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etahistory的翻译及对海登_怀特史学思想的理解

Metahistory的翻译及对海登_怀特史学思想的理解

Metahistory的翻译及对海登_怀特史学思想的理解
Metahistory的翻译及对海登_怀特史学思想的理解

Metahistory的翻译及对海登·怀特

史学思想的理解

赵志义

海登·怀特(1928—),当代美国著名思想史家、历史哲学家、文学批评家。1960年起涉足历史哲学领域,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之一。怀特的著作Metahistory: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Europe一书于20世纪70年代初写作完成,1973年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系怀特的成名作,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西方最重要的历史哲学著作之一,也是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中语言学转向的标志。由于“meta”和“history”的多义性,以及理解上的歧义性,“Metahistory”翻译成汉语后有多个译名。二十多年之后,也就是在1999年,本书首先被台湾学者刘世安翻译成《史元: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意象》(以下简称《史元》)。①在大陆地区,尽管没有汉译的版本,但许多学者还是显示出极高的研究热情与兴趣。我们常见的该词汉译名有“元历史”、“元历史学”,“后设历史”、“后设历史学”等。2004年4月,海登·怀特赴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参加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史学和比较历史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旋即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怀特研究的热潮。同年,本书经陈新翻译成中文,名为《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以下简称为《元史学》。②“Meta”是翻译成“后设”还是翻译成“元”?“history”是翻译成“历史”还是“历史学”?恐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此书翻译成《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可以说理解到位,翻译准确,比较完全地体现了海登·怀特的史学思想。

“meta”来自于希腊文,意即“发生在……之后(after)”、“超越(beyond)”或“比……逻辑层次较高”、“关于(about)”等词义。在英语或其他源于希腊语的西欧语言中,“meta”作为前缀,与某一学科名词相连时,意味着一种概念从另外的概念中概括出来,用于对后者的完成或补充后,本学科就进入了一种更高级的逻辑形式。“meta”就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是指这种逻辑形式具有超验、思辨的性质,就像我们比较熟悉的“metaphysics”(形而上学)一词那样。它探讨的是超经验的世界本体的终极原理。其二是指这种新的更高一级的逻辑形式,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审视原来学科的性质、结构以及其他诸多的表现,诸如“metamathematics”(元数学)、“metalogic”(元逻辑学)等。当“meta”作为前缀加在“history”之前,就形成了“metahisto-

①②参见海登·怀特:《史元》,刘世安译,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参见海登·怀特:《元史学》,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051

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ry”,将历史推到了哲学的高度。英国哲学家沃尔什(W.H.Walsh)在1951年出版的《历史哲学导论》第一版中,依照历史哲学的不同对象,将西方历史哲学划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思辨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历史哲学”。前者是对整个世界历史过程作宏观的考察,从而抽绎出历史的目的、意义或规律性。后者从哲学的角度来考查历史知识的性质,或者说是对历史知识进行哲学批判,从而确立历史科学的界限和特有价值。海登·怀特的Metahistory是“一部19世纪欧洲的历史意识史,它也是为当前有关历史知识问题的讨论而作。同样,它既提供了史学思想演进过程中一个特定时期的发展报告,也提出了一种被称为‘历史的’思想模式的一般性结构理论”(第1页)。其方法论原则是力图建立一套阐释原则框架,以说明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因此,怀特的这部代表性著作属于思辨的历史哲学。既然被视为一部历史哲学著作,那么它就自然地具有了元理论的性质。“meta”翻译成“元”是最为合适的,因为它体现了本书复杂的历史哲学思想,而“后设”、“形上”、“形式”甚至“史元”等译名,不仅不能很好地说明Metahistory的目的与意图,而且还容易引起歧义。

“元”在汉语词典中的意思之一为“基本”,由此组成的词语有“元件”、“元素”、“元科学”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元科学为“基本科学,是关于科学的理论或关于科学的科学”。“元”还等同于“道家所谓的道”,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相当于西方的“logos”,具有宇宙共同的真理,是最高的智慧,也具有思辨的性质。“meta”翻译成“元”,意思为“超越”历史,历史之“背后”,是探讨了历史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之后共同拥有的“规律”或“特征”,即19世纪欧洲历史哲学著作或历史著作背后的历史想象结构。这一结构的深层内容是语言学的,是“诗性的”,是充满虚构想象加工的。“meta”作为英文字首单字,在台湾地区被翻译为“后设”,如“metadata”便翻译为后设资料、“metadrama”翻译为后设戏剧等。“Meta”被翻译成“后设”,一方面容易给人一种后现代的感觉,引入历史否定的概念,而另一方面也容易会使人与时间联想起来,去思考历史终结后的历史。尽管怀特提出历史阐释模式使历史叙述走向了复数,尽管他提出了历史的诗性结构使历史与文学具有了同质性的特征,他本人也因此而被列为后现代史学家之行列,但只是怀特构建“元历史”结构的步骤与方法之一,显然不是怀特的真实目的,也不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如果翻译成“形式”的历史,或历史的“形式”,只是对怀特“玄奥”的历史思想的一种肤浅或表层的理解。毋庸置疑,怀特的历史研究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其历史分析方法植根于语言形式主义:“我将把历史作品看成是它最为明显地要表现的东西,即以叙事性散文话语为形式的一种言辞结构。……简单说来,我的方法是形式主义的”(第2—3页)。但是,其目的是要反思传统的实证主义史学观,包括历史思考的对象、历史方法以及其独特性。

“Metahistory”中的“history”同一个词来表示“历史”和“历史学”双重含义。依据《大英百科全书》(1880年版):“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

