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_读后感_模板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

这本书是我假期的偶遇之获,是一位名将之后的叔叔与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之后所推荐。他建议我慢慢读,因为这本书的概念比较晦涩难懂,但通过作者梁漱溟先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风趣幽默但句句真切的话语阐述了生命文化的真谛。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之广、层次之深,确实不是一般高中生乃至大学生所好的那口。但我抱着试试的态度,读了下来,收获匪浅。正像我之前读到的娱乐至死里面讲到,读书与看书是两个层次:如果仅仅是看下来,那么这本书只能成为自己日后炫耀的法宝;但如果认真去读,哪怕底蕴层次不是我如今的阅历可以领悟到的,也是一盏引路的明灯、人生路上的导师。所以这样的出发目的去读,自然别有一番收获。

书的作者就不得不提: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大家,性格比较古怪,写书的动机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把那些自己学习领悟到的文化样法和最返璞归真的道理写下来,让后人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做学问,去昭苏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才能把生机剥尽死气沉沉的中国人复活过来。

先生直言不讳的说道:”很多同时代的百家,对东西方文化以及哲学思想的研究非常简单,用一些看似朗朗上口或是非常简单话语总结概括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别,而听上去是那么回事,但是经不起仔细的推敲,面对问题以一种非常静态的思维去思考,没有整体维度上的考虑。”

面对西方文化,觉得新奇,觉得对中国未来发展有益,就拔下人家的皮毛过来,铺在自己这个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体制上,还美名其曰称为洋务运动,这不是很可笑嘛?文化的交融不是强行生搬硬套,这样的产物啥也不像:真正有意义的做法是首先要去掌握西方化的本质,那就是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而东方化又分为两种,那就是印度化和中国化。这两种文化对生活的动机也是差之千里的。如此多的问题存在于此,就需要人们先理清思路再去谈治国方针。很多人又觉得这么多问题交织在一起如何下手解决,而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它按照严谨周密的逻辑顺序将这些复杂的本质一一分解,用解答证明题的思路将一切最本质的思想清晰明了化,真是不得不称赞其妙矣!

说实在话,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有兴奋,有纠结,有失落,有期望。

如果把这本书归为典型的文科书籍的话那简直是耻辱,其中论证的思路对问题的分析和归纳总结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理科所培养的嘛?文化哲学科学,它们真的是一家人。真正的文化就是每一个群体每一个民族在遇到问题时的态度和处理的样法,是一种经过理性思考过后传承下来的。空口无凭的大道理只会慢慢被掩盖在历史的长河中,而真理,也就是我们公认的那部分,恰恰就是理性的产物。而不同的文化产生的分歧,就是演变下来时的积累所形成的,一切归为一个原因,那就是环境。

自然人文环境造就了多样性,这里就提一下本书中的重中之重——西方化、中国化、印度化这三大文化分之的根本差别。(难道没有发现所谓的宗教,哲学思想也不过是这些文化的传播工具吗?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体的)遇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但方法不同,总结和收获不同,自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首先,西方化,刚才我借用了梁漱溟先生的总结,意欲向前为其根本精神的就是西方化!什么意思呢?就是奋斗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自我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对于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

求,这是生活本来的路向。具体的例子和分析我接下来一并讲。

第二,中国化,那就是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自我的满足。并不自己去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随遇而安,持这种应付问题的方法的人,只是自己意欲的调和罢了。这里的中国化不是指所有人都是这样的,而是代表了大部分人遇到问题时会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思考,不要说这不对,但是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事实,自古以来我们得民族就是这样解决问题的,这不,依然屹立于世界之上。上述的两种文化和下面的印度化全部没有好坏之分,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学会变通,灵活使用这三种态度看待人生。

第三,印度化,走这条路的人,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前两条路都不一样,那就是遇到问题时就想根本取消问题或要求,这时既不像西方化思维的人一样改造局面,也不像中国化的人一样与天地共乐淡化冲突点。他们所走的路就是违背生活的本性,因为生活的本性是向前要求的,所以对于种种欲望或者说意欲保持禁止的禁欲思维归于印度化思维。

