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债法和债的概述

第一章 债法和债的概述

债权笔记

债权 一、总论 (一)概述 1.概念:发生在特定主体之间,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A.特定主体:债权人(拿着借条的~),债务人(写借条的~) B.债权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权调整人与物的关系) C.特定行为:给付 为:积极的提供一定的财务或劳务 不为:消极的不作为 2.性质:请求权(相对于物权的支配权而言) 相对性 不可侵犯性(相对于第三人的效力) 对人性 3.债务(书P53) 4.债法内容 A.债法调整的对象:债的关系 B.债法的内容:(书p50) 债法总则主要指:债的一般关系,债的主题客体,内容以及债的发生变更 和消灭。 债法分则主要指:合同之债,债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 单方允诺之债等。 C.债法的特征:债法是财产法;任意性;很强的国际性 5.债法的种类(书P60) A.发生原因:意定之债(合同),法定之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 B.主体人数:单一之债,多数之债 多数人之债:按份之债,连带之债 可分之债,不可分之债 C.标的:特定之债和种类之债 货币之债和利息之债 单纯之债和选择之债 6.债的效力 A.含义:债履行和不履行的法律效果,包括对债权人的效果和对债务人的。 B.对内效力: 债权人:请求给付;强制履行;损害赔偿 债务人:为给付;及时履行 1)正常履行 给付(钱啦,货物啦~ 受领 2)非正常履行 债权人债务人 给付(钱啦,货物啦~) 不受领赔偿

提存 C.对外效力 1)第三人愿意接受原债务约束(代位撤销p95) 2)侵权=>停止,赔偿 7.债权同物权的关系 A.社会功能的差异 1)物权为静态(归属);债权为动态(交易) 2)法律效力不同:债权无排他性,无优先性,无追及性,约定为意定少 为法定。 B.物权债权的转化 物权的债权化:物权担保,租赁 债权的物权化:买卖不破租赁 (二)履行 1.履行 三原则:全面履行,诚实守信,协作履行原则 2.不履行 A.履行不能(由债权人提出) 1)要件:债权关系成立(前提条件) 事实上不能(原因) 法律上不能(原因) 归责事由(主观过错) 举证责任在债务人(举证责任倒置) 2)效果:损害赔偿 代偿请求权 法定解除权(保护债务人) B.拒绝履行 1)要件:可履行而不履行 明示告知/消极行为 2)效果:债权人要求继续履行 强制履行 C.迟延履行 1)概念:能履行而不履行 2)效果: a)金钱债务,本金+利息(同期银行利息) b)债权人如果不受领的话可要求债务人进行损害赔偿(因为迟延使 意义丧失) c)债务人对在迟延期内发生的不可抗力负责 3)履行期 a)有确定日期的,履行期为日期当日(时间点) b)定期限的,期限的最后一天为最后履行期(时间段) c)分批履行,每一批约定的履行期限 d)例外:金钱债务不能使用效果 D.瑕疵履行 1)要件:已经履行,履行的不完全,可规则与债务人的是有,违反约定

