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造业内部控制设计

制造业内部控制设计

制造业内部控制设计
制造业内部控制设计

制造业内部控制设计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 会计10-02 姓名:吕晓颖

学号: 541006010232

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对于这些未知的行业前景,企业如果想要不断发展、做大做强,最好的选择途径就是从内部出发。而作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有效进行的内部控制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鉴于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完善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对于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强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十分重要,所以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目前这些企业的现状,提出了以下设计和建议。

关键字:

内部控制制造业中小企业

正文:

一、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1、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企业的内部控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从广义上来看,它是指为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得以进行正常运行而采取的相关措施;从狭义来看,它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行调整、约束、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的方法程序和控制制度。

2、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制造业具有永恒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造业能否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制造业是大工业的主体,其产业结构复杂,行业门类众多。目前,中国制造企业仍以大量生产方式为主,采用产品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专业化分工,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的制造时间,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业企业管理制度可以看成是一个由多种制度安排组成的集合,而内部控制是企业众多制度安排之一。总之,不断适应生

产发展的需要,是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内部控制不断创新和变革的持久动力。而且只有适应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创新和变革,才能达到制度均衡,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3、内部控制在中小型制造企业中的作用

目前, 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建立或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 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这点在制造业中尤为明显。因此在制造业中建立全员内部控制管理观念, 实施有效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型制造企业一般资产规模小,机构设置简单,一人多岗甚至是兼职兼岗,内部管理控制乏力,内部会计控制在有的企业中为管理工作的盲点。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了它的发展。

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有助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制造业内部控制研究框架及实施体系,明确制造业内部控制的研究范围,对制造业内部控制目标做出定位,并明确制造业内部控制研究的内容,为有效进行制造业内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制造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对于完善制造业内部控制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现状

目前,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的难点,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是将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其他管理系统紧密结合起来,如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是将内部控制理论框架与企业的相关实务有机结合起来,将内部控制理论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工作中。本文即是将内部控制理论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并力图有所创新。

中国内部控制理论与法规建设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并且是随着审计事业的恢复逐步发展起来的。总之,在关于内部控制的诸多文献中,对制造业内部控制的讨论尚不够丰富。已有研究大多是针对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框架的,从制造业这个角度进行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未见到比较系统的论述。在内部控制作用日益重要、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很有必要对制造业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对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会大有裨益。因此,本文试图在借鉴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制

造业的行业特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剖析中国制造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新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问题。三、中小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所谓制造业,是指直接从事工业生产、提供工业性作业或劳务的生产单位。制造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筹资业务、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业务、存货业务、生产业务、对外投资业务、固定资产业务、成本费用业务、销售与收款业务、担保业务和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以下将就比较重要环节的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进行阐述。

(一)货币资金的控制制度

1.职务分离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2.岗位轮换制度,单位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并根据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轮换。

3.授权批准制度,单位应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员对货币资金业务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4.货币资金支付制度,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程序分为: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办理支付。

5.现金控制制度,单位应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当及时存入银行。单位必须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现金的开支范围。单位现金收入应及时存入银行,一般不得用于直接支付单位自身的支出。不得私设“小金库”。

6.票据控制制度,单位应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及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情况的发生。

(二)、采购与付款的控制制度

1.职务分离制度,企业应根据物资采购管理的要求,建立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授权批准制度,企业应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员对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

3.采购申请制度,企业应依据购置物品或劳务等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申购权,并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申购程序。

4预算控制制度,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具有申购权的部门应严格按预算执行进度办理申购手续;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具有申购权的部门应对需求部门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后再行办理申购手续。

5.采购与验收制度,企业应建立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对采购方式的确定、供应商选择及验收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化。

6.付款控制制度,企业应按照相关财政法规规定,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

(三)、存货业务控制制度

1.职务分离制度,企业应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授权批准制度,应对存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员对存货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3.购货订单制度,预先核对每份订单编号,检查订单上的授权签字,复核订单内容,妥善保管订单副本。

4.订货制度,大宗货物招标采购,签订合同;防止盲目进货。

5.验收制度,收货部门对货物进行检验;验货后填制收货报告单交购货和会计部门。

6.付款制度,会计部门收到收货报告单后,要与合同核对。核对无误并经会计主管审核后办理货款结算业务。

7.领退料制度,仓库审核领料单无误后发料,对多余材料的处理也应当报经有关负责人批准,以明确责任。

8.保管制度,应建立的主要控制措施有点控制;对大类存货重点抽查,年度决算前对存货进行全面的清查,保管安全控制;要有专人负责消防及其防火、防爆、防腐等安全保障工作。

9.会计核算制度,会计部门应设置实物总账,同时分设明细账,并与实物账和仓

库部门的保管卡片定期核对,做到账账、账卡相符。同时对本期到货的实物也应与付款金额进行核对,保证存货记录准确。

(四)、销售与收款业务的控制制度

1.职务分离制度,企业应将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或岗位)分别设立。

2.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员对销售与付款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3.合同控制制度,企业要严格按照销售合同进行生产和销售,在销售过程中必须签订规范的购销合同。合同必须由专人管理,并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清单,实时监控合同执行情况,重视货款到期日的监控工作。