想想看,还真的是这么回事。佛教的创始人——后来修行成佛的释迦摩尼就能很好的印证这个观点。他本是一介凡人,但是通过苦行僧的方式磨砺自身方法,让他领悟了世间的真谛:人生下来就是要遭受磨难的,或多或少,只有自己有一颗向善的心,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遇到问题,以退为进,天地才能和谐,万物才能生生不息。正是受到这种文化的浸入,让印度的”自性”“神我”思想响彻世界。

可以说,这三种文化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已经渐渐谈话了空间上的限制;可以说,我们身边的朋友家人一定全部受到这三种文化的影响。但这其中最主要的,恐怕还是中国化。

中国化是以意欲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人的思想是安分、知足、寡欲、摄生,而绝没有提倡要求物质享乐的,也没有禁欲的思想,说白了,就是老子说提倡的中庸思想,不破不立。做个假设,如果中国现在已然闭关锁国的话,自身的体制是没有任何原动力去驱使我们前进的。如果没有当初西洋文化的入侵,我们自身的社会体系里会出现民主、科学这些字眼嘛?飞机轮船电器会被我们发明吗?答案虽然不得而知,但是恐怕大家自有看法了。

信玄学而无科学,一切以表象自然为根据,无整体大局之探索;只有术而无学,一切以应对现实局面,被环境而改造而非改造环境,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西方化呢?刚才已经提及,一切动机以解决问题为主,尊重科学,提倡民主,以自我为意欲为核心要义——创新,创的就是新自然,创的就是新自我。如今我们国人在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技术,没有自己拿的出手的创新,那就是因为固化的思想令无数的创造力所束缚。看看古代四大发明的创造时期,都是思想上非常开化的年代,是各个地域思想在逐渐认识的基础上交融汇合处的产物,但是一旦重新凝结下来之后,保守内敛的守则继续影响着所有人。

而对于宗教的这个方面,梁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要想全盘讲解估计还需要很多篇幅,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总结一下,梁先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最后一位孺人,正是因为他是真真正正的做学问,而不是为了迎合时局而委身屈尊。这也为他后来的坎坷人生路埋下伏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有了他对于文化社会的独特看法以及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让中国近代的发展有了一条清晰明了的道路,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找准了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尽管他的著作在当代可能已经很少人关注了,但是他一直认为,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传承永远不会磨灭,永远都会有喜爱甚至愿用生命去捍卫的人去去发扬的。他们这代人发现的问题,需要后人不断地努力去解决,而不是坐以待毙、故步自封。

在不断积累学习中,独立思考和对事物整体判断并作出引领作用的人一定会出现,世界发展的未来就在他们的手上。每一代有思想并能对社会有影响的人,不一定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他们是孤独的,也是可敬的。当自身的积累到达一定的时候,展示的平台自然由他们创造,就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世界。而梁先生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他相信有一部

分人愿意传承他的遗志,为了昭苏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而奋斗,那种向前的积极的改变环境的态度才能拥有力量,才能真的让中国人完成伟大的觉醒。这种对未来美好的希冀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找到了始终没有出现的那份信仰。我想,我愿意去尽我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学习积累,以后去改变,去传递那种向前的态度给每一个沉浸在浮华的物质世界中的满足现状没有看清事实的人。而这,也许同样是我们,甚至是每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方向: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坦荡人生!

