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训诂学概要

●第一讲训诂和训诂学

●一什么是训诂

●《说文》言部:“训,说教也。从言,川声。” 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曰训。”

●《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故为故旧,古字古言的古音古义谓之故,顺释疏解之便谓之训故。”

●从语源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解释也是有根据的。

●《说文》:“训,说教也。从言,川声。”《尔雅·释诂》:“训,道也。”

●《广雅》:“训,顺也。”《说文》:“驯,马顺也。从马,川声。”

●按:训、驯、顺三字均从川声,为川字之

●孳乳分化。贯穿通流者谓之川(《说文》:“川,贯穿通流水也。”),川不通则成灾,故灾字古写从一阻川(《说文》:“(灾),害也,从一雝川。”)训、驯、顺均从川得声,因此都有疏通、顺从的意思。

●《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又:“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徐铉:“十口所传是前言也。”)

●按:故、诂二字都是古字的孳乳分化,

●诂是言之古,所以加言以别于一般的古。从语源的角度看,训诂正是顺释古代语言的意思。

●二什么是训诂学

●黄侃:“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齐佩瑢:“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其源流,辨其指归,阐其枢

●要,述其方法,演为统系而条理之。更进而温故知新,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文的特质提出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训诂学概论》)

●今天的训诂学,除了系统性以外,还要有独创性和实用性。所谓独创性,就是不要照抄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是要从今天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训诂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总结新的理论和经验。所谓实用性,就是要把训诂学从经学附庸的旧框子里解放出来,使之为今天的语文

●教学、古籍整理和辞书编纂等工作服务,并为今天的广大读者所欢迎。

●第二讲训诂学的内容

●一释词和解句

●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

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

●钱大昕《经籍籑诂序》:“有文字而后有训诂,有训诂而后有义理。训诂者,义理之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乎训诂之外者也。”

●现举数例,看看训诂学家是怎样解决古书中的疑难词语的。

●例一,《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唐·杨倞注云:“党见,频见也,言如朋党之多。”王念孙曰:“杨说甚迂,且训党为频,于古无据。惠氏定宇《九经古义》曰:…党见,犹所见也。?训党为所,虽据《公羊》注,然怪星之所见,殊为不词。余谓党古傥字,傥者,或然之词。怪星之党见,与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对文,谓怪星之

●或见也。《庄子·缮性》:…物之傥来,寄也。?《释文》:…傥,崔本作党。?《史记·淮阴侯列传》…恐其党不就?,《汉书·伍被传》…党可以侥幸?,并与傥同。”

●例二,《韩非子·外储说下》:“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宫中有怨女,则有老而无妻者。”

●章太炎云:“怨与积同义,怨读为怨利生孽之怨。怨利,谓蕴利也。《荀子·哀公》云:…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怨财,谓滞财也。惟女有蕴蓄于宫中者,而民乃无妻,不论女

●之情怨与不怨也……故知怨非怨恨谊也。下云:…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旷者,虚也,与怨相对。内过实则外虚,理势必然。”(《章太炎全集》册一页76)

●二辨析古书异例

●所谓古书异例,是指古书中一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及古人行文中一些特殊的习惯,这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是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来约束的。清训诂大师俞樾撰《古书

●疑义举例》一书,隐括古书异例88例,可谓集大成之作。现就古书中的主要异例作一简要介绍。

●(一)倒文

●1、句中倒字

●《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也。”杜预注云:“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人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

●2、倒字叶韵

●《诗经·小雅·节南山》:“弗恭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

●顺言当云“无殆小人”,之所以倒为“无小人殆”,是为了使殆字与上文的仕、子、已等字叶韵。

●3、倒句

●《左传·闵公二年》:“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杜预云:“太伯,周太王之嫡子,知其父欲立季历,故让位而适吴。”又释“犹有令名,与其及也”二句云:“言虽去,犹有令名。”

●4、倒序

●《尚书·立政》:“或五六年,或三四年。”

●(二)省文

●1、蒙上省

●《左传·定公四年》:“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

●按:当云:“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奔不言楚人,食而从之不言吴人,蒙上文省。

●2、因下省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三句之前,均省去主语蟋蟀,因已出现于下文,此乃因下而省。

●3、语急省

●《公羊传·隐公元年》:“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注云:“如,即不如也。”此语急省。

●4、以疏略而省

●《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当云:“沽酒不饮,市脯不食。”

●5、二人之辞而省曰字

●《论语·阳货》:“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

●按:“居,吾语女”乃孔子之语,其上当加“子曰”二字,此处则省略了。(注:由,仲由,孔子弟子。六言六蔽,六种品德便有六种流弊。)

●(三)复文

●1、同义字复用

●此即所谓同义复词,是古汉语中一种普遍而又特别重要的修辞现象。由于字、词的古义在后代往往消失,因而易造成对同义复词的误解,兹举例说明之: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云:“哀思,哀念。”按:“哀思”与“哭泣”相对成文,都是

●同义复词,思也是哀的意思。思古有悲哀、忧愁之义,如《文选》卷十九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注云:“思,悲也。”白居易《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其中的“思”也是哀的意思。

●也有三字一义而并列复用者,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缮完葺墙以待宾客。”《离骚》:“览相观于四极兮。”

●2、复句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3、两字义类相同牵连用之而复

●此所谓偏义复词。《史记·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史记·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

●4、语词叠用

●《诗经·大雅·荡》:“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亩。”

●5、一人之词加曰字

●《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按:这段话是阳货对孔子说的,文中用了两个曰字,都是阳货自问自答。

●(四)变文

●1、用字错综

●《淮南子·主术》:“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

●韩愈《罗池庙碑》:“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

●2、连类并称

●《孟子·告子下》:“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3、变文叶韵

●《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传》曰:“天,谓父也。”《正义》曰:“先母后天,取其韵句耳。”

●4、上下文变换虚字

●《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按:上用而,下用如,变换虚字以避重复。

●5、人名中用助字

●《左传·僖公廿四年》:“介之推不言禄”,杜预注:“之,语助。”

●按:此类人名中用助字之例,《左传》中特多。它如《孟子·公孙丑上》之“孟施舍”,赵岐注:“孟,姓;舍,名。施,发音也。”亦其例。

●第三讲训诂学的作用

●一指导语文教学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字义(词义),特别是先秦两汉的古字古词。我们阅读文言文,最大的难点在于词汇。既然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和词义,那么它跟阅读和讲授文言文的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下面分五点来谈谈训诂学在这方面的作用。

●(一)训诂学可以指导我们确认古代词语的正确含义

●语言是发展的,词汇和词义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这种变化,不至于用词的今义去误解词的古义。

●例一,《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王力《古代汉语》:“少,副词。稍稍。

●益,副词,更加。”

●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使身体舒适。”

●按:上述训解非是。“少益”是同义并列复合词,亦作稍益,益亦稍也。如:

●1、《史记·李将军列传》:“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

●2、《汉书·苏武传》:“武益愈,单于使

●使晓武。”

●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也,渐也。”

●“和于身”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原文作“智于身”,智通知,《方言》三:“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知。”

●(二)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裁断,避免盲从。

●例二《史记·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虏秦吏卒。

●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1、王利器等《史记选注》:“微闻,略略听到。”此处为顾学颉注。

●2、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注《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微闻,暗中听到”

●按:后一种注解是。首先,微闻与窃言呼应。其次,训微为暗中,有训诂上的根据。

●《尔雅释诂》:“隐、匿,微也。”《汉书景十三王传》:“淮南王谋反时,寄微闻其事。”《说文》有一覹字,训为“司也”,司就是伺探、伺察之伺的本字。《玉篇》即作:“覹,伺也。”则覹当为微的后出专字。

●(三)在遇到当注未注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独立研究,求得正确答案,以弥补注释之不足

●例三,《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

●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其中的极,高中语文课本无注,有的教师把极解为极点,大误。“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文相骈偶,都是并列结构。训诂知识告诉我们:极有疲倦之义,倦极是同义复词,极犹倦也。《广雅·释诂》:“疲、惫,极也。”他例如: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弊筴而不进于行,胸喘肤汗,人

●极马倦。”(《文选》卷四十九)

●殷芸《小说》:“晋明帝为太子,闻元帝沐,上启云:…伏闻沐久劳极,不审尊体如何??答云:…去垢甚佳,身不极也。?”(《类说》第四十九引)其中“不极”,一本作“不劳”。

●(四)课本或选本如有误注之处,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匡正之

●例四,《塞翁失马》:“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初中课本注为:“遽,就。”

●例五,《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高中课本注为:“岂遽……难道就……遽,遂,就。”

●按:据王念孙考证,遽也是何的意思。“连言何遽者,古人自有复语耳。遽字或作讵、距、巨,又作渠……或言何遽,或言奚遽,或言岂遽,或言庸遽,或言宁渠,其义一也。”(《读书杂志·汉书九》)

●颜师古注《汉书》,训遽为迫促,杨倞注《荀子》,训遽为速遽,都是被遽的常义所惑,中学课本训遽为就,为遂,即源于颜师古、杨倞之误注。

●(五)训诂学能够使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孔雀东南飞》:“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高中课本注云:“劳劳,怅惘若失的状态。”这是对的,但为什么“劳劳”会有

