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构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

浅议构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

浅议构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
浅议构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

浅议构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

姚庄镇中心幼儿园顾伟华新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在教学活动中,我对师幼互动的理解是:“师幼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幼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幼儿而言,良好的师幼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题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师幼互动意味着教学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一种意义的构建,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对教师的心智提出挑战。”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因此,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如何才能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呢?

一、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构建良好师幼互动的基本前提。

在幼儿园里,如果幼儿不想、不能,甚至不敢和教师自由、愉快的交往,任何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支持幼儿与教师、同伴与同伴之间的主动交谈,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是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的基本前提。所以,教师和蔼的笑脸、亲切的话语、亲密的接触都是创设良好氛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是在这种宽松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中,我班连平时不爱讲话的小朋友才敢大胆地告诉老师他在游戏活动中的新发现。

如:圣诞前夕,孩子们送来了几张贺卡,并和老师亲热,我感悟到这正是主题环境创设的绝好机会,“过新年”的主题就自自然然地产生了。随即,老师要求孩子们用标记把自己的心愿记录下来,让幼儿自由描述。孩子们记录的内容真是五花八门,有画上围巾、帽子、大衣、手套的,有画各种玩具的……根据幼儿较为零乱的描述,教师提议孩子们进行分类,把相似或相近的归为一类,按类别分别探讨,逐个研究。由此,产生了“新年的服装”、“新年的故事”、“新年的心愿”、“大一岁了”等五个分支的环境创设内容,接着老师和孩子一起动手,找来了卡纸、剪刀、蜡光纸、拉花等材料把自己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和愿望通过灵巧的双手剪、画、贴布置在心形的卡纸上……欣赏着自己与老师共同设计、制作的

新年墙饰画,孩子们很自豪,他们常常三五成群围绕主题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在活动中,把握好与幼儿互动节奏,及时调整幼儿的学习时间,保证幼儿有自己支配活动时间的权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幼儿进行交流、探索。

二、保持关注是建构良好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

《纲要》指出:师幼双方特别是教师在师幼互动中保持关注是建构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能否对幼儿的行为给予关注是师幼互动保持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幼儿产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的基本条件。幼儿任何行为得不到对方的关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和余地都不会太大。幼儿自发的探究行为吸引了教师的关注,教师的关注又促进了幼儿探究活动的深化。

例如: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几个幼儿在花坛边发现了一些小蜗牛,全班孩子就都哄了过去,有的用手摸摸,有的干脆就把他抓起来拿给我看。孩子们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当然那时的情形也显得拥挤和杂乱,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干涉,而是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引导他们去接触观察蜗牛。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蜗牛可以离开他的壳吗?它的壳是不是就是他的房子?它的触角对他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此时,蜗牛已经成为了孩子们中间的“焦点”,他们对蜗牛有着强烈的研究欲望。为此我就组织了一个有关蜗牛的主题活动,为孩子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提供给他们图片,这下孩子们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蜗牛的活动中去了。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而孩子们的积极表现也是教师难以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所能见到的,他们的潜能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因为这个活动完全是孩子们自己的活动,他们想要了解的完全是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到师幼互动在这种情况下便会展开得积极而热烈,教育效果也会因此而不断地提升。

三、教师巧妙介入、平等参与和有效引导是建构良好师幼互动的关键所在。

幼儿活动受到无意注意和外界事物的干扰是经常发生、也很正常的事。所以,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仔细观察、通过思考找到恰当的机会,巧妙地介入和平等地参与到幼儿活动中,并运用适当的互动策略巧妙地引导幼儿的活动,促使幼儿深入探索,有效发展。

例如:利用早上小朋友入园时间,老师和来得早的小朋友一起谈话、聊天。小朋友跟老师谈他们开心的事情,老师也跟他们聊聊生活趣事,大家就像好朋友一样交往。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时时刻刻拥有愉快的心情,体会到师幼间亲密无间的爱。慢慢的孩子们喜欢幼儿园的每一位老师了,喜欢和老师们交流、听老师讲故事、和老师一起玩耍。老师感到自己成了他们中间的一员,成了快乐的孩子王!

他们向老师表达内心的爱,对老师说:“老师,我很喜欢你!”“老师,我昨晚梦见你了!”教师如同孩子们的朋友一样,与小朋友非常的亲近。这样,教师就容易了解每位幼儿的性格、能力,教起来就能有的放矢了。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他们也很乐意学习、接受知识。由此,教师和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师幼关系。正如新《纲要》健康领域中提出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逐步形成和建立“尊重、平等、和谐、快乐”的幼儿园文化。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教师要“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以观察和解读儿童行为为切入口,在与儿童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反思教育行为,改进教育、教学的态度、方法和策略,与儿童共同建构、共同成长。

一、拓展观察项目及内容,广角度地解读孩子

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要了解儿童建构过程的诸多差异,就必须客观、全面地解读孩子,不仅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了解儿童社会性情感及其他方面的智能强项;不仅了解儿童的经验背景,同时注重儿童富有个性的特质的学习风格;不仅了解儿童的建构结果,同时了解儿童建构过程的轨迹;不仅了解儿童一般的外在形态,同时了解儿童隐含的、潜在的能力倾向。

1.在自然情境中,关注儿童的活动过程和思维品质。

2.在群体背景中,关注儿童的活动态度和个性风格。

3.在对儿童的全面观察中,关注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性品质。

4.在对儿童“寻常时刻”的观察中,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和经验建构。

二、尝试多种形式的记录方法,简洁、灵活地予以运用

1.平面图记录法:就是用几何图形在平面上标出班级活动区域的现场方位,教师在图上相应的位置记录参与该游戏活动的幼儿以及简单的游戏情况,几天或

一、二周后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应用于对面上的观察记录。

2.表格法:是根据重点观察的项目内容绘制表格,在观察过程中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记录部分或全班幼儿在某一时段参与重点游戏区域的情况。以了解班级重点活动区的进展情况。

3.比较记录法:该记录法是对特定对象或特定环境下所反映的状况进行比较性记录和分析,使教师通过背景的参照和比较

性观察,能较好地把握儿童个体的发展状况,以了解儿童的个体特质和智能情况。

4.摄像记录法:这是一种比较新颖、先进的记录手段,它能够记录幼儿某行为的整个过程,包括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且一气呵成,能够帮助教师在分析解读时重温当时的情境,抓住幼儿的表情、态度、动作、语言等易被忽视的细小环节,以更细致地观察、解读儿童。

5.重温解读法:

与幼儿一起重温。

与教师一起重温和再现。

与家长一起重温和再现。

三、引导教师运用教育智慧,在与幼儿的有效互动中推进孩子的发展

在倾听、欣赏中回应孩子。

在支持、对话中回应孩子。

在交流、分享中回应孩子。

四、学习观察记录儿童,寻求与儿童有效互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帮助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转变视角——走进孩子。

确立“以儿童为主体”的儿童观、“合作学习,共同建构”的教育观、“以人为本”的课程观。

提升教师研究教育策略,运用智慧推进孩子的能力。

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

关键字:互动

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

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一本好的教育书,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它是经验的,是经过实践的,是可以应用的;第二,它是启发的,是具有理论背景的,是能洞悉问题的,是有深度的。《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就具有这两个要件。该书的作者佐藤学先生的大名虽然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但当我阅读了他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我被书中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的作风让我油然而生了钦佩之情。

