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选修改革史

高中历史选修改革史

高中历史选修改革史
高中历史选修改革史

1、改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减租做局部或根本的调整变动。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3、改革的实质:是统治者对既定值得所进行的调整。

4、一个模式:北京+内容与过程+作用(影响)与认识=改革

4、二大理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减租,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的发展

三大依据:新史观,课标及省知道意见,新高考题

五个感悟:改革的历史必然,改革的艰难与曲折,改革的光明前途,改革成败规律,改革家的品质和素养

5、分析改革成败:○1是否符合人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2当好似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3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4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6、:改革成败标准:○1是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趋势

○2对社会的影响

梭伦改革

一:雅典国家雏形的形成(公元前8世纪)

1、提休斯的帝国

(1)政体:君主制

(2)内容:以不侵犯贵族的私有财产为前提,动员贵族放弃司法审判权,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

(3)意义: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

(4)阶级状况:贵族与平民

2、贵族共和国(贵族制,公元前7世纪)

(1)评价:集体领导制,为实现民主制提供可能;实质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普通民众无权参与,

二:背景

1、○1贵族与贫民的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经济:拼命处于贫困境地,甚至总舵贫民陷入赤贫,还不起债务就被债务主抓来当债务努力,甚至卖到海外,以抵偿债务。

政治:虽然享有公民权,但实际上无法真正参与到国家政权中去。贵族在政治上八耻了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

主要的剥削方式:放高利贷,债务奴隶制和土地兼并。

“六一汉”:失去政治权利,更多失去了人身自由,必须把土地收入的1/6交给富人。

○2贵族和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尖锐。

形成:雅典的工商业发展

原因:在政治上没有地位

3、基伦暴动:僭主政治是一人专权。结果,平明和贵族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叛乱。

失败原因:○1雅典贫民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民主传统,绝不会支持独裁专制。

○2没有采取有利于平民的措施。

4、《德拉古法典》(公元前621)显著特点:严刑峻法。

评价:○1是雅典第一部成文发,它对一只贵族专权有一定的意义。○2法律成文化、公开化对于雅典政治走向民主也有重要意义。○3为梭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4用压力的法律还维护贵族的利益,

它不能保护平民合法权益,不能平息雅典公民的严重的不满,也不能化解雅典社会的重重危机。

4、梅加拉危机:原因:○1给雅典经济沉重的打击○2贵族禁止再讨论夺回萨拉米岛之事。

影响:萨拉米岛危机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压断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5、梭伦当选首席执行官

(1)原因:○1出身于贵族家庭,成年后曾经从事工商业活动○2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丰富的知识○3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华素呢,亲自率军夺回萨拉米岛○4既不主张对平民无限度的剥削,也不主张彻底剥夺贵族财产

三:改革内容:

<1>解负令(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内容:一律废除债务奴隶,释放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影响:○1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2限制了土地兼并○3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制度

<2>发展工商业:内容:○1父母帮助孩子学习手艺○2鼓励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3鼓励井口谷物,限制谷物出口影响: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平民生活;从长期来看,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使工商业从业者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也相应得到了增强,多元化的政治格局进一步稳固,

<3>确定财产登记制度:内容: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第一二级必须提供装备耗费高昂的骑兵,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第四登记提供轻装步兵和水手。

意义:○1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利的垄断○2为非贵族出生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经○3为雅典民主政治开辟道路○4局限性:第四登记不能担任官职。不是真正平等,以财产不平等来取代血缘不平等

<4>改革国际权利机构:○1回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利机关○2创立四百人回忆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3组织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4是近代三权分立的源头

意义:四百人会议使第三等级的公民获得了参政议政的机会,它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了贵族对我家权利的垄断。民众法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陪审员制,不分等级,使平民获得三家国家政权的权利。

备注: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

成员:第一~三等级的公民全体公民

职能:为公民大会预审提案,准备议程

性质:国家最高统治权最高立法权

四:评价:进步:○1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②促进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③按财产划分社会等级的措施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利者的范围,通过对权力的重新分配,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政治权利④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三语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了可靠了制度保障⑤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实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局限性:○1中庸政策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②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③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五:改革特点:中庸,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六:改革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商鞅变法

1、东周:春秋(公元前770~476)奴隶制瓦解;井田制废除;宗法制分封制被废

战国(公元前475~221)封建社会形成;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中央集权专制形成2、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产品分配

一:时代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二:变法时代背景:

1、生产力发展:铁骑的使用和牛耕地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2、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私田大量开垦、改革剥削方式、井田瓦解)

3、阶级基础:产生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封建专制统治,并却要求发展封建积极

4、处于战争需要: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5、思想上:百家争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高潮),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

6、各国竞相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7、民族关系: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现象

三:秦国变法的背景:

1、经济文化落后,外交弱视

2、秦孝公立志变法

3、商鞅投秦立志变法(受到秦孝公的重用)

4、秦国国君权利比较集中,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

5、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6、民风质朴,尚无精神充斥

四:商鞅变法内容:

1、概况:时间:公元前356;公元前350

指导思想:法家

目的:富国强兵

中心:农业、、战争、法制

2、措施:①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作用: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

极性;促进了秦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一直商业发展的趋势。目的:巩固新型地主政权(1).废井田,开阡陌。作用:一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制经济基础,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壮大了他们力量,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3).统一度量衡。作用:为人们从事经济交流提供便利;也便利赋税征收;对秦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巩固也有积极作用。

②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作用:加强了户籍管理,为征税征兵

提供了依据;保重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控制(体现了严刑峻法的精神,开创了诛连九族)(2).推广县制。令以主持县政,丞为副县令,尉负责军事,作用: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③军事:(3).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爵制。作

用: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组特权,大大提高了群君的战斗力,扩大了秦的统治基础。

④社会风俗:(4).“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作用:进一步发展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征税,加强了秦的统治,促进了秦的发展

⑤思想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作用:加强了对热门思想的控制,统一人民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五:评价

1、性质: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

2、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他的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3、积极影响:

(1)对秦国而言: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是秦国收到了富国强兵之效,为后来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①在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

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为秦廷议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

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③军事

上:极大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2)对后世而言:奠定了秦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模式。

4、消极影响:

(1)对秦影响:轻视狡猾,鼓吹轻罪重罚;家中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对后世而言:开创了重农抑商政策,为后世遵循,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焚烧诗书造成人类文明成果的巨大破坏,对后世产生了长远而恶劣的影响。六:结局【改革成败不在于改革者个人命运,而是看改革的目的是否达到,改革的成果是否得到维持】

