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热舒适区的实验研究

人体热舒适区的实验研究

人体热舒适区的实验研究
人体热舒适区的实验研究

人体皮肤

人体皮肤 皮肤覆盖于体表,面积约为1.5~2.0m,厚度1—4mm,其重量占体重的16%左右。皮肤中有毛发、汗腺、皮脂腺和指(趾)甲等附属器。皮肤的颜色因人而异,黑色的深浅由黑色素颗粒的多少决定,黄色的浓淡与角质层的厚薄有关,而微血管分布的疏密及血流量决定了红色的隐现。 皮肤是反应人体整体健康的一面“镜子”,判断皮肤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皮肤的色泽、光洁度、纹理、湿润度、弹性和皮肤的功能。 一、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附属器组成。 表皮 表皮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内无血管,血液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其下的基底膜带进入表皮,表皮中的代谢产物又可以通过基底膜带进入真皮。正常情况下,基底膜带限制分子量大于40000的大分子通过。但在发生损伤时,炎症细胞、肿瘤细胞和其他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基底膜带。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真皮和表皮可以发生分离,形成表皮下水疱或大疱。 表皮由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组成。 1.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由基底面向游离面分为5层结构: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从基底层到角质层是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向表面逐层推移和脱落的动态变化过程。角质层的细胞不断脱落即形成的皮屑,基底层的细胞不断增殖分化补充,以保持表皮的正常厚度。表皮的更新周期一般为3~4周。 2.非角质形成细胞: 包括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默克尔细胞三种。黑素细胞内含黑素颗粒,是决定皮肤颜色的主要成分。它还能吸收和散射紫外线,保护深层细胞免受损伤。朗格汉斯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默克尔细胞则可能是一种与感觉相关的细胞。 真皮 真皮位于表皮深层,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乳头层借基底膜与表皮相连,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游离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 网状层位于乳头层下方,是真皮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状层内有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交织成网,其间含有许多弹力纤维,使皮肤既具韧性,又有弹性。此层还有较多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毛囊、皮脂腺、汗腺也位于该层。此层还有较多环层小体(一种神经感受器)。随着年龄的增加,胶原纤维的数目逐渐减少,皮肤将出现皱纹。 皮下组织

人体皮肤常识

人体皮肤常识 一、表皮 表皮是上皮组织,它与外界接触最多,又是与化妆品关系最密切的部位。从基底层到表面可分为五层,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1、基底层:是表皮的最底层,借基膜与深层的真皮相连。基底层细胞皆附在基底膜上,它是表皮中唯一可以分裂复制的细胞,并可以直接摄取微血管内的养分,以补充细胞分裂复制之所需。基底层是一层矮柱状上皮细胞。细胞较小、排列整齐,核呈卵圆形,胞质中常含有黑色素颗粒。矮柱状上皮细胞之间有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略呈圆形,有树枝状突起,胞核较小,能产生黑色素颗粒。黑色素颗粒的多少与皮肤颜色的深浅有关。黑色素颗粒能够吸收紫外线,使深层组织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害。基底层的细胞分裂比较活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向浅层推移,以补充衰老、脱落的角质细胞。因此,也称生化层。 2、棘层(棘细胞层):位于基底层的浅面,由4-10层多边形细胞组成,细胞较大,由许多棘状突起,胞核呈圆形。较老的细胞往上送达棘细胞层。在这儿他们会扩大呈扁平状,并长出棘状物,以便牢固地攀靠在一起。 3、颗粒层:位于棘层的浅面,由2-3层梭形细胞组成。胞质中有大小不等的透明角质颗粒。普通染色呈强嗜碱性,胞核较小,染色较淡。老化的细胞继续被推送到颗粒层里。至此,细胞内已充满着含角质素的颗粒。随着角质素的增加,细胞会逐渐地角质化而死亡。 4、透明层:位于颗粒层的浅面,由2-3层无核的扁平细胞组成。胞质中含有嗜酸性透明角质,它由颗粒层细胞的透明角质颗粒变性而成。 5、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浅层,由几层到几十层扁平无核角质细胞组成,细胞质内充满嗜酸性的角蛋白,对酸、碱,摩擦等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角质层的表面细胞常呈小片脱落,形成皮屑。角质层是表皮的最上层,由已经完全角质化的死细胞所构成的。这些紧密相连的死细胞,构成了最重要的保护屏障层。 角质层内常有由皮脂腺分泌,用来防止皮肤脱水的皮质通过。角质层会不断地接受那些刚死亡的细胞,但它的厚度却始终维持不变,这是因为角质层细胞会不断脱落的缘故。在那些经常摩擦的部位(手掌、脚掌),角质层会加厚而形成茧。

