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管理理论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管理理论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管理理论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管理理论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管理理论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加速了世界文明的演化进程。但是,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对发展的内涵却步入了认识的误区,一味滥用赖以支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破杯,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实际福利水平下降,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

面对严峻的现实,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现、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被迫理性地探索新世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试图冲破昔日牺性生态环境、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樊笼,寻求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发展道路。可以说,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看得如此深刻,如此重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作为人类社会新的发展战略,它的产生,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造接受和认同,并进而成为全球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追求文明进步的目标。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永恒主题。

人类经过了对自然顶礼膜拜、唯唯诺诺的漫长历史阶段之后,通过工业革命,铸就了驾驭和征服自然的现代科学技术之剑,从而一跃成为大自然的主宰。可就在人类为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津津乐道之时,却不知不觉地步人了自身挖掘的陷阱。种种始料不及的环境问题击破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美好神话,固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历史把人类推到了必须从工业文明走向现代新文明的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环境与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中逐步形成。

(一)《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可持续性”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保持林业和渔业资源延续不断的一种管理战略。其实,作为一个概念,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荀子就有对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证其永续利用等朴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辟论述。西方早期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也较早认识到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经济活动存在着生态边界。

20世纪中叶,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特别是西方国家公害事件的不断发生,环境问题频频困扰人类。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Karson)在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于1962年发表了环境保护树普著作《寂静的春大》。作者通过对污染物富集、迁移、转化的描写,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她告诉人们:“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一直是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只有人类出现后,生命才具有了改造其周围大自然的异常能力。在人对环境的所有袭击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空气、土地、河流以及大海受到各种致命化学物质的污染。这种污染是难以清除的,因为它们不仅进入了生命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进入了生物组织内;”她还向世人呼吁,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道路,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一条可以高速前进的平坦、舒适的超级公路,但实际上,这条路的终点却潜伏着灾难,而另外的道路则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惟一的机会。这“另外的道路”究竞是什么祥的,卡逊没能确切告诉我们,但作为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卡逊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较早地引发了人类对自身的传统行为和观念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地反思。

(二)《增长的极限》——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

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等学者聚会罗马,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它的工作目标是,关注、探讨与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使国际社会对人类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现有全部知识的基础上推动采取能扭转不利局面的新态度、新政策和新制度。

受俱乐部的委托,以麻省理工学院D.梅多斯(Dennis.L.Meadows)为首的研究小组,针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于1972年提

交了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就是说,地球的支撑力将会达到极限,经济增长将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因此,要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

《增长的极限)一发表,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报告在促使人们密切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同时,因其反增长情绪而遭受到尖锐的批评和责难。因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旷日持久的学术之争。一般认为,由于种种因素的局限.《增长的极限>的结沦和观点,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但是,报告所表现出的对入类前途的“严肃的忧虑”以及唤起人类自身的觉醒,其积极意义却是毋庸置疑的。它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

(三)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来自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讨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宣布了3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它向全球呼吁:现在已经到达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不关心,我们可能给生活和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换回的损失。因此,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也是人类的紧迫目标。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为着全体人民和自身后代的利益而作出共同的努力。

作为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意义在于唤起了各国政府共同对环境问题,特别是对环境污染的觉醒和关注。尽管大会对整个环境问题认识比较粗浅,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尚未确定,尤其是没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责任,但是,它正式吹响了人类共同向环境问题挑战的进军号。

各国政府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向前迈进了一步。

(四)《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20世纪80年代伊始,联合国本着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发展的宗旨,于1983年3月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H. Brundland)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联合国要求其负责制订长期的环境对策,研究能使国际社会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经过3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该委员台于1987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我们共同的未来》分为“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努力”三大部分。报告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在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深刻指出,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正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有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这实际上就是卡逊在《寂静的春天》没能提供答案的、所谓的“另外的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布伦特兰鲜明、创新的科学观点,把人们从单纯考虑环境保护引导到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切实结合起来,实现了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

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到1992年的20年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已由单纯注重环境问题逐步转移到环境与发展二者的关系上来,而这一主题必须由国际社会广泛参与。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共有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辰宣言》(又名《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前者是开展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框架性文件,是为了保护地球水恒的活力和整体性,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关于国家和公众行为基本准则”的宣言。它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27条基本原

则:后者则是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它旨在建立21世纪世界各国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行动规则,为保障人类共同的未来提供一个全球性措施的战赂框架。此外,各国政府代表还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文件及有关国际公约。可持续发展得到世界员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以这次大会为标志,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大会为人类高举可持续发展旗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出了总动员,使人类迈出了跨向新的文明时代的关键性一步,为人类的环境与发展矗立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其内涵与特征也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各个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不同的阐述,至今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定义和公认的理论模式。尽管如此,其基本含义和思想内涵却是相一致的。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是这样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在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 EP)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得到接受和认同。即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带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跨越国界的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国家内和国际间的公平,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加强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及经济增长。此外,可持续发展表明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以上

论述,包括了两个重要概念,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12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2.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1)着重于自然同性的定义

可持续性的概念源于生态学,即所谓“生态持续性”(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它主要指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1991年对可持续性的定义是“可持续地使用,是指在其可再生能力(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或其他可再生资源”。同年,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进一步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同性。他们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此外,从自然属性方面定义的另一种代表是从生物团概念出发,即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

(2)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

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 for Earth: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其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进而提出了可持续生存的9条基本原则。这9条基本原则既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130个行动方案。报告还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报告认为.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各自的发展目标。但是,真正的发展必须包括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人权的发展环境。

(3)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

这类定义均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看成是经济发展。当然,这里的经济发展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在《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中,

作者巴比尔(Edward B.Barbier)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普朗克(Pronk)和哈克(Hag)在1992年为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是:“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特权所提供公平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稍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Pearce)和沃福德(warford)在1993年合著的《世界末日》一书中,提出了以经济学语言表达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而经济学家科斯坦萨(Costanza)等人则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够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而不会降低包括各种“自然资本”存量(量和质)在内的整个资本存量的消费数量。他们还进一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动态的人类经济系统与更为动态的,但在正常条件下变动却很缓慢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看,人类的生存能够无限期地持续,人类个体能够处于全盛状态,人类文化能够发展,但这种关系也意味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持在某些限度之内,以免破坏生态学上的生存支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基本功能。”

(4)着重于科技同性的定义

这主要是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倾向这一定义的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他们认为污染并不是工业活动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是技术水平差、效率低的表现。他们主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技术合作,缩短技术差距,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产能力。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在时间和空向上的连续,而是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水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它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必须通过经济增长提高当代人福利水平,增强国

家实力和社会财富。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就是说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部分。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和质量,采取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可持续的。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审计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从而减少每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环境退化的原因产生于

经济活动,其解决的办法也必须依靠于经济过程。

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如果经济决策中能够将环境影响全面系统地考虑进去,这一目的是能够达到的。但如果处理不当.环境退化和资源破坏的成本就非常巨大,甚至会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果而适得其反。

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单纯追求产值的经济增长不能体现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牛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而这三者又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个社会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显然,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既满足

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就其自然观而吉,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中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有:

1.公平性原则

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广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得求,绪他们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过美好生活的愿望。当今世界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状况完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男给世界各国以公平的发展权、公平的资源使用权.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消除贫困。各国拥有按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理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责任。二是代际问的公平即世代的纵向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后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2.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着许多制约因家,其主要限制因素是资源与环境。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这一基础和条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资源的水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发展必须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为前提,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临界性,必须适应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换言之,人类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需要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确定自身的消耗标准,而不是盲目地、过度地生产、消费。

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的发展。尽管不同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和发展水平不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也各有差异,但是,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则是一致的。并且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这是由地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因此,致力于达成既尊重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的国际协定至关重要。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写的“今天我们最紧迫的任务也许是要说服各国,认识回到多边主义的

必要性”,“进一步发展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是这个分裂的世界十分需要的。”这就是说,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要共同促进自身之间、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这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

三、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

可持续发展现对人类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经济推动型的发展。目前,尽管对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但已相继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

(一)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1.对于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

人们已经认识到,在传统别P的核算中,并未将由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造成损害的情况考虑在内。环境影响通常没有相应的市场表现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经济价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应该将所发生的任何环境损失都进行价值评估并从GNP中扣除。经济学家不断试图在计算国民生产和收入时,纳入一系列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并取得了较大进展。

2.建立自然资源账户

自然资源账户主要用于体现一个国家(地区)资源的变化。这些账户能够显示出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同经济变化联系起来的。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传统经济管理方式中环境与经济脱节所带来的失误o

3.引入可持续收入的概念

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的衡量,必须考虑到其全部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其变化.只有当全部的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增长时,这种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可持续收入在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折旧。

4.产品价格与投资的评估

为了全面反映环境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当完整地反映三部分成本:一是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本32是同资源开采、使用有关的环境成本(环境净化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三是由于当代人使用了这一部分资源而造成后代人的效益损失,即用户成本。

5.建立环境资源价值公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将环境资源的全部经济价值划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前者进一步被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以及选择价值(OV)。其中选择价值就是指当代人为了保证后代人对资源的需求所表示的支付意愿。非使用价值又称存在价值,它包括那些能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那部分环境资源的价值,整个环境价值公式可以表示为:TEV=UV+NUV=(DUV+IUV+OV)+NUV

(二)几个创新研究的简介

1.环境影响方程的研究

任何经济活动都会给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学者提出环境影响方程。即环境影响=人口×人均富裕程度×由谋求富裕水平的技术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许多经济学家和环境学家采用该公式计算了以不同方案实施发展战略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进行社会改革.提高能源和资源使用效率,倡导高质量的生活模式,可以得到最佳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还表明,单纯进行污染控制的传统模式不能带给我们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因此,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2.损害方程的研究

环境损害会降低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它有可能源于环境状况的短期变化和环境资本的长期衰减。据此.有学者认为:

损害=人口×人均经济活动×每次经济活动所使用的资源×每种资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压力×每种压力的危害

3.最大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既然任何经济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损害,那么如何确定一个社会的可接受水平呢?有的经济学家提出,只应防止那些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效益的经济活动。“最大可持续利用”的概念,指的就是总边际成本恰好等于总边际效益的利用。

4.预期效益理论的研究

在一定时问一定地域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所能提供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是有限的。对此,有经济学家以比较各种做法所带来的可能损失为基础,以损失最小为原则,以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为目标,提出了“预期效益理论。,试图作为如何调整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的准则。

四、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培育与利用。缺乏或失去资源,人类将难以生存.更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关镕,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能得以维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和大规模的开采,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如何以最低的环境成本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物质与能量的范围逐步扩大。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毫无用处的物质,现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一些虽然早已认识到其价值,但因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而难以利用的资源也得到了开发;还有一些巳被利用的资源将不断发现新的用途。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周围的所有物质都可以被用来为人类谋福利。即使有些物质不能直接为人类创造财富,但由于它是其他资源的载体或存在于发育的环境,因而也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短缺的资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满足人们当前和将来需要的自然环境因素的一部分。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能力的不断提高,自然资源所包括的物质内容也将不断扩大。

自然资源可分为可耗竭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和可更新资源(可再生资源)。通常将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问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

资源称为可耗竭资源。可耗竭资源按其能否重复使用,又分为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如金属等矿产资源)和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烟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能够通过自然力保持或增加笆藏量的自然资源是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根据产权的划定分为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和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财产权可以确定,且能够被私人所有和享用,并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可更新资源是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如私人士地上的农作物、森林等)i不为任何特定的个人所拥有,但能为任何人所享用的可更新资源是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如公海渔类资源等)。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结构、功能、分布及储量等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一般均具有稀缺性、区域性、多用性及整体性等共同特征。

1.稀缺性

自然资源的稀块性是指发育于地球之中的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更新资源的稀缺性显而易见,而可更新资源的自然再生、补充能力也同样有限。当人类对其开发利用量超过自然更新能力时,就会导致资源量的逐渐枯竭,因而可更新资源也具有稀缺性。严格来说,即使是像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耗竭性资源,也同样具有稀缺性。因为,一方面.受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人类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地球在一定时段内接收、产生这些资源的量也是一定的,对某些特定的区域更是如此。所以,税缺性是地球上所有资源的共同同性之一,也是导致目前资源、环境面临十分严峻局面的原因之一。

2.区域性

自然资源的区域性是指自然资源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任一空间范围,它们总是相对聚集于菜一区域,并且质量也有显著不同。例如,从赤道到两极.随着太阳辐射通量的递减,森林类型依次为热带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阉叶林、针叶林;动物种类也随之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分布就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而南方则茧含丰富的水资源。自然资源分布与组合的明显地域差异,影响着经济的布局、结构、规模与发展,使资源的运输和调配成为必然。

3.多用性

自然资源的多用性是指各种自然资源具有提供多种用途的可能性。自然资源除了可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外,还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煤炭资源不仅可作为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水资源不仅用于工业和生活,还兼有航运、发电、灌溉、养殖、娱乐、调节气候等功能;土地资源不仅可为人类生产粮食和蔬菜,还可用来筑路、盖房、修建公园等;森林既能向人们提供木材和各种林、特产品,同时又具有涵养水田、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美化环境等功能。自然资源的多用性为汗发、利用资源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人类不能仅局限于资源的某一种功能而必须充分发挥其各种利用潜力。

4.整体性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是指自然资源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自然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人类活动对其中任何一组分的干扰都可能会引起其他组分的连钡反应,并导致整个系统结构的变化。因此,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以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自然资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历史的经验表明,若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对人类自身经济行为的约束,必须在生产部门提高生产效率,在消费部门改变消费模式,以达到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物。有学者认为,资源资产问题、资源产权问题、资源价值问题、资源核算问题与资源产业问题.是资源经济研究与决策中的五个基本问题,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五个重要制约因素。

1.资源资产问题

一般经济学理论认为,能够带来收益的物品称为资产。无论是天然的,还是经过人类劳动投入的自然资源,都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收益,自然资源既有固定资产的特征又有流动资产的特征。因此,自然资源可以称之为资源资产。

2.资源产权问题

资源资产与其他资产一样,也存在产权管理问题。虽然我国所有的资源都归国家所有(部分土地归集体所有),但由于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混淆,产权界定不清,致使管理所有权的经济权益得不到实际体现。因此,只有明确资源产权关系,改变资源无偿占有和无偿使用制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抑制资源日趋耗竭

