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在职心理学班电子刊物(1)

北师大在职心理学班电子刊物(1)

北师大在职心理学班电子刊物(1)
北师大在职心理学班电子刊物(1)

学友驿站电刊

(2006年5月27日总第1期)

刊首语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05级在职研究生班已开班近1年时间,班级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我们的大家庭越来越热闹了,可谓人才济济,欢聚满堂!是缘分把我们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好知识的同时,更加珍惜这难得缘分,并把我们的班级建设的更好,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班中的的佼佼者,甚至能开创一个成功的班级模式。以利后学!这即是编写此刊物的一个美好愿景之一!

出于这个初衷,希望能通过各种形式,把班级的里的人聚拢起来,一起体验生命的酸甜苦辣,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于是,有校友录、邮件、MSN、短信等各种渠道,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但,总觉得作为一个成熟的团队也需要有一个成熟的交流载体。于是,昨天便萌生了编写电子刊物的想法。有了想法,不敢懈怠,用了整一天的时间,埋案敲击,终于让我们的第一个“孩子”顺利出世。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本刊仅属征求意见稿。刊物的名称、栏目的设定、内容的编排等等都还需要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出谋划策,日臻完善!

最后,我们要衷心的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给我们一个学习知识、继续深造的机会!感谢邓老师的精心策划和不息的澎湃激情!感谢周老师、帅老师和吴老师的付出和努力!感谢各位班委的投入!更要感谢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少了任何一个,我们的班级将不再完整!

祝愿大家:健康 快乐 成功!

目 录

第一部分:校园动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一、温家宝与北师大师生共度五四(组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二、第六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成功举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第二部分:班级动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一、《变态心理学》课程内容临近尾声,感谢王建平老师的精彩授课__________________4

二、变态心理学考试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三、社会心理学上课地点变更通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四、班委成员服务名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五、班级红螺寺之行掠影(组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第三部分:心海文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一、感恩生命(选自班长安滔邮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二、珍惜现在,远离遗憾(选自吴颖岚同学邮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三、珍惜所拥有,微笑面对生活(摘自禹莉同学邮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四、直抒胸怀(摘自焦炜同学邮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五、摘自校友录仲爽同学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六、摘自校友录仲爽同学发言(帐目公开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七、摘自校友录陈海涛同学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八、摘自周翠芳同学邮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第四部分:好文共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一、观《本能2》所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二、带泪的读书岁月——遥想少年读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本期编辑: 陈海涛

班级电邮:dalidayong@https://www.doczj.com/doc/1d13833317.html, MSN:dalidayong@https://www.doczj.com/doc/1d13833317.html,

登陆校友录:

https://www.doczj.com/doc/1d13833317.html,/class/class_index.jsp?classuuid=2917034545012513300

第一部分:校园动态

一、温家宝与北师大师生共度五四(组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四日上午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青年学生,与大家共度五四青年节,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青年朋友表示亲切的慰问,致以节日的祝贺。

与师生合影 亲切笑容

热烈欢迎 在图书馆

返回卷首二、第六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成功举办

5月25日,第六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师大校园成功举办!

2000年5月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团委、心理系(即现在的心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的倡议下,北京团市委正式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把这样一

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定在5月25日,既充分考虑了五四青年节赋予五月年轻活力的特殊含义,又巧妙地运用了5.25的谐音“我爱我”,倡导当代大学生珍爱自己,珍爱生命,进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形象而又不失亲切地突出了活动的主题。本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我爱我——和谐校园,阳光心情”。

返回卷首第二部分:班级动态

一、《变态心理学》课程内容临近尾声,感谢王建平老师的精彩授课

近日,《变态心理学》课程内容已经临近尾声,王建平教授的精彩授课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心理学授课与其他科目不同,老师讲的好,可以生动活泼,启人心智;但若反之,也会陷入照本宣科,生硬晦涩的尴尬局面。显然,王老师的课属于前者中的佼佼者。王老师在授课中,不单纯讲理论,而是通过经典的故事、案例来引发深意,让人在津津有味中领悟理论,并启发与现实相联系。特别是王建平老师丰富的切身经验、广博的知识面和独到的见解,已完全能超乎书本而升华到更高的境界。所选的几部电影则更加丰富了我们学习的兴趣,让我们逐渐体悟到:心理学来源于社会,仍要回归和服务于真实的社会,它绝对不是形而上学的纸上谈兵!

更加难得的是王老师不仅拥有成功的事业,更拥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在此,所有同学衷心感谢王老师及所有授课老师的爱心付出。

祝愿王老师及家人:如意美满健康快乐幸福一生!

返回卷首二、变态心理学考试题目

(开卷考试,每题20分,共100分)

1、如何看待和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是正常还是异常,你在判断的过程中考虑了哪些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是什么?

2、举一个你生活中看到或听说的神经症(焦虑、恐怖、强迫、疑病、神经衰弱任何一种)例子,阐述你对这种病的认识(有什么表现,你诊断这个病的依据,可能的发病原因分析)。

3、结合人格心理学人格的概念,阐述什么是人格障碍?分析你认识的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以及可能的人格障碍类型(具体写出分析的依据)。

4、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其诊断的依据,分析其可能的发病原因,并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治疗的原则。

5、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对你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你对这个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返回卷首三、社会心理学上课地点变更通知

由于考试阅卷工作在化学楼进行,6月8日后封楼,因此,6月11、18、25日的社会心理学上课地点改在教二楼101室。

返回卷首四、班委成员服务名单

通过老师的推荐以及同学们的评议,班级的班委服务团队名单已经产生,今后他们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班级的每位同学服务。(具体联系方式参看通讯录)班长:陈永红;陈曦;张谊;安滔

学习委员:郭宁;仲爽;饶艳琴(兼心灵俱乐部网管)

