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

现代交换原理

课程设计

题目“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 2009级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二〇一二年六月

设计报告成绩

(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设计报告交院实验室保存。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

摘要:程控数字交换是控制系统依靠事先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引导微分处理机对各种信令进行处理,对交换网络和接口进行必要的控制。单一的S接线器不能单独构成数字交换网络,而T接线器可以单独构成,但是T接线器容量受到限制,因此本设计采用四级接线器,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形成无阻塞型数字交换网。采用接线线器构成的数字交换网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时间接线器和空间接线器的不同组合以得到一定容量要求,在交换器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PCM的复用度。

关键词:TSST;S接线器;T接线器;数字交换网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设计背景 (1)

1.2 设计参数及内容 (1)

第2章时分数字交换网 (3)

第3章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4)

3.1 数字交换网的基本概念 (4)

3.2 时间(T)接线器 (4)

3.2.1 T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4)

3.2.2 T接线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5)

3.3 空间(S)接线器 (6)

3.3.1 S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6)

3.3.2 S接线器的两种控制方式和控制原理 (8)

第四章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 (10)

4.1 串/并变换和并/串变换 (10)

4.2 TSST接续网 (11)

4.3 TSST网络工作原理 (12)

第五章网络阻塞分析 (1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第1章绪论

1.1 设计背景

随着数字交换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交换网络是程控交换系统中一种规模可缩放的大容量数字交换部件,目前在交换局中运行的程控数字交换系统,其数字交换网络主要采用复制式T型时分交换。在实现上通常采用专用通信芯片。现今数字网络已经在通信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看,大大简化了网络容量的局限性,实现大容量。其业务能力增强,且具有强大的网络智能化管理。现在的数字交换网络也增加了很多个性业务,相信数字交换机将是现在数字通信社会不可取代的只能设备。

数字交换机的诞生不但使电话交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对开通非电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数字交换机上既能进行电路交换,又能进行分组交换,而且能实现话音和非话业务等多种业务通信,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

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目前高速通讯网络性能的瓶颈集中在高速交换系统,研究、设计和制造高速交换系统对目前高速通讯网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交换算法的研究与实现虽然是研究多年的老课题,但由于现在的交换机在不停的更新换代,所以对新的交换算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使我们更应对这些基础的东西增加更多的注意力。而且随着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高速大容量的交叉连接或交换设备和芯片的性能也在大幅度的提高。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产物,是数字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关键设备,在电信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为基础的数字电话网已能向用户提供良好的话音及相关新业务。近20年以来,程控数字电话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程控交换技术在交换领域也出现了新情况,即“新技术层出不穷,多种新技术同时发展,技术可选择性不易确定及各个学科技术相互交叉”[2]。

1.2 设计参数及内容

本课题介绍的是“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的原理及设计。第一至二章主要介绍课程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和时分数字交换网络的原理及优势;第三章介绍数字交换网络即T接线器、S接线器以及输入控制、输出控制的原理;第四章介绍TSST接线器的设计原理和系统分析;第五章计算TSST接线器的网络阻塞。从本设计的基本机构来看,前三章属于基本内容,后三章属于课程设计的主题。本设计在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系统结构时,花费的时间较多。对前三章的基本内容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设计参数:

输入级:128个T接线器;

输出级:128个T接线器;

每个接线器要求16线,每条HW线复用度为32;

中间级:S型接线器,接线法自定

设计内容:

(1)T、S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2)系统组成(含系统图)

(3)系统工作原理(举例说明,以某一个时隙交换为例)(4)网络阻塞讨论及分析

第2章时分数字交换网

数字交换方面,早在50年代末就由美国BELL实验室发表了数字电路交换实验成果,并指出了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综合的发展背景,但限于当时元器件的条件,仅能停留在实验室而无法投入实际应用。70年代初,在数字PCM传输大量应用的基础上,发过成功发展了对PCM数字信号直接交换的交换机,它在控制方面采用程控方式,通话接续则采用电子器件实现的时分交换方式,由于控制部分和接续部分都采用了电子器件,也就实现了全电子交换,这种全电子时分式数字程控交换技术,表现出种种优点,促使世界各国都竞相发展这种程控数字交换技术。

我国在80年代中期引进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直接跳跃了空分模式和用户级空分先集中后时分数字化阶段,一下就从机电式纵横制进入程控数字制式;到90年代中期,已有数千部万门多种制式,如1240、F-150、NE10X-61、AXE-10、DMS100、EWSD、ESS5等。程控数字交换机在我国各地电话网内使用,国产程控数字交换机如C&C08等机型在生产和应用上也有相当的规模。

采用时分数字交换网的优点[3]:

(1)缩小了交换机的体积:时分数字交换机大量采用高集成度的电子元器件,因此体积很小,一个万门纵横制局大约需要几百个机架,其中接线器要占大部分,而同样容量的程控时分数字交换机,其机架个数只有几十个,而其中数字交换网所占比例不大。

(2)改善全程全网质音量:在采用PCM设备能解决居间传输问题的场合,时分数字程控电路交换特别有用,因为可实行传输和交换的综合,即在数字基础上直接交换,使传输和交换得到统一;数字交换设备采用的越多,和PCM传输设备结合得越紧,全程全网音质量的改善也越显著。

(3)有利于保密通信:由于数字信号将原来信号的结构和形状变换为1和0码的新组合;因而无法直接辨认,具有固有的保密性,更重要的是在数字信号中很容易加入密码,数字信号加密码后就难破解,有利于保密通信。

第3章 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3.1 数字交换网的基本概念

在数字程控交换机中,来自于不同用户和中继线的话音信号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被复用到不同的PCM 复用线上。这些复用线连接到数字交换网络。为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通话,数字交换网络必须完成不同复用线之间的时隙交换,即将数字交换网络某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上的指定时隙。数字交换机中的A ,B 两个用户通话时经数字交换网络连接的简化示意图,如图3-1所示。

图3-1 数字交换机中两用户通话经数字交换网连接的简化示意图[4]

3.2 时间(T )接线器

3.2.1 T 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T 接线器的作用是完成同一复用线(母线)上的不同时隙的交换。即将T 接线器中输入复用线上的某个时隙的内容交换到输出复用线上的制定时隙。

T 接线器的结构如图3-2所示。由图可见,T 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储器(SM )、控制存储器(CM )以及必要的接口电路组成。SM 和CM 都包含若干个存储单元,存储器单元数量等于复用线的复用度。为了简化,通常将SM 和CM 用示意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语音存储器存储用户的语音信号。注意这里的语音信号是数字形式的并行码,因此在实际存储前需要将PCM 复用线上送来的串行码进行串/并变换,变换为并行码。在交换机中,SM 不仅可以存储语音信号,也可以存储用户的数据信息,以及信号音设备提供的数字化的信号音等。由于SM 用来存放语音信号的PCM 编码,所以每个单元的位元数至少为8位。控制存储器的作用是存储处理机的控制命令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内容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语音存储器地址。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 ,复用线的复用度为j ,则应满足2i

