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学校 分析化学期末 B

中职学校 分析化学期末 B

中职学校 分析化学期末  B
中职学校 分析化学期末  B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分析化学试B卷

(供化工22、23、24班使用)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其基本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2、滴定分析所用的准确量取液体体积的玻璃量器有,

,等。

3、分析天平称量数据应记录小数点后位数字。

4、分析化学按分析任务分,包括和两大部分。

5、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

、。

6、溶液稀释前后不改变,即不改变。

7、具有调节控制溶液酸度作用的溶液,称为。如。

8、酸碱指示剂颜色的改变是由于的变化而引起指示剂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9、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落在滴定突越范围内。

10、写出下列标准滴定分别用什么方法配制:

EDTA标准滴定溶液、K2Cr2O7标准滴定溶液。11、混合碱的分析中,当所含物质为NaOH和Na2CO3时V1和V2的关系为,

当所含物质为Na2CO3和NaHCO3时V1和V2的关系为。

12、判断下列酸碱度溶液中,指示剂显什么颜色:

(1)p H=4.0溶液中滴入甲基橙指示剂显色;

(2)p H=5.3溶液中滴入酚酞指示剂显色;

13、乙二胺四乙酸和均被简称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其()

A.数值固定不变

B.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

C.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D.大小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3、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A. g/mol

B. g?mol

C. mol/g

D. mol?g

4、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没有要求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5、下列数据中包含三位有效数字的是()

A. 6.05

B. PH=3.5

C. 0.010

D. 0.03

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其碱性最强的是()

A. NaCl

B. NaOH

C. Na2CO3

D. HCl

7、用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Na2CO3,至第一个化学计量点时可选的指示剂为

()

A. 甲基橙

B.酚酞

C. 甲基红

D. 中性红

8、H2SO4含量的测定方法是()

A. 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 置换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9、某化学反应的计量点为pH=7,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A. 酚酞

B.甲基橙

C. 甲基红

D. 二苯胺磺酸钠

10、指示剂的适宜用量一般是20-30 mL 试液中加入()

A. 8-10滴

B.1-4滴

C. 10滴以上

D. 5-6滴

11、往含有I-、Br-的溶液中加入CCl4,再滴入Cl2,Cl2和两离子的反应情况()

A. 先和I- 反应

B. 先和Br- 反应

C. 同时和两离子反应

D.不和两离子反应

12、某化学反应的计量点为pH=7,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A. 酚酞

B.甲基橙

C. 甲基红

D. 二苯胺磺酸钠

13、能够确定氧化还原滴定法滴定终点的指示剂有()

A. 自身指示剂

B.专属指示剂

C. 酸碱指示剂

D. 氧化还原指示剂

14、重铬酸钾法能够测定的是()

A. 胆矾中CuSO4·5H2O含量的测定

B.铜含量的测定

C.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D. 铁矿石中铁含量的测定

15、若n(KMnO4)=0.2000mol,则n(1/5KMnO4)为()

A. 0.0400lmol

B.0.2000mol

C. 0.5000 mol

D. 1.000mol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只有基准物质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2、、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适用于滴定分析。()

3、某一体积测得为24.30ml,数据可记录为24.3ml。()

4、不小心将数据记录错了,可以用涂改液涂掉,再重新记录上。()

5、等物质的量原则意思是说,只要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就相等。

()

6、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7、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则溶液中的【H+】与【OH-】的乘积增大。()

8、强酸滴定强碱化学计量点的p H=7.0。()

9、KMnO4溶液作为滴定剂时,必须装在棕色试剂瓶中。()

10、用基准物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需将溶液加热至75-85℃滴定,

若超过此温度,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四、简答题(15分)

1、(2分)滴定分析法常用的分析方式有哪几种?

2、(4分)完成下列方程式

NaOH和HCl反应:

H2C2O4和NaOH反应:

3、(2分)混合碱的测定可用哪两种方法?

4、(2分)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5分)解释能斯特方程中φ、φo、[氧化型] 、[还原型]、n个表示的意思。

五、计算题(共20分)

1、(2分)计算c(HCl)=0.001mol/l HCl溶液的PH值。

2、(4分)将c (NaOH)=5mol/L的NaOH溶液100 ml,加水稀释至500 ml,则稀释后的溶液c(NaOH)为多少?

φ=φo

3、(4分)以500 ml容量瓶配制c(1/ 6 K2Cr2O7)=0.0500 mol/l K2Cr2O7标准溶液,应称量K2Cr2O7基准物质多少克?

