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旅游及其发展的影响

大旅游及其发展的影响

大旅游及其发展的影响
大旅游及其发展的影响

第26卷 第2期

2007年3月地 理 研 究GEO GRA P HICAL RESEA RC H Vol 126,No 12Mar 1,2007

收稿日期:2006206228;修订日期:2007201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062)

作者简介:徐琳(19732),女,藏族,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E 2mail :xul 104b @igsnrr 1ac 1cn 电话:86357169

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

———以甘肃省为例

徐 琳1,2,董锁成1,艾 华1,3,齐晓明1,2,王培县1,2

(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31大连干部管理学院,大连116000)

摘要:大旅游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影响的广泛性和效应的综合性。本文论述了大旅游产业的内涵、特征和产业体系。以甘肃省为例,从发展大旅游产业的角度,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大旅游产业促进欠发达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和资源替代、产业替代的作用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大旅游产业是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渠道,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驱动力等结论。

关键词:大旅游产业;甘肃省;效益

文章编号:100020585(2007)022*******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与国际旅游的接轨,国内旅游研究界相继提出了一些新的旅游发展观,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大旅游”等,其中“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的概念属于对国际旅游界相应概念的移植或借鉴,而“大旅游”在国际上并无对应的概念,应该属于国内首创,是顺应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旅游产业发展新理念。乔力等在2000年提出大旅游概念[1],侯晓丽等在2005年对大旅游概念进行了内容补充[2],吴伟等在2006年对大旅游理念进行了探讨[3],此外也还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旅游产业进行了研究[4~8]。但大旅游产业的概念、特征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大旅游产业体系的深入研究也不多,本文拟对大旅游产业的概念、特征、产业体系和大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效益做进一步的探讨。

大旅游是为满足游客不断增长、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扩展而形成的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和多重综合效益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它比传统旅游产业的内涵更为广泛和全面,是旅游产业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一种必然模式。大旅游是一项包含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诸因素在内的综合型新产业模式,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性旅游业。旅游业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产业的直接、间接关联,及其前向和后向拉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成为许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同时,旅游业的本质特性也决定了旅游产业相对的高效率和低污染并以得到一、二、三产业的支撑为前提条件。因此,全面、准确的揭示大旅游产业的内涵、特征及其影响和效益,对于更加科学、

 2期徐 琳等: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415

 

有序和可持续地发展大旅游产业是大有裨益的。

甘肃省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较小,总体发展阶段滞后,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过渡阶段的欠发达省份。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甘肃省及其类似地区的发展方向宜选择能够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双赢”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大旅游是环境友好型产业,资源占用少,生态负荷轻,既能拉动经济发展,又能减轻环境压力,是促进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模式,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旅游业起步较早,波动大,中期发展慢,近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支新型驱动力量。全省14个市、州中明确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或支柱产业发展的已有13个,并且积极推行大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以甘肃省为研究案例,从发展大旅游的视角出发,对于甘肃省这类以资源型传统产业为主的生态脆弱地区实现旅游资源对其他资源替代、旅游产业对传统产业替代的研究,对全国类似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大旅游产业的概念与特征

111 大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

大旅游产业是由满足旅游业七大要素需求而形成的大旅游主导产业,及与其直接、间接相关的行业部门由于经济、技术联系而共同构成的综合性产业体系,是产业价值链的不断延伸引发旅游产业链不断延长从而形成的由众多产业链组成的产业群体,是一个集开放性、多向互动性和效益综合性于一体的有机整体。大旅游产业是相对于传统旅游产业而提出的,是旅游产业的一种成熟发展模式。大旅游产业具有不同于传统旅游业的新的产业资源观、市场观、产业发展观和产业价值取向,谋求整个产业系统整体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和与整个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大旅游产业是社会-经济-生态复杂巨系统的子系统之一,需要从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对旅游产业进行重新审视、定位和评估[1~7,23]。

112 大旅游产业的特征

11211 多种要素优化组合,旅游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都有别于传统旅游业[1]

(1)旅游客体的界定更符合市场需求,有利于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

传统旅游将客体资源定义为自然风光景点、人文景点;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客体资源主要是自然山水;大旅游概念的客体资源则包括自然山水、城市建筑、城市设施、人文景点、工业园区、农业动植物观光园区,甚至还包括高科技设施(如卫星发射中心、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将旅游客体的界定范围扩展到一切旅游吸引物,这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对资源多样化开发的要求,从而有利于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

(2)大旅游主体反映了旅游主体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对旅游需求结构的把握。

传统旅游的主体通常局限于具有较高收入的城镇居民;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主体同样指向具有较高收入的城镇居民;大旅游的主体则既包括高收入的城镇居民,也包括其他收入层次的城镇居民,还包括广大农村居民。这就将旅游主体范围扩展到了所有具有旅游需求的人,从而顺应了游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特征,反映了旅游主体的动态变化趋

 地 理 研 究26卷416

势,利于对旅游需求结构的把握和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

(3)旅游主客体关系的界定反映了旅游供需关系的多样化和层次化发展趋势,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传统旅游的主客体关系最为单一,是从城市到自然和人文景点的旅游主客体关系模式;生态旅游是从城市到自然的旅游主客体关系;可持续旅游主要也是从城市到自然并谋求自然旅游资源的永续开发和利用的旅游主客体关系;大旅游则包括:从城市到城市、从乡村到自然(森林、海滨、乡野、古文化遗迹)、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自然的所有种类的旅游主客体关系,反映了旅游主客体关系多样化和层次化的发展趋势,是对旅游供需关系的一种科学把握,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11212 大旅游产业具有全新的价值取向 传统旅游以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发展目标,往往忽视旅游业的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则重点关注自然生态景观环境,开始考虑生态效益问题,但由于其主要关注的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无法从宏观上解决和避免三大效益之间的矛盾。大旅游产业则是建立在旅游主客体有机融合的基础上,追求旅游客体和主体的共同发展,谋求的是多方面的整体综合效益。即三大效益(经济、社会、和生态)统一,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和谐统一,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正效益和负效益的统筹兼顾,准确把握可行和可能的最佳尺度,有利于旅游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11213 大旅游产业的资源、产业体系、空间布局和市场开发观念