债法复习提纲

债权概述 第一节债的概念和种类 一、债的概念 债是特定人之间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_债的关系又可称为债权债务关系,具有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_ 1、债的主体 债的主体指参与债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_债权人是权利主体,债务人是义务主体._债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_ 双方主体特定,是债的一个基本特征._债原则上只对特定的当事人有效,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债才对第三人发生效力._ 2、债的内容 是债权、债务._债权为请求权,而非支配权 3、债的客体 债的客体是债权债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习惯上又可称为债的标的._通说认为债的客体是债权债务所确定的特定行为,又称给付,包括作为和不作为._交付货物的特定行为即是买卖关系的客体._在这里,货物只是交付的对象,在民法学上称为标的物._ 作为客体的给付应具备三个条件:_一是合法,二是可能,三是确定._ 二、债的种类 2、特定物之债和种类之债._种类之债有可替代性._ 3、单一之债和多数人之债._ 4、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_ 按份之债是指几个债权人各自按照一定份额(等分或不等份)享有债权或承担债务的债._ 连带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主体之间有连带权利义务关系的债._任何一个债权人或债务人不得单独退出债的关系._ 连带之债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个人合伙债务 (2)、企业法人联营中的债务._ (3)、委托代理授权不明时的责任、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时的责任、第三人明知他人无权代理仍与其实施民事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时的责任、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相互知道对方违法而不表示反对时的责任._ (4)、保证人与债务人的连带责任._ (5)、共同侵权行为人的责任._ 5、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根据债的给付是否可由当事人选择,债可分为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_债的给付只有一种,当事人无可选择的债是简单之债._在数种给付中,当事人可以从中选择一种的债,是选择之债._选择权属于债权人的,是选择债权;选择权属于债务人的是选择债务._有选择而未指明选择权归属的,一般认定为选择债务._ 选择之债一经选定,便转化为简单之债._选择之债规定的数种给付行为都不能履行,选择之债因此消灭或转化为损害赔偿之债._ 此外债还可分为主债和从债、货币之债和劳务之债._ 第二节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一、债的发生 债的关系因下列法律事实而发生._ 1、合同 2、侵权行为 3、不当得利 4、无因管理 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取得利益,致他人受损 第十四章合同法总论 第一节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_合同法上的合同不包括身份关系的协议,仅指财产方面的协议._ 合同的法律特征 1、合同是一种协议,属于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_ 2、合同的目的是设立、变更或者终止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_合同是债的发生根据之一,依合同所设立、变更、终止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理解为债权债务关系._ 3、合同的当事人地位平等 二、合同的种类 (一)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 由法律明文规定并赋予一定名称的合同是有名合同,又称典型合同._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是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

张玉敏《民法》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债的消灭)【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 债的消灭 19.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债的消灭概述 1.债的消灭的概念 债的消灭指债的关系客观上终止而失去其存在。当债的消灭原因发生时,债在法律上当然消灭。当债务人具有抗辩权时,对于债权人的请求,债务人可以凭借抗辩而拒绝给付。抗 债的消灭的概念 债的消灭概述 债的消灭的原因 债的消灭的共通效力 清偿的意义及性质 清偿 清偿的主体 代物清偿的概念、性质、要件和效力 清偿抵充的概念、要件和方法 提存的概念及其要件 提存 提存的程序 提存的效力 抵销的概念及其意义 抵销的要件 抵消 抵销的方法 抵销的效力 免除 其他消灭原因 混同 债的消灭

辩权有两种: (1)使债权人的请求一时延期的延期抗辩权; (2)永久阻止债权人请求的永久抗辩权,永久抗辩权的行使使债权的行使被永久阻止,实际上达到与消灭债权同样的后果。 2.债的消灭的原因 (1)债的终止原因有: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2)债的消灭原因 债的消灭原因,可以按使债权归于消灭的理由及原因事实的法律性质,作以下分类。 ①按消灭理由分类 债权是达到一项事实目的之手段,目的消灭,债权也消灭。因此,债权消灭原因以消灭目的为理由,也可有其以外的理由。 ②按原因事实的法律性质分类 债的消灭一般原因按原因事实是否为法律行为可作以下区分: a.法律行为——合同解除、免除、抵销、提存。 b.准法律行为——清偿。 c.事实——混同。 3.债的消灭的共通效力 (1)债的关系不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终止。

第一章旅游法概述

第一章旅游法概述(题) 一、单选题 、以下具有制定和颁布法律制度的社会主体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湖南省旅游条例》属于:() 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属于:() 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旅游业管理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旅游立法工作从此进入建设性发展阶段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 《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我国现行旅游法主要由()构成。 法律部门规章法规规章 、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湖南省旅游条例》 、国务院依据法定程序和条件制定的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是()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新的《旅行社条例》于年()开始实施。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年月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湖南省旅游条例》并于()实施。 年月日年月日 年2月1日年月日 (▲)、年月日湖南省旅游局在()举行了《湖南省旅游条例》实施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岳麓山桔子洲长沙世界之窗烈士士公园 、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物行为智力成果内容 (★)、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湖南省旅游局、湖南省某四星级饭店 、来湖南旅游的美国游客、某旅行社法人名称 、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者 旅游企业旅游权利

