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菌药品生产人员及洁净环境风险管理--程秀温2012.1.6

无菌药品生产人员及洁净环境风险管理--程秀温2012.1.6

无菌药品生产人员及洁净环境风险管理--程秀温2012.1.6
无菌药品生产人员及洁净环境风险管理--程秀温2012.1.6

1程秀温

chengxiuwen@https://www.doczj.com/doc/1e13613750.html,

2012年1月6日

无菌药品生产人员及洁净环境风险管理

2

一、2010版GMP对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三、无菌药品概述

四、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无菌区人员的风险评估及管理

五、无菌药品生产环境中的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无菌洁净环境的风险评估及监控

3

一、2010版GMP 基本要求

2010版GMP第二章

第四节质量风险管理

第十三条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新增条款 三个问题:

1、质量风险管理的定义:质量风险管理是质量方针、程序及规范在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风险时的系统应用。

2、应用的范围:质量风险管理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3、采用的方式:前瞻或回顾的方式。

4

药品生命周期中的风险管理

研究

临床前

临床

上市

质量

ICH Q9

安全

有效

生产和销售

GLP GCP GMP GUP

生命周期中止

一、2010版GMP基本要求

GSP

5

一、2010版GMP 基本要求

第十四条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

估,以保证产品质量。 新增条款

1、质量风险管理评估基础:对质量风险的评估应该基于科学性和经验;

2、质量风险管理评估目的:保证产品质量,保护使用者。

3、质量风险管理的特点是很重要,但识别、分析和评价很困难且不精确,相对于获得精确的答案,全面的考量,选用足够知识和判断力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主要风险更为重要。

6一、2010版GMP 基本要求

第十五条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适应。 新增条款

风险管理的应用有三个层次的应用:—第一层次:理念—第二层次:系统

—第三层次:工具与方法

质量风险管理应用范围广,可以贯穿于质量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包含多种方法和适应性。

质量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针对不同的风险所用的方法和文件可以有所不同。

投入与质量风险相适应。

国标: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4353-2009

7一、2010版GMP 基本要求

新版GMP最重要的理念是基于风险评估

-质量风险管理覆盖药品整个生命周期和各个管理环节-新版GMP中多次次提到“风险”和“评估”,大部分评估属于风险评估。

例如:

-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返工或回收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定期检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并评估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变更进行评估和管理-任何偏差都应评估其对产品质量的潜在影响

-评估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对所有生产用物料的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主要物料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企业所生产的药品质量风险-应当对回顾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估-……

8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工艺物料

设施

生产/加工

分销/流通

患者

设计

利用质量风险管理

降低风险的环节 ICHQ9 :质量风险管理(QRM)

ICH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于2005年11月就发布了《质量风险评估》的规范。

风险评估应该将可能的风险与保护患者相关联 有充分的依据,凭数据说话 鉴别、控制风险 决定:有科学依据 包括的内容:

-设计/工艺/物料/设施

-生产

-储运

9

二、质量风险管理确认关键点

ICH Q9有关风险的定义:

风险: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的组合。

质量风险管理:质量管理方针、程序及规范在评估、控制、沟通和回顾风险时的系统应用。

风险分析:和被确定的危害源有关的风险的分析。

风险评估: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系统化过程,支持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决策。

风险通报:在决策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风险和风险管理方面信息的交换共享。

风险控制:实施风险管理决策的行为。

风险评价: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将被评估的风险与即定的风险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风险的显著性。

风险鉴定:根据风险提问或问题描述,系统地使用信息来鉴定潜在危害源。

风险管理:系统地运用质量管理的政策、程序和方法进行风险评价、控制和通报。

风险降低:采取措施减少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风险回顾: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考虑新的知识和经验的一个步骤。10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医药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落后于其它行业

-医疗器械: ISO 14971

-食品: HACCP ISO 22000

制药行业已经开展了质量风险评估

例如:对供应商要进行资质确认、现场审计等工作,更换供应商要重新审计,为了避免新货源变更带来的风险。

在工艺变更时,要进行生产工艺验证、产品杂质评估等工作,这是要将工艺变更产生的质量风险降到最低。

在GMP厂房设计时,做到人流物流分开,采用密闭设备,采取避免交叉污染的措施等,这是要将产品受污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但是:

-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未树立,执行力也欠佳。

-与现有质量系统不能完美整合,风险评估的理念、方法、依据、规范、文件等还有很大的差距。

11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GMP 关注的变化

12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什么是风险?:

“风险”是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该危害严重性的组合,质量风险管

理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药品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沟通和回顾的系统化过程(ICH Q9的基本概念)。-可能性:危害的可能性/频率-严重性:危害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严重性

概率

13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应用可能性、严重性、可测性(PSD)

P 危害发生的概率

高危害很可能发生

危害可能发生

低危害不太可能发生极小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极小

S 危害影响的严重程度

严重

后果严重

?非常重大的GMP 违规

?可能对患者造成危害

中等

后果严重程度中等?严重GMP 违规

?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

影响

较小

非严重后果?轻微GMP 违规

?对患者无不良影响

D 可测性检测控

制等级

通过控制很可能检测出危害或其影响。中通过控制可能检测出危害或其影响。低

通过控制不太可能检测出危害或其影响。

无适当的检测控制手段

14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有什么风险? 从哪儿来? 对什么有影响?

严重程度怎样?

我们如何应对?

严重程度

严重轻微

概率低概率高发生的可能性

应急方案过程控制

积极管理

忽略根据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制定出基于风险因素考虑的更为有效的决策--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化的减小风险。

风险管理:

15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质量风险管理的目的:

设计质量:《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所控制的目标就是基于质量风险的控制,通过对过程风险分析这一工具来“设计质量”,避免质量问题出现;

战略决策: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失败有更好的计划和对策,便于对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了解,可以有效的识别关键生产参数,帮助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

避免危害发生:质量风险管理(QRM)是通过掌握足够的知识、事实、数据后,前瞻性地推断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通过风险控制,避免危害发生;

16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保护使用者的利益:

药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一个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商品。所以,关于药品从开发、研究、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需要进行风险管理。

17

质量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

以患者为中心,鉴别、控制风险,确保用药安全。 有充分依据,凭数据说话,合理支配资源,杜绝浪费。

决策有科学依据。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18

质量风险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

1、风险管理的评估以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为基础,最终目的是在于保护患者的利益。(ICH )

2、质量风险管理程序的努力、过程的投入水平、实施的力度、形式和文件程度应与风险的程度相匹配。(ICH )

3、质量风险管理应是动态的、反复的、响应变更的。(WHO )

4、持续改进以及强化能力应当嵌入质量风险管理过程中。(WHO )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19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药品风险来源于:

-生物性:病毒、细菌的污染等

-化学性:物料生产、储存、转运过程中一些致敏物质、有害金属方面的污染,交叉污染等-物理性:主要包含杂质、性状等方面不合格-质量属性:主要指在含量、PH、释放度、装量、产品包装等方面因生产过程中的差错引起的不合格

20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药品风险还来源于:

产品风险

系统风险体系风险

QRM

过程风险设施与人:例如操作风险、环境、设备、IT 、设计要素

组织:质量体系、控制、测量、法规符合性

安全性与有效性:质量属性

工艺操作与质量参数

21

很重要

-不让事情向错误的方向发展-增加安全性 很困难

-可能发生但未必发生-人为因素控制很难 不精确

-科学和经验的局限性

相对于获得精确的答案,全面的权衡,选用足够知识和判断力的人员,然后有效管理主要风险是更为重要的!

风险管理的难点: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22

风险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应该被:

降低

改变

接受控制

风险不能被:

忽略

风险无处不在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轻视

接受

23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GM P

GLP

GCP

我们到底有什么不足处…??

如何消除短板,克服薄弱环节…?? 理念??

