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型节事对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影响机理

大型节事对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影响机理

大型节事对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影响机理

吴国清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

INFLUENCE MECHANISM OF MEGA-EVENT ON THE URBAN

TOURIST SPATIAL DEVELOPMENT

WU Guo-qing

(College of Tourism,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Not only a social,cultural and economic event,mega-event is of great spatial attribute.In fact,it al-ways acts as the realization way of socio-economic practice.As implanted event,but also a great power source of transferring urban context,restructuring urban space and enhancing urban tourist competitiveness.Urban developments (such as new area construction and old residential area renovation )caused by hosting mega-event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ulti-functional area in the city and foster tourism-related in-dustries development which lead to improved tourist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s.Therefore,mega-event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tourist attractions,but also lead to unconventional evolve-ment in morphology,quality and scale of the urban tourist spatial structure.In short,the mega-event ha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n urban tourist space.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related definitions and tourist character that mega-event take (trigger →indicator →regulator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mega-event on the urban tourist spat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angle of time peak ,spatial fission,and opera-tional network.The author asserts that the mega-event brings opportunities to urban tourist spatial adjustment and update,what'more,it also induce the imbalance.So it is not only the dynamic and opportunity,but also pressure and challenge.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use of mega-event effect.By taking 2010Shang-hai EXPO for instance,the author explores the mutual development of 2010Shanghai EXPO and the urban tourist space.Located in Huangpu River waterfront area between Lupu Bridge and Nanpu Bridge,the EXPO garden congregates large mount of tourism-related industries.The EXPO garden becomes new tourist land-mark and growth pole,constructs waterfront landscape belt along Huangpu River,combines the traffic be-tween two bank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pu River toward world-class waterfront landscape.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the EXPO garden restructures and balances Shanghai urban tourist spatial structure which takes on balanced and multi-poles pattern.

Key words:mega-events;urban tourist space;influence mechanism ;2010Shanghai EXPO

文章编号:1003-2398(2010)05-0137-05

提要:大型节事(Mega-event )既是城市发展中的一项社会、文化、经济活动,也是一个重大的空间事件。事实上,社会经济实践往往最终都会通过空间事件而得以实现。基于对大型节事、城市旅游空间等概念的认知及节事活动相关“旅游角色”的诠释(“触发器”→“指示器”→“调节器”),从时间上的“峰聚”现象、选址上的“裂变”效应及运作上的“网络”互动等影响视角,探究了大型节事对城市旅游空间发

展的影响机理,并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实证案例,重点讨论了世博会与上海城市旅游空间的互动发展(形成上海都市旅游新增长极,提升黄浦江旅游发展轴功能,重构上海城市旅游空间核心轮廓)。

关键词:大型节事;城市旅游空间;影响机理;

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上海旅游资源与文化发展创新基地项目(CLA601);上海师范大学科研项目(DKL923;PL820)

作者简介:吴国清(1964—),男,安徽黄山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旅游、旅游标准化等。E-mail:wugq@https://www.doczj.com/doc/1715616553.html, 。收稿日期:2009-11-04;修订日期:2010-06-10

2010年第5期总第115期

人文地理

2010年第5期总第115期人文地理

1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节事”已被作为整合软硬两方面发展因素的一种有效手段。许多大型节事的筹办往往伴随着一定规模的城市建设,进而促进城市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会展业、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发展,从硬件和软件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水平,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是巨大而广泛的[1]。毋庸置疑,作为延续城市文脉、重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动力源,大型节事在我国城市旅游发展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随着城市旅游竞争日趋激烈,以节事为吸引物的旅游已成为城市旅游卖点中的一个重要组分[2]。大型节事虽然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偶发事件,但因直接导致城市旅游空间形态、质量及规模,在一定时期内出现非常规演变:引导推动城市旅游空间有序发展和跨越式提升,甚至可能重构或导致城市旅游空间发展失衡。因此,对大型节事的影响和评价研究,已日益受到政府、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

2大型节事及其相关“旅游角色”