4(5分)中和30.00 ml NaOH溶液,同去20.00 ml c(1/2H2SO4)=0.1000mol/l的硫酸溶液,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5、(5分)纯Na2C2O40.1340g ,在酸性溶液中需消耗20.00 ml KMnO4溶液。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c(1/5 KMnO4)。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分析化学试B卷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 H + + OH- == H2O

2.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吸量管、移液管,任选三个

3. 四位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5.组成固定和纯度高和性质稳定和摩尔质量大

6. 质量和物质的量

7. 缓冲溶液NH3– NH4Cl或 HAc – NaAc等

8. 溶液酸度

9. 全部或者大部分

10. 标定法或者间接法,直接法

11. V1>V2 ,V1<V2

12.橙色,无色

1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5 D C A D A 6-10 B B A A B 11-15 B A C D D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5 对错错错错,6-10 错错对对对

四、简答题(17分)

1、(2分)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间接滴定法,置换滴定法

2、(4分)NaOH + HCl == NaCl + H2O

H2C2O4 + 2 NaOH == Na2C2O4 + 2 H2O

3、(2分)硫酸钡法和双指示剂法

4、(2分)温度,浓度,催化剂,诱导反应(酸度)

5、(5分)φ表示氧化性/还原性电对的电极电位

φo表示氧化性/还原性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

[氧化型] 表示氧化型的浓度

[还原型] 表示还原型的浓度

n表示半分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

五、计算题(共20分)

1、(2分)解:因为盐酸是一元强酸,氢离子的浓度即为酸的浓度,所以

pH = -lg [H+] = -lg [0.001] = 3 2、因为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改变,所以有

n1= n2

c1 V1= c2 V2

5 * 100 = c2 * 500

解得c2 = 1 mol/L

3(4分)解:因为

所以m = c× M × V = 0.0500 × 500 ×294 ÷ 6 × 10-3

=1.2250 g

4、(5分)解:根据等物质的量原则,有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n ( 1/2 H2SO4 ) = n ( NaOH )

c(( 1/2 H2SO4 ) * V ( 1/2 H2SO4 ) = c ( NaOH ) * V ( NaOH )

0.1000 * 20.00 = c ( NaOH ) * 30.00

解得c ( NaOH ) = 0.0667mol/l

5、(5分)解:据等物质的量原则,有

2MnO4-+ 5C2O42- + 16H+ = 2Mn2+ + 10CO2 + 8H2O

n (1/5 MnO4-) = n ( 1/2 C2O42- )

n (1/5 KMnO4 ) = n ( 1/2 Na2C2O4 )

c(1/5 KMnO4)* V (1/5 KMnO4 ) / 1000 = m ( 1/2 Na2C2O4 ) / M ( 1/2 Na2C2O4 ) c(1/5 KMnO4)* 20.00 /1000 = 0.134 / (134 / 5)

解得c(1/5 KMnO4)= 0.2500

水分析化学的期末考试试题四套期末考试题

哈工大2004春季学期水分析化学试题(A) 一、回答下列基本概念(2×5=10) 1.物质的量浓度; 2.拉平效应; 3. EDTA的酸效应; 4. 参比电极; 5. 色谱峰高 二、讨论下面命题( 4× 5=20 分) 1.以钙指示剂 NN 为例,说明金属指示剂的必备条件。 2.对比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测定过程中掩蔽和催化作用的异同。 3.什么是吸收光谱(曲线)?什么是标准曲线?它们有何实际意义? 4.简述气相色谱法的定量方法。 三、填空( 1×15=15 分) (1. 原子吸收光谱仪由( )组成。 )、()、()和 (2. 影响络合滴定的主要因素有( )。 )和 3. ECD和 FPD的中文称谓分别为()和()。 4.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加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 有下面两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于哪个光区: A.石英比色皿用于();B.玻璃比色皿用于()。 5.水中的余氯采用()法测定,水中余氯在酸性溶液中与() 作用,释放出等化学计量的(),以()为指示剂,用( 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由消耗的标准溶液的用量求出水中的余氯。 )标 四、实验设计题( 5×3=15 分) 1.氯离子测定中空白实验和加入碳酸钙的作用。 2.设计一个测定铝盐混凝剂中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方案。 3.pH 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五、计算题( 10×4=40 分) 1.取水样 100.0mL,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0.100mol/L HCl溶液滴定至指示剂刚好褪色,用去 13.00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溶液滴定至 终点,又消耗 20.00mL问水样中有何种碱度?其含量为多少(mg/L表示)?

