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 正统凯恩斯主义

02 正统凯恩斯主义

02 正统凯恩斯主义
02 正统凯恩斯主义

第2章新古典综合派或正统凯恩斯主义学派

本章简述正统凯恩斯主义学派对《通论》的解释,即希克斯的IS—LM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有关就业不足理论的争论。

第一节新古典综合派的产生与发展

一、新古典综合的含义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

1.新古典综合的含义

“新古典综合”一词由萨缪尔森首创,最初用来表示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融合(“新古典理论”是指马歇尔以后凯恩斯以前的主要经济理论),即主要研究经济波动(资源充分利用)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主要研究均衡价格(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马歇尔微观经济理论的结合(1964年《经济学》的第6版中,萨缪尔森对“新古典综合”的含义作了深刻的说明)。因此,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是一个既有宏观理论又有微观理论,既主张政府对总需求进行管理,又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的折衷的理论体系。具体来说,新古典综合有以下三种含义。

(1)形式上的综合: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与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希克思与汉森)。

(2)内容上的综合:将凯恩斯的低于充分就业理论与新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综合在一起(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指出:“如果现代经济学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使得自由社会大体上能够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那么它的重要性将会减退,而传统经济学(它关心的是有效率地配置充分就业的资源)则将第一次真正获得成功。”萨缪尔森的意思是,在经济未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是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此时,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处于次要地位。一旦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的优先地位就要让位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主张了。这也就是说,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不过是使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重新适用的手段而已。

(3)政策上的综合:将仅仅重视货币政策的新古典学派与更重视财政政策的凯恩斯理论综合在一起(托宾)。

新古典经济学家把货币政策或货币数量仅仅看作是影响名义变量值的手段,认为财政政策有100%的“挤出”效应。而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是缓和经济萧条、减少失业的最有力的工具。托宾主张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他说:“我们坚持‘新古典学派的综合’,强调货币成分和财政成分可以按照不同比例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所希望的宏观经济效果。”

2.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新古典综合派又称为“正统凯恩斯主义学派”、“美国凯恩斯主义”或“凯恩斯右派”,是二战以后由凯恩斯经济学直接演变而成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阿尔文·汉森(Alvin H.Hansen,1887—1975)、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1915—)、詹姆斯·托

宾(James Tobbin,1918—2002)、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1924—)、弗兰科·莫迪里阿尼(Franco Modigliani,1918—)、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R.Klein,1920—)、阿瑟·奥肯(Athur Okun,1928—1980)。其中,汉森与萨缪尔森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奠基者。

(1)汉森简介

阿尔文·汉森(Alvin H.Hansen,1887—1975),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先驱者,是美国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他在1915年获得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以后,到1937年间曾于明尼苏达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37年起任哈佛大学教授,一直到1956年。在哈佛任教前,1936年10月《通论》发表以后,他对凯恩斯经济理论还持批判态度。但进入哈佛以后,他很快就信仰凯恩斯经济理论,积极地宣传与传播凯恩斯经济理论。1953年他写的《凯恩斯学说指南》,对通论作了详尽而又权威的解释和修正,成为学习凯恩斯经济学的入门书。他以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为阵地,宣传凯恩斯经济理论,培养了一批凯恩斯主义者,最终形成了美国的凯恩斯学派。其主要著作还有:1941年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1947年的《财政政策与充分就业》等。

汉森在传播与修正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构成新古典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理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补偿性财政政策和周期平衡预算思想。凯恩斯针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提出了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干预经济的观点。但进入40年代,尤其是二战以后,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汉森及时地提出了实施补偿性财政政策的主张。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与此相适应,政府在萧条时期应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从长期来看,由于可以用繁荣时的财政盈余来弥补萧条时的财政赤字,财政预算仍然可以平衡。

第二,加速原理与乘数理论相结合的经济周期理论。汉森与他的学生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忽略了收入变动对投资的影响。他们将有关收入变动对投资影响的加速原理与乘数理论相结合,创立了乘数—加速数理论,用来说明经济周期。

此外,汉森促成了1946年以凯恩斯主义者为主体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建立与以实现充分就业为宗旨的“就业法”的颁布。还提出了混合经济等观点。美国的《幸福》杂志曾这样评价汉森:“在今天,谁如果不熟悉汉森和凯恩斯的思想,谁就不可能了解世界大事的推演”。

(2)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1915—)

萨缪尔森是新古典综合派最主要的代表和奠基人。1915年5月15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市,父亲是一位药剂师,是波兰犹太人后裔。后来移居芝加哥。他所在的海德公园中学就在芝加哥大学附近。萨缪尔森在小学与中学阶段,连连跳级,当时的理想就是到芝加哥大学上学,最后如愿以偿。1932年,芝加哥大学二年级时决定主修经济学专业。1935年获芝加哥大学科学学士。

尽管芝加哥大学的新古典经济学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也愿意永远待在芝加哥深造。但他没有在芝加哥大学继续研究生的学业。1935年他得到了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颁发的首届研究基金,该基金同年授予全美国8位最好的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用来资助他们攻读博士学位。但附加条件是他们不能

在母校继续研究生的学习。1935年,萨缪尔森来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与经济系主任初次会面时说,他要尽快地汲取哈佛的精华,直接选修研究生2年级的课程。系主任大吃一惊。在哈佛,他得到了熊比特、列昂惕夫和汉森等很多名师的指点,受益匪浅。他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回国时,曾对欢迎他的人们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

1936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23岁(1938年)时他的父亲去世,他觉得遗传基因有可能使他像他父亲那样过早地去世,因此,应该尽快地完成自己该做与想做的事情。于是他更加勤奋地学习与工作。1939年,与其老师汉森合作发表的论文《乘数分析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周期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1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37年,参加了哈佛大学有声望的由24个不同领域中的名人组成的青年社团,他们可以自由地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但被禁止在3年内取得任何学位或完成博士论文)。其博士毕业论文《经济分析的基础》,被授予1941——1942年度哈佛大学最佳经济学论文大奖:戴维·韦尔斯奖(David A.Wells)。1947年公开发表以后,被认为是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他在经济学界的显赫地位。

1940年,他来到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系助理教授,1947年任正教授。1970年,萨缪尔森由于发展了静态与动态经济理论,提高了经济理论的科学分析水平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经济学的众多领域,萨缪尔森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都有他独到的补充和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领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人们都能从萨缪尔森的有关著作中获得启示和教益。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分析的基础》(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1947)、《经济学》(Economics,1948)。他的经济学教科书影响最大,对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有的经济学家在评论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的影响时指出,萨绥尔森经济学领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人们进人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了萨缪尔森,读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进行高层次经济理论研究时,人们还是离不开萨缪尔森: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的基础》成为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的指导书。

作为综合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影响了几代人,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另外,萨缪尔森曾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61)、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51)、国际经济学会会长(1965—1986)与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产生与发展

凯恩斯经济理论主要适用于萧条经济,并不是真正的“通论”。战后美国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干预萧条经济的标准的凯恩斯经济理论在实践上(调节经济)逐渐失灵,人们便从传统的新古典学派的理论体系中寻求出路。尽管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新古典主义的微观经济理论存在矛盾,但新古典综合派认为,两者是可以融合的。因为,凯恩斯的理论适用于短期,在短期,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常常不能充分发挥。但在长期,市场机制终将充分作用。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新古典理论仍然是有效的。

1.新古典综合的开始—希克思的《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提出的一种解释》

《通论》出版以后,为了给当时的一些计量经济学家解释凯恩斯经济理论(据说国外的经济学家相

互之间有比较细致的分工),1937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理查德·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1904年4月8日—1989年5月20日,1972年与阿罗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经济计量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提出的一种解释》的评论。在该文中,希克思用IS—LM模型概括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目的在于说明《通论》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凯恩斯的“理论很难与经过修订的和在限定范围内的马歇尔理论相区别”。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经汉森完善的IS—LM 模型是理论界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最完善和最标准的解释。

希克斯为新古典综合作了开创性的贡献。但希克斯不是凯恩斯主义者,他有自己独特的经济思想和理论体系,他与汉森一样,都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立场与角度来宽容地与较为现实地看待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

2.汉森为新古典综合奠定了基础

最先将凯恩斯学说传播到美国去的美国经济学家汉森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与《凯恩斯学说指南》等著作,对凯恩斯理论不仅作了详尽的解释,而且还作了大量修正,并在理论与政策建议方面进行了补充,为新古典综合奠定了基础。

3.新古典综合的完成者是萨缪尔森

在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初步分析》中,萨缪尔森对凯恩斯经济理论与新古典理论进行了综合,标志着新古典综合体系的形成。在1955年的第3版中,他首先提出了“新古典综合”一词。在1961年的第5版中,他正式用“新古典综合”来说明其经济理论的特征,并认为新古典综合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对于“新古典综合”,无论凯恩斯主义者,还是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都存在一些反对意见。

在凯恩斯主义阵营中,英国的凯恩斯主义者琼·罗宾逊夫人等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指责“新古典综合”忽视了凯恩斯理论体系对收入分配、经济不稳定性、预期不确定性、历史性等因素的强调,因而“新古典综合”是“冒牌”的凯恩斯主义;20世纪60年代,非均衡学派的代表人物克洛尔和莱荣霍夫德等人认为,凯恩斯的《通论》从本质上讲是关注短期问题的“非均衡分析”,指责新古典综合的均衡分析方法从根本上背离了凯恩斯主义。