在通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佐藤学撰写该书的目的在于试图改变日本学校教育的划一性和功利性两大特征,在此基础上改革学校教育。该书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对于我这样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来说是颇有启示的。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和学生建立互动关系?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该书中对这些问题的许多观点和案例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在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教室里,能看到身体放松、轻松愉快、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和倾耳静听学生轻言细语的教师。而在沉闷的教室里,看到的是学生笔直端坐着,面无表情,教师也是用生硬的姿势、硬邦邦的语言控制着整个教室。教师的注意力一般只集中在讲课上,很少去关注听课过程中学生思想的起伏或学生的想像产生共鸣。而相互学习关系的建立恰恰需要从教师用心倾听学生身体所发出的无声的语言开始。”这是书中的一段话,它引发了作为幼儿教师的我的思考:建立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从《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有关于教师用心倾听学生的理念出发,让我看到了在当前的师幼互动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首先,在角色定位上,师幼双方的平等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多以指导者自居,对幼儿发起的互动信号熟视无睹或反应淡然,教师经常的低敏感性反应抑制了幼儿与教师深入互动的动机和可能,对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在互动内容和互动形式上,师幼双方的表现失衡。如

教师对幼儿生活照顾多于对幼儿自理、自立的要求;教师预设性的教育指导多于适时、灵活地把幼儿的兴趣和意愿转变为教育内容、引领幼儿进行自我构建的活动发生于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多于在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互动等等……这些

问题引人深思。

书中有一些话让我感触颇深:“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能生动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在对学生群体讲话时,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而且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在对话的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这些话让我感到:针对当前师幼互动中产生的问题,我们应把握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特点,充分发挥幼儿在互动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才能达到促进幼儿真正全面和谐的发展。

结合佐藤学先生对师生互动的观点和我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我对师幼互动有这样一些认为:

一、教师定位是奠定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的基础。

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师幼互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善于调整自己的角色身份,以便适时、适宜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我认为师幼互动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

1、教师是幼儿心声的倾听者。作为教师要以微笑和耐心倾听幼儿的需要、想法、问题和建议,并给予适时、积极的反馈。这正是佐藤学先生在书中一在提到的:

2、

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和分析者。教师应悉心观察并领悟幼儿的言行,分析了解其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教师是良好环境的创造者。教师要创设健康、丰富的物质环境,营造愉快、宽松的精神氛围。

4、教师是交往机会的提供者。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和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平等、自由的交往。

5、教师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和指导者。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成长需要和现有水平来制定教育计划,选择和调整教育内容,并适时地把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生成为课程内容,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富有个性地发展。

二、为幼儿定位,从而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

就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而言,教师和幼儿都是互动的主体。但事实上师幼双方在互动的主体地位和主动行的发挥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来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愉快、宽松、丰富、能动的环境,营造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的氛围和条件。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愉快、

丰富的环境是给幼儿的一个良好心理环境,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心声,与孩子们心心相印,追求一种“用心地相互倾听的环境”;多与孩子交谈,让孩子感到

教师是我的大朋友。同时,幼儿和教师一样有布置环境、充分运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进行自主活动的权利和责任。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讨论布置什么样的环境,如设置哪些活动区域,然后收集材料、动手制作等,会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同时,教师要随时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幼儿的需求去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在互动中积累经验,体验成长的乐趣。

其次,通过构建合作式园本课程,为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提供载体。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载体。我认为应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把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分为生活课程、学习课程、游戏课程和环境课程四大类,并将教育目标渗透在各类课程中。作为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要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设计并组织的预设性学习活动来实施课程。在教育形式上,可采取集体、小组和个别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和发展需要,运用教育机智及时调整活动计划,在最大程度上满足

幼儿的认知兴趣和主动发展的要求。

再次,开展平等性对话,注重对话个环节的融会贯通,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我认为师生对话不是一方的“独白”,而是双方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正如《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的平泽宪一校长认为的:“作为学校改革的出发点是对话。和学生的对话,和教师的对话。作为教育必要条件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信赖关系。而对话作为人与人之间信赖关系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对话决不是单向的‘意见发表’,也不是单纯的‘相互提意见’。要建立对话的文化而不是‘说话’的文化。”这些话让我想到,有时由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权威性,会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显示出不公平性,因此教师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应根据需要灵活变换角色,自觉地充当平等的对话人。师生对话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给予等待的时间。如小班幼儿在对话时,他们的语言具有断续性,这时需要教师耐心倾听等待,给予他们充分的规划时间。同时,师生对话中的听、问、答也是实现师生沟通、互动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善听、巧问、妙答。善听――就是从孩子的对话中准确捕捉教育信息;巧问――就是以问开头、以问深入,甚至以问答的形式构成对话的主过程;妙答――即对孩子的信息与问题及时做出评价。例如教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中,教师提问:“你在哪里看见过数字?”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车牌、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等都有数字。教师仔细倾听及时受到的信息后再次提问:“这些数字有什么用?”这一巧问使孩子积极思考,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我认为,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应答情况和教学中反馈的

信息随即应变,积极引导。师生对话的精妙意境不在于提出问题孩子回答,而在于孩子回答后教师临场处置产生的良好效果。

最后,重视材料在师幼互动中的作用。在建立师幼互动中,材料能充当重要角色。它虽是无声的,但在教师有目的的、有效的投放和调整中,却能给予幼儿暗示和积极的刺激,可以“说”出教师未说的话,从而能大大推动学习

活动的进程。当然,材料的暗示作用并不是独立发挥的,它需要与教师的语言提示、行动参与同伴的启发与经验共享等多种因素结合,才能激发幼儿的灵感。同时,在使材料起到促进师幼有效互动的作用时,教师应注意必须对幼儿目前阶段的学习活动情况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考虑投放相关的材料;教师还要注意随时观察幼儿对所投材料的态度与使用结果,及时地结合语言、行为等进行建议与提示,使材料真正发挥作用。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内在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外显教育手段于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就如书中所说的:“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一个学生的活动。分组活动时,教师要走到需要帮助的学生前,倾听他的想法和了解他的思想。……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交互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在看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都应该行动起来,从最基本的倾听出发,从和学生建立同一视线上交互目光的关系出发,在幼儿园中也来开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以积极探索幼教改革的新路。

良好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发展

良好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发展

片断一:

早晨,老师刚来到教室,就有一位家长领着一个男孩走进了班级,“老师好”孩子一声清脆的问候打破教师里的寂静,而老师似乎在低头忙着今天的教学准备吧,“恩,好!”头也没抬,孩子扫兴的自己玩去了,家长也败兴离去。

片段二:

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户外散步,突然一个孩子大叫“花大姐,花大姐,啊……”随着惊叫声望去,一只“花大姐”随从孩子身上飞走了,另有几个孩子一起尖叫着,还有的孩子说“有啥可怕的”,可是遗憾的是孩子刚才发生的一幕并没有引起老师太多的关注。

分析与反思:

在以上两个片段中,老师都没有对孩子的言行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冷漠的态度和对孩子言行的忽视绝对与我们所倡导的“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背道而驰的。往小处说老师可能偶而没有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错过了一个教育契机;往大处说就是老师不懂教育艺术,没有教育机智,冷漠的态度显现出师德的严重缺陷。那么在一日活动中如果教师常常以此态度来对待孩子必然会导致孩子丧失了主动活动,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是细细回味我们过去的工作,有哪个老师敢说自己身上就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片段呢?我们每天对孩子的活动都能做