●怅惘若失之义?这就有必要用训诂学知识加以探索。考劳字古有忧义,《诗·陈风·月出》:“劳心悄兮”,《邶风柏舟》:“忧心悄悄”,两文相照,知劳即忧也。

●《詩?邶風?燕燕》:“瞻望弗及,實勞我心。”高亨注:“勞,愁苦。

●《汉书·谷永传》:“损燕私之闲以劳天下。”师古曰:“劳,忧也。”

●《淮南子·氾论》:“以劳天下之民。”高诱注:“劳犹忧也。”此均证明劳古有忧义,而忧义与怅惘若失之义是相通的。

●二指导古籍整理

●古籍整理,一般地说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和翻译,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

●(一)训诂与校勘

●段玉裁在其《经韵楼集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中指出,校书的困难不在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而在于难定是非。近人陈援庵先生《元典章校补释例》论校勘之法有四,其四曰“理校”,即“不凭本而凭理也”。

●而段氏所谓定是非,陈氏所谓理校,都必须在精通训诂的基础上方能办到。

●例一,《墨子·非儒下》:“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羸饱伪行以自饰。”

●按,王念孙谓羸饱为赢饱,赢之言盈也,赢饱正对上文饥约而言,今本饱下脱则字,赢饱又讹作羸饱,则义不可通。(《读书杂志》九《墨子第三》)。王氏此校,并非根据善本,而是凭借训诂,这是理校之法。

●《淮南子·泰族》:“故民知书而德衰,知数而厚衰,知券契而信衰,知机械而实衰也。”宋本正文和注中的“实”字都作“空”。

●按:今谓空字对。《庄子·人间世》:“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梁简文帝注:“矼,愨实貌。”《淮南子》的德、厚、信、空就是《庄子》的德、厚、信、矼。古书中“空空”当诚恳、质实讲的很多,后人不晓其义,

●遂改为实。

●(二)训诂与标点

●1、《左传·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按:疆理犹经界、界划。物,犹相也。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七年标点本《春秋经传集解》将这句话断作“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即由于不明物字之义而误读。

●2、《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女子见道,化金光去了。万民尽看,言道好希差,臣见奇异,特来奏我王。”

●按:希差乃希奇、怪异之意。差有奇义,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言之甚详。古典文学

出版社的《武王伐纣平话》,校点者将这句话误断作“万民尽看,言道好希。差臣见奇异,特来奏我王。”

●唐人皇甫枚《三水小牍》卷上,记张直方喜欢打猎,他的朋友王知古误入狐精宅内,说出自己来历之后,“保母忽惊叫仆地,色如死灰。既起,不顾而走入宅。遥闻大叱曰:…夫人,差事!宿客乃张直方之徒也。?”

●韩愈《泷吏》:“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杨万里荔枝歌:“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

●(三)训诂与注释

●宋郑樵:“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谓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之难明也。”(〈通志·艺文略〉)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

●按:此僵实为倒下之义。〈说文〉:“僵,偾也。”足部:“踣,僵也。”都是倒义。〈搜神记〉卷六:“哀帝建三年,零陵有树僵地,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民断其本,长九尺馀,皆枯。三月,树卒自立故处。”前云僵,后云立,可见僵即倒仆之义也。

●〈文选〉卷五二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持者众也。”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

●(四)训诂与翻译

●〈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有人将这几句话译作: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按:译文与原意大相径庭。“甘其食”四句

●是古代汉语语法学中所谓的意动用法。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回到“复结绳而用之”的原始社会中去,虽缺乏物质文明,但在精神上却以这种原始的生活状态为高尚美好。

●三指导辞书编纂

●训诂学对辞书编纂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纠正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

●例一,修订本《辞源》第二册“会”字条,

●其第六个义项是“能”,引《景德传灯录》十二《睦州龙兴寺陈尊宿》“师弹指一声云:…会不??云:…不会。?”一句为书证。按:此“会”当训为领悟、知晓,不是能的意思。考会字屡见于禅宗语录,均为晓悟义,如《景德传灯录》卷二:“尊者又语彼众曰:…会吾语否??”又同书卷四:“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又:“唐天册万岁中,天后诏入殿前,仰视天后良久曰:…会么??后曰:…不会。?师曰:…老僧持不语戒。?言讫而出。”

●(二)考索和补充被遗漏了的义项

●训诂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遗

漏掉;已经被遗漏了的,还可以在重新修订时加以补充。

●真《辞海语词分册》在真字下列了五个义项:1、真实;真诚。2、本原;自身。3、官职。

4、指“真书”。

5、姓。

●按:真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义项需要补充,即形象、容貌之义。六朝人语中就有

●“写真”一词,意为画像。《颜氏家训》卷七《杂艺》:“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意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儒,皆知姓名矣。”在唐宋人的文字里,写真更是数见不鲜,如白居易《李夫人》:“君恩不尽念未已,甘泉殿里令写真。”佚名《梅妃传》:“有宦者进其画真,上言似甚,但不活耳。”

●意《辞海语词分册》列六个义项。

●按:意有疑义,当补。《广雅》:“意,疑也。”《吕氏春秋·去尤》:“人有亡鈇者,

●意其邻之子。”《史记·梁孝王世家》:“梁王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馀人,于是天子意梁王。”《张仪传》:“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

●(三)抉发词的意义结构间的内部联系

●“却”是习见于唐诗宋词中的一个词,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列举了八条十四义,但由于未掌握其意义结构间的内部联系,排列得零乱无序:

●却一语助词,用于动词之后。有“掉、了、得、着”等义。

●却二犹“于”也。

●却三犹“正”也。于语气加紧时用之。

●却四犹“倒”也,“反”也。此为由“正”字义加强其语气者,于语气转折时用之。

●却五犹“返”也;“回”也。此由退却之本义引申而来。

●却六犹“还”也;“仍”也。

●却七犹“再”也,意义有时与作“还”字解者略近。

●却八犹“岂”也。

●其实,只要对“却”这个词的意义结构间的内部联系进行细密的考察,便会发现:却的本义是退,动词,由此而演变为返或还的意思,词性向着副词转变,逐渐趋于虚化,这就是却五。由这个意义再向三个方向发展:1、由还带有动词性的“返”变为纯粹副词的“反”或“倒”。这就是却三的前半和却四;这个“倒”用于反诘语气,有时可译为“岂”,这就是却八。2、由还带有动词性质的“还”变为纯粹副词的“还”,这就是却三

●的后半和却六;由这个“还”可以很自然到演变为“再”,这就是却七。3、退、返、还都含有去的意思,其用于另一动词后面的逐渐虚化为带有词尾性质的“—去”、“—掉”、“—了”,这就是却一。如下图:

●—反,倒—岂

●退—返、还(huán)—还(hái)—再

●—去—掉—了

第四讲训诂的方法

一据古训

二破假借

三辨字形

四考异文

五通语法

六审文例

七因声求义

八探求语源

●一据古训

●所谓据古训,是指我们碰到一个有疑难的词时,可以通过查字典、辞书以及古书的注释,以找出该词的确切解释。但在无字典、辞书或古注可以依据时,我们便必须通过搜集、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办法。

●《史记·张仪列传》:“因而数让之。”司马贞《史记索隐》:“谓数设词而让之。让亦责也。数音朔。”王念孙则认为“小司马读数为频数之数,非也。秦初不见仪,至是始一见,即责以数语而谢去之,未尝数数责之也。数读如…数之以王命?之数。高注

●《秦策》曰:…数,让也。?《广雅》曰:…数、让,责也。?数让连文,犹诛让连文,古人自有复语也耳。”(《读书杂志·史记第四》)

●有时,不依靠辞书和古注,而通过排比、归纳语言材料的办法,也可以得到某些疑难词语的确诂。

●《诗·邶·终风》“终风且暴”,《毛传》曰:“终日风为终风。”韩诗曰:“终风,西风也。”王念孙则认为:“此皆缘词生训,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也。”(《经义述闻》五“终风且暴”条)

●《诗·邶·燕燕》:“终温且惠。”

●《诗·邶·北门》:“终寠且贫。”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诗·小雅·甫田》:“终善且有。”

●《诗·小雅·正月》:“既其永怀,又窘阴雨。”

●前四个同例句,均以终与且相呼应,且字在此是并列连词,犹又也。则终字也应是一个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连词,它的意思只能是既。再跟“既其永怀,又窘阴雨”相比照,且犹又也,则终亦犹既也。王氏通过排比语言材料的方法,考出了终有既义,而这是任何字典、辞书所不载的。

●二破假借

●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说:“许氏《说文》论六书假借曰:…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盖本无其字而后假借他字,此谓造作文字之始也。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经义述闻》卷三十)

●《鶡冠子·学问》:“中流失船,一壶千金。”壶字是瓠的假借,古者以瓠济渡,

●《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是也。

●崔豹《古今注·音乐》云:“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

●《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孙诒让指出:柳当为瘤之借字。(《札迻》)

●三辨字形

●汉字是表意文字,音义寓于形中,形而差之毫厘,其音义亦将谬以千里,因此字形的审辨,对于训诂来说不是无关紧要的。

●古书中形近互讹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論諭互讹、坙至互讹、苦若互讹、循脩互讹、分介互讹、待持互讹(以上参看《读书杂志》)、戒贰互讹、傅儒互讹、羔美互讹、遇過互讹、離雑互讹(以上参看《札迻》)