在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中,货币主义者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教授的领导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对新古典综合派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以卢卡斯为核心的理性预期学派从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对以新古典综合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及政策主张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萨缪尔森及时认识和接受了这些批评意见,并从各种反对意见中吸收了有益成分。在《经济学》第八版(1970年)中,用“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代替“新古典综合”一词,以表示其理论体系的凯恩斯主义色彩及其在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

从1976年的第10版开始,萨缪尔森又用“现代经济学”来代替“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1981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美国经济长期遭受“滞胀”折磨的情况下,在战后第一次抛弃作为经济政策理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采取了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在这种情况下,1985年,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

合作出版《经济学》第12版中,他们将自己的理论体系改称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把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凯恩斯主义、古典学派、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以及现代宏观主流经济学——综合在一起。”

虽然新古典综合的名称或形式随着时间的延伸而不断演变,但在内容上,新古典综合的特征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其综合的对象不断增加(它总是试图将现存的各种不同的主要经济理论融为一炉),综合的程度不断提高,使新古典综合从“原始的综合”逐渐走向“成熟的综合”。

三、新古典综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新古典综合的必要性

新古典综合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凯恩斯理论仅仅考察了宏观经济的总量水平的决定,没有分析个量。而新古典理论着重分析个量,很少分析总量。实际上,总量是由个量组成的,总量的结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既考察总量的决定问题,又考察个量的决定问题及其总量的结构,必须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

(2)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组成的混合经济。与混合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理论也应该是折衷的或混合的经济理论。单有凯恩斯的宏观理论或单有新古典学派的微观理论,都不能适应混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最初提出混合经济观点的是凯恩斯。在《通论》的第24章,凯恩斯认为,解决经济危机的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扩大政府的机能,“让国家之权威与私人之策动力量相互合作”。

汉森在1941年发表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中,系统地解释了混合经济的含义。他认为,19世纪末期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逐渐变为私人经济与社会化经济并存的“公司混合经济”。这种混合经济具有双重含义:生产领域内的混合经济(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并存)与消费领域内的混合经济(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社会福利与私人消费并存)。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也专门论述了混合经济的含义。混合经济的实质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混合经济主要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政府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以熨平经济波动,保证经济稳定地增长。在《经济学》的第11版中,他指出:“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事实是:现代混合经济国家的人们都要求它们的代议制政府采取各种经济政策,来维持高额的就业数量、旺盛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物价水平”。

2.新古典综合的可能性

“新古典综合”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在政府采取总需求管理政策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以后,古典微观经济分析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之间的“鸿沟”就被消除了,新古典理论仍然是有效的正确的经济理论。萨缪尔森认为,“如果现代经济学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使得自由社会大体上能够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那么它的重要性将会减退,而传统经济学则将获得成功”(第3版,1955,P11)。“在管理完善

的体系中,运用货币与财政政策使经典理论提出的高度就业的假定得到证实时,经典理论就恢复了原有地位,经济学家也就重新树立信心来陈述经典理论和社会经济原理”(第6版,1964,P809)。在萨缪尔森看来,如果经济中存在非自愿失业,凯恩斯理论就占据统治地位。一旦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理论将逐渐失去它的重要性,而传统经济学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凯恩斯认为“我们对于经典学派理论之批判,倒不在于其分析有什么逻辑错误,而在于指出该理论所依据的几个暗中假定很少或未能满足,故不能用该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但设实行管理以后,总产量与充分就业下之产量相差不远,则从这点开始,经典学派理论还是对的。今设产量为已知,换句话说,设决定产量多寡之力量,不在经典学派思想体系之内,则经典学派所作分析,例如私人为追求自己利益将决定生产何物,用何种方法生产(即何种生产要素之配合比例),如何将最终产品之价值分配于各生产要素等等,仍无可非议”(1936,P378—379)。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新古典综合理论几乎等同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正统,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

3.新古典综合的意义

“新古典综合”理论的出现,在相当大程度上平息了《通论》出版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所引起的争论和意见分歧。当时大多数经济学家的意见似乎都被统一到了“新古典综合”理论的框架中,凯恩斯经济理论基本上以折中的形式被理论界接受了。而且“新古典综合”理论也在某种形式上被等同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明斯基对此曾经说:“在60年代早期和中期……当时虽然有各种持不赞成态度的人存在,但是绝大多数职业经济学家对于把凯恩斯的创新和经典的传统分析工具和结论结合在一起的新古典综合,都同意它是指导理论研究和实际研究,进行经济政策分析和提出具体措施的恰当的理论结构。”(明斯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75年版,第vii页)。

4.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上曾发生过3次大的综合: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一1873)在1848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混合了斯密和李嘉图古典的和以后种种反古典的经济思想。《政治经济学原理》是19世纪下半期西方国家一本无可争议的经济学的圣经。直至19世纪末年,这本书一直是英、美等国家的大学初级经济学课程的经典教科书;

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替代了《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

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替代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四、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观点

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经济是内在不稳定的,易于遭受各种因素尤其是投资因素(商业信心变化之后的投资边际效率的变化造成的)的冲击。

2.经济在遭受某种干扰后,若听凭其自由发展,则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充分就业,即经济不会迅速地自我调整。

3.总产量与就业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政府可通过一定的政策来影响总需求水平,以确保经济较为迅速地恢复充分就业。

4.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财政政策一般更为可取,因为财政政策措施的作用比货币政策措施的作用更直接、更好预测,能更快地影响总需求。

上述信念主要表现在正统凯恩斯学派模型即IS—LM模型之中。

第二节新古典综合的主要内容

一、IS——LM模型

希克斯在《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提出的一种解释》(1937)一文中,首次提出了IS——LM模型。随后在美国,莫迪利阿尼对该模型作了详尽的阐述,汉森则加以普及推广,使该模型在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里,成了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标准模型,并对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1.构建IS——LM模型的必要性

凯恩斯曾攻击新古典经济学的利息利率。按照该理论,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由储蓄曲线与投资曲线的交点决定。但储蓄曲线的位置随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而变化。除非已经知道收入水平,否则无法确定储蓄曲线的位置,从而无法知道利率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但希克斯认为,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与利率决定理论犯有类似错误。

凯恩斯收入决定模型在假定利率不变、投资为一常量的条件下说明了产品市场上收入的决定。然而利率经常变动,从而投资也经常变动,投资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支出变动,进而引起均衡收入变动。因此收入并没有真正被决定。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在假定国民收入不变、交易货币需求量为一常量的条件下说明了货币市场上利率的决定。然而收入经常变动,从而交易货币需求也经常变动。交易货币需求的变动将引起总的货币需求变动,最终引起利率变动。因此利率并没有真正被决定。

这样,一方面,收入的决定离不开利率的决定,因为利率变化会影响投资进而影响收入;另一方面,利率的决定也离不开收入的决定,因为收入变化会影响交易货币需求进而影响利率。因此,如果不先确定利率水平就无法真正确定收入水平。同样,如果不先确定收入水平也无法真正确定利率水平。出路何在?出路在于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构建统一的IS—LM模型,同时决定收入和利率。

2.IS曲线与LM曲线

(1)IS曲线(定义、模型、斜率、财政政策对它的影响)

IS曲线表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收入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IS曲线的斜率为负。对此的解释是:利率下降使投资成本降低,刺激投资量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总需求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没有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总需求水平的提高导致均衡收入的增加。因此,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前提条件是投资与利率负相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右移IS曲线,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将左移IS曲线。

(2)LM曲线(定义、模型、斜率、货币政策对它的影响)

反映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相互关系的曲线叫LM曲线。在货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但与利率负相关的假设条件下,LM曲线由垂直、向右上方倾斜与水平3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向右上方倾斜:假定收入增加,则交易货币需求也增加,由于总的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而货币供给又不变,故交易货币需求的增加意味着投机货币需求的减少,进而意味着利率上升。但当利率极低,货币投机需求无穷大时,LM曲线呈水平状。这就是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而当利率极高,货币投机需求等于零时,LM 曲线垂直。这就是LM曲线的古典区域。

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右移LM曲线,货币供给的减少将左移LM曲线。

3.IS——LM模型

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处,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这种均衡是自动实现的。如果两市场均衡时的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收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可能在稳定经济方面起重要作用。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与作用大小的决定因素。

扩张性财政政策右移IS曲线,导致均衡利率与收入提高,使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条件下,将导致利率上升,最终导致私人投资的减少。该过程可以这样表示:

r

AD

L

I

Y

↑→Y

AD

L

G

↓→

↓→

↑→

↑→

↓→

↑→

↑→

1

2

显然私人投资的减少量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与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大(LM越平坦),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小(IS越陡峭),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在古典区域,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对收入产生任何影响,因为利率上升减少的投资量等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产生了完全的挤出效应,这就是所谓的财政部观点;在LM曲线的水平区域,扩张性财政政策则产生完全的乘数效应。

扩张性货币政策右移LM曲线,导致均衡利率下降与收入提高。该过程可以这样表示:

I

r

AD

L

M

↑→

↑→Y

↑→

↓→

↑→

2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小(LM越陡峭),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大(IS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在LM曲线的水平区域,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收入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5.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优越的原因及其争论

(1)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优越的原因

在正统凯恩斯主义学派看来,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高度敏感(LM比较平坦),而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化不十分敏感(IS比较陡峭),因此来自经济真实因素的干扰即IS曲线的随机移动往往支配着收入的变动。而且,财政政策的效果要好于货币政策。