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调节

3---6-2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调节(一般) 一、单选题 1.人体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从下列哪些物质中直接获得氧气和养料()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血液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下列有关调节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环境的稳态是多个器官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D.内环境的稳态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3.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 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B. 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 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 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和体液调节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和O2 D.氨基酸 6.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的参与的阶段有两次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⑤ ⑥D.①③⑥ 7.下列关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例如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理是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 B.成人的血浆正常pH为~,在剧烈运动时,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组织有下丘脑和甲状腺 D.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的温度和湿度 8.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若靶细胞是肾小管细胞,则②是抗利尿激素 B. 参与②调节过程的激素有生长激素、胰岛素、各种促激素和促激素释放激素等 C. 若该图表示渗透压调节过程,则只有图中的②、③过程,无①过程 D. 靶细胞和神经元中的液体环境不属于内环境 二、多选题(题型注释) 9.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因而生长素是种高效的酶

高二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章末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B.纤维素、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1.D 解析:血红蛋白属于红细胞的组成成分,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因此只有D项中的物质全是内环境成分。 2.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C 解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根据人体的组织结构特点可知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内邻血浆,外邻组织液,故其内环境是②;同理可知,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④。 3.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 3.B 解析:唾液腺、胃腺、肠腺分泌的消化液排入消化道,肾上腺、甲状腺、垂体、睾丸、卵巢、胰岛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到血浆,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物排放到皮肤外。 4.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4.C 解析: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肺泡腔内的气体、小肠腔内的消化液和膀胱腔内的尿液,都属于人体细胞的外界液体。 5.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主要由于() A.淋巴管处发炎,管壁细胞大量凋亡 B.淋巴回流受阻,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血量增加

(二年级)人体的皮肤

《人体的皮肤》活动方案 人体的皮肤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皮肤的主要功能和保持皮肤清洁对健康的意义。 2、教育学生经常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保持皮肤清洁的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保持皮肤清洁的卫生习惯。 教学辅助: 多媒体、挂图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引出本课内容。 “人体的表面包裹着一道防线,时刻抵抗着外界有害因素和各种致病微生物的进犯,它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用眼看,用手摸自己的皮肤,谈感觉。 2、皮肤的功能,教师通过挂图讲解: ⑴保护身体:皮肤肩负着整个机体的保护重任,它包裹在身体表面,时刻抵抗着外界有害因素和各种致病微生物的进犯。我们的皮肤中有一种黑色素,如果遇到过多过强的紫外线照射,这种黑色素就增加,皮肤就会变黑,以防止过多的紫外线射入体内; ⑵调节体温:毛孔开合。我们的体温总是保持在三十六摄氏度到三十七摄氏度之间; ⑶感觉:神经末梢在皮肤上装有很多“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小的根本看不见,却能如实的向大脑报告所接触到的各种感觉如冷、热、痛、痒; ⑷分泌油脂,滋润皮肤和毛发;排泄与吸收; ⑸再生和修复,使伤口愈合 3、学生讨论。 ⑴为什么要保持皮肤清洁? ⑵怎样保持皮肤清洁? 4、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予以纠正补充。 ⑴皮肤与外界接触极广,尤其是手上经常有病毒病菌,所以要勤洗手、勤剪指甲。皮肤

