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学案(二)答题模板及表达技巧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学案(二)答题模板及表达技巧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学案(二)答题模板及表达技巧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被许多学生戏称为“拦路虎”,实在只要把握了诗歌的语言规律,把握诗歌鉴赏的“六要”“八问”,就能把拦路虎变为座下骑,轻松决胜高考。何谓“六要”,即要了解考试大纲、要明确设题方向、要洞悉得分要点、要掌握答题要领、要熟悉常用术语、要规范答题步骤。“八问”又是什么呢?即高考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是“六要”在考题中的具体化。今天就让我们以规范化的答题步骤,逐一解密古代诗歌鉴赏。

(一)问形象——分析诗歌形象

1、景物形象: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模板】

①调动联想和想象描摹诗歌图景: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步骤一)

②用双音节词概括意境特点: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雄浑壮美的景象。(步骤二)

③分析作者思想感情:这种雄浑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步骤三)

【温馨贴士】景物形象中描写意境的常见术语:

雄浑壮阔生机勃勃恬静优美清新明丽安谧美好高远深邃虚幻飘渺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苍凉悲壮

2、事物形象:

早梅(张渭)

一树冷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题模板】

①概括诗中所咏物象: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冷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一)

②分析所咏物象特点:“冷”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二)

③剖析诗人所托之情: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步骤三)

【温馨贴士】咏物诗常见意象寓意口诀:

松竹岁寒见坚贞梅兰傲雪显高洁柳絮飘飞遣离愁蝉鸣高洁感身世牡丹富贵菊隐逸梧桐凄苦黍黎悲鸿雁双鲤传书信望月托雁尽怀远乌鸦燕子系兴衰空城落花人事迁杜鹃鹧鸪话凄凉沙鸥孤鸿总飘零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抒怀、以物喻人、象征

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对比

3、人物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

①概括诗词展现的人物形象: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一)

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关注艺术手法):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二)

③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情感: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三)

【温馨贴士】常见人物形象: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反对征伐、热爱山川、寄情山水、归隐田园、身世飘零、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爱恨情长、

常用方法:比兴手法细节刻画烘托渲染、对比衬托

二、问构思——一词领全诗型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答题模版】

①点明该字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步骤一)

②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鸣蝉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步骤二)

③指出该词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乱”实际是全诗的纲(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步骤三)【温馨贴士】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或全诗的感情基调,解答此类鉴赏题,要从两方面考虑:

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以小见大、表情达意、凸显主旨),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之“怨”字、“江枫渔火对愁眠”之“愁”字,可谓一字关情;②该词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总领全诗、承上启下、一字为纲)。

三、问手法——分析表现技巧型

望月有感(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第三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题模板】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妙在使用比喻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把手足离散天各一方,比作纷飞千里的孤雁;把辞别故乡四处流离,比作深秋断根的蓬草。

③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形象而传神地写出饱经战乱、兄弟离散的飘零之苦。

【温馨贴士】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咏怀、白描精绘、映衬对比、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虚实结合、开门见山、曲笔入题、承上启下、伏笔照应、铺垫悬念、卒章显志、借古讽今、以小见大、巧用典故、象征寄托、侧面渲染、比兴手法

四、问风格——分析语言特色型

壬戌清明作(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复明。

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

【答题模板】

①点明语言特色: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步骤一)。

②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颔联——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每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步骤二)

③指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颔联——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

尾联——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步骤三)

【温馨贴士】诗歌鉴赏常用语言特色术语

热烈奔放、四川钢结构大气磅礴、浑厚雄壮、雄健高峻、悲凉慷慨、豪放洒脱、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清新飘逸、简洁洗练、淡远闲静、沉郁顿挫、辞藻华丽、委婉含蓄、朴素自然、平易浅显、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五、问语言——分析炼字型

题扬州禅智寺(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模板】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满”字在本句中是铺满的意思。(步骤一)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步骤二)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步骤三)

【温馨贴士】炼字型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化静为动以动衬静绘景摹状绘声绘色情景交融主客移位一语双关形成对比以小见大突出主旨增强韵律富有理趣生动传情具体形象精炼传神

六、问主题——分析情感主旨

采桑子(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平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船中便是仙。

分析这阙词的内容主旨。

【答题模板】

(1)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步骤一)(2)揭示主旨,揭示情感: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步骤二)【温馨贴士】鉴赏诗歌情感主旨常见术语

忧国伤时黍离之悲昔盛今衰怀古伤今离愁别绪人事变迁惜春悲秋仕途失意宦海沉浮寄情山水思慕田园借古讽今宫怨闺怨行役戍边登高览胜孤标傲世愤世嫉俗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

七、问妙处——前人评价类

流莺

李商隐

流莺漂泊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 流莺:不知所往、飞落无依的黄莺;凤城:这里借指长安;李商隐:唐代诗人,颇具才华,但受尽冷遇排斥,潦倒终生。

金圣叹称此诗为“托流莺以见意也”,叶燮则称之为“寄托深而措辞婉”,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答题模版】