Metahistory的翻译及对海登·怀特史学思想的理解

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这说明历史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其二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根据第四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istory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对过去事件的研究;第二义项才是“历史”———过去的事件,尤指从整体意义上来认识的过去事件: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可见,“历史学”和“历史”是其本义。在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的定义或解说中,History具体所指为何,一般应视具体的文本语境而定。正因为“history”具有多义性,所以在理解和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分歧与不同。它到底是被翻译成“历史”,还是“历史学”?目前在学界难以统一。

在台湾地区,无论《史元》还是《后设历史》都是将“Metahistory”中的“history”翻译成了“历史”;在大陆地区,在2004年以前,将“history”译成了“史学”或“历史学”的学者有邵立新等人。①具有代表性的海登·怀特研究的学者,诸如王逢振、徐贲、王岳川、盛宁以及陈永国等都将“history”译成了“历史”,将本术语以及本书翻译成了《元历史》。②但随着陈新译本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元史学》的译名了。

怀特将“meta”与“history”联用一起,取名为Metahistory,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研究和记录,而且还是作为历史哲学,对19世纪历史学方法、目的、规律的研究和探讨。正因为如此,本书才被陈新翻译成了《元史学》,这样的翻译也并无不妥之处。然而,如果我们将Me-tahistory中的“history”理解为“历史学”或“史学”,那么紧随其后的historical根据语境的基本要求只能被理解为“历史学的”或“史学的”,而不是“历史的”,“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也就只能翻译成“历史学想象”了。如果这样的话,本书的汉译名就成为了《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学想象》。但是,2004年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却将前者“Metahistory”翻译成“元史学”,后者“historical”翻译成了“历史的”,于是,共享同一词根的两个关键词的译名就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矛盾。一般情况下,“histori-cal imagination”只能被理解为“历史的想象”或“历史想象”,而不会被理解为“历史学的想象”。作为副标题中的关键词,它们是用来对前面核心词“Metahistory”进行具体的解释与说明。但由于目前所通用的译名存在着误导,所以,人们通常误将研究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看作一门历史哲学,即怀特称之为《元史学》。同时,在本书的许多地方也有“Metahis-torical”的出现,也都翻译成了“元史学式的”,因为翻译错误,所以在该词出现的地方理解起来非常地费解。以此类推,所有翻译成“后设史学”、“元史学”、“形上历史学”以及其他

151

①②参见邵立新:《理论还是魔术———评海登·怀特的〈玄史学〉》,《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参见王逢振:《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徐贲:《海登·怀特的历史喻说理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王岳川:《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盛宁:《新历史主义》,台湾扬智书店1995年版;盛宁:《历史·文本·意识形态: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刍议》,《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1期;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陈永国:《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转义、话语、叙事》,《外国文学》2001年第6期等。

251

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之类的译名都属于同类的错误。

Metahistory: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应该翻译成《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其中的“Metahistory”被翻译成了“元历史”,“historical i-magination”被翻译成了“历史想象”,这样的翻译保持了译名的前后一致性。而且,本译名更好地表现出了海登·怀特的史学思想。“元历史”就是“超越”历史,就是指历史背后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即诗性的深层结构。“元历史”是本书标题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词,副标题则是“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是对前者内容进行具体的限定和阐释,说明了在19世纪欧洲诸多的历史作品形式之背后存在着历史共有的想象结构。只有这种“深层的结构性内容”,才是历史真正要宣示的东西,也是怀特探讨和寻找的东西。如果本书名中的关键词“Metahistory”被翻译成“元史学”,副标题作为“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怎么来进一步解释和限定关键词“元史学”呢。当然了,也有学者认为“元史学”是来研究和探索“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这似乎既符合逻辑,又体现出本书的史学思想,但是,却无形中误解了我们通常界定的主标题和副标题的关系与功能。

为此,怀特在他的《元历史》中选择了19世纪的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以及他们的历史著作进行考察。19世纪历史写作中的四种“实在论”,包括史学家米什莱、兰克、托克维尔和布克哈特表达历史思想的写作模式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米什莱是浪漫剧的历史实在论,兰克是喜剧的历史实在论,托克维尔是历史剧的实在论,而布克哈特是作为讽刺剧的历史实在论。同时,仅四位历史哲学家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克罗齐之间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黑格尔是历史的诗学与超越反讽之道,马克思是以转喻模式为史学进行哲学辩护,尼采是以隐喻模式为史学作诗学辩护,克罗齐是以反讽模式为史学作哲学辩护。在此,我们更不用说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之间的差别了。尽管如此,他们的著作之间都存在着一个共性:即将历史作品视为叙事性散文话语形式中的一种言辞结构。海登·怀特认为,“历史是一种叙事的论述,其内容是想象、杜撰的和发现的成分参半。”①历史靠语言来表现,靠叙述来建构,历史存在于语言的叙述之中。这种叙述结构中还深藏着一种诗意的“深层的结构性内容”。怀特在他的《元历史》中选择了19世纪的各种历史著作(还有各种历史哲学)来进行实证分析,提取他希望得到的结构要素。怀特认为,“我认为,它们包含了一种深层的结构性内容,它一般而言是诗学的,具体而言在本质上是语言学的,并且充当了一种未经批判便被接受的范式。每一种特殊的‘历史’解释都存在这样的一种范式”(第1页)。《元历史》就是对这些建构和想象方式作出分析和研究,从而证明历史所共享的诗学本质特征。

思想家的历史深层的想象结构到底是什么呢?他们是如何通过这些结构获得一种“解释的效果”的呢?怀特认为,历史的某种记述以及某种编纂风格的构造属于历史作品的表层维度,存在于文本的“表层”。历史学家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将“散乱”、“无序”的历史

