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秋《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资料

10秋《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资料

10秋《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资料
10秋《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资料

综合练习(一)

1、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男女比例为116:100,远高于自然选择的结果。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重男轻女”现象的产生,以及你认为的治理措施?

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升高到119.92。也就是说,每出生100名女婴就相对应地出生将近120名男婴,与正常值106相比有严重的偏离。其中在海南、广东等省份,这一比例更高达130:100以上,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达到的比例。如果以此推算,20年后,中国将有三千多万成年男子娶不到妻子。

有人认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这一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但为什么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多生男孩,而不是相反?值得关注的是,性别比高的区域并非仅仅在素有“重男轻女”习俗的农村,在城市中同样存在。这种“男孩情结”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对父母来讲,家庭财富增值的重要途径就是对子女进行投资,培育人力资本,通过子女使自己的生产力得以延续。当家庭财力有限的时候,必须有选择地进行投资,这时候,就遇到一个选择投资对象的问题。到底把钱花在男孩身上,还花在是女孩身上呢?这种投资对象的选择应该满足家庭财富增值最大化的要求。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体力和持续力是财富生产的关键性因素。从事农业生产当然离不开体力,这方面女人处于劣势。即使从事智力活动,如读书考试,由于女人要担负生育子女的任务,其持续力也比不上男人,男人更容易持续努力直至取得功名。因此在传统社会,男孩的投资价值要远远高于女孩,把有限财力投到男孩身上符合进化意义上竞争效率的原则。

由于下一代家庭是由男女双方共同组成,下一代家庭的收入分配必须体现一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这样才能对男方父母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有效的激励。而传统上的男婚女嫁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安排,男方父母对下一代家庭的财富有了更大控制权和剩余的分配权(有权利对下一代提出物质上和服务上的要求),而作为补偿,男方父母会付给女方父母一笔固定的酬金——婚嫁彩礼。这样一种婚嫁制度安排体现了一种效率原则,也揭示了重男轻女这一传统观念的理性根源。

虽然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的家庭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城市中,父母可能有了养老保险,父母已经可以在物质上不再依赖下一代了,而且生产劳动也越来越少地依赖体力,但城市中的重男轻女现象并不比农村少,城市中的新生儿男女比例同样失调。原因在于,对父母来讲,养育一个女孩所需付出的成本

(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可能远远超过养育男孩的成本——女孩出门更容易让父母担心;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男生;女性在职场竞争中还是处于相对劣势;女性成功人士(如政治家和企业家)的比例还是很低……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的因素可能使多数的父母更倾向于要一个男孩。

2、“摩的”在许多城市都很普遍,但“摩的”会带来许多危害,现在许多大

城市都实行了“禁摩”政策,“摩的”应当被禁止吗?

答:所谓“摩的”就是营运摩托车,因其方便快捷、收费低廉而在中国的广大城乡大行其道。但是,“摩的”安全性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质疑,认为正是大街小巷穿梭的摩托车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因此,许多的大中城市早就禁止“摩的”

营运、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禁摩”的收益是什么?“禁摩”的成本是多少?

收益大于成本还是小于成本?

“禁摩”什么收益?有人说可以起到环保的作用,因为摩托车的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这种说话显然是张冠李戴,人们不乘摩托车就必定要多乘出租车,而出租车的尾气排放量肯定是要超过摩托车的。还有人说,起到了美化城市的作用,因为减少了摩托车的乱行乱停乱放。这种说话有两个方面经不起推敲,一是减少了“摩的”并不等于减少了“三乱”,因为改换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三轮车、出租车)同样存在着这些现象,甚至于多了自行车和三轮车的乱行乱停乱放,反而把城市变得更不美观(声明:我并不反对骑自行车、三轮车,下同);二是在这种说法里,实际上是暗含了一种鼓励大家都乘坐出租车的意思,并且认为出租车比摩托车更能提升城市的品味,我们为了美观就可以取缔一种相对落后的交通工具。如果这种说法也能成立的话,那么我们为了城市的美观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方说不让穷人进城,因为衣着不整的人都会影响城市的美观;

不让穷人在街头刷皮鞋、捡破烂,因为他们也都有损城市的形象;进而推广之,我们还可以把穷人统统赶出中国去,这样中国就变成了一个富裕的国家。然而,这种做法的荒谬性明眼人一看便知!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城市的进步总是要一部分人付出代价的,那么我想问的是,为什么总要穷人(骑“摩的”的人一般来说都是穷人)付出更大的代价?再退一步说,就算是为了美观,那也应该取缔自行车和三轮车,而不是取缔相对比它们更漂亮的摩托车!

其次看成本。第一项成本就是使大批的“摩的”从业人员下岗。第二项成本就是可能导致社会治安形势的恶化。第三项成本是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方便。第四项成本就是导致社会更加不公。第五项是“禁摩”行为本身的成本。为了“禁摩”,除了交警部门要增加警力增加开支外,不定期的检查还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极大

1

的不便;第六项增加了反腐败的成本。如果没有“禁摩”政策,交警对“摩的”的监督仅限于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其处罚的力度只有几十元,最多也就是数百元;而现今有了“禁摩”政策,警察的自由裁量权可就大了,一旦逮住私自营运的“摩的”司机,他可以罚你3万至10万元。你是愿意被罚3万还是愿意被罚10万?抑或私下塞他5000元,你就可以走人,你会怎么选择?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禁摩”政策成本是远大于收益的!按道理这种政策是不应该出台的,那么它又为什么在全国各地都能顺利实施呢?其中的经济学原因就是实施部门的收益远大于成本。这项政策一般都是由各地的交警部门提出来的,降低了交通事故率就是交警部门的成绩,推行“禁摩”而获得的罚款也是他们的额外收入,从其一个部门来看,收益远大于成本,因此其推行的积极性源源不绝。然而,尽管有交警部门的全力以赴,市场的需求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一阵风似的运动之后,“摩的”再次重现街头(只不过是营运形式更加隐蔽),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面对这种现象,政府应该进行反思,因为降低交通事故率并不是政府唯一的目标,提高就业率、促进社会公平、减少治安和腐败案件的发生,也都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像这种使一个部门得利,却使全社会的福利受损政策还是不出台为好!当然,由于行政决策成本的分散和危害显现的滞后,往往使得决策人不能拨开迷雾看清真相,所以,行政官员还是要多懂一点经济学为好,再在决策之前做一番成本收益分析也许就能克服其中的许多盲目性!

3、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又出现的新的一轮“读书无用论”,试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政府应采取那些措施。

答:为读书无用,摆在桌面上的理由,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现在大学收费这么高,动不动就要农民几十年的收入,教育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市场过程,没有多少人有能力为了“兴趣”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些奢侈的理由去读书。对教育机构来说,它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对学生及其家长来说,他们追求的则是效用最大化。这个“效用”就是毕业以后的好工作和高收入。如果无法就业,则相当于买了一台不会制冷的冰箱,效用等于零,又不能退货和保修,那当然就是“无用”。

现在我要追问的是:中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8%,大大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24%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说美国的35%了,为什么竟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就业难呢?

在我看来,关键是由于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失误,中国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被锁定在了一个低端加工业的位置,需要的仅仅是一些受过中等教育的蓝领工人(有

大学生顿悟:“读太多书没用,初中就够了”),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白领工作岗位提供给大学生。

排斥大学生的机制是这样发生作用的:为了尽快提高精英阶层的消费水平,中国的消费品产业往往采取了直接从国外进口生产线的方式,结果使中国自身的装备工业(即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技术和成套设备技术)由于失去了市场而在整体上陷入困境,大量国企破产倒闭,大量的白领工作岗位也因此丧失。

从传统的官本位意识出发,当官自然也是成功的表现。那么又不妨看看基层的官员们,他们有多少是先有高学历再得到高职位的?高学历者往往处于管理层级中的操作层或管理者,而少有决策层的;而如果有了高职位,一般的“高学历”

还是不在话下的。有多少高学历者沉于下僚甚至苦于找不到工作,而又有多少被提拔者的学历赫然是“大学在读”——在职带薪读书,还没读完大学呢。可见,读书是读不出高职位的,学历仅仅是一种凭证,而做好工作更多的还得靠能力,而学历和能力从来就是两码事。如此看来,读书是可以需要的时候再读的,而没有明确的需要,却死命地读书,很可能就是死读书,读死书,当然“读书无用”

了。

理解了这些原因,我们就能够明白读书究竟为什么会“无用”了;我们也就能够明白说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他们“不能转变观念”,为什么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可耻言论了;我们也能够明白教育部门在专业设置、扩招与否上大做文章对解决就业难问题基本上是无济于事的了。

解决方法:(1)进行企业转型,改变中国产业分工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2)大力发展国企,增加大学生就业岗位。

4、2004年,我国煤矿死亡6027人,百万吨死亡人数3、08 ,为减少煤矿死

亡事故的发生,政府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关闭小煤窑,请问这种对小煤窑取缔、严打的政策是否能有效降低采煤中的事故率?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采取那些措施。

提示:小煤窑矿主对这种政策产生的反映

答:无庸置疑,小煤矿绝大多数是私营或乡镇煤矿,它们凭借就近开采煤炭资源和劳动力廉价的优势,试图在煤炭市场的夹缝中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然而,由于安全、规模、环保不达标,资源赋存条件差,总体抗灾能力低,被列于整顿关闭之列,这是合乎规则的。注销关闭小煤窑,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关闭的煤矿企业转型,是完全符合国家全局利益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这些小煤矿关闭之后,矿工将遣散回家,矿主也会重新“下岗”,另谋出路。关闭煤矿是一时之举,只要措施到位可立竿见影,但其后续影响却是巨

2

大而深远的,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村集体、乡镇政府的利益,还涉及到职工利益、职业病、解除劳动关系等职工安置方面的问题和采空区矛盾纠纷问题,这也是影响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同时还有替代产业培育等长远发展难题。于是,小煤矿关闭后的种种问题,就十分紧迫地摆在了矿主、矿工、各级政府部门的面前。如何引导关闭后的矿主寻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来做,引导被遣散的矿工重新就业,成了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闭小煤窑带来的问题是产业结构战略转型的阵痛,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依靠发展,在发展中得到妥善解决。

一是政府应在促其转型中积极发挥引导协调作用。运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给予引导和推动,加大对小煤窑资本转型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并严格落实民间投资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政策帮助,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加大对失业人员培训力度。

二是加大投入,促进替代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

三是加大社会保障救济力度。加强伤、病、残人员及遗属抚恤生活补助发放政策,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5、“囚徒的困境”是否源自于“经济人”的假设,你是如何看待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没有建立在个人理性基础上的集体理性是否稳定?请设计一种机制来避免“囚徒的困境”。

答: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8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1年(因为证据不足);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抵赖,坦白的无罪释放,抵赖的判10年。

这里,每个囚徒都有两种战略:坦白或抵赖。我们可以看到:(坦白,坦白)是一个占优战略均衡,就是说,不论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坦白。比如说,如果B抵赖,A坦白的话被放出来,而抵赖的话判1年,所以坦白比抵赖好;如果B坦白,A坦白的话判8年,抵赖的话判10年,所以坦白还是比抵赖好。这样,不论B如何选择,坦白都是A的最佳选择,即是A的占优战略。同样的,坦白也是B的占优战略。这样,这个案例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选择坦白,各判8年。这个结果是囚徒的困境中的纳什均衡。显然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帕累托最优(任何人改变他的行为都会给其它人带来损失),共同选择抵赖,只判一年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某人改变他的决定后至少他自己受益,更多的时候很多人同时受益,但无任何人受损,)。

囚徒的困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就是个人的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如果两个人都选择抵赖,各判1年,显然比都坦白好(对犯人而言,而非对社会而言),但这作不到,因为它不满足个人的理性要求,每个人都追求效用最大,这将与集体效用最大产生矛盾。

回到最初的问题,囚徒的困境是源于经济人的假设,个人理性不一定能导致集体理性,没有建立在个人理性基础上的集体理性是不稳定的。

当然,在现实世界里,信任与合作很少达到如此两难的境地。谈判、人际关系、强制性的合同和其他许多因素左右了当事人的决定。但囚徒的两难境地确实抓住了不信任和需要相互防范背叛这种真实的一面。现实世界当中,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合作”和背判都是随处可见的两种现象。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是何种机制促使生物体或者人类进行相互合作或者背叛的呢?

