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孙膑赛马的故事谈交易策略

从孙膑赛马的故事谈交易策略

从孙膑赛马的故事谈交易策略
从孙膑赛马的故事谈交易策略

从孙膑赛马的故事谈交易策略

孙膑赛马的故事已为世人所熟知,在田忌的马总体上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孙膑通过调整比赛策略把握了制胜的先机,以二比一战胜齐威王的赛马,终于赢得齐威王的千两黄金。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2000多年前,却为今天的投机交易者揭示了制胜的核心理念。

一、怎么理解“胜”

一般意义上的理解,那就是以每战必胜的全胜方式来战胜对手。齐威王是这样理解的,田忌也是这样理解的。因此,在这样理解的思维方式下,田忌从来就没有机会在赛马场上战胜齐威王,而且是不战自败,因为田忌很清楚自己的赛马实力远不如齐威王的赛马。而孙膑则给了人们一个对“胜”的全新理解,“胜”只是一个结果,是由一系列胜利和失败的过程来组成,胜者只是最后的赢者,而非每战必胜。

普通交易者常犯的错误就是不切实际地希望全胜,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任何一次失误都会给交易者一次打击,从而影响到交易者的心态,以致经过多次失败以后最终从根本上击倒交易者的自信。如果投机交易者能以孙膑这样的理解方式来处理投机交易,也许交易的成绩就会完全不同了。首先承认失败是整个交易活动的组成部分,甚至于某些交易还是必须主动放弃。其次,赢家只是胜多亏少的最终获利者,而非是要赢得所有的交易。只有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交易者才会坦然地接受交易的亏损,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投机交易。

二、学会主动放弃

为了能够赢得整场赛马的胜利,孙膑选择了主动放弃第一场上等马的比赛,正是主动放弃这一场比赛,孙膑才获得了后两场比赛的主动权,从而为全局的获胜奠定了基础。

投机交易也是如此,交易者应当有选择地放弃一些交易机会,特别是在入市之后,应当主动退出一些表现不好的仓位,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为整个交易计划的获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策略能够改变结果

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强者才能成为胜者。因此,齐威王的赛马是最强的,别人的赛马根本没有战胜它的实力,事实上田忌的赛马确实从来就没有战胜过齐威王的赛马。而孙膑通过调整比赛策略最终战胜了人们认为根本没有可能战胜的齐威王的赛马,而且是未战就已胜算在先。这充分显示出了策略应用的重要性。

在投机交易过程中,大多数交易者关注基本面情况的变化,关注对各项技术指标的研究和应用,关注市场参与者资金的实力大小,关注某某大户的持仓方向,却忽略了对交易策略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一些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常常全胜一流的交易技术和二流的甚至是三流的交易策略,而最终成为市场交易的失败者。

风险的认识

当人们涉足股票或期货市场时,一般认为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投资领域,特别是期货市场由于保证金制度和T+0的交易方式,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一般被放大10-20倍,因此,要想从股票、期货市场盈利,首先必须对这一领域的投资风险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

我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和我的外公外婆住在一个苗族村庄里,这里的人们外出都要走很长的一段山路,在一些危险路段常常有一些简易木桥,没有任何保护性设施。有一次村里的一个年轻人外出办事,回家时天已经黑了,下着毛毛细雨还刮着风,可谓夜黑风高,他急着往回赶路,山间的泥路又很滑,不知不觉中年轻人来到了一座桥边,他一心只想着赶路,没有留意这座桥的状况,当走到桥中央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年轻人脚下一滑掉了下去,好在手快,在下跌的过程中,他抓住了桥上的一根横梁,于是人就被吊在了半空中,年轻人心里很着急,心想这条路虽说是经常走,但平时谁也没有留意下面到底有多深,这时天很黑根本就看不清下面有多深,要是掉下去恐怕难免一死,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死死抓住这根横梁希望有人经过这里帮自己一把,年轻人就这样吊在那里,时间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人来,他的体力开始不支了,求生的欲望只能是死死抓住横梁,就这样他在那里吊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天快亮了,这时他的体力透支也快到极限了,他很费力地向下一看,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脚底到河滩的距离只有不到10厘米,年轻人泄气地松开了手,为了这10厘米他整整吊了一个晚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您在一条很黑的巷道里时,你会有恐惧感,如果这条巷道有灯,您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原因是在没有灯的情况下,你根本无法预知巷道里有什么样的风险存在。

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当我们面对一个无法预知的风险时,理论上讲这个风险对我们来说就是无穷大,在我们的心理上就会产生恐惧和不安全的感觉,而当我们能够预知风险的大小时,风险就会变得十分有限。并且有足够多的方法来避开或减少它的危害。

那么投资股票期货市场的风险究竟有多大?是否像自然灾害一样不可抗拒呢?我们是否也可以避开它而轻松地赚取利润呢?答案是肯定的。成功的交易者的个人经历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抓住市场交易的主动权

投机市场由于存在巨大的获利机会,使许多涉足这个行业的人,无一例外地饱受挫折而痴心不改。如果交易者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对交易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缩小交易风险的额度,则风险和盈利的比例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有可能实现以极小的代价获取超额的利润,达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止损”。

比如说,一个投资10万元的客户,他的预期风险可以设为30%,即3万元;如果交易者把这3万元分成10次投入市场交易,则每次投入市场的风险就是3000元,这样的风险每个投资者都能够接受。如果按盈亏比是3比1来测算,每次投入市场交易的预期利润至少为9000元以上。

当然,投资者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承受风险的能力大小来确定自己每次入市的风险,我想说明的是,通过“止损”这样一种最基本的风险控制方式,投资者的风险不仅实现可控而且风险大小可调。因此在期货市场这样一个高风险的投资行业里,“止损”常常被交易者喻为高空作业的保险带。

在实战过程中,由于我们不可能100%准确地预测行情的涨跌,更不可能在投入市场之后让市场朝有利自己的方向发展,也不能期盼市场价格每一次都能达到我们的赢利目标。我们也不可能用我们的资金和情绪来影响市场。我们在市场上无奈的时候太多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我们的亏损。因此“止损”是市场授给我们的主动权,也是我们唯一能永远100%实施的主动权,它让我们每次都能以极小的风险和市场拼搏一回,可以说“止损”是交易者在投机市场生存的根本。

必须明确:交易者只有通过“止损”这样一种方式才能实现以小搏大,以灵活性对机械性、以主动对被动地交易,才能实现以冒极小的风险来获取暴利。如果在实战操作中交易者放弃了理论上可以存在的主动权而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投机交易的赢利就会成为“天方夜谭”。

投机者的生存环境无疑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生存是第一位的,人性的贪婪、任性和恐惧都将使绝大多数投机者被淘汰。

以小博大是期货市场的精髓

大多数参与期货市场的交易者,都是被期货市场的保证金制度和“T+0”的交易方式所吸引,这为操作者提供了盈利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为操作者灵活交易提供了可能。

我们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准备以极小的代价去博取巨大的利润。因此,以小博大才是期货市场的精髓,如果您还做不到以小博大这一点,那就请你暂时远离这个市场。

如表所示,如果我们预设的盈亏比为3比1,按10次交易来测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忽略交易成本):

一、假设盈亏的次数各为5次,则操作的结果是5*3-5*1=10;

二、假设盈的次数为4次,而亏损的次数为6次,则操作的结果是4*3-6*1=6;

三、假设盈的次数为3次,而亏损的次数为7次,则操作的结果为3*3-7*1=2。

这一盈亏对比数据道出了期货市场投机制胜的秘诀,保持理想的盈亏比应当成为每一个交易者最基本的操作指导思想。

那么,在我们既不能控制市场方向又不能影响市场行为的情况下,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小博大呢?在实战中我总结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一定要选择具备理想盈亏比的交易机会

每次入市前,交易者必须要让自己明确,这次操作自己愿意冒多大的风险去赢得多大的利润,利润风险比例至少在3比1之上,并以此作为建立操作计划的基础。

在制定整体的市场操作方案时,一定要预设总体投资资本的风险额度,一般把它限定在总资本金的30%以内。然后再考虑怎么合理地充分利用这30%的可消耗“弹药”去赢取超额利润。

(二)、严格遵守止损纪律

每次入市的止损位都应该是提前预计好的,并在行情的发展过程中严格执行。严格执行预期的止损是“以小博大”的基础,这样严格执行纪律的结果就是永远不会亏大钱。每次在行情走反后所付出的代价是交易者事前可以计划而事中可以控制的。如果交易者没有主动做到事前的计划和事中的控制,那么就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后悔”。

如果做不到“以小博大”,交易者只能是“以大博大”甚至是“以大博小”。所以“以小博大”的思想不仅要表现在每次行情的止损被坚决执行上,还应贯彻到操作的整体思路中。如果交易者确实能够执行预先的交易计划,把每次的损失控制到最小。那么交易者就掌握了整个操作方案的宏观胜率。交易者站在赢者的行列里就是必然的趋势。

让止损成为一种习惯

在实战操作中,止损操作往往是交易者所要面临的最大的难点,这主要是人性弱点决定的。人性弱点天生就具有,不可能消除,交易者只能通过自律或制度来加以约束,所以成功的交易者一定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人,而失败的交易者往往是放弃自我约束的人,所以说自强者胜,自胜者强,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凡是出现重大亏损的客户,100%是没有执行预期的止损。每一个交易者在每次入场后都将面临同样的止损问题,有些交易者选择了无条件执行预期的止损,有些交易者则临阵犹豫不决,最后选择了放弃止损,使交易的风险完全处于失控状态。

我讲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在深山割草,一不小心手指被一条小蛇咬了一口,情况十分危急。年轻人十分清楚,如果那是一条毒蛇,他必须迅速将手指斩掉,否则就会有生命之忧;虽然年轻人心里很着急,但仍在犹豫不决,心想如果那不是一条毒蛇而是一条无毒蛇,那自己的手指不是斩得很冤;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已开始感觉到手臂有点发麻,这时必须连手臂一起斩掉才能保命,这时年轻人更加犹豫了,刚才只要斩手指现在却要连手臂一起斩,实在太亏了,接下来年轻人就失去了知觉……