(1)大旅游产业的资源观是一种科学、动态和全面的产业资源观。大旅游产业的资源观是对传统旅游资源观的拓展,是旅游需求结构动态变化对资源开发的需求的一种科学反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出游的动机和目的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和追求个性化,在人类价值取向、消费意识等呈现多元化趋势、个性化消费颇受青睐的情况下,吸引人们眼球、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不再单纯是自然风景和人文景点,旅游资源也出现了多元化、多层次和全面的发展趋势。大旅游产业的资源观就将凡能吸引游客进行健康旅游活动的一切因素均看作是吸引物,大大地拓展了旅游资源范围,更加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市场开拓,更有利于资源替代和大旅游产业的发展。

(2)大旅游产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体系。大旅游产业体系是围绕旅游产业七大需求要素(行、住、食、游、购、娱、学)而展开的,依托各部门密切的经济、技术以及资源和生态环境联系的产业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作而形成的产业大系统。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完整的大旅游产业体系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关联产业三个层面构成,是一个整体的循环联动系统(图1)。

第一个层面,大旅游主导产业,是由直接满足旅游业七大要素需求的旅游企业或实体构成,并通过这些企业或实体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而形成的结构关系来反映,它们直接向旅游者提供各种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是大旅游核心产业层。第二个层面,大旅游辅助产业,是在一、二、三次产业中与大旅游主导产业由于经济、技术联系而直接相关的部门和行业,它与大旅游主导产业层之间存在辅助和联动关系,旅游业对这些产业形成直接的联动作用,而这些产业则为旅游业提供直接的支撑。第三个层面,大旅游关联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与大旅游主导产业之间存在间接相关的部门和行业,涉及一、二、三次产业的各个部门和行业,对大旅游产业主导产业层的支撑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辅助产业的支撑而间接实现,它也是辅助产业的来源层,关联产业中的某些产业随着与旅游业关联度的提高就发展

 2期徐 琳等: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417

 

成为大旅游的辅助产业。

大旅游产业强调的是产业之间的联动和整合,通过大旅游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之间的直接联动和整合,以及与关联产业之间的间接联动,形成大旅游产业体系。大旅游产业体系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来实现的:一是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强旅游产业与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增加旅游业产值,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挥大旅游产业体系的经济功能,实现经济效益;二是增加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大旅游产业体系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效益;三是缓解资源压力,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人地矛盾,发挥大旅游产业体系的生态功能,实现生态效益。

图1 大旅游产业体系结构与功能

Fig11 Structure and f unction of the industry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tourism

(3)大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强调区域合作[8]。以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是大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之间的旅游资源往往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共性提供了整合的基础,而特性则激发了不同游客特定的旅游动机,从而实现各个相关旅游区之间的资源互补、客源共享和共同发展。大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在区域空间的层面上进行整合,根据各个区域旅游资源的共性和特性发展旅游产业带。旅游地之间存在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在旅游地资源类型、资源价值、区位条件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

 地 理 研 究26卷418

竞争地区可能会出现优胜劣汰、协调前进或两败俱伤等不同结果;寄生于一些热点旅游区的粗劣旅游景点会对其所寄生的旅游区产生危害。而通过合作,旅游区之间往往可以互相促进,有利于不同类型旅游产业之间的协作和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产业替代及联动发展,形成科学、合理和协调的大旅游产业带。发展大旅游产业必须树立区域协作思想,加强旅游业的区域合作,以旅游资源特色而不是行政区划为背景来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4)大旅游产业的发展以科学的市场观为前提条件。大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大的市场观念。首先,大旅游产业较之传统旅游业更加关注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化,是顺应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大产业体系。其次,大旅游产业的市场发展不应仅仅满足旅游者需求,还注重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和旅游地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包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应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和拓展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再次,要积极开拓各类客源市场,扩大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范围。

2 大旅游产业的影响和效益分析

211 经济效益

21111 大旅游产业更具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潜力 传统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对直接从事旅游业的部门和单位的经济收入进行统计来反映(如: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等),并没有认识到旅游业更为广泛的经济影响力,这是由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决定的。大旅游产业是旅游业成熟发展的必然模式,其经济影响力较传统旅游业更大,影响面也更广,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它涉及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各个方面。首先,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中国内企业所提供的大部分旅游消费算作消费(C),影响GDP核算中的消费增加值部分;其次,用于提供旅游服务的建筑、机器和设备等的开支被算作投资(I),影响GDP核算中的投资增加值部分;再次,游客在国外的花费或者享受外国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进口(M),影响GDP核算中的进口增加值部分;本国企业向他国游客提供交通或其他旅游服务则相当于出口(X),影响GDP核算中的出口增加值部分[9]。GDP的计算公式为:GDP=C+I+X-M。因此,大旅游产业更具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潜力,这可以通过旅游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地位变化来得以论证。

甘肃省旅游业在产业成熟化发展过程中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效益日渐显现。近年来旅游收入增长速度大于GDP的增长速度,并且波动幅度比GDP大,旅游业总收入占GDP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支撑作用。从1996~2004年的数据分析来看(图2),甘肃省国际、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均大于GDP的增长速度,以“非典”前的2002年为例,GDP的增长速度为914%,而国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为2112%,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为26117%,均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甘肃省旅游总收入占甘肃GDP的比重大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6年的轻微回落应该属于正常波动,2003年的较大幅度下降是受“非典”的影响。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的不断上升,反映了甘肃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贡献份额的不断增大,在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逐渐发挥支撑作用(图3)。

21112 大旅游产业体系的产业关联度高,拉动性强 旅游业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它“一业兴,百业旺”的巨大产业带动性。根据相关测算,国外旅游业每收入1美元,可促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215美元;而在中国,旅游业每收入1美元,可使国民经济增加3112美元,

 

 2期徐 琳等: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419

使利用外资金额增加519美元。旅游收入由于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前向、后向拉动作用而具有很强的增殖作用。有关的研究数据表明,1985到1988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的增殖率在3156到4197之间,即国际旅游收入的100万美元,通过在国民经济中的循环,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为356万美元到497万美元,其作用为国际旅游收入的315倍到5倍。此外,旅游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密切,它的发展必然引起第三产业中餐饮业、邮电通讯业、娱乐业、金融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

有关研究人员根据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对我国1978年到1993年国际旅游收入与第三产业数据的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978;国际入境旅游与出口贸易的相关系数为01977;国际入境旅游与吸引外资的相关系数为01943;相关度都很高,因此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必形成旅游业对其他行业更强的拉动性,使旅游业的前向和后向产业更快速和合理地增长和发展[10,11]。