、以下具有制定和颁布行政法规的主体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以下属于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文件的是()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反映了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要求,决定着旅游法律关系的实质。 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 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旅游行政管理机关 、下列不符合旅游合同客体所指的“物”的条件的是:()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 、旅游商标、旅游商品 、下列符合旅游合同客体所指的“智力成果”的条件的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 、旅游商标、旅游商品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称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 、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旅游权利和承担的旅游义务 旅游法律关系客体所享有的旅游权利和承担的旅游义务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所享有的旅游权利和承担的旅游义务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或客体所享有的旅游权利和承担的旅游义务 、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 香港澳门 台湾香港和澳门 、年月日,全国导游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表彰了“全国模范导游员”和“优秀导游员”,并号召向“全国模范导游员”( )学习。 文花枝任长霞牛玉儒李素丽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属于() 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属于() 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属于() 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下列不是国务院颁发的法律是() 《旅行社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

民事诉讼法学习笔记

民事訴訟法學習筆記 壹.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民事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1.民事纠纷 概念: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特点:纠纷主体的平等性,纠纷内容的民事性,纠纷的可处分性 分类:财产权益纠纷、人身权益纠纷、兼具人身财产性质的纠纷 2.解决机制 (1)自力救济: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的机制。 特征:无中立的第三方,依靠私人解决,随意性强。 自决:主体一方凭借一定暴力或非暴力手段使对方服从,从而达到目的,体现一方意志。 和解:主体双方在妥协、让步、谅解基础上解决纠纷,体现双方一致的意思。 法治不发达时,自决有一定市场,现代社会有限制,但在一定范围内仍存在,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见民法总论) (2)社会救济:依靠社会力量解决纠纷的机制 调解:由第三方出面主持,依照一定社会规范,对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说疏导,使之相互妥协达成合意。 类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其他调解(妇联、消协) 特点:有中立的第三方介入,纠纷主体的自治性,规范依据的多样性(并不总以法律为依据),有较大灵活性、随意性 仲裁:根据当事人的协议和有关规定,由仲裁机构以第三方的身份,对争议作出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 民商事仲裁依据仲裁法,特别仲裁包括劳动、农村土地承包 特点:自治性(以双方自愿为前提),民间性(一般是民间活动),法律性(需依法进行,不同于调解),灵活性与效率性,强制性(具有法律约束力,可申请强制执行) 调解与仲裁的区别:调解更灵活、随意;调解体现结果自治性,仲裁结果则并非当事人意志;调解无强制执行力,仲裁有。 (3)公力救济 行政救济:行政裁决 司法救济:民事诉讼 司法救济主导性:并不是说司法救济案件最多,而是司法救济是其他救济的后盾,最权威最正规。缺点在于耗时长成本高。 二、民事诉讼 1.概念: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 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特征: 诉讼对象的民事性:是民事权利义务之争,是民事诉讼区别于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的重要标志。 权利的可处分性:处分原则 国家强制性:以国家权力强制解决 严格的规范性: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依照实体法规范裁判案件

第一章 物流发展概述

第一章物流发展概述 学习目标 ·了解物流的发展历程; ·掌握物流的内涵; ·掌握物流的各种分类; ·理解物流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掌握物流的基本功能; ·了解物流各个基本功能的具体操作原则。 重要概念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 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 结合。 物流包装:指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 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封标志的工作总称。 物流的基本功能:最基本的有7种功能包括采购、包装、运输、仓储、 配送、装卸、搬运。 导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物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

