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西方企业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一)

论西方企业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一)

论西方企业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一)
论西方企业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一)

论西方企业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一)

【摘要】企业家理论的研究始于是18世纪中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家理论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古典阶段经济学侧重探讨企业家的职能;新古典阶段经济学侧重探讨企业家的特质;新自由主义阶段经济学侧重探讨企业家的作用。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各具特色的企业家学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模式。

【关键词】企业家理论理论演变理论发展

西方企业家的理论研究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西方企业家理论的发展,根据时间的顺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古典阶段企业家理论

“Entrepreneur”(企业家)一词最早见于16世纪的法语文献。而最早将企业家应用于商业的是康替龙(Cantillon),他在1755年所著的《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中认为企业家特质就是承担收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后来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家问题,创立了各具特色的企业家学说。而在古典阶段,对企业家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探讨企业家的职能。1.重农主义经济学派的企业家理论

魁奈(FrancoisQuesnay,1694~1774)等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沿袭了康替龙的企业家理论。魁奈认为企业家是简单的监督管理者,他抛弃了康替龙关于企业家的风险承担内涵。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波多(Baudeau)继承了魁奈和康替龙的观点,认为农场主是指承担费用、承担风险、享受获利——最终所有的一切经营都是为他自己利益的人。杜尔阁(Turgot)则认为,企业家是富有的工业企业家或者商人,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而从事有风险的经营和生产管理事务。2.萨伊的企业家理论

最早赋予企业家突出重要性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1803),在其《政治经济学问答录》中首先指出企业家概念包括企业家职能和企业家精神两项内涵。他对企业家阶层的诠释是:“结合一切生产手段并为产品价值寻求价值的代理人,是预见特定产品的需求以及生产手段,发现顾客、克服困难,将一切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企业家是将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生产的人,是生产过程的中心枢纽,是生产要素和生产环节的协调者。

萨伊之后,约翰.穆勒(JohnStuartMill1848)在英国推广了这一术语。古典阶段的另一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则认为企业家的特质是人格化的资本,或者说企业家是一定资本的所有者。二、新古典阶段企业家理论综述

新古典经济对企业家的研究侧重于企业家的特质,即企业家的性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歇尔,熊彼特,奈特以及柯兹纳等人。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家的特质进行了分析。

1.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

马歇尔(A.Marshall)提出了在修正不均衡,使不均衡走向均衡这一动态过程中企业家承担着重大作用的观点。马歇尔所谓的企业家是多重角色的,他赋予企业家中间商人、风险承担者、领导协调者、创新者等角色,形成了企业家理论的雏形。马歇尔指出:“企业家们属于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有高度技能的职业阶层。”

马歇尔这种赋予企业家多重角色的折衷观点使其企业家角色理论失去了鲜明性,但其思想博大渊深,极大地影响了后人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方向。

2.熊彼特的企业家理论

熊彼特(J.A.Schumpeter)从企业家资质或能力角度分析企业家阶层的角色功能,他界定了企业家是管理者,其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创新,企业家的创新产生了动态的经济运动与经济发展。他提出了企业家即创新者,第一次把创新作为企业家的首要职能,强调创新是企业家的判别准则。企业家通过“创新”显示个人成功的欲望,即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力量支持着企业家的活动,熊彼特把它称为“企业家精神”。

关于风险的承担问题,熊彼特认为承担风险的是资本家,而企业家并不是风险承担者。熊彼特以企业家为中心,构筑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外,独立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和历史进程的动态理论体系。但他的理论完全抛开了资本的作用,将企业家与风险分割开来;把企业家置于企业组织之外去追求个人功绩,没有涉及到企业家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

3.奈特的企业家理论

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1921年)一书中,根据不确定性和企业家精神来论述企业家阶层的功能角色。他认为,面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家承担的职责就是通过决策,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尤其是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

奈特的企业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不确定性下,使管理权限和保证责任不可分割的联系起来,只有保证合同收入才能掌握决策权,这种逻辑在企业组织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股东与内部人的关系,但奈特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

