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学基础知识(一)

佛学基础知识(一)

佛学基础知识(一)

一、【四谛】

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审实不虚之义。由于圣者所证,故称四圣谛,或四真谛。

(1)苦谛:苦为逼迫义,即三界轮回生死之逼恼,使人不得自由,不能自己作主,故

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总有三苦、八苦。三苦,从其逆缘逼恼,

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

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和五盛阴苦,诸苦可以归结为五盛阴苦,又名五蕴炽盛苦(蕴,积聚义。五蕴,色、

受、想、行、识,简言之,色蕴是

指总括五根、五境等有形的物质,受蕴是指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的作用,想蕴是指对境而想

像事物之心的作用,行蕴是指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心的作用,识蕴是指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的本体。),五取蕴苦(五蕴与五取蕴不同,“取”,执取,取着)。认识或者接

受人生是苦的,即对于凡俗的人生采取一种否定的价值取向,这被称为苦谛。

(2)集谛: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嗔痴等烦恼,造

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

(3)灭谛: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寂灭涅槃,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

(4) 道谛: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槃之道,总有七科:四念处,.四正断或四正勤,四神足或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或七菩提分,八圣道或八正道。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四谛有两重因果,苦为果,集是因,由苦集二谛成为世间生死因果;灭是果,道是因,

灭道二谛为出世因果。即由造积有漏业因而感有漏苦果,由修无漏道因而证灭谛涅槃。如北本《涅槃经》卷十二(大正 12· 435a):‘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

漏果者则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此即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义。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

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槃,若专修四谛以求涅槃者,一般称其为小乘声闻人。

┌苦谛无自觉苦恼的现实世界,, 果─┐

│├流转缘起

├集谛现实世界的原因理由,,

, 因─┘

四谛┤

├灭谛有自觉的理想世

界 ,,,, 果─┐

│├还灭缘起

└道谛理想世界的原因理由,,

, 因─┘

二、【十二缘起】

又作十二有支、十二因缘。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

(1)无明:即无知,对四谛、缘起的道理无知;不了解佛教之根本思想的世界观及

人生观。无明的反面,即八正道中的正见。

(2)行:即身、语、意三行,亦称三业。行乃因无知无明而产生错误的身、语、意三业。此行,不只是指错误的行为,也包含行为余力的习惯力。不管我们的行为经验是

何种情形,均不会轻易地消失,一定会留下一些余力被保存蓄积起来,而成为知能、

性格等素质。

(3)识:如五蕴、十八界的识,识即六识,是指‘认识作用’或‘认识主观’而言。此处乃

指认识主观的六识。《阿含经》中,将‘缘识有名色’的识,分为三种:(a)入胎的识, (b)

1

在胎的识, (c)出胎后的识。若仅将十二缘起中的识,解释为 (a)入胎的识(结生识),就会成为三世两重因果说的胎生学见解。但原始佛教中的识乃指入胎、在胎、出胎后三者而言。

(4)名色:名指生命精神、心灵方面,色指生命身体方面。名色也就是身心。

(5)六处(六入、六入处):指眼以至意的六根。意即感觉、知觉的能力。

(6)触:即根(六根)、境(六境)、识(六识)三者的和合,亦即由根、境、识而

有感觉,与由知觉而成立认识条件的意思。

(7)受:和五蕴中的受相同,意指苦乐等感受,即眼触所生以至意触所生的六受。而

六受又各有苦、乐、不苦不乐等三受。这些都是认识(触)后产生的苦乐感受,但对

同一事物的认

识,又有很大的差别。如贪欲者是乐的感受,在嗔恚者则是苦的感受。此乃由于认识主观

的识,不像白纸一样,而含有缘于过去的无明、行,所生的贪欲、嗔恚等性格的缘故。

(8)爱:也译为渴爱,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可分为色爱以至法爱的六爱,或欲爱、

有爱、无有爱的三爱。缘认识而起的苦乐等感受一产生,对苦受就有憎避的强烈欲求;对乐

受就有爱求的热望。这些强烈的欲求或热望,即是爱。也就是以爱来表示对苦乐受所产

生的爱憎之念。

(9)取:有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等四取。前面的爱,是指心中产生激烈的爱

憎之念,而取是对爱念生舍取之实际行动。亦即指‘爱则夺取,憎则舍弃、伤害’的

实际行动。或者可说是,由于身语的取舍选择行为。杀生、偷盗、邪淫,或妄语、恶

口、两舌、绮语等身语业,均可涵盖于‘取’之中。

(10)有:即存在。或注释为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广义的说,有是现象的存在,与行、