尽管能分泌杀死细菌的酸性物质,但不洗澡会使皮肤酸臭,加上汗腺分泌物、脱落后细胞成分和灰尘会产生不良气味,这就要求我们勤洗澡、勤换衣服; ⑵怎样保护皮肤:经常锻炼,夏季游泳,冬季户外活动,注意保暖防寒、防晒、防烫伤擦伤、保持清洁,避免碰破擦伤等。 5、结合实际,说明滥用化妆品不利于皮肤健康。 6、请个别同学通过今天所学的知识谈亲身体验。 三、课堂总结。 课后思考怎样护理皮肤? 板书设计: 人体的皮肤 1、皮肤的功能 保护调节体温感觉滋润 排泄吸收再生修复 2、怎样保护皮肤 《人体的皮肤》总结 “爱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是我们每个人坚守的诺言。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中,时刻的提醒着我的诺言。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天气闷热,我在广场乘凉,路过垃圾箱的外边,当时我没注意,继续往前走,“妈妈这个哥哥乱扔垃圾,不爱护卫生,一个稚嫩的声音如同六月的惊雷划破了天空,在我的耳旁响起,我尴尬的转过身,看到孩子的小手正拿着我扔出的瓶子扔进垃圾箱的时候,当孩子的母亲一边露出对孩子赞赏的目光,一边向我微笑的时候,我的脸红了。 现在的新民,处处可以看到许多美好的人和事: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的哥哥姐姐,有扶老人过马路的热心人,还有交通警察指挥秩序,还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志愿者奔赴灾区抢险救灾,为灾区捐钱捐物。。。。。这一切的一切感动着我们,我为我是一个新民人感到骄傲与自豪。小朋友们,“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叔叔阿姨都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小朋友也不能落下。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里,我们小朋友行动起来了,拾捡果皮纸削、清理城市牛皮癣、消除非法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第四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一人体的热湿生理 食物?分解氧化?热量 人体的基本生理要求:维持体温基本恒定 代谢率:人体新陈代谢反应过程中能量释放的速率。 1、基础代谢率 BMR的变化范围:10-15%,超过20%为病态 2、人体的能量代谢率 与肌肉的活动强度、环境、性别、年龄、神经的紧张程度、进食后时间的长短等有关系。其中肌肉活动强度对代谢率起决定的影响 3、人体温度 (1)核心温度:直肠最接近 (2)外层温度:皮肤、皮下脂肪、表层的肌肉 (皮肤的舒适程度)也不一样。比如20 ℃(手)非常不快的冷感觉、15 ℃(手)极端不快的冷感觉、5 ℃(手) 伴随疼感的冷感觉 4、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 显热交换:对流散热、辐射散热;潜热交换:皮肤散湿、呼吸散湿 5、人体散热、散湿量的影响因素 全热:肌肉活动强度;显热:决定于温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少;潜热: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6、人体的潜热散热量: 呼吸蒸发:显热散热量和潜热散热量 皮肤蒸发 7、影响人体与外界交换的因素 环境空气温度:对流换热、环境表面温度:辐射换热、水蒸汽分压力(空气湿度):对流质交换、风速:对流热交换和对流质交换、服装热阻:影响所有换热形式

二、服装 服装的作用:保温和阻碍湿扩散 服装的性能:服装的热阻Icl、服装的透湿性、服装的表面积 1、服装的热阻Icl 一般指显热热阻,衣服的类型不同热阻也不一样 例如:夹克 0.4clo、工作服:0.2clo、厚毛衣0.37clo、厚长大衣0.63clo 2、舒适服装热阻与环境温度、相对风速、活动强度有关系 3、服装的透湿性 服装的存在增加了皮肤的蒸发换热热阻 4、服装的潜热热阻 服装被汗湿润后热阻会下降,显热换热加强,又增加了潜热换热,故总传热系数增加 5、服装的表面积 服装的面积系数 fcl = Acl / AD 三、人体的温度感受系统 人的皮肤上存在对冷敏感的区域“冷点”和对热敏感的区域“热点”,人体各部位的冷点数目明显多于热点。不同的部位,冷点和热点的分布密度也不一样 1、人体冷热感受器的位置 冷、热感受器存在于:外周温度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中枢性温度敏感神经元(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 2、热感觉 定义:人对周围环境“冷”“热”的主观描述 特点:尽管人描述环境的冷热,实际上只能感觉到自己皮肤下神经末梢的温度。 所以“冷”“热”与感受者的身体状态有关,不是完全客观的。 影响因素:冷热刺激的存在、刺激的延续时间、人体原有的状态 无法直接测量,只有采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受试者发放问卷,让其按照某种等级标度来描述其热感觉。 3、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 (1)下丘脑具有调节代谢、体温和内分泌功能,前部主要促进散热来降温,后部促进产热抵御寒冷。 (2)主要包括:散热调节方式和御寒调节方式 (3)下丘脑前后部是相互制约起作用的,需要同时利用核心温度和皮肤温度信号来决定调节方式。 4、热舒适 定义:热舒适指标是反映热环境物理量及人体有关因素对人体热舒适的综合作用的指标。 (1)影响热舒适的因素:空气湿度、垂直温差、气流与吹风感、辐射不均匀性、 年龄、性别、季节、人种 (2)生理和心理上,较高要求是在室内的不同姿态时,通过自身的热平衡条件和感受到的环境状况(生理)并综合起来都获得舒适的感觉(心理)。(3)引起热不舒适的生理原因:皮肤温度、核心温度(较高、且须维持在相当窄

必修3测试题(一)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必修3测试题(一)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内,每题3分,共75分)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C.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4.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5.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的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①抗体与抗原结合②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尿素的生成 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⑥乳酸与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⑥ 6、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7、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叙述不正确的()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人体皮肤的层次与表皮的功能