在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英国的凯恩斯主义者比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更加相信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的效力(该假说在20世纪60年代初变得越来越成问题)。

(2)财政政策是否比货币政策优越的争论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优越的观点,一直受到货币主义者的质疑。货币主义者认为,在长期,纯粹的财政政策(即在不改变货币供给的情况下的财政扩张)会挤出或取代私人支出,因而对需求、就业与收入的作用较小。

正统凯恩斯主义学派对这种批判做出了反应,他们强调债券融资性的政府支出的增长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将抵消挤出效应,最终能达到增加就业的目标。如下图:

初始的IS 1曲线与LM 曲线交点决定的收入为Y 1,政府税收与政府购买G 1相等。现在政府为了增加收入与就业,增加支出到G 2,使得IS 曲线右移到IS 2,存在赤字AB 。为了弥补赤字,政府必须发行更多的债券,导致私人部门对消费支出的增加(私人持有的债券增加意味着财富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增加:这就是财富效应)和货币需求的增加。如果对消费的财富效应(这种效应使IS 曲线进一步向右移动)大于对货币需求的财富效应(这种效应使LM 曲线向左移动),那么,在长期,债券融资性的政府支出的增长就会使收入增加到Y 3。此时,赤字将被消除,从而不会产生挤出效应。

显然,将财富效应和政府支出约束纳入到IS —LM 模型,有可能使债券融资性财政扩张非常有效地提高就业与收入水平。

但是,有许多反对这种观点的意见。例如李嘉图债务等价性定理(布坎南,1976)指出,政府支出的增加,不管是来源于税收的增加还是债券的增加,给私人部门带来的负担都是相等的。政府出售债券给私人部门带来的负担,就是未来的纳税义务增加,以便支付债券利息和偿还债券。若私人部门能充分

Y 1 Y 2 Y 3 Y

考虑到这种未来纳税义务的增加,则未来的纳税义务将被贴现,其现值正好抵消掉所售债券的价值。因此,政府债券将不再被人们看成为财富。为了履行未来的纳税义务,人们在现期将更加节约。从而债券融资性财政扩张并不比增加税收的财政扩张能更有效地提高就业与收入水平,实际上,它们所产生的效应是相同的,即都等于“平衡预算乘数效应”。

人们已提出一些观点反对李嘉图债务等价性定理。如果债券融资性财政扩张带来的未来纳税义务落在下一代人身上,则可以认为现代的一代人较为富有,会增加消费。虽然巴罗认为,这意味着现在的一代人必须更加节约,以增加留给孩子的遗产,用来履行未来的纳税义务。但人们批评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父母是否都这样有远见,都这么关心子女,考虑到他们未来的纳税义务。

6.就业不足均衡的原因——庇古效应

(1)如果不引入庇古效应,那么,就业不足均衡的存在依赖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货币工资刚性、流动性陷阱和投资对利率不敏感等。

A .在中间区域,若物价与货币工资具有灵活性,则经济会自动地趋于充分就业均衡

设初始情况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实际工资上升大于均衡实际工资,即:

e e d e

Y Y N N P w P w P AS AD 00→→??? ????? ??↓→→。 如果货币工资与物价弹性,则经济将自动趋于均衡:

↑↑→↓→↑→??

? ??↓→↓→↓→→AD I r P M P AC w N N e d 当实际工资高于均衡实际工资时,实际就业量就低于均衡就业量。超额劳动供给的存在,将使货币工资降低,从而降低厂商的平均成本(在竞争市场上,从长期来看,P=AC ),使价格下降。物价的下降增加了实际货币供给量,使LM 右移。过多的货币量被导入债券市场,债券价格被抬高,并降低利率,增加投资,增加总需求水平。货币工资与物价的降低通过压低利率而刺激支出的这种间接效应被称为凯恩斯效应。总需求的增加会减缓物价的降低速度。因而当货币工资下降得比物价快时,实际工资将下降,最终将趋于均衡水平,消除超额劳动供给,恢复充分就业均衡。

B .在凯恩斯陷阱中,即使物价与货币工资具有灵活性,经济也会长时期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 假设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实际工资上升大于均衡实际工资,实际就业量低于均衡就业量,实际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收入。超额劳动供给的存在,将使货币工资降低,从而降低厂商的成本,使价格下降。物价的下降增加了实际货币供给量。如果经济处于凯恩斯陷阱,则过多的货币量完全成为货币的投机余额,而不会被导入债券市场,发挥提高债券价格、降低利率、增加投资与总需求的作用。由于总需求水平未增加,故未能缓和物价的下降程度,从而物价与货币工资同幅度将降低,则实际工资不变,从而就业量不变,经济将停留在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上,持续存在非自愿性失业。在流动性偏好陷阱中,货币政策虽然失去作用,但财政政策将变得非常有效。

C .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很少有反应,经济也无法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如前所述,在经济处于

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意味着存在超额劳动供给,货币工资与物价将下降,通过凯恩斯效应,使利率降低。但由于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动不敏感,经济会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停留在低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

将IS—LM模型与古典学派关于货币工资具有灵活性的假设结合起来的理论表明,凯恩斯未能提供有关就业不足均衡的坚实的一般理论,就业不足均衡的存在依赖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货币工资刚性、流动性陷阱和投资对利率不敏感等(这种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莫迪利阿尼的著作)。

(2)庇古效应与充分就业均衡的自动实现

如果引入庇古效应,那么,从理论上说,只要货币工资和物价是灵活的,即使在流动性陷阱中和投资对利率不敏感的条件下,经济也会自动地恢复充分就业均衡。庇古效应是指物价的下降会增加实际财富,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又称为价格变动的财富效应。

如果经济初始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超额劳动供给的存在,将使货币工资降低,从而降低厂商的成本,使价格下降。物价的下降增加了实际货币供给量,使LM右移。在凯恩斯陷阱中,尽管过多的货币量完全成为货币的投机余额,而不会被导入债券市场,抬高债券价格,并降低利率,增加投资与总需求。但是,物价的降低也使人们的实际财富增加,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右移IS曲线,增加总需求。总需求的增加会减缓物价的降低速度。当货币工资下降得比物价快时,实际工资便趋于均衡水平,消除超额劳动供给,恢复充分就业均衡。

约翰逊简洁地概括了庇古效应在理论上的重要性:“凯恩斯学派认为就业不足均衡不依赖于工资刚性假设(在凯恩施陷阱与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条件下,即使货币工资弹性,也会存在非自愿失业),庇古效应给予了这种论点决定性的一击,证明他不能不依赖这种假设。”

(3)对庇古效应的批判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保留意见,怀疑庇古效应是否会确保经济迅速恢复充分就业均衡。

A.如果个人预期物价会进一步下降,他们便会推迟消费,致使失业水平上升。如果厂商预期衰退会继续下去,他们便会推迟投资计划,也使失业水平上升。而且在严重衰退时期,破产厂商增加,将进一步减少投资。所有这一切,都将左移IS曲线,使经济进一步偏离充分就业均衡。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确保经济较为迅速地恢复充分就业均衡。

B.有人认为,私人部门会认识到,物价下降引起的政府债务的真实价值的增加,使政府必须增加税收以应付政府债券债息和本金价值的提高。如未来纳税义务现值的提高正好抵消政府债务的真实价值的增加,便不会有财富效应引致的IS曲线的移动。这种观点虽未普遍接受,但使人对经济能通过庇古效应达到自我均衡的特性产生了怀疑。

C.经验数据表明,庇古效应的力量是极弱的。例如,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在支出与产量下降的同时,实际价格水平也降低了,但庇古效应却未强大得足以恢复充分就业。而且,斯蒂格利茨(1992)根据合理的假设已经证明,如果物价每年降低10%,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加25%的消费,得花费大约400年的时间。即便采取最为乐观的看法,也很难看出真实余额效应(庇古效应)对于短期宏观经济分析有什么数量上的意义。鉴于有这些怀疑,正统凯恩斯学派主张运用财政政策

来确保经济较为迅速地恢复充分就业。

二、经济增长理论

1.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二战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顺利发展的情况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研究寻求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探索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和措施。经济增长理论被看作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发展,是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与长期化。

2.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产生的原因

(1)“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经济理论采用的是静态与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考察的是经济的短期均衡或波动问题,没有用动态分析法研究经济长期的稳定增长问题(投资在长期会增加充分就业收入。为了保证收入始终是充分就业收入,投资必须增长)。为了使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更加全面,能够对现实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情况做出理论解释与说明,有必要将凯恩经济理论进行长期化与动态化。因此,创立一种与凯恩斯理论基本方向相一致的经济增长理论,就成为“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的必要任务之一。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在一段时间内经济的顺利发展,使得经济学家们不再像以往那样专注于经济萧条和大规模失业问题,而是开始关心经济繁荣和顺利发展究竟能够持续多长的时间?如果要在长期内保持这种繁荣需要什么条件?这样,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力便自然地转向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方面。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走上民族独立的经济发展道路。西方国家出于“冷战”思维和自己的利益考虑,希望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能够为新独立的国家提供一种“示范效应”,免得它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也有必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3.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认为,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仅仅考察了投资对总需求的作用,没有注意到投资对供给或充分就业收入的影响。实际上,一期又一期的投资在长期会增加资本存量,进而增加潜在产出。为了保证经济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总需求也必须相应增长,从而要求投资相应增长。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假定资本劳动比率不变,即

K v Y Y K v 1=?=。这是一个特殊的劳动资本比率固定不变的生产函数。若折旧等于零,则有:Y I Y K v ?=??=

。 哈罗德经济增长的基本公式为: r w v s

G =。

上式表示:本期投资增加了资本存量进而增加了生产能力,最终增加了充分就业收入。为了使下一期的收入仍然为充分就业收入,下一期的总需求即投资必须按一定比率增长,以吸纳新增加的生产能力,保证经济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

设Y o =100,s=15%,V r =3,则r w v s G ==5%。初始的投资I=S=s ·Y o =15%·100=15,在V r =3的条

件下,增加了5单位生产能力或充分就业收入:△Y=53151

==I v 。

为了使新增生产能力被充分利用,保证下期的收入仍然是充分就业收入,下一期的收入必须增加5单位,即增长5%。为了保证下一期的收入增长5%,下一期的总需求必须增长5%。鉴于消费函数比较稳定,为了使总需求增长5%,投资必须增加5%:

=??