有为一样,意指一切的存在。因十二支皆是有,故亦称十二有支。在此意义上,有可分为业

有与报有,业有是指善恶业的存在;报有是指善恶业果报的存在。可是,如同前面行支所

说的,业有包含了身、语、意三业,及它们残留的余力,而残留的余力会形成知能、性格等

素质。这里的有,是指来自取支(取舍选择的实际行为)残留的余力,它不但是过去行为习

的蓄积,也限定了未来行为的发展。故‘有’之下为‘生’。

取与有二支,可说相当于前面第二支的行。爱支则相当于第一支的无明。亦即自无明产生行,而行之中含有实际行为的余力。似此,自爱产生的实际行为就是取,而自取产生余力

就是有。

(11)生:指有情生于某一有情的部类,或指日常生活有某种经验产生。前者是指担负有情过

去全部经验的余力(即知能、性格、体质等)而生。故每个人均具有一定的素质。后者是指

以人的素质(有)为基础,而有新的经验产生。总之,二者均是自‘有’产生新的‘生’。

(12)老死:在缘起经中,于老死之后加上了愁、悲、苦、忧、恼。认为生以后会产生

老死等苦,而以老死代表一切的苦恼。

总之,无明、行与爱、取、有等错误的思想与行为,一定会遭受到苦恼。而以十二缘起为首的种种缘起说,也就是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三界轮回的一切苦恼,即

由于无明、渴爱等烦恼及行、取、有等业因而产生的。

传统三世两重因果十二支的说法:(1)无明是指过去的无明诸烦恼。 (2) 行是过去所造的善恶诸业。 (3)识是在母胎内最初一刹那的五蕴。(4)名色是胎内五位(羯刺蓝─第一周、额

部昙─第二周、闭户─第三周、健南─第四周、钵罗奢法─第五周以后至出生)中的前四位。

(5)六处是指在胎内第五位,即在母胎中完成眼等诸根之位。 (6)触是出胎后生起单纯的触(认

识)的作用。(7) 受是五、六岁至十三、四岁间,起单纯苦乐感受作用。(8) 爱是十四、五岁以后,贪着财产、爱欲之位。 (9)取是增长前支贪着之位。(10)有是爱欲、取相之善恶业,成

为习惯力而引起未来果报。(11)生是生出未来果报之位。 (12)老死是未来受生后,与名色、

六处、触、受一起发生之位。

2

┌无明─惑(缘)─┐

├行──业(因)─┴过去世二因─┐

├识─┐├一重因果─┐

├名色│││

├六处├苦(果)──现在世五果─┘│

十二缘起┼触│├三世两重因果

├受─┘│

├爱─┐│

├取─┴惑(缘)─┬现去世三因─┐│

├有──业(因)─┘├一重因果─┘

├生─┬苦(果)──未来世二果─┘

└老死┘

南方佛教与后世大乘佛教,均把十二缘起解释为三世两重因果,这也是一般佛教传统的说法。

但是瑜伽行派的法相宗(护法系统),把十二缘起解释为二世一重因果,即从无明至有等十

支是现在世,生和老死二支是未来世。

说一切有部的通说,是将十二缘起解释为三世两重因果,但是此一部派对十二缘起的状

态,析为四种,而说四种缘起。即(1)刹那缘起、 (2) 连缚缘起、 (3)分位缘起、 (4)远续缘起。其中 (1) 刹那缘起,是表示十二支作用于同一刹那之‘同时的论理关系’。(2) 连缚缘起,是说

明做为肉体、精神现象的十二缘起,时时刻刻在进展变化,而我们日常经验的身心活动

即是依据此种缘起关系产生的。 (3) 分位缘起,是指将十二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等的

三世两重因果。 (4) 远续缘起,谓十二支不仅表示三世,而是在说明久远的过去至遥远的

未来,长时间的关系。

十二因缘有各种观,与四谛观同为重要的观法。《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卷四归纳为四