人体皮肤的层次与表皮的功能 文字来源:健康猜想https://www.doczj.com/doc/1f13287133.html, 1.人体皮肤的层次 “皮肤被覆全身表面,约占体重的16%,总面积约为1.2~2m2,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图 3.1-1),借皮下组织与深部组织相连。”(《人类结构与功能》——窦肇华)如图3.1-1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之间若干层次组成,厚度约0.1mm;真皮是皮下组织以上表皮以下的部分,包括乳头层和网状层,厚度约为1~2mm。 表皮的最下层是基底层,它由表皮干细胞组成,它的作用是生产表皮细胞。表皮细胞形成后便不断往表面推移,先后进入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化层。在这个过程中,表皮细胞逐渐演变为角蛋白形成细胞,“随着角蛋白形成细胞由深向浅推移,细胞核、细胞器被分解,从而角蛋白充满细胞内。”(《人类结构与功能》——窦肇华)

图 3.1-1 皮肤切面图 (《人类结构与功能》——窦肇华) 2. 人体表皮的功能 表皮并无血液循环系统,它的营养物质的供给及代谢产物的排出主要靠真皮内的组织液来回穿越基底膜进行。单靠真皮内的组织液来输送营养物质并不能完全满足表皮角蛋白形成细胞合成角蛋白的需要,因而随着角蛋白形成细胞由深向浅推移,角蛋白形成细胞就需要以细胞核、细胞器的分解产物作为营养供给。好在角蛋白形成细胞的寿命只有28天,在由深向浅的推移过程中,随着细胞核和细胞器被分解,角蛋白形成细胞的生命力就逐渐减弱,到了角化层就只剩下角蛋白了。当新的角化层形成时,最表皮的角化层就会脱掉。

图 3.1-2 表皮切面图 (《人类结构与功能》——窦肇华) 表皮的基底层除了角蛋白形成细胞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黑素细胞,这种黑素细胞并不跟随角蛋白形成细胞移行到表层。它专门生产黑素颗粒,把它吐出,使黑素颗粒分散进入角蛋白形成细胞,让角蛋白形成细胞携带着黑素颗粒由深向浅推移(图 3.1-2)。 皮肤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角蛋白形成细胞内黑素颗粒的多少。

5第一章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循环系统参与内环境的稳定性。 2、知道循环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其功能。 3、理解动脉、静脉和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4、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 5、知道组织液的概念和成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血液循环系统”的模型(或课件)和“血液循环途径”的插图(或课件),学生能说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能描述出血液循环的两条基本途径; 2、通过观看“毛细血管结构”结构图(或课件),并分析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学生能概述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生命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感悟人体生命活动的协调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体内物质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以后血液的变化。 2、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其大小循环的区别 (二)教学难点 1、动脉、静脉和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2、讲清楚血液循环过程和大小循环 3、讲清楚大小循环过程中静脉血和动脉血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哪些系统参与了维持内环境稳定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2、循环系统的途径 体循环 肺循环 3、组织液 细胞外液中,在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循环系统参与内环境的稳定性。 2、知道循环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其功能。 3、理解动脉、静脉和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4、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 5、知道组织液的概念和成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血液循环系统”的模型(或课件)和“血液循环途径”的插图(或课件),学生能说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能描述出血液循环的两条基本途径; 2、通过观看“毛细血管结构”结构图(或课件),并分析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学生能概述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生命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感悟人体生命活动的协调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体内物质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以后血液的变化。 2、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其大小循环的区别 (二)教学难点 1、动脉、静脉和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2、讲清楚血液循环过程和大小循环 3、讲清楚大小循环过程中静脉血和动脉血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人体皮肤的层次与表皮的功能

人体皮肤的层次与表皮的功能 文字 1.人体皮肤的层次 “皮肤被覆全身表面,约占体重的16%,总面积约为1.2~2m2,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图3.1-1),借皮下组织与深部组织相连。”(《人类结构与功能》——窦肇华)如图3.1-1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之间若干层次组成,厚度约 0.1mm;真皮是皮下组织以上表皮以下的部分,包括乳头层和网状层,厚度约为1~2mm。 表皮的最下层是基底层,它由表皮干细胞组成,它的作用是生产表皮细胞。 表皮细胞形成后便不断往表面推移,先后进入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化层。 在这个过程中,表皮细胞逐渐演变为角蛋白形成细胞,“随着角蛋白形成细胞由深向浅推移,细胞核、细胞器被分解,从而角蛋白充满细胞内。”(《人类结构与功能》——窦肇华) 图3.1-1皮肤切面图 (《人类结构与功能》——xx) 2.人体表皮的功能 表皮并无血液循环系统,它的营养物质的供给及代谢产物的排出主要靠真皮内的组织液来回穿越基底膜进行。单靠真皮内的组织液来输送营养物质并不能完全满足表皮角蛋白形成细胞合成角蛋白的需要,因而随着角蛋白形成细胞由深向浅推移,角蛋白形成细胞就需要以细胞核、细胞器的分解产物作为营养供给。好在角蛋白形成细胞的寿命只有28天,在由深向浅的推移过程中,随着细胞核和细胞器被分解,角蛋白形成细胞的生命力就逐渐减弱,到了角化层就

