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菜病虫害

油菜病虫害

油菜病虫害
油菜病虫害

目录

一油菜病害 (3)

1.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3)

2.油菜病毒病 (3)

3.油菜霜霉病(Hyaloperonospora brassicae,原名Peronospora parasitica) (4)

4.油菜根肿病(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4)

5.油菜黑胫病(Leptosphaeria maculans, L. biglobosa) (5)

6.油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5)

7.油菜根腐病(Rhizoctonia solani) (6)

8.油菜真菌性黑斑病(Alternaria sp.) (7)

9.油菜细菌性黑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Maculicola) (7)

10.油菜白锈病(Albugo candida) (8)

11.油菜软腐病(Erwinia aroideae) (8)

12.油菜黑腐病(Xanthomonas campcstris) (9)

13.油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 (10)

14.油菜白粉病(Erysiphc polygoni = E. cruciferarum) (10)

15.油菜白斑病( Cercosporella albomaculans) (11)

16.油菜淡叶斑病(Pyrenopeziza brassicae) (12)

17.油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 (12)

18.油菜黄萎病(V erticillium longisporum,V. albo-atrum) (13)

19.油菜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 (13)

20.油菜黑粉病(Urocystis brassicae) (14)

21.油菜叶斑病(Pseudocercosporella capsellae = Cercosporella brassicicola) (15)

22.油菜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15)

23.油菜类菌原体病害(Mycoplasma like organism = MLO) (16)

二油菜虫害 (17)

1.油菜萝卜蚜( Lipaphis erysimi pseudobrassicae) (17)

2.桃蚜(Myzue persicae) (17)

3.甘篮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18)

4.菜青虫(Artogeia rapae) (18)

5.小菜蛾(Peutella xylostella) (19)

6.油菜黄条跳甲(Phyllotreta spp.) (19)

7.油菜点额跳甲(Psylliodes punctifrons) (20)

8.油菜蓝跳甲(Phyllotreta Cruciferae) (20)

9.油菜茎象甲(Ceutorrhynchus asper) (21)

10.油菜露尾甲(Meligethes aeneus) (21)

11.油菜潜叶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 (22)

12.油菜斑潜蝇(Liriomyza spp.) (22)

13.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23)

14.小猿叶虫(Phaedon brassicae) (23)

15.油菜角野螟(Evergestis extimalis) (24)

16.黑缝油菜叶甲(Entomoscelis suturalis) (24)

17.丽色油菜叶甲(Entomoscelis adonidis) (25)

18.蜗牛(Bradybaena) (25)

19.鼻涕虫(Agriolimax agrestis) (26)

20.油菜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26)

21.油菜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 (27)

22.油菜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28)

23.油菜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nata) (28)

24.油菜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 (29)

25.油菜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29)

26.油菜种蝇(Delia platura, Delia floralis) (30)

27.菜螟(Hellula undalis) (30)

28.菜蝽( Eurydema dominulus)和云南菜蝽(Eurydema pulchra) (31)

29.菜叶蜂(Athalia spp.) (32)

30.斑粉蝶(Pontia daplidice) (33)

31.油菜八点灰灯蛾(Creatonotus transiens) (33)

32.象鼻虫(Lixus amurensis) (34)

33.油菜西瓜虫(Armadillidiμm vulgare) (34)

一油菜病害

1.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分布范围:所有油菜产区,以长江中下游流域最为严重。

病原形态:在PDA上菌丝体白色,绒毛状,菌落圆形,形成黑色菌核,但不能形成子囊盘。田间一个菌核萌发可产生1至数个杯状或盘状子囊盘,黄褐色,柄为褐色。子囊孢子透明,椭圆形,平滑。

危害症状:苗期在接近地面的根颈和叶柄上形成红褐色斑点,后转为白色,病部有白色菌丝。叶片感病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灰褐色或黄褐色病斑,有同心轮纹,外缘具黄晕。病茎上形成浅褐色病斑,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交界处明显,严重时病茎上长满白色絮状菌丝,俗称“白秆”。后期在病茎内形成鼠粪状菌核。