1、商鞅死因:①商鞅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②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

了最高统治者的保护③商鞅使用“轻罪重罚”的政策,加剧了与旧势力的矛盾④新法成为了逃亡障碍,最终为变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2、启示:①改革涉及利益调整,会有重大阻力②改革要有适合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③改革

成败关键在于是否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④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改革,与时俱进。

3、变法成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②态度坚决,思想正确,“铁腕”改革②

国君的支持

七:1、“刑学”之名?答: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法家学说。

2、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答:是。世卿世禄制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符;世卿世禄制是新兴地主阶级谋求政治权利的巨大障碍。

孝文帝改革

一: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线索和时代特征:

1、东汉三国西晋

2、江南相对稳定,得到了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二:改革背景:

1、北魏崛起,统一黄河流域,北方出现民族融合(为改革奠基)

①崛起:386年,拓拔珪;389年定都平城

②统一黄河流域:439年,拓拔焘

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心所向;北魏接受汉文化加快了发展;北魏军事力量强大,骑兵强悍;民族融合

作用:初步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

2、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统治面临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3、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改革的可能性)

4、有利条件:拓拔珪的钙和使拓拔部由游牧生活转向了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儒生,兴办

太学有利于吸收汉文化;国际机构日益完备为改革奠定基础。

三:改革目的: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根本目的)

四:改革内容:(2阶段)

冯太后:建立新制度(迁都洛阳为界)

孝文帝:汉化措施

1、均田制(不是重新封地)配合均田制实行的:三长制,租调制。

前提:中原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目的:为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实施: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农民要想国家承担一定的赋税和徭役。分为露田不可以买卖,桑田可以买卖。

实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影响:①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发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均田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也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使地主阶级的利益得到保障③均田制的推行极大的推动力北方内迁各民族向封建制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④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整顿吏治

原因:改革前官员的收入来自战争中功劳大小、爵位高低来分掠夺来的财务。靠搜刮和贪污来维持自己奢侈的生活。贪污的官吏不仅影响了北魏政权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加深了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措施:(1)任期考核制(2)严惩贪赃枉法(3)实行俸禄制

影响: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剥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3、迁都洛阳

原因:

方式:495年。策略:南迁为名

4、革除旧俗

原因:适应农耕文明需要

措施:仿汉制,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通汉婚

作用:①为孝文帝推行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②保证了改革深度,有利于胡汉民族人能够和,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③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经济中心

五:历史作用

1、性质: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2、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社会经济农耕化:(1)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①政府重视:均田制的推行,吏治改善;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派遣工匠赴全国各地②梨和牛耕已经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也得到推广③各民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融合的推动(2)洛阳的繁华: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

心,而且商业贸易远远超过平城和南朝的建康,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城东的小市和城西的大市。为外国商品往来的四通市。

社会制度封建化:通过改革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六:改革成功

1、原因: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②内容全面,措施得力③冯太后

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④民族融合的趋势推动,各族人民的愿望⑤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2、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

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3、特点:(1)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分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是在冯皇后主持下进行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

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采纳汉族

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七:改革认识:①任何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都有曲折性②gage必须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顺应民意③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④先进文化必然战胜落后文化

八:正确认识古代民族大融合

含义: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生活方式汉族化,社会经济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

作用:民族融合促进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最重要的途径:物资和文化的交流,深化了民族融合。例如农业和手工业的先进工具、经验和技术的交流。

九:

1、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

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2、您如何评价孝文帝迁都:这是必要之举也是成功之举,它使北魏既摆脱了柔然的威胁,又便

于接受汗文化,巩固了对中原的统治。

3、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地、主动地、彻底地进

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内容相似之处:都移风易俗;都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

王安石变法

一:北宋建立和中央集权加强

唐—安史之乱—地方割据—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梁—唐—晋—汉—周(五代十国—宋

1、建立:赵匡胤,960年

2、加强集权

目的:巩固统治,促进统一

措施:集中军权、财权、行政权

评价:①有利于加强集权②维护国家统一③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④导致北宋中期社会危机出现4、社会中期危机:冗兵,冗官、冗费

二:改革背景

1、北宋中期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根本原因)。导致了出现“三冗”,政策。

冗兵:兵员增加。成千上万的流民编入禁军,边塞大量屯兵;在军事部署上采取了“守内虚外”的政策,训练上采取了更戌法的政策,导致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战斗力不足。

冗官:为了削弱官员的权利,实行一职多官,通过科举考试和恩荫赏赐大量授予官职;使得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相互牵制,效率低下,庞大的官僚机构日益腐烂。

冗费:除了军费和官费,大兴土木的费用和皇室的开支不断增大,每年向辽和西夏交纳“岁币”,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引起财政危机。

2、民族矛盾尖锐,对辽夏战争失败,引起边患危机。宋太宗时期(建国初期),四川王小多等起

3、北宋中期应为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多,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4、“庆历新政”:

人物:范仲淹、富弼

中心问题:整顿吏治

败因:①基金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和诽谤②措施过于激进,更张无渐③思想动员不足,配套措施不到位④农民没有明显获得好处意义:揭开了改革的序幕

5、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时间:1069

中心:理财富国之路

目的: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挽救危机,巩固加强封建统治

三:变法措施:

1、富国

指导思想:开源节流

对商业:⑴均输法:宋初以来,为了供应京城皇室、百官、军队的消费,在东南六路设置发运使,负责督运各地“上供”物质;作用:北宋政府的屋子需求和供应得到了较好的配

合,纳税户的负担有所减轻,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比以前增多了。⑵市易法:在京城设

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

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每年纳息二分。

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作用:限制了豪商大贾们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也使政

府从中增加了财政收入

对农业:⑶青苗法。各州青黄不接时分两次节前或粮食费农民,加收20%利息。作用:是农户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也收入了大量利息。但是实行过程中,强制农民借贷,

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严重⑷募役法(免役法):作用: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

了生产时间,扩大了生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⑸农田水利法:作用:使各地农田水

利得到很大发展,大量的薄地变成良田。⑹方田均税法:作用:歌赋了官僚地主隐

产逃税,田税不均的弊病,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2、强兵

目的:内足以镇压农民暴动,外足以抗御强邻

⑴将兵法:简军队、裁汰老弱,合并军营。另一方面实行将兵法自熙宁七年始,在北方各路陆续

分设100多将,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

军队的训练,凡实行将兵法的地方,州县不得干预军政。将兵法的实行,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作用:改变了更戌法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⑵保甲法。其主要内容是乡村住户,不论主客户,每十家(后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以住户中最有财力和才能的人担任保长、大保长和都保长,同保人户互相监察。农闲时集中训练武艺,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作用:使各地壮丁受到了军事训练,并和正规军队相参为用,以及节省军费,防范和镇压农民的反抗,。

