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上课讲义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上课讲义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上课讲义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上课讲义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

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养身保健的根本目的是:

A、延长生命

B、减少疾病

C、保持健康,养性延命

D、提高生活质量

E、预防疾病

2、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特征:

A、协调明阳

B、整体动态

C、和谐适度

D、综合实用

E、适应广泛

3、下列哪项是社区养生调查资料的重点材料:

A、居住情况

B、饮食习惯

C、社交活动形式

D、健康状况和社区环境状况

E、发病情况

4、社区健康评估性诊断应分清下列哪三级:

A、家庭、个人、自然情况

B、社区、家庭、个人

C、社区、家庭、社会支持

D、家庭、个人、心理状况

E、社区、家庭、自然情况

5、下列哪项不是社区养生保健定期回访的内容:

A、居民健康情况

B、社区养生保健需求变化

C、评价养身保健的利用度,成效,缺陷

D、评定社区养身保健服务的质量

E、改善社区人际关系

6、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著是:

A、皇帝内经

B、饮食须知

C、山海经

D、汤液论

E、饮膳正要

7、中医养身学理论的本三原来自于:

A、周易

B、皇帝内经

C、庄子

D、论语

E、道德经

8、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身保健学的基本观念:

A、生命观

B、运动观

C、权衡观

D、和谐观

E、健康观

9、“行持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体现了中医养生保健中的哪项基本观念:

A、寿夭观

B、生命观

C、和谐观

D、权衡观

E、健康观

10、中医的四维健康观的内容是:

A、形体、心理、饮食、道德

B、形体、心理、社会、运动

C、心理、社会、饮食、道德

D、形体、饮食、运动、道德

E、形体、心理、道德、社会

11、下列哪项不是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

A、形体壮实

B、须发润泽

C、牙齿坚固

D、记忆良好

E、双耳聪明

12、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是:

A、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B、整体为主,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C、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修德怡神,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D、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E、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辨证遣药

13、“正气为本”的养生原则包含下列哪项内容:

A、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顺应自然

B、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慎避邪气

C、护肾保精,调神安形,清静养神,慎避邪气

D、全面调养,调理脾肺,清静养神,慎避邪气

E、预防为主,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

14、养身实践中“调神”可从下列哪项入手:

A、四气调神,药物养神,节欲养神,俢性怡神,气功练神

B、四气调神,气功练神,饮食养神,俢性怡神,节欲养神

C、和情畅志,四气调神,气功练神,俢性怡神,节欲养神

D、和情畅志,清静养神,气功练神,俢性怡神,节欲养神

E、和情畅志,形神共养,气功练神,俢性怡神,节欲养神

15、下列哪项不是修德怡神的方法:

A、节制情志

B、少和寡欲

C、精神乐观

D、意志坚强

E、心和寿长

16、调志摄神的方法是:

A、以情制情,解脱,移情,升华,开导

B、以情制情,移情,升华,静思,节制

C、以情制情,移情,升华,开导,节制

D、以情制情,回避,升华,开导,节制

E、以情制情,移情,升华,节制,旅游

17、冬季调神应当做到:

A、忍急戒怒

B、敛阳护阴

C、宁心静神

D、调和情志

E、远离悲愁

18、归脾经的食物是:

A、苦瓜、荞麦

B、冬瓜、玉米

C、百合、莲子

D、猪肉、莲藕

E、拂手,小麦

19、下列哪项属于平性食物:

A、莲子,糯米

B、丝瓜,小米

C、胡桃仁,黄豆

D、扁豆,绿豆

E、小米,牛奶

20、风寒感冒,哮喘咳嗽,病后初愈的病人应忌食下列哪项:

A、牛奶

B、芜荌

C、瘦猪肉

D、清茶

E、小米粥

21、患者面色萎黄,腹部隐痛,大便溏薄,进食油腻后病情加重,无淡胖,边有齿印,脉濡细。除药物治疗外,科进下列哪项饮食:

A、莲子粉粥

B、乌鸡羹

C、山药面

D、薏苡绿豆粥

E、川椒面

22、患者咳嗽多日,痰黄粘稠不易咳出,口微渴,大便干燥,舌淡红,苔黄薄腻,脉弱,可进食哪项饮食:

A、冬瓜汤

B、百合杏仁粥

C、杏仁炖雪梨

D、雪羹汤

E、五汁饮

23、患者唇甲无华,头晕耳鸣,乏力,腰膝酸软,两眼干涩,视力下降,苔少脉细,可进下列哪项饮食:

A、桑葚龙眼膏

B、参归炖母鸡

C、清炖甲鱼

D、当归生姜羊肉汤

E、银耳羹

24、高血脂症患者宜食用下列哪项:

A、香橼浆

B、双耳汤

C、五汁饮

D、樱桃酒

E、胡桃仁粥

25、下列哪项不属起居养生保健内容:

A、合理作息

B、劳逸适度

C、二便通畅宜沧足

D、动静结合

E、春捂秋

26、睡前宜忌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宜散步

B、宜会友

C、宜沧足

D、不宜过饱

E、不宜喝茶

27、下列哪项是适合冷水浴者:

A、高血脂者

B、感冒恢复期

C、准备冬泳健生者

D、哮喘患者E慢性肝炎患者

28、健康人在湿热蒸汽浴室内,一次最多可停留时间为;

A、10分钟

B、19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E、5分钟

29、下列哪项不属房事禁忌的内容:

A、浴后

B、环境不当

C、酒后

D、劳倦体虚

E、七情过激

30、患者自汗易感冒,可首选下列那组穴位进行保健灸法:

A、神阙,中脘

B、大椎,三阴交

C、气海,合谷

D、大椎,足三里

E、关元,曲池

31、下列哪项不是方药养生保健的应用原则:

A、渐进施药

B、顺时选药

C、因人用药

D、辨证遣药

E、多用补药

32、春季调肝,用药当:

A、增酸省甘

B、省酸增甘

C、省酸增辛

D、省酸省咸

E、省酸收敛

33、夏季方药养生要以甘平,甘凉之品,辅以芳化运脾之药,以防:

A、寒凉过度

B、耗气伤津

C、滋腻困脾

D、大过伤阴

E、阻遏气机

34、冬季方药养生不可过服湿热之品,并适当给予滋补阴精之品,以使:

A、阴阳呼互生互化

B、精血护生

C、补养气血

D、脏腑平和

E、调和脾肾

35、患者体胖,困乏气短,遇气候变化咳嗽顿作,痰多,色白而稀,胸闷纳呆,无胖苔白腻,脉滑,平日当选下列哪项养生:

A、人参健脾丸

B、四君子丸

C、人参养荣丸

D、参苓白术散

E、玉屏风散

36、小儿在方药施养中,下列哪项应禁忌:

A、顾护脾胃

B、用药轻巧

C、慎用大辛大热

D、药食相当

E、体虚即可大补

37、膏方用量在有效汤方基础上,剂量应增大多少即可:

A、8-10倍

B、10-14倍

C、20倍

D、20-25倍

E、25倍以上

38、脾胃虚弱,命门虚寒者在用膏方养生时当禁用:

A、饴糖

B、鹿角胶

C、龟板胶

D、红糖

E、蜂蜜

39、膏方配制中,不可使用:

A、中蜜

B、老蜜

C、嫩蜜

D、生蜜

E、熟蜜

40、膏方在制作过程中煎煮时间共约为:

A、3小时左右

B、1小时左右

C、5小时左右

D、4小时左右

E、6小时左右

41、下列哪项不是膏方的适应对象:

A、亚健康状态

B、慢性疾病

C、体虚易感者

D、贫血患者

E、小儿身高增长缓慢者

42中低山区高原环境中,对健康有利的海拔高度是:

A、2千米以上

B、2千米以下

C、3千米以下

D、3千米以上

E、5百米以下

43、氟中毒患者常见于:

A、沿海地区

B、高山地区

C、低洼盐沼地

D、平原地区

E、丘陵地区

44、我国大部分地区规定居室方度的最低标准时:

A、2.4-2.5m

B、2.5-2.6m

C、2.8m以上

D、2.6-2.8m

E、2.2-2.4m

45、夏季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中暑患者显著增多:

A、气温高于36℃,相对湿度大于30%

B、气温高于33℃,相对湿度大于40%

C、气温高于32℃,相对湿度大于50%

D、气温高于36℃,相对湿度大于20%

E、气温高于36℃,相对湿度大于50%

46、人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会有不舒适感:

A、气温16℃-22℃

B、气温17.7℃,相对湿度100%,风度为零

C、气温30℃,相对湿度70%,风度为0.1米/秒

D、气温22.4℃,相对湿度75%,风度为0.5米/秒

E、气温25℃,相对湿度20%,风度为2.5米/秒

47、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中“0”级表示:

A、人体感觉最为舒适

B、人体感觉偏凉

C、人体感觉较冷

D、人体感觉很冷

E、人体感觉偏暖

48、蘑菇、山药、胡萝卜、芹菜,最适宜哪个季节食用:

A、冬季

B、春季

C、长夏之季

D、秋季

E、夏季

49、深秋之季,当选下列哪项食品:

A、海鲜、韭菜

B、山药、辣椒

C、蜂蜜、泥鳅

D、狗肉、核桃仁

E、苦瓜、花生

50、《素向,四气调神大论》冬季应:“早卧晚起,以待阳光”是指下列哪项养生目的:

A、有利预防春季温病

B、有利气血旺盛

C、有利蓄养阴精

D、有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避寒保温

E、有利心神宁静

51、下列哪项不是人们最佳睡眠时间:

A、子时

B、丑时

C、巳时

D、寅时

E、卯时

52、妇女妊娠晚期膳食中应注意少食下列哪项食物:

A、高蛋白

B、高胆固醇

C、高维生素

D、高钙

E、高卵磷脂

53、婴儿半岁前每日给乳量应为:

A、不超过1000ml

B、不超过800ml

C、不超过1200ml

D、不超过1500ml

E、不超过500ml

54、9-10个月婴儿,辅食可增加下列哪项食品:

A、米汤

B、蛋黄

C、米饭

D、炒菜

E、碎肉末,豆制品

55、婴儿应当在何时给予口服预防小儿麻痹糖丸: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E、8个月

56、学龄前期儿童教育中,下列哪项不适宜:

A、养成良好公共卫生习惯

B、懂得文明礼貌

C、学会读书看报

D、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E、培养健康人格

57、老年人旅游养生应做到:

A、充分准备

B、尽情游玩

C、各项活动都可尝试

D、四季皆宜

E、不宜步行

58、老年人饮食调养中哪项是错误的:

A、品种多样

B、每餐要饱

C、清淡熟软

D、细嚼慢咽

E、进食时心情愉悦

59、老年人运动锻炼应注意下列哪项不适宜:

A、加强自我监护

B、同时进行多种类运动方式

C、运动量宜小而缓

D、持之以恒

E、因人而异

60、临终关怀的对象是:

A、癌症晚期,预存活1个月患者

B、癌症术后患者

C、癌症放、化疗期患者

D、癌症康复期患者

E、癌症术后复发化疗期患者

61、男性保健要点是:

A、养血补血

B、益气壮阳

C、肝气疏泄

D、升发阳气

E、顾护阴精

62、下列哪项不是妇女产褥期保健措施:

A、防寒静养

B、合理营养

C、讲究卫生

D、药食补精

E、定期复查

63、妇女哺乳期应禁用下列哪项药品:

A、维生素C

B、川贝止咳糖浆

C、阿托品

D、整肠生

E、西瓜霜

64、下列哪项不是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A、种族

B、早期教育

C、性别

D、营养

E、社会习俗

65、患者年事已高,面色咣白,畏寒,四肢不温,气短乏力,懒言,易感冒,日常应以下列哪项食物调补:

A、羊肉,山药

B、蟹肉,大枣

C、海参,胡萝卜

D、营养

E、社会习俗

66、荸荠,海蜇,枇杷,薏苡仁,适合下列哪类体质人群食用:

A、阴虚

B、淤血

C、气虚

D、痰湿

E、血虚

67、阴虚体质人群饮食中应少用:

A、蜂蜜

B、乳品

C、鱼类

D、豆制品

E、葱姜

68、患者,男性,18岁,面颊痤疮满布,口干苦,小便黄,大便燥结,下列哪项水果不宜食用:

A、芒果

B、西瓜

C、苹果

D、枇杷

E、甘蔗

69、肝气郁结患者体育锻炼应:

A、小量活动

B、室内活动

C、户外大量活动

D、中等量活动

E、适当活动

70、脂肪肝患者应首选下列哪项食物:

A、苦瓜、山楂

B、黑木耳、洋葱

C、花生米、柿子

D、虾、蘑菇

E、鸡蛋、奶酪

71、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养生保健法:

A、齿宜常叩

B、漱津咽唾

C、运目远眺

D、常清鼻腔

E、耳勿极听

72、患者血压160/90mmHg,头晕,前胸常憋闷,劳累后加重,日常养护应做到:

A、按时服药,低脂低盐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劳,充足睡眠

B、按时服药,低脂低盐饮食,户外多运动,按时睡眠

C、按时服药,低脂低盐饮食,避免过劳,可饮酒,少抽烟

D、按时服药,高纤维饮食,精神愉快,中等量运动

E、静心休养

73、下列哪项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养护措施:

A、预防感冒

B、注意口腔卫生

C、体虚应大补

D、室内空气清新

E、耐寒锻炼

74、高脂血症患者最适宜使用下类哪项食物:

A、鱼籽

B、甜点

C、咖啡

D、猪肾

E、竹笋

75、痛风患者起居调护中不应:

A、保暖

B、过劳

C、防潮

D、户外大量活动

E、充足睡眠

76、嘌呤极高食品是:

A、奶类

B、洋葱

C、南瓜

D、干豆、贝类

E、精白米

77、糖尿病患者调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控制运动

B、控制摄入总热量

C、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脂肪,保证必要蛋白质

D、适当限盐

E、戒酒

78、下列哪项糖尿病偏于阴虚者不应食用:

A、绿豆

B、乌贼

C、羊肉

D、豆腐

E、鸭肉

79、糖尿病痰湿体胖着,长期坚持运动锻炼中,下列哪项是不适宜的:

A、有氧运动

B、在下午2-4是进行

C、长时间运动

D、无氧运动

E、循序渐进

80、慢性胃炎气虚体质者,可首选按摩哪些穴位:

A、肾俞、关元

B、足三里、中脘

C、大椎、气海

D、中脘、三阴交

E、涌泉、大椎

81、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宜食用下列哪项食物:

A、麻雀

B、带鱼

C、栗子

D、刀豆

E、田螺

82、小儿肥胖应限制饮食,但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快速进食

B、克服偏食

C、睡前不进食

D、早餐合理

E、不吃零食

83、下列哪项不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A、情绪低落

B、烦躁多疑

C、兴趣减退

D、睡眠障碍

E、注意力不集中

8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哪种形式健生:

A、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B、主动寻求社会帮助

C、远离人群以防传染他人

D、培养乐观情绪

E、参加集体公益活动

85、更年期综合症者应忌食:

A、户外大运动量

B、室内大运动量

C、全身运动

D、轻柔缓和、小运动量,大肌肉群耐力性项目

E、静心、修性养神

86、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应忌食:

A、辣椒

B、香菇

C、南瓜

D、鱼虾

E、黑芝麻

87、骨质疏松患者养生保健中哪项不宜:

A、高钙饮食

B、多晒太阳

C、适量优质蛋白质

D、经常适量慢运动D、睡软床

88、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措施中,除下列哪项皆适宜:

A、多交友

B、长时间看电视

C、多阅读

D、戒烟酒

E、手指锻炼

89、下列哪项是不利于癌症预防的做法:

A、笑口常开

B、不吃烟熏食品

C、忘我工作

D、充足睡眠

E、经常户外活动

90、肿瘤患者禁食下列哪项食品:

A、洋葱

B、卷心菜

C、番茄

D、麻辣烫

E、蕨菜

91、慢性肾炎患者养护中,错误的是:

A、避风寒,防感冒

B、多运动

C、控制钠盐摄入

D、忌食火腿E精神愉悦

92、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明确提出健康的五大基础是:

A、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

B、合理饮食,大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

C、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努力工作,充足睡眠

D、充足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

E、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适当睡眠

93、人类为保持健康,每天的食品应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A、鱼类、肉类、蔬菜类、米面类

B、鱼类、肉类、蔬菜类、米面类、豆类

C、鱼类、肉类、蔬菜类、米面类、谷物

D、禽蛋类、豆类、蔬菜类、谷物及薯类

E、谷物及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蔬菜水果类、纯热能食物

94、肝郁脾虚型患者,当首选下列哪项:

A、菊花粥

B、金桔绿叶茶

C、陈皮鸭

D、阳春白糕

E、双花茶

95、脾虚湿阻型患者,可首选下列哪项:

A、玫瑰枣糕

B、参芪薏苡茶

C、人参大枣汤

D、莲子心茶

E、芪炖乳鸽

96、痰热内扰型患者,可首选下列哪项:

A、芡实煮老鸭

B、五福饮茶

C、山楂枸杞茶

D、罗汉果粥

E、莲子心茶

97、夏季、室内微小气候的标准是:

A、气温21℃-32℃,相对湿度30-65%,风速0.2-0.5米/秒

B、气温22℃-33℃,相对湿度40%,风速0.1米/秒

C、气温24℃-35℃,相对湿度70%,风速0.2-0.5米/秒

D、气温21℃-30℃, 相对湿度80%,风速0.2-0.5米/秒

E、气温21℃-32℃, 相对湿度30%风速,0.1米/秒

98、产妇哺乳期,应做到:

A、母乳喂养,定时哺乳,情志舒畅,慎服药物

B、母乳喂养,定时哺乳,适当忌口,进服补药

C、母乳喂养,限制哺乳量,充足睡眠,进服补药

D、人工喂养,定时哺乳,情志舒畅,少喝汤水

E、母乳喂养,定时哺乳,情志舒畅,大量活动

99、老年人培养乐观情绪,不应参加下列哪项活动:

A、听音乐

B、竞技性运动

C、习字作画

D、垂钓

E、旅游

100、颈椎保健应做到下列哪项:

A、不久坐久视,颈部功能锻炼,合理用枕

B、不久坐久视,自我按摩,卧不用枕

C、不久坐久视,颈部功能锻炼,卧用高枕

D、长时低头劳作后适当活动,自我按摩,合理用枕

E、卧床看报,自我按摩,卧用低枕

《中医养生学》论文

《中医养生学》论文 1,谈谈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道教鼻祖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之道,乃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认为和。” 《淮南子·原道》云:“道生一,一生二”,这里“一”指宇宙间气的总称,“二”即指阴阳。 《内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妙真经》云:“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相当于现代哲学术语中的“自然法”或“自然规律”。它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必须循道。人类进化是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中才懂得循道,而且将养生与循道,两者应如何“相守”与“相保”,相互联系,相互为用,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早就告诫世人。 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超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就是古人的养生法则。

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单选题)重点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单选题) 1. 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 A.春秋养阳 B.夏季养阴 C.秋冬养阳 D.春秋养阴 E.春夏养阳 2. 中药的“五味”指: A.寒热温凉平 B.辛甘酸苦咸 C.喜怒悲恐惊 D.相需相使相畏相杀相恶 E.以上均不是 3. 根据中医理论五味适量有益五脏,适量的苦味食品有益于: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并,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摘自: A.《吕氏春秋尽数》 B.《黄帝内经素问》 C.《伤寒论》 D.《千金要方》 5.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下列事物具有阳性属性的是: A.静的、不括跃、柔和 B.抑制、消极、晦暗、 C.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 D.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 E.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 晚点试试,晚上或者明天 6、有关形神合一不正确的是() A.因神以形为物质基础,故应先养形 B.守神全形 C.保形全神 D.形神共养 7、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原则,()中医的方法手段,()预防疾病、保障和促进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A.运用、研究、完成 B.运用、施行、实现 C.研究、运用、实现 D.研究、施行、达到

8、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的养生保健(),运用中医的(),实现预防疾病、()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A.思想、方法、保障 B.思想原则、方法、保障 C.思想原则、方法手段、保障 D.思想原则、方法手段、保障促进 9、阴阳就成为中国古代认识和阐释天地万物()的一对哲学范畴。 A.发生 B.发展 C.变化 D.以上都是 10、只有()的事物或现象,才能根据各自属性的不同而分别归属于阴和阳。 A.对立 B.关联 C.A和B D.A或B 11、()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 A.阴阳消长 B.阴阳转化 C.阴阳对立制约 D.阴阳互根互用 12、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的通道。 A.运行气血 B.联络脏腑形体官窍 C.沟通上下内外 D.以上都是 13、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包括()经脉、奇经()脉和()经别三大类。 A.8、8、12 B.8、12、8 C.12、8、8 D.12、8、12 14、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的正经,它们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十二经脉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第二节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 第四节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1、养生 2、中医养生学 3、“养生之道” 4、养生法分类 5、养生原则 1、养生(保养身体)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2、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中国传统的保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运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科学。 3、“养生之道”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 4、养生法分类 道家养生 儒家养生 医家养生 释家(佛家)养生 武术家养生 5、养生原则 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 第二节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独特的理论体系 和谐适度的宗旨 综合、辨证的调摄

适应范围广泛 独特的理论体系 “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 精、气、神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 和谐适度的宗旨 养生保健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和谐适度。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等。 综合、辨证的调摄 历代养生家都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配合。 适应范围广泛 养生保健实可与每个人的一生相始终。 人生自童年开始,直至老年,每个年龄阶段都存在着养生的内容。 第三节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 中医养生学将在今后人类防病保健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任务有三个方面 一是继承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 二是结合现代科学手段,探讨其实质。 三是创立新理论,新方法,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养生学考试题

养生学考试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试题编号:05003 考试类型:闭卷专业:中医 姓名考号得分 中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结业考试试卷 科目:《中医养生保健学》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直接主导了中医养生学的形成是:( B ) A、《黄帝内经》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周易》 2、中医的四维健康观,其中四维指的是:(B ) A、形体、精神、心理、社会 B、形体、心理、道德、社会 C、形体、精气、道德、社会 D、形体、气血、道德、社会 3、正气是泛指人体一切:( C ) A、正常机能活动 B、正常抗病康复能力 C、正常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 D、超常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 4、生命观是人类对生命现象长期观察、( A )所形成的观点 A、思考 B、分析 C、归纳 D、研究 5、健康观是指人们对( C )的认识 A、生命 B、自然界 C、健康 D、体质 6、气是构成人体的( A )物质 A、基本 B、根本 C、主要 D、核心 7、精:精是人体各种( A )活动的物质基础。 A、功能 B、生命 C、社交 D、体育 8、五禽戏源于( A ) A、气功 B、武术 C、生产 D、体育