①解析评价语中概括的艺术特点:本诗妙在使用托物言志手法,明写黄莺,暗寓身世。(步骤一)

②结合诗句分析该艺术特点在诗中的表现:首联借流莺的漂泊无依写自己的辗转流徙(飘零身世),借流莺的“不自持”写自己的难以掌控命运;颈联联借流莺的美妙啼唱写自己的才华

横溢;颔联借流莺啼唱的执著写自己的求索的坚执(希望得到赏识);尾联用流莺无枝可栖写自己的年华虚度、抱负成空。通过对流莺形象的刻画,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遭受冷遇、终生潦倒的愁苦和无奈。(步骤二)

【温馨贴士】

前人评价类诗歌鉴赏类型:①直接列出前人对某首诗词的评价,让考生根据这个评价去分析印证。②列出前人的看法,先让考生表态赞同哪种看法,再根据要求分析答题。

答题要点:明确角度(弄清前人评论是哪方面设题)、概括特点(诗论引文中已知的信息)、阐述理由(立足原诗,有理有据)

常见设题角度: 内容、技巧、炼字、感情基调、语言特色等。

八、问异同——比较类诗歌鉴赏

比较下面两首唐诗的异同

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焚书坑(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答题模版】

①点明两者相同之处:这两首诗都是咏史怀古诗,吟咏的对象都是秦始皇(步骤一)

②点明两者所抒发的不同感情:许诗是针对秦始皇为自己修筑高大豪华的陵墓的事发表看法(进行议论),;表达了对不顾人民死活(实行暴政)的秦始皇批判与蔑视;而章诗则是针对秦始皇焚书的愚民政策而发表看法,;表达了对实行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的秦始皇的批判与嘲讽。(步骤二)

【温馨贴士】古代诗歌比较鉴赏常见比较点:

诗歌同版本异(“东风又绿江南岸”与“春风又到江南岸”之比较)、意象同寓意异(骆宾王与虞世南的咏《蝉》诗之比较)、作者同风格异(李清照南渡前后之比较)、情感同手法异(白居易《忆江南》与皇甫松《梦江南》之比较)、题材同情感异(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与赵善庆的《山坡羊·长安怀古》)、字面同意境异(韦庄《台城》与王维《鹿柴》中的“空”字之比较)。

鉴赏诗歌的十一大表达技巧

一、直击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

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赏析:首句写静夜景色。从“凉”“月”等字中可知时间大约是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千山月”三字,已经空阔,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次句刻画的却是另一种境界。“路暗”,说明时间也是在夜晚,下面又说“百种花”,则此时的节令换成了百花争妍的春天。这里又是路暗,又是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如此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此二句意境朦胧,语言隽永,对下二句起了烘托作用。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喻世事变迁。末句写酒兴已阑,思家之念不禁油然而生,表明作者虽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四句虽四个不同的意境,但合起来又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暗寓作者既想超脱时空而又留恋人间的仕与隐的矛盾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二、表达技巧分析——抒情方式

技巧一:借景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词的意象主要有“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夕阳”,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在这些典型的“景”里面,有一个飘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这里的情和景很好地交融在一起,所以是用了景情相融的手法。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1分)

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1分)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1分)技巧二: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古诗词中直接抒情的并不多见。

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王实甫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秋,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试对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技巧三: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

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前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

滁洲西涧韦应物【中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1分)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1分)

技巧四: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阅读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孤高气节),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

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陆游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免职。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此词或许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虽然不免有自悼自伤的消极成份和孤芳自赏的意味,但主要精神是积极的,他在词中对周围恶浊的环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径以及自身遭受的种种迫害,所表现出的高度蔑视,也是令人感佩的。咏物词贵在“不离不即”、“不粘不脱”,做到托物寄意,物我相融。此词不雕镂梅花形貌,而着重摄取其神韵,借以自我写照,是咏梅的上乘之作。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规范答题技巧及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使用了借代和用典,(第一步)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第二步)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第三步)

三、表达技巧分析——描写手法

描写分类

1、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2、白描、细节描写

3、衬托(正衬与反衬)、烘托、对比

4、虚实(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5、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寂),

6、侧面虚写 / 曲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描写景物的方法:

1、物象的组合方式(远近、高低、俯仰、上下)

2、画面色彩(明暗、冷暖);

3、动态和静态(动静、声寂);

4、点面、时空。

5、对比、衬托,修辞,联想、想象

描写方式

1、渲染与烘托。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2、衬托与对比。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3、正面与侧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4、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5、白描工笔。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技巧五: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舟夜书所见

查(Zhā)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兰溪棹歌①(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①棹歌:渔民的歌

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

参考答案: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体现了渔民捕鱼的闲适愉悦的美好心情。

技巧六:反衬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也叫以动写静。

阅读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写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前三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是以动衬静。

品味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请分析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全词挑选了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等典型的农

村景物,(2分)以动衬静,动静相映,(2分)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人的江南乡村月夜图。(2分)