⑶保马法:作用:节约了朝廷的大量开支,提高了马数量与质量

⑷军器监:专门管理武器制造。作用:军器的制造逐步改善,而且数量之多足够数十年征战只用。

3、育才

⑴科举改革:以经义策论取士

⑵改革学校制度:

目的:要统一思想,造就改革派人才

原因:太学作为全国最高、规模最大了学府,长期以来是高官子弟装饰门面的地方,已经徒具空名。变法实施以后,太学被保守派官僚所把持,成为反对变法的舆论基地。

内容:①改革太学②重新撰编教科书内容,以儒家经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

四:评价

1、根本目的: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方宇、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统

治。

2、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举报调整,是社会改良性变革。

3、局限性: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

摆脱封建统治危机。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③变法措施旨在抑制兼并和限制大地主、大官僚和富商的利益,而该阶层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全市,他们坚决方对变法。④变法在实施过程中的用人不当等问题造成贫苦百姓负担加重,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4、进步性:①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③王安石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减退的情况下进行变法,这样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白泽不饶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④王安石为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敢于一直和打击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兵在一定程度上估计到了社会下层的利益,这种不畏权势的做法值得赞扬

五: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②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得保守派得势。③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④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第一点是主要原因。⑤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⑥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新法的实行中也显得过于激进。应该吸取的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而且要注意用人。

六: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即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冗官、冗兵、

冗费,财政困难;来自辽和西夏的威胁。②目的相同:巩固统治,换救危机。③

结果相同:旧势力强烈反对,失败。④性质相同:都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

部调整的改革。

2、不同点:①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的中心是整顿吏治,王安石变法的中心是理财。②措

施不同:庆历新政主要在政治上,如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严肃中央政令,取信

于民;王安石变法包括理财、军事、取士的措施。③影响不同:庆历新政对缓和社

会矛盾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时间太短作用不大;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

积贫积弱的局面。④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是局部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全面改革。七: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变法

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励反对。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

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

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

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

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八、1、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为什么要给他岁币?(书P44)

答:风行消极的防御国策;统治者的昏庸

2、王安石推行的富国政策,与富民相同吗?(书P48)

答:不同。富国政策主要为了解决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富国是为增加财政收入,富民是人民丰衣足食。两者是不同的。

3、“三冗”给北宋王朝带来了什么后果?

答:①冗官:机构臃肿,运作效率低下,财政负担加重②冗兵:多而不精,战斗力低,养兵负担重③冗费:财政入不敷出④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4、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主要目的是什么?(书P50)

答:为统治阶级选拔使用人才。

5、你认为王安石变法前后的科举和教育制度有何不同。

答:科举:前:侧重文字和词句记诵,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后:以经论取士教育:前:为保守派把持,成为反对变法的舆论阵地;后: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使王安石的革新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6、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政治环境对“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有什么影响?

答:①促使两场变法的产生,变法也因此不能使之到底,最终走向失败

7、王安石变法的成效:

答:富国:①均、市、青,对付上地主投机倒靶,囤积居奇,盘剥农林的行为进行打击,增加财政收入②方,限制了逃税漏税,减轻哦年国民负担③弄、募,有利于农业生产强兵:增强军事力量,巩固边防,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被动的局面;育人:培养、喜欢把脸大量使用人才,也促进了王安石革新思想的广泛的传播。

欧洲宗教改革

一: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产生: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发展:公园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分裂:两次。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西部大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16实际天主教分裂出新教(英国国教,加尔文教,路德教)

2、中世纪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地位

(1)表现:

①政治:教权至高无上,高于皇权。提出“双剑说”和“太阳月亮说”。

②经济: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1>经济上表现:a、控制了欧洲大约1/3的土地。b、采用封建的剥削方式。c、向信徒征收“什

一税”。d、出售赎罪券。

③思想文化: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控制了人们思想,支配文化教育

<1>思想上表现:①信仰基础:极力贬低理性,宣称信仰高于理性。②把持《圣经》的解释权

③设置宗教裁判所:天主教对各种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一概加以排斥,斥之为“异端”,

对传播异端的人予以野蛮残暴的迫害。目的:维护自己在信徒心目中的权威,巩固自己在宗教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④控制教育

<2>在社会上:天主教会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束缚

(2)如何提高权利:①首先建立不受世俗实力影响到教皇选举制度,获得各地主角的任免权②教皇利用开除教籍、挑起国内叛乱和拉一个打一个等各种手段,是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③组织十字军,进一步增强了教皇的实力,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威望。

(3)教会权利大的原因:①西欧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造成分裂割据的王权衰弱(根本原因)②生产力水品地下,人们认识有限,教义具有麻痹性③教会是走周最大的封建主④主旨是具俊进一步扩展教会势力⑤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势

二:天主教面临挑战:(西欧向近代化过度)

1、原因:①教会神职人员生活腐化,道德败坏②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③民族意识增长和专制主的兴起对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天主教会形成威胁④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对⑤人本主义思想,为人们挑战天主教权威提供了思想源泉。

2、改革必要性

①天主教神权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②经济:在14、15实际资产阶级兴起于重商主义思想流行,同教会轻商思想产生冲突③政治:民族观念崛起,民族国家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统一天下”的局面④阶级:新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对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⑤思想: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推动了宗教改革;异端思想对天主教神权统治也提出了有力挑战⑥教会的贪婪腐败及其掠夺最终引发了宗教改革(直接原因)

三:概况、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原因:①德意志出现了资产阶级命呀,但分裂割据却阻碍其发展(根本原因)②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经济的搜刮和神权统治(主要原因)③兜售赎罪券(直接原因)④马丁路德立志改革(主观原因)

(2)开始标志:1517年10月31日,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主张:①“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意义:否定了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②“信徒皆为祭司”;意义: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