2.1大型节事概念认知

在相关研究中,经常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探讨,英文中简称FSE(Festival&Special Event,Goldblatt,1990),中文译为“节日和特殊事件”,简称“节事”,指事先经过策划,具有明确的主题,针对广大公众,有组织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包括:节日、庆典、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体育等具有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专业人士参加。研究切入角度不同,划分出的类型也不同。例如,从研究事件的现代性角度出发,Roche(2000)把公众事件(Public event,指与公众关系密切的事件活动)划分为重大事件(如世界博览会、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特殊事件(如国际汽车大奖赛、区域性体育赛事);标志性事件(如国家体育赛事、大城市体育赛事/节日)和社区事件(如乡镇事件、地方社区事件)等。

关于大型节事(Mega-event)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诠释。Ritchie[3]提出大型节事的定义:从长远或短期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加其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事件活动。Getz[4]的定义是:节事的容量应超过100万观众,资本成本至少为5亿美元,并且其声誉应是一个“必看的”节事,从规模和重要性来看,特大节事是指能为东道主创造极高层次的旅游、媒体报道、声望,或经济影响的事件。杨兴柱等[5]认为大型旅游事件是以举办地综合实力为基础,在政府积极配合、媒体高度关注、公众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的大型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展示城市良好的形象,增加其吸引力和提高其经济收入。彭涛[6]认为大型节事尤指那些对主办城市、地区和国家有着重大影响的体育、商业和文化事件。

虽然对大型节事释义不一(国内对于Mega-event的翻译不一,如大型节事、大型活动、大型旅游节事或重大事件),但其内涵基本是一致的:从承办方角度看,大型节事往往由主办地政府主持,有较强的官方活动性质和明确主题;从吸引力范围看,大型节事的参与者或参观者人数众多且分布广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参与度十分深广;从媒体覆盖率看,大型节事吸引众多国内外主流媒体的长期注意;从影响程度看,大型节事对主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产生深厚而持续(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综合性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都把大型节事作为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契机。比较而言,在西方大型节事是克服城市衰落、实现城市更新的重要措施,其运作机制和体制,采用以专业机构运作为主的市场模式,而在我国大型节事则是提高城市地位、实现城市发展的一种途径,以政府主导、市场辅助的运作模式为主。由于规模巨大,大型节事影响非常复杂。从总体上看,对节事的关注,太过于趋从经济。当然,并非所有的节事都能给城市发展带来良性作用,缺少对于城市本身发展考虑的事件运作,非但不能激发城市的跨越提升,反而会对城市发展产生负面影响[7]。

2.2节事活动的相关“旅游角色”:“触发器”→“指示器”

→“调节器”

有学者认为筹办和举行大型节事最大的经济受益产业之一是旅游业。城市旅游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正如Getz (1997)指出“事件的强大号召力(Appealingness)”可以在短时期内促进事件发生地的口碑获得“爆发性”提升,大型节事为城市旅游营销提供了契机和场所。媒体对大型节事高强度、多方位、大规模宣传报道,以及主办城市旅游形象设计、节事促销等增强了受众对举办城市的记忆与联想,丰富了参与者对城市的情感体验,十分有利于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节事的成功举办又强化了主办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标识性,对主办城市旅游服务能力的提升、潜在旅游者的爱好趋向上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并通过“旅游消费链”的推波助澜,使得主办城市的旅游人数增加,旅游者停留时间和消费支出增多。因此,“节事”起到了“触发器(Trigger)”和“催化剂”、“助推剂(Catalyst)”等作用。

随着大型节事成为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最佳动力与手段,其对城市旅游整体发展程度和质量亦具有“指示器”作用:节事活动越丰富,旅游经济越发达,城市旅游发展水平也越高。由于大型节事为城市旅游提供了可预期的巨大需求,使得城市各方面资源都被调动起来。从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的机制来分析,大型节事通过提高城市的组织能力、引领城市文化、塑造友好开放的城市旅游环境等方面营造城市制度环境;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新建标志性场馆等方面构建城市物质环境。许多非常规的大型城市项目得以超前规划与建设实施,特别是公共交通(旅游通道)设施(如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地铁),先进的通讯网络和与特定事件相关的设施(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建设等,带动城市综合功能新区的形成,刺激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因此大型节事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调节器”。