9、太极拳源于( D ) A、气功 B、活动 C、社交 D、武术 10、愉悦过度也会导致( B ) A、疾病 B、失眠 C、头痛 D、神萎 11、精神养生是在养生学基本观念和法则的指导下,通过主动的调摄、保护和增强人的精神健康,力求达到( B )高度统一的养生方法。 A、阴阳 B、形神 C、精神 D、气血 12、四气调神是指人们为了顺应( C )更迭的自然变化而主动采取各种调摄形神的方法。 13、男性以( C )为基础 A、阴 B、阳 C、精 D、血 14、女性又以( D)为基础 A、阴 B、阳 C、精 D、血 15、中年的年龄界定为( B )岁 A、12~24岁 B、35~59岁 C、60岁以上 D、7~12岁 16、传统健身术融导引、气功、( B )、医理为一体。 A、登山 B、武术 C、游泳 D、方药 17、夏季容易产生心烦、( D )、神昏等异常精神症状 A、呕吐 B、腹泻 C、头痛 D、谵语 18、夏季天气炎热,宜食( A )以清热解暑 A、绿豆 B、香菜 C、羊肉 D、百合 19、三伏天暑湿较重,宜食( A )化湿之物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第四节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学习中医养生学,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预防保健科学,以便更好地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学习养生学时,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废,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采用授课和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法。要深入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的各种养生流派,各有特点,内容范围很广,因此对各个流派要有一个基本了解,特别要掌握其养生理论要点,从而较全面了解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和特点,加深对本学科的学习和理解。 对于传统养生方法的学习,不仅要全面掌握其养生机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还要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较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和技能。养生学的基本着眼点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健康水平。因此,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指导自己的和他人的养生保健实践活动。 第二章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摄生保健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了使中医养生学能够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有必要对其学术渊源、理论特点及形成发展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兹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节上古时期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从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已经历了近两百万年的漫长过程。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内,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界,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种族发展。他们懂得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以及用语言、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中医养生康复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康复学试题及答案 1. 中医饮食养生又叫( AB ) A 食养 B 食补 C 食疗 D 食节 E 食用 2. 中医饮食调护中,饮食禁忌内容包括(ABCDE) A 因季节、体质、地域不同的禁忌 B 食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C 食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D 饮食调配制备方面禁忌 E 患病期间的饮食禁忌 3. 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ABCDE) A 饮食有节 B 饮食有方 C 谨和五味 D 荤素搭配 E 以上都是 4. 食物的性能,古代简称为( ABC )等。 A 食气 B 食性 C 食味 D 食用 E 食疗 5. 食物的性能包括( ABCDE )等内容。 A 气 B 味 C 归经 D 升浮沉降 E 补泻 6. 根据食物的性味分类,五味中( C )食物最多。 A 酸味 B 苦味 C 甘味 D 辛味 E 咸味 7. 淡味中医将之归于( C )范围。 A 酸味 B 苦味 C 甘味 D 辛味 E 咸味 8. 常用的食物中平性食物数量( A )温性食物。 A 多于 B 不多于 C 少于 D 不少于 E 近似于 9. 关于饮食禁忌,在古代文献上( ABCE) A 葱忌蜂蜜 B 人参忌山楂、萝卜 C 茯苓忌酯 D 鸡肉忌蘑菇 E 鲫鱼忌麦冬

10. 生姜可用于(ABCDE )的食疗。 A 风寒感冒 B 呕吐不止 C 半夏中毒 D 中寒水泻 E 胃寒疼痛 11. 既能辛温发散,又能发汗透疹,令小儿痘疹速出的为( C ) A 生姜 B 苏叶 C 芫荽 D 豆豉 E 薄荷 12. 根据食物的性味分类,属于甘味食物有( ABD)。 A 鸡肉 B 大枣 C 白菜 D 粳米 E 冬瓜 13.性味辛温的有( ABE) A 苏叶 B 生姜 C 薄荷 D菊花 E 芫荽 14. 根据食物的升降浮沉分类,属于阳,升浮食物有( BCD)。 A 莲子 B 花椒 C 菊花 D 绿茶 E 冬瓜 15.带鱼属发物,患有(BC )者忌食。 A 感冒 B 脓肿 C疮疥 D 肝炎 E 胃癌 老年人中医养生 周俭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老年人生理特点 (一)脏腑虚弱:正如《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节》曰:“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抑饮食以资气血”。 (二)代谢减慢: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改变,代谢功能也有所降低,如老年人身体缺钙,容易骨质疏松,部分老年人血脂增

中医养生学 考试重点知识讲解

中医养生学考试重点

简答: 1.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征: 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为与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二是中医养生学隶属中医学;三是中医养生学是千百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实用性科学。整体动态;和谐适度;综合实用;适应广泛。 包括四个因素:整体动态(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和谐适度(以和为贵,养生以不伤为本); 综合实用(要应人、因时、应地制宜,综合辩证施养,可以通过药膳、针灸、按摩、敷贴等各种方法) 适应广泛:养生包括在无病之时,未病之时、患病之中、病愈之后。 2.中医养生学的意义:于己是维护健康,追求长寿。与人是提供促进健康,提高素质的方法。 中医养生学的目的:保持健康,益寿延年。 3.中医养生学分为精神养生法;体育养生法;饮食养生法;睡眠养生法。 4.四维健康观:包括形体、心理、道德、社会的四维健康观。 健康的标准:形体生理健康,精神心理健康。 5、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眼睛有神,呼吸微徐,二便正常,脉象缓均,形体壮实,面色红润,牙齿坚固,双耳聪敏,腰腿灵便,声音洪亮,须发润泽,食欲正常、 6、精神心理健康的特征:精神愉快,记忆良好,心态平和,适应良好。 7、喝烫水为阳虚,手心脚心烫为体内虚火,郁火阴虚,手脚冰为阳虚。健忘是心脾亏损。