人的特权地位,追求地位平等。③建立一个廉俭教会。他主张:取消不必要的宗教

节日,只保留洗礼和圣餐礼;撤销多余的宗教职务,限制挥霍浪费;允许神职人员

结婚,禁止教徒乞讨化缘。意义:满足了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④建立民族

教会,把德国教会置于一位德国总主教的管理之下,由世俗当局主持召开宗教会议。

意义:符合资产阶级追求国家统一强化王权的政治要求⑤信仰的根据是《圣经》而

不是教会;意义:否定了教会学的垄断地位

(4)结果:1555年,德国皇帝被迫在奥格斯堡召开帝国议会,签署了一份协议,即《奥格斯堡和约》,承认信仰路德教的诸侯与信仰天主教的诸侯享有同等的权利,承认诸

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奥格斯堡和约》规定:以1552年为准,属于路德教

的财产归还路德教,天主教也有权保有尚未失去的权益。这标志着路德教获得了合

法的地位。

(5)影响:①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社会思想的改革运动②打击教会神权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为其他地区的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主张:①“因信称义”,②核心思想:先定论。评价:彻底否定了天主教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型资产阶级的进去精神;为资产阶级剥夺提供理论辩护。③建立民主教会;作用:使教会和国家具有了资产阶级民主党形式④政治实践:在日内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

(2)作用:①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和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力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②加尔文被称为“新教的教皇”,而日内瓦则是“新教的罗马”。③为资产阶级剥夺提供理论辩护。

3、英国宗教改革

(1)、亨利八世的改革背景:①15实际后期英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②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③亨利八世离婚案(导火线)

(2)、目的:建立民族教会,加强专制王权

(3)、过程: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加三修道院。

没收其土地和财产,但是保留了大量天主教残余。

(4)、结果: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教会,英国国教。

(5)、特点:①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1534年亨利八世在位时,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国教”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说明王权占据上风。②不在从

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废除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1539

年亨利八世的宗教立场后退,肯定了天主教教义及实践中的主要部分,还以恐怖手段

惩罚宗教中持不同意见者,使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③进一步产生了新

的反对派。由于英国国教保留了大量天主教残余,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清除这些残余,

因而掀起了清教徒运动,开始了与英国专制王权的斗争,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6)、作用:①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桎。②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工具③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尼德兰宗教改革

(1)、背景: ①新航路开辟②卡尔文教③受西班牙专制统治

(2)、过程:他们冲进教堂、修道院,捣毁圣象、圣骨之类骗人的“圣物”,打开监狱,释放被囚的新教徒,强迫当局限制天主教僧侣的活动,允许新教徒信仰自由。

(3)、性质: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胜利)(4)、结果:尼德兰北部赢得了独立,建立了荷兰共和国。

5、天主教会的改革

(1)、目的:抵御新教势力。重振天主教权威

(2)、措施:①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②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③网络各种狂热信徒,

组织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

(3)、结果: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

四:宗教改革的影响:

1、性质: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来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

2、影响:①摧毁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有利于人民思想解放②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

想武器,对尼德兰革命以及此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有重大的影响,为资产阶级勾画出政治蓝图③刺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④改革使得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五、加尔文宗教改革的重要性

加尔文教相对于路德教,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和一些高尚品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

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3、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和政教合一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形式,对后来的尼德兰资产阶级

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的异同

相同: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主张因信称义,建立廉俭教会。

不同是:

(1)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宣称“先定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拣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3)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获得了神圣性。

(4)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和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力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区别:

相同点: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从《罗马书》中采用“因信称义”信条并将之引申为“唯信称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萨克森选侯的保护,英国的宗教改革更是在亨利八世的领导下展开的。

以上这些相同点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顺向关系,它们在同一时代的社会矛盾推动下,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地发展起来

不同点:(1)在人的问题上,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从核心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反对神

权,以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最终目的;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但最终还承认神的存在。

(4)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5)从实质和影响看: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八:

(1)天主教教会对禁锢人们思想,维护统治阶级有什么作用:①将教会权威神话,以永固其统治(神说和创世说)②使人们对教会产生精神上依赖(原罪说和末日审判说)③抛弃物质享受,忍受剥削阶级的盘剥(禁欲说)

(2)为什么教会阻碍了欧洲历史的发展?答:因为教会实行精神独裁,让人们保持愚昧,不利于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

(3)为什么说路德、加尔文倡导的新教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答:反对出售赎罪券等,有利于德意志民族和资产阶级的发展;先定论,评价:彻底否定了天主教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型资产阶级的进去精神;为资产阶级剥夺提供理论辩护。建立民主教会;作用:使教会和国家具有了资产阶级民主党形式④政治实践:在日内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

(4)为什么说“因信称义”和先定论从宗教理论上打击了天主教?答:①靠信仰的就,反对中世纪繁琐的宗教礼仪,从而反对天主教“因行称义”②宣扬选民弃民说,提出信仰唯一根据是《圣经》,反对了天主教的原罪说和末日审判说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一:背景

1、政治:①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之下。1517年,奥斯曼帝国素丹谢里姆一世率领奥斯曼

军队攻入开罗。此后,埃及逐渐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素丹通过委派称为帕夏的驻埃及总督实现统治。②形成“帕夏”,马木鲁克等多股政治力量争权夺利,政局混乱,社会动荡。

2、经济:①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②盛行包税制

⑴内容:包税人预付一年的税款后,即可取得在包税领地上征税的权利,成为土地的绝对支配者。

为获取可收税额与应缴税额间最大的差额,包税人总是想方设法向农民榨取尽可能多的

赋税。

⑵影响:这种野蛮的剥削制度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在这一制度下,包税制基本上落入了马木鲁

克手中,马木鲁克通过包税制奠定了自己统治埃及的基础,最终成为阻碍埃及及社会进

步的最反对力量。⑶实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埃及进行掠夺的一种经济手段

3、军事力量较小

4、阶级关系方面:农民,城市平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阶级矛盾尖锐。

5、外交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6、英法对埃及殖民入侵(外因)

①原因:埃及地理位置;军事实力弱小;工业革命需要市场(根本原因);

②目的:与英国争霸打击英国对外扩张的势头;建立法国对外扩张的东方基地,称霸世界

③措施:政治:打击马木鲁克的势力;经济:废除包税制;文化:洗劫破坏。 1798年5月,

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埃及,在因巴巴击败埃军。7月,占领开罗,并凶残地镇压了开罗人民两次大规模的武装反抗斗争。法国在埃及的扩张引起了英国的恐慌。1801年3月,英国根据英土协定,派兵配合土耳其军队攻入埃及。在埃及人民和英土联军的共同打击下,法军被迫

全部撤回国内。

④评价:法国对埃及殖民统治侵略性是主要的,给埃及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客观上打击埃及封建势力,也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阿里的改革起到诱导作用。

⑤英国对埃及的争夺:手段:联合奥斯曼土耳其或扶持马木鲁克进行侵略

7、阿里的崛起

(1)、标志:阿里王朝建立

(2)、目的:维护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扩张(根本原因);富国强兵(直接原因)