的内在机制。

3.资源价值问题

自然资源,包括未经人类劳动参与或未参与交易的天然的自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自然资源的价值是资源所有权经济权益的具体体现,这种价值取决于自然资源对人类的有用性、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自然资源的价值或价格包括两部分,一是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二是社会对自然资源进行的人、财、物投入的价值。资源的价值或价格不仅要从其为社会增加的财富来计算,而且还要从耗竭程度来计算。资源价格随其稀缺度的上升而调整,有利于强化人们对资源的珍惜,导致需求相对减少;随供求紧张程度调整,有利于促使人们对替代物的开发,导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局;随开发条件难易度调整,有助于矿藏资源的深度开发,提高利用串。

4.资源核算问题

资源核算是完善资产管理、实现资源价值和促进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分析工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统计署、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一致认为,实行资源核算制度是缓解和消除经济发展中资源危机、寻求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平衡的重要途径。实行资源核算制度,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有助于可更新资源的不断补充和耗竭资源有节制的消费,有助于界定资源资产的所有权关系和确立理顺资源产业内部及其与外部的关

系。

5.资源产业问题

资源产业是通过社会投入进行保护、恢复、更新、增值和积累自然资源的生产事业,是协调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关系,完善资源资产管理,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是原材料产业的前身。以矿产资源为例,开采以前的生产活动为矿产资源产业,开采及开采以后的生产活动为矿产原材料产业。

(四)有关资源持续利用的两个概念

在探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概念。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是最低安全标准和代际公平。

1.最低安全标准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西里阿希一旺特卢普(Ciriacy wantrup)在《资源保护:经济学与政策》一书中,提出了“自然保护的最低安全标准”。他所谓的“最低安全标准”仅仅是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应高于某一临界值,从而使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如盗猎或盗伐)在经济上无利可图。在说明这一概念时,西里阿希—旺特卢普指出,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为了防止这一点,就有必要采用最低安全标准。受这一观点启发,毕晓普(R.C.Bishop)在1978年发表的《濒危物种与确定件:最低安全标准经济学》一文中,试图从新的角度研究最低安全标准问题。他介绍了在经济学界得到广泛应用的最小—最大原理.即社会应该选舞那种使最大限度损失领最小的策略,并针对这一原理的弊端进行了修正。他强调,除非共社会成本大得无法承受,否则就应该采用能维持最低安全标准的选择。1989年.世界银行的资深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H.Daly)则将最低安全标准具体现定为三条:“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社会使用不可冉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开发速度;社会排故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此外,托曼(M.A.Toman)在1992年指出,建立自然资源保护标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确立最低安全标准来要求当代人承担某种道德责任;另一种是通过费用—效益分析来权衡利弊得失。前一种方法适用于人类决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不能确定,并不对逆转的场合;后一种方法则适用于人类决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易于权衡,并可以逆转的场合。

2.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的概念是佩基(Page)最早提出,并大力提倡的。按照他的解释.代际公平问题可以简单而又广义地叙述如下:假定当前决策的后果将影响好几代人的利益,那么,应该在各代人之间就上述后果进行公平的分配e为了做到代际公平,佩基提出了所谓“代际多数规则”。代际多数规则是指:当某项决策涉及到若干人的利益时,应该由这若干代人之中的多数来做出选择。由于相对于当代人(或者再加上其若干代子孙)来说,繁衍不绝的子孙万代永远是多数,因而可以得出:如果某项决策事关子孙万代的利益,那么,不管当代人(或者再加上其若干代子孙)对此持何种态度,都必须按照子孙万代的选挥去办。

但是,在实际决策时,尚未出生的子孙后代是没有发言权的。正因为如此,佩基希望代际公平能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不取决于特定利益集闭的特定决策的伦理标准。在涉及代际问题时,应该将代际公平视为人类活动的约束条件,必须对传给下一代的资源基础予以保护。因为资源基础的质量限定了每一代人的生存条件.井在更大程度上限定了每一代人的福利水平。

佩基认为要想做到代际公平,最重要的是应该“保持资源基础完整无损”。经过某些努力,我们能够控制传给下一代遗产的形态,但要确保下一代生活幸福、福利增加,却超出了当代人的控制范围。我们仅仅能确保下一代有某些机会(我们所能够预见的对他们幸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机会)。我们能够保存某些必需品,诸如文化资源基础和自然资源基础中那些有价值的部分。如果我们不能确保这些基础传到后代手中,那么,我们至少应该阻止那些使其无法传给后代人的行为。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从目前国际社会所做的努力来看,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制定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如何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使人们能够更加直接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包括经济在内的各种活动进行评价。第二,制定条约或宣言,使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有关措施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PB则,并形成明确的行动计划和纲领。第三,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居民的消费生活向减轻环境负荷的方向转变。第四,各有关国际组织和开发援助机构都把环境保护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作为提供开发援助的重点领域。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目前,尽管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尤其是各国政府所接受,但是,如何从一个概念进入可操作的管理层次仍需要进行很多实际的探讨。其中—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测定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从前面的叙述我们

知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环境系统和谐发展的象征,它所涵盖的范围包括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率的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社会公平与适宜的社会组织形式,等等。因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

(一)指标的定义和特征

指标是综合反映社会某一方面情况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定量化信息,具有揭示、指明、宣布或者使公众了解等涵义。所有指标都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要尽可能地把信息定量化,使得这些信息清楚和明了;二是要能够简化那些反映复杂现象的信息,即使得所表征的信息具有代表性,又便于人们了解和掌握。

根据指标的表现形式和作用的不同,指标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用于反映总体单位数目和标志总量的指标,统称为数量指标。例如,人口总数、企业总数、产品产量、排污总量等。由于它反映的是现象的总量,因此也被称之为总量指标。从指标致值的表现形式来看,总量指标总是用绝对数表示,并且要有计量单位。把相应的数员指标进行对比.可以得到一定的派生指标,以反映现象达到的平均水平或相对水平,这就是质量指标。例如,将企业的工资总额同该企业的职工总数对比,可以得到该企业的平均工资。此外,如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徘污系数等都属于质量指标。质量指标可以反映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由于它总是两个有联系的数量指标的对比,在计算时,就需要仔细审查两个指标的口径、范围是否一致。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1.建立指标体系的目标

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评估信息系统,监测和揭示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分析各种结果的原因,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引导政府更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为区域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为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能较客观地反映系统发展的内涵、各个子系统和指标间的相互联系,并能较好地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程度。指标体系覆盖面要广,能

综合地反映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如自然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经济系统是否高效,社会系统是否健康,生态环境系统是否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以及决策、管理水平等。

(2)层次性原则

由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可分为若干子系统,加之指标体系主要是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信息,并且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由政府在各个层次上进行调控和管理。因此,衡量社会的发展行为与发展状况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应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

(3)相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要求在任何一个时期,经济的发展水平或自然资源的消耗水平、环境质量和环境承载状况以及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之间处于协调状态。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不管是表征哪一方面水平和状态的指标,相互问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就是说.对可持续发展的任何指标都必须体现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4)简明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应简单明了、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并容易获取。指标不同于统计数据和监泅数据,必须经过加工和处理使之能够清晰、明了地反映问题。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