3大型节事对城市旅游空间发展影响路径

城市旅游空间是旅游活动在城市空间地域上的投影及空间表现形式,是一种可以填充各种具有旅游意义的物质(如自然生成物、人为构筑物)和非物质(如文化符号)空间要素的实体空间,具有提供休闲、娱乐、旅游、文化产品的功能,也是城市空间主要的人流聚集场和扩散场之一[8]。任何空间一旦具有旅游意义,就成为旅游空间,它可以在某种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被赋予各种旅游体验活动的指向[9]。它受城市旅游经济活动的影响,呈现持续动态地过程,从时空范围和影响主体角度对大型节事旅游辐射效应的外部表象梳理发现,其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来源于政府、市场、社会等多种因素,体现在旅游的需求惯性、注意力的延伸和产业关联等之上;外力作用在短时间内刺激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如奥运会、世博会等都会对举办城市旅游发展形成外部突发性驱动力,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旅游收入、刺激消费、改善城市形象等方面有明显作用,并在举办场地选择、基础设施配套、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旅游空间演化轨迹。

图1大型节事时空影响与城市旅游空间发展角色演进

Fig.1Temporal-spatial Influence of Mega-event and

Its Evolving Role on Urban Tourist Space

3.1时间上:“峰聚”现象

节事在旅游方面最重要的效应之一是吸引旅游者。大型节事拥有天然的聚光灯效应和人流汇聚作用[10],如奥运会、世博会、世界杯足球赛、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等,不仅本身构成旅游吸引物,且具有极强的旅游产业带动性,由于其客源吸引具有国际性(吸引国外旅游者相对比较多),还直接促进海外客源市场的增长。在带来大量国内外客流的同时,伴随着物流、能流、信息流,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对城市产生最直接的冲击性影响,其冲击波可以促进城市旅游上一个新台阶,也可能导致一些城市功能的窒息,使得城市旅游形象受损。相关研究也显示,大多数标志性事件至少可以创造短期的旅游增长,即呈现出时间和空间上影响作用力的相对集中性;而在事后,或是继续增长,或是回归到正常趋势上。

大型节事对目的地主体行为影响体现为三个递进现象(三重现象,Triply Group Phenomena,简称TGP):节事观

众(参会/参展人员)超常规拥入而引起的“峰聚”现象(Visitors Crowding/Peaking);部分游客考虑到“峰聚”现象选择不在节事举办期间前去旅游的“回避拥挤”现象(Tourists Avoiding Crowding);节事观众超过举办地可接受极限情况下当地居民出现的“反旅游现象”(Anti-tourism of Residents)。为了避免后两种现象的出现,在大型节事的旅游策划与空间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多方合作(Multi Collaboration),充分发挥各种利益主体及相关组织机构的作用。由于节事影响和效应具有时间衰减的特点,应建立和实施“从特殊事件到特殊地方”的旅游发展机制和战略,即通过大型节事的举办推进城市旅游的品牌化—品牌进行重新定位(destination brand positioning),以克服其所产生的后事件效应。

3.2选址上:“裂变”效应

就大型节事选址本身而言,是特定空间为特定活动服务。为大型节事修筑的场馆在成为城市新地标的同时,往往也成为城市最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如昆明世博会后,世博园成为昆明市重要的旅游景观;为北京奥运会建设的“鸟巢”和“水立方”自建成后就成为北京市新地标景观。综观节事场馆的区位选择,大都是受特定时空要素作用如当时各种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为获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其空间发展模式基本上可抽象概括为内聚和外拓两种型态。内聚型,指以巩固和发展原有城市空间为主,通过依靠以及提高已有场馆、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与服务能力的方式来满足节事活动的需求。外拓型,指跳出原有城市空间,结合设施建设开辟城市新区,对城市空间进行整体重塑,并由此推动城市空间发展。内聚和外拓两种空间发展模式的划分主要是相对于整体空间和特定时期的发展重点而言,是一种抽象概括,现实中大多数城市旅游空间发展很难将其绝对地归为某一种模式,往往是混合型。

