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造等边三角形解决角度问题

构造等边三角形解决角度问题

构造等边三角形解决角度问题
构造等边三角形解决角度问题

相似三角形-构造相似辅助线双垂直模型

构造相似辅助线(1)——双垂直模型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2,1),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与线段OA的夹角是45°,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7.在△ABC中,AB=,AC=4,BC=2,以AB为边在C点的异侧作△ABD,使△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CD的长.

8.在△ABC中,AC=BC,∠ACB=90°,点M是AC上的一点,点N是BC上的一点,沿着直线MN折叠,使得点C恰好落在边AB上的P点.求证:MC:NC=AP:PB. 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的边OA在x轴上,边OC在y 轴上,点B的坐标为(1,3),将矩形沿对角线AC翻折B点落在D 点的位置,且AD交y轴于点E.那么D点的坐标为() A. B. C. D.

10..已知,如图,直线y=﹣2x+2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以AB为短边在第一象限做一个矩形ABCD,使得矩形的两边之比为1﹕2。求C、D两点的坐标。

6.答案:解: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过点A作AB⊥OA,交待求直线于点B,过点A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x轴于点C,过点B作BD⊥AC则由上可知:=90°由双垂直模型知:△OCA∽△ADB ∴ ∵A(2,1),=45°∴OC=2,AC=1,AO=AB ∴AD=OC=2,BD=AC=1 ∴D点坐标为(2,3)∴B点坐标为(1,3) ∴此时正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3x 第二种情况,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过点A作AB⊥OA,交待求直线于点B,过点A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y轴于点C,过点B作BD⊥AC 则由上可知:=90°由双垂直模型知:△OCA∽△ADB ∴

初中数学解题模型专题讲解4---角平分线 垂直构造等腰三角形

初中数学解题模型专题讲解 专题4 角平分线模型 模型模型 3 3 角平分线角平分线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AP⊥OP 于 P 点,延长 AP 交ON 于点 B。 结论:△AOB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证明模型证明:: 由已知可得AP⊥OP,BP⊥OP,OP=OP,∠POA=∠POB ∴△POA≌△POB ∴OA=OB ∴△AOB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分析 构造此模型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也可以得到两个全等 的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这个模型巧妙地把角平分线 和三线合一联系了起来。 模型实例 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A=90°,AB=AC,BD 平分∠ABC, CE⊥BD,垂足为 E。求证:BD=2CE。

证明:如图延长BA 、CE 交于 ∠ABE=∠CBE ,BE=B ∴RT △BEF ≌RT △BEC ∴CE=EF ∴CF=2CE 又∵∠ADB=∠CDE ∠DCE+∠CDE=∠ ∴∠ADB=∠F 又AB=AC ∴RT △BAD ≌RT △CAF ∴BD=CF ∴BD=2CE. 模型练习 1.如图,在△ABC 中,BE 求证:∠2=∠1+∠C。 证明:如图延长AD 交BC 交于点F 则有: BE=BE BEC DCE+∠F=90° CAF BE 是角平分线,AD⊥BE,垂足为 D。 于点F 则有

BD=BD ,∠ABD=∠ ∴RT △ADB ≌RT △FDB ∴∠2=∠BFD=∠1+∠ ∴∠2=∠1+∠C 2.如图,在△ABC 中,∠求证:BE= ?(AC-AB)。 ∠FBD FDB ∠C ∠ABC=3∠C,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BE⊥AD AD 于点 E。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解题技巧专题练习:等腰三角形中辅助线的作法

解题技巧专题:等腰三角形中辅助线的作法 ——形成精准思维模式,快速解题 ◆类型一利用“三线合一”作辅助线 一、已知等腰作垂线(或中线、角平分线) 1.如图,在△ABC中,AB=AC,AE⊥BE于点E,且∠ABE=∠ABC.若BE=1,则BC的长为________. 2.如图,在△ABC中,AC=2AB,AD平分∠BAC交BC于点D,E是AD上一点,且EA=EC,连接EB,求证:EB⊥AB. 二、构造等腰三角形 3.如图,在△ABC中,BP平分∠BAC,且AP⊥BP于点P,连接CP.若△PBC的面积为2,则△ABC的面积为() A.3 B.4 C.5 D.6 4.如图,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2CE.