≥j 。)

HW3

HW1 TS 2 TS 31 TS 31 TS 2 数字交换网络 A A A B B B

图3-2 T 型接线器的结构[2]

3.2.2 T 接线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T 接线器可以有两种控制方式:输出控制方式和输入控制方式。在两种控制方式下,语音存储器(SM )的写入和读出地址按照不同的方式确定。

(1)输出控制方式

采用输出控制方式的T 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3所示。输出控制方式也叫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T 接线器的输入线的内容按照顺序写入话音存储器(SM )的相应单元,即输入复用线上第I 时隙的内容就写入SM 的第I 个单元。话音存储器的写入地址,是由时钟信号分频后得到的。而输出复用线某个时隙应读出话音存储器的哪个单元的内容,则由控制存储器的相应单元的内容来决定,即控制存储器的第j 个单元存放的内容k ,就是输出复用线第j 个时隙应读出的话音存储器的地址。控制存储器的内容是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写入的,在此呼叫接续期间,控制存储器j 单元的内容保持不变。例如,在图3-3中,要将T 接线器的输入线上TS 6的内容S 交换到输出线的TS 20上,为完成这个交换,计算机在呼叫建立时将控制存储器第20单元的值设置为6;在此呼叫接续期间,输入复用线TS 6的内容S 按照数序写入话音存储器的6单元,而在时隙20时,由于控制存储器的20单元的内容是6,就将话音存储器6单元的内容S 输出到输出线的TS 20,从而完成规定的交换。

(2)输入控制方式

采用输入控制方式的T 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4所示。输入控制方式也叫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T 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哪时钟 CLK TS j

TS 1 语音存储器

SM 控制存储器 CM

S S 语音信息 S

控制命令字

个单元,由控制存储器相应单元的内容来决定。即控制存储器的I 单元的内容j ,就是输入复用线TS i 的内容应写入的话音存储器的地址j 。同样,控制存储器的内容,是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的。而输出复用线的某个时隙,就依次读出话音存储器相应单元的内容,即在时隙k 时,就将话音存储器的k 单元的内容读出,输出到输出线的TS k 。话音存储器的读出地址,是由时钟信号分频得到的。例如,在图3-4中,要将输入线上TS 6的内容S 交换到输出线的TS 20,在建立这个交换时,计算机将控制存储器的6单元的值设置为20,在这个呼叫接续期间,由于控制存储器的6单元的值为20,就将输入线TS 6的内容S 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0单元,而在时隙20时。就将话音存储器20单元的内容S 读出并输出到输出线的TS 20,完成交换。

SM

TS 6 TS 20

6

31

CLK 写 读

CM

20

31

写 读 CLK

CPU

图3-3 输出控制方式下工作的T 型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图

3.3 空间(S )接线器

3.3.1 S 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S 型接线器的作用是完成在不同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内容的交换,即将某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同一时隙。

S S S

6

SM

TS 6 TS 20

20

31

写 读 CLK

CM

6 31 写 读 CLK

CPU 图3-4 输入方式下工作的T 型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图

S 接线器的组成结构如图3-5所示。

HW 1 HW 1

HW 2 HW 2

HW 3 HW 3

CM 1 CM 2 CM 3

1

. .. … m

图3-5 S 接线器的组成结构 由图可见,S 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n 条输入复用线和n 条输出复用线的n*n 的电子接点矩阵、 S S S

S 20

控制存储器组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S 接线器交换的时隙信号通常是并行信号,因此,在实际交换系统中,如果交换的话音信号是8位的数字信号,则图3-5所示的交叉矩阵就应该配备8个,每个完成1位的交换。当然这8个交叉矩阵是在同一组控制存储器中控制命令控制下并行工作的。电子交叉点矩阵由高速门电路构成的多路选择器组成。矩阵的大小取决于S 接线器的内容,例如8×8的交叉矩阵可由8个8选1的选择器构成。控制存储器共有n 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等于复用线的复用度。第j 组控制存储器的第I 个单元,用来存放在时隙I 时第j 条输入(输出)复用线应接通的输出(输入)线的线号。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 ,S 接线器的输入(输出)线的数目为n ,则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应满足以下关系:2i

≥ n.

3.3.2 S 接线器的两种控制方式和控制原理 S 型接线器有输入和输出两种控制方式。在输出控制方式下,控制存储器是为输出线配置的。对于有n 条输出线的S 接线器来说,配备有n 组控制存储器CM 1-CM n,设输出线的复用度为m,则每组控制存储器都有m 个存储单元。CM 1控制第1条输出线的连接,在CM 1的第I 个存储单元中,存放的内容是时隙I 时第1条输出线应该接通的输入线的线号。Cm 2控制第2条输出线的连接,以此类推,CM n 控制第n 条输出线的连接。控制存储器的内容是在连接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的。在输出控制方式下工作的S 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6所示。

TS 3 TS 2 TS 1 TS 3 TS 2 TS 1

HW 1 HW 1 HW 2 HW 2

HWn HWn

CM 1 CM 2 CMn

1

2 3 …

31

图3-6 输出控制方式下工作的S 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由图可见,由于控制存储器CM 1的1号单元值为n,所以输出线HW 1在时隙1时与输入线HWn 接通,将输入线HWnTS 1上的内容C 交换到输出线HW 1的TS 1上,CM 1的2号线单元的值为2,所以输出线HW 1在时隙2时与输入线HW 2接通,将输入线HW 2TS 2的内容e 交换到输出线HW 1的TS 2。 n 2 2 1 1 n 2 n

1 g d a

h e b i g f c f b i d a h e

c

在输入控制方式时,控制存储器是为输入线配置的,在控制存储器CM q的第I 个单元中存放的内容,是第q条输入复用线在时隙I 时应该接通的输出线的线号。

在输入控制方式下工作的S 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7所示。

TS 3 TS 2 TS 1 TS 3 TS 2 TS 1

HW 1 HW 1

HW 2 HW 2

HWn HWn

CM 1 CM 2 CMn

1 2 3 …

31

图3-7 输入控制方式下工作的S 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g d a

h e b i h f c f a

g d c i e b 2 1 n

2

1 n

2 n 1

第四章 TSST 时分数字交换网

TSST 为四级交换网络,两侧是T 接线器,中间是S 接线器对于有n 条输入复用线和n 条输出复用线的交换网络而言,需要配置2n 套接线器。其中一个n 条复用线在输入侧,称为初级T 接线器,将输入线上的某个时隙的内容交换到选定的交换网络内部公共时隙;另一个n 套在输出侧,称为次级T 接线器,将交换网络内部的公共时隙的内容交换到输出线的定制时隙。交换网络内部能够提供的公共时隙的数量决定了交换网络中能够形成的话路通道的数量。中间的S 接线器主要由相应设计的线路来决定,是用来将交换网络内部运载用户信息的公共时隙,从一条输入侧复用线上交换到规定的一条输出复用线上。而初级T 接线器和次级T 接线器一般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一般将数字交换网络的输入端称为上行通路,用来与用户信息的发送端相连;将数字交换网络的输出级称为下行通道,用来与用户信息的接收端相连,TSST 交换网络结构图如图4-1所示。 图4-1 TSST 数字交换网络