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还是回收物流,物流活动使产品实现了形态效用、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占有效用,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的作用体现在它的各个功能中,它在发展地区、国内和国际经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物流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已渗入人们的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的每一个环节中。在现代社会中,物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的生产、运输、销售的影响越来越大。本章重点介绍物流的发展历程和定义以及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节物流发展历程及内涵 物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贸易出现的年代,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将物流作为一个术语则是在20世纪初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将物流这一概念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以支持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物流的发展 明确的物流概念和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形成的,最初物流被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译为“实物配送”或“货物分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及其盟军的军事物资、装备的制造、供应、战前配置与调运、战中补给与养护等军事后勤活动,都需要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分析方法进行管理,于是产生了物流这一概念,最终形成了军事后勤学,即“Logistics”,是为维持战争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后勤保障系统。成功的物流管理对盟军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也为日后这一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的不同之处在于: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并把物流活动扩大到了生产领域。物流已不简单地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流性的流通过程。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型制造商往往把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外包给其他专业性制造商,自己只是从事零部件的组装。在此种情况下,物流不但与流通系统保持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生产系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如果将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三方面结合起来,必能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需求领域呈现个性化,导致分销成本上升,存货成本也随之急剧上升。运输模式发生了变化,由大批量运输改为零散运输,总成本上升。为了更好地经营生产,人们开始把目光集中在物流领域。第一本物流专著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著名商业专家、作家、咨询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其专著《物流管理》(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一书中称物流是最后12块组织可以提高效率的领域之一。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物流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的阶段。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及后

债券的分类概述

债券的分类 一.按发行主体划分 (1)政府债券 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债。国债因其信誉好、利率优、风险小而又被称为“金边债券”。除了政府部门直接发行的债券外,有些国家把政府担保的债券也划归为政府债券体系,称为政府保证债券。这种债券由一些与政府有直接关系的公司或金融机构发行,并由政府提供担保。 (2)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在我国目前金融债券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机构一般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信用度较高,因此金融债券往往有良好的信誉。 (3)公司(企业)债券 在国外,没有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划分,统称为公司债。在我国,企业债券是按照《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发行与交易、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监督管理的债券,在实际中,其发债主题为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信用。公司债券管理机构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债主题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公司法人,在实践中,其发行主体为上市公司,其信用保障是发债公司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和持续赢利能力等。公司债券在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一登记托管,可申请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其信用风险一般高于企业债券。2008年4月15日起施行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进一步促进了企业

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要的投资对象。 二.按是否有财产担保划分 (1)抵押债券 抵押债券是以企业财产作为担保的债券,按抵押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一般抵押债券、不动产抵押债券、动产抵押债券和证券信托抵押债券。以不动产如房屋等作为担保品,称为不动产抵押债券;以动产如适销商品等作为提供品的,称为动产抵押债券;以有价证券如股票及其他债券作为担保品的,称为证券信托债券。一旦债券发行人违约,信托人就可将担保品变卖处置,以保证债权人的优先求偿权。(2)信用债券 信用债券是不以任何公司财产作为担保,完全凭信用发行的债券。政府债券属于此类债券。这种债券由于其发行人的绝对信用而具有坚实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一些公司也可发行这种债券,即信用公司债。与抵押债券相比,信用债券的持有人承担的风险较大,因而往往要求较高的利率。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发行这种债券的公司往往受到种种限制、只有那些信誉卓著的大公司才有资格发行。除此以外在债券契约中都要加入保护性条款,如不能将资产抵押其他债权人、不能兼并其他企业、未经债权人同意不能出售资产、不能发行其他长期债券等。 三.按债券形态分类 (1)实物债券(无记名债券) 实物债券是一种具有标准格式实物券面的债券。它与无实物票卷相对应,简单地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人大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圣才出品】

第1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概念 民事争议 特点 解决方式 民事诉讼的含义 民事诉讼的必要性 民事诉讼的特色 程序的刚性化 民事诉讼的局限性 事实认定的形式化 成本较高 存在如何诉讼的技术性要求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含义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特性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特点 民事纠纷解决与ADR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优点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基本类型与具体形式 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制度的对接 民事诉讼与主要非讼纠纷解决制度的对接 民事诉讼与仲裁制度的对接 民事诉讼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对接 概念 权利保护说 民事诉讼的目的 私法秩序维持说 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几种学说 纠纷解决说 程序保障说 目的多元说 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民事诉讼的理念 追求程序正义 追求发现真实 讲究诉讼效率 特别程序 附随程序 民事诉讼法的含义 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规范——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的性质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民事争议 1.概念 民事争议,是指涉及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2.特点 (1)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对象是民事实体权利、义务。 (2)当事人之间在实体法律关系上是平等的。 (3)当事人对自己的实体权利有自由处分的权利。 3.解决方式 民事争议可以通过人民调解、仲裁以及民事诉讼程序加以解决。 二、民事诉讼的含义 1.广义上讲,民事诉讼是指国家裁判机关以其强制的方式解决利害关系人之间民事权益争议的程序。在我国是指作为国家裁判机关的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范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以及实现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 2.较为狭义上讲,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程序。不包括通过强制方式实现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如民事执行程序。 3.最为狭义上讲,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的程序。不包括人民法院按照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殊程序对非对立双方当事人之间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的程序,如宣告死亡、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等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一章旅游法概述