2.油菜病毒病

分布范围:全国各产区均有发生。

病原形态:病原有5种: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油菜花叶病毒(ORMV)、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其中前3种最常见。TuMV病毒粒体线条状,平均长度680~754nm。CMV粒体球形,中间暗黑色,直径约29nm。ORMV粒体直杆状,长300nm左右,宽15~18nm。危害症状:(1)甘蓝型:叶片上的症状有黄斑型、枯斑型和花叶型三种。茎杆上的症状主要是产生长短不等的黑褐色条斑,病斑后期可纵裂。严重病株半边或全株枯死,病稍轻者,植株常矮化、畸形。

(2)白菜型和芥菜型:典型症状是苗期产生明脉和花叶,叶片皱缩,株型矮化。

3.油菜霜霉病(Hyaloperonospora brassicae,原名Peronospora parasitica)

分布范围:全国各产区均有发生。

病原形态:孢囊梗为有限生长,高200~500μm,较细,双叉分枝,分枝末端尖锐,顶端着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球形至椭圆形,单胞,大小24~27 х 12~22μm。藏卵器壁与卵孢子壁分离。成熟卵孢子厚壁,黄褐色,球形,表面光滑或有皱纹,直径26~46μm。

危害症状:各生育期均可感病。叶部感病后,初为淡黄色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大斑,因受叶脉限制成不规则形,叶背面病斑上出现霜状霉层。茎、薹和花器感病后,初生褪绿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不规则形斑块,斑上有霜状霉层。花梗发病后有时畸形、肥肿,花器变绿,肿大,呈“龙头状”,花瓣肥厚变绿,长有霜状霉层。感病严重时叶枯落直至全株死亡。

4.油菜根肿病(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安徽等省,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也有分布。

病原形态:营养体为原质团。休眠孢子游离分散在寄主细胞内,不联合形成休眠孢子堆。许多休眠孢子堆积在一起呈鱼卵块状。休眠孢子团淡黄色,单个孢子无色,萌发产生球形、卵形或椭圆形游动孢子。游动孢前端具两根长短不等的鞭毛,

在水中能游动,静止后呈变形体状。

危害症状:受感染的根部膨大,形成肿瘤。发生初期肿瘤表面光滑,后期常发生龟裂而粗糙,最后腐烂。病苗地上部分表现为矮化,叶色淡绿,下部叶片叶缘变黄,日光强烈时表现缺水萎蔫状态,一般白天萎蔫夜间恢复,最后叶片黄化脱落,植株死亡。

5.油菜黑胫病(Leptosphaeria maculans, L. biglobosa)

分布范围:分布于湘、鄂、川、浙、皖等省,主要由L. biglobosa引起,由L. maculans 引起的茎基溃疡病为我国的检疫性病害。

病原形态:假子囊壳球形,黑色,具孔口,内生圆柱形或棍棒形子囊。子囊孢子圆柱形或椭圆形,末端钝圆,黄褐色。无性世代为Phoma lingam,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深黑褐色。分生孢子圆柱形,无色,单胞,两端各有一个油球。危害症状:病部形成灰白色枯斑,斑内散生黑色小点。病斑蔓延至茎基及根系,引起须根腐朽,根颈易折断。成株期叶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中部灰白色。茎、根上病斑初呈灰白色长椭圆形,逐渐枯朽,上生黑色小点,植株易折断死亡。角果上病斑多从角尖开始,与茎上病斑相似,种子感病后变白皱缩,失去光泽。

6.油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分布范围:全国各产区均有发生。

病原形态:在PDA上菌丝体灰色至褐色,菌落圆形,形成黑色扁平或圆锥形菌核。分生孢子梗丛生,不分枝或分枝,直立,有隔膜,隔膜处内缢,浅灰色至灰色,往顶端色渐淡,成堆时呈棕灰色,顶端簇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倒卵形至近圆形,表面光滑,无色,成堆时淡黄色或灰色。

危害症状:全生育期均可感病,且可以危害油菜的各个部位。典型特征是在病部形成密密麻麻的灰色分生孢子,茎部感病可能会在茎表面形成黑色扁平状菌核。

7.油菜根腐病(Rhizoctonia solani)