图文编辑:王炳轩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心得

“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

---冯友兰,1947,6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这本书是是冯友兰先生任教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所著,意在向美国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所以其风格便是通俗易懂,作为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是再好不过的了。此书与很多哲学书籍若不是太专业,就是通俗到了乏味,没有价值的地步不同,它堪称是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中国哲学的内涵远远超过孔子和老子,或儒道两家著述所涵盖的范围。在二十五个漫长的世纪里,凡西方哲学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中国的思想家们无不思考过。还应看到的是:在多少世纪里,哲学家们所属的学派,尽管还继承了自古以来的名称,其思想内容却随时代的变迁而十分不同了。举例来说,如果孔子像佛家轮回理论所说的那样,转世到十二世纪朱熹的同一时代,他大概很难想到,朱熹的思想竟成为当时正统的儒家思想。

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曾经与一位很敬佩的长者讨论人的信仰问题,他说:“人要是没有信仰便是衣冠禽兽,有权有势者是衣冠禽,无权无势者便是衣冠兽。”并解释说:“有些人在伤害了别人后不会内疚,没有负罪感便是因为没有信仰”。他所指的没有信仰便是没有加入宗教。他的这句话久久以来萦绕在我的耳旁,使我的内心难以平静。然而这本书的第一章便解决了我的这一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的权威逐步降低,很多人变得不信宗教了,维护传统的人为此感到悲伤,为那些不信宗教的人们感到惋惜,认为他们已经堕落。如果除了宗教,别无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的确应该惋惜他们。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他们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只能把自己陷身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这也是我所担心害怕的。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哲学的存在,它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获得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获得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的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便能够正视宗教的洪福,最重要的是通过哲学能够获得更高的价值。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墨子篇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墨者也是我很羡慕,很钦佩的一群人。墨者来自于周代天子,诸侯,奴隶主手下的军事专家,因为周代后期奴隶制度的解体,他们丧失了爵位,流散各地,谁雇用他们就为谁服务,所以也被称为“游侠”,《史记》说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游侠列传》)。这是游侠的职业道德,大部分的墨学便是这些道德的发挥。然而墨子及其门徒却与普通的游侠不同,普通的游侠只要得到报酬,或是受到主人的恩惠,那就不论什么仗都打;墨子及其门徒则不然,他们强烈反对侵略战争,所以他们只愿意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这也是他“非攻”思想的表现。

墨子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兼爱”,这也是其思想的中心概念。按墨子的意思兼爱便是仁,

义,这也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延伸,在墨者的团体内是真正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也是后来的侠客们常常说的话)。令我羡慕的这一点不光表现在墨者团体中,更表现在他们对待朋友的时候,他们“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他们愿意为朋友做到他们能做到的一切。这能不让生活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人们羡慕吗。当然墨家兼爱的思想不止对个人为人处世方面有利,对全天下也是很有利的,特别是对构建我们朝思暮想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更是意义非凡,用墨子的话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兼爱中》)试想要是墨家思想够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得到推广,那哪来的世界大战,哪来的朝核,伊核问题,哪来的基地组织,那样的话哥本哈根大会也不会那么尴尬的闭幕了,解决全球气候问题那还不是很随意的事情。

心态决定一切

很早就听说过“心态决定成败”这句话,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心态不光能够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甚至能够决定你这个人的一切。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一世烦恼,忧愁真的是不可计数,这些烦恼,忧愁来临的时候正是考验我们心态的时候,心态好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态不好便可能酿成千古罪恶。拿“11.27”北京特大杀人案为例,如果李磊的心态足够的好,他就不会因为从小父母管教严厉,妻子争强好胜而长期积怨,最终杀妻灭子,刺死双亲,酿成震惊全国的杀人案。由此本应该幸福美满,令人羡慕的家庭一去不复返了。如果李磊能够懂得佛学的思想,用“有”和“无”去泯灭心中罪恶的火焰,用“业”

的结果去督促放下手中的屠刀,这一惨绝人寰的血案便不会发生了。

以上我提到的这些仅是看过这本书后所思所想的一小部分,由于篇幅的原因,暂且写到这里。但不可否认,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也对哲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哲学思想,引起了我更多的对于人生,对于名利,对于情感的思考,而所有的这些都会使我受益匪浅。