①基斯·詹金斯:《论历史是什么》,江政宽译,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351 Metahistory的翻译及对海登·怀特史学思想的理解

“元素”,按照一种具有词汇、语法、句法以及语义学等维度的语言规则,组建成一个具有故事意义的结构体,同时作出合理的解释。对此,他采用了三种策略,获得不同类型的“解释效果”。“这三种不同的策略我分别称之为形式论证式解释、情节化解释和意识形态蕴涵式解释”(第2页)。某种历史的编纂风格代表了三种模式的特定组合。怀特恰恰在这彼此不同的历史学风格之背后,寻找到了一种可以统摄所有历史学家的深层结构,即诗性的结构:“为了说明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史学家首先必须将文献中记载的整组事件,预构成一个可能的知识客体。这种预设行为是诗性的,因为,在史学家自己的意识系统中,它是前认知的和未经批判的。就其结构的构成性程度而言,它也是诗性的”(第40页)。怀特用隐喻、转喻、提喻和反讽四种诗性语言的比喻名称来称呼这些预构类型。

结语

海登·怀特首先是位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1966年,他发表的《历史的负担》首先向传统的学术历史发起了挑战。1973年,他的《元历史》的出版标志着哲学对历史思考的转向,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历史哲学著作之一,也是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中语言学转向的标志。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史学家的积极反应和主动参与,也引起了历史学科的新的变化。同时,他提出的“历史诗学”也引起越来越多的文学批评者的研究兴趣。这部历史哲学著作成为了史学界、文学界不可回避的研读作品,极大地促进了后现代历史、历史叙述、历史与文学之关系等的研究。因而,本书的翻译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对国内的译名进行了商榷,目的不是来贬低他人的研究成果,而是提出来以便能引起同行专家的注意,共同促进海登·怀特在中国国内的研究。

(作者赵志义,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邮编:810008)

(责任编辑:于沛)

(责任校对:张旭鹏)

中国文学翻译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文学翻译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文学翻译对于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没有优秀的文学翻译,中国的文化无法“走出去”,外国的优秀文化也无法“走进来”,有人说,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翻译的作用居功甚伟。由此可见,文学翻译对中国了解世界文化,并让世界了解中国是多么的不可或缺。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文学翻译这方面的确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中国文学翻译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 那中国的文学翻译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在北京主办的以此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就有译者对于葛浩文提出了猛烈的批判。不可否认的是,葛浩文常年从事于中国文学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传播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是葛浩文的翻译风格已是改写和摘译。虽然翻译界普遍认可为了本国读者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而采取的意译手法,但是葛浩文在翻译的时候经常会删去原作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增加原文中所没有的表现,他们认为这样的翻译手法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是很不利的。可见,合适的翻译手法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了。 中国的翻译文学在国外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有人用日本举例说明了一下。目前在日本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多是在本国被禁止发行的;有着过激的性描写;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主的文学奖获得者(或候补者)的作品;电影的原作。这种出版呈现出恣意性和零散性,没有系统性可言。要知道,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时候,日本对于中国文学的介绍远比现在更加全面、规模更加庞大。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呢?第一个是受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影响,很多大的图书出版社因此而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图书出版。而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学界自身造成的。现在的中国文学界发展更加的多样化,尤其是网络文学的发展,更是变化多端。面对这些铺天盖地涌来的文学作品让出版社头疼了,他们不知道那本书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心,而相当一部分文学作品过于冗长的篇幅也让翻译工作难以进行。 以上这些都是影响到中国文学作品走错国门的因素,想要让中国的文化被世界受接受和认可,文学翻译是很必须做好的工作。而先要做好文学翻译,就必须针对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只要这样我们中国的文化才能更快的“走出去”。 文章来源:天和汇佳青岛翻译公司

英语全球化的产生及影响

随着英语在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无论是在地域上或在信息传递方面,英语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作为全球语言的英语的凸现,对全球各地的英语教学政策和实践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尤其在中国,经过建国后近四五十年的发展,英语教学领域的全球化痕迹越来越重,矛盾也日益突出。 一.作为全球语言的英语 被称为“世界语言”,“全球语言”,“一种永不褪色的语言”的英语的全球化地位,是缘于“它的角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Crystal, 2001:2)。这暗示着英语可以从三种途径达到全球化地位。第一,英语作为全球大多数人的本族语,比如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第二,英语作为某些国家的官方语言而得到世界的公认,因而它能被广泛使用到政府,法庭,媒体和教育等领域中。有时,它又被称为“二语”——对某人母语或一语的一种补充,如同当今的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第三,英语在外语教学中作为“最具优势的外语”。因此,随着把英语作为一语,官方语和外语的人数的增多,英语自然得到了广泛传播。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如同Crystal (2001:5) 所言“英语已经完全达到了全球化的地位。”英语在世界60多个国家被用作官方或半官方语言,在其中20多个国家占据着主要地位。在所有的六大洲中,英语的地位都是主宰性的(Crystal, 2002:360)。 英语作为贸易语言,辅助语言和国际语言在全世界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是在商务,技术,科学,因特网,大众娱乐和体育等方面,还是在医学大会,合同签定中,英语都成为了首选语言。最近几年,英语在报刊杂志中被频繁使用,成为不可争辩的一种科技语言。根据Swale(1987:41-68)在1987年的统计,当年全球就有50%的学术论文使用的英语,此后,该比率还在年年递增。十年后,Graddle(1997:18)统计到, 98%的德国物理学家宣称英语为他们的工作语言, 83%的化学家, 81%的生物学家, 81%的心理学家都完全遵从这项决定。 正因其全球化的重要地位,英语广播节目在全世界120 多个国家中被1亿5千万所收看和收听。在小学阶段有5千万孩童把英语作为辅助语言学习,在中学人数则更多,超过了8千万(Crystal, 2002:360)。 二.英语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 可见,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如果对英语没有一点掌握的话,是根本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流的,更别说作为全球经济的参与者,去分享科技的进步和利用现代文明了。为了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保持其受重视的地位,世界各国政府都把英语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这主要体现在下面三方面。