大型节事具有特殊性和突然性等特征,有时是“天外来物”,可能对主办城市原有功能、环境和运转秩序产生一定的冲击,存在着容纳和对抗的矛盾;对于地区发展、文化延续来讲往往要经历一个“强行割断”和“强行注入”的过程。大型节事营造的“旅游增长极”的“裂变效应”(指在聚集、整合和重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的过程中,通过全新的机制极大的释放要素潜能、提高配置效率并对周边经济活动和经济联系产生巨大的冲击),实现了旅游要素合理流动,催生了可观的旅游经济效益,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使得整个城市旅游都处于大幅度、跳跃式的升级状态,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旅游内涵,并推进城市旅游空间调整和完善,对举办城市的周边地区亦能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加速城市旅游和区域旅游一体化互动发展(“区域蔓延”)。

3.3运作上:“网络”互动

大型节事的综合空间影响力往往呈现不连续的面状延展与点状分散结合的特点。节事活动宛如一根无形的线将城市范围内呈“碎片”化分散的旅游景观,传统的、跨时间的民俗活动项目等串成“网络”,顺应了现代城市快节奏、高速度的要求,使旅游者身临其境,留下美好的回忆[11]。大型节

吴国清:大型节事对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影响机理

2010年第5期总第115期

人文地理

事可谓是城市旅游资源的“总动员”,重新盘活、配置和组建城市旅游新的产业链,促进旅游服务系统全面升级,提高旅游产业运作效率,带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如信息、物流、地产、金融等的互动,不仅是城市旅游的新亮点,也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快速发展的“引擎”,某种角度上看它是现代社会大型的“狂欢秀”。

因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往往由政府部门出面,对大型节事的运作实行整体协作,以维护大型节事举办期间的正常社会秩序。同时,政府行为在一段较长时间段内聚焦于节事,也能充分发挥节事的后续效应。许多国际性节庆活动,如美国玫瑰花节、西班牙奔牛节、新奥尔良狂欢节等,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了主办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和凝聚力,体现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并已成为城市、国家旅游发展的推动力和先导。例如,西班牙奔牛节,在长达4个世纪的历程中,每年7月8日—7月14日,从早8时至深夜24时,156项活动以时分的精确性分布在潘普罗那市固定的空间和时间,年复一年,百年不变,市政府为此印制大量的日程表和节目单,使远道而来的各国游客能凭着《节日指南》选择喜爱的项目参加。

4实证:世博会对上海城市旅游空间的影响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盛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历届世博会无不吸引千万世界各地的参观者[12],给旅游业留下“传世之作”-世博遗产(expo legacy )及其周围的配套设施已发展成为许多主办城市的旅游产业集聚区[13]。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借世博会之力,推动整个城市多中心格局的重构和“多心开敞”城市结构的完善,实现城市由单轴中心向多轴网络中心转化,进一步带动上海城市中心跨越式功能提升[14]的需求是刚性的。上海旅游业发展亦面临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任务,而2010年世博会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与助力。世博园区选址于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内,规划用地5.28平方公里,预计投资

30亿美元(带动延伸领域投资是直接投资的5—10倍);184天展会期间,预测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4.1形成上海都市旅游新增长极

基于上海城市发展和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需要,上海世博园区在空间布局上划分为五大功能区,从上海世博会后续利用规划看,其功能定位是建成上海市国际文化商务交流中心,发展会议展览、文化交流、旅游休闲和商务贸易,成为新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其中,城市标志性建筑(中国馆)、城市公园(世博公园)、大型会议中心(世博公共活动中心)、国际贸易中心、近代工业博物馆、文化研究与展示中心、黄浦江沿岸的绿带和贯穿整个园区的世博轴,组成世博园区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部分,给上海带来文化活动类、城市娱乐类、主题公园类等新型旅游资源,形成上海城市旅游产品体验性、难忘性的城市个性特征,促进旅游相关产业在世博园区域以非常规速度集聚,使得世博园区成为上海都市旅游新地标和新的旅游空间增长极。4.2提升黄浦江旅游发展轴功能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在上海城市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城市旅游空间角度,黄浦江所起的负面作用主要是割裂,进而影响完整的滨水景观意象的形成。选址在黄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不仅改善和“缝合”两岸交通,而且促进两岸区域功能的协同和完整滨水景观的形成,有助于黄浦江旅游发展轴的功能结构升级,从某种程度上弥消了黄浦江带来的负面效应。世博园区的选址与建设,作为沿黄浦江城市发展轴的一个重要节点和核心地区,拓展了黄浦江滨水发展轴,从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生态景观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完善上海滨水的跨河城市形态,打造完整黄浦江滨水景观带,确立黄浦江旅游发展轴三大节段的构架,塑造黄浦江旅游发展轴新格局(图3),并为黄浦江南段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平台。

