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大有来头影响深远的寺庙

西安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大有来头影响深远的寺庙

西安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大有来头影响深远的寺庙
西安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大有来头影响深远的寺庙

西安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大有来头影响深远的寺庙

西安人的生活好助手,外地人的西安活攻略以下内容有些来自网络,

可能会有一些争议,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本来打算做一个关于西安寺庙的介绍,但是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其实寺庙背后关于历史,西安这片土地上关于佛教的故事更加吸引人,佛教第二故乡,曾经有四大译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六个都起源自西安,所以这次就给大家在介绍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介绍现阶段西安及其周边的一些大有来头

的寺庙,虽然有些已经衰落了。

这些寺庙,逢年过节,像是每年的大年三十,很多西安市民会去很多寺庙比如大兴善寺里烧香祈福,腊八节的时候很多寺庙比如卧龙寺还有免费的腊八粥,每年陕西唯一的藏传佛教寺庙广仁寺还会有燃灯节等活动,让城市里的人在现代化生活里有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子,也很有意义。佛教第二故乡

佛教自从汉朝传入中国(也有说秦朝就有了),在隋唐达到兴盛时期,古代的长安是当时中国的经济历史文化中心,自然它变成中国佛教经典翻译、理论创新、实践推广以及对外传播的中心,而且,进而影响到了日本韩国,还有其他国家,古代的长安在佛教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被称为佛教

第二故乡,当时很多时候寺庙的修建都有皇室的支持,比如现存的罔极寺在当时就是一座皇家寺院。罔极寺罔极寺现在看起来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寺,很多在西安生活过好多年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它地处陕西西安市东关炮坊街内,创始于唐神龙元年(705),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镇国太平公主为母后武则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寺名取自《诗经》“欲报以德,昊天罔极”之句,以表达子女对父母无限的孝思。

唐天文学家密宗领袖僧一行一生多次驻锡罔极寺,小学墙上挂的历史名人里就有他,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世界上第一次有记录的实测了子午线长度,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中说:高僧一行和梁令瓒所发明的平行联动装置,实质上就是最早的机械时钟,是一切擒纵器的祖先。制定了《大衍历》。在华严寺圆寂后在罔极寺停葬,唐玄宗并命著名画家韩干为一行画像,将一行画像供奉罔极寺内以供瞻礼.。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唐王朝与吐番立碑修盟,即历史上著名的'长庆会盟',其结盟仪式即在罔极寺内举行(当时改名为兴唐寺).现长庆会盟碑仍完好地保留在拉萨大昭寺内,凸显了罔极寺唐皇家寺院的地位。长安四大译场因为佛教的发展,需要人对梵文的佛经进行翻译,从东晋至隋代,这一时期,佛教得到了统治者的信奉,佛教翻译也得

到了官方的支持,由私人翻译佛经转为官方翻译佛经。隋唐时期佛教完全中国化,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进入“宗派时代”,多数宗派创立于长安皇家寺院。这时的长安,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是中国佛教传播、教理研究的中心。全国高僧云集长安,或译经,或布道,或授徒,译经事业尤为兴盛,形成了佛经“三大译场”,即:玄奘主持的慈恩寺;义净主持的荐福寺;不空主持的大兴善寺。这三寺与昔日鸠摩罗什的草堂寺,并称为长安佛经“四大译场”。而鸠摩罗什,玄奘,不空和真谛被称为汉传佛教四大译师。(真谛在南北朝的时候在南方翻译经文)

草堂寺距西安约50公里的草堂寺位于陕西省户县圭峰山北麓,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王姚兴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佛典,后在园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以草苫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鸠摩罗什译经改变了过去硬译、直译之法,采用意译。他组织译出的经典,既能准确表达经文原意,而且文字优雅,行文流畅,开创了意译一派。首次将印度大乘佛教的般若类经典全部完整地译出,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对后来的中国佛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草堂寺不仅是佛教的著名古刹,也是三论宗发源地之一。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鸠摩罗什八宝玉石舍利塔、“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井、缅甸敬送汉白玉卧佛、明代巨钟“挂不起来”、唐太宗“赞鸠摩罗什诗碑”、柳公权篆额的“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赵朴初题额的大雄宝殿、日本佛教日莲宗捐建的“鸠摩罗什法师纪念堂”等。