2010年经典英语祝福语(带中文翻译)

2010年经典英语祝福语(带中文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wishing you a song in your heart at christmas and blessings all year long. 圣诞之际,祝你心中有首快乐的歌,新年快乐! wishing you peace, joy and happiness through christmas and the coming year. 在圣诞和新年来临之际,祝福你平安、快乐、幸福! a christmas greeting and good wishes to you who is thought about all the year through. have a beautiful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 始终思念你,捎来圣诞佳节最美好的祝福,祝圣诞吉祥,新年如意。 here is wishing you all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new year bright with joy and success.

祝圣诞快乐,新年充满幸福和成功。 christmas comes but once a year. but when it comes it brings good cheer. 圣诞节一年只有一次,但每次来临都带来喜悦。 a cheery christmas and the new year hold lots of happiness for you! 给你特别的祝福,愿圣诞和新年带给你无边的幸福、如意。LOcALHosT may you have the best christmas ever. 愿你度过最美好的圣诞节! may the joy of christmas be with you throughout the year. 愿圣诞的快乐一年四季常在。 wishing you a sparkling christmas and 衷心祝福来年快乐、幸运! christmas should be a time of banked-up fines, the scent of flowers and wine, good talk, good memories and loyalties renewed. but if all else is lacking - love will do. 圣诞是这样美好的时光:炉火熊熊,花

翻译标准和原则

翻译标准和原则 文学翻译最怕者,莫过于一知半解。大家都在说忠实于原文,但有的人却常常把这句话理解成为了忠实于形式,以为肯定句就非得译成肯定句,外国人照相时说“cheese”就一定不能译成“茄子”,这样的理解殊为可笑。其实,就个人理解,所谓的忠实,忠实于原意只不过是最起码的要求,即不能胡乱编造,这一点懂一点英文或是会查字典的人都能做到,没什么稀奇,以为这样就是一个译者,没来由地倒是玷污了这个称谓;真正的忠实,除了忠实于原意,更重要的是忠实于目标语言,别忘了翻译的目的是向目标语言的读者传递信息和美感,如果为了忠实于原来的形式,翻出的东西生硬无比不知所谓,那又翻他做什么!还有一点,单就语言形式来说,任何语言的丰富程度都比不上中文,英语也就那么字母的组合,但中文却要丰富许多,这也就是说,英汉翻译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较窄的源语言和一个极大丰富的目标语言之间的较量,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做了一辈子翻译,倒有一大半的中文优秀文字艺术、形式用不上,真是可笑。其实从很大程度上来看,英汉翻译比的不是英文功底,因为做这一行的英语水平都差不到哪儿去,真正拼的是中文功底,这才是真货。 而且,中、英文之间的语法区别太大,英语中有时态、人称等语法,都带有很强的功能性,但中文却没有。如何从中文中找到合适的表达形式来向读者传达原文的这些功能性表述,就成了译文优劣的一个直观判断标准。中文中也有许多英语中所没有的东西,比如语气助词、歇后语、方言、俗语、对联、谐音等等,单就诗歌来说,就分为现代诗和古体诗,其中古体诗细分下来更多,诗经、离骚、汉赋、古体诗、骈四俪六、律诗、绝句等等,文章最起码也分为白话文和文言文,不同形式的变换皆能像读者传达不同的意境。英语中为了表达一个人的粗俗,不外乎就是故意用一些错误的语法或拼写,而译文要表现一个人是白字先生,还是刻画为一个下里巴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不过话又说回来,译者、编辑、选题三位一体,而且三者之间是短板效应,成书的结果不取决于最强的,而是取决于最短的。个人倒是比较倾向于完全不懂英文的编辑,倒也不是说编辑不懂英语就可以糊弄,而是大家的评判标准是统一的,都是针对译文来评判。最怕的莫过于那些懂点英语,却又不懂翻译的人,那就难办了,说不定他非得让你把“cheese”改为“奶酪”,读者自是一头雾水,照个相几个人大喊“奶酪”这是想做什么?难道有人动了他们的奶酪? 另外,再多说一句,翻译中的画面感很重要,因为文字最终在读者脑海中形成的都是一副画面,所以画面怎么安排是很重要的。经常读到一些特写或是场景描写,视觉非常混乱,前、后、远、近、上、下、点、面,一会忙活这个一会儿忙活那个,让人看得很是眼晕,画面支离破碎。我丝毫不怀疑那些译者忠实于原文的态度,脸语句顺序都忠实了,说不定还造出一大串莫名其妙的长句,里边含若干个从句以及定、状、补等等,却唯一忽略了他写出来的是中文,真是白白糟蹋了版面。 此外,画面感还可以体现在人物对白之中,做翻译的应该都有感受,英文对白中的东西不外乎就是said\answered\asked\repplied\puzzled这几个,而且用得