分布范围:又名立枯病,纹枯病,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浙江、湖北等地。病原形态:菌丝初无色,后转为褐色,分枝近直角,在分枝处稍缢缩,距分枝不远处有隔膜。菌核暗褐色,大小不一,呈不规则状,表面粗糙,内外细胞无明显差别,颜色不一致。不形成无性孢子。有性世代为Thanatephorus cucumeris。担孢子无色,卵圆形至椭圆形。顶端生3~4个小梗,其上各生1个担孢子。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茎基和根部,引起苗枯、茎枯和根腐。幼苗受害后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略凹陷,以后渐干缩,根颈部细缢,病苗折倒。成株期靠近地面的茎及叶柄起初产生浅褐色水渍状斑,以后为灰黑色凹陷斑,根茎部及膨大的根上均有灰黑色凹陷斑,稍软。

8.油菜真菌性黑斑病(Alternaria sp.)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华南冬、春油菜区和西北春油菜区。

病原形态:A.brassicae为优势种,分子孢子梗榄褐色,不常分枝,孢子痕明显,分子孢子单生或4个孢子短链,长卵形或倒棍棒形,有横隔3~8个,纵隔0~15个,长喙。

危害症状:病斑主要发生在叶、茎和角果上,黑褐色。幼苗发病先是下胚轴,继而子叶上出现直径1~2μm的黑褐色小斑点。叶片初生黑褐色隆起小斑,后扩大为直径2~6μm黑褐色圆形病斑,常有同心轮纹,外周有黄白色晕圈。空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褐色霉状物,可致叶片枯死。叶柄、茎、果轴和角果上病斑为椭圆形或长条形,黑褐色。病重时种子停止生长,形成红籽,收获前易裂角。发病早时,整株枯死。

9.油菜细菌性黑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Maculicola)

分布范围:分布于浙江、湖北、湖南、云南、广东等省。

病原形态: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1~5根单极性鞭毛,无芽孢和荚膜。在肉汁胨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表面光滑,稍隆起,灰白色,透亮,边缘整齐。在kingB 培养基上产生偏蓝色较强荧光色素。

危害症状:主要特征是在叶、茎、花梗和角果上产生褐色或黑褐色斑点,病斑变色部分较浅,不向内深入。叶片受害,初呈油渍状小斑,以后呈椭圆形或多角形,淡褐色或褐色,渐变为黑褐色斑。茎及花梗上病斑椭圆形至线形,水渍状,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斑点部分凹陷。角果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凹陷病斑。

10.油菜白锈病(Albugo candida)

分布范围:各油菜产区均有分布,以云贵高原、青海、上海和江浙等地发病严重。病原形态:菌丝无分隔,蔓延于寄主细胞间隙。孢子囊梗短棍棒状,其顶端着生链状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至球形,无色,萌发时产生5~18个具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大小为15~27×13~25μm。卵孢子褐色,近球形,外壁有瘤状突起。

危害症状:叶片表面初生淡绿色小斑点,后呈现黄色圆形病斑,叶背面病斑处长出隆起的白漆色疱斑,疱斑破裂后散出白粉。严重时病叶枯黄脱落。幼茎和花梗受害后肿大,弯曲成“龙头”状。花器受害,花瓣畸形、膨大,变绿呈叶状,久不凋萎,亦不结实。受害的茎、枝、花梗、花器和角果均可长出长圆形或短条状的疱斑。

11.油菜软腐病(Erwinia aroideae)

分布范围:各油菜产区均有分布。

病原形态:菌体杆状,链生,无荚膜,大小为1.0~3.0×0.5~1.0μm,2~8根周生鞭毛,革兰氏阴性,不抗酸,兼性厌气菌。营养琼脂上菌落灰白色,圆形,半透明,凸起,平滑,光闪,边缘明显。

危害症状:病害发生于根、茎、叶等部位。在茎部或靠近地面的根茎部产生不规

则水渍状痫斑,后逐渐扩大,略凹陷,表皮稍皱缩,继而皮层龟裂易剥开,病害向内扩展,茎内部软腐呈空洞。靠近地面的叶片叶柄纵裂、软化、腐烂。病部溢出灰白色或污白色粘液,有恶臭味。发病初期叶萎蔫,早晚尚恢复,晚期则失去恢复能力。苗期重病株因根颈部腐烂而死亡。成株期,轻病株部分分枝能继续生长发育,重病株抽薹后倒伏死亡。

12.油菜黑腐病(Xanthomonas campcstris)