第一章旅游法概述(81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具有制定和颁布法律制度的社会主体是:( A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 国务院 C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湖南省旅游条例》属于:( C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3、《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属于:( B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4、(C )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旅游业管理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旅游立法工作从此进入建设性发展阶段 A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B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 C 《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 D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5、我国现行旅游法主要由( C )构成。 A 法律 B 部门规章 C 法规 D 规章 6、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D ) A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B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C 《中国公 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 D 《湖南省旅游条例》 7、国务院依据法定程序和条件制定的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是(B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8、新的《旅行社条例》于2009年( A )开始实施。 A 5月1日 B 3月1日 C 1月1日 D 2月1日 (▲)9、2008年11月28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湖南省旅游条例》并于( D )实施。 A 2008年12月1日 B 20009年1月1日 C 2009年2月1日 D 2009年3月1日 (▲)10、2009年3月1日湖南省旅游局在( C )举行了《湖南省旅游条例》实施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A 岳麓山 B 桔子洲 C 长沙世界之窗 D 烈士士公园 11、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D ) A 物 B 行为 C 智力成果 D 内容 (★)2、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是(D ) A、湖南省旅游局 B、湖南省某四星级饭店 C、来湖南旅游的美国游客 D、某旅行社法人名称 13、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D ) A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B 旅游者 C 旅游企业 D 旅游权利

21债的概述(学生)

第二十一章债的概述 第一节债的概念和特征 一、债的概念 我国《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含义: (一)债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债是民事主体之间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因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二)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债是特定当事人间得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四)债是按照合同或者法律规定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二、债的法律特征 债反映财产流转关系 债的主体双方只能是特定的 债以债务人应为的特定行为为客体 债须通过债务人的特定行为才能实现其目的 债的发生具有任意性、多样性 债具有平等性和相容性。 第二节债的要素 债的要素,是指构成债的要件或成分。作为要素,是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否则就不能成为债。债作为一种法律关系,自然应包括主体、内容与客体三要素。 一、债的主体 债的主体即债的当事人,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 债权人与债务人为债的双方主体,每一方主体,都既可为一人,也可为多人。凡参与债的关系,在债的当事人一方中充任债权人或债务人的,即为债的当事人。 债的主体所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特定性 二、债的内容 通说认为,债的内容为债的主体双方间的权利与义务,即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和债务人负担的义务。 (一)债权债权人享有的可请求债务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债的权能:给付请求权能;给付受领权能;债权保护请求权能;处分权能。不具有这四种权能的债权可被称为不完全债权。 (二)债务债务人依约定或法定所负的应为给付的义务。它是民事义务的一种,其本质是债务人负担的不利益。 债务是债务人负担的应向债权人为特定行为,即给付的义务。债务具有以下特征:债务具有内容上的特定性 债务一般具有履行上的积极性 大多情况下为作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为不作为。 债务与责任的区别: 债务指应为一定给付的义务。责任,一般与违法与违约相联系,是一种补救措施。