通过这故事大家可以体会到止损操作是何等的困难。在实战过程中每一个交易者都会有类似的心理活动,归纳起来影响交易者止损心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侥幸的心理作祟。某些投资者尽管也知道趋势上已经破位,由于过于犹豫,总是想再看一看、等一等,导致自己错过止损的大好时机;

二、价格频繁的波动会让投资者犹豫不决,经常性错误的止损会给投资者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从而动摇投资者下次止损的决心;

三、执行止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一个血淋淋的过程,是对人性弱点的挑战和考验。

有没有更好一点的方法,使交易者能够做得更好一些呢?在大量的实战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基本的观念:

一、入市前必须有明确的风险额度,这个额度是您心理上完全接受的

比如说,10万元的总投资额,风险总额预设为30%,即3万元。您可以分多次来使用这些额度,如果按3次入市的机会来分,则每次的风险额度为1万元;如果按5次入市的机会来分,则每次入市的风险额度为6000元;如果按10次入市机会来分,则每次入市的风险额度为3000元。具体使用何种额度,则要取决于您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每次入市机会的判断,如果您认为获胜的机会较大,则可使用较大级别的风险额度,如果您认为获胜的可能是中等,则可使用中等的风险额度,如果您仅仅是为了闲情试试盘,则可使用较小的风险额度。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划分呢?是因为我们的交易状态和交易情绪随时可能被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所改变,一旦我们的交易状态和交易情绪向坏的方向发生变化,我们的交易结果多数都不会好。

二、入市前必须有明确的止损价位,必须强调止损是一个点,决不是一片区域

在确定风险额度的基础上,一定要找到与风险额度较接近的止损价位,为了避免人性弱点的干扰,必须明确止损价位只是一个点,决不是一片区域。一定要将止损价位预设入自己的交易系统,如果不作出这样的原则性要求,交易者很可能在实际的操作中迷失方向,而坐失出局的止损良机。

三、将止损价位在心里默记50遍

我发现在实战中,部分交易者即使承认以上止损原则的正确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难以执

设定合理的止损范围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交易者在认识交易风险的基础上,都会十分赞同有关坚决止损的原则和观点。但由于对止损原则的理解层次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执行能力。

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一位交易者所做的单子,他很轻松地告诉我,他的买单现在浮动亏损是一个停板的价位了,我问交易者为什么不及早止损离场。交易者笑着说:“我做的是长线交易,把止损价位设在亏损两个停板以上,要跟市场好好玩一玩。”我心里想:“你那还叫止损吗?”

按照以小博大的基本原则,如果您的止损点设在一个停板的幅度上,那么您的每次预期赢利目标至少是不低于三个停板的幅度才算合理。三个停板的目标!显然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我们在市场上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交易者做这样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对止损的理解不够,作为一个立志要在投机市场上有所作为的交易者,只有真正深刻全面认识了“止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才能在具体交易中正确而坚决地贯彻执行。

一般来讲,止损价位设在一个停板幅度以上,这样大的价格空间,实际止损的意义已经不大,从停板制度的设计理念来看,任何一个交易品种出现停板的机会并不多,出现连续停板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因此,合理的止损区间一般应当严格限制在三分之一个停板幅度之内,如果交易者设定的止损幅度太小则很容易被小幅的市场波动扫掉,如果交易者设定的止损幅度太大则失去了可操作的意义,交易者可根据自己交易风格和交易习惯以及心理上能承受风险的限度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止损幅度。

交易者在掌握以上所说的止损理念和止损原则的基础上,在止损的具体操作中还应该加进自己的市场感觉和临场发挥。如果交易者对所持仓位表示怀疑也可随时平仓离市,止损价位只是交易者最后必须离场的底线,因此,每一个交易者的每一次止损操作都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深入分析自己的性格、分析自己的专长,真正了解自己的判断力、忍耐心、控制力、反应力和自己的胆略,发挥自己的所长。

唯我例外

我曾经在一次客户培训会上为了提示交易风险,向新入行的客户们讲解投资者一般的盈亏概率。我告诉他们,在所有参与投机交易的人中,大约只有10%左右的参与者最后能够成功赚钱,大约有90%以上的参与者都是以亏损收场。

接下来,我向客户们提了三个问题:

1、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自认为将是最精明的10%赢家?答案是全部举手;

2、在座的有谁敢给脑中风的病人做脑外科手术?只有一人举手,因为他本来就是一名脑外科医生;

3、如果拳王泰森站在台上,谁认为自己有机会打败它?这时没有人敢举手了。

当人们面对像拳王泰森这样真实的对手时,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弱势和能力的不足;当人们遇到像脑外科这样高难度的事情时,才会意识到自己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训练。而当许多交易者面对投机市场时,他们却不愿意面对现实。面对波涛汹涌的投机市场,大家都幻想着自己的成功故事,没有人认为自己可能成为失败者,虽然他们明明知道失败的概率高达90%以上。虽然每个人都应该有成功的自信,但也要客观地评估自己和了解失败的可能性。

成功的自信在从事其他行业也许是成败的关键,但对做投机交易则十分危险,由于这种自信会不断地强化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如果这种强化发生在交易者的持仓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中,就会出现自我毁灭的结果。

社会是一个需要有明确分工的组织,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专业爱好,没有一个人是全能的人。因此,我们需要教师、医生、会计、厨师、屠夫、科学家,等等,需要各种各样专业的人群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投机交易是一个类似于飞行员训练和医生的行业,从业人员需要经过长达数年甚至十多年的专业训练,经历上千次甚至是上万次的失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士。

对于投机交易这样的高难度工作来说,不是每一个投资者都有能力胜任,每个人应当客观地认识这一点,而不是唯我例外。就一般的投资者而言,如果自己没有很高的胜算,最佳的策略是选择具有雄厚专业技能的投机人员去做。就像生病了要去看医生,因为医生比您专业;就像做账需要找一个会计,在做账方面她一定比您更专业。一般投资者如果选择这种方式参与风险投资可能才会有更高的胜算。

假设我们是错的

在交易过程中,交易者一般都会使用以下两种基本的思维模式:

1、假设我们的持仓是对的,让市场来证明我们是错的,在没有被证明是错误之前坚决持仓;

2、在市场没有证明我们正确之前,假设我们是错的,只有被证明是正确时才继续持仓。

我们从交易机会出现的概率来比较两种思维模式下的交易结果:

假设在同一时段,市场上涨的几率为33%;振荡的几率为33%;下跌的几率为33%。

思维模式一:

假设交易者持有多头仓位,只有市场下跌才能证明交易者的持仓方向是错的,此时交易者止损出局。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交易者有66%的几率留在市场里。

思维模式二:

假设交易者持有多头仓位,只有市场上涨才能证明交易者的持仓方向是正确的,此时交易者才能继续持有仓位,否则就要平仓出局(无论市场价格是否达到预期的止损价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交易者只有33%的机会留在市场里。

以上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在于对33%振荡几率的处理,第一种思维模式将这33%的振荡几率也归类到正确的一方,明显扩大了范围。而且市场中的许多意外事件大多数就发生在这33%的振荡几率里。因此第一种思维模式增大了交易的风险。实战经验已经证明,在市场没有证明交易者持仓方向正确之前,持仓时间越长交易的风险就越大。

另一方面,第二种思维模式,由于平仓出局价位均没有达到预期的止损价格,因此减少交易的损失,并使交易者对于止损有着快速敏捷的反应,能让交易者对市场行情保持更高的警觉。

虽然以上两种思维模式都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交易模式,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交易心态,第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心态,第二种思维模式则是主动选择的心态。在第二种思维模式中交易者提高了交易的敏感度,降低了交易的风险,并使交易者的持仓方向和市场方向保持同步的可能性更大,同时交易者也具有了更大的交易主动权。应当是更理想的操作模式之一,交易者可根据自己的交易特点和交易习惯作出取舍。

在《幽灵的礼物》一书中,自喻为“幽灵”的操盘手,反复强调:“交易者要使自己的损失越小越好,割肉越快越好。割肉不会总是正确的,但可以保证交易者能够在这个游戏中生存下去。“幽灵”认为:“投机交易实际上是一善败者的游戏,那些最善于认输的人最终才会成为赢家”。

强烈的获利欲望使操作者频繁地交易,利润的陷阱使操作者进行太多无谓的交易。市场上最大的陷阱就是利润,是预期的利润使操作者失去客观和理智,使操作者忽视风险的存在。

逆向思维保持警觉

逆向思维常常被交易者看成是制胜的法宝,许多成功的交易者也常常因采用了逆向思维而脱离险境,甚至反败为胜。逆向思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妙用,我想问题的关键在于,逆向思维使交易者对任何市场机会都保持警觉,对待任何行情都做好了两手准备。这样在交易者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下,很容易就撤出市场,不会出现和市场硬拼而造成全军覆灭的情况。

在实战操作中,大部分的交易者最终都处于亏损的状态,从交易结果的分析来看,大部分的亏损主要来自少数几次的操作,几乎都是在交易失误的情况下被市场拖死的。在制胜的原则中就有“不怕错,只怕拖”这一条。由于人性的弱点在交易过程中被放大,大部分交易者在操作失误之后,常常放弃止损,而祈祷市场方向能够朝有利于自己的持仓的方向调头,期待着不可能的意外事件发生,而一再拖延止损出局的时间,结果是造成交易亏损不断扩大,市场操作完全处于失控状态,直到最后交易者对市场方向完全绝望而被迫出局,亏损自然惨重。

制造这种灾难性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交易者没有采用逆向思维的思考模式。在建立仓位的初期,交易者只是一心一意希望市场能够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对市场方向朝着自己相反的持仓方向发展缺乏基本的思想准备,没有对市场变化保持基本的警觉。一旦市场方向朝自己持仓方向相反的方向运作,交易者就会显得措手不及,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交易者要做到坚决止损,显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交易者只有在对市场方向与自己的持仓方向相反的情况做了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止损操作才会变得容易。