工艺放大

工艺验证

稳定生产我们来考虑与药品安

全、有效性的环节--Focus on Q8/Q9/Q10

安全有效

理念:

质量源于设计 设计和改造必须以工艺为中心。

虽然有难度,但我们还是要找出短板24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质量风险管理管理的过程确认:

能够回答

不能回答

25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风险管理可分为:

定期风险管理

?区域?工艺?产品?活动

年度的风险管理计划与控制

不定期风险管理

?变更控制?偏差处理?客户投诉

?新建设施、新购置设备?程序设计?---作为相关流程支持性依据

26

质量风险管理的应用程序: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27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风险评估

对危害源的鉴定和对对接触这些危害源造成的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1)什么时候出错?

2)出错的可能性有多大?

3)结果是什么(严重性)可以

使用定性或定量工具。

风险控制

制订降低和/或接受风险的决定

1)风险是否在可接受的水平以上?

2)怎么才能降低、控制或消除风险

3)在利益、风险和资源间合适的平衡点是什么?

4)作为鉴定风险控制结果而被引入的新的风险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风险通报

风险回顾

决策制订人及其他人员之间交换或分享风险及其管理信息。

风险管理的过程结果应结合新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回顾

风险管理过程28

风险管理计划启动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启动目的与意义

规划定义、范围

团队组建分工与责任

产品分析CQAs

风险识别那些环节可能出事

风险评价量化处理风险评价风险是否可以接受

接受风险无需控制

风险降低

剩余风险风险沟通

风险审核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步骤:

29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不能容忍区域最低合理可行区域

普遍可接受区域

高风险

最低合理可行

低风险

立即给予注意并根据危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广泛可被接受的风险等级。除非风险降低是不可行的或其成本与结果不经济、不相容维持现状,以确保风险保留在此低风险等级上

将风险降低到合理、可行

30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质量风险管理益处:

-一套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方法可以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提供主动的方法以对可能的质量问题进行标识和控制,以进一步确保患者所用药品的高质量。

-运用质量风险管理可以在出现质量问题时促进决策。

-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可以促进更好和更富有知识的决策,可以给管理者处理公司潜在风险的能力提供更大的保障。-提高对潜在故障的计划和准备,增进对过程的理解,改进对关键工艺参数的辨识,协助保持过程控制状态。-通过良好沟通改进与风险承担者的关系-通过决策过程文件化增强质量保证-优化并优先验证资源-符合药政期望

31

质量风险管理工具:

非正式工具:以经验和企业内部SOP 为基础,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如:–质量审计–投诉处理

–产品质量趋势分析–偏差处理–CAPA

正式管理工具:在足够数量的基础数据支持下,可定量或半定量地进行风险管理。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32 质量风险管理工具: 例如:

基本的风险管理促进方法(流程图、检查表、过程映射、因果图、鱼骨图) 非正式风险管理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 危害操作分析(HAZOP )

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

失败模式、影响及关键点分析((FMECA ) 过失树状分析(FTA ) 初步危害源分析(PHA )

风险分级和筛选

辅助的数理统计工具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33

二、质量风险管理确认关键点

质量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

是否选用工具取决于所研究系统与风险复杂性 没有一个工具是万能的

必须根据目的选用相应工具

34

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系统

ICH Q9质量风险管理

原则

对患者

保护

强度

P R O C E S S

评估

控制

沟通

识别

分析

评估

接受

事件审

核接受(剩

余风险)

学科团

队是

概率

严重

性标准

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TOOLS IN FO RM

AL

HA C CP HA ZO P FMEA FMECA FTA PHA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初步危害分析

故障树分析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危害与可操作分析质量管

业界

法规

文件

培训G

审计变更控

物料生产质

检查

评估

应用风险

危害

概率严重

性伤害原因损

害原因

35二、质量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

牢记风险管理的格言:

损失前的预防胜于损失后的补偿!

千万不要用风险管理的名义,让糟糕的生产活动合理化!

36

三、无菌药品概述

无菌定义:没有活体微生物的存在。 无菌药品定义:

-指没有活体微生物存在的药品。

-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2010版GMP 无菌药品附录)

无菌操作定义:防止细菌进入产品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无菌物品定义: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无菌区域定义: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

无菌操作管理定义: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37

三、无菌药品概述

无菌药品的特性:–无菌

–无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无不溶性微粒–高纯度

无菌药品的生产工艺:

-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

-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38

三、无菌药品概述

常用的无菌药品 小容量注射剂 大容量注射剂 粉针

冻干粉针 无菌眼药水 无菌混悬剂 无菌原料 等

39

三、无菌药品概述

无菌生产工艺的基本特点

无菌产品的质量不能完全依赖于对成品的无菌度测试。

非最终灭菌的产品,由于产品装入最终容器后不在做进一步的灭菌处理,因此严格的工艺过程及环境条件的控制是必须的,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不被微粒和微生物污染。

40

三、无菌药品概述

现行的无菌检测敏感性:

X

整批产品无菌

无菌检查结果合格

无菌检查无污染

无菌检查结果合格

整批产品无菌

41

三、无菌药品概述

取样检查不能保证支支的合格 无菌的定义

理论上:无菌=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实际上:我们无法证明产品中没有活微生物存在 无法对整批产品进行100%检验

无菌检验的结果只是一个基于“可能性”的判断

操作者对机器运行的干扰房间内的状况(各种活动)

样品

好不好

一般取样数量是20个一个批次可包含10万支

42

三、无菌药品概述

实施GMP 管理是无菌药品质量保证的基础

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合格的药品–适用于预定用途–符合注册要求

–不仅限于质量标准

最大限度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污染–交叉污染–混淆

–差错

交叉污染!

43三、无菌药品概述

无菌药品GMP 管理的基本原则

2010版GMP 无菌药品附录基本要求:

第三条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包括无菌检查)。

44

三、无菌药品概述

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有哪些方面的因素会对产品的无菌有影响?-有哪些方面的因素会对产品的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有影响?

-有哪些方面的因素会对产品的可见异物或不溶性微粒有影响?

-有哪些方面的因素会对产品的含量、PH 值、渗透压等有影响?

45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无菌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风险管理

无菌制剂的最大风险是微粒、微生物和内毒素,会对患者带来重大的风险。

现有的无菌检查法对于工艺失败的检出能力很底,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将其降到最低。

无菌工艺和最终灭菌工艺有本质的区别,无菌操作较终端灭菌操作有更多的变量,可预见性更差。 降低无菌工艺的风险,减少或消除潜在的污染源,提高无菌保证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是质量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

46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不溶性微粒的特性和危害:

微粒多为不能代谢的物质,输液剂中的不溶性微粒有药物结晶、碳粒、碳酸钙、氧化锌、纤维素、玻璃屑、橡胶塞屑、薄膜屑、细菌真菌的残片及芽胞等。药液一旦进入血液,药液里的微粒也就永远留在血管里,>8 μm 的粒子可沉积在肺部,<8 μm 的粒子则沉积在肝、脾与骨髓中。

药品的不溶性微粒污染源:原料、容器及生产工具、胶塞、清洗剂、洁净环境、工艺条件、工作服等。

注射性微粒不能在体内代谢,可引起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血栓、组织坏死、过敏、热原与肿瘤样反应,微粒过大过多可造成急性死亡。但因微粒不在目视范围之内,其存在与危害性常常被忽视。

47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微生物特性和危害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粒径极小,个体微小,一般<0.1mm 。

-种类极多,约50多万种,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

-微生物不能单独生存,粘附在尘埃上形成生物性粒子。-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适当环境下会形成大的生物群体产生污染。

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源:空气、水、厂房与设备、药品生产用原辅料、包装材料、昆虫和其它啮齿动物、生产操作人员。

微生物是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能够对人致病

甚至致命。

48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内毒素的特性和危害: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又称之为“热原”。