组织委员:郭磊;唐宇

宣传委员:陈海涛

生活委员:孙宏音;耿波

返回卷首五、班级红螺寺之行掠影(组图)

06年4月份,在邓老师的组织下,班级进行了红螺寺春游大行动。此次活动共有20多位同学参加。同学们一起爬山、一起流汗,一起在绿色的世界里陶冶性情,强健身体。吸入的每一丝新鲜的空气都让我们增添了更多的力量和激情。爬山、参拜古庙之后,我们又享受了农家乐的快乐融融,饭后的“杀人游戏”又带来了几分刺激和惊险。最后,我们到了蟹岛度假村,稍作休憩!现将此次活动搜集到的一些照片附录于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严重声明一点:很多照片是用手机照的,同时又都不是专业的摄影能手,所以照片上的人物可

能比本人逊色较多。

相亲相爱姐妹花 第一登山小分队

智慧为船精进篙,一撑直度恶波涛 与“石”俱进

红螺之行全家福

第三部分:心海文摘

释意:在第三、四部分中,我汲取了同学们信息中的部分亮点、原创文学作品和个人照片,同大家一同分享。由于制作仓促,没有来得及跟所有的同学沟通是否能刊登于此。所幸所选内容并不涉及隐私。但若仍有无心冒犯乃至“侵权”之处,敬请谅解!

一、感恩生命(选自班长安滔邮件)

“有时觉得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的事,不满意的人。看后想想,更加觉得,生活中其实有那么多感动的人在身边,感谢他们还来不及,哪还要那么多不满意呢!”(读《感动》所感)

返回卷首 二、珍惜现在,远离遗憾(选自吴颖岚同学邮件)

“感动之余又有一点愤恨,为什么人总是要到失去的时候才想起怀念?人为什么要到生离死别的时候,才懂得珍惜。相信我,没有人能愿意接受生离和死别。你、我都不例外。所以好好珍惜你身边的一切,你的父母、爱人、孩子。世界上没有“后悔”这种药。”(读《感动》所感)

返回卷首 三、珍惜所拥有,微笑面对生活(摘自禹莉同学邮件)

刚刚看过这篇文章,太感人了!心头好像压着石头一样,说不出来的难过。我想我们都应该学会珍惜,珍惜自己、珍惜家人、珍惜他人、珍惜友情、珍惜亲情、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点点滴滴……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但我们都应该去微笑面对,珍惜生活赋予我们的体验!(读《感动》所感)

返回卷首

四、直抒胸怀(摘自焦炜同学邮件)

“呵呵,这个帖子前两天在新浪看到了。怎么说呢,一半一半吧。我没怎么看过这个比赛,只能算是瞟过两眼。有限的几眼还就是里面写的那集。说实话,我对那个歌手也不怎么感冒,开头没看出他有残疾,后来听他说了,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表面看不出来,这个歌手不是身体残疾的问题,是他心里的小农意识太强了,或者说强烈的自卑感引发的急于证明自己的不冷静。他也确实唱得不怎么样,但无论评委怎么说,他也不走,说一段话继续唱。我觉得他周围的人瞧不起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性格,怎么说呢,有些咯色。说实话,我也不喜欢他。当然,我也不喜欢孙悦。她太小家子气了。她把对人的不喜欢和对别人音乐

的评价混在一起了,而且带在脸上,她的语言我倒不记得了,但是她的表情确实刺伤选手。是对人的厌烦,而不是对事。其实确实,做这样的评委是很不容易的,每天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有一些问题的人,大量平凡的嗓音由于激动而失控而彻底走样,海选嘛,这是必然的。她可能缺乏这方面的心理准备,表现的确实不怎么样。既没有执着的态度也没有包容的心。去年超女的柯以敏,虽然激烈,但是很有看头,孙悦差得还远点。评委也是一个看点,但是要么是厌烦的表情,要么是莫名其妙的兴奋,还真是降低了节目的可看性。至于李咏,我觉得他还完全无所适从呢,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节目里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定位没有找准。”(读《转发骂人》有感)

返回卷首五、摘自校友录仲爽同学发言

“嗯徒步我同意!呵呵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呀。其实大家都很忙的,但挤挤时间跟大家在一起最开心,而且熟起来朋友是财富咯活动嘛,我建议搞主题讨论,讨论我们学过的内容。比如正在上的变态,我们就可以讨论一种变态,或者其中的一个问题。彼此激励学

习时间可以放在某次课结束之后。上次我们每个人都给帅老师提了建议,不知道是否能实施其中的一些。班长~~~”

返回卷首六、摘自校友录仲爽同学发言(帐目公开表)

“1)红螺寺门票30元/张,22人,共计660元;

2)吃饭770元;

3)喝茶240元;

4)每辆车给司机100元油钱加上30元路桥费,共计130*3辆车=390元;

5)因车辆有限,部分同学乘坐辅仁的车回三元桥,给辅仁的司机师傅30元(别让辅仁的老师知道哦,偷偷塞的辛苦钱);

6)还是因为车辆有限,每位只得打车回家的同学发了10元补助,共8人,共计10×8=80元;

综上,花销共计:660+770+240+390+30+80=2170

余下:2200-2170=30元

30元在我处(上课时转给班里的财保吧),还有大亮因为早走没来得及把130元车辆油钱补贴给他,大家知道如何转交吗?谢谢

虽然大家可能觉得无所谓,作为临时财务,我还是想说明一下:花钱处以及数额,都是

大家和老师一起商量着决定的,如有不妥,还请各位多多指正。”

返回卷首

七、摘自校友录陈海涛同学发言

“上次去红螺寺,虽然人没有预计的那么多.但是,大家都玩的非常尽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邓老师的精心策划,安滔的憨实可爱,杜姗姗的黛玉之弱,郭磊的N种变色之镜,盛欣的虔诚,仲爽的精打细算,秀云的大姐风范,郭宁的超凡清秀,含心的温柔"杀手",连营的"酷酷"造型,两只"燕子"的娇巧可爱,还有快乐的"杀人"游戏等等,都让我久久怀念,并期待下次的再相聚!”