(3)、1805年5月,穆罕默德?阿里被推举为埃及总督。奥斯曼帝国素丹被迫承认既成事实,下诏予以正式册封,并授给他帕夏封号。1807年3月,英国派遣军队占领了亚历山大城,随即进犯腊希德。9月,英国最终被迫坐到谈判桌前,与穆罕默德?阿里签订停战协定,英军撤出了埃及。

二:阿里改革内容

1、经济

(1)农业: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实行土地国有化。实质是实行土地私有制②统一土地税③大力兴修水利,鼓励农民广泛种植经济作物。作用: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埃及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②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原料,也为工业建设积累资金。

(2)工业:①建立一批近代化国营工厂②军事工业得到阿里重点扶持;目的:维护埃及独立、镇压反对力量、巩固政权需要③埃及的民族工业开始初具规模。作用: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加快了埃及近代化进程

(3)发展商业对外贸易

2、政治

(1)改革行政制度:①中央:在中央设立了最高国务委员会,下设军事、司法、财政、商业、交通、教育和卫生等7个部。地方:设区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经过改革,埃及全国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②铲除马木鲁克势力。萨拉丁堡屠杀事件。

3、军事:①废除了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②改编了马木鲁克遗留下来的旧军队,建立了一支

用新式武器装备起来的军队。③西欧学习军事技术,聘请外国军官为教官,按照西式方法训练军队。作用:增强军事实力,巩固政权,维护埃及独立

4、文化教育:①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了一些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②政府选派大批优秀青年

赴欧洲留学③建立布拉格印刷厂,阿里创办了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作用:培养改革人才,引进西方科技,促进文化繁荣。

三:改革结果:失败。阿里的继任者阿巴斯一世废除了阿里的一切改革措施(失败标志)

1、败因:

内因:①没有从根本上促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根本原因)②阿里对外战争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外因:①欧洲列强干涉②列强宁可扶持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愿意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

四:评价:

积极:①性质:有利于埃及封建化发展的封建革命②政治:结束了混乱的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③经济: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保证了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④外交:有限的开放,加强同西方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封建主义的阴霾,带来了近代化的一丝曙光.⑤埃及一扫过去积贫积弱、任人蹂躏的屈辱历史,进入了一个空前强盛的时期。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效的地址栏西方殖民侵略,大大延缓了埃及殖民地的过程。消极:①没有从根本上促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②残酷的统治和年年的对外战争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五:教训:①挨个要取得成功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②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六:(1)阿里改革的法令为何得以顺利推行?答:阿里借宿了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起以他为最高领导的行政机构

(1)阿里为什么要培养本国的建设人才?答:摆脱外国技术对埃及的控制,带动本国文教事业的繁荣

(2)(书P84材料阅读)影响:政府:从农民手中榨取大量财富;农:侵犯了农民利益,影响力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说明:埃及政府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改革本质人数与封建性质的改革。以剥削农民牺牲农民利益为基础。

四:评价拿破仑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1.反动性:

(1)目的:同英国殖民争霸的目的

(2)政治:对埃及人民的反抗斗争进行残酷镇压

(3)经济:废除包税制后,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在经济上掠夺埃及人民。

(4)文化:掠夺了埃及的大量文物与国宝,将其运送回法国,体现了西方国家的掠夺本性。拿破仑

的入侵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2.进步性

(1)客观效果:为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

(2)政治:打击了马木路克势力,建立各级行政机构

(3)经济:废除了封建的包税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4)文化:冲击了埃及的封建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比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背景

1、经济: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俄国农奴制:确立:1649年,颁布《国民议会法典》;特点:农奴的人身,财产,包括子女

都归地主所有

②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表现:

农业方面:A.地主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建立用雇佣劳动力代替农奴的资本主义农场。B.农奴内部产生分化,少数富裕农民成为新兴农村资产阶级,剥削贫农。

工业方面:19世纪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③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

A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B农奴遭受严重剥削,无力购买工业品,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

C农奴制也造成工业资本和原料缺乏。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⑴农奴:提出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政治要求。

⑵工人:在提高工资、改善待遇、限制残暴等方面开展斗争。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⑴十二月党人起义:

①原因:A.主要原因:俄贵族军官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对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B.

直接原因:亚历山大一世去世。

②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

③时间:1825年12月

④作用: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唤醒了年轻一代革命民主主义者。

⑵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①代表: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

②主张: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③影响:这些反对专制、要求民主的呼声与汹涌澎湃的工农运动遥相呼应,迫使沙皇政府不得

不正视国内统治面临的危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社会危机(直接原因)

(1)原因:①俄国为转移国内矛盾;②英法等列强也想趁机宰割土耳其帝国。

(2)经过:1853到1856年,俄与英法土。结果俄军战败,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

(3)败因:俄国腐朽落后的农奴制度(根本)。俄国军备落后,弹药粮食不足,军心不起(直接);

战争期间国内运动高涨,后方不稳(间接原因)

(4)对俄影响:①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大大动摇了俄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②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③战争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总总弊端,直接推动俄国1861年改革。(5)性质:非正义性

⒌统治阶级:亚历山大二世酝酿改革

⑴矛盾激化:农奴制存废已成为俄国社会矛盾的焦点。

⑵出发点: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

来解放农民。”)

⑶组织措施:成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负责改革工作,于1861年在国务会议上通过改革草案。

二、改革的经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⒈时间、人物:1861年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

⒉改革文献:《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

⒊改革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

⒋主要内容:⑴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⑵经济上: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通过高价赎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

⑶组织上:建立“村社”加强对农民管理。农民由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转变为受地方政权控制。

⑷结果:农民不但失去大量土地,而且悲伤沉重的赎金贷款包袱。

三、改革评价:

⑴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也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公开性的掠夺

⑵进步性: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须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②是俄国历史重大在转折点,

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

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③使广大农奴获得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⑶局限性:①不彻底性: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也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专制

制度依然存在,地主土地占有制照旧保留。严重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速度,劳动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无权地位。使之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②掠夺性:要求农民支付巨额土地赎金。③欺骗性:农民获得土地比原来上,经济上不自立,为了经济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

⑷目的:为了防止革命爆发,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也为了保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四、改革对近代化的影响

1、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

(1)目的:调整俄国专制统治制度,使之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

(2)措施:①政治上:建立自治机构,城市杜马和自治局。影响:规定了严格的财产资格限制,也打破了土地贵族独揽大权的局面,对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②司法上:废除了按等级进行审理的制度,建立了陪审团、律师制度,施行公开审判。影响:他

