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的概念

刑法的概念

刑法的概念
刑法的概念

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刑法的法律。狭义的刑法指刑法典,广义的刑法除了刑法典(全面系统地规定刑和罚的法律文件)之外,还包括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针对某一犯罪)与附属刑法。

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宪法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以及实际情况,是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

刑法的体系

广义的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各种渊源及其社会关系。狭义的刑法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我国刑法典由两编组成,第一编总则,第二编分则,接下去依次是章、节、条(具体运用)、款、项。

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的,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基本要求(四个推论):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溯及既往。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定罪上一律平等、量刑上一律平等,行刑上一律平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重罪重罚,轻罪轻罚。量刑的判断:不仅要看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而且要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

刑法的效力范围(空间、时间)

刑法的空间效力:涉及国家主权和国与国之间的刑事管辖权关系问题。

1、属地原则:以地域为界限适用刑法。凡在本国领域内犯罪,不论犯罪人或被害人的国籍,都适用本国刑法。

2、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界限适用刑法。凡是本国公民犯罪,不论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3、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界限适用刑法。

4、普遍管辖原则(普遍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界限适用刑法,其标准是国际公约。

5、折衷原则:以属地原则为基础,以其他原则为补充适用刑法。(我国采取)

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生效、失效时间以及刑法的溯及力。

1、生效时间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单行刑法通常采用这种方式。其二是公布后经过一段时间生效。

2、失效时间分为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两种。默示是根据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3、刑法溯及力的四个原则:从旧原则、从新原则、从新兼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

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刑法》第6条第1款:“凡在中国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1、犯罪行为或者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2、“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照顾少数民族地区

3、针对国外犯的情况:

Ⅰ、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犯罪,根据属人原则,适用中国刑法.

Ⅱ、外国人在国外危害中国国家利益或中国公民利益,根据保护管辖原则适用中国刑法,条件是所犯之罪在犯罪地也应受罚,并且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

Ⅲ、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采取普遍管辖原则。

犯罪构成

概念: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多必须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基本的犯罪构成:一人一罪犯罪完成,即犯罪既遂。

修正的犯罪构成: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共同犯罪。

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

概念: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种类:1、一般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

2、同类客体:某一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3、直接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Ⅰ、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以数量为根据。在复杂客体中各个客体有主有次。

Ⅱ、物质性犯罪客体与非物质性犯罪客体:以侵害的社会关系是否为物质性

的为根据(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但并非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对象)

犯罪对象

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犯罪对象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伤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伤害。

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5、犯罪客体是生命权、财产权、公共安全等凭借人的思维才能认识的观念上的东西,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

犯罪的客观方面

概念: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

要件:危害行为、危害结果、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或手段、对象。

危害行为

概念:指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是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要件。

特征:1、危害行为在客观上是人的身体动静。

2、危害行为在主观上是由行为人的意志支配下的身体动静

3、危害行为在法律上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身体动静。

表现形式:1、作为:指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2、不作为: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与作为相对应是其构成条件)

犯罪主体

我国刑法的犯罪主体分类

单位

(指企业、事业公司、机关、团体)

一般主体:实施危害行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特殊主体:在一般主体的基础下,还具备某种特殊身份条件。

单罚:只处罚单位或者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

双罚:同时处罚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

概念:有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者。

刑事责任年龄

1、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一概不追究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这八类行为负刑事责任。

3、已满16周岁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注意:1、从宽处罚原则: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应当减轻或从宽处罚。

2、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不适用死刑。

犯罪主观方面

概念: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社会危害的结果所报的心理态度。

基本内容: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目的、犯罪动机、意外事件、认识错误。

犯罪故意

概念: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认识因素)(意志因素)

认识因素(辨认能力)意志因素(控制能力)

直接故意必然或者可能希望

间接故意可能放任

间接故意的情况:1、行为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发生。

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在瞬间情绪冲动下,不计后果地实施危害行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犯罪过失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遇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意外事故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

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缺少罪过因而不构成犯罪)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

动机:推动人去追求某种目的的内在动力或者内心起因。

目的:在一定动机的推动下希望通过实施某种行为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和过失不存在动机与目的)

认识错误

概念: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不正确的认识。

影响定罪的情况:客体的错误和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假想防卫)。

不影响定罪的情况:对象的错误、工具的错误、因果关系的错误。

正当行为

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我国刑法仅规定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正当行为。)

正当防卫

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旨在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背不出的就背这个,简单多了:为了保护合法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攻击行为。)

成立条件:1、防卫意图:保护合法利益。因此,防卫挑拨、互相斗殴行为和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行的防卫均不属于正当防卫。

2、防卫起因:有不法侵害发生。

3、防卫对象:仅限不法侵害者。

4、防卫时间:仅限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都不属于正当防卫,须视具体案件作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或意外事件处理。

5、防卫限度: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如若超出必要限度,就视为防卫过当,需要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不过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则无防卫过当,即对于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

为了是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为了保全较大的合法权益而损害了较小的合法权益,所以不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形态

在故意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过程中,因主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形态。

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

概念:行为人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创造条件,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犯罪形态。

与犯意的区别:犯意是行为人以口头、文字等形式表达其犯罪意图,停留在思想范畴而犯罪预备则已经将犯罪意图体现在其行为上。所以犯意不是犯罪,犯罪预备则已经构成犯罪。

刑事责任: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

概念: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刑事责任: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从重处罚。

犯罪中止

概念: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刑事责任: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既遂

概念: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犯罪所规定的完成形态,也是按照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进行处罚的标准形态。

主要形态: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举止犯(无犯罪未遂)。

共同犯罪

概念: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形式:1、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是否一人可实施犯罪)

2、事前同谋的共同犯罪和事中通谋的共同犯罪。

3、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

4、一般的共同犯罪和特殊的共同犯罪。(是否具有组织)