影片《泰坦尼克号》是日常生活中一个极佳的事例,虽然电影的主题是在揭示人世间纯真、高尚的爱情和人们在生死存亡之际表现出来的可贵品质,但也在向人们发出了一个重要的警示,上帝将惩罚思想上麻痹大意的人,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最终的沉没主要归罪于设计者和船员过分的自信,以致丧失了基本的警觉,最终酿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驾驶“永不沉没”的巨轮尚且需要保持警觉,更何况交易者所面对的是变幻莫测、飓风狂吼、波涛汹涌的投机市场呢?在克服人性弱点方面,逆向思维为交易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采用最保守的交易方式

止损第一,时机至上,宁可放过也决不做错,宁可少赚也尽量不赔,这是成功交易者必须坚持的交易原则,这些理念能让交易者避过灭顶之灾,当然也会错过不少获利机会。而许多交易者却因为冒进,被早早地清洗出局。

在实战操作中,采用最保守交易方式的理念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止损,放弃止损就意味着交易风险的失控,从而导致整个交易计划的失败;

二、注码的使用,从成功交易者的经验来看,他们在65%以上的交易机会里是采用小型注码。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交易者在交易过程中,都要尽量采用中小型注码,从而降低交易的风险和成本;

三、在实战操作中,如果使用重型注码,持仓在盘中必须处于盈利状态,否则就要适量减仓,对于处于亏损状态下的仓位原则上不要持仓过夜,如果交易者对后势确实很有信心,也要适量减少持仓,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定要将持仓量严格限定在预先确定的数量之内;

四、在时机选择上,实践证明市场80%以上的时间是处在区间振荡的行情,15%的时间处于趋势行情和5%的时间是处于无趋势的状态下。这意味着交易者要想在能赚大钱的同时又降低了交易风险,就必须要等待和选择15%的趋势行情机会,也就是说交易者入市交易的频率不能太高;

五、要让处于盈利状态下的持仓盈利充分增长,因为大势可遇而不可求,当市场证明交易者的交易方向正确时,一定要让利润充分增长,决不要因小利而出局;

六、在交易者的交易心态上,每一个交易者每一次入市,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交易心态,对待市场不能抱任何的侥幸心理,必须对交易风险时时保持警觉。随时评估所持仓位的风险状况是否已发生变化,从而避免因粗心大意所造成的主观交易风险。

总之,采用最保守交易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获取最大操作盈利的同时承担最小的交易风险,因此,最保守的交易方式不仅要表现在止损的坚决上、注码的使用上及时机选择和交易心态上,还要制定整个交易计划和交易策略的指导思想,从而使交易者最大限度地避免意外交易风险的发生。交易者对待市场一定要有所敬畏。

学会放弃

《孙子兵法》中有:“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的名言。道出了博弈制胜的关键因素。投机市场如同战场,因此,在实战过程中当交易者面对机会时,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实战情况有所选择,有所放弃。

大部分交易者的通病是急于挣钱、频繁操作,试图抓住所有的市场机会。表现在盘面上就是无论大的波段行情还是蝇头小利均不放过,也不管行情走势与大的市场趋势是否一致,都急于入市交易,结果自然是做得越多错的也就越多。交易者应当知道,没有任何一种操作方法可以把所有的市场行情一网打尽。再说,在投机市场里每一个品种出现大的投资机会每年不过两三次,只要能抓住其中一次机会就能让我们满载而归,因此,交易者完全没有必要冒着巨大的市场风险,频繁地进出市场去博取短线收益。

其实,做交易同做其他事情一样,对每一个人而言一定有适合和不适合之分。因为人不可能是万能的,适合自己理念的机会就做,不适合的机会当然就要放弃。每当一个交易机会出现时,交易者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机会是否适合于自己,已形成的趋势是否有明确可信赖的信号,如果答案是,则要坚决入市交易,如果不是,就要选择放弃。

在实战操作中,放弃了交易机会也就等于回避了交易的风险。当其他的交易者盈利的时候,我也盈利;而当其他的交易者亏损的时候,我没有交易,因为我放弃了。

交易者一定要坚持“宁可放过而不可做错”的交易原则。当市场行情看似很大却难以分析和把握时;当一些不确定因素较多或者是条件不够成熟的机会出现时;当市场出现的交易机会与市场的主趋势方向不一致时(以交易者自己的交易时间周期为准)当市场出现的交易机会与交易者的交易风格和交易习惯不适应时;当市场出现的交易机会超出了交易者能力限度时,则一定要选择放弃交易机会。

没有舍就没有得,求全的心态只会引导交易者误入歧途,迷失自己。学会放弃交易机会,这是无数成功交易者经验教训的总结。学会放弃一些不适合您的交易机会,成功离您就不会太远了。

风险控制的核心----机会识别

在传统的风险管理观念中,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在于“止损”,因此“止损”的理念成为极其重要的交易原则之一,常常被交易者誉为高空作业的保险带、汽车的刹车等等。从一般原理上讲,止损行为的确能有效地控制交易风险,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发生操作失误是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止损是必不可少的风险控制手段。

从交易策略层面上来看,仅仅依靠止损来控制交易风险应属于消极防御性操作行为,从交易胜算的角度来看,过多的止损行为在增加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获利的机会。彼得·史泰米亚(J.Peter Steidlmayer)在《市场轮廓理论》一书中,将风险控制原理的理念提升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机会识别。交易者通过对市场交易机会的识别来降低交易风险,这才是积极的交易策略。

这一理念突破了传统的风险控制模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之下,交易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入市的次数,减少了不必要的止损行为所带来的亏损。交易者可通过提高入市判断的准确率来全面增加获利的机会,彼得·史泰米亚(J.Peter Steidlmayer)在《市场轮廓理论》一书中指出:“当我对市势的分析没有充分把握,未能将交易风险减至最低程度时,宁可袖手旁观。正确的交易态度是尽量避免承担风险,稳中求胜。”

要实施这样的风险控制理念,对交易者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由于机会识别是建立在市场研究、市场预测和市场操作经验的基础之上,这需要交易者对市场机会有较深的理解,能对市场下一步的发展作出预见性的判断,并要形成一套符合交易者操作习惯的交易系统,从而使风险控制的重点由原来单纯的防御性止损转移到小心选择值得入市的机会上来。

在《市场轮廓理论》的框架下,止损行为只是风险控制的辅助手段,是交易者在操作失误的情况下,被迫离场的最后底线。机会识别才是风险控制的核心所在。

多数交易者只对可能性大的一面作了计划,也就是盈利的一面。这是交易者在交易中可能犯的最大的错误,你必须对输的一面做好准备(限制亏损,让利润自由发展)。

给新手的资金管理建议

资金管理是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非常聪明的投资者,都是在资金管理上犯了情绪化的错误。合理地分配资金是有效控制交易风险的第一道关口。投机市场有句名言,那就是“亏得起多少做多少”,但大多数交易者在酣战之中,往往杀红了眼孤注一掷,往往以惨败而告终。

我们建议交易者:

(一)、在资金管理上最重要是保障本金的安全,其次才是获利最大化的追求。

(二)、止损、止盈操作的执行一定要坚决实行程序化。

(三)、当交易出现失误之后一定要先执行纪律,再进行场外反思。

(四)、千万不要忘记止损。

当市场跟您的预期背道而驰时,投资者总是不自觉地想调整止损位,这是大多数交易者常犯的错误。因此,当止损一旦设定请不要更改,否则止损就失去了控制交易风险的作用。

如果您是刚开始交易的新手,希望您严格遵守一般风险管理的原则,掌握好账户资金与开仓资金的比例。以下是默菲的资金管理原则。

一、总投资额必须限制在全部资本的50%以内。这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交易者投入市场的资金都不应该超过其总资本的一半,剩下的一半是储备。

二、在任何单个的市场上所投入的总资金必须限制在总资本的10%-15%以内,这一措施可以防止交易者在一个市场上注入过多的本金。

三、在任何单个的市场上所投入的总亏损金额必须限制在总资本的10%以内。这个10%是指交易者在交易失败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亏损。

四、在整个相关市场上所投入的保证金总额限制在总资本的30%-50%以内。

在风险与回报方面,我们鼓励每个投资者在人市前反思如下问题:

(1)我能承受的最大风险是多少?

(2)我预期盈利目标是多少?

(3)在何种市场状况下才会有适合自己的交易机会?

(4)我做这个仓位的逻辑是什么?

(5)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证明我做一个仓位的逻辑是正确的?

(6)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加码操作?

(7)在何种情况下必须坚决出局?

(8)每次交易前预期的盈亏比是多少?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投机市场是个残酷的市场,如同战场一般,做单就如同带兵打仗。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孙子指出:“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道出了制胜的核心理念。投机交易和带兵打仗是基于同样的道理,不能打无把握之仗,只有在取得必胜的条件之后,才能寻找机会与对手决战;决不能在战斗中企图侥幸取胜。

交易者要想在投机市场中做到先胜,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的要求,必须在有较高胜算的前提下,才能投入到市场中去。为此,交易者必须对以下因素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一、知己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相对优势”

每个投资者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对多个投资品种的熟悉程度不同,有人偏好波动频繁、波幅较大的品种,有人则愿意参与相对稳健的品种。同样,交易策略也各有千秋或凌厉或稳健,有人擅长做空,有人精于做多,有人善于短线操作快进快出,有人则侧重稳健,选择波段操作。但无论何种思路交易者都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擅长的方法,就如同十八盘武艺,交易者一定要选用最顺手的一种,这样就会增加了先胜的几率。

二、入市前要做到准备充分

对投机市场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品种背景知识、历史图表的研究等等。一些投资者进入市场非常盲目,对投机市场缺乏基本的认识和操作经验,又急于求成。在这种条件下参与市场交易无异于以卵击石。