英语翻译与选词

英语翻译 4 He was a 21-year-old in blue jeans and Nikes, eager to laugh and eager to please, but fierce in his attention to his duties. Every salt and pepper shaker was exactly in its place, not a bread crumb or coffee spill was visible when Stevie got done with the table. 4 史蒂维21岁,蓝色牛仔裤,耐克运动鞋,满面笑容,讨人喜爱,极端地敬业。他收拾好一张餐桌后,盐瓶和胡椒瓶归于原位,丝毫不差,桌面不见一点面包屑、一滴咖啡液。 6 Over time, we learned that he lived with his mother, a widow who was disabled after repeated surgeries for cancer. They lived on their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in public housing two miles from the truck-stop. Their social worker, who stopped to check on him every so often, admitted they had fallen between the cracks. Money was tight, and what I paid him was probab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being able to live together and Stevie being sent to a group home. 6 后来,我们得知史蒂维和母亲一起生活。他母亲是个寡妇,因患癌症多次经历手术而落下残疾。母子俩靠社会保险金生活,住在离餐馆两英里以外的廉租房里。社工人员偶尔登门看望,说他们母子生活着实艰辛贫困。他们手头拮据,我所付的工资仅能保证母子俩相依为命,史蒂维才不至于沦落到被“集体之家”(为残障人士提供护理的机构)收容。 2 At some stage or the other in our lives, we experience the gnawing pangs of an emotion which defies definition. It's a feeling that can only be felt and not described. An overwhelming joy that comes together with its share of sadness. Love. 2 在我们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我们会经历某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所带来的阵阵折磨。这种

高级文学翻译胡显耀——复习资料

Chapter 1 1. ?学翻译的内容:对?学作品的语?形式、艺术?法、情节内容、形象意境等的再现; 2. ?学翻译作品的语?特征:想象性、审美性、创造性、抒情性; 3. ?学翻译作品的特点:审美性、形象性、创造性、抒情性和模糊性; 4. 奈达对翻译的定义:翻译等值论(意义和?体的等值); 5. ?学翻译的双重含义:?学翻译作品(构成“翻译?学”体裁)、?学翻译?为(创造翻译?学的过程); 6. 翻译?学与?学系统的关系本质:翻译?学的地位问题; 7. 20世纪70年代以?列学者 埃?-佐哈?:多元系统论 —— 明确提出翻译?学是本民族?学多元系统的?部分(a.多元系统“萌芽”/“年青”状态 b.多元系统“边缘”/弱势状态 c.多元系统“危机”/转折点/真空状态);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 谢振天等?:创造性叛逆 —— 译者主体创造性和?学翻译作品的汉语属性是这?论断的主要依据; 9.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者 傅雷:神似论; 10. 中国学者 钱钟书:化境论; 11. 前苏联学者 费道罗夫:等值论翻译标准(思想内容、修辞、作用等值); 1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 奈达:等效标准(源语和目标语读者反应?致); 13.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 林语堂:忠顺美标准; 14. 严复的三字翻译标准:信(?学翻译的基本伦理,本质上是?种维持翻译存在的必然因素和基本伦理)、达(?学翻译的必要条件)、雅(译者的主体选择); 15. 严复主张雅的理由:a. 为让译本符合当时的?章正轨,流传久远 b. 为更通顺流畅的传达原作之深义; 16. 实践中的翻译?本选择:看似是译者选择了个别?本,实际往往是社会?化通过奖励和提?译者声望等?式对译者进?筛选; 17. 对原作的研究:对原作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检索和研究、对作者居住地的考察、历史研究、版本研究、?学研究、评论; 18. ?学译本的创造:a. 译者考虑如何实现?本目的,尤其再现语?艺术形式 b. 考虑当时的?学翻译规范对译?的接受或排斥 c. 译者正视自?的主体作用,协调自?与?本目的和翻译规范的关系; 19. 翻译可能受到外?的删减和改变; 20. 林纾:25年里翻译了11个国家98位作家的163部作品,其翻译更恰当的称呼是“译述”或“改写”; Chapter 2 1. ?学翻译是?种富于创造性的,?度复杂的艺术形式,它要求译者准确的理解作为艺术品的原作,并创造出同为艺术品的译作。这对译者的职业道德(从事任何职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语?资源(扎实的双语语?功底/熟练地语?驾驶能?/?屋建瓴的语?视野)、?学修养(丰富的?学知识/较?的?学造诣/了解相关?学知识)、艺术感悟(认清自?擅长的?学派别——傅雷多译巴尔扎克作品)和知识面(杂学)等?面的要求极?; 2. ?学翻译者基本素质的培养是从事?学翻译必须进?的?项长期的准备?作; 3. ?学翻译的准备?作:拟定翻译计划(拟定质量要求、?作报酬、翻译时间)、收集?具资料(硬件和软件双重准备)、研究作家作品、研究其他译本、分析读者对象; 4. 分析读者对象的基本原则:根据读者群体的需要选择原作、根据读者知识?平使用恰当的语?、根据译本读者对象群体的不用层次调整翻译策略; 5. 现代?学翻译时常用的?具:字词典、?具书、翻译辅助软件、?络资源和各种参考资料; 6. 越来越多的译者已经开始在?学翻译中利用机器辅助翻译?具。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精简)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郑静芝咸宁学院外国语学院437100 摘要: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要准确地进行翻译,可以运用音译法、直译法等克服这些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音译法,意译法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bridge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Due to different historic backgrounds, customs,traditions and cultures in two different nation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qiuvelence of two languages,we aim to provide some techqiues to help overcome the obstacles in translation through this paper. Key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Transliteration;Free translation 引言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人类的语言反映着人类普遍的共性,各民族语言虽然不同,但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解释词义。正是这种共性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为不同语言的翻译提供了可译性基础。然而,中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产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迥然而异,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差异,构成了翻译的障碍。 1.文化和翻译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世代代的所有共享的东西。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群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美国语言学家萨王尔在《语言论》中提出:“文化这名称的定义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中国翻译词典》指出,“现代文化人类学家们一般把文化分为技术、经济、社会、观念和语言四个系统”。 翻译,中外学者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①“通常它是按作者的创作意图把一篇文章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描述出来的过程”。②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因为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语言所反映的对象。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翻译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交流。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提出文化翻译理论,提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问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除语言学的特点外,在宏观文化语境中审视原语和译语。文化与翻译的相互影响和特征就显而易见了④。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社会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1风俗传统对翻译的影响 习俗是人们在口常生活中由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文化,因而翻译也就会受到传统习俗文化的影响。 比如“deaths and marriages”,如果译为“红白喜事”就不是很妥当。汉文化认为红色象征喜庆,结婚时新娘要穿红,而在举行葬礼时才穿白,所以中国人惯用“红色”表示marriage,“白色”表示death。但是西方人却认为白色是纯洁、忠贞的象征,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的婚纱,在葬礼时则穿庄重的黑色。因此,“红白喜事”并没有正确传递原有的文化信