刑事责任:1、主犯:起主要作用的犯罪人,按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

2、从犯:起次要作用(实行犯)或者辅助作用(帮助犯)的犯罪人,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胁从犯:被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身体受到强制的情况下完全失去意志自由时不构成犯罪,不是胁从犯。)

4、教唆犯:Ⅰ、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处罚。

Ⅱ、被教唆的人不满18周岁,应当从重处罚。

Ⅲ、被教唆的人没有实施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罪数形态

指犯罪的个数,在刑法理论上指一罪与数罪的区别。分为实质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和处断的一罪。

实质的一罪

1、继续犯: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一个社会危害性行为持续一定时间,达到犯罪的标准。非法拘禁罪是典型的继续犯。对于继续犯应以一罪论处,不进行数罪并罚,但继续时间的长短应当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

2、想象竞合犯: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罪名之间无交叉包含关系(这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别)。对想象竞合犯,我国刑法主张从一重罪处断原则。

3、结果加重犯: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的犯罪形态。对结果加重犯只能依照刑法规定,在较重的法定刑幅度内量刑。

法定的一罪

1、结合犯: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明文规定,结合而成为另一个独立的新罪的犯罪类型,是实质的数罪。我国刑法没有结合犯的规定。

2、集合犯: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分为常业犯(反复实施才构成犯罪)和营业犯(只要意图反复实施,实际上只实施一次也构成犯罪一次)。刑法规定以一罪论处,在法律明文规定的幅度内量刑,不能数罪并罚。

处断的一罪

1、连续犯: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立犯罪的数个行为。对于连续犯应以一罪论处,根据刑法规定从重或加重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2、牵连犯:为了一定目的实施某种犯罪,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对于牵连犯应从一重罪处断或者从一重重处罚(从一重后再从重处罚)。

3、吸收犯:数个犯罪行为,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其他犯罪行为,仅成立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应依照吸收行为所构成的犯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牵连犯与吸收犯的区别:牵连犯的数个行为之间的关系纯属偶然,而吸收犯的数个罪行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必然关系。

刑事责任(了解)

概念:犯罪人因行使法律的规定而应为其实施的犯罪行为所承受的,由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以刑事处罚、非刑罚的处理或者单纯宣告有罪的方式对其行为惊醒否定评价的负担。(简单说来,就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

实现方式:定罪判刑、定罪免刑。

刑罚

概念: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为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刑罚是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只能适用于犯罪人。

刑罚权:指创制和运用刑罚的权力,包括制刑权、求刑权、量刑权和行刑权。

功能:1、对犯罪人:惩罚功能、个别威慑功能、感化功能。

2、对被害人:安抚功能、补偿功能。

3、对其他社会成员:一般威慑功能。教育鼓励威慑功能。

目的:1、一般预防: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其重新犯罪。

2、特殊预防:警告和教育社会上的不稳定人员,预防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刑罚的体系

概念:刑法所规定的并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

结构: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

概念:对犯罪人主要适用的刑罚方式。

特点: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其他刑罚方式适用。对同一犯罪人的一种犯罪,一次只能适用一种主刑,不能同时适用数种主刑。

类型:1、管制: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理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刑罚方式。

2、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生自由,就近强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3、有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强制进行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式。

4、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强制进行教育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式。

5、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式。

最低刑最高刑数罪并罚特点执行机关备注

管制3个月2年不超过3年工作中同工同酬社区矫正了解下刑法

第39条第一

拘役1个月6个月不超过1年劳动酌量发给报

公安机关

有期徒刑6个月15年刑期超过35年

时,最高刑为25应当参加劳动,接

受教育和改造

监狱适用面最广、

居于中心地

年,不超过则为20年位的刑罚方式

无期徒刑应当参加劳动,接

受教育和改造

监狱

死刑适用死刑缓期执

行制度,(简称死

缓)缓期为2年不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年满75岁老人不适用死刑

死缓处理方法:1、死缓期间无故意犯罪,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2、有重大立功表现,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有故意犯罪且查证属实,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附加刑

概念: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特点:即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

种类:1、罚金

2、没收财产

3、驱逐出境(只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

4、剥夺政治权利

Ⅰ、内容: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D、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Ⅱ、期限:A、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B、判处管制时,期限与管制相同

C、独立适用或附加于有期徒刑、拘役,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D、死缓后减刑的,剥夺政治权利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量刑情节

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量刑时,决定刑罚的轻重或者免除处罚的主客观事实依据。

1、法定量刑情节:刑法明文规定的在量刑时应当予以适用的情节。

2、酌定量刑情节:刑法未予以明文规定,由审判机关根据刑事立法精神与有关的刑事法律

并结合具体案件,在审理时应当灵活掌握和酌情适用的情况。

累犯

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而且不适用缓刑和假释。

1、一般累犯: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故意犯罪的犯罪人。

2、特别累犯(特指前罪后罪都为国家安全罪的累犯)

自首和立功

自首: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作为量刑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立功: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的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作为量刑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适用死刑)

数罪并罚(这个是重点,而且很复杂= =)

概念:对行为人所犯数罪进行合并处罚的量刑制度。

原则:1、相加原则

2、吸收原则

3、限制加重原则:确定一个最高刑(数罪刑罚之和),确定一个最低刑(数个罪罚之中最重的一个),在两者之间决定适用的刑罚。

4、折衷原则(我国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和相加原则为补充)

适用:1、判决宣告以前一个人犯有数罪的合并处罚规则:折衷原则。

2、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漏罪的合并处罚原则:先并后减。(新罪与原判决进行并罚,得到总共要执行的刑期;再减去已执行的刑期,得到还要执行的刑期。)

3、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的合并处罚原则:先减后并。(原判决减去已执行的刑期,再和新罪并罚,得到还要执行的刑期;再加上已执行的刑期,得到总共要执行的刑期。)