4.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综述

柯兹纳(Kirzner)继承了马歇尔的研究传统,从研究市场结构入手研究企业家的角色功能,他把企业家作为推动市场结构的主体,探索作为“中间商”角色的企业家本质机能。他基于对市场过程的分析,提出企业家的主要贡献在于从市场过程中发现获利机会,从而形成了马歇尔之后企业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柯兹纳发展了马歇尔和康替龙的理论,从市场过程内在角度成功地阐述了企业家的形象,但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局限于把不均衡只视为始终存在于投放与产出的过程中,他并未把企业看作是生产资源的集合,也没有考虑资本运营的风险作用。

三、新自由主义阶段企业家理论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企业家的问题研究侧重于企业家的作用。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行为受自身所处的组织环境的影响,有权选择自己的组织,主要代表人物有卡森、鲍莫尔等。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家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阿尔钦与德姆塞茨等人。

1.卡森的企业家理论

卡森(Casson)运用企业家市场均衡模型来研究了企业家角色功能,在信息的主观性、内生性偏好和有限理性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综合了前人的企业家理论,把企业家的行为分析综合到一个供给——需求分析框架之中,构造了一个企业家市场均衡模型,从交易成本入手,得出了企业家对市场过程的参与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的结论。

卡森关于企业家一般规定性的探索,抓住了以往经济理论对企业家研究的不同要素。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者”角色的创新行为,柯兹纳的企业家“中间商”角色的套利行为都可视为卡森企业家“判断性决策者”决策行为的特例,这使得他的企业家概念更具有一般性。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他的企业家概念的偏颇,即只注重企业家在企业中的交易性,而忽视了其生产性。

2.科斯的企业家理论

科斯(Coase)认为企业家是决定企业制度形成的重要力量。他在《企业的性质》中,从降低交易费用这一全新的视角阐述了企业家在企业制度形成中的作用问题。在科斯看来,通过一个组织(企业),让某个权威(企业家)支配生产要素,能够以较之市场交易更低的成本实现同样的交易时,企业就产生了。科斯同时论述了企业边界的存在和确定,认为企业边界的位置处于通过市场实现交易与通过企业组织实现交易成本相等的地方。

从他的理论,可以看出企业的边界也是企业家的边界,企业家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受到企业家有限理性边界的限制。

3.诺斯的企业家理论

美国新经济史学家代表经济学家诺斯(North)认为“企业家和他们的组织会对(可观察的)价格比率的变化直接做出反应,通过将资源用于新的获利机会或(在现有规则内变化无法实现时)

间接地通过估计成本和收益以将资源用于改变规则或规则的实施。”企业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于运用自己的才能去发展通过重新配置资源获取更多收益的机会,并通过组织去改变制度框架的规则或准则。在诺斯看来,制度变迁绝大部分是渐进的,长期的制度变迁是企业家短期决策的结果。

[第一章第三节详案:-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第一章第三节详案: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 一、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 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 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1.一个研究的基本宗旨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不论其理论 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 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 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 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 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 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2.两大研究领域 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和政府行政领导理论研 究领域。其中,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 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K.布兰查德和S.约翰逊的《一分钟经理》、约翰.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彼得.圣吉的《第 五项修炼》等。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领袖论》等。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 业高度发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上、规模上,都占绝对优势,并且,企业的生存竞争非常激烈, 这迫使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不断创新领导模式,这推动了企业领导科学的深入发 展。西方一般领导理论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领导研究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促进政府的领导改革,推动政府 行政领导科学的发展。企业的领导活动与政府的行政领导活动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 是如此,如企业要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战略发展计划,政府也要为国家确定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 社会的发展战略;企业要为顾客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政府也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企业 要关注效率,政府也要注重效率,等等。因此,在西方的政府行政改革中经常借鉴企业领导的一些理论和 方法。如当前西方比较盛行的“政府再造”活动,就是运用企业的领导方法和精神来改造政府,提高政府 的效率,改善政府形象。但是,毕竟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在领导的本质、领导的原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 的差异,不能完全等同与互相照搬照抄,只能借鉴和改造。 3.两种研究范式 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一是从研究领导者(Leader)的角度入手来 研究领导理论(Leadership),二是从领导活动(Lead)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理论。领导科学创立的初期, 主要是从领导者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不仅时间长,研究者多,而且成果多,影响大。西方领导理论在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基本上都是从领导主体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素质、领导作用、领导方法的。尽管研究者 也离不开领导活动,但研究的重点在于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领导权力和权威、领导方法和艺术等,这些