◆类型二 巧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全等 5.如图,在△ABC 中,AC =BC ,∠C =90°,D 是AB 的中点,DE ⊥DF ,点E ,F 分别在AC ,BC 上.求证:DE =DF . ◆类型三 等腰(边)三角形中截长补短或作平行线构造全等 6.(2017·郑州校级月考)如图,过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E ⊥AC 于点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P A =CQ ,连 接PQ 交AC 于点D .若△ABC 的边长为6,则 DE 的长为【方法8】( ) A .2 B .3 C .4 D .不能确定 7.如图,在△ABC 中,AB =AC ,∠A =108°,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求证:BC =AB +CD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2 2.证明:过点E 作EF ⊥AC 于点F .∵EA =EC ,∴AF =FC =12 AC .∵AC =2AB ,∴AF =AB .∵AD 平分∠BAC ,∴∠BAE =∠F AE .又∵AE =AE ,∴△ABE ≌△AFE (SAS),∴∠ABE =∠AFE =90°,∴EB ⊥AB .

初二等腰三角形专题

等腰三角形专题复习 一、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0, —条边长是12,则另两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图,在RT^ABC中,/ ACBW ,AB=2BC 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 使得△ 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____________ 个。 5、已知0为等边△ ABD边BD的中点,AB=4, E、F分别为射线AB DA上一动点,且/ EOF=^ ,若AF=1,求BE的长 _________________ 。 二、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一一截长补短法 6、如图,在△ ABC中,AD为角平分线,且AC=AB+BD求证丁代 2 <:. 7、如图,已知W.W 1 2V,AC平分/ MA N MEC-A N C

&如图,△ ABC为等腰三角形,EC=ED, P为BD的中点,求证:AE=2PE. 三、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一一引平行线 9、如图,已知△ 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使AE=BD求证:EC=ED. 10、已知△ 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 B

11、△ 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BC上任意一点,/ ADE=60,边ED与/ ACB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E. (1) 求证:AD=DE. (2) 若点D在CB的延长线上,(1)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请画出图形,若成立,请给出证明, 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2、如图,BD平分/ ABC交AC于点D, E为CD上一点,且AD=DE,EF// BC交BD于F,求证: AB=EF. 四、等腰三角形中的“三线合一” (一)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题 AE=AC,EF// BC交AC于点F,求证:EC 平分/ DEF. 13、如图,AD是厶ABC的角平分线,且

一个可以从旋转角度(构造等边三角形)理解的好题及其解法(13)

题目 在凸四边形ABCD 中,60ABC ∠=?,AB BC =,30ADC ∠=?。 证明:222AD CD BD +=。 分析:待证结论让我们联想到勾股定理,需要通过添加辅助线将AD 、CD (作 为直角边)和BD (作为斜边)集中到一个直角三角形里。 图1 图2 证明1:如图1,过D 作DE DA ⊥,且使得ED CD =,连接AE 、CE 、AC 903060CDE ADE ADC ∠=∠-∠=?-?=? ∴CDE ?是等边三角形 ∴CE CD =,60DCE ∠=? 60ABC ∠=?,AB BC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C BC =,60BCA ∠=? ∴ACE ACD DCE ACD BCA BCD ∠=∠+∠=∠+∠=∠ ∴ACE ?≌BCD ?(SAS ) ∴AE BD = 在Rt ADE ?中,222AD ED AE += ∴222AD CD BD += 评注:意外的是,添加辅助线后原图回到了一个经典(老)问题的图上—两个有公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不看AD ,试试?)!另外,也可以按如下方式作辅助线:如图2,过D 作DE DC ⊥,且使得ED AD =,连接CE 、AE 、AC (过程基本同证明1,不赘述)。 D B B D B D

图3 图4 证明2:如图3,过C 作CE CD ⊥,且使得CE AD =,连接DE 、BE 360360BCE ECD BCD ABC ADC BCD BAD ∠=?-∠-∠=?-∠-∠-∠=∠ BC BA = ∴BCE ?≌BAD ?(SAS ) ∴BE BD =,CBE ABD ∠=∠ ∴60DBE ABC ∠=∠=? ∴DBE ?是等边三角形 ∴ED BD = 在Rt DCE ?中,222CE CD ED += ∴222AD CD BD += 评注:明白作辅助线的初衷和目的后,问题解决将得心应手,也可以按如下方式作辅助线:如图4,过A 作AE AD ⊥,且使得AE CD =,连接DE 、BE (过程基本同证明2,不赘述)。 后记:1、证明1的图可以看成以CD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CDE ,证明2的图可以看成以BD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DE ,你能理解为什么作等边三角形吗? 2、图1可以看成是将BCD ?绕点C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CE ?,图3可以看成是将ABD ?绕点B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CBE ?,你能理解为什么旋转60?吗?其实,从旋转的视角来看待本题,过程将十分简洁:如图3,将ABD ?绕点B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CBE ?,连接DE ,易知DBE ?是等边三角形,故ED BD =, 由于D C E D B E C E B C D B A B C A D B C ∠=∠+∠+∠=∠+∠+∠603090=?+?=?(凹四边形),所以2 2 2 CE CD ED +=,从而2 2 2 AD CD BD +=。 相关题目如图,在ABC ?中,90ABC ∠=?,AB CB =,45DBE ∠=?D 、E 是AC 上两点。试证明:222 AD CE DE +=。 请务必督促孩子今晚进行独立思考,下午辅导课时在黑板上已抄过B B