缓刑

概念:刑罚的暂缓执行,即对原判刑罚有条件的先不予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

适用条件:1、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较好,不至于再危害社会。

3、累犯不适用缓刑。

考验期限:1、拘役: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少于两个月。

2、有期徒刑: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不少于1年。

注意:1、不满十八周岁、怀孕的妇女、年满75周岁的人应当适用缓刑。

2、若在缓刑考验期内构成累犯,就直接数罪并罚。

刑罚执行制度

概念:刑法有关对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改变执行期限或者执行方法的规定。具体的刑罚执行制度有减刑和假释。

减刑

概念: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执行刑罚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说白了就是减少刑期,所以死刑犯不适用减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才有权审理减刑。)

适用条件:1、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

2、在刑罚执行期间,犯罪人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

3、限度条件: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原判是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3年。

假释

概念:背板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星期以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予以提前释放的行刑制度。

适用条件:1、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人。

2、累犯以及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而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

3、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人,须已执行原判刑期的一半以上;无期徒刑的,必须实际执行刑期13年以上,方可适用假释。

4、被假释的犯罪人,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

考验期限:1、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2、无期徒刑为10年。

刑罚消灭

由于法定或者事实的原因,只是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不能对犯罪人行使具体的刑罚权。具体来说有时效和赦免。

时效

概念:刑事法律规定的国家对犯人追究刑事责任和刑罚执行的有限期限。

种类:1、追诉时效:刑事法律规定的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2、行刑时效:刑事法律规定的对被判刑的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

(我国刑法总则只规定了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期限: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和死刑:20年。

时效中断:追诉期间又犯新罪,则追诉时效重新起算。

不受时效限制:1、犯罪人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后逃避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审判。

2、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告诉或者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该立案而不予立案的。

赦免

国家宣告对犯罪人免除或者减轻其罪、其刑的法律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宪法制度)

1、大赦:国家对某一时期内凡有一定罪行的犯罪人免予追溯和免除刑罚执行的制度。其权力由全国人大行使。(既免罪又免刑)

2、特赦:国家队特定的犯罪人免除执行全部或者部分刑罚的制度。其权力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只免刑不免罪)

法定的量刑情节汇总(红色从重,蓝色从轻)

量刑情节刑事责任举例

继续犯(时间的长短)应以一罪论处非法拘禁罪

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断开一枪,打死一人,同时打伤一

结果加重犯依照刑法规定,在较重的法定刑幅度内量

刑。

虐待致人重伤或死亡

结合犯我国刑法中没有结合犯的规定

集合犯以一罪论处,法律明文规定的幅度内量刑“以赌博为业”而构成赌博罪

连续犯以一罪论处,根据刑法规定从重或加重处

实施数个杀人行为

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或者从一重重处罚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骗取公私财

吸收犯依照吸收行为所构成的犯罪处罚非法制造枪支、弹药罪

不满18周岁

不适用死刑、应当适用缓刑年满75岁老人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预备犯

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为了杀死某人而准备毒药,未投

即被告发

聋哑人或盲人

中止犯

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结果犯

按照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进行处罚故意杀人罪

行为犯诬告陷害罪、刑讯逼供罪

危险犯破换交通工具罪、破环交通设施

举止犯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

用处罚

被教唆的人不满18周岁,应当从重处罚

被教唆的人没有实施犯罪,可以从轻或减

轻处罚

未遂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从重处罚犯罪人在盗窃过程中被当场抓

主犯按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提供犯罪工具、藏匿罪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且不适用缓刑和假释

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

免除处罚

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自首+重大立功表现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过当

避险过当

胁从犯

无防卫过当

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

应当减轻或从宽处罚

醉酒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假想防卫判为过失犯罪或者意外事故

罪 名 分 类

罪名分类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种类: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特定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包括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船只、汽车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制造、销售枪支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丢失枪支不报罪,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3、重大责任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包括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蔻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一种重大安全事故罪,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种类:根据刑法典分则第三章、《刑法修正案》和《刑法修正案(四)》的规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8类犯罪97个罪名:(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包括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二)走私罪。包括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植物制品罪,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废物罪。(三)妨害对公私、企业的管理秩序罪。包括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刑法基本概念整理

刑法基本概念整理 第一章:刑法的绪论 1.刑法:即一个国家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具体些说,刑法是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2.广义刑法: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附属刑法规范)。 3.狭义刑法: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4.刑法的渊源: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5.刑法典:是以国家名义颁布的、系统规定犯罪及刑法的法律,是刑法的最主要存在形式。 6.单行刑法: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说明、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刑罚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 7.刑法的性质:内容上——(1)调整范围的广泛性,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秩序到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都有所涉及 (2)调整对象的特定性:针对最严重的违法行为 (3)调整手段的严厉性: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形式上——(1)刑法是基本法(2)刑法是实体法(3)刑法是公法 8.刑法的目的:就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护法益 9.刑法的任务:就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人民,打击敌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10.刑法的机能:就是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具备的作用,它是实现刑法目的和任务的手段。(1)保护法益机能(2)保障人权机能(3)规制行为机能 11.谦抑思想:就是不应当将所有的违法行为都作为刑法的处罚对象,作为刑法处罚对象的只能是那些不得不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 12.刑法规范:是以禁止、处罚犯罪行为为内容的罪刑规范。(包括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如刑法规定有盗窃罪、遗弃罪,其中所蕴含的规范就是:不得盗窃、义务者必须抚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13.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我国刑法是采用编、章、节、条、款、项的结构来编排的。我国刑法典分为①总则②分则③附则。 14.刑法解释:是对刑法规定用语的意义进行说明,是赋予刑法规范特定含义的思维或者实践过程。 分类:(1)主体不同 立法解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刑法规定所做的解释 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审判和检查工作中具体应用的法律解释(2)方法不同 文理解释——亦称文意解释或者文法解释,是根据刑法条文的文词字句进行的字面解释。论理解释——指参酌立法背景、目的、沿革及其他相关事项,对刑法规定做逻辑分析,阐明刑法用语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当然解释)——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事项,但依事物属性、处罚目的以及当然的道理,推论刑法所没有明文规定的事项,但要在刑法规定适用范围之内。 (扩大解释)(限定解释)