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比较严谨的看来,西方的管理理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自从历史上第一步成文的法典——《汉莫拉比法典》在2000多年前颁布开始,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长河便由此开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研究,西方管理理论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严密的体系,并且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从对其发展历史的研究,可以得出许多值得我国管理理论上值得借鉴的地方。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古代管理思想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以及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每个阶段都形成了叫完整的思想或理论体系。而且各个阶段的理论思想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所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管理理论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调整和发展。试图分开讨论各个阶段对我们的启示以及综合讨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之处。 标签:经济与生产管理;组织管理;行为科学理念 中圖分类号:F2 1 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及其启示 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大致可以分为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以及组织管理思想。 1.1 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 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的代表便是西方各个古国在治理国家中所形成的思想。2000多年前,《汉莫拉比法典》的颁布,开启了西方管理思想的先河。这是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典,它成为西方管理思想体系中具有开元意义的第一步成文的法典。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管理体制中对政权和法制的重视程度。之后,古罗马帝国统治欧洲很长一段时间,其疆域几乎涵盖整个欧洲。要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疆域的国家,在管理体制上是需要严格的制度和成型的体系的。 1.2 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 西方古代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所提出的“分工协作”的理论思想。这种思想为以后机械设备的发明使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可以说,“分工写作”思想的提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深远的。埃及金字塔能够成功的建立起来少不了分工协作思想的功劳。当然,最为典型的还是威尼斯兵工厂的生产过程最能体现这种思想。其生产过程也是现代企业流水线作业的始祖。威尼斯兵工厂在生产、库存甚至财务上都沿用了这种分工协作的思想。 在“分工协作”上,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是随着军事的发展而产生,这也是当时时代所造成的。不管怎么样,其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管理

第一章 领导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 (1)

第一章领导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 一、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由特定组织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目标,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调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互动过程和强效社会工具。 这一含义包括五种要素: 1.领导主体。领导主体是指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个体或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是领导活动得以开展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2.领导客体。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下属和部分领导相对方,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领导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 3.领导目标。领导目标是领导活动的方向,是实现组织绩效的基础性因素。 4.领导手段。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激励和调动下属的方式方法。 5.领导环境。领导活动是在具体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展开的,既包括宏观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微观意义上的组织环境。领导主体通过把握、利用和改造领导环境,实施领导活动,实现组织目标。 二、领导与管理 管理是与领导含义最接近、关系最密切的社会行为。科学地辨识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领导的本质,规范领导的职能,确保领导活动的顺利进行。 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 (1)领导的产生源于管理活动的需要。 (2)领导和管理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而来的,同时也具有管理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战略与战术的区别。领导侧重于重大方针的决策,着眼于通过一定的领导手段实现组织目标;管理则侧重于政策的执行,着眼于规范和引导下属完成管理任务。 (2)宏观与微观的区别。领导注重长期和宏观规划,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管理强调一定时间范围内微观上的具体工作的执行,追求合理性和可行性,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