大慈恩寺大慈恩寺这个就比较有名了,现在是西安的著名景点,大雁塔也是西安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他是唐代的玄奘法师的重要译场之一。大慈恩寺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寺内的大雁塔是玄奘亲自督造的,为供养从印度请回的经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而修建。

大雁塔塔名的来历是这样的: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玄奘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故沿袭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玄奘,法相宗创始人。西游记的故事让玄奘家喻户晓,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

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1300年后,英国考古学者和印度学者一道,手持英译本《大唐西域记》,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陆续发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蓝毗尼等众多佛教圣地和数不清的古迹,甚至现今印度的国家象征———阿育王柱的柱头,也是根据这本详细的史料发掘出来的。中世纪印度的历史从此得以重见天日。印度历史学家阿里曾经这样评价:“如果没有玄奘、法显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大雁塔保存的文物中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要数贝叶经,即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卷。由于古印度没有纸张,书写常以贝叶代之,玄奘沿着丝绸古道取回的657部真经均为贝叶经。就供奉着两片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的贝叶经,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梵文,据说现全世界认识该文字的学者不足10位,非常罕见。

荐福寺荐福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是高宗李治死后百日,皇室族戚为其献福而兴建的寺院,故最初取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神龙二年(706年),扩充寺庙为译经院,成为继慈恩寺之后的又一个佛教学术机构。寺址原在唐长安城的开化坊南部,即唐太宗之女襄成公主的邸宅,唐末因遭兵祸破坏,将其迁建于安仁坊小雁塔所在的塔院里,即今址。“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锺”就

是荐福寺里的小雁塔的钟声。

荐福寺吸引了唐代许多国内外的高僧,其中又以义净最为著名,他与慈恩寺的玄奘并称于当世。义净十四岁出家,即仰慕法显、玄奘西行求法的高风。他从海上丝绸之路出发到达天竺那烂陀寺。回到长安后武则天对义净十分重视,并赐予他“三藏”之号。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年—710年),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为了区别大雁塔,取名小雁塔。小雁塔最有趣的历史就是在历史上被地震震裂过三次,又被地震震合过三会。

现在的荐福寺,小雁塔成为西安博物院的一部分免费为游客开放。

大兴善寺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公元265—公元289年),距今1700余年,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原名“遵善寺”。隋文帝开皇年间扩建西安城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兴”二字,取坊名“善”字,赐名大兴善寺至今。隋唐时代,长安佛教盛行,由印度来长安传教及留学的僧侣,曾在寺内翻译佛经和传授密宗。大兴善寺是隋朝第一所国立译经馆。唐玄宗开元初期(716—720年),印度佛教密宗傅播者“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后来到长安。在大兴善寺译出密宗经典五百多部,大兴善寺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

三大译场之一。当时印度正在流行用咒语作佛教修习方便的瑜伽密教,善无畏、金刚智开始在中国传播密法。后玄宗李隆基在兴善寺重设国立译场,在不空的主持下,广译密宗要典和念诵仪轨,正式建立了中国密宗,不空从而成为中国密宗开山祖,大兴善寺也因此成为密宗祖庭。密宗是中国汉传佛教最后一个形成的宗派。不空的弟子惠果主持青龙寺,日本僧空海入唐求法,随惠果学得密宗法要,回国后开创了日本真言宗。1985年10月,曰本空海大师同志会为纪念空海示寂一千一百五十周年,向真言宗的发祥地——大兴善寺敬献了这尊青铜地藏菩萨立像,高约l.70米,底座用的汉白玉彻成。10月25日,大兴善寺隆重举行了地藏菩萨像奉安开光仪式,由167人组成的日本空海大师同志会友好访华团参加了法会。

每年大年三十都会有大批的西安市民在兴善寺放炮烧香祈福,我自己还去过几次,挺有意思的,而且人非常多,非常热闹。六大宗派祖庭

因为佛教的盛行,汉传佛教因对阐释角度和修习方法的不同,传播地域风土人情的差异,形成许多宗派,它满足了人们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需求。佛教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从修行方法来看,可以说有属不清的“宗派”。在中国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二是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