直角三角形典型例题总结

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典型例题 类型一、勾股定理的构造应用 例1、如图,已知:在中,,,. 求:BC 的长. 思路点拨:由条件,想到构造含角的直角三角形 总结反思: 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变式2】

类型二:方程的思想方法 例1、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C=90°,∠A=60°, ,求、、的值。 思路点拨:由,再找出、的关系即可求出和的值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B=90O ,CD ⊥AB 于点D ,若AD=8,BD=2, 求CD 的长度。 【变式2 】C A

类型三:转化的思想方法 我们在求三角形的边或角,或进行推理论证时,常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例1.如图所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 ,D 是斜边BC 的中点,E 、F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且DE ⊥DF ,若BE=12,CF=5.求线段EF 的长。 思路点拨:现已知BE 、CF ,要求EF ,但这三条线段不在同一三角形中,所以关键是线段的转化,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中线有特殊的性质,不妨先连接AD . 总结升华: 【变式1】如图,已知:,,于P . 求证:. 【变式2】如图,ADC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30=∠ABC , 求证:2 22BC AB BD +=

3. 类型五:利用勾理作长为 的线段 例1. 作长为、、的线段。 思路点拨:由勾股定理得,直角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等于 ,直角边为和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是,类似地可作D C B A

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解题策略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策略(3) 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解题策略 《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的作者马学斌 专题攻略 解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寻找分类标准,第二步列方程,第三步解方程并验根. 一般情况下,按照直角顶点或者斜边分类,然后按照三角比或勾股定理列方程. 有时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列方程更简便. 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常常和相似三角形、三角比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如果直角边与坐标轴不平行,那么过三个顶点作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可以构造两个新的相似直角三角形,这样列比例方程比较简便.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常常用到. 怎样画直角三角形的示意图呢?如果已知直角边,那么过直角边的两个端点画垂线,第三个顶点在垂线上;如果已知斜边,那么以斜边为直径画圆,直角顶点在圆上(不含直径的两个端点). 例题解析 例?如图1-1,在△ABC中,AB=AC=10,cos∠B=4 5 .D、E为线段BC上的两个动点, 且DE=3(E在D右边),运动初始时D和B重合,当E和C重合时运动停止.过E作EF//AC 交AB于F,连结DF.设BD=x,如果△BDF为直角三角形,求x的值. 图1-1 【解析】△BDF中,∠B是确定的锐角,那么按照直角顶点分类,直角三角形BDF存在两种情况.如果把夹∠B的两条边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来,分两种情况列方程就可以了.如图1-2,作AH⊥BC,垂足为H,那么H是BC的中点. 在Rt△ABH中,AB=10,cos∠B=4 5 ,所以BH=8.所以BC=16. 由EF//AC,得BF BE BA BC =,即 3 1016 BF x+ =.所以BF= 5 (3) 8 x+. 图1-2 图1-3 图1-4

构造正三角形巧解几何问题

构造正三角形巧解几何问题. 构造正三角形巧解几何问题 余凤冈 例1. 如图1,已知在△ABC中,AB=AC,∠BAC=80°,P为△ABC内一点,∠

PBC=10°,∠ACP=20°,求∠APB的度数。 图1 解:如图1,在△ABC的BC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BCD,连结AD 在△DBA和△CBP中 ∠DBA=∠DBC-∠ABC =60°-50° =10° 因为∠CBP=10° 所以∠DBA=∠CBP,

因为∠BCP=∠ACB-∠ACP =50°-20° =30° BDC 平分∠ DA显然. 所以,BDA=∠BCP所以∠BC =因为 BD )(ASA △DBA≌△CBP所以,=BPBA ABP是等腰三角形。即△ 所以

评注:考虑到作等边三角形后形成∠DBA=60°-50°=10°为证全等创造条件是本题的关键。 例2. 如图2,已知在△ABC中,AB=AC,∠BAC=100°,延长AB到D,设AD=BC,连接DC,求∠ACD的度数。 图2 AE ,连结BCE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BC的ABC,在△2解:如图 在△ACE和△CAD中, 因为∠ABC=∠ACB