论刑法的宪法性界限(一)

论刑法的宪法性界限(一) 论文关键词:宪法性界限人权保障保护功能 论文摘要:纵观当今世界,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早已深人人心,并通过以辅助原则为代表的一系列宪法性界限得到确认。然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情况不容乐观:宪法实践的缺失和人权保障的迟滞,导致中国刑法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宪法性界限,这不符合法治进步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对先进的美国刑法的宪法性界限,之后就中国刑法应建立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宪法性界限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论述。 英国哲学家、法学家边沁曾说过:“温和的法律能使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会在公民中间得到尊重。”而作为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刑法往往体现为借国家公权力名义,直接以强制性刑罚限制或剥夺公民包括财产、政治权利、人身自由甚至生命在内的某种权益。因此,刑法的“温和”程度——即宪法性界限问题便变得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宪法本身就是以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根本宗旨的,而在国家权力中刑罚权直接涉及对公民的生杀予夺,其一旦被滥用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在刑法中建立起完善的宪法性界限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认为,保障人权应是刑法的宪法性界限最根本的出发点。正如日本刑法学者西原春夫所言:“刑法还有保障机能,即行使保护犯罪行为者的权利及利益,避免因国家权力的滥用而使其受害的机能。”而这一出发点的依据正是宪法。完善的宪法是权利至上的宪法,其首要机能便是对公民人权的保障。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刑法作为普通法律,其制定须符合宪法精神和原则,任何违背宪法的内容都是无效的。因此,若在刑法中建立起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宪法性界限,将意味着刑法对于宪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充分认同,从而保证刑罚权的启动受到作为“人权大宪章”的宪法的严格限制。 下面,本文将在对比以完善的宪法性界限闻名于世的美国刑法的基础上,阐述笔者对于中国刑法宪法性界限的现状和发展的一点看法。 一、美国刑法的宪法性界限——以禁止性规范为刑法树立界限 自订立之初就被确立为“全国最高之法律”的美国宪法,其正文及修正案中的大量有关人权保障的条款直接严格制约着刑法的制定与适用,联邦及各州在刑事立法过程和司法执行过程中均不得违反宪法的相关规定。因此,美国刑法的宪法性界限并不直接体现在刑法条文中,而表现为宪法通过树立禁止性规范严格限制刑事立法权、司法权的使用。“以宪法制约刑罚权的积极意义,正在于防止它的滥用,因为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定走向腐败。保护(社会)权利最得力的工具常常也是侵犯(个人)权利最厉害的手段。给制定和适用刑法设置合理的限制,其目的是要在保护社会利益和保护个人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具体到美国宪法中为刑法树立界限的条文,可以归纳为三类: 1.刑事立法限制 正文第1条(禁止“剥夺公权法案”和禁止事后法)中规定,禁止国会及州议会通过剥夺公民权利和追溯既往的法律,可以说直接提出了对刑法立法的禁止性条款,即不得制定溯及既往的刑法。 2.刑罚权限制——不得将行使宪法保护的权利定为犯罪 修正案第l条(禁止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集会请愿自由)、第2条(禁止剥夺公民备带武器以自卫的权利)、第5条(禁止剥夺公民作为刑事被告享有的沉默权)、第8条(禁止对公民施以残酷和非常的刑罚)和第l3条(禁止奴役公民或强迫其劳役)规定的宪法权利不受侵犯。“即国会不得制定禁止宪法权利的法律,不得将行使宪法权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就为刑法中关于入罪、刑罚的规定预先树立了无法逾越的界限。 3.正当程序条款限制 即在宪法中规定“法无明文不为罪”(即罪的法定)、“法无明文不处罚”(即刑的法定)等原则及立

法硕刑法学:犯罪的定义

犯罪的定义 1.《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2009单选第2题) 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予刑罚处罚 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 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 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 【考察知识点】但书的意义 【重要程度】★★ 【解析】《刑法》第13条所规定的“但书”的存在意义就在于避免将只有轻微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犯罪化,给行为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不仅仅是对司法资源的节省,更是防止轻微违法行为犯罪化的有力保障。因此,“但书”所针对的对象是违法行为,而非犯罪行为;“但书”的存在的确赋予了司法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仅限对轻微违法行为的自由裁量,而非犯罪行为;D选项中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的说法是正确的,当选。 【答案】D 【拓展】《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定义的规定。《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犯罪。”“但书”指第13条中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犯罪”。

“但书”的核心作用在于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全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做出刻板教条的判决。其意义具体表现在:(1)但书使得犯罪概念既有定性也有定量要素;(2)但书赋予司法者一定的自由裁量权;(3)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但书区别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提供了划清罪与非罪的基本标准。 违法行为不等于犯罪行为,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 2.依照我国《刑法》第13 条的“但书”规定,“不认为是犯罪”的条件是( )。(2014非法学单选第3题) A.情节轻微的 B.危害不大的 B.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考察知识点】但书 【重要程度】★ 【解析】《刑法》第13条“但书”明确规定符合刑法关于犯罪的定性描述的行为,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答案】D

刑法犯罪类型分类

刑法犯罪类型分类 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背叛国家罪】 【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 【武装叛乱、暴乱罪】 【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与境外勾结的处罚规定】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投敌叛变罪】 【叛逃罪】 【间谍罪】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资敌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适用死刑、没收财产的规定】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罪、决水罪、失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资助恐怖活动罪】 【劫持航空器罪】 【劫持船只、汽车罪】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丢失枪支不报罪】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重大飞行事故罪】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交通肇事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危险物品肇事罪】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消防责任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刑法》第二章 犯罪的概念