●四、考异文

●所谓异文,是指某一句话中的某一个字,在不同的版本或篇目中换成了另一个字,比如杜甫《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始干。”《全唐诗》在“时”字下注云:“一作当。”“当”便是“时”的异文。通过异文,有时也能发现和解决训诂的一些问题。如:

●《史记·李将军列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裴駰《集解》引徐广曰:“一云…抱儿鞭马南驰?也。”《后汉书·李广传》也作

●“抱儿鞭马南驰”。按:一云“推堕”,一云“抱”,于是推堕与抱便成了异文,根据这条异文,可以推断抱有堕义,抱当读为抛。由此又可推知:成语“抱薪救火”原义乃抛薪救火也。

●五、通语法

●《离骚》:“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王逸注云:“薋,蒺藜也。菉,王刍也。葹,枲耳也……三者皆恶草,以喻谗佞盈满于侧者也。”后世注家大抵承袭王注而无异辞。但是段玉裁等人却发现王注未为确当,转而训薋为积,薋菉葹就是聚集

●菉葹以盈室。这样解释才是正确的。他们怎么会发现王注的错误的呢?实际上他们是根据《离骚》语法通例而发现的。按照《离骚》语法通例,处在薋字位置上的只能是动词,不能是名词,这是一个“动名+以+动名(或动形)”式的句子。诸如:

●纫秋兰以为佩背绳墨以追曲伏清白以死直制芙蓉以为衣折琼枝以继佩委厥美以从俗

●《离骚》中还有一种“动名+以+动”式的句子:乘骐骥以驰骋兮保厥美以骄傲兮

●又有“动名+以+状动”式的句子:济沅湘以南征兮但决无“名+以+动名”式的句子。由此可以断定:王逸训薋为名词蒺藜,不符合《离骚》语法通例,因而是错误的。

●六、审文例

●(一)连文

●所谓连文,用今天的术语来讲,叫做同义并列复合词(简称同义复词)。根据古人行文有同义连用之例,可以发现古注中许多望文生训之病,也可以发现一些字、词的隐晦不显的古义。如:●《史记·燕召公世家》:“国大乱,百姓恫恐。”《索隐》曰:“恫,痛也。恐,惧也。”王念孙谓:“小司马分恫恐为二义,非也。恫亦恐也……《苏秦传》:…秦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喝,

骄矜而不敢进。?小司马以恫为恐惧是也。疑亦恐也。或言恫恐,或言恫疑,其义一也。”(《读书杂志·史记第三》)按:王氏据同义连文之例,指出恫、疑而字皆有恐义,发古人之所未发。

●(二)对文

●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和

●词往往是同义或反义的。根据对文的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求得某一词的确切解释。如:●1、杜牧《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红烛短时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处、时对文,处犹时也。类似的还有杨万里的《儿啼索饭》:“朝朝听得儿啼处,正是黄粱欲熟时。”柳永的《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荀子·王霸》:“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按:刑赏、已诺,均为反义对举词。刑与赏对,已与诺对。诺者,许也。则已字当为不许的意思。杨倞注:诺,许也;已,

●不许也。又《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诺、已对文。郑玄注:“已,谓不许也。言诺而不许,其怨大于不许。”可谓得其古训。

●(三)俪偶

●俪偶是指若干句法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现象。在相俪偶的句子里,处在相应地位上的词往往是同义或近义的。如:

●《文选·四子讲德论》:“是以空柯无刃,公输不能以斫;但悬曼矰,蒲苴不能以射。”王念孙根据俪偶句的特点,指出“空与但对,但亦空也;曼与无对,曼亦无也。”

●(四)上下文

●《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伪字是什么意思呢?性急的读者会回答说:“伪就是虚伪。”其实不然。试看同篇下文:“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原来荀子给伪下了一个定义:伪跟性是相对而言的,性是先天的,是不可学不可事的;伪是后天的,通过学与事就能获得,即主观努力。

●(五)整部书的风格

●据同一篇的上下文以推敲词义,固然是训诂的一个好办法,大单是这样做还不够,有时还必须联系整部书的用词,才能得其确诂。如《荀子·修身》:“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文中“自名”不可通,其中自有奥秘。王引之据《韩诗外传》作“以治生养性,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认为自名的名字乃强字之误。按:王氏虽为训诂大师,此条却说得不对。考《荀子》全书,名与白常常用在一起,如:

●《荣辱》:“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

●《致士》:“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

●《乐论》:“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

●《尧问》:“名声不白,徒与不众,光辉不大。”

●《君道》:“夫文王欲立贵道,欲白贵名。”

●由此可知,“以修身自名”,应当是“以修身白名”,自乃白字形近之讹。

●七、因声求义

●形音义是汉字的三要素,其中音与义的关系尤为密切。清代乾嘉考据学派的学者对这点有明确认识,所以他们大力提倡因声求义的方法,并在训诂实践中加以广泛运用,取得了前人无可企及的成就。这个方法,也就是通过字词的声音线索(主要指古音)去探求字词的古义。例如:●王符《潜夫论》:“则又况乎畎亩佚民,山谷隐士,因人乃达,时论乃信者乎?”文中“时”字,如果按照常义训为时间,是绝对讲不通的。从声音上看,时与待古同音:时是禅纽三等,之韵;待是定纽,海韵(即之韵的上声)。按照古声母章系归端之例,禅三可以归入定纽,因此时待二字同为全浊声母,古韵又同属之部,这二字在古

●代的读音是基本相同的,当属同源关系。《易·归妹》九四:“迟归有时。”《榖梁传·隐公七年》注引作“迟归有待”,便是证明。因此“时论乃信”也就是“待论乃信”。另如《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有的注本训时为伺,殊不知伺时同部不同声(伺属心纽),无通假之可能。且伺乃窥伺探听之义,用在孔子身上也似乎欠妥。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毛传》:“言志往而行正。”郑笺:“志往谓踟蹰,行正谓爱之而不往见。”孔颖达《正义》曰:“……有德如是,故我爱之欲为人君之配。心既爱之而不得见,故搔首而踟蹰然。”又云:“女德如是,乃可悦爱,故下云爱而不见是也。”

●按:孔氏《正义》以爱为悦爱之爱,非是。段玉裁谓“郭注《方言》作…薆而?,…薆而?犹薆然也。”《诗经》原意是说静女躲藏了起来,害得对方搔首踟蹰。从声音线索看,爱是影母字,凡属影母之字,多有隐蔽模糊或茂盛之义(茂盛义与隐蔽义是相通的),《离骚》:“众薆然而蔽之”,洪兴祖补注云:“《方言》云:…掩翳,薆也。?注云:…谓薆蔽也。?”《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依依,说者谓“指柳条迎风披拂的样子”(高亨《诗经今注》页230)其实依依与霏霏对文,霏霏指雨雪之密,依依亦当指柳条之茂密也。依是影母字,故有茂盛义。高亨《诗经今注》引一

●说:“依借为殷,殷殷,茂盛貌。”其实因声求义,依字自有茂盛义,不必谓为殷字之借。《诗经·小雅·采薇》:“依彼平林”,《毛传》:“依,盛貌。”是其证。陶诗《归园田居》五首之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依依与暧暧对文,依依即暧暧也,状渺远模糊貌。《白虎通》:“衣者隐也。”《广雅·释诂》:“蔚、荟、庡、隐,翳也。”衣、庡亦均影母字。《说文》:“杳,冥也。”《尔雅·释诂》:“偃,匿也。”杳、偃亦为影母字。陶诗:“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蔼蔼即茂盛貌,蔼亦影母字。《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怨者,幽也。幽、隐义相通,怨亦影母字。又,蕴有蕴藏义,隈有隐曲义,二字亦属影母。总之,运用因声求

●义的方法,我们可以发现爱、薆、暧、衣、依、庡、翳、杳、偃、蔼、怨、隈、蕴这些影母字

●均有隐蔽或茂盛之义,不仅可以解决某些训诂上的难题,而且能够收到执简驭繁之效。因声求义的办法,实在太重要了。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常常指出:“凡某声字多训某”“凡从某声皆有某义”“凡字之义必得诸字之声”“同声多同义”“凡言某义者皆从某声”“某字有某义,故言某义之字从之为声”“声同义近声同义同”等等,如:

凡贲声字多训大(卉+鼓,上下结构,注语)

凡叚声字如瑕鰕騢等皆有赤色(鰕字注语)

凡叚声字多有红义(騢字注语)

凡农声字皆训厚(浓字襛字注语)

凡从辰之字皆有动义(娠字注语)

凡金声今声之字皆有禁制之义(衤+金)

●凡圭声字义略相似(娃字注语)

●凡夗声宛声字皆取委曲义(夗字注语)

●凡巠声之字皆训直而长者(陉字注语)

●凡从兀声之字多取孤高之意(兀字注语)

●凡地名有句字者皆谓山川纡曲(句字注语)

●凡从甬声之字皆兴起之意(甬字注语)

●凡从畾声皆有郁积之意(藟字注语)

●凡从皮之字皆有分析之义(诐字注语)

●凡从奇之字多训偏(齮字注语)