管理学的发展史 关键字:管理理论泰勒法约尔工人个人战略管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从19世纪到现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一些科学的管理理论。 自古以来,管理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始终。有例为证,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闻名于世,同样闻名于世的还有《汉穆拉比法典》,当时的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在法典中,针对各种职业﹑各种层面上的人员,从责﹑权﹑利等方面出发,制定了282条法律,作为管理国家的制度。内容涉及人民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这使得巴比伦成为当时管理最完善的帝国。而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则因为探索战略的一般规律被认为是最早、最系统的战略管理学著作。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古代中国都创建出了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总结出管理智慧。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组织运作所要求的连续性﹑规范性﹑精确性导致的管理难度逐渐加大,管理成本上升,管理不善导致企业倒闭的例子的增多,一些人开始真正重视管理理论的研究,但主要局限于工厂内部的运作问题,并没有全面推广,直到美国铁路的大兴修建,这种情况才发生变化。 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铁路企业因为铁路的建设的热潮而成长起来,为了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股份制的出现使企业规模突破了个人资本量的限制,企业规模日益扩张,内部结构日益复杂,现代职业经理阶层应运而生。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勒开始思考如何使用秒表研究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法国人法约尔也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传统管理学的诞生。在过去的这100年中,管理已经从一种虚幻的的非正式的活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目录,人们不仅认识到管理活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和人类有组织的活动中,而且从各种可能的角度、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对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由于管理科学知识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从而管理效率被大幅度地提高,管理科学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扩张发展。所以很多人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经过整整一百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复杂分支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智慧宝库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管理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管理理论经历了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早期管理阶段)、到行为科学阶段(传统管理阶段),再到管理理论阶段,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例如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完善了庞大的

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第一章第三节详案: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一、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 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 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1.一个研究的基本宗旨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不论其理论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2.两大研究领域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和政府行政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其中,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K.布兰查德和S.约翰逊的《一分钟经理》 约翰.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等。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领袖论》等。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业高度发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上、规模上,都占绝对优势,并且,企业的生存竞争非常激烈,这迫使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不断创新领导模式,这推动了企业领导科学的深入发展。西方一般领导理论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领导研究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促进政府的领导改革,推动政府行政领导科学的发展。企业的领导活动与政府的行政领导活动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如企业要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战略发展计划,政府也要为国家确定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社会的发展战略;企业要为顾客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政府也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企业要关注效率,政府也要注重效率,等等。因此,在西方的政府行政改革中经常借鉴企业领导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如当前西方比较盛行的“政府再造”活动,就是运用企业的领导方法和精神来改造政府,提高政府的效率,改善政府形象。但是,毕竟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在领导的本质、领导的原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能完全等同与互相照搬照抄,只能借鉴和改造。 3.两种研究范式 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一是从研究领导者(Leader)的角度入手来 研究领导理论(Leadership),二是从领导活动(Lead )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理论。领导科学创立的初期,主要是从领导者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不仅时间长,研究者多,而且成果多,影响大。西方领导理论在20 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都是从领导主体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素质、领导作用、领导方法的。尽管研究者也离不开领导活动,但研究的重点在于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领导权力和权威、领导方法和艺术等,这些内容不仅构成了领导理论的传统内容,而且成为领导理论不断创新的生长点。近20 多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不少学者从领导活动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理论。尤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第四章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第一节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 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研究的基本宗旨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不论其理论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二、两大研究领域 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 1、企业领导研究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 2、政府行政领导研究领域。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伯恩斯的《领袖论》等。 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业高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知识要点梳理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知识要点梳理 1.Manager:Someone who works with and through other people by coordinating and integrating their work activities in order to accomplish organizational goals. 2.Classifying Managers:①First-line Managers—Are at the lowest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manage the work of non-managerial employees.②Middle Managers—Manage the work of first-line managers.③Top Managers :re responsible for making organization-wide decisions and establishing plans and goals that affect the entire organization. 3.Managerial Concerns:①Efficiency-“Doing things right”Getting the most output for the least inputs;②Effectiveness-“Doing the right things”Attaining organizational goals. 4.Management Four Functions:page 9;Management Roles:page 10;Management Skills:page 12. https://www.doczj.com/doc/1d14022526.html,anization:A deliberate arrangement of people to accomplish some specific purpos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s:①Have a distinct purpose;②Composed of people;③Have a deliberate structure. 6.Why Study Management:①The universality of management;②The reality of work; ③Rewards and challenges of being a manager. Rewards and Challenges of Being A Manager:page19. 7.Fredrick Winslow Taylor:The “father”of scientific management;Published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1911);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Using scientific methods to define the “one best way”for a job to be done:①Putting the right person on the job with the correct tools and equipment.②Having a standardized method of doing the job.③Providing an economic incentive to the worker. 8.Taylor’s Five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①Develop a science for each element of an individual’s work, which will replace the old rule-of-thumb method.②Scientifically select and then train, teach, and develop the worker.③Heartily cooperate with the workers so as to ensure that all work is don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e science that has been developed.④Divide work and responsibility almost equally between management and workers.⑤Management takes over all work for which it is better fitted than the workers. 9.Frank and Lillian Gilbreth:①Focused on increasing worker productivity 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wasted motion;②Developed the microchronometer to time worker motions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李雪妮10108086003 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有两点转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也就是说在管理理论所研究的管理对象是什么样的人,一是文化,包括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潮流文化等,尤其是民族文化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将西方管理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分为两个大板块:人性假设的演变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启发的管理创新。 启示一:以人为本——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的演变及其启示人性假设是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基石和演化线索,我们可以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人性假设的演变里获得一些启示。 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先后出现了六种主要的人性假设,即“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和“道德人”。 1.“工具人”假设。前泰勒时代,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管理范围往往只限于家庭或手工业作坊。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基于“工具人”假设至上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主要用暴力取得绝对集权、组织结构简单、经验管理、以维护自身的权威与地位的稳定为管理的首要目标。 2.“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劳动分工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为了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3.“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又称社交人,是人际关系学家埃尔顿·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于1933年在其发表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不仅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比满足人的经济物资需要更能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 4.“自我实现人”假设。这种人性假设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该假设认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 5.“复杂人”假设。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新的管理环境下,原有的管理理论