4.发货制度,销售部门应按照经过批准的销售合同编制销售计划,向发货部门下达销售通知单,同时编制销售发票通知单,并经过审批后下达给财会部门,由财会部门根据销售发票通知单,向客户开出销售发票。编制销售发票通知单的人员与开具销售发票的人员应相互分离。

5.销货退回制度,销售退回必须经过销售主管审批后方可执行。销售退回的货物,应经过质检部门检验和仓储部门清点后方可入库。

6.会计记录制度,企业应在销售与发货各个环节设置相关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销售登记制度,并加强销售合同、销售计划销售通知单、发运货凭证、销售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核对工作。

7.收款制度,及时办理销售收款业务,销售收入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擅自坐支现金;销售人员应避免接触销售现款。

8.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应充分了解和考虑客户的信誉、财务状况等情况,降低账款回收风险;加强丢赊销业务的管理;建立账龄分析和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制度;定期与往来客户通过函证等方式核对应收票据。

9.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相关岗位及人员设置情况;授权批准执行情况;销售管理情况;收款管理情况;销售退回管理情况。

四、结语

总之,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内部控制制度就是确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经济浪潮中立稳脚跟的那根“定海神

针”。衷心希望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并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让它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李荣梅,陈良民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与实务》王军辉著。中国市场出版社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赵保卿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4]《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张福康,姚瑞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制造业企业内控制度流程描述通用模版1.doc

制造业企业内控制度流程描述通用模版1 采购及费用: 原材料采购: 采购部门因生产需要采购原材料时,须填写采购申请单M,写明采购原因,所需采购原材料数量等信息,交由相关责任人审核,具体审核权限如下表: 金额范围审核人 *****-***** *****-***** *****-***** *****-***** *****-***** 采购申请单经审核人签字审核后,由采购部门就该采购的原材料对外询价,填写供应商询价单M,除特殊指定采购的原材料外,其他原材料都应该向2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询价,并对询价供应商的报价及资质进行比较后确定相应采购方,供应商询价单也需要相关责任人审批. 采购部门根据审批后的采购申请单和供应商询价单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或采购订单M,约定交易数量,交易单价,交货方式及交货时间,采购合同或采购订单同样需要相关责

任人审批. 采购的原材料入库时,仓管部门员工负责清点货物数量,并开具相应的原材料入库单M, 须由负责清点的仓管部门员工及相关责任人签字,质检部门应对入库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开具相应的进料检验单M,质检部门负责检验的员工及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仓管部门应根据原材料入库单和进料检验单更新仓库收发存台账M, 并将相关信息及时通知财务入账. 每月末,财务部应对已入库尚未收到发票的原材料按照采购合同或采购订单上的单价并结合实际入库数量进行暂估M,并与下个月月初冲回: 借:原材料-暂估 贷:应付账款-暂估 对于已收到正式发票M的原材料采购,财务部应核对发票数量与实际入库数量是否一致,核对发票单价与采购合同或采购订单单价是否一致,核对无误后财务部应根据实际发票金额入账M: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国外采购货物时,财务部在入账时还需要核对相应的进口报关单M。 采购退回: 原材料入库检验不合格,由质检部门开具不合格的进料检验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范例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 第一讲内部控制概论 一、内部控制的历程 内部控制,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 (一)萌芽期一一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在此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这就是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例如,在古罗马时代,对会计账簿实施的"双人记账制"--某笔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两名记账人员同时在各自的账簿上加以登记然后定期核对双方账簿记录,以检查有无记账差错或舞弊行为,进而达到控制财物收支的目的,即是典型的内部牵制措施。 纵观该时期的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其概念基本如《柯氏会计辞典》(Kohler's Dictionary for Accountant)的定义,即"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它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它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二)发展期一一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其中指出:证券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为下列目的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a.交易依据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执行; b.交易的记录必须满足GAAP或其他适当标准编制财务报表和落实资产责任的需要; c.接触资产必须经过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 d.按适当时间间隔,将财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并对差异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以及 1947年《审计准则暂行公告》(TSAS),出于改进审计方式的需要,提出了以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

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10个dco)2

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10个dco)2

黑龙江省完达山股份有限公司 筹资内部控制制度(1稿)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黑龙江省完达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保证筹资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筹资是指本公司通过借款、发行公司债券和股票三种方式取得货币资金的行为。 第三条公司筹措资金应比较各种资金筹措方式的优劣和筹资成本的大小,要讲求最佳资本结构,确定所需资金如何筹措。 第四条筹资业务的授权人和执行人、会计记录人之间应相互分离。 第五条重大筹资活动必须由独立于审批人之外的人员审核并提出意见,必要时可聘请外部顾问。 第二节分工及授权 第四条本公司的筹资活动集中在公司总部进行。2,000万元以上的借款计划由本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批准,500--2,000万元的借款计划由本公司总裁班子集体审批,500万元以下的借款计划由本公司主管财务工作的总裁班子成员审批;发行公司债券或股票由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请股东大会以特别决议的形式批准。 债券或股票的回购必须获得董事会的授权和股东大会批准。 第五条与借款有关的主要业务活动由公司财务部负责具体办