●因声求义,其基本精神是科学的,但不能滥用,要具体分析才行。段往往把话说得太绝对,这是他的局限性。

●八探求语源

●有时为了弄清某些训诂上的疑难问题,需要从语源上求得彻底的解决。这就是探求语源法。比如《离骚·招魂》:“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靡散而不可止些。”其中“雷渊”,王逸注为“雷公之室”,洪兴祖引《山海经》谓“雷泽中有雷神,龙头而人身。”然而雷公雷神云云,与上文的“旋入”及下文的“靡散而不可止”完全连不起来。今从语源上考察,雷渊盖即回渊。古雷回通用,如《楚公逆镈铭》之吴雷,《史记·楚世家》作吴回,即其证。又《说文》雨部:“靁,阴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像回转形。”段注:“凡古器多以回为畾。”章太炎《文始》:“畾声之字,音义皆取诸回。”回渊义相类,《说文》:“渊,回水也。

●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像水貌。”段注:“颜回字子渊。”《说文》:“回,转也。从囗,中像回转之形。”要之,雷渊即回渊,一潭旋转之水也。旋入雷渊之旋,正与回水相呼应,足可证明雷渊即回渊也。

●运用探求语源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某些训诂上的疑难问题,还可以说明某些名物的“得名之由”。例如古人为什么管蝦叫“蝦(鰕)”呢?这是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从词源学的角度加以探讨,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汇集蝦的同族词“騢”“瑕”“赮”“碬”“葭”“霞”等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它们都有红义,从而推断蝦是得名于红色。

?第五讲训诂的条例、方式和术语?一训诂的条例

?(一)形训

?用分析文字形体的办法来解释字义,谓之形训。先秦典籍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 。《宣公十五年》“ 反正为乏” ,《昭公元年》“ 皿蟲为蛊” ,《韩非子五蠹》“ 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 等等,都是形训。许慎《说文》,凭借字的构造说解字义,也是形训。古人讲汉字字形的构造归纳为“ 六书” ,前四种从训诂学和词汇学的角度讲,都是形训。《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象形。”“月,阙也。太阴之精,象形。” 有时形声字的声旁也含有义。如“ 诂” ,

?《说文》:?°诂,训故言也。?±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二)声训

?亦称音训,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有同音的,如《说文》:?°衣,依也。?±?°侨,高也。?±关于声训,《白虎通》《释名》两书中材料最多。

?(三)义训

?以通行词训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谓之义训。如《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说文》及古传注多采用以通行词解释古语词的办法,扬雄《方言》一类的书则以通行词释方言词。

?二训诂的方式

?(一)互训

?互训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互相解释的一种释词方式。细分为三种:

?1.《说文》同一部首中的互训。如言部:“讽,诵也。”“诵,讽也。”“茅,菅也。”“菅,茅也。”“极,栋也。”“栋,极也。”“颠,顶也。”“顶,颠也。”也有近义词互训的,如“疾,病也。”“病,疾加也。”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2.《说文》不同部首中的互训。如“但,裼也。”“裼,但也。”(但,袒的古字)“珍,宝也。”“宝,珍也。”“玩,弄也。”“弄,玩也。”

?3.集合同义词以类为训。《尔雅》中最为多见:

?适、之、嫁、徂、逝,往也。乔、嵩、崇,高也。

?卬、吾、台、予、朕、身、余、言,我也。

?应该注意的是,所谓互训,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相对的同义,并不表示它们在一切环境中绝对同义。

?(二)推原

?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求词义的由来,这种训诂方式叫推原,或推因。黄侃云:“凡字不但求其义训,且推其字义得声之由来,谓之推因。”《周礼·地官·序官》注所云“种穀曰稼,如嫁女以有所生”。《离骚》有“女媭”一词,旧注众说纷纭

?清张云璈在《选学胶言》中以媭为贱妾之称,朱骏声《离骚赋补注》亦云:“据《汉书·天文志》皆借媭为嬬,媵妾也。”姜亮夫谓:“媭疑本作嬬,《说文》训嬬为弱也,一曰下妻也,从女,需声。凡今从需之字,皆有弱小\美好之义,襦训短衣,懦训驽弱,儒乃柔而有术之士,繻训绘彩色,醹训厚酒,皆是……”(《屈原赋校注》《楚辞通故》)

?(三)义界

?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训诂方法叫义界。如《说文》皿部:

?盈,满器也。

?溢,器满也。

?段玉裁认为满器与器满不同,满器谓人满贮之,器满谓器中已满,用现代语法术语讲,满器之满是形容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器满之满则是形容词。满器是动宾结构,器满是主谓结构。?又《说文》:

?口,人所以言食也。

?同一个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训释。如“ 沦” ,《说文》训为“ 小波为沦” ,此为义界。《释名》:“沦,伦也,水之相次,有伦理也。” 这是推原。

三训诂的术语

(一)释义的术语:曰为谓之谓貌犹之言之为言

1.曰为谓之

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细微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如: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王逸注:?°草曰零,木曰落。?±

《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诗?¤邶?¤谷风》:?°习习谷风。?±朱熹注:?°东风谓之谷风。?±

《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2.谓

格式是?°甲谓乙也。?±用以说明这个词专指或影射某一特定的事物。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谓一般用在以具体释抽象或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如:

《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

?3.貌

?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如:?《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王逸注:“纷,盛貌。”

?《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小笑貌。”

?4.犹

?格式是“甲犹乙也。”使用犹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关系。如: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朱熹注:“微,犹衰也。”

?《离骚》:“怨灵修之浩荡兮。”王逸注:“浩犹浩浩,荡犹荡荡。”

?5.之言之为言

?格式是“甲之言乙也”“甲之为言乙也”。用于声训,除了释义以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或叠韵的关系。《说文》:“祼,灌祭也。”段注:“……凡云…之言?者,皆通其音义以为训诂,非如…读为?之易其字,…读如?之定其音。”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论语·为政》朱注:“政之为言正也,德之为言得也。”

?(二)拟音的术语:读如读若

?这两个术语用来注音。《离骚》:“又重之以脩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礼记·儒行》:“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

?段氏曰:“案注经之例,凡言读如者拟其音,凡言读为者易其字。”

?(三)改字的术语:读为读曰

?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的,又称做“读破”。如:

?《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夫待哉!”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尚书·尧典》:“播时五谷。”郑玄注:“时,读曰莳。”

?(四)正误的术语:当作当为

?这两个术语是用来表示声误和字误的。如:

?《周礼·天官·内饗》郑注:“腥当为星,声之误也。”

?《周礼·典妇》郑注:“授当为受,声之误也。”

?《周礼·夏官·训方氏》:“诵四方之傳道。”注:“故书…傳?为…傅?,杜子春云,…傅当作傳。?”?(五)如字读破

?如字,指某个字它常见的读音来读,并由此确定其通常的词义和词性。

?破读,又称改读。改变一个字的常见读音,表明词性和意义有所转变。古人称四声别义。?《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陆德明释文:好,“毛如字,郑呼报反。”?(六)其他术语:

?1.互文见义:谓上下两句或同一个句子的上下两部分参互见义,互相补充。如:

?《诗经大序》:“动天地,感鬼神。”《正义》云:“天地云动,鬼神云感,互言耳。”

?2.析言浑言:析言又称对文,对言;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所谓析言,是指近义词同中有异,而强调其异的一面;所谓浑言,是着眼于其共同性的一面,而不计较其中细微的差别。

?《说文》:“病,疾加也。”“疾,病也。”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说文》:“行,人之步趋也。”段注:“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疾一徐,皆谓之行,统言之也。”

?3.反训: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叫做反训。有些字在含有相反的两义,如乱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尚书·皋陶谟》:“乱而敬”,《史记·夏本纪》作“治而敬”,以治训乱,是为反训。

?4. 递训:几个字辗转相训,意义相同,谓之递训。如《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第六讲训诂中常见的几种弊病

一、望文生训

在古代汉语中,由于词义的变迁,字词的通假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某些字词除了其常用义外,往往还具有某种古义,假借义和僻义等等。如果不加甄别地一律按其常义去理解,则使用这些字词的那段文章便讲不通,或者虽然勉强讲得通却并不正确。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望文生训。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因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二是因昧于字词的假借义而望文生训。

(一)因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

?所谓古义,是指某些字词在古代曾经有过的某种意义,比如“即”字古有如果义,“处”字古有定义,“攻”字古有坚义,“道”字古有由义,“疑”字古有恐义等等。由于时代的变迁,字词的意义也随之产生变化,许多字词的古义到后来大都消失了,后人不察,往往用后起的意义(今义)

或常用意义(常义)去训释古书,这样便会造成训诂上的谬误这就是望文生训。

?《晏子春秋·问上》:“公市不豫,宫室不饰。”

?《盐铁论·力耕》:“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致牢而不伪。”又《禁耕》:“国富而教之以礼,则行道有让,工商不相豫。”

?《荀子·儒效》:“仲尼将为司寇,鲁之鬻牛马者不豫贾。”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早处之,使知其极。(《国语?¤晋语一》)

?《广雅?¤释诂一》:攻,坚也。《诗?¤小雅?¤车攻》:?°吾车既攻,吾马既同,吾车既好。?±毛传:攻,坚。(见《中国汉字学》P160.?°同?±为举齐之义。)