美国密西根大学一位政治科学家罗伯特?爱克斯罗德进行深入研究后找到了答案。为了进行关于合作的研究,他组织了一场计算机竞赛。这个竞赛的思路非常简单:任何想参加这个计算机竞赛的人都扮演“囚徒困境”案例中一个囚犯的角色。他们把自己的策略编入计算机程序,然后他们的程序会被成双成对地融入不同的组合。分好组以后,参与者就开始玩“囚徒困境”的游戏。他们每个人都要在合作与背叛之间做出选择。他们不只玩一遍这个游戏就了事,而是一遍一遍地玩上200次。这就是博弈论专家所谓的“重复的囚徒困境”,它更逼真地反映了具有经常而长期性的人际关系。而且,这种重复的游戏允许程序在做出合作或背叛的抉择时参考对手程序前几次的选择。如果两个程序只玩过一个回合,则背叛显然就是唯一理性的选择。但如果两个程序已经交手过多次,则双方就有各种不同的策略。

事实上,竞赛的第一个回合交上来的14个程序中包含了各种复杂的策略。但使爱克斯罗德和其他人深为吃惊的是,竞赛的桂冠属于其中最简单的策略:一报还一报(TIT FOR TA T):它总是以合作开局,但从此以后就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也就是说,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实行了胡萝卜加大棒的原则。它永远不先背叛对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善意的”。它会在下一轮中对对手的前一次合作给予回报(哪怕以前这个对手曾经背叛过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宽容的”。但它会采取背叛的行动来惩罚对手前一次的背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是“强硬的”。而且,它的策略极为简单,对手程序一望便知其用意何在,从这个意义来说它又是“简单明了的”。

为了决出一个真实的结果来,爱克斯罗德后来又举行了第二轮竞赛,特别邀请了更多的人,看看能否从一报还一报策略那儿将桂冠夺过来。这次有62个程序参加了竞赛,结果是一报还一报又一次夺魁。竞赛的结论是无可争议的。好人,

3

或更确切地说,具备以下特点的人,将总会是赢家: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

“一报还一报"的结论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取合作的方式以求更好生存和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当战争双方的军队都已陷入困境数月的时候,双方都会产生“自己活,也让他人活”的想法;为此士兵会约束自己不开枪杀伤人,只要对方也这么做。使这个原则能够实行的原因是,这给了他们相互适应和生存的机会。

一报还一报的策略使得自然界没有智能的生物也能进行有效的合作:真菌从地下的石头中汲取养分,为海藻提供了食物,而海藻反过来又为真菌提供了光合作用;金蚁合欢树为一种蚂蚁提供了食物,而这种蚂蚁反过来又保护了该树;无花果树的花是黄蜂的食物,而黄蜂反过来又为无花果树传授花粉,将树种撒向四处。

这个非常复杂的案例给我们最有益的启示实际上就是“合作”两个字;当着所有的企业或职业经理人都采取合作的态度与人共事与外界打交道时,结果总是双赢;只要合作一方有点私心不取合作态度,必然结果是被实施“一报还一报”的策略,结果最后都只能像囚徒那样“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希望中的奖赏”。

6、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你认为的解决之道。

答: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进入工业化以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题。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必须有正确的经济理论指导。虽然理论上我们可以证明政府管制、排污税和排污权交易具有相同的效率,但在实际中运用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这说明三者假设条件在现实生活中的满足程度不同,为此理论上必须加以解释。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

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上游化工厂向河流中倒入废酸液,使下游的游乐场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钓鱼。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既要用足市场机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以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近10年来,西方国家环境政策手段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提出的《关于在环境政策中使用经济手段的建议》,建议成员国更加广泛、坚定地采用经济手段,以作为其他政策手段的补充或替代。该建议提出了4类经济手段供成员国参考:一是环境税和收费;二是许可证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财政补贴。该建议推动了经济手段在欧美国家的应用。

对我国来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大户课征高额环境税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向环境税过渡。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来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最终也能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决定污染控制,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强制性,以政府行为为主;

而环境经济政策是为污染控制提供财政上的激励,不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诱导性,以经济主体参与为主。通过要么在污染者与公众之间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环境税收或收费、财政补贴和产品税等;要么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如排污许可权交易,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财政刺激作出自主反应,

4

从而达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目的。

7、我们发现微软公司推出的操作体统,所占空间越来越大。请问这种现象除了技术因素外,有没有经济上的考虑?

提示:微软公司视窗操作系统是一种垄断产品

答:很长一段时间内,微软被广泛认可为一个计算机软件市场上的“乖小孩”,提供低廉的软件以取代原先价格高昂的主流UNIX产品。微软也因赚入大笔钞票而受到钦佩。然而,即使是在早期,微软被指责故意将其MS-DOS与竞争对手生产的Lotus 1-2-3数据表无法兼容。到90年代,微软是“坏小孩”的看法日益增多。主要的批评意见是他们利用在桌上电脑市场上的优势不公平地剥削用户。最近几年,有人指责微软涉嫌一系列合法性受怀疑的商业行为。

微软的Windows产品有效地垄断了桌面电脑操作系统市场。那些持上述看法的人指出,几乎所有市场上出售的个人电脑都预装有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一些观察家声称,微软作为一个垄断企业令其竞争对手处境窘困:一方面,竞争对手不愿意承认微软的垄断地位。因为在一个被垄断的市场,只有一家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商。因此对竞争对手而言,将微软称为垄断者会将自己置于一个失败者的境地:这样作等于是否定了自己的存在,或否定了自己能够生存、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竞争对手又希望将微软比作垄断企业,因为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好处。首先,这有可能导致市场管理者(政府)的介入。其次,被看作是“落水狗”的微软竞争对手有可能在公共关系上取胜,以刺激销售。无论微软是否是垄断企业,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多数微型电脑软件市场,微软是主导企业。这种主导引发很多的不满。这种不满不仅仅只存在于竞争对手中间。

政府方面认为,微软公司的行为构成了垄断,而且其垄断行为对竞争者和消费者都造成了损害。

微软公司通过掠夺性的、反竞争的行为来维持在操作方面的垄断,并将危险地垄断浏览器市场,对消费者造成了实质性的、长远的损害:(一)微软公司消除浏览器威胁的行动进一步强化了微软公司在操作系统方面的垄断;(二)微软公司的反竞争行为造成了一种微软公司垄断国际互联网浏览器市场的危险可能性;(三)美国在线对网景公司的收购不能恢复微软公司掠夺性的反竞争行为对竞争造成的损害;(四)微软公司的整个行为过程对竞争已经造成,而且还将继续造成实质性的、长远的危害;(五)微软公司的整个行为过程对消费者已经造成,而且还将造成实质性的、长远的损害。

8、试说明你上大学的成本与可能的收益,现在看来你当初的决策是否明智?

答:经济学就是讲成本和收益问题,而读大学也不例外,而对于农民而言,

读大学的收益率远不如读小学和初中,高中次之,大学最低,因为读了初中,你可以识字、写信、会算术,可以去城里打工,而且生活上不会有什么问题,而高中的唯一目的就是高考,所以读高中没有任何额外的收益,而大学呢,读大学的成本更高,毕业后也不见得有工作,所以农民的家庭并不愿意供孩子读大学,因为对于农民的家庭而言,读大学属于成本更高、收益更小、风险更大、回收期限更长的投资类型。

由此,我想到了很多大学里成本和收益的关系。

第一,关于收益,为什么与农民相比,城市的家庭更愿意负担孩子读大学?

或许因为与农民相比,城镇家庭的收入更高,读大学的成本相对于家庭而言,更容易负担;或许因为收益更大,因为家庭优越的学生可能更容易在就业市场找到工作;或许是因为,对于城镇家庭,大学的收益比高中要高,因为在城镇,大学毕业生显然要比高中生好找工作。

第二,如何认识读大学的成本。如果问大家,读大学的成本是什么?很多同学都说,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书本费。其实生活费和住宿费不应该算是成本,这些费用与你不上大学时在这方面的支出的差才是成本,甚至你不读大学花费的可能更多,如果这样的话,读大学为你在这方面节约了成本,实际上,你读大学最大的成本是机会成本,就是如果你不读大学所带来的收益。

第三,如何认识读大学的收益。说到这里,我忽然觉着可能有的同学之所以在大学里不努力是因为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可能在他们看来读大学的收益是既定的,因为你看,一个大学就业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并不取决于你个人的努力,这取决于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学校的知名度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所以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支出是比较明智的决定,也就是不再追加投资了,能睡就睡会,能玩就玩会,反正不能学习。事实是这样吗?我觉着,如果就业市场的工资水平算是对大学产品的平均价格水平的体现,那么对于个人而言,你学得越好,可能代表你产品的质量越高,人们愿意为高质量的单位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也就是奢侈品可能比低值易耗品有更高的收益率,所以在大学里继续追加投资是应该的;另一方面,你学的越多,可能代表你单位产品的成本更低,因为你固定资产(学费及机会成本)的投入是一定的,反映到收益上,也许意味着更多的收益或者更高的竞争性。

所以,不管为什么你做出了上大学这样一个投资行为,你都要继续追加投资,唯有这样,你才能有可能收回成本。补充一句,何帆开玩笑说,所有人学习和所有人都不学习的结果是一样的,对于一个达成默契的群体而言,都不学习是最佳的方案,但是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达成这样的默契,所以我们只有继续追加投资。

5

9、每年春运期间,铁路与公路运输都会涨价,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上述现象。

答:首先应明确的是,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而不是商品的成本决定的。如果供求状况不改变,无论票价是高是低,乘客必须支付的“总成本”是不变的。在一票难求的情况下,乘客要么就花上几天时间挤在那里排队买票,要么动用社会关系通过熟人买票,要么多花点钱从黄牛党手里买票,这些“额外”的成本加起来才是乘客真正支付的“总成本”。黄牛党之所以有利可图,就是因为车票价格低于实际“成本”,有人愿意花高于面值的价格来买。票价越低,黄牛党的获利空间越大,活动就越猖獗。他们赚的是本该由铁路部门赚的钱,这也可视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种形式。铁路部门将春运调价获得的收入投入到发展铁路建设中来,有助于缓解运力紧张的局面,市场经济正是利用价格杠杆来分配社会资源的。

既然乘客支付的“总成本”实际不变,我们就会发现,保卫消费者权益的说法虽然听起来很能打动人心,但是未必符合实际情况。春运期间乘火车不但票价上涨,服务还比平常更差,看起来是铁路部门侵犯了消费者利益,实际上是因为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一块蛋糕分得人多了,每个人所得份额自然减少。

10、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各种矿产品等),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会越来越多,这些不可再生资源能否被用完?又为何许多可再生资源,如动植物会绝迹?却又是否有过猫、狗、牛的灭绝问题?如果没有,为什么?

答:具体而言,截至2003年底,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1376亿桶,目前全世界石油的日消耗量为8000万桶/日左右,请问石油有用完的那一天吗?从长期来看,石油的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经济学家的赌博1、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机,导致原油价格大幅增长。2、同时伴随着人口的增加,一方面粮食供应短缺,另一方面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面临日益枯竭的资源和恶化的环境,不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对人类未来忧心忡忡。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威胁:人口爆炸、粮食生产的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工业化及环境污染。

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是:这个世界能在物质上支撑现在的人口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吗?这个地球能供养多少人?在什么财富水平上供养?能供养多久?经济学家对人类未来的命运也分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悲观派认为由于人口爆炸,食物短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原因,人类前途不妙。乐观派认为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会解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人类前途光明。

为什么不可再生资源的长期价格会下降?原因:人类社会的价格机制和技术进步,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动而灵活、及时地变动。价格反映了资源稀缺的程度。当某种资源短缺,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必定上升。价格上升,增加了供给,减少了需求,最终使供求平衡。反之,当某种资源过剩,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必定下降。

价格下降,减少了供给,增加了需求,最终也使供求平衡。所以,只要让价格自由浮动,价格就可以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有效地调节供求。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品,不可再生性资源同样也有替代品。当价格上升时,就刺激了人们去开发它们的替代品。例如,铜和锡过去主要是制造各种生活用的器皿的。当铜和锡的价格上升时,发明并大量生产替代铜和锡的塑料制品就是有利的。

同样,铜和其他制造电线的金属价格上升也刺激了人们开发替代铜的光导纤维,光导纤维主要以沙子为原料。有这种机制,人类就可以生产出一切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替代品。同样,地球上的石油永远不会用完。如自2003年以来,世界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当油价高到一定程度时,“煤变油”就在经济上可行。同样只要原油价格不断上升,人类肯定会发展出其他廉价的可替代性能源形式。将经济学的思维:依靠市场机制和价格的作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

既然可以利用价格机制有效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耗尽,为何许多可再生资源,如动植物却会绝迹?是否有过猫、狗、牛的灭绝问题?如果没有,为什么?

我认为之所以猫狗牛啊这些不会灭绝,是因为实现任何目标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就是成本。

要让猫狗牛灭绝,也需要付出成本。

比如说,派人去捕杀它们。但是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边际成本是递增的。

也就是说,杀第一猫的成本,会比较低,杀第二只猫的时候,会稍微高点,杀第10000只猫的时候,成本又会比前面的都要高。因为剩下的猫越来越少,要把它们杀干净,是很困难的,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所以,用经济学的话来说,边际成本递增,递增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承受不了或者不想承受这么大的成本,而放弃实现这个目标。

曾经有这么一个争论,说石油到最后究竟会不会被人类使用完?

我们认为是不会的。道理一样,当石油剩下很少,开采剩余的石油的成本变得非常大时(比如剩下的石油藏在人类很难到达的地方),人类就会放弃开采石油,而是寻找替代品。

对人类如此,对其他想灭绝猫狗牛的东西来讲,也是如此,会因为边际成本变得太高而停止灭绝猫狗牛。大自然也是会计算成本的。

6

综合练习(二)

1、请结合我国的经济实际,分析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低碳经济的含义、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状况、产生的消极影响)

答: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源、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就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缓气候变暖,所以就能够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目前我国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扶持政策。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保建设。三是组织开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试点。四是建立健全科技、统计、信息等支撑体系。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发展经济提高速度的意义、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答: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严重影响着产业结构的状况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状况,而产业结构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状况又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只有正确处理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的关系、使国民经济的较高发展速度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社会经济效益良好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在一个较长时期能够持续地、健康地发展、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的关系,是决定和影响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关系。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段内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应由这个国家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决定、其中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的状况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产业结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彻底克服以拄那种单纯地重速度、轻效益,忽视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的做法,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较高的速度与质量二者兼得,使国民经济在一段较长时期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下。

3、作为社会产品的提供者—企业,在何种情况下努力实现规模经济?在何种情况下实现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实现条件、范围经济的含义与带来的好处)

答:规模经济的定义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经济是通过扩大规模来表现的,经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规模经济应通过对企业规模的分析,确定它的最佳经济规模,按照这个经济规模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

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其他产品和业务时,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的管理知识,管理经验和人员来进行管理,而不必增加新的投入,节约交易费用,这一点在纵向一体化这种范围经济的特殊形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沿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进行多产品生产时,企业可以减少在购买原材料和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出售自己,成品中的交易活动,即以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4、针对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分析:储蓄与消费的关系。------(结合自身情况,

答案参考)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要增加储蓄就要减少消费,反之亦然)

答:消费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平稳、可持续的拉动作用,但消费增长需要一定规模的储蓄作为支撑,在储蓄不足情况下过度消费,必然损害经济的健康运行。相对有关经济体,我国存在高储蓄和消费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最终消费率总体呈逐渐下降的态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居民收入水平增长低于经济增长是我国消费率低和储蓄率高的主要原因。从我国国民可支配收入构成的变化看,企业和政府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总体占比呈上升趋势,住户部门收入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我们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逐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短期内可首先考虑针对农村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和城镇低收入户的消费鼓励措施,如增加补贴提高收入、扩大消费信贷等,对消费产生直接拉动作用;

中期来看,提高城镇中等收入居民消费应是鼓励消费政策的着力点;长期来看,改善社会保障状况以及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促进消费增长的根本之路。

综合练习(三)

1、在软件市场上的经济秩序和法规约束尚不完善时,或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

时,盗版软件影响正版软件的制作、销售等,从而危害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出现“盗版驱逐正版”的非正常的市场状态。请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经济学原理及形成原因。

答案要点:

7

1)格雷欣法则,亦称劣币欢迎驱逐良币规律,意为在金银双本位货币制度的情况下,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如果其中之一发生贬值,其实际价值相对低于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将被普遍收藏起来,逐步从市场上消失,最终被驱逐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将在市场上泛滥成灾。

2)回到我国内地软件市场,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看,盗版软件是“劣币”,正版软件是“良币”。对于某些消费者来说,正版软件的质量、售后服务都使其感受其良;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盗版软件以超低价格提供了几乎相当于正版软件的使用价值,即以单位货币衡量的盗版软件的效用要高于正版软件的效用。此时此刻,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劣币”名劣实良,其理性选择的结果是购买盗版软件而非正版软件。盗版软件因其市场需求大而供给不断,正版软件却因其市场需求量小而门庭冷落,逐渐形成了盗版屡禁不止、“繁荣”于软件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之现象。

2、在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倘若不采取支持价格政策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实行支持价格有什么意义?