∠ACE=∠ACB+∠BCE =40°+60° =100° 所以∠ACE=∠CAD 因为 AC=CA,CE=BC=AD 所以△ACE≌△CAD(SAS)故∠CEA=∠D 因为 AE平分∠BEC, 有 所以∠D=30° ∠ACD=180°-∠DAC-∠D

=180°-100°-30° =50° 例3. 如图3,已知在△ABC中,AB=AC,∠BAC=20°,在AB上取AD=BC,求的度数。ACD∠. 图3 解:在△ABC的BC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BCE,连结AE。 在△ACD和△CAE中, ABC∠

第27章.相似——专训2:巧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第27章.相似——专训2:巧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名师点金:解题时,往往会遇到要证的问题与相似三角形联系不上或者说图中根本不存在相似三角形的情况,做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是这类几何证明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常作的平行线有以下几种:(1)由比例式作平行线;(2)有中点时,作中位线;(3)根据比例式,构造相似三角形. 巧连线段的中点构造相似三角形 1.如图,在△ABC 中,E ,F 是边BC 上的两个三等分点,D 是AC 的中点,BD 分别交AE ,AF 于点P ,Q ,求BP :PQ : QD. (第1题 ) 过顶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2.如图,在△ABC 中,AC =BC ,F 为底边AB 上一点,BF :AF =3:2,取CF 的中点D ,连接AD 并延长交BC 于点E ,求BE EC 的值. (第2题) 3.如图,已知△ABC 中,AD 为BC 边上中线,过C 任作一条直线交AD 于E ,交AB 于F ,求证:AE :ED=2AF :FB . (第3题 ) 过一边上的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4.如图,在△ABC 中,AB >AC ,在边AB 上取一点D ,在AC 上取一点E ,使AD =AE ,直线DE 和BC 的延长线交于点P.求证:BP CP =BD EC . (第4题 ) 过一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5.如图,在△ABC 中,点M 为AC 边的中点,点E 为AB 上一点,且AE =1 4 AB ,连接EM 并延 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求证:BC =2CD. 作辅助线的方法一: (第5题①) 作辅助线的方法二: (第5题②) 作辅助线的方法三: (第5题③) 作辅助线的方法四: (第5题④)

八年级数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常用做法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常用做法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常与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在许多几何问题中,通常需要构造等腰三角形才能使问题获解。那么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呢?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1)依据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2)依据倍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 (3)依据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4)依据120°角或60°角,常补形构造等边三角形。 1、依据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例1:如图。△ABC中,AB=AB,E为AB上一点,F为AC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EF交BC于D,求证DE=DF. [点拔]:若证DE=DF,则联想到D是EF的中点,中点的两旁容易构造全等三角形,方法是过E或F作平行线,构造X型的基本图形,只需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 证明:过E作EG∥AC交BC于G ∴∠1=∠ACB,∠2=∠F ∵AB=AC ∴∠B=∠ACB ∴∠1=∠B ∴BE=GE ∵BE=CF ∴GE=CF 在△EDG和△FDC中 ∠3=∠4 ∠2=∠F GE=CF

∴△EDG≌△FDC ∴DE=DF [评注]:此题过E作AC的平行线后,构造了等腰△BEG,从而达到转化线段的目的。 2、依据倍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 例2:如图。△ABC中,∠ABC=2∠C,AD是∠BAC的平分线 求证:AB+BD=AB [点拔]:在已知条件中出现了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可延长CB,构造等 腰三角形,问题即可解决。 证明:延长CB至E,使BE=BA, 连接AE ∵BE=BA ∴∠BAE=∠E ∵∠ABC=2∠C, ∠ABC=∠E+∠BAE=2∠E ∴∠C=∠E AC=AE ∵AD平分∠BAC ∴∠1=∠2 ∴∠EAD=∠BAE+∠1=∠E+∠1=∠C+∠2=∠BDA ∴EA=ED ∵ED=EB+BD,EB=AB,AC=AE ∴AC=AB+BD [评注]: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了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转化倍角寻找等腰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讲解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会综合运用平面几何中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 2.会运用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直角除外)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 设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 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 ②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③边角之间的关系: ,,, ,,. ④,h为斜边上的高. 要点诠释: (1)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元素为定值(直角为90°),是已知值. (2)这里讲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指的是等式,没有包括其他关系(如不等关系). (3)对这些式子的理解和记忆要结合图形,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理解. 要点二、解直角三角形的常见类型及解法 已知条件解法步骤 Rt△ABC 两 边两直角边(a,b) 由求∠A, ∠B=90°-∠A, 斜边,一直角边(如c,a) 由求∠A, ∠B=90°-∠A, 一边一直角边 和一锐角 锐角、邻边 (如∠A,b) ∠B=90°-∠A, ,

