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面活性剂在叶面肥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叶面肥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叶面肥中的应用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表面活性剂在叶面肥中的应用 打印本文


表面活性剂在叶面肥中的应用

作者:肖艳 唐永康 曹一平 王敬国 转贴自:未知 点击数:5794



表面活性剂在叶面肥中的应用
肖艳 唐永康 曹一平* 王敬国
(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北京 100094)

要: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喷施液的表面活性,有利于叶面肥在作物叶面上的润湿、粘附与渗透,增加作物叶片对养分的吸收率。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助吸效果有一定差异,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引起叶面伤害、养分利用率降低等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对提高叶面肥养分利用率有明显的影响;复合型表面活性剂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显著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助吸效果,在叶面施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无公害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逐渐得到了重视。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 叶面肥 ; 协同作用
自Griss报道将FeSO4溶液涂抹在葡萄叶片上用于纠正缺铁黄化症以来,人们对不同形态和种类的养分叶面喷施吸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作物通过叶面吸收的养分与通过根部吸收的一样可以被作物利用[1]。与土壤施肥相比,叶面施肥具有养分吸收快、利用率高、使用方便等特点。随着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叶面施肥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施肥技术措施,与此同时,国际及国内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叶面肥种类,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作物通过叶面对养分的吸收机理及养分运输途径与根部养分吸收有明显的差异,了解作物的叶片结构、养分吸收机理及其对叶面养分吸收的影响,对克服叶面养分吸收障碍,提高养分利用率是至关重要的。
1.叶片结构的生物化学特征
高等陆生植物的叶片一般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叶面即指叶片表皮的外侧,覆有蜡质层和角质层。作物叶片最外层的蜡质层由脂肪酸、酯类、酮、醇、类萜、醛等有机物组成[2],具有防止病毒侵入、降低水分非气孔损失、抵抗害虫咬噬、抗寒以及减少太阳辐射造成的伤害等多种作用[3,4,5,6]。位于蜡质层以内的角质层,其组成成分则较为复杂,不同植物叶片的角质层化学成分、结构、形态等有很大差异[7]。角质层的外层几乎完全由角质组成,内层由杂有一定数量角质的纤维素和果胶混合物组成。角质层由疏水物质组成,水分及养分无
法通过,但其中夹杂

有多聚糖、氨基酸、蛋白质等亲水成分,可以作为水溶液进出的通道。养分也可以通过气孔以及叶毛与叶片交接处进入叶肉细胞,不同作物养分通过叶表进入叶肉细胞的途径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8]。叶片下表面的蜡质层和角质层数量一般少于上表面,气孔的数量也相对较多。因此,多数作物叶片下表面对养分的吸收效率高于上表面[9],所以,叶面施肥应尽量喷施于叶片上下两表面,以增加养分吸收量。
叶片最外侧的蜡质层具有疏水性,使作物叶片表面成为一种低能表面,造成养分喷施液与叶面之间的界面接触角大于900,喷施液无法在叶面润湿。另外,蜡质层一般非常粗糙,而且分布不均匀,结果使接触角θ进一步增大,喷施液对叶面的润湿性更差,在叶面上形成易滚落的水珠。养分在作物叶面的润湿是养分向叶片内部渗透的重要前提
[10,11],因此必须克服蜡质层造成的障碍,减小喷施液与作物叶片之间界面接触角,使喷施液在叶面上得以铺展润湿,才可以提高养分的吸收率。人们在进行叶面施肥的研究中,发现在喷施液内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后可以明显改变喷施液的表面性质,增加喷施液在叶面的润湿作用。另外,表面活性剂还具有保湿、粘着、助渗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养分的叶面吸收效果[12]。表面活性剂这种良好的表面活性性质,甚至能降低作物害虫虫体表面活性,破坏其表面蜡质层,提高农药使用效果,还可以利用高浓度化肥的渗透作用杀死害虫,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农药用量,而且无公害、成本低[13],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自19世纪发现磺化油的表面活性以后,人们已经研制成功大量的表面活性剂,由于其良好的叶面助吸作用,表面活性剂成为叶面施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对提高养分的叶面吸收效率具有明显的作用效果,它的使用已经成为叶面肥研制与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2.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作用原理
2.1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特性
表面活性剂是指一类低浓度即可明显地改变溶剂(一般指水)表面性质的物质[14],由疏水亲油的非极性基和亲水疏油的极性基组成,属于一种两亲性(亲油和亲水)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在溶液表面产生定向吸附的特性,可以改变溶液的表面活性性质,如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变固体表面润湿性,增加溶质水溶性等。这些性质使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纺织、洗涤、化妆品、农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其所起的作用,表面活性剂可以称为润湿剂(Humectants
agent)、
铺展剂 (Spreaders agent)、增溶剂(Co
solvents)、