=?=???=?-=?I I I I s I c Y 75.05%151

11

%51575.0= 即投资增长率等于收入增长率: v s

I I

v I

s Y s I =??=?=?。

在哈罗德模型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等,即: G A =G w =G n =n 。由于三种增长率各取决于不同的因素,相等非常艰难。因此,经济增长是非常不稳定的。为了稳定经济,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干预经济。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或“索洛一斯旺”模型

在“索洛一斯旺”模型中,假定劳动按固定比率n 增长:nt t e L L 0=,且生产函数)

,(K L f Q =的规模报酬不变,即: )1,(1),(1)1,1(L K F L Q Q L K L F L L K L L

F ?=?==。令L K k =,得: )(k f L Q ?=,或:)(k f L Q

=,即人均产量是人均资本的函数。这是索罗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显

然,与哈罗德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可以变动。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nk dt dk k sf +=

)(。其推导过程如下所示: nk

dt dk k sf k f e sL k e nL dt dk

e L k e nL dt dk e L k dt dL L dt dk dt dK kL K L

K

k k f e sL k sLf sQ dt

dK

nt nt nt nt nt nt t +=?=+∴+=+=?=?====)()(),()(000000 基本方程表示,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k sf 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 )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t dk

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

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部分(C )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个人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

即:nk k sf =)(。此时,收入、投资与资本均按自然增长率n 增长。

经济均衡增长具有稳定性,当经济均衡条件遭到破坏时,经济系统会自动地恢复该均衡条件:

A .若nk k sf nk k dt dk

nk k sf =↑→↑→→?)(0)(

均衡机制:如果社会储蓄率较高,储蓄量较多,大于资本广化(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储蓄量,资本供大于求,利率就会降低,厂商就会增加对资本的需求,人均资本量就会上升,资本广化量也相应上升,最终使人均储蓄量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量。

B .若nk k sf nk k dt dk

nk k sf =↓→↓→→?)(0)(

均衡机制:如果社会储蓄率较低,储蓄量较少,少于资本广化(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储蓄量,资本供不应求,利率就会上升,厂商就会减少对资本的需求量,人均资本量就会下降,资本广化量也相应降低,最终使人均储蓄量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量。

(3)哈罗得经济增长模型与新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区别:

第一,对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的看法不同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直接继承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传统,在研究经济增长的均衡条件时,非常重视总需求,对有效需求不足时的经济失衡情况作了详尽的分析。他们认为,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经济中的总需求水平,持续的经济增长当然取决于持续的总需求增长,而持续的总需求增长又主要取决于投资增长状况。投资受到储蓄的约束。经济均衡增长时的投资必须等于储蓄,只有在储蓄顺利地转化为投资的条件下,社会储蓄率才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率的关键。

而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则十分强调劳动增长、资本(储蓄)增长和技术进步等总供给方面的因素在经济均衡增长中的作用。

第二,经济体系能否自动均衡增长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中,由于资本产量比率固定,从而资本劳动比率固定,使得经济均衡增长的路径非常狭窄,像“刀刃”一样。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理论(?=MFC VMP P w

MP w P MP =?=?),认为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利率),会使企业

改变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组合(前提是生产要素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改变资本—产出比率(从而改变资本—劳动比率),投资总是被调整为等于储蓄,各生产要素都将得以充分利用,保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例如,哈罗德认为,当G A V r ,S>I 时,实际投资大于意愿投资,企业会减少投资,使产品

积压更加严重,V 更>V r ,G 更

而在索洛看来,当GV r ,S>I 时,利率降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会用资本替代劳动,

增加投资,导致总需求增加,使产品积压减少,引起V 降低,最终使得V=V r ,G=G w 。经济重新回到均衡状态。

反过来,哈罗德认为,当G A >G w ,V

供不应求情况更加严重,实际投资更<意愿投资,V 更G w 。经济累积性扩张。

而在索洛看来,当G>G w ,V

需求减少,最终使得V=V r ,G=G w 。经济重新回到均衡状态。

索洛增长模型得出了与哈罗德模型截然不同的结论: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保持长期的稳定增长。之所以产生这种相反的结论是因为两种模型中的假设条件不同。前者假设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中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而后者则假设资本与劳动不能相互替代。在哈罗德模型中,假定资本—产量比为一常数。一定的产出Y 必须要有与这相应的资本K ,这就意味着K 、L 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K 、L 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此,为使经济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亦即使Sf (k )=nk ,可以通过改变资本—劳动比率来实现。

显然,“新古典综合派”接纳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目的,是要补充和完善“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不足,说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经济在长期能够实现均衡增长。

三、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对滞胀的解释

1.凯恩斯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可能同时并存

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指“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根据这种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因为失业与经济萧条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此时,采取扩张性政策来扩张总需求时,实际产出增加,价格往往不上升,或者轻微地有所上升,发生半通货膨胀,而不会发生大幅度的物价上升和通货膨胀。但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如果再继续扩大总需求,就会引起物价的大幅度上升,出现通货膨胀。因为这时实际产出的增加受到了资源和劳动供给无法增加的限制。因此,通货膨胀和失业是不会同时发生的,也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

2.菲利浦斯曲线

1958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浦斯曾经在《经济学报》上发表了“1861一1957年英国的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认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一种彼此消长、互相替代的逆向变化关系。他还给出了一条表明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的曲线,即初始的菲利浦斯曲线。

“新古典综合派”很快地(1960)将它以一种修改了的形式纳入到自己的基本理论框架中,运用它来解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他们认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也是一种彼此消长的反方向替代关系:只要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物价水平就会上升,导致实际工资降低与就业增加。这是因为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工资增长率减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L L L L MP dt dP P dt dMP dt dW P MP W P W MP +=??=?= MP dt dMP W dt dW P dt dP P dt dP MP dt dMP W dt

dW

L L L 111111?-?=???+?=?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政府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选择比较合理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出现的“滞胀”使得菲利浦斯曲线不断地向右上方移动,甚至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变得非常的不稳定甚至不存在了。

3.新古典综合派对滞胀的解释(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来解释“滞胀”)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出现通货膨胀与失业同时并存的“滞胀”的原因,主要有:

(1)来自于微观部门的供给冲击:由于某种因素使得供给成本上升(如进口成本上升);

(2)国家福利制度的建立使得政府财政支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用于公共工程,而是用于福利支出。这种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不利于刺激生产扩张和供给的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像失业津贴这类福利支出)只是弥补了失业者的家庭收入,使他们不急于寻找工作。因此,政府福利支出的增加,一方面使得生产性投资减少(挤出效应),供给减少。另一方面增加了总需求。因此,即使在经济萧条时价格也不下降;

(3)劳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厂商要求高利润,工会要求高工资)使劳动市场处于失衡状态,失业与空位并存,实际就业量低于充分就业量,从而减少总供给,导致总供给曲线左移,不仅增加失业,而且也提高价格。

四、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1.构建总供求模型的必要性

IS—LM模型至少有三点不足:第一,它没有分析劳动市场,不知道该模型均衡时的收入是否充分就业收入;第二,它没有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对总支出与均衡收入的影响;第三,没有分析总供给变动对收入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必须构建总供求模型,在价格水平可以变动的条件下,联系产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劳动市场,即在三市场中,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研究一般价格水平和收入的决定。

2.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的含义与组成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记为AD)是指在每一一般价格水平上对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由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AD=C+I+G+(X—M)。由于均衡收入≡总需求,故单市场中的均衡收入与两市场中的均衡收入都可以叫做总需求。由于我们现在讨论三市场中的收入决定,故将两市场中的均衡收入即IS曲线与LM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收入叫做总需求。

(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一般价格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表现为财富效应与利率效应。财富效应(又叫庇古效应)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影响财富的实际价值,进而影响消费,最终影响总需求:

P↓→财富的实际价值↑→人们不急于增加储蓄→C↑→AD↑。

利率效应是指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影响实际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与投资,最终影响总需求:

↑↑→↓→↑→↓→d Y I r P M P 0

假定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只产生利率效应,没有财富效应,则总需求模型可以构造如下:

?????+==)()()()(210r L Y L P

M Y S r I (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

第一,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从事交易活动。如果货币供给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必然导致利息率上升,引起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

第二,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为了保持一定量的财富,人们必然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第三,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

第四,国内物价水平上升,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导致本国居民增加对国外的商品购买,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因此,净出口减少。

上述四方面都表现了价格水平与总需求水平中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一,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那么,任何移动IS 、LM 曲线的因素,都将移动总需求曲线: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增加总需求,右移总需求曲线;紧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减少总需求,左移总需求曲线。

第二,特殊情况下,IS 曲线的移动或LM 曲线的移动不一定能移动AD 曲线

在凯恩斯区域,LM 曲线的移动不能移动AD 曲线: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降低利率,增加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而在古典区域,IS 曲线的移动不能移动AD 曲线: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的挤出效应极大,以至于总需求不变。

3.总供给曲线

(1)总供给的含义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一般价格水平上能够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2)一般价格水平影响总供给的过程

第一,价格变化影响实际工资水平:在名义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与价格变化方向相反:

实际工资=P 货币工资

(曲线略)

第二,实际工资变动影响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变动。劳动市场就业量决定模型:

???

