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影响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影响

高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测试题

选修1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②实行闭关锁国③鼓励派遣留学生④支持尊攘运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 ①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 ②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 ③他参与了“尊王攘夷”活动 ④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4.日本国门被打开后,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开放通商口岸②领事裁判权③议定关税制度④片面最惠国待遇⑤设置租界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5.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给日本社会各阶层带来的影响有 ①农民更加贫困,生活更加困苦 ②某些生产和经营生丝、茶叶等的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经济实力有了增长 ③某些大名开始进行自强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6.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前者包括后者②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③二者斗争矛头都直指幕府统治④二者是孤立的两个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不包括 A.木户孝允 B.西乡隆盛 C.大久保利通 D.伊藤博文 8.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新的因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明治维新》教案

第3课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改革军制等基础历史知识。 (2)理解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3)运用: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分析图表、情景再现等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大国崛起》解说词,检查预习,明治维新的含义。 授新:学生读《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教师总结: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材料: 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 提问: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1.废除旧制度: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35页第二段,明确“废藩置县”的含义,探讨“废藩置县”的作用: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高于市,如南京一中的友好学校爱知淑德中学校所在地就是爱知县名古屋市。 提问: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体制又是如何建立的?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提供工业发展资金) 分析:此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认识:由于废除封建制度,宣布四民平等一方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华族和士族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金融业等新兴工业的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教师过渡:明治政府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关键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

高二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含答案)

【考点阐讲】 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 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地主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 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持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①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②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经典例题】 【例1】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2)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题解】(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不同的原因:经济方面,中日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中国洋务运动时,民族工业虽然已产生,但力量薄弱,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总结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一)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政治上:幕藩体制和等级制度,使社会矛盾尖锐,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外交上: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日本面临民族危机; 1.西方列强侵略的表现: (1)美国:1853年的,黑船事件;1854年签《日美亲善条约》; (2)其他国家也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2.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 政治: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加剧; 经济: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 (三)尊王攘夷运动: 1.概况:中下级武士是主要参与者,得到部分大名的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也纷纷响应。 2.局限性: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四)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运动成功,新政府改元“明治”,日本历史进入明治时期。 1.目标: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幕府统治 2.倒幕运动的根据地:西南强藩 3.重要事件:大政奉还、戊辰战争 4.结果:1868年,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新政府改元“明治”,进入明治政府时期;二.主要措施(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西方,同时保留本民族的特色)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 1.废藩置县: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和劳动力,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 3.颁布《日本帝国宪法》: 内容: (1)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天皇实际上享有绝对的权力; (2)规定日本国民称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3)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前者由皇族和华族组成,后者由纳税人选举产生。 议会权力有限,可参与制定法律,天皇也可以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 (4)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内阁大臣只对天皇负责。 枢密院实际上成为国家的最高决策机关。 评价: (1)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是天皇赏赐给人民的,国家主权仍掌握在天皇手里。 (2)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3)日本天皇制和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高二历史选修1 日本明治维新.doc

高二历史选修1 日本明治维新 【课标及教学要求】 【知识结构】 一、背景: 1、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⑴政治上:实行幕藩等级制度,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人民起义不断; ⑵经济上:幕府歧视工商业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 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⑶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2、外患: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黑船事件和《日美亲善条约》 3、前提:倒幕运动胜利后,明治政府建立 ⑴尊王攘夷 ①社会基础: ②评价: ⑵倒幕运动 ①社会基础: ②经过: ③胜利原因: 二、内容:

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⑴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设置三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⑵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建立起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 2、经济:发展新经济 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⑵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 ⑶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征收土地税,以货币形式支付。(作用) ⑷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政府负责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拓展海外贸易。 3、文化: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⑴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人了解西方文明; ⑵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西化:历法、衣食住行、鹿鸣馆。 4、军事:富国强兵,建立新式军队 ⑴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⑵大力改进军事装备; ⑶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⑷进行效忠天皇的武士道教育。 三、评价: 1、目的:富国强兵 2、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历史作用: ⑴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⑵很快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4、历史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很快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重难点解析】 1、俄国1861年改革同明治维新的比较 相同之处: 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②国内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 ③方式相同: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④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 ⑤客观效果相同: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时练习卷:专题8明治维新2明治维新的举措