基础化学课程标准样本

《基础化学1》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1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学分: 6 计划学时: 96 适用专业: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方向) 专业 1.前言 1.1 课程定位 基础化学1是高等职业院校药物制剂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本专业必须的基础化学知识。本课程学习化学化工生产中的基本操作技术, 经过课程教学, 可使学生获得化学、化工生产中的基本理论及重要的操作技能。本课程的设计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1.2 设计思路 基于理论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极其突出的课程性质, 本课程选取了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分析基本原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无机、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 具有规范的、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 2.课程目标 2.1 总体目标 本课程基于三个方向的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 分别是知识目

标,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2.2 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1)熟悉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相平衡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2)熟悉胶体及表面现象, 了解其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3)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4)掌握定量分析基本概念、四大平衡( 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电化学和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 的原理及其滴定法; 2.2.2.技能目标 (1)能按5S要求规范化学实验室; (2)能规范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 (3)能规范洗涤、干燥化学实验常见玻璃器皿; (4)能规范进行加热、干燥和冷却操作; (5)进行常压过滤、减压过滤等固液分离操作; (6)能规范使用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 (7)能规范进行结晶和重结晶操作。 2.2.3.素质目标 (1)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具有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的学习与工作态度; 养成良好的自觉遵守仪器操作规程的工作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C)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摩尔吸光系数κ随浓度增大而增大(B) 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C) 透射比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D) 透射比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 2.某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HCl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 V1(m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HCl V2(mL),则V1与V2的关系是:( ) (A) V1 = V2(B) V1 = 2V2(C) 2V2 = V2(D) V1> V2 3.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 (A) 0.09V(B) 0.18V(C) 0.27V(D) 0.36V 4.已知二甲酚橙(XO)金属指示剂在pH<6.0时为黄色,pH>6.3时为红色,Zn2+-XO配合物为红色,滴定Zn2+的最高酸度为pH=4.0,最低酸度为pH=7.0,问用EDTA滴定Zn2+时,应控制的酸度围是()。 (A)pH=4.0~6.0 (B)pH<7.0 (C)pH=4.0~7.0 (D)pH>4.0 5.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c时,透射比为T0,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射比的对数为:( ) (A) T0/ 2(B) 2T0(C) (lg T0)/2(D) 2lg T0 6.配制含锰0.1000mg/mL的KMnO4溶液100.0mL,需取0.01800mol/L KMnO4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的体积为:[M KMnO4=158.03,M Mn=54.94] ( ) (A) 14.15mL(B) 8.09mL(C) 10.11mL(D) 6.07mL 7.用重量法测定磷肥中P2O5的含量时,称量形式是(NH4)3PO4?12H2O,化学因数F的正确表达式是:( ) (A)P2O5 / 2(NH4)3PO4?12H2O (B) P2O5 / (NH4)3PO4?12H2O (C)2(NH4)3PO4?12H2O / P2O5(D)2P2O5 / (NH4)3PO4?12H2O