内毒素特性①耐热性:120℃加热4h,可破坏98%。180℃加热2h或250℃加热30min,才可彻底破坏。②滤过性:其体积小,约在1~5nm之间,故能通过滤器进入滤液中。③具有水溶性及不挥发性。④能被强酸、强碱和氧化剂破坏。 热源引入的途径:从溶剂中带进;从原料中带进;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进;制备过程中的污染等。

在临床上可使患者产生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休克等

49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暴露一段时候之后的湿设备更换零部件或者容器/密封装置

-来自某种生物(通常为水生)的细胞壁残渣

内毒素

(通常和浮游细菌不相关)

-人员-水

-外界空气-设备,工具-辅料-原料药

细菌-酵母菌-霉菌

活性

(微生物)

-设备、仪器-员工服装-外界空气-水供应-金属-斑点-服装纤维-玻璃屑非活性(粒子)

来源:(举例)

示例

污染类型

无菌操作中的污染源

50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的目标: 防止微生物污染

防止热源和细菌内毒素的污染 防止产品中有异物 高纯度

最终灭菌产品:无菌保证水平(SAL )≤10-6 非最终灭菌制剂:

-无菌保证水平(SAL )10-3

-非最终灭菌产品:以培养基灌装零污染为目标,实际污染率低于1/5000

-A 级区的微生物限度<1CFU/米3与灭菌制剂10-6无菌保证水平处于同一水平

51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无菌生产带来污染风险的十二方面 进入洁净区人员的污染; 洁净环境不达标的污染; 物料和物料转移的污染;

工艺用气(氮气、压缩空气等)的污染; 消毒剂的污染;

清洁、消毒工艺无效带来的污染; 除菌过滤工艺的污染;

干、湿热灭菌工艺的污染; 制药用水不合格的污染; 设备的污染; 工器具的污染;

厂房与设施的污染。

52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易造成污染的风险点 灌装部位

无菌西林瓶/盖子进入无菌加工区的方式和地方 无菌加工区内打开产品容器的方式和地方 与产品容器相联的地方

无菌生产区内灭菌容器/密封装置和机器接触面

无菌生产区内灭菌容器/密封装置和机器接触面在热力灭菌后冷却的时候

任何灭菌过滤器连接,打开或组装

容器/密封装置和机器接触面已清洗完毕等待灭菌后进入无菌生产区(应设定该步骤的间隔时间限制)

组装已灭菌设备时的地方

A/B 级区的分水岭

53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无菌保证的风险主要来自于: 产品灭菌前微生物水平; 灭菌工艺的可靠性; 容器密封的完整性; 无菌保证管理体系。

54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产品灭菌前微生物水平主要受六个因素的影响

-原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可能进入产品-生产过程各个步骤都可能存在药物直接暴露于环境中,存在来自于生产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生产设备虽然安装了在线清洗和在线消毒/灭菌仍然存在残留物和微生物的潜在风险

-在某些生产操作中人员与物料和药液有可能相互接触,从而直接污染产品

-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在产品中的迅速增殖-微生物的耐热性

55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微生物的污染途径

-自身污染:操作人员自身带菌污染。

-接触方式污染:和非无菌用具,器械和人的接触污染。

-空气传播污染:空气中细菌沉降、附着或被吸入污染。

-其他因素污染:昆虫等其他因素而污染。

对于洁净室来说,大约有70%-80%的微生物是由人员产生的,15%--20%是由设备产生的,5%-10%是由周围环境产生的。

56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57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人体携带的细菌和颗粒数举例:

一个字母“D”的发音可产生30个颗(>=5 μm ) 一个字母“P”的发音可产生100个颗(>=5 μm ) 说话1分钟可产生15,000-20,000个(>=5 μm ) 咳嗽可产生700,000-20,000个颗粒(>=5 μm )

打喷嚏可产生1,400,000-20,000个(>=5 μm )

58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不同动作和不同着装时发散的不同微生物数

365001143285摆动手臂89125019644929来回走动143

1893

5000

--

跑动

18

54107214静坐现代无菌着装方式

无菌工服

实验服

普通服装

CFU/m3

动作

人员带来的风险

59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举例1:无菌区人员的质量风险评估及管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人员是无菌核心区最大的污染源 人员身上会散发大量的微粒; 这种微粒含有一定量的微生物; 服装的选择是一种折衷的方案;

消毒剂的选择也是一种折衷的方案; 无菌工艺的操作过程要求苛刻; 人员的行为不可靠,且不可预测;

环境监测过程慢,不准确,且不连续,所以控制人的行为是最重要的。

60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人员管理质量风险评估

√H 在A 级区的操作方式

L 进入洁净区的人员数量人员系统

风险等级高、中、低( H,M,L) 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关键点

人员是否掌握足够的无菌区工作的知识H √A/B 级区人员更衣达标M A/B 级区人员更洁净服验证H √A/B 级区人员操作对洁净区的影响H √

人员记录

L A/B 级区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M 人员在B 级洁净区的姿势和动作H √

未经培训的人员进入B 级区L 进入A/B 级区实验室人员的取样M 进入A/B 级区人员的工衣、手和手套的消毒

H

61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对人员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

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质量保证系统;

应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的人员完成各项操作,生产操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所有人员应明确理解自己的职责;

应配备质地良好的个人防护服装,所有进入洁净区的人员需要经过更衣培训,制定合理的洁净服管理规范;

工艺及生产操作设计应能尽量降低人员和生产操作导致污染的风险;

掌握与之相关的GMP 原则;

接受良好的培训并通过考核。

62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降低风险的措施 (1)加强人员培训 2010版GMP 基本要求:

第二十七条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职责、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

第二十九条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训,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2010版GMP 无菌药品附录基本要求:

第二十条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和设备维修工)应当定期培训,使无菌药品的操作符合要求。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卫生和微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未受培训的外部人员(如外部施工人员或维修人员)在生产期间需进入洁净区时,应当对他们进行特别详细的指导和监督。

63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无菌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无菌操作技术-洁净室行为-微生物学-卫生学-更衣技术

-接触法取样方法-污染控制

-受微生物污染的药物对病人安全的危害-关键工艺特性

-无菌生产区域操作的特定书面规程,包括停机故障处理。

在无菌工序中工作的人员应该对无菌技术有特别的能力和技能。他们的

无菌技术应该通过执行例如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等来定期地评估。

64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无菌工序人员的模拟操作培训内容:

更衣模拟训练并经验证合格,公布名单;

无菌生产过程可能发生的停机故障处理方法的无菌工艺模拟训练;

A 级区机器设备清洁、达到无菌水平的模拟训练;

在线清洁、在线灭菌,工杂器具清洗、灭菌、取出、转运模拟训练;

所有无菌区操作人员参加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企业要开展循序渐进的培训,从实施非关键操作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入核心区的关键操作,通过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合格后方能被允许在关键区进行操作,对此评估每半年进行一次。

65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无菌操作的相关评估

66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2)进入无菌区人员更衣 2010版GMP 基本要求:

第三十四条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均应当按照规定更衣。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当与所从事的工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

2010版GMP 无菌药品附录基本要求:

第二十三条应当按照操作规程更衣和洗手,尽可能减少对洁净区的污染或将污染物带入洁净区。

第二十四条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各洁净区的着装要求规定如下:

D 级洁净区:应当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穿合适的工作服和鞋子或鞋套。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带入洁净区外的污染物。

67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C 级洁净区:应当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或衣裤分开的工作服,并穿适当的鞋子或鞋套。工作服应当不脱落纤维或微粒。

A/B 级洁净区:应当用头罩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头罩应当塞进衣领内,应当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必要时戴防护目镜。应当戴经灭菌且无颗粒物(如滑石粉)散发的橡胶或塑料手套,穿经灭菌或消毒的脚套,裤腿应当塞进脚套内,袖口应当塞进手套内。工作服应为灭菌的连体工作服,不脱落纤维或微粒,并能滞留身体散发的微粒。