种观法: (1)杂染顺观,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等顺次而观迷惑之生起;(2) 杂染逆观,即把

老死等安立谛说,从老死逆次第而观迷惑之生起;(3)清净顺观,即从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

而观成正觉之真理; (4)清净逆观,即从老死灭是由生灭故等逆次第而观成正觉之真理。

顺观亦称流转门,逆观亦称还灭门。顺观则为苦集二谛,逆观则为灭道二谛。

三【五蕴】

梵语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

亦蕴之义也。一、色蕴,色为质碍,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受为领

纳,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想为取相,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

行蕴,行为迁流,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识为了别,

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

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

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四【十二处】

佛教对一切法(宇宙万象)的一种分类。共分为十二类。原词又可译作十二入或十二入

处。‘处’,为梵文a^yatana 之译。从语言学来分析,a^yat,意即‘进来’ , ana就是‘地方’

或‘物’的意思。所以‘处’的梵文原意就是指‘所进入的场所’及‘进入的东西’。‘所进

入的场所’,即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即六境所进入之场所。‘进入的东

西’ ,即指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亦即进入六根之境。六根系属主观之感觉器官,

3

称为六内处,;六境属客观之觉知对象,就是六外处。内外各六处,合为十二处,如

下表所列:

┌(1)眼处 ,, (7) 色处┐

├(2)耳处 ,, (8) 声处┤

六根(六内处)┼ (3)鼻处 ,,(9) 香处┼六境(六外处)

├(4)舌处 ,, (10)味处┤

├(5)身处 ,, (10)触处┤

└(6)意处 ,, (10)法处┘

六根的每一根,与六境是各各相对的。由于根与境而产生了感觉与知觉的认识。关于十二处,

在认识关系下的诸要素全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因此绝不能当做永远不变的实体,这与十八界是同样的。依原始经典所说,五蕴是无常、苦、无我的,六根与六境也一样是无常、苦、无我的。十八界也一样。

(1)眼处:又称为眼根。所谓眼处,是外境的色法进来的门户;所谓眼根,是指视觉

能力或视觉器官(视神经)。根是能力的意思。通常提到眼,指的都是从外面看到的

眼球,但是眼

的本质是看东西的能力,即使有眼球而没有见物能力的视神经的话,是不能叫做眼根的。到部派佛教时代,这两者开始有区别,视觉能力是指真正的眼根──胜义根;眼球则是扶尘根,只不过是指世俗的眼睛而已。也就是说,扶尘根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物质,而胜义根则是从外面看不到的微细物质。关于这点,耳根以至身根都可类推。

(2)耳处:又称为耳根。是指听觉能力或听觉器官(听神经),并不是指从外面可以看到

的耳朵。

(3)鼻处:又称为鼻根。是指嗅觉能力或嗅觉器官(嗅觉神经),并不是指从外面可以看

到的鼻子。

(4)舌处:又称为舌根。指味觉能力或味觉器官(味觉神经),并不是指从外面可以看到

的舌头。

(5)身处:又称为身根。指感觉到冷暖、痛痒、涩滑的触觉能力或触觉器官,它分

布在身体皮肤的表面。

(6)意处:又称为意根。这是指知觉器官所有的知觉能力,与前五处的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

相对。所谓意根,可以说就是掌管知觉作用的心,但是在十八界中这个心与六识的关系异同是应该加以注意的。总之,意处指的就是意(manas),在原始经典与部派佛教里,将意视为与心、识为同一物。