答题要点:在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倘若不采取支持价格政策的话,就会出现这样两个结果。第一,存货调节。当供大于求,价格低时,生产者将一部分产品当做库存贮藏起来,不投入市场,也就不能形成供给,这样就会减少供给,使价格上涨。反过来,当供小于求,价格高时,生产者就将之前的库存投入市场,这样就在产量增加不了的情况下增加了供给,价格降低。这种自发的存货调节对于市场的稳定起了作用,却也会为投机倒把活动提供便利。第二,地区套利。在现实社会中,市场常常是地区性的。这样,在总体上供求均衡的时候,也会出现地区性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引起的价格差便产生了跨地区套利活动。这种活动就是将供大于求,价格低的地区的产品运输到供小于求,价格高的地区。只要这种价格差高于运费,这种投机活动就会继续。它对于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及经济的稳定都有利,这属于市场经济本身的一种"内在稳定器"。

实行支持价格,对于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制止投机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稳定了生产,使减缓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其次,通过对不同产业产品进行不同的支持价格,还可以调节产业结构,让其适应市场的变动。最后,实施对农产品生产的支持价格政策,还可以加大农业投资,从而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不过,运用支持价格的政策会增加财政支出,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负担,从而降低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力度。

限制价格也好,支持价格也好,都是政府利用国家的力量对商品供求所实施

的价格管制,前者通常是低于均衡价格的商品最高价格,后者通常是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但限制价格的长期实行会导致商品持续地供不应求,支持价格的长期实行则会导致商品持续地供过于求,它们都会对市场正常的供求关系的实现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在实施价格管制的情况下保持社会稳定,政府就必须对社会商品供给实行管制政策,由此就造成了经济学上一个基本定理的产生,即实行价格管制的国家必定就会对商品供给实施数量管制原则。

3、试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为何会出现农民在丰收年获得的收入却比平常年

甚至歉收年收入还要低的矛盾现象。

答案要点:

蛛网理论是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

蛛网理论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它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蛛网理论引入时间这一重要因素,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分析与考察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如果将变动情况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所得图像就类似于蛛网。因此,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将这一理论形象地称为“蛛网理论”。

某网络媒体曾有一则消息:2004年冬天,大白菜取得了丰收。当时,河北固安的白菜收购价低到了1分钱一斤,许多白菜烂在地里没人管,甚至出现了用白菜喂羊、喂鹅的现象。那时,北京新发地大白菜的批发价是7分钱一斤,最低是4分钱一斤,创下了六七年以来的最低价。这样一来,许多农民都不敢种白菜了,产量的减少使得2005年的白菜价格一路飞涨。看到这种现象,农民在2006年又大量种植白菜,结果,再次发生了白菜价格走低的情景。

这种现象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所导致的。因为,农产品的储存时间通常都很短,这就使农民在进行市场交易的时候处于劣势。许多消费者会想:“反正你急着卖出去,不然就会坏掉。你对交易的要求比我迫切。”所以,他们会利用这种心理来压低价格。而此时,如果是处于供给量相对过剩的情况下,那么农民实现交易的要求便会更加迫切,价格也就会被压得更低。

有关过剩的解释,经济学上有这样两个概念,即“绝对过剩”与“相对过剩”。

绝对过剩是指社会生产出来的东西,在让每个需要它的人的需求都得到最大的满足以后,还有剩余。相对过剩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相对于人们的购买能力而言出现的过剩,即社会的供给超出了具有购买能力者的需求。

绝对过剩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基础的,是难以企及的。而相对过剩则是经常出现的现象,并在某一行业中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从厂商的长远经济

8

利益而言,相对过剩的商品不适合无偿地分给那些无购买能力的人群。毕竟,市场经济规律是“冷漠无情”的。

经济学家们把农产品频频陷入丰产却不增收的怪圈现象,叫做“丰收悖论”。它是指农民在丰收年获得的收入却比平常年,甚至歉收年还要低的一种矛盾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及生产周期长。

简单来讲,消费需求对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就拿大白菜来说吧,尽管2006年的价格远低于2005年,可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并未随着白菜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价格下跌幅度大,需求又不能以相应的比例增加,这就使农民们难以通过“薄利多销”来增加或维持收入状况。

这种现象说明市场经济并非十全十美,它调节经济的自发性与滞后性就是其内在缺陷,蛛网理论就揭示了这一点。

蛛网理论指出:当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时候,经济中便会出现一种周期性波动。比如,当某一产品在第一期的市场销售中供小于求时,价格就会上涨,第二期必然会增加生产。而第二期产量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所以第三期产量又会减少,这样又再次引起了价格上涨……

从蛛网型波动中,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启示:不能让农民单独面向市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做出较正确的市场预测,也不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市场或承担得起市场风险。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农民就像是一叶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扁舟,单独去闯市场恐怕是凶多吉少。

由此可见,要想让农民走出这种蛛网理论的局限,并不能光靠其自身力量,在农民和市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才是好的解决办法。在欧洲,这类组织也叫合作社或者别的名称。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制度与欧美国家不同,这种中介组织所采用的形式和发挥的作用不会完全一样,但也会有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这种中介组织不该是政府的下属,或由政府间接掌控的二级机构。

第二,应当是农民自愿组织的,不能名为自愿,实为强制。

第三,该中介组织应当是非营利的,利益最大化不是它的目标。当然,为了支付必要的开支,它也可以在经营中收取少量的费用。

我们必须从以上这些特点出发,来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类似中介组织。通过它将农民和市场联系起来,让农民从价格波动的困境中走出来。

4、试举例分析说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及在经济学上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方法。

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信息不对称。

答题要点:

(1)理论知识: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一方观察不到另外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外一方行动的信息。

(2)采用方法减少这种现象:一是市场信号传递;二是提供保证书;三是声誉;四是标准化。

(3)阐述内容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体现自己的认识即可。

5、试举例分析替代品与互补品与需求交叉弹性共同在企业定价策略中的应

用。

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替代效应。

答题要点:

(1)理论知识:替代品与互补品是由需求交叉弹性理论而引发出的两类产品,并与与需求交叉弹性共同在企业策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关系时,它们之间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不但让它本身的需求量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具有替代关系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发生变化。

(2)阐述内容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体现自己的认识即可。

6、如何正确理解机会成本这个概念?

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解题思路:对机会成本的具体概念进行分析。

答题要点:

当我们把一种资源用于某一种用途时,就放弃了其他用途。所放弃的用途就是把资金用于某一种用途的机会成本。

在理解机会成本时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机会成本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2)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个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而不是其他。

(3)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你的选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

9

7、什么是规模报酬?生产规模的改变会给规模收益带来什么变化?

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规模报酬的概念。

解题思路:从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小于与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题要点:

1、规模报酬也称为规模收益,是指在技术水平与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全部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动时,产量(收益)变动的状态。

2、生产规模带来的收益变化也许会有以下三种情形:

(1)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此情形称为规模收益递增;

(2)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此情形称为规模收益递减;

(3)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此情形称为规模收益不变。

8、假设迈克尔?乔丹是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有人幽默地推断,他在其他活动中也能出拔萃,比如,乔丹修剪自己家的草坪大概比别人都快。乔丹能用1小时修剪完草坪,在相同的时间内,他能拍一部运动鞋的电视广告,因此能赚1万美元。他隔壁的小女孩简能用3小时修剪完乔丹家的草坪。在相同的时间内,她可以在麦当劳工作赚取20美元。请问乔丹是否应该自己修剪草坪?运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说明原因。

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的相关知识。

答题要点:

(1)乔丹不应该自己修剪草坪。

(2)机会成本是人们在经济决策中,因为选择某一方案而放弃另外一种方案所付出的代价。

乔丹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是1万美元,而简的机会成本为20美元。

(3)乔丹在修剪草坪上有绝对优势,因为他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做完这些工作。

(4)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比较少的生产者具有比较优势。

简在修剪草坪上有比较优势,因为她的机会成本不高。

(5)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告诉我们:必须在优势最大的方向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以获取最大的利润。

所以,乔丹不应修剪草坪,而应该去拍广告,他应该雇用简去替自己修剪草

坪。

9、论述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

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边际成本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从产量增加与边际成本的关系进行分析,可适当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

(1)边际成本,是指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2)通常来讲,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为:

刚开始,在产量增加时,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

随着产量的增加,各生产要素的效率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边际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最后,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因为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的作用,边际成本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边际成本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就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它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

10、完全竞争市场对经济不利的一面是什么?

此题考核的知识点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对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市场上很多经济主体,规模小;产品同质性;市场信息完全与对称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题要点:

(1)产品无差别,这样,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企业不定会使用大规模的先进技术,从而不利于技术发展。

(3)因为信息是完全和对称的,没有对技术创新的保护,不利于技术的创新突破。

(3)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很难成立。

11、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特征有何不同?

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特征有何不同之处,以进行政策的选择。

解题思路:从政策的作用、时延、影响范围、受到的阻力大小进行分析。

10

答题要点:

(1)它们作用的猛烈程度不一样。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作用都较为猛烈,而税收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就较为缓慢。

(2)政策效应的时延不同。货币政策可以由央行决定,作用快一点;而财政政策从提案到议会讨论、表决通过,要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3)政策发生的影响的范围大小不同。政府支出的影响面就大一点,而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而则小一点。

(4)政策受到的阻力大小也不一样。通常而言,增税与减少政府支出的阻力比较大,而货币政策的阻力比较小。

所以,政府在调控经济是地,到底采用哪项政策或者哪些政策并无固定的模式,而是应该依据不同的情况来灵活掌握。

12、什么是市场失灵,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市场失灵的相关知识。

答题要点:

市场失灵指的就是市场自身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状况,即市场机制的某种障碍,导致配置失误,或者生产要素浪费使用。

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

(1)外部性的存在。

(2)公共产品的存在。

(3)不完全信息及不完全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存在。

(4)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的社会目标问题的存在。

当造成市场失灵的四种因素中只要有一种因素存在,都会让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

13、什么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相关知识。

答题要点:

(1)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洛伦兹曲线愈接近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线,也就是弯曲程度愈小,就明明这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程度愈平等。反之,收入分配程度愈不平等。

(2)基尼系数就是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程度的指标。

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而小于1。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平配越不平均。

14、怎样理解恩格尔定律?

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恩格尔系数的相关知识。

答题要点:

(1)恩格尔定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会下降;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做家族住宅建设与家务经营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致不变;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娱乐、交通、教育、服装方面的支出与储蓄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会升高。

(2)恩格尔定律主表表述的是指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随着收入变化而改变,而这种变化有一定的趋势。

食物的开支在总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愈大,恩格尔系数就愈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就愈低;食物的开支在总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愈小,恩格尔系数就愈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就愈高;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标准为:恩格尔系数高于59%表示贫困;在40%~50%表示小康;在30%~40%表示富裕;而小于30%表示最富裕。

综合练习(四)

部分名词: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机会成本(是指人们在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供选择中最好的一种就是所做选择的机会成本)

效用(是指人们进行物品消费时的满足程度)

11

边际效用(是指人们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乘数理论(是指由于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成倍数的增加)

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相对于人们的无穷欲望而言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有限性就叫做资源的稀缺性)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人们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成递减趋势)

消费者均衡(即实现消费满足程度最大化)

生产者均衡(当某生产者在给定的成本约束下,产出量达到最大时,该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另一种说法是,给定总成本,当达到最高的等产量曲线时,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经济增长(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量和劳动量的增加) 幸福方程式(是指人的满足程度与人的欲望之比)

欲望(是指没有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

需求(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

正常利润(指企业主如果把资源用于其它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利息的合理性(人们为了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通常是注重现期消费。如果放弃现期消费就是一种损失,所以,放弃现期消费把资金提供给他人使用就应该得到补偿)

迂回生产(是指人们现生产生产资料,然后再用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资料的过程)

规模经济(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提高的经济效益就是规模经济,反之就是规模不经济)

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经济效率(即用较少的成本消耗获得最大经济利润)

技术效率(即用较少的生产要素的使用而获取最大数量的合格产品)

博弈(在一定条件下,遵守一定的规则,一个或几个拥有绝对理性思维的人或团队,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道德危险(即拥有信息多的一方所采取的对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不利的做法)逆向选择(拥有信息少的一方在受到道德危险的侵害后所采取的不利于信息多的一方的做法)

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

通货膨胀(是指一国一定时期的物价普遍而持续上升)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财政(国家为主体,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

税收(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准备金(就是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在银行存款中所留出的供储户定期或随时取款的备用金)

贴现(是指票据持有者在票据未到期之前将票据卖给商业银行获取短期贷款的一种方式)

国债(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物质产品价值总和)

公共物品(是指满足公共群众共同消费的物品和服务,如国防、公共设施等)外部性(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单一定价(即规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实行同一价格)

歧视定价(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给不同的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

产品差别(在经济学种产品差别是指同一种产品在型号、包装、规格、商标

12

等方面的区别)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预期购买某种商品的货币额与实际消费该商品的货币额之间的差额)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弹性系数(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率)

支持价格(指国家为了支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限制价格(指国家为了限制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高价)

综合练习(五)

1.“恩格尔系数”降到50%以下标志着什么?