4.1 串/并变换和并/串变换

经过串/并变换的信号由数字交换部件完成必要的交换之后,还需要由并/串变换电路完成并/串变换,然后再经过PCM 系统传出去。并/串变换电路可以由锁存器和一位寄存器等基本电路组合实现,并/串变换的原理图如图4-2所示。

CP TD ∧0

输 D 0

HW0

入 D 7 CP S TD 0∧CP 输

CP TD ∧7 S 出 HW7

图4-2 并串变换原理图

锁存器 锁存器7 移位寄存

器 移位

寄存

T 1 T n

T 2 T 1T 2 T n

S

n ×m

交叉矩阵 S m ×n 交叉矩阵

4.2 TSST 接续网 TSST 时分数字交换网由二级T 型接线器和二级S 型接线器组成。TSST 接续网方框图如图4-3所示。

串并转换 并串转换 串并转换 并串转换 T S S T

0 0 0 0

(512) (512)

15 0 7 0 0 7 0 15

15 0 15

0 0

16 15 15 16

(51 8 8 (512)

127 15 15 127

7

图4-3 TSST 网络方框图 由图可知:初级为128个初级T 接线器,每个T 接线器输入为16线,经过并串变换后,输出为8线。中间级由1个8×16的S 接线器(S1)和一个16×8的S 接线器(S2)构成,16个S1接线器和16个S2接线器为一组,一共8组。次级为128个T 接线器,每个接线器输入为8线,经过串并变换后,输出为16线。如果每个T 型接线器可进行16端脉码交换,则TSST 网的总容量可达128×16=2048端脉码。中间二级S 型接线器是背对背地对称连接,即第二级S1接线器为8×16矩阵,第三级S2接线器为16×8矩阵。第一个初级T 接线器的8条输出线分别与每组S 接线器的第一个S1接线器的第一条输入线相连 ,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初级T 接线器的8条输出线分别与每组S 接 8 16 16 8 8 16 16 8

8 16 8 16 16 8 16 8

线器的最后一个S1接线器的最后一条输入线相连。每组的S1接线器的输出线分别与组内的S2接线器的输入线相连。第一个S1接线器的16条输出线分别连接组内16个S2接线器的第一条输入线。同理,最后一个S1接线器的16条输出线分别连接组内16个S2接线器的最后一条输入线。第一个次级T接线器的8条输入线分别与每组S接线器的第一个S2接线器的第一条输出线相连,同理,最后一个次级T接线器的8条输入线分别与每组S接线器的最后一个S2接线器的最后一条输出线相连。假设:信号从初级第一个初级T接线器的的第0号输入线的第10时隙到第一个T接线器的第0号输出线的第10时隙(初级T1接线器输入可实现32个时隙之间的交换,而输出则实现64个时隙的交换);通过S1中第0号输入线到S1中第0号输出线(S1的内部时隙选择第5时隙),再传送给S2的第0号输入线至S2的第0号输出线(S2的内部时隙选择第5时隙);在经过次级T接线器的第0条输入线的第20时隙到达终点。

4.3 TSST网络工作原理

初级T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方式, S1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方式, S2接线器采用输处控制方式,次级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设在一次呼叫中主叫用户A占用HW1的TS10,被叫用户占用HW3的TS20,为完成这两个用户的通话,就要将主叫用户A的发话话音的PCM编码送给B用户,将B用户的发话上行通路HW3的TS20交换到下行通路HW1的TS10。下面简要说明主叫用户A到被叫用户B 的交换过程。网络交换图如图4-4所示。

A到B的交换:将用户A的话音信息的PCM编码由交换网络的上行通道HW1的TS10,交换到用户B占用的下行通道HW3的TS20,交换网络内部时隙选用ITS5 。为了完成这个交换,计算机在呼叫建立时将初级T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CMA1(5)的值设置为10;将S1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CM2(5)的值设置为1,CM1(5)的值设置为2,将S2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CM2(21)的值设置为3,CM3(21)的值设置为2;将次级T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的CMB2(5)的值设置为20。由于初级T接线器采用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上行通路HW1的TS10传送来的用户A的话音信息的PCM编码写入其话音存储器SMA1(10),在时隙10时被读出并送到其输出端,也是S1接线器输入线HW1的ITS5。由于S1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方式,S1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CM2(5)的值为1,CM1(5)的值为2,所以S接线器的输入线HW1与输出线HW2在时隙5接通,也是S2接线器输入线HW2的ITS5。由于S2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方式,S2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CM2(21)的值为3,CM3(21)的值为2,所以S1接线器的输入线HW2与输出线HW1在时隙21接通。将用户A的话音的PCM编码传送到S2接线器的输出线HW2的TS5,即次级T接线器SMB3的输入线的ITS5,由于次级T接线器采用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由其输入线TS10传送来的用户A话音信息被写入话音存储器SMB3(20),因CMB3(5)的内容是

20,所以在时隙20时,用户A 的话音信息从SMB3(20)读出被传送到HW3,完成了规定的交换。 初级T 接线器 S1接线器 S2接线器 次级T 接线器

(输出控制) (输出控制) (输出控制) (输入控制)

SMA1 SMB1

0 0

TS 10 ITS 5 ITS 21 TS 10

10 10 HW1 HW1 63 63

输入 输出

S1 S1

0 0

0 0

5 5

21 21

63 63 63 63

CMA1 CM2 CM2 CMB1

SMA3 S2 S2 SMB3

0 0 0 0

TS 20 ITS 21 I ITS 5 TS 20

20 21 5 20 HW3 HW3

63 63 63 63 CM3 CM1

0 0

21 5

63 63 CMA3 CMB3

图4-4 TSST 网络的工作原理

B 到A 的交换:将用户B 的话音信息的PCM 编码从交换网络的上行通路的HW3的TS 20交换到用户A 占用的下行通路的HW1的TS 10。其内部时隙ITS 采用反相法来确定。采用反向法时,两个通路的内部时隙相差半帧,公式见(4-1):

A 10 A A 2 1

2 B B B 20 B B B A A A

20

3 10

n mod )2n X (Y += (4-1)

式中Y 为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号,X 为正向通路的内部时隙号,n 为每帧的时隙数(即复用度)。(X+n/2)mod n 表示(x+n/2)对n 取余。在本传输过程中,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号见公式(4-2): 21n )mod 232(5n mod )2n X (Y =+=+= (4-2)

因此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ITS 21。反向通路的交换过程与正向通路类似,这里不再累述。