三、要形成具有自己个性化特征的交易系统

这就相当于战士手中的武器,如果交易者用热兵器和使用冷兵器的对手作战,胜负自然可以先知。

四、资金管理

在风云变幻莫测的投机市场中,资金就是交易者手中的筹码,是冲锋陷阵的士兵,严格遵守资金管理的原则是交易者先胜的法宝。

五、关于止损

“善败者不亡”,成功在于正视错误。只有那些敢直面失败、坦然接受错误是必然性的人,才会取得市场交易的主动权。

六、要有良好的交易心态

在实际操作中,交易心态是决定整个操作计划能否被坚决执行的关键因素。因此,一个好的操作计划和交易策略,如果在盘中交易过程中没有被有效执行,一切都是空谈。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勤奋和执著是关键所在。交易大师杰西·利佛莫尔强调要亲力亲为做行情记录、自己动脑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做个简单的比喻,你肚子饿了不至于将吃饭的事情交给他人代劳吧!特别是交易经验的积累,这是一个漫长重复的过程,这需要交易者有足够的耐心和奉献精神,业精于勤,任何行业都是一份辛劳一份收获。

总之,市场机会只会关照有充分准备的人,交易者也只有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才会有胜算在先的基础,否则都无从谈起。

心态变化风险预警

在交易过程中,交易者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易结果,同时交易者交易心态的变化也能对交易风险产生预警的作用,交易者也能以此来预感交易风险的存在。

交易者在入市之后,可将自己的心态比喻为一大坛水,如果这一坛水面发生了波动,说明此时您的心态已经失去平衡,至少是您的心境已被当前变化的市场行情所牵动,大多情况下是被市场变动方向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所干扰,或者是当前的市场情况使自己对前期的市场判断开始缺乏信心。

从实战操作的经验来看,交易者在一桩没有信心的交易中,大多数情况下市场方向都会朝自己持仓不利的方向发展。对于一个成熟的交易者来说,交易心态的这种变化也可能是自己身体的潜意识在向自己发出不利的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交易者对市场风险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推导市场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开始实施最保守的交易策略,一定要适量减少手中的持仓数量,使自己的交易心态逐渐恢复平衡,以避免意外交易风险的发生。

如果交易者已经退出市场,那么在自己心境没有完全恢复平静之前,决不要入市交易。笔者在多次交易中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事后证明这种市场预感都是正确的信号。

建议交易者一定要建立交易心态的风险预警机制,这是最有效的风险预感的方法之一。

我们必须适应不断改变的情况,环境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以我们只能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自己。

市场认识

在市场认识的过程中,交易者要遵守最基本的逻辑推理关系,这就是“成交量+持仓量+价格=市场趋势”。如表所示,“+”表示价格上涨,成交量规模放大,持仓量增加;“-”表示价格下跌,成交量规模减小,持仓量减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日成交量一定要按市场交易的规模来进行比较,一般与平均成交量规模作为参照指标,这样分析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出市场真实的资金流动情况。而持仓量的变化则可参考绝对数量,当持仓的绝对值在增加时,说明外围资金在注入市场,当持仓量的绝对值在减少时,则说明市场内的资金在流出市场。

表中所列的八种情况,反映出价格、成交量、持仓量与趋势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第一和第八种情况较为特殊,第一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市场阶段性的底部区间或第三浪的强势拉升过程中,此时场外资金的流入十分明显,成为推动市场运作的主要力量。而第八种市场情况则往往出现在市场阶段性的顶部区间或强势下跌的第三浪中。市场在这一时段,主要表现为大师的获利平仓盘口和斩仓盘口同时涌现并成为主导市场方向的主要力量,场内资金明显外流。

第四种情况预示市场上涨开始乏力,此时市场的量价配合十分不理想,市场上涨的主要力量来自于空头阵营的斩仓盘口,市场价格很可能已接近阶段性的顶部区间。

第五种情况是多空主力争夺控制权最激烈的一种情况,虽说此时市场价格仍处在下跌的趋势之中,但随着外围资金的不断流入,多空力量的对比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市场价格已有一定的跌幅之后,是需要交易者特别小心处理的一种市场状况。

表中所列的八种情况,仅仅是市场行为的特例,还有大量的市场行为介于这八种市场行为之间,这就需要交易者认真体会才能对市场状况作出一个正确的决断。

交易机会的选择

在实战操作中,许多交易者一般习惯选择一个到两个合约作为交易对象,并对所选择的品种表现出一种爱恋的感觉,而很少顾及其他品种。主要理由是,对某个品种研究得越深获胜的机会就会越大,并认为这种交易方式是风险最小同时交易心态也会比较好。我们从交易大师的成功经验来看,这是一种不完整、不全面的交易机会认识。

每一个成功的交易者,一般都有一个成熟的交易系统和一个好的交易习惯。这些交易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定会严格按照系统发出的信号进行交易机会的选择,并严格按照系统的信号进行交易,很少去关注交易的对象是什么品种。

从单一品种的市场交易机会来看,任何一个品种走趋势行情的机会只有15%,在一年中出现大级别交易机会的次数可能只有2-3次,如果交易者同时关注3-5个品种的行情,这样在相同的交易时段内,您就可能会有5*15%的机会抓到趋势行情,在一年的时间内就有可能遇到3*5次大级别行情的可能。如果交易者主要使用趋势交易系统,交易者在相同的交易时间内,并在承担相同交易风险的情况下,胜算的几率将提高5倍以上。因此,交易者在交易机会选择上,不要太多关注这是什么品种,而是要更多地关注这个品种有没有出现适合于自己的交易机会。

交易大师斯坦·克罗在《克罗谈投资策略》一书中对交易机会的选择是这样描述的,“买趋势最强的品种,卖趋势最弱的品种”。这应当成为每一个交易者选择交易机会的基本原则。

在实战操作中,为了使交易的利润和风险更加优化,建议交易者最好使用投资组合的交易方式,因为投资组合的交易方式可以使交易者胜算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交易者在交易机会的选择上,还可以建立快速更换强势交易品种的理念,交易者一旦对所操作交易品种的行情有所怀疑,立刻平仓出局,同时寻找下一个趋势方向更好更强的品种入市,这样做可以使交易者的持仓方向始终处于最好的趋势行情中,交易胜算的几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交易者将承受更小的交易风险。

在市场交易中获利成功不仅需要交易者有一个稳定成熟的个性,同时还需要交易者具有强烈的自我挑战意识。

最佳交易机会

市场上的交易机会很多,不仅某个品种可以出现许多交易机会,而且整个市场上各个品种在不同时期皆有许多交易机会。交易机会多得让投资者无法选择,这正是投机市场的魅力之一。面对如此众多的投资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讲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在众多的交易机会中,最适合自己的可能只有少数那么几次,别的市场机会可能只会给你带来伤害。

投机交易的核心是风险管理,交易者只有理解了这个理念,我们才能评判什么是最佳交易机会。最佳交易机会的基本条件是:风险一定、风险最小、盈亏比最大,并且适合于交易者自己的交易机会。在风险一定和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即使错几次也不会影响交易者继续交易的能力,交易者可以继续进场寻找获利的机会。交易次数增加了,寻找到获利机会的可能性自然就增大。

那么,什么是风险最小的交易机会呢?简而言之,就是交易者可以承受的风险额度。具体额度因人而异、因资金大小而异、因交易模式而异。对于张三来讲,40个点的风险他认为比较合适;对于李四来讲,可能60个点也无所谓;而对于王二来讲,他却只能承受20个点的损失。具体多少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易者可以承受,不会因为一两次的损失而失去交易能力,交易者也不会因为这些风险而使交易心态失去平衡。

风险一定主要是指,交易者在入市之前就已有一个明确的止损出场点,这个止损点位不仅具备风险最小的条件,而且与重要参考价格之间的幅度是十分明确的,交易者对此不会产生犹豫不决的判断。

就盈亏比而言,交易者只能做出一个最基本的判断,预期的盈亏比至少要在3:1以上,否则这就不会是一个最佳交易机会,在正常情况下,亏损多少可由交易者自己控制,而赢利多少则最终要由市场来决定,但交易者对市场发展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预期。

在实战过程中,交易者只有保持客观的交易态度,才能获得理想的交易机会。交易机会不是预测出来的,更不是创造出来的,它是等待和寻找出来的。尊重市场,市场才会尊重你。保持客观和承认现实的态度是对市场最好的尊重方式。预期市场从程度来讲是在设计市场,而操纵市场则是在完全藐视市场,结果自然是市场将会以它巨大的力量来打击交易者,让交易者付出惨重的代价。

交易的基本原则----重势不重价

在实战操作中,我发现重势不重价这样一个原则在实施过程中是很难作的一件事情,大多数交易者在看到市场价格比平时上涨许多的情况下,要他下决心做多十分困难,随着价格的继续上涨,交易者想继续追涨就更难了。因此,每一个交易者只有在全面理解“重势不重价”这一交易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以后的交易中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许多交易者在实战中都有过追涨杀跌的经历,类似的操作多数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一般交易者都认同追涨杀跌是一种错误的交易方式。其实这是一种完全不正确的市场认识,任何一种交易思想、理论、原则、方法都无法适应市场的所有方面,都有其弱点和不适应性。任何交易方式都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如果失去了这样一个交易的前提条件,任何交易方式都将是无效的,尽善尽美的交易方法是不存在的。而作为交易者真正所要关心的是“何种交易方式能使我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所承担的交易风险最小”。

从实战操作的经验来看,市场80%以上的时间是处在区间振荡的状态中,15%左右的时间才是处在趋势行情中。因此,如果交易者在80%的振荡行情里采用顺势操作的原则,而实施重势不重价的交易理念,并使用追涨杀跌的交易方式,结果必然是大亏特亏。如果交易者在15%的趋势行情中,同样采用上述原则和理念,则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从逻辑上讲,市场的“价”和“势”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每当趋势明显时,往往已错过了最佳的入市时机,交易者已处于十分不理想的交易价位上;而当交易者认为价格理想时,此时往往趋势的方向并不十分明显,交易者抄顶和抄底的操作经历就属这一类,结果大多数交易者都以失败告终。

从交易大师成功的经验来看,在他们的交易中,85%的交易是不赚钱的,10%左右的交易赔钱,只有5%左右的交易赚大钱;而且这5%左右的交易所赚取的利润占总利润的90%以上。这充分说明实施“重势不重价”这一交易的基本理念才是交易大师们致胜的法宝。关键是交易者必须选择实施这一原则的正确时机。

因此,当交易者一旦确认趋势行情出现时(我们这里不去探讨如何发现趋势),就要敢于追涨杀跌,决不要像老太太买菜一样斤斤计较入市价位的高低,此时只需要极小的止损幅度就可博取很大的利润空间,一旦市场形成突破性行情,突破方向往往就是市场最大几率的运作方向,对交易者而言就是交易风险最小的方向。所以说,一旦趋势行情被确认,交易者就一定要采用“重势不重价”的交易理念,因为,这是唯一能让我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所承担的交易风险最小的交易方式。

建立战略性操作的观念

曾经有一个客户兴奋地跟我说,他连续做了9张单子都赚钱。我问赢利多少?他说接近10%。我就告诫他:你每单赢利是1%左右,可你冒了多大的风险呢?