返回卷首八、摘自周翠芳同学邮件

“希望以后可以策划一些带有家庭色彩的活动:) ,相信会更有意思.”

返回卷首第四部分:好文共赏

一、观《本能2》所感

性感明星是莎朗斯通最为人所知的名头,如果除去“性感”两字,她这个明星便要贬值不少。性感正是她在全球得以拥有巨大号召力的独门绝技,虽说影片依旧希望能借重莎朗斯通的性感招牌,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十四年的变化又岂是弹指一挥,三十四岁的斯通有性感的本钱,那么四十八岁的她又有谁会期待她拥有相同的本钱呢。况且网上早有莎朗斯通现时今日的裸照在流传,苍老早已爬满了她的身体,一切的奢望都早已被打碎在地,性感女神的雕像也已轰然倒塌。谁会乐意看一个四十八岁女星的床戏呢,况且还假模假样用替身。

那么来看看一直作为影片《本能2》最大卖点的性感激情戏,莎朗斯通当年借此一步登天,而在新的续集中又如何呢?在花了颇长时间看完本片的观众会发现,一切都只是在挂猪头卖狗肉,片中的激情片段根本无法和《本能》相比,从质从量都差了许多。十四年前《本能》中大胆的情色场面在当时或许算是一种突破,但放在十四年后只怕也未必能够震憾观众,毕竟在十四年这么漫长岁月中观众领略过越来越多突破限制的电影作品。而作为续集的《本能2》甚至都未达到十四年前的水准,凭着虚吹的卖点谈何来吸引得住观众。莎朗斯通虽然身材保持得极好,影片之中犹见风韵,她不挺地调换着性感服饰,用灯光、替身、技术来遮掩十四年光阴的痕迹,虽见成效但也是力不从心。十四年前的莎朗斯通是回不来了,青春可以被拖延但却不能被停止。

(本文节选自:吴颖岚同学MSN空间原创作品)返回卷首

更多好文,请访问吴颖岚同学MSN空间https://www.doczj.com/doc/1d13833317.html,/kisscamus1981/

二、带泪的读书岁月——遥想少年读书时

时今的我,依然在公交车的座位上、地铁的座位上让泪水夺眶而出,任其滴落在新买的图书杂志上。那一刻,我绝不会感到羞耻。

读书把自己读哭,我不认为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在我出生之前,父亲做了一个梦,在他的梦里,一个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向他跑来,笑嘻嘻地跟他说:“我给你送书来了”。后来家里就有了我和父亲梦中的那个书包。

父亲不善言语但喜欢读一些当年他可以读到的书,尤其喜欢读中国的古典小说和一些军事、科技类的书籍。每年他都用单位发的奖金订一些书,如《飞碟探索》《奥秘》《龙门阵》《随笔》等都是那时候我可以看到的,当然父亲也会买一些适合我看的小人书,让我在似懂非懂的阅读中喜欢上了读书。后来有了可以租书看的小人书店,中国的古典名著、外国的《海底两万里》《灰姑娘》等小说和童话都是我从那里看完的,尽管只是小儿书。十多岁的时候,我家附近的好几个小人书店的书我几乎都看的差不多了,当时那几个书店的小老板都认得我,有新书到的时候总会特地介绍给我。如今早想不起那些小人书的内容了,但还是感谢父亲给我的读书影响和那些带给我快乐与启迪的小人书。

回想小时侯一群孩子和大人整整齐齐地坐在一条条矮脚长凳上,低头不语静静看书的情景,心底总会有一丝丝的暖流淌过……如今这样的地方恐怕再也找不到了。

那是个精神无比纯净的社会。有一本写雷洁琼的小说《第二次握手》,当时好象还是禁书,我隐约记得父亲和母亲在家里悄悄的读给对方听。

给我影响最深的书(准确地说是杂志,32开厚厚的一本,当时的感觉就是书了)是《儿童文学》。虽然过去许多年了,我还是非常清楚的记得那上边的一些故事。

有一篇文章写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经常拿废铁和吹糖人匠人的换糖人吃。有一天,小男孩没有找到换糖人的废铁,就“急中生智”,趁姐姐在熟睡的空,用剪刀剪去了姐姐长长的一条大辫子。为了不让姐姐难过,他给姐姐留下了另一条。当小姐姐发现后,关在房里气得大哭不止。弟弟吓坏了,他想姐姐一定会狠狠地揍他一顿。后来,哭红了眼睛的姐姐从屋里出来了,把那条辫子也给了弟弟,让他以后换糖人吃。这次弟弟哭了。我也哭了。男孩小小的心灵里可能感受到了他说不出来的情感。小男孩长大了,他忘记了许多事情,但糖人和姐姐的辫子却永远的留在了他的记忆里。

其实,记住这件事的还有许多和我一样喜欢《儿童文学》的小读者们。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对人心灵的震撼是持久的,它不会因经历岁月的剥蚀、风雨的冲击而淡化或消失。

当年,《儿童文学》是我每月在邮局门前的报刊亭里买到的,在书快到的那几天放学或上学的路上,我都会到那里看看《儿童文学》来了没有,卖书的人因此也认识了我,有时他会把书留给我。每当我买到这本书的时候,心中就像有只欢快的小兔子在跳来跳去,总是想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一打下课铃,就会像渴了好久的猫一样,迅速拿出来读,放学路上边走边读撞到电线杆上的经历也不希奇。