(7)色处:是指眼根的对象──色境,有颜色(显色)与形状(形色)两种。广义

的色是指全体物质。在这里则是指狭义的色,只限于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

在色处中,显色是指色泽,即青、黄、赤、白等色;形色是指形状,即长、短、方、圆等形。

(8)声处:指耳根的对象──声境,也就是人与其他动物从声带出声,以及物质之

间相互接触摩擦所生的声音,声音也区分为有意义与无意义两种。

(9)香处:鼻根的对象──香境,有好香、恶香、等香(有益的香)、不等香(有害的香)等。

(10)味处:是舌根的对象──味境。味有碱、酸、苦、甘、辛、淡等等。‘辛’在今天来说,

指的不是一种味道,而是刺激,‘淡’是没有特别味道的意思。

(11)触处:为身根对境的触境,即‘可被触的事物’、‘所触’的意思。根据说一切有部,触

境可分为能造的触及所造的触。能造的触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的触是四大

种所造的触,指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

(12)法处:是意根的对象──法境。法是意识的对象,可以用心来思考。因此,存在与

4

非存在,实法与假法,这一切都包含在法之内。但是,若一切的现象法皆摄入十二处之内,

又不许重复的话,则在十二处里,那些没有包含在其他十一处的现象法,皆包含在法处之中。

关于这一点,原始佛教没有做详细的考察,只是按照常识,将意识的对境称为法处或法境。

五、【十八界】

佛教对于一切法的分类,认为宇宙间一切存在物可分为十八类。其名目为:眼界、色界、

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

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这十八界事实上就是六根、六境和六识。界(dhatu)有差别、体性、原因等意义。十

八界就是把宇宙诸法分析成这十八种要素;亦即是宇宙诸法是由根、境、识所构成的,而根

境识三者各有六种,于是成十八界。

界虽有差别、体性、原因等意义,但也可以认为是含有这些意义的要素。即把藉着感觉、

知觉才能成立‘认识’的要素,依根、境、识加以分类而成为十八界。此即六根加上六境的

十二处,再加上眼识至意识的六识。如原始经典上所说的‘缘眼与色,而生眼识’乃至‘缘

意与法,而生意识’ ,‘识’是缘根与境而生的。缘感觉与知觉而产生的‘认识’,其要素有

十八种。

(1)~ (12) :即六根加上六境,亦即十二处。

此处对眼识界至意识界的六识界作一考察。首先,关于识。六识的识是认识作用,也是

认识主体。譬如‘缘眼(根)与色(境),而生眼识’的眼识,被认为是依眼而生的认

识作用。但是‘根、境、识三者和合就是触’的识,被认为是认识主体。

(13)眼识界:作为视觉的认识主体的要素,或视觉的认识作用。(14)耳识界:听觉的认

识。 (15)鼻识界:嗅觉的认识。 (16)舌识界:味觉的认识。 (17)身识界:触觉的认识。 (18)

意识界:作为知觉的认识主体的要素,或知觉的认识作用。

六【三法印】

法印即‘法之印章’ ,亦即‘佛法之特征’之谓。在中国如果某些经典和法印的思想一

致,则被认为是佛的真说,如果与法印的思想相违背,则被判定为不是正确的佛说。

法印可列举出三种或四种。即三法印或四法印。四法印是(1) 诸行无常, (2)诸法无我,(3)一切行苦, (4) 涅槃寂静。其中除去‘一切行苦’ ,则成为三法印。兹分释如次:

(1)诸行无常:关于诸行的‘行’ ,是指一切生灭变化的现象,与‘有为’同义。所有

的现象,包括物质与心,都不曾有一瞬间的停止,无常生灭变化,这就是诸行无常。

(2)诸法无我:谓一切有为、无为法中,并无‘我’之实体。即一切法皆依因缘而

生,相互依存,无实体性。有为法虽有作用,然不常住;无为法虽常住,然无作用。

(3)涅槃寂静:涅槃意指‘吹灭’或‘吹灭的状态’ 。原始经典曾将涅槃的定义说明如下:‘所有的贪欲灭尽、嗔恚灭尽、愚痴灭尽,此即称为涅槃。’所谓涅槃寂静,即是吹灭烦恼之火、

达到无苦安稳的理想境地。

部派佛教,将涅槃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两种。有余涅槃是说虽然断绝一切烦

恼且超脱生死,但过去业的果报(即肉体)仍做为余依而残存下来。因此,还不可说

是完全涅槃。

另一方面,无余涅槃是断绝了一切烦恼,也断绝了余依的肉体,亦即完全的涅槃,如佛的入

灭。般涅槃是完全涅槃。

到了大乘佛教,前面的二种涅槃又加入了自性清净涅槃与无住处涅槃,成为四种涅槃。

心性即佛性,本来是清净的,具有常、乐、我、净的涅槃性质,此佛性即为自性清净涅槃。

无住处涅槃即指‘因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也就是不住生死与涅槃,无

执着、无住着的真实涅槃。佛的涅槃状态一定也是如此。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