渗透剂(Penetrants)、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消泡剂(Antifoam
agents)、分散剂(Dispersing agent)等。
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解离及解离后所带电荷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及非离子型等4大类。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受溶液pH值、无机盐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对无机养分的助吸效果尤其是在高浓度无机养分类叶面肥的配制中受到很大限制。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低毒及良好的生物降解特性,且与其它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一般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营养液中稳定性高,不受无机盐类以及pH值的影响,一般无毒,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相溶性好。后两类表面活性剂还有很好的抗硬水能力,因此在叶面施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2 表面活性剂对养分的助吸作用原理
覆有蜡质层的叶面具有低能表面的特征,使叶面肥喷施液无法在叶面润湿,不利于作物叶片对养分的吸收。而在喷施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后,则可以明显降低肥液的表面张力γLV

,同时表面活性剂中疏水的碳氢链通过色散力吸附于叶面蜡质层的表面,其亲水基深入喷施液内形成定向吸附膜,降低了喷施液与蜡质层之间的界面张力γSL
。根据杨氏方程γSV - γSL=γLV
cosθ,为了维持方程两边的平衡,cosθ必须增大,因此接触角θ将变小,增加喷施液在叶面的润湿作用。表面活性剂还具有溶解叶表蜡质的作用[15],可以增大作物叶片表面能γSV
,使接触角θ进一步变小,更有利于喷施液在作物叶面的润湿,增加叶片对养分的吸收率。
喷施液养分的吸收效果还受喷施液向叶片内部渗透能力大小的影响,养分对叶片的渗透是一种被动的扩散过程,其扩散作用与养分离子的性质、浓度、组成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养分在叶面渗透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养分对蜡质与角质组成的多孔固体的渗透过程,是一种毛细现象。毛管力△p是发生渗透过程的驱动力,若喷施液中不含表面活性剂时,其在蜡质或角质的孔壁上所形成的接触角θ>900,则毛管力△p<0,方向指向叶片外部,对喷施液的渗透有阻挡作用,蜡质层致密以及角质层中极性通道孔径太小,都可使这种阻力加大。如果在喷施液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则可以降低喷施液的表面张力以及孔壁与喷施液之间的界面张力,使接触角θ减小,当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毛管力△p>0,其方向与喷施液的渗透方向一致,促进喷施液向叶片内
部渗透。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增加喷施液的吸湿性、保湿性以及在叶面的粘着能力,因此,可以延长