第二章犯罪概念 第一节犯罪的定义 一、犯罪的定义概述 1,犯罪的定义 受罪刑法定原则的约束,外国刑法或学说大多对犯罪采取法律形式层面的定义,认为犯罪是刑法规定以刑罚禁止或惩罚的行为,或犯罪就是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在前苏联还保留类推制度的刑法中,也曾有过对犯罪从实质层面的定义,如1919年苏俄刑法指导原则第6条规定:“犯罪是危害某种社会关系制度的作为或不作为……”现行俄罗斯刑法采取罪刑法定原则,则给犯罪下了一个形式与实质结合的定义:“本法定以刑罚相威胁所禁止的有罪过地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被认为是犯罪”(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14条)。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或者由于人们把握犯罪的角度不同,对犯罪还提出一些其他定义。例如,根据唯物史观,认为犯罪是一个历史范畴即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由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有的刑法学者从犯罪构成的角度,认为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违法且有责的行为。有的刑法学者认为犯罪是反社会的行为。刑事古典学派重视犯罪行为的危害结果,认为犯罪是造成侵害性结果或危险的行为;而刑事社会学派重视犯罪人及其危险性格,认为犯罪是犯罪人反社会性格的表现。 2,不同的定义反映出不同的犯罪观 从法律意义上讲,犯罪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例如《刑法》第2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行为,第264条规定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等等。在罪刑法定制度之下,严格讲只有这种法律(形式)上的犯罪。 从实质意义上讲,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之所以要规定某种行为是犯罪,在外国刑法理论上有不同观点,有的认为是因为它违反了基本的社会伦理规范(伦理规范违反说),有的认为是目因为它侵害了国家、社会或者个人的法益(法益侵害说),有的认为是因为它既违反了社会伦理规范又侵害了特定的法益(二元说).这是犯罪的本质,是犯罪的法律意义的根源。在司法实践中,采取不作同的犯罪本质观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予以刑罚处罚,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侵害了社会或者个人的利益、破坏了法律秩序。例如,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盗窃、诈骗、抢夺之类侵犯他人权益、破坏社会生活秩序的现象。对这类现象,如果不采取严厉的制裁方法予以禁止,社会生活就无法继续。这是犯罪的本质,是犯罪的法律意义的根源。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 1,《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定义 1,尽管在刑法分则各条中已经规定了盗窃、抢劫等各种具体犯罪的定义(罪状或构成要件),但是,在《刑法》第13条中仍然对犯罪给出了定义:“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个定义是对刑法中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如故意杀人罪、盗窃罪、抢劫罪等)共同特征的高度概括。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犯罪是危害社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兼顾犯罪的实质特征和形式特征,所以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定义。 2,但书的意义。(独立成节)(简单题) 《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定义的意义。 1,这一犯罪定义既含定性要求又含定量要求,对于合理认定处罚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犯罪定义不仅从性质上明确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而且还设置了定量要求,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被称做犯罪定义的“但书”。该但书表明认定犯罪不仅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但书”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教条的判决。通过“但书”避免司法刻板的例子如,少男与幼女恋爱中偶尔发生性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强拿硬要少量财物,符合抢劫特征,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 2,“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但书”也是适应我国法律结构需要产生的。我国对危害行为的惩罚体制由两个层次的法律构成: 其一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劳动教养条例以及工商、海关、税务等行政、经济法规中的处罚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属于“违法行为”;其二才是刑法,违反刑法的属于“犯罪”。

张明楷《刑法学》笔记整理

第一编刑法基础论 第一章刑法概说 司法法的指导原理是法的安定性,行政法的指导原理是合目的性。 本书认为,刑法的机能是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行为规制机能基本上是法益保护机能的反射效果。 规范与条文并非等同 总则规范基本上是裁判规范,分则规范当然也是裁判规范但大多是行为规范。 立法解释:在刑法实行过程中,立法机关对发生歧义的规定所做的解释。 法治与人治的对立表现在:统治的主体是不是人?统治的方法是否恣意? 法的制定者、执行者与裁判者必须分离。 刑法条文需要明确界限的问题与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难以甚至不可能区分。 本书认为,立法机关不宜做出立法解释。 针对司法解释,本书认为,合适的做法应是,最高法院以及高级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制作有充分理由的裁决书,以其中的判决理由及判决理由所形成的规则指导下级法院。 “解释的实质的容许范围,与实质的正当性(处罚的必要性)成正比,与法文通常语义的距离成反比。”(前田雅英) 不是限制字面含义而是在刑法规定之外附加条件的,不是缩小解释,可能是目的性限缩。 遇到不明确的规定时,应当通过明确的规定阐释不明确的部分,而不应当以某种规定不明确为由而否定明确的规定。 对用语作相对解释,实质上也是体系解释。 历史解释并不意味着只是探讨立法原意,而是要根据历史参考资料得出符合时代的结论。 当不同的解释方法得出多种结论或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时,就以目的解释来最终决定。 虽然刑法在制定时是国民意志的体现,但解释者的根本标准,是解释时的国民意志。 第二章刑罚的基本原则 一般认为,从法律规定上看,罪刑法定原则的最先来源是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现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渊源是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1791年的法国宪法与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 罪刑法定原则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思想与心理强制说。现在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主要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或者说是民主与自由。 虽然习惯法不能成为刑罚的渊源,但它仍然是人们在解释犯罪构成要件和判断违法性、有责性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另外,在存在有利于行为人的习惯法,行为人以习惯法为根据实施行为时,可能以行为人缺乏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为由,排除犯罪的成立。 之所以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是因为刑法中存在一些有利于被告人的规定。 如何厘定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 1、从用语含义上说,扩大解释所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而类推解释超出。 2、从概念的相互关系说,扩大解释没有提升概念的阶位,而类推解释是将所要解释的概念提升到更上位的概念做出的解释。 3、从着重点上说,扩大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本身,仍然是对规范的逻辑解释。类推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之外的事实,是对事实的比较。 4、从论理方法上说,扩大解释是扩张性的划定刑罚的某个概念,是应受处罚的行为包含在该概念中。类推解释则是认识到某行为不是刑罚处罚的对象,而已该行为与刑法规定的相似性为具有同等的恶害性为由,将其作为处罚的对象。