未发行的债券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 保存债券持有人的明细资料,应同总分类账核对相符,如由外部机构保存,需定期与外部机构核对。 发行股票应设立股东名册。发行记名股票,股东名册应记载以下内容: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及住所;各股东所持股份数;各股东所持股票的编号;各股东取得其股份的日期。发行无记名股票,应记载股票数量、编号及发行日期。 第十二条有关筹资合同、协议或决议等法律文件必须经有权批准筹资业务的人员在各自的批准权限内批准。公司应授权有关人员或聘请外部专家对重要的上述文件进行审核,提出意见,以备批准决策时参考。 第十三条财务部要加强审查筹资业务各环节所涉及的各类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财务部要按照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核算筹资业务的会计科目,通过设置规范的会计科目,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筹资业务进行核算,详尽记录筹资业务的整个过程,实施筹资业务的会计核算监督,从而有效地担负起核算和监督的会计责任。 第十五条筹措资金到位后,必须对筹措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首先,筹措资金要严格按筹资计划拟定的用途和预算进行使用,确有必要改变筹措资金的用途或预算,必须事先获得批准该筹资计划的批准机构或人员的批准后才能改变资金的用途或预算;其次,对资金使用项目进行严格的会计控制,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防止筹措资金被挤占、挪用、挥霍浪费,具体措施包括对资金支付设定批准权限,审查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

制造业内部控制设计

制造业内部控制设计

课 程 设 计 论 文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 会计10-02 姓名:吕晓颖 学号: 541006010232

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对于这些未知的行业前景,企业如果想要不断发展、做大做强,最好的选择途径就是从内部出发。而作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有效进行的内部控制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鉴于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完善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对于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强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十分重要,所以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目前这些企业的现状,提出了以下设计和建议。 关键字: 内部控制制造业中小企业 正文: 一、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1、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企业的内部控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从广义上来看,它是指为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得以进行正常运行而采取的相关措施;从狭义来看,它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行调整、约束、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的方法程序和控制制度。 2、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制造业具有永恒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造业能否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制造业是大工业的主体,其产业结构复杂,行业门类众多。目前,中国制造企业仍以大量生产方式为主,采用产品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专业化分工,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的制造时间,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业企业管理制度可以看成是一个由多种制度安排组成的集合,而内部控制是企业众多制度安排之一。总之,不断适应生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介绍

EAS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 EAS战略管理系统部王云 导读 风险管理系统对很多客户、机构营销实施等人员来说,都是一个新领域。 美国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COSO) 于2004年9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版的COSO框架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它提供了关键原则和概念、共同的语言以及明晰的方向和指南。作为一本国际权威文献,该框架除了在美国企业中应用,也为其他国家广泛借鉴应用,同时也是金蝶EAS风险管理系统建立的重要理论标准。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EAS 项目实施人员。适用与EAS 所有通用版本。 请注意:本文件只作为产品介绍之用,不属于您与金蝶签署的任何协议。本文件仅包括金蝶既定策略、产品及功能方面的信息,不能以本文件作为要求金蝶履行商务条款、产品策略以及开发义务的依据。本文件内容可能随时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 1背景 (3)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 (3) 2.1概述 (3) 2.2常用术语与概念 (4) 2.3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6) 2.4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12) 2.5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13) 3体系涉及的几个重要关系 (14) 3.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14) 3.2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15) 3.3指标监控、信息系统及风险管理的关系 (15) 3.4风险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16)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 1背景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国外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与演进,形成了以保障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为主要目标的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不同时期,学界与业界有着不同的解读与认识,但从目前多国的普遍研究与实践看,监管部门与集团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线和方向,信息系统和内控风险管理趋于融合和统一。风险识别重要,而对风险的控制和预防更重要,风险与控制活动是蕴含在业务流程之中的,所以信息系统就成为风险控制的有力工具,而要有效发挥这种工具的价值,风险管理要求融入信息系统之中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学习并掌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为把握风险管理产品、协助集团企业构建科学的内控与风险管理系统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 2.1概述 2001年前后爆发的一系列公司丑闻,使得各国对采用新的法律法规和上市公司监督准则来加强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美国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COSO) 首先于2004年9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版的COSO框架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它提供了关键原则和概念、共同的语言以及明晰的方向和指南。作为一本国际权威文献,该框架除了在美国企业中应用,也为其他国家广泛借鉴应用。 COSO框架常以下图所示的立方体形式表达。这一框架体现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同时也展现了企业目标和组织结构这两个重要维度。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