只剩下角蛋白了。当新的角化层形成时,最表皮的角化层就会脱掉。图3.1-2表皮切面图 (《人类结构与功能》——xx) 表皮的基底层除了角蛋白形成细胞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黑素细胞,这种黑素细胞并不跟随角蛋白形成细胞移行到表层。它专门生产黑素颗粒,把它吐出,使黑素颗粒分散进入角蛋白形成细胞,让角蛋白形成细胞携带着黑素颗粒由深向浅推移(图3.1-2)。 皮肤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角蛋白形成细胞内黑素颗粒的多少。

人体皮肤知识

人体皮肤知识 人体皮肤知识 本文所讲分四部分即:皮肤的构造、皮肤的生理作用、皮肤的功能、皮肤吸收的途径。一、皮肤的构造皮肤是机体最大的器官,处于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它是保护人体免受外界机械、化学、物理侵袭的第一道防线,完整而良好的皮肤可减少外界对机体的影响,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成人皮肤的总面积约为1.5m2-- 2m2,占身体重量的16%,新生儿约为0.2 1m2。人体皮肤厚度为0.5—4毫米(不包括脂肪),可因年龄、性别和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儿童、老年人皮肤比成年人的皮肤薄,女性皮肤比男性皮肤薄;四肢屈侧、眼睑、乳房、外阴的皮肤较薄,而臀部、手掌、足底及枕后的皮肤较厚。皮肤表面不是平滑的,由许多皮沟和皮丘组成,称为皮野。掌、足纹是由皮沟和皮丘形成的特殊纹理。通常,皮肤含水量为体重的18%--20%,为人体的第二大“水库”;皮肤颜色的深浅因种族、年龄、性别及部位不同而不尽相同。从美容范畴来讲,皮肤是美容的主要部位,是人体健与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脂中任何一种结构因素出现异常,就会影响到皮肤的健美。例皮脂腺分泌紊乱、敏感性肌肤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色斑、瘢痕、睑黄瘤等均能影响面部美容。要想科学地美

容,我们懂得皮肤的结构与皮肤的健美关系,这对我们保护皮肤、防止皮肤老化,保证皮肤健美均有重要作用。皮肤从外向内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皮肤的附属器。A、表皮表皮是由角朊细胞和树枝状细胞组成。角朊细胞最终产生角质蛋白。表皮从外向内可分为5层依次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与基底层。基底层细胞位于表皮最下面,由一层排列整齐规整的圆柱细胞组成与真皮层交界处呈波浪状。由向真皮伸入的表皮脚和向表皮突出的真皮乳突之间互相镶嵌而成。它有较强的分裂和生长能力,能不断地产生新生的表皮细胞;基底细胞之间夹杂着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颗粒,黑色素颗粒的多少决定肤色的深浅。黑色素是防止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损伤的重要防线,黑色素增加可增强皮肤对阳光的抵抗力。棘细胞层细胞周围有棘突是表皮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由4—8层多角形细胞组成,对皮肤美容和抗衰老起着重要作用。基底层的新生细胞进入棘细胞层,然后上移到颗粒层,颗粒层细胞约需14天,再通过角质层而脱落又需14天左右。 颗粒层2—4层扁平棱形细胞组成,内含透明角质颗粒、有核、染色深,它是一道防水屏障,使水分不易渗入,同时也阻止表皮水分向角质层渗出,致使角质层细胞的水分显著减少,成为角质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透明层如条状透明带,是角质层的前期。由2—3层扁平、无核细胞紧密相连而成,

第一章_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 分的液体增多? A.① B.② C.③ D.④ 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 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老年人骨质疏松病 4.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值 D.渗透压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能渗出毛细淋巴管壁成为组织液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10.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1.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知识点笔记)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内环境的组成 ①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间隙液)、淋巴等体液 ②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 注:【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组织液液只能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内】 ③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无机盐浓度)在37度时约为770kpm,相当于生理盐渗透压(2)酸碱度 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②、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3)温度(37℃,波动一般不超过1℃) 三、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①代谢活动均在细胞中进行,故细胞中CO2浓度最高 ②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 四、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的调节:神经 ----- 体液 --- 免疫共同调节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 【组织水肿】 (1)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2)组织水肿的原因