21113 大旅游产业是欠发达地区实现优势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驱动力 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技术、资本要素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存在资源替代和产业替代的问题。这些地区有的面临能源、矿产资源逐步枯竭问题,有的面临以人文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和以生态产业替代传统产业的紧迫的资源替代和产业替代问题。特别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这类问题更为严重。而且,在这些地区,往往又存在旅游资源密集度与贫困度的高度重合。

甘肃省的资源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全省的能源、矿产资源经过长期高强度开发,使一些重要的优势资源如有色金属、石油等进入开发后期;加上资源勘探力度不足,新的矿产资源接续不上,能矿资源逐步枯竭,资源对全省经济发展的保障支撑作用已出现弱化趋势,一批资源型产业正面临严峻的形势,推进全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然而,甘肃省同时又是旅游资源密集度比较高的省份,其旅游资源8个主类齐备,31个亚类中有29个,155个基本类型中拥有139个,分别占全国旅游资源类型的比值见表1,根据旅游资源丰度的省级标准,甘肃省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数量超过了80%,其丰度在总体上属于丰富级,其旅游资源对与其他资源的可替代性高,大

420

 地 理 研 究26卷旅游产业正是实现全省资源替代、产业替代和优势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驱动力。

表1 甘肃省旅游资源类型占全国的比例

T ab11 The propor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type of G ansu Province to the N ation

旅游资源类型主类(个)亚类(个)基本类型(个)

甘肃省829139

全国831155

甘肃省占全国

类型百分比(%)

1009315589168

212 社会效益

21211 大旅游产业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目前多数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是以服务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由于旅游业强大的前向和后向拉动效应,刺激旅游业服务的众多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中对劳动力就业拉动力最强的产业之一。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组织完成的旅游就业研究项目[12~14],按照国际惯例,根据旅游业的行业特征(综合性、层次性、多样性和交叉性),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旅游就业划分为“旅游核心产业就业”、“旅游特征产业就业”、“旅游经济就业”。其中,“旅游核心产业就业”即是我国旅游统计中公布的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这一统计口径与国际上对“旅游直接就业”的统计相符;“旅游特征产业就业”是采取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特征产业的界定,并结合中国国情和现有的统计体系提出的,这些行业是直接为游客服务,形成完整的旅游服务系统,并且旅游业对这些行业的就业贡献比例大,都超过了10%;“旅游经济就业”是根据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的定义,全部旅游就业被定义为旅游经济就业,包括旅游服务业及其直接、间接相关的行业部门共同构成的综合性产业的就业。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旅游就业研究项目专家表2 甘肃省“十一五”到2020年旅游就业增长潜力预测

 T ab12 The grow th potential forecast of tourism

employment of G ansu Province

方案预测

年份

旅游核心产业

就业(万人)

旅游特征产业

就业(万人)

旅游经济

就业(万人)

高方案200471582217460164 20101717353118141181 20153118295145254152 202052146157138419169

中方案200471582217460164 20101515546164124138 20152510775122200160 202038117114152305140

低方案200471582217460164 20101313640109106190 20152013160192162145 20202917189114237170

组通过抽样调查、投入产出等方法对这三个层次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2002年的计算结果为:旅游特征产业与旅游经济就业之间的乘数系数为1∶3;旅游核心产业与旅游经济就业的乘数系数为1∶8。

据统计,甘肃省旅游行业2000年直接就业仅有115万人,间接就业612万人;到2004年,直接就业人数达到7158万人,间接人数达到2817万人。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分别增长了511倍和416倍。一个直接就业带动了3~4个间接就业。可见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的潜力之大。 依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

 2期徐 琳等: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421

 

2004年关于“中国旅游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结果,结合甘肃省实际,本文对甘肃省旅游业“十一五”到2020年期间的就业增长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就业增长潜力巨大(见表2)。

21212 大旅游产业有利于扩大社会全方位对外开放 旅游业是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渠道之一。我国的旅游业就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迅猛发展起来的。旅游业的发展会进一步扩大国家和区域社会全方位对外开放。

甘肃省每年通过入境旅游接待20万~30出境旅游可使10万~20万甘肃人走出国门,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同时也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1213 大旅游产业对社会文化影响深远。它既包括了对旅游者和游客输出地的社会文化影响,也包括了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这些影响具体主要涉及对社会价值观、人们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各类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等的积极和消极影响[15~18]。

就甘肃省而言,它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万多处,选入《中国文物地图集》的共有13284处,目前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8处。敦煌莫高窟和嘉峪关与省外其他明长城著名关隘共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文物类旅游资源是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但同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是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棘手问题之一,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当,对文物等文化遗产的不同程度破坏是甘肃省内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发展大旅游产业是协调甘肃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文旅联动模式,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建立产业链,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支撑和联动,实现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从而缓解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支撑开发,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链。

21214 大旅游产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发展旅游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欠发达国家和区域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而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已经为一些欠发达国家带来宝贵的发展机遇,旅游活动对发展进程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加强国际交流和促进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目前,旅游已经成为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消除贫困、实现社会经济进步的有效途径。就我国国内现状来看,一些欠发达地区也面临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贫困、就业难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是国家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实践证明,旅游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妇女、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就业,甚至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是扶贫效果最好、成本最低、返贫率最低、受益面最宽、拉动性最强的行业之一。从改革开放到1996年,我国约有12000个乡村的600万人口通过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稳定脱贫,到目前通过发展旅游业脱贫的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旅游业通过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而在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甘肃省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旅游资源富集地的现状决定了其发展旅游扶贫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近两年,甘肃省宕昌县的旅游扶贫效益初显:作为甘肃省陇南地区的一个贫困县,2002年以来,宕昌县把旅游看作地区经济脱贫与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大景区开发建设和对外宣传促销的力度,使宕昌县官鹅沟绿色生态文化旅游和哈达铺红色旅游迅速发展。2002年游客达到216万人;2003年旅游收入实现了2016万元,带动第三

 地 理 研 究26卷422

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0%,年旅游人数达到28113万人,旅游总收入达到0175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117%和39189%,旅游业收入占全县GDP的比重将达12%以上,成为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2020年,预计旅游人数可达到69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6139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141%和18103%,旅游业收入占全县GDP的比重将达20%以上。届时,宕昌县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走向富裕。

213 生态效益

大旅游产业可以减轻环境压力,缓解和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17,24]。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大旅游产业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它可以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效益的和谐统一。大旅游产业对自然、人文环境的强烈依赖性决定了只有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将使旅游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从一对矛盾体转变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使旅游业成为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之一。甘肃省宕昌县在旅游开发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增殖,收到了良好效果。预计到2010年,官鹅沟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7511%,增加到85%~90%,有力地促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与看法。