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时间,增加叶片对养分的吸收。
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表面活性剂的助吸效果做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种表面活性剂对作物叶面养分的吸收有良好的助吸作用:如L-77可以明显地促进柑橘和菜豆叶片对Fe的吸收,减少缺铁黄化症的发生,还可以减轻单纯施用FeSO4所造成的叶面伤害[16.17]。喷施液中加入Tween
80和Tween
20可以增加苹果叶片对尿素的吸收,在2~5小时内尿素的吸收率比不加表面活性剂的对照增加达一倍以上[18],DMSO可以促进玉米叶片对K、Fe、NO3-等离子的吸收[19],烷基聚氧乙烯基醚(PPJ)有利于大豆叶片对Mn的吸收[15],也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叶片对B、Mn等的吸收[20]。
3.影响表面活性剂助吸效果的因素
表面活性剂对许多作物叶面养分吸收有明显的助吸作用,已经成为叶面施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但是,表面活性剂的助吸效果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在作物叶面喷施含有0.1%表面活性剂的正磷酸盐,叶片对磷的吸收量与表面活性剂种类有很大关系,各表面活性剂效果为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十二烷醇聚氧乙烯醚100 >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210 >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0 >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209[26]。DMSO用于玉米叶面施肥,对KNO3、KCl的促吸效果比对照高150~170%,而对K2SO4
的促吸效果仅比对照高50%左右。同样在玉米叶面喷施中DMSO可以有效的促进FeSO4的吸收,对Fe(NO3)2的促吸效果则不明显,对磷酸根离子也没有明显促吸效果[19]。PPJ对小麦叶片B、天冬氨酸、Mn的吸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养分的助吸效果、使用浓度都有一定差异[20]。表面活性剂表现出的这种差异与作物种类、表面活性剂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系,因此,了解影响表面活性剂助吸效果的因素,对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种类,提高养分叶面利用率有重要的意义。
3.1 表面活性剂对不同作物助吸效果的影响
同一种表面活性剂,对不同作物叶面养分吸收可以有不同的助吸效果。这种现象可能与作物叶片表面蜡质层的变异有关,不同作物的叶面蜡质化学组成、晶体类型、分布密度有很大差异,而且随叶龄、作物营养状况、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造成各类作物叶片表面能明显不同,从而影响喷施液在叶面的滞留[22]。当喷施液与叶片的接触角θ=0时,液体可以在叶面完全润湿,此时喷施液的表面张力称为该植物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Critical
surface
tension)[23]。临界表
面张力的概念首先是FOX和Zisman提出的,其值的计算方法根据是,溶液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θ随溶液的表面张力下降而减小,cosθ与溶液表面张力存在着线性

关系,以接触角cosθ对溶液的表面张力值作图可以得到一条直线,将直线外延至cosθ=1处,相应的溶液表面张力即为该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植物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计算。不同作物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有明显的差异(如表1),如果表面活性剂对叶面肥喷施液的表面张力未降到作物临界表面张力值,喷施液就不会在叶面完全润湿,从而影响养分吸收效果[25]。因此,应根据不同作物叶片表面性质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使喷施液最大程度在叶面润湿。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当喷施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22-25
mN/m左右时,水溶养分就可以经气孔途径进入叶肉细胞[9]。新西兰林业研究所对L-77的助吸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工作,结果证实,浓度5克/升L-77可以使大豆叶片10分钟内吸收喷施脱氧葡萄糖的50%,而当气孔关闭时,叶片吸收效果下降,证明养分可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内部。喷施液表面张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有利于叶片通过气孔途径吸收养分,提高叶面吸收效果。但是,对非气孔途径的养分吸收则没有如此明显的促进作用,养分吸收量可能更依赖于养分浓度梯度等因素[26]。因此,此类作物的叶面养分喷施中喷施液表面张力达到作物叶片临界表面张力即可满足需要。
3.2 不同表面活性剂种类对养分助吸效果的影响

在叶面施肥中有多种表面活性剂可供选择,但是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养分的助吸效果有明显的差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有关,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与其亲水基团的种类、疏水基团的结构与碳链长度有直接的关系[29,30,31,32],因此,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降低喷施液表面张力的能力有明显的差异(表2),对作物叶片的润湿作用产生影响
[33]。一般而言,所选用表面活性剂降低喷施液表面张力的能力越强,喷施液就越容易在叶面润湿,有利于养分渗透过程的发生。另外,表面活性剂由不同结构的亲水基与亲油基组成,表面活性剂的粘着性、保湿性、渗透性也表现出一定差异[28]。表面活性剂既要使喷施液表面张力降低到作物叶片临界表面张力,还要考虑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保湿、粘着性能。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ic
Lyophile Balance,
HLB)是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质的值,一般而言,HLB高
的表面活性剂其亲水性强,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高,有利于叶片表面保持较长时间的湿润,HLB值低的表面活性剂其亲油性较好,有利于喷施液在叶面蜡质层的铺展,提高喷施液的渗透性。HLB值高或低的表面活