一 角 锐角、对边 (如∠A ,a) ∠B=90°-∠A , , 斜边、锐角(如c ,∠A) ∠B=90°-∠A , , 要点诠释: 1.在遇到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时,最好是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草图,按题意标明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然后按先确定锐角、再确定它的对边和邻边的顺序进行计算. 2.若题中无特殊说明,“解直角三角形”即要求出所有的未知元素,已知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为边. 要点三、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 解这类问题的一般过程是: (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方向角等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 (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3)根据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元素(边、角)之间的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 (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拓展: 在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用到以下概念: (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字母表示. 坡度(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距离的比叫做坡度,用字母表示,则,如图, 坡度通常写成=∶的形式. (2)仰角、俯角: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中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如图.

相似三角形之常用辅助线

相似三角形之常用辅助线 在与相似有关的几何证明、计算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相似三角形,研究两条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者转移线段或角。而有些时候,这样的相似三角形在问题中,并不是十分明显。因此,我们需要 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进而证明所需的结论。 专题一、添加平行线构造“ A ”“X ”型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定理的基本图形: 例1、平行四边形ABCD中, E为AB中点,AF: FA 1 : 2,求AG GC

变式练习: 如图,直线交厶ABC的BC,AB两边于D,E,与CA延长线交于F,若—;;=2,求BE:EA的比 值. 例3、BE^ AD,求证:EF- BO AC- DF 变式练习: 已知在△ ABC中,AD是/ BAC的平分线.求证: AB BD AC CD BD 例2、如图,直线交△ ABC的BC,AB两边于D,E,与CA延长线交于F,若 - DC FC =2,求BE:EA的比值. FA (本题有多种解法,多想想)

变式1、如图,△ ABC中,AB

说明:此题充分展示了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形的方法和技巧?在解题中方法要灵活,思路要开阔. 总结:(1)遇燕尾,作平行,构造.字一般行。 (2)引平行线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点:一般选已知(或求证)中线段的比的前项或后项,在冋一直线的线段的端点作为引平行 线的点。 2)引平行线时尽量使较多已知线段、求证线段成比例。 专题二、作垂线构造相似直角三角形 基本图形 例1、如图, ABC 中,AB AC, BD AC,那么BC22CA CD吗?试说明理由?(用多种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常见途径(新)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常见途径 等腰三角形是研究几何图形的基础,因此在许多几何问题中,常常需要构造等腰三角形才能使问题获解,那么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呢?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利用角平分线+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角平分线和平行线时,我们就可以寻找到等腰三角形.如图1①中,若AD 平分∠BAC ,AD ∥EC ,则△ACE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1②中,AD 平分∠BAC ,DE ∥AC ,则△ADE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1③中,AD 平分∠BAC ,CE ∥AB ,则△ACE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1④中,AD 平分∠BAC ,EF ∥AD ,则△AGE 是等腰三角形. 例1 如图2,△ABC 中,AB =AC ,在AC 上取点P ,过点P 作EF ⊥BC ,交BA 的延 长线于点E ,垂足为点F .求证:.AE =AP . 简析 要证.AE =AP ,可寻找一条角平分线与EF 平行,于是想到AB =AC ,则可以作AD 平分∠BAC ,所以AD ⊥BC ,而EF ⊥BC ,所以AD ∥EF ,所以可得到△AEP 是等腰三角形,故AE =AP . 例2 如图3 ,在△ABC 中,∠BAC 、∠BCA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DE ∥AC ,分别交AB 、BC 于点 D 、 E .试猜想线段AD 、CE 、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猜想 C A B E D O 图3 图4 F C D E B A M 图2 F B A C D P E 图1 ① D ② C D C ④ F C D

理由. 简析 猜想:AD +CE =DE .理由如下:由于OA 、OC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DE ∥AC ,所以△ADO 和△CEO 均是等腰三角形,则DO =DA ,EC =EO ,故AD +CE =DE . 例3 如图4,△ABC 中,AD 平分∠BAC ,E 、F 分别在BD 、AD 上,且DE =CD ,EF =AC .求证:EF ∥AB . 简析 由于这里要证明的是EF ∥AB ,而AD 平分∠BAC ,所以必须通过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这样就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了,于是DE =CD 的提示下,相当于倍长中线,即延长AD 至M ,使DM =AD ,连结EM ,则可证得△MDE ≌△ADC ,所以ME =AC ,又EF =AC ,∠M =∠CAD ,所以∠M =∠EFM ,即∠CAD =∠EFM ,又因为AD 平分∠BAC ,所以∠BAD =∠EFD =∠CAD ,所以EF ∥AB . 二、利用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角平分线和垂线时,我们就可以寻找到等腰三角形.如图5中,若AD 平分∠BAC ,AD ⊥DC ,则△AEC 是等腰三角形. 例4 如图6,已知等腰R t△ABC 中,AB =AC ,∠BAC =90°,BF 平分∠ABC ,CD ⊥BD 交BF 的延长线于D .求证:BF =2CD . 简析 由BF 平分∠ABC ,CD ⊥BD ,并在图5的揭示之下,延长线BA 、CD 交于点E ,于是△BCE 是等腰三角形,并有ED =CD ,余下来的问题只需证明BF =CE ,而事实上,由∠BAC =90°,CD ⊥BD ,∠AFB =∠DFC ,得∠ABF =∠DCF ,而AB =AC ,所以△ABF ≌△ACE ,则BF =CE ,故BF =2CD . 三、利用转化倍角,构造等腰三角形 E 图5 A B C D 图6 B F D E C A