二、银行存款内部控制要求 (一)明确控制目标 1)保证银行存款收付的合法性 2)保证银行存款安全完整 3)保证银行存款核算记录的真实可靠 (二)制定控制流程 1)授权经办业务。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业务情况授权业务人员办理涉及银行存款收支 的经济业务或收付往来账款事项。 2)签订结算合同或协议。经办人员办理经营业务,应同对方商定首付款结算方式、结 算时间等,以合同或协议方式加以明确。 3)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业务经办人员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填制或取得凭证,作为 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书面凭证。 4)审核原始凭证。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及其经济业务。 5)填制或取得结算凭证并办理结算业务。出纳根据已审核的原始凭证,按照会计规定 手续和结算方式填制或取得银行存款结算凭证。 6)审核结算凭证。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核结算凭证并同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7)编制证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签的结算凭证及原始凭证编制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 证。 8)复核记账凭证。稽核员或指定人员复核记账凭证及所附结算凭证、原始凭证。 9)登记账簿。出纳员根据审签的记账凭证,逐笔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分管会计人员 根据审签的记账凭证,登记相应的明细分类账,总账会计登记总账。 10)核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非出纳人员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

行对账。 11)账账核对。由非出纳人员核对非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相关明细账、总分类账、如发现 不符要报经批准后予以处理。 (三)确定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第一、审批。业务部门批准业务员在办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需核实原始凭证内容并签章。 第二、审核。会计主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和结算凭证签章同意办理银行存款结算。 第三、结算。出纳人员根据审签的凭证,按照授权办理银行存款业务,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银行存款业务。 第四、复核。稽核员审核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及结算凭证,结算金额是否一致。 第五、记账。出纳员根据银行存款首付记账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人员根据收付凭证登记相关明细账,总账会计登记总分类账银行存款科目。 第六、核对。稽核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总分类账。 第七、对账。由非出纳人员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未达账项。 三、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原则 1)严格职责分工 2)实行交易分开 3)实施内部稽核 4)实施定期轮岗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二)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二) 第二讲国外内部控制范例 在管理和审计实践中,公司企业、政府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各自理解,制定了各种形式的内部控制系统。下面我们选择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若干代表性实例,藉以进一步分析和借鉴其内容和形式。 一、洛杉矶会计局内部控制验证方案 本内部控制验证方案,由洛杉矶县(CountyofLosAngeles)会计局制订,作为政府各部门评价和改善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参考。整套方案按照业务领域,划分为以下9套具体的验证方案:(1)现金;(2)信用基金;(3)收入;(4)支出;(5)工资;(6)差旅费;(7)物资供应;(8)固定资产;(9)计算机系统。该会计局要求,各部门应该首先按照其中的内部控制调查表,验证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然后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方案及实施日期,并汇总编制《内部控制弱点及改进方案》,最后连同部门领导签署的《财务控制验证表》,一并呈交洛杉矶县会计局。 二、美国Washoe县内部控制手册

美国Washoe县内部控制程序手册,作为参考工具提供给本地的各政府部门,以供其建立和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本内部控制程序手册,包括6个主要循环:(1)收入;(2)采购和现金支出;(3)资产和设备;(4)预算;(5)工资支付;(6)存货。下面列示其收入循环“收集并交存收入业务”的控制手册。 收集并交存收入业务控制手册 ■财务人员收到支票后必须马上进行背书。 控制原因:该控制通过减少支票的流动性,以减少偷窃发生的可能性。 ■及时汇集各部门的现金收入。 控制原因:该控制可以减少员工偷窃现金的机会,并集中现金管理的责任。 ■定期将所有的现金收入存入银行。 控制原因:如果不及时把现金存入银行,就会增大偷窃的可能性,而且,也得不到存款利息。最好是在下一个工作日之前及时存入所收

某集团公司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流程和制度汇编(全套)_XX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汇编1.doc

某集团公司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流程和制度汇编(全套)_XX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 度汇编1 XXXX集团公司 公司内控精细化管理流程和制度汇编 XXXXXXXX有限公司 2011年1月 目 录 第1 章公司内部控制——资金 1. 1 资金管理风险与关键环节控制 1.1.1 资金管理风险 1.1.2 资金管理关键环节控制 1.2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1.2.1 资金管理岗位设置 1.2.2 资金支付授权审批制度 1.2.3 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

1.3 现金和银行存款控制 1.3.1 现金收支控制流程 1.3.2 现金清查处理流程 1.3.3 备用金支付控制流程 1.3.4 现金管理控制制度 1.3.5 银行存款控制流程 1.3.6 银行存款控制制度 1.4 票据和印章管理 1.4.1 票据管理规范 1.4.2 印章管理制度 1 第2 章公司内部控制——采购2.1 采购管理风险与关键环节控制2.1.1 采购管理风险 2.1.2 采购管理关键环节控制 2.2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2.2.1 采购管理岗位设置

2.2.2 采购授权审批制度2.3 请购与审批控制2. 3.1 采购计划编制流程2.3.2 采购申请审批流程2.3.3 采购申请审批制度2.3.4 采购预算管理制度2.4 采购与验收控制2. 4.1 采购询价比价流程2.4.2 供应商选择流程2.4.3 供应商评定流程2.4.4 购货合同签订流程2.4.5 采购验收控制流程2.4.6 采购控制制度 2.4.7 验收管理制度 2.5 付款控制 2.5.1 付款审批流程 2.5.2 退货管理流程