仍然保留着农奴制的烙印,但增强了人们的法律意识,是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

出现了民主化的气息。

③军事上:施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影响:增强俄军的实力,为对

外扩张奠定基础。

④教育: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⑤思想: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

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⒈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司法和军事)

⒉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⑴特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

⑵工业:①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

②纺织业最为发达;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巴库成为重要石油产地。

③形成新的工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

⑶农业: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⑷原因:①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

②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借鉴西欧技术。

③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五: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答: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借宿了彼此之间的封建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的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六:改革条款中不利于农民的内容:①在农民与地主缔结契约之前,农民对地主仍然有义务,不能真正享受权利。②赎金高于土地实际价格,而且农民受到的剥削的时限很长。③政府限定份地面积,地主趁机割占农民的好地,农民实际得到的土地反而更少。④“村社”将农民由受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整个地方地主政权的控制。

七、促使俄国统治者决心废除农奴制的原因有哪些?

⑴国内:农奴制危机深重,农民运动和民主革命思潮席卷全国,动摇沙皇的统治,引起统治者震动;

⑵国际: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使统治者惊醒,希望通过改革使俄国强大,以便与西欧国家竞争。八:为什么说改革具有两面性? 根本原因是什么?

⑴两面性:①改革的内容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了革新。农奴变为自由劳动力,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等,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②改革具有不彻底性——沙皇专制仍在继续:农奴制残余还在保留;没有完全变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仍然是对立的两大阶级。

⑵根本原因:这次改革仅仅是一场改良,始终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九:沙皇政府在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答: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明治维新

一、背景

(内因)1、幕府的腐朽统治,等级森严,闭关锁国

⑴森严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日本社会被分为士(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⑵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闭关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明治维新物质基础)

⑴表现:

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

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

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 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

场。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纺。

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

⑵影响:①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

②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③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

境,不满幕府统治。

⑶原因:农业的发展

3、阶级: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⑴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民起义,城市“米骚动”。

⑵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

①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

②影响: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直接打击幕府和巨商,暴动得到广泛响应和效仿。

③地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合农民和贫民的暴动。(性质)

⑶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权威;

萨摩、长州等大名,加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争取在幕府政权中更多的话语权。

⑷天皇力图恢复统治权:被称为“京都囚徒”的天皇也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自己统治地位。

4、民族危机:佩里叩关(“黑船来航”)(外因)

⑴时间:1853年,美国,佩里。

⑵条约:《日美亲善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

⑶影响:使日本彻底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

①政治上:国家主权受损害,内政遭干涉,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上:A.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下级武士生活恶化,幕府大名财政更困

难。 B.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C.

日本本来就十分薄弱的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纷纷破产

③阶级上: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④思想上: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二、从“尊王攘夷”到倒幕运动

㈠面对列强侵略,日本各阶层态度

1.“开国”与“攘夷”之争

⑴开国者认为:只有通过对外交往,才能学习外国先进科技,使国家强大。

⑵攘夷者主张:日本国体尊贵,必须抗击外来侵略。(结果:攘夷论占主导,成为民族革命旗帜)

2.德川幕府反对统治:

⑴对内镇压人民起义,打击改革力量;1858年制造“安政大狱”,杀害吉田松阴。

⑵对外卖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㈡倒幕运动的兴起

1.原因:“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大名的幻想,使人们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推翻幕府统

治。

2.倒幕力量: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

3.领导力量:长洲、萨摩等大名。(他们结成军事同盟,改变力量对比,成为倒幕顺利发展的基础)

4、实质:武装推翻幕府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5、作用:推翻幕府统治,成立和巩固新兴政权,为变法维新提供政治保障。

6、经过:1867年:⑴倒幕派京都秘密会议,获得明治天皇讨幕密旨。⑵德川庆喜提出“大政奉

还”和辞去“征夷大将军”,却暗中伺机反扑⑶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

除幕府体制。

1868年:⑴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德川庆喜投降。(戊辰战争)⑵明治政府

迁都江户,改名东京。

7、胜利原因:⑴主观原因:①倒幕派联合,组织自己的武装。②倒幕派取得人民支持。③利用天

皇的名义,舆论导向有利于倒幕派。⑵客观原因:①幕府腐朽没落,不得人心。②

农民起义、城市暴动不断从根本上动摇幕府统治。③列强无暇顾及并且在日本利益

争夺中矛盾重重。

8、历史意义:⑴是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关键步骤。⑵使日本免遭中国和印度

的厄运,保卫了民族独立。⑶为明治维新的实施创造了和平的国内环境。

9、明治政府性质:资产阶级新兴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统一政权

三、内容

1、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实现民族的振兴,建立现代化国家,发展资本主义

2、特点:破旧,立新

3、内容:

1868年,新政府以天皇名义公布了《五条誓文》

①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

⑴剥夺各藩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让他们担任藩知事,成为天皇的地方官。⑵“废藩置县”:

1871年。意义:A.削弱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初步加强天皇的中央集权。B.使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迈出重要一。使日本成为统一国家;事实上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利于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为全国范围内实行更大的改革创造条件

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⑴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即: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平等。⑵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和居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的劳动力。⑶取消武士特权,武士阶层彻底瓦解,一部分成为资本家,另一部分成为普通劳动者。意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华族、士族投资于新兴工业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建立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③派岩仓具视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学到了许多有助于日本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有用经验,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殖产兴业

1.大力创办宫营业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⑴成立工部省:负责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接管幕府和各藩经营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企

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

⑵成立内务省:接管幕府诸藩建立的军事工业,日本逐步形成了近代化军事工业生产体系。促

进了日本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教师新课改实施心得.docx

高中历史教师新课改实施心得WORD模板文档中文字均可以自行修改

高中历史教师新课改实施心得 从xx年春开始,我校推进了新课程教学改革,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一直按照学校的要求,努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新课程的许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都与过去的教学有所不同,教师要重组原来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教学素材、课件、案例。这就意味着,在新课程面前,教师必须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钻研新的教材,建构新的课程观念,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我也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新课程下的教学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在这其中,既体验了成功的收获与喜悦,也遭遇到一些挫折与困惑,现结合在历史课堂的所见所闻和实践谈一下关于新课改的一点思考。 新教材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我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实施这样三种方式的学习,尽量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历史大课堂,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与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成功快乐。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交流是人生存的必备能力, 历史教育必须体现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因此新课改下就出现一种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我也在课堂上做了这样的尝试。 首先,进行分组。我所教授的班级座位是传统的排列方式,即