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类相似

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类相似 中考要求 重难点 1.相似定义,性质,判定,应用和位似 2.相似的判定和证明 3.相似比的转化 课前预习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相似三角形的由来,那你是否知道其他跟金子塔有关的不可思议的事实呢? 不仅建造金字搭的技术中,表现了古埃及人的非凡的数学天才;而且,它本身的许多数据,也说明了古埃及人的数学才华,巧夺天工,比如,胡夫金字塔底面周长365米,恰好是一年的天娄;周长乘以2,正是赤道的时分度;搭高乘以10九次方,正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周长除以塔塔高的2倍,正是圆周率3.1415926……;塔的自重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是地球的重量;塔里放置的棺材內部尺寸,正好是几千年后希腊数学家华连哥拉斯发现华连哥拉斯数——345 ∶∶. 数学的趣味是无法言语的,同学们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题精讲 模块一 平行线类相似问题 平行线类相似的基本模型有 ?模型一、二类综合题 【例1】 如图,在ABC △中,M 是AC 的中点,E 是AB 上一点,且1 4 AE AB = ,连接EM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D ,则 BC CD =____ ___. M E C B A 【难度】3星 【解析】先介绍常规的解法: B C F E D M A B C F E D M A 如图,过点C 作DE 或AB 的平行线均可,不妨以左图为例来说明. 过点C 作//CF DE ,交AB 于点F . ∵AM MC =,//CF DE ∴AE EF = ∵14AE AB = ∴2BF EF = ∵//CF DE ∴ 2BC BF CD EF == 当然,过点M 、点E 作适当的平行线,均可作出此题,这里不再给出.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做法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做法 吕海艳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常与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在许多几何问题中,通常需要构造等腰三角形才能使问题获解。那么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呢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1)依据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2)依据倍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 (3)依据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4)依据120°角或60°角,常补形构造等边三角形。 1、依据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例1:如图。△ABC中,AB=AB,E为AB上一点,F为AC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EF交BC于D,求证DE=DF. [点拔]:若证DE=DF,则联想到D是EF的中点,中点的两旁容易构造全等三角形,方法是过E或F作平行线,构造X型的基本图形,只需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 " 证明:过E作EG∥AC交BC于G ∴∠1=∠ACB,∠2=∠F ∵AB=AC ∴∠B=∠ACB ∴∠1=∠B ∴BE=GE ∵BE=CF ∴GE=CF 在△EDG和△FDC中 ∠3=∠4 ∠2=∠F

( GE=CF ∴△EDG≌△FDC ∴DE=DF [评注]:此题过E作AC的平行线后,构造了等腰△BEG,从而达到转化线段的目的。 2、依据倍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 例2:如图。△ABC中,∠ABC=2∠C,AD是∠BAC的平分线 求证:AB+BD=AB [点拔]:在已知条件中出现了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可延长CB,构造等腰三角形,问题即可解决。 证明:延长CB至E,使BE=BA, 连接AE ( ∵BE=BA ∴∠BAE=∠E ∵∠ABC=2∠C, ∠ABC=∠E+∠BAE=2∠E ∴∠C=∠E AC=AE ∵AD平分∠BAC ∴∠1=∠2 ∴∠EAD=∠BAE+∠1=∠E+∠1=∠C+∠2=∠BDA ∴EA=ED ∵ED=EB+BD,EB=AB,AC=AE ∴AC=AB+BD …