第二十五条个人外衣不得带入通向B 级或C 级洁净区的更衣室。每位员工每次进入A/B 级洁净区,应当更换无菌工作服;或每班至少更换一次,但应当用监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操作期间应当经常消毒手套,并在必要时更换口罩和手套。68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会穿无菌衣

涉及的人员:所有需进入无菌生产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操作工、机修工、QA 、QC 等;

会穿无菌衣标准:用接触法取样,经过3次更衣试验后,程序正确、微生物检测结果合格,才能进入无菌区; 再验证:

-更衣已合格的人员每年需再培训并重复一次更衣资格的再确认

-发现已合格的人员有违反更衣程序趋势时,须重复1-3次更衣试验

-有三个月没有进行无菌操作或日常监控结果超标,人员应再培训、再考核

QA 部门可以摄下每个人的更衣程序,作为染菌的研究资

料。

69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工作区的着装要求?正确的衣服尺寸

–不能混淆衣服类别(一次性& 非一次性)–穿戴未损坏的衣服

–不能戴珠宝(包括结婚戒指)–不能化妆

–不涂指甲油(包括假指甲)

–不戴手表

进入无菌区的工作人员要着内衣–避免汗水和微粒穿透洁净服而产生污染

70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关注:

洁净面料为特制涤纶长丝纤维(如聚酯或聚酰胺)与导电碳纤维交织,具有表面光滑,无纤维脱落,可湿热高温消毒、可反复清洗(一般100-150次)使用等特点。 技术参数:特制碳纤维涤纶长丝,耐清洗次,耐湿热高温121℃,30分钟。

无菌区的着装-防静电无尘连体工作服

71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72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手套

–用70% 无菌异丙醇有规律的喷洗手–在碰到任何物体前和后都需要喷洗–在继续进行操作前使双手干燥(约10秒)

–在进行手指微生物监测前不要对手套进行消毒–

损坏的手套必须在无菌区域外立即替换

眼睛保护

–在无菌区域几乎所有时间都需要配戴护目镜,不能戴在头部,配戴时不能有角度。

–在更衣室用无菌异丙醇擦拭来对护目镜进行除雾–

允许在护目镜下配戴近视/远视镜

73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从C 级区进入B 级区,典型的更衣顺序如下(仅供参考)

-脱去C 级区穿的外衣、头套和口罩、鞋(除了必须的基本内衣)-戴上新的洁净头套

-手消毒(无水消毒剂)

-穿上专用内衣(清洁但非无菌)-穿上洁净鞋子

-跨过隔离等或通过房门进入无菌更衣区-戴上第一层无菌手套-戴上无菌头套和口罩-穿上连体无菌服

-穿上无菌靴(鞋)套-戴上眼镜或护目镜-在镜子前检查穿戴

-手消毒(无水消毒剂)-戴上第二层无菌手套

-手消毒(无水消毒剂),进入无菌区 无菌更衣视频

74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3)进入

无菌区人员更衣确认

用接触碟法取样进行更衣确认程序的表面监控

取样点如下:

-双手手指印-头部-口罩-肩部-前臂-手腕-腿部/靴子-眼罩

75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更衣确认关注的问题:

-手套和操作服的表面微生物监测是人员卫生监测的关键。-对无菌区的每位工作人员进行每班测试,甚至要对每次更衣进行监测。

-操作人员不得自行取样。

-取样前不得对手套进行消毒。

-取样后,操作人员要对手部彻底消毒。

-对于从无菌区操作人员的无菌服和手套上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必要时进行菌种鉴定。

-为避免干扰,宜在生产活动结束时取样,即人员离开无菌生产区时取样。

偏差纠正:一旦发现人员微生物监测结果超标,要进行调查和评估。

趋势分析:每年应对人员监测的微生物数进行趋势分析,发现有增加的趋势,要开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76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4)人员健康状况

建议以下健康问题禁止进入无菌区域–大面积开口的损伤或烧伤–(伤风发热时的)唇疱疹–严重的头皮屑–皮炎, 湿疹–晒伤(起皮)–痤疮

–真菌/细菌感染–咳嗽

–流鼻涕或者打喷嚏–结膜炎

77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5)人员在B 级洁净区的姿势、动作、讲话、行为

姿势

–不能靠在表面上–不要挤压工作服

–不能将物料靠在人身上–使身体远离产品

–身体站直以最小化破坏气流–

保持手臂在腰线或以上

动作

–深思熟虑的, 缓慢的,小心的移动,不能快走–门不能快开、快关,也不能开着不关–不能将任何物品拖过产品得上方

–人员之间保持一段距离,尽量不相互接触–避免不必要的动作,尽量避免下蹲动作–

当不参与工艺操作时,操作者应站或坐

78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讲话

–操作人员尽量不谈话,确实需要退出关键区域再讲话–不能大声呼喊除非确实需要

–不能通过洞口,进出口或气闸进行交流–

如果打喷嚏远离产品,之后更换口罩

行为

–人站得正确位置顺序应为:送风先到裸露的产品,再到人员、最后到回风或排风

–不能接触、抓挠皮肤,如发生要求人员回更衣室更换新手套

–不能触摸地板,当有物品跌落,如果不会产生风险的话可以在日清洁结束时去除

–关键区域设备在离开该区域后,在重新进入生产状态时需要再灭菌或再清洁

仅用无菌工具接触无菌物料,不能离开A 级区

79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6)进入无菌区实验室人员的取样

环境监测人员进入无菌生产区域和进入微生物试验室的

QC 人员,要与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和确认相一致,必须参加培养基灌装试验,其操作同环境监测工作。 取样时动作、讲话等要求同操作人员。

QC 人员取样点的位置要合理确定:–污染风险分析

–每个位置与工艺的关系–对气流流向有良好理解–明确产品存在风险的区域

80

四、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7)操作人员要保护单向流流向

-单向流流型要通过确认

-尽量保持整个身体在单向气流通道之外操作-必要时可以通过工具协助操作

-必须进入气流通道操作,应适当的侧面操作

-在垂直单向流条件下,不得在产品上游方向进行无菌操作

M

M SCIP 灭菌

直接包材接触部

0.45±20% m/s

Grade

”A”

Grad e”B”

操作者不能

进入Grade”A”区域。

使之不受操作者的呼吸影响。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质量风险评估报告起草(签名/日期): 审核(签名/日期): 批准(签名/日期):

一、概述 质量风险管理就是指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药品质量风险评估、控制、沟通与审核的系统过程。GSP的基本原则与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目标相一致。药品经营企业作为质量风险管理主体,在药品经营环节实施GSP过程中,通过运用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正确识别质量风险、评估质量风险,科学控制质量风险,达到降低质量风险危害程度的目的,从而发挥质量风险管理对企业GSP贯彻实施的保证作用,进一步确保所经营药品的质量,切实保障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本报告的方案通过预先主动地制定方法以识别与控制在药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的潜在质量问题,达到防范风险,预防质量事故的目的。 二、目的 通过质量风险分析评估,评估公司现有的质量管控措施就是否全面,必要时完善相关管控措施,明确公司的风险控制策略。 三、范围 药品经营质量与企业组织机构、人员、管理制度与职责、过程管理、设备设施等诸多要素共同整合的复杂过程,任何一个要素发生问题都会影响所经营药品的质量,引发药品质量风险。 药品风险来源复杂,有人为因素,也有药品本身的“两重性”因素。人为因素可导致假药、劣药经营、药品质量问题、标识缺陷与包装质量问题、用药差错问题等,多属可控制风险;药品属性因素包括药品天然风险,其中包括药品已知风险与未知风险。已知风险包括药品已知不良反应与已知药物相互作用等,属可控制风险; 药品未知风险包括药品未知不良反应,非临床适应症患者使用,未试验人群的应用(如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肝肾功能障碍者等,她们一般被排除在临床试验入选标准之外),多属不可控制风险。 本风险分析包含组织机构、人员资质,管理制度与职责、设备设施、药品采购、药品检查、药品验收、药品储存、药品销售、药品运输等过程,主要就是针对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不在本报告的方案之内。 四、风险评估小组组成及职责 公司于2017年3月3日成立了风险评估小组,定于3月6日开展风险评估活动。通知文件详见附件。小组主要成员见下表: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一.目的 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生命周期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操作行为,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药品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的管理 三.术语或定义 质量风险: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是对药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回顾的系统过程,运用时可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 四.职责 质量部: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与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事宜。 职能部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五. 规程 风险管理的内容风险管理包括的内容有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审核等程序,持续地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1.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即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将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2)可能性有多大? (3)问题发生的后果是什么?

