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下

A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下

A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下
A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下

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下

一、选择题:

1;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

下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

B.两支试管中的铁片均被腐蚀

C.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

D.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2;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ZnSO4溶液B.NaOH溶液C.稀硫酸D.CuSO4溶液

3;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

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该无色气体为O2

B 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

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

珠生成

该气体一定为H2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

D 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烧杯外壁发烫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

4.(2013吉林省)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

B.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C.用氢氧化钡溶液区分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钠

D.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5.(2013北京市)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6.(2013泰州市)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

A.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

B.检验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其燃烧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观察有无水雾C.实验测定某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加入硫酸,再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D.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氢气,用锌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收集7.(2013苏州市)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的结果。若要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

...的是

A.干燥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

C.用盐腌渍D.加浓盐酸

8:(2013苏州市)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右图所示取2

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显著差异,所用液体合理的是

A.蒸馏水B.稀盐酸

C.酒精水溶液D.硫酸钠溶液学科王

9:(2013沈阳市)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

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高温Fe+ CO2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10.(2013日照市)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11 (2013济宁市)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 ①稀硫酸②硫酸铜

B. ①稀盐酸②硫酸锌

C. 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

D. ①稀硫酸②氯化镁

12.(2013青岛市)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

是()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13.(2013天津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选项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

A 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B 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C 锌粒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 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14.(2013昆明市)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③

15.(2013迪庆州)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二、填空与简答:

16:四氧化三铁可用于医疗器械、电子等工业。某实验兴趣小组从工厂采集废液(含FeSO4和少量ZnSO4、MgSO4),进行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

【阅读资料】

(1)25℃时,去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表3。

Zn(OH)2Fe(OH)2Mg(OH)2

开始沉淀的pH 5.7 7.6 10.4

沉淀完全的pH 8.0 9.6 12.4

表3

(2)25℃时,Zn(OH)2可溶于pH>10.5的碱溶液。

(3)制备Fe3O4的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往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

(2)操作a的名称为。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等。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溶液1所含溶质有(至少写两种);溶液3所含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4)该实验取废液100g,最终得到产品四氧化三铁质量为3.48g,则原废液中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精确到0.01%)。

18.(2013广州市)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假设2:含KOH和K2CO3;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检验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19: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 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 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 2SO 3)。

已知:H 2SO 3易分解生成水和SO 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 2SO 4;H 2SO 3和SO 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 酸雨是pH 小于______的降雨。

(2) 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 2,以生石灰(CaO )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 2与

O 2化合生成CaSO 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 或H 2SO 4反应制备SO 2,Na 2SO 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 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

KOH ,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 2SO 3 猜想2:___________

猜想3:既有K 2SO 4,也有K 2SO 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1 各取2mL 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 、B 两只试管

2 向A 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

证明含有K 2SO 3

3

向B 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 2SO 4,则猜想3成立

20: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右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经初步分析:无色气体A 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 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 2O 3+3CO 高温2 Fe+3CO 2,请写出反应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 和黑色粉末B 的成分进行探究。

O 2 Fe 2O 3、C 无色气体A 高温

黑色粉末B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 中可能有CO 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 。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 假设二:只含有 。 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下图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当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 的成分为: ,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

假设三成立 化学方法

取少量黑色粉末B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假设三成立

写出黑色粉末B 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交流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中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 。

21.(2013哈尔滨市)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 、B 、

C 、

D ,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进行实验】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由此甲同学认为A 一定不是(1)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 甲同学的结论:A 是氯化钡溶液。

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A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3)_________ _______溶液,

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4)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A 。乙同学继续实验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观察到C 中产生气泡,D 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写出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色气体A 澄清石灰水 Ⅰ 浓硫酸 Ⅱ 灼热氧化铜

乙同学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

【反思与评价】请指出甲同学区分上述四种溶液时,在实验方法上的一点不足之处(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2013孝感市)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后果发生。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23.(2013鄂州市)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l3浓溶液浸润,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转化为黑褐色物质。针对该黑褐色物质,甲同学认为其中含有单质铁;乙同学则认为不含单质铁。为验证各自的猜想,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的微小气泡产生。如果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提出疑问:(1)中实验产生的气泡也可能是滤纸碳化后吸附的空气。为此,甲同学又做了(1)中实验的对比实验:,观察到有微小气泡产生,但很快停止。证明(1)中实验产生的连续的微小气泡是由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