8、精神养生包括主动的修德养怡、积精全神、调志摄神。心脏神,心是民主之宫。 修德怡神包括长存仁爱之心,常怀坦荡之胸,常作乐善之事,长省修德之身,常以恬淡为务。 9、如何做到仁爱之心:1.)学会微笑2.)由衷赞美3.)关注倾听4.)接纳包容5.)远离小人6).为所有人鼓掌7.)说好话、做好人、存好心 10、聚精、养气、存神,聚精——寡欲、节劳、息怒、戒酒、慎胃 11、聚精途径:一.节欲保精二.饮食养精三.方药补精 12、情志包括七情和五志。七情包括怒、喜、思、悲、恐、忧、惊。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以怒胜之;悲伤肺,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 13、相生顺序:木生水、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4、相克的顺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5、过激情志产生时选用的方法有:一、移情法二、暗示法三、开导法四、节制法五、疏泄法六、调气法七、情志相胜法。 16、起居养生包括起居环境(室外环境:空气清新,安静清幽。室内环境:坐北朝南,居室结构合理,通风采光良好,选择少污染的装饰材料。)、 作息常规(定时休息、定时工作学习 、定时用餐、定时锻炼、定时洗澡、定时排便)、 劳逸适度(过劳:劳累太过,劳倦所伤,包括体劳、神劳、房劳等。致病的特点有二,一是耗损脏气,尤其是肺、脾之气;二是可致形体组织的损伤,主要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上课讲义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 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养身保健的根本目的是: A、延长生命 B、减少疾病 C、保持健康,养性延命 D、提高生活质量 E、预防疾病 2、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特征: A、协调明阳 B、整体动态 C、和谐适度 D、综合实用 E、适应广泛 3、下列哪项是社区养生调查资料的重点材料: A、居住情况 B、饮食习惯 C、社交活动形式 D、健康状况和社区环境状况 E、发病情况 4、社区健康评估性诊断应分清下列哪三级: A、家庭、个人、自然情况 B、社区、家庭、个人 C、社区、家庭、社会支持 D、家庭、个人、心理状况 E、社区、家庭、自然情况 5、下列哪项不是社区养生保健定期回访的内容: A、居民健康情况 B、社区养生保健需求变化 C、评价养身保健的利用度,成效,缺陷 D、评定社区养身保健服务的质量 E、改善社区人际关系 6、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著是: A、皇帝内经 B、饮食须知 C、山海经 D、汤液论 E、饮膳正要 7、中医养身学理论的本三原来自于: A、周易 B、皇帝内经 C、庄子 D、论语 E、道德经 8、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身保健学的基本观念: A、生命观 B、运动观 C、权衡观 D、和谐观 E、健康观 9、“行持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体现了中医养生保健中的哪项基本观念: A、寿夭观 B、生命观 C、和谐观 D、权衡观 E、健康观 10、中医的四维健康观的内容是: A、形体、心理、饮食、道德 B、形体、心理、社会、运动 C、心理、社会、饮食、道德 D、形体、饮食、运动、道德 E、形体、心理、道德、社会 11、下列哪项不是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 A、形体壮实 B、须发润泽 C、牙齿坚固 D、记忆良好 E、双耳聪明 12、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是: A、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B、整体为主,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C、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修德怡神,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D、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E、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辨证遣药 13、“正气为本”的养生原则包含下列哪项内容: A、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顺应自然 B、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慎避邪气

中医养生练习题

中医养生 一、单选题 1.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 A.春秋养阳 B.夏季养阴 C.秋冬养阳 D.春秋养阴 E.春夏养阳 2.根据中医理论五味适量有益五脏,适量的苦味食品有益于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A. 阴阳对立 B. 阴平阳秘 C. 阴阳消长 D. 阴阳转化 E. 阴阳互根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 寒与热 B. 上与下 C. 动与静 D. 邪与正 E. 表与里 5.七情致病,引起“气结”的情志是 A. 恐 B. 惊 C. 悲 D. 喜 E. 思 6.下列有关情志相胜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悲胜怒 B. 怒胜思 C. 思胜恐 D. 恐胜喜 E. 喜胜怒 7.关于劳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久立伤骨 B. 久视伤精 C. 久卧伤气

D. 久行伤筋 E. 久坐伤肉 8.下列中何项不属于房事养生的运用原则 A. 禁欲或纵欲 B. 注意房事卫生 C. 遵守房事禁忌 D. 杜绝性生活混乱 E. 节欲 9.下列穴位中,哪一个是最常用的保健穴 A. 大椎 B. 合谷 C. 足三里 D. 委中 E. 列缺 10.四气调神是指人们为了顺应()更迭的自然变化而主动采取各种调摄形神的方法。 A. 阴阳 B. 寒暑 C. 时令 D. 冷然 E. 昼夜 11.以下食物属于热性的是 A. 银耳 B. 韭菜 C. 猪肉 D. 带鱼 E. 香菇 12.五劳所伤,久视伤 A. 血 B. 气 C. 筋 D. 肉 E. 骨 13.由国家体委普及的“简化太极拳”是在谁的基础上改编的 A. 陈氏 B. 吴氏 C. 杨氏 D. 孙氏 E. 武氏 14.枸杞子属于下列哪类药 A. 补气药 B. 补阳药 C. 养血药

中医养生学要点

中医养生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人类健康的理论, 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 寿的方法,并且运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 实用学科。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合称,具有受纳、传化、排泄功能,生理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劳逸损伤: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会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 发病。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因时施养,因人施养,因地施养。 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合一的生 命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协调平衡的调养观,正气为本 的预防观。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点: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整体动态的 养生理念,和谐适度的养生法则,综合调摄的养生方法, 实用广泛的应用范围。 周易的养生观:1.确定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2.建立了人体阴阳稳态观3.明确了整体有机论人体观4.提出了居安思 危的治未病思想5.奠定的正确的养生理念。

金元四大家对养生学的影响:刘完素养生重养气,张子和 养生重祛邪以扶正,李东垣养生重调理脾胃,朱丹溪养生 重养阴。 天年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它与先天禀赋的强弱, 后天的给养条件,居住条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 卫生条件,环境,气候,体力劳动,个人卫生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 健康的生理特征:(一)生理健康特征:1.眼睛有神2呼吸微徐3二便正常4脉象缓匀5形体壮实6面色红润7牙齿 坚固8双耳聪敏9腰腿灵便10声音洪亮11须发润泽12食欲正常(二)心理健康特征1精神愉快2.记忆良好 衰老:人在壮年之后,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渐进性的退化。 与生命过程一样,理想的衰老过程是漫长的、渐进的、累 积的,可称为正常衰老或健康老化,也即生理衰老,通常 正常衰老状态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或严重的功能障碍,具 有一定的隐蔽性,在衰老的过程中,某些老化的改变可能 演变成为疾病,反过来,某些疾病又会加速衰老的过程, 使衰老提前到来,并使衰老的程度明显加重,这就是病理 性衰老。 正气,指人体机能活动和抗病及康复的能力 邪气,指损害人体正气的一切致病因素。