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事诉讼法练习题一

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事诉讼法练习题一 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事诉讼法练习题一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 A、理论法学 B、审判法学 C、程序法学 D、应用法学 2、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的关系是()。 A、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B、诉讼法与民事程序法的关系 C、诉讼法与审判法的关系 D、诉讼法与司法法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属于民事程序法()。 A、民事诉讼法 B、人民法院组织法 C、公证法 D、仲裁法 2、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主要区别是()。 A、实行的原则不同 B、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C、裁判的执行不同 D、具体任务不同 3、研究民事诉讼法学的具体方法包括()。 A、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 B、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C、程序法与实体法相结合的方法 D、中外比较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D 3、ABCD 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位美国游客和一位法国游客在中国杭州旅游时因购买旅游纪念品发生争议。现该美国游客向中国杭州某法院起诉,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法适用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应适用中国民事诉讼法 B、应适用美国民事诉讼法 C、应适用法国民事诉讼法 D、应适用双方当事人选择的民事诉讼法,既可能是中国民事诉讼法,也可能是外国民事诉讼法 2、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法对事的效力,不正确的说法是()。 A、对事的效力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受理案件的范围 B、对事的效力是人民法院主管的范围 C、对事的效力是人民法院管辖的范围 D、对事的效力包括平等主体之间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争议引起诉讼的案件 3、民事诉讼法适用的空间范围是()。 A、在我国领域内发生的民事纠纷 B、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诉讼 C、我国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的民事案件

民法概述笔记整理

第一章民法概述 1.1民法的概念 一、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1.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 2.民法典:指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将各项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加以系统编纂从而形成的基本民事法律规范文件。 3.罗马式、德国式。 (1)罗马式:人法、财产法、财产取得法(2)德国式: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即广义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指调整所有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和婚姻关系的法律。 1.3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1.平等主体:指主题以平等的身价接入到具体的社会关系当中,而不是一般意义上判断主体间的平等性。 2.平等性:(1)当事人参与法律关系的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另加优越于另一方的法律地位。 (2)适用规则平等(3)权利保护的平等 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1.人身关系:指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 2.特点:(1)非财产性(2)专属性(3)人格关系还具有固有性 3.人身关系包括: (1)基于公民和法人的人格产生的人身关系。 (2)基于公民和法人的一定的身份产生的人身关系 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1.财产关系:指人们在产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 2.特点:(1)民事主体在民法上的地位是平等。 (2)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3)等价有偿 3.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财产所有关系、财产流转关系 1.5 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对各项民事法律制度和全部民法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基本准则。 二、意思自治原则:其内涵主要表现在赋予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广泛的行为自由。首先体现在当事人的意思形成过程的自由。 其次表现在意思的表达自由。 三、平等原则:1.《民法通则》第3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 2.民法的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 (3)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必须平等协商。 (4)对权力予以平等的保护。 三、公平原则

旅游法第一章 总论

《旅游法教程》讲稿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要求 《旅游法规》是旅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应用性学科: 课程的教学要求是: 1、能系统地掌握旅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础理论 2、能运用旅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解决旅游及酒店经营中的法律问题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课程教材 教材:韩玉灵主编《旅游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三、教学媒体使用建议: 本课程的媒体选用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其中文字教材是课程的基本媒体。 四、教室环节、教学方法和形式 1、较系统地课堂讲授旅游法的基本理论 2、组织学生结合旅游及酒店的实际进行课堂讨论 3、指导学生将所学得知识延用于旅游及酒店业实际工作 4、结合当前旅游及酒店业的热点问题撰写分析、讨论、评述、研究文章或提出对策 五、进度安排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为72学时,包括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的学时,但不包括课外自学和课外作业。 六、学习方法: 1、认真看书听讲。 2、注意把书本知识与旅游实践相联系。 3、把书本知识与典型案例相结合,加深对有关知识和理论的理解把握。 第一章旅游法总论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习者要了解旅生产的背景,掌握旅游法、旅游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了解旅游立法的概况。 要点:旅游法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旅游法制建设;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法情况。 为了使中国旅游业获得更大发展,不仅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行业管理方法和手段,需要继续完善落实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而且更需要法治对旅游业保驾护航。通过加强旅游业的法制建设,可以规范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解决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节旅游法概述 一、旅游法的产生和发展 1、旅游法产生的基础条件:经济的发展 旅游法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又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中完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完成其历史使命。