4.3重构城市旅游空间核心轮廓

上海中心城区旅游空间结构是一种多中心组团状模式,小陆家嘴、人民广场、外滩和北外滩等集中体现上海都市旅游特色的旅游区呈四边形分布于浦江第一湾的东、西、南、北方向,从而形成了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核心旅游增长极,并与浦西徐家汇和浦东世纪公园两大次级旅游增长极共同构成三足鼎立格局。世博会驱动上海城市旅游功能重塑,特别是黄浦江两岸景观改造和生态优化,延伸水上旅游线路锻造上海都市旅游精品—黄浦江游,在加速黄浦江成为世界级城市水景岸线进程的同时,世博园区的崛起也使得上海中心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更加均衡,呈现多极化发展、南北互动的格局,即与徐家汇、人民广场—外滩—陆家嘴、世纪公园等共同组成一个多级的四角对峙状态的菱形结构(图4)。

图3黄浦江旅游发展轴空间结构示意

Fig.3Spatial Structure of Huangpu River Tourist

Development Axis

图4世博园区嵌入后上海中心城区旅游空间发展

Fig.4Evolvement of Tourist Space in Shanghai DownTown

after EXPO Garden Implanted

5结语

作为一种能够使城市实现跨越性提升的外部突发性动力[15],大型节事诸如奥运会、世博会等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

不总是积极的,相反地成为城市发展障碍的例子并非没有。但许多研究成果都支持“大型节事对城市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彭涛,2006)。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形式,大型节事加速了旅游客源流动,各景区特色旅游错位发展及旅游设施互助共享格局的形成,不仅增加旅游收入,扩大产业数量,更重要的是为城市旅游产业结构性调整和跨越性升级带来重要机遇,即借大型节事契机,加快城市旅游环境景观建设,整合提升乃至重构城市旅游空间,相反也会导致城市旅游空间发展失衡,可以说,它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城市旅游空间是一种动态空间,随着所反映的城市旅游内在联系的演变发生结构变动,呈现出在时间和空间上影响作用力的相对集中。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大型节事构成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推动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城市高标准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进而成为提升/重构城市旅游空间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乃至对周边地区的旅游业起到带动和整合作用。因节事的影响效应具有时间衰减的特点,为了使大型节事影响效应得到最大地利用和发挥,应特别重视建立并实现大型节事与城市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持续深化放大节事后续效应(综合效应、品牌效应、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

[1]扶国,张楠.重大节事对城市建设的影响[J].中外建筑,2005,(6):

68-70.

[2]胡燕雯.事件旅游:都市旅游竞争的制高点—以京沪穗为例[J].地

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78-81.

[3]Ritchie J R B.Assessing the Impact of Hallmark Event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4,23(1):2-11.

[4]Getz D.Event Management&Event Tourism[M].New York:Cog-

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1997.

[5]杨兴柱,陆林.大型节事旅游基本特征及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J].人

文地理,2005,20(2):47-50.

[6]彭涛.大型节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规划师,2006,22(7):5-8.

[7]边经卫.大型建设项目选址与城市规划管理[J].规划师,2004,20(8):

70-72.

[8]杨国良,黄鹭红,刘波,等.城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规划师,

2008,24(2):58-62.

[9]常疆.旅游空间刍议[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6(5):65-69.

[10]张金山.大型节事活动旅游效应的敏感神经[J].旅游学刊,2009,24

(2):8-9.

[11]戴光全.重大事件的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D].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2]刘丽,党宁,马和山.世博会对区域旅游的空间影响研究[J].北方经

济,2010,(1):64-65.

[13]Pearce Douglas.Tourist Districts in Paris:Structure and Functions

[J].Tourism Management,1998,19(1):49-65.

[14]徐毅松,范宇.延续、重构、提升、创新—2010年上海世博会地区后

续发展的初步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06,(5):8-11.

[15]吴志强,干靓.世博会选址与城市空间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5,

(4):10-15.

吴国清:大型节事对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影响机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