中医养生学的复习资料

1.中医养生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扎根于祖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文精神,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总结以及探索。 2.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一、协调脏腑;二、畅通经络;三、清静养神;四、节欲葆精;五、调息养气;六、综合调养;七、持之以恒 3.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4.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5.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6.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思想是强身防病,强调正气作用,防微杜渐治未病;把握生命和健康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思想;重视心理因素,贯穿始终;把人类、社会和环境联系起来,去理解和对待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7.《黄帝内经》提倡“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奠定了中医学基础,也奠定了中医养生学基础。 8.道家养生思想:“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道教所行养生之术很多,如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饵、辟谷、存思、导引、行蹻、动功等儒家养生思想:1、强调精神调摄;2、注意身体护养“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3、倡导饮食卫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佛家养生思想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萨戒等。对酒、色、食、财等诸方面欲念的节制和约束,以使人专心修禅,提高道德品质的修养。充实了养生学中“养神”、“固精、“节欲”等方面内容 《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先秦道家、儒家、杂家的养生思想为《内经》养生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内经》则是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9.夏商时期,人们已经有洗脸、洗手、洗脚等习惯。周代,定期沐浴已成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商代甲骨文中,出现“酒” 10.导引、气功、按摩共同成为动形养生的三大支柱。 11.华佗模仿虎、鹰、熊、狼、鸟五种动物动作的导引法,称之为”五禽戏”。 12.生命活动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质-—气的聚、散、离、合运动的结果,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也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的基本过程。 13.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14.一个健康无病,没有衰老的人,应该具备下列生理特征:眼睛有神、呼吸微徐、二便正常、脉象缓匀、形体壮实、面色红润、牙齿坚固、双耳聪敏、腰腿灵便、声音宏亮、须发润泽、食欲正常。 15.衰老可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衰老及病理性衰老。早衰的原因:社会因素;自然环境;遗传因素;七情太过;劳逸失度。 16.形神合一所谓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所谓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 17.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归纳起来,不外“养神”与“养形”两大部分,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一)守神全形:①清静养神;②四气调神③气功练神:通过调身、调心、调息三个主要环节,对神志、脏腑进行自我锻炼。 ④节欲养神;⑤修性怡神。保养精、气、神的根本,在于护养脾肾。在生理上,脾肾二脏关系极为密切,先天生后天,后天充先天。肾之精气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18.南方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 19.中药材的“性”、“味”,四性:即寒、凉、热、温四种药性,寒热偏向不明显的为平性;五味:即辛、酸、甘、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另还有淡味. 20.药物性寒凉能清热泻火,性温热能温阳散寒。

最新中医养生学复习题

1 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暧,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建立在阴阳互根规律基础之上的养生防病的积极措施。 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和养生方法的一门实用性学科。 3顺应四时指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要遵循一年四季的气候及一日四时天气的变化规律。 4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子作用于身体使之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功能代谢紊乱和精神、社会适应异 常的状态 5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6“归真返朴”: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7养生保养生命,即根据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8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或功能障碍。 9邪气是一切致病的因素。 10五行的制化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克制的现象,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协调和发展变化。 4衰老就是机体性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显示的由机体某个或某些器官的老化和组织的改变,而导致 形态、功能、抵抗力和适应性等各方面退行性变化 15健康精神上、生理上、社会生活上的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 16起居有常主要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 17医学模式 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18正气 是泛指人体的抗邪能力,包括脏腑气血阴阳,经络之气,阴精及津液等基本物质及生理功能。 19心理年龄 是指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人的主观感受的老化程度。 20形神共养 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23情志 是人对其所感受到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要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意志过程24体质

健康管理师考试章节要点—中医养生学

健康管理师考试章节要点—中医养生学 1、中医理论 特点:整体观和恒动观 学说: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精津学说、经络学说、中医病因学说 2、阴阳学说:阴阳交互作用:阴阳互生、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3、五行学说:世界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构成。 4、经络学: 5、中医病因学说: 6:中医诊断的方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7、辩证施治主要内容:根据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诊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辩证和诊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享的两部分。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诊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8、中医主要治疗方法种类: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 9、食疗: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 10、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协调脏腑;畅通经络;清静养神;节欲葆精;调息养气;持之以恒 协调脏腑: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 畅通经络:活动筋骨,以求气血通畅;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 清静养神:以清静为本,无忧无虑,静神而不用,其气即可绵绵而生;少思少虑,用神而有度,不过分劳耗心神,使神不过用;常乐观,和喜怒,元邪念妄想,用神而不躁动,专一而不杂、可安神定气。 节欲葆精:男女生殖之精,是人体先天生命之源,不宜过分泄漏。节性欲,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过耗。 调息养气:保养元气;调畅气机。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520作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以供大家参考!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为了便于掌握,中医养生学的理论,有必要予以总结和归纳,提出若干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养生实践。事实上,千百年来所产生的诸多形式的养生方法,正是遵循了这些基本原则。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处的“道”,就是养生之道。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能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会不同,他们的养生之道在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等方面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从学术流派来看,又有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养生和武术家养生之分,他们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养生理论和方法,丰富了养生学的内容。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饮食养生强调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药物保健则注意药养、药治、药忌、药禁等;传统的运动养生更是功种繁多,如动功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离戏、保健功等,静功有放松功、内养功、强壮功、意气功、真气运行法等;动静结合功有空劲功、形神桩等,无论选学那种功法,只要练功得法,持之以恒,都可收到健身防病、益寿延年之效。针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亦都方便易行,效果

中医养生学概论复习题

中医养生学概论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题) 1、调神之法概括起来可有( ABC ) A、清静养神、立志养德 B、开朗乐观、调畅情志 C、心理平衡 D、综合调养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A、喜则气缓 B、喜则气消 C、忧则气上 D、悲则气结 E、怒则气乱 3、根据五行的特性,下列物质关系中属于母子关系的是(C) A、水土 B、火水 C、金水 D、金木 E、土木 4、情志变化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 ABCD ) A、体质差异 B、性格差异 C、年龄差异 D、性别差异 5、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D ) A、阴阳转化 B、阴阳对立 C、阴阳消长 D、阴平阳秘 6、调摄情绪法多种多样,总体归纳有( ABCD ) A、节制法 B、疏泄法 C、转移法 D、情志制约法 7、五行递相克制的顺序是(A) A、木、土、水、火、金 B、金、木、水、火、土 C、木、火、土、金、水 D、金、木、水、火、土 E、土、木、金、水、火 8、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的着作是( C ) A、《左传》 B、《山海经》 C、《内经》 D、《吕氏春秋》 9、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ABC ) A、协调脏腑、畅通经络 B、清静养神、节欲葆精 C、调息养气、综合调养 D、情志制约法、持之以恒 10、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有( D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病理因素 D 以上均是 11、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C) A、督脉 B、带脉 C、冲脉 D、任脉 E、奇经八脉 12、下列表述中,包含保健要穴的叙述是(C)