到全程关注吗?我们每天都能把目光无时无刻不投入到孩子身上吗?我们总是

能够做到把孩子放到与老师平等的位置上,跟他聊天、跟他游戏、跟他学习、跟她一起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吗?我想,当然很多老师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们提倡:优秀的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平等互动是真诚地爱孩子,关心孩子,理解孩子的表现。建立平等互动的师幼关系,既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又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证。那么如果对于以上两个片段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做:

片段一:

看到有小朋友来到班级立刻放下手中一切事物,走到门口来蹲下身子迎接孩子和家长的到来,首先热情的回应孩子“早晨好啊,***”,再转向家长问候一句或送上一个微笑,请孩子跟家长说“拜拜”,然后跟宝宝聊聊“早晨吃饭了吗?”(因为该幼儿是第一个来园的,起床一定很早,可能没吃早饭)“昨晚看了什么动画片或图书啊?”(因为这可能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等等问题,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沟通感情,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老师像朋友。

片段二:

听到惊叫声,立刻跑过去,把孩子搂在怀里,安慰她别怕,“花大姐”并不可怕,然后可以到周围看看还有没有,老师来抓一个,再问问其他小朋友谁能抓住它,也来试着抓一抓,然后就地组织观察(或带回活动室),讨论关于“花大姐”的相关知识,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孩子简单介绍:“花大姐”是瓢虫的“小名”,是一种身披“盔甲”的半球形小动物,大多是红黄色、黑红色的,半个黄豆粒大小。她能飞善爬,大多数以捕食蚜虫为生,是农业、林业的好帮手。我们不要怕她。就此

教师顺势生成了一个小主题活动,还可以再组织绘画、泥工等活动,使孩子们真正的从内心中不再惧怕瓢虫,甚至愿意和她做朋友。这样的一次教育体验,一个过程是孩子们喜欢的,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也是平等师幼互动的良好表现,这种做法更是孩子开始主动学习的起点。

师幼互动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教育观念,表现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等,那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怎样做才能使每一为幼儿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呢?

一、创造宽松、自由的互动氛围;

二、情感交流是促进师幼互动的重要因素;

三、在家园、师幼的共同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师幼互动”是这几年在幼儿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特别是在新《纲要》中更是处处体现出师幼互动的教育理念,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因此,幼儿的学习就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沟通、促进,使幼儿得到健康成长。如果离开了互动,教育将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应如何让每一位幼儿在师幼互动中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呢?

一、创造宽松、自由的互动氛围促进幼儿发展。

“师幼互动”应建立在轻松、自由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都保持愉快心情的情况下,在相互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如果始终处于一种强迫、紧张的气氛中,只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幼儿

根本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幼儿连自己的基本想法都无法表达,那也就根本谈不上所谓的互动。因此,要想进行积极的互动就要积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

首先,应保持幼儿的主体性地位。以幼儿为主体,主要是从幼儿的兴趣点进行互动学习。兴趣,是一切活动顺利进行的引导线,特别是幼儿的活动,更应该以兴趣为主。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仔细观察幼儿的兴趣点是什么,并及时捕捉住,加以引导,再把问题反馈给幼儿。如:在一次观察菊花的活动中,王言小朋友无意中捉到了一只蝴蝶,孩子对蝴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拿花和草给蝴蝶吃,并且把它养了起来。可是几天后,蝴蝶死了。孩子们在难过之余,感到很奇怪:我们喂蝴蝶东西吃了,为什么它还会死了呢?它到底吃什么呢?我及时抓住了这次机会,和幼儿一起讨论起了“蝴蝶吃什么?”的问题。开始,幼儿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蝴蝶吃叶子和草。”有的说:“喝花上的露水。”有的说:“吃蜂蜜。”还有的说:“它吃玉米叶子。”这些只是幼儿最初级的认识,他们凭自己的想象寻找出了答案。并且都认为自己的最正确。这时,我没有及时把正确答案告诉幼儿,而是给幼儿留了一个小问号:到底谁的答案对呢?正如皮亚杰所言:教师应站在一边静静地等待一会儿,给学生让出时间和空间,仔细观察儿童的所作所为,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而后你的教学就可能不同于平常。果然,几天后幼儿纷纷找回了答案,他们自然也知道了:原来蝴蝶喜欢吃蜂蜜。

其次,教师要积极关注幼儿,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瑞吉欧的教学理论中就曾把教学过程比作是教师和儿童在进行乒乓球游戏,

教师“必须接住儿童抛过来的球,并以某种形式推挡回给他们,使他们想同我们一起继续游戏,并且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继续游戏,或许还能发展出其他游戏”这种游戏是双方合作进行的,离开任何一方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虽然合作双方的经验水平不对等,但教师不应因此去控制、限制幼儿的行为,或代替幼儿的研究探索,相反,教师应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和自由表达。正如,在进行“蝴蝶喜欢吃什么?”的活动之后,幼儿特别想再捉只蝴蝶进行观察实验,但是冬季来临了,蝴蝶一直没捉到,于是幼儿又生成了新的疑问:“冬天蝴蝶去哪儿了?”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又积极开始了答案的查找。第二天,何琪小朋友找回的答案是:蝴蝶在冬天来临时,产下卵就死了,等到春天到来时,卵就孵化成幼虫,然后变成蛹,最后变成蝴蝶。而我查到的结果是:冬季,蝴蝶躲在蛹里面,挂在树枝上,在风里摇摇荡荡。当我把查的结果告诉幼儿时,他们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不对,冬天蝴蝶生下小宝宝就死了,小宝宝在春天时再变成小虫子,然后变成蛹,最后

就变成漂亮的蝴蝶了。意见产生了分歧,于是我们决定再一起查找资料。一段时间后,幼儿又查到了答案:蝴蝶的生命周期不一样,有的蝴蝶在冬天来临时正好是蝴蝶,所以它就以卵过冬;而有的蝴蝶在冬天来临时,正好变成蛹,所以就以蛹过冬。幼儿在一次次的查找中,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更重要的是:幼儿对蝴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且逐步产生了新的问题:“蝴蝶和蛾子的区别”“小动物如何过冬?”“人类怎样过冬?”......

二、情感交流是促进师幼互动的重要因素

情感交流是一种心灵的交汇,人们只有在相互相信、尊重的基础上,才会把自己的想法对对方进行表达,进行相互的交流。幼儿同教师之间更是如此。如果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只是严厉,那幼儿如何敢对教师表达心声,教师

也就无法探知幼儿的心中所想,那又何谈师幼互动呢?因此,教师应在幼儿碰到困难时,给幼儿以鼓励,让幼儿始终有一种动力:我一定能行!在幼儿体验到成功时,给幼儿以表扬,让幼儿品尝到成功的乐趣。情感的互动可以让幼儿在爱的滋润下养成自尊、自爱、不怕困难、乐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师幼互动应时时都在:游戏、吃饭、睡觉、户外活动。。。。。。教师要时时关注幼儿。如:在户外滑滑梯时,为了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我便在每个滑下来的幼儿身上拍一下,结果,幼儿引申出了“猫和老鼠”的游戏,以后又变成了“黑猫警长”的游戏,慢慢地,幼儿从游戏中又喜欢上了听《黑猫警长》的故事,继而看《黑猫警长》的影碟,然后表演“黑猫警长”。。。。。。本来只是很简单的拍手游戏,幼儿却能生成这样许多的活动内容。这就是教师对幼儿特别关注,找到幼儿的所需,始终对幼儿的一切活动保持一种极大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有一种感觉:老师对我做的一切非常赞赏。因此教师要经常对