性剂都有促进作物叶面养分吸收的报道[34],这种现象可能与作物对养分吸收途径、叶片结构差异等有关。由不同HLB值表面活性剂组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明显改善喷施液表面性质的作用,其表面活性一般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喷施液的润湿性、粘附性、渗透性、保湿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同一种表面活性剂对不同养分的促吸效果也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可能与作物对不同形态养分的吸收差异有关,另外养分进入叶片内部的途径和养分运输能力也不同,因此作物叶片对不同养分吸收效率有一定差异[35,36]。另一方面,养分的渗透能力与陪伴离子也有很大关系[37]。针对作物、养分种类选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其助吸效果。
3.3 润湿时间对养分助吸效果的影响
叶面肥喷施液在作物叶面的润湿是养分进入叶片内部的前提,所以一般须将喷施液表面张力降低到作物临界表面张力,使喷施液在叶面充分润湿,才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养分渗透过程的进行。另一方面,养分的渗透与喷施液在叶面的湿润时间、粘附程度等因素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大部分作物叶面施肥中润湿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喷施液的渗透。在保证叶面铺展的条件下,能保持叶面较长润湿时间的表面活性剂有更好的助吸效果[38]。一些表面活性剂如Tween系列等有良好的保湿作用,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叶面湿润,有利于作物叶面养分吸收[39]。有些表面活性剂保湿性不好,干燥过快,影响了养分的渗透,可以加入一些吸湿性的物质如丙三醇等,增加叶面保湿效果,延长叶面润湿时间[40]。沾附程度不足,会造成喷施液在叶片滑落,减少叶面润湿时间,也不利于养分的叶面吸收。喷施液表面张力降低太大可能增加其在叶片的滑落趋势。L-77是一种表面活性非常高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Leece等发现将其用于李子叶面喷施尿素的试验中没有增加N的吸收,其原因可能是表面活性剂造成了喷施液的滑落,反而降低了养分利用效率[41]。在喷施液中加入一些粘附剂,可以提高喷施液的粘着能力,增加滞留时间,提高表面活性剂的促吸效果。
3.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养分助吸效果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对叶面养分吸收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表面活性剂使用浓度达到临界浓度(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时,喷施液
的表面张力达到最小值。如果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cmc,溶液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达不到饱和,表面张力就增加,不利于喷施液的润湿。在叶面施肥的实际应用中,当喷施液通过喷雾器的喷孔形成雾滴时,喷施液气-液界面的比表面

积迅速扩大,喷施液内部形成胶束的表面活性剂大量移向界面,如果喷施液内部的表面活性剂不能使这些界面的吸附达到饱和,喷施液的表面张力将会提高,影响在叶面的润湿。因此在不影响养分稳定性的情况下,选用降低喷施液表面张力能力与降低表面张力效率均高的表面活性剂,或适当增加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有利于喷施液在作物叶面的润湿。但是,如果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过高,喷施液表面上的亲脂性溶液浓度将降低,可能影响溶液在叶面的渗透性,不利于一些有机成分的吸收[39]。cmc太高也不利于表面活性剂与叶面肥原液的复配,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商品使用价值。另外,表面活性剂使用浓度越高,也增加了叶片伤害的风险,所以表面活性剂最好选择临界浓度较低、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强的种类。
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喷施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促进了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了养分利用率,在叶面施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果使用不当,表面活性剂也会引起叶片伤害、养分利用率下降等不良后果。试验表明,PPJ、OP-10、Aerosol
OT、Triton X
100等不同表面活性剂均可能引起作物叶片伤害的现象[15,42,43]。另外,表面活性剂可以引起作物一些生理反应,如使用烷基苯磺酸钠、L-77等可以引起叶片气孔变化[44]
,导致作物蒸腾作用扩大,部分表面活性剂还可增加作物释放乙烯等毒害物质,引起植物毒性[15,45]。有一些表面活性剂可与养分发生反应产生沉淀[39],降低喷施液中养分浓度,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4.表面活性剂复合与协同效应
一种表面活性剂与另一种表面活性剂或者无机物、有机物、高聚物进行复配后,其溶液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表面活性优于各个组分的性能,这种现象称为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Synergism),或增效作用。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后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能力以及形成胶团能力等三方面,复配表面活性剂通常比单一表面活性剂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其性质甚至是原组分本身不具有的,明显提高了表面活性剂的利用价值,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使用单一的种类,一般选择使用根据不同目的复配而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研究现已成为表面活性剂研究和开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方向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增效作用是各成分间一种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主要因素来源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相和胶束相的非理想性。多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46,47,48,
49,50],复配表面活性剂用于叶面施肥中也表现出明显的