复旦大学分析化学AII期末考试试题全解

复旦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 (2005年6月)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Ⅱ) 课程代码: 322.112.2.01 开课院系:化学系 姓名:标准答案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03级化学系 一、选择题:(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比耳定律只有当溶液浓度<0.01mol/L时才成立,其原因之一是由于高浓度时___a____。 (a)吸光邻近质点的电荷分布相互影响,改变了辐射的吸收能力的缘故 (b) 入射光的非单色性影响增大之故(c) 仪器的光度误差变得太人之故 (d) 溶液晌杂散光增大之故(e) 容易受外部实验条件的影响之故 2、使用火焰原子化器时,原子吸收谱线的洛仑兹变宽主要由__c______决定。 (a) 原子在激发态有较长的停留时间(b) 原子的热运动(c) 原子与其它种类粒子的碰撞 (d) 原子与同类粒子的碰撞(e) 外部电场对原子的作用 3、对于难挥发电中性物质进行分离定性时,首选的分析的方法为b。 (a) 气相色谱质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c)区带毛细管电泳质谱法 (d)超临界流体色谱法(e) 经典离子交换树脂法 4、测定农药六六六(C6Cl6)使用气相色谱法,选用的最佳检测器应是 c 。 (a)热导池(b)氢火焰离子化(c)电子捕获(d)火焰光度(e) 吸光光度 5、卢浦大桥使用钢材的要求苛刻,其关键是要防止现场焊接时因热胀冷缩引起的裂纹。为此,钢材 中的含硫量要控制在0.007%以下,冶炼钢时的现场检测,你估计选用的最佳方法是_____d______。 (a) 滴定分析法(b) ICP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https://www.doczj.com/doc/141394502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 31020202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英文名称:Analitical chemistry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 0 学分:3 适用对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分析化学》是化学类各专业的重要主干基础课,主要内容分为六大部分:定量分析基本知识、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分光光度法、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法。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将整个课程分为 5 大模块。《分析化学》课程作为理论课,是紧紧围绕《分析化学实验》实践课的模块开展,以实验技能训练为主,学习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可作为化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勤加思考,对将来在岗位上职业能力的提高及方法上的创新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学习后续课程、参加实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以学生为本,注重素质教育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使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素质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通过教师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的合作精神,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2、依据认知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因此,仪器分析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的。()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ψ1和Kψ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ψ1+Kψ2 B. Kψ1/Kψ2 C. Kψ1×Kψ2 D. Kψ1-Kψ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ψ B. 2,2,0,-ψ C. 3,2,1,+ψ D. 4,1,0,-ψ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HCl > HBr>HI> HF B. HI> HBr >HCl> HF C. HF > HI> HBr > HCl D. HF> HCl>HBr>HI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A. 对照试验 B. 校正仪器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农林技术系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等相近专业必修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它是培养上述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继化学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并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密切结合,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去解决一般无机及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查阅和自学一般无机及分析化学书刊、选择正确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及正确判断、表达分析测试结果的能力,为解决工农业生产与科学研究的实际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物质结构 初步了解原子能级、波粒二象性、原子轨道(波函数)和电子云等原子核电子运动的近代概念,熟悉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熟悉s、p、d原子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及主族元素、过渡元素价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会从原子半径、电子层构型和有效核电荷来了解元素的性质,熟悉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从价键理论理解化学键的形成、特性(方向性、饱和性)和类型(σ键、π键)。熟悉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dsp2、d2sp3、sp3d2)与分子或离子构型的关系,了解分子轨

道的概念,并用以说明一些物质的稳定性及磁性。 从自由电子概念理解金属键的形成和特性(无方向性、无饱和性)。用金属键说明金属的共性(光泽、延展性、导电和导热性)。 理解不同类型晶体的特性。熟悉三种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理解晶格能对离子化合物熔点、硬度的影响。 了解分子间力、氢键、离子极化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熟悉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2.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能用Δf H m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效应,学会用Δf G mΘ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化学反应速率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级数的概念,能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概念说明浓度、分压、温度、催化剂对均相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影响多相反应速率的因素。(3)化学平衡 掌握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规律,能用平衡常数(KΘ)计算平衡的组成。理解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的必要性。 掌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及其共轭关系、酸碱强弱及其衡量、K aΘ与K bΘ的关系、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离解平衡(含分级的离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解离度、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及盐效应)。了解活度与离子强度,理解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分布及平衡组成计算(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并能分析多重平衡系统中的成分及其相互影响。熟悉质子条件,能计算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两性物质、弱酸及其共轭碱混合体系的pH值。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原理,理解缓冲能力及缓冲溶液选择。

分析化学总结 中山大学

副反应系数 共存离子效应系数Y(N)由于其它金属离子N的存在使EDTA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共存离子效应。: 3.条件稳定常数在一定条件下,校正了各种副反应的影响后生成配合物的实际稳定常数称为条件稳定常数K′MY。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KMY越大,突跃也越大.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M和Y发生的副反应越多,K′MY越小,则突越范围越小. 4.金属指示剂 (2)金属指示剂必须具备与本身的颜色有明显区别,终点变色明显。要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变色可逆性显色配合物MIn的稳定性要适当。一般要求KMY/KMIn>102。 ④金属离子指示剂应比较稳定,便于储存和使用。 (3)常用金属指示剂铬黑T 简称EBT或BT;钙指示剂(又称钙羧酸指示剂)简称NN;二甲酚橙简称XO;PAN(4)金属指示剂颜色转变点的pMt计 5.滴定终点误差终点-计量点通常将lgCK'MY≥6作为能准确滴定能够的条件 一、Nernst方程与氧化还原平衡 2.条件电极电位 4.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对于1:1类型的反应 则如果n=1,反应定量完成的条件是△0≥0.36V;如果n=2,反应定量完成的条件是△0≥0.18V。若反应电子转移数n=2,△0≥0.27V;如果n=4,反应定量完成的条件是△0≥0.13V。 1.基本原理 碘量法 (1)直接碘量法要求在弱酸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 (2)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I2 +2S2O32- = 2I- + S4O62-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2.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 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10-6g/ml)。 反应速度足够快并能够定量完成。 有适当的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 沉淀的吸附现象不能影响终点的确定。 1.铬酸钾指示剂法 使用条件:要求K2CrO4指示剂要有足够的浓度。在一般的滴定中,CrO42-的浓度约为5×10-3mol/L较合适,即50100ml滴定液中加入1ml 5%的K2CrO4指示剂;