1.驱动力—状态—响应框架的概念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关键要素,即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就是要为人们提供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变化状况,提供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方面的信息。有关方面为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框架。驱动力指标反映的是对可持续发展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进程和方式,即表明环境问题的原因;状态指标衡量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即描述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响应指标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变化所作的选择和反应,即显示社会及其制度机制为减轻诸如资源破坏等所作的努力。

2.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功能:第一,能够描述和表征

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现状;第二,能够措述和反映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第三,能够描述和体现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协调程度。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三者之间的驱动力—状态—响应关系。根据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全球、国家、地区(省、市、县)以及杜区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涵盖以下主要方面:一是社会系统,主要有科学、文化、人群福利水平或生活质量等社会发展指标,包括食物、住房、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就业、卫生、教育、培训、社会安全等;二是经济系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规模、效益等;三是环境系统,包括资源存量、消耗、环境质量等;四是制度安排,包括政策、规划、计划等。

(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许多国家按大会要求,纷纷研究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目的是检验和评估国家的发展趋向是否可持续,并以此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联合国也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其任务是审议各国执行“21世纪议程”的情况,并对联合国有关环境与发展的项目和计划在高层次进行协调。为了对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绩与问题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衡量标推,该委员会制定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构成。驱动力指标主要包括就业率、人口净增长率、成人识字率、可安全饮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运输燃料的人均消费量、人均实际GDP增长率、GDP用于投资的份额、矿藏储量的消耗、人均能源消费量、人均水消费量、排人海域的氯、磷量、土地利用的变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人均可耕地面积、温室气体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等;状态指标主要包括贫困度、人口密度、人均居住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原材料使用强度、水中的BOD和COD含量、土地条件的变化、植被指数、受荒漠化、盐碱和洪涝灾害影响的土地面积、森林面积、额危物种占本国全部物种的比率、二氧化硫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人均垃圾处理量、每百万人中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数量等;响应指标主要包括人口出生率、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串、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与非再生能源消费量

城市管理学

城市管理学 选择题 1. 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为主。 A. 军事功能C. 政治功能 2. 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 系统分析方法 B.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 综合分析方法 D.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 ()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D. 信息化 4. 以下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说法正确的是()。B. 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 5. ()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A. 市人民政府 6. 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A. 市人大B. 中共市委D. 市政府 7. 在我国,市人民团体特指()。A. 市妇联B. 市共青团D. 市工会 8. 中共市委对()起着领导作用,处于领导地位。 A. 市人民政府 B. 市人民法院 C. 市人民检察院 D. 市人大 9. ()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B. 需求型C. 供给型D. 资源型 10.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组成。 A. 战略措施 B. 战略反馈 C. 重点战略 D. 战略依据和战略愿景 11. 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 A. 生活质量指标 B. 生态环境指标 C. 社会进步指标 D. 经济发展指标 12. 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 A. 上海模式 B. 杭州模式 C. 南通模式 D. 武汉模式 13. 近代城市规划始于()。 C. 法国 14. 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 A. 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 B. 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C. 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社会环境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具有()的特征。 A. 以“间接性”为主C. 以“经济性”为主D. 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16. 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 A. 慈善模式 B. 民主模式 C. 巨物模式 17. 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可以划分为()。 A. 自然社区 B. 功能社区 C. 法定社区 18. 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 A. 政府的低效率 B. 政府赤字问题 C. 政府的自我扩张倾向 D. 政府的行为动机 19. 城市环境具有()的特征。 A. 脆弱性 B. 开放性 C. 人为性 D. 复合性 20. ()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 D. 增长型 1. 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 系统分析方法 B.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 综合分析方法 D.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 城市出现在()。 D. 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

第三章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识记: 1.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2.管理道德 组织的管理者作出决策或采取行动所依据的准则。 领会: 1.一般环境因素 (1)经济环境 (2)政治和法律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科技环境 (5)全球化环境 2.具体环境因素 (1)顾客 (2)供应商 (3)竞争者 (4)其他因素 3.外部环境的类型 (1)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4.社会责任的内容 (1)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20世纪初人们认为其责任是通过经营活动获取最大的利润; (2)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企业为避免陷入困顿而与大股东

等相关公众发展密切的合作关系; (3)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渗透,人们提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观点; (4)对社会责任认识的变化,反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组织结构利益关系高度的相关化和一体化的趋势。 (5)实践证明,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与信任,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内部管理,规范企业行为,还可以督促企业主动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与合作,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从而在推动社会利益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6)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诸多方面,如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此外,企业还要对股东、媒介、社区、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 5.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除了由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影响之外,还受到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道德问题的强度等影响。 本章历年真题回顾 单选: 1.下列因素中,不属于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是() A.人口 B.营销组合 C.人均国民收入 D.产业政策 2.某家公司的总经理在制定规划过程中,通过环境分析,预计市场需求会增加,原材料价格将下跌。 他认为前者是一种机遇,后者是一种挑战。他所做的工作是() A.制定公司战略目标B.摸清公司的规划范围C.衡量公司的一般环境D.探究公司的内部条件 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不断变化,娱乐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 这一因素属于()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技术因素 4.国家制定和颁布《公司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来约束企业的行为,这构成企业的 ( )

十大有效管理沟通的原理

十大有效管理沟通的原理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在企业中,除了要进行日常的管理之外,紧跟着的就是要沟通,这沟通有上级对下级的,也有平级之间的,也有下级对上级的,可以这么说,一个企业的好坏与否,沟通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自然的沟通就有一般的沟通,也有高效的沟通,那么在良好有效的沟通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文有效沟通培训之十大有效管理沟通的原理将告诉您如何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 一、渠道适当性原理 有效管理沟通,也必须将有意义的管理信息通过适当和必要的沟通渠道由一个主体完送达至另一个主体,此即为有效管理沟通的渠道适当性原理。不同的管理信息对于传递渠道的选择是有要求的。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沟通渠道有助于理想地进行管理沟通。而错误的渠道选择则会产生信息遗失、误读或信息扭曲,导致管理沟通受挫或失败。 二、主体共时性原理 有效管理沟通的第三条原理是有意义的即真实的管理信息必须由适当的主体发出,并通过适当的渠道传递给适当的另一主体接受,此此原理可称这为有效管理沟通的双主体或多主体共时性原理。只有管理信

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都是恰当的管理沟通主体,才能并且发出者和接受者必须同时是适当的主体,这两者缺一不可。如信息虽由适当的主体发出,但接受者不对,或者接受者对了,但发出者身份或地位不适当,都会导致沟通失败。只有有意义的信息从适当的主体发出,并准确地传送给适当的主体接受,管理沟通才能保证有效。 三、信息完整性原理 有效管理沟通必须由适当的主体发出,并通过适当的渠道,完整无缺地传送给适当的主体接受,此即为有效管理沟通的信息完整性原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干扰,被传递的管理信息有可能在被传递过程当中人为或自然地损耗或变形,即管理沟通的信息完整性受损,信息一旦受损,管理沟通当然无法全面、准确地完成。 四、代码相同性原理 有效管理沟通的第五条原理是所有管理沟通主体即所有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在传递真实信息时必须使用相同的信息代码系统,即管理信息在发出者那边是以何种代码被编码的,在接受者那里也必须以相同的代码系统来对接受到的信息代码进行解码,这就是有效管理沟通的同码性原理。如果两者所使用的代码完全不同或存在较大差异,则会导致接受者对信息解读错误,也就是导致沟通失败。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小微食品企业质量管理问题探究 【第一章】食品加工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研究绪论 【第二章】小微食品企业相关概念 【第三章】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第四章】小微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第五章】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优化建议 【第六章】改进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加强小微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的方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3 章质量管理概述 3.1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3.1.1 质量的概念 质量是生产者制造出的尽可能符合消费者期望需求的产品组成元素。在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41].这种特性既包括反映产品本身性质的例如尺寸、重量、容量、可靠性等固有特性,也包含反映企业工作质量和运行质量的例如产品价格、供货时间、保修时间等后来赋予特性。并且会受到环境、地区、文化、消费者需求等因素影响。