(3)通过以上探究,乙同学赞同甲同学的观点,在甲同学的启发下,乙同学提出了另一种证明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的方法: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现象,说明其中含有单质铁。

24. (2013黄石市)KOH溶液中含有H2O、K+、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KOH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KOH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猜想1:KOH溶液中的H2O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2:KOH溶液中的K+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3:KOH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猜想1不成立 ②用试管取少量KCl 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猜想2不成立 ③________________,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变红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理由是______。 【拓展】①向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KOH 固体应__________保存。

25 (2013荆州市)化学实验室需经常取用NaOH 溶液,当多次揭开其瓶盖后,同学们猜想该试剂可能

部分变质了,若这种猜想通过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请完成下列各题: (1) NaOH 溶液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下面是小强同学设计的验证过程,请根据实验现象和你的理解填写下列空白处:

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的结论 ①

用试管取待测液少量,向其中滴加稍过量的 ▲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 + ▲ = ▲+ BaCO 3↓ 溶液中含CO 32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 溶液。

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含OH -

(3)若将②中加入的溶液换成某盐溶液,会产生与②中不同的实验现象,也可得出②中相同的结论。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盐的化学式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7.(2013连云港市)“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

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 燃烧的条件 B. 铁钉生锈的条件 C. 证明CO 2与NaOH 反应 D. 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 ,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

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

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 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 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 溶液(瓶②)进行

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 2 与NaOH 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28.(2013镇江市)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一、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二、为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写化学式)。

(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测】:

查阅资料1:Mg(HCO3)2能溶于水。

①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

②白色固体可能是▲;

③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

【实验】:

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溶液,观察到▲,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

查阅资料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

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22.6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含有▲,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8.8g,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 。

29.(2013淮安市)牙膏中常用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作为摩擦剂。某同学对牙膏中摩擦剂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查阅资料】CO2+Ba(OH)2=BaCO3↓+H2O,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实验装置】

根据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

①搅拌B、C 中的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C中过滤出BaCO3沉淀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和玻璃棒;

(4)实验中准确称取三份牙膏样品,每份4.0g,进行三次测定,测得生成BaCO3的平均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得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0.(2013淮安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过实验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和总结,如题18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 +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Ca(OH)2溶液呈_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根据反应③得出结论:实验室存放碱溶液时需_____________;

(4)丁同学将Na2CO3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2013盐城市)盐城盛产的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 。

(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 。

(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 色

(4)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

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

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

丙同学推断有Ca(OH)2、也有Na2CO3

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探究结论】▲ 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知识应用】①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 。

②料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烧碱。现行配方中,直接用烧碱代替石灰和纯碱作用生成的烧碱。若加工10Kg的鸭蛋,需要烧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32. (2013沈阳市)化学小组同学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部分实验内容。【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号试管:固体溶解,

产生气泡,放热。

②号试管:a、金属活动性:镁铜(填“>”

或“<”)

b、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③号试管:绿色粉末逐

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蓝

色。

④号试管:绿色粉末逐

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绿

【发现问题】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形成的CuSO4 溶液显蓝色,而盐酸反应形成的CuCl2溶液显绿色。

【提出问题】同样都含有Cu2+ ,为什么③号试管中的CuSO4 显蓝色,而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显绿色?

【假设与猜想】猜想一:若溶液中Cu2+ 显蓝色,则SO42- 对Cu2+ 显色无影响,而Cl- 对Cu2+ 显色有影响;

猜想二:若溶液中Cu2+ 显绿色,则;

猜想三:……

【实验验证】同学们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案初步验证猜想一,请你补全实验所需试剂;

方案一:取少量③号试管中的CuSO4 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方案一:取少量④号试管中的CuCl2 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评价与反思】同学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溶液颜色成因复杂,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

学习。

33(5分)取铜、锌混合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加入稀硫酸至固体恰好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滤渣中一定有①;滤液中溶质一定有②。