2.5.3 付款控制制度 2.5.4 退货管理制度 2.5.5 应付账款管理制度 第3 章公司内部控制——存货3.1 存货管理风险与关键环节3.1.1 存货管理风险 3.1.2 存货管理关键环节控制3.2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3.2.1 存货管理岗位设置 3.2.2 存货授权审批制度 3.3 验收与保管控制 3.3.1 存货采购管理流程 3.3.2 存货采购控制制度 3.4 验收与保管控制 3.4.1 外购存货验收流程 3.4.2 自制存货验收流程 3.4.3 存货储存管理制度

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途径

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途径 费方华 摘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凭借国家政策及自身优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其在快速扩张中也面临着来自内部管理与市场环境等多重风险,制造业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在新时期下,制造业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就要寻求转型升级,优化内部控制管理,加强与客户合作,降低企业风险,提高股东和利益相关各方面的价值,基于此,本文探析了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并提出了内控制度的完善途径。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完善途径 一、企业相关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作为制造业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涉及财务、生产、销售、预算、审计等多个部门,构建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规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流程,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使企业管理层了解财务现状、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等,通过调整发展规划等进一步实现发展目标。同时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此时加强内控管理可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现代化企业发展中,为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多数制造业企业积极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监督,并出具审计报告。例如,2018年TJ会计师事务所对某企业出具否定意见内控制度审计报告,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多处漏洞,如企业管理机制中明确规定对客户的授信额度应低于其注册资本,但经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审计发现公司存在多个部门分别授信同一客户现象,导致客户授信额度总量过大,这与企业授信额度规定相悖,企业最终应收账款超过6073万元。若后期客户方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将会使企业面临巨额损失。现阶段我国仍有较多制造业企业如上述企业一样内部控制存在漏洞,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以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其内控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强化建议。 二、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现状 (一)企业内控环境薄弱 从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来看,其内控环境较薄弱。依据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历程可知,制造业企业发展初期的规模较小,企业管理者即企业所有者,其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但管理经验不足,虽在后期发展中依照相关法规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实际管理中其未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需求、管理现状等,再加上近年来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管理层多强调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市场规模的扩大,忽视内部控制及人才培训工作的开展,员工内控意识淡薄,部门协作沟通能力不足,预算监督执行不到位,相关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制约了企业内控水平的提高。 (二)内控制度建设落后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文件的制定,多数制造业企业虽制定了内控机制,但其未结合企业管理现状,导致制度建设不全面、制度与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如企业内控制度未明确规范经营流程,岗位人员设置不足,不相容岗位未实现有效分离,部门及岗位的管理职责与权限划分不明晰,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现象严重。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活动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工作,但由于管理层错误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职责,其内控制度多倾向于财务管理方面,对业务活动的管控较少,提高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同时企业制定内控制度时未综合分析市场环境、自身发展需求等,且没有依据各资源使用情况制定规范制度,成本管控效果不佳。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DOC 28页)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一) 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陈关亭博士在国家会计学院开办的第四期财务总监高级研修班上作了题为《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报告。共分三讲:内部控制概论、国外内部控制范例、内部控制设计。 第一讲内部控制概论 一、内部控制的历程 内部控制,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 (一)萌芽期一一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在此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这就是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例如,在古罗马时代,对会计账簿实施的“双人记账制”——某笔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两名记账人员同时在各自的账簿上加以登记然后定期核对双方账簿记录,以检查有无记账差错或舞弊行为,进而达到控制财物收支的目的,即是典型的内部牵制措施。 纵观该时期的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其概念基本如《柯氏会计辞典》(Kohler ‘s Dictionary for Accountant)的定义,即“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它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它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二)发展期一一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其中指出:证券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为下列目的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a.交易依据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执行;b.交易的记录必须满足GAAP或其他适当标准编制财务报表和落实资产责任的需要; c.接触资产必须经过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 d.按适当时间间隔,将财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并对差异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以及1947年《审计准则暂行公告》(TSAS),出于改进审计方式的需要,提出了以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为基础的审计程序。但这期间,无论在审计文献中还是在其他管理著作中,均没有关于内部控制概念的权威性定义。

内控体系建设的五个环节

内控体系建设的五个环节 一、战略制定 作为内控管理的第一站,内控战略规划的重要地位在于其对以后实施内控系统建设的所有方面的影响。合理的战略规划可以使企业的内控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确保企业的治理水平迅速达到所有者和管理层的预期目标。 制定企业内控战略规划具体应该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严格一致 企业战略目标是制定企业所有具体业务目标的基础,内控战略目标也必须符合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确定的方向。当前,关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原景、核心价值观等的主流观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如何发展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来确定的。 内控战略目标通常可以按照企业希望达到的发展水平来确定。假如某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在一定的期限内成为本行业的领导者并希望基业常青,那么其内控体系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为符合这一要求提供有力的支撑;既不能高于这个目标,也不能低于这个目标。惟此,才能被企业内所有利益相关者和运营管理的所有参与者所接受。 此外,内控战略目标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分阶段确定。例如在某个阶段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某阶段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某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 2.明确实现目标的具体标志 事先确定内控战略实现的具体标志,既可以为企业制订年度内控工作计划或绩效考核目标提供具体的依据,也可以为日后评价本企业内控战略目标的实现状况提供评价依据。 例如:某企业的内控战略目标是达到本省同行业先进水平。那么,企业就必须对本省的同行业内控管理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然后确定自己的评价标准或实现标志。评价标准可以具体设置为:企业内控管理程序建设情况;内控组织系统建设情况;内控审计手段的先进和有效程度;舞弊案件的损失指标;企业的风险指标;全体员工对内控管理的理解情况等等。 3.基于企业实际需要的准确定位 所谓“准确”定位的标准就是目标必须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清晰明了。例如一家小型企业集团的内控战略目标没必要定的太高;实现标志可以比较简单;业务范围可以适当缩小。这样,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投入达到预定的控制目标。 4.明确内控工作理念 这是开展企业内控工作的基本准则,否则不但内控体系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之物。例如建立“寓监督于服务”