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分析化学包括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本课程以成分分析为基本内容。成分分析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在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分析中,分析试样来源和主要成分已经明确,因此在该课程中主要讨论定量分析的各种方法。 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掌握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医学检验工作奠定必需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在教给学生基本的分析化学原理和方法的同时,通过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练习及自学辅导,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炼细致的实验技能。在本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讲清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建立这些概念和理论的化学处理方法和思维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对岗位能力进行分解,根据分析检验岗位工作任务,循序渐进地安排若干教学训练内容,在能力训练中归纳和总结知识; 2、课程的学习以典型案例(实际分析检验项目)为载体,进行单元项目活动的设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3、以形成性考核为主体,针对不同的工作任务,教师通过对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总结、动手操作、检测报告等情况的考核,完成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估。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掌握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医学检验工作奠定必需的基础。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8—2009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试题(A)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可以用下列中哪些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 A.进行对照试验B.进行空白试验C.进行仪器校准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2. 为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 ) A Na2S2O3 B Na2SO3 C FeSO4·7H2O D Na2C2O4 3.已知某标准NaOH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少量CO2,用此溶液标定HCl溶液的浓度,若以酚酞为指示剂,则对所标定的HCl溶液的浓度的影响是()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难预测 4. 0.05 mol/L SnCl2溶液10 mL 与0.10 mol/L FeCl3溶液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 位是[已知此条件时 ? ' (Fe3+/Fe2+)= 0.68 V, ? ' (Sn4+/Sn2+)= 0.14 V] ( ) A 0.14 V B 0.32 V C 0.50 V D 0.68 V 5. 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小的是---------------------------- ( ) A 0.1mol/L HAc B 0.1mol/L NH4Ac C 0.1mol/L NaAc D 0.1mol/L NH4Cl 6.当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欲以EDTA滴定其中的M,若CM=10CN,TE=0.1%,pM=0.2,则要求lgK为…( ) A 5 B 6 C 4 D 7 7. (1) 用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1 mol/L Fe2+溶液(2) 用0.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01 mol/L Fe2+溶液,上述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将是------ ( ) A 一样大 B (1)>(2) C (2)>(1) D 缺电位值, 无法判断 8采用BaSO4重量法测Ba2+时,洗涤沉淀用的洗涤剂是() A 稀H2SO4 B 稀HCl C 冷水 D 乙醇 9 pH=4时有莫尔法滴定含量,将使结果() A 偏高 B 偏低 C 忽高忽低 D 无影响 10用同一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 相等,说明H2SO4和HAc两溶液中的() A.氢离子浓度(mol/L下同)相等; B. H2SO4和HAc溶液的浓度相等; C. H2SO4浓度为HAc溶液浓度的1/2; D.两个滴定的pH突跃范围相同。 11.铬黑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显红色, pKa2=6.3 pKa3=11.6 H2In HIn2- In3- 紫红蓝橙 使用该指示剂的酸度范围是--------- ( ) A pH < 6.3 B pH > 11.6 C pH = 6.3~11.6 D pH = 6.3±1 12.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 A 混晶 B 吸留 C 包藏 D 后沉淀 13.副反应系数αM(L)=1表示() A.M与L没有副反应 B. M与L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 D.[M]=[L] 14在EDTA配位滴定中,如不存在共存离子,则Y的副反应系数αY和δY分布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A. αY<δY B.αY=δY C.αY=δY–1 D.不能确定 15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势差至少应()A.0.09V B.0.18V C.0.24V D.0.27V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精细化工应用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食品工程 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计划学时:66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物理化学》是化工、食品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运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变化包括相变化和pVT 变化中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提供更直接的理论基础。它也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修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等 后续课:《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反应工程》、《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工艺设计》等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原则。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紧密围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本职业能力进行设计。