养分助吸效果[51]。二元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表面活性与各组分比例有很大关系,通常要摸索混合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的最佳比例,需要做不同组分1浓度下的γ~logc2曲线或组分1与组分2在不同配比下的γ-logc12曲线,然后根据曲线γ-α1变化趋势找出最佳值。Rubingh首次将正规溶液理论引入二元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得到计算胶束相组成的近似公式。Rosen等在固定表面压π下,得到与Rubingh相似的公式,公式根据水溶液-空气界面相中的组成计算分子相互作用参数βσ、βm
,并提出了用βσ及βm判断二元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是否存在降低表面张力效率、形成胶束的增效作用和降低表面张力能力的协同效应的标准。王正武等在Rubingh与Rosen提出非理想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条件基础上,利用相分离模型和正规溶液理论,导出了体系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增效条件βs-βm<0、最佳摩尔分数α1*、最低表面张力γ*cmc12以及临界胶束浓度cmc12*。对二元非理想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能否复配增效,作三条γ~logc2曲线(或两条曲线加一个cmc值)即可进行判定,并能直接求解最佳值[52],大大提高了表面活性剂复配筛选的工作效率。
5.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应用

近年来,环境、健康等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在叶面肥的研制与应用方面,为了增加根外养分吸收效果,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一些具有高效、低毒等特点的表面活性剂得到开发与应用。
5.1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Silicone surface active agent)
作为农药助剂使用大约始于20世纪60年代,孟山都新西兰公司于1985年率先将世界上第一个有机硅表面活性剂L-77(也称Sliwet
M)推入市场,商品名为Pulse。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是由亲油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亲水基组成,因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低表面张力和弱分子间作用力,使得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比同摩尔质量的碳氢化合物要大得多[
53],因此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能大大降低喷施液的表面张力,减少液滴与叶面的接触角,增强喷施液在叶表的润湿、渗透能力。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使喷施液的表面张力低于多数作物叶片临界表面张力,可以促进养分经气孔途径进入叶片内部,有效提高养分的利
用率。如在小麦和马铃薯叶面喷施锰盐或磷酸盐,L-77的助吸效果大于使用其它常规助剂
[ 54]。用含0.4% Slippa(三硅烷助剂)的镁喷施剂4天后,番茄叶片的镁含量比空白对照增加52%[
55]。这表明有机硅助剂可对叶面养分的吸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表面活性剂对作物叶片养分具

有助吸的作用时,也常常引起作物叶片不同程度的伤害,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则可以避免或减轻喷施液对叶片的伤害,从化学和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植物没有特殊的毒害。由于有机硅的渗透性高,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操作时应注意避免眼睛和皮肤直接接触。另外,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中的碳—氧键在水中尤其是酸性条件下易水解断裂[
54],而叶面肥料一般都是酸性的,不利于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与叶面肥原液的复配,使其在叶面肥料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加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低毒性研究对提高它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5.2 无公害表面活性剂
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有关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兼容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在绿色食品的生产中,考虑到表面活性剂的残留、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具有无毒、易降解、高效率等特点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在叶面施肥中开始得到应用。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与其极性基团有很大关系,例如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对兔眼产生刺激作用的极限浓度是直链烷基硫酸盐的10倍,是烷基磺基琥珀酸酯的20倍。相同疏水链的情况下,钠盐的刺激性高于胺盐与铵盐[
56]。极性亲水基团相同的情况下,毒性随烷基疏水链的加长而提高[57]。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小于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之很少受溶液pH值、离子浓度等影响,因此在叶面施肥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则与疏水链的结构有很大关系,一般随着烷基疏水链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降解能力降低,直链烷基疏水链比支链易降解[57,58]。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兴表面活性剂,通常由微生物产生。这些微生物在以碳氢化合物为底物的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合成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物质,如糖脂类、脂多糖、脂蛋白等[59]。相对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结构组成较为复杂,其亲水及疏水部分可以由不同分子组成,结构的多样性有利于其功能的多样性。生物表面活性剂还具有热及化学稳定性,与多种物质有良好的相溶性,另外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环保型表面活性剂
,对环境不产生毒害,容易为生物降解。近几年利用遗传工程、诱变育种、优化培养等手段培养高产菌株[60,61],提高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产率和提取得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一些植物天然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如无患子提取物、皂荚素、茶皂素等,这类表面活性剂对环境无污染、无毒、易降解,而且可以与一些表面活