4第四章人体反应

第四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第一节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4.1.1人体的热平衡 4.1.1.1人体的基本生理要求 人体靠摄取食物维持生命。在人体细胞中,食物通过化学反应过程被分解氧化,实现人体的新陈代谢,在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速率叫做代谢率(Metabolic Rate)。化学反应中大部分化学能最终都变成了热量,因此人体不断地释放热量;同时,人体也会通过对流、辐射和汗液蒸发从环境中获得或失掉热量。但是,人体的生理机能要求体温必须维持近似恒定才能保证人体的各项功能正常,所以人体的生理反应总是尽量维持人体重要器官的温度相对稳定。 人体各部分温度并不相同。身体表面由于散热的作用,温度要比深部组织的温度低,而且易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深部组织由于不同器官组织的代谢率不同,温度也各不相同,代谢率高的器官温度比较高,例如代谢率比较高的肝脏温度约为38℃。但由于全身血液在不断循环,把热量由温度较高处带到较低处,所以人体各部分温度不会相差很大。一昼夜之中,人体体温有周期性波动,波动幅度不超过1℃。表4-1是我国正常成年人静止时的体温[2]。 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必须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图4-1是人体的热平衡示意图,它用一个多层圆柱断面来表示人体的核心部分、皮肤部分和衣着。因此人体的热平衡又可用下式表示:M - W - C - R - E - S = 0 (4-1) 其中: M ??人体能量代谢率,决定于人体的活动量大小,W/m2; W ??人体所做的机械功,W/m2; C ??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通过对流形式散发的热量,W/m2; R??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通过辐射形式散发的热量,W/m2; E??汗液蒸发和呼出的水蒸汽所带走的热量,W/m2; S??人体蓄热率,W/m2。

人体皮肤的构造及人体皮肤分类

皮肤的构造及皮肤分类 皮肤是有生命的衣裳,平均约有1.6平方米,表皮和真皮的厚度平均约1.4mm。身体的各部位,皮肤也有厚薄的差异,眼睑的皮肤最薄,而手掌、足跖的皮肤最厚。 从显微镜上观察的纵切面,由上至下依序是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 表皮——表皮(厚度约50~100微米),表皮由上往下观察,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基底层的细胞属于胚芽细胞,经过成长,分裂之后,变为有棘层细胞,再转化为颗粒层的细胞,最后死亡而成为角质细胞。从基底细胞开始的有棘细胞到达颗粒细胞,然后是角质细胞,最后脱落,这个过程称之为表皮的交替。从基底细胞交替到角质细胞约14天,角质细胞浮出到脱落也约需14天,所以皮肤表皮细胞共需4周才会全部换新。 真皮——真皮包括有血管、皮脂腺、淋巴管、汗腺、毛囊等,也有末稍神经分布其中。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由乳头层、乳头下层、网状层所组成。乳头层和乳头下层之间含有许多水分,当水分减少时,会形成表皮上的小皱纹。网状层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格子纤维等蛋白质纤维构成,使皮肤丰满紧致有弹性,一旦缺乏或断裂,将出现表皮皱纹。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纤维质和脂肪所构成,为表皮和真皮层输送营养。 皮脂腺——除了手掌或脚底外,皮脂腺几乎分布于全身各处,分泌出的皮脂可防止角质变粗糙,与汗水混在一起形成皮脂膜。皮脂膜属于弱酸性,属于蛋白质的角质层在皮肤呈弱酸性时最为坚强,可防止细菌繁殖以避免各种皮肤问题。皮肤的PH值约介于4.5-6.5之间。 汗腺——汗腺分为在表皮开口的小汗腺和在毛囊内开口的大汗腺两种,血液或皮肤的温度增加时,就会引起发汗的现象。 二、皮肤的作用 1.保护作用——皮肤的作用是覆盖身体而保护内脏,同时角质层也具有防止细菌侵入的作用,而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则具防止细菌繁殖的功用,对于光线或紫外线由红血球及黑色素来吸收,可防止紫外线直接侵入体内,皮肤也能保护内脏免受物理刺激,即使受到轻微的伤害也能使之恢复。 2.调节体温作用——皮肤本身不易传热,能对外界气温产生调节作用,使血液循环量和发汗量有所变化,藉此来保持一定的体温。 3.分泌排泄作用——皮肤分泌的汗水和油脂形成的皮脂膜会带给皮肤表面湿润和光泽,同时也将碘、溴、砷、汞等废物排出体外。 4.知觉作用——在皮肤上布满了知觉神经,能迅速感受到来自体外的刺激。