(1)大旅游产业是甘肃省及其类似地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的战略突破口和新型驱动力[19]。

发展大旅游产业是解决甘肃省及其类似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之一。应该积极发展大旅游产业的各种产业联动模式和产业替代模式,延长产业链,构建完整的大旅游产业体系,形成大旅游产业循环系统。

首先,以旅游业为核心和结点延伸产业链,发展多种产业联动模式和产业替代模式。在一些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发展并驾齐驱的地区,可以积极发展:生旅互促模式,以旅游产业为先导促进生态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农旅联动模式,观光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带动第一、三产业有关部门;商旅联动模式,商贸业和旅游业结合,带动第一、三产业有关部门;文旅联动模式,整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合力,联动发展;交旅联动模式,以旅游促交通,以交通带动旅游,形成联动,促进“大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工旅联动模式,旅游业与工业等优势产业联动。

其次,在一些传统产业发展濒危的地区,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替代模式,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旅游主导替代模式,就是用以旅游业为“核心”和“龙头”构建的产业体系替代传统的优势产业,通过产业传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旅游业的主导地位,并以此达到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旅游引导替代模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旅游业为“核心”和“突破口”,建立新兴产业体系,引导、带动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以此接续已经丧失生命力的原先优势产业。

(2)大旅游产业是欠发达地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大旅游产业不仅是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还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渠道。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全国也是甘肃省及其类似地区所面对的重大难题,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学等七大要素,综合性强,关联度大,通过构建完整的大旅游产业体系,可以大量吸收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旅游业

 2期徐 琳等: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423

 

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大旅游产业将成为欠发达地区就业的重要渠道。

(3)大旅游产业是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新型驱动力。

类似甘肃省这样以资源型传统产业为主的欠发达省份都存在工业化对城市化的驱动力量不足的现象,应当把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城市建设作为促进这类地区城镇化、扩大城乡就业,统筹城乡关系的新型驱动力量。旅游业可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旅游经济是环境友好的经济,可大大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推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有效驱动力。

(4)发展大旅游产业必须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协调体系为前提[20~22]。

大旅游管理协调体系主要包括:研究和构建保障大旅游产业发展的行政管理机制;研究和制定保障大旅游产业发展的配套法律和政策体系;研究和建立大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以及研究和建立大旅游产业发展信息统计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乔力,李茂民,高连营1“大旅游”概念与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1山东社会科学,2000,(5):40~431

[2] 侯晓丽,董锁成,贾若祥1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1旅游学刊,2005,(4):43~501

[3] 张多中1“大旅游”理念下的深圳旅游发展探讨1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5):17~211

[4] 李翠林1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生态旅游1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3,11(1):9~211

[5] 熊清华,田里,林铃,等,论旅游、大旅游及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1云南社会科学,1996,(4):9~151

[6] 吴伟,郁广健1大旅游理念下的陕西旅游资源整合研究1集团经济研究,2006,(4):104~1051

[7] 赵荣,李宝祥1论大旅游与西安市旅游业再发展.经济地理,1999,19(4):99~1031

[8] 黄耀丽,李凡,等1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1地理研究,2006,25(4):730~7401

[9] 布尔(Bull,A1)1旅游经济学1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101

[10] 陶汉军1对我国旅游业经济效益和作用的初步评述1中国旅游,1995,(2):24~321

[11] 陶汉军,林南枝1旅游经济学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81

[1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课题组1中国旅游就业目标与战略措施研究1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11

~31

[13] 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中国西部旅游投资规划120051

[14] 郭伟,张丽峰,汲学俭1中国省际旅游经济效益的聚类分析1技术经济,2003,(2):60~611

[15] 欧阳正宇1旅游业的发展对西北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1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6):66

~691

[16] 田俊迁1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民族关系的影响1青海民族研究,2005,16(4):98~1011

[17] 刘强,毕华,张洪溢1海南发展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1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

76~801

[18] 吴必虎,李咪咪,等,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1地理研究,2002,21(5):617~6261

[19] 魏小安1发展休闲产业论纲1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5):107~1141

[20] 马惠娣1大旅游视野中的休闲产业1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9~441

[21] 钟勉,刘家强1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1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10):194~1071

[22] 沈中印1论大旅游视野下的产业互动与整合1商场现代化,2005,(12):183~1841

[23] Peter E1Murphy1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In:William F1Theobald1(ed.)1G lobal Tourism:t he

Next Decade1New Y ork:Butterwort h2Heinemann Ltd1,19941

[24] Colin Hunter,Howard Green1Tourism and Environment:A Sustainable Relationship1London&New Y ork:Rut2

ledge,19951

 地 理 研 究26卷424

Comprehensive tourism and its development impacts and benef its:A case study of G ansu Province XU Lin1,2,DON G Suo2cheng1,A I Hua1,3,Q I Xiao2ming1,2,WAN G Pei2xian1,2 (1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21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aenses,Beijing100039,China;

31Institute of Official Management,Dalian1160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atisfy t he traveling demand which grows unceasingly and tends to be diversified and multilevel,t he t raveling industry chain is extending unceasingly and form2 ing comprehensive tourism which has high interrelations wit h ot her industries and has multiple combined earnings1Comp rehensive tourism is a kind of mat ure pattern of t he tourism indust rial develop ment,which is broader and more comp rehensive t han t he tradi2 tional tourism industriy in aspect s of connotation1In t his paper,t he connotation,t he characteristic and t he indust rial system of comp rehensive tourism are discussed explicitly, especially f ro m t he viewpoint of t he exploitatio n of advantageous resources,t he resources substit ution and t he industrial substit ution1Furt hermore,t he impact s,effect s and bene2 fit s of comp rehensive tourism indust ry are analyzed f rom bot h t 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 udy,based on t he case of Gansu Province1The aut hors emp hasized in t his paper t hat tourism can accelerate less2developed areas to win t he multiple benefit s in regional econo2 my,society and ecology,as well as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1Compared wit h t raditional indust ry,comprehensive tourism has obvious advantages and prospect s in re2 gional develop ment1In terms of t heory,t he comp rehensive tourism indust ry imposes it s impact s on t he economy,t he society and t he ecology which are universal and multilevel, reflecting in t hree aspect s:impact s on national econo my,impact s on social develop ment and impact s on environment1In terms of empirical st udy,on t he basis of t heoretical st ud2 y,t he data analysis of Gansu Province has been carried out,which showed t hat compre2 hensive tourism,as a new high growing indust ry,had strong eco nomical,social and eco2 logical impact s in t he p rovince.The paper co ncluded t hat being an environment2friendly industry wit h multi2benefit s and impact s,comp rehensive tourism has t he f unctions of driv2 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 ment,increasing employment,mitigating ecological pres2 sure,especially in t he less2developed areas1Some policy suggestions have been made to t he develop ment of comp rehensive tourism in a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way1