?《管子?¤禁藏》:?°故凡治乱之情,皆道上始。?±

?《广韵?¤之韵》:?°疑,恐也。?±《韩非子?¤解老》:?°不疑之谓勇。?±

?《淮南子·览冥》:“黄帝治天下,市不豫贾。”

?《史记·循吏列传》:“子产为相,市不豫贾。”

?上引诸豫字,王引之以为均应训为诳,即欺诈之义。但豫的这一古义,久已失传。王氏曰:“说者皆读豫为凡事豫则立之豫,望文生训,失其义久矣。”

?《汉书·贾谊传》:“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师古曰:“欲发言,则问其臣。”王引之谓“师古以言为发言,非也。言亦问也,连言言问者,古人自有复语耳”。他的根据是《尔雅》郭璞注,《广雅》《聘礼》郑注,《曲礼》郑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小雅·出车》郑笺等等。以上辞书和古注都指出言有问义。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堕军实而长寇讎,亡无日矣。”杜预注:“堕,毁也。”这里的“堕”同“隳”?《汉书·蒯伍江息夫传》:“臣愿披心腹,堕肝胆。”师古曰:“堕,毁也。”按:师古训堕为毁,非是。堕字古还有输义。同样的话,《史记·淮阴侯列传》作“披腹心,输肝胆”,可为佐证。犹言“把心交给你”。王力《古代汉语》注:“堕肝胆,就是肝胆涂地的意思。”乃本于颜师古注,实亦望文生训,未为确诂。

?(二)因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

?假借是古书中的普遍现象,在研读古籍时,如果找不出某一假借字的本字,而用假借字去进行训释,必然会“以文害辞”。

?《汉书·李广苏建传》:“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师古曰:“物故,谓死也,言其同于鬼物而故也。按:师古训“物故”为死,是不错的,但何以死曰物故?颜师古的解释是望文生训。这个词,后世学者亦多误解,如《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裴注引

?高堂隆曰:“闻之先师:物,无也;故,事也。言无复所能于事也。”又清人黄生曰:“物犹事也,不正言死,但讳云事故,犹孟子所谓大故耳。”此均属望文生训。王念孙引宋祁曰:“物,当从南本作歾,音没。”按《说文》:“歾,终也。”字或作殁。歾物声近而字通,歾故,犹言死亡。王说至确。

?唐秦韬玉《贫女》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其中“俭”字,诸家多解为俭朴,然于诗意

?殊不可通。这是由于不明“俭”是借字而导致望文生训。《说文》:“俭,约也。”段玉裁注云:“古借为险。”“俭梳妆”应是“险梳妆”,“险”为奇异之义,是指当时流行的一种妖冶的打扮。《唐会要》:“妇人高髻险妆,去眉开额,甚乖风俗,破坏常仪,费用金银,过为首饰,并请禁断。”又白居易《时世妆》诗,亦讥刺险梳妆之劣俗也。

?二增字为训

?增字为训,前人谓之增字解经。王引之《经义述闻》:?°经典之文,自有本训,得其本训则文义适相符合,不烦言而已解;失其本训而强为之说,则阢陧不安。乃于文句之间增字以足之,多方迁就而后得其申说,此强经以就我,而究非经之本义也。?±

?陶渊明《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诗:“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有的注本释“靡所挥”为“恨无发挥能力机会”(王瑶《陶渊明集》页25,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这是增字为训。因为一个挥字,绝无“发挥能力机会”这样复杂的意思。考挥字,古有挥酒之义,《礼记·曲礼》“饮玉爵者弗挥”,何氏《隐义》云:“振去馀酒曰挥。”“所挥”是一个名词性所字结构,指的是酒,“每恨靡所挥”,指恨无好酒可饮。此种情怀,在陶诗中触处可见,如《酬刘柴桑》云“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游斜川》云:“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此即“感物愿及时”之意。《九日闲居》诗序云:“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此即“每恨靡所挥”之意。

?三误解联绵词

?所谓联绵词(亦称连语,謰语),是指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只包含一个语素。一个联绵词可以有多种写法,这些不同的写法,只不过是用不同的词形表示相同的音节或表示某一联绵词的声音在其发展过程中略有变化而已,所以不能从词形上去探求联绵词的意义。这个道理,古代训诂家是不懂的,其误解联绵词的例子甚多兹举数例,藉窥一斑:

?狼狈这个联绵词也常常遭到误解,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六),苏鹗的《苏氏演义》(卷上)直至旧《辞源》都把它拆开来,把狼和狈说成说成是两种动物,说狈的前腿很短,走路

?时常把前腿搭在狼身上,否则便不能走路云云。现代某些古诗文的选注本也还采用此说。这是不正确的。

?无虑又写作勿虑\摹略\莫络\孟浪,它的意思是大略\大概。《周髀算经》卷下:“无虑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未有定。”赵爽注:“无虑者,

?粗计也。”《汉书?冯奉世传》:“今反虏无虑三万人,法当信用六万人。”古注对这个联绵词往往误解,颜师古注《汉书?冯奉世传》云:“无虑,举凡之言也。无小思虑而大计也。”这是把无虑拆开来,训虑字为计虑,失之。王念孙曰:“凡书传中言无虑者,自唐初人已不晓其义,望文生训,率多穿凿。”

?《明史?顾宪成传》:“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郭沫若《羽书集?纪念台儿庄》:“参加火炬游行的通合武汉三镇,无虑有五十万人。”

?四误解俗语词

?所谓俗语词,一般是指魏晋六朝以来出现于载籍中的一些古代口头语词,这些词往往具有某种特殊的义训,用张相先生的话说,就是?°字面普通而义别?±(《诗词曲语辞汇释叙》)既然是义别,那就不能按

?其字面上的普通意义去解释,否则便会造成失误。如:

?《敦煌变文论文录》附录《苏联所藏押座文及说唱佛经故事五种》,其中有一句:“牧牛人曰:…莫是我家小勿??”原校勿作却。按:此校误。此勿字当读为么,亦即今日所用的“吗”,是疑问语气词。考《太平广记》册四卷一六四:“唐玄宗问黄幡绰:…是勿儿得怜??对曰:…自家儿得人怜。?”是勿即是什么。勿又可写作物。如《曹溪大师别传》:“见忍大师,问曰:…汝作物来??能答曰:…唯求作佛来。?”按:作物来即作么来。又写作无。《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直待修行有次第,为汝宣扬得也无?”无当读为么。又《敦煌变文论文录》下册页827:“未委天心舍得无?”无亦当读为么。又白居易诗:“晚来

?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即“能饮一杯么”。变文中有时又写作磨或摩。王力《汉语史稿》:“吗的较古形式是么”,“么应该是从无演变来的”,其说是矣。应该补充的是:无勿均是唇音字,勿在唐宋诗文小说中也是一个疑问语气词,也等于后来的吗。

?五误解虚词

?王引之《经义述闻》:?°经典之文,字各有义,而字之为语词者,则无义之可言,但以足句耳。而以实义解之,则扞格难通。?±如:

?《论语?¤阳货》:?°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言不可以事君也,而解者云不可与之事君,则失之。他如:

?《史记?¤货殖列传》:?°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

?《礼记?¤檀弓》:?°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壹”是虚词,解者以“壹”为决定之词,失之矣。

?《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即螽羽也,斯为语词。《诗经·小雅·小弁》:“鹿斯之奔”,即鹿之奔也。《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即兔首也。

?第七讲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训诂学是朴学,它最忌主观臆断和哗众取宠,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

?一务平实,忌好奇

?宋人王安石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训诂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由绚烂而达到平淡。虽然训诂学并不主张抱残守缺、无所发明,但它反对那种大胆假设、凭空杜撰的所谓发明,因为这些所谓发明是靠不住的。

?《诗经?¤周南?¤关雎》第二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其中?°左右流之?±中的流字,《毛传》训为?°求也?±,?°求?±在此是择取的意思。《毛传》的训释平正通达,无懈可击。可是有的人却认为?°流?±是水流、流动之意,谓《毛传》牵强附会,不足置信。训流为流动,单就《关雎》第二章来看,自无不可。但《关雎》是叠章

体诗篇,下面还有两章,其开头两句分别为?°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其句法结构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出于一辙,如训流字为流动,那么?°左右流之?±的主语就是荇菜,而?°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的主语却绝对不是荇菜。这样,在互相骈俪的三句诗中,竟出现了两个主语,这是有背于古代韵文句法规律的。再看,在这首诗中,?°求之?±?°采之?±?°芼之?±?°友之?±?°乐之?±都是动宾结构,之字都作

?代词用,如此,则“流之”也应是动宾结构,之字也应是代词。如训流为流动,则流便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一般不带宾语。这显然与整首诗的句法结构相龃龉。所以,训流为流动,未免失之好奇,是经不起推敲的。正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绪言》中所说:“凡立新说,如果显得费力甚大,或通于此处而不能通于他处,或新说虽立而旧说依然不曾为有力的证据所推翻,那么这种新说都是值得怀疑的。”(按:流训为求,王念孙《广雅疏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均认为是摎字之借,《广雅·释言》:“摎,捋也。”捋即择取之意。)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其中的唧唧,有人说它不是表示叹息声,这是不符合语言事实的。古籍