内部控制设计步骤

内部控制的设计步骤 设计内部控制的步骤,主要是确定控制目标,整合控制流程,鉴别控制环节,确定控制措施,最终以流程图或调查表的形成加以体现。 1.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既是管理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又是实施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也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最高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总是根据控制目标,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因此,设计内部控制,首先应该根据经济活动的内容特点和管理要求提炼内部控制目标,然后据以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内部控制要素,组成该控制系统。我们将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概括为六项:(1)维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2)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3)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4)保证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5)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6)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六项目标均为基本目标或一般目标。在每项基本控制目标下,还可细化为若干具体控制目标。例如,第二项基本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即可分解为:(1)保证会计凭证的准确性;(2)保证会计账簿的准确性;(3)保证会计报表的准确性等几项具体目标。而第(1)项具体控制目标“保证会计凭证的准确性”,又可进一步分解为保证会计原始凭证的准确性、保证会计记账凭证的准确性,第(2)(3)项具体控制目标同样也可分解为若干更具体的控制目标。 2.整合控制流程控制流程,是依次贯穿于某项业务活动始终的基本控制步骤及相应环节。控制流程,通常同业务流程相吻合,主要

由控制点组成。当企业的业务流程存在控制缺陷时,则需要根据控制目标和控制原则加以整合。 3.鉴别控制环节实现控制目标,主要是控制容易发生偏差的业务环节。这些可能发生错弊因而需要控制的业务环节,通常称为控制环节或控制点。控制点按其发挥作用的程度而论,可以分为关键控制点和一般控制点。那些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甚至决定全局成效的控制点,对于保证整个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为关键控制点;相比之下,那些只能发挥局部作用,影响特定范围的控制点,则力一般控制点。如材料采购业务中的“验收”控制点,对于保证材料采购业务的完整性、实物安全性等控制目标都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是材料采购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相比之下,“审批”、“签约”、“登记”、“记账”等控制点,即是一般控制点。需要说明的是,关键控制点和一般控制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某个控制点在此项业务活动中是关键控制点,在另外一项活动中则可能是一股控制点,反之亦然。 4.确定控制措施控制点的功能,是通过设置具体的控制技术和手续而实现的。这些为预防和发现错弊而在某控制点所运用的各种控制技术和手续等,通常被概括为控制措施。如现金控制系统中的“审批”控制点,就设有:(1)主管人员授权办理现金收支业务;(2)经办人员在现金收支原始凭证上签字或盖章;(3)部门负责人审核该凭证并签章批准等控制措施。银行存款控制系统的“结算”控制点则设有:(1)出纳员核查原始凭证;(2)填制或取得结算凭证;(3)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简述

企业内部操纵设计(一) 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陈关亭博士 11月19日,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陈关亭博士在国家会计学院开办的第四期财务总监高级研修班上作了题为《企业内部操纵设计》的报告。共分三讲:内部操纵概论、国外内部操纵范例、内部操纵设计。 第一讲内部操纵概论 一、内部操纵的历程 内部操纵,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治理人员在经营治理实践中制造;并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在其漫长的产生和进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萌芽期、进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时期。 (一)萌芽期一一内部牵制 内部操纵,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同意。但在此前的人类社会进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操纵的差不多思想和初级形式,这确实是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例如,在古罗马时代,对会计账簿实

施的"双人记账制"--某笔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两名记账人员同时在各自的账簿上加以登记然后定期核对双方账簿记录,以检查有无记账差错或舞弊行为,进而达到操纵财物收支的目的,即是典型的内部牵制措施。 纵观该时期的内部牵制,它差不多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钞票、账、物等会计事项为要紧操纵对象。其概念差不多如《柯氏会计辞典》(Kohler's Dictionary for Accountant)的定义,即"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它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其要紧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操纵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 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它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操纵"。 (二)进展期一一内部会计操纵与内部治理操纵 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操纵"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其中指出:证券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为下列目的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 会计操纵系统:a.交易依据治理部门的一般和专门授权执行;b.交易的记录必须满足GAAP或其他适当标准编制财务报表和落实资产责任的需要;c.接触资产必须通过治理部门的一般和专门授权;d.按适当时刻间隔,将财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并对差异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某公司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某公司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 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 《固定资产循环》 文件管制等级:□管制文件□非管制文件

