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听课的意义和方法的认识

对听课的意义和方法的认识

对听课的意义和方法的认识

作者:李斌成

(甘肃省舟曲县大川学校邮编746305 )

【摘要】:听课,是学校每学期教育教学计划的一项必备的内容,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目的就是为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艺术,探索教学规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舟曲县大川学校

【关键词】: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教学设计多媒体运用课堂气氛教师语言教学效果课后反思【参考文献】:巫艳(小学语文)(2010-12-21)

魏锦环(南靖靖城中小学)(2010-12-6)

听课,是学校每学期教育教学计划的一项必备的内容,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目的就是为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艺术,探索教学规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听课可以跨年级、跨科目、跨地域,也就是同校高低不同年级任课教师间互相听课,文理科教师间相互听课,或者到其他学校听课,目的都在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曾经有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听完一堂好课,常如深山获宝,心头甜滋滋的,或如峰回路转,顿觉豁然开朗,讲课者的思想激情,艺术魅力,给我留下了长远的记忆。有时听的即使是不理想的课,对我也会有深刻启示。”这位老师的体会和我自己在工作实践中多年的感悟使我深知听课对提升老师的业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课呢?课堂上听什么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呢?

一、“听”课堂教学设计

一般来说,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分析和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科书、分析学生、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精选教学资源和补充材料、选择教学方法、编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环节。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

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因为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我们听课就是要看授课教师对各部分的顺序及时间分配安排是否合理。当然,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框架不会变。

二、“听”重点难点的突破

“重点’是教材中起核心作用的知识点,学生掌握了它,其他有关内容就能比较顺利的掌握;“难点”是对于学习者而言难以理解,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中围绕重点进行教学,抓住难点创设问题的情景,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效的问题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提出一个问题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关注,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材料和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察看、思考,发现问题,从而激起学生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自愿地去追求摸索问题,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是否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只有重点突出了,难点突破了,学生才会有一种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感觉,学习兴趣自然会与日俱增,教学质量也会蒸蒸日上。

三、“听”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

一般说来,板书要字迹写得工整、清楚。语句要力求简明、精炼。版面要干净、利落,详略得当,布局合理,重点突出,能起到他应有的辅助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媒体是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恰当运用媒体,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接受能力。但是媒体运用不是多多益善,先进的媒体未必收到良好效果。因为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教学手段,教学都是一个严肃、严谨的过程,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内部的逻辑规定性和科学的严密性。多媒体教学课件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方法。不是教师追求的终极教学效果。因此,一个教师教学课件做得质量再好、水平再高,如果不在教学上下功夫,那么教学课件也只能是教学的一个门面.对教学难以起真正的支持和协助作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把主要精力用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而不要为了赶时髦而将“节节课”、“门门课”都做成多媒体课件。所以,听课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看授课教师是如何选择媒体的,运用是否行之有效。

四、“听”课堂气氛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这里指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这种精神环境就是指课堂气氛。积极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会给教师和学生愉悦氛围的刺激,使师生双方精神焕发,思维活跃,灵感迸发;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交融,心理共振,配合默契;使教师教的最佳心理状态和学生学的最佳心理状态相吻合,激发了师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消极的或对抗的课堂气氛是一种消沉的紧张的氛围,它会使师生态度消极,关系疏远或对抗;使学生情绪低落、思维反映迟钝,注意力转移,甚至会出现学生破坏纪律,制造混乱的行为;从而严重地制约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正常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效益更是无从谈起。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或对抗课堂气氛,不仅影响着教学的过程,而

且也影响教学的结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甚至最勤奋的学生,尽管他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识记教材,他也会很快地‘越出轨道’,丧失理解因果联系的能力。”因此,作为一个教师要十分重视课堂气氛的作用,去创造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气氛,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

五、“听”教师的语言

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把问题讨论聚焦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上,这是大家的心声,这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教师的课堂语言就是一个切入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师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进行阐述。有的简洁明快,有的词不达意,含糊不清;有的重点突出,深得要领,有的平铺直叙,平淡无奇;有的伪造气氛故意作秀,啰哩啰嗦,云山雾罩,漫无边际。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有很强的鼓励性,艺术性,实效性,启发性,这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要十分注重自己课堂语言的锤炼,要做到博众家之长,仔细斟酌、训练,力争打下扎实的语言表达功底。

六、“听”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并掌握知识,能力及情感都得到发展,一节课的“亮点”,往往不是教师怎样“教”,而是学生怎么“学”,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听课时,听教师怎样讲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的学以及学的效果,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通常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实际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需要教师的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靠教师去落实。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教师不一定是一名好教师。因为他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他不明白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行为,这是老师及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所以看教师如何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听”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听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七“听”课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亦称授课心得。听课后听课者要结合授课教师的自我评价认真思考:授课教师对教材是如何处理的?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是什么,败笔是什么,并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弥补和纠正。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总之,听课后要认真反思,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措施,教师只有在反思与评价中不断优化各种策略、方法、观念,才能真真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作者简介:李斌成,男,汉族,49岁,小学高级教师,甘肃省舟曲县大川学校工作,邮编746305,联系电话18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