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它属于反衬的一种,也属于情与景的结合

例:“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分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例:“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分析】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技巧七: 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烘托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混淆。

技巧八: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要求:了解典故的含义,读懂诗歌。

分析《出塞》一诗表现手法: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题导引]《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这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

技巧九: 虚实结合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请对这首诗的主要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结合。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

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①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②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诗歌中常见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

写乐将倍增其乐。

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

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例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技巧十: 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来抒发内心情怀。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试对第四句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总结试题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艺术特色”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规范答题技巧及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指出此种手

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沾湿。

提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回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四、表达技巧分析——修辞手法

1、比喻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横塘]在苏州南十时许。[芳尘]指美人的行踪。[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冉冉]流动的样子。[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基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2、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的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只情。

3、夸张

长信怨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解析】这首宫怨诗是借咏汉班婕妤而慨叹宫女失宠之怨的。婕妤初受汉成帝宠幸,后来成帝偏幸赵飞燕姐妹,她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诗的首句即写供奉太后之事;二句写婕妤曾作“团扇诗”《怨歌行》,自比扇子,恐怕秋凉被弃箧中;三、四句写虽颜美如玉,失宠之后却不如丑陋的乌鸦。以颜色比颜色,虽不同伦类,却显得奇特精巧,写出宫女失宠之后,对其同类的嫉羡之情。

4、借代

不直接的说出事物,而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技巧十一:修辞手法指诗歌借助各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答题重点分析修辞的作用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具体诗句阐释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比作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步骤二),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步骤三)。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1)“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2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3分)

达标检测

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鲁山山行①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①鲁山,一名露山,故城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西南边境。仁宗康定元年(1040),梅尧臣知襄城县,作此诗。

(1)有人说,颔联的“改”“迷”二字下得妙。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第四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春晚书山家屋壁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

(1).前四句描写了山村怎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理想?(4分)

(2).最后两句刻画了“山翁”怎样的性格?一个“熟”字回应了上文哪些情景?(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夜思中原(南宋)刘过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①衣冠②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③。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④夜光芒。

注释:①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统称。②衣冠:指士绅、世家大族。③天阊:天门。④剑气:语出《晋书?张华传》,他夜观天象,见牛斗间紫气冲天,派人在江西挖到被埋的宝剑。(1).请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对这首诗的颈联进行赏析。(4分)

(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4、

(1)请简析这首诗颔联中的“争”和“占”字的表达效果。(4分)

(2)诗歌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色?试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4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李端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释]①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2).全诗围绕“悲”字展开,请结合全诗说说诗人写了哪几种悲情?(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螺川早发王猷定(清)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

(1).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诗歌,最后一句作者不写自己孤单,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4分)

7、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方岳①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

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②,遗恨夕阳中。

菽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③。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

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方岳:生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做过吏部侍郎和饶、抚、袁三州知州等官。本词是作者在游览欧阳修所建的平山堂时所做的。②河洛:黄河和洛水之间的地区。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③两仙翁:指欧阳修和苏轼。

(1)从全词看,作者的“愁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回答。(4分)

(2)请对“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一句进行简要赏析。(4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鹧鸪天[宋]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③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此二句化用古乐诗《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上阕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4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春生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结合全诗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6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金陵怀古王珪[注]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此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惨遭失败,有感于此,遂作此诗。

(1)首联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3分)

1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的的,是鲜明的样子。裴坦刚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象鸿雁那样展翅高飞。摇摇:心神恍恍惚惚,好像挂在空中的旗子,始终没有个着落。杜牧宦海浮沉,不很得意。

(1)结合全诗,概括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归朝欢(宋)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①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②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1).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4分)

(2).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4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咸阳值雨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万点空濛隔钓船”一句中“隔”字精当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问题。

独坐①李贽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晚霞。

【注】:①此诗是作者晚年之作。②翻:反而。

(1).这首诗一、二句是如何表现诗人独坐时的心境的?请简要分析。(5分)

(2).有人认为,在诗人的精神世界中,既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叹和感伤,又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乐观豪情。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6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村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4分)

(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4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杭州春望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庙:杭州城内吴山(又称胥山、城隍山)上有“伍员庙”。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曾帮助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越国。②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

(1)《唐宋诗醇》评此文“‘入’字、‘藏’字极写望中之景”,请结合颔联对此作简要分析。(2)尾联写从远处俯瞰西湖的景象,简析该联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宋】宋庠

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注】西湖十许昌城里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大湖。嘉祐年间(1049-1054),宋庠贬官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完工后,他写下此诗。

(1)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2)联系全诗,试分析诗歌尾联的表达作用。(4分)

18、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鹧鸪天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至元符三年(1100)得赦,在蜀地流徙五年余。这期间,黄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这首《鹧鸪天》,就是戎州安置时答蜀士史应之之作。

(1)试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人形象。

(2)概括本首诗歌的主题。

1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府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1) 从内容上看,诗歌是怎样表现"独宿"的特点的?(4分)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8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严士元①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用自己的话概括首联中“水国”春天的特点。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些特点的?(2)中间两联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