(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和与滤渣成分对应的滤液中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⑴铜;硫酸锌⑵向滤渣中加盐酸若有气泡,滤渣为铜和铁,则滤液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若滤渣中加盐酸无气泡,滤渣为铜,再向滤液中加铁片,有红色固体出现,滤液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硫酸铜;没有红色固体出现,滤液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

34.(2013本溪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

上图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

小光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讨论】你认为△的猜想一定不合理。

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的猜想,理由是△。

【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预期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小光的猜想正确

34(2013抚顺市)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小倩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倒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

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改进实验】小娜使用与小倩相同的试剂,通过改进上述实验中某一步的操作方法,

不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还能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小

娜改进的实验操作中关键的一点是△。

【反思评价】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无色酚酞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你

认为△(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

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

【拓展延伸】不是所有的碱与硫酸反应都无明显现象,例如 △ (填一种碱)与硫

酸反应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35.(2013辽阳市)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酸和碱到底能否发生反应? (1)该小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

化学试卷(供辽阳考生使用) 第5页 (共6页)

(2)同学们对(1)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做出如下猜想: 小明的猜想是:只有Na 2SO 4;

小亮的猜想是:有Na 2SO 4和NaOH ; 小丽的猜想是:有Na 2SO 4和H 2SO 4;

你认为 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 若要验证余下两种猜想中的一种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1)实验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的猜想正确

36.(2013营口市)小丽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

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丽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

【实验设计】为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丽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小红认为小丽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小红另外设计并完成了实验,请你帮她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猜想一 正确

步骤2:

37 (2013包头市)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毕后,对废液中溶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并振荡

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

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明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明同学取少量废液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后,酚酞不变色。于是小明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1)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处理废液只得到氯化钙溶液,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以上探究,如果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交流与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小明为探究Cu、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做了如下两个实验。请分析实验,完成填空。

(1)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铝丝表面附着一层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2)试管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现象明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通过实验探究,Cu、Al、A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9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放有装有白色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某同学对一袋久置在空气中的干燥剂进行了探究。

他先取部分久置的干燥剂倒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然后对滤液的酸碱性和白色固体的组成作了探究。

【实验探究一】探究滤液的酸碱性

该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性,你认为该滤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实验探究二】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

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O、Ca(OH)2、CaCO3。

他查阅有关资料得知:

CaO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分析判断】你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实验操作】下面是该同学设计的进一步探究白色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倒入适量

水,充分搅拌、静置;

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上层清液呈现色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氢氧化钙

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

中,滴加稀盐酸

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总结反思】

(1)只通过以上实验,还不能证明这袋久置于空气中的干燥剂是否含有CaO。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2)请你简述一个证明这袋干燥剂中含有较多量CaO的简易实验:

40.(2013湛江市)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填化学式0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

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问题讨论】

(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乙同学(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

41 (2013山西省)化学小组同学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工厂的有关资料后,推测出污水中可能含有HCl、Na2SO4、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同学们取污水进行了探究:(已知Na2SO4溶液呈中性)

(1)测污水的pH:取一张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为pH=2,由此可知:污水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可能有Na2SO4。

(2)检验Na2SO4是否存在:甲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污水,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的_______________溶液,振荡,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污水中有Na2SO4存在。乙同学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探究,同学们确定了污水的成分。

为使排放的污水中不含酸或碱,可向污水中加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2013酒泉市)几年前,一辆载满20t 电石的挂车,在浙江滨江区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事故路面上洒落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燃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也束手无措,场面让人震撼。大家对电石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一起与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 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常见的可燃性气体中,乙炔(C 2H 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猜想与假设】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氧气、氢气或乙炔(C 2H 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氧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大家做出以上推断的理由是 。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原因是 ,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 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2)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固体溶解, 。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

固体不是碳酸钙 (3)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

试管中加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3滴 。 溶液变红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

固体是氢氧化钙

【反思交流】载有电石的货车可以在雨中整整燃烧一天而不熄灭,说明电石与水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5. (2013乐山市)小明和他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上一次实验后忘记塞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 ① 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② 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③ 该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验证】

【讨论】小明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1)(2)可推断,猜想②正确。而小张则认为猜想③也可能正确,理由是 。

于是小王又设计了如下补充实验:

(1)取原溶液少量于试管中,逐滴加入BaCl 2溶液至 。静置,分层。

(2)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CuSO 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化学方程式: 。反之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操作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

(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反思】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6. (2013内江市)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全部是NaOH ; 猜想Ⅱ:全部是Na 2CO 3; 猜想Ⅲ: 。 【实验与探究】 (1)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则证明猜想 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实验过程中产生 。

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 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实验如下:准确称取m 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 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 与n 的关系式为(用含m 和n 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 ;若猜想Ⅲ成立,则

m 与n 的关系式又为 。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猜想与假设】猜想Ⅲ:NaOH 和Na 2CO 3(1分)

47. (2013赤峰市)结合下列有关铁的实验,回答问题: (l)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这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 ①A 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B 中铁钉没有锈蚀,而C 中铁钉锈蚀,通过B 、C 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

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

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

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学科王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II、III证明:氧化铁的和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评价】

(2)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

(3)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它属于糖类

48.(2013重庆市)李兴同学将Ba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得到一种浊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李兴又将浊液过滤,并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里的溶质只有HCl;

猜想2: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H2SO4;

猜想2: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

【设计验证实验】

操作I:滤液验证猜想2

操作II:滤液验证猜想3

其中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该将药品更换成(填序号)。

A.AgNO3溶液B.BaCl2溶液

C.NaHCO3固体D.金属铝

1BC2 D3 4 B D 6AB7D8B9A10\C11A12A13BD14D15A 16⑴2 NaOH+ ZnSO 4= Zn (OH )2↓ +Na 2SO 4【或2 NaOH+ FeSO 4= Fe (OH )2↓ +Na 2SO 4】⑵过滤、漏斗、引流(搅拌)⑶硫酸镁、硫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镁(两种即可)、硫酸 18(1)2KOH + CO 2 === K 2CO 3 + H 2O (2分) (2)有气泡产生 (1分) (3)①过滤 (1分) ②CaCO 3 (1分)

③ 将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接下来的实验干扰 (2分)

(4)作钾肥(其他答案合理则可)(1分)

19(1)5.6 (2)2CaO+2SO 2+O 2==2CaSO 4 (分步写也给分)

(3)Na 2CO 3+2HCl=2NaCl+SO 2↑+H 2O (4)K 2SO 4

(5) 有气泡产生,品红溶液褪色(缺少“气泡产生”不扣分 20C+O 2点燃 CO 2 、CO 2+ C 高温2CO CO ; C ⑴CO 2、CO ;干燥作用 ⑵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 取少量黑色粉末B ,用磁铁吸引 部分黑色粉末被

吸引上来 化学方法

部分黑色粉末溶解,产生气泡

Fe+2HCl= FeCl 2+H 2↑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稀盐酸(写化学式也给分) 21

22

23(1)Fe+2HCl==FeCl 2+H 2↑

(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蒸馏水中(或将未用FeCl 3浓溶液处理的滤纸碳化后,再加入到稀盐酸中)

(3)有红色物质析出

高温

24猜想3:-

OH

操作③:用试管取少量溶液 现象B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结论Ⅲ:猜想3成立 理由是:酚酞试液本身含有水分子 应 密封 保存 不含-

OH 离子 27

28增强 (1)H 2 (2)Mg(OH)2

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②Mg(OH)2 84∶29(或29∶84或168∶58或58∶168,其它正确约分比例或2.9、2.90或0.35、0.345) 29(1)CaCO 3+2HCl=CaCl 2+H 2O+CO 2↑(2)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C 中 (3)漏斗(4)25%(5)偏大

30(1)碱性(2)HCl 和CaCl 2(3)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4)NaCl ;CaCl 2;取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31(1)蛋白质 (2)反应过程放热 (3)红

【交流讨论】C a (O H )2+N a 2C O 3== C a C O 3↓+2N a O H 【探究结论】甲 【知识应用】酸碱中和; 0.4Kg 32【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a.> b.