文件履历纪要页

总则 制定目的 为促使本公司「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之「固定资产循环」(Asset)程序,能有所遵循,特订定本文件, 俾利各相关单位遵循。 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有关「内部控制」之「固定资产循环」作业程序与控制重点,悉依照本文件之规范办理。 权责单位 管理、财会单位为本文件之权责单位,权责单位主管经承认单位授权,负责本文件之管制,并确保依据本文件之规范作 业。 固定资产循环 循环图 【见】(资料1)「固定资产循环图」。 循环作业 本循环之各项作业:

固定资产取得作业(CA101),另订之。 固定资产异动盘点作业(CA102),另订之。 固定资产减损作业(CA103),另订之。 投保作业(CA104),另订之。 工程管制作业(CA105),另订之。 差异分析作业(CA106),另订之。 附则 制修废与颁布实施 本文件属于管理文件,经『经营会』审议后,呈请董事长核准承认后,交由权责单位颁布公告实施;修订或废止时亦同。编号、版本、日期、页次/页数 本文件之项类、标题、编号、版本、实施日期、公司名称、文件页次/页数等项,见本文件之页首与页尾。 附件 相关资料 (资料1)「固定资产循环图」

(资料1)「固定资产循环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2. 内部机制设置与权责分配不合理 3. 内部审计机构监督职能弱化 4. 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 (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 对内控认识不足,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2. 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在形式上就缺 乏应有的独立性。 3. 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

发挥应有的功效。 4. 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监督意识不强,使内 部控制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银行存款业务存在漏洞 1. 制造余额差错 会计人员故意算错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来掩饰利用转账支票套购商品或擅自提现等行为。也有的在月结银行存款日记账试算不平时,乘机制造余额差错,为今后贪污做准备。这种手法看起来非常容易被察觉,但如果本年内未曾复核查 明,以后除非再全部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否则会很难发现。 2. 擅自提现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私自签发现金支票后,提取现金,不留存根不记账,从而将提取的现金占为己有。这种手法主要发生在支票管理制度混乱,内部控制制度不严

的单位。 3. 混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 会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在账务处理中,将银行存 款收支业务混同起来编制记账凭证,用银行存款的收入代替现金的收入,或用现金的支出代替银行存款的支出,从而套取现金并占为己有。 4. 公款私存 将公款转入自己的银行户头,从而侵吞利息或挪用单位资金。 (四)岗位设置不合理 1. 组织机构 企业在设置内部组织机构时没有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及所处的环境,对集权与分权制度考虑不清。 2. 组织层次 组织层次设置过多,导致运行效率过低。上下层级之间沟通不顺畅,影响了信息在各层级间的传递。

内控管理体系制度2完整篇.doc

内控管理体系制度7第2页 评价,组织开展内控常态化检查和整改跟踪,组织内控体系运行结果考核,督促推进内控与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负责公司内控办公室的日常联络性工作。 2. 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根据风险矩阵制定和落实本部门风险应对方案和措施;负责对本部门风险应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和风险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和报告;负责按本规范开展内控评价工作并配合检查考核;负责对分子公司、项目部的对应业务日常检查监督;参与公司风险矩阵和内控管理手册的建立。 (七)分子公司、项目部 1. 内控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负责领导本单位内控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统筹协调内控体系建设、运行、评价及检查考核管理工作;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内控管理第一责任人。 2. 分子公司、项目部结合实际情况设立内控管理机构,并明确该机构及其岗位人员职责;负责按本规范开展本单位内控管理的组织、协调和考核,以及按公司统筹部署组织内控评价与检查考核的衔接与开展。 第二章内控实施 第六条实施内控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公司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覆盖公司各业务,贯穿管理各层级,实现决策、执行、监督、

反馈全过程管控。 (二)重要性原则。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主要经济活动和重要业务事项,防范重大风险,明确流程关键控制环节,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三)制衡性原则。在兼顾业务运营效率的同时,确保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等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四)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内控管理制度,统一开发信息平台,加强执行监督,逐步消除管理差异,实现流程步骤、控制措施、岗位责任、风险管理、内控评价标准化。 (五)成本效益原则。权衡内控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合理成本实现最有效控制。 (六)持续改进原则。建立内控设计、执行、评价及改进闭环管理机制,动态适应公司组织架构、业务范围、风险水平等变化,实现持续完善与提升。 (七)协同一致原则。内控流程、授权管理、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和内控评价及内控管理手册内容规定上应保持一致,促进公司一体化管理。 第七条风险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 (一)风险信息收集。内控管理部按照《企业内控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和公司《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办法》,组织和督导各单位以业务流程为线索,开展全面、系统的业务风险信息梳理、识别和收集工作。

生产型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控管理制度(拟定稿)