K ey w ords:comprehensive tourism;Gansu Province;benefit s and impact s

交通对旅游产生的影响与发展(知识材料)

交通对旅游产生的影响与发展 交通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交通便捷的地方的旅游业将比交通闭塞的地方更加发达。而中国目前的旅游交通公路等级差距大,各种交通设施相对落后,交通服务不到位,旅游发展的同时又破坏了环境,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为此有必要完善各种交通设施,提升交通服务质量,兼顾好环保与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各交通部门的分工合作,优化各交通运营部门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以期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旅游业。 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的旅游业也渐渐发展起来,各种生态自然景观都被包装上了商业化的面孔供人们观光玩赏。在物质享受丰裕后,每个人都有出门看看新鲜,拓展视野的愿望。在交通不便的时候,人们去旅游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如同苦行僧修行一样历尽艰险。随着交通也的发展,旅游才真正变成一件赏心乐事,各种“休闲游”,“享乐游”纷纷打起了宣传的招牌。由此可见,便利的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的,人们希望旅游是一件休闲放松的事情,所以更希望自己的行程不会因为交通问题而

受阻。如何发展交通,成了目前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交通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制约 1、交通对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旅游地点的最后选择,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舍近求远”,或者是“舍易求难”,交通便利的旅游景区比交通闭塞的景点更占优势。同时,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出游半径和景点的客流量,对于那些危险系数高,交通状况差的景点,游客会相对稀少。由此可见,客源地与旅游景区之间的距离和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之间是成反比关系的,人们是否选择去该地旅游,除了考虑附近住宿条件和饮食条件,以及当地的文化,风景的吸引力外,还会考虑当地的交通是否便利,这次出游是否划算等等,而且,超过半数的人将交通这一指标列在首位,如果该地的交通状况差,那么很可能人们会退而求其次,放弃对该地的选择。 2、交通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旅游业的长线发展离不开观光者的支持,游客产生的旅游效益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开发旅游业的资金需要从旅游效益中拨出。而由于交通问题导致

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我国近几年大力支持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政府也积极维护和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更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切入点。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结构调整和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来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一、环境与旅游活动息息相关。 旅游环境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旅游环境包括旅游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氛围环境四个方面。旅游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是一种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旅游的发展依赖于环境,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 旅游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能增长知识的康乐。旅游观赏是环境给予旅游者的一种心理活动。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 二、旅游对环境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1、旅游对环境的正面影响。 自然环境:主要涉及水质、大气、土壤、地质、植被、野生动物状况等,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能够对旅游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和规划,将有助于维护和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环境状况。能够保护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好历史古迹;旅游的发展还能改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如机场、道路、通信、用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等的一些基础设施;旅游接待地采取必要措施强化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强化了人们的环保意识,通过投身一大自然中,会使他们深切认识到大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密切关系,从而更珍惜一草一木。 经济环境:被人们称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对经济环境的

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两课调查报告 成绩 姓名:张凯鹏 系(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1308 学号: 1305131373 指导老师:慕怀琴 日期: 2015年6月1日 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现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旅游业已经成为重要济收入的第三产业,在有些地区甚至国家,旅游业已经成为经的最大的产业支柱。近几年来,我国的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良好的前提。因此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展示拘留所引起。在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给人类带来许多有利影响关键词:第三产业;旅游业;支柱产业;经济效益 1 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是社会发展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柱。它依托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旅游业,第三产业它的特征有周期性、关联性、敏感性、季节性、节假日效应、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及不可再生性、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 经济活动全球化,独立的社会群体才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荣,共同发展。无论是农业、工商服务业,它们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区位,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经济的发展程度,才能起到对当地经济的推进作用,一个方面的过度、高速发展都将给社会造成隐患,旅游业也同样如此。 现在来分析一下它的几条重要性质对经济的影响:(一)关联性:旅游业涉及“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可以清楚地一点是它的综合性极强。一方面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极大,具有极高的收益,另一方面,旅游业内部与各种业务有几大的关联性,可以相互促进。(二)节假日效

浅析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浅析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旅游业在我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者的主观需求,包括旅游者的主观选择,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等。二是旅游资源的客观供给因素,包括旅游资源及其设施,旅游中介和企业等。另外,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对旅游业发展起着辅助作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环境和突发事件等。本文通过对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分析来研究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旅游业发展几项发展措施。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发展措施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发展 1、我国旅游业随着经济增长快速发展 自21世纪以来,中国连续七年GDP增长维持在10%以上,即使在2009年遭遇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GDP增长率也维持在9%,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也在10%左右。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行业的入境游、国内游和出境游近年来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国内旅游市场也有较大增长,旅游业规模无论人数还是收入都不断扩大。 2、我国旅游业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以旅游外汇收入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位居世界第七、亚洲第一的旅游大国,但与排在前6位的国家相比,特别是与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这四个世界公认的旅游强国相比,中国尚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旅游的外汇收入不到美国的1/3,人均旅游外汇收入只相当于美国的17%,意大利的3.4%,法国的2.9%,西班牙的2%,差距可谓相当明显,但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中国在旅游外汇收入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掘。 (二)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 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 我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名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4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9处,国家地质公园138处,国家自然保护区243个,国家森林公园62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3个,还有10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具特色的风土民情、雄伟壮观的历史遗迹,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等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2、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平低 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却又缺乏旅游精品。西部的大漠风情、高山峡谷熔岩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地吸引力,但由于西

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造成的影响

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摘要:本文由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引入到旅游业与目的地环境的关系;阐述发展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利弊影响。 关键词:旅游开发环境影响 一,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有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经济收入最大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在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给人类带来许多有利影响。 二.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 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相对污染工业而言>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使旅游业对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发展旅游业,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有业可从,解决了社会中就业的一大难题,降低社会制安事件的发生频率.同时,各地游客的进入,增长了当地居民和外地人的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 3. 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业还能保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二、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 (二)对植物的影响 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族的行为。 2.游客践踏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 3.采集 采集也是对植物的一种伤害行为。 (三)对动物的影响 1.干扰 游客从事户外旅游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存其中的动物尤其是较为敏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造成干扰。