二明治维新的举措 1.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 )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行了为期22个月的考察。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 ) A.加深了对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认识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C.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了建立近代化海军的重要性 3.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4.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5.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表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6.1871年8月29日,木户孝允等以天皇的名义,把在京的56名藩知事召至宫中,宣读诏书:“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符,政令归一。”为实现“政令归一”,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四民平等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7.明治政府改革封建等级制度,改革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 A.旧公卿——皇族 B.大名——士族 C.下级武士——平民 D.商人——平民 8.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 ) A.实行义务兵役制 B.仿照欧美建立近代化常备军 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9.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 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下列改革措施与材料最一致的是( ) A.废藩置县 B.解放农奴 C.文明开化 D.中体西用 10.(图文探究)仔细观察下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优质课教案_11

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 第3课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 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了解明治维新的四项措施: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 2、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通过分析图表认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 3、正确看待日本的文明开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4、对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进行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 2、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在政治上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经济上动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并同时进行教育改革;军事上新建一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式军队。本课内容丰富,建议学习时注意前后教材的联系,以及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采用讲故事导入法: 一般国家的纸币上,都是印着开国之父或历史名君的头像,但日本却有些特别,在1000日元的纸币上,印着有日本“国民作家”之称的一代文豪夏目漱石(1867—1916年)穿西装的头像。夏目漱石的成名处女作是《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通过这只猫的眼睛,俯视日本当时的社会与20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并以连珠般的妙语警句极尽嬉笑怒骂,化嘲笑为利刃,直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鲁迅曾以“轻快洒脱,富于机智”评价该作品。日本最大面值的钞票是万元大钞,上面印的头像是穿和服的福泽谕吉(1834—1901年),即日本近代史上维新派的精神领袖,也是“脱亚入欧”论的始作俑者。福泽谕吉

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和影响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封建社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及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束缚,发展不充分,相对本国的封建势力而言,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没有坚实的,反封建的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 (2)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中,而紧握在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手中。而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策略错误侵犯了一些大官僚的利益,如开国会、设制度局,一些老臣的职权被剥夺,又没有安排措施,所以他们坚决反对新政。维新派在一些具体的变法措施上也侵犯了一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引起了这部分人的不满和愤怒,更加深了自己与人民群众的误会,从而更孤立了自己这一方的力量。。 (3)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4)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康有为在每次上书中,都反复提醒光绪帝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正因为没有人民力量作为后盾,所以当他们得悉守旧派要发动军事政变时,只得打算依靠掌有兵权的袁世凯,结果反被袁世凯出卖。 (5)直接原因:袁世凯告密 (6)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首先,康梁等维新派对戊戌时期清政府内部的政治形势认识不清。其次,维新派没有认识到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稳步的前进,而维新变法的改革有很多都操之过急。在者,维新派不善于笼络清政府内部势力,特别是那些曾经倡言变法与改革的洋务派。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1)国内背景: 明治维新:幕府对全国控制的程度很弱。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成为众矢之的。 戊戌变法: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强大. 高度中央集权的专制模式,土地私有制下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互相勾结,使旧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较大。 (2)国际环境: 明治维新: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为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戊戌变法: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 (3)领导力量不同 明治维新: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清扫敌对旧势力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戊戌变法:中国的维新派由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领导,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既没有基地,也无兵权、财权,加之守旧势力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4)参加者: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大力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扶持的对象主要是( ) A.投资新兴工业的华族和士族 B.资金缺乏的私人企业 C.从事近代交通通信事业的企业 D.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 答案:D 2.1871年8月29日,木户孝允等以天皇的名义,把在京的56名藩知事召至宫中,宣读诏书:“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符,政令归一。”为实现“政令归一”,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B.四民平等 C.殖产兴业D.文明开化 解析:“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即是要建立稳定统一的政治秩序,实现“政令归一”。而当时对这种政治建设阻碍最大的就是幕藩体制。1871年,明治政府正式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答案:A 3.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唯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侧重点是( ) A.培养出国人才B.教育改革 C.社会生活习俗改革D.军事改革 解析:读懂材料含义是解题关键,材料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教育。 答案:B 4.1871年12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