第五章网络阻塞分析

网络的阻塞是指交换时发生对同一公共资源的争抢的现象。主叫发出呼叫时,被叫虽然空闲,但由于网络内部链路(这里主要指交换网络)不通,而使呼叫损失的情况。对于以上设计的TSST 网络,由图4-1和4-2可知,该网络是一个四级网络,输入级有128个16×8的T型接线器,输出级有128个8×16个T型接线器,中间级有128个8×16和128个16×8的S型接线器连接组成。TSST时分交换数字网的初级T接线器和次级T接线器分别为16条输入线和16条输出线,数量相等。初级T接线器的某一条输出线(如第一条)连接了第一个S接线器组中S1的第一条输入线,初级T 接线器的某一条输出线(如第二条)连接了第二个S接线器组中S1的第一条输入线,以此类推,初级T接线器的每一根输出线都与S接线器的每一条输入线相连接,数量相等。因此,该系统无网络阻塞。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产物,是数字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关键设备,在电信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为基础的数字电话网已能向用户提供良好的话音及相关新业务。近20年以来,程控数字电话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程控交换技术在交换领域也出现了新情况,即“新技术层出不穷,多种新技术同时发展,技术可选择性不易确定及各个学科技术相互交叉”。

本次课程设计虽然经历了不少的麻烦,但是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获得了设计上的突破,而且感受了完成一件事情的小小成就感。同时也加深了对现代交换原理的理解及使用,巩固了T、S 接线器工作的基本原理以及两种控制方式。根据课本上的TST交换网络的原理及设计,完成了TSST 型的原理设计图,同时根据参考资料,叙述TSST交换网路从A到B,和从B到A方向的信息传送原理。

在这个工程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整个实验系统图不理解。通过多次询问同学和老师讲解,总算是弄明白了中间两级S是如何工作的。同时内部时隙的设定也不是自己决定了的,要通过反向发来计算;由于对WORD功能用的不是很熟练,所有的图全是自己亲手画,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设计原理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不气馁,通过多种途径得到解决。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上有很多高手,通过他们可以寻求到自己意想不到的知识。

本次课程设计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一种升华,也是对动手能力的一种锻炼,收获颇多。我也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注精神,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成绩、做出创新。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电路设计框图及系统概述 (4) 三、各单元电路的原理及功能说明 (8) 四、波形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11) 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七、元器件列表 (14)

一、设计任务书 1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研究内容 现代通信网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其中交换设备是整个通信网的核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将连接到交换设备的所有信号进行汇集、转发和分配,从而完成信息的交换。电路交换是在电话网络中使用的一种交换技术,而数字程控交换机是电路交换机的典型代表。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简易数字交换网络,在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的硬件基础上,完成类似PCM系统有关的时隙内容在时间位置上的搬移,即时隙交换。研究意义 现代交换技术理论课上,我们对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进行了系统学习,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数字交换网络实现时隙的交换,不仅可以让我们从实践中加深对交换思想理论的理解,还能让我们对数字电路和元件以及通信原理的有关内容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通过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我们可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整合与统一,加强对仿真软件的掌握程度,对我们课程理论学习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培养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设计原理及设计要求 设计原理 在PCM30/32路数字传输系统中,每个样值均编8位码,一帧分为32个时隙,通常用TS0~TS31来表示,其中30个时隙用于30路话音业务。TS0为帧定位时隙,用于接收分路做帧同步用。TS16时隙用于信令信号传输,完成信令的接续。TS1~TS15以及TS17~TS31s时隙用于话音业务,分别对应第1路到第15路和第16路到第30路话音信号。 在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中,信道传输上采用了类似TDM的传输方式、定长组帧、帧定位码和信息格式。实验电路设计了一帧共含有4个时隙,分别用TS0~TS3表示,每个时隙含8比特码,依次为帧同步时隙、话路时隙、开关信号时隙和M序列时隙。四个时隙复合成一个256kbps数据流,在同一信道上传输。 另一方面,数字交换实质上就是把与PCM系统有关的时隙内容在时间位置上进行搬移,因此数字交换也叫时隙交换。时间接线器可以完成同一条母线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工作方式有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方式两种。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交换电路,具体要通过设计数字电路,实现对帧同步时隙的定位检测,并通过控制端控制实现话路时隙、开关时隙和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C&C08 交换机系统介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 程控交换机一套。 三.实验内容 通过现场实物讲解,让学生了解CC08 交换机的构造。 四.实验步骤 CC08 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 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实验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实验维护终端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管理服务器通信,完 成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1.实验平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如图 1 所示: 图1 2.C&C08 的硬件层次结构 C&C08在硬件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 4 个等级: (1) 单板 单板是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 成单元。 (2) 功能机框 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SM中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3) 模块 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如交换模块SM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 (4) 交换系统 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USM/TSM/UTM+AM/CM C&C08 模块模块模块 用户框+主控框USM 功能机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 ASL+DRV+TSS+PWX+ 母板SLB 用户框单板单板单板 C&C08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这种模块化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系统的安装、扩容和新设备的增加。 (2)通过更换或增加功能单板,可灵活适应不同信令系统的要求,处理多种 网上协议。 (3)通过增加功能机框或功能模块,可方便地引入新功能、新技术,扩展系 统的应用领域。 3.程控交换实验平台配置,外形结构如图2 所示: 中继框------ 时钟框--- --- 用户框 主控框--- BAM后管理服务器 --- 图2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 答: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学号:2013914115 姓名:邓志成班级:13电信----------------------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目得 1、2 程控交换系统得介绍 1、3 程控交换系统得整体设计方案 第二章程控交换硬件系统 2、1 话路系统及其实现 2、2 控制系统及其实现 2、3 时分交换电路 第三章程控交换软件系统 3、1 软件系统实现流程

3、2 程序得部分代码 第四章方案设计总结 摘要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模拟程控交换机及70年代初期推出数字程控交换机以来, 程控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同时, 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得需求迅速增长, 除电话业务外, 各种非电话业务如传真、用户电报、电子邮件、可视图文及数据通信等迅速兴起, 因此除了电话网外, 还存在其她得专用网络。当用户需要使用不同得通信业务时,必须按照业务类型分别向电信部门申请, 引入不同得专用用 户线与中断, 使用不同得规程与方式, 这给用户与管理部门都带来了不便。再者,建设专用网必然存在投资大、线路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弊病。解决这些问题得就就是用一个单一得网络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来提供各种不同类型得业务。小型字程控交换机以其成本低、易改造、线路利用率高等优势, 使其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有很大得开发潜力。 关键字:程控交换机通信时分复用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得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旨在提高我们在通信领域内得理论认识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巩固与加深对控制理论基本知识得理解与对仪表得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经过搜集资料,初步方案设计,系统组建,撰写设计报告得过程,得到一次科学研究工作得初步训练,提高科研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