3.1.2 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质量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主要任务是协调产品质量与组织目标、人事、设备、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以保证生产和经营过程的有序进行。 3.1.3 食品质量管理的概念 食品质量管理就是为保证和提高食品生产的产品质量或工程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的总称,全面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也是食品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 3.1.4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质量管理活动而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的一种管理体系。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套要素,因此质量管理体系可定义为“一组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相互关联作用的要素。”质量管理体系对内来说是质量管理的载体,能根据自身特点将不同体系要素组合还可以将资源与过程结合。对外要证明自身可以满足顾客对产品所提要求。 3.2 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3.2.1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质量管理理论发展到现在进入了全面质

城市环境管理理论学习体会doc

城市环境管理理论学习体会在本学期认真学习了《现代城市管理学》后,面向 21 世纪,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同时城市环境管理成为重中之重。实现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必须树立全民环境意识,提高市民素质,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强化城市环境行政管理。 第一、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道德体现社会风尚。 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共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充满美好。我们要大力开展公共道德教育,养成公共道德。城市受社会环境的污染,势必影响到每个市民的安宁。城市环境整洁、优美,每个市民都可享受良好的雨露滋润。要关心城市、热爱城市,顾全大局,美化环境。一切要从公众的利益出发,关心城市的建设发展,热爱城市的一草一木。要崇尚“绿色世界”,积极投身城市环境保护活动,美化环境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做模范市民,遵纪守法。要积极参加城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要模范遵守市民道德规范,要“与人为善,与邻位善”坚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养成良好的生活情趣,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第二、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这是美化环境、防治污染的根本。 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包含了各种群体,所以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可以说城市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城市公害的有意与无意的制造者。这主要是缺乏自觉的生态观念与环境意识。要消除环境污染的弊害,必须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可分为社会的环境教育与学校的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或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全民环境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现在各个大型城市,都推出了垃圾分类活动。将从前单一的垃圾箱,更换成了分类箱,把各种垃圾进行分类。分成可循环利用品和不可循环品。将可循环垃圾进行再次利用,不仅保护环境又可以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这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已赢得城市居民的普遍赞同。学校环境教育主要以中、小学为主,在学校可设置安排环境教育课程,可带领中、小学生去郊外或动物园进行动、植物资源珍惜与保护的教育,从小养成浓烈的环境意识。此外,环境教育还要着重《城市环境管理》的教育。环境行政管理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管理学问。对于从事城市环境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尤其重要。全国已有近百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环境保护专业与行政管

组织的管理沟通研究

组织的管理沟通研究 作为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我特别关注管理沟通问题研究的原因在于:管理沟通是组织的生命线,它把组织由内到外有效地连接起来,对提高组织效率、确保组织有序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当今社会正面临全球化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进行跨国经营,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内部的各种经济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在社会转型和组织变革中加强管理沟通,可以有效地减少内部阻力,增强组织凝聚力和竞争力,更快更好地达到组织的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组织管理沟通的研究,完整而准确地界定组织管理沟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同时对组织管理沟通的类型、要素等进行深入分析,论证组织管理沟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为使论文更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本文通过分析三个时代性强、具有重要意义的组织类型——虚拟组织、跨文化组织、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沟通现象,探讨其理论基础及沟通特征、内容、方法等,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以期对我国组织管理沟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的探索方面有所贡献。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国内外重要文献的深入研究,并紧密结合实证分析,对相关的重要概念进行完整而准确的界定,丰富和完善了组织管理沟通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组织的管理沟通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过程进行重新梳理,明确提出组织管理沟通的定义是:社会组织及其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履行管理职责、实现管理职能过程中,通过信号、媒介和渠道,有目的地交流观点、信息和情感的行为过程。第二,通过对组织管理沟通在解决冲突、提高领导力和消除信息不对称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论证了组织管理沟通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本文独创性地提出了通过管理沟通应对组织冲突和公司政治,协调组织的利益和情感矛盾,实现组织和谐管理的模型,并指出管理沟通对对提高组织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通过对造成组织管理沟通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沟通的具体措施。同时,通过对惠普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沟通文化的深层剖析,给出了如何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沟通的实际案例。第四,把组织管理沟通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知识经济时代三种重要的组织类型——虚拟组织、非正式组织和跨文化组织之中,探索出适合它们自身特

第三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编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人目标要服从组织目标,组织目标要尽可能与个人目标相融。这是组织工作的( B )。A效率原则 B统一原则 C平衡原则 D灵活原则 2、组织工作力求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是指组织工作的( A )。 A效率原则 B统一原则 C平衡原则 D灵活原则 3、组织设计的依据是( A ) A组织目标 B组织环境 C组织战略 D组织理论 4.提出组织的定义是“两人以上有意识地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的人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B )。 A、韦伯 B、巴纳德 C、厄威克 D、古利克 5.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是(A )。 A、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职工的权责利关系 D、一项管理职能 6.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是(A )。 A、权责利关系 B、一项管理职能 C、分工合作关系 D、实现企业目标 7.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D )。 A、结构等级 B、非正式组织 C、企业结构 D、正式组织 8.采取多种经营,向几个领域扩张的发展战略,这样的企业多采用( D )的模式。 A、集权 B、授权 C、均权 D、分权 9.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B )。 A、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 B、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 C、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D、相互的协调,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10.当企业外部环境比较稳定,预测可信度较高,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可以较多地运用规范的手段来实现,权力分配可以体现( C )的特点。 A、集权 B、分权 C、均权 D、授权 12.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力较强,则适于采用( C )。 A、均权管理 B、分权管理 C、集权管理 D、不确定 13.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是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一般适于采用( B )组织形式。 A、集权式 B、分权式 C、均权式 D、不确定 14.各种标准化制度,例会制度,现场办公等属于( C )。 A、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B、结构协调方式 C、制度协调方 式D、相互调整方式 15.针对组织结构存在的某些缺陷,通过设立临时性或长久性的协调人员或协调组织实现协调,这种协调方式属于( B )。 A、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B、结构协调方式 C、制度协调方式 D、相互调整方式 16.组织结构设计的主体阶段是(C )。 A、因素分析 B、职能分解与设计 C、组织结构的框架设 计 D、运行保障设计 17.( C )即M型结构。 A.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B、控股型组织结构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D、矩阵制组织结构 18.根据决策的重要性,若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比较重要,影响面较大,则表明该组织的权力划分特征是( A )。 A、分权程度较高 B、集权程度较高 C、集权分权程度相 当D、不确定 19.(B )组织结构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展起来的,由铁路公司发展的高层管理方法和家族式企业发展的中层管理方法综合而成的。 A、M型 B、U型 C、H型 D、矩阵制