“吃了吗?”这是过去相当一段时期中国人见面后再熟悉不过的口头语。那用意几乎相当于国际流行的“你好吗”。

渐渐地,“吃了吗”这口头语我们听得越来越少了,因为“吃对于中国人越来越不像过去那样重要了。换句话说,“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了。此现象在经济学上就叫做“恩格尔系数”降低。

何谓“恩格尔系数”?恩格尔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他在研究人们的消费结构变化时发现了一条规律,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这个家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反过来也是一样。而这个家庭用以购买食物的支出与这个家庭的总收入之比,就叫恩格尔系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一个国家而言,这个国家越穷,其恩格尔系数就越高;反之,这个国家越富,其恩格尔系数越是下降。这就是世界经济学界所公认的恩格尔定律。

经济学上的名词不一定也没必要每个人都懂,但生活的变化和感受却是实实在在的。

权威部门的资料表明,“九五”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恩格尔系数衡量,城镇居民由1995年的49.9%下降到1999年的41.9%,农村居民则由58.6%下降到52.6%。到今年底,综合起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降到50%以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恩格尔系数降到50%以下说明了什么?它说明,我国人民以吃饱为标志的温饱型生活,正在向以享受和发展为标志的小康型生活转变。

它说明,我国城乡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正稳步提高!

仅就吃而言,城镇居民吃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更加明显,商场、超市的净菜、速冻食品和绿色食品日益受到青睐,牛奶等已经成了许多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在外就餐的机会也越来越多。5年来,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中主食消费下降、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的倾向也十分明显。

除了吃外,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表现在居住条件的改善上。“九五”前4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8.1平方米增加到9.8平方米,住房用气率由68.4%提高到了84%,自来水的普及率由93%提高到了96.8%。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则由21平方米增加到24.4平方米。

在城乡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的同时,交通通信条件改善的速度更加迅速。去年底,全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1.1亿户和432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3%,其中城市28.4%。农村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79.8%,从东到西,不少农户已开始安上电话,并且涌现出为数不少的电话村。

在用的方面,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热点长盛不衰。彩电由平面直角而纯平、超平、高清晰度,冰箱由单门而多门、大容量、绿色环保。家用空调器、家庭影院、中高档家具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家用电脑、移动电话、微波炉、影碟机由前几年的几乎空白迅速提高到1999年的每百户拥有6台、7部、12台和25台。

农村百户家庭拥有的大型家具由695件增至761件,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由原来的17台、17台和5台快速提高到38台、24台、11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物质生活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用于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健身保健、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稳步增长,用于子女非义务教育和自身再教育的支出大幅度提高。去年以来,国家增加公休假日后,旅游市场更是一片火爆。统计表明,1999年城乡居民衣食住用以外的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9.2%和21.6%,分别比1995年提高8.3个和6.2个百分点。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表明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在生活质量提高的背后是什么呢?无疑是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九五”前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3%,继1995年实现GDP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后,1997年又实现了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按银行汇率折算,2000年底人均GDP将超过800美元,这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标志。

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保证了城乡居民收支的稳定增加。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54元,比1995年增加15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10

13

元,增加632元;1996-1999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幅分别达到5.6%和5.4%,超过“九五”计划预期目标。

在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达到6651元,比1995年增加1777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1973元,增加539元;“九五”的前4年,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年均提高了6.1%和5.7%。

在收支稳定增长的同时,居民个人资产也迅猛增加。一是表现在房产上。到1999年底,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已经超过70%;农村竣工住宅投资,由1995年的1350亿元增至1999年的2000亿元以上。二是表现在储蓄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由1995年的29662亿元扩大到1999年的59622亿元,增加了一倍多。与此同时,居民的外汇存款、股票、债券、手持现金等其他金融资产也在大幅度增加。

发展经济的目的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直接条件。在城市,大幅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大力推进再就业工程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农村,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大幅度提高扶贫开发投入,到2000年底可基本实现“八七”扶贫攻坚目标,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九五”即将过去,“十五”又在规划当中。随着“九五”的结束、“十五”的开始,新的世纪降临了。从温饱到小康,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从小康到富裕,更加美满的生活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新的世纪,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价格歧视”重新解释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服务,但针对不同的顾客,价格却大不一样,这种现象无处不在。你可以说这是“价格歧视”、“不公平”、“不正当竞争”、“欺骗顾客”、“倾销”,也可以说这是“让利”、“优惠”、“补贴”、“扶持”。

需求定律说,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就越大。所有市场需求,都符合这个规律。有所差别的是,不同的顾客对不同的产品价格,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有时候,价格稍微下降,需求量就显著上升;但另外一些时候,价格即使出现较大的变动,需求量却停滞不动。

美国的机票价格变化多端,不要说头等仓、商务仓和经济仓座位标价悬殊,就是相临的两个座位也照样可以相差一倍,有时候经济仓的座位就比头等仓的还贵!这种现象,什么“价值决定价格”理论,什么“成本决定价格”理论,都是根本没有解释力的。

从需求原理出发的经济分析是这样解释的:航空公司根据各种“线索”,将乘

客加以甄别(即“歧视”),根据乘客对飞行服务的不同需求,制定完全不同的价格,从而在不同类别的乘客身上分别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还有一些“线索”是顾客不由自主表现出来的,比如顾客是否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报纸和旅行社之间搜寻,是否愿意提前两个星期甚至半年预定机票,是否愿意耐心填写“里程奖励计划”的表格并随时留意各种优惠活动等等。航空公司根据这些线索,把“闲人”(也就是时间的成本较低的乘客)甄别出来,用低得多的价格吸引他们,从而创造本来不会发生的营业额,增加公司的总收益。

日本生产的汽车,运到美国后价格比在日本本土更便宜,因而被指责为“倾销”,那是两国政治首脑谈判的重要议题。有人说日本厂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倾销汽车,占领美国的市场,同时在日本本土用高价索取利润,补贴倾销损失。

可是,这样的观点怎么能说得通呢——日本人怎么会用自己的钱补贴美国人呢?你说扩大市场,可是亏损的市场,谁愿意扩大?越扩岂不越亏?“低于成本,占领市场”的倾销阴谋理论不堪一击,不过至今仍然深受欢迎。

问题在于怎样定价才能多赚。在日本,价格定得较高,才能使总收益达到最大;但在美国,价格得定低一点,才能使总收益达到最大。显然,“价格歧视”的目的是增加交易,这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都是有利的。

经济学可以拨开修辞的迷雾。“歧视”、“倾销”似乎不光彩,“让利”、“优惠”

似乎符合消费者利益。然而,它们所指的都是同一种行为,就是厂商区分不同的需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反暴利法,反倾销法,都是经济学无知的经济法。

如果法令强行禁止价格歧视,那么大多数人都会蒙受损失,且以对价格变化更敏感的穷人为甚。

3.“苏宁”“国美”启示录

去年年底,就在家电价格战尘埃即将落定之际,作为家电产品销售渠道的商家却由幕后走上前台,先是国美在西南重镇成都与当地的另外两家大型商场大打出手,将29寸彩电价格降到1200元,赚足了人气,接着苏宁宣称要在三年内建1500家连锁店,铸造家电销售的商业航母,并对想搞终端的空调厂家提出了警告。

实际上,这两家企业过去虽然比较低调,不像家电生产厂家那样呼风唤雨,但这几年经过市场上的摔打,他们逐步成长壮大起来了,并且在家电产业价值链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去年年中、国美就曾无视彩电价格联盟的禁令,率先打破沉寂,一石激起干层浪。同时国美也明确自己的目标,先由北京进入天津、上海,再杀向重庆和成都。目标是在三年内建立200家大型专业家电商场这一切都说明,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之际,中国家电产业价值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商业,正在调整自己的战略,希望变被动为主动。

14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进入WTO之后,受冲击最大的不是农业、也不是机械制造、家电和电子产业,而是服务业尤其是商业。90年代以来,国外大型零售超市的进入,对中国传统商业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迫使过去传统的百货业态逐渐分化,走上专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的道路,而专业家电销售企业正是在中国市场上商业业态逐步演化的过程中,随家电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壮大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家电产业的日趋规范成熟,经营家电的商家也日益成熟,急于扩大规模。在稳住自己根据地的基础上,这些企业首先选择地域扩张来扩大自己的规模,以进一步降低自己的采购成本,以便在商业竞争中进一步获取优势,实际上是明智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

但在商业企业进行地域扩张的历史上,前有中原商战的霸主仟村百货兵败京沪,后有家电批发的明星郑百文功亏一篑。尽管经历了商场风雨的新兴家电销售企业无论是企业实力、管理水平、销售网络等都要优于仟村和郑百文,但在这些企业吹响规模扩张的号角,并向业界投掷一枚枚炸弹、宣布一个个举措时,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也存在着各种误区和陷阱。如果这些企业处理不好,也有可能深陷泥沼,难以自拔。

因此我们真心地希望这些企业在塑造自己的企业、规划自己的战略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认清规模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二要协调树立品牌与刻意炒作的关系。

三要平衡低价格与服务水平的关系。

四要明确自己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定位。

五要处理好扩张速度与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

六要协调全国网络与区域化特色问题。

综合考虑以上诸多方面,这些有远大目标的家电经销企业一定要认识到未来的竞争是信息的竞争、知识的竞争、管理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这些企业不重视专业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现代的管理理念,这些企业尽管有志于同国外同类商家同场竞争,将来还有可能力不从心。从长远来看,家电经销企业若要在未来三五年构造自己的竞争优势,能够对抗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

4.从电池回收看外部性

“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北大的各个宿舍楼及教学楼内,出现了一个个朴素的纸箱,这是环境发展协会的同学为回收废电池、减少环境污染特意设立的。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也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了力,可谓一箭双雕。

废弃的电池污染环境,具有负外部性。于是,生产单位电池的社会成本加上受到污染影响的不利影响的旁观者的成本,成本总额加大。此时,电池的消费者的价值大于生产它的社会成本;电池的最适当的数量,即最优的数量,小于均衡数量,既市场量。这时市场无效率。

面对这种负外部性,我们并非束手无措,既可私人解决,也可设立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环发的电池回收箱就是私人解决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为回收提供了外部条件。

但他们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很多人对回收箱眼至心不到,视若无物。这时,通过发传单、搞演讲等活动来扩大它的影响,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即利用外部性的内在化。

对于生产电池的厂家,政府应进行管制或征收庇古岁。如国家环保局可以告诉每家工厂每年的排污量减少为50吨,或指定某些厂商生产环保型电池。当然,政府也可以用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激励,如可以对每个厂家每排出一吨废物征收一万元的岁收。

若想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还需要政府投资科研领域,使环保型电池的成本降低,使之趋于完善。这才符合市场规律,才能赢得消费者。

5.从经济学角度看“希望工程”的合理性

教育是公众事业,理应由政府出资,似乎是通行全世界的不争的道理。那么“希望工程”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默许了政府的失职行为?教育体制的缺限是否会因为这样的宽容而拖延整改?答案却不能简单用是或非来概括。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人们的投资行为是有一定预期的,基本可以用成本-收益模式来解释。也就是说,如果对某一特定项目/公司/股票投资100元,经10年后, 收益预期为150元(Y1);而同样的10年内,同样的100块钱在社会各行业投资回报的平均值是130元(Y0),Y1>Y0,那么人们会倾向于进行投资;反之亦反。

现在用这个非常简单的成本-收益模型来分析政府与个人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倾向。对政府而言,教育投资的预期是什么呢?是公民素质的提高,投资环境的改善,犯罪率下降,高技术含量人力资源的增长,最终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对个人及家庭而言,教育投资的预期又是什么呢?是可靠的工作保障,良好的社会地位,充实的个人生活所带来的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满足感。假设这些都是可量化的,那么,政府教育投资收益GR与政府其他投资的平均收益GR0比较会决定政府的投资行为;个人教育投资收益PR与个人其他投资的平均收益PR0比较会决定个人的投资行为。如果GR与PR毫不相关,事情就很好办了。但是,事实是,GR与PR不仅关联密切,而且可以通过出国,迁户囗等人才流动渠道变

15

成此长彼消的局面。也就是说,人受过良好教育后所得到的收益和满足感是较稳定的。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却不易获得收益保证。用通俗的一个不很严密的比方来说,对中国政府,教育总是“失败”的--每一批学子中,小学升中学,好的上了学,失败的流向社会;高中升大学,好的上了学,失败的流向社会;大学读研究生,好的上了学,失败的流向社会;研究生出国,好的出去了,失败的流向社会。再来看看两个重要的叁数GR0 与PR0,其中GR0是同时期内社会投资的平均收益,就是基建投资,企业贷款(企业应与政府分开,但现在地方政府对企业还有很强的影响,因此划在内) 旅游开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等在同期内带来的收益平均值。可见与教育的无形收益相比,地方政府有不少投资选择,GR0很高,很有可能形成GR

反过来讲PR0,个人的投资渠道又有多少? 在调查居民储蓄倾向时,有70% 的家庭回答“存钱为孩子上大学”,其他的选择还有养老,炒股,买债券,买房,而与孩子有一个良好前途这样一个巨大的PR相比,剩下的投资平均收益PR0并不让人心动。PR>>PR0,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教育投资应当从民间找出路的重要原因之一。与统计数据上的低投入同时存在的(现在中国公共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低於联合国统计最不发达国家3%的水平) 是独生子女们沉重的课外绘画,钢琴班,也就是家庭给予的教育追加投资,原因是否可以从上面的论述中得知一二呢?