民事诉讼法概论复习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民事诉讼法概论 一、判断对错(在括号内写“对”或“错”): 1.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颁布实施的,共29章270条。() 2.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必须是民事实体权利或者义务人。() 3.法院调解既是法院的诉讼活动,又是法院审结案件的一种方式。() 4.在执行程序中不应适用调解制度。() 5.凡是开庭审理的案件,都应当公开审理。() 6.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 ) 7.一个案件中只能有一个诉的种类存在。 ( ) 8.原告请求法院责令被告拆除违章建筑的诉讼,属于给付之诉。 ( ) 9.民事命令一经发布即生效,不允许上诉,也不允许申请复议。 ( ) 10.民事判决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 ) 11.针对民事裁定的上诉只能用裁定来结案。 ( ) 12.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或公告期满后30日内审结。 ( ) 13.选民资格案件的判决书应当在选举日前送达,并通知有关公民。() 14.宣告公民失踪应当向利害关系人住所地基层法院提出。 ( ) 15.对同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罚款、拘留不得连续使用。 ( ) 16.当事人对罚款、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 ) 17.对于严重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适用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其实就是一种刑罚。 ( ) 18.简易程序是第一审程序中的一种独立的、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 ( ) 19.破产还债程序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典的必要组成部分。 ( ) 20.海事特别程序也属于广义上的民事诉讼程序。 ( ) 21. 在借款之诉讼中,被告提出借款合同系原告伪造,这属于反诉的情形。() 22.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法院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23. 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 24. 在适用再审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不能进行调解。() 25. 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的拘留不同于刑法中的拘役。 ( ) 26.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原理,一般的裁定书不能上诉,因为其一般不涉及实体问题。 ( ) 27. 公示催告程序,不得由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 28.凡是合并审理的诉讼,都是共同诉讼。() 29. 诉讼中止是诉讼活动的全部暂时停止。() 30.申请公示催告的票据持有人不一定是票据权利人。 ( ) 31. 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诉讼是变更之诉。 ( ) 32.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是指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和证据事实的真实性的认可。 ( ) 33.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检察监督只包括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 34.民事诉讼的主管即人民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的不同分工。() 35. 人民法院对追索不当得利的案件,必要时可以书面裁定先行给付。()

债的概述

债的概述 第一节债的概念和要素 一、债的概念和特征 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请求为一定给付的民事法律关系。在债的关系中,一方享有请求对方为一定给付的权利,即债权,该当事人称为债权人;另一方负有向对方为一定给付的义务,即债务,该方当事人称为债务人。 债的关系不同于好意施惠关系。所谓好意施惠,是指基于好意而实施某项惠及他人的行为,如代传口信、代接访客、好意领路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好意施惠的行为人主观上仅有负担某种道义责任(义务)的意思,并无确立某种民事法律关系、使自己承担法律上的义务的意思(法效意思),也不获得某种利益,因此,行为人的允诺没有法律拘束力,也不因为未践行其允诺而承担法律责任;而债的关系则是一种受法律保障的权利义务关系,债务的违反将产生法律责任。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除具有民事法律关系的共同属性外,还有其自身特征: (一)债反映财产流转关系, 首先,债是一种财产法律关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结果表现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债的关系是建立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或者直接表现为财产性质,或者最终与财产利益相关。债的关系所包含的债权、债务,最终都能以货币衡量评价。因此,债是一种财产法律关系。 其次,债反映的是财产流转关系。财产关系依其形态分为财产归属利用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前者为静态的财产关系,后者为动态的财产关系。物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反映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关系,其主要目的是保护财产的静态的安全;债的关系反映的是财产利益从一个主体移转到另一主体的财产流转关系,目的在于保护财产的动态的安全。 (二)债为特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有的发生于特定主体与不特定主体之间,有的发生于特定主体与特定主体之间。债的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法律

第一章债法概述

第一章债的概述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作为一种法律关系,自然应包括主体、内容与客体三要素。债的内容包括债权和债务。债权为债权人享有的请求债务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债的发生原因有四,即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债可以分为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按份之债与 连带之债、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财物之债与劳务之债。 重点问题 债的含义 债权的特征 债务与责任的区别与联系 债的分类及其意义 第一节债的概念和特征 一、债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债有多种含义。例如,有时债是指欠钱,如“债台高筑,如牛负重”、“欠债还钱”、“三角债”;有时债是指情感上或行为上的赊欠,如“情债”、“诗债”、“画债”等。但这些均非法律上所说的债。 法律上的债,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得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我国《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其义务;债务人有义务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为特定行为以满足债权人的请求。 民法上的债的概念源自罗马法上的obligatio。《法学总论》中解释,“债是法律关系,基于这种关系,我们受到约束而必须依照我们国家的法律给付某物的义务。”〖ZW(〗[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中译本,15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 9。〖ZW)〗大陆法国家沿用了罗马法上这种债的概念。现代各国法上,尽管对于债的具体称谓有所不同,但其含义是一致的。 (一)债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债是民事主体之间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因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不具有法律属性,不是由法律保护的非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关系,