幼儿保持一种赏识的态度,让幼儿在被赏识中找到自信,从而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从中发现幼儿的所需。

幼儿对教师的关注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发现教师的细微变化,他们会经常说:“老师,你的头发变了。”“老师,你的鞋子和我妈妈的一样。”幼儿对教师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观察的非常仔细,说明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他们会使用自己的方法来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我的头发散了,你给我梳梳吧”,或者经常拉住老师的手亲一口。在孩子心中,他们一定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哪怕是一个抚摸,一个微笑。老师何不把自己的关注送给每

一个幼儿,让他们得到爱的启迪,知道自己倍受关爱,以建立自信心。当孩子得到老师的爱后,一定会更加爱老师,就会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因此,在平时,我经常蹲下来亲亲、抱抱他们;一起说说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让他们拉拉我的衣服,拍拍我的后背,捂住我的眼睛。这样,幼儿就愿意在我面前自由表达:自己的高兴或不高兴的事;家中的新玩具;发现的问题;找到的答案……,当然,幼儿心中想的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自然也就知道了,这时就可以针对幼儿所想,制定出自己的计划,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去学习。

三、在家园、师幼的共同互动中促进幼儿发展

家庭和幼儿园构成了幼儿基本的生活场所,教师应积极地与家长进行联系,让

幼儿、教师、家长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并且进行良好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师幼互动。家园互动,重要的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及幼儿在园的生活,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幼儿近期的兴趣点及所需点。但是只是靠入园或离园时的三言两语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真正放开,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和教师中间,才能真正感受到幼儿的生活情况。为了进一步搞好家园互动,我们每学期对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这次活动给家长、幼儿、教师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活动中,家长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和家长随意讨论着孩子的爱好,在家、园的生活情况。教师把学习计划反馈给家长,以得到家长的支持。这样,在自然欢快的气氛中,教师和家长不但沟通了感情,而且为幼儿创造了一个亲如一家的宽松环境,以便于进一步的师幼互动。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幼儿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品质

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

教师应热切关注每一位幼儿,在师幼互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并以极大的热情去回应孩子,在教学相长的过程,做好积极的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中教师教学语言组织和策略

师幼互动中教师教学语言组织和策略

——情感方面的专题小结

师幼互动中教师教学语言组织和策略是促进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幼儿而言,由于其行为的自制力和有意性较差,受情绪情感影响更明显,在师幼互动中强调情感支持和交流的作用尤为重要。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让幼儿感到被爱,被关注。从而产生信赖感、安全感,提高师幼互动的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语言组织和策略上与幼儿情感交流中应注意什么呢?

一、关于语言技能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语言技能就是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中能够运用自如,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基本作用的语言行为方式,它直接影响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任何发挥的效果,并且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及幼儿和教师的关系。教师的语言能力指的是由教师的愿望倾向以及所采用表达形式所构成的语言交流行为能力,在具体的不同情景中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的语言交流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怎样学会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

二、教师要做到无条件的关爱孩子,努力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

乐淇是小班孩子,刚入园时,小朋友手拉手跟我到操场上去玩。突然,在他面前的肖朋叫起来“真脏,我不要和你拉手。”原来,乐淇一岁多时,身上被开水烫了许多凹凸不平的肉疙瘩,显得很难看。被肖朋一叫,乐淇更伤心了,站在一

旁不知所措地哭叫:“妈妈、妈妈”。我赶紧走过去,轻轻拉起乐淇的手坐在一旁,告诉孩子们,乐淇是因为不小心才烫到了,所以才变成这样。我们小朋友不要嫌弃他。渐渐的乐淇才漫漫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并且越来越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交流了。

幼儿无论美与丑,无论聪明和愚钝,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与关爱。其实爱孩子的表现有多种,每天早上热情的接待孩子,微笑的回答每个孩子的提问,同时还热情地摸摸孩子的头或者拍孩子的肩。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在活动中及时帮助孩子增减衣物。教师只有关爱孩子,才能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保持温暖、亲切、关爱的态度,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亲近感,这种安全感和亲近感使得孩子能积极主动的与教师互动,从而提高互动的效果。

三、在与幼儿的交往中要开展平等性对话,注重对话环节的融会贯通,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我认为师生不是一方的独白,而是双方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由于教师在幼儿心中的权威性,会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显得不公平,因此教师在与幼儿对话时应根据需要灵活变换角色,自觉地充当平等的对话人。师生对话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给予等待的时间。如小班幼儿在对话时,他们的语言具有端续性,这时需要教师耐心倾听等待,给予他们充分的规划时间。同时师生对话中的听、问、答也是实现师生沟通、互动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善听、巧问、妙答。善听----就是从孩子的对话中准确捕捉教育信息;巧问----就是以问开头、以问深入,甚至以问答的形式构成对话的主过程;妙答----既对孩子的信息与问题及时做出评价。例如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中,教师提问:“你在哪里看见过数字?”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车牌、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等都有数字。教师仔细倾听及时受到的信息后再次提问:“这些数字有什么用?”这一巧问使孩子积极思考,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我认为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应

答情况和数学中反馈的信息随即应变、积极引导。师生对话的精妙意境不在与提出问题孩子回答,而在与孩子回答后教师临场处置产生的良好效果。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它贯穿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内在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外显教育手段于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教师是幼儿心声的倾听者。作为教师要以微笑和耐心倾听幼儿的需要、想法、问题和建议,并给予适时、积极的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

对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几点体会

对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几点体会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

《纲要》中对师幼互动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

究式互动”但在现实中,无论是在发起环节还是在整个互动过程中,幼儿主体作用的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怎样改变这现状呢?下面谈谈这两年我园实施《纲要》精神过程中获得的关于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

《纲要.》中提到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充分显示了对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的重视。要形成这种氛围,教师角色定位是核心问题。教师必须按照求,将自己定位为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积极师幼互动的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施教者常会感到困惑: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

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及时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和幼儿积极互动,那么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水平和能力。

所以说,活动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来解决。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达到师幼活动协同。理特点,创造条件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品味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的愿望,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表现美。

二、尊重幼儿,以对话方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教师要尊重幼儿,信任、热爱幼儿,在和幼儿平等对话与交流中以智慧、情感启迪幼儿。

对话是师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心灵沟通,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过程。如:中班歌表演《走路》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按

意愿选择歌词中的角色,随音乐模仿表演。表演两遍后,就有幼儿提出不想扮演歌词中的角色,“老师,我不想演歌

里唱得小动物了!”我就耐心地询问他们:“好呀!那你想演什么呀?”“我想演小鱼!”“我想演大狮子!”……“那它们都是怎么走路呀?”教师和幼儿通过对话讨论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然后给幼儿一个小难题:“你们说的都很好,可是老师没准备这些动物的头饰,怎么和大家一起表演呢?”幼儿讨论交流讨论后说可以自己画。这样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我鼓励他们边画边交流,为他们在众人面前表演做准备,动脑又动手,即激活了思路,又触发了创新活动,让幼儿愉快创编出歌词。

三、重视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教师与儿童之间积极的情感关系会促进儿童的自律以及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教师对儿童的热情、敏感及有回应的互动有助于儿童形成一种安全和积极的自我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内,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动动机更强,效果也更好。

和幼儿的有效互动需要和幼儿有心灵上的共鸣,需要教师的言语,行为被幼儿真正地理解、接受、呼应甚至欣赏。

四、师幼互动中教师深入、有效的参与,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只有真正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才能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而这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又进一步激发儿童积极的情绪,从而更有效、积极的互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留意观察每个幼儿个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及交往能力,选择恰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与

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在小班的儿童医院中,毛艺龄和刘烨在玩游戏,他们的任务是给全班的小朋友注射预防感冒的疫苗,在全班幼儿差不多都被注射过后,毛艺龄把目光转向了教师,对王老师说:“王老师,请你来医院注射疫苗!”虽然王老师正忙着与一幼儿讨论画的颜色,但还是微笑的注视着她:“什么疫苗呀?”“就是注射过了冬天天冷也不感冒的疫苗!”“真的吗?我可是最不喜欢感冒的啦!我要注射!”王老

师说着把手伸给艺龄,问:“疼不疼呀?我很怕疼!”“不疼,一会儿就好!”说着就开始忙活起来。在这个游戏案例中,教师与幼儿真正融入到游戏中,共同参与游戏,体验着游戏中具有的天然乐趣,不带有教育幼儿的目的,遵守游戏的规则,分担游戏角色,共享游戏中的快乐,做到平等的自然融洽的互动。

五、让教师成为促进师幼互动的支点

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幼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的促进师幼互动呢?