初二数学培优之直角三角形

初二数学培优之直角三角形 阅读与思考 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三角形,有以下丰富的性质: 角的关系:两锐角互余; 边的关系: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边角关系:30o 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这些性质广泛应用于线段计算、证明线段倍分关系、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等方面. 在现阶段,勾股定理是求线段的长度的主要方法,若图形缺少条件直角条件,则可通过作辅助垂线的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定理的应用创造必要条件;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过代数方法计算,也是证明两直线垂直的一种方法. 熟悉以下基本图形基本结论: 例题与求解 【例l 】(1)直角△ABC 三边的长分别是x ,1x 和5,则△ABC 的周长=_____________.△ABC 的面积=_____________. (2)如图,已知Rt △ABC 的两直角边AC =5,BC =12,D 是BC 上一点,当AD 是∠A 的平分线时,则CD =_____________. D C (太原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于(1),应分类讨论;对于(2),能在Rt △ACD 中求出CD 吗?从角平分线性质入手. 【例2】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点A ,B ,C ,都在方格线的交点,则∠ACB =( ) A.120° B.135° C.150° D.165°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方格纸有许多隐含条件,这是解本例的基础. 【例3】如图,P为△ABC边BC上的一点,且PC=2PB,已知∠ABC=45°,∠APC =60°,求∠ACB的度数. B C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不能简单地由角的关系推出∠ACB的度数,综合运用条件PC=2PB及∠APC =60°,构造出含30°的直角三角形是解本例的关键. 【例4】如图,在△ABC中,∠C=90°,∠A=30°,分别以AB,AC为边在△ABC的外侧作等边△ABE和等边△ACD,DE与AB交于F,求证:EF=FD. B A C (上海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已知FD为Rt△FAD的斜边,因此需作辅助线,构造以EF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证明. 【例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30°,∠ADC=60°,AD=CD,求证:222 += BD AB BC B (北京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由待证结论易联想到勾股定理,因此,三条线段可构成直角三角形,应设法将这三条线段集中在同一三角形中. 【例6】斯特瓦尔特定理:

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题

构造直角三角形巧解题 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清河学校 张海生 256500 有些几何题,若能仔细观察、把握特征、抓住本质、恰当地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行转化,就会收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例介绍构造直角三角形解题的若干常用方法,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利用已知直角构造直角三角形 例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060,∠B=∠D=090,AB=2,CD=1.则BC 和AD 的长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解析:考虑到图中含有090和060的角,若延长AD 、BC 相交于E ,则可以构造出Rt △AEB 和Rt △CED ,易知∠E=030,从而可求出DE=3,AE=4,BE=23,故AD=4-3,BC=23-2. 二、利用勾股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 例2: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B=AD=8,∠A=060,∠ADC=0150,已知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3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解析:四边形ABCD 是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要求其面积,可设法变成特殊的三角形求解.连接BD ,则△ABD 是等边三角形, △BDC 是直角三角形,由于AB=AD=BD=8,,求△ABD 的面积不难解决,关键是求△BDC 的面积.可运用周长和勾股定理联合求出DC ,从而求出△BDC 的面积. 解答:连接BD.∵AB=AD ,∠A=060,∴△ABD 是等边三角形. ∴∠ADB=060,BD=AD=AB=8. 因为∠ADC=0150,∴∠BDC=090, 故△BDC 是直角三角形, 因为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32, AB=AD=8, ∴BC+DC=32-16=16,BC=16-DC. 在Rt △BDC 中,222BC DC BD =+, 即()222168DC DC -=+.解得DC=6. ∴248621=??=?B DC S .用勾股定理求出等边△ABD 的高为3482 3=?. 3163482 1=??=?A B D S .∴24316+=+=??B DC A B D A B CD S S S 四. 说明:⑴求不规则的图形面积应用割补法把图形分解为特殊的图形;⑴四边形中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⑶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的高为a 23,面积为24 3a . 三、利用高构造直角三角形 例3:如图3,等腰△ABC 的底边长为8cm ,腰长为5cm ,一动点P 在底边上从B 向C 以0.25cm/s 的速度移动,请你探究:当P 运动几秒时,P 点与顶点A 的连线PA 与腰垂直. 解析:本题是一道探究性的动态问题,假设P 在某一时刻有PA ⊥AC ,此时P 点运动了几秒,这是解决问题的着手点.设BP=x ,PC=8-x ,在Rt △PAC 中,由于PA 不知道,无法建立关系式.考虑△ABC 是等腰三角形,如作底边上的高AD ,则可用x 的代数式表示AP ,用勾股定理便可求出x ,进而求出运动时间.当P 点运动到D 与C 之间时,也存在AP ⊥AB 的情况,故要分类 讨论. 解答:作底边BC 的高AD ,则AD ⊥BC ,垂足为D. 设BP=xcm ,PA ⊥AC. 图1 图2 图3

探究运用等边三角形解题的方法(宝石)