性剂复配,提高其表面活性[62,63,64],相信随着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发展,生物型表面活性剂以及天然表面活性剂在叶面肥应用中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6.结论
随着叶面施肥技术的发展,表面活性剂已经成为叶面肥的重要组成成分。为了提高叶面养分的吸收效率,选择表面活性高、对作物没有伤害、与叶面肥中养分成分不发生沉淀反应的表面活性剂种类是至关重要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比单一表面活性剂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在叶面施肥中应得到进一步开发与应用。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在安全食品生产中,高效、无公害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Leece, D. R. Composition and ultrastructure of leaf cuticles
from fruit trees , relative to differential foliar absorption[J].
Austral. J. Plant Physiol, 1976, 3: 833-847.
2 Bianchi, G. and P. Avato. Surface waxes from grain, leaves, and
husks of maize(zea mays L.) [J]. Cereal Chem, 1984, 61:45-47.
3 Percy, K. E., J. N. Cape, R. Jagels and C. J. Simpson. Air
pollutants and the leaf cuticle[C]. Springer-Verlag, Berlin. 1994,
195-204.
4 Flaishman, M. A., C. S. Hwang and P. E. Kolattukudy.
Involvement of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in the induction of
appressorium formation in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by its host
surface wax and ethylene. Physiol[J].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1995, 47: 103-117.
5 Jenks, M. A., R. J. Joly, P. J. Peters, P. J. Rich, J. D. Axtell
and E. A. Ashworth. Chemically induced cuticle mutation
affecting epidermal conductance to water vapor and disease
susceptibility in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J]. Plant Physiol,
1994, 105: 1239-1245.
6 Cruickshank, R. H. The influence of epicuticular wax
disruption and cutinase resistance on penetration of tomatoes by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J]. Phytopath. Z. , 1995, 143:
519-524.
7 Holloway, P. J. Structure and histochemistry of plant cuticular
membranes: an overview in the plant cuticle[M].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2.
8 Hull, H. M., H. L. Morton and J.R.Wharri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uticle development and resultant foliar
penetration[J]. Bot.Rev. , 1975, 41: 421-451.
9 Leece, D. R. Foliar absorption in Prunus domestica L. I.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rface wax barrier[J].
Austral.J.Plant Physiol, 1978, 5: 749-766.
10 Gouret, E., R. Rohr, and A. Chamel. Ultra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me isolated plant cuticles in relation to their
permeability to the herbicido,diuron[J]. New Phytol., 1993, 124:
423-431.
11 Chamel, A., B. Gambonnet, L. Arnaud, and M. Alfi. Foliar
absorption of [14C] paclobutrazol: study of cuticular sorption and
penetration using isolated cuticles[J]. Plant Physiol , 1991