【假设与猜想】Cl - 对Cu 2+ 显色无影响,而SO 42- 对Cu 2+ 显色有影响。学科王 【实验验证】方案一:适量BaCl 2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方案二:适量Ag 2SO 4 (或AgNO 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3(1)2NaOH+H 2SO 4=2H 2O+Na 2SO 4

(2)【猜想】你的猜想:Na 2SO 4(或硫酸钠)

【讨论】小英 小明 溶液中含有硫酸铜,溶液显蓝色 34【实验探究】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2分)

【改进实验】将倒入稀硫酸改为滴加稀硫酸(合理即可)(1分) 【反思评价】酚酞溶液(1分)

变色效果明显(或便于观察,合理即可)(1分) 【拓展延伸】氢氧化铜(也可写化学式,合理即可)(1分) 35(1)红 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2)小亮 如果有NaOH 存在,含有酚酞的溶液不能为无色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锌粒

有气泡产生 (或没有气泡产生)

小丽 (或小明)

3622322CO NaOH Na CO H O +=+

猜想一:Na 2CO 3 猜想二: NaOH 和 Na 2CO 3(猜想一、猜想二可以互换)

理由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表述合理即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酸和碱(有答案解析)

2018化学中考题分类汇编之酸和碱 1.(2018广州)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H2O B.NaHCO3 C.Ca(OH)2 D.H3BO3 【答案】C 【解析】H2O属于氧化物;NaHCO3属于盐;Ca(OH)2属于碱;H3BO3属于酸。故选C。 2.(2018重庆A)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答案】B 【解析】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加水稀释食醋,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pH变大;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醋酸属于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铝是活泼金属,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铝和氢气,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故选B。 3.(2018北京)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油污净(12~13) B.西瓜汁(5~6) C.洁厕灵(1~2) D.橘子汁(3~4) 答案:A 解析:pH>7即呈现出碱性,故应选择A答案。 4.(2018邵阳)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浆 B.唾液 C.胃液 D.尿液 【答案】C 【解析】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胃液的pH最小,胃液酸性最强。故选C。 5.(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Fe B.CO2 C.Fe2O3 D.NaCl 答案:B 解析:NaOH物质分类属碱,碱的化学性质有四点,其中一点是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选择B。 6.(2018天津)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答案】A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 doc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 1.(201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 【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则有10-a V 1=10-(14-b)V 210142 1-+=?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 2.(2010全国卷1)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 磷消耗掉314mL 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 3与PCl 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 .1:2 B .2:3 C .3:1 D .5:3 【解析】设n(PCl 3)=X mol, n(PCl 5)=Y mol ,由P 元素守恒有:X+Y=0.25/31≈0.008……①;由Cl 元素守恒有3X+5Y=(0.314×2)/22.4≈0.028……②,联立之可解得:X=0.006,Y=0.002故选C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计算能力,涉及一些方法技巧的问题,还涉及到过量问题等根据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点评】本题是个原题,用百度一搜就知道!做过多遍,用的方法很多,上面是最常见的据元素守恒来解方程法,还有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得失电子守恒等多种方法,此题不

最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精品版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精 品版

烃 1.(全国理综I·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D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全国理综Ⅱ·6)20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 3.(天津理综·7)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C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聚乙烯 C.涤沦洗衣粉阿斯匹林D.石英橡胶磷化铟 4.(山东理综·10)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D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键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5.(山东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科形成4个C—C单键6.(重庆理综·8)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B 7.(宁夏理综·8)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B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广东理基·22)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 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D A.发电场的煤见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含解析

专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2018枣庄)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解析: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锌离子,不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不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和锌反应时,则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018巴中)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A.XYZ B.XZY C.YZX D.ZYX 【解析】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 3.(2018自贡)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2018全国卷1〕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2/S h TQ2/S 〔激发态〕 TiO 2/S TiO 2/S+ +e- l3+2e 3I 2TiO 2/S 3I 2TiO2/S+I3 以下关于该电池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 3-的浓度可不能减少 【解析】B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13-+2e-=3I -; A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 有减少;C正确,见B选项的解析;D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确实是: 还原. 氧化 I「3I-的转化〔还有I 2+| 一二|「〕,另一部分确实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 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 【答案】B 【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 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养,能否适应生疏的 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咨询题等 【点评】此题立意专门好,然而考查过为单薄,而且取材不是最新的,在3月份江苏省 盐都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第17题〔3〕咨询,与此题极为相似的模型,这对一些考生显得不公平!