行了为期1年零10个月的考察。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 ) A.加深了对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认识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C.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了建立近代化海军的重要性 解析:考察团广泛接触各国首脑、政府官员和各阶层人民,从各方面加深了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并结合本国情况,找出差距,将学习到的西方先进经验,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加以推行,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答案:C 5.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主要说明日本( ) A.鼓吹军国主义B.积极对外扩张 C.宣扬武士道精神D.实行征兵制 解析:鼓吹军国主义体现为某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军事化,以及对外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提到了“兵备”“就其役”,没有反映对外扩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与武士道有关的“勇”“忠”等关键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改革传统兵制,实行征兵制的情况,故D项正确。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菱财阀兴起于明治早期,是下级武士出身的岩崎弥太郎以少量资本开始创业的。到1945年上半年,三菱已经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军事重工业财阀……在明治前期(1868—1885年),适应日本移植西方资本主义需要政府和商人资本联合起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三菱公司采取充当海运业界“政商”的企业经营策略,获得了诸多的优惠便利和惊人的高额利润,从而一跃成为“海运之王”……与日本政府选择的“以武力扩张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化道路相适应,自19世纪90年代起,三菱财阀采取大力发展军事重工业的企业经营战略,不仅得到了国家资金的补助和奖励,而且与军事相关的产业部门博取了远非一般工业部门能比的高额利润……在“岩崎社长阵头指挥体制”下,先后担任三菱总帅的四位岩崎家族成员,都亲自在企业经营的第一线指挥,掌握公司的最高决策权,在不同的时代起了杰出的领导作用。 ——王文英《试析三菱财阀迅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二在日本的工业发展中,政府扮演着一个非常积极的中心角色。早期很多新工厂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在经过初期的建设投资和实现生产之后,工厂就转到了私人手中。后

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点及影响

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点及影响 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日本列岛广泛兴起了“尊王攘夷动”,就是保护天皇,赶走列强的行动。但列强毕竟比自己强,你赶人家,人家不走,反而伤了自己。怎么办?只好起来推翻保守的幕府,将“尊王”的宗旨不变,把“攘夷”改为“倒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早已对中央幕府不满的萨摩藩、长洲藩的改革派武士,与1867年12月9日发动政变,组成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次年宣布江户为东京,天皇睦仁举行即位仪式。日本从此走上现代化的改革维新之路。 明治维新通过发布《五条御誓文》、《政体书》,直至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天皇位为首的近代国家政体得以成立。除天皇的权力是无限神圣之外,其他个人或部门的权力都是有限的。中央政府的集权,集中在天皇一人的手中。从王政复古的三职制到明治政府的三职八局制,及政体书中以太正官为中心的三官制的发展表明:世俗国家的权力,只有在天皇那里才不受限制,反言之,天皇是最后制约着世俗国家权力的拥有者,而且,任何一方的权力都受其他方面的彼此制约。所以,明治维新后,日本根本就不存在中国古代绝对的中央集权。 在从封建幕府向明治政府过渡时期,幕府的最后一代将军起庆喜,在“大政奉还”是把权力交还给天皇;王政复古,更是以古代的天皇制为王政的根本,就是《五条御誓文》中所说的“皇基”。同样,明治政府实施的版籍奉还,却是把土地奉还给天皇,中央政府加强对诸藩的统制,藩主及重臣保留在新政府中,成为天皇的地方长官。废藩置县,使地方自治的同时,又使地方成为的行政单位。从此,内乱的祸根消除了,地方再也没有能力起来同中央对抗。征兵令将军队国家化,实施国民皆兵主义,为天皇随后自由支配每个日本人的命运给出了法律上的保证。军国主义的根源就隐藏在天皇从人到神的集权过程中。这过程,以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宣布而告一段落。在此宪法中,天皇成为日本国家唯一的最高统治者,他支配一切而不被一切支配,他神圣不可侵犯,他的命令不允许任何人违抗。 在经济上日本明治政府实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政策。明治政府出面接收幕府诸藩的工厂、设立官营的工厂,开发矿山,引进先进技术,保护民间产业,其最后目的是为了使兵力、国力更强大,而不是改善日本民众的生活。强兵的方式是发展政治性的重工业,富国的是增大对外的生丝出口。日本近代资本主义,以开始就带有政商资本主义的特色,即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需要。天皇代表国家,因此,政商资本主义,以彰显皇威为最终目的。这种目的即使是现在经济大国的日本,也没有改变。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在大众服务方面的设施是最差的,无论从医疗还是公共设施来看,都大大落后于西方其他国家。 从上面对明治政府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可以看出,其中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一切为了天皇,为了万世一系的天皇荣耀。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同明治政府的初衷是一致的。“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成为当时日本政府领导人的最大梦想。 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的改革中呈现出保守的倾向,同文明开化中以天皇信仰为中心的复古主义相呼应。文明开化的实质,是文明的西洋化,文明的古代化。西洋和日本相比,只是技术文明而非思想文明的进步。西洋技术学,日本文化学,这是日本同西洋在学术上的差异。日本以天皇信仰为核心的文化传统,依然是日本人生存根。开放的明治政府,把日本人的心灵从狭隘的地方主义解放出来,成为统一的大日本帝国中的一员,但这种心灵在外国人面前却是封闭的。因为日本人一旦离开日本列岛到外国去,他的根只能存于心中。所以,唯有沉默,才能守住日本人所背靠的文化传统。 明治政府和许多后进国家的改革开放一样,只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物质文明上的进步,对是什么导致这种进步的原因拒绝探索,甚至进而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根本价值。他们利用西方近代的技术文明,保持日本固的原始文化。在此意义上,明治维新的确是一次改革而不是革命,改掉的是那些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上非近代的东西,保留日本最古老的文化传统。正如《五条御誓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废除陈旧的陋习是为了显明天地的公道,在世界中追求以振兴皇基为目的。从前拒绝基督教的传播,是日本未体现出天皇大道的开明性,改革不能动摇天皇的统治而要加强天皇的领导。“东洋道德,西洋技术”,佐久间像山如此区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福泽谕吉在自传中,把“东洋儒教主义和西洋文明主义”相比较。而日本儒教早已取向的是天皇信仰,同中国的传统儒教差别明显。 文明开化、吸收西洋技术文明,以便使日本能够屹立于万国之中,彰显日本固有的以天皇信仰为核心的文化传统。在明治政府内部,木户孝允主张兴办普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忠义仁礼之风”,大久保利通重视道德教育。这个德是指“帮