&n

[1] [2] 下一页

我们二年级啦读后感

我们二年级啦》这部手记如实地记录了看云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走入儿童阅读的美好世界的温馨历程,读后感触颇深。这部手记记录了她的真实,上课,改作业,做测验……这部手记也反映了她的朴实,书中没有大量的理论说教,也没有任何游离于教育之外的走秀,有的只是自己真实的一言一行。更让我感动的是薛老师能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毅然削减对课本的依赖性,把目光和精力分给广阔的课外阅读,把语言世界丰富多彩的一面展示给孩子。她能给孩子们展示那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真正把孩子引领进广阔的阅读天地间。在二年级,她开始将大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介绍给孩子们。日有所诵、童化之路、图画书讲述、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

“童年意味着创造,童年充满生机。阅读童书,至少是我的必需。做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知道好书是什么,想方设法,把好书送到孩子的手里。”这是《我们二年级啦》封面的一段话,唤醒了内心对阅读的渴望。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每天都要大声朗读一小时,或在旷野,或在空屋子,或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尽管他们不一定能懂,但这也是一种熏陶,熏陶得这群小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甚至爱大声读书的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在读,只要这周比上周进步了,就值得高兴,就应该鼓励。“只要尝到了读书的快乐,喜欢读书了,所有的问题,就都将如入了热水的盐块,自会融化的。”她语重心长的告诫让人警醒;“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从书中,()我们可以真真切

切地感受到她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儿童阅读的推广人。她在书中写道:我带孩子们读书,绝不光是为了功课,而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播种快乐,播种幸福,培养幸福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师的职责。

面对当前语文教学形式的日新月异,她却岿然不动,以自己的“我爱读,带学生读;我爱写,带学生写;我爱思考,带学生思考。”应对外界的瞬息万变。她更像一位诗人,守望着自己的园子,悠然地侍弄一株株花草,只管耕种,不问收获,欣然享受“鲜花灼灼开放,小树蓬勃生长”的甜蜜与幸福。

她的书籍唤起我们语文教师“亲近母语”的责任。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让孩子们亲近文学、亲近阅读、亲近母语,让更多的孩子喜欢读、喜欢背。看薛老师引导孩子诵读背诵儿歌、美文、“日有所诵”的好处,不由得联系到自己的阅读教学,自己抓学生课外阅读还是比较欠缺的,薛瑞萍说“什么是绝招?简单的功夫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看来今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研究如何把学生的课外阅读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时时处处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美丽,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坚持不懈地对学生“日有所诵”。

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引起了我的很多的思考,也让我学到了许多,但是,这些对一个人成长的功效远不及图书厚重、深远,现在的学生少了太多的想象力、创造力。无论什么都不能代替经典文本阅读对人一生成长的需要。作为语文老师,我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力求做得更好!真正践行“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小说凤求凰读后感余宝的世界读后感我不是完美小孩读后感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之探索火山之谜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之探索火山之谜》,这本书讲了导游小黑带作者来到五大连池山,考察火山喷发的历史和喷后的新景象和资源。给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喷后带来的景象和资源。

五大连池火山景色优美,虽然经受了岩浆的炙烤,却并不荒凉。在没有土壤、不存雨水的火山熔岩上,也有生物的存在。火山杨,便是这种生物,它长在老黑山火山口岩石缝隙里,是跪着生的。虽然长有油绿的叶子,却极其稀少。据说火山杨要想长成碗口粗,需要数百年的时间,火山杨,不是它的学名,而是写意的,是有精神的,它每天接受独特的风吹雨打,每一枝、叶、根、树干,都在书写生命力的顽强!这让我想到了学过的一首《小草》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

五大连池火山形成了丰富的资源,五大连池有位列“世界三大冷矿泉”之首的火山矿泉水,它种类繁多,有碳酸矿泉水,有重碳酸盐矿泉水,还有偏硅酸矿泉水等等,这些圣水不仅可饮用还可医用,是极少见地复合型珍贵矿泉水资源。还有珍稀濒危植物,如石竹、钝叶瓦松、红皮云杉、野生大豆等等。

读完这本书,我也和作者一样爱上了五大连池。等我放暑假,一定去实地,感受它的神秘、圣洁和博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