分布范围:分布于北京、陕西、河南、湖北、贵州、浙江、江苏等省。

病原形态:细菌菌体杆状,大小为0.7 х 1.6~3.0μm,极生鞭毛1根,有荚膜,无芽胞,革兰氏阴性。在肉汁胨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稍突起,边缘整齐,有光泽,呈灰黄或全黄色。

危害症状:病菌侵染根、茎、叶、角果。叶上病斑黄色、自叶缘向内发展、呈倒三角形,病区叶脉变为灰褐色,逐渐成黑色网状,病斑扩展常致叶片干枯。主茎、枝和花序受害,初生暗绿色油浸状长条斑,后变为黑褐色病菌斑,病部产生大量乳黄色菌脓,多时呈黄色透明粘液状,病部无臭味。患病的主茎、根维管束变黑,横切面有黑环,主茎停止生长,萎缩卷曲,直至死亡。荚果上亦形成先为褐色后为黑褐色斑块,常略凹陷。患病新鲜种子上有油浸状褐色斑。

13.油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

分布范围:各油菜产区均有分布。

病原形态:分生孢子盘埋生于表皮下,圆盘形或近圆盘形,盘周围生有黑色刚毛,深褐色至黑褐色,1~3个分隔,大小45~70×3~6μm,盘内产生圆柱形、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大小13~21×2~5.5μm。

危害症状:为害油菜地上部分。叶上病斑小而圆,初为苍白色,水渍状,以后中心呈白色或草黄色,稍凹陷。边缘紫褐色。直径l~2毫米。叶柄和茎上斑点呈长椭圆形或纺锤形,淡褐色至灰褐色。角果上的病斑与叶上相似。潮湿情况下,病斑上产生淡红色粘状物。发病重的叶片病斑相互联合后,形成不规则形的大斑块,导致叶片变黄而枯死。

14.油菜白粉病(Erysiphc polygoni = E. cruciferarum)

分布范围: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省。

病原形态:闭囊壳群生,扁球形,直径83~133μm,每个闭囊壳有3~5个子囊。

子囊卵形至近球形,有短柄,大小29~38×50~60μm,有4~6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单孢,无色,大小17~28×10~18μm。无性世代为粉孢子,孢子梗直立,不分枝,顶端形成长圆形或椭圆形孢子,大小16~18×25~46μm。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仅有少量的点块细丝状物向外扩展,以后连结成片,叶正、反面均有白粉状霉斑。病轻时,植株生长、开花受阻,严重时白粉状霉覆盖整个叶面,到后期叶片变黄、枯死,植株畸形,花器异常,直至植株死亡。病菌为害茎产生白粉状物,后期产生黑粒状物。

15.油菜白斑病(Cercosporella albomaculans)

分布范围:全国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

病原形态:分生孢子梗从病部气孔伸出,无色,不分枝,7.0~12.6×2.0~2.7μm。分生孢子单生于顶端,无色,线状或鞭状,直或弯曲,有横隔膜3~4个,40~65×2.0~2.5μm。有性世代为十字花科白霉菌(Leptosphaeria olericola Sacc),子囊壳直径9~10μm,子囊50~60×7~9μm。子囊孢子纺锤形或圆筒形,有3个隔膜,黄色,18~22×3~4.5μm。

危害症状:病斑在老叶上较多,初为淡黄色小斑,后病斑扩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2厘米,中央灰白色或浅黄色,有时略带红褐色,周围黄绿色或黄色,病斑稍凹陷,并常破裂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淡灰色霉状病菌,病斑相互连合形成大斑,常致叶片枯死。

16.油菜淡叶斑病(Pyrenopeziza brassicae)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英国、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国,中国尚未报道。

病原形态:子囊盘产生于类菌核体上,常2~3个成丛,无柄或短柄,边缘为鼠白色,并有白粉状物。子囊棍棒形,子囊孢子长筒形,直或弯曲,末端钝圆,0~1个隔膜,无色,光滑。侧丝绒状,无色,1~13个隔膜。无性世代为Cylindrodchiun concentricum,分生孢子盘闭生或合生,圆形,无色或淡褐色。分生孢子成团时白色,单个无色,光滑,无隔,长圆形。