30条中英文互译经典语录

30条中英文互译经典语录 1、If you don't know what you want, you won't know when you've gotten it.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当你拥有了也会茫然不知。 2、We all have stories we won't ever tell.~~~ 我们都有一些不会讲出来的故事。 3、Hold the head of the lonely, put proud expression-brave say: I not bad at all. 昂起孤单的头,摆着骄傲的表情,勇敢的说:我一点都不赖。 4.Accept your life if you can't change it. Change your life if you can't accept it. 如果你无法改变你的生活,就接受它。如果你接受不了你的生活,就改变它。 5.There is a kind of sadness that a cat can't reach its tail.有一种悲伤是摸不着自己的尾巴。 6.Life is a chain of moments of enjoyment;not only about survival.生活是一串串的快乐时光;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7.Happiness isn't getting all you want. It's enjoying all you have. 幸福不是得到你想要的一切,而是享受你所拥有的一切。 8、Everyone is happy. But, your happiness, often in the eyes of others. 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9、Try your best,girls ! Women who don't try hard have two outcomes: endless flea market and outdoor market shopping.姑娘,努力吧!不努力的女人只有两种结果,穿不完的地摊货和逛不完的菜市场。 10、Heard some things, obviously irrelevant, but also in the hearts of several bends Shui think of you.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 11、Smiling face, not to blame. Leisurely, the heart, with you. Destined to allow life to change, only a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life of a flower.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2、Imagination is the highest kite one can fly. 想象力是飞得最高的那盏风筝。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西方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渡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又是不能避免的毛病,于是“媒”或“诱”产生了新的意义。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他们总觉得读翻译像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 这样说来,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勇于自信的翻译家也许认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需再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效力。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品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灭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 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他引导他们去跟原作发生直接关系。能读原文以后,再来看错误的译本,有时不失为一种消遣。有人说,译本愈糟糕愈有趣。我们对照着原本,看翻译者如何异想天开,用胡乱猜测来填补理解上的空白,无中生有,指鹿为马,简直像一位“超现实主义”的诗人。但是,我对林译的兴味绝非想找些岔子,以资笑柄谈助,而林纾译本里不忠实或“讹”的地方也并不完全由于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浅、不够理解原文。 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自己的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选词技巧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选词技巧 摘要:选词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翻译作品的好坏。选词,即选取意义择取单词,既关系到原文理解中词义的辨识和确定,也包括翻译表达中的词语的选择。相对而言,原文词语的理解更为重要。 关键词:翻译技巧;选词; 翻译技巧,即翻译方法,能使具有概括性、指导性、基础性的翻译原理具体化、条理化、实施化,利用各种翻译转换法准确、完整传达话语信息。它着重解决的是具体翻译转换上技术、技艺、艺术上的问题。翻译理论专着或教材中对技巧的处理一般按两 条线索分别或结合进行归纳:一是按原语的词类、句型等语法范畴及惯用法系列等,梳理翻译表达的技巧、方法;另一是按对原文信息、形式进行翻译表达的方法,而在分合、增减、反正、顺逆、去留存变、直译形神等辨证关系上,对翻译手法进行分类。翻译是科学又是艺术,对于技巧,理论着作、教材不

能囊括翻译实践中的所有情况,具体问题还须具体分析,翻译者不但要灵活运用已有的技巧,而且要善于创造新的技巧,以使译文 传意达旨,形神兼备。 选词,即选义择词,贯穿于整个翻译的 实际操作过程之中。这里的“词”指表达某一实体或整体性概念的单词、词组和短语。“选义”是由人类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决 定的。任何一种发展完备的人类语言,其中的大部分词汇都是一词多义。例如单词charge: 动词含义有两个,在科技英语的环境下是“充电”,而在日常生活中是“索取(费用)”。名词通常是“电流”的含义。该如何措辞则要看具体语境了。此外,英语中有一些名词,同时有两个形容词,比如名词sun,它的形容词可以是sunny,也可以是solar,这里就有个辨义和确定词义的问题。另外,语言使用中还普遍存在着多词一义的现象,即同一意思对应不同的词语。在英语里,一词多义是非常常见的,这与英语的多 源生有关。现代英语中不仅有许多词汇是从古英语演变而来,还有约80%的词汇从外国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_郑海凌