?中以唧唧表叹息声者不乏其例。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观其廊庑绮丽,无不叹息,以为蓬莱仙室,亦不是过。入其后园,见沟渎蹇产,石磴礁硗,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虽梁王兔园,想之不如也。”“无不叹息”与“咸皆唧唧”前后呼应,显证唧唧就是叹息。储光义《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孟郊《吊卢殷》:“唧唧复唧唧,千年一月色。新信复新信,千古一花春。邙风噫孟郊,嵩秋葬卢殷。”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又《五弦弹》:“座中有一远方士,唧唧咨咨声不已。自叹今朝初得闻,始知孤负平生耳。”元稹《长庆历》:“年年岂无叹,此叹何

?唧唧。”

?二重证据,戒臆断

?《史记?¤屈原列传》:?°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有位前辈学者为了坚持他的?°屈原一生只被放逐过一次?±的观点,便说放流就是放浪,指四处游历。许多语言材料都证明了放流确是放逐,二者是同义词。如《礼记?¤大学》:?°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中国同。?±《汉书贾谊传》:?°屈原,楚贤臣也,被馋放逐,作《离骚赋》。?±这段话在《汉书?¤地理志》中作?°始楚贤臣屈原,被馋放流,作《离骚赋》以自伤悼?±。又《汉书?¤冯奉世传》:?°故伯奇放流,孟子宫刑,申生雉经,屈原赴湘。?±《后汉

?书·黄琼传》:“伯奇至贤,终于流放。”两文对照,明放流即是流放也。

?三宁阙疑,勿强解

?所谓宁阙疑,勿强解,就是那些根本不懂或不太弄得清楚的问题宁可承认不懂,而不要勉强去作解释。前代学者处理这个问题,颇有可取之处。如郑玄注《三礼》,于所不知,辄云?°未闻?±。许慎著《说文》,自记云?°阙?±。高诱注《淮南子》,于注不出处,记以?°诱不敏也?±。朱熹注《诗经》《楚辞》,于所不知或知之不确者,均注明?°未详?±、?°未闻?±者达百馀处。这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2)》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古代汉语(2)》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C) 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 D ) 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 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C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 A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 )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 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 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 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 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 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 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 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 )( )( )( ) A、春 B、朝 C、孟 D、鼎 E、伐 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 )( )( )( )( ) 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 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 ( )( )( )( )( ) A、草创未就。 B、三窟已就。 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 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E、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4、下列各句中,“是”充当前置宾语的是 ( )( )( )( )( ) A、惟兄嫂是依。 B、无乃尔是过与?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D、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E、《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5、《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本工具书的性质是 ( )( )( )( ) ( ) A、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语辞 B、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语辞 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语辞 D、考释曲中的特殊语辞 E、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语辞 6、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A反——返 B芸——耘 C归——馈 D涂——途 E知——智 7、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 A点——點 B泪——淚 C烟——煙 D敛——殓 E弃——棄 8、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古代汉语答案

古代汉语答案 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 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 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 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 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 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 按:繁体字“隣”与“邻”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邻”字在邑部。《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邻”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 “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水经注?巫山、巫峡》) 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自,假设连词,苟、如果。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如:目、舟、鸟、手、网。 指事的主要特点是用记号指出事物的特点。如:亦、寸、本、刃、上。 会意的主要特点是组合两个以上的形体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如:从、北、莫、休、明。 形声的主要特点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如:吐、忙、胡、破、故。 关于转注,学术界看法还不一致。一般认为,它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同部,字义同源。如:考与老,呻与吟,讽与诵,空与窍,谀与谄 ,忧与愁等。它不是一种造字方法,而是一种释义条例。 假借的主要特点是有词无字,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如:“然”是“燃”的古字,本义是燃烧,后假借为代词“然”;“新”是“薪”的古字,本义是砍柴,后假借为新旧之“新”;“莫”是“暮”的古字,后假借为无定代词;“其”是“箕”的古字,本义是簸箕,后假借为代词;“而”本义是胡须,后假借为连词。 五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什么意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古汉语词汇是古汉语词的总和。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人们在交往中,遣词造句,既反映着外部世界,也表现着主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主观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化中”,所以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别极大,是学习的难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应从两方面入手。即整体驾驭与具体掌握。 一、整体驾驭 整体驾驭古汉语词汇,就是首先要抓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这对具体掌握词义有指导作用,可以使词汇的学习扎实、深入,避免初学古汉语时经常出现的以今套古的毛病。 古汉语词汇特点可以从形、音、义三方面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和一形多词、一词多形的情况。前者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差异之一,后者表现了古汉语词汇形义关系的复杂性。 (一)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词形上的主要差异。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例如: ①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西门豹治邺》) ②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③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东方未明》) ④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⑤(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⑦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张中丞传后叙》) ⑧(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同⑦) 上述例句中例①的“可以”是能愿动词“可”与表对象的介词“以”(和第二分句的“与”相同),整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例②的“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整句的意思是“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过道。”例③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即裙子。诗句的意思是“东方的天光还没有发亮,就急急忙忙起身,在黑暗中把上衣下衣穿颠倒了”。例④的“地”是“地域”,“方”是“方圆”,整句的意思是“有纵横各一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就可以统治天下。”例⑤的“聪”指“耳聪”,即“听力好”,“明”指“眼力好”,整句的意思是“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牢固。”例⑥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整句的意思是“先帝(指刘备)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三次屈尊到草庐来看我”。例⑦的“通”意思是“透彻”,“知”是“了解”,整句的意思是“(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透彻地了解他们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

古代漢語下册文选知識點總結 新疆师范大学 文 学 院

第七单元 (1) (一)文选 (1) 7.1道可道 (1) 7.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1) 7.3三十辐共一毂 (2) 7.4曲则全 (3) 7.5小国寡民 (3) 7.6胠(qū)箧(qiè) (5) 7.7秋水 (10) 7.8鲁少儒 (14) 7.9 惠子相(xiàng)梁 (15) 7.10 运斤成风 (16) (二)通论 (17) 第一节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17) 第二节中古音 (20) 第三节上古音 (23) 第八单元 (25) (一)文选 (25) 8.1人皆谓我毁明堂 (25) 8.2 许行 (26) 8.3 荣辱 (30) (二)通论: (33) 第一节诗词格律 (33) 第二节对联 (36) 第三节词律 (37) 第九单元 (45) (一)文选 (45) 9.1更法 (45) 9.2五蠹 (46) (二)通论:训诂 (53) 一、传统训诂学的实践与研究概况 (53) 二.古注的作用 (54) 三古注的类型 (54) 四、古注的术语 (55) 五.古书的体例 (55) 第十单元 (56) (一)文选 (56) 10.1谏逐客书 (56) 10.2赐南粤王赵佗书 (57) 10.3报任安书 (59) (二)通论 (65) 古书的标点 (65) 第十一单元 (66)

(一)文选 (66) 11.1黄帝 (66) 11.2垓下之战 (67) 11.3仲尼弟子列傳 (69) (二)通论 (73) 修辞 (73) 第十二单元 (75) (一)文选 (75) 12.1答客难 (75) 12.2情采 (78) (二)通论:古代的文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古代汉语练习题问题详解

古代汉语(1)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一 一、论述题 1、什么叫宾语前置? 论述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并举例分析说明。 宾语在谓语后面,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句式。但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或介词的前面(2分) . 主要有四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疑问代词可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前置. 如《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奚冠,即“冠奚”,戴什么帽子的意思)。 (2)、否定句里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宾语前置。 如《左传·宣公元年》:“我无尔虞,尔无我诈。”(无尔虞,即“无虞尔”,不欺骗你;无我诈,即“无诈我”,别欺诈我;现在的“尔虞我诈”就是这种用法。) (3)、用助词“是”、“之”“焉”把宾语提前。即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在宾语和动词或介词之间插进助词“是”、“之”、“焉”等。 如《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 (4)、介词“以”的宾语提前。 如《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此道题20分,概念2分,下面四点中每点的理论部分3分,每个例子1.5分,若只举例不分析给1分) 2、什么是隶变? 论述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并举例分析说明。 隶变是指隶书对汉字形体的改变.汉字的隶变使汉字由象形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过渡到符号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彻底地改变了古汉字的象形面貌,进一步声化和符号化(2分)。最重要的标志是: 1、改曲为直(2分):把曲折婉转的线条变成了点、横、直、撇、捺、挑、钩的笔画,极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整个字体方正平直,棱角鲜明,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2分)。例子(2分) 如: “大”小篆中“横”还是一条象人双臂连在一起的弯曲的弧线,到隶书中变成平直的横.(2分) (只列出例子不分析扣1分,下同)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名词解释:(10分)引申义、笺、读为、脱文、传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10分) 本、裁、从、象、徒、泪、刃、堵、鼠、莫 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是对()所作的解说。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2.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及前王之踵武。 3.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语曰:“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 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4.《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 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6.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7.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 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8.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 A首联、颈联B.颈联、颔联C.颔联、尾联D.首联、尾联 9.《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____稻黍稷麦菽也。”赵岐所使用的术语是()。A.曰B.为C.谓D.谓之 10.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10分) 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数以王命,取赂而还。 3、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 4、饮于河渭。 5、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惟草木之零落兮。 3、君子引而不发。 4、臣伏读圣旨。