2018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练习:06原子结构及元素(含答案)

原子结构及元素 一、选择题 1.【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近日,中国在四川某地发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锂矿,储量高达52万吨,被称之为“中国锂谷”。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下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最是6.94lg D.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答案】D 2.【2018年湖北省随州市】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单质(I2)是由碘原子直接构成的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C.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D.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A 3.【2018年湖南省岳阳市】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和癌症。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C.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 D.硒原子的核外有6个电子 【答案】C 4.【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侯德榜 【答案】C 5.【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铈原子的中子数是58 C.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 D.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答案】C 6.【2018年安徽省】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答案】C 7.【2018年广州市】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A 8.【2018年安徽省】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图像试题试题

图像试题 (2011烟台毕业)19.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①②③④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2011潍坊毕业)16.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将稀H2SO4滴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2011南宁)19.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2011遂宁)3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或治疗)过程,其中图象能正确表示对

应操作(或治疗)的是 A B C D A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份,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D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 (2011绥化)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2011黑龙江龙东地区)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锌粒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C.向H 2SO 4和CuSO 4混合液中滴加NaOH 溶液 加水的量/g A 反应时间/s B NaOH 溶液质量/g C 反应时间/s D A B C D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详解:溶解度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溶解度 一.选择题 1.(?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 .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 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确定物质能否全部溶解,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A、t1℃时,相同质量的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处没有提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的大小,错误; 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故溶液质量是75g,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正确;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相同,据图可以看出,C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错误;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2.(?巴中)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7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工艺流程题

2017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工艺流程题 1.(安徽)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氢气,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1)CaCO3 =CaO+CO2↑;分解反应。(2)物理;(3)过滤;漏斗。(4)做化肥或氮肥等。 2.(益阳)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以贝壳为原料制备CaO2流程如下: (1)气体X是CO2,其名称是二氧化碳;将过氧化钙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 (2)反应Y需控制温度在0~5℃,可将反应容器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产物是CaO2·8H2O,请写出化学方程式CaO2+H2O2+7H2O=CaO2·8H2O 。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H)2杂质,原因是CaO或Ca(OH)2过量,且Ca(OH)2微溶。 (3)Ca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1∶10 。 (4)为测定制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CaO2·8H2O的质量分数,设计的实验如下:称取晶体 样品50g,加热到220℃充分反应(方程式为2CaO2·8H2O=====△2CaO+O2↑+16H2O↑,杂质不发生变化),测得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2g,请计算样品中CaO2·8H2O的质量分数(CaO2·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16),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0分)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 2.(2.00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2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称氯化钠 B. 量水 C. 溶解 D. 装瓶

3.(2.00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4.(2.00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5.(2.00分)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2C+O 22CO C+O 2CO22CO+O 2 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6.(2.00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全部高中化学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全国通用

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 1.(09年福建理综·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 A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 答案:C 2.(09年广东化学·6)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 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3+ 答案:C 3.(09年广东理基·20)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 A个C12分子 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 A个Na+ 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答案:D 4.(09年海南化学·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 A 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l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答案:C 5.(09年江苏化学·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物质分类试题

物质分类 【2018年上海宝山区一模】30. 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 B. 冰水 C. 自来水 D. 汽水 【答案】B 【2018年上海宝山区一模】34. 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 红磷和白磷 B. 干冰和冰 C. 氧气和臭氧 D. 金刚石和石墨 【答案】B 【2018年上海奉贤区一模】29. 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NaCl D. 【答案】B 【2018年上海奉贤区一模】31. 互为同素异形的一组物质是() A. 氧气与臭氧 B. 冰与干冰 C. 银与水银 D. 水与双氧水 【答案】A 【2018年上海奉贤区一模】41.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属于X范围的物质是() A. 红磷 B. 干冰 C. 氯酸钾 D. 食盐水 【答案】A 【2018年上海虹口区一模】30. 属于氧化物的是() A. Na2CO3 B. O2 C. Al2O3 D. KOH 【答案】C 【2018年上海虹口区一模】33.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 CO和CO2 B. 石墨和C60 C. 氧气和液氧 D. 水和双氧水 【答案】B 【2018年上海虹口区一模】34. 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蒸馏水 B. 白醋 C. 芝麻油 D. 牛奶