客户被我问住了,显然他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几天之后一波行情做反,这位客户穿仓出局。不知这位客户离开时是否有些顿悟。

应当说,交易者这样做单说明他对市场大势缺乏基本的认识,更没有坚定的市场信心。九次赢利中肯定有侥幸抢到的逆市反弹,肯定也有利未收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况出现。

这样做单就会自然形成偷袭观念,从而根本放弃了战略性的宏观思考。其实,在投机市场中交易者赢利多少次意义并不大,赚小钱的意义也不大,万万不可取的是冒大的交易风险去赢取小利,万万不要多次赢利补不回一次亏损。而应该相反,应该是冒小风险来赢取大利润,应该让每一次赢利足以补回多次亏损,每次交易必须能看到大于交易风险几倍的利润才能进入市场,这就一定要交易者建立战略性操作的观念和战略性的交易策略。

在实战操作中,只要交易者按照事前预设的盈亏比并严格控制好风险额度,交易者就可以在赢利少于亏损次数的情况下还能赚钱。

可惜大部分的交易者在实战中把这个比例控制反了,使交易者在赢利次数大大多于亏损次数的情况下依然血本无归。

如果交易者把所有的单子留下让一位对期货一无所知的中学生来看,也许他会说:“为什么每次挣钱那么吝啬而亏钱又那么慷慨呢!”

当然,成功的交易者手里也常常能找出赚到小钱的单子,但那绝不是主观的故意,而是因为对市场行情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而被迫离场的结果。每个交易者不管您愿不愿意都会经常遇到赚小钱的时候。但每一个交易者绝对不要本着赚小钱的宗旨进行全局部署和市场操作。

在实战操作中,每一个交易者应该把每一次的入市搏杀都当作决战,或随时因事态的发展可能演变成决战。目的就是要取得全局的胜利或为全局胜利奠定基础。当然也包括失利时减小损失,使其不影响全局,更不能出现一次性的全军覆灭。当然,交易者也不能抱着期望固执地等待市场行情朝有利于我们的目标发展,只是在赢利时决不要总是草草收场。每一个交易者都应当明白,每次赢利都不是白拣的便宜,是付出了风险的代价,是冒着虎口拔牙的风险。因此,每一个立志在市场中赚大钱的交易者,每一次入场前都必须建立战略性操作的基本思路并以此来进行全局的部署。

【企业文化建设小故事】共鸣的力量

【企业文化建设小故事】共鸣的力量 2014-11-12嘉业惠众 一次海难中生还的5个人漂流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为了生存,必须建造一栋房屋,以抵御野兽与即将到来的寒冬,幸好,这个小岛曾经有人居住过,留有很多残存的建筑物,有大量的石料可以使用。但是,这些石料都非常巨大且沉重,每块都需要4个人各台一角,才能移动,想把这些石料搬运到适合盖房子的地方实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漂流到小岛上的一共有5个人,大家都相互推诿,不愿意去抬石料,即使是去抬石料,也不愿意出力气,眼看寒冬将至,盖房子的工作却没有一点进展。 这时候,又有一个人遭遇海难漂流到这个小岛,当知道大家在为严冬将至却依然没有盖起房子而苦恼时,这个人先是在小岛上转了一圈,而后把大家召集起来,对大家说:“我已经调查并估算过了,我们盖房子大约需要480块石料,每块石料要4个人抬,那么就是要1920人次,我们是6个人,每人抬320次,每天每人抬32次石料,一天就可以抬48块,十天全部抬完。用不了一个月,我们的房子就能盖起来,那时候刚好是这里的冬天,我们在屋子里温暖的过冬,也不用担心野兽的袭击,来年春天就会有船经过,我们就都能得救。"

听到这里,大家都非常兴奋。这个人接着说:“大家的劳动付出是一样的,不计先后,每天完成这个工作量就可以休息,但是,有一点必须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因为,搬石料时,四个人中如果有一个人偷懒,石料就很可能落地,砸伤其他人的脚,这样一来虽然自己没有受伤,但是却打破了这个劳动分工的平衡,如果受伤的人超过两个,我们将无法再完成房子的建造,只能眼睁睁的冻死,或是被野兽吃掉,所以,为了自己,大家也要全力以赴",大家都由衷地点头表示赞同。”好,既然是我的提议,那么我就第一个去搬石头",说罢,这个人甩掉上衣走向巨石。因为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大家也就不在推诿,也都抢着去搬运,同时都很卖力气,生怕同伴受伤,因为谁都不希望这个计划失败。 果然,十天时间石料就全部如期搬运完了,这个人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了后面建造中的团队分工合作问题。不到一个月,一栋温暖、结实的房子便建了起来,他们顺利挨过冬季,第二年有航船经过,他们都顺利获救。 上面的小故事充分体现出了团队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一件艰难的工作。但是,当初他们之间的协作并不成功,甚至使任务根本无法推进,直到后来的那个人唤起了团队成员的共识,才使工作顺利完成。他首先找出大家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雨兰家纺2010-01-30 在成熟的企业里流淌着一条河,这条河就是企业文化,每个员工就是水滴,每个团队就汇流成小溪,每个部门就汇聚成了小河,整个企业组织便形成了拥有一致目标和方向的河流,新走进企业的人,便会被这条浩浩荡荡的河水同化,而成为河流的一分子,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下面我就谈谈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当然是大厦面前抛砖,不对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企业文化重在用心领会 庄子曰“乘物以游心”,在企业里面能不能乘业以游心,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在我看来,文,就是记录,化,就是不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不断发展的记录,那么你们想企业留下什么的记录你们就要向那个方向努力,当然这记录包括企业过去的现在的,和规划今后的记录,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财富,这种记录有文字的也有非文字的,就像一个人有外在的美也有那种气质的美,纯是人们感觉的韵味。 1、企业的社会责任 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许你们不太理解,谈企业文化怎么谈起社会责任来了,但我觉得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是鱼水关系,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任何企业不管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是为了社会的人们,都是在对社会作出贡献,当然在履行社会责任,所以我觉得企业文化首先应该具有社会责任,不管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职工,都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像松下的自来水哲学、强生的减少病人痛苦的信念、杜邦公司安全炸药理论、迪斯尼公司给游客以欢乐的理念、日本九州电力公司要与社会携手共进,创造出丰富多彩美好的社会的理想都是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为社会的人们忠心服务的目标。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般都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诚然,利润不可少,但它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事业经营谋求提高人类共同生活,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我想像松下、迪斯尼等这样的国际公司全球化操作、本地化运作贡献社会的思维来给企业文化定位是比较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并获得合法的利润才是正确的,如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就可能出现非法人头传销诈取利益等此类恶性事件,这样的企业是不能生存的,也是为人们所痛恨的。 我觉得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诚信经营的自律意识和机制,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竞争秩序的责任;建起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绿色环保体系,努力节约社会资源的责任;承担职工所有的后顾之忧和顾客的所有需求,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而努力的责任;在可能的情况下挖渠放水救济社会弱势群体等各个方面。 2、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 企业文化的真谛是什么呢?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我认为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来体现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靠制度来保障同时我觉得氛围也很重要,相同的事相同的

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企业文化故事是最生动的企业文化培训资料,通过讲述这些企业文化故事,员工可以对企业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企业也可以汇编一些有关自己的文化故事,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体会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故事之一:海尔砸冰箱 当海尔还是一家小冰箱厂时,张瑞敏因为质量问题,砸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冰箱。当时,整个家电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砸冰箱而不是返厂维修,显得那么不近乎人情,似乎也没有道理。然而,冰箱确实砸了。不但砸了,而且砸出了满城风雨,砸得沸沸扬扬,砸上了媒体,砸进了每个海尔人的心里,也砸出了消费者对海尔的信赖。 企业文化故事之二:海尔吃“休克鱼”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的近 10 年间,海尔先后兼并了 18 个企业,并且都扭亏为盈。 在这些兼并中,海尔兼并的对象都不是什么优质资产,但海尔看中的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的效益,如同在资本市场上买期权而不是买股票。海尔 18 件兼并案中有 14 个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 5.5 亿元,而最终盘活的资产为 14.2 亿元,成功地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做“鱼吃鱼”,或者是大鱼吃小鱼,或者是小鱼吃大鱼。 而海尔吃的是什么鱼呢?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不是小鱼,也不是慢鱼,更不是鲨鱼,而是“休克鱼”。什么叫“休克鱼”?海尔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从国际上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先是“大鱼吃小鱼”,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再是“快鱼吃慢鱼”,兼并重组的趋势是资本向技术靠拢,新技术企业兼并传统产业;然后是“鲨鱼吃鲨鱼”,这时的“吃”,已经没有一方击败另一方的意义,而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强强联合”。 而吃“休克鱼”的理论,为海尔选择兼并对象提供了现实依据。国情决定了中国企业搞兼并重组不可能照搬国外模式。由于体制的原因,小鱼不觉其小,慢鱼不觉其慢,各有所倚,自得其乐,缺乏兼并重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活鱼不会让你吃,吃死鱼你会闹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鱼。 企业文化故事之三:松下水库理论 企业经营总有好有坏的时候,就像天气一样,有干旱也有洪涝的时候。水库的作用是在下雨的时候可以蓄水,在干旱的时候可以放水灌溉。如果你没有水库的话,你就没有办法来调节天气给你带来的影响。所以,他认为,企业也像水库一样,市场好的时候,你要懂得积蓄,市场不好的时候,你可以把积蓄的力量放出来,这样企业才可能应对危机。经营企业,一定要建造水库。 企业文化故事之四:埃尔德集团小鞋匠故事 瑞士的埃尔德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收银机销售公司。但在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因业务代表的消极心态,曾让公司面临全盘溃败的窘境。在这关键时刻,是一个小鞋匠稚嫩的“演讲”,激活了所有销售代表颓废的心境。从此,濒临倒闭的公司走上了强盛之路。 那年,公司陷入了空前的财务危机之中。总裁查菲尔先生亲自来到业务代表中间探访。他深知业务代表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而保护这些资产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激发他们的活力。 查菲尔对这些神情沮丧的业务代表们说:“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在散布一些小道消息,说我们公司出现了无法克服的财务危机;还盛传谣言,说我们将削减业务代表。这些都不是事实。我今天来,就是召集各位,请大家如实地为自己辩护,诚实地说出自己的困惑。” 有位销售代表说:“我的销售成绩下降,是因为我负责的那个区域正遭逢干旱,大家的生意都受到影响,没有人愿意购买收银机。还有,今年是总统大选年,每个人都在关心选举结果,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总统身上,没有人有兴趣购买收银机。”