第一讲 管理沟通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管理沟通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郑艳群 2005/3 教学安排 ?先修课程 ?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习要求 ?时间安排 ?课程考核 ?参考书目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MBA ?先修课程:《管理学》 《组织行为学》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目标 ?建立管理沟通意识,掌握基本的个人沟通技巧; ?期望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管理沟通知识和能力。 学习要求 ?管理沟通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每个学员把理论学习和自己的管理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把学习讨论得到的沟通心得用于日常管理工作,以不断提升学员的沟通理念和思维方式;

–要求每个学员都要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讨论和演练,强调师生互动。 时间安排 ?本教程按照32个学时设计,共5讲。 ?平均讲授时间与讨论时间的比例为1 :1。 成绩考核 ?(1)出勤率与平时课堂讨论(10~20%) ?(2)案例分析(30%) ?(3)个人平时作业(10~20%) ?(4)最后考试(30~40%) 参考书目 中文版《管理沟通:原理与实践》 (英文版《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机械工业出版社中文版《管理沟通指南》 --有效商务写作与交谈 --清华大学出版中文版《经理人员的沟通》 (英文版《Communication for Managers》6#Edition) --机械工业出版社中文版《商务与管理沟通》 (英文版《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5#Edition) --机械工业出版社中文版《管理沟通》——理念与技能 --科学出版社 目录 ?第一讲管理沟通的基础理论 ?第二讲管理沟通的谋略 ?第三讲管理沟通的策略 ?第四讲管理沟通的技巧 ?第五讲管理沟通的实务

城管执法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的理论分析

城管执法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的理论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和城管执法工作的深化,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对政府部门提出了严峻挑战。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已成为城管执法部门当前和将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迫切需要我们增强危机意识,深入研究其内在规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挑战,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城管执法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的理论分析 1、城管执法突发事件(危机)的概念和特征 城管执法突发事件(危机)是指在城管执法工作过程中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危害,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整治安定局面的紧急事件。从实际工作来说,主要可分为执法过程中相对人的阻扰和暴力抗法事件、相对人或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执法机关事件、突发的城管职责范围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安全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类型。在原因上,主要是由于强制扣物、拆违、拆迁等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引发,另外,干群关系紧张、执法人员态度粗暴、执法不当、执法不公引发不满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性质上,绝大多数城管执法突发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在处理上不可盲目上纲上线,激化矛盾。同任何危机一样,城管执法突发事件也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多样性、破坏性、非线性对接并急剧扩大性等特征。 --突发性。突发事件不同于日常性的执法管理工作,之所以被称为危机,主要是其发生发展出乎意料之外,并且态势超出了明显可控的范围。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由于应急处置的时间有限,要求我们

必须马上作出决断和应对。如查处违法占道等问题,应属于正常执法范围,由于各种因素突然发展成为暴力抗法事件。 --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发生事先难以准确预测,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利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群体心态是突发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是矛盾冲突,群体心态不一样,演变结果大不相同。在群体心态比较平稳、积极的情况下,矛盾冲突就容易化解;在群体心态消极乃至失衡的情况下,很小的矛盾也可能酿成重大突发性事件。如去年发生的安徽池州事件开始就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事情并不大,也不难处置,但最终却演变成为上万群众聚集,部分群众围攻官员及警察,砸烧汽车、哄抢超市的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 --多样性。城管执法工作综合多个部门的执法权,涉及领域广、面广,危机事件种类和发生原因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特别是在强制扣物、拆违、行政强迁等工作中,经常是合理要求伴随非法行为,其原因、表现十分复杂,且互为交替。执法人员一定要严格掌握政策,依法办事,决不能因我们工作上的失误激化矛盾,成为引发"事件"的导火线。 --破坏性。执法工作往往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特别是街面执法,一开始就处在大众的高度关注和监督之下,执法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事关政府形象,对我们的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是一大考验。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置为社会广泛关注,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处置一有不妥,就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有时候,事件的间接影响对我们的冲击往往比事件本身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要大。 --非线性对接并急剧扩大性。随着社会利益和群体的分化,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经常有一种情绪化的消极心态。如果遇到不公平对待,往往表现比较激烈。即使是一般大众遇到正常的执法情况,也会进行围观、起哄,而且往往会由"此"

第三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编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人目标要服从组织目标,组织目标要尽可能与个人目标相融。这是组织工作的( A 效率原则 B 统一原则 C 平衡原则 D 灵活原则 2、组织工作力求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是指组织工作的( A 效率原则 B 统一原则 C 平衡原则 D 灵活原则 3、 组织设计的依据是(A ) A 组织目标 B 组织环境 C 组织战略 D 组织理论 4 ?提岀组织的定义是“两人以上有意识地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的人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 人物(B )。 A 、韦伯 B 、巴纳德 5 ?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是( A 、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职能 6 ?组织结构设计的岀发点和依据是( A )。 A 、权责利关系 B 、一项管理职能 I 现企业目标 7 ?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D ) A 、结构等级 B 、非正式组织 C 、企业结构 组织 8. A 、 9. A 、 C 、 C 、厄威克 A )。 B 、实现企业目标 C 、职工的权责利关系 D 、古利克 A )。 B )。 一项管理 C 、分工合作关系 D 正式 采取多种经营,向几个领域扩张的发展战略,这样的企业多采用( 集权 B 、授权 C 、均权 D 、分权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 B 、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 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D 、相互的协调,合作的意愿, 的模式。 B )。 信息的交流 情感的沟通 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可以较多地运用规范的 10.当企业外部环境比较稳定,预测可信度较高, 手段来实现,权力分配可以体现( C )的 特点。 A 、集权 B 、分权 C 、均权 D 、授权 12 ?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力较强,则适于采用( C )。 A 、均权管理 B 、分权管理 C 、集权管理 D 、不确定 13 ?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是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 术要求相对较低,一般适于采用( B )组织形式。 A 、集权式 B 、分权式 C 、均权式 14 ?各种标准化制度,例会制度,现场办公等属于( A 、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B 结构协调方式 式 D 相互调整方式 D 、不确定 C )。 C 、制度协调方 15 ?针对组织结构存在的某些缺陷,通过设立临时性或长久性的协调人员或协调组织实现协调, 这种协调方式属于( B )。 A 、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B 、结构协调方式 调整方式 16 ?组织结构设计的主体阶段是( C )。 A 、因素分析 计 D 、运行保障设计 17.( C )即M 型结构。 A.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 C 、制度协调方式 B 、职能分解与设计 C 组织结构的框架设 B 、控股型组织结构 C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 、矩阵制 18 ?根据决策的重要性,若较低层次作岀的决策比较重要,影响面较大,则表明该组织的权力 划分特征是(A )。 A 、分权程度较高 当 D 、不确定 B 、集权程度较高 C 、集权分权程度相 19.( B )组织结构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展起来的,由铁路公司发展的高层管理方法 和家族式企业发展的中层管理方法综合而成的。 A 、M 型 B 、U 型 C 、H 型 D 、矩阵制

沟通管理学:第三章-如何改善员工的工作习惯.