网络课程设计交换网络三级结构综合设计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交换网络三级结构综合设计 姓名: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网络设备互联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完成时间:2013年6月----2013年7 月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制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网络设备互联”课程的基本知识 ●了解网络设备互联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综合运用“网络设备互联”课程和先修课程的理论及生产 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的相关训练。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来构建交换网络的三级结构,从而实现 相关的功能。 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课程设计所需软件、硬件等 软件:WindowsXP/7、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等 硬件:二层交换机RG-S2126 2台, 三层交换机RG-S3550 2台路由器RG-S20 2台计算机1台 课程设计进度计划 起至日期工作内容备注 6月24日-6月25日6月25日-6月27日6月27日-6月29日分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并合理安排 工作 进行设备配置及测设验证 编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排版 认真仔细的 分析搜索的 资料 参考文献、资料索引 序号文献、资料名称编著者出版单位 [1] 网络设备互联—实验指南高峡编著科学出版社 [2] 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目录 1 实验目的 (1) 2 背景描述 (1) 3 需求分析 (1) 4 实验拓补 (1) 5 客户需求 (2) 6 实验拓补说明 (2) 7 IP地址规划 (3) 8 详细设计 (3) 8.1 配置接入层交换机 (3) 8.2 配置汇聚层交换机 (4) 8.3 配置路由器 (6) 8.4 配置FTP服务器 (8) 8.5 验证测试 (10) 9 心得体会 (25) 参考文献 (25)

小型程控交换机课程设计

湖南文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系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07102班 学生姓名:贺伶燕 指导教师:王立 完成时间:2010年6月24号 报告成绩:

小型程控交换机的设计

目录 摘要 (4) Abstract (5) 第一章小型程控交换机的整体设计 (6) 1.1 程控交换机的简介 (6) 1.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6) 1.3 各模块的功能分析 (6) 1.3.1用户接口电路 (6) 1.3.2语音处理单元 (7) 1.3.3交换网络和中心控制单元 (7) 第二章核心模块——交换网络的介绍 (9) 2.1交换网络的一般结构和工作原理 (9) 2.1.1时间交换单元 (9) 2.1.2空间交换单元 (11) 第三章基于MT8980的交换网络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13) 3.1交换芯片——MT8980 (13) 3.1.1 MT8980的管脚说明 (13) 3.1.2 MT8980的功能说明 (14) 3.2控制单元——AT89S51 (15) 3.2.1 AT89S51的管脚说明 (15) 3.3 MT8980与AT89S51的连接 (16) 3.4 基于MT8089的交换网络实现原理 (17)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附录 MT8980与AT89S51的连线图 (21)

摘要 程控交换机采用了数字通信、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能提供多种电信业务,适应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的要求,是当前通信网特别是电话网中应用的交换系统的主体。而专用交换机很多时候造价太高或功能太强大造成浪费,解决这问题的途径就是小型程控交换机。其成本低、易改造、线路利用率高,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型程控交换机的整体结构和简单的工作过程,然后重点对交换网络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阐述,即MT8980交换芯片的工作原理和AT89S51单片机对该交换芯片的控制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芯片引脚连线图。 关键词:程控交换;交换网络;MT8980;AT89S51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学号:2013914115 姓名:邓志成班级:13电信----------------------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目的 1.2 程控交换系统的介绍 1.3 程控交换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第二章程控交换硬件系统 2.1 话路系统及其实现 2.2 控制系统及其实现 2.3 时分交换电路 第三章程控交换软件系统

3.1 软件系统实现流程 3.2 程序的部分代码 第四章方案设计总结 摘要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模拟程控交换机及70年代初期推出数字程控交换机以来, 程控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同时, 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需求迅速增长, 除电话业务外, 各种非电话业务如传真、用户电报、电子邮件、可视图文及数据通信等迅速兴起, 因此除了电话网外, 还存在其他的专用网络。当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时,必须按照业务类型分别向电信部门申请, 引入不同的专用用户线和中断, 使用不同的规程和方式, 这给用户和管理部门都带来了不便。再者,建设专用网必然存在投资大、线路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弊病。解决这些问题的就是用一个单一的网络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来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小型字程控交换机以其成本低、易改造、线路利用率高等优势, 使其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字:程控交换机通信时分复用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旨在提高我们在通信领域内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加深对控制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对仪表的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经过搜集资料,初步方案设计,系统组建,撰写设计报告的过程,得到一次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提高科研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2 程控交换系统的介绍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模拟程控交换机及70年代初期推出数字程控 交换机以来, 程控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同时, 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需求迅速增长, 除电话业务外, 各种非电话业务如传真、用户电报、电子邮件、可视图文及数据通信等迅速兴起, 因此除了电话网外, 还存在其他的专用网络。当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时,必须按照业务类型分别向电信部门申请, 引入不同的专用用户线和中断, 使用不同的规程和方式, 这给用户和管理部门都带来了不便。再者,建设专用网必然存在投资大、线路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弊病。解决这些问题的就是用一个单一的网络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来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小型字程控交换机以其成本低、易改造、线路利用率高等优势, 使其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摘挂机检验原理与设计分析 学号:2 学生姓名:刘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2016年12 月17 日

目录 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二、设计目的··································································· 三、设计内容和目的···························································· 四、源代码····································································· 五、结果····································································· 六、心得······································································

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知识,进行现代通信网交换技术相关的课题设计研究与分析,掌握现代通信网交换节点所采用的技术,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方法。 2、教学要求 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在实验室现代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箱或者计算机上进行现代通信网交换技术相关的课题设计研究与分析。掌握相关课题的工作原理,深入研究相关课题系统组成及程序设计与分析 (1)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原理分析透彻,技术实现方案合理可靠; (2)按照现代交换原理相关研究课题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组成,完成从理论分析、系统软硬件组成、程序设计,调试及功能分析的全过程。 二、设计目的 摘挂机检测实验用来考查学生对摘挂机检测原理的掌握情况。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1、设计原理 设用户在挂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0”,用户在摘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1”,摘挂机扫描程序的执行周期为200ms,那么摘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0”到“1”的变化点,挂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1”到“0”的变化点,该原理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电话程控交换系统方案设计

xxxxxxxxxxxx联网中心智能化工程电话程控交换系统 设 计 方 案

设计单位:西安翰通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日期:2013年10月27日 第1章电话交换机系统 (4) 1.1前言 (4) 1.2系统需求 (5) 1.3设计依据 (5) 1.4产品选型 (6) 1.5产品特点 (6) 1.6系统功能 (22) 1.7产品接口 (26) 1.8符合信令: (27)

1.9主要技术指标 (27) 1.10工作环境 (27)

第1章电话交换机系统 1.1前言 通信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概念的提出及其作为通信发展目标的确立,技术将集成,业务将整合,单一的电话和数据及视频将难于硬性的分立,网络建设将纷纷面向集话音、数据、视频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对于网络建设者来说,在设计蓝图和选择设备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未来指向性问题,即既能适应世界通信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又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随之而带来各项新业务的拓宽和开展,这些都依赖于通信设备的进步。近两年,中国加强对外的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及计算机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超速发展,国内的数字交换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质量、功能、性能、自主知识产权、售后服务等方面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国外的产品水平。