, 29:
395-401.
12 Yamada, Y., W. J. Jyung, S. H. Wittwer and M. J. Bukovac. The
effects of urea on ion penetration through isolated cuticular
membranes and ion uptake by leaf cells[J]. Proc. Amer. Soc. Hort.
Sci. , 1965, 87: 429-432.
13 卢柏强, 黄晓航, 肖瑶, 张业光, 李楚彬. 不同化肥加表面活性剂防治柑桔红蜘蛛研究[J]. 中国柑桔, 1995,
24(2): 35-37.
14 徐燕莉. 表面活性剂的功能[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p:21.
15 叶小利, 李学刚, 陈时洪, 王强. 表面活性剂对大豆叶面气孔和蜡质层影响研究[J]. 大豆科学, 2000, 19(1):
49-56.
16 Neumann, P. M. and R. Prinz. Evaluation of surfactants for use
in the spray treatment of iron chlosis in citrus trees[J]. J. Sci.
Food Agr. 1974, 25: 221-226.
17 Neumann, P. M. and R. Prinz. Foliar iron spray potentiates
growth of seedlings on iron-free media[J]. Plant Physiol, 1975, 55:
988-990.
18 Cook, J. A. and D. Boynton. Some factors effecting the
absorption of urea by McIntosh apple leaves[J]. Proc. Amer. Soc.
Hort. Sci. 1952 , 59: 82-90.
19 Chamel, A. Foliar uptake of chemicals studied with whole plants
and isolated cuticles[A]. In: Plant Growth and Leaf-Applied
Chemicals[C]. CRC Press, Inc. Boca Raton, Florida, 1988, 29-31.
20 王强,王邦俊. 表面活性剂PPJ对小麦叶子吸收营养物质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2):113-116.
21 刘程, 张万福, 陈长明 主编. 表面活性剂应用手册(第二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5, 794-797.
22 Ensikat, H. J., C. Neinhuis and W. Barthlott. Direct access to
plant epicuticular wax crystalsby a new mechanical isolation method.
Int. J. Plant Sci. 2000, 161 (1):
143~148.
23 Schonherr, J. and M. J. Bukovac. Penetration of stomata by
liquids. Dependence on surface tension, wettability and stomatal
morphology[J]. Plant Physiol, 1972, 49: 813-819.
24 顾中言, 许小龙, 韩丽娟. 几种植物临界表面张力值的估测[J]. 现代农药, 2002, (2): 18-20.
25 顾中言, 许小龙, 韩丽娟. 一些药液难在水稻、小麦和甘蓝表面润湿展布的原因分析[J]. 农药学报, 2002, 4(2):
75-80.
26 Green, D. W. and M. J. Bukovac. Stomatal penetration: effect of
surfactants and role in foliar absorption[J]. Amer. J. Bot. , 1974,
61:100-106.
27 Beauchamp, E. G. and G. Lean. Evaluation of surfactants for zinc
absorption by soybean leaf tissues[J]. Commun. Soil Sci. Plant Anal.
1973, 4: 1-7.
28 章建民,孟志刚. 某些两性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6):703-706.
29 Lee, J. J. and D. H. Dewey. Infiltration of calcium solutions
into 'Jonathan' apples using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s and
surfactants[J]. J. Amer. Soc. Hort. Sci. , 1981, 106: 488-490.
30 刘纲勇, 王军. 碳链长度对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

系的影响[J]. 日用化学工业, 2001, (6) : 10-13.
31 曹亚, 李惠林, 徐僖. 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嵌段结构对其形态和性能的影响[J]. 高分子学报,
2001, (1) : 3-7.
32 罗明道, 颜肖慈, 张高勇.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质间关系的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 2002, 32(3):
5-9.
33 叶小利, 李宗礼, 陈义文, 张光先, 李学刚. 表面活性剂对植物叶面润湿作用影响的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20 (4): 365-369.
34 Norris, R. F. Modification of cuticle permeability by
surfactants/emulsifiers[J]. Plant Physiol. (suppl.) , 1973, 51:
47~52.
35 彭福田,姜远茂,顾曼如. 春季根外追10B后苹果对硼的吸收和分配[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37(5):401-403.
36 Yogaratnam, N., M. Allen and D. W. Green. The phosphorous
concentration in apple leaves as affected by foliar application of
its compounds[J]. J. Hort. Sci. 1981, 56: 255~260.
37 Mcphail, C. D. and H. J. Duncan. The role of Anions in The
Foliar uptake of nutrients as influenced by EDTA and Tween-20
adjuvants[A]. In: Adjuvants and Agrochemicals[C]. CRC Press, Inc.
Boca Raton, Florida, 1989. 151-158.
38 王仪, 张立塔, 郑斐能, 陈福良, 梁文平. 助剂对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叶片表皮渗透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1): 33-37.
39 王小艺, 黄炳球.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的应用极其农药增效机理[J]. 农药译丛, 1997, 19(4): 52-57.