苹果树的故事3则_短故事(精华版)

《苹果树的故事》 苹果树的故事(一): 一棵苹果树的故事 一棵苹果树最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能够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能够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能够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哲理启示】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此刻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此刻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能够放下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励志感悟】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

(完整版)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1)

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今年公司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展现我们江苏省安的企业文化。为响应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特撰稿说说自己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倡导,并经过筛选提炼而形成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企业使命、愿景、企业精神以及核心价值观等等。简而言之,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我认为,一个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2、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总是在不断发展中培育着积极的企业文化,这是因为积极的企业文化通过把企业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不但能够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更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地延长企业的生命力。可以说,积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建一扭企业和建立百年基业的内生动力。 二、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来公司一年的时间,来粗谈下我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1、团队合作 一个工程从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只有大家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现在,团队合作就是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应更加强调团队精神,建立群体共识,以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任何一个项目想凭借一己之力取得卓越的成果,是非常困难的。 关于团队合作,我个人觉得我们公司做的不错。各个项目部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彼此相处很融洽,使彼此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从而能更好的工作,为公司做出贡献。项目上,大家彼此分工,不会出现闲置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很重要,做事更有成就感,也更有紧迫感。工作上遵

企业文化小故事

企业文化小故事 关于征集企业文化小故事的通知 各中心收费站新闻宣传工作负责人: 根据交通集团和建设公司的相关征稿要求,现向广大员工征集企业文化小故事,具体要求如下: 一、截稿日期:2014年2月29日 二、投稿要求:各中心站不得少于3篇,字数要求在1000 ~ 2000字内 三、投稿方式:由中心站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员统一收集稿件,并认真筛选出质量较好、符合要求的原创稿件后,发至《广珠风采》投稿邮箱 四、稿件具体要求: 围绕着公司近三年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发生在员工或集体身上的一些创先争优的感人故事,要源于实际,贴近生活,朴实感人,通过这些故事凸显出公司企业精神和拼搏进取的员工风貌。写作形式采用叙事的方式,。 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给员工或集体带来的影响或变化; 员工在参与企业文化活动的的感悟和收获; 员工或集体的创先争优小故事、先进人物等; 其他贴近员工生活和工作的小故事; 五、其他要求: 请各中心站高度重视此次征集活动,认真挖掘发生在员工身上的感人故事,安排文笔较好的通讯员或其他员工撰写稿件,并按投稿相关要求做好稿件的征集工作。 《广珠风采》编委会第三篇:企业文化小故事 一个优秀的公司,其管理政策总能够严格地延续,其原因何在?科学家们为探求其原因,精心设计并进行了如下试验?? 试验准备: 准备一个大笼子,在笼子顶部安装喷淋装置,在笼子的一端悬挂一只香蕉,再安放一架梯子通向香蕉,然后在笼子的另一端放进四只猩猩。 试验阶段一 猩猩甲第一个发现香蕉,它开始向香蕉走去,当它的手触摸到梯子时,试验操作人员立刻把笼子顶端的喷淋装置打开,笼子内顿时下起了“倾盆大雨”,猩猩甲立即收回双手遮住脑袋,其余三只也匆忙用双手遮雨,等没有猩猩触摸梯子时,喷淋装置关闭。 “雨过天晴”,猩猩甲又开始准备爬梯子去够香蕉,当它的手再次触摸到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一) 《苹果树》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故事:苹果树很爱小男孩,小男孩想游戏的时候就用大树来做秋千,饿的时候就摘树上的苹果吃,玩累的时候,就靠在树下乘凉睡觉。他很快乐,大树也很快乐。直到这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的想法和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不断地向大树索取,钱、房子、船……最后,苹果树什么都没了,只剩下一个矮矮的木桩,但它还希望那个孩子能坐在上面休息。苹果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从来不求任何回报,但却依然很快乐很快乐…… 这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的父母,还有谁能像树一样无私的为我们倾其所有呢?我们的父母就象这棵树一样,他们会尽一切努力地满足我们的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而做子女的有几个能替父母着想,儿时只顾向父母索取,长大后只顾着自己的工作、家庭,又有几个能感受到父母的孤独?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一种爱是无私的爱,那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如果说世上还有一种爱可以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也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伟大的父母亲们,谢谢你们!祝福你们!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苹果树》这个教育故事。 它讲的是:从前有一棵树,她喜欢一个小男孩,每天小男孩都会跑到这儿爬树。小男孩长大了,要钱。树就把自己的苹果给小男孩,让他卖了苹果挣钱。小男孩长成成年人了,他想要房子,树就让他砍下树枝,去盖房子…… 看完这外故事,我觉得那树多么像爸爸妈妈啊!我们小时候倚着她幻想,成年的的时候倚着她成熟,老年的时候倚着她深思。因此,我给大家一句话:“无论你有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陪陪父母!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三) 我读完《一棵苹果树的故事》这篇寓言文章后,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文章讲述的是,一棵树为了自己的朋友奉献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为老年的朋友提供休息的座位,这使我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人类无休止的索取下,会不会象那棵忠实于朋友的苹果树那样只剩下枯老的根,将与人类共同消亡! 大家都知道,由于人类工业所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得大气层变薄;海洋将在50年后无鱼类可以捕捞;淡水资源将稀缺;森林日益稀少,荒漠日益严重等,人类若没有节制的继续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必将有一天,人类将在自己的末日看到奄奄一息的大自然,随即而来的是这个美丽的星球在太空中象那颗荒凉寂静的火星一样悄然无声的运转。 文章中象征大自然的苹果树是无私的,他的朋友在小的时候与他玩,树是茂盛的,因为他们是和睦相处,但是树的朋友在物质的需求

我对公司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精品文档 我对公司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在一个成熟的企业里流淌着一条河,这条河就是企业文化,每个员工就是水滴,每个团队就汇流成小溪,每个部门就汇聚成了小河,整个企业组织便形成了拥有一致目标和方向的河流,新进企业的人,便会被这条浩浩荡荡的河水同化,而成为河流的一分子,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下面我来谈谈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当然是大厦面前抛砖,不对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企业文化的真谛是什么呢?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我认为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来体现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呢?靠制度来保障的同时我觉得氛围也很重要,相同的事,相同的观点,氛围不同,文化就不同,效果也不同,,企业文化它就在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身上,通过每一位员工的点点滴滴的细节表现出来的全体员工共有的素养。 制度支持很重要,当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不能相互支撑的时候,企业文化只能变成无力的口号,在这个企业里如何保证相互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确实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企业文化的口号可以印成标语上墙,制作成册子发到大家的手里,但能不能让大家领会在心里并有作用就很难说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地把文中字眼定义搞清了,大家对它的解释明确了,而且把它固化了,变成制度可以执行了,我个人认为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建立清晰、稳定、相对公平的薪酬福利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物质基础,而合理、规范的制度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行为保障,是以人为本,内涵是以尊重公司员工为前提,努力服务顾客。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理念引导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向各级员工中不断强化人本管理理念的同时,用合理、规范的制度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清晰、深入贯彻到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之中,柔性的理念需要刚性的制度做保障,这样才能明确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做,制度本身的作用是制约,它可以让员工达到企业对员工要求的一个基本底线,经过常抓不懈,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惯性。 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一定要突出重点和亮点,这样才有的放矢,能旗帜鲜明地落实到两三个点上,而且要重在点上落到实处和细节,并时时付出行动,说到做到,激发员工的意志和引起员工的共鸣并付诸行动中,就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科学,它在一个企业一旦形成定势,这个企业就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对内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使得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施,对外可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要想行动落实到实处,教育监督必须要跟上,一个好的企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谓的‘铁打的营盘’就是企业文化,兵呢就要不断受到磨炼才能成才,因为人都有惰性和懒散的特点,要想把书面的理想、愿景和使命,变成日常的务实、沟通和信仰,就必须要加强教育和监督,具体来说就是要认清企业文化的含义并改变固有的观点和习惯,严格执行企业的制度和企业文化等,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对人的持续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努力积累的过程,从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稳定六大方面持续对员工进行从理念到动作的反复导入、修正、培训,通过共同价值的不断引导来塑造员工,潜移默化地使员工接受本企业的文化,逐渐发展成具有下列精神的企业,就是:咬定发展、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科技领先、事争一流的争先精神;严细管理、开拓市场的求实精神;率先垂范、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心系企业的主人翁精神

[英汉双语]一棵苹果树的故事,看完哭了...