1.2系统需求 1、程控交换机初装容量按2000用户,可以平滑升级至4000用户。 2、中继板配置数量不少10个ISDN 30B+D数字中继(采用PRI信令连接)、4个2M数字中继(采用7号信令连接)和32条模拟中继。 3、交换机来电显示板:按2000门交换容量配置。 4、语音配线架配置:负一楼语音配线架按4000门交换容量配置。 1.3设计依据 ?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暂行规定)GF001-9001 及补充规范;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暂行规 定;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及附件(GF002-9002.1、 9002.4); ?邮电部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及附件(GF002-9002.1、 9002.4)》 ?《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暂行规定) GF001-9001及补充规范》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暂行 规定》 ?《中国No.1信令》 ?国标GB3377一82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企业网络规划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doc

一.工程概况 公司有一栋独立大楼,高4层,每层面积2000平方米。由研发技术部(成员60人,分成硬件(25)和软件(35)2大部门)、生产部(主要产品是手持电子产品,110人,管理人员10人)和市场部(30个销售,10个工程师)组成。还有一般企业都有的后勤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公司管理层组成:董事会,1个总经理,3个副总经理。3个总监。 二.需求分析 1. 用户需求 公司网络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层为市场部和后勤部; 2层为生产部; 3层为研发技术部; 4层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办公室和财务部。 (2). 公司内部的计算机间采用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和IM(即时通讯) 系统联系。 (3). 公司内部网络与Interner之间采用100M光纤接入。 (4). 公司内部架设Web服务器,对Internet提供公司的形象和电子商务服 务。 (5). 财务部可以访问财务数据服务器,其他部门不能访问财务数据服务器。 (6). 为保证安全,Internet与公司内部网络间应该采用防护措施,防止外界 对内部网络未经授权的访问。 2.稳定可靠需求 现代企业的网络应具有更全面的可靠性设计,以实现网络通信的实时畅通,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随着企业各种业务应用逐渐转移到计算机网络上来,网络通信的无中断运行已经成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关键。现代大型企业网络在可靠性设计方面主要应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不仅要考察网络设备是否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冗余

备份,还要从网络设备整体设计架构、处理引擎种类等多方面去考察。 (2)、业务的可靠性设计:网络设备在故障倒换过程中,是否对业务的正常运行有影响。 (3)、链路的可靠性设计:以太网的链路安全来自于多路径选择,所以在企业网络建设时,要考虑网络设备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链路自愈手段,以及快速重路由协议的支持。 三.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1. 网络设计总体要求 灵活性:系统具有较高的适应变化的能力。当用户的物理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在非常简便的调整下重新连接;布线系统且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 实用性:系统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简单、易扩展的特点。布线系统应在满足各种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材料成本;布线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扩展的特点。 可扩展性:网络结构和系统结构模块化,易于扩充,适应未来发展。 高可靠性:网络建设应立足于现有成熟的技术,具有高可靠性,并考虑主干设备的备份 2. 网络IP地址规划及VLAN划分 企业网计划使用私有的C类IP地址。IP地址分配原则如下:集团使用IPv4地址方案。

程控交换机简介讲解

程控交换机简介、工程设计 学生:何培尧易添财 内容摘要:自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来,为适应多个用户之间电话交换的要求,出现了多种类型的交换机,而在电话交换机中引入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就是交换技术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就此,这种属于全电子类型,采用程序控制方式的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暨程控交换机登上了时代的大舞台。程控交换机是目前自动电话交换机最先进的一种,现代电话交换已经全部采用了程控交换。本文主要介绍了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分类、基本组成和程控交换工程设计。 关键词:程控交换机全电子存储程序控制

目录 前言 (1) 1 程控交换机的发展 (1) 1.1 交换机的演进过程 (1) 1.2 程控交换机的发展 (2) 1.2.1 程控交换机中话路网的发展 (2) 1.2.2 程控交换机中控制方式的发展 (2) 1.2.3 程序软件的发展 (2) 1.2.4 接入业务的发展 (2) 2程控交换机的基本构成 (3) 2.1 外围接口单元 (3) 2.1.1用户线接口电路 (3) 2.2 交换网络 (4) 2.3 控制系统 (4) 2.4 信令系统 (4) 2.4.1 用户线信令 (5) 2.4.2 局间信令 (5) 2.5 出入中继器 (5) 3 程控交换机的工程设计 (6) 3.1 系统设计 (6) 3.2 机房设计 (6) 3.3 电源设计 (6) 3.3.1 要求 (6) 3.3.2 措施 (7) 附录1:电话接续的基本信令流程 (8) 附录2: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图 (9) 附录3:交换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网络 (10) 参考文献: (11)

程控交换机简介、工程设计 前言 人工交换的效率太低,不能满足大规模部署电话的需要。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开关电路技术的成熟,人们发现可以利用电子技术替代人工交换。电话终端用户只要向电子设备发送一串电信号,电子设备就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将请求方和被请求方的电路接通,并且独占此电路,不会与第三方共享(当然,由于设计缺陷的缘故,可能会出现多人共享电路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串线”)。这种交换方式被称为“程控交换”。而这种设备也就是“程控交换机”。 由于程控交换的技术长期被发达国家垄断,设备昂贵,我国的电话普及率一直不高。随着当年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陆续自主研制出程控交换机,电话在我国得到迅速地普及。 目前,语音程控交换机普遍使用的通信协议为七号信令(Signalling System No.7) 1 程控交换机的发展 1.1 交换机的演进过程 自从1876年贝(Bell)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和科技水平不断地提高,电话交换技术处于迅速的变革与发展中。其历程大致可分为人工交换、机电交换与电子交换三个阶段。 1878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新哈芬港就出现了人工交换机,他是借助话务员进行电话接续,其效率是极低的。 1891年,美国人史端乔(Strowger)发明了升降旋转接线器,并继而出现了步进制(step-by-step)交换机,它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人工时代迈入机电自动交换时代。这种交换机虽然实现了自动连接,但仍存在着速度慢、效率低、杂音大与机器磨损严重等缺点。 1919年,瑞典工程师比图兰特(Betulander)与帕尔姆格林(Palmgren)申请了纵横接线器专利,并于1926年和1938年分别在瑞典与美国开通了纵横制(crossbar)交换机。 1965年,美国贝尔系统经过艰苦努力在新泽西州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存储程序控制的电子交换机(No.1ESS),这一成果标志着电话交换从机电时代跃入电子时代,使交换技术发生划时代的变革。由于电子交换机具有体积小,速度快且便于提供有效而可

路由与交换课程教学设计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题目:集团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姓名:XXX 学号:XXX 专业:网络工程 院系:XXX学院 完成时间:2013-11-13

