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许燕《人格心理学》讲授纲要

许燕《人格心理学》讲授纲要

许燕《人格心理学》讲授纲要
许燕《人格心理学》讲授纲要

《人格心理学》讲授纲要

一、《人格心理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

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系统探讨人性的一门学科。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本课程应具备必要的普通心理学、生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前导课程为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后续课程为变态心理学与心理咨询学。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发展的、系统的和实践的观点来认识人格的结构、人格的发展、人格的评估等问题,形成科学的人格观,培养他们分析人格、理解人格、评估人格的能力。并使他们了解完善人格的途径。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下列问题:

1、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范式。

2、人格心理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人性是善的、恶的,还是非善非恶;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由某种控制不了的原因所决定的;人格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可以改变的;基因和环境、天性和教养是如何交互作用从而形成个体的人格的等问题系统全面的认识和思考。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提高自己的对他人和对自己的认识和调控能力。

4、为人格矫正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四)学时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五)教学方式:

原著阅读与课堂教学、上台交流相结合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比例评定。

(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为: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参考教材为: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2.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3.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讲授纲要

第一编人格心理学导论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心理科学的特点

一、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人的心理差异

二、在研究策略上强调人格的整体统合性

三、在研究特征上注重人的内部稳定性

第二节人格研究的主题

一、人性哲学

二、人格结构

三、人格动力

四、人格发展

五、人格成因

六、人格改变

七、人格评量

第三节人格研究的科学体系

一、人格研究模式

二、人格研究途径

三、人格研究的科学体系

第四节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意义

一、为其他领域提供基础知识

二、有助于提高理论逻辑思维能力

三、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

第二章人格理论学习的要领

一、人格理论的意义

二、人格理论的向度

三、人格理论的原则

四、人格理论的影响因素

五、正确认识人格理论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人格的界定

第一节什么是人格

一、人格的词源

二、人格的定义

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二节人格的基本性质

一、独特性

二、稳定性

三、统合性

四、功能性

第四章人格成因

第一节遗传与生理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生理因素

第二节家庭与早期经验

一、家庭成因

二、早期童年经验

第三节学校与社会文化

一、学校

二、社会文化

第四节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一、交互作用理论与例证

二、遗传与环境的分离性研究原则

三、遗传率

四、遗传与环境作用大小的比较

第五章人格心理学发展趋势

一、人格理论研究的交融趋势

二、人格实证研究的整合趋势

三、人格功能的完善化趋势

四、人格研究方法多样化的趋势

五、人格研究的动态化趋势

第二编经典精神分析学派

第一章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界定

三、人格结构

四、人格动力

五、人格发展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临床观察法

二、心理治疗技术

第四节研究主题

一、梦心理学

二、焦虑

三、自我防御机制

第五节理论应用

一、临床领域

二、健康人格

三、文化领域

第六节理论评价

一、学术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二章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界定

三、人格动力

四、人格结构

五、人格发展

六、人格成因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词语联想技术

二、释梦技术

第四节研究主题

一、心理分析

二、梦心理学

三、人格类型

第五节理论应用

一、临床心理

二、文化领域

第六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三章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界定

三、人格动力

四、人格结构

五、人格发展与成因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早期记忆法

二、心理治疗

第四节研究主题

一、自卑与心理补偿

二、社会兴趣

第五节理论应用

一、教育应用

二、心理咨询

第六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四章经典精神分析各理论的比较

一、荣格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比较

二、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比较

第三编新精神分析学派第一章霍妮的人格理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结构

第三节研究主题

一、基本焦虑和安全感的追求

二、神经症理论

三、心理顺应方式

第四节理论应用

一、女性心理学

二、健康人格模式

三、神经病的治疗

第五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二章弗洛姆的人格理论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类的需要

三、人格类型

第三节研究主题

一、现代西文人的精神危机

二、社会变革论

第四节理论应用

一、理想人格模式

二、精神疾病的治疗

三、弗洛姆人格理论与宗教

第五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三章少利文的人格理论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基本概念

二、人格结构

三、人格发展

第三节研究主题

第四节理论应用

一、精神病理学

二、精神疾病的治疗

第五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四章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动力

三、人格发展

第三节研究主题

一、自我

二、心理历史理论

第四节理论应用

一、精神疾病及其治疗

二、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

第五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五章客体关系理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基本概念

二、人格结构

三、人格动力

四、人格发展

第三节研究主题

一、关系自我

二、自我中心人格

第四节理论应用

一、主客体分离研究――感觉剥夺

二、心理异常的原因

三、治疗方法

第六章对新精神分析理论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理论特色

一、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

二、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三、强调自尊心的培养和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

四、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

第二节重要贡献

一、把潜意识理论的开拓性研究推向了新的里程碑

二、扩展了新的理论领域,加强了相关学科的联系

三、丰富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内涵,发展了精神病学中心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节主要缺陷

一、没有脱离精神分析的理论主体

二、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式构想

三、理论仍具神秘色彩

第四编行为主义学派第一章华生的人格理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界定

三、人格发展

四、人格研究方法

五、异常行为的形成与改变

第三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二章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概念