1、尊重理解幼儿,寻找沟通点,把握兴趣点

每个幼儿都是一本书,一本需要成人不断用心去理解的书。我们只有寻找到通向他们心灵世界的通道,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抓住其兴趣,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纲要》中也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师幼只有在共同参与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在这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是一种滋润式的哺育而不再是倾泻式的灌入。

2、挖掘闪光点,接过孩子抛过来的

用欣赏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行为,每个幼儿都有被认可的欲望,当他千辛万苦完成自己的活动后,如果老师对孩子的活动及其成果表现出惊奇、兴趣、欣赏,甚至由衷的喜悦,那么就扔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以某种方式还给他们,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动力,让幼儿在身心感到愉悦的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进而使他们富有创造的勇气和热情。

3、理解幼儿想像,产生师生共鸣现象

在探索活动中,师幼双方往往处于积极的互动状态,有时教师的语言、提供的材料能给幼儿以启发,有时幼儿的观察、想像又让教师增长见识,大开眼界。

总之,教师要深入学习《纲要》,不断的专业化学习,不断的在反思中提高,才能更有效地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的研究

黑龙江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

一、敏感地察觉孩子的需要、给孩子以适宜的支持

(一)及时地捕捉孩子“需要发展”的时机

案例:“刘书昂没有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在早操队列中让孩子们学习和感受方位”

策略:老师必须能客观地看到孩子的表现行为,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积极客观的判断,判断孩子有什么样的需要、我们的方式是否还有能进一步引发孩子学习的价值,孩子是否需要援助、需要我们什么样的援助,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孩子进行新经验的体验。

(二)引发孩子的学习需要

案例:“在我们的电视生活中出现了数字电视”

策略:积极地洞察身边的生活信息,选择和判断哪些信息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系、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能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然后围绕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教育目标,利用话题、行动、环境、材料等引发孩子的学习需要。

(三)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支持孩子学习需要

案例:“孩子们最近交流的话题是关于电视剧《猫狗》”

策略:积极地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根据我们为孩子们设计的发展目标判断孩子们的兴趣对孩子的发展有什么价值,然后围绕对孩子们的发展有价值的兴趣展开学习活动。

二、师幼建立激励性的、个性化的互动

(一)创设公平的师幼互动情境

案例:“大家都看到这幅图了”

策略:创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的、摸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机会公平,在公平的机会中关注和促进孩子的不同发展。

(二)在平等的师幼关系中支持孩子的发展

案例:“用不声张的方式保护孩子的隐私”用“到隔壁去谈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做接纳孩子与众不同的示范”

策略:了解每个孩子的处境,用行动、语言、态度、神态表现尊重,老师总是能出现在孩子们的身边。

(三)引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

案例:用“约定”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守约的行为、用“小印章”调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愿望

策略:想办法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运用方式、方法、材料、工具、环境)想办法能触动更多的孩子行动起来,创设让个别孩子能得到有效发展的空间,为有特殊愿望的孩子创造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尊重他们的愿望,帮助实现其想法。

(四)保持互动的持续

案例:“在记录中发现孩子的需要”用“重来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

策略:让持续的活动内容帮助孩子获得完整的经验,为孩子确定适宜的生活和学习的标准,让这一标准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在幼儿园和家庭中保持持续。

三、在孩子的发展节奏和教育节奏之间寻找平衡。

案例:庆祝“十一”

策略:把孩子当前的需要和未来的需要结合起来,将孩子当前的能力水平和我们理想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的学习和当前的生活结合起来。

幼儿园游戏中师生关系及互动模式与策略

亲切的抚摸,都会对幼儿产生巨大的鼓励和影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充满着多彩的情绪,以愉悦和舒畅的情绪进行活动,有利于游戏效果的提高,这也是师生间互动的前提。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饱满的情绪、激励的语言,激发、感染幼儿投入活动。对“情绪化”的儿童应以平津、理解、信任、真诚的态度去引导他们,强化彼此间的情感联系,产生互动。教师应切忌: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2、调整型策略

师幼间的互动,并不意味着教师与幼儿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一般来说,师幼间互动过程的主导者仍是教师,但幼儿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并非完全被动。师幼互动的过程不是自始至终不变的,而是教师与幼儿之间不断碰撞、调整的动态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师幼互动过程总是大幅度的变来变去。教师始终是游戏中的促进者、鼓励者、支持者,也是幼儿真诚的、可信赖的朋友、伙伴。在许多情况下,师幼互动中的“变”是微调的,教师与幼儿的改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师可把自己看作是孩子们的伙伴以自己的儿童心、儿童情,与幼儿相随相伴。因此在游戏活动中较适应随时转换自己的角色,使师幼间建立平等的关系,产生互动。同样,结合具体情境,幼儿也会不断调整自己在游戏中的位置,抛开“约束”把教师看作朋友、伙伴、听众,共同游戏。

3、主动性与创造性策略

运用主动性、创造性策略,可促使幼儿在游戏中敢想、敢说、敢做,形成独特的、新颖的行为。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自觉的改革传统教育中束缚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做法,营造宽松、平等、自由的游戏环境。其次,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活动,使幼儿的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从而提高他们探索、创新的可能性。最后,放手让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支持幼儿求异、探索,能接受幼儿的失败,并帮助幼儿积极主动战胜困难。

4、个体性策略

浅谈师生互动

浅谈师生互动 沈新琴 一、师生互动的意义 1.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和学的双向运动。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等手段,使学生知道“应该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要因势利导,给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结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如能和教师释疑和谐运转,则学生不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违反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规律,“教”只能为学生的“学”服务。 2.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能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加里培林也认为,儿童在早期的学习中,智能技能的形成是外部操作转化成大脑内容的内化操作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操作对于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在语文学习中,要学懂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平时的训练,如果光凭教师的分析,学生是根本不可能学会的。经常性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 3.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由于对本科教材的钻研和领悟不断深化,因而能在教学艺术上更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进行新旧知识间的“正迁移”思维,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在阅读、思索、领悟教材的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发现和提出许多教师尚未思考到的疑难问题,要求教师解答,这对教师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能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像这样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断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向提高”和“双向交流”的势态。教师通过“教”来促进自己进一步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增长教学能力。 二、师生互动的内容 1.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悟情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教师的情感与知识传授有机组合的外显行为是促进学生情感认知协同发生变化的关键。其核心就是调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形成以求知欲为主的需要结构。因此,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应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水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热爱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意识,使师生间产生情感的认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教学时教师运用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作者镕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2.教师的监控与学生的自律 无论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非常强调组织管理对于教育效能的影响。赫尔巴特早就郑重指出:“如果不坚定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相对于成人,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脆弱,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