2.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意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物理化学》课程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教育理念,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教学中要力求以经典理论为主线,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中心,体现理论与实践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容的项目化、模块化。 一、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物理化学的重要概念及基本原理,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计算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使学生进一步具备根据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3.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效、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二、职业能力目标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2004年本科生科研项目结题情况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实体系: 根据《关于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结题事项的通知》(教务〔2005〕113号 文)精神,我校2003、2004年批准立项的本科生科研项目中有66项于2005年12月底以前提交了结题报告与相关成果,经审核同意其为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见附件1)。 为加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管理,请各有关院系对2003、2004年尚未结题的学生科研培训项目(见附件2)进行清理,并组织有关课题组师生填写《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培训未结题项目信息表》(见附件3),于4月21日前将其纸质版及电子版各一份报送教务处教学实践科。上述未结题项目最迟可延期至2006年6月 完成,否则将作为自动终止处理。 如有疑问者,可与教务处教学实践科联系,联系人:陈慧、彭凤琴,电话:84110300、84112896,邮箱地址:addo07@https://www.doczj.com/doc/1413945026.html,。 附件:1、本科生科研项目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 2、2003—2004年本科生科研未结题项目名单 3、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培训未结题项目信息表

附件1: 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 序号相关学科/单位项目名称项目参与人指导教师 1 城市水资源 规划与评价 佛山市节水潜力研究 李晓华陈远 金吴江谢 东瑜 刘祖发 2 土地利用 与管理 深圳市与珠海市土地利用 变化比较研究 叶敏婷董玉祥 3 自然地理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对局部 气温的影响 王振刚董玉祥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毕业生就业流向 研究中的应用 01级GIS专 业 开发小组 黄德全 杜国明 5 物理化学用液态CO2分离精制丹参有效成分的 探索 卢保森陈六平 6 生物化学 分析化学 溶胶——凝胶生物组织 传感器研究 蔡俊辉利健 文 蔡沛祥 7 分析科学药学药物传感器制备新方法研究赵维熹梁顺 均 梁春景 蔡沛祥 8 分析化学 常见抗生素类药物的高效 毛细血管电泳分离——电导检测 曾暖茜谢天尧 9 物理化学石膏凝固过程初凝和终凝温度的测定幸苑娜余小岚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 31020202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英文名称:Analitical chemistry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 0 学分:3 适用对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分析化学》是化学类各专业的重要主干基础课,主要内容分为六大部分:定量分析基本知识、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分光光度法、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法。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将整个课程分为5 大模块。《分析化学》课程作为理论课,是紧紧围绕《分析化学实验》实践课的模块开展,以实验技能训练为主,学习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可作为化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勤加思考,对将来在岗位上职业能力的提高及方法上的创新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学习后续课程、参加实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以学生为本,注重素质教育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使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素质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通过教师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的合作精神,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2、依据认知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因此,仪器分析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认知心理顺序,建立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教学活动过程,不断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操作技能、工作能力,使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3、行动导向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中山大学化学(B)真题

中山大学化学(B)真题 第一部分: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共75分)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l分) 1、下面有关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精密度高则准确度高(B)准确度高则要求精密度一定要高 (C)准确度与精密度没关系(D)准确度高不要求精密度要高 2、欲配制pH=4^-5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是( )。 (A) NH3(K b=1、8*10-5)和NH4C1 (B) KHCO3(Ka2=5、6*10-11)和K2CO3 (C) Na2HPO4和KH2PO4(Ka=6、3 * 10-8) (D) HAc(Ka=1、8 * 10-5)和NaAc 3、用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1 mol/L Fe2+溶液(1)和用0、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01 mol/L Fe2+溶液(2),上述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将是( )。 (A)一样大(B) (1)>(2) (C) (2)>(1) (D)缺电位值,无法判断 4、某溶液含Ca2+, Mg2+及少量A13+, Fe 3+,今加入三乙醇胺,调至pH=10、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定的是( )。 (A)Mg2+量 (C)Ca2+、Mg2+总量 (B)Ca2+量 (D)Mg 2+, A13+和Fe3+总量 5、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 (A) 0、1 mol/L HF (pKa=3、18) (C) 0、1 mol/L NaAc [pKa(HAc)=4、74] (B)0、1 mol/L HCN (pKa=9、21) (D)0、1 mol/L NH4C1 [pKn困H3)=4、75] 6、关于以K2Cr0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法可测定Cl- 和Br—,但不能测定I一或SCN— (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C)指示剂K2Cr04的量越少越好 (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 7、对于相似元素Li+, Na+, K+的分离常用( )。 (A)萃取分离法(B)色谱分离法(C)离子交换分离法(D)沉淀分离法 8、石墨炉原子化器在使用时,为了防止样品及石墨管的氧化,要不断通入( )。 (A) 氩气((B)氦气(C)氢气(D)氧气 9、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光源。 (A)交流电弧(B)直流电弧(C)高压电火花(D)等离子体光源 10、荧光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 (A)空心阴极灯(B)氘灯(C) 氙灯D硅碳棒 11、下面哪种分析方法是以散射光谱为基础的( )。