2015级《西方管理理论》作业参考答案-(1)

《西方管理理论》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专题 1、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孕育产生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2、西方管理理论从孕育产生到现代管理的四个阶段中,经历了哪几个演变过程?(绪论P16) 答:综合分析西方管理理论从孕育产生到现代管理的四个阶段,从规律性和总的发展趋势来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变过程: ⑴从总结企业的具体实践,到阐述一般原理的演变过程 ⑵从“经济人”的假设,到“社会人”、“决策人”、“复杂人”假设的演变过程 ⑶从把管理组织看作是封闭系统,到把它们看作是开放系统导演变过程 ⑷以定性分析为主,到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合使用的演变过程 ⑸学派分化、百家争鸣,向兼收并蓄、相互综合的演变过程 3、西方管理理论在发展阶段中发生了哪三次重大的变化?(绪论P15) 答:西方管理理论在四个阶段中,发生了三次重大的理论变革,这也意味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三次大的管理革命。 ⑴第一次管理理论的变革,也即第一次管理革命,就是泰罗科学理论即“泰罗制”的产生,它标志着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也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由经验管理转向了科学管理。 ⑵第二次管理理论的变革,也即第二次管理革命,就是行为科学的产生,在人的假设理论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⑶第三次管理理论的变革,也即第三次管理革命,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具有什么特征?(绪论P6) 答:⑴在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研究中,充分运用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使管理思想,管理观念进一步现代化。 ⑵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设备等高科技成果广泛运用于管理中,使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进一步现代化。 ⑶管理理论向综合和“软化”发展,使管理决策和管理组织进一步现代化。 第二专题 1、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理措施和内容。 答;答案教学指导第8页。或者教材9页如下: 泰罗针对当时美国企业所存在问题,提出了许多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其中主要有: ⑴定额管理 实行定额管理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首要措施,内容有:提出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劳动定额;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⑵差别计件工资制 设立专门的制定定额部门,通过计件研究、工时研究,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计算,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和恰当的工资率,即对同一工作设两个工资率,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定额者,用较高的工资率计算工资;未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定额者,按较低工资率计算工资;工资付给工人