A、头项寻列缺 B、面口合谷收 C、肚腹三里留 D、腰背委中求 E、以上均无 1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理论源于( A ) A、《黄帝内经》 B、《神龙本草》 C、《礼记内则》 D、《道德经》 14、“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的养生理论出自( D ) A、老子 B、达摩 C、庄子 D、孙思邈 15、气功中被称为丹田的腧穴是(B) A、大椎 B、气海 C、神阙 D、命门 E、太冲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B ) A、怒伤,以忧胜之 B、喜伤,以恐胜之 C、喜伤,以思胜之 D、怒伤,以喜胜之 17、在经络系统中,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C) A、足少阴肾经 B、阳维脉 C、任脉 D、带脉 E、手少阴经 18、两耳上缘高点连线的中点是( A )穴。 A百会 B印堂 C承浆 D 风府 19、在奇经八脉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C) A、足少阴肾经 B、阳维脉 C、督脉 D、带脉 E、手少阴经 20、“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断源于( B ) A、李杲 B、朱丹溪 C、张丛正 D、孙思邈 21、被誉为润肤公主的水果是( A ) A、芒果 B、橘子 C、西瓜 D、甜瓜 22、水谷之海是指(B) A、胆囊 B、胃 C、肝肾 D、心肺 E、大肠 23、下列是情志对气机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有( ABCD ) A、喜则气缓 B、恐则气下 C、怒则气上 D、思则气结 24、五行中,火的特性是(E) A、曲直 B、生长 C、润下 D、从革 E、炎上 2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D) 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冲脉 E、带脉 26、在中医养生学中,先天之本是指(D) A、心 B、脾 C、肺 D、肾 E、命门

中医养生学教学大纲

三山区老年大学 《中医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医保健 学时:16节 课程性质:选修课 面向对象:中老年 考核方式:实操 一、培训目标 【中医养生学】深入理解、掌握养生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能够对各个养生理论模块的概念熟练掌握,并在能够联系生活中实践,熟悉中医基本理论,掌握两种以上基本中医诊法,熟练掌握四种中医适宜技术。 二、培训学时 中医保健:理论+实训各16节 三、教学方法 以PPT课堂讲授为主,课上实际操作为辅。 四、考核 以实操考核为主。 五、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中医与养生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 ●掌握藏象、经络等在治未病中应用的理论要点。 [内容] 一、中医基本理论 (1)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与本质 (2)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3)脏腑学说及其辨证(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脏腑之间的关系、脏腑关系图) (4)疾病的产生(病因学说)与常见的亚健康状态 (5)经络(经络学说、十二经、经络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经络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中医养生基本理论 (1)一个关键——养肾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2)两个基本点——“治未病”与“中医养生保健” (3)三个要素——养规律、养心态、养习惯。 (4)四个基本方法——环境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劳逸养生。

第二部分中医养生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医常用养生基本技能 ●掌握中医常用养生基本技能的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内容] (1)经络及腧穴定位 (2)针灸基础理论 (3)推拿按摩基础理论及手法 (4)拔罐基础理论及手法 (5)刮痧基础理论及手法 (6)熏蒸基础理论及手法 (7)浸泡基础理论及手法 第三部分中医诊断技能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医常用诊断技能 ●掌握中医常用诊断技能的例证应用 [内容] (1)手诊 (2)面诊 (3)舌诊 第四部分中医养生延衰技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医常用养生延衰技能 ●掌握中医常用养生延衰技能的例证应用 [内容] (1)衰老与延缓衰老理论 (2)损美性问题处理原则 (3)生理性衰老处理原则 (4)病理性衰老处理原则 (5)肩部护理、肠胃护理、肾护理、腰脊护理 四、教学实践环节安排 多媒体理论教学 五、时间分配

中医学理论基础第一周作业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单选题: 1.第一部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是( D )。 A.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 C.难经 D.伤寒论 2.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作者是( B ) A.恽铁樵 B.张锡纯 C.朱沛文 D.唐宗海 3.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 )。 A.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 B.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C.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D.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 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是( C )。 A.气学理论 B.阴阳学说 C.整体观念 D.辨证论治 5.自然界用来区分阴阳属性的最主要标志是( C )。 A.内与外 B.明与暗 C.水与火 D.上与下 6.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心为( C )。 A.阳中之阴 B.阴中之至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阳 7.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C )。 A.炎上 B.稼穑 C.曲直 D.从革 8.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C )。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气之湿 9.证概念确切表述是( D )。 A.疾病的名称 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 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 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10.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 C )。 A.实热证 B.实寒证 C. 虚热证 D.虚寒证 11.五脏之气旺于长夏的是( B )。 A肝 B.脾 C.心 D.肺 12.中医学的珍疗特点是( A )。 A.辩证论治 B.异病同治 C.同病异治 D.审因论治 13.自然界用来区分阴阳属性的最主要标志是( C )。 A.内与外 B.明与暗 C.水与火 D.上与下 14.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 D )。 A上午 B.下午 C.后半夜 D.前半夜 15.肝旺影响脾健运( C )。 A抑木扶土 B.土壅木郁 C.木旺乘土 D.木不疏土 二、多选题: 1.明清时期对命门学说的形成贡献较大的医家有(BD )。 A.王清任 B.张介宾 C.吴又可 D.赵献可 2. 明清时期对温病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有(ABD )。 A. 吴又可 B.叶天士 C.傅青主 D.王孟英 3.中医学的基础特点是(BC )。 A.唯物观 B.整体观念 C.辨证论治 D.三焦辩证 4.整体观念的基本内容是(ACD )。 A.人体内部的统一性 B.自然界事物的协调性 C.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D.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