刑法对毒品犯罪的规定

刑法修正案九于8月29日三审通过并于11月1日正式实行,刑法修正案九对毒品犯罪的修订不大,毒品犯罪的类型主要分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等,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在本文整理介绍。 第三百四十六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第三百四十七条【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百四十八条【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犯前两款罪,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第三百四十九条【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买卖、运输前款规定的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百五十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刑法里规定的安全管理人员的犯罪类型

《刑法》中,安全人到底有哪些罪不管你是作业人员还是管理人员,不管你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负责人,也不管你分管安全工作,还是不分管安全工作,安全责任你都绕不掉、躲不开...... 安全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果导向说白了就是秋后算账,说好听就是事后问责。所以,你首先得知道,发生事故问责的依据和条款是什么?然后,你才能刻苦地钻研、巧妙地努力、合理地使力、踏实地工作。可是,咱千万别钻法律的空子,法律就在那儿,你看不看都在哪儿,条款一条不多,一条不少,罪名就在哪儿,你钻研不钻研,罪名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罪名一:重大责任事故罪 《刑法》第134条第1款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释义】“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是指违反有关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国家颁布的各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2)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上级管理机关制定的反映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操作、技术监督、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规则、章程、条例、办法和制度。 (3)虽无明文规定,但反映生产、科研、设计、施工的安全操作客观规律和要求,在 实践中为职工所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操作习惯和惯例等。 罪名二: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刑法》第134条第2款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释义】企业、工厂、矿山等单位的领导者、指挥者、调度者等在明知确实存在危险或者已经违章,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国家、企业的财产安全没有保证,继续生产会发生严重后

刑法的基本理论

刑法的基本理论 我国1997年及2012 年修订的刑法典规定了四个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均衡原则 罪刑均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犯多大的罪,就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本身和其他各种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1] 。 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但该原则的思想基础则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民主主义要求,什么是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须由人民群众决定,具体表现为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来决定;尊重人权主义要求,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必须使得公民能够事先预测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故什么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须在事前明文规定。 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 (1)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2] 的渊源。 (2)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 (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4)禁止绝对的不定刑与绝对的不定期刑。 (5)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必须具有合理性:只能将值得刑罚科处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将轻微危害行为当作犯罪处理;处罚程度必须适应现阶段一般人的价值观念。 (6)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对犯罪构成的规定必须明确;对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 (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区别。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并不禁止扩大解释,但如何厘定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则是一个难题。从形式上说,扩大解释所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即在刑法文字含义的“射程”之内进行解释;而类推解释所得出的结论,超出了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即在刑法文字含义的“射程”之外进行解释。从着重点上说,扩大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本身,仍然是对规范的逻辑解释;类推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之外的事实,是对事实的比较。从论理方法上说,扩大解释是扩张性的划定刑法的某个概念,使应受处罚的行为包含在该概念中;类推解释则是认识到某行为不是刑法处罚的对象,而以该行为与刑法规定的相似行为具有同等的恶害性为由,将其作为处罚对象。从实质上而言,扩大解释的结论在公民预测可能性范围之内;类推解释则超出了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 罪刑法定的最早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国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凡是自由民除经贵族依法判决或者遵照国内法律之规定外,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其法律保护权,或加以放逐、伤害、搜索或逮捕。”这一规定奠定了“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进一步提出了罪刑法定的主张,将罪刑法定的思想系统化成为学说。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罪刑法定学说在资产阶级宪法和刑法中得以确认。

刑法总论重要概念及问答题

刑法总论重要概念及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刑法 2.刑法的解释 3.罪刑法定原则 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5.刑法的空间效力 6.刑法的溯及力 7.从旧兼从轻原则 8.犯罪 9.犯罪构成 10.犯罪客体 11.犯罪一般客体 12.犯罪同类客体 13.犯罪直接客体 14.危害行为 15.犯罪对象 16.作为 17.不作为 18.犯罪主体 19.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20.刑事责任能力 21.刑事责任年龄 22.单位犯罪 23.犯罪的故意 24.直接故意 25. 间接故意 26.犯罪的过失 27.过于自信的过失 28.疏忽大意的过失 29.意外事件 30.正当防卫 31.假想防卫 32. 防卫过当 32.特殊防卫 34.紧急避险 35.犯罪既遂 36.犯罪预备 37. 犯罪未遂 38.犯罪中止 39.共同犯罪 40.犯罪集团 41.主犯 42.从犯 43.胁从犯 44.教唆犯 45.首要分子 46.刑事责任 47.继续犯 48.想象竞合犯 49.连续犯 50.牵连犯 51.结果加重犯 52.刑罚 53.刑罚目的 54. 刑罚体系 55.剥夺政治权利 56.刑罚裁量 57. 累犯 58.一般累犯 59.特殊累犯 60.自首 61.一般自首 62. 特别自首 63. 数罪并罚 64.缓刑 65.减刑 66.假释 67.追诉时效 68.赦免 69.特赦 二、问答题 1.简述刑法的性质 2. 简述刑法解释的种类 3.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4.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及其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 5.简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及其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 6.结合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简述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7.简述刑法溯及力的概念及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的规定。 8. 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9. 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及特征。 10. 简述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11.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12.简述犯罪客体的概念和分类。 13.简述危害行为的概念及特征?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什么?成立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不 作为的义务来源有哪些? 14.简述危害结果的概念及特征 15.什么是自然人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哪些?什么是单位犯罪?单位犯罪有哪些特 征?如何认定单位犯罪?对单位犯罪如何处罚? 16. 什么是刑事责任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是什么关系?刑法理论对刑事责任能力程度是如何划分 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同情况的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分别可归属那种程度? 17.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四种刑事责任年龄界限