?

?????

===)()(P W N N P W N N N N s s d d s d 第三,就业量的变化引起变量即总供给的变化: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就业量增加时,决供给量(产量)随之增加。即总产量是就业量的函数,记为:Y=f (N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具有两个基本性质:一是总产量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二是总产量的增加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制约,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呈现出递减的增长趋势。因此总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且凹向横轴的曲线。

一般价格水平影响总供给的过程可以用下式表示:

Y N N N P W

P s d →→→),(

(3)新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

假定劳动市场完全竞争,货币工资弹性,即货币工资能够随着价格的变动和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自由地升降,从而就业量始终是充分就业量,收入始终是充分就业收入。新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供给弹性完全缺乏的供给曲线。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或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自由涨落,经济具有达到自然失业率或充分就业水平的趋势,因此,总供给等于潜在的产量水平,总供给曲线与潜在的产量曲线重合,是一条垂直横轴的直线。充分就业水平是一种常态。因此,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绝对价格水平变动,并不能对总产量产生影响。

(4)正统凯恩斯主义(或短期)的总供给曲线

假定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货币工资向下刚性,实际就业量等于或低于充分就业量。正统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向上方倾斜,在充分就业收入之前,相当平坦;在充分就业收入后,总供给曲线则变得相当陡峭(图略)。结论:(1)由于货币工资的刚性,经济可能出现低于充分就业状态;(2)政策对就业与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在充分就业收入之前,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方倾斜,相当平坦,总需求的变动对产出具有重大且持久的影响,对价格的影响则相当小。因为当时有大量的闲置资源,总需求的增加在增加厂商产量的同时,几乎不会提高资源或要素的价格;厂商可以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来增加生产,不需要增加新的投资;而劳动市场上由于失业存在,对劳动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货币工资率的上升。在产品的平均成本几乎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的增加必然大量地增加产量,较少提高价格水平。

在达到充分就业收入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则变得相当陡峭;总需求的增加主要提高价格水平,很少会增加产量。因为在资源被充分利用以后,要增加产量就必须超负荷地利用生产能力,并大幅度地提高货币工资,使那些自愿失业者参加工作,从而必然极大地增加边际成本,提高一般价格水平,而产量的增加却十分有限。故总供给曲线相当陡峭。

总之,正统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劳动市场在短期是非出清的。但劳动市场在长期中,

终将出清,大范围失业或职位空缺会趋于消失。但长期意味着许多年,因此,失业的时间也会持续许多年。短期总供给曲线在充分就业收入之前向平缓地右上方倾斜,在充分就业收入以后,陡峭地右上方倾斜。这条总供给曲线说明,在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增加总需求会大量地增加就业和总产量;而达到充分就业后,总需求的增加主要提高价格水平,对总产量没有多少影响。

(5)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意味着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决供给发生变动。在价格既定时,总供给变动由潜在产出和投入品价格变动引起。

一国的潜在产出取决于一国所拥有的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技术水平。从长期看,总供给主要取决于潜在产出。当潜在产出增长时,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当投入品价格上升、生产成本增加时,只有在较高的较高水平上,厂商才愿意提供跟以前相同数量的产出。故总供给曲线就会上移。

在现实生活中,总供给的变动常常是由成本上升和潜在产出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4.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充分就业均衡和价格水平稳定

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交于充分就业收入时,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与价格水平的稳定。这是经济体系的最佳状态,实现了3个市场的同时均衡。

(2)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及其对策

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此时,价格水平也比较低。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政策右移总需求曲线,来增加就业与收入,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3)通货膨胀及其对策

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收入高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此时,价格水平往往较高,发生了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政策左移总需求曲线,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4)滞胀

如果经济开始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当短期总供给曲线受到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如原材料价格上升或工资提高等垄断因素)向左移动时,便会形成均衡产量或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的滞胀局面。图形略。此时,凯恩斯主义政策失灵。

评论:新古典综合派在很多方面补充、发展和修正了凯恩斯理论,将凯恩斯的短期收入决定理论与适用于特定时期的政策主张变成了可以适用于任何时期的一般性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但这种综合远没有达到最佳程度,因为两者实际上很难结合,尤其是在滞胀状态之下。因此,“自1975年以来,新古典综合一直在为生存而战斗。”(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682页)。

附录: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的缺陷及其修正

一、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缺陷

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1)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

凯恩斯认为,影响居民户消费支出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可支配收入、预期收入、消费者的财富、价格水平、节欲的程度和利率等6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可支配收入(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消费是利率的减函数)。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消费支出随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如果以C 代表消费,d Y 代表可支配收入,则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d Y f C = (1)

(2)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凯恩斯认为,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第一,在短期,无论可支配收入多少,是否等于零,消费支出总是大于零。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的消费支出,来源于从前的储蓄或现在的借债。这部分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称为自发消费。

第二,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随可支配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叫引致消费。 第三,消费支出的增加量少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

假定消费函数为线性。则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d cY C C +=0 (2)

其中,C 为消费支出,d Y 为可支配收入,0C 与c 均为常数,且0C >0,0<c <1。0C 为自发消费,

d cY 为引致消费。消费支出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3)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称为平均消费倾向。如果用APC 表示平均消费倾向,则有:

c Y C Y C

APC d d +==0 (3)

由于0C 、c 均为大于零的常数,所以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也可以从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得到说明。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等于消费的变动量除以可支配收入的变动量。如果用MPC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则:

c Y C

MPC d =??=,或者c dY dC MPC d == (4)

即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c ,小于平均消费倾向。由于APC MPC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学课程研究报告 ——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1、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主义又称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其基本理论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却绝育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货币政策观。 凯恩斯首次提出了货币市场,打破了将实际领域与货币领域分开的两分法,这是对古典货币理论的最大突破,货币供求决定利率是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核心内容。 2、凯恩斯理论在中国经济上的应用 货币供给被假定为中央银行给定,所以只需要考虑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来源有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者可以视为收入的函数,而第三种动机则可以视为利率的函数,即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收入和利率已知,当收入上升时,货币总需求增加;当利率上升时,货币总需求下降。利率在货币供求中起到了调节与杠杆作用。 我国近年来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稳健的金融货币政策,特别是低利率政策和税收政策,有力的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就是运用了凯恩斯有关货币的理论。 3、我国经济现状 自金融危机的爆发以来,经济的迅速衰退席卷全球。而中国,这个已改革开放30年,全方位与世界接轨的国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严重的经济冲击。我认为我国目前经济现状的产生是由以下因素共同导致的。 (1)外部环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加深,部分国家经济崩溃致使整个欧盟经济圈越陷越深,并使问题不断扩大。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资本中心,大量加印钞票意图转嫁金融危机的做法使得全球经济受到影响。而中国作为其最大外汇储蓄国,美元的贬值造成人民币价值波动,引发国内经济因素的不稳定。国际资本异动等等情况使得中国面临外需回落、资本外逃、摩擦加剧和悲观预期的四重外部压力。 (2)内部环境:我国应对经济冲击主要通过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而想要经济快速增长就需要依靠投资、消费的拉动。在大规模投资中,银行信贷的超常增长又发挥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然而,无论是过高的投资比率还是过快的信贷增长,且不论其所蕴含的风险,其本身就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经济不可能再单单依靠投资的拉动来支撑增长目标的实现。因此,消费需求方面能否有切实的改善和提升,就成为中国保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中国多年以来保守的消费观念也使得

经济学考研基础、强化阶段专题考题训练(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圣才出品】

专题六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一时期经济已处于产量为潜在水平状况,并在近期内预期政策不会变化。假设卢卡斯供给曲线为y=λ(P-P∧)+y*,其中λ=20000,y*=4000(10亿美元),总需求曲线为y=1101+1.288G+3.221M/P,其中货币供给为600,政府支出为750。现在假设中央银行宣布将把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但实际上却增加到了670,则新的价格水平约为多少?() A.1.0 B.1.03 C.1.04 D.1.06 【答案】C 【解析】当央行宣布将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后,人们会预期价格水平的上升,但产出保持不变。这时4000=1101+1.288×750+3.221×620/P,解得P≈1.033,此时,P=P∧=1.033,但是央行实际上增加货币供给为670,卢卡斯供给曲线为:y=20000(P -1.033)+4000=20000P-16660。总需求曲线为:y=1101+1.288×750+3.221×670/P=2067+2158/P,由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解得P≈1.04,所以新的价格水平为1.04。 2.假设经济中物价水平为1.5,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2400亿美元,货币供给量为600亿美元。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供给增加到800亿美元时物价水平将变为()。