西方行政组织理论演变史

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一、西方早期行政组织思想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柏拉图: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政治家》。主要的观点有: (1)分工原则。社会分工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国家是由不同职业的人员所构成。主要包括三个等级:统治者,武士和工匠,分别从事管理、打仗和生产的工作。 (2)学者治国。柏拉图认为,治理国家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只有具备丰富知识的人才能担当此任,最高的统治者就是有大智慧的“哲学王”。 (3)重视教育。因为从政者需要具备很高的智慧,因此国家的统治者当以教育为首要任务,培养后备人才。 (4)依法行政。这是柏拉图晚年的结论,他认为,在现实中,紧紧依靠“哲人治国”是很困难的,应该通过制定完备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亚里士多德: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学》中。 (1)区分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行政权力;指出任何政体的国家都应该有相对应的三种机构,即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审判机构。可以说是西方三权分立制的雏形。 (2)指出了行政机构设置的重要性,认为行政机构应该按照城邦事务管理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管理的对象应当是公众事务,不同的政体应当设立不同的行政机构。 (3)崇尚法治,主张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 (4)对于从事管理的人员要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 (5)担任国家官员的人员应当具备很高的素质,既具有专业知识,也应当品德高尚。 2、16-18世纪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行政组织思想主要表现在《君主论》和《讲话集》里。主要论述了国家行政组织管理的四项原则:群众支持、组织凝聚、超人领导、生存。 官房学派:是指16-18世纪德、奥国家的财政、行政改革家和学者,因为观点彼此接近而形成的特殊集团。主张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实行有效的行政和财政制度。主要观点是:(1)建立统一有效的行政组织制度; (2)选用优秀的人才治理国家; (3)将行政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部门划分; (4)强化国家和政府的权力。 3、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汉密尔顿:主要观点体现在《联邦党人文集》中: (1)扩大行政部门的权力。洛克、孟德斯鸠等人重视立法而忽视行政,但汉密尔顿则提出应该提高和加强行政机关的权力。 (2)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组织。体现为统一(统一的行政组织)、稳定(稳定的成员和政策)、充分的法律支持(可靠的法律保障)和足够的权力(政府首脑有权否定议会制定的法律)。 密尔:主要作品是《代议制政府》。主要观点是: (1)衡量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2)行政组织的分工要合理; (3)政府的职能不当妨害公民的自由;

管理学 西方管理学发展史

浅谈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通过长期总结管理经验,人们对早期管理活动加以探索研究,形成了简单的管理思想。没有管理思想,人类的管理活动就会毫无章法,甚至失败。管理思想对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西方管理思想。 纵观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史,我认为这是一个从“资本”到“人本”的过程。西方管理思想最初注重“生产硬件”,通过改变工作方法、工作报酬等方面提高生产效率,认为人是“经济人”。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管理活动的主体-----人。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人的需求、人的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提出“社会人”理论。这种转变,不仅和管理思想本身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有关,和时代、科技的转变也密切相关。 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量工厂开始兴起,这不仅需要大量劳动力和管理者,也为管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形成早期管理思想。最早对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提出劳动分工和劳动价值论。在他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他认为劳动价值是工资和利润的源泉,而生产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劳动价值。而在此经济行为中,人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即“经济人”。 斯密之后,英国人查理巴贝奇对报酬制度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分工可以减少工资支付,从而提出“边际熟练”原则。此外,巴贝奇提出工人收入应由固定工资、利润和奖励三部分组成,按生产效率不同分配工资。 以上管理思想的诞生,与当时工厂制度的发展和社会对管理方法的需求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为了适应工业时代而产生的。这些思想比较零散,无法构成体系或学说,但奠定了管理理论的基本模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典管理理论”开始形成。此时的企业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规模,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管理职能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市场不再是“一座城的市场”,而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甚至出现了国际市场。市场的扩大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旧的管理思想不再适用,这迫使管理思想发生转变。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思想发展迅速,形成了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强调科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最高工作效率,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用科学的手段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对此,泰罗提出了以下管理制度: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对工人进行科学培训、选择和提高;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以文件形式固定以推广;管理和劳动分离。 然而,泰罗制有其局限性。他仅仅研究了如何发展生产

西方领导理论概述

西方领导理论概述 概述 一个特点 两个方向 三个领域 四种主要理论 特点 特点:通过实证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基本线索:由价值中立理论向非价值中立理论发展。 价值中立原则:只要掌握一定权力,占据一定地位,能有效指挥下属实现组织目标,就是领导者。无论这人对历史与社会的作用是进步与非进步。 非价值中立原则:领导不仅应注重权力的拥有与组织目标的达成,更应该注重对社会的进步意义以及公民在道德上的提高与升华。强调领导者与权力的滥用者、暴君是不相容的。 方向 两个方向:1、研究领导者(leader)2、领导活动(lead) 两者的关系:相互融合、不断渗透。研究领导者必须研究其活动,同时,领导者的素质、方法、艺术等,不仅仅是研究领导者的核心内容,也是研究领导活动的重要依托。 领域 政治与行政领导领域 企业领导领域:兰斯登《有效的经理》、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西蒙《管理决策科学》军事领导领域:蒙哥马利《领导艺术之路》