人民版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人民版选修1 历史条件德川 幕府 的腐 败封 建统 治 表现影响 政 治 实行幕藩体制:天皇是名 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 将军手中,地方设“藩” 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 市场的形成 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 皇、士(将军、大名、中 下级武士),农、工、商、 贱民 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农民 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 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中下级武 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商 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1837年 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 础已开始动摇 外 交 采取“锁国政策” 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发展 资本 主义 萌芽 产生 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 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 西方 列强 的殖 民侵 入 原 因 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和掠夺原料 2、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过 程 1、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黑船事件” 2、1854年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日本的大门 3、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享有领事裁判 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和设租界及协定关税 影 响 1、使之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中,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起义剧增,社会危机的加剧 2、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3、更加暴露幕府腐朽、虚弱,使之成为众矢之 4、社会阶级结构进一步分化。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不满政治上无权; 西南诸藩大名不满现状;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 实更加不满,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基础 5、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 西南诸藩,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 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尊王 攘夷 运动 原因 外国势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 和对内镇压 时间1860“樱田门事件”----1864 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攘夷是核心 领导与主 要参与者 尊攘派。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高杉晋作的“骑兵队”)结果 失败,原因: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 的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

高二历史选修1《明治维新》教案

高二历史选修1《明治维新》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 1,基本历史知识: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材上的插图与照片,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问题: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组织学生逐条讨论明治维新的内容,分析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巩固教学重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治维新使日本亚洲乃至世界强国,是日本继大化改新之后又一次较为集中地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型事件。 同时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 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幻灯片。图片。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讲述日本历史上有两次十分重要的改革,提问学生古代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改革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近代关乎日本命运的重要改革是明治维新,以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幕府与幕府统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下文知识的理解。 2.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一段,在地图上确认的位置。提问:哪些人构成了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哪些人反对幕府统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一下幕藩制,指出幕府统治面临的第一个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学生认清日本国内形势。 3,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二段,提问:有哪些国家相继侵略日本?结果怎么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日本面临的外部环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使日本有被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这也是幕府统治面临的又一危机。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此时的日本内忧外患,改革势在必行。 4.向学生简要的介绍一下兰学到代表人物(绪方洪庵、新井向石等)和核心思想(实行民主平等,仿效西方改革日本,

高二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考点阐讲】 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 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地主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 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持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①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②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经典例题】 【例1】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2)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题解】(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