40 赵祖培. 农药助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上) [J]. 农药译丛, 1994, 16(6): 34-42.
41 Leece, D. R. and J. F. Dirou. Organosilicone and alginate
adjuvants evaluated in urea sprays foliar-applied to prune tree[J].
Commun. Soil Sci. Plant Anal. , 1977, 8: 169-176.
42 Wallihan, E. F., T. W. Embleton, and R. G. Sharples. Response of
chlorotic citrus leaves to iron sprays in relation to surfactants
and stomatal apertures[J]. Proc. Amer. Soc. Hort. Sci. 1964, 85:
210-217.
43 Neumann, P. M. and R. Prinz. Evaluation of surfactants for use
in the spray treatment of iron chlorosis in citrus trees[J]. J.
Sci. Food Agr. 1974, 25: 221-226.
44 Bussotti. F., A. Bottacci, P. Grossoni, B. Mori and C. Tani.
Cyt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pinus pinea L. Needles
foll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an anionic surfactant[J].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1997, 20 (4): 513-520.
45 Lownds, N. K. and M. J. Bukovac. Surfactant-Induced ethylene
production by leaf tissue[J]. J. Am. Soc. Hort. Sci. , 1989,
114:449-454.
46 冯金城, 温绍颖, 赵二茹, 秦保罗. 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J].
日用化学工业, 2001,( 2 ): 9 -10.
47 张志庆, 徐桂英, 叶繁, 郑立强, 栾玉霞. 十二烷基甜菜碱/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J

]. 物理化学学报,
2002, 17(12): 1122-1125.
48 周莉,郝放琴,刘波. PEP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研究[J]. 功能高分子学报,2001,14(1):100-104

49 叶志文, 吕春绪, 刘祖亮. 混合表面活性剂在硝酸铵饱和溶液中的物化性质[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9, 23(2):
166-169.
50 隋卫平, 陈国华, 杨爽, 王宗春. 羧甲基壳聚糖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2001, 31(2):
263-268.
51 何国振, 潘瑞炽. 用表面活性剂提高稻苗叶片对6-BA的吸收和利用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 1994,
8(4):239-241.
52 王正武, 李干佐, 刘俊诚, 关大任, 娄安境. 非理想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理论的进一步研究[J]. 化学物理学报,
2001, 14(4): 426-432.
53 张先亮, 蔡乾德等 .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应用[J]. 有机硅材料及应用, 1999, (3): 13-17.
54 杨学茹, 黄艳琴, 谢庆兰. 农药助剂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J]. 有
机硅材料, 2002, 16 (2):
25-29.
55 武辉 .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农药的增效作用[J]. 农药译丛, 1998, 12(2): 54-56.
56 张高勇, 王军. 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学进展[J]. 化学通报, 2002, (2): 73-77.
57 禾治宇, 冯彩英. 阴离子主表面活性剂的生态学及毒性评估[J]. 日用化学工业, 2000, (4 ): 22-24.
58 陈胜彗, 杨亚江. 烷基苯磺酸盐的生物降解性与其结构及降解时间的关系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 2002, 32(2):
15-17.
59 李祖义, 施邑屏, 李江云, 徐国梁, 潘冰峰, 童正新, 王芳. 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的组成及表面活性[J]. 工业微生物,
2002, 32(2): 1-4.
60 钱欣平, 阳永荣, 孟琴. 利用不同碳源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 2002, 32(1): 15-17.
61 Muriel, J. M., J. M. Bruque, J. M. Olias, A. J. Sanchez.
Production of Biosurfactants by Cladosporium resinae[J].
Biotechnology Letters, 1996, 18(3): 235-240.
62 王正武, 李干佐, 李英, 牟建海. 皂荚素极其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 2000, (6): 1-4.

63 尹忠, 赵晓东. 天然茶皂素年的提取及泡沫性能[J]. 应用化工, 2002, 31(4 ): 24-27.
Application of surfactant in the foliar fertilizer
Xiaoyan Tang Yongkang Cao Yiping
(Department of Plant Nutrition ,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Nutrition, MOA;
Key Laboratory of Plant-Soil Interactions, MOE, Beijing, 100094)
Abstract: Surfactant can enhance nutrition elements uptake of the
crop leaves by improving surface activity of the foliar fertilizer.
Effect of different kinds of surfactants is different. It can cause
foliar damage and decrease fertilizer utility rate by improper
application. Composite systems of surfactants can produce remarkable
synergism. The composite systems can improve foliar uptake


significantly. Environment-friendly surfactant will be used in the
foliar fertilization with the society progress.
Key words: Surfactant; Foliar fertilizer; Synergism.
作者简介:肖艳,(1970-),男,汉族,山东郓城人,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新型肥料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曹一平,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联系电话:(010)6289249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