集团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1 绪论 (1) 2需求分析 (1) 3内容与方法 (1) 3.1设计场景: (2) 3.2设计要求: (2) 3.3设计分析: (2) 3.4设计步骤: (3) 3.4.1网络拓扑 (3) 3.4.2 网络配置 (4) 3.5 设计结果: (7)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路由与交换技术》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内容涉及路由器与交换机的综合配置、对实际案例的规划和设计等。在前阶段的学习中,进行了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各个知识点的专项练习,在基础知识掌握之后,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并能针对实际案例进行综合性地规划、设计和配置来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本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原理和配置;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这门课的理解,在理解相关设备的原理知识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需求分析 根据公司内部管理模式和要求以及使用网络的安全性等,作出以下需求与分析,以确保公司能够方便快捷的管理和使用网络的安全性。 (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对路由器设置使能密码,加密使能密码,虚拟终端线密码,并能telnet登录; (2).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划分VLAN

程控交换机课程设计

电子工程系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程控交换机机房勘测 年级:2014级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学号: 0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2016.11.21—2016.12.18

目录 1.前言 (2) 2.任务描述 (2) 2.1机房设备布局原则 (3) 2.2机房电缆布置原则 (4) 2.3机房平面设计图与走线图的注意事项 (5) 4.实现过程 (6) 5.结果 (6) 前言 设计工作中,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有据——各种标准、规范、上一级部门的文件、设备厂家的资料等等,机房勘察是整个工程的前期阶段,对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和以后的维护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说机房勘察质量的好坏和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以后机房的使用和布局。 2.、任务描述 1. 根据机房空间大小和用户终局容量,进行交换机房平面布局规划,确定本次工程所配置的设备的具体安装摆放位置。并对将来扩容发展位置进行规划。 2. 根据设备安装位置,确定机房电缆走线路由、走线方式,明确每类电缆的安装连接方式,确定电缆走线所经过的走线梯、走线孔洞、配线架的具体位置; 3. 根据合同配置情况和设备的安装方案,确定各类工程安装材料的规格、型号、

接头、长度和数量及其它安装成套件的规格和数量; 4. 根据勘测结果完成各类勘测文档、图纸的制作。 2.1机房设备布局原则 1. 机房布置方案要结合设备结构特点,既考虑本期工程,同时要考虑将扩容的位置。 2. 机房布置要考虑机柜安装与固定的可操作性,要方便电缆走线。 3. 首先要确定机房的主走道,主走道的宽度不少于1.0米。 4. 机柜靠主走道侧列对齐,当需增加一排机柜时,尽可能从主走道侧开始摆起。切记一排机柜不要从两边向中间摆或从另一侧向主走道侧摆。 5. 机房的行间距尽可能保持一致,行间距一般不少于0.8米。对于我司目前发货的B型拼装机柜(特别是128模中心局),行间距也不能太大(受行间走线槽制约,行间距应在650mm~950mm之间)。 6. 机柜摆放应尽可能少破坏防静电地板。当为了保持行间距需破坏较多地板时,需与局方协商,由局方负责人二者选一。 7. 电源分配柜应尽可能设在一排机柜的第一列。 8. 重要设备如AM/CM、BAM、重要中继的TSM架要离值班室或控制室近一些,以便维护人员进出维护及观察。 9. 维护终端、告警箱一般要设在控制室。 10. 同一期同类机柜在不影响以后扩容的前提下,尽可能摆放在一排。当一排摆放不下时,可考虑将同一用户模块的机柜提出,另起一排。无需扩容或扩容对位置无明显要求的机柜(如:OLT机柜)应设于靠主走道侧(不一定是第一架)。 11. 同一模块的机柜应尽可能位于同一排。同一机房有多个模块时,管理模块可居中考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上级局的中继模块尽可能与管理模块就近同排摆放。 12. 一般情况下,新上机柜正面需与原有机柜正面保持一致。对于新建机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机柜正面需面向控制室。 13. 机柜的安装位置应具有唯一性,在标注一排机柜的位置时,严禁一排机柜的左右(上下)侧距不同的参照物同时出现标注。 14. 在不影响行间距的情况下,机柜的正面需与地板的边缝对齐。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程控交换与通信网系:三系 学生姓名: 班级:11通信工程1班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江晓明 开课时间: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天 老师通过现场设备讲解,让我们理解C&C08交换机的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 一、认识实验平台 CC08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语音信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本实验平台由如下六大部分组成:BAM后管理服务器、主控框、时钟框、中继框、用户框、实验用终端。 二、认识单板 C&C08MPU主处理机板 C&C08MPU是B型机平台所用的主控板,主控板是SM模块的核心控制部件,主要用于处理SM模块的各种业务,完成对主控框内其它单板的控制。 三、认识软件 C&C08的软件结构 C&C08的软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前台)软件和终端OAM(后台)软件两大部分构成, 主机软件是指运行于交换机主处理机的软件,它采用自顶而下和分层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主要由操作系统、通信处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呼叫处理模块、信令处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等七部分组成。其中,操作系统为主机软件的内核,属系统级程序;其他软件模块则为基于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级程序。 若从虚拟机的概念出发,可将C&C08的主机软件分为多个级别,较低级别的软件模块同硬件平台相关联,较高级别的软件模块则独立于具体的硬件环境,各软件模块之间的通信由操作系统中的消息包管理程序负责完成。整个主机软件的层次结构如下图1-1所示。

图1-1 四.电话跟踪 点击“维护”-》“跟踪”-》“接续动态跟踪”,跟踪事例如下:1.电话为5550023呼叫5550022 图1-2接续动态跟踪(一)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0年春季学期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 DSN网络设计 专业班级: 07级通信工程(3)班 姓名: 陈晓莉 学号: 07250312 指导教师: 薛建彬 成绩:

中文摘要 数字交换机的话路系统有数字交换网络和各种终端设备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各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通路和实现交换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配合。数字交换机采用程控时分交换技术,传输和交换的是PCM化的数字信息。 数字交换网络是数字交换的核心,交换机的容量主要取决于交换网络的大小和处理机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数字交换网络处于系统结构的中心,它为各种终端模块提供接续通路,也为终端处理单元和辅助处理单元中的微处理机之间传递控制信息提供通路。 本课程设计掌握DSE的工作原理和DSN的组网规则,熟练运用基本设计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实现5万用户(话务量:0.02爱尔兰/用户)的电信级DSN网络图纸设计。 关键字:DSN;DSE;话务量

目录 前言................................................................ - 1 - 第1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 2 - 1.1 目的及意义................................................... - 2 - 1.2 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 2 - 1.3 内容和要求................................................... - 2 - 第2章数字交换单元(DSE)............................................ - 3 - 2.1 DSE的结构.................................................... - 3 - 2.2 交换机内帧格式、信道字和选择命令.............................. - 5 - 2.3 DSE的工作原理................................................. - 7 - 第3章数字交换网络(DSN)............................................ - 9 - 3.1 DSN的结构..................................................... - 9 - 3.2 DSN的工作原理................................................ - 11 - 第4章 DSN网络设计.................................................. - 13 - 4.1 总体硬件系统................................................. - 13 - 4.2 数字交换机的接口............................................. - 15 - 4.3 DSN的扩充................................................... - 17 - 参考文献............................................................. - 19 - 总结................................................................ - 20 -