读书带给我很多快乐,但也有不开心的记忆。有次在即将考试的关键时刻,我把托尔斯泰的《复活》包上书皮还写了“学习辅导”字样“大肆阅读”,不幸被父亲当场抓获没收,

父亲气得差点给我塞到炉膛里烧了。用母亲的话说,我当时哭得跟孟姜女差不多,后来写了保证书,才保全了我的这本大部头。可惜后来数次搬家,那些书都不知道去向了。

其实我知道父亲对我的保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否则就不会老给我钱买书了。我至今也不明白那时候的自己为什么象喝醉了酒一样迷迷糊糊的沉浸在那些故事里,让一个小孩子忘掉了自己而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一个小心灵一点一点发生着变化,变的静谧而平淡。

那时候我认为那些编书和写文章的叔叔阿姨真好,他们能为孩子们编出那么好的书来,能给孩子们那么丰盛的精神精大餐,真是了不起。在童年的我看来,编书大约是天下最伟大的工作。

在我阅读《儿童文学》的日子里,也看到了一些学生的文章,于是有了要写的冲动,开始偷偷的写一些小作文,然后偷偷寄到报社或杂志社去。终于在十八岁那年发表了第一篇习作,看着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感觉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后来读了中文系,才发现自己写的东西真是稚嫩可笑。读的书越多,越不敢奢望做一个纯粹写字的人,但内心依然感谢《儿童文学》、感谢小时候我读过的那些好书、感谢我的父亲、感谢那个读书风气盛行的黄金时代。

时过多年,关起房门仍然可以沉醉在热爱的中国文字里,无论是阅读还是记录生活,与之不离不弃。

已经有很久没看到《儿童文学》了,据说它仍在出版,从内心我感谢这本堪称伟大的《儿童文学》!

现在的孩子有他们想要的一切,但我不知道在这些孩子的心中是否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否还有白雪公主、美人鱼……真希望有更多的文学书籍是给孩子们写的,让他们在这个情感缺失的科技时代里,有更多爱与被爱的的情感体验,让善与美的情感在童年丰富他们的心灵与世界,让他们学会感动和流泪…

(本文选自:周翠芳同学MSN网络原创作品)

(读后感:这篇文章很美,美的又让人辛酸和追忆。以至于,我竟不忍心做任何的删除,把这篇文章原原本本的摘录到这里!显然,我自己首先被她感动了!笔者的经历,我也曾有过,小的时候酷爱看书,父亲一出差就缠着要新书。那时,读书的热情也异常的高涨,甚至现在还能回忆起当时看书的感觉,真的就融入到了书中一般。《上下五前年》《天翻地覆40年》《十万个什么》……,单单当我敲击出这些书名的这一刻,我的心已和这天一样,飘起了蒙蒙的细雨!现在再也不能缠着父亲要书了,父亲带着我美好的回忆和我深深的愧疚永远的去了幸福的远方!留下我,依旧向着前方,那懵懂又清晰的世界,前行!—海涛)

更多好文,请访问周翠芳同学MSN空间:https://www.doczj.com/doc/1d13833317.html,/u/1403225417

返回卷首

《人格心理学》习题整理

《人格心理学》习题整理

一、知识点:【绿色不考】【红色重点】 P3:1、人格,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①外在人格,即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面; ②内在的人格,涉及一些内在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认为是这样的。 P5:2、(按照中国人的表达习惯)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这一界定包含5层含义:①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②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a稳定的动机,b 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c稳定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③人格是一种蕴于中、形诸外的统一体,由一些特质构成。。。 ④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人格的基本特性)。 ⑤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交互作用的过程。 P5:3、稳定性: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具有剖跨时间的连续

性、跨情境的一致性。 P9:4、通过一个例子,理解几大人格理论的区别! 5、人类探索人格、构建人格理论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or改变) P10:6、人格理论要回答什么问题? 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②他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③他是如何变成这样的?④他是健康的吗? ⑤他会不会改变? ⑥如何帮助他改变? P12:7、人格测评的用途? ①了解当事人的一种途径, ②评估心理治疗方法的效果,③临床心理诊断技术, ④人员选拔和人力资源管理。 P23:8、负相关 P27:9、什么是社会称许性?按照社会期望他们的样子来展现自己,而非依据真实状况作出选择。 P28:10、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的被试组 P31:11、相关研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实验研究方法。。。P33:12、投射测验、投射作用P99

第一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努力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与外在行为模式整合的统一组织。 特质是指我们用来描述个人人格特点的描述词 相关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人格特质、行为或事件之间相关程度关联的程度的实验方法 自变量由实验者操纵、安排、控制并实施的实验条件 因变量实验者要观察、测量和记录被试发生变化的变量 二、简答题 1、请简述人格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 ①整体性,正常人总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且能认识到与他人的差异 ②独特性,中华名族在表达人际交往和个人感情方面比较含蓄;即使是双胞胎人格也会有很大差异 ③稳定性和可变性,成长中的儿童人格不稳定,容易受到客观的影响,但成年后人格就比较稳定 ④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印度“狼孩”虽具有人的生理组织,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人格。 2、请简述观察法和实验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观察法:是指在自认情境中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特点,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现象与规律的方法。 优点:获取的资料、信息比较真实客观,能够发现许多平时不大注意的现象 缺点: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也很难进行重复观察验证,而且会受到观察着主观经验、技能和观察仪器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无关变量,系统的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受到的影响,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优点:便于控制无关变量,真实显示因果联系 缺点:安慰剂效应实验者效应 3、人格心理学的目的包括哪几方面,进行简要描述。 ①描述:客观的呈现所要研究问题的事实 ②理解:揭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的前因后果之间的联系 ③预测:根据已有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 4、人格的心理学定义有哪五种。 ①罗列式定义②整合式定义③层次性定义④适应性定义⑤区别性的定义 5、Allport所概括的两种相对的定义 ①人格是一个人所引起的别人对他的反应,即把人格看成是一系列复杂的反应 ②人格是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这种内部机制的特质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 三、问答题 1、Mead等人对新几内亚三个民族的研究体现了人格的哪一重要特性? 独特性 2、在观察法中,为了确保观察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研究者要避免哪些现象? ①观察者效应②观察者偏差③拟人化错误 3、在实验法中,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验过程要避免哪些现象? ①安慰剂效应②实验者效应 4、进化心理学范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两个方面? ①缺乏经过验证的理论构想,只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说明人类行为模式的演变,这使得它对