2.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重点归纳为:(1)风险是否在可以被接受的水平上?(2)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降低、控制或消除风险?(3)在控制已经识别的风险时是否会产生新的风险? 3.风险沟通:通过风险沟通,能够促进风险管理的实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从而调整或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4.风险审核:在风险管理流程的最后阶段,应该对风险管理程序的结果进行审核,尤其是对那些可能会影响到原先质量管理决策的事件进行审核。 (二)风险管理程序 (1).风险管理的启动 1.确定问题和/或有关风险的疑问,包括确认风险可能性的相关假设; 2.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召集与风险相关的部门或专家,收集与所评估的风险相关的可能性危险、危害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有关背景资料和数据。 3.根据存在的主要风险的性质确定风险管理的组长和必要的资源。 4.确定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评估和结论; 5. 根据具体的问题,由风险管理的组长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包括详细的时间计划。 (2).风险评估:首先系统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经验来确认设备、系统、操作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指出将会出现的问题在哪里。包括识别可能的后果,为进一步质量风险管理进程的

工艺风险评估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工艺风险评估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
September 24-25 2012 Beijing
1

目录
? 为什么必须要找到CQA&CPP? ? 如何定义CQA&CPP? ? 如何开展CQA&CPP风险评估工作? ? ISPE 知识概述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2

术语
? CQA(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关键 质量属性
? CPP(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 关 键工艺参数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3

为什么必须要找到CQA&CPP?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4

为什么必须找到CQA&CPP?
? 法规规定 ? 指南要求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5

SFDA GMP2010年版
? 第二章 质量管理 第四节质量风险管理
? 第十三条 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 、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 第十四条 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 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
? 第十五条 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 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 适应。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6

药品经营企业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药品经营企业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 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生命周期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操作行为,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生产药品其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的管理 3术语或定义 质量风险: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是对药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回顾的系统过程,运用时可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 4职责 质量部: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与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事宜。 职能部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安全注意事项 不适用于本文 6规程 6.1风险管理的内容 6.1.1风险管理包括的内容有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审核等程序,持续地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6.1.2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即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将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2)可能性有多大? (3)问题发生的后果是什么?

6.1.3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重点归纳为:(1)风险是否在可以被接受的水平上?(2)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降低、控制或消除风险?(3)在控制已经识别的风险时是否会产生新的风险? 6.1.4风险沟通:通过风险沟通,能够促进风险管理的实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从而调整或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6.1.5风险审核:在风险管理流程的最后阶段,应该对风险管理程序的结果进行审核,尤其是对那些可能会影响到原先质量管理决策的事件进行审核。 6.2风险管理程序 6.2.1风险管理的启动 6.2.1.1确定问题和/或有关风险的疑问,包括确认风险可能性的相关假设; 6.2.1.2 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召集与风险相关的部门或专家,收集与所评估的风险相关的可能性危险、危害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有关背景资料和数据。 6.2.1.3 根据存在的主要风险的性质确定风险管理的组长和必要的资源。 6.2.1.4 确定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评估和结论; 6.2.1.5 根据具体的问题,由风险管理的组长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包括详细的时间计划。 6.2.2风险评估:首先系统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经验来确认工艺、设备、系统、操作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指出将会出现的问题在哪里。包括识别可能的后果,为进一步质量风险管理进程的其它步骤提供基础;其次对已经被识别的风险及其问题进行分析,这需要相当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以及QA相关人员共同完成,通过分析确认将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出现的问题是否能够被及时地发现以及造成的后果等,然后并参照预先确定的风险标准对风险进行评价(可以风险的等级表示);最后讨论风险问题的危害会引起其它什么问题,后果会是什么?得出定量的结论:即使用从0%~100%的可能性数值来表示。另外,也可以对风险进行定性描述,比如“高”、“中”、“低”。 6.2.3 风险控制包括作出决策来降低和/或接受风险。风险降低针对风险评估中确定的风险进行改进,通过实施一些措施使风险降低。接受风险是指考虑到风险等级和降低风险所需的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方案

质量风险管理方案 1.概述 1.1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是指贯穿药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药品质量风险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过程;质量风险防控可采取前瞻或回顾的方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并使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1.2《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所控制的目标就是基于质量风险的控制,通过对药品经营全过程风险分析这一工具来“设计质量”,避免质量问题出现。 1.3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失败有更好的计划和对策,便于对药品经营全过程有更多的了解,可以有效的识别关键环节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状况,帮助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 2.职责 2.1质量风险管理组组长:负责协调跨职能和部门的质量风险管理;确保质量风险管理程序按本方案的规定执行,并提供充足的可用资源;批准质量风险管理方案和风险管理报告。2.2质量风险管理组副组长:负责质量风险管理过程的组织、落实,审核质量风险管理方案和风险管理报告。 2.3质量管理部经理:起草质量风险管理方案;参与风险识别、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及执行;负责风险评估报告的汇总、起草;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进行风险识别、评估,提出风险控制实施方案,报风险管理负责人批准后,推动控制方案的执行,落实风险沟通。 2.4组员:参与质量控制过程中风险的识别、评估,提出控制措施,对风险评估报告作出的控制措施予以执行。 2.5质量风险管理小组组织架构: 质量风险管理组组长:总经理 质量风险管理组副组长:质量负责人 质量风险管理组成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3.质量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3.1药品经营基础条件(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的质量风险评估。 3.2药品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销售、出库、运输过程的质量风险评估。 4.风险管理工具(FMEA):

制药企业质量风险管理制度.doc

制药企业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1 目的避免让患者承受药品在安全、疗效和质量上的风险,尽可能降低药品在生产流通环节的风险,规避质量事故或药害事件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 2. 范围适用于药品质量风险管理。 3. 责任 总经理、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质量授权人负监督责任。 4.规程 4.1质量风险管理的内容: 4.1.3药品流通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流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包括运输、储存、分发、使用各个环节,这是合格药品出厂后所经历的漫长过程,对这个过程的风险控制远比在药厂复杂,这个环节也是药品生命周期不可缺少的一环。 4.2质量风险管理管理步骤: 质量风险管理步骤:质量风险评估、质量风险控制、质量风险沟通、质量风险审核。 4.2.1质量风险的评估风险评估阶段是先要对产生风险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引起的危害进行评估。 4.2.1.1辨别(识别)质量风险产生的环节,找出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及关键点。

4.2.1.2分析质量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发生的概率,找出主要的原因和产生风险的关键要素。 4.2.1.3危害程度的判定评价:风险对药品质量影响范围、严重性以及有否次生危害风险。 4.2.1.3.1评估质量风险的级别,可能会有两种情况:1)显形风险,即可见的、已有的或历史上曾发生过的;2)隐形风险:正在发生尚未表现出来或在药品有效期内会渐渐显示出来。 4.2.1.3.2评估风险对已上市销售的药品影响程度与范围,分清是主要风险还是次要风险。 4.2.2药品质量风险的控制质量风险控制可以体现在风险控制的方法、控制的措施和控制的过程3个方面。 4.2.2.1风险控制的方法质量风险控制方法的着眼点在于人员、硬件和软件三个部分。(1)人员。与产生风险或质量缺陷相关联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岗位培训、操作水平有关,以此着手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或弥补,来控制质量风险的发生。 (2)硬件及材料。从厂房、设备、环境以及原辅材料方面找出影响因素着手控制。 (3)软件。从与产生风险相关联的文件(例如sop、工艺规程、检测方法、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风险的控制。