·翻译理论与技巧·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郑海凌 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本质特征,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那么,文学翻译果真是艺术吗?如果它是艺术,为什么它没有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艺术,为什么人们给它冠以艺术的美名?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便会发现,求证这一命题并不那么简单。在翻译领域里,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人们有时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者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造成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本文拟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问题做初步探讨,同时求教于翻译界同行和前辈。 (一) 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古罗马修辞学家西塞罗关于“演说家式的翻译”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单独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尽管大诗人谢灵运、李白都曾涉足翻译活动,刘禹锡也曾有诗句:“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从汉末佛经译者的文、质之争,到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涉及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标举它的名目。也许先辈们要寻找一种能涵盖一切的翻译原则,忽略了翻译的对象。在中外翻译史里,混淆翻译文体的现象很常见,讨论翻译时往往不加分类,不区别待遇,把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熔于一炉,甚至拿文学翻译的理论来对待一切文体。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最为贴切。严复却用来指导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还在“尔雅”上大做文章,岂不画蛇添足!这种误会在当代也不鲜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强调翻译才能是天赋。他并没有把翻译分门别类。科技翻译机器人即将出世,哪里需要什么“天赋”。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其《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却仍然把它和其它文体的翻译放在一起研究,试图建立包容一切文体的翻译学。俄国的翻译家们似乎明智一些,很早就分成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森严壁垒地相互对峙,但他们往往各自强调一个极端,甚至把语言和文学隔离起来。当然,这些现象与当时当地的译学风气或文化传统分不开,不能妄加批评。各国翻译家的理论无疑得到他们本国人的认同,在本国文坛上独领风骚,我们列举这些无非是指出人们以往在研究方法上的疏漏或者个性。 西方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虽早,其界说却显出自发的天真。从西塞罗、贺拉斯到当代的列维、加切奇拉泽,都强调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注重它的创造性,随意性,忽视它的局限性。我国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较晚,但其内涵透视出自觉的严谨,有师法:“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引自茅盾于1954年8月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注重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把读者的反映作为衡量翻译效果的依据,其审 4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内容提要:在我们这个全球化的世界,国际交流、跨文化对话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也愈显重要。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汉英词语之间存在着或显或隐的翻译上的陷阱,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地域文化、历史文化、风俗文化、宗教文化差异英汉翻译的影响。面对汉英文化差异我们应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呢?那我们应当如何找到切合点,实现英汉文化的桥接,既保留原文的情感与魅力又避免了文化障碍?译者为什么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关键词:文化冲突文化差异翻译策略文化人 正文内容: 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全球化进程加速,人们交往日益便利,国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重要。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趋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文化障碍,文化冲突的事件也数见不鲜,甚至会造成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独特性和深厚内涵。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塑造了迥异的文化观。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可能大相径庭。于是语际间翻译活动中跨文化转换、民族间文化冲突的译介处理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活动离不 开文化。”【1】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都存在着极大差别,发展了不同的语言、创造了不同的文化。而所谓的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2】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母语背景的人交流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这就会产生障碍,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就得借助于翻译。所谓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就是将某一语言活动的言语产物转换到另一语言中去,把原

文学作品翻译合同范文(标准版).docx

编号:_____________文学作品翻译合同范文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作者: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系本授权约定的作品的作者和版权人,愿意授权乙方对该作品进行翻译、配音并对翻译作品发表、出版。本授权构成甲乙双方翻译授权授权关系。为此,甲乙双方于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_日在______市_____区达成如下约定: 一、原著作品: 1.1 作品名称:____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上下____(以下简称“本作品“)。 1.2 作品版权:_______本作品的作者为甲方并由其独立创作、全部版权归甲方单独所有。 1.3 作品公开性:甲方承诺,本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及创作完成后至乙方翻译前,不通过其他方出版图书,也不通过报纸、期刊或网络等媒体公开发表。 二、翻译授权: 2.1 授权翻译形式:甲方授予乙方对本作品翻译为___(维吾尔语配音、汉语字母)___视频、文本(以下简称“翻译作品“)。 2.2 授权性质:甲方授予乙方的翻译权为独占性的专有使用权,即在约定区域、期限内,仅有乙方享有本作品约定翻译形式的翻译权。 2.3 授权区域:【中国____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2.4 授权期限:___壹__年,自本授权签署之日起算。 2.5 授权使用方式:包括下列第__(1)、(3、(5)__项使用方式。 (1) 将本作品翻译的作品出版为图书。 (2) 将本作品翻译的作品以文字形式通过互联网络传播、广播电视传播。 (3) 不得自己或授权他人根据本作品翻译的作品授权他人拍摄任何语言电视剧、电影及为此改编影视剧本。 (4) 可自己或授权他人根据本作品翻译的作品授权他人拍摄与翻译作品相同语言版本的电视剧、电影及为此改编与翻译作品相同语言的影视剧本。 (5) 不得自己或授权他人将乙方翻译的作品再翻译为其他任何语言的作品。 2.6 转授权:甲方给予乙方的翻译授权,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可转让给他人。 三、翻译作品的版权与使用: 3.1 翻译作品的版权: 3.1.1 翻译作品来源于本作品,但翻译完成后,乙方对翻译作品享有版权。 3.1.2 乙方必须在翻译作品中注明“翻译作品系根据本作品翻译而成“且须对本作品的作者(杭州____公司)予以署名。 3.2 翻译作品的使用:

英汉翻译复习资料

填空题复习资料: 1.翻译人才在中国古代被称作象寄之才/象胥/舌人。 2.东晋时期的道安提出 “按本而传”的翻译思想,被人们称为直译的鼻祖。 3.六朝时期鸠摩罗什曾提出“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主张“依实出华。” 被人们称为意译的鼻祖。 4.《春秋谷梁传》中记载了孔子的“名从主人,物从中国”的翻译思想,而该译论比古罗马哲人西塞罗提出的“不要逐字翻译”早四五百年。 5.三国时期的支谦所作《法句经序》被看作是我国第一篇有关翻译的论文。钱钟书在其《管锥编》中指出:“严复译《天演论》牟例所 标:‘译事三难:信、达、雅’,三字皆已见此序。” 6.中国译学理论中不同时期的翻译标准可大致描述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忠实,通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7. 按翻译题材,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政论翻译、应用文翻译和科技翻译。 8.20世纪50年代初,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了“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的重要观点;60年代初,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化境”的翻译标准。 9. Translations are like women—when they are faithful they are not beautiful, when they are beautiful they are not faithful. 此比喻与我国老子的一个说法不谋而合。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0.20世纪90年代,美籍意大利学者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提出了抵抗式翻译/反翻译resistance translation翻译理论,该理论对于提高译者的地位很有帮助,但还不足以构成新的范式。 11.斯内尔-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在其2006年的新著 《翻译研究的多重转向》中介绍: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90年代出现实证论转向和全球化转向;而进入新世纪,翻译研究又回到了语言学时代,出现了“U字形转向”(U-turn)。 12. 1964年, 奈达博士在《翻译科学初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中将译文读者引入翻译标准,提出了功能翻译(Functional Equivalence)(请用中英文填写)的翻译原则。 13.辜正坤在全国首届翻译理论研讨会上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在该理论体系中,提出了翻译的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这是一个形同虚设的抽象标准,真正有意义的是一大群具体标准。

谈英汉翻译中的选词技巧

谈英汉翻译中的选词技巧 选词,即选义择词,贯穿于整个翻译的实际操作过程之中。这里的“词”指表达某一实体或整体性概念的单词、词组和短语。“选义”是由人类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决定的。任何一种发展完备的人类语言,其中的大部分词汇都是一词多义。 例如单词charge动词含义有两个,在科技英语的环境下是“充电”,而在日常生活中是“索取(费用)”。名词通常是指“电流”。该如何措辞则要看具体语境了。此外,英语中有一些名词,同时有两个形容词,比如名词sun,它的形容词可以是sunny,也可以是solar,这里就有个辨义和确定词义的问题。 另外,语言使用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义多词的现象,即同一意思对应不同的词语。现代英语中不仅有许多词汇是从古英语演变而来,还有约80%的词汇从外国输入,经过历史变迁,这些词汇并存和融合,使英语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现象特别普遍。因此译者除了具有辨义这项本领外,还要具备“择词”这方面的技巧。 无论是“选义”,还是“择词”,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说,没有词是完全孤立的(No word is an island entire to itself.),词的意义必然受到前后相邻词句的影响。 从词语与语境的关系看,有些词基本不受语境影响(context-free),如意义相对固定单一的专有名词、科技术语、数量词等;有些词则受语境制约(context-bound),如那些含有感情色彩、价值判断且意义极为丰富的普通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对于这些词语,先利用各种手段确定其意,然后恰当措辞表达。下面介绍两种确定词义的方法。 一、根据上下文和汉语习惯搭配来确定词义 理解原文是整个翻译过程的第一步。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步。以下我们通过翻译实例来具体讲解在理解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根据上下文确定词义: A.意群拆分确定词义: “In short”, a leader of the new school contends,“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as we call it, was largely the improvement and invention and use of a series of instruments that expanded the reach of science in innumerable direc tions.” 本句可以分四个意群来确定词义: 第一个意群:in short 简言之 school 学派 contend 坚持认为,争辩,讨论 第二个意群: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科学革命(不可译为“科技革命”)as we call it 所谓的

文学翻译与艺术的区别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日期:[2004-9-10 17:45:50] 作者:[anikin] 转于《中国翻译》 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本质特征,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那么,文学翻译果真是艺术吗?如果它是艺术,为什么它没有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艺术,为什么人们给它冠以艺术的美名?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便会发现,求证这一命题并不那么简单。在翻译领域里,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人们有时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者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造成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本文拟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问题做初步探讨,同时求教于翻译界同行和前辈。 (一) 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方罗马修辞学家西塞罗关于“演说家式的翻译”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单独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尽管大诗人谢灵运、李白部曾涉足翻译活动,刘禹锡也曾有诗句:“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从汉未佛经译者的文、质之争,到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涉及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标举它的名目。也许先

辈们要寻找一一种能涵盖一切的翻译原则,忽略了翻译的对象。在中外翻译史里,混淆翻译文体的现象很常见,讨论翻译时往往不加分类,不区别待遇,把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熔于一炉,甚至拿文学翻译的理论来对待一切文体。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最为贴切,严复却用来指导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还在“尔雅”上大做文章,岂不画蛇添足!这种误会在当代也不鲜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强调翻译才能是夭赋。他并没有把翻译分门别类。科技翻译机器人即将出世,哪里需要什么“天赋”。撼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其《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却仍然把它和其它文体的翻译放在一起研究,试图建立包容一切文体的翻译学。俄国的翻译家们似乎明智一些,很早就分成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森严壁垒地相互对峙,但他们往往各自强调一个极端,甚至把语言和文学隔离起来。当然,这些现象与当时当地的译学风气或文化传统分不开,不能妄加批评。各国翻译家的理论无疑得到他们本国人的认同,在本国文坛上独领风骚,我们列举这些无非是指出人们以往在研究方法上的疏漏或者个性。 西方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虽早,其界说却显出自发的天真。从西塞罗、贺拉斯到当代的列维、加切奇技泽,都强调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注重它的创造性,随意性,忽视它的局限性。我国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较晚,但其内涵透视出自觉的严谨,有师法:“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引自茅盾于1954年8月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注重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把读者的反映作为衡量翻译效果的依据,其审美原则与我国传统文论中的“意境说”一脉相传,并呼应清末马建忠的“善译说”。意境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与情调,是作家审美理想的最高层次。要求译作传达原作的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