那位说了,我捐助希望工程,是掏我的钱,给我不认识的人,何来预期收益啊?对。所以,希望工程才建立1+1计划,加强捐助人与受助人的联系,分享受助人的PR。因为收益不光表现为物化。也体现为“做个好人”的心理满足上。这种联系越密,您愿为预期收益所付的投入就越大,所以给自个儿孩子舍得万八百的,给人家孩子一年300人民币还是亲疏有别的嘛。而现在希望工程的最大捐款人是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对它而言,还有公共关系融洽、具备良好企业形像的无形资产收益。

又一位说了(呵呵,民主人士):政府是用纳税人的钱,办公益事业是它的职责,怎么能以成本-效益为准绳?您说得对是对,但那不是理想状态麽?咱现在不是就不在理想状态,在转型期麽?再说呢,哪一个现存政府不要为财政操心?政府落实到决策时,都是以一个实体的方式,这个实体维不维护绝对精神道义,还要看全体公民的意识及各大小团体的力量均衡。政府一急,不免说,那你们都照章纳税了吗?比如占家庭总收入20%-80%的金融产品收益(银行存款利息债券、股息等等)现在还是免所得税的...这就扯远了。

希望工程是个好事儿,因为它以民间的方式联系起需求与供给,于国于民有

利,并且可被各方面接受,转型期就需要这样的缓冲组织。

6.打官司的经济学

打官司当然要付出成本。首先,你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而你本来是可以用它们去获取收入的。其次,你要请律师,付给他律师费。再次,你可能还要忍受旁人的非议,特别是当你要求被告给予赔偿的时候。最后,如果你的官司输掉了,你还要负担法院的诉讼费用。所有这些成本加起来可能成为一个可观的数目。那么,一旦你赢了官司,你的回报是什么呢?当然要看你打的是什么官司。比方说,你打的官司是这样的:你在你买的跑步器上跑步时,跑步器的皮带突然断裂,致使你摔断了小腿骨。你认为是跑步器的质量问题造成的,而厂家则认为是因为你用力过猛。你把厂家告上法庭,并赢了这场官司。你可以从厂家得到如下赔偿:更换跑步器的皮带、你的医疗费及你的误工费。前两项不过是对你付出的费用的补偿。按照法律规定,最后一项应是本地上年职工平均日工资乘以你因受伤而休息的天数。倘若你的单位开恩,不扣你的工资,这笔赔偿费是对你的额外补贴;

否则,它也不过是对你的损失的赔偿。收入与成本两相权衡,打一场官司下来,你能落个够本已是相当不错。

近年的民事赔偿案件中多了一项内容,叫"精神损失"赔偿。你摔断了腿,精神受到刺激,要求赔偿似乎也有道理。但是,"精神损失"值多少钱?法律对此没有规定,已有案例中的判罚则可以相差成千上万倍。最明显的例子当属上海一女大学生状告上海屈臣氏连锁店搜身一案。在这个案子中,女大学生因出门时警报器响了,被带到地下室搜身达两小时之久。此事国内报道甚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女大学生提出赔偿精神损失五十万元人民币,一审裁决为二十万元;屈臣氏不服,二审改判为赔偿一万元,与一审判决形成天壤之别。

无论是物质赔偿,还是精神赔偿,首先体现的是法律对受害一方权利的认同和保护。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免遭他人侵害的权利,民事赔偿是保护这种权利的手段之一。但是,民事赔偿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体现了对受害一方权利的认同,而且还是对施害一方的惩罚,并由此对潜在的其它侵权行为构成有力的威慑,从而达到减少整个社会的侵权行为,进而保护全体公民权利的目的。从社会运作的角度来看,民事赔偿这后一功能比前一功能更为重要,因为前一功能只是对某一特定社会个体,即受害方权利的认同,而后一功能则是对全体公民权利的保护。

16

1.做最聪明的消费者:消费与经济学

2.劣币何以能驱逐良币

在铸币时代,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低于法定重量或成色的铸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最后,良币被驱逐,市场上只剩下劣币在流通了。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格雷欣法则”,或“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如果以现代货币制度为依据,就不好理解良币、劣币的概念,更不好理解“格雷欣法则”。因为,现代货币是以纸币(包括硬币)为主,单从材料上看,这种纸币(硬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有在一定的流通规则之下,它们才能代表相应的财富。所以这种货币就不存在良莠之分。

而格雷欣法则里的货币是用真金白银铸造出来的,本身是具有价值的,其面值的基础就是其重量和成色。这样就势必会出现同种铸币份量和成色不等的问题,原因有二:在铸造时很难保证每一个金币成色和重量都绝对相等;在流通过程中会因为磨损导致其成色和重量的下降。这样一来,人们就会对手中的铸币的成色和重量倍加关注,在进行交易时,谁也不会将份量足、成色好的金币交到别人手里。这就是市场上流通的都是“劣币”的原因。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存在于货币流通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存在着类似现象。文学大师聂绀弩曾写过一篇《韩康的药店》,大意是:韩康在十字街头开了一家小小的药店。因为韩康人老实,卖的都是真药,再加上人和气,所以人们都乐于照顾他的生意。西门大官也开有一间药店,规模比韩康的大得多,

但是因为他卖假药,城中百姓基本上是不光顾他的药店,所以他的药店生意极其冷清。有一天,西门大官人突然发现韩康药店生意非常红火,就使坏用底价收购了韩康的药店。韩康只好又到别处开了一家药店,因为韩康卖真药,所以生意依然很红火,而西门大官人新收购的药店却和老店一样冷清。

西门大官人就又用底价收购了韩康的新药店,韩康只好又开新店。结果可想而知,几个来回合过后,西门大官人先后收购了韩康的5个药店,整个城中的药店都成了西门大官人的了,而韩康却吃了官司。

故事当然没有结束,可是讲到这足以看出这是一个极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案例。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很多,比如,屈原有才能,又清正廉洁,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腐败现象作斗争,结果却被那些贪赃枉法的奸佞之徒用卑鄙的手段排挤出局。再比如,我们熟知的梁山好汉,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原本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就因为他们不愿意越与恶人为伍,或受恶人欺负,才被逼无奈上了梁山,落草为寇,这岂不也是“劣币”驱逐“良币”?

还有,不久前上演的《大宋提刑官》可谓是写透了大宋官场的腐败。纵子行凶的曹大人,收取他人贿赂的冯大人……包庇贪官的、拉帮结派的、鱼肉百姓的……满朝文武几乎没有一个干净货色,这一切致使宋慈不仅在断案过程中举步维艰,阻力重重,就是在破案之后,也无法将贪官污吏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这对于立志澄清天下的正直的能吏宋慈来说根本是无法忍受的,但他又不愿同流合污,能不被冤杀而得以退隐故乡已经是不幸中之大幸了。在那种环境中他自觉不自觉地被逐出官场是必然的。这里显然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法则在作怪。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比如说,挤车的人不但能捷足先登,还能捞到个好位置,而按顺序上车的人要么上不去车,要么仅有一个立足之地;按资排辈的单位,熬年头的庸庸无为者充斥着每一个重要或不重要的岗位,而年富力强之人只好另谋高就;在排队买票时,加塞的、强行往前挤的人往往会买到或先买到票,按规矩排队的人要么买不到票,要么买不到想要的票……

市场上,假货、劣货、水货充斥市场,而货真价实的商品被驱逐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据三星牌手机北京代理商反映,由北京市消协转给他们的三星手机的投诉中,假货、水货的手机占68%,其中三星470、570、2400c型手机均为水货。

在广州海印等大型电子、手机交易市场,三星水货手机的比例相当高。广州一位手机经销商说:“其实,市场上的三星行货(即通过正规渠道入关,有信产部入网许可证的手机)只有5%~10%,其他全是水货或假货。”

职场上就更是一样了,曾在《南方周末》上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

17

某市某家大医院有一位标准的“海龟”——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医生。该医生不仅医疗水平高超,而且工作尽职尽责。最可敬的是,此医生医德高尚,从不接受病人送的“红包”。但就是他的这种高尚情操激起了大多数医生的一致排挤。最后,“组织”不得不出面,与这名医生解除了聘用合同。这名医生不但下岗了,还被扣了几顶不大不小的帽子,什么工作一向不称职,不能胜任医生的神圣岗位等,弄得这位医生四处求职不得,只好背井离乡,重新游出了国境。

20世纪,意大利作家、思想家卡尔维诺曾说:在一个人人都偷窃的国家里,唯一不去偷窃的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为在白羊群中出现了一只黑羊,这只黑羊就是“另类”。何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如果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原因就很多了,否则人们就不会发出下面的疑问了:

“劣币”其实就是相对于“良币”来说的劣等货,既然已被如此定义,就说明大家对于“劣币”之劣是心知肚明的,那为什么,“劣币”还会有能力驱逐“良币”,并且还极为猖狂呢?

要搞清劣币为何能驱逐良币,首先要理清参与这一过程的几个主体,以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在古代官场上,这一过程有皇帝(监管者)、清官(良币)、贪官(劣币)、民众四个主体参与。首先是贪官,为了个人利益,盘剥小民、侵吞国家财富,危害社会和国家,严重损害了皇帝和民众的利益。作为民众,没有对官员的监督与制约的权力,对他们的不法伤害很多时候是无可奈何的。告官官官相卫,告皇帝成本太高,无奈只好忍让退缩,乃至麻木。而皇帝,贪官脸上又没有刻字,况且,贪官在皇帝面前往往表现得比清官还要忠诚,因为他们有钱和有心思去讨好皇帝,这一点,从和珅以及和珅与乾隆的关系上身上便能看得明明白白。再说清官,他们既了解民众的疾苦,又了解官场的腐败,为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和贪官作斗争。但是,为个人利益而斗争的贪官很多,而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清官很少,力量对比悬殊;另一方面,贪官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会调动各种资源与清官作殊死搏斗,而清官往往内在动力不足。同时,不了解情况的皇帝和民众(信息不对称),很难给予清官强大的支持,清官的失败是必然的。再说了,自私和惧怕危险(很多时候做贪官比做清官更安全)本是人类的天性,在利益的诱惑下、在众贪官的威逼下自觉由清官转变成贪官的更是不计其数,因此,淘汰清官,即劣币驱逐良币成为必然。

在市场上,同样有四个参与主体,即监管单位、依法商贩、违法商贩和民众。要弄清这四个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看一下网友对盗版轻而易举打败正版的原因的总结就清楚了:

1、正版制作者收入过高。普通人盗版已无罪恶感反而有劫富济贫之感。

2、从现在的趋势看要盗版已是很容易的事,只靠宣传或教育已是不可能

的事。

3、盗版的制作和发行商本身对利润的不择手段的追求和对社会极不负责

任。

4、贫富差距的扩大已使买不起正版的人多过买正版的人,而且这是不可

扭转的,致命的原因。

他还说:“正版与盗版之争,正版必输,不是任何组织可以阻挡的。”此话似乎绝对了些,可透过表面看它里面深一层的含义,却也能让人感觉出一种悲哀,即我国市场规范化方面的种种弊端。

现在看来,“劣币”之所以如此猖狂,很显然是利益驱动造成的。这一点在企业人才聘用、保险公司提高保价、银行提高贷款利息方面也有体现。比如,企业中的管理者在不了解应聘者的真实能力的时候,多数都不会愿意出高薪来聘用新员工。这样一来,被聘者的才干就会普遍低于聘用者预先的期望值,而符合期望值的人反而不来了;保险公司提高保价,目的是想贴补因理赔造成的损失,结果为此而来的投保人都是些真有风险的人;银行提高贷款利息,本意是为了降低坏账风险,提高资产优良率,结果有能力还贷的企业因不愿承担高利率而放弃贷款,倒是那些借了钱就坚决不还的人敢来贷款……这些都是明显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企业需要的员工、保险公司需要的保户、银行需要的贷款人,都被驱逐出了市场。

另外,执法者、管理者对劣币的纵容也是致使“劣币”猖狂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宋提刑官》中有这样一幕,宋慈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得到了刁光斗记录官员罪行的八口大箱子,并尽数交给了皇上,可是皇上却将那些证据付之一炬。皇上此举的目的在电视剧中没有明示,但却有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味道:“如果把大臣都杀了,我还给谁当皇上去”;“即便是贪官污吏,大宋江山也是离不开他们的”。

3.面子经济学

近年来,类似“官衙”四面开花,奢侈程度一山更比一山高。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声讨这种不良倾向,认为这种奢侈不仅挥霍大量社会财富,而且带坏了社会风气,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对于国内“官衙”劲刮豪华风,有网友搜罗了美国的各州政府大楼与之相比较,相形于异国他邦的民富官穷,“中国式奢侈”内涵也就不言而喻。而且从报道

18

来看,“中国式奢侈”还常常出现“马太效应”——越穷的地方,越喜欢搞豪华工程,不惜贷款、举债,甚至挪用扶贫款、救灾款,结果越弄越穷,民怨沸腾。

有人说过,不了解“面子”,就不能了解中国人,同理,如果不了解“面子经济学”,就不能理解“中国式奢侈”。

人们为什么喜欢“面子”?因为人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而一个人的总效用水平来自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两个方面,“面子”便是精神产品。有“面子”,等于增加了精神收益,从而增加总效用。经济落后地区在难以通过物品产品提高总效用的情况下,只有借助增加精神产品——“面子工程”去实现,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穷地方为什么比富地方更喜欢豪华工程了。

其实,“面子”利用得好,也会产生间接经济价值。“面子”是一个人的“品牌”和形象。和一般人相比,人们更乐于和有“面子”的人打交道和进行各种交易。因此“面子”本身也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许多地方也正是挂着“提升形象,以利招商”招牌堂而皇之大搞“面子工程”的。

应该说,“面子经济学”并非坏事,利用得好同样可以促进地区的发展。只是在许多地方,好经被歪了,于是“面子经济学”走了样。一是官员们眼中的“面子”与群众的理解有落差。在官员眼中,豪华的办公大楼、超大规模的广场、笔直的马路、漂亮的公车……才是“面子”,因此极力为之,而在群众眼中恰恰相反,那些都是败家子的“面子”,真正的“面子”是清廉的官员、勤勉的政风、宜居的环境、和谐的社会、群众的富裕……;二是在“面子经济学”中夹杂了许多“个人经济学”,几乎无一例外的大工程背后面藏着大腐败,大概是官员们热衷“中国式奢侈”的最“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

说千道万,“中国式奢侈”在官场风行,根子在于体制中民意的不足。从决策、实施、监督到问责,都在“体内循环”,因此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官员作为不切合实际,不符合民意的决策。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的所在,任何的小修小补都将是换汤不换药,无济于事。

4.