生产工艺质量风险评估

生产工艺质量风险评估 严重性分级标准高(H)失败使中间产品或成品质量指标出现不合格或产生质量隐患,或对批产品质量均一性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该批产品全部做报废处理。中(M)失败使中间产品某项质量指标不合格,但可经偏差处理,且不会对批产品质量均一性产生不良影响,不会导致成品有什么质量缺陷或隐患。低(L)失败只会造成个别产品质量指标不合格,但可以百分之百将不合格品剔除。1、1、2 频率分级标准高(H)发生可能性每季高于1次。中(M)发生可能性每年高于1次,低于4次。低(L)发生可能性每年低于1次。1、1、3 可检测性分级标准高(H)具有反映质量均一性的质量指标,如含量均匀度、有关物质等能被仪器、设备100%控制和检测。中间产品质量与成品质量指标均对同一质量项目进行控制和检测。中(M)涉及水分、装量等能被仪器、人员进行离线检测,但如不对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均一性无法确认,检测结果应被怀疑的质量指标。低(L)无法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控制指标的真实性进行有效监控,因此可能会影响到产品质量均一性,也可能会造成整批产品报废,可通过产品质量间接反映出问题。1、2 风险分析列表项目可能的失败模式可能的失败影响风险评价控制措施风险再评价验证活动严重性S可能性O可检测性D风险级别严重性S可能性O可检测性D风险级别领料领料发料错误产品整批报废HMHM按生产指令、批生产记录进行复核。

HLHL确认复核方式、复核内容粉碎过筛使用了错误的筛网物料细度与工艺要求不一致,影响后续工艺和产品溶出度HMMH筛网应有目数标识;每次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需核对筛网目数;用标准筛对物料粉末进行过筛检查;HLHL确认筛网标识、筛网目数;检查粉末细度;筛网破裂异物进入产品中HMMH每次使用前、后对筛网的完好性进行检查HMHL确认筛网的完好性;软材制备软材干湿度不均匀影响湿颗粒的制备MMMM控制设备转速、粘合剂浓度与加量、湿混时间;依据经验判定软材的干湿程度;MLML确认设备转速、粘合剂、软材外观;软材含量不均匀影响干颗粒、成品含量的均一性HMMH控制干混时间、湿混时间;MLMM确认干混、湿混时间粘合剂配制错误整批产品报废HLMM双人单独复核粘合剂名称、浓度HLLL确认复核方式湿法制粒湿法整粒刀转速过低或过高颗粒粒度不符合要求,影响后续生产MMMM每次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需确认整粒刀转速;MMHL确认整粒刀转速;筛网破裂异物进入产品中HMMH 每次使用前、后对筛网的完好性进行检查HMHL确认筛网的完好性;沸腾干燥使用的干燥空气不洁净颗粒被微生物污染HHMH使用高效过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并定期维护保养、更换HLMM无使用的干燥空气风量不足延长干燥时间,影响药品水分含量MMMM控制风机频率,确保风量;控制抖袋频次,防止堵塞;MLML确认风机频率、抖袋频次;加热温度不足延长干燥时间,影响药品水分含量MMMM控制进风温度、物料温度及干燥时间; MLML确认进风温度、物料温度及干燥时间;干燥颗粒损耗大物料平衡、收率不合

药品经营的质量风险管理规程示范文本

药品经营的质量风险管理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药品经营的质量风险管理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目的:为规范各经营环节质量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管理。 二、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三、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中所有经营环节质量 风险的管理。 四、职责:质量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五、内容: 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公司质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司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 理工作,由质量负责人主持质量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成 员包括各部门经理。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各经营 环节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与控制。

2、风险识别 各部门负责人依据GSP相关要求,结合部门经营环节的有关风险,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填写《质量风险排查表》,报风险管理小组。 3、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小组召集与风险相关的部门、人员,依据《质量风险排查表》,对已经被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确定风险等级,确认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可识别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等,由质量管理部汇总形成《质量风险点列表》。 4、风险控制 4.1、各部门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对已经确定的风险点,使其降低或控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4.2、各部门负责人和质量管理部共同对风险控制措施

产品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复方氨酚那敏颗粒 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报告起草:年月日报告审核:年月日报告批准:年月日 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八月

目录 1.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注册相关信息 (1) 2.复方氨酚那敏颗粒质量风险概述 (1) 3.复方氨酚那敏颗粒质量风险识别 (1) 4.风险分析 (3) 4.1复方氨酚那敏颗粒风险失败模式建立 (3) 4.2复方氨酚那敏颗粒风险分析 (4) 4.2.1人员风险 (4) 4.2.2设备、仪器风险 (5) 4.2.3复方氨酚那敏颗粒用物料风险 (6) 4.2.4复方氨酚那敏颗粒生产操作方法风险 (7) 4.2.5复方氨酚那敏颗粒生产环境风险 (10) 4.2.6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检验(测量)风险 (13) 5.评估总结论与建议 (14) 6.本风险评估依据与资料收集范围 (15)

产品名称:复方氨酚那敏颗粒产品阶段:生产全过程 评估小组成员: 评估日期:

1.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注册相关信息 药品注册基本信息:通用名称:复方氨酚那敏颗粒,规格:每袋装10g,有效期:24个月。批准注册认证信息:取得批件时间:,批件有效期:5年,再注册时间:,批准文号:国药准字,执行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WS-10001-(HD-0256)-2002。 我公司复方氨酚那敏颗粒的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以及包装标签上的信息均按上述信息执行,与注册信息相符合。 2.复方氨酚那敏颗粒质量风险概述 本报告复方氨酚那敏颗粒质量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对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涉及的生产过程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控制的目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于高风险和中等风险的没有管理措施的必须确定降低风险的措施,低风险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可识别性,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如果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后风险仍不可接受,应重新制定降低风险的措施和办法。本风险评估资料来源于公司复方氨酚那敏颗粒质量档案,历年生产记录,各种涉及的偏差、变更、验证、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涉及等复方氨酚那敏颗粒生产的全部记录资料。 3、复方氨酚那敏颗粒风险识别 复方氨酚那敏颗粒质量风险的识别用鱼骨图来描述,根据鱼骨图(见下图)逐一展开分析和评价,找出风险点进行控制,把降低风险的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

药品经营的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编号:SY-AQ-04294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药品经营的质量风险管理规程Regulations on quality risk management of pharmaceutical trade

药品经营的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目的:为规范各经营环节质量风险的评估与控制管理。 二、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三、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中所有经营环节质量风险的管理。 四、职责:质量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五、内容: 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公司质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司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工作,由质量负责人主持质量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成员包括各部门经理。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各经营环节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与控制。 2、风险识别 各部门负责人依据GSP相关要求,结合部门经营环节的有关风

险,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填写《质量风险排查表》,报风险管理小组。 3、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小组召集与风险相关的部门、人员,依据《质量风险排查表》,对已经被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确定风险等级,确认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可识别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等,由质量管理部汇总形成《质量风险点列表》。 4、风险控制 4.1、各部门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对已经确定的风险点,使其降低或控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4.2、各部门负责人和质量管理部共同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验证,确认能否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上,如若不能则应该重新评估、确立防控措施。 5、风险沟通 各部门在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的过程中,积极与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沟通与信息交流,促进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及时处理在实施过