探究运用等边三角形解题的方法 初二(11)班王炳轩再有些几何题里,往往只给出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和几个角的度数,就要求求出一个毫不相干的角的度数,让很多同学没有思路,殊不知,如果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就能将问题迎刃而解,下面让我们来通过一道例题探究一下吧! 例题. 如图,△ABC中,AC=BC,∠C=20°,M在线段AC上,N在BC 上,且∠BAN=50°,∠ABM=60°。 求:∠NMB度数? 证明:作∠NBD=60°,交AC于D,连接DN。 ∵∠C=20°,AC=BC ∴∠BAC=∠ABC=80°

∵∠NBD=60° ∴∠ABD=20° ∵∠BAC=80° ∴∠BAD=∠BAC=80° ∴AB=DB ∵∠BAN=50°,∠ABC=80° ∴∠ABN=∠BAN=50° ∴AB=BN ∵∠BAC=80°,∠ABM=60° ∴∠BMD=180°-80°-60°=40° ∴∠BMD=∠DBM=40° ∴DM=DB=DN ∵∠CDN=180°-∠ADB-∠BDN=40° ∴∠DMN=70° ∵∠BMD=40° ∴∠NMB=30° 思考过程 这道题给出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同时也给出了三个角度。再看看题目的问题:求∠NMB,我想到了要通过大角减小角(∠DMN-∠NMB)的方式来求出∠NMB的度数。再观察△ABN,通过见到的计算就能得出他是一个等腰三角形,AB=BN,并且还能求出∠MBN=20°。这样一来我就发现,只要以BN为一边构造一个交AC的等边三角形,就能将

一组宝贵的相等线段AB=DN倒到AC上去,还能与∠NMB建立关系,是怎么回事呢? 且听我一一道来:作∠NBD=60°,交AC于D,连接DN。这时可以求出∠ABD=20°,得到△ABD是等腰三角形,又可以证出△BDN是等边三角形,还可以得到∠DBM。这时再观察与∠NMB有关的△BMD,它的一条边是BD,很快我们就能发现△BMD也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而那对等边就和BD有关,是DM=BD。以为BD边在等边三角形△BDN中,所以MD又和DN相等,△MDN又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这时候,就可以用文章开头提到的“大角减小角”(∠DMN-∠NMB)的方法来求角了,大角(∠DMN)等于70°,小角(∠NMB)等于40°,两个角一相减,就轻松得出了∠NMB。 总结 这道题是一道典型的利用等边三角形连接相等线段并求角的题目,从题目的条件中我们已经能得到很多角度,这时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这些角度将已知和问题联系起来,再构造出辅助线。这是我们就会发现这条辅助线和另一条边只要再添一条线就能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所谓的构造等边三角形不是一下子就构造出两条边,而是构造出一条边后再根据需要添加一条边。像这样的例题还有很多,在下一篇文章?再探究运用等边三角形集解题的方法?中,我们还会研究更多的例题。

平行线角平分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专题

龙文教育 个性化辅导教案讲义任教科目: 授课题目: 年级: 任课教师: 授课对象: 武汉龙文个性化教育 常青二校区 教研组组长签字: 教学主任签名: 日期:

武汉龙文教育学科辅导讲义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课 型 使用教具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参考教材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一 由课本例题引入 1 近几年中考题往往由平行线,角平分线来推证同一三角形两个角相等, 从而推证两边相等。或者由其中两个条件推证另一个条件 例 (1)AD 是 ABC 的外角平分线,(2)AD // BC (3) 求证: ABC 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讨论 想一想 能不能由(1)(3)证明(2) 或者(2)(3)证明(1)? 变式(2012京门) 已知:如图7-9,在ΔABC 中,CE 是角平分线,EG ∥BC ,交AC 边于F ,交∠ACB 的外角 (∠ACD )的平分线于G ,探究线段EF 与FG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时间分配及备注

E F C B A D 2试一试 1、 (2011)如图,AC 和BD 相交于O ,且AB ∥DC ,OA=OB, 求证:OC=OD. 2.(2012)如图,△ABC 中,AM ,CM 分别是角平分线,过M 作DE ∥AC 求证:AD+CE=DE 3.(2012)如图,∠AOB=30°,OC 平分∠AOB ,CD ⊥OA 于D ,CE ∥AO 交OB 于E CE=20cm ,求CD 的长。 4.(2012)如图,△ABC 中,∠A =36°,AB =AC ,BD 平分∠ABC ,DE ∥BC ,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2012北京)、如右图:∠DAE=∠ADE=15°,DE∥AB,DF⊥AB,若AE=8,则DF 等于( ) A.5 B.4 C . 3 D .2 O D C B A A E B C D 第16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