通信工程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和实践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通信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培养学生进行通信网络实验的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和工程 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为以后从事专业学习及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的先修课是:《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网络》。 二、课程目标 1.知道《通信工程综合设计》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相关概念、方法和课程设计文档的撰写格式。 3.学会灵活运用一些具体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4.对学生数据结构知识的全面综合训练,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 今后软件开发工作所需的动手实践能力,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的 设计、程序设计时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以及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团体协作精 神的培养。 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对通信系统中所涉及的用户接口技术、本地交换技术、语 音编码技术、信道接口技术、信道同步技术、信号复接技术、中继接口技术、信道传 输技术等电路在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有一个完整全面了解。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 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内容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能说明和解释。 掌握———是指能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通信系统设计原理。 学会———是指能运用这些知识从事科研、产品开发、运营、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 教学内容知道理解掌握学会 1.通信系统常用信道特性测量 1白噪声特性测量√瑞利衰落信道特性测试与仿真2√莱斯衰落信道特性测量与仿真3√二径衰落信道特性测量与仿真4√非线性信道、硬限幅信道特性测量5√√光纤传输系统实验6 2.电信交换与接入 1程控交换与常用编码技术√2系统同步实验无线传输/软件无线电实3无线通信常用传输技卫星通信常用传输技移动通信常用调制方通信系统综合实4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用户接口技本地交换技语音编码技 信道接口技信道同步技术信号复接技中继接口技术信道传输技二次开发实5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通信工程综合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选修课,是通信课程的重要实践课程。一般情况 下,安排连续的一周或分散在一个学期在实验室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可视实验室的实验 条件灵活安排,也可依据学生兴趣分组安排,如下: 课时安排及教学方法表

程控交换机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机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 学号:

实验内容:实验一、交换机硬件配置SM模块 实验二本局用户基本呼叫数据配置模拟实验实验步骤:实验一 1.上在桌面双击图标,进入以下界面 3、双击“程控cc08”

4、业务操作终端--------cc08交换机业务维护 5、登陆成功

6、系统--------执行批命令 ?7、再将已经调试好的命令文件脚本“SM模块硬件配置”,在“系统”-》“执行批命令”,或按CTRL+R,点击“打开” 。 ?系统会自动执行并在【维护输出】窗口同样会显示执行结果:

心得体会: 时隔一年半再次来到程控实验室,带着参观时候的好奇与疑问再次认识了交换机,学习了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及使用。 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己动手做项目的能力。本次实习,是对我能力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实习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锻炼了我其他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首先,它锻炼了我做项目的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在编写调试运行程序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其次,这次实习不仅使我学到了知识,丰富了经验。也帮助我缩小了实践和理论的差距,使我对系统编程有了进一步了解。这次实习将会有利于我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我会把握和珍惜实习的机会,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最后,我要感谢系里组织的这次十分有意义的实习,使我们学到了很多,也领悟了很多。同时,也要感谢为这次实习默默付出的老师,是她辛苦的汗水使这次实习得以完美结束。

路由与交换课程设计

路由与交换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书 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 盐城师范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题目: 企业网路由与交换设计与综合配置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利用所学知识,能根据实际需求对网络的路由与交换进行设计并进行相关配置。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动手能力。 要求如下: 根据需求背景描述,对网络进行规划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在GNS3或者Cisco Packet Tracer中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验证和测试,并最终形成文档。技术要求软下: 1、采用NAT相关技术,使公司内部网路接入互联网; 2、路由技术方面采用RIPv2或者OSPF,采用合适的策略路由技术,能根据目的地址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出口; 3、局域网内各部门采用VLAN进行隔离; 4、网络内部采用DHCP进行IP地址的管理与分配,注意对关键设备进行地址保留与地址绑定,提高网络安全性; 5、设计并配置合适的访问控制规则,对网络数据进行分类与控制,对公司内部网络进行有效保护; 6、采用VPN技术,实现分部到总公司的安全互联; 7、采用链路聚合、VRRP、HSRP等技术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8、采用SNMP等相关技术,使网络设备方便管理,能对网络进行有效监控。

需求背景简单描述: 某公司总部由六个部门组成,分别是财务部、销售部、信息部、设计部、人事部、总经理室。公司位于一栋三层楼房中,每层分别有两个不同的部门,各个部门大约20-40人不等,信息中心位于公司一楼。根据需要,公司进行全新网络建设。要求:核心交换机和出口路由器设在信心中心,每层楼弱电间放置一台汇聚层交换机供楼层各部门接入交换机接入,划分VLAN和配置访问控制规则,使得销售部与财务部可以互相访问,总经理室可以访问任何部门,其他部门间不能互相访问。公司根据需要,有电信和网通两个网络出口。公司在外地有一分支机构,通过VPN和总公司互联互通。此外,要考虑员出差在外访问公司内部网络的需求。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1.引言 1.1用户接口电路简介 (3)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1.3 课程设计内容 (3) 1.4 课程设计要求 (4) 2.电路工作过程 2.1 用户接口电路功能 (4) 2.2 PBL38710芯片功能及使用 (5) 2.3 PCM编译码器TP3067 (6) 3. 用户线接口电路原理 3.1 用户线接口电路原理 (7) 4.心得体会 (9)

1.引言 1.1. 用户接口电路 用户电路也可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任何交换机都具有用户线接口电路。根据用户电话机的不同类型,用户接口电路分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和数字用户接口电路两种。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在实现上的最大压力是应能承受馈电、铃流和外界干扰等高压大电流的冲击,基于实现和应用上的考虑,通常将BORSCHT 功能中过压保护由外接元器件完成,编译码器部分另外单成一体,集成为编译码器(CODEC),其余功能由集成模拟SLIC完成。 用户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各种用户线与交换之间的连接,通常又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根据交换机制式和应用环境的不同,用户电路也有多种类型,对于程控数字交换机来说,目前主要有与模拟话机连接的模拟用户线电路 (ALC)及与数字话机,数据终端(或终端适配器)连接的数字用户线电路(DLC)。 1.2 课程设计目的 1、全面了解用户电路的功能及其实现方法 2、熟悉用户电路接口电路PBL38710和PCM编译码集成电路TP3067的电路组成和使用方法。 3、掌握模拟用户接口电路和PCM编译码器在程控交换机中的作用,进一步加深对用户模块七个功能BORSCHT的理解。 1.3课程设计内容 利用PBL38710和PCM编译码TP3067组成用户接口电路,完成用户电路的七项功能。 1.4课程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