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刑事责任年龄界限 从刑事主体资格角度看: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刑事责任年龄界限。1、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即不满十四周岁的,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上述罪名外,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要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3、减轻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十六周岁的,犯任何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但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不适用死刑。而且,由于十四岁尚没有成年,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没有达到健全的程度,因此,《刑法》同时规定,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从未成年人保护角度看:国家专门立法保护未满十八岁人的权利(即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部门外。而且,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安排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还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劳动法)。 从法律行为的有效性角度看:《民法通则》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没有法律效力。一切民事活动只能由他的法定代理人负责。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取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如果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未满十二岁的人无权坐在二轮或者三轮摩托车的后座上行驶。《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33条第6项规定:“二轮、侧三轮摩托车后座不准负载不满十二岁的儿童。”

(整理)刑法罪名及犯罪类型

刑法分则罪名总览 划“—”的内容为修改的罪名,划“□”的内容为新增加的罪名。 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1、背叛国家罪(第102条) 2、分裂国家罪(第103条第1款) 3、煽动分裂国家罪(第103条第2款) 4、武装叛乱、暴乱罪(第104条) 5、颠覆国家政权罪(第105条第1款) 6、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105条第2款) 7、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第107条) 8、投敌叛变罪(第108条) 9、叛逃罪(第109条)10、间谍罪(第110条) 11、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第111条) 12、资敌罪(第112条)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13、放火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4、决水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5、爆炸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6、投放危险物质罪(取消投毒罪罪名)(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修正案(三)》第1、2条)) 17、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8、失火罪(第115条第2款)

19、过失决水罪(第115条第2款) 20、过失爆炸罪(第115条第2款) 21、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取消过失投毒罪罪名)(第115条第2款、《修正案(三)》第1、2条) 22、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5条第2款) 23、破坏交通工具罪(第116条、第119条第1款) 24、破坏交通设施罪(第117条、第119条第1款) 25、破坏电力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26、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27、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第119条第2款) 28、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第119条第2款) 29、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第119条第2款) 30、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9条第2款) 3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第120条) 32、资助恐怖活动罪(第120条之一、《修正案(三)》第4条) 33、劫持航空器罪(第121条) 34、劫持船只、汽车罪(第122条) 35、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第123条) 36、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第124条第1款) 37、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第124条第2款) 38、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5条第1款)

刑法各概念辨析

概念辨析题 1.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 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或者刑罚加重、减轻的法定事由的犯罪。身份犯包括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 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无此特殊身份则犯罪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犯罪。例如,现行刑法典第109条规定的叛逃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此,如果行为人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行为就不可能成立叛逃罪。 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不具有特殊身份,犯罪也成立;如果行为人具有这种身份,则刑罚的科处就比不具有这种身份的人要重或轻一些。例如,现行刑法典第243条诬告陷害罪的主体,不要求以特殊身份为要件,即任何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但是,如果主体具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依照刑法典第243条第2款的规定,则应从重处罚。换言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虽然不是诬告陷害罪的主体要件,但这种特殊身份却是诬告陷害罪从重处罚的根据。 2.间接正犯与教唆犯 间接正犯是利用他人进行犯罪,与实际实施犯罪行为人不仅仅是利用关系,而是一种没有达成协议的共同犯罪的关系,只有当实际实施犯罪行为人也有犯罪的意图和行为能力时,才能成立间接正犯。间接正犯通常作为共同犯罪人进行处罚,而不是作为主犯。 教唆犯也是利用他人犯罪,是在实际实施犯罪行为人没有主观意图和无行为能力时被利用进行犯罪。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是主犯,从重处罚。 3.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刑罚同时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负刑事责任的,按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定义表明共同犯罪的要件:二人以上;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故意 两者区别: (1)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2)犯意的种类不同。 (3)承载犯意的最终主体不同。 (4)犯罪动机不同。 (5)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单位成员并非都有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 (6)单位组织与共同犯罪中组织不同。 (7)法律规定的模式不同。 4.不可罚不能犯与未遂犯 所谓未遂犯,是法定的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一种,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 不可罚不能犯是指因犯罪人对有关犯罪事实认识错误而使犯罪行为不可能达到既遂的情况。 一般认为,所谓不能犯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因所使用的工具、方法不当,或犯罪对象的不存在,因而犯罪未能得逞。普遍认为,在不能犯未遂的情况之下,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客观上具有该种犯罪故意支配下的行为,虽其行为不能发生犯罪结果,但仍具备了犯罪构成主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本质上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须负未遂犯的刑事责任。

论新刑法中正当防卫的界限(一)