第1章物流概论doc-第一章物流概论

第一章物流概论 一选择题 1. 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物流可以分为(A)、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A.供应物流 B 企业物流C 地区物流D 行业物流 2.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X围,物流可以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A)。 A. 国际物流 B 企业物流C生产物流D销售物流 3. 按照物流系统性质,物流可以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A)。 A. 企业物流B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 D 回收物流 4.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A) A 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 D 回收物流 5.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A) A 销售物流 B供应物流 C 生产物流 D 回收物流 6. 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为止,这一全过程的物流活动称为(A) A 生产物流 B 供应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二填空题 1. 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物流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2.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X围,物流可以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 3. 按照物流系统性质,物流可以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

三判断题 1. 统布置规划(SLP)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构成物流系统的各种设施进行流程相关性和活动相关性分析,将相关性高的设施紧密布置,相关性低的可远离布置,从而得到最优的系统布局。 2. JIT采购是一种先进的采购供应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四简答题 1.简述商流和物流的关系 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两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商流和物流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一般在商流发生之后,即所有权的转移达成交易之后,货物必然要根据新货主的需要进行转移,这就导致相应的物流活动出现。必须强调指出:只有在有物流需求的情况下,才能有发生商流的契机,也就是说有购物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交易行为。因此,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在交易实施的步骤上商流是物流的先导。两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只有在流通的局部环节,在特殊情况下,商流和物流可能独立发生,一般而言,从全局来看商流和物流总是相伴发生的。 2. 简述JIT采购的基本思想。 JIT采购是一种先进的采购供应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3. 简述物流系统化的目标。 1)服务性(service) 在为用户服务方面,要求做到无缺货、无货物损伤和丢失等现象,且费用低。 2)快捷性(speed) 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送到。为此可以把物流设施

债的概述题库1-0-6

债的概述题库1-0-6

问题: [单选]下列关系中,为民法上债的关系的是:() A.甲一直对乙予以照顾,乙对甲所欠的人情债 B.甲与乙共同出资购买一辆汽车所形成的关系 C.甲死亡,其继承人乙、丙对甲的遗产形成的关系 D.甲向乙购买房屋而形成的买卖关系 本题涉及对债的概念的理解问题。A选项属于人情关系,不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B选项为共有关系;C选项为继承关系;只有D选项为债的关系。本题正确选项为D。

问题: [多选]国民待遇主要适用于() A.A、国内捐税 B.B、铁路运输和转口过境 C.C、商标注册、专利保护 D.D、沿海航行权 E.E、购买土地权

问题: [单选,B1型题]具有水溶性的生物碱是() A.A.小檗碱 B.B.N-甲基金雀花碱 C.C.川芎嗪 D.D.新番木鳖碱 E.E.秋水仙碱 出处:辽宁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1917025073.html,;

问题: [单选]甲将摄录婚礼庆典活动的仅有的一盘录像带制作成VCD保存。乙的店铺因雇员丙不慎失火烧毁,导致录像带灭失,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可对乙提出违约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B.甲可对乙提出侵权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C.甲只能对丙提出侵权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D.甲可对乙提出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本题涉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问题。甲与乙之间形成承揽合同关系,乙作为承揽人将甲婚庆典礼活动仅有的一盘录像带烧毁,对甲构成违约。同时,乙的行为也是侵害甲的所有权的行为。应予注意的是,该录像带的灭失虽然是因雇员丙不慎所致,但是雇员除故意和重大过失以外,其行为后果应由雇主承担,故是甲和乙之间形成违约或者侵权,而非甲和丙之间形成违约或者侵权。对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权利人可选择行使权利,或者主张违约责任.或者主张侵权责任,但在主张违约责任的情况下,权利人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不予支持,只有主张侵权责任的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才予支持。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