领导特质理论(Trait Theories of Leadership) 一、特质与特质理论 1、特质:狭义的特质指个性特质。“就是一个人给他人的印象”(直观的领导力,如形象、气质、语言风格及基础性、习惯性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广义的特质包括生理、心理、行为和观念的所有特征。 2、特质理论:是现代西方人格构成的一种主要理论。认为人格由许多特质要素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是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的恒常的心理结构。由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W. Allport,1897~1967) 1937年首次提出。 3、人格特质的分类: (1)奥尔波特的二分法 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如蒙古族的豪放、维吾尔族的活泼等。 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分类以及16pf测试 表面特质(surfacetraits)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sourcetraits)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体质特质(constitutionaltraits)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 环境特质(environmen—tdtraits)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 动力特质(dynamictraits)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管理科学学派对管理的看法是什么?答: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达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2、第一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理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答:第一代管理理论暨古典管理理论,它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重点解决的任务指派+制度管理,以“效率”为价值导向。 3、解释“经济人”假设及以此为前提应采取的管理方式。 答: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 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以此为前提应采取的管理方式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4、为什么将西方管理理论的孕育产生阶段划定在18-19 世纪? 答:18—19 世纪虽然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管理思想,但在这一时期管理尚未形成专门的科学,在实际中还基本上是一种手工作坊式的管理经验。因此,我们把西方管理理论的孕育产生阶段划定在18—19 世纪。 5、如何理解科学管理理论“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的基本思想? 答:①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②科学管理的精髓在于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目的在于雇主和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③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 6、德鲁克提出的管理的任务。 答:①设定组织机构的特定目标和使命;②确保工作富有生产力,并且使员工有所成就,产生效益;③管理组织机构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7、简述韦伯组织理论关于组织类型及其权力基础的观点。 答:组织类型包括神秘型组织、传统型组织、合理化合法化组织。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叮叮小文库 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

领导本质新变化

讨论题:新时期领导本质的新变化 1、是与传统领导观相比,新时期对领导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观点? 2、不是谈个人对领导本质的认识,而是谈学术界对着一问题的认识和观点。目的是引导大家认识领导理论前沿。 《21世纪怎样当领导》 《领导是什么》 “领导就是服务”是邓小平同志的名言。 领导本质的传统理论:权力论权威论 领导本质理论的发展:实践说变革说激励说 领导本质有影响力的界定主要有早期的“权力说”、后来的“影响力说”、以及当今有些学者提出的“实践论”等。早期的“权力说”认为权力是领导的基础,谁拥有了权力谁就是领导者,后来的“影响力说”意识到单纯以权力无法将领导与管理、统治区分开来,所以提出了领导的本质就是影响力这一论说,当今学者提出的“实践论”认为领导是一种人人可以学得会的实践,被领导者通过不断学习,通过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可以成为领导者。进而消除了存在于领导者头上的神秘光环。 变革之父约翰·科特也认为领导的主要职能就是变革,他说:领导产生变革,这是其主要职能。 理查德斯和恩格尔也说过,领导是关于描述愿景、实现价值观以及创造一个能够实现目标的环境 麻省理工学院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专家埃德加·斯琴定义领导时认为:“领导就是走出自己的文化,启动渐进型变革过程的能力 巴斯等人在交易型领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变革型领导理论,认为为追随者和组织创造变革平台、引导变革是领导者该做的。 伯恩斯认为,变革型领导任何阶层领导都需要具有持续性的领导模式,通过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双方互动与变革,最终带来双方需求层次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这些都说明了变革才是领导,变革是领导的独特属性。 变革时代需要领导的变革 管理危机呼唤领导的变革 变革体现在领导过程的各个方面 21 世纪是变革的时代,领导日益发挥了其在承担变革职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未来的时代变化将越来越快、竞争将越来越激烈、领导环境将越来越复杂,所以领导在当今所凸显出来的这种变革本质必将发挥持续性的重要作用,领导也将因这种作用的发挥而永保青春。 对领导本质的界定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很多学者将20世纪80年代中期看作是领导理论研究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的研究被称为“传统领导理论”此后的研究被称为“新领导理论”。两者最主要区别就是变革型领导范式的出现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参 考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简答题 1.十八、十九世纪,对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主要有哪些? 答:1.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和利己主义的人性观 2.萨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管理作为生产的第四个独立要素。 3.欧文:对人事管理方面的探索。 2.简述西方管理理论的五个演变方向。 答:1.从总结企业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演变; 2.从“经济人”假设到“复杂人”假设的演变; 3.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的演变; 4.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演变; 5.从学派分化到相互综合的演变。 3.为什么说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一次变革? 答:1.对人性的认识有了重大升华; 2.首次提出了管理应该注重对人的研究; 3.缓和了当时的劳资矛盾; 4.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仍有巨大的现实指 导意义。 4.什么是管理运动? 答:人们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的过程。 5.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 答: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主张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