[英汉双语]一棵苹果树的故事,看完哭了... 故事有点长,希望你能耐心看完。我想,这个故事足以感动你、感动我、感动每一个人。看完之后,你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 The Apple Tree (1) A long time ago, there was a huge apple tree. A little boy loved to come and play around it every day. He climbed to the tree top, ate the apples or played under the tree. He loved the tree and the tree loved to play with him. Time went by. The little boy had grown up and he no longer played around the tree. One day, the boy came back to the tree and looked sad.“Come and play with me,”the tree asked the boy. “I am no longer a kid. I do not play around trees any more”The boy replied,“I want toys. I need money to buy them.” “Sorry, but I don''t have money.But you can pick all my apples and sell them. So, you will have money.”The boy was soexcited.He picked all the apples on the tree and left happily. The boy didn''t come back after he picked the apples. The tree was sad. One day, the boy returned and the tree was so excited“Come and play with me”The tree said“I don''t have time to play.I have to work for my family. We need a house. Can you help me?” “Sorry, but I don''t have a hou se. But you can cut off my branches(枝干) to build your house”.So the boy cut all the branches of the tree and left happily. The tree was glad to see him full of joy, but the boy didn''t appear. Since then the tree was again lonely and sad. 【汉语翻译】 苹果树(1) 很久以前有一棵巨大的(huge)苹果树(apple tree)。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到树旁玩耍。他爬(climb)到树顶、吃苹果,或者在树下玩。他爱这棵树,树也爱和他一起玩。

八个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八个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企业文化故事是最生动的企业文化培训资料,通过讲述这些企业文化故事,员工可以对企业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企业也可以汇编一些有关自己的文化故事,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体会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故事之一:海尔砸冰箱 当海尔还是一家小冰箱厂时,张瑞敏因为质量问题,砸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冰箱。当时,整个家电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砸冰箱而不是返厂维修,显得那么不近乎人情,似乎也没有道理。然而,冰箱确实砸了。不但砸了,而且砸出了满城风雨,砸得沸沸扬扬,砸上了媒体,砸进了每个海尔人的心里,也砸出了消费者对海尔的信赖。 企业文化故事之二:海尔吃“休克鱼”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的近 10 年间,海尔先后兼并了 18 个企业,并且都扭亏为盈。 在这些兼并中,海尔兼并的对象都不是什么优质资产,但海尔看中的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的效益,如同在资本市场上买期权而不是买股票。海尔 18 件兼并案中有 14 个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 5.5 亿元,而最终盘活的资产为 14.2 亿元,成功地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做“鱼吃鱼”,或者是大鱼吃小鱼,或者是小鱼吃大鱼。 而海尔吃的是什么鱼呢?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不是小鱼,也不是慢鱼,更不是鲨鱼,而是“休克鱼”。什么叫“休克鱼”?海尔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从国际上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先是“大鱼吃小鱼”,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再是“快鱼吃慢鱼”,兼并重组的趋势是资本向技术靠拢,新技术企业兼并传统产业;然后是“鲨鱼吃鲨鱼”,这时的“吃”,已经没有一方击败另一方的意义,而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强强联合”。 而吃“休克鱼”的理论,为海尔选择兼并对象提供了现实依据。国情决定了中国企业搞兼并重组不可能照搬国外模式。由于体制的原因,小鱼不觉其小,慢

我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我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企业文化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它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人通过和我们接触来了解我们的“性格”。不同的是,有的人非常了解自己的“性格”,有的人模模糊糊,有的人却一无所知。 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很多人都想通过改变自己的“性格”去适应环境,但是,只有了解自己的人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扬长避短,塑造自己的“性格”,去适应环境从而达到目的。 企业亦然,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性格”,所不同的是,人的性格先天的成分较多,要改变会很困难;而企业文化多为后天形成,可控性较大,改变起来相对要容易一些。 既然是“性格”,那么每个企业都有,不分大小。只不过有的企业清楚自己的文化并努力塑造自己的文化,有的企业却并不清楚自己的文化,可是,不管是清楚还是不清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文字,不是口号,总结出来的不一定就是自己的企业文化,没有总结出来的照样也有企业文化,它存在于每个企业的“骨子”里。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也影响着企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比如:企业如何对待员工,员工如何对待上下游客户,企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可以说,企业的所作所为无一不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和支配。 员工、客户、社会都对企业有一个印象,这些印象的总和就是企业真实的文化,这些印象决定了他们是否和企业打交道以及如何和企业打交道,这些印象也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以及企业能否不断发展。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既然企业文化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主动塑造我们的企业文化,让它来为企业服务:影响员工的言行,影响客户和社会对我们的印象,影响我们的生存战术,影响我们的发展战略,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以达到基业长青的目的。 那么如何来塑造企业的文化呢? 企业文化不仅是用来宣传的,更是用来贯彻和施行的,它应该渗透到每位员工的思想和言行中,渗透到产品中,渗透到企业的对内和对外行为中。所以,塑造企业文化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适合企业 不同的企业,或者同一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目标、资源和战略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你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和怎么干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在塑造企业文化时就要和当时的目标、资源以及战略结合,利用掌握的资源,运用既定战略,帮助企业实现当期目标。当企业经过发展进入下一个阶段时,又要及时调整企业文化,以适应新的战略目标要求。 企业文化一定要适应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过低,影响企业发展;过高,不切实际,将会拖垮企业。 第二、要符合人性 企业经营行为的执行者是企业员工,所以要想确保企业按照既定的方向和方针发展,就要确保员工的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才能步调一致,步调一致才能执行到位。而企业文化就是统一员工思想的最佳武器,但统一员工思想靠的是吸引和影响,而不是改造,因为“杀一个人容易,而改造一个人的思想却很困难”,并且我们是企业不是政府,没有强制执行权,我们需要通过吸引和影响“志同道合者”来建立我们的团队,因此,企业文化必须符合人性才具有可操作性,才容易被员工和客户接受,让他们达到“心服口服”,才能积极主动地执行企业的方针政策,进而实现企业的目标。

【长篇童话故事一棵奇异的苹果树】经典英语童话故事简短

【长篇童话故事一棵奇异的苹果树】经典英语童话故事简短【导语】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是大的长篇童话故事:一棵奇异的苹果树,欢迎阅读与借鉴。 从前喀尔巴阡山上有一个农妇。她有一个独生子名叫弗拉吉斯拉夫。 有一次,这个农妇到树林里去采野果。她摘了满满一土罐的野覆盆子,正打算回家,看见一棵树墩上坐着一个老太太,身上穿着一件花布背心。那老太太向这个农妇乞求说: “好心的人啊,把野覆盆子给我吃了吧!我吃了你的东西,我就会给你儿子指示一条幸福的道路。” 农妇舍不得把野果给她吃,但是又很想让她儿子得到幸福,所以,她还是伸手把罐子交给老太太了。 老太太把覆盆子吃得一粒也不剩,吃完了擦了擦嘴说:

“你记住吧,你的儿子若是能够找到他喜欢做的工作,他才能孝顺你,他自我才能得到幸福,他对人们也才能有益处。” 农妇问:“老太太,我的弗拉吉斯拉夫喜欢做的是哪一种工作呢?” 没有人回答她的问题,老太太不见了。 老太太坐的地方,只有一只蝎子,摇了摇尾巴不见了。但是,土罐又自动长出满满一罐熟透了的覆盆子。 农妇明白,她刚才遇见的这个老太太绝不是平常人,必须是个巫婆。 她左思右想,想要给她儿子找一件他喜欢做的工作——想来想去想不出。 农妇在路上碰见一个裁缝,就问裁缝说: “裁缝先生,世界上哪一种工作?” 他回答说:“世界上的工作就是裁缝。”

农妇就让弗拉吉斯拉夫跟裁缝当学徒去了。这个男孩子学穿针,学把剪子递给裁缝,学把熨斗烧热。 这样过了三个月。农妇到城里来探望儿子来了。裁缝师傅把她儿子夸奖个没完——说孩子又勤快,又聪明。但是弗拉吉斯拉夫自我却是很不高兴的样貌。 妈妈问他:“我的乖孩子,你喜欢做裁缝吗?” 儿子回答说:“不,妈,我不喜欢。我们用金钱织锦缎给懒财主缝衣裳,穷人穿的却是破衣裳。” 妈妈吓坏了,让别人听见这种话,要不把她儿子关进监牢里去才怪哩,她急忙拉着儿子的手,从裁缝家里走出来了。 他们在路上碰见一个鞋匠,只见他迈着大步,口里唱着山歌。农妇把他叫住,问他哪一种工作是的工作。 鞋匠回答说:“鞋匠的工作最,我们不明白忧和愁,我们只明白替人家做鞋子。”

企业文化理念小故事13个

企业文化理念小故事13个 故事之一: 安全与隐患的故事 碳素厂成型车间孙宏伟 安全与隐患也不知争吵争斗多少万年了,但一直未休战过。召集就象中东和平进程一样,道路还是那样坎坷不平。隐患常常洋洋自得地说:“我不乱则已,一乱就会一鸣惊人,谁还敢小看我?小煤矿我给它搞爆炸过;烟花鞭炮厂我给它搞炸平过;飞机我给它搞坠毁过;汽车我给它搞撞翻过;轮船我给它搞沉没过;就连商场、娱乐场、大森林我都给它搞着火过。我是来无踪去无影,想来就来,愿走就走,谁能奈我何?”安全听后不得不承认隐患说的都是事实,但不承认这都是隐患的能耐。安全叹息道:“都是那些少数人不重视我的存在,也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记在心上,终于养患成祸,不出事故才怪呢!”今年九月,隐患钻入成型车间沥青库的烟道里,人们一不留神,我就把烟道点着了,但安全也有欣慰的时候。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经出台,成型车间加强了安全防范措施,将我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没有给企业造成多大的损失。从根本上解决与隐患长久性争吵争斗的遗留问题,看你隐患还能猖獗到几时? 隐患看到《安全生产法》后,沉思再三,以后还是小心点为妙,决定躲远点。失去了以往的生存空间,哪还有我的市场了? 隐患看来还是比较知趣的,贵有自知之明。 故事之二 安全小故事:某书记的安全“金点子” 碳素厂成型车间耿文东 “他的‘安全点子’就是多!”许多干部职工这样称道党支部书记。