A.1.5 B.2 C.3 D.3.5 【答案】B 【解析】根据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MV=PY,由P=1.5,Y=2400,M=600。可得货币流通速度为V=PY/M=6,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当货币供给变为M′=600时,物价水平为P=M′V/Y=(800×6)/2400=2 3.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在吸收和修正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础之上,推演出了新货币数量论。关于新货币数量论所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以下说法错误的()。 A.人们所拥有的永久性收入越多,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B.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C.各种非人力财富(如股票、债券、物质资产)的预期报酬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D.货币数量在短期内既可以使价格水平上升,也可以使总产出增加 【答案】B 【解析】弗里德曼将总财富分为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两个部分,这两种形式的财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但由于受到制度上的限制,这种转换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人力财富转换为非人力财富比较困难。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重越小,或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重越大,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小。 4.关于通货膨胀,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有不同的认识。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西马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的看法[1]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的看法马克思和凯恩斯是站在同一条线上,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的前途和归宿,两人的看法可以说是根本异趣,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和凯恩斯主义学者进行长期激烈的正面交锋。在学术界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既对凯恩斯主义有批判、融合,也有辩护。 一、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斯威齐、多布、曼德尔鲍姆、波洛克和科里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批判。 1、斯威齐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斯威齐认为凯恩斯是新古典理论培育的一个“囚徒”。首先,凯恩斯从来没有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一个整合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技术和文化的总体。因此,凯恩斯认为阶级斗争不过是“令人讨厌的混乱”而忽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的作用,把国家只看作是一个在紧要关头突然出现以扭转局面的角色。其次,他忽视了技术进步对增加失业的影响,他把这看成是经济机制中可以矫正的缺陷,而不是保证资本家控制劳动力市场的手段。最后,凯恩斯甚至比他的一些新古典理论派的同行们更少关注垄断的力量,丝毫没有论及垄断在宏观经济中的意义。 2、多布对凯恩斯进行了更加系统、更为深刻的批判。 多布坚持认为,凯恩斯的经济方法过于宏观,因而导致他忽视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必要的均衡,并进而忽视了计划的必要性。凯恩斯同情生产资本家,反对借贷资本家,他也不同情工人,他把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描述成一个中立的仲裁者,从而使他看不到政府经济政策的政治局限。多布断言,资本主义制度下充分就业是个乌托邦式的梦想。多布在晚期著作中,对凯恩斯态度有所缓和,但他对凯恩斯的本质上还属于新古典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仍进行严厉的批判。他还认为,凯恩斯建立在投资边际效率思想上的利润分析是整个《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最庸俗的观点”。 3、法兰克福学派的曼德尔鲍姆、波洛克对凯恩斯的批判更为激烈。他们认为,凯恩斯对流动偏好的强调是错误的,因为货币的错位是症状而不是原因。凯恩斯夸大了利息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同时忽视了技术进步对利润率进而对投资的影响。《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没有谈及不同部门投资比例失调所造成的影响。曼德尔鲍姆和波洛克断言:“凯恩斯的修正程度超过了古典教条,但他没有指出更光明的前途,而是指向了更黯淡的未来。” 4、科里就对凯恩斯的理论作了激烈的抨击。 科里对凯恩斯主义的批评主要集中于这两个问题:利润率下降和消费不足理论。科里认为,首先,投资取决于利润率的变动,而不是像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取决于利息率,凯恩斯对萧条时期货币的解释混淆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凯恩斯认为利润率下降是平稳过渡到一个既是资本主义而又不是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秩序”的手段,而科里指出,实际上利润率下降只表明经济衰退,而且是激烈的阶级斗争、社会暴乱和战争的前兆。其次,凯恩斯夸大了投资的重要性而轻视了消费。最后,科里从方法论上对凯恩斯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批判:凯恩斯的理论强调了交换这一次要因素,而没有强调生产这一首要因素,是凯恩斯主义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断对此作过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融合(斯特雷奇、亨利.史密斯、亚历山大、多马) 凯恩斯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政策主张,相反,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点上却存在不足,同时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繁荣,这都给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试图在凯恩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进行“沟通”留下了空间。 琼·罗宾逊对于促进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形成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后,当时已是著名经济学家的罗宾逊高度评价了这一著作,

凯恩斯主义概述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後,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历史背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对当时感受到占支配地位的假设和理论越来越受到冲击的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之一。当物理学开始质疑绝对时间的必要性,作家们开始质疑叙事结构,作曲家开始质疑调性的和谐是否必须的时候,凯恩斯开始质疑当时经济学上的两大支柱:首先是货币是否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一般用的是金本位,其次就是萨伊法则所认定的,如果需求减少,则供给或者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凯恩斯自己与伦敦的布卢姆茨伯里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陶醉于改变人们思想的氛围。正是这一经历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使他最终决定与传统理论决裂。1920 年他写出了《和平的经济後果》这篇文章,文中他不光阐述了他认为的凡尔赛条约的整体经济後果,而且确立了他作为一个有可以影响国家决策的实际从政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权力和整体经济趋势的效果的文章,发展了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参照物的理论,他越来越相信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地沿着一个曲线即经济学叫所谓的最优生产水平前进。可是他既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一个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 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经济系统开始冲击英国——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为了利用竞争优势,英国按照自由贸易政策,从其它地方进口食品和其他低价值商品,并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制造高价值的商品用于出口。这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使英国达到了帝国的颠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广阔的殖民地以及其经济和军事上不同英国的盟国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後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凯恩斯无疑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领军人物;他受命于危难之际,用自己的博学和聪明才智挽救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在当今经济学界他享有着与亚当·斯密同等的地位。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他们分别找到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两只手”,即:亚当·斯密将市场调节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和凯恩斯的政府有限调控是“一直看得见的手”。 在凯恩斯之前,世界经济领域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的天下,亚当·斯密被奉为西方经济学之鼻祖,其经济学思想影响了几代经济人,在1929年以前,几乎所有的西方大国都坚信市场是万能的,所以在本国经济建设上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保证其国内市场的自由,笃信政府只有在不干涉的条件下,本国的经济才会取得发展的教条。但是经济自由化和市场不干预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西方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在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有一些人对亚当·斯密的理论提出质疑。1933年罗斯福接任了美国总统,在入主白宫的几天后他就立即宣布实行“新政”;随后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来规范市场规则,整顿美国经济;其“新政”之新,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进行最大限度的干预,所以罗斯福是一反常理的,他违背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主张。但是不久以后新政就发挥了其威力,美国经济终于缓缓复苏,其经济政策也因此备受吹捧。然而在经济学界罗斯福新政却拉开了凯恩斯革命的序曲。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所以凯恩斯的理论在经济界迅速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被历史称作凯恩斯革命。以后凯恩斯理论更是席卷全球,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这场凯恩斯旋风也一发而不可收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确立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此时的中国刚从计划经济模式走出来,国家一贫如洗,物资极度匮乏;社会发展到了十字路口,国家须要面临第二次“革命”,但是中国

试评述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6.试评述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答: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法则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业的假设。认为可以通过价格调节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把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排除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外。《通论》批判萨伊法则,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正式把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第二,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凯恩斯《通论》的中心是研究总就业量的决定,进而研究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总就业量和总产量关系密切,而这些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三,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凯恩斯《通论》中认为有效需求决定总产量和总就业量,又用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来说明有效需求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他说明了如何将整个经济的均衡用一组方程式表达出来,如何能通过检验方程组参数的变动对解方程组的影响来说明比较静态的结果。即他总是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关系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其他宏观经济问题。 第四,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采用了短期分析,即假设生产设备、资金、技术等是不变的,从而总供给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把存在失业的原因归结为总需求的不足。 第五,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传统的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部分,其中,经济理论分析实际变量的决定,而货币理论分析价格的决定,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二分法。凯恩斯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把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生产货币理论。用这种方法分析了货币、利率的关系及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把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 第六,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赞同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而凯恩斯却反对这些,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他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他的这种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思想后来成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后来的宏观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凯恩斯的《通论》的基础之上的。 毫无疑问,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学的贡献是极大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依赖于四个假设条件,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的假说。 关于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的假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结果。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理论的基础,特别是要符合追究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个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关于理性预期的假定。理性预期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是,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理性的,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其二是,为了做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总是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三是,经济主体在预期是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也就是说,经济主题会随时根据他所看到的新的信息修正预期。所以,从整体和中长期来看,人们会准确地预期到会趋向于实际数值的经济变量的值。 关于市场出清的假设是指工资和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都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这样市场就不会出现超额供给。因为如果产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价格就会下降直至商品价格降到使购买者愿意购买为止,同样的,如果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工资就会下降,直到使雇主愿意在某一工资水平上雇佣失业者。因此,每个市场都会处于均衡状态。 关于自然率的假说。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都存在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等因素。经济政策可以暂时影响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间的大小关系,但在长期中无效。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和效果就在于使经济社会脱离自然失业的状态,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这种做法是不必要的,即使有必要,按照理性预期的假设条件也不可能达到目的。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无效。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人们只能根据过去的信息而预测未来,而新古典学派认为这种预期是错误的,人们在预测未来时,除了已过去的事实作为依据也要考虑事态在将来的变化。例如,人们在估计某商品的价格时除了考虑历史价格,也会考虑到将来的变化对供给的影响。所以说这种预期不符合现实。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工资和价格是刚性的。他们认为,虽然从理论上说,工资和价格应该灵活的涨落以便保持均衡,但是,实际地观察表明二者并不随时发生变动,因此二者的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正是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所以市场上的供求量未必经常相等,即市场处于非出清或不出请的状态,这一点与新古典学派完全相反。 凯恩斯模型在短期中有效,而古典模型在长期中有效。价格调整的速度也就是总供给曲线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从水平转为垂直是一个正在积极探索的领域。