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郭振峰).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 一、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批准立项时间:2010年 5月 30日 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1024039 课题负责人:郭振峰 负责人所在单位:清河县城关中心校区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 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 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 已成为小学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现代教学论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条中,对“师生互动”问题有这样的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一方面,进入 21世纪以来,教学改革的呼声席卷教学界,小学教学改革也风起云涌。“师生互动” 一词被频繁运用, 在各教学学科与活动中处处可见。师生互动是教改的一面旗帜,成为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革命。 (2但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尚未见小学课堂教学中系统地研究师生互动的具体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报导。本地区尚未师生互动方式及其可行性、有效性的系统研究和成果,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可供借鉴的程式化的、理性整理的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报复。 3.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 (1 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推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2 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3 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树立师生关系新观念。 (4师生互动教学符合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实践价值: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将努力建构起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 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的实施将为成功实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提供成功的案例。 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可以给广大的校长和教师研究出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模式, 使大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少走些弯路, 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提供保障, 同时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也一定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浅谈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浅谈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令狐采学 摘要师生互动,顾名思义就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体现在方方面面,最主要的就是在课堂上的交流。师生互动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课堂氛围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适当的师生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更好的完成作业,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教学。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字师生互动要求意义 在大三的下学期,我在长沙市一中完成了将近60天的实习工作,在这期间学到了很多。实习之前老师就经常敬告我们,实习是一个转折点,是由一个单纯的学生到老师之间的角色转变。以前做学生,看着讲台上眉飞色舞的老师觉得好像自己是个局外人,一切都是老师在主导,也没有参与的欲望。直到自己走上讲台,也同样的站在台上的时候才发现老师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效率。在实习期间,我也注意到了师生互动这个在课堂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师还常常用一种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学

生,喜欢学生写作文都用同样的格式和结构,上课举手要用同样的姿势,解题要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缺乏个性,也造成了许多学生在教育中不仅没受到关怀,而且受到不平等的对待。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它意味着师生双方间的相互承认,意味着师生在互动机会上的均等,权利和道德上平等。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趋势。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 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现代中学数学教师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1、模特儿.要演示正确的、规范的、典型的过程,又要演示错误的、不严密的途径,更要演示学生中优秀的或错误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2、评论员.对学生的数学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并用

研究论文:中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134321 数学论文 中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1 多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形成自组织。互动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不确定的、非线性的、开放的,是教师和学生去建构、去自组织的。在传授知识时教师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将教学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看作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一个创造过程。“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的越好,师生的信息交流、活动交往、相互作用,即祸合、互动的就越好;反之,师生祸合、互动越好,也会促进“交流――互动”教学。 2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综合,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物理环境作为教学中有形的、静态的硬环境客观地影响着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身心活动。而在物理环境中班级人数又是影响师生行为和师生交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影响着学生个体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程度。若在一个人数少、规模适宜的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更多机会参与课堂讨论,回答教师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开展正常的交往活动。另外,适当的座位安排也能增加中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机会和频率。但是座位的编排直接受到班级规模和教室空间的限制。创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物理环境,其决策权又在于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管理者。当具备足够的空间后,教师可以在教室里适当灵活走动,能顾及到教室的每个区域,还可以根据各个学生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合理搭配分组,把比较安静的学生安排在组长或相对健谈的学生对面,把讲话过多的学生编排在指定的组长旁,通过减少其对视机会缩短其参与时间。 课堂心理环境作为教学中无形、动态的软环境对师生互动同样具有主观的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交往中,师生之间愉快的、和谐的交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健康的课堂教学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高

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惠城区横沥中学陈文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绝妙方法是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做,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叫做师生互动呢?师生互动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过程,激活、展开、丰富与提升师生生命的有机交互过程。 师生互动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师生间的亲密交流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许多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互动,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原有知识系统的梳理,搭建更为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往往是直接讲授难以获得的。如在我们的一些乡镇中学里,值得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主张“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写“学案”而不是以往的教案,在教案中教师参与讲课的时间安排在15分钟左右,在讲授过程中,应以学生的讲为主,尽量让学生多讲,教师少讲,这种课堂互动,让学生多了开口说话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师生互动。在课堂中,安排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巡视,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习帮助,这种自学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而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又能进行有效的指导,照顾了全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这种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学习的双边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师生互动。剩下10分钟,师生互动反馈知识。师生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呢? 一、教师应做一个聪明的引导者 为了建立和谐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应该转换自身的角色。教师要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做一个聪明的“引导者”而不是“传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要成为师生和谐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帮助者、支持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习的一切”的观念,尊重学

如何有效开展师生互动

如何有效展开师生互动 身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如何以学生为本,我想并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落实于实践。我个人认为“以学生为本”,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游戏、生活活动中更要注意到师生之间的相互互动性。那么,如何在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游戏中做到师生互动,从而更好地促动我们的教育呢?我想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学生一日生活活动中展开。 从学生的一日生活着手,将师生互动贯穿到学生生活细节中。实验班级密切观察学生的一日生活,从一点一滴着手,将师幼互深入到学生的吃饭、睡觉、入厕、喝水、生活常规等。善于利用科研互动形式认真实施互动方案,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水平、社会交往水平。 (1)将一日生活场景布置成供学生学习、探索、发展的环境。我们知道环境的创设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环境能够让学生在不经意中自主学习,探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与学生互为朋友,用行动带动学生。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学生的游戏活动中,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引导着、参与着。所以,我们教师要放低自己的身份,和学生成为朋友,在朋友交往中展开互动。 2、从学生一日教学活动中展开。 教师善于抓住教育教学活动的环节,密切观察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创设情景,角色互动、实践练习等形式将师生互动深入到教育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丰富各科知识。 (1)注重、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探索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并适时适宜、机智巧妙地激发、引导学生对周边熟悉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教师的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兴趣一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促动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 (2)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做促动学生创造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即时给予协助和引导,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实行。“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协助学生成为学习、发展的主人,注意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是促动师生互动的关键所在。

浅谈教学中的有效师生互动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师生互动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课堂显得越发的重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人们越来越重视它。但是受着应试教育的压力,我们课堂依然处于扭曲的状态,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状态,他们会受到各方面的束傅,而且课堂气氛也是紧张冷漠的,学生在课堂中完全不能自主,更不能与老师产生互动的效果,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必须打破僵局,取而代之为师生互动的形式。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用)》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通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在学科教育学中进行师生互动,这对改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师生互动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目的在于让同学与教师合作完成某个事情,从而调动学生思维。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生生互动可分为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共五种类型。 师生互动可分为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行为互动是基本的互动形态,指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双方是否积极或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情感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投入,双方学习中是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认知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所采用的策略,双方思维的活跃程度是通过一些策略来体现的,认知互动能够使学生获取和整合新知识。在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行为、情感、认知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 一、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本质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师生互动”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还远远不够,因而在具体的操作和评价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困惑。本文从师生互动及其意义入手,说明什么是师生互动;怎样评价师生互动是成功的。成功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式的互动有许多的困难。于是,分析目前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从师生互动的主体比例、对象、主导者、广度、深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着重讨论促进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最后提出互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教学 一、师生互动及其意义 对“师生互动”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互动要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有时不一定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1〕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改变过去“灌输式”、“被动式”学习。 怎样评价师生互动是成功的?教学的成效不是以教师传授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 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进行积极思维。那么,学生是否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一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否全神贯注。二要看学生的情绪,学生是否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勇于争论、敢于表态。三要看学生的意志,学生碰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时是否继续认真地思考,另辟蹊径,尽力去做,尽管有时会犯错误,也说明学生已处于较为旺盛的思维状态。在课堂教学中,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是与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课堂教学相对应而言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强调了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重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2〕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并使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起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表现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与丰富的活动,引导着学生发展的方向与过程。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题,无论是教师的教诲还是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只有通过学生的主题活动才能产生效果。所以说,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课堂高效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 中期报告