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大量事实表明,旅游已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于旅游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及其特殊性做一总结,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归纳的八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如露营、野餐、步行等都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土壤一旦受到冲击,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壤上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昆虫、动物也会随之迁徙或减少。 (二)对植物的影响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经济全球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字资料把全球化和旅游业联系起来。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全球化也是影响旅游业的一个因素。为此,本文就全球一体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做具体分析,探究了当前形势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旅游业;影响 旅 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公民已经从开始的国内旅游和游玩,开始向着出省、出国开始转变,逐渐走向了国际化,对旅游品质和内容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自从实施对外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对外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开放程度还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有的方面开放程度太高,而有的方面开放程度则不够。 二、当前国际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国在发展国际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优势,我国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地

貌千姿百态、历史文化悠久等,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更是一笔值得世界各国游客参观了解学习的宝贵财富。虽然我国国际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呈现不断增长的势态,但我国仍然距离世界旅游强国具有较大差距,在与世界旅游强国的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我国内陆地区接待外国游客方面还是薄弱环节;与其他旅游业强国相比在人流量和收入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旅游资源优势没有被充分发挥。仅仅通过单纯地自然资源优势不足以对抗激烈的国际旅游竞争优势,需要我们不断优化和完善我国旅游业模式,增强我们在国际中的竞争实力。要想提高 我 企业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促进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经济全球化推动旅游业加快适应服务贸易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加大相关产业部门开放度,为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产业环境支持;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旅游商品的流通,加快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存进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全球化在给我过旅游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使

经济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 经济地理学结课作业 试论经济全球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Impact and trends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学院:园林与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旅游管理1401班 学号:01(尉) 03(马) 姓名:尉泽世(资料整理、论文编辑) 马晔军(资料收集、数据整合)

指导教师:贾哲

摘要: 2016年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表明了旅游与全球的关系,也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旅游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异常重要。本文首先从经济全球化对服务贸易及国际旅游业的影响出发,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国际服务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发展态势,以及旅游业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文章接着分析了我国国际旅游业的现状、面临的形势以及加入WTO后对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具体影响,指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还不强,并分析提出了增强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着手点;最后,结合对影响国际旅游消费数量和消费结构因素的分析,重点讨论了面临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国际旅游业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当采取的战略对策,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国际旅游业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的发展、旅游促销、出境旅游以及旅游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WTO;中国国际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势和趋势;对策 Abstract: In 2016 ,the first World Tourism Conference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dic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the world, also illustrates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day,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irstly,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and tourism,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i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status of tourism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article goes o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situation facing our country on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dustry after joining WTO, pointed out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s not strong, and analyzes proposed enhance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major tourism start point; Finally,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 consumption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alysis, focused on facing the WTO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tourism to improve our overall strategy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hould take countermeasures, mainly for our current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he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nterprises, tourism promotion,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other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proposed solutions. Key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ese tourism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trends;; WTO; China International Tourism Strategies

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的社会影响

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的 社会影响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的社会影响 旅游的发展对区域的经济增长拥有巨大的贡献,也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当然,旅游的发展也同样影响着区域社会的发展。但是,事物的发展都带有两面性,旅游的发展不仅给区域的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对区域的开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就以哈尔滨为例,为了吸引游客,引进资金,当地政府会加大投入和力度,来建设和修善一些景区和美化环境,还会在道路、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改善,哈尔滨这些年的建设很不错,地铁马上就要投入运行了。这当然是好事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旅客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旅客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因而经常能看到旅客破坏环境的现象,每年冰雪节开幕后,总有人在观看的同时损坏冰雕、冰灯,还有些人不注重环保,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近年来,因旅游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颇多的,举办露营的地方土壤招破坏,农家乐等地方植物招踩踏,植物园等观赏到地方植物招采摘,举办水上运动的地方水体招污染等等现在,可见旅客的素质亟需提升。 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当地人民思想的开拓和提升,但同时可能使一些不好的思想观念传入,影响当地人原本的淳朴。以肇庆曾村为例,暑假的时候我们在那里支教,能深深的感受到由于旅客人数的增加,通过与旅客的交流学习,曾村当地人的思想观念更加开阔,他们变得更加与时俱进,懂得利用互联网直接与超市等合作,及时批量销售自己的商品,懂得利用淘宝等手段进行零售,以及适合城市旅客愉快休闲需要,开通直通车让他们进来举办农家乐等等。要知道在此之前,他们完全是依靠自己到市场去卖,等外面商铺进行收购,有时候就不得不亏本,所以旅游的发展确实开阔了他们的思想观念,融入互联网时代。但与此同时,曾有一部分曾村的村民也变得更加追逐金钱,由于游客增加,人手不够,他们选择让他们的孩子帮助其举办农家乐、引导旅客,让孩子放弃学业。此外,还有些孩子因为文化程度不够,跟旅客学起了脏话,出口成“脏”,甚至还引以为荣,从这个角度上看,旅游的发展也确实对使有些当地人失去了他们原有的淳朴,变得更加物质化了。

旅游发展对居民的影响

综合分析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 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中,包括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对居民心理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旅游发展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旅游可以使原来优美的自然环境得到保持和保护,可以使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和美化。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的带来会造成对环境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比如,修建宾馆住宿设施会占用和破坏社区的绿地;大量宾馆,停车场和娱乐设施可能对社区造成视觉污染等。 二、旅游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是竞争性、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其有很多的关联带动作用。旅游者的流动直接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增加了运输业的收入,同时对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提高和交通速度提高,必然要求修建更多更好的高速公路,这样又带动了公路业建筑业的发展。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增多,人们就必然对旅馆业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消费群,这样需要增加旅馆的数量,旅馆业和建筑业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旅游业还会对工业生产的发展间接地产生影响。因为它刺激、满足旅游经济,亦即满足国内和国外游客需要的工业产品的生产。这里并不单指耐用消费品的生产,还指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旅游者对这些消费品的需求不仅是在数量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求消费品的升级,还有就是对消费品的规格要求都是较高的。因此工业生产企业就必须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出质量更高的、更适合旅游消费者的产品,从而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水平。 既然相关产业的发展起来了,那么当然就要更多就业人员,必然对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缓解就业的压力。旅游业不仅有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就业领域广,就业成本低的特点。尤其是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旅游景区等行业。 另外,近年来农家乐的大规模发展也使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梅州为例,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了周末和节假日城市居民的后花园,成为了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给旅游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一系列潜移默化的影响。旅游地是旅游者所要到达和游览的地方,也是旅游的主要活动和接待工作展开的地方。它可以是某个国家、地区或城市,也可以指某个特定的区域。旅游地社会文化是旅游者所携带的异质文化和当地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和整合的结果。那么旅游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积极影响: 1、有助于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素质; 2、有助于增进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了解; 3、有助于促进当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二)、消极影响: 1、旅游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文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2、旅游地的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