北师大社会心理学课件翻译-第3章-归因-下-陈晓上课讲义

三.基本归因偏差/一致性偏差 1.概念 基本归因偏差:观察者高估内部因素的作用,而低估控制行动者行为的环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比如:我们更喜欢将别人的行为归为他们的内部因素,而不他们所处的环境。 一致性偏差:从别人的可见的行为中推断别人的人格因素的倾向,即使这样的推断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存在着其它可能造成行为的原因。 比如:我们更喜欢把他人的行为归于比有根据的,更多的内部原因。 2.实验证据: Jones and Harris(1967) 书写小短文的研究:评估对Castro的真实态度 参与者被要求读学生写的小短文 这些短文既不是反Castro的(社会期望的态度),也不是赞成Castro的(社会不期望的态度)组1:被试被告诉说作者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来写; 组2:被试被告诉说作者不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 要求被试对作者对待Castro的真实的态度进行评定,从10(极度反对)到70(极度支持) 被试倾向于推测作者的态度与短文一致,即使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 他们似乎对环境考虑得很少(可以自由选择或是不可以选择:在美国反Castro的运动),而对作者的内在考虑得更多。 Ross等(1977)对Stanford学生的“问答比赛”的研究: 被试被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每一组中的被试被随机的指定为提问者和回答者。在控制组,实验者给了提问者十个问题去问回答者; 在实验组,提问者被要求创造十个很难的问题,从百科全书中,去问回答者。 在“问答比赛”后,四组不同的被试被要求对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伙伴的,相对于别的Stanford 的学生的智商,作出评价。 Control Group 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 Questioner 54.1 52.5 Contestant 47.0 50.3 Experiment Group 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 Questioner 53.5 50.6 Contestant 41.3 66.8

人格心理学提纲与的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基本特征 概念:奥尔波特: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 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黄希庭: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基本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可变性等。 2、人格的形成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遗传生物因素: 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个体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因素: 胎内环境的影响:人类生存的最早环境就是母体的子宫。 家庭环境的影响: 儿童从出生时起急在带有民族、阶级、宗教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①客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父母社会地位及受教育水 平,出生顺序,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②主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等 学校教育的影响:教师人格、管理风格以及学生各个教育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不同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同。社会阶层等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3、个体与环境的三种交互作用 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人们对其做出不同的反应。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又反过来塑造其人格。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后便产生了超前的交互作用。

最新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 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 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 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 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 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 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3、形式训练说,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 能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 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 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力量。 4、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 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 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产生了偏爱的心理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心理与 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5、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 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遗忘的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 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 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 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 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8、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 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 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 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 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10、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 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 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人格心理学自我性格分析

一、结合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自我分析 (一)佛洛依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1、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3、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二)自我分析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而就我本人而言,在本我上,我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具有最基本的人类需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然而这些本能的欲望满足,也需要通过自我的帮助来实现。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学习,不能一味的放任本我的“唯乐原则”,现在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吃了睡,睡了吃,而需要通过学习知识,做作业,来达成自我的实现。超我是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在道德理想我的超我这一方面,我在很多具体的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的,这需要在未来不断改进。 二、结合艾克森人格测试的自我分析 (一)艾克森人格测试介绍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 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

北师大发展心理学作业答案

《发展心理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心理发展的动力包括(成熟)和(学习)。 2.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3.皮亚杰认为主要有(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四个因素影响个体的认知发展。 4.阿尔金德认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表现(假想的观众)和(个人神话)两方面。 5.卡特尔依据智力发展与生理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把智力区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两大类。主观题部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5分) 1.心理发展 答: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系统的、连续性的心理变化。 2.超我 答: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一部分。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而来的人格成分。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 3.观察学习 答:又称替代性学习,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学习。学习者不必亲自参与活动,也不须亲自体验到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以及他们接受的强化来学习。 4.自我中心 答:自我中心(egocentrism)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来的。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注意集中于自身之上。 5.既定老化论 答:又叫基因论,认为身体的老化乃是每个动物体内一种预先设定的正常发展形态。每一物种都有其独特的老化形态和预期寿命,此种形态必然是预定且为天生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弗洛伊德根据力必多作用部位的不同,把个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2.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答:柯尔伯格把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构成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前习俗水平(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2)朴素的利已主义倾向。习俗水平(1)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好