信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批准号 JKGH19031 课题名称小学课堂高效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 **** 所在单位 ****县城关第二小学 填表日期 2020年1月 信阳市教育局制

中期检查活动提示: 中期检查活动主要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反思、归纳、深化、细化。中期检查活动建议由县区教育科研部门集中组织,或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3张中期检查活动照片(第一张为中期检查活动全景照片,第二张为主报告人照片、第三张为专家在评议活动中的照片,插入粘贴于此页)等。 检查时间:2019年12月23日 检查地点:****县城关镇第二小学教研活动室 主持人:**** ****城关镇第二小学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 评议专家: **** ****城关镇第二小学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 ** ****城关镇第二小学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 参与人员:****、****、****、****、****、**** 课题中期检查会全景照片 主报告人报告中照片 评议专家评议中照片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1、继续开展理论学习,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提高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就是要加强有关师生互动教学的理论学习,转变观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学习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如何整理素材等等,制定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理论的界定,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确定研究的重点,确定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平时,经常性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并做读书笔记,为自己的试验提供有力的、新颖的理论依据,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素质,更使逐步具备一个学者的气质。 2、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有效教学实践活动,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研究范例。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研讨课、公开课、评课、作讲座等为活动形式,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活动整合进行,促使教师提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逐步成为高品位、科研型教师。开设的“公开课”就是教师的研究成果展示,通过研讨活动,发现并研究具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总结与推广成功的案例。 3、针对开展的活动不断反思,探讨课堂探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提升,并确立新的研究重点。 课题的反思活动可谓形式多样。一种是要求教师坚持撰写每课的“教后感”,逐步养成勤于思考,注重积累,厚积薄发的良好的研究习惯。二是定期征集“案例反思”。三是鼓励撰写教学论文。在反思活动中,不断增强了教师对新理念的内化水平和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洞察能力,从而为科研型教师的成长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二)阶段性成果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互动意识和社会适应性,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黄冈市英山县石镇中学袁泉 内化交流,互动表达;教师应该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真正把自己和学生平等起来,“想生所想”、“思生所思”,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赏识与肯定、倾听与沟通、平等与合作。才能真正做到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建和谐课堂,营造互动氛围 一个民主、宽松的探究环境,特别是良好人际氛围的支撑,是保证探究活动正常开展的有力前提。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的思想,优化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与地位,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乐意参与活动。其次要帮助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协作的伙伴关系。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合作,认识到不同类型、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可以互补。同时结合实际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关注弱者,如何帮助身边的同学排忧解难,如何为别人提供急需的材料,如何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索。当学生自我意识过强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个人竞争引向组际竞争,增强组内合作,使每一位学生在同伴的关爱和帮助下开展互动探究活动。 二、选用恰当策略,进行有效互动 师生有效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选用怎样的策略,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1、创设情境,激发互动;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点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交流探究。 例如在“视图”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大屏幕展示带有苏轼的《题西林壁》的庐山雄姿,提出问题:苏轼是怎样观察庐山的?由此引入课题,进行实验。讲台前面的小桌子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着乒乓球、暖壶、水杯,并用布盖好。请三名同学分别站在小桌子的前面、左面、右面。站好后,老师掀开盖布,先问左右位置两名同学看到什么,再问前面位置的同学看到什么?这时学生热情高涨,同时又会困惑,为什么他们说的不一样呢?难道是有人说错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站的位置不同,所看的角度就不一样,所以看到的结果不同。此时,教师深入引导: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结果又怎样呢?这样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生生之间交流探讨,激发师生的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齐齐哈尔市教育学会“十一五”期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有效性研究 课题编号:QJH115-028 科研论文: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克山二中施长红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课堂显得越发的重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人们越来越重视它。但是受着应试教育的压力,我们课堂依然处于扭曲的状态,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状态,他们会受到各方面的束缚,而且课堂气氛也是紧张冷漠的,学生在课堂中完全不能自主,更不能与老师产生互动的效果,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必须打破僵局,取而代之为师生互动的形式。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本质 (一)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含义 “互动”是双向交互和影响的关系,它表现为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师或学生将所欲传递的种种信息,藉由各种媒介,传达给对方,并发出预期的反应结果;由此反应结果再回馈给对方,而形成良好的回馈循环系统。在互动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同时扮演着信息吸收、加工、创造、输出者的角色。互动关系的本质是师生人格的平等和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师生个性的全面交往。这就要求学生在最基础的活动——课堂活动中积极有效地“动”起来。在互动中,活动的双方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而没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成为课堂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脱离静止的状态,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他们的生命活力得以勃发,他们的学力得到增强,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

展。 (二)课堂师生互动的方式 在课堂中,根据互动主体不同,有效的互动方式可以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三种。 1、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观念来理解对方,或者是积极主动地向对方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有了师生互动,课堂纪律课内活动都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我们现今的课堂教学,就需要这样的师生互动。 2、生生互动。生生互动就是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一般分为合作与竞争两种,合作是积极的相互依赖,而竞争则是消极的相互依赖。在合作中,个体可以获得更高的自尊,社交与心理调适能力。通过竞争,学生可以互相促进,取长补短。 3、群体互动。就是班级中的一个群体和另一个群体之间的互动。有关资料的研究表明:同龄的青少年学生群体有利于消除他们在思想情感、行为方面的犹豫不决,自卑感、内疚感和焦虑感。 (三)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实质 师生互动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手段,而且是教学主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师生的双向互动是师生的言语互动、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化生命成长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应当通过互动交流,使自己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我们不能忽视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主体性,应该促成其互动,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使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2009-12-28 14:02:50转载▼ 标签:教育中师生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实验教师分类:论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的发展、国力的竞争,急需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全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早在2000年,我们就把"课堂教学改革"做为教研教改的突破口,引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进行了"尝试教学法的移植实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教改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传统的"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的工作"这一陈旧观念仍影响着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进行了改进,如尽量采取精讲,讲练结合,先学后讲等,实质上仍是教师起着主要作用,甚至决定作用。课堂教学双边合作交流的单位比率低,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受到教师主导控制机率更少,即使有也是被动的多,积极主动参与的少。如何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会学、会做、会探索、会创造"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模式的实验就是想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又是创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这一教学实验的指导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师生互动”也可理解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合作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我校确定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关注的是学生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时所产生的实效性。其意义在于通过实验研究,在提高师生互动的实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通过这项实验使课堂教学能有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有着重要意义。