人体内环境稳定的调节方式

人体内环境稳定的调节方式 I、内环境与稳定内容 知识网络: (二) 内环境 稳态、 调节方 式 II、神经调节 一、基本方式——反射 1、区别:反射———多细胞动物,神经系统,对内外变化,规律性反应; 应激性——细胞生物,---对内外刺激的反应。 (植物、单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 2、结构基础(途径)——反射弧:五部分

3、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的关系: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式电信号,即神经冲动←实验分析 过程 未刺激时膜两侧电位差为内负外正(静息电位) 刺激部位(兴奋部位)变为内正外负,与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电荷移 动形成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相邻部位发生同样变化。 原理 K+:神经细胞内>细胞膜外 Na+:神经细胞内<细胞膜外 静息时:K+外流,导致膜外阳离子浓度>膜内→内负外正 受刺激时:兴奋部位Na+内流,膜内阳离子浓度>膜外→内正外负 神经元间的传传递结构 -突触 形成 突触小体(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的小 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 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人体内环境稳定的调节方式 递过程见图解2-1-2 特点-单方向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 用于突触后膜 举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一)分级: 大脑——最高级地调节全身反应、语言和文字的反应; 下丘脑——重要生命活动(体温、水代谢、血糖等中枢); 脑干——基本生命活动(呼吸、消化、心血管活动中枢)脊髓——低级生命活动(缩手反射、膝跳反射) 各级神经中枢的分布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水平衡调节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特点分布和功能各不相同 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

人体皮肤的结构详细介绍

人体皮肤的结构详细介 绍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体表感觉器官,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审美器官,它覆盖全身,担负着许多重要的功能;成年人的皮肤总面积为—平方米左右,重量约占体重的16%,平均厚度约为—;一般来讲,男人皮肤比女人厚,但脂肪层则女人较厚;眼睑的皮肤最薄,臀部、手掌、脚掌的皮肤较厚;婴幼儿的皮肤较成年人薄。 皮肤包含三个不同层面: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表皮:表皮是皮肤最薄的部分,由五个层面组成,在人体不同部位呈现不同厚度,但没有血管和神经。 真皮:真皮位于表皮之下,坚韧而富有伸缩性,主要是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型的基质组成。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所组成,所以又称皮下脂肪组织。 表皮层由外至内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表皮层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痛、压力、冷、热等现象。 表皮层基底细胞分裂不断向表面推移,形成表皮各层细胞,以皮屑方式脱落,大约需要28天,此过程为表皮的新陈代谢期。 表皮层当中五层以及每层的作用: 皮脂膜:皮肤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水分泌的汗液,在皮肤的表皮形成乳液状的脂膜,这层膜称为皮脂膜。 角质层:由4—6层扁平的死皮细胞紧密排列组成,对皮肤有保护保湿的作用。 透明层:由2—3层扁平无核透明细胞组成,可锁住皮肤水分流失。 颗粒层:由2—4层菱形细胞组成,可过滤紫外线。 棘层:由4—8层带棘突多角细胞组成,协助基底细胞代谢。 基底层:由角质母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组成,角质母细胞的作用是不断产生新生表皮细胞,黑色素母细胞的作用是产生黑色素抵御紫外线。 正常情况下皮肤角质层的水分之所以能够保持,一方面是由于皮脂膜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另一方面是由于角质层中存在天然调湿因子(NMF),使皮肤具有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皮肤皮脂膜被破坏,不能抑制水分的过快蒸发,或者缺少了天然调湿因子,使角质层丧失了吸收水分的能力,皮肤就会出现干燥脱皮甚至开裂的现象,这时我们就需要涂抹护肤品,以补充一定比例的优