某大药房质量风险点的管理重点和处置预案简述

XX大药房 药品经营活动中质量风险点的管理和处置预案, 进行风险识别、评价、控制、沟通和审核过程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药品经营企业作为质量风险管理主体,在药品经营环节实施GSP过程中,通过运用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正确识别质量风险、评估质量风险,科学控制质量风险,达到降低质量风险危害程度的目的,从而发挥质量风险管理对企业GSP贯彻实施的保证作用,进一步保证药品的质量,切实保障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为此,药房制定了质量风险的管理规定,对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质量风险进行是识别、评估、控制,把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了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是药房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质量风险管理方法使我们能主动地识别并控制药品经营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药品质量风险管理贯穿于包括了本药房经营活动中的采购、收货、验收、陈列养护、销售等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要求每一位员工均应具有药品质量风险意识。药房还成立专门的质量风险管理机构,成员包括: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养护员、营业员。 一、经营过程中质量风险点的管理重点和处置预案 药房按照药品经营管理过程对质量风险点进行管理,其管理重点为: 1.人员管理的风险点及处置预案: (1)风险点

人员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员、验收员、养护员。 ①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高风险点”:药房质量否决权; ②质量管理员负责“高风险点”:客户的管理、供货商的审核、品种的审核;; ③验收员负责“高风险点”:药品的质量验收; ④养护员负责“高风险点”:陈列药品的养护管理。 (2)处置预案 高风险岗位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岗位,对高风险岗位的任职资格及岗前、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是确保高风险岗位控制要点,药房对高风险岗位的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进行控制。 2.经营过程管理的风险点及处置预案 药品经营过程中高风险点的管理是为了控制药房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风险,避免药房因出现质量事故而造成损失,达到由合法的人,从合法的企业,购入合法的药品,通过合法的储存与运输,合法销售给客户的质量目标。 (1)购进的风险点及处置预案 ①风险点 供货商管理是企业购入药品的关键风险点,只有从合法的供货商购入药品才能确保药品的合法性;购入合法药品是采购中的关键点,也是采购过程的风险关键点,只有从合法的供货商,采购合法的品种,经过合法的收货和验收才能确保购入药品的合法性。 ②处置预案 药房对于供货商,由质量管理员负责审核,质量负责人进行批准

关于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XXX制药有限公司 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项目: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 编号: 起草人: 年月日审核人: 年月日批准人: 年月日

目录 1.概述 2.目的 3.相关法规指南和参考文献 4.质量风险管理小组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5.风险识别 6.风险分析及评价标准 7.风险评估结果及控制 8.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9.风险评估报告审批

1. 概述 我公司纯化水系统采用二级反渗透法制备。反渗透是依靠反渗透膜在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下,使水通过反渗透膜变成纯化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盐分的目的。使其制备的水质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的质量标准。 1.1系统基本情况 项目 技术参数 工作压力 10-17bar 原水压力 进预处理 2-4bar 进R.O 设备 1.4-3.4bar 一级系统工作压力 10-17bar 二级系统工作压力 10-17bar 1.2 制水工作流程图 2.目的 2.1为降低和控制车间纯化水系统相关的风险,建立有效的纯化水系统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2.2为车间纯化水系统的验证确认活动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2.3为车间纯化水系统日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3. 相关法规指南和参考文献 3.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3.2 2010版GMP 实施指南 原水箱 原水增压泵 多介质过滤器 活性碳过滤器 紫外消毒 一级RO 系统 中间水箱 二级RO 系统 纯化水箱 纯水泵 软水器 精密过滤器 用水点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制 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目的 建立公司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团队质量 风险意识,规范药品经营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 操作规范,提高规避药品经营风险的能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经营药品(含二类精神药品)全过程中质 量风险的评估、控制、沟通与审核的管理。 三、职责 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部,行政部。 四、内容 4、1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是全员及全方位的全过程 管理,是应用管理方针、程序实现对药品整个周期对目标任

务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系统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2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贯穿于公司GSP实施全过程,每年采用前瞻或者回顾的方式,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使我们主动地识别并控制药品经营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进一步保证和加强药品和服务的质量。 4.3 企业负责人领导公司质量风险工作,企业负责人可委托质量负责人风险管理具体工作。在质量管理部的配合下,质量负责人召集各相关部门,收集与所评估的风险相关的可能性危险、危害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有关背景资料和数据,系统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经验来确认设备、系统、操作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对已经被识别的风险及其问题进行分析。 质量负责人利用团队力量和企业资源,对公司药品采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制度(1)

1目的 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生命周期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操作行为,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生产药品其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的管理 3术语或定义 质量风险: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是对药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回顾的系统过程,运用时可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 4职责 质量部: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与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事宜。 职能部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安全注意事项 不适用于本文 6规程 6.1风险管理的内容 6.1.1风险管理包括的内容有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审核等程序,持续地贯穿 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6.1.2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 即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将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2)可能性有多大(3)问题发生的后果是什么 6.1.3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重点归纳为:(1)风险是否在可以 被接受的水平上(2)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降低、控制或消除风险(3)在控制已经识别的风险时是否会产生新的风险 6.1.4风险沟通:通过风险沟通,能够促进风险管理的实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从 而调整或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6.1.5风险审核:在风险管理流程的最后阶段,应该对风险管理程序的结果进行审核,尤 其是对那些可能会影响到原先质量管理决策的事件进行审核。 6.2风险管理程序 6.2.1风险管理的启动 6.2.1.1确定问题和/或有关风险的疑问,包括确认风险可能性的相关假设; 6.2.1.2 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召集与风险相关的部门或专家,收集与所评估的风险相关的可 能性危险、危害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有关背景资料和数据。 6.2.1.3 根据存在的主要风险的性质确定风险管理的组长和必要的资源。 6.2.1.4 确定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评估和结论; 6.2.1.5 根据具体的问题,由风险管理的组长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包括详细的时 间计划。 6.2.2风险评估:首先系统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经验来确认工艺、设备、系统、操作等过程 中存在的风险,指出将会出现的问题在哪里。包括识别可能的后果,为进一步质量风险管理进程的其它步骤提供基础;其次对已经被识别的风险及其问题进行分析,这需要相当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以及QA相关人员共同完成,通过分析确认将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正式版)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目的:通过运用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 正确识别质量风险、评估质量风险, 科学控制质量风险, 降低质量风险危害程度, 确保所经营药品的质量。 2、定义:质量风险管理是对药品的整个流通供应链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系统过程, 运用时可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 3、适用:适用于药品经营过程中质量风险管理。 4、职责: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药品质量风险的评估、沟通、审核等工作, 总经理、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关的质量风险管理工作。 5、内容: 5.1、企业应当采用前瞻或者回顾的方式, 对药品流通中的质量风险进行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风险审核。 5.1.1、前瞻方式:对经排查发现的风险点但尚未发生质量事故或事件(预期风险), 应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 5.1.2、回顾方式:对已经发生的质量事故或事件(风险已发生, 并已控制)采取的防止再次发生的改进控制措施; 5.2、企业可以采用事件性定性评估为主, 数据分析定量评估为辅的方式, 用“高”“中”“低”三个等级评估风险的等级。

ICH药品质量风险管理(中文版)

Q9—质量风险管理 目录 1 介绍 2 范围 3 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 4 常规的质量风险管理程序 4.1 职责 4.2 质量风险管理流程启动 4.3 风险评估 4.4 风险控制 4.5 风险通报 4.6 风险回顾 5 风险管理方法学 6 质量风险管理在企业和管理机构的应用 7 定义 8 参考资料 附件I 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I 1基本风险管理简明方法 I 2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I 3失败模式、影响及关键点分析(FMECA) I 4过失树状分析(FTA) I 5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I 6危害操作分析(HAZOP) I 7初步危害源分析(PHA) I 8风险分级和筛选 I 9辅助的数理统计工具 附件II进行质量风险管理的潜在机会