浅谈良好的师生互动 应彩云

浅谈良好的师生互动 ——谈话活动的教育策略应彩云 一、两方或单方交流就是互动 1、互动的形式——可以是言语,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形体动作,也可以是材料物品等。 2、谈话活动——一般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 3、师生互动——教师教学技能 4、谈话活动的效果直接影响人们对整个活动的评价。 二、良好的谈话活动是由听和说组成的 第一—听 人类百分之七十五的时间是与人交流着,其中,百分之五十是一定的内在愿望。听——主观愿望 良好的听的习惯是从有听的愿望开始的,听的愿望与言者的话语是否动听。 研究我们面前的对象,喜好听什么。 语言是有不同的风格——陈丹青、余秋雨、曹启泰 (一)孩子语言的年龄特征 1、吸引小班孩子的语言是富有情景性的(事物外在的动感的呈现) ——如:甜甜的河水 2、吸引大班孩子的语言是富有逻辑性(事物内在联系) ——如:假如,如果,你认为 3、中班孩子的心理特征:介于小班和大班之间,他们有时像小班那样需要情景,有时像大班孩子那样需要逻辑。 (二)教师的语言魅力 教师要用动听的声音,哪些因素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魅力? 1、教师的先声夺人——音质 语言节奏 ——语言气质 如“喂” 2、教师的语言气质(多变)——温柔的、豪爽的、欢快的、忧伤的。 同一教育情景中的教育气质,少变为妙——会削弱教育效果。 3、拥有丰富的语言,一般的,语言表达丰富的人,总比较容易吸引听众。(看好 看的字,听好听的声音) 4、把话说得心窝里——选择适宜的角度比较容易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窝里。 不说:无法改变事实的话不说 会造成分化效果的话不说 会伤人自尊心的话不说 第二,说 让孩子说话没首先要有话题 提问的类型——提问依据认知水平由低到高,可以分为: 1、记忆性——故事里有谁? 2、理解性 3、应用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 ] 角色转变习惯培养时机选择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以学生为主体”,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或手段。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充满生命活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要做到三种角色的转变。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 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在互动学习中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合作关系,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因此,教师在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二、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 为了有效地开展高互动学习,保证“互动学习”在实践中取得较高的效率,在互动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论是“互动”、“合作”、“交流”,都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前提,以独立思考为基础。互动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的互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互动的效率、效果都要大打折扣;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就不能产生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能受到启发。互动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而应是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互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思考是互动的基础,引导有深度地独立思考和探究是进行互动的基础,更是建立自主、合作、互动等探究方式的核心。 (二)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认真倾听的习惯 交流是互动学习中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互动中得出的知识、方法、结论,都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还应培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研究》

课题阶段总结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研究》 图强二小课题组课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课题研究按预定方案稳步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就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回顾。 (一)构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的教育体系。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深入剖析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性研究,在实践中我们进一步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此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总结出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立足点即立足于学生,立足于学生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地域性、立足于学生的个别差异、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立足于教师,立足于教师的教学风格。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首先准确地把握目标,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确定准确的目标,才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其次要重视激发活动的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外在的驱动力转化为内在的驱动力,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才能真正做到以其“动”促其“学”,从而进一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并不是交流终点,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交流,通过内化促进个性的发展。通过开展《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教

师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注重和谐民主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况的创设,学生积极性提高了,教师注重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和探索,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拓展,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有效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了。 通过开展《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的课题研究,使课堂教学为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中呈现出“新型的导和学的关系”,尤其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我听”、“教师写,我记”、“教师问,我答”的统一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学习,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独立研究,从而使学生由原来学习的消极状态转变为高度的积极状态。这样,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可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对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即探讨教学方法,又达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使学生主动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课题研究中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我们看到了实验班学生的课堂生活状态发生较大的转变,教师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注重和谐民主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注重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和探索,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有效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情感都得到了较和谐的发展。

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课堂教学能有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对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有着重要意义。我认为构建有效师生互动方式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创建“宽松、民主、和谐” 课堂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建适合学生参与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充分进会。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我校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的教具、语言的激励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教师设计教学的核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和学生的个性的发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地投入到有效的师生互动中来。 二、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

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教师不能情绪带进课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以饱满的热情和健康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的情绪听讲,积极参与到师生有效互动活动中来。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也是构建有效互动的必要条件。 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知识水平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自然有所不同。有时,教师追求课堂教学效率,会经常与那些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善于交流的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而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或学困生关注较少。只有教师真正关注这样的学生,平时多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交流中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有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话的勇气。对口语表达不流畅的学生,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允许他们说错,并适当降低标准,让他们由易到难,逐渐参与到师生互动合作中来;同时,教师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一点点建立起自信心,产生上进的动力,进而喜欢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善于创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能充分发挥有效师生互动这一教学方式的作用,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的师生互动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本质是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认识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发展。课程实施的基本途经是课堂教学,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而交往的本质属性是师生积极、有效的互动。因此,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我们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如何找准这个突破口呢本人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如下: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教学艺术的协调统一;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师生互动,协调统一,有机结合 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的、主要的形式。协调统一:即和谐融洽、同步一致。有机结合:即为紧密地联系或恰当地组合起来。 师生互动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行为互动是基本的互动形态,指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双方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情感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投入,双方在学习中是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认知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所采用的策略,因为双方思维的活跃程度是通过一些策略来体现的。所以认知互动能够使学生获取和整合新知识。在师生互动过

程中,行为、情感和认知,这三者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即是说:只有当它们协调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怎样让师生互动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我想谈如下体会: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师生开展有效互动的动力。课堂中,当学生有兴趣时,就会精神饱满、全神贯注、认真听课、努力思考。反之,学生则萎靡不振、毫不在意、没精打采、视而不听。 例如:在教了三角形的认识之后,我让学生回答归纳:三角形按角和边各可以分成哪几种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全班40多个同学举手的不上10个,答对的不上5人,说对理由的不上3人。后来,我了解到,有的同学答得来,不想说,有的同学心不在焉,有的熟视无睹,有的听而不闻,没精打采,闭口不开,其原因是,他们不感兴趣,觉得枯燥无味,第二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过程,一上讲台,我就用双手捧着一个三角板,只现出一个锐角,让同学们猜:“同学们,请猜一猜我手中的三角形是什么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案例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和人际互动的过程,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是在师生交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中展开的。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自身角色,恰当的参与到学生练习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案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唤起学生主动的“学”,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案例描述: 在七年级的一堂课上,笔者安排了接力跑比赛内容来进行接力跑教学,将全班学生男、女混合编为人数相等,并且男、女生比例相同的四组进行比赛,比赛共进行三轮,每一轮按名次进行计分办法(即第一名得4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2分、第四名得1分),三轮总得分多的队为第一名。第一轮比赛开始,我的哨声一响,学生很投入的进入到比赛当中,各组同学都在为本组的队员鼓劲加油,课堂气氛还算活跃。 比赛进行到第二轮时,刚开始还有许多学生在为本组同学加油呐喊,当进行到这一轮的后阶段时,学生加油的声音明显比前面少了许多,课堂气氛也没之前活跃了。第二轮比赛结束,A组两轮都获得第四名,这组的学生都在为失败而沮丧,这时我走近A组对他们说:“为什么两轮下来都没拿到好成绩”,学生们立即就说:“我们个人跑的速度没其它组快”,我说:“那你们要不要我加入到你们组”,学生们兴奋的回答“好”,我说:“如果我加入到你们组,那不是你们多了一人了”,这时有一学生就说:“我的位置给你,我来代你做裁判”,这个时候,我看了看另外几组的学生们并大声说:“另外几组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意见!”,另外几组的学生很自信的回答说:“没有”(感觉我加入进来他们也照样能赢一样)。 第三轮比赛在一学生的发令下正式开始,因为我的加入,比赛气氛比前两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