6.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和精髓是什么? 答: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精髓是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7.简述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及其基本含义。 答: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基本含义: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8.韦伯的组织理论提出官僚制有哪些特征? 答:1.合理而明确的职位分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7.合理合法的认识行政制度 9.简述韦伯组织理论关于组织类型及其权力基础的观点。 答:1.神秘型组织 2.传统型组织 3.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 10.“随大流”行为在管理理论中叫做什么行为?它属于哪一个理论的观点?该观点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 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管理思想。西方管理思想是人类管理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晶,在管理思想史上 具有重要的地位。考察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历程,有利于我们从中正确地吸收和消化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实现我国管理科学的 跨越式发展。 1传统管理阶段 人类最早的管理活动是从原始家庭组织开始的,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展,社会组织结构也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管理活动也随之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18世纪60年,以英国为 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人们开始把科学思想运 用到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卓有贡献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进入了传统管理阶段,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 斯巴贝奇和罗伯特欧文等。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斯密在17 7 6年发表《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提出了经济人观点,认为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2)查尔斯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巴贝奇183 2年发表《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认为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作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为现代劳动工资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3)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欧文提出要缩短工人的劳动 时间、提高工资、改善住房,并在自己的企业进行改革试验证明: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大利润。 在传统管理阶段,管理基本上处于积累经验阶段,为后来泰勒等人创立科学管理体系打下基础,开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 2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该学派把管理分为三个主要职能———计划、组织、控制。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和古典组织理论。 2.1 科学管理理论 这个管理学派认为可以从“科学”的观点去分析所干的工作和对劳动进行监督,通过客观事实分析并利用从经验中得到的数据应能找到进行工作的最好办法。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石。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 个方面:确定合理的工作标准;工作方法标准化;合理配备工人;差别计件工资制;实行职能工长制;例外管理。 (2)莉莲吉尔布雷思和弗兰克吉尔布雷思简化工作的原则。吉尔布雷思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劳动简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总结出了劳动中许多特征不同的分动作,提高了劳动效率。 3) 甘特工作计划的原则。甘特的贡献主要有:甘特图表、任务 奖金制度、非金钱因素论。甘特还认为,提高效率的最重要源泉是管理人员的工作方法而不是劳动者。

(领导管理技能)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第四章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第一节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研究的基本宗旨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不论其理论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二、两大研究领域 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 1、企业领导研究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 2、政府行政领导研究领域。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伯恩斯的《领袖论》等。 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业高度发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上、规模上,都占绝对优势,并且,企业的生存竞争非常激烈,这迫使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不断创新领导模式,这推动了企业领导科学的深入发展。 西方一般领导理论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领导研究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促进政府的领导改革,推动政府行政领导科学的发展。 企业的领导活动与政府的行政领导活动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如企业要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战略发展计划,政府也要为国家确定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社会的发展战略;企业要为顾客提供优质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