是密宗又名真言宗。在西安就有除了禅宗(河南少林寺)和天台宗(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以外的6大宗派的祖庭(部分有争议)。

祖庭是佛教特指开创各大宗派的祖师即初祖所居住、弘法布道的寺院为祖庭。说通俗点就是各大宗派开山祖师的“创业”根据地。他并不是唯一的。

三论宗:因以《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经典,所以名曰三论宗。又因其阐扬“一切皆空”、“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三论宗”祖庭,还有北草堂,南栖霞之说,西安户县的草堂寺和南京市栖霞山栖霞寺。

法相宗:发源地为陕西西安的大慈恩寺和陕西长安区的兴教寺。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我。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兴教寺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的少陵原畔,又称“大唐护国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中国佛教八宗法相宗祖庭之一。兴教寺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后其弟子窥基法师和圆测法师也归灵于此,陪伴在玄奘灵塔左右。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圆寂于玉华宫,安葬在长安东郊白鹿原上。白鹿原地势很高,在大唐皇宫大明宫的含元殿就可以看到。唐高宗非常敬重玄奘,在他去世后举朝致哀,不仅如此,据说他每每在含元殿

远眺灵塔而落泪,为圣体安康着想,高宗的皇后武则天诏令将玄奘遗骨于总章二年(669年)迁葬到长安以南的少陵原,同时修建寺院,以资纪念。新建的佛寺被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后唐肃宗为玄奘的舍利塔题写了塔额“兴教”二字,寓意大兴佛教。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兴教寺内的兴教寺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处遗产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发源地为陕西西安华严寺。该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即法藏)为初祖。华严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

华严寺华严寺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华严寺是黄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建於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九年(803年),由初建到以后数百年间,一直没有高大殿堂建筑的记载,而只记有凿原为窟,以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

不过华严寺有段时间已经衰落了,古时房屋荡然无存,成型窑洞难见踪影,从塔的记载看,这里曾有华严宗初祖杜顺坐

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俨塔、三祖贤首塔、四祖澄观塔但在清乾隆年间,发生了少陵原崩塌事件,仅存砖塔两座初祖和四祖的灵骨塔和石碑,其余建筑全毁。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华严寺已年久失修,寺院荒废,所存文物损失严重,曾经是中国佛教界唯一一所没有恢复重建的祖庭寺。2009年,华严寺重建工作正式启动。净土宗,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净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因本宗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藉着弥陀本愿的他力,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又称为念佛宗。香积寺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一祖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约17公里的神禾原,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据说是阿弥陀佛化身,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

香积寺自建寺以来,千百年间,几度风霜,几经劫难,几多沧桑。唐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曾到此礼佛,并分别赐与寺院舍利千余粒和百宝幡花作供养。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著名的诗篇《过香积寺》描绘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诗中作者很有感悟的描写了众香之国香积寺的幽深、静谧和

闲淡。律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发源地是陕西西安净业寺。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净业寺净业寺是中国佛教律宗祖庭,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亦称“后岸山“)上,净业寺始建於隋末,唐初为高僧道宣修行弘律的道场,因而成为佛教律宗发祥地。

唐朝的鉴真将律学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祖师。鉴真是我国第一位到日本开创佛教律宗的大师。唐时净业寺因道宣弘扬律宗而达极盛,後渐衰落。寺前有一株唐朝的空心古槐,“文革”期间已枯,80年代后复活。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僧一行创始。包含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等宗派。佛教密宗综合了各国家地区密宗的传承。密宗起先是有融合了中国道教内容的印度密教,八世纪时印度密教,由善无畏上师、金刚智上师、不空法师等宗派祖师传入中国,并传唐僧一行。僧一行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被称为密宗领袖,并著有《大日经》。密宗的祖庭是大兴善寺和青龙寺。青龙寺青龙寺,又名石佛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庭。青龙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的乐游原上。唐时为长安延兴门内新昌坊。该寺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原名“灵感寺”。唐龙朔二年(662)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北宋元祐元年(1086)以后寺院废毁,地面建筑荡然无存,殿宇遗址被