古代汉语上

渤海大学2017级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 第三学期《古代汉语上》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 总 分统分 人 复核 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 格内) 1、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 耷尖闷 B 本朱字 C 取棘逐 D 信武果 2、下列各句中,“题”字用本义的是() A 赤眉圆题。 B 堂高数刃,题数尺 C 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 D 欲垦荒田,先立表题 3、从古到今,“涕”的意义范围() A 扩大了 B 缩小了 C 转移了 D 没有变 4、下列各组形声字,声符相同的一组是() A B 辉晃 C 途赶 D 颇项 5、表示“才干”义的“干”繁体写作() A 干 B 乾 C 幹 D 榦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属于偏义复词的是() A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B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C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D 怀怒为发,休祲降于天 7、下列全为古今字的一组是() A 阙掘赴讣 B 熟孰县悬 C 早蚤知智 D 后後说悦 8、在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A 足下 B 先生 C 陛下 D 寡人 9、许慎为“形声”所下的定义是() 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B 以事为名,取臂相成 C 比类和谊,以见指撝 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10、下列句子的划线词中不属于联绵词的是:()A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 昼夜勤作息, C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1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A 汤之问棘也是己 B 是社稷之臣也 C 彼吾君者,天子也 D 都城过百,国之害也 12、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A 理玛坷皇 B 仇休体仗 C 郊郡陵 D 蒸焰烫煎 1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字典是() A 《说文解字》 B 《康熙字典》 C《说文解字注》 D 《尔雅》 14、“是鲁孔丘之徒与”中的“与”是() A 连词“和” B 介词“和” C 动词“参与” D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 15、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A 阙掘咏詠 B 沽酤预豫C賸剩笋筍D陈阵泪淚 16、下列句子中属于意动用法的有:() A 西取由余于戎。 B 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 C 茅屋采,是以贵俭。 D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清也。 17、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 父母为其疾之忧。 B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C 宋何罪之有? D 三岁贯女,莫我垦顾。 18、下列句中的“以”是连词的是()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C 余船以次俱进。 D 故为之说,是夫观人风者得焉。 19、下列句子中的“是”为判断动词的是() A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君子之求,贤于小人之是也。 D 是非君子之言也。 20、下列句子不属于被动句的是() A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B 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崇。 C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 郤克伤于矢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分,每个2分) 1、自: 2、休: 3、郡: 4、本: 5、鸿: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第 1 页共2 页

古代汉语下 字词

第三讲:《庄子》北冥有鱼《庄子·内篇·逍遥游》 二、字、词、语法难点分析 (一)字: 通假字:冥(溟)有(又)辩(辨)辩(变)邪(耶)决(趐)培(凭)而(能) 古今字:志(誌)反(返)知(智) 异体字:飡(餐) (二)词:1、词与非词:扶摇、夭阏——连绵词、羊角;词尾——然。果然、泠然、犹然、数数然 2、语气词:也 1)句中语气词: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主语之后,表示提示、停顿2)句中语气词: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帮助表达判断。 三、语法: 1、双宾句:芥为之舟 2、语序:宾语前置: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彼且奚适也?——动词宾语前置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彼且恶乎待哉?——介词宾语前置 3、判断句:此小年也。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四、多义词辨析: 1、之:1)代词:2)连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连词:主谓之间相当与名词性结构。风之积也不厚。 惯用句式:其……耶(邪),其……耶(邪)表示选择问句。其——委婉语气词,耶(邪)——句末语气词 2、而:1)连词,用语状中之间。怒而飞。决起而飞。 2)连词,表顺接。三飡而反。 3、以:1)介词,去以六月息者也。——谓语后以八千岁为春。——谓语前 2)连词,以游无穷。 《庄子》之《北冥有鱼》: 一、掌握下列词义: 怒:振奋(翅);志:志,记载;抟:环绕着飞向上空;厚:深;覆:倒;培(风):凭借,依赖;决:迅速的样子;抢:突过;适:到……去;年:寿命;知:智慧;劝:鼓励;境:界限;待:依靠。 御风而行:乘 御御六气之辩:乘—顺应 介词: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此亦飞之至也。 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 之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 人称代词:众人匹之;犹然笑之;举世而非之。 “之”当介词有哪三种用法?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模拟题和答案

九、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大案 古代汉语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许慎六书“假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汉字的_________。 5.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着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谓语。 7.上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判断词_______来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十三经》中的_______。 9.“莫”的本义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释下列词语意义并指出词性(每题1分,共20题,共20分)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雉: 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诸: 3.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 7.贼民之主,不忠。 贼: 8.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 9.虽然,必告不谷。 不谷: 10.晋侯问嗣焉,称解狐。 称: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过: 1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发: 1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顾: 14.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诚: 15.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16.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茍:

古代汉语习题及问题详解

古代汉语练习(1)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 B炎、寒、贼、朱 C从、信、秉、亦 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孟尝君顾.谓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 A段玉裁 B桂馥 C王筠 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A其后稍蚕.食。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作者是东汉的___。这是中国_____的奠基之作。收字 _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______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_____,声符为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_______,如“叔”的本义是_________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转注 2、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共20分) 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4、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5、若舍以为东道主,行.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7、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古代汉语翻译练习及答案

翻译练习答案: 1、卫懿公有臣曰弘演,远使未还。狄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与禄位者鹤也;所富者宫人也。召使宫人与鹤战,余焉能战?”遂溃而去。狄人追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号,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表。”因自刺其腹,内懿公之肝而死。齐桓公闻之曰:“卫之亡也以无道,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于是救卫于楚丘 2、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偃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若用药者然,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 【译文】 古代的圣王主张正义战争而没有废止过战争

3、卞庄子好勇,养母,战而三北。交游非之,国君辱之。及母死三年,齐与鲁战,卞庄子请从,见于鲁将军曰:“初与母处,是以三北。今母死,请塞责而神有所归。”遂赴敌,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一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再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三北。”将军曰:“毋没尔宗,宜止之,请为兄弟。”庄子曰:“三北,以养母也,是子道也。今士节小具而塞责矣。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返敌,杀十人而死。君子曰”三北已塞,又灭世断宗,于孝不终也。”

4、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壁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确,其取弥确。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古代汉语:词汇讲稿

第二章詞彙 第一節古今漢語詞彙的異同 一、古漢語的字和詞 對於古漢語詞彙的學習,一個首要的問題是分清楚字和詞。字是用來記錄詞的。漢字雖然有音有義,但音義是有聲的語言賦予它的,它本身只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而已。脫離了漢語,漢字便失去了文字的性質。例如“日”,對於不懂漢語的人來說,絕對不會把它讀作rì,也不會跟空中的太陽聯繫起來。 但是由於上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爲主,單音詞書寫時,一個詞就寫成一個漢字。再加上字形所反映的本義往往與詞義有關係,所以,古人一般把一個字當成一個詞,用“字”稱呼詞,用“字義”指詞義。這樣一來,造成了這樣一種錯覺,仿佛漢字是直接記錄概念的,不自覺地將字和詞混同了起來。例如《顔氏家訓·書證》: 《禮》云:“定猶豫,決嫌疑。”《離騷》曰:“心猶豫而狐疑。”先儒未有釋者。案:《尸子》曰:“五尺犬爲猶。”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吾以爲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還,至於終日,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稱猶豫。 “猶豫”本來是一個聯綿詞,“猶”、“豫”只是記錄兩個音節。但《顔氏家訓》中過分注重字形,混同字詞,把聯綿詞“猶

豫”中的“猶”和“豫”看作兩個詞來解釋,這是不正確的。對此,清代學者黃生批評說: 猶豫猶容與也。容與者,閒適之貌;猶豫者,遲疑之情。 字本無義,以聲取之爾。俗人妄生解說,謂獸性多疑,此何異以蹲鴟爲怪鳥哉。考諸傳記,惟《文帝紀》作“猶豫未定”,《楊敞傳》(“猶與無決”)、《陳湯傳》(“將卒猶與”)、《後漢來歙伏隆傳》皆作“尤與未決”。蓋以聲狀意,初無一定之字,妄解獸名者,眼縫自未開爾。(《義府》卷下) 在古代文獻中,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字記錄的就是一個詞,字和詞具有一定的對應關係。但並非所有字和詞都是一對一地對應。在不少情況下,古代漢語的字,不等同於詞。具體表現爲: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同一個詞用不同字形記錄。這就是“同字異詞”和“同詞異字”。 (一)同字異詞 造成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幾種: 1.假借 (1)本無其字的假借。例如: 夫——夫1(成年男子)、夫2(指示代詞)、夫3(語氣詞)“夫”字本爲表示“成年男子”的這個詞造的字。例如《詩經·秦風·黃鳥》:“維此奄息,百夫之特。”(特:傑岀者)即其例。漢語中表示“指示代詞”和“語氣詞”的詞,本無其字,但人們並沒給它們造字,而借用表“成年男子”的“夫1”記錄。例如《戰國策·齊策四》:“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此爲夫2(指示代詞)。《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此爲夫3