5.边际效用:为什么幸福总在递减

王飞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偏僻的山区乡政府工作。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社会背景,只能靠不断努力来改变命运,所以工作格外卖力。两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县长下乡,看中了这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王飞很快成了县长的秘书。

王飞没有想到命运之神会这么快光顾自己,他工作更加努力了,把县长安排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可成功的喜悦没持续多久,烦恼就来了。县长秘书虽然听起来是个很风光的职位,实际却是前途难卜。按照以往的惯例,秘书为县长服务几年后,县长会给秘书安排一个不错的职位,如乡镇副职,或县直属局副职,但也有因种种原因而安排不了的。因为政界竞争激烈,明里暗里都有,如果安排不了,就会让秘书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样他的压力比在乡下时更大了。两年后,县长荣升到市里任职。王飞的努力县长也看在眼里,经过一番周折,县长把他安排到市政府一个机关。从县到市是一次质的跨越,他沉浸到无尽的幸福之中。刚到市里,住房紧张,连单身宿舍都没有,他就住在办公楼拐角的一个仓库中,只能容一张床。条件虽然简陋了点,可这是在市里啊,县城还是农村边缘地带,现在他是彻底地跳龙门了。可是久而久之,烦恼又来了,同一办公室的同事都有各种补贴,可他没有。他感到自己只是名义上的城里人,实际却很受歧视。

更令他头疼的是,妻子儿子还在县城,他每周搭长途汽车往返,无论从精力上还是经济上他都受不了。每次回家,短暂离别后的相聚不再是甜蜜,取而代之的是疲惫和烦恼。不要说妻子,就是他自己也开始抱怨,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经过一番努力,他的工作终于得到了机关领导的认可,领导决定给他解决住房问题。

领导先让他把妻子的工作调到市里,这样才符合分房条件。他四处奔走,终于把妻子的工作调到市里一个对口单位,儿子的户口也顺理成章地落到了市里。他终于在这个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每天下班,一家人都能够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全家沉浸在一片幸福之中。王飞感到,这下他可以轻松下来,好好地享受人生了。

可这种好日子并没过多久,一种新的困扰又涌上他的心头,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升迁成为正科、副处,他又不得不为得到这些行政级别而饱受煎熬。科员当久了还得不到升迁,就会被别人看不起,尤其是他被调到市机关后,过去的亲朋好友都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如果长期原地踏步,他就觉得无法面对他们。为了升迁,他不得不再次努力。经济学上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效用是指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指的是一个人多次消费同一单位某种物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当一个人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时,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随着你消费的同一种物品数量的增加,你的满足程度,即边际效用不是递增而是递减的。以吃肉为例,假定你吃第一盘肉的效用为10,吃两盘肉的效用为15,即第二盘肉的边际效用就为5,再继续吃,边际效用就成了0,甚至感到发腻、恶心呕吐,边际效用就成了负的。边际效用递减是有科学依据的,一个人在消费某种物品时得到的效用(即满足),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是外部刺激引起的兴奋,当同一种刺激反复进行时(比如连续吃肉),其兴奋程度会越来越低,直至麻木甚至抵抗、

19

排斥。人之所以那么执著地追求幸福,就是因为幸福能给人带来效用,即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如果把幸福也当做一种可以消费的物品,幸福仍然逃不脱边际效用递减的厄运。当我们在尽情享受好不容易得来的一种幸福时,其实这种幸福带给我们的边际效用正在递减。当这种幸福感逐渐消失时,我们就会追求另外一种人生目标或人生状态,然后获得新的幸福。在过去物质短缺的年代,整个社会都把经济的发展作为幸福的归宿。但是这些年的幸福感理论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增加。据两位瑞士学者研究报告,从1946 年到1991 年,美国人均收入从11 000 美元增加到27 000 美元(以1996 年美元价值为准),然而,这种物质财富的增加却伴随着平均幸福水平的降低。如果以3 分为满分,那么,1946 年的幸福水平为24,1991 年反而降到了22。其实这不是经济发展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感,而是这种幸福感的边际效用递减了。2006 年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北京市和谐社会指数监测报告,报告显示,10 个远郊区、县市民的幸福感超过城市中心区市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在对经济发展的追求中,市中心的经济发展比郊县快,经济发展对市中心居民带来幸福的边际效用已经递减了,而郊县居民却才刚刚感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幸福。幸福的边际效用递减,决定了幸福的时刻不能长久。边际效用递减是客观规律,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作为万物之灵却可以不断调整和提高我们的人生目标,并在不断追求新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新的幸福。经济发展带给现代人幸福的边际效用虽然递减了,但是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目标,如把环保、健康等作为幸福追求的新目标。有位伟人说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正是防止人生幸福边际效用递减的良方。效用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同一种事物给人带来的效用,在贫穷和富贵时是不同的,得志时和失意时也不一样。正所谓人们常说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6.信息的价值

7.选择的智慧:机会成本

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我没有选择。」这句话隐含着一层重要的意思:可供选择的东西越多越好。从逻辑上看,这很自然,人总在追求更大的自由,而人的自由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选择权力的大小和机会的多寡。然而最新研究揭示,实际

情形远非这么简单,选择机会超过一定数量就会变成一件坏事。准确地说,选择行为在心理上的正面效应并非总是随着机会数量的增多而增加,而是上升—达到顶点—下跌,因为随着可选机会的增加,选择带来的正面情绪渐趋饱和,负面情绪加速增长,净效果便是「好的感觉」先升后跌。例如在美国,过去三十年来经济增长了一倍有余,但调查显示,随着机会和财富的增加,感到幸福的人反而减少了百分之五,即一千四百万人之多。为什么会这样?

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当面临多种选择机会的时候,我们选定其中一个就会失去其它可能带来的利益。举一个例子,你打算外出度假,有三处地方可供选择,相关花费和满意程度都差不多,无论最后决定去哪里,其它两处肯定是去不成了。「机会成本」反映评估一个机会的价值不能孤立进行,要与其它机会相互比较。这种成本降低了人们对自己所做选择的整体满意感,直接后果是:可选机会越多,人的失落感或「损失感」就越强,因而对选择决定的满意程度就越低。

进一步分析显示,做出选择决定时人们会将各种可选机会逐一比较,评估得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诺贝尔奖心理学家卡纳曼和已故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特沃斯基的研究显示,损失所带来的心理冲击比得益要大。所以,随着可选机会增加,选择决定带来的得益和损失也在增加,但净效果却是损失感加大。

后悔的作用

人们会为未利用的机会而失落,也会为自己所做出的决定而后悔。后悔反过来增加了机会成本,因为选择错误而招致损失会让人后悔,所以就要特别留意损失,尽力避免损失。研究显示,影响后悔感的两个因素是对选择结果的负咎感强弱和设想更好方案的难易程度,负咎感越强或越容易想到更好的选择,后悔感也越强烈。不幸的是,选择机会数量的增加对这两个因素均有正面强化作用,结果是可选机会越多,越容易感到后悔。没有选择只会感到失望而不会后悔,因而人便会尽力而为;但当有许多可供挑选时,会觉得其中可能有一个是最好的,自己应当能够发现它,由此而焦虑,担心,后悔。机会越多,这种心理就越强烈。

适应效应

20

经济法基础学习知识重要资料归纳(精)

1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法的形式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 1人, 副主任 2-4人、委员 7-11人, 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 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 3名仲裁员组成, 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 ;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 ;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 (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 (超过 20年的不予保护诉讼时效:普通 (知道或应知道 :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 :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最长(实际发生日 :20年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 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 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 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 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 搜查被执行人财产; 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 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 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 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迟延履行金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范围: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期末复习

机电一体化复习提纲 1. 机械系统和微电子系统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新功能和新性能的新产品是机电一体 化产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有机械本体、执行与驱动、检测传感器、信息处理、动力。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通常由由传动机构、支承与导向机构、执行机构与机架等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是能量流、物料流、信息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信息特征(微型化、嵌入式、实时性、分布化)、动力特征(结构分散化、功能智能化)、结构特征(模块化、简单化、高刚度、高精度)。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驱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技术。 2. 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快、准、稳):快速响应、高精度、良 好的稳定性。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在设计中常提出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等要求。为达到上述要求,主要从a、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承部件;b、缩短传动链,简化主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c、提高传动与 支撑刚度;d、选用最佳传动比,尽可能提高加速能力;e、缩小反向死 区误差;f、改进支承及架体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刚性、减少振动、降低噪声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通常由传动机构、支承与导向机构、执行机构与机架等几个部分组成。 3.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动系统应满足足够的刚度、惯性小、阻尼适中等性能要 求。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在设计中需满足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为达到这些要求,主要采取

①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撑部件② 缩短传动链,简化传动系统的机 械结构③提高传动与支撑刚度④选用最佳传动比,以达到提高系统分辨率、减少到执行元件输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尽可能提高加速能力⑤缩小反向死区误差 ⑥改进支撑及架体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刚性、减少震动、降低噪声。 4. 滚珠丝杠螺母副中滚珠循环装置有外循环,内循环。滚珠丝杠支承方式有单推- 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具有最大刚度的的支承方式是双推-双推式。 5. 滚珠丝杠螺母副中按照滚珠循环方式划分外循环,内循环。滚珠丝杠螺母副中 调整间隙和预紧的方法有垫片调整式(调整垫片来改变轴向力)、双螺母调节式(调整螺母来消除间隙或预紧)齿差调节式(左右螺母外端凸缘制成齿数差1 的直齿圆柱齿轮),原理是什么?滚珠丝杠副的安装方式有单推-单推式(轴向刚度较高、预紧力较大、轴承寿命比双推-双推式低)、双推-双推式(刚度最高、易造成预紧力不对称)、双推-简支式(轴向刚度不太高、预紧力小、轴承寿命较长、适用于中速、精度较高的长丝杠传动系统)、双推-自由式(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低、多用于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丝杠传动系统),特点分别是什么?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是结构的选择、结构尺寸的选择(公称直径和基本导出的选择)。 6. 直齿圆柱齿轮侧隙的调整方法有中心距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侧隙法、轴向 垫片调整法。要消除齿轮副间隙是因为侧隙会产生齿间冲击,影响传动平稳性、若出现在闭环系统中、则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使系统产生低频振荡,常用中心距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侧隙法、轴向

工业电气期末复习资料

工业电气期末复习资料 1、交流与直流电磁铁的区别 直流:由工程纯铁、软刚制成,线圈直接绕在铁心上。在U、R不变时,励磁电流I恒定,不受气隙δ的影响。 吸合过程中,电磁吸力随着长度空气隙的减小逐渐增加;当IN一定,电磁吸力与气隙大小乘反比;当气隙相同时,安匝数越大,电磁吸力越大。 交流:由硅钢片叠成,线圈绕在框架上,再套入铁芯柱,交流励磁电流随气隙δ成正比增大;电磁吸力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2、电磁机构的吸力特性,返力特性,吸力与反力如何配合 ①吸力特性:铁心吸引衔铁的电磁吸力与气隙的关系曲线 ②反力特性: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的力与气隙的关系曲线 ③电磁机构在衔铁的吸合过程中,吸力必须大于反力,但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电器的机械寿命。即在图中(P19图2.10)直流吸力特性曲线1或交流吸力特性曲线2应高于反力特性曲线3。而在释放衔铁时,其反力必须大于剩磁吸力才能保证衔铁可靠释放,因此要求电磁机构的反力特性必须介于电磁吸力特性和剩磁吸力特性之间。 3、返回系数或恢复系数Kf:复归值Xr与动作值X0之比。Kf=Xr/X0 (P20) 4、灭弧装置有哪些(P41) 1.简单灭弧 2.磁吹灭弧装置。 3.弧罩与纵缝灭弧装置。 4.栅片灭弧装置。 5.固体产气灭弧装置 6.石英砂灭弧装置。 7.油吹灭弧装置。 8.气吹灭弧装置。 9.真空灭弧装置。10.无弧分段 5、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的区别,热继电器为什么不能用作为短路保护,熔断器为什么不能作为过载保护? 短路保护:电流时额定电流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大电流引起的速断保护是瞬时的。 过载保护:由负载过大超出设备额定值,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几倍到十几倍,其有适当的延时。 热继电器中发热元件由于热惯性。不能瞬时动作,不能用于短路保护。 6、交流接触器有何用途,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于频繁地接通断开交流主电路,大容量控制电路等大电流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 结构包括:电磁机构:由线圈、静铁心和衔铁组成,是感测和判断部分; 主触头及灭弧罩:用于接通或断开主电路,能通较大电流,灭弧罩用于分合 主电路; 辅助触头:用于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只能通较小电流; 反力装置:接触器的判断部分; 支架和底座:用于接触器的固定和安装。 7、中间继电器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 (1)扩展控制回路(2)扩大触点控制容量。(3)强弱电或交直流电转换。(4)作为中间元件。 8、什么是主令器?常用的主令器主要有哪几种? 主令器是一种机械操作的控制电器,对各种电气系统发出控制指令,使继电器和接触器动作,控制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起动、停车和制动以及调速。 主要有:控制按钮和指示灯、行程开关、转换开关和万能转换开关。