沟通管理学:第三章如何改善员工的工作习惯 沟通管理学:第三章如何改善员工的工作习惯 课程目的 完成这个课程后,你就学会 ■掌握机会,善用所学的技巧来改善员工的工作习惯。 ■按照“重要步骤”及“基本原则”,策划及主持讨论,从而改善员工的工作习惯。 适当时候 员工的工作习惯出现下列问题时,课程所介绍的技巧就相当有用■对员工自己或他人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违反任职机构的政策或工作程序。 ■惹人反感,再不能置之不理。 学习原因 学习应用这些技巧,可以让你 ■提高工作小组的生产力。 ■取得其他组员的尊重和信赖。 ■在你的支持下,更能协助员工解决不良工作习惯所引起的问题。 ■提高工作士气和加强团队精神。 专注于行为方面 如果要成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主管、经理或组长,你需要员工通力合作,群策群力,以求达到共同的目标。每位员工都要各尽本份,紧守自己的岗位,才可以使工作顺利进行。就算只是一位员工的不良工作习惯,也会引起同事之间的摩擦;如果你不采取相应的行动,纠正这些不良的工作习惯,就很可能会损害整体的士气。 不良的工作习惯种类很多,其中包括工作中间休息时间过长、违反安全规则、凌乱的工作场所、不适当的衣着、私人电话太多、办公时间闲谈、喜欢与其他员工争执、工作态度散漫、经常请假等等。这些情况都会妨碍工作顺利进行,甚至使其他员工也以为可以违反工作规则,以致不良的风气蔓延,影响整体的工作表现。 为了减低个别员工不良工作习惯的影响,你需要一些技巧。去察觉及找出这些不良的工作习惯问题,则所需技巧更高。 在与员工讨论他的工作时,一般都会专注在质或量方面的表现,但是在讨论改善员工的工作习惯时,则需要专注在行为方面,即员工怎样做他的工作。我们要面对这个事实:我们一般都不喜欢别人指责我们工作态度散漫,或者私人电话太多。由于这些情况好像是一些各人的私事,因此在讨论改善工作习惯时,就要特别小心处理。 判断问题 在纠正不良工作习惯之前,你需要先指出问题所在。假如员工的不良工作习惯导致以下四重情况,你就须予纠正: * 影响员工自己的工作表现:这是最常见的情况,而且也是最容易察觉出来的工作习惯问题。例如员工工作中的休息时间过长,以致大量工作,或者

管理沟通的理论基础

. 管理沟通的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发展根据一管理沟通理论发展在不同阶 段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出现而初显科学管理”一、萌芽阶段:管理沟通理论伴随“、泰勒职能工长制的初始下行沟通1(Frederick ·泰勒·一1912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1895 其中包括实行职能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Window Taylor)职能工长按照各自的职能范围向下人发布命令。工长制,但实际工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由于一个人同时接受几个职能工长的多头领导容易作中,从管理沟所以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没有得到推广,引起混乱,并通理论的角度看泰勒关注到管理中下行沟通的重要性试图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保证对下沟通即确保命令下达,以及其实施的效率。的准确性 认为应该(Henry L. Gantt)劳仑斯·甘特1910年,亨利·身份变成工人的老师和工人的帮”把原来的工长的“监工并在早,助者。甘特发展了泰勒职能长制探索的下行沟通期下行沟通的实践中初次注意到人的因素。 、韦伯的行政组织沟通2Max 韦伯(年行政组织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斯·1905指出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Weber)因此组织中的沟通也是严格以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导, 理性的方式自上而下进行的。

3、埃莫森直线组织的下行沟通 在Eesrno)埃莫森(Harrnigtnom ·1910-1915年,哈林顿 中提出在企业中应借)(1915年其著作《组织中的个性》采用直线和参谋组鉴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的组织形式,个主要的参谋小4下设织:在每个企业中设一位参谋长,向直线管理,组,参谋人员在认真研究各项问题的基础上直线组织的管理人员统一指挥和发布命人员提供意见,又不破坏统一指挥的,这样既能发挥专业知识的长处令。探索了自上而下沟通的原埃莫森再次从组织角度原则,, 则。 '. . 4、法约尔的等级链沟通和跳板沟通 在《工业管(Henry Fayorl)·法约尔,1916年法国的亨利并提,14条原则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阐述了一般管理的这一原则从整个组织结构,出了著名的等级链和跳板原则的角度分析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法约尔认为组织内部即从最,等级链的原则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方法首先要遵循沟通以等级链的,上级到最下级各层权力联成的等级结构同级之间可以采用跳,,有时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方式进行板进行横向沟通。法约尔对于促进管理沟通特别是组织其思想可以认为是组织沟通,沟通的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理论的雏形。 ”的盛行而发展:管理沟通理论伴随“行为科学二、发展阶段: 1、梅奥的人际关系沟通 在芝加哥西方梅奥(George E. Mayo)1932年,1924一这一项由国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最初是要研究企业中工家研究委员会赞助的研究计划,但试验的结果却作环境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梅奥认为组织,出人意料地

第三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管理学原理》习题 参考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三编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人目标要服从组织目标,组织目标要尽可能与个人目标相融。这是组织工作的( B )。A效率原则 B统一原则 C平衡原则 D灵活原则 2、组织工作力求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是指组织工作的( A )。 A效率原则 B统一原则 C平衡原则 D灵活原则 3、组织设计的依据是( A ) A组织目标 B组织环境 C组织战略 D组织理论 4.提出组织的定义是“两人以上有意识地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的人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B )。 A、韦伯 B、巴纳德 C、厄威克 D、古利克 5.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是(A )。 A、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职工的权责利关系 D、一项管理职能 6.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是(A )。 A、权责利关系 B、一项管理职能 C、分工合作关系 D、实现企业目标 7.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D )。 A、结构等级 B、非正式组织 C、企业结构 D、正式组织 8.采取多种经营,向几个领域扩张的发展战略,这样的企业多采用( D )的模式。 A、集权 B、授权 C、均权 D、分权 9.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B )。 A、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 B、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 C、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D、相互的协调,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10.当企业外部环境比较稳定,预测可信度较高,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可以较多地运用规范的手段来实现,权力分配可以体现( C )的特点。 A、集权 B、分权 C、均权 D、授权 12.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力较强,则适于采用( C )。 A、均权管理 B、分权管理 C、集权管理 D、不确定 13.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是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一般适于采用( B )组织形式。 A、集权式 B、分权式 C、均权式 D、不确定 14.各种标准化制度,例会制度,现场办公等属于( C )。 A、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B、结构协调方式 C、制度协调方式 D、相互调整方式 15.针对组织结构存在的某些缺陷,通过设立临时性或长久性的协调人员或协调组织实现协调,这种协调方式属于( B )。 A、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B、结构协调方式 C、制度协调方式 D、相互调整方式 16.组织结构设计的主体阶段是(C )。 A、因素分析 B、职能分解与设计 C、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 D、运行保障设计17.( C )即M型结构。 A.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B、控股型组织结构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矩阵制组织结构18.根据决策的重要性,若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比较重要,影响面较大,则表明该组织的权力划分特征是( A )。 A、分权程度较高 B、集权程度较高 C、集权分权程度相当 D、不确定 19.(B )组织结构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展起来的,由铁路公司发展的高层管理方法和家族式企业发展的中层管理方法综合而成的。 A、M型 B、U型 C、H型 D、矩阵制 20.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一般认为,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B )较为合适。 A、4人以下 B、4~8 C、8~10 D、10~15 21.组织各资源要素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是( D )。 A、财力资源 B、文化资源 C、物力资源 D、人力资源 22.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B )原则。 A、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任人唯贤 D、因事择人