分析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分析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人:分析化学教研室复核人:分析化学教研室 姓名:学院级班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项共32分) ()1.某试样含有约5%的硫(质量分数),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然后沉淀为硫酸钡,若要求在一台感量为0.1mg的天平上称量硫酸钡的质量的相对误差不超过0.1%,至少应称 取试样的质量为 A.0.27g B.1.54g C.0.55g D.15g ()2.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 对此结果应理解为 A.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36.35%~36.55%范围内 B.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C.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为90%

()3.今有0.20mol·L-1二元弱酸H2B溶液30mL,加入0.20mol·L-1NaOH溶液15mL时的pH=4.70;当加入30mLNaOH 时,达到第一化学计量点的pH=7.20,则H2B的pK a2是A.9.70 B.9.30C.9.40D.9.00 ()4.用0.20mol·L-1NaOH溶液滴定0.10mol·L-1草酸(pK a1=1.22,pK a2=4.19)和 0.10mol·L-1酒石酸(pK a1=3.04,pK a2=4.37)的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几个突跃? A.1 B.2 C.3 D.4 ()5.计算0.080mol·L-1二氯乙酸和0.12mol·L-1二氯乙酸钠缓冲溶液的pH值。(已知 二氯乙酸的K a=5.0×10-2) A.1.48 B.1.68 C.1.20 D.1.91 ()6.为测定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以下消除少量铁、铝离子干扰的方法中,正确 的一种是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表1 课程信息表 二、课程性质和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加工与检测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学习了高中化学课程,具备了基本的化学元素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食品检测、食品营养分析与评价、食品品质管理工作岗位,培养食品检测等专业素质,具备基本的化学操作技能,为后续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仪器分析、食品营养、食品微生物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定位 表2 课程定位分析

三、课程目标与容 (一)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针对食品检测专业学生要掌握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知道进行讲解,如化学平衡、元素结构知识、四大滴定的原理及应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进行介绍,重点强化操作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原理的学习,让学生获得与实际工作密切联系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具备合理利用专业知识技能独立解决复杂工作情境中综合问题的专业能力。 (二)课程具体目标 表3 课程教学目标 (三)课程容及要求 表4 课程教学安排

(四)课程学时分配 表5 课程学时分配表 (五)实践课程安排 表6 实训教学安排表

四、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考试 考核类型:闭卷 该课程为考试课,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成绩综合核算按结果性考核占40%和过程性考核成绩占60%。考试时间100分种。 期未考试(结果性考核)题型: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计算题等。 过程性考核: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单元测试等。 五、教学条件要求 (一)校实训室 表7 校实训室表 表8 校实训室表

分析化学课试卷

分析化学课试卷 (B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C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2. 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A ) (A)进行仪器校正(B)增加测定次数 (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3. 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 C ) (A)10% (B)% (C)% (D)% 4.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C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5. 滴定管可估读到±,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应耗用体积( B )mL