1 目 录 一、 图标 ┈┈┈┈┈┈┈┈┈┈┈┈┈┈┈┈┈┈┈┈┈┈┈┈┈┈┈┈┈┈┈┈┈┈┈┈┈┈┈┈┈┈┈┈┈ 2 二、 管理控制 ┈┈┈┈┈┈┈┈┈┈┈┈┈┈┈┈┈┈┈┈┈┈┈┈┈┈┈┈┈┈┈┈┈┈┈┈┈┈┈┈┈┈┈ 3 三、 会计控制 ┈┈┈┈┈┈┈┈┈┈┈┈┈┈┈┈┈┈┈┈┈┈┈┈┈┈┈┈┈┈┈┈┈┈┈┈┈┈┈┈┈┈┈ 8 四、 采购和外协控制 ┈┈┈┈┈┈┈┈┈┈┈┈┈┈┈┈┈┈┈┈┈┈┈┈┈┈┈┈┈┈┈┈┈┈┈┈┈┈┈┈ 12 五、 应付款的控制 ┈┈┈┈┈┈┈┈┈┈┈┈┈┈┈┈┈┈┈┈┈┈┈┈┈┈┈┈┈┈┈┈┈┈┈┈┈┈┈┈┈ 21 六、 生产过程及新产品开发控制 ┈┈┈┈┈┈┈┈┈┈┈┈┈┈┈┈┈┈┈┈┈┈┈┈┈┈┈┈┈┈┈┈┈┈┈ 25 七、 存货管理控制 ┈┈┈┈┈┈┈┈┈┈┈┈┈┈┈┈┈┈┈┈┈┈┈┈┈┈┈┈┈┈┈┈┈┈┈┈┈┈┈┈┈ 36 八、 销售和应收款控制 ┈┈┈┈┈┈┈┈┈┈┈┈┈┈┈┈┈┈┈┈┈┈┈┈┈┈┈┈┈┈┈┈┈┈┈┈┈┈┈ 40 九、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 ┈┈┈┈┈┈┈┈┈┈┈┈┈┈┈┈┈┈┈┈┈┈┈┈┈┈┈┈┈┈┈┈┈┈┈┈┈┈┈ 48 十、 货币资金控制 ┈┈┈┈┈┈┈┈┈┈┈┈┈┈┈┈┈┈┈┈┈┈┈┈┈┈┈┈┈┈┈┈┈┈┈┈┈┈┈┈┈ 56 十一、固定资产管理控制 ┈┈┈┈┈┈┈┈┈┈┈┈┈┈┈┈┈┈┈┈┈┈┈┈┈┈┈┈┈┈┈┈┈┈┈┈┈┈┈ 62 十二、投资控制 ┈┈┈┈┈┈┈┈┈┈┈┈┈┈┈┈┈┈┈┈┈┈┈┈┈┈┈┈┈┈┈┈┈┈┈┈┈┈┈┈┈┈┈ 73 十三、工程项目控制 ┈┈┈┈┈┈┈┈┈┈┈┈┈┈┈┈┈┈┈┈┈┈┈┈┈┈┈┈┈┈┈┈┈┈┈┈┈┈┈┈┈ 76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doc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一) 11月19日,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陈关亭博士在国家会计学院开办的第四期财务总监高级研修班上作了题为《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报告。共分三讲:内部控制概论、国外内部控制范例、内部控制设计。 第一讲内部控制概论 一、内部控制的历程 内部控制,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 (一)萌芽期一一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在此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这就是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例如,在古罗马时代,对会计账簿实施的"双人记账制"--某笔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两名记账人员同时在各自的账簿上加以登记然后定期核对双方账簿记录,以检查有无记账差错或舞弊行为,进而达到控制财物收支的目的,即是典型的内部牵制措施。 纵观该时期的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其概念基本如《柯氏会计辞典》(Kohler's Dictionary for Accountant)的定义,即"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它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它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二)发展期一一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其中指出:证券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为下列目的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a.交易依据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执行;b.交易的记录必须满足GAAP或其他适当标准编制财务报表和落实资产责任的需要;c.接触资产必须经过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d.按适当时间间隔,将财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并对差异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46991

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公司内部管理,保障公司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实现公司治理目标,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防范经营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 第三条内部控制的职责: 董事会:全面负责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实施和完善,定期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效果评估; 总经理:全面落实和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相关规定的执行,检查公司职能部门制定、实施和完善各自专业系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的情况; 公司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制定、完善和实施本专业系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配合完成对公司各专业系统风险管理和控制情况的检查。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原则和目标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一)内部控制涵盖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二)内部控制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 (三)内部控制保证公司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不兼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

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四)内部控制的制定兼顾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尽量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第五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二)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 (三)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公平。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第六条公司内部控制主要指专业系统的内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 第一节环境控制 第七条环境控制包括授权管理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控制。 第八条授权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通过授权管理明确董事会、总经理和公司管理层、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范围;董事会组织制定相关细则并负责具体实施和改善。 董事会:《公司章程》及《董事会议事规则》明确了董事会的职责权限,规范董事会内部机构及运作程序,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经营决策中心作用。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二)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三)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四)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 (五)决定公司对外投资、收购出售资产、资产抵押、对外担保事项、委托理财等事项; (六)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七)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