【答案】A 【2018年上海虹口区一模】40. 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 氧气: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B. 氦气:保护气 C. 冰:人工降雨 D. 金刚石:电极 【答案】B 【2018年上海嘉定区一模】29.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空气 B. 可乐 C. 大理石 D. 蒸馏水 【答案】D 【2018年上海嘉定区一模】31.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 金刚石 B. 石墨 C. 二氧化碳 D. C60 【答案】C 【2018年上海嘉定区一模】41.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 N2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作灯泡保护气 C. O2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气体燃料 D.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杀菌消毒【答案】A 【2018年上海静安区一模】6.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 B. 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 C. 氧气作燃料 D. 氧化钙作干燥剂 【答案】C 【2018年上海静安区一模】11.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糖水 B. 大理石 C. 加碘食盐 D. 五氧化二磷【答案】D 【2018年上海静安区一模】12.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氧气 【答案】C 【2018年上海静安区一模】18. 既含游离态氧元素又含化合态氧元素的物质是()A. 氧气 B. 空气 C. 二氧化碳 D. 水 【答案】B 【2018年上海静安区一模】23. 下列物质的俗名错误的是() A.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B. 硫酸铜胆矾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

烃 1.(全国理综I·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D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全国理综Ⅱ·6)20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 3.(天津理综·7)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C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聚乙烯 C.涤沦洗衣粉阿斯匹林D.石英橡胶磷化铟 4.(山东理综·10)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D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键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5.(山东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科形成4个C—C单键 6.(重庆理综·8)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B

7.(宁夏理综·8)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B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广东理基·22)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 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D A.发电场的煤见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 9.(广东理基·28)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B 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苯和乙烯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10.(广东理基·34)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C.CO2和SiO2 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溶液

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液 1、(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2. (福州)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50mL量筒量水 B.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 将固体直接投人量筒中溶解 D. 将配好的溶液装人贴有标签(如图4)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3. (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4. (苏州)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5. (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 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6. (重庆B卷)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 ℃,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 ℃时,将40g 甲物质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 量为80g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用化学计量含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 A 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 A1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5. [2014·四川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 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75N A 5.D [解析] 根据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则0.2 mol Fe 参与反应生成415 mol H 2 ,A 项错误;pH =13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c (OH -)=0.1 mol/L ,c (H +)=K W c (OH -) =10-13 mol/L ,则水电离出来c (OH -)=c (H +)=10 -13 mol/L ,B 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 + 4H + + 4e -===2H 2O ,则1 mol O 2被消耗,电路中有4N A 的电子通过,C 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3价的氮元素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5价的氮元素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 mol 氮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则生成28 g N 2(即1 mol 氮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 mol÷4=3.75 mol ,D 项正确。 7. [2014·全国卷]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 .2 L 0.5 mol·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7.D [解析] 1 mol FeI 2与足量Cl 2反应时,Fe 2+被氧化为Fe 3+,I - 被氧化为I 2,转移电子3N A ,A 项错误;2 L0.5 mol·L -1的硫酸钾溶液中n (SO 2-4)=1 mol ,所带电荷数为2N A ,B 项错误;Na 2O 2由Na +和O 2-2(过氧根离子)构成,1 mol Na 2O 2中的离子总数为3N A ,C 项错误;丙烯和环丙烷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均为C 3H 6,最简式为CH 2,42 g 混合气中的氢原子个数为42 g 14 g·mol -1 ×2N A =6N A ,D 项正确。 27. [2014·安徽卷] LiPF 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 、PCl 5为原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创新题(有答案解析)

专题分类:创新题 1.(2018吉林)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答案】(1)< (1分);(2)纯净物(1分);(3)C(1分);(4)P2O5(1分) 【解析】(1)白醋是酸,pH<7;(2)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3)金刚石含有C元素;(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2.(2018安徽)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 【答案】A 【解析】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地壳中元素含量:氧>硅>铝>铁;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不能生成盐。故选A。 3.(2018重庆B)小明笔记中有处错误你认为是图中的哪一处() A.a处 B.b处 C.e处 D.d处 【答案】B 【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利用了一氧化碳还原性把铁从氧化铁中还原出来,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铁发生了还原反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B。 4.(2018南京)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解析:A、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 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多少,溶液分别显酸性、显中性、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5.(2018成都)如图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为SO2B.X只能是硫酸 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析:A、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氧化物应为三氧化硫,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X不一定只能是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②可能有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2018重庆B)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 解释)