第四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第四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1、代谢率是人体在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速率。 2、人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代谢率高的器官温度较高。 3、一般说来,当环境温度下降时,表层温度下降;情绪上升时,表层温度上升;人体出汗之后,表层温度下降。 4、深层温度比较稳定。其平均值为体温。 5、血液的温度可以代表重要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6、临床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7、人体平均皮肤温度常用四点模型法测量。通过测试人体胸部、上臂、大腿、小腿处皮肤温度,按照权系数0.3、0.3、0.2、0.2进行加权平均。 8、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的形式包括有对流、辐射、蒸发,影响因素包括有衣服热阻、环境空气温度、皮肤蒸发和呼吸散湿、空气流速、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等。 9、一般来说,人体的衣服热阻越大,则人体与外界的换热量越小;环境与人体温差越大,则人体与外界的换热量越大;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越高,人体热感越强。 10、平均辐射温度是指一个假设的等温围合面的表面温度,它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等于人体周围实际的非等温围合面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 11、操作温度反映了环境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综合作用。 12、对于典型的室内空气环境LR一般取16.5。 13、1clo定义为:在21℃空气温度、空气流速超过0.05m/s、相对湿度不超过50%的环境中静坐者感到舒适需要的服装热阻。 14、椅子对热阻的影响是:将增加0.15clo以下的热阻。具体值取决于椅子与人体接触的面积。 15、服装吸收了汗液后,热阻降低,会使人凉快。 16、基础代谢率是:未进早餐前,保持清醒静卧半小时,室温条件维持在18~25°C之间测定的代谢率。 17、人静坐时的代谢率为1met(58.2W/m2 )。 18、在空调负荷计算时,机械效率常看作0。 19、人体的皮肤蒸发散热量与环境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皮肤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服装的潜热换热热阻等三个因素有关。 20、体温调节主要是依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完成的 21、人体体温的调节方法包括有调节皮肤表层的血流量、调节排汗量、提高产热量等。 22、热感觉是人体对周围环境是“冷”还是“热”的主观描述。 23、影响人类热感觉的因素有:冷热刺激的存在、刺激的延续时间、原有的热状态、皮肤温度、核心温度、环境温度。 24、调查对环境的热感觉的简写为:TSV。 25、贝氏标度的特点是热感觉与热舒适合二为一,也即其主要缺点。 26、ASHRAE七级热感觉标度的优点是精确指出了热感觉。 27、热舒适是表示对环境表示满意的状态,简写为TCV,其影响因素包括:冷热刺激的存在、刺激的延续时间、原有的热状态、皮肤温度、核心温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垂直温差、吹风感、辐射不均匀性、其他因素等。 28、预测平均评价(简写为PMV)是引入反映人体热平衡偏离程度的热负荷,得出的一个代表同一环境下绝大多数人热感觉的概念,采用7级分度。它适用于稳态热环境中的人体热舒适评价。

-人体五脏对应的身体和皮肤(强烈推荐大家看看)

肝————绿色(脸上长斑) ●绿色食物补肝:绿色食物含有对肝脏健康的叶绿素和多种维生素、清理肠胃防止便秘,减少直肠癌的发病;外,还能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在压力中强化体质,绿色蔬果也是钙的最佳来源;可舒缓压力、预防偏头痛 注意:1、怒气,酒,烧烤 内养:2、多吃绿色水果,蔬菜 代表食物:菠菜、芦笋、白菜、芹菜、生菜、韭菜、西兰花,黄瓜,苹果,猴桃,豌豆 菠菜:“蔬菜之王”有养血、止血、滋阴润燥及抗衰老、促进细胞增长的作用。 西兰花:可增强肝脏解毒能力,并能提高肌体的免疫力,减少乳腺癌的发病几率。 韭菜:能温补肝肾,增进胃肠蠕动,有散血解毒的功效。 芹菜:芹菜有其特殊的香味,有平肝清热、发汗解热、降血压和通血路的作用,《本草推陈》记载芹菜:“治肝阳头晕,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可以改善肝脏问题;芹菜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D、B1、B2和叶酸之外,还有钠和钾等矿物质,每一根芹菜含35mg的钠,西医指出这样的高钠很可能让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所以芹菜最好用来保健,而不能控制血压。 心—————红色(脸上长痘) ●红色蔬菜富含β胡罗卜素能增强细胞活力,对心脏有益。红色蔬菜富含茄红素、氨基酸、铁、锌、钙等微量元素,能提高免疫力;有抗自由基、预防衰老、抑制癌症的作用;红色蔬菜还能减轻疲劳、驱寒,增强意志力;红色水果富含天然铁质,可以补血;红色振奋精神,改善抑郁症。 注意:1、少吃高油,红色肉类(猪,牛) 内养:2、多吃红色水果,苦味食物外养:排手掌法 代表食物:西红柿、胡萝卜、苹果、樱桃、草莓、西瓜、红豆、红枣,红花,石榴, 红枣:又称大枣,补脾胃、养心安神。现代药理学发现,红枣含有维他命C和A、蛋白质、脂肪、醣类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肝脏,增强体力的作用,对于胃部虚弱食欲不振、脾脏功能不好、心律不整等一切虚证有帮助。 红花:红花性味辛、温,入肝、心经,是菊科植物;活血祛瘀,有活血通经、破瘀生新、消肿止痛、发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