[人格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

[人格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 用人格心理学理论进行自我分析 人格心理学是对人类心理力量的科学研究,这种心理力量使得人们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人格是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对人、对己、对事的一种态度,它包含两层意思: 人生舞台上的各种言行;面具下真实的自我。人格的基本性质包括独特性、稳定性、统和性、和功能性;广义的人格与个性同义,均指人的心理面貌,包括个性倾向性以及能力, 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狭义的人格指性格和气质,不包括智力。人格理论是 人格心理学的核心,一方面它系统地说明或解释了各种心理现象,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 研究的框架。所以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重要的学科,它有利于我们充实和完备心理学 的内容体系。在教育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人格特征因材施教,健全他们的人格。在管理方面,提供了一个合理使用人才的依据,优化了群体人格特征的合理配置。而且也 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并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 下面我就根据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些人格理论去分析自己日常行为,处事的方式分析我 自己的人格特征,这对我自己日后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首先用物质流派来分析一下自己的气质特征,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 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人格特质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具有同一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境会做出类似的反应。课上讲到, 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抑郁质、黏液质和胆汁质。根据对这几种特质类型的了解,我 觉得自己是比较倾向于粘液质类型的,因为我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 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主要表现是: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清谈,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感情丰富,稳重含蓄,能够镇静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有时 候显得被动,但大多数时候是主动的,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做事谨慎,不允许让 自己犯多少错误,比较有思想,看待事物以辩证思想,能够比较成熟地处理各种事情。喜 欢和平宁静的生活,不太喜欢竞争,虽然自己从小到大一直处于与他人竞争状况长时间坚 持不懈。气质是个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属于人格中的先天倾向,因此,我 觉得自己的气质更多的是来源于先天即遗传基础。 人格心理学中,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也是里程碑式的理论。他认为特质是构建人格结 构的基本成分,就像化学元素构成宇宙万物一样。通过研究,他找到许多人格特质,并将 它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首先按个体与群体的角度分为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从层次 上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关于人格动力,他提出动力特质,并分为能,外能和辅助。 后来卡特尔根据大量的生活记录材料,问卷材料和客观测试材料编制了著名的十六种人格 因素调查表。根据十六种人格因素调查表测试结果,我十六种特质基本属于平均水平,自 律性偏低,敏感性,焦虑性,稳定性偏高。我既适合交际类型工作也适合偏精确性工作, 比较乐群,做事也理智不幼稚。这基本符合了我对自己的认知。卡特尔认为人格是不断发 展的,但受到遗传因素的制约,遗传的天性会影响他人对他的反应,影响他本身的学习方式,也限制了环境力量对其人格的塑造。就我个人而言,我遗传了母亲脾气暴躁的特性,

人格心理学题库

人格心理学题库 第一章人格概说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着个人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G.奥尔波特 ?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庭,2002 人格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范型来研究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和适应等领域中的事实和规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有哪些?(或:主要研究领域) 人格结构:是人格理论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所描述的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的人格层面。当承认人格结构存在之后,就要探讨人格结构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究竟有多少?诸要素是怎样组织的?是否有某些要素高于或控制着其他的要素? 人格动力:指个体特征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一些人格理论家用人格过程这一术语来概括人格动力机制方面的内容。人是积极能动的主体,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是什么力量促使人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人格动力就是要解答这个问题的。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至衰老死亡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发展是否有阶段性?如果有阶段性那么经历哪些阶段?遗传与环境如何具体地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人格特征?婴幼儿时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有何意义?这些问题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第三个研究领域。 人格适应:(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个人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心情愉快、情绪积极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而不能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则表现为适应障碍。持久性的适应障碍则属人格障碍。 人格评鉴:又称人格的评估,是通过科学的程序对个体人格表现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并给予解释的过程。人格评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自陈测量、投射测验、行为评鉴等。 人格研究:人格研究是帮助我们了解人格问题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三种研究取向。 三、简述人格研究的三种传统取向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以自然出现的行为术语或自然情境中产生的言语报告对个体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的一种研究取向。 相关研究 ——通常使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间已存在的差异的那些测量集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换言之,相关研究取向强调个体差异并力求建立起在不同的人格特征上这些差异间的关系。 实验研究 ——实验者操纵变量并且旨在建立因果关系和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取向。 表1.1 三种研究取向优缺点的比较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08-自我概念

第三节自尊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一)自我差距希金斯 Higgins, 1987 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 与应该自我 the ought self 。实际自我 actual-self 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第三节自尊(二)自我提高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 self-verification 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Schlenker, 1980 。第三节自尊三、自尊的测量由于自尊对人的行为导向和适应的重要价值,激发了研究者对其进行测量的愿望。心理学界编制出许多测量自尊的量表,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为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M. Rosenberg, 1965 ,一为得克萨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 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 Helmreich,Stapp, & Ervin, 1974 。这两个量表简便易用,前者测量总体自尊,后者测量社交自尊。第三节自尊四、自我效能(一)控制点理论控制点 locus of control 概念是心理学家罗特 Rotter, 1971,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分析资料,以便对人格进行全面确定和准确地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人格的方法。 1.相关研究(高尔顿创):是指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查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其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法。 1.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生的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 前无机状态的趋向,它是一 种破坏力。当它指向个人内 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 者受虐狂等的行为;当它指 向外部,就会产生憎恨、攻 击、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 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 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 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2.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 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 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2、人格的特征:整体性、 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 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征保 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 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 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 一过程称为倒退。 2.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 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 的一种方法 2.否认:否认使人逃离现 实,是消极的对待问题。难 以相信亲人的逝世 2.投射:不承认自己身 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 情,而把这些投射给别人。 3.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 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 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 抑的经验。 3.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 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 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 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 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3.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 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 “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 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3.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 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 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 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 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 创伤范式。 3.生活风格:一切人都具 有共同的最终目标------力 求优越,但是,如何追求优 越就取决于个人独特的条 件。每个独特的个人试图获 得优越的方法 3.社会兴趣:指的是社会 某一领域对人才的感兴趣及 需求,所以,现金社会择业 人员应结合个人兴趣和社会 兴趣来选择职业 3.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 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 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 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 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 创伤范式。 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 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 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 中内驱力与本我对应,内驱 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3.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 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独立 的部分。 3.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是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 是在既定的时间内在心理冲 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 3.人格化:指一般标志 和特征带有人的行为,使事 物赋予人类或人的品质。 3.社会性格:是社会成 员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相近 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 为大多数人所共有的性格特 征。 4.特质:是一种概括化 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 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 异,它是一种实在的和具有 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4.机能自主性:是指一 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 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 那些原因。 4.表面特质:表面特质处 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从外 部行为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特质。 4.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 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 特质。 4.16PF:16种人格因素 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 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 尔教授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 的一种问卷。 4.EPQ:。 5.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 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 象。 5.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 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 象。 5.行为的消退:即如果 操作性条件反射被一种随后 出现的强化物所强化,那 么,将该强化物撤除,此操 作性反应就会随之消退,直 到恢复到最初未被强化时的 水平。 5.挫折:指人们在有目的 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 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 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 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 5.强化的效价:表示的是 某一物品或结果对于某个特 定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价 值,而不是它的实际价值。 5.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 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 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 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 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 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5.自我效能感:个人对自 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 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 主观判断和信念。 5.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 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 行为的主观体验。