危害症状:叶片上开始表现为青铜色小点,后变为淡绿色,周围有黄色边缘,继而转变为黄色。病斑最后变为苍白和和薄纸状,枯死脱落。植株生长矮小。茎感病后,表皮开裂,整个花序呈网状,花芽枯死,角果早熟开裂。

17.油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

分布范围:在南方冬油菜产区均有发生,但为害不重。

病原形态:病菌产生两种分生孢子,一种为单细胞,无色,卵圆形至长椭圆形的小孢子,大小为2.5~4×6~15μm;另一种为无色,纺锤形大孢子,2~3个隔膜,

大小为3.52~5×25~33μm。

危害症状:苗期在茎基部产生褐色或黄褐色病斑,严重时或土壤湿度低气温高时叶失水、卷曲至枯死。初花期前后茎秆出现隆起的和沟状的长斑,并造成落叶,根和茎的维管束有菌丝或分生孢子并为黑色粘状物所填塞,植株矮化、萎蔫、最后枯死。植株表现早熟,茎部易折断,但不结实或结实很少。

18.油菜黄萎病(V erticillium longisporum,V. albo-atrum)

分布范围:瑞典、丹麦、德国、加拿大。中国未见报道。

病原形态:分生孢子梗基部透明,由2~4层轮枝和一个顶枝组成,每个小枝顶生一至数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无色电脑报。病菌可形成微菌核。

危害症状:开始叶片、叶脉间颜色褪绿变黄,午间太阳光强烈可引起凋萎。植株矮化。症状由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最后全株凋萎枯死。发病较轻的植株,表现早熟,角果内种子稀少。剖视茎和根部维管束变褐。

19.油菜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

分布范围: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南方多雨地区较重。

病原形态:菌丝发达,粗而无隔,直径2.8~7.3μm。孢子囊多生在菌丝顶端,呈不规则的膨大,有瓣状分支,直径4~20μm,萌发产生泡囊,形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侧生双鞭毛。藏卵器球形,直径13~34μm。卵孢子球形,壁厚光

滑。雄器有柄。

危害症状:病菌浸染幼苗,初期幼茎近地表处出现水渍状斑,后变黄、腐烂并渐干缩,折断而死亡。根部发病后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地上部分萎蔫,从地表处折断,潮湿时,病部密生白霉。发病轻的幼苗,可长出新的支根和须根,但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子叶上亦可产生与幼茎上—样的病斑。

20.油菜黑粉病(Urocystis brassicae)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四川。

病原形态:孢子团深褐色,有1~5个能育细胞。能与细胞由大量淡褐色拉长形细胞围绕,形成一连续层。

危害症状:病菌寄生在植物根部,在主根的侧面形成瘿瘤。有时—主根上生有2~5个瘿瘤、有时侧根上的瘿瘤由几个结合成一大瘤,把侧根包围。瘤灰白色,略有光泽,扁球形或椭圆形,外部有凹凸不平的小疣,成熟时表面颜色白里透黑,最后外层破裂,暴露出黑色粉末。主根上的瘿瘤多于须根上的,大小如核桃,有的如拳头大。—般情况下,病株比健株矮些,病的主根也比健株的细。由于地上部分无凋萎和枯死现象,故较难区别病株。油菜病后常表现早花。在肥力不足的地块易早期枯死。

21.油菜叶斑病(Pseudocercosporella capsellae = Cercosporella brassicicola)

分布范围:亚洲、澳洲、欧洲均有报道,我国较少。在加拿大该病也叫“灰秆病”。病原形态:分生孢子梗从病部气孔伸出,无色,不分枝。分生孢子单生于顶端,无色,线状或鞭状,直或弯曲,有横膈膜3~4个。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部与茎杆。叶部症状与白斑病类似。作物成熟时,茎部出现大量的紫色到灰色的病斑,豆荚发生病害。收获时,有些植株就整体变色了,还经常出现整块田地变成紫色或灰色。在湿度低、营养不足或者有杂草争夺养分的季节上午,病害症状出现的更早一些。

22.油菜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分布范围:主要发生在美国、加拿大等国,中国未见报道。在加拿大也叫做南方枯萎病(southern blight)