旅游业对文化影响

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班级:12级旅教1班学号:20128921 姓名:阳敏 【摘要】:现代旅游既是一项收益可观的经济事业,又是一项规模巨大的社会文化活动。因此,要发展旅游,造福社会,就不仅需要进行旅游的经济研究,提高旅游事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需要研究旅游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探索扩大其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的办法。本文拟对此作一点探讨。 【关键词】: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影响交流积极影响消极影响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的影响问题日益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是继旅游的经济影响之后又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研究初期,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认为旅游开发对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引起了文化的变迁,许多学者为此痛心疾首,将旅游称为21世纪的“新殖民主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这样的判断是片面的,从而对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必然带来当地社区社会文化的变化,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变化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笔者开始着手撰写这篇毕业论文。本文从文献综述开始,揭示了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资料搜集、问卷设计、问卷发放与当面访谈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针对云南省的典型村落之一——仙人洞村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旅游开发会对当地社区的社会文化带来影响,

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伴随着其他因素如媒介宣传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人们外出务工的增多等共同出现的。但为了讨论的方便,本文未考虑其他因素对社区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将旅游这一影响因素与其他影响因素相剥离,单独讨论旅游开发对社区社会文化所带来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了旅游开发后对当地社区社会文化带来了哪些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当地的文化今后可能会带来哪些变迁,并对许多学者所提出的“旅游开发会导致社区与旅游之间的冲突”这一论断提出了质疑,通过实例论证了这一现象在中国不会发生。全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缘起与意义,说明了作者选择该课题作为毕业论文的原因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综述,重点指出目前我国有关旅游对社区社会文化影响这一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三部分,总结了与本文相关的重点概念和基础理论,并以此为依据立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四部分,分析了本研究中选定的调查村落——仙人洞村的区域背景,并介绍了该村落的基本情况,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第五部分,针对具体案例进行研究,重点讨论旅游开发对社区社会文化影响的具体表现,并就“旅游开发是否会导致社区与旅游的冲突”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第六部分,理论上的总结及对策研究。通过上文案例研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并针对仙人洞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最后,指出本文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现代旅游既是一项收益可观的经济事、叱,又是一项舰模巨大的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因素的分析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因素分析 [摘要]中国山河锦绣,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构成了巨大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近十年来,旅游业在全球蓬勃发展,而壮丽旖旎的中国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计量经济研究,找出影响因素,从而对今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旅游收入国内旅游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 一、引言 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由于旅游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旅游者的主观需求因素,包括旅游者的收入情况和闲暇时间等;二是旅游资源的客观供给

因素,包括旅游资源及其设施、交通情况等。具体说来包括: (一)居民可支配时间增多 1999年9月,国家出台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根据这一放假办法,形成了三个各约一周的集中假期,即“春节”、“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集中的假日,使出游者实施的中长距离旅游有了时间保证,人们有可能走得更远,逗留得更久,去更多的旅游景点,享受更多的旅游经历,也支出更多的费用。“黄金周”使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加,在我国的国内旅游发展方面起着十分良好的作用。 (二)居民旅游观念的变化 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GDP指标越高,国民的富裕程度越高,消费观念越强。 (三)交通情况 随着经济的逐步增长,我国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铁路、公路的增多,条件的完善,使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居民也因此更乐于到各个地方旅游。 (四)旅游人数 旅游消费与旅游人数有着一定的关系:旅游人数越多,消费水平通常就越高。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外出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对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

科技对旅游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一.现代科技的进步是产生旅游活动的基础 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所产生,并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社会活动,它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表明了现代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了科学技术对发展现代旅游有推动作用,现代科技是产生旅游活动的基础,是现代旅游产业形成的必备条件之一。 1.科技创新改善了旅游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经济活力,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1960 年以后,世界旅游的最大特点是大众性和休闲性,这一特征的形成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旅游交通和旅游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如超音速飞机和高速列车的出现相对缩短了世界的空间距离,它们可以把人们快捷、舒适、安全地送到遥远的地方旅游;而高速公路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则改变了人们的旅游方式,现代汽车成为了人们短途旅游和休闲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旅游地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他们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了大量舒适、方便的吃、住、娱、游等的基础设施条件。 通过科技创新使经济迅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到国内、国外去旅游;而经济发展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旅游业中,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例如,丽江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就是紧紧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力量的结果。在玉龙雪山、束河古镇等景区、景点的规划和建设中,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现代服务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为游客提供了富有特色、舒适、方便的游、娱、吃、住、行的基础条件,从而保障了丽江旅游快速、平稳的发展。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出行旅游成为可能 闲暇时间是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和业余时间,它是旅游行为发生所必备的时间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管理、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得社会劳动生产率大

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相应的产生。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发展旅游业反过来又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但是从整体上讲,旅游业所影响的积极的一面,要远远大于消极的一面。正确认识旅游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努力抑制旅游业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业可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是指旅游业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并且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能够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能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的产业。从国际上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四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产业规模不断增大,对世界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加。到目前为止,国际旅游业仍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从我国看,旅游业在过去二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1998年旅游业被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旅游业可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 就是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一般认为,一产业的产值超过社会全部产值的5%就可以视为其为支柱产业。2005年,安徽旅游总收达365.3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0%。这就深刻说明,旅游经济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有效催你和带动包括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的发展。2011年的十一中秋黄金周,7天的旅游收入就达3008亿元,有力的带动了民航、铁路交通、城市出租车、餐饮和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一、二、三产业互相渗透合作,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旅游业是从接待入境旅游者起步的,早期的旅游形式是观光旅游,最早利用的是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奇山异水等传统旅游资源。随着我国入境旅游规模的急剧扩大,特别是国内旅游的崛起,旅游资源的概念大大扩宽。没有进过城的农村居民,视高楼大厦、商场马路为旅游资源;没有下过乡的城市居民,视农村风貌、