埋没地下。青龙寺是唐代密宗大师惠果长期驻锡之地。日本著名留学僧空海法师事惠果大师于此,后成为创立日本真言宗之初祖。

1963年起经过多年考古调查发掘,在址上建起新的青龙寺。寺分东西两处,有日本捐资修建的大型仿唐建筑——“惠果、空海纪念堂”,及青龙寺出土文物展室等,是许多日本游客神往的观光胜地。1986年,青龙寺从日本引进千余株樱花树,植于寺院,每年三、四月间,樱花盛开,春色满园,姹紫嫣红,风光异常。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去青龙寺赏樱。西安市内的名寺

唐朝的佛教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唐朝的佛教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唐代长安的樊川寺院众多,隋唐期间,僧侣云集樊川,以兴教寺、华严寺、兴国寺、牛头寺、法幢寺、禅经寺、洪福寺和观音寺等称为“樊川八大寺”。因为历史原因有些已经没落,有些已经消失了。在秦岭的深处还有一些寺庙,南山律宗丰德寺,莲花山上的悟真寺,至相寺,《长恨歌》的写作地,仙游寺等等,因为太多了,所以下边只说西安市区内的一些寺庙。广仁寺前边说的寺庙都是汉传佛教。而西安还有一座陕西唯一的藏传佛教的寺院,是全国唯一绿度母主道场。1703年由清圣祖康熙帝敕建,寓意“广布仁慈”。西安广仁寺位于西安明城墙内西北角,全国重点寺院,是陕西一处具浓郁神秘色彩的藏式人文景区。传说文成公主出嫁

时将佛祖十二岁等身像带到了西藏。唐太宗看见佛为空着,苦恼于在这里补供什么佛像,这时绿度母开口说话:“不必供奉其他像了,我来代替释迦佛教化,普度众生吧。”从此这尊绿度母的声名传遍了神州大地。由此广仁寺成为绿度母全国主道场,很多青海、甘肃、内蒙、西藏等信众不远千里前来参拜绿度母像。广仁寺内的金身绿度母像有1300年的历史。

另外广仁寺内还有一座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世界上只有两尊这样的佛像,另外一尊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广仁寺的这尊和拉萨大昭寺的十二岁等身佛像是同法相同比例,见到等身像的功德如同亲见释迦牟尼佛。玻璃函里的汉白玉莲花宝座将近2500年了,当年拉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是坐着这个莲花宝座从印度来到中国的,从前是供奉在开元寺里,后来几经辗转来到广仁寺。广仁寺每年还有燃灯节祈福活动,很多市民会参与点亮酥油灯进行祈福。卧龙寺卧龙寺有西北第一禅林之称,位于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始建于汉灵帝时。隋朝时称“福应禅院”,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唐朝时,因寺内保存着吴道子在这里画的观音像,又称“观音寺'。唐懿宗咸通年间(860年)和僖宗乾符年间(874年),先後在寺内建立石刻陀罗尼经幢。宋初有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终日高卧,时人呼为“卧龙和尚”。宋太宗时(时76—997年)更寺名为“卧龙寺”。

卧龙寺被称为三教合流的活化石,卧龙寺的山门其实就是弥勒殿,里面供奉的主尊就是弥勒菩萨。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卧龙寺的弥勒殿和天王殿是分开的。弥勒殿里两边是水火二将。水火二将指的是龟蛇二将,他们原本是道教里的护法神,这里堂而皇之地站在了弥勒的两边。这种配置明显是明代的特征,反映了明代三教合流的大趋势。

卧龙寺的天王殿继续保持三教合流的特征,里面的主尊竟然是关老爷,四大天王侍立两旁。儒教的神灵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主殿,并且以四大天王进行护卫,这生动地再现了三教合一的明代宗教状况。NPC事务所「西安人的生活好助手,外地人的西安活攻略」NPC个人微信:(nnnpppccc)西安同城二手,推荐,分享,合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