北师大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概述 1.什么是人格(人格的四个特性) (1)定义 迄今没有统一的科学定义 1)普汶:人格是个体认知、情感及行为过程中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性和一致性,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结构与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的共同作用。人格既包含着过去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建构。 2)Eysenck,1970: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定。 3)Libert&Libert,1998:人格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品质的独特、动态组织,影响其对物理及社会环境的行为和反映。在这些品质中,有一些是人所特有的(如记忆、习惯、姿态),另一些则是少数人、许多人或所有人共有的。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统合性 4)功能性 2.什么是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范型来研究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和适应等领域中的事实和规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研究领域:人性哲学(每位学者看待人的态度与对人的思考取向)、人格结构(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人格动力(个体特征性行为的内在原因)、人格发展(发展历程与机制)、人格成因、人格改变和人格测量(观察法、自陈法、投射法、情境法、实验法等) 3.人格的形成 (1)遗传因素: 1)Thomas,A.Chess,S.Birch,H.1970容易的儿童、困难的儿童、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 2)家族史或家谱法:通过研究前代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在家系内后人身上得到显现的频率,用以说明某种人格特征的遗传性和遗传形态。 3)双生子研究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和气质等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 (2)家庭与早期经验 1)家庭因素:孩子的人格是在父母与他们的相互磨合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不同人格类型的父母,会使得他们的子女形成特定的人格特征。 2)早期经验:与母亲的接触影响亲密关系。 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3)学校与社会文化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最新版2016年秋福师人格心理学作业满分答案

人格心理学作业 1.(20.0分)试比较弗洛伊德与荣格的“潜意识”概念的异同。 答: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内涵是指潜意识是我们未觉知的想法、经验和感情。其内容包括:意识层次论、结构理论、驱力论、防御机制、心理发展理论。荣格关于集体潜意识的内涵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经验,是人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的倾向。表现为原始意向,也就是指当我们不能在意识表现时,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内容包括:一些重要的原始意向、心理类型学说、心理类型的测量等。 2.(20.0分)强化的安排方式(程式)有几种?如何合理应用这些强化方式?192-197 答:按间隔时间和频率特征分为两大类:一是连续强化,即每一次正确反应后都给予一次强化;二是间歇强化。间歇强化又可以两种安排方式,根据反应次数决定的比例强化和根据反应时间间隔决定的时间间隔强化。 比例强化中,可以按固定比例进行强化,比如,每10次正确反应给一次强化;也可以按变化的比例进行强化,比如每100次正确反应中随机安排10次强化,个体不是每10次正确反应都会有一次强化,而是平均每10次反应能够得到1次强化。

按时间间隔进行强化时,可以按固定时间间隔进行强化,比如每10分钟给一次强化;也可以是按变化的时间间隔进行强化,比如每60分钟内随机安排6次强化。 3.(20.0分)卡特尔用于因素分析的材料有哪些?选用这些材料的理由是什么? 答:因素分析的条件是需要大量有关个人人格的数据。卡特尔认为可以用于因素分析的数据材料有三种类型: 1)生活记录材料(L-data):来源于人们实际生活中对个人行为的记录。其关键作用在于,由于被试没有直接提供信息,因此较少欺骗和吹捧的成份。 2)问卷材料(Q-data):来源于人格的问卷调查。易收集,常使用。但报告中有关个人自己的能力和倾向会影响到这类材料的精确性。 3)客观测试材料(OT-data):是诸多方式中最有价值的一种,主要考察被试进行行为测验时的反应。卡特尔认为这类材料比较客观,因为被试往往并不知道测试的真正目的 4.(20.0分)用罗特的行为预测理论分析差生课堂不良行为,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1)人的行为取决于四个因素。即心理情境:即反应着的个体所体验到的环境。行为潜能:指的是任何一种特定的行为潜力。期待:它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指的是个体由于在某一具体环境中做出了某种具体行为,而希望得到某种特殊的强化。强化值:是在每一种强化都有可能发生的条件下,个体对任一强化发生的偏爱程度。 (2)公式:BP = f (E & RV) (行为潜能等于预期和强化价值的函数)