古代汉语练习二问题详解

练习二 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刿论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伯克段于鄢》) “鄙”在第二句中义为“边邑”,是本义。从字形看,其意符为“邑”,旧注训为“边”,字义与字形相合。在第一句中义为“浅陋”、“见识短”,为引申义。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传·齐桓公伐楚》) 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共”是“供”的古字,在第一句中义为“供给”,是本义。在第二句中用的是副词“共同”义,是引申义。 3.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鞌之战》)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鞌之战》) 从字形看,“及”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一只手抓住了一个人。《说文解字》:“及,逮也。”“及”在第一句中义为“赶上”,字形与字义相合,与《说文》释义相合,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到”、“至”,是引申义。 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史记·膑》)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三国志·华佗传》) 《说文解字》:“疾,病也。”“疾”字在第二句中义为“病”,与字形以及《说文解字》释义相合,是本义;而在第一句中义为“快”、“急速”,是引申义。 5.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汉书·骞传》) “乡”字甲骨文像两人对食之状,上古时代同一氏族部落的人在一起共食,故其本义是在一起生活的人或地方,即今所谓“家乡、乡里”。“乡”在第一句中义为“乡里”、“同乡”,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朝向”,是“向”的通假字,不是本义。 二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而使其具有另一类词的功能。这就叫做词类活用。例如:《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子手剑而从之。”“手”本是名词,句中是动词“拿”的意思,还带了宾语“剑”,临时具有了动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就是词类活用。《水经注·巫山、巫峡》:“江水又东,迳巫峡,

(完整版)郭锡良古代汉语上下册简答题

简答题 1. 简述汉语工具书的常见编排和检索方法。 答:(1)音序法。是根据汉语语音系统编排和检索工具书的方法,它包括韵部排检法、注音字母排检法、汉语拼音方案排检法三种。如:《广韵》按206韵排列,《佩文韵府》《经籍籑(zhuan,第四声)诂》等按平水韵106韵排列。杨树达的《词诠》按照注音字母排检。《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排检。 (2)形序法。是按汉字的结构以及形体特征编排和检索工具书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部首法、笔画笔顺法、四角号码法等。如许慎的《说文解字》最早按部首排列,全书分为540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都是采用笔画排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按照四角号码排检。 (3)分类法。是根据工具书所收内容的意义范畴、性质特征等分类加以编排和检索的方法。书目索引、类书政书、年鉴手册等多按此编排。如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就是分类加以编排的,全书分19类。 2. 简述隶书的特点。(存疑) 答: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秦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也称“古隶”;汉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隶书于篆书相比,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是汉字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偏旁简化,形体合并;二是将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可以说,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山岭,即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 3. 通假和假借二者有何异同?试举例说明。 答: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即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所谓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来的字。 通假字和假借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假字和假借字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都是用同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如“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通“慧”;又如“来”,本义是小,借作来往的“来”。 它们二者的区别是:一、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本无其字。通假字有一个对立面,就是被通假字。换句话说,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同音替代(或音近替代),并且本字和借字同时存在。如“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郑伯克段于鄢》),“锡”通“赐”。而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同音假借。如“东”,本指囊橐(tuo 第二声),借作方位名词“东”的书写形式,借完后,字形上仍然只有一个“东”,属于一个字范围内的使用问题;二,假借本身虽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产生新义。

自考古代汉语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 A.树达 B.相 C.朱起 凤 D.符定一 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 A.项 B.狄 C. 娶 D.考 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 A.宀 B.厂 C. 示 D.邑 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 A.奚何来 B.戒尖舟 C.出走 见 D.即休飞 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Dān yú;Kě hàn B.Chán yú;K ě hàn C.Chán yú;Kè hán D.Dān yú;Kè h án 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 A.森相肉 B.屋前臣 C.向陟 门 D.美家库 7.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 A.垂陲 B.难谁 C.齐 剂 D.赴讣

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项伯者,素善留侯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 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 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11.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 A.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B.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中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2.下列句中的“是”字,作判断句主语的是() A.其是之谓乎? B.是皆之罪也。 C.是?元和四年也。 D.是以後世? 13.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14.下面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

古代汉语答案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 “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 是一致的。《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五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什么意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由于汉语历史久远,我们所说的本义只能是有语言文字材料所证明的本义。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发展、演化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重要意义是:其一,可以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精确地掌握词义。其二,可了解词义演变的不同情况及其规律,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其三,可详知一个词意义的古今演变情况,明白它为什么有这样的意义。其四,可以了解字形与意义、古义与今义的联系,理性地掌握词的意义。 辨析词的本义,首先要从分析字形入手。因为汉字的形体结构与意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字形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往往是其本义。这就需要了解字形演变的历史,特别要当心字体传讹的情形。其次,确定词的本义,还必须要有实际的语言资料加以证实。一般说来,一个字的字形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符合时,就是它的本义。必须把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较为准确地辨别词的本义。 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属于六书的哪一类?根据字形判断它们在句子中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北山愚公长息曰。(《列子·汤问》) 息,会意字,从自从心。“自”即“鼻”,古人认为心气必从鼻出,所以字形表示的本义是呼吸。此处是“叹息”义,为引申义。 2.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汤问》) 尾,象形字,本义是尾巴。《说文解字》分析为从尸从毛(篆文毛字倒写),认为是会意字。此处是“岸、边”的意思,为引申义。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英,形声字,从艸,央声。本义是花。这里的“落英”即落花,用的是“英”的本义。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范仲淹《岳阳楼记》) 景,形声字,从日,京声。本义是日光。这里的“景明”即阳光明亮,用的是本义。 惊,形声字,繁体字“驚”从马,敬声。本义是马受惊。这里用于形容波浪,为引申义。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集,会意字,从木从隹。本义是鸟聚集,这里说沙鸥飞落在一起,用的是本义。 锦,形声字,从帛金声。本义是丝织物上的花纹,引申出色彩艳丽义。这里用来形容鱼的色彩艳丽,用的是引申义。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水经注·巫山、巫峡》) 旦,会意字,日在地平线上,本义是早晨。这里的“霜旦”即有霜的早晨,用的是本义。 7.而河间王琛最为豪首。(《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豪,形声字,从豕,高省声,本义是豪猪。豪猪的毛长而硬,有强横、不好惹等特点,故引申出“有

关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个问题

关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个问题 【摘要】迄今为止,人们对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认识和掌握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古代汉语判断句这方面的教学。本文通过对古代汉语判断句本质特点的阐释与分析,以求达到准确把握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目的。 【关键词】判断句本质特点系词名词谓语句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是古代汉语中特殊的句类之一,也是古代汉语中比较重要的句类之一。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分析与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判断句的确认标准是什么;“……者……也”句式是否是判定判断句的唯一或主要的特征;是否所有名词谓语句都是判断句;“是”字、“为”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当作判断句的系词;“判断句的活用”说是否是正确的。关于以上几个问题学术界还存在着歧见,并没有定论,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通过追根溯源,比较分析学术界观点,力求排除不准确的观点,准确把握古代汉语判断句本质特点,进而准确掌握古代汉语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本质特点 关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确认问题,学者王力认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1】学者郭锡良补充,“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

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2】学者刘忠华则坚持以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来判定判断句。他认为判定某个句子是判断句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名词性质的词语作谓语,一是主语所指与谓语所指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3】我们赞同学者刘忠华的观点,他指出了判断句与非判断句的本质性的区别,即一个句子如果被判定为判断句,那么这个句子必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形式特点这个方面,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以及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就一定不是判断句;一是在语义关系方面,谓语必须对主语作出判断,即判定主语所指是或不是某一事物,属于某一类别或不属于某一类别。如果只着重考虑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就很可能把非判断句也误认为是判断句,影响我们正确地判定判断句,从而影响古代汉语教育教学实践。所以,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句子才可判定为判断句,二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二、关于古代汉语判断句基本形式的几个问题 关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结构形式问题,有些学者把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归为以下四种:【4】 1.主语+者,谓语+也 2.主语,谓语+也 3.主语+者,谓语

古代汉语句子语法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重点句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制,是险要的封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封邑我唯命是听。 ?不如早为之所:不如早点给他准备个地方。 ?无生民心:不要让老百姓滋生坏主意。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属于己: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既属于庄公,也属于自己。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太叔又把两个边邑收为己有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的时候?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庄公告诉他事情的缘故,也告诉他自己的后悔。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你有母亲可以送食,可就我独自一人没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如果掘地到有泉水之处,然后挖隧道,在隧道里相见,谁说不是那样。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孝子的孝顺没有穷尽,永久把它给予你的同类。”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郑伯克段于鄢》句法——宾语前置 ?宾语+之/是+动词”格式 何厌之有。 ?“是+动词”格式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疑问代词+动词”格式 吾谁欺?欺天乎! ?“否定词+代词+动词”格式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齐桓公伐楚》 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種情況就好比公馬和母牛了發情也不會相誘一樣,是互不相干的。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沒想到您的軍隊進入我國地界。 五侯九伯,女實征之:所有的諸侯,你都有權征討。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 你們本該進貢包茅,但是沒有進貢,周王的祭祀用品供應不足,沒有東西可以滲酒。昭王之不復,君其問之于水濱 周昭王南巡而不歸,您還是去到水濱去問問河神吧! 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難道是爲了我,只是爲了繼承兩國先君的友好關係罷了。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 承蒙您向我國社稷之神求福。 君若以德綏諸侯 您如果以恩德安撫諸侯。 總結出《齊桓公伐楚》一文中的敬詞和謙詞。 惠敢辱敝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