后凯恩斯学派

后凯恩斯学派 (一)后凯恩斯学派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1.后凯恩斯学派的形成 后凯恩斯派是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争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凯恩斯的《通论》问世后,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对《通论》中若干论点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看法发生分歧,足见形成两个对立的学派:新古典综合派和后凯恩斯学派。前者以美国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后者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因此,两派之争又称为“两个剑桥之争”。 2.后凯恩斯学派理论的基本特点 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坚持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力图使两种理论进一步分裂。后凯恩斯学派在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的同时,积极阐明自己的论点。该学派在理论上基本特点为: (1)将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拓展为长期、动态化分析 (2)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经济学均衡分析方法 (3)强调收入分配理论 (4)批判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5)强调货币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 (6)重视规范分析的方法 3.后凯恩斯学派地主要代表人物 后凯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尼古拉.卡尔多、皮罗.斯拉法、卢伊季.帕西内蒂等人。 (二)后凯恩斯学派的价值理论 后凯恩斯学派的代表性价值理论是斯拉法的价值理论。斯拉法价值理论的贡献,在于他尝试着在建渊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方法。 在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们的著作中,剩余是重要的概念。斯拉法认为,李嘉图坚持了劳动价值论,但没有解决统一价值标准问题,马克思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新古典学派用“边际效用”这个主观概念来解释价值更是错误,他自己编造的一套“标准合成商品生产体系”,简称“标准体系”,设计出一种“合成商品”来充当价值尺度,以为这就解决了李嘉图的问题。 由“标准体系”可以得知利润率与工资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P118)R为剩余产品相对价值,由它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利润率越高,工资就越低;反之,亦然。 斯拉法体系方程组说明:产量决定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而不决定于市场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价格却不决定于生产技术,而取决于资本家与工会之间谈判所确定的工资、利润之间的消长。 斯拉法还以他的商品价格理论体系表明,商品的价值最终是由劳动决定的。每中商品价格决定的方程都是劳动函数。商品都是由劳动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出来的。后凯恩斯学派认为斯拉法的“还原”原理既坚持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还解决了马克思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形”问题。 (三)收入分配理论 1.对新古典综合派分配理论的批判 2.后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论 斯拉法对于利润率和价格相互关系所作的分析,以及由商品标准体系中推导出来的“不变价值尺度”,为后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论提供了一个价值论基础。 (1)罗宾逊的分配理论 罗宾逊增长模型为:(P124) (2)卡尔多的分配理论 卡尔多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关于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和利润率的公式总是有效的,具体表达方式为:(P127)和(P128) (3)帕西内蒂的分配理论

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主张的全面评价

1.凯恩斯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 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2.凯恩斯为什么主张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刺激资本主义经济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 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于是引起消费需求不足。 由于人们投资与否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此时才有利可图),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若利率能同比下降,才能保证投资不减,因此,利率就成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因素。

凯恩斯主义之后的宏观经济学理念

凯恩斯主义之后的宏观经济学理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指导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这为应用经济学家带们来了无可比拟的满足感。凯恩斯主义原理在财政政策和经济活动之间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不仅在数量上通俗易懂,而且在经济的应用中给人们带来切身的好处。就像应用化学或物理学一样,这种经济学允诺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实现经济扩张,虽存在对这种允诺抱有怀疑的人士,但肯尼迪-约翰逊总统时期的持续稳定繁荣局面显然打消了这些念头。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政府的巨额赤字和货币的快速增长终于导致了经济的“滞胀”。尽管根据凯恩斯主义,承担通胀的风险可以降 低失业率、实现经济增长。 我们不能说这些预测总是失准或者其所根据的学说在根本上是 错误的。凯恩斯主义革命从其在美国取得的成功来看是一场方法论的革命。这场革命最重要的几个特征有:在宏观经济学向数量的、科学的学科进化;在对经济进行确切的数据描述方面的依赖;政府官员对技术性知识越来越强的依赖,以及在调控经济方面对数控理论的引入。正是因为凯恩斯主义理论如此有利于明确计量模型的形成,它才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取得主导的科学地位。 从应用角度来看,宏观模型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重要的经济变量比如通货膨胀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在未来某一时期会 怎样变化,这称为经济预测;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变量外生变化会对

其它变量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称为经济分析。所有凯恩斯模型都有一个共同要素,那就是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均衡:通货膨胀率越高,实际产出越高(失业率越低)。例如,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模型预测美国失业率将维持在4%,这与4%的年通货膨胀率相一致。以这预测为基础,当时许多经济学家敦行实施有的通货膨胀政策。然而众所周知,政策产生了30年代以来最高的失业率。这是经济计量上的大规模失败。 在理论界,结构性模型也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批评。其中最著名的三个批评来自于:Lucas(1976)、Sims(1980)、Hendry(1985)。Lucas认为结构性模型的外部参数会随着外部性因素发生变化,因此无法用于政策性分析。Sims认为结构性模型施加了许多不可信的识别因素。Hendry则认为该模型存在设定错误。受卢卡斯批评的影响,宏观经济学家发展出了包含理性预期和跨时最优的动态一般均衡(DSGE)模型;基于时间序列的实践成果,辛木思将向量回归(VAR)模型引入宏观经济学。亨德瑞等人则创立了从一般到特殊的LSE建模方法。 大多数经济学研究者长期在否定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方面追随凯恩斯,认为古典模型无法解释经济总量时间序列的重要特征。或许古典模型最重要的失误就是价格或工资水平以及货币存量(总需求)与总产出或就业之间的正相关性。古典模型的静态分析通常表明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决定与价格和总需求的绝对水平毫不相关。但时间序列中广泛存在的正相关性似乎和总需求与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相一致。凯恩

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评价

5.4.7 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评价 凯恩斯经济理论,是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特别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不论今天的哪个经济学派,不论它如何反对凯恩斯的具体经济观点,但是他们的经济学架构和模型机理,都与凯恩斯架构一样。所不同的仅仅是参数的争执和最优化目标的设计上。 凯恩斯经济理论,与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最大的区别在于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以及经济增长的优化目标上。关于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这里不再多说了。在经济增长优化目标上,凯恩斯追求一个资本极大丰富,资本边际收益为0,从而不再有资本稀缺性,以实现按劳分配的增长目标。这本质是建立在人口不能迅速增加,生产函数又为一次齐次的基础上。后来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使得资本增长的同时,即便人口不增加,但人力资本也在同步增长,从而某种程度上否决了凯恩斯关于资本极大化下边际利润为0的梦想。由此当代西方经济学提出了其它优化目标,例如消费贴现最大化等目标。 其它基础性的理论分析框架,都是相同的。 虽然当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凯恩斯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供需分析存在理解上的误区,但这在作为西方经济学主体的经济增长理论中,由于理性预期假设,使得这种误区已经幸运地被逃避了。这使得出现一个滑稽的现象:一个学生能轻易地学懂高深的经济增长理论,但他却必然要在最简单的IS-LM模型面前焦头烂额。 同时,由于对凯恩斯经济理论及概念的误解,使得不少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居然认为,研究供需问题用IS-LM模型,研究增长效用最大化用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没有研究IS供需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经济增长理论只是研究如何生产、分配、储蓄、投资和再生产,以获得增长最优目标。而事实上,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中(见本书5.18式),所出现的资本边际收益等于利率这一项,就已经是凯恩斯经济逻辑下的产品市场供需平衡分析,可以说,这比当代经济学理解的IS-LM分析更接近凯恩斯的均衡分析本意。 凯恩斯经济理论,不用说,也是今天学生们理解课堂上所学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教材的基础。消费、投资、储蓄等概念的理解,国民收入恒等式的含义,供需关系及其均衡或失衡的含义,再生产的流程,都是十分核心的内容。不了解这些,就不可能理解真正的西方宏观经济学。对于凯恩斯模型架构上发展起来的当代经济学增长理论,本书将在5.5节分析。这里本书谈谈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模型的问题(由于凯恩斯宏观经济架构也是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架构,所以这些问题也是当代所有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问题)。 (1)供需关系 生产、分配和消费中的供需关系,应当包括:1、投资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2、消费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3、投资产品与消费产品之间的平衡(这是因为任何投资品最后都要成为消费品,所以投资品和消费品之间有物理上的联系和利润上的要求)。 关于资本和消费部类的划分及实物补偿和流通上,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再生产公式与本书思想具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在供需分析及货币分析上,又有根本区别。本书1.1.4节“西方经济学的错误和问题”、1.2.1节“第一部分经济总体的运行平衡:国计学运行模型”及4.5.5节“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第(3)部分“经济表”)对已经对此进行了初步阐述。更具体的分析,将在本书6.4节“国计学中观平衡增长模型”中进行。 凯恩斯经济理论只考察了第1种平衡,即投资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其供需理论,在于分析投资的利润与货币的利息所导致的资本供求关系。 而对于消费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凯恩斯虽然承认边际消费倾向是不稳定的,但为了按照他的思路分析,他仍旧假定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以回避掉对消费产品的供需分析。很显然,边际消费倾向这个数据,就应该是消费品的供需关系作用之结果。消费品供需关系的变化,将引起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如果按照凯恩斯仅仅用一个边际消费倾向的常数作为