论新刑法中正当防卫的界限(一) 一、正当防卫的本质与形式近代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是将本来应由法律保护的利益在法力所不能及的紧急情况下,赋与公民奋起自卫的一项正当权利,它本身意味着对国家刑罚权的一种补充。大陆法系刑法理论通常认为正当防卫属于阻却行为违法性的事由之一,而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行为同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本质上就不具有违法性。无疑这两种主张的视角是不同的。在刑法学领域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亦同)。对待同一问题,其视角或侧重面相异,往往就会导致形成不同的学派。不仅如此,作为刑法理论还会在相当的程度上反应出,其理论体系是否严谨,逻辑结构是否合理,内涵是否体现刑法机能等问题。针对正当防卫(典型的违法阻却事由之一)的本质,德国与日本通常存在以下几种学说,(1)目的说,认为正当防卫行为是被国家认可的实现社会共同生活这一目的一种手段。(2)法益权衡(优越利益原则)说,认为这是以牺牲价值较低的利益而挽救较高价值的利益。(3)行为的社会相当性说(折衷说)认为,在历史所形成的社会伦理秩序范围内,可理解为将该秩序所能允许的事由正当化。所为阻却形式上符合犯罪构成行为的违法性,就在于该行为本质上就不具有违法性,或者说欠缺其可罚的违法性。***大仿仁着:《刑法概说》(总论)有斐阁,1992年,改增版第326页。**(4)维护生活权利委托说,即由刑法规范委托国民自己保护生活利益。***野村稔着:《刑法总论》成文堂平成2年初版第218页。**由上述观点不难看出,尽管从不同的角度论证,均认为正当防卫的本质(在伦理,法律规范下)的确是不具有违法性的。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既然如此何不直接将其界定为“正当或者合法行为”,却一定要纳入“阻却违法性事由”之中呢?笔者认为,对此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第一,就犯罪与刑罚的体系而论,真正纯正的正当合法行为不必要纳入该体系。因此,正当防卫是由于本质合法而区别于其他本质与形式均合法的行为。特别是正当防卫人的主观意识,其防卫意识(对不法侵害的认识,预测)-反击意识(反抗,拚斗的决意)-加害意识(故意防卫过当)在具体的案件中,并非都截然一清二楚抑或固定不变。第二,就逻辑结构而论,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与犯罪的构成要件在形式逻辑上,存在着逻辑方面的竞合关系。即对我国的刑法理论而言,正当防卫客观方面的行为形态与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形态存在着竞合关系,对日本刑法理论而言,则正当防卫行为满足犯罪构成三要件之一的“构成要件该当性”。所以,正当防卫非一般意义上的“合法行为”,应当纳入刑法理论体系之中。而且,将正当防卫界定为“阻却违法性的事由”较之界定为“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更为准确。尽管这两定义是分别从正面和反面作出的,但由于“正当防卫”概念本身已经一语道出其合法的真谛,再从正面界定,无异于同语反复,不仅于事无补,反面充分暴露出刑法理论非严密精深之弱点。新刑法不可否认地纳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的价值观念,但是,其中残留的非科学的理论视点以及动辄矫枉过正的思维定式,严峻地提示我们确有必要深刻地对刑法理论视点与结构不断进行反省。二、规范与机能以下我们通过与日本刑事立法及理论之比较,来探讨新刑法第20条所体现的法律规范与刑法机能。日本现行刑法第36条对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这样规定“对紧迫的不法侵害,为自己或他人的权利不得已所为的防卫行为不予处罚。对超出防卫程度的行为,视具体情状可以减轻或免除刑罚”。***《DAILY-六法1997》三省堂平成9年版第830页。**为了弥补紧急情况下刑法权行使的非及时性,更好地保护公民对凶恶犯罪的正当防卫权利,日本国会于昭和5年(1930年)颁布了特别法-《预防惩治强盗犯罪的法律》(原名所称“盗犯”,泛指抢劫及抢劫杀人,抢劫强奸,携带凶器入室等犯罪-笔者),其中第1条为“正当防卫的特则”,即针对以下情形:为排除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身体以及贞操所面临的危险,将犯人杀伤,适用刑法第36条的规定。1、为防止抢劫或取还被抢劫物。2、为防止携带凶器者或逾越毁坏墙壁,橇锁入室或闯入被看守的宅院,建筑物,船舶。3、令无故所为上述行为的行为人退出该场所。对前述各种情形,在排除自己或他人生命,身体及贞操所面临的危险时,防卫者因恐怖,惊愕,激动或狼狈在现场将犯罪人杀伤的,不予处

刑法概念(马克昌第三版)前三章

第一章刑法概说 (一)刑法: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二)体系:指事物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三)刑法解释:对刑法规定含义的阐明。 .立法解释:由立法机关所作的解释。 .司法解释:由国家司法机关所作的解释。 .学理解释: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规定的含义所做的解释。 .文理解释:依据刑法条文中文句的意义所作的解释。 .论理解释:考虑立法精神,结合刑法制定的理由、沿革、当时的背景、刑法原理,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刑法规定的含义所做的解释。 (四)刑法的基本原则:指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刑法始终的准则,也是指导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准则。 .罪刑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指对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在适用刑法上,不分种族、性别、职业、地位、出身、财产状况,一律依照刑法的规定,同等地追究刑事责任。 .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指刑罚的轻重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分子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大小相适应。

(五)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地域的适用范围,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适用。 .领土原则属地主义:以维护国家主权原则为出发点,主张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本国刑法,而不问行为人与被害人的国籍;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的,都不适用本国的刑法。 .国籍原则属人主义:以本国公民有忠诚于本国法律的义务为出发点,主张只要是本国公民犯罪的,都适用本国刑法,而不问行为人的行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反之,外国公民犯罪,即使在本国领域内实施,也不适用本国刑法。.自卫原则保护主义:以保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主张凡是侵害本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的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而不问行为人是本国人或外国人,也不问犯罪地是在国内或在国外。 .普遍管辖原则普遍原则世界主义:以保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主张只要实施犯罪,任何国家都可以适用本国刑法,而不问犯罪地在何国领域,行为人是何国公民,也不问侵害何国利益。 .综合原则折中主义:以领土原则为基础,以国籍原则、自卫原则、普遍管辖原则为补充。 (六)国内犯与国际犯 .国内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适用领土原则。 .国外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犯罪。根据情况分别适用国籍原则、自卫原则、普遍管辖原则。 (七)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时间的适用范围时际刑法:刑法什么时间发生效力,什么时间失去效力,以及对生效以前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否适用,亦即刑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