(A) 10 (B) 20 (C) 30 (D) 40 6. 共轭酸碱对的K a 与K b 的关系是( B ) (A)K a K b = 1 (B)K a K b =K w (C)K a /K b =K w (D)K b /K a =K w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C ) (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B)指示剂应在pH =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8. 测定(NH 4) 2 SO 4 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这是因为( D ) (A)NH 3的K b 太小(B)(NH 4 ) 2 SO 4 不是酸 (C)(NH 4) 2 SO 4 中含游离H 2 SO 4 (D)NH 4 +的K a 太小 9. 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 A ) (A)1:1 (B)2:1 (C)1:3 (D)1:2 10. 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加入过量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滴定方式是( C )。 (A)直接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 (C)返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 11.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B )。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B考试试卷 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和四个步骤. 2.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1.683 + 37.42?7.33÷21.4-0.056 = 。 3. 某酸H2A的水溶液中,若δH2 A为0.28,δHA-=5δA2-,那么δA2-为。 4. 含有Zn2+和Al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 5.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加入NH4F 的作用是。 5.写出NaCN溶液的PBE:。 6.误差分为、和。正态分布曲线反映的是_________误差分布的规律性。 7. 在Cu2+/Cu+电对的溶液中加入KI,电对的条件电位较其标准电位要。 8.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滴定突跃大小,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差值大小有关,它们的差值越大,则滴定的突跃。 9. 用重量法测定某组分的含量时,若选用的沉淀形式溶解度较大,由此造成的测量误差属于误差,使测定结果偏。 10.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的pH 关,与波长关。 1、下列数据中具有两位有效数字的是: A、30 B、logK MY=8.7 C、pH=4.74 D、C=0.05mol﹒L-1 2、在下列各酸碱组分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OH- B、H3PO4-Na2HPO4 C、H2S-Na2S D、NaHCO3-Na2CO3 3、在分析工作中,减小偶然差的方法是: A、对结果进行校正 B、采用对照实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采用空白实验 4、标定碱标准溶液的浓度,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Na2B4O7﹒10H2O C、无水Na2CO3 D、H2SO4 5、对于n1=n2=1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滴定的相对误差要求为TE≤0.1%,则要求这类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 A、K≥106 B、K≥10-8 C、K≥108 D、K≥10-6 6、用重量法测定磷肥中P2O5的含量时,称量形式是(NH3)PO4?12H2O,化学因数F的正确表达式是: A、P2O5 / 2(NH3)3PO4?12H2O B、P2O5/(NH3)3PO4?12H2O C、2(NH3)3PO4?12H2O /P2O5 D、2P2O5/(NH3)3PO4?12H2O 7、某物质的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A、该物质的λmax很大 B、该物质的浓度很大 C、测量该物质的灵敏度很高 D、比色皿的厚度很大 8、有甲乙两个同一有色物溶液,用同一波长的光测定,当甲用1cm比色皿,乙用2cm的比色皿时,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它们的浓度关系是: A、C甲/4=C乙 B、C甲/2=C乙 C、C甲=C乙/2 D、C甲=C乙/4 9、已知二甲酚橙(XO)金属指示剂在pH<6.0时为黄色,pH>6.3时为红色,Zn2+-XO配合物为红色,滴定Zn2+的最高酸度为pH=4.0,最低酸度为pH=7.0,问用EDTA滴定Zn2+时,应控制的酸度范围是: A、pH=4.0~6.0 B、pH<7.0 C、pH=4.0~7.0 D、pH>4.0 10、下列关于沉淀吸附的一般规律中,那一条是错误的: A、沉淀颗粒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B、离子浓度越大,越容易吸附 C、高价离子比低价离子容易吸附 D、温度越高,吸附杂质越少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30 分) 1.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 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 积应控制为多少? 2.用K2Cr2O7溶液滴定Fe2+试液时, 常向溶液中加入H3PO4,为什么?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考研范围及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考研范围 及参考书目 1.参考书目 (1)657化学(A)科目考研参考书目: ①《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有机化学》古练权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一版; ③《高分子科学基础》梁晖,卢江主编,化学工业版社,2006,或国内高等学校通用教材。 (2)861化学(B)科目考研参考书目: ①《分析化学》(上册,第五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②《分析化学》(下册,第五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③《仪器分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物理化学》刘冠昆,车冠全,陈六平,童叶翔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⑤《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段连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四版。 2、核心考点解析 化学A 《有机化学》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础 第二章饱和碳氢化合物 第三章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第四章含杂原子官能团化合物和有机酸碱理论 第五章分子的手性与旋光异构 第六章色谱和波普 第七章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问题 第八章sp3杂化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九章消去反应 第十章不饱和碳-碳键的加成反应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二章芳环的亲电取代、亲核取代反应及芳环取代基的反应 第十三章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和亲和取代反应 第十四章羰基化合物α-取代反应和缩合反应 第十五章分子骨架重排反应和周环反应 第十六章多步骤有机合成 第十七章酯类 《无机化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第三章原子结构 第四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五章氢和稀有气体 第六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第七章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九章溶液 第十章电解质溶液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二章卤素 第十三章氧族元素 第十四章氮族元素 第十五章碳族元素 第十六章硼族元素 第十七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十八章铜、锌副族 第十九章配位化合物 第二十章过渡金属(Ⅰ) 第二十一章过渡金属(Ⅱ) 第二十二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