合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进行全面评价

结合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进行全面评价。 答:评价: 一、凯恩斯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 1、震撼世界的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历史上空前的严重的经济大危机。1929年10月24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暴跌成为这次危机的起火点,之后迅速波及到美国全部产业界,最终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到处商品充斥,生产萧条,商店关门,生产力大量闲置和毁灭,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千百万失业者挣扎在饥寒交迫中。 2、政府干预经济思潮的流行: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正深深地陷在经济大危机中。当时美国经济学界和政治的一些人就开始建议政府采取干预措施和运用经济政策来调节治理危机,以至于逐渐形成了一股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潮。 3、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成功:1933年3月,在经济危机中,佛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深受当时美国社会上要求政府干预经济思潮的影响,一进白宫就要求美国国会授以“紧急全权”,并宣布实行“新政”。所谓“新政”实质上是一系列工业、农业、财政、金融、对外经济的政策的总称,其中心内容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调节和干预国民经济的运行,对付经济危机。“新政”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颁布各种紧急法令,以稳定金融、稳定物价、调节生产、保障利润。进而实行大规模的公共工程,运用赤字财政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来刺激经济,强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新政”的推行对于解救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减少失业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表现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强大力量。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成功,成为凯恩斯主义形成的实践先导。 二、凯恩斯为什么主张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刺激资本主义经济:凯恩斯主张的是用调节总需求的方法来刺激经济,他的理论是说国家有空闲的生产能力,是总需求的不足导致这些空闲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于是需要刺激需求,由政府来扩大财政支出,即课本上所说的政府购买,这样短期内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在与总供给曲线交于新的均衡点处时物价上涨了,物价上涨是扩大总需求带来的结果,而不是说要用通胀来刺激经济;你可以参见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分析物价上涨。也可以这样理解,政府购买扩大,则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多,则物价上涨。 三、凯恩斯货币政策主张的特点: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使得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引起投资需求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支出,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对凯恩斯理论的评价:1、成功方面: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是刺激增长的扩张性政策,而且政策的实施主要通过政府干预,采取种种措施增加全社会的货币总支出、扩大有效需求,其中以扩大政府开支为中心内容的膨胀性财政政策为主,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为核心的膨胀性货币政策为辅,再配之以管制工资,无价的收入政策和改善结构性失业的劳工政策,以及对外经济扩张的外贸政策等。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特别是在缓解经济危机、减少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过显著疗效。在战后近四分之一世纪里,西方各国工业生产增长了近三倍,其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经济周期也较为缓和,失业率大为下降。以凯恩斯主义的典型试验基地的美国为例,1942年开始执行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经济政策,当年的政府开支比上年增长了一倍,而失业率则从上年的9.9%降到4.7%。此后30年间,美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凯恩斯主义和重商主义的关系

凯恩斯主义与重商主义的关系 1.产生背景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时期(15-17世纪)的经济思想,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阶段和商业资本家崛起并向产业资本家过渡时期的社会需求。其产生背景是市场程度不高、制造业不发达、社会正处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期间,经济活动自发表现为三个阶级:重视商业资本的获得,即货币至上;重视商业利润,即对资本的注意转为对商业产业的重视;最后重视利润来源,即重视制造业发展。 凯恩斯主义是当代影响最大、最具说服力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派,它产生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经济危机之后,而面对空前严重的危机和失业,古典理论却束手无策,因为其认为市场会自动调节以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并且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价格水平具有很大的弹性使得市场在长期总是出清的。使得凯恩斯认识到古典理论关于市场作用的缺陷,而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认为这种办法“可能比其他任何可见的制度都更有效地达到经济目标”。而伴随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诞生。 可以看出,重商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产生时市场发展的程度差别很大。重商主义产生于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市场程度不高,而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则正是由于认识到市场不能是完全自由放任的,即从重商主义到凯恩斯主义之间还经历了反对国家干预的自由主义阶段,此时不仅国内的市场得到了发展,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市场也初步形成。 2.核心内容 重商主义理论主要有三点:一是视货币为唯一财富形式的财富观;二是认为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即外贸和掠夺;三是倾国家之力干预外贸,控制市场活动。重商主义者认为若一国家缺少金银矿藏,就只能通过外贸顺差、出超甚至掠夺,才能让金银不断流入本国。重商主义者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主张国家各有干预经济生活,如垄断对外贸易,衽限制或禁止货币输出和商品进口的政策和保护性关税,并和国家政权相结合进行殖民扩张等。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货

关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关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一、关于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其经济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而由此理论基础所建立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要很好的理解凯恩斯的理论,我们可以联系凯恩斯对经济的一些分析。 首先凯恩斯认为市场处于非充分就业的状态。然后他提出了有效需求,并认为有效需求的减少导致经济衰退。有效需求不仅决定了就业水平,还决定了收入水平。 首先来看关于有效需求概念的含义:有效需求概念,是凯恩斯就业和收入决定理论的逻辑起点,即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相等时的社会总需求。也换言之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但不仅如此,它还必须是能保证全体雇主获得最大利润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随后他提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及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扩大有效需求,引起经济增长。 总的想来,他的理论作为时代发展的果实,有其意义和作用。其能从众多经济学派脱颖而出擢升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也是因为它指出了西方社会向国家干预型私人企业制度发展的趋势,而该趋势又深为统治阶级所赏识。 可以说,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最主要症状:由分配欠公平引起的总消费不足,由私人投资的盲目性投机性引起的总投资不足。这两种不足合成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以致不能充分发挥社会所已经达到的生产潜力。 但渐渐的我们从现实中看见了凯恩斯主义的危害和不足。 我们应当承认凯恩斯主义在经济衰败时是具有强大作用的,但这是对于短期而言。长期看来是不利的,它会带给我们新的问题,其中最明显一点在于通货膨胀。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一、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主要内容 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使得传统的经济理论对此束手无策。这时凯恩斯(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顺时应势出版。此书的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也使得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由配角变成了主角。 凯恩斯全面地论述了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萨伊定律”并不成立,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能自动地达到均衡。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般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把所增加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这使得有效需求经常地表现为不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难以自动实现均衡。所以,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凯恩斯主张放弃经济自由主义,代之以国家干预的方针和政策。国家干预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实现赤字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指出,实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有效方法。由此而产生的财政赤字不仅无害,而且有助于把经济运行中的“漏出”或“呆滞”的财富重新用于生产和消费,从而可以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认为,政府通过扩大支出,包括公共消费和公共投资,可以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从而减少失业,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政府支出具有一种大于原始支出数额的连锁效应,一笔政府支出可以取得几倍于原始支出额的收入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乘数效应”。“我们称K为投资乘数,这个乘数告诉我们,当总投资量增加时,所得之增量将K倍于投资增量”。 所以,K=1/(1-b)。其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b=Δc/ΔY,Δc为消费增量,ΔY为国民收入增量。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支出的乘数效应也越大。也就是说,在乘数原理的作用下,政府每增加一笔支出ΔG,经济就相应增加了K倍于ΔG的国民收入。即K·ΔG。为了达到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一定会不断扩大政府支出规模。 凯恩斯最后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市场中不存在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资本主义危机和失业不可能消除,只有依靠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为此,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有效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为刺激社会投资需求的增加,他主张政府采取扩大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开支,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 二、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渊源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国家的经济职能只存在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霍布斯是较早提出公共产品思想的人。他的《利维坦》一书对公共产品论产生了两点主要影响:一是社会契约论;二是利益赋税论。之后,休谟在《人性论》中认为,人们具有只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危害的弱点,这只有依靠执行正义的政府的作用才能够克服。他举了一个公共牧地排水的例子来说明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及费用承担中,人们都会存在一种“搭便车”即坐享其成的心理,结果就是无人提供公共产品而只有依靠政府。

对凯恩斯经济学的认识

内容摘要:[摘要] 凯恩斯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发展七十年,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而后三个学派都是在凯恩斯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象征着真正意义上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摘要] 凯恩斯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发展七十年,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而后三个学派都是在凯恩斯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象征着真正意义上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关键词] 凯恩斯经济学核心思想缺陷 一、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1.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1929年~1933年大危机的直接产物。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在大战期间,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带有非常时期的军事性质。面对着迅速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希望一种新经济学,要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主义;要讲“一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不要只讲“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要维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要在理论上论证在实践中已经在做的事,而不是持反对或批评立场。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3.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学术背景。在凯恩斯经济学产生和传播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是以马歇尔、庇古等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被西方称作为“新古典经济学”。而凯恩斯经济学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里面的就业理论,继承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 致失业和经济萧条学说。 二、浅谈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凯恩斯在1936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后简称《通论》)一书标志着一个新经济学时代的开始。凯恩斯《通论》的核心是就业不足均衡理论。被凯恩斯称之为“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一直断言在自由竞争下的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均衡,这也就是市场自动调节论作为经济自由主义一个重要理论支柱的表现。 凯恩斯则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充分就业均衡”是一个特例而“就业不足均衡”却是其通例。古典派理论的各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于通例。它所假定的情况是均衡诸可能位置的一个限界点。 凯恩斯,对于资本主义市场不具有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调节能力的论证,集中于他的有效需求分析。他认为,在通常情况下,社会的有效需求是不足的。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而在对这两方面需求的分析中,凯恩斯具体地对于传统经济的两个主要基本原理提出异议。 1.旧传统经济学派所公认的所谓萨伊定律,即所谓供给自行创造需求,从而一商品的出售就是另一商品的购买,一商品的生产必然给另一商品开辟了销路,社会上商品的供求必然是相等的理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