病原形态:病菌的无性时期只产生菌丝和菌核,不产生孢子。菌核初白色,最后茶黄色,球形或近球形,表面光滑,很像菜籽,易与菌丝脱离。菌核内部灰白色,结构比表层疏松。

危害症状:在根颈靠近地面处发生变褐腐烂。根颈开始发病时,表皮呈褐色水渍状,长出白菌丝,菌丝继续生长形成白色菌丝层,状如白色丝绢。潮湿时,菌丝可蔓延至附近土面。病部组织下陷,皮层腐烂。病斑可向根部发展。病部和地面有时均覆盖有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后期在病部和分表形成许多初为白色、后为黄色、最后呈茶褐色的油籽状菌核。发病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尖端枯死,逐渐衰弱凋萎乃致枯死。

23.油菜类菌原体病害(Mycoplasma like organism = MLO)

分布范围:发生在加拿大,我国未见报道。

病原形态:又称类菌原质(mycoplasma),它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比细菌小比病毒大,具有多型性,有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100-300nm,没有细胞壁。

危害症状:有变叶病、翠菊黄化病和绿瓣病3种类型。变叶病的主要特征是花变成叶状,花冠变绿成萼片状,雄蕊变绿且不开裂,雌蕊子房中无胚珠。翠菊黄化的特征是角果变成卵圆形蓝色空的囊状物。绿瓣病的主要特征是植株节间缩短,

矮化,叶变形,脉明,褪绿。

二油菜虫害

1.油菜萝卜蚜( Lipaphis erysimi pseudobrassicae)

分布范围:全国都有发生。

虫体形态:成蚜体长 1.6~1.9mm,被有稀少白粉。头部有额疣但不明显,触角较短,约为体长1/2。腹管短,稍长于尾毛,管端部缢缩成瓶颈状。有翅成蚜头胸部黑色,腹部绿至黄绿色,腹侧和尾部有黑斑。无翅成蚜全体绿或黄绿色,各节背面有浓绿斑。

危害症状:蚜虫群集在叶背面,或茎与角果表面,以刺吸口器吸取油菜体内汁液,为害叶、茎、果,造成叶片皱缩卷曲、死苗,植株的花序和角果萎缩或全株枯死。

2.桃蚜(Myzue persicae)

分布范围:在全国都有发生。

虫体形态:成蚜体长 1.8~2.0mm,体无白粉。头部有明显内倾额疣,触角长,与体长相同。腹管细长,中后部稍膨大,比尾片长1倍以上。有翅成蚜头胸部黑色,腹部黄绿、赤褐色,腹背中后部有一大黑斑。无翅成蚜全体同色,黄绿或赤褐或橘黄色。

危害症状:蚜虫群集在叶背面,或茎与角果表面,以刺吸口器吸取油菜体内汁液,为害叶、茎、果,造成叶片皱缩卷曲、死苗,植株的花序和角果萎缩或全株枯死。

3.甘篮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分布范围:主要发生在北纬40度以北,或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虫体形态:成蚜体长2.2~2.5毫米,体厚,被有白粉。头部额疣不明显,触角短,约为体长1/2。腹管很短,不及触角第5节和尾片长度,尾片短圆锥形。有翅成蚜头胸部黑色,腹部黄绿色,腹背有暗绿色横带数条。无翅成蚜全体暗绿色,腹部各节背面有断续黑横带。

危害症状:蚜虫群集在叶背面,或茎与角果表面,以刺吸口器吸取油菜体内汁液,为害叶、茎、果,造成叶片皱缩卷曲、死苗,植株的花序和角果萎缩或全株枯死。

4.菜青虫(Artogeia rapae)

分布范围:全国性分布。

虫体形态:成虫体长18~20mm,翅粉白色,前翅基灰黑,顶角为三角形黑斑,翅中后方有两个黑斑;后翅前缘亦有一黑斑。老幼虫长28~35mm,青绿色、背线黄色但不明显,体背密布小黑疣,上生细毛。卵长1mm,柠檬形、黄色。蛹长18~21mm,灰黄、褐色、头端突起,胸部亦有尖突。

危害症状:幼虫食害叶片,小幼虫仅啃食一面表皮和叶肉,留下另一面表皮,稍大后可将叶子吃成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

5.小菜蛾(Peutella xylostella)

分布范围:全国各油菜区均有发生。

虫体形态:成虫体长6~7mm,灰黑