分为四大组每组12人。在四大组的基础上,再分为每四人为一小组。 其次,揭示分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讨论的问题或争论的观点),我对课文进行钻研,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编选既有知识性又有思想性且带有一定思辨性的问题。 第三,督促帮助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合作,如果合作出现困难,还要及时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和小组合作的技巧。 第四,鼓励合作小组展示本组的合作学习成果,通常是由小组的发言人将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述出来;其他合作小组进行补充修正。 第五,对学生的成绩做出综合评价并协助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彼此合作的情况。例如“新文化运动”一课教学时,分小组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小组各成员从背景、口号、内容、结果等方面进行发问、解释、协助、合作,小组内各成员各抒己见,并由“发言人”代表小组在班级发言,最终通过这种学习使学生基本达成一致:即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方面主要表现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促进了他们的觉醒;是一次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基础等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前期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等等。同时通过这种学习,也使学生懂得,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则以及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从而产生不同的

高中历史的试卷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历史的试卷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历史大家复习得如何?高考越临近,就越需要历史试卷的答题技巧来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复习历史。下面由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中历史的试卷答题技巧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中历史的试卷答题技巧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

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二、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六种题型 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叙述型。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人民版选修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人民版选修1 背景雅典城邦平民与 贵族之间尖锐矛 盾 表现:(1)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 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 关的公民大会。 (2)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3)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雅典城邦工商业 奴隶主阶层与贵 族之间尖锐矛盾 理解: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雅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 及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壮大 以及由此导致的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情况 梭伦当选为首席 执政官,立志各 改革,振兴城邦 主观条件: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 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 梭伦“疯诗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公元前600 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梭伦 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 改革 目的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时 间 公元前594年开始 内容 措施内容影响 颁布 ‘解负 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 身做抵押 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 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 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确立财 产等级 制度 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 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 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 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 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 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 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改革国 家权力 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 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 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 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 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 理中来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鼓励发 展农工 商业 农业: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 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 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 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手工业: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 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 人迁居雅典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总结范本:_________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已成为教育教学人士的共识。中学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的教育基地,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释放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的使命。同时也不应把素质教育与高考评估机制、高考选拔学生对立起来。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想写出教学上的点滴心得,与同行们共享。我觉得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施教育教学创新 素质教学的先导是教育观念的创新,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教法,教法决定成效。传统教育观念已经在许多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中成了“法宝”,比如说:以教师为中心整节课都坚持“填鸭”,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教书不育人,忽视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老师惟我独尊,高高在上、对学生提出的“奇谈怪论”嗤之以鼻,甚至认为学生是钻“牛角尖”,不但不解决,而且还要批评一通等等。这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思维求同,不仅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而且还扼杀了学生创造的内在动机。让趣味无穷的历史变成一个枯燥无味的数字,最终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基本放弃了历史学科的学习。这跟我们的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是不适应的。因此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学工作者尤其是中老年历史老师就必须痛下决心打破它,改变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学生主体观。从“主演”变为“导演”。在学校公开课上, 第 2 页共 7 页

高中历史的试卷答题技巧总结.doc

高中历史的试卷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历史的试卷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二、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六种题型 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

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叙述型。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

高中历史教师心得总结

高中历史教师心得总结 一节好课离不开课下认真的准备,课下功课做得越足,课上发挥越自如,效率越高。课前的备课非常关键。我首先要认真分析考纲和新课程标准,抓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课程内容的每一个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避免出现科学性的失误,误导学生。对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避免出现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对自己要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推敲,注重课堂的实效性。最后,我还要把每一课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要注意课堂的紧凑型,注重时间的安排和有效使用,注重联系高考,对高考的高频考点、重点热点问题重点分析,绝不吝惜时间。对一个问题既然要讲,就要讲细致讲透彻讲明白,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理解掌握,并运用到习题中去。注重课堂上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逻辑重音,能说能不说的尽量不说,能让学生说的自己不说,给学生捞干的,不多讲一句废话。 每天布置作业之前,我都要把题做一遍,把握问题的适合程度和难易程度,选择性的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可以巩固知识,提高做题能力。我坚持对作业当天批改,不能放过一本作业中的任何一个问题。同时做到当天反馈,当天讲评,保证其实效性。对习题中存在的问题,小的可以在作业中标出,大的找来学生当面分析,手把手的教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

积极学习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历史教学的新动态,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随时写读书笔记和体会,积极撰写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及时总结的教学经验教训,参与各种论文评选活动。 很多老师往往把做课当成一种负担,我承认做课的确很累、很烦、很苦,但同时也很有收获,绝不仅仅是一纸证书。要通过多次的磨课,发现自己的很多问题,同时学到很多的东西。我觉得做一次课能力会有不小的提升,最终会积量变成质变,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员。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还要注意多读一些史学典籍,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底蕴。这样在课堂上就能作到旁征博引,历史知识信手捏来,更好的组织教学。随时关注历史学界的新动态和新观点,更新自己的知识。 多做高考题,例如《三年高考五年模拟》,高三的模拟试卷。我一直坚持做各届学生的7次模拟卷还有各地的高考试卷,提高自己的习题能力,随时了解高考动态,并贯穿到教学中去。

(完整版)高中历史解题技巧万能答题模式及答题思路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万能答题模式及答题思路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三看三思”的方法。 审题干“三看”: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三思:思是否符合史实;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二、非选择题解题的“五步法”。 ①先仔细研究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求。 ②带着每一个问题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相关材料,正确、全面理解材料含义,边阅读材料,边把与该问题有关的关键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分值都勾画出来。 ③分层,材料越长,越要处乱不惊,要一层一层来找层意,就是找段句号的关联句,每个段句号就是一个意思,每个关联词的转折和并列就是另外一层意思或者两个意思的构成,这样就会清楚,有很大的得分效应。 ④回忆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观点及方法,根据问题的要求,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⑤归纳整理,以简炼准确的文字去表述。 三、非选择题万能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1997 年国际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多国家、多地区纷纷 开展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在多国逐渐形成。反观中国的教育体系,自2003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教学目标“一是三维目标作为中学课程总目标,并没有真正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要求;二是在能力要求的层面上,现行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都在一个层次上,缺少明晰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段梯度层次” [1] 。因此,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成为今后我们国家培养新世纪面向未来的新人才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那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由哪些内容组成呢?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 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拟着重从高中历史教. 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策略作探讨。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