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的社会影响

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的社会影响 旅游的发展对区域的经济增长拥有巨大的贡献,也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当然,旅游的发展也同样影响着区域社会的发展。但是,事物的发展都带有两面性,旅游的发展不仅给区域的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对区域的开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就以哈尔滨为例,为了吸引游客,引进资金,当地政府会加大投入和力度,来建设和修善一些景区和美化环境,还会在道路、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改善,哈尔滨这些年的建设很不错,地铁马上就要投入运行了。这当然是好事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旅客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旅客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因而经常能看到旅客破坏环境的现象,每年冰雪节开幕后,总有人在观看的同时损坏冰雕、冰灯,还有些人不注重环保,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近年来,因旅游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颇多的,举办露营的地方土壤招破坏,农家乐等地方植物招踩踏,植物园等观赏到地方植物招采摘,举办水上运动的地方水体招污染等等现在,可见旅客的素质亟需提升。 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当地人民思想的开拓和提升,但同时可能使一些不好的思想观念传入,影响当地人原本的淳朴。以肇庆曾村为例,暑假的时候我们在那里支教,能深深的感受到由于旅客人数的增加,通过与旅客的交流学习,曾村当地人的思想观念更加开阔,他们变得更加与时俱进,懂得利用互联网直接与超市等合作,及时批量销售自己的商品,懂得利用淘宝等手段进行零售,以及适合城市旅客愉快休闲需要,开通直通车让他们进来举办农家乐等等。要知道在此之前,他们完全是依靠自己到市场去卖,等外面商铺进行收购,有时候就不得不亏本,所以旅游的发展确实开阔了他们的思想观念,融入互联网时代。但与此同时,曾有一部分曾村的村民也变得更加追逐金钱,由于游客增加,人手不够,他们选择让他们的孩子帮助其举办农家乐、引导旅客,让孩子放弃学业。此外,还有些孩子因为文化程度不够,跟旅客学起了脏话,出口成“脏”,甚至还引以为荣,从这个角度上看,旅游的发展也确实对使有些当地人失去了他们原有的淳朴,变得

综艺影视的发展为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影响 (1)

综艺影视的发展为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影响 目录 一、材料1:《爸爸去哪儿》带火亲子游 二、材料2:我国的影视旅游开发 三、材料分析 四、旅游者需求分析及经济行为 五、影视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5.1 影视旅游产品开发内容 1、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 2、旅游线路的设计与组合 5.2 影视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1、影视作品产生的轰动效应为开发前提的原则 2、丰富游客体验的原则 3、强调游客参与的原则 4、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影视旅游开发具体途径 1、提供明确鲜明的主题 2、提供暗示性线索 3、丰富影视旅游产品,重视影视体验 4、增强影视旅游的文化内涵 5、加强软硬件设计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6、旅行社主推 六、总结 一、材料1:《爸爸去哪儿》带火亲子游 法制晚报讯(记者王思思)近日,随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爆红,旅行社“嗅出商机”,纷纷趁机推出极具特色的相关亲子游线路。 记者了解到,除了已播的3个节目外景拍摄地成为最新亲子游线路外,境外的亲子游也增加了父子互动的亲子项目,让本是淡季的亲子游市场持续升温。“复制版”《爸爸去哪儿》线路上线

放羊、采摘、滑沙……电视节目中的一系列亲子活动,让不少年轻父母跃跃欲试。有嗅觉灵敏的在线旅游机构也趁势纷纷推出了相关的旅游线路,有的干脆直接在微博上打起了小广告。 昨日,记者在微博上看到,携程的官微置顶了一条“想亲子游跟随爸爸去哪儿美景走!”的微博,点击进去发现,携程搭建了一个“爸爸去哪儿”亲子游平台,里面不仅有目前播出的三个拍摄地的团队游线路,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推荐了中外多条亲子游线路。 携程工作人员说:“因为近期顾客咨询比较多,我们就策划了这个新的路线,也是应对市场需求。”记者看到,三条线路主要以当地两至三天游览为主,并不含北京往返目的地交通费用,不过,出发时长基本上和节目相同,游览项目也围绕着节目里去过的灵水村、沙坡头、普者黑天鹅湖,而在节目中出现的滑沙等项目也出现在旅游产品中,可以说是综艺节目的“复制版”。 不过,记者发现,本地旅行社针对《爸爸去哪儿》取景地的新开线路并不多。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表示,近期《爸爸去哪儿》虽然带火了亲子游长线,他们也想借机开辟北京周边的短线亲子游,不过在操作上仍有困难:“我们去灵水村考察过,这几个景点在以前都不是特别热门,当地的接待条件有限,我们还需要再观望一阵时间。” 父子亲子项目增多 对于那些无法出现在节目中的境外线路,各大旅行社也没有闲着,在以往传统的亲子游线路中也增加了适合父子的互动项目。 众信旅游直客营销中心副总监王振玥告诉记者,以往的亲子产品更多的是母亲陪伴孩子出游或者是全家出游的形式,而为了让父亲加入进去,旅行社也加入了不少探险式的亲子项目,“今年我们在澳洲的产品中特意增加了前往河塘抓泥蟹的亲子项目,不比《爸爸去哪儿》里的爸爸们去池塘捞鱼简单,此外也增加了在海水中喂食野生海豚的活动,而这种活动更适合父子参与”。王振玥表示,《爸爸去哪儿》在催热亲子出境游市场的同时,势必会力促新一轮亲子游产品升级趋势。 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预订情况看,亲子游增幅大约为20%。“目前是旅游淡季,这些亲子游产品目前只是零星的投入到旅游市场,预计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档期,将会有一系列的亲子特色行程的海外新年产品,以满足更多亲子游游客的需求。”相关负责人表示。 二、材料2:我国的影视旅游开发 [摘要] 影视旅游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对旅游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近年来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在介绍影视旅游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影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最新】

论文题目: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绪论:一个城市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对这个城市方方面面的发展产生积极 或消极的影响,引起一系列的变化,认识到这些变化的本质,会对城市在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有利于城市形成完整的旅游 产业体系。 关键词:旅游产业、经济、生态、文化 二、本论: (一)旅游产业的定义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一般是从国内旅游业开始,逐步向国际旅游业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经济建设需要外汇,大多是从国际旅游业开始发展的。国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是密切相联的统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二)旅游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1)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有效催你和带动包括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的发展。2011年的十一中秋黄金周,7天的旅游收入就达3008亿元,有力的带动了民航、铁路交通、城市出租车、餐饮和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已是不争的事实,它所具有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导向性功能也是不容置疑的。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史证明,凡是现代化国际性程度高的发达旅游城市,其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所占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在60%以上,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如香港特区为73.2%,新加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