某书记自从担任某企业党支部书记后,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安全管理中,多动脑筋多想点子,使安全工作常抓常新。某书记面对问题,变压力为动力,想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金点子”。 班前五分钟 为使职工上岗前有个好心情,他利用班前五分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采取故事会或小游戏等形式,点评工作重点、安全薄弱环节、职工心态。还将每名职工的“全家福”照片,悬挂在班组的建家板上,让职工在班前班后会都能深切感受到家的温馨;制做“安全承诺卡”,把安全环保方针编印成朗朗上口的短语,由职工亲人在承诺卡上签字,使职工每天在工作中能够看到亲人得亲情寄语。 “1+1”安全责任 针对职工实际,他探索实行了“1+1”安全责任教育,中心与每个职工家庭都签定了《安全自保幸福家庭》协议,明确了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的安全教育权利和义务,教育职工家属要吹好安全枕边风,吃好全家团圆饭,确保亲人工作好心情。同时,建立事故档案,将事故分析处罚意见通知职工家庭,做到安全事故家庭不知情不放过,把安全责任延伸到了企业和家庭。 安全警示 某书记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契机,创新“学习+激励”管理机制,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多例侥幸事故,编印了《事故案例警示录》,人手一册。同时,开展“安全深度会谈”,每天企业干部、班组长、职工三个层次汇谈安全,互相启发自我教育。建立“安全不放心人”排查教育制度,设立安全补习班,凡被亮黄牌者到安全补习班学习合格后方可上岗;亮红牌者找到安全联保监护人签定合同后,方可上岗。并把承诺落实到安全中,开展安全“三不伤害”、“四不放过”教育,自觉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浅谈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浅谈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在成熟的企业里流淌着一条河,这条河就是企业文化,每个员工就是水滴,每个团队就汇流成小溪,每个部门就汇聚成了小河,整个企业组织便形成了拥有一致目标和方向的河流,新走进企业的人,便会被这条浩浩荡荡的河水同化,而成为河流的一分子,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下面我就浅谈我对我们金玉普惠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当然有不对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1,企业的社会责任 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许你们不太理解,谈企业文化怎么谈起社会责任来了,但我觉得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是鱼水关系,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任何企业不管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是为了社会的人们,都是在对社会作出贡献,当然在履行社会责任,所以我觉得企业文化首先应该具有社会责任,不管是金玉普惠的领导者还是员工,都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 我觉得金玉普惠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诚信经营的自律意识和机制,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竞争秩序的责任;努力节约社会资源的责任;承担金玉普惠公司所有的后顾之忧和客户的所有需求,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而努力的责任;在可能的情况下挖渠放水救济社会弱势群体等各个方面。 2,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 企业文化的真谛是什么呢?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

乐和爱,我认为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来体现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靠制度来保障同时我觉得氛围也很重要,相同的事相同的观点,氛围不同文化就不同效果也不同,窥一管而知全豹就是这个道理。 3制度支持很重要 当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不能相互支撑时候,那么企业文化只能变成无力的口号,在这个企业里如何保证相互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确实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企业文化的口号可以印成标语上墙,制作成册子发到大家的手里,但能不能让大家领会在心里并有作用就很难说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的把中文字眼定义搞清了,大家对它的解释明确了,而且把它固化了,变成制度可以执行了,我个人认为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我觉得建立清晰、稳定、相对公平的薪酬福利体系是金玉普惠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物质基础,而合理、规范的制度化管理是金玉普惠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行为保障,核心是以人为本,内涵是以尊重金玉普惠公司员工为前提,努力服务客户。作为金玉普惠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理念引导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向各级员工中不断强化人本管理理念的同时,用合理、规范的制度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清晰、深入贯彻到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之中,柔性的理念需要刚性的制度做保障,这样才能明确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做,制度本身的作用是制约,它可以让员工达到企业对员工要求的一个基本底线,经过常抓不懈,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惯性。

红红的大苹果的故事

红红的大苹果的故事 小熊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苹果树。 小熊给苹果树浇水,小猴子看见了忙过来帮他抬水。 小熊乐呵呵地对小猴子说:“等苹果熟了,我请你吃甜苹果。” 小熊给苹果树施肥,小花鹿看见了忙过来帮他挖坑。 小熊乐呵呵地对小花鹿说:“等苹果熟了,我请你吃甜苹果。” 小熊给苹果树捉虫子,小山羊看见了忙过来帮他一起捉。 小熊乐呵呵地对小山羊说:“等苹果熟了,我请你吃甜苹果。” 小熊的苹果树长大了。满树粉嘟嘟的花儿谢了,枝头上挂满了一个个青青的苹果。小熊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 可是一天夜里,突然刮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风,把苹果都吹落了。 小熊望着一地的青苹果,伤心得哭了。 小猴子、小花鹿和小山羊听见哭声都跑来安慰他。 大家说:“我们都好好帮你看管苹果树,明年你的苹果树一定会结

出又红又大的甜苹果的。” 说着,小猴子去给苹果树浇水,小花鹿去给苹果树施肥,小山羊去给苹果树除草。 小熊呢,也爬到苹果树上捉虫子。捉着捉着,小熊的手忽然停住了,原来他发现在一片叶子底下还藏着一个嫩嫩的小苹果。 苹果,这里还有一个苹果!小熊高兴得差点喊出声来。 “就剩下这一个苹果了,小猴子他们摘了去我就没有了。”小熊想到这里,一声不响地用叶子遮住苹果,悄悄地溜下了树。 小熊的苹果越长越大,越长越红,小熊也越来越怕见小猴子他们。 一天,他正在屋里想心事,小猴子、小花鹿和小山羊又跑来了。 小猴子说:“再给你的苹果树浇些水吧!” 小花鹿说:“再给你的苹果树上些肥吧!” 小山羊说:“再给你的苹果树捉捉虫子吧!” 多好的朋友啊!小熊想想自己,羞得脸红红的,惭愧地低下了头。

小猴子他们以为小熊还为没有红苹果而伤心呢,忙安慰他说:“别难过了,明年你的苹果树一定会结满又红又大的甜苹果的。” 小熊再也忍不住了,拉着大家的手说:“不用等明年了,现在我就带你们去看红红的大苹果。” 小熊带朋友来到树下,大家扒开密密的叶子。 “呀,大苹果,多红多大的苹果啊!”大家惊喜地叫着。 ------------ 开始苹果树上的结的都是青苹果,还被大风吹落了,小熊很伤心,小伙伴们都安慰它。小熊捉虫的时候发现还有一颗小苹果在树上,偷偷的藏了起来,不想和伙伴们分享。小伙伴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帮助小熊,小熊感到很惭愧。大家这么热心的帮助自己,自己却把苹果偷偷藏了起来。后面小熊就是一个懂得分享的好孩子了,带着小伙伴们找到那颗大大的红苹果,大家一起分享着劳动的果实。一个个的小脸蛋也笑的像一颗颗的红苹果。

企业文化质量创新小故事

企业文化质量创新小故事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是员工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了质量,企业就没有了市场,员工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 物质保障。这道理都懂;另一方面是靠每个岗位员工用自己的双 手干出来的。事无巨细,凡是能提高质量的措施都要用到实际工 作中。这道理明白!这不,焙烧二车间调温工序开展质量文化创 新活动以来,调温岗位的员工无论是开展有关质量的讨论,还是 做一件能提高质量的实事都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无不用自己 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就 从其中最平凡的一件小事说起吧。调温工序在日常工作中最常见 的问题之一是填充料氧化问题——填充料湿度太大或是颗粒太大,都容易引起炉表面覆盖的填充料氧华、着火。这时若不及时覆盖 填充料,极易使制品氧化,出现氧化这一废品类型。一般情况下 出现这种情况都是由调温工叫来多功能天车放料补料。但这次对 调温工序乙班的一名普通员工——齐魁来说,就不那么好使了。 他在上炉上巡视时发现,二系统北一料箱有氧化现象,而东多功 能天车正在检修,只剩下另一台多功能天车还要急于完成当班生 产任务。怎么办?是等着放料还是自己动手补料?幸好氧化面积 不大,齐魁没有多想,他急忙找来桶和铁锨,顾不上炉面上的炙 热和粉尘,就近丛熟坯链式输送机下面掏填充料,然后一桶桶的 倒在氧化面上。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淌,他全然不顾,直到确信

该处不会再氧化为止。这只是调温工序的员工日常工作的缩影,是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但正是这样看似简单、平常的小事,却在保证着焙烧制品的质量。从近几个月质量报表看,制品的氧化几率很低,完全在可控制范围内。类似这样的小事还很多很多,类似这样提高产品质量的小事在焙烧二车间其他班组也越来越多。

我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20190429152333)

我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能够傲立商海的根本所在。离开了文化的浇灌,企业便像无源之水,是无法长久的。企业文化发展至今天,大家已普遍认识到,它的实质就是企业所有成员共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功效在于以优秀的文化教化人、转化人。中国的海尔集团、美国微软公司、日本松下公司等等,他们创造出的奇迹和成功的经 验无不告诉我: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不朽之柱,文化建设有着潜在的凝聚力量,它不仅仅能给企业带来一种精神,而且能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培育企业团队精神,为我们员工作导向,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作为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新入职的一名员工,有幸听了公司首席合伙人胡总关于中勤 企业文化的简介,这么多年来公司一直以领先的商业顾问为战略目标,以正心诚意,以格物致知,诚信为本,勤以立业为企业理念;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带来竞争优势为企业宗旨;以慎行,善学,敬业,忠效为职员操守;更是将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定为企业的文化核 心。 下面我主要针对职员操守谈谈自己的理解:一直以来公司都严格要求每一位员工除了熟 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人格素质和道德修养,这是作为一名审计人员的前 提条件,因为一旦步入公司开始工作,我们将代表的是一个团队一个公司,我们的任何举动都将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利益与荣誉,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依据客观事实慎重地做出每一 个决定,来不得半点虚假;同时因为接触业务的广泛性以及时时更新的各种财务政策,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更新自己的智囊库来满足业务需求,进而为客户更好的服务,更顺利的完成本职工作;其实不管是什么工作,工作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是通 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只要能够把工作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用心去对待它总是会有收获的,研究表明要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几率几乎是万分之一,那么既然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何不喜欢你所做的工作,把自己的一切投给它,就像谈恋爱一样上心, 定会换来来累累硕果;至于忠效自然就是尽忠效力了,企业给我们应有的报酬,我们当然应该忠于公司,忠于团队,以最高效有力的方式完成工作。 中勤是我即将为之奋斗的家,是我工作的启蒙,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 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归纳总结,进而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 2016年8月10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