电气控制技术习题一

(一)常用低压电器 一、填空题 1、选择接触器时应从其工作条件出发,控制交流负载应选用(交流接触器);控制直流负载 则选用(直流KM)。 2、接触器选用时,其主触点的额定工作电压应(大于)或(等于)负载电路的电压,主 触点的额定工作电流应( > )或( = )负载电路的电流,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应与控制回路(电压相一致)。 3、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是将一个输入信号变成(多个)输出信号或将信号(转化成其它信号)。 4、试举出两种不频繁地手动接通和分断电路的开关电器( KT )、( FR )。 5、试举出两种主令电器(按钮SB )、(行程开关SQ )。 6、试举出组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两种电器元件( KM )、( FR )。 7、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熔断器熔体允许长期通过1.2倍的额定电流而不熔断。当电路发生(短 路)或(过载)时,熔体熔断切断电路。 8、熔断器熔体允许长期通过1.2倍的额定电流,当通过的(电流)越大,熔体熔断的(时间) 越短。 9、凡是继电器感测元件得到动作信号后,其触头要(延迟)一段时间才动作的电器称为(时 间)继电器。 10、当接触器线圈得电时,使接触器(敞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11、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发热)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它在电路中主要用作三相异步 电动机的(过载及断相保护)。 12、控制设备按其操作方式分为(点动)控制和(连动)控制。 13、自动空气开关又称(低压断路器),当电路发生(过载或短路)以及(欠电压) 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故障电路。 14、主令电器种类繁多,常用的主令电器有(按钮)和(行程开关)等。 15、熔断器主要由(熔体)和安装熔体的(外壳)组成。 16、交流接触器上的短路环的作用是减少吸合时产生的(强烈震动和噪声)。 17、低压控制电器常用的灭弧装置有(灭弧罩)、(灭弧栅)两种。 二、判断题 1、一台额定电压为 220V 的交流接触器在交流 220V 和直流 220 V的电源上均可使用。(×) 2、交流接触器通电后如果铁心吸合受阻,将导致圈烧毁。(×) 3、交流接触器铁心端面嵌有短路铜环的目的是保证动、静铁心吸合严密,不发生震动与噪声。(√) 4、直流接触器比交流接触器更适用于频繁操作的场合。(√) 5、低压断路器又称为自动空气开关。(√) 6、只要外加电压不变化,交流电磁铁的吸力在吸合前、后是不变的。(×) 7、直流电磁铁励磁电流的大小与行程成正比。(×) 8、闸刀开关可以用于分断堵转的电动机。(×) 9、熔断器的保护特性是反时限的。(√) 10、低压断路器具有失压保护的功能。(√) 11、一定规格的热继电器,其所装的热元件规格可能是不同的。(√) 12、无断相保护装置的热继电器就不能对电动机的断相提供保护。(×) 13、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就是其触点的额定电流。(×) 14、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是反时限的。(√) 15、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终端开关是同一种开关。(√) 16、万能转换开关本身带有各种保护。(√)

经济法复习资料全

. 守文《经济法》复习资料 1、经济法的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调控制度,具体包括财税调控制度、金融调控制度、计划调控制度等;另一类是市场规制制度,具体包括反垄断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消费者保护制度等。 、“双手并用”的分析框架强调:调解经济或配置资源的手段有2两个,一个是市场的无形之手,另一个是的有形之手。要使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则要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3、“两个失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失灵,一个是政府失灵。在运用市场的无形之手进行调节的情况下,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妨害竞争、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信息偏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而使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诸如公平分配、币值稳定等问题,也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由此便提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由于信息不足、滥用权力、腐败寻租、体制不健、多头管理等原因,政府在资源配置上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被称为政府失灵。 4、从经济法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或基本矛盾来看,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很基本的

矛盾,这些矛盾不能有效协调和解决时,必然会产生“两个失灵”的问题。经济法不是单纯地强调限制政府的权力和的权力,而是要通过适度分权,以及适用合理的程序,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努力实现文档Word . 既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5,即假定在经济法上,各类主体都有自己的独立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都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都会 努力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行为的分析框架,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互相之间必然要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相应的理性行动,可能采取合作的态度,也可能采取不合作的行为,以求在互动的博弈过程中努力实现自身利 益的最大化;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各类利益主体必然要求产权界定清晰,也必然关注为取得和保护产权所花费的成本。 6、经济法之所以会产生,导源于“两个失灵”问题的存在。经济法不但要规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等市场行为,同时要规政府的调控和经济法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因此,有两类:一类是市场失规制行为。灵的问题,一类是政府失灵的问题。 经济法的调整目标,就是经济法通过对特定社会关系的调整,7、来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持续地解决“两个失灵”的问题,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公益

《现代电气控制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第1章常用低压电器 【填空题】 1.电器一般具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感测部分(电磁机构)和执行部分(触头)。 2.电弧熄灭方法:降低电场强度和电弧温度。 3.接触器:用来频繁接通和切断电动机或其它负载主电路的一种自动切换电器。具有远距离操作功能和失(欠)压保护功 能;但没有低压断路器所具有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 4.接触器按其主触头通过的电流种类,分为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 5.接触器符号: 6.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特定形式的输入信号而动作的自动控制电器。由承受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部分构成。 7.继电器返回系数,是继电器重要参数,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 8.继电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跳跃式的输入-输出特性。 9.继电器符号: 10.中间继电器:用来放大信号,增加控制电路中控制信号的数量,以及作为信号传递、连锁、转换及隔离用。 11.中间继电器符号: 12.时间继电器:在敏感元件获得信号后,执行元件要延迟一段时间才动作的电器。 13.时间继电器符号:通电延时(b,d,e),断电延时(c,f,g) 14.速度继电器也称反接制动继电器,用在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 15.速度继电器符号: 16.热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用作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双金属片) 17.热继电器符号: 18.行程开关:又称限位开关,根据生产机械运动的行程位置发出命令以控制其运动方向或行程长短的小电流开关电器。

19.行程开关触点符号: 20.低压熔断器:利用熔体的熔化作用而切断电路的、最初级的保护电器,适用于交流低压配电系统或直流系统,作为线路 的过负载及系统的短路保护用。 21.低压断路器:按结构形式分为万能式和塑料外壳式两类。用于电路过载、短路和失压保护。 【简答题】 1.12 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在电路中各起什么作用? 时间继电器:分为 通电延时:接收输入信号延时一定的时间,输出信号才发生变化,当输入信号消失时,输出瞬时复原; 断电延时:接收输入信号时,瞬时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当信号消失后,延迟一点过时间,输出复原。 中间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特点是触头数目多,电流容量可增大,起到中间元件的作用。 1.13 热继电器与熔断器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实现动作的。但热继电器发热元件为两个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片,受热弯曲,推动相应的机械结构使触点通断;一般用于过载保护;而熔断器是低熔点熔体在高温作用下,通过自身熔化切断电路,可用于过载及短路保护。 1.14 什么是接触器?什么是隔离开关?什么是断路器?各有什么特点?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接触器:用来频繁接通和切断电动机或其它负载主电路的一种自动切换电器;根据电路电压的大小而通断电路; 隔离开关:在断开位置能起符合规定的隔离功能要求的低压开关;只能通断“可忽略的电流”即无载通断;因为具有明显的开断点,也可用在维修时起到电源隔离; 断路器:可通断正常负荷电流、短路电流;具有过载保护、低压保护功能;但不适宜频繁操作。功能强,动作后不需更换器件。主要区别在:开关操作的频率和通断电流的大小上。 第2章基本电气控制线路及其逻辑表示 【填空题】 1.短路保护:熔断器FU1或FU2熔体熔断实现; 过载保护:热继电器FR实现。过载或电动机单相运行时,FR动作,其常闭触点打开;KM线圈失电,KM主触点打开,切断电动机主电路。 零压保护:当电源电压消失或严重下降时,电动机应停转;电源恢复后,要求电动机不能自行起动。 2.连续工作(长动)与点动控制 实现方法:长动:自锁电路,点动:取消自锁触点或使其失去作用 长动:按下按钮SB2,KM自锁; 点动:将点动按钮SB3的常闭触点串联在KM的自锁电路中; 实现: 按下点动按钮SB3,KM带电;但SB3的常闭触点使自锁电路断开; 松开按钮SB3,KM失电;当接触器KM的释放时间小于按钮恢复时间;KM常开触点先 于SB3常闭触点断开,电动机停转。 触点竞争:当接触器KM的释放时间大于按钮恢复时间,点动结束,SB3常闭触点复位 时,KM常开触点还未断开,自锁电路继续通电,无法实现点动。

07944 经济法学原理 复习资料1

第一编总论 1、简述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国家经济调节关系。 2、简述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法发展的特点 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数量急剧增多、覆盖面广、立法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行、立法反映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是这一时期的中心内容。 3、简述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基本特征 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基本特征是:(1)它是在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过程中发生的;(2)它必须以国家(或其代表者)为一方主体,同另一方主体之间是调节与被调节、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双方地位不平等;(3)不必等价有偿,也不是或不完全是自愿协商,而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 4、试述经济法价值的特点 经济法同其他部门法价值、一般价值有着共性,但又有特殊性。经济法价值也包含诸如自由、安全、秩序、效率、公平、正义等方面,但其具体内涵有所不同。 经济法价值的特殊性是由经济法在法体系的特殊本质属性决定的。经济性和社会性是经济法的显著特点,也是认识经济法价值的关键。经济法价值体系中各项价值都鲜明地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例如:经济法价值中的秩序:这是关于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的秩序;这是重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秩序。 经济法价值中的效率:主要是指经济效率,包括劳动生产效率、经营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利润率等;并且这主要是指社会总体经济效率。 经济法价值中的公平:这里首先是指经济生活的公平;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但不要求所有个体和团体间都绝对公平。 在经济法价值链中,虽然各项价值都很重要,但其中的效率和公平尤其应当引起重视,要通过经济法的立法和实施有效地维护社会总体效率,实现社会公平。 5、试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原则,是由经济法所确立的,在其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时所遵循的准则。经济法的原则应为经济法所特有,它不适用于其他部门法。 经济法的原则,也有基本原则与局部性原则、普遍性原则与特有性原则之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涵盖整个经济法部门,是该部门所有法律规范及从其制定到实施全过程都需贯彻的。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体系中全部法律规范——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引导调控法都必须贯彻的。 贯彻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核心问题,在于恰当处理个体经济(效率、公平等)同社会经济(效率、公平等)的关系,在以上二者进行衡平。不过经济法毕竟是以“社会本位”为视角的,其基本原则所强调的是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也就是促进和维护社会经济利益。 6、简述经济法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经济法法律关系,可以称之为“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亦即由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调节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法法律关系同其它法律关系比较,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在国家经济调节活动中发生的有关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义务因国家经济调节引起,其内容是与国家经济调节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它不是发生在其他领域的其他种类的权利义务关系。(2)它是由经济法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受经济法保护。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只有在受到经济法调整时,才形成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 7、简述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经济法主体的分类为:(1)按照主体在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中所处的基本地位,分为国家经济调节(管理)主体与被调节(管理)主体;(2)按照各主体参加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经常性或专门性与否,分为经常性主体与非经常性或专门性主体;(3)按照在国家经济调节中的职能分工,分为综合经济调节主体、职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重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重点最后的复习阶段请家长配合: 1.继续认真辅导、监督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 2.对于一些学习较困难的孩子,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重点的加以辅导。 3.学校时间有限,请家长一定要多花时间辅导孩子,陪孩子进行复习,否则只能浪费时间。 一、熟背并默写会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ɡ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共23个 注意:(1)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2)分清b和d、p和q。 (3)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别拐错弯。 (4)分清翘舌音(zh ch sh r)和平舌音(z c s )。 2.韵母表:ɑo e i u ü(单韵母6个) 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复韵母9个) ɑn en in un ün(前鼻音韵母5个) ɑnɡenɡinɡonɡ(后鼻音韵母4个)共24个注意:(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整体认读音节表: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ɑn yin yun yinɡ共16个 注意:(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yu(y——ü)yue(y——üe) yuɑn(y——ü——ɑn) yun(y——ün) 二、标调规则:有ɑ找ɑ,没ɑ找o再找e,i、u并列标在后。 1.按照六个单韵母(ɑ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ɑ声调就标在ɑ头上,没ɑ就标在o或者e的头上,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i和u都有,哪个在后面就标在哪个头上。 三、去点原则:小ü见到j q x y ,脱掉帽子还念ü。 1.小ü见到y时,一定去掉两点。如:yu 2.小ü见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ü。如:ju qu xu 四、音节的拼读: 1.两拼音节:声母+韵母。 2.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以上部分是拼音的复习点,除了这些规则性的知识之外,还应当注意培养孩子运用拼音的能力,比如可以读拼音写出字、词。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要求孩子用拼音代替词、句里面不会写的生字。在写拼音时要特别留意i不能做声母,比如衣不能写成ī,而是yī;没声母的要补上声母,如月不能写成üè,而是yuè。 以下将是识字、写字以及课文的复习点,主要包括: 一、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生字。要求教材140-145的生字以任何顺序出现在任何地方都认识。 2、正确书写基本笔画。可以要求孩子说出生字的笔顺,第几画是什么笔画。写出下列字的笔画数及相应的笔画名称。 如“火”共()画,第2笔是()。 其中笔顺易错的字:火、九、出、走、巴、片、里、果。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技术复习资料

复习 一、填空 1、用热继电器对电动机进行过载及断相保护,其额定电流值应由热元件的最大额定电流值来确定。 2、自动空气开关在电路发生严重过载和短路或欠电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故障电路。 3、热继电器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而动作的。它的发热元件应串接于电动机电源回路中。 4、电气原理图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5、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在任何时候都只允许其中一组电路工作,因此必须进行互锁,以防止电源相间短路。 6、C650普通车床的主轴电动机容量为30KW,采用全压下的空载串电阻起动、能实现正、反旋转的连续运行,还能实现单方向的点动控制。 7、Z3040摇臂钻床运动部件较多,分别采用主轴电动机、冷却泵电动机、摇臂升降电动机和摇臂的夹紧与放松电动机拖动。 8、M7130型卧轴距台平面磨床的电磁吸盘控制电路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整流装置、控制装置和保护装置。 9、X62W卧式铣床的主轴变速可以在主轴不转时进行,也可在主轴旋转时进行,不需要再按下停止按钮。 10、凸轮控制器触点直接用来控制电动机主电路,所以要求触点_容量大_______,主令控制器触点只控制接触器,再由接触器控制电动机,所以触点容量较凸轮控制器触点容量小。 11、低压电器按操作方式分为手动电器和自动电器。由此可知,交流接触器属于自动电器,组合开关属于手动电器。 12、在接触器控制线路中,依靠自身的辅助触点保持线圈通电的环节叫自锁环节;串入 对方控制 线路的动断触点叫互锁触点。 13、固态继电器(SSR)是一种新颖的无触点开关,采用固体半导体元器件组装而成。 14、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可以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磁极对数,电压频率