381-课程名称:人格心理学 课程代码:04269

课程名称:人格心理学课程代码:04269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人格心理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概括地介绍了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理解掌握人格基本概念、人格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主要流派的理论及相关研究(包括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为考生学习相关的课程和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人格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人格理论的理解力与分析评判能力;并使学生了解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提高研究人格心理学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从事心理学的专业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 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考生掌握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考试过程中,侧重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所用教材共包括十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侧重介绍本学科的特点和基本概念;第二章是人格研究方法,主要论述人格研究中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及测评问题;第三章是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主要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第四章是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研究,主要阐述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人格理论在不同领域的相关研究;第五章是新精神分析理论,重点介绍数位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大师的理论;第六章是新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研究,主要阐述了新精神分析理论在焦虑及应对策略、攻击及依恋类型上的相关研究;第七章是特质流派,介绍了特质流派的理论要点及应用;第八章是特质流派的相关研究,范围包括成就动机、A-B 型行为模式、社交焦虑、情绪、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等;第九章是生物学流派,主要介绍生物学流派的理论及应用;第十章是生物学流派的相关研究,包括人格特质的遗传、内外向和进化人格理论等;第十一章是人本主义流派,主要介绍了人本主义的起源、基本内涵和应用;第十二章是人本主义流派的相关研究,阐述内容包括自我表露、孤独、自尊、独处;第十三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业讲解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业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业 作业一: _____理论将决策看作一个对各种选择的优缺点给以考虑,然后选择一个最佳方案的过程。后果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对_____信息更加注意。消极 凯利的理论认为,下面的因素在人们进行归因时都要被考虑,只有_____不被考虑。性格 最早关于过分充足理由的研究证据来自于_____的内部和外部动机研究。幼儿园儿童 态度中最简单的成分是_____成分。情感 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的例子是:不喜欢吃蔬菜但仍然吃 行为主义主要关心(外部)行为。 对印象形成的认知研究方法认为人们根据有关他人的信息试图建立(完整形象) 的印象。 社会推断的(理智)模式是整合信息以得出判断的逻辑和正确的方式。 由社会(角色)限制的行为对于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态度或行为印象没有什么作用。 虽然态度在认知上一般比较复杂,但在(情感)上却很简单。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的影响。正确 当两个人相遇时,即使只是一瞬间,他们也会形成对对方的印象。正确 根据白姆的理论,人们是根据自省推断出自己的态度的。错误 当个体持一种态度却作出与之不一致的行为时,认知不协调就被消除。错误

作业二: 在多数情况下,恐惧唤起似乎能:增加说服的有效性 移动亮点现象一个固定亮点看起来在移动 儿童的依恋行为可以用______理论解释。学习和生物两种 对社会交往影响最大的理论是______理论。社会交换 人们希望同与自己相同处境的人比较自己的情感和反应的观点是社会______理 论的基本观点。比较 与他人交流有关个人信息和情感的这种特殊形式的谈话称为自我______。 暴露 一个信息与受众的态度(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压力就越大。 父母有权利管教子女是(法定)权威的一个例子。 在一个对大学生关于最喜欢的个性的研究中,排在最前面六位的个性特征与(诚实)有关。 与老师谈话、在教室里进行讨论、在拥挤的电梯中撞上一个人,都是社会(交往)的例子。 根据最小兴趣原则,在一个关系中兴趣较小的一方有最大的(力量)。 站在与自己相反利益的立场上进行说服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可靠的。正确 如果要成功地影响多数人,少数人需要一致并且有力。正确 仅仅是频繁地见到一个人,就可以增加对这个人的喜欢。正确 金钱是一种有特别性的报酬。错误 作业三: 社会促进对于____的工作更容易发生。熟练

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第一节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二)、人格的非心理学定义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1、西方学者的定义 2、中国学者的定义 3、工具书的定义 4、人格定义的方法论差异 5、人格界定的文化差异 (四)、人格的综合规定性 (五)、人格的意义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一)、人格的基本特征 1、人格的社会性 2、人格的整体性 3、人格的稳定性 4、人格的独特性

5、人格的可塑性 6、人格的倾向性 7、人格的层次性 (二)、人格特征间的关系性 1、人格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关系 2、人格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3、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4、人格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关系 5、人格的“他控性”和“自控性”的关系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 一、人格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一)、心理测量运动 (二)、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 (三)、其他来源 (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二、人格心理学理论 (一)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人格结构 2、人格动力 3、人格发展 4、人格适应

_ 5、人格评鉴和研究 (二)、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中的争议问题 1、如何看待人性 2、行为由内部决定还是由外部决定 3、人格的整体性和自我概念 4、如何看待潜意识 5、时间对行为的影响 (三)、人格心理学理论的价值 (四)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范型 1、精神分析论范型 2、特质论范型 3、学习论范型 4、人本主义范型 第一节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我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一词,但有“人性”、“人品”、“品格”等词 中文的“人格”这一术语是现代从日文中引入的;而日文的“人格”一词则是对英文“personality”一词的意译。 “人格”一词的英文表达是“Personality”,它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原意是指“假面具”(Mask),相传此意始于古罗马一个演员为了掩饰他不幸伤残的左眼而在戏剧演出中开始使用面具,尔后,罗马的其他演员也广泛使用面具表演。从此,面具成为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特殊道具,也相应地代表着戏中角色的特定身份。这种面具类似于中国的京剧脸谱,每一个都对应于一个特殊的性格角色。当时的一些注重人的心理研究的学者,对人的个体身心及相关行为表现的观察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发现,每个人稳定的行为表现及一定特质的模式显露具有相关的倾向性和特定性,它往往反映某一类人由表及里、身与心一致性的真实品格——正像戏台上不同类型角色所佩戴的面具一样,向观众显露着这个角色—部分的自我本质。于是,“面具”一词被喻义,并被借用而成为“人格”。把面具转义为人格,等于把人格视作人的社会自我,这样定义隐含着这样的意思:由于种种原因,人在社会行为之外还掩 饰着某些个体特点。 公元前一世纪,在古罗马政论家西塞罗的著作中最早出现人格的引申意义,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一个人给他人的印象;(2)人的社会身份或角色;(3)特指有优异品质的人;(4)人的尊严和声望。第一个意义至今还在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面具”这一概念中保留着;第二个意义在德语中还使用着;第三个意义对以后各种心理学的定义有着积极作用;第四个意义则很快被应用到罗马的政治生活中。以后,这个词的含义几经繁衍、扩充和引申,使一个本来十分直观观、确义的名词变成非常抽象、内涵复杂的范畴,同时被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