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解释) 目录 一、选择题 (1) 二、填空题 (14) 三、实验题 (29) 一、选择题 1.【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 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 ZnO(s)+2Ni(OH)2(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 D. 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答案及解析: 1. D 【详解】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强,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A正确; B、充电相当于是电解池,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阳极是 Ni(OH)2失去电子转化为NiOOH,电极反应式为Ni(OH)2(s)+OH-(aq)-e-=NiOOH(s)+

H2O(l),B正确; C、放电时相当于是原电池,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负极反应式为Zn(s)+2OH-(aq)-2e-=ZnO(s)+H2O(l),C正确; 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错误。 答案选D。 2.【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及解析: 2. A 【详解】A、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制备次氯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选; 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的分解,因此可以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选; C、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与乙酸乙酯不反应,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选; D、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可以制备二氧化硫,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选; 答案选A。 3.【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量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化学计量 1. (10广东理综卷)8.设 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g 4CH 中含有4A n 个C-H 键 B.1mol ·1L -NaCl 溶液含有A n 个Na + C.1mol Cu 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 A n 个NO 分子 D.常温常压下,22.4L 2CO 中含有 A n 个2CO 分子 解析:每个4CH 中含有4个C-H 键,故16g 4CH (1mol )中含有4A n 个C-H 键 ,A 正确; 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知道NaCl 的物质的量,故B 错; 根据关系式,1mol Cu~2mol NO ,故C 错; 常温常压下,22.4L 2CO 不是1mol 。 答案:A (2010山东卷)9.16O 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A 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O 与182O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16O 与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 与18O 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L 162O 和1.12L 182O 均含有0.1A N 个氧原子 解析:A 中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A 错;B 中的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也相等,故B 错;之间的转化,16O ,18O 是原子核的变化,不化学变化,故C 错;1.12L 标准状况下2O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含有氧原子数为0.1A N ,故D 正确。 答案:D

(2010福建卷)7.A 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18182g O 中含有A N 个氧原子 B .标准状况下,22.4L 空气含有A N 个单质分子 C .1 molCl 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A N D .含A N 个Na +的2Na O 溶解于1L 水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 - 解析:本题考察阿弗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判断 A 18182g O 正好是0.5mol ,一个氧分子正好含有两个氧原子,所以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 即为1A N B 空气是混合物 C 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1molCl 2 就只转移1A N 的电子 D 所得溶液中含A N 个Na +,可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 ,但这时候溶液不是1L ,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 答案:A (2010上海卷)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N 2和CO 所含分子数均为N A B .1.7g H 2O 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 A C .1mol Na 2O 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 A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mol 任何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 ,A 错;H 2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故其1.7g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18个,则其 1.7g 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 ,数目为0.9N A ,B 对;Na 2O 2固体中,含 有的是Na +和O 22-两种离子,1mol 固体中含有3mol 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 4 N A ,C 错;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其2.24L 不是0.1mol ,D 错。

十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10.平衡

总题数:22 题 第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I(新课程)) 题目 11.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B 解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但平衡的移动不能完全消除这种改变。A加入水时, c(CH3COOH)+c(CH3COO-)+c(H+)减小,平衡向其增大的方向(也就是正方向)移动;B加入NaOH与H+反应,c(H+)变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加入HCl时c(H+)变大,平衡向其减小的方向(也就是逆方向)移动,但最终c(H+)比未加HCl前还是要大;D加入CH3COONa,c(CH3COO-)增大,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第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 题目 6.反应2A(g)+B(g)2C(g);△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答案 C 解析: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会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 第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 题目 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Z(g)+W(s);Δ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答案 B 解析:W为固体,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影响化学平衡;该可逆反应向正方向进行时气体压强减小、向逆方向进行时气体压强增大,若气体压强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由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决定,与加入反应物多少无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