮等底下越冬。来年春天,在仓外越冬的成虫爬回到仓库,继续危害储藏的粮食。 玉米象是重要的第一食性储粮害虫,又叫蛀蚀性储粮害虫,危害稻谷、麦类、高粱、玉米以及油料、薯干、中药材、粮食制品等储藏物,是我国头号储粮害虫。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玉米大斑病 症状: 1.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2.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3.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良种; 1 2 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3 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次。3~2. 二、玉米小斑病 1.症状: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发病规律: 2.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 2号、商单 4号、丹玉 6号等;自交系有吉 63、辽1311、自330等。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3.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三、玉米圆斑病 1.症状: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