国际经济法复习资料整理汇总

了解: 1.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有关国际贸易的法律制度与规范;有关国际投资的~;有关国际货币与金融的~;有关国际税收的法律制度;有关国际组织及其交往的法律与制度。 2.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同:国际性、互助性、基本原理 VS国际公法①主体(国家、政治经济组织) 异②渊源(国际公约) ③调整对象(国际政治关系) ④解决争议的方法(赔礼道歉战争) 同:主体、国际性、基本原理 VS国际私法①调整关系(民事流转关系,人身非财产关系) 异②法律性质(冲突法,间接调整) ③解决争议的方法(不接受仲裁不适用) 3.基本原则:①经济主权和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②公平互利③国际合作与谋求发展(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北合作【发展中与发达】) 4.WTO 《建立WTO协定》 《关贸总协定》GATT WTO的法律文体体系——“一个协议四个附件”《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另外三个附件 WTO的基本原则体系及例外 ①最惠国待遇原则(MFN: Most Favoured Nation Treatment):一方保证把它 给予任何第三方的贸易优惠(如低关税或其他特权)同时也给予对方。

MFN的例外: a)区域经济安排 b) 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差别和特殊待遇(如普遍优惠制) c) 边境贸易 ②国民待遇原则(NT:National Treatment):即在其他成员的产品或服务、服务提供者以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进入本国后,其所享受的待遇不低于本国产品或本国服务、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享受的待遇。 NT的例外: a) 政府采购 b)仅对某种农产品的国内生产商提供的补贴 5.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区别 ①无形性 ②主体的跨国流动性 ③多样性 ④复杂性(法律、政策) 6.服务的提供方式 ①跨境服务②过境消费③商业存在④自然人流动 7.《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产生、特点、宗旨、主要内容、影响 全称: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产生:GATS 是 1982年美国在GATT部长级会议上提出进行多边服务贸易谈判的建议,1986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将服务贸易纳入谈判议题。直到1993年12月“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时,通过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994年4月15日正式纳入多边贸易体质的管辖范围。 宗旨:通过建立服务贸易多边规则,在透明和逐步自由化条件下扩大全球服务贸易 主要内容:

自动控制原理总复习资料(完美)

总复习 第一章的概念 1、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基本组成框图: 2、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控制方式:(1)、反馈控制方式;(2)、开环控制方式;(3)、复合控制方式。 3、基本要求的提法:可以归结为稳定性(长期稳定性)、准确性(精度)和快速性(相对稳定性)。 第二章要求: 1、掌握运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2、牢固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 3、明确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之间的关系; 4、能熟练地进行结构图等效变换; 5、明确结构图与信号流图之间的关系; 6、熟练运用梅逊公式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例1 某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分别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1211s R s C s R s C ,) () (,)()(2122S R S C s R s C 。

4 3213211243211111)() (,1)()()(G G G G G G G s R s C G G G G s G s R s C --= -= 例2 某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分别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 () (,)()(,)()(,)()(s N S E s R s E s N s C s R s C 。 例

例4、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X r 5 214323 211)()(W W W W W W S X S X r c ++= 例5 如图RLC 电路,试列写网络传递函数 U c (s)/U r (s). 解: 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 例6某一个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t t e e t C --+-=221)(,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和脉冲响应。 解:传递函数: )1)(2(2 3)(+++=s s s s G ,微分方程:)(2)(3)(2)(3)(2 2t r dt t dr t c dt t dc dt t c d +=++ 脉冲响应:t t e e t c 24)(--+-= 例7一个控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t t e e t C ---=24)(,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单位阶跃响应。 (t) )()() ()(2 2t u t u dt t du RC dt t u d LC r c c c =++11 )()()(2 ++==RCs LCs s U s U s G r c ) ()()()(2s U s U s RCsU s U LCs r c c c =++=?k K K P 1

一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资料

一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资料
一年级语文基础
拼音部分 *23 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4 个韵母: 6 个单韵母:ɑ o e i u ü 8 个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1 个特殊韵母:er 5 个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 4 个后鼻韵母:ɑnɡ enɡ inɡ onɡ *16 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一字组多词
木:木头、木马、木瓜
天:白天、天上、天下、几天、今天
八:八个、八方、八人
人:几人、人少、三人
火:大火、火山、上火、水火 文:文本、语文、文火
儿:儿子、鸟儿
九:九天、九月、九个
无:无人、无用、无心
日:日子、日月、今日
中:中心、心中、中用
子:儿子、尺子、车子、日子
门:开门、门口、大门
月:月牙、日月、八月、平月、半月
不:不用、不三不四、不少、不足 开:开门、开水、开头、开车、开心
目:目光、耳目、双目
耳:耳朵、耳目、两耳
头; 山头、里头、头皮、木头、开头、头上、出头
米:大米、小米、八米、米尺 见:少见、见人、
白:白天、白云、白毛
田:水田、禾田、田里
电:电子、水电、用电
长:长白山
山:上山、下山、山头、大山、火山
出:出入、出门、出山、日出、出口、出来、出生 飞:飞鸟、飞上天、飞来
马:大马、木马、马车
鸟:飞鸟、鸟儿、小鸟
云:白云、云天、云朵
车:上车、下车、开车、火车、电车
公:公用、公车、公园、公司 牛:大牛、水牛、牛头
羊:羊头、羊毛、小羊
巾:毛巾、方巾、手巾
牙:门牙、洗牙、刷牙
尺:尺子、三尺、木尺
毛:毛巾、毛衣、羊毛
心:心里、中心、心中、手心
风:大风、风中、风雨
力:用力、有力、力气
手:手心、大手、水手
水:雨水、白水、开水、山水、水鸟
广:广大、广东、广西
升:上升、升起、东升
足:十足、足球
走:走出、出走、走回
方:大方、东方、西方、方巾
1 / 11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复习题

1.一个联机系统不一定是一个实时系统,但一个实时控制系统必定是联机系统。 2.操作指导控制系统是一种闭环控制结构,该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和安全,缺点是不适合 用于多个对象的控制。 3.温度控制系统的热惯性大、反应慢、所以调节需要频繁,采样周期选得要短一点;对于一些快速系统, 如交直流可逆调速系统、随动系统,要求采样周期长一点。 4.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抑制干扰的能力加强。 5.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作用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6.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称 为“离线”方式,离线方式能实时地对系统进行控制。 7.采样周期取值越大,那么复现精度就越高,也就是“越真”。 8.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是计算机和被控对象(或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一般 分为: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 9.监督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主要取决于数学模型的优劣。这个数学模型一般是针对其一目标函数设计 的,如这一数学模型能使某一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状态,那么,这种控制方式就能实现最优控制。 10.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分为哪几步? 11.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称 为“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离线方式能实时地对系统进行控制。 12.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抑制干扰的能力加强。 13.零阶保持器是一个低通滤波器,但不是一个理想低通滤波器,高频信号通过零阶保持器不能完全滤除, 同时产生相位滞后。 14.一般来说,采样周期T也对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加长采样周期,会改善系 统的稳定性。 15.用框图表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构成。 16.A/D、D/A转换器不仅影响系统稳态控制精度,而且影响系统动态指标。 17.零阶保持器是一个低通滤波器,但不是一个理想低通滤波器,高频信号通过零阶保持器不能完全滤除, 同时产生相位滞后。 18.计算机操作指导控制系统是由多台计算机分别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多个控制回路,同时又可集中获取数 据和集中管理的自动控制系统。 19.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20.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类保持器是一阶保持器,它将前一个采样时刻的采样值恒定地 保持到下一个采样时刻。 21.采样器、保持器和数字控制器的结构形式和控制规律决定系统动态特性,而A/D、D/A转换器不影响 系统动态指标。 22.一般来说,采样周期T也对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加长采样周期,会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23.数字量输出通道的任务是根据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去控制电接点的通、断或数字执行器的启、停等, 简称DO通道。 24.用框图表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25.一个联机系统不一定是一个实时系统,但一个实时控制系统必定是联机系统。 26.操作指导控制系统是一种闭环控制结构,该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和安全,缺点是不适合 用于多个对象的控制。 27.采样器、保持器和数字控制器的结构形式和控制规律决定系统动态特性,而 A/D、D/A转换器不影响系统动态指标。 28.数字量输出通道的任务是根据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去控制电接点的通、断 或数字执行器的启、停等,简称DI通道。 29.根据控制功能和控制目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分成哪些类型? 30.温度控制系统的热惯性大、反应慢,所以调节需要频繁,采样周期选得要短一点;对于一些快速系统,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总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生字组词 第1单元 一(一个、一天)二(二月、二十)三(三天、三月)上(上学、上衣) 口(人口、开口)目(耳目、头目)耳(木耳、耳朵)手(手心、对手)日(早日、日子)田(水田、田里) 禾(禾苗)火(大火、火把)虫(虫子、小虫)云(白云、云朵)山(山林、山水)八(八个、八月) 十(十个、十天)了(火了、大了)第4单元 子(儿子、子女)人(人口、大人)大(大山、大雨)月(月儿、日月) 儿(儿子、女儿)头(木头、开头)里(里头、山里)可(可是、可口)东(东西、山东)西(西瓜、山西) 天(白天、半天)四(四个、四十)是(是的、不是)女(女儿、子女)开(开水、开心) 第5单元 水(水牛、开水)去(上去、来去)来(本来、下来)不(不好、不是) 小(大小、小手)少(多少、少见)牛(水牛、小牛)果(果子、水果)鸟(鸟儿、小鸟)早(早上、早日) 书(书本、书包)刀(小刀、刀口)尺(尺子、尺寸)本(书本、本子)木(木头、木耳)林(山林、竹林) 土(水土、土木)力(有力、用力)心(开心、小心)中(中心、中午)五(五十、五月)立(立正、自立) 正(正在、正好)在(正在、不在)第6单元

后(后来、后天)我(我们、自我)好(好心、好人)长(长江、长沙)比(正比、对比)巴(下巴、巴士)把(把手、火把)下(下来、下午)个(一个、个人)雨(雨衣、下雨)们(我们、人们)问(问好、学问)有(有心、有力)半(一半、半天)从(从来、从不)你(你好、你们)第7单元 才(人才、天才)明(明天、明白)同(同学、不同)学(上学、小学)自(自立、自我)己(自己、知己)衣(上衣、雨衣)白(白云、白天)的(有的、好的)又(又大又红)和(和好、不和) 第8单元 竹(竹子、竹林)牙(月牙、门牙)马(马上、木马)用(用心、有用)几(几个、几月)只(一只、只有)石(石头、石子)多(多少、好多)出(出去、日出)见(只见、少见)对(对手、对比)妈(妈妈、大妈)全(全天、全力)回(回来、回去)工(工人、手工)厂(工厂、厂长)第二部分:读读说说 1、词语搭配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高高的树尖尖的草芽 圆圆的荷叶弯弯的谷穗 白白的云绿绿的草 黄黄的沙滩雪白的浪花 彩色的项链长长的尾巴 金色的沙子雪白的云朵 快活的小鸟小小的贝壳

经济法知识点汇总学习资料

1. 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之法: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经济法调整的对象: 1、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简称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或国家经济调节管理关系。 2、调整对象的特定性使得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迥异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关系,也与传统的国家行政管理关系不同,这使得经济法成为一个与民商法和行政法迥然有别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3. 经济法的功能:保障和规范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 4. 关于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1、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2、经济法是宪法之下的一级部门法,其地位与民商法、刑法略同。 3、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关系密切,特别是同民商法和行政法的关系,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5. 经济法的体系:1、市场规制法(市场障碍排除法); 2、国家投资经营法; 3、宏观调控法。 6.垄断的概念:经营者单独或者联合起来采取经济的或者非经济的手段,在特定市场实行排他性控制,从而限制或者阻碍竞争的状态或行为。 7.垄断的类型: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2经营者集中3垄断协议4行政垄断 8.垄断的控制模式:1 结构主义垄断控制模式2 行为主义垄断控制模式 9.垄断的认定原则:1 本身违法原则2 合理原则(造成了损害才加以限制) 10.法律对垄断行为的规制:1 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各国的反垄断法一般都明确规定禁止价格歧视、强迫交易、掠夺性定价和独家交易等行为。 2 对垄断协议的规制:垄断协议分横向限制竞争协议和纵向限制竞争协议,前者如联合限价、串通投标,后者如限制转售价格,各国反垄断法均明确禁止之。3 对经营者集中的规制:企业兼并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新陈代谢的正常形式,反垄断法所要规制的企业兼并是指那些明显改变市场结构、产生或增强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明显反竞争效果的企业兼并。(申报制度)4 对行政垄断的规制:行政垄断在现实中表现为地区垄断、行业垄断、强制购买、强制联合限制竞争等。其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因而我国反垄断法将之作为重点防范和规制对象。 11.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对某些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特定行为以及法律所赋予的某些特权规定豁免适用反垄断法,在本质上属垄断促进法的范畴。 12.垄断法的域外使用:一国的反垄断法延伸适用于发生在国外的对本国有影响的一切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 13.不正当竞争的类型和认定:(1)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市场混淆行为类似商标欺骗性商业宣传行为如虚假广告等)(2)利诱性市场交易行为;(如商业贿赂不正当低价销售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等)(3)强迫性市场交易行为。(与垄断行为有重合) (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5)商业诋毁行为 14.消法的适用范围:1、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该法保护2,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亦参照该法执行。 15.消费者的权利:1、保障安全权:保障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2、知悉真情权: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