素养是一个人品德、品格、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由出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学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至于学科素养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具体学科素养要求不同,但指向相同,即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目标,即以学科知识为依托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本学科鲜明特征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及学科品质等因素构成的素质。抛开学科界限,“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 品格与‘关键' 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2] ,核心素养体现了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这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度,而且体现了对以往三维目标的综合化及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而做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的反映, 来“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有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结合近几年教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习题: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五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 曼解放者。”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 材料二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 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 英国教会最高首脑。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6分) ,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同点。(9分) 作用: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2)不同:①德意志宗教改革追求个人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反映各阶层民众的需要;英国宗教改革追求国家自由,反映的是王权的需要。②德意志宗教改革体现了民族主义与教权主义的矛盾;英国宗 教改革体现了王权与教权的矛盾。③德意志宗教改革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英国宗教改革采用自上 而下的方式。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终导致“教随国定”;英国宗教改革则确立了英国国教的统治地位。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尽管发生了各种内部战争,还是把整个封 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 立了自己的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材料二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使得互不了解的各国人民突然接近起来,并且通过新的共同信仰,紧 密联合在一起。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得到大 多数师生的支持。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布鲁诺前往。卡尔文在巴黎大学受过严格的思想训练, 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严谨的宗教著作。他创办了日内瓦学院,毕 业的传教士被派往荷兰、英国等地;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 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卡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真正 的宗教外衣。 ——摘编自《旧制度与大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6分) ,说明欧洲大学在推动宗教改革中发挥的作用。(9分) 必要性:16世纪的天主教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罗马天主教会神化了教权,迫,以维护其封建统治;教阶制度具体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天主教会是重要的封建 势力;要推翻教会的特权地位,推动社会进步,必须进行宗教改革。 (2)作用:欧洲大学影响并推动着宗教改革。大学教授凭借丰富的宗教知识,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大学教育有利于形成严谨的宗教改革理论;大学之间对宗教改革的论争,改变了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 主宰地位,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大学教育推动了欧洲各地宗教改革的发展,对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二路德并未采取步骤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 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心得体会 第1篇: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是让学生更好学习,以下就是的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本案例出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本课的内容标准及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老子、孔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董仲舒对儒学改造的主要表现。 理解:“道”和“仁”的含义;“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 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归纳: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的演变。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异;通过儒学地位的变化,分析政治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上这一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尊崇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以及儒学在汉代的发展。中国思想的源头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当时的“百家争鸣”也对思想的创新与活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了中国思想史黄金时代的形成。所以,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儒、道、法、墨等主

2020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

2020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01异同型(比较型)试题 一.什么是异同型(比较型)历史试题?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有些试题,题干中无“比较”、“异同”等字眼,但解题过程中必须用到比较的方法。 二.异同型(比较型)历史选择题解题指导 1.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四个步骤: (1)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 (2)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3)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 (4)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 2.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主要方法 (1)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2)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3)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时要善于运用相关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 (4)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5)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3.异同型(比较型)非选择题的主要分类、设问模式及答题思路(1)求异类:比较历史事件的不同特点或差异。 【设问模式】“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不同?(X分)”。 【答题思路】首先明确比较角度,然后就两者分别做答。“前者……,后者……”。(2)求同类:比较事件的共性或相似性。 【设问模式】“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相同点?(X分)”。【答题思路】提示比较角度,用“都……”,条目清晰。 (3)“变化”类:在比较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变化规律。 【设问模式】“根据材料X,指出……变化?(X分)” 【答题思路】必须答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两种情况,常用“由……到……”。 4.未指明比较点时一般要思考的比较点 在没有指明比较点的情况下,一般从背景(原因)、性质、方式、特点、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并选择最为突出的三至五个方面进行比较,要比大的方面,不比小的方面,也不要面面俱到。同时答题时要根据比较点,对应性的回答。 02目的型试题

扎实做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扎实做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以往历史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一是历史课由于被学生认为是实用性差和内容偏多,而排在最不愿意学的课程的第三位。二是在喜欢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中,历史课靠后。三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课“与现实结合得不太紧密”,教学内容离他太遥远,如《中国近现代史》,几乎就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而实际上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并不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全部,说明教学内容必须改革。四是多数学生认为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很一般,谈不上趣味性,也说不上特别枯燥”。五是大部分学生反映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以讲授为主,多数学生反映喜欢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大多数学生要求自我参与,说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六是多数学生认为目前自己学习历史课程的主要方式“以背诵记忆史实为主”,说明学生学习方式必须改革。七是多数学生认为现在的考试方式只能“部分反映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应是试卷考试与其他方式相结合,说明评价测量的体制必须改革。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可能存在的优缺点 新一轮课程改革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国家研究制定

的新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新课标历史教材的研究史观也首次采用文明史观,文明史观则是反映了我国历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课标历史教材的三个必修模块,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六个选修模块也主要是针对文明史相关问题的。教材的一些具体内容,也都不同程度的渗透了这一史观。 高中历史新课程在使用中也可能出现一些缺点:一是理论性太强,缺乏感染力;二是教材内容多,容量太大,课堂教学处理困难,且主线不突出;三是有些内容未能完全达标,例如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只是轻描淡写,对国际不同力量的联合,对广大华侨的经济援助等内容只字未提;四是以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而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五是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而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时间很有限,上网查阅的条件并不具备。 三、高中历史新课改下教学可能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时间不足。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师生平等交往,教学互动,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课堂气氛。但由于教材容量过大,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充分展开,往往由于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过多的内容与有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岳麓版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全册知识结构

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全册知识结构 课标要求 1.梭伦改革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XX年毕业于西北师大历史系,近年来一直承担高三历史教学任务,现将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做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求改善教学方法和思路,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 一、教学内容方面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教学中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我形象地称这一轮复习为“地毯式”扫描,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盖高楼,那么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应是这座高楼的基石。 2、围绕考纲,研究考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教材内容不等于高考内容,考纲内容不等于全考,历史考纲年年有变,但细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复习,达到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并且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

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还要研究考纲新增内容。一般 来说,新增的一定要考。 3、高三历史科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这由同学们在校教学复习中完成。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使同学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同学们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历史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 于总结规律。 4、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人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思路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思路 在做历史练习试卷的时候,要运用正确的答题技巧,因为它会让你的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接下来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学习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思路 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 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

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由于此类题是对基本历史概念的考查,所以要求同学们必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本概念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和外延,同时还要对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此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果倒置,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要通过比较词语含义来辨识其是否符合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由于此类题多考查历史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所以在做题时多采用逻辑推理法,即结合相关的知识结论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在解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