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第三章答案

管理学原理作业第 3 章 一、思考题 1、为什么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的能力?答: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满足程度能力的原因在于: (1)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科学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作业方法、工作条件和工资制度,因此,只要采用恰当的工资制度、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就可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2)梅奥则根据霍桑实验得出不同的结论,他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则取决于他们感受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在这些需要中,金钱与物质方面的需要只占很少的比重,更多的是获取友谊、得到尊重或保证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要。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提高工人的士气;而要提高工人的士气,就要努力提高工人需要的满足程度。 (3)所以,新型的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分析工人需要的特点,不仅要解决工人生产技术或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还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适时、合理、充分地激励工人,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论中,协作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答: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不论其规模的大小或级别的高低,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1)协作的意愿。组织是由个人构成的,组织成员愿意提供协作条件下的劳动和服务是组织存续所必不可少的。协作的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交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个人行为的非个性化。其结果是个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没有这种意愿,就不可能有对组织有用的持续的个人努力,也就不可能存在不同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的组织活动。 (2)共同的目标。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协作意愿若没有共同的目标,则是发展不起来的。没有共同的目标,组织成员就不知道需要他们提供何种努力,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能从协作劳动的结果中得到何种满足,从而就不会有协作活动。 (3)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不同成员的协作意愿只有通过信息沟通才能相互联系,形成动态的过程。没有信息沟通,不同成员对组织的目标就不可能有共同的认识和普遍接受;没有信息沟通,组织就无法了解其成员的协作意愿及其强度,也就无法将不同成员的努力形成协作的活动。因此,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是以信息沟通为条

沟通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三、管理沟通是企业管理的实质和核心内容。管理作为对于企业内外所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和作为将孤立的人们组织在一起以制造和生产出某些服务或产品的行为过程,获取资源信息并将信息在不同的个体中间进行及时传递,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是其工作的实质和核心内容,而企业内外信息的及时交流就是企业的管理沟通过程与行为。 四、企业的三大项主要日常管理工作即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一项不是借助于管理沟通才得以顺利进行。业务管理的核心是在深入了解顾客和市场的基础上,向企业的目标市场和目标顾客群提供适合其综合需要的服务或产品;而了解市场,面向市场,与市场进行互动,就是典型的管理沟通内容与形式之一。人们现在称之为顾客关系管理的部分,更是直接体现出了管理沟通在与客户建立良好、稳固与忠诚关系中的重要性。没有企业向外的管理沟通,也就没有可依靠的客户关系。现在流行的供应链管理亦是如此。在财务管理中,财务数据的及时获取和整理、分析、汇总、分发、传送,更是企业管理层监督企业运行状态的权威依据。而以上所列举行为均为典型的管理沟通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直接以一刻也离不开沟通的人为管理对象,只有良好的管理沟通才能打通人们的才智与心灵之门,人力资源才能真正为企业所用,发挥出其企业核心资源的巨大经济威力。

五、在管理实践中,从管理的各个层次来看,无论低、中、高层管理行为与过程,也对应着不同层次和方式与内容的管理沟通。因此,笔者认为管理沟通不仅存在于横向的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而且更存在于纵向的管理活动的各个层次。可以说,管理沟通是管理的核心和灵魂。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没有沟通,管理只是一种设想和缺乏活力的机械行为。显然,管理沟通必然是维持企业良好管理状态,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过程与行为。当企业的运行或管理出现了新问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管理者与管理者、被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必须通过良好有效的管理沟通,才能找准症结,通过分析、讨论、决策,及时将管理问题解决。 六、管理沟通不仅是企业管理健康,而且是管理创新的肥沃土壤和必要途径。当今受到企业家信赖的走动管理、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知识员工管理等等一些管理创新,不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沟通效率与绩效为目的,就是必须以加强和加速企业管理沟通为途径。可以说,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管理的效能和效率,而管理沟通的效能和效率,也就是企业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七、管理沟通是创造和提升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完成企业管理根本目标的主要方式和工具。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创造出一种企业独有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对企业这一组织赋予人

20XX管理沟通的理论基础

. 管理沟通的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根据一管理沟通理论发展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管理沟通理论伴随“科学管理”的出现而初显1、泰勒职能工长制的初始下行沟通 1895一1912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dow 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其中包括实行职能工长制,职能工长按照各自的职能范围向下人发布命令。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实际工作中, 由于一个人同时接受几个职能工长的多头领导容易引起混乱,所以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没有得到推广,从管理沟通理论的角度看泰勒关注到管理中下行沟通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保证对下沟通即确保命令下达的准确性,以及其实施的效率。 1910年,亨利·劳仑斯·甘特(Henry L. Gantt)认为应该把原来的工长的“监工”身份变成工人的老师和工人的帮助者。甘特发展了泰勒职能长制探索的下行沟通,并在早期下行沟通的实践中初次注意到人的因素。 Word 文档 . 2、韦伯的行政组织沟通 1905年行政组织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指出组织

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因此组织中的沟通也是严格以理性的方式自上而下进行的。 3、埃莫森直线组织的下行沟通 1910-1915年,哈林顿·埃莫森(Harrnigtnom Eesrno)在其著作《组织中的个性》(1915年)中提出在企业中应借鉴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的组织形式,采用直线和参谋组织:在每个企业中设一位参谋长,下设4 个主要的参谋小组,参谋人员在认真研究各项问题的基础上,向直线管理人员提供意见,直线组织的管理人员统一指挥和发布命令。这样既能发挥专业知识的长处,又不破坏统一指挥的原则,埃莫森再次从组织角度,探索了自上而下沟通的原则。 4、法约尔的等级链沟通和跳板沟通 1916年,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rl)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阐述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并提出了著名的等级链和跳板原则,这一原则从整个组织结构 的角度分析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法约尔认为组织内部Word 文档. 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方法首先要遵循等级链的原则,即从最上级到最下级各层权力联成的等级结构,沟通以等级链的方式进行,有时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同级之间可以采用跳板进行横向沟通。法约尔对于促进管理沟通特别是组织沟通的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思想可以认为是组织沟通理论的雏形。 二、发展阶段:管理沟通理论伴随“行为科学”的盛行而发展1、梅

城市环境管理理论学习 体会

城市环境管理理论学习体会 学习《城市管理学》,使我了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而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同时城市环境管理成为重中之重。 我国的城市环境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城市污染源调查和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入手进行城市环境管理,到1979年成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以管促治,管制结合”的方针,使城市环境管理走上综合防治的轨道。自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人们对城市环境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从系统的角度看,所谓城市环境管理就是通过调整城市环境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使城市生态环境得以良好运行。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管理业逐渐由单纯的环境污染控制转向综合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如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下,城市环境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把城市环境管理好,必须要有原则和适当的手段。 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含义,1.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2.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3.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二、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治理污染、节约资源、发展生产、保护环境而必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4.“三同时”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6.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我国参照这一原则,在《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具体原则,以明确污染者的责任。除上诉原则之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管理的手段包括:1.行政手段。这是以政府的名义,通过研究制定城市环境管理的政策,组织制定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在自身职能范围内的一系列政策活动队城市环境进行管理。2.法制手段。一时做到有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