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网络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参评论文

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作者:郑田薇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是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计划安排,理论教学课时只占总课时的一半,而信息素养教学计划往往只有几个课时。在短短的几个课时内如何才能使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得到根本提高?本文针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职业技术学院的课时计划,采用6-3-3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授课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索。通过两轮教学试验,效果良好。

【关键词】职业院校信息素养教学创新课件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一、存在问题

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的特点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基础的技能实践教育和围绕专业技能开设的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所以,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由于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实践教育轻理论教育的思想,尤其对信息素养课的教学内容普遍不了解,所以对信息素养课就更不感兴趣,新开课到课率很低。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学生不愿上课的原因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教”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外加一身粉笔灰”的落后教学手段不能让学生感兴趣。

2、教材的编制滞后:由于职业技术院校教学的特点,学校能给信息素养课的教学课时往往都比较少,笔者所在的院校仅给8个学时(本科院校一般为32课时以上)。超微型课程造成教师无法系统地讲授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格式化:信息素养课属公共课部分。公共课教材的内容具有公共性,教师在讲授时不能将教材的“共性”与听课学生专业的“个性”结合,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只讲授“概念”、“定义”,不讲应用、照本宣科的陈旧教学方式,学生也不感兴趣。

“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突出特点):

1、理论基础差: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入学时录取分数线较低,表明他们的理论基础不扎实。对一些理论性的定义、概念听不懂,造成学生对纯理论的教学不感兴趣。

2、知识层次差距大:随着学校生源地不断扩大,同一班级学生来自不同省份,造成知识层次不断扩大。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点理解能力也不同,造成一些“吃不饱”的学生感到厌烦,一些“吃不了”学生感到畏惧。

3、爱动不爱静: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与本科生相比,具有明显的“爱动”不“爱静”的特点,一节课全部讲授理论课,学生会感到乏而无味不感兴趣。

4、动手能力强:很多学生是网络游戏高手、聊天高手、论坛版主,但大多数学生对电脑及网络的应用仅仅是为了娱乐,却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

二、思路与对策:采用6-3-3的教学方式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讲授信息素养课时,紧紧抓住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普遍“爱动”对上网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优点,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探索,采用了6-3-3的教学方式。

“6”指6个课件: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了不同内容的6个教学课件。

针对一年级同学刚进校,非常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普遍不会利用高校图书馆的问题,着重讲授课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课件《中文工具书使用指南》,强调养成良好的利用图书馆习惯的重要性。达到学会、利用图书馆的参考书来扩展专业知识的目的。

根据二年级的学生即将为自己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并开始为就业做准备,要求学生掌握、利用电子资源。重点讲授课件《数字资源检索入门》、课件《网络信息的检索》、课件《中文数据库的使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文献的

分类及用途,学会使用十大信息源,建立终身学习的概念。达到在择业以及就业后不断利用信息资源来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目的。

根据三年级部分学生准备撰写毕业论文,为学生独立写作毕业论文做准备,着重讲授课件《信息利用与论文写作》等内容。力图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学会写论文的基本方法。

第一个“3”指3个结合:在授课中要达到三个结合:

(1)、讲授的内容与学生希望得到的知识相结合;

(2)、讲课过程中所有举例尽量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3)、所有授课内容要与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相结合。

第二个“3”指3个感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争让学生达到三个感兴趣,一是在教学方法上使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从普通教室上课改为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用多媒体教学;

二是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感兴趣,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代替“一言堂”,在90分钟的授课时间内,前60分钟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知识点,后30分钟结合前面讲授的内容拟出题目,让学生当堂在网络上操作。即:每单元的授课内容理论授课和实训按2:1划分,理论讲完,当堂操作,达到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三是在教学内容上使学生感兴趣,根据学生不同年级、对知识具有不同需求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课件设计,在讲授内容中尽量与学生的就业、未来工作中如何获取信息来帮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相结合。

三、创新的成果与体会

根据教学的实践,我们把职业技术院校信息素养课的教学内容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6个层次的课件设计,内容如下:

本课件的可操作性还在于这6个课件既可单独作为讲座使用,也可作为系列课件讲课使用,内容相对独立又互相承接,共同组织了一个完整、系统的资源利用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把重点放在电子资源的使用上,8个学时还是可以的;但如果比较系统地修完信息素养课,至少需要12个学时。所以该课程课件是按12学时设计的,同时需要增加2个小时的考试时间,(让学生用Email

方式给老师交考题,学生交试卷的比例高达96%以上)。学校下拨课时量时可掌握在12-16个学时之间,学分可控制在0.5个学分或1.0个之间。

更使我们感到欣慰的上述6个课件的教学内容如用传统方法教学是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其中的概念及定义更让学生觉得枯燥难学。但由于该课件的图文并茂,内容新颖,紧跟时代发展,使学生从不理解为什么开这门课,不愿意上这门课到早早地就挤在教室门前等着上这门课,学生的到课率达95%以上。尤其是开始时拒绝上这门课的计算机系的学生在学习体会中写到:“原以为计算机已经学了九成,上了这门课才知道计算机竟然还有这么多东西没有学,这门课让我认识到就算走上社会也不要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就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还有的同学写到:上了这门课才知道世界的宽广,才知道什么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在这里我说一声谢谢!老师您辛苦了。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老师友好的态度上,笔者发现仅仅几个学时,该课件不但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组织、与创新信息的能力,而且明显地改善了“教”与“学”的关系。

周济部长说:“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笔者所在院校学生规模超过上万人,专业达38个。我们在连续两个学年中,在26个班级、1390个学生的教学中连续使用过上述《中文工具书使用指南》、《数字资源检索入门》、《网络信息的检索》、《中文数据库的使用》等四个CAI课件。其中课件《中文工具书使用指南》获得海南省第十二届多媒体教材三等奖。通过两轮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创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了教师观念的转变,而且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对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根本意义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静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丁传奉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 (3)张永忠数字图书馆操作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ziwei0903@https://www.doczj.com/doc/1413413575.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