三、人格的结构

四、人格的形成与改变

五、人格的发展

六、人格异常

第三节研究主题

第四节理论应用

一、行为评估

二、行为塑造

三、行为治疗

第五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三章多拉德和米勒的人格理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基本概念

二、人格结构

三、人格发展

四、人格适应

第三节研究主题

一、挫折-攻击假说

二、模仿

第四节理论应用

一、早期教育

二、神经症的形成与治疗

第五节理论评价

第四章对行为主义学派的总体评价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理论特色

第二节主要贡献

一、行为主义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二、行为治疗的实用性

三、行为主义研究领域的广泛性

四、行为主义理论简洁、明了

第三节主要缺陷

一、错误地将人类等同于动物

二、行为评估信度、效度的质疑

三、行为主义对人格的描述过于窄化

四、忽视人格的稳定性

第五编人本主义学派第一章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动力――需要理论

第三节研究主题

一、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

二、高峰体验

第四节研究方法

一、整体分析方法

二、问题中心法

三、自我实现的测量方法

第五节理论应用

一、在教育中的应用

二、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二章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界定

三、现象场

四、人格结构

五、人格发展

六、人格适应

七、人格动力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Q分类法

二、语义分析法

三、个案研究

第四节研究主题

第五节理论应用

一、来访者中心疗法

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第六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三章罗洛·梅的人格理论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存在主义理论

三、人格定义

四、人格结构

五、人格发展

第三节研究主题

一、爱与意志

二、焦虑

第四节理论应用

一、心理治疗的目标

二、心理治疗的原则

三、心理治疗的过程

四、心理治疗的方法

第五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四章对人本主义理论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理论特色

一、人的责任

二、此时此地

三、人的成长

四、个体的现象学

第二节理论贡献

一、关注积极方面

二、应用广泛

第三节主要缺陷

一、概念模糊,缺少实证的研究

二、过分强调人的天赋潜能,忽视了社会和教育的力量

第六编人格特质理论第一章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一、生平简介

二、理论产生背景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界定

三、人格结构

四、人格动力

五、人格发展

六、人格成因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合理研究人格的方法

二、人格研究的侧重点

第四节理论应用

一、健康、成熟人格的标准

二、价值观研究量表

第五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二章卡特尔特质因素论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一、卡特尔生平

二、理论产生背景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格界定

二、人格结构

三、人格动力

四、人格成因

五、人格预测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理论建构的方法:归纳-假设-演绎法

二、双变量、多变量与临床研究策略

三、因素分析技术

四、数据资料的来源

第四节理论应用

一、神经症与精神病的病因与特征

二、治疗方法

第五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三章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界定

三、人格结构

四、人格成因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研究取向

二、效标分析

三、问卷式测量法

四、其他方法

第四节理论应用

一、异常人格产生的原因

二、异常人格的治疗方法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四章五因素模型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产生背景

一、大五人格模型的研究取向及理论依据

二、大五因素模型的研究史

第二节大五模型

一、基本假设

二、基本结构

三、基本特点

第三节骓和测量方法

一、重新建立词表

二、不同方法的验证

三、跨语言-跨文化研究

四、大五人格的测评

第四节中国人人格因素的研究

一、古人的人格模式

二、现代人的人格模型

第五节研究主题

一、因素命名与次序

二、人格因素的数量

三、不同词类的探索

第六节理论应用

一、临床心理学方面

二、职业、管理与工业心理方面

三、发展心理学方面

四、婚姻咨询方面

第七节对大五模型的评价

一、大五模型的意义

二、对大五模型的批评

第五章对特质论的总体评价第一节理论特色

一、方法论上的统计学倾向

二、研究取向上的个体差异倾向

第二节理论优点

一、注重研究的实证性

二、提出了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三、促进了人格测评工具的产生

一、缺乏对特质概念的理论探讨

二、缺乏统一的特质理论框架

第七编认知学派

第一章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事略

第二节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二、人格概念

三、人格结构

四、基本假设与推论

五、人格动力

六、人格发展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角色建构测验

二、固定角色疗法

第四节研究主题

一、认知复杂性-简单性

二、焦虑与威协

第五节理论应用

一、建构作用与功能失调

二、病态建构的特点

三、自杀与敌意

第六节理论评价

一、学术贡献

二、理论缺陷

第二章社会认知理论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罗特的社会认知论

一、生平事略

二、理论观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题

五、理论应用

六、理论评价

第二节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

一、生平事略

二、理论观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题

五、理论应用

六、理论评价

第三节米歇尔的社会认知论

一、生平事略

二、理论观点

三、理论评价

第四节社会认知论评价

一、理论优点

二、理论不足

第三章认知信息处理论

第一节理论要点

一、人性观

二、基本观点

第二节研究方法

一、出声思维方法

二、思维列表技术

第三节理论应用

一、压力与应对

二、心理疾病与治疗

第四节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二、理论缺点

第四章对认知理论的总体评价第一节理论特色

一、由“冷”认知转向“热”认知的研究

二、将认知问题引入人格研究领域

第二节重要贡献

一、将实验研究技术带入人格研究

二、将人格与认知问题有机结合

第三节主要缺陷

一、人格研究的去人格化倾向

二、认知理论范式缺乏系统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