II 1 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风险管理 II 2 政府管理中的质量风险管理 II 3 研发中的质量风险管理 II 4 厂房、设备和设施的质量风险管理 II 5 物料管理中的质量风险管理 II 6 生产中的质量风险管理 II 7 实验室控制和稳定性研究中的质量风险管理 II 8 包装和贴签中的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 1 介绍 风险管理的理念已被有效地运用到经济和政府管理的众多领域和部门中,如金融、保险、职业安全、公共健康、和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等。虽然质量风险管理在现今的医药工业领域里已有所应用,但仍有局限性,尚未充分发挥风险管理所应起的作用。质量体系在医药工业中的重要性无庸置疑,而质量风险管理显然正在成为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风险”是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该危害严重性的组合。然而,要使各利益相关者对风险管理的应用达成共识是不容易的,这是因为各个利益相关者认识到的潜在危害可能不同,并对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有不同的判断。在医药领域中,尽管存在着诸如患者、医疗机构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和制药企业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但通过质量风险的管理来保护患者无疑是应被关注的首要问题。 在一个药品,包括其各个组分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定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其质量方面的风险只是其总体风险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认识到,只有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保持质量的稳定,才能确保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均保持与其在临床研究阶段一致。通过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对潜在的质量问题实施前瞻性的识别

药品质量风险控制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系统的质量风险分析控制管理制度。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进行的药品生产整个生命周期的GMP管理 责任: 内容: 1 定义: 风险:药品风险是与药品有关的、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险。一般是指危害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严重性的结合。 质量风险管理:在整个药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2 质量风险管理方针、目的和范围: 2.1 质量风险管理方针:药品质量源于设计、源于生产。 质量风险评估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最终目的在于保护患者的利益。 质量风险管理程序实施的力度、形式和文件的要求科学合理,并与风险的程度相匹配 2.2 质量风险管理的目的:按照一个完整有效的风险管理流程,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或者提高风险发生的可预测性。 2.3质量风险管理方针适用范围:适用于药品生产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可能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产品研发、物料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 3 人员职责: 3.1风险管理总负责人:为质量部经理,负责为风险管理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并审核批准风险管理计划。 3.2 风险管理小组成员: 3.2.1小组组长,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相关类别的风险进行风险管理,并及时与相关的其他部门人员做好风险沟通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3.2.2 其他小组成员为风险管理提供足够的协助,并参与对风险的评估过程。必要时聘请外部专家进行评估分析。 3.2.3 除参加对风险的评估外,质量保证科还负责对制定的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以及对风险管理的回顾。 3 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流程图见附件一): 3.1 确定事件并启动风险管理流程:需要考虑的风险点包括对患者的风险;产品不符合标准的风险;法规不符合性风险等。 3.2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由各风险小组组长组织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涉及到的各方面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优先顺序。(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图见附件二)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提问如下三个基本问题: a、将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风险识别 b、 c、问题发生的后果是什么?——风险分析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制 度正式版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目的 建立公司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团队质量风险意识,规范药品经营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操作规范,提高规避药品经营风险的能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经营药品(含二类精神药品)全过程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沟通与审核的管理。 三、职责 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部,行政部。

四、内容 4、1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是全员及全方位的全过程管理,是应用管理方针、程序实现对药品整个周期对目标任务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系统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2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贯穿于公司GSP实施全过程,每年采用前瞻或者回顾的方式,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使我们主动地识别并控制药品经营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进一步保证和加强药品和服务的质量。 4.3 企业负责人领导公司质量风险工

某医药有限公司季度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

XXXX医药有限公司 2015年一季度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 报告编制部门:质管部 编制:2015年3月30日

目录 1.风险评估小组成员: 2.概述 2.1公司基本经营情况简介 2.2评估原则 2.3本次风险评估的目的 2.4本次风险评估的范围 3.内容 3.1风险的评价 3.2风险的控制 3.3风险的分析评价结果 4. 做好整改、控制风险 5.风险回顾 6.评估总结与建议

1.风险评估小组成员: 2、概述: 2.1公司基本经营情况简介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除疫苗)、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医疗器械及保健品等6870个品种,2014年销售总额12098万元。 公司秉承“质量缔造品牌品牌提升效益”的质量方针,依据质量方针,制定年度质量目标并按部门按岗位逐级展开,实行季度考核与年度评比相结合的方式,将质量目标层层落实到各基层岗位。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本科学历,从事药品经营管理工作24年;公司质量负责人本科学历,从事药品经营管理工作12年,熟悉药品经营相关法律

法规,能够保证质量管理部门有效履行职责;具备丰富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经验,能独立履行质量管理职责。 公司设置人力资源部、采供部、质管部、财务部、营销部、信息部、仓储部、运输部,质量管理部负责从事质量管理、验收、养护等工作,现在员工12人,其中执业药师5人。公司成立专项小组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部评审、质量风险评估以及供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购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等活动。 风险无处不在,在药品流通过程中,以下环节可能存在风险点:人员、质量体系、质量管理文件、采购、收货、验收、储存、销售、配送、退货、计算机系统、设施与设备。依据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控制和回顾,我公司成立了以公司质量负责人为组长的质量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并对质量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了管控。 2.2评估原则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论或数理统计方法,对已经被识别的风险及其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确认将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出现的问题是否能够被及时地发现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参照预先确定的风险标准对风险进行评价。 在评估中应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真实、全面,保障评估的有效性。 2.3本次风险评估的目的 建立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及时解决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药品质量风险、经营质量风险,减少质量风险带来的损失,以最小的成本和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和安全保障,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经营的持续、稳定、安全运行。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模板.doc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起草人: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质量风险管理号:QRM-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XXXX药业有限公司 年月年月年月年月 日日日日 目录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1、简介 2、目的 3、范围 4、引用资料 5、风险管理小组组员及职责分工 6、质量风险管理流程 7、风险管理过程 8、风险管理总结及结论 9、风险管理回顾审核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1.简介: 1.1产品概述:XXXX胶囊为以化学原料药XXXX和适量等辅料制成的化学药胶囊剂制剂,为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灼烧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和体征。规格为10 毫克;贮藏:遮光,密闭保存;包装:铝塑泡罩包装。每板6粒,每盒1板;每板6粒,每盒2板;每板12粒,每盒1板,每板4粒,每盒1板。有效期:30个月。 1.2生产批量:35万粒,140万粒。 1.3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及参数: ,混合速度900转/分,混合时间20分钟;批量为140万粒的预混合和35万粒相同,但原辅料均分4等分进行4次混合。 1.3.3 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的配制:按聚维酮K30:95%乙醇量=1.5:8.5(重

量比)进行配置,溶解完全100目滤布过滤。 ,用GHL-250型高效混合制粒机中(每次35万粒量),设定混合I和切割I开动设备混合10分钟后,徐徐加入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加完后继续混合3-4分钟,收集软材。 ,筛网目数为24目。 ,每次干燥量为35万粒胶囊的颗粒量,控制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20分钟。,筛网目数为24目。 ,混合速度900转/分,混合时间20分钟;批量为140万粒的总混:用EYH-1000型二维运动混合机进行,混合时间35分钟(此设备无速度调节)。 ,二号胶囊充填模具,用二号空心胶囊进行充填,装量差异控制在充填量的±8%范围内,充填速度为800~1200粒/分。充填过程中,每2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将充填好的胶囊用HTP-Ⅱ型胶囊、片剂抛光机抛光。 ,同时产品冲印批号、有效期。按4粒/板、6粒/板或12粒/板泡罩规格采用相应的二号胶囊泡罩模具,上、下封温度约为120℃,热封温度为160℃。 ,每个盒子及纸箱均打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电子监管码?;按6粒/板×1板/盒×200盒/箱或12粒/板×1板/盒×200盒/箱或6粒/板×2板/盒×200盒/箱或4粒/板×1板/盒×200盒/箱的包装规格进行包装。 1.4中间产品的贮存要求:XXXX胶囊颗粒(总混后)用洁净塑料袋盛装,扎紧袋口置洁净的不锈钢桶中密闭,在口服制剂车间中间站贮存,贮存期:天;XXXX胶囊(批,产品均符合标准规定,未产生过质量事故,也发生过严重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2、目的: 2.1通过对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对其带来的质量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面进行风险梳理识别。 (1)风险严重程度、发生几率、发现的可能性评分标准及风险级别评判标准及风险控制措施:见下表1. 表2. 表3.表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