高中历史选修一 明治维新

路井中学2014级学案科目:历史期数:第33期时间:2012年12月31日教师寄语: 成功 = 艰辛劳动 + 正确方法 + 少说空话 编写:雷院欣同智强领导审核: 班级:组名:姓名: 第8讲日本明治维新 走进文本——问题导读单 【教学目标】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自主学习】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1、幕藩体制: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由德川家族的人世袭担任。 B、“藩”的首领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C、将军、大名都有自己的家臣。 D、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2、等级制度的形成: 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等不同的身份等级。 3、锁国政策: 为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允许同、.和荷兰等国通商。 4.经济缓慢发展: 到19世纪初,日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5.社会矛盾尖锐: 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迫于生计,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二、日本被迫开国与社会危机 1.黑船事件:年,美国海军准将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这一事件称为“”。1854年,佩里再次率船 队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从此,日本的国门被打开。 2.影响: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强:开国后,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原料产地。 (2)、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列强侵略、经济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起义不断。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 刺激了日本的发展 (4)、统治阶级结构发生分化: 日本开国后,出现了大量和,他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政治上无权,对幕府统治愈加不满;长期受幕府排挤的、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这一切反映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 三、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阳明心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阳明心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阳明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的儒家理学,自创立以来就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日本,阳明心学极大地影响了明治维新,成为了明治维新的重要学派,并为日本维新变法做出了重大贡献。明治维新期间出现的一大批维新志士,不是阳明学者就是阳明心学的拥趸,以他们为主导进行的改革,推翻了日本历史上的幕府统治,建立了现代日本国家。 标签:阳明心学;明治维新;武士道 0 引言 阳明心学对日本影响很大,对日本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涌现的倒幕勤王志士,他们不是阳明学者,就是阳明心学的仰慕者。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认为,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三岛由纪夫认为,不能无视阳明学而谈明治维新。蒋介石在《中国的立国精神》中认为,日本民族之有今天,完全是从王阳明哲学片段中所得的教训。他们得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做他们(日本)的立国精神。他们就拿这个动的哲学来侵略别人的国家。这是一种乱动、盲动,陷入了一个动的大毛病,而忽略了伦理、政治和哲学思想这些静的方面。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基础是整个的,不仅要讲诸静的方面,也要讲动的方面,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哲学。日本的阳明学对日本明治维新影响很大,主要是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推动了日本迅速走向现代化。 1 阳明心学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1.1 阳明心学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精英集团 阳明心学培育了一个团结、富有远见、务实的精英集团,这些精英直接推动了日本现代化的进程。江户时期的日本社会有着严格的身份差别,这种身份差别不仅表现在统治阶级的公家和武家,还存在于被统治阶级农、工和商阶级之间,而且在同一阶层内部严格按照世袭和血统原则加以区分。日本没有一个像中国科举那样的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存在流动的可能,加之朱子学把封建的身份秩序加以合理化和制度化,使得平安时期之后的日本,即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但是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传播极大地震撼了日本的思想界,它对朱子学的批判把人从封建伦理中解放出来,使得下级武士阶级的崛起和后来对西洋学的学习成为了一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众多的维新志士都是阳明学者或者阳明心学仰慕者的原因。阳明心学唤醒了日本下层武士阶层,使得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最大的不同之一,便是明治维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了底层人民的支持。这个精英集团包含了一个中央官僚阶层,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大隈重信、伊藤博文等构成了一个富有远见的官僚集团,不需要像洋务运动中需要借助皇室的力量才可以推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精英包含了一个知识分子阶层,吉田松阴、福泽渝吉、涩泽荣一等优秀的日本知识分子在明

高中历史 专题8 明治维新 2 明治维新的举措练习 人民版选修1

二明治维新的举措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1871年8月29日,木户孝允等以天皇的名义,把在京的56名藩知事召至宫中,宣读诏书:“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符,政令归一。”为实现“政令归一”,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四民平等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外以与各国对峙”,就是要建立稳定统一的政治秩序,实现“政令归一”。而当时对这种政治建设阻碍最大的就是幕藩体制。1871年,明治政府正式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2.明治政府改革封建等级制度,改革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 A.旧公卿——皇族 B.大名——士族 C.下级武士——平民 D.商人——平民 3.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 ) A.实行义务兵役制 B.仿照欧美建立近代化常备军 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4.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下列改革措施与材料最一致的是( )

A.废藩置县 B.解放农奴 C.文明开化 D.中体西用 5.(图文探究)仔细观察下图: 岩仓具视使节团出访欧美 探究: (1)日本明治政府为什么派使节团出访欧美? (2)使节团回国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欧美国家社会制度先进,工业发达;考察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2)措施: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推行文明开化政策;仿照欧美建立新式军队等。积极影响: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强国。 二、能力提升 1.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 )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各藩的首领大名享有世袭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废除藩国后,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由中央派官员进行管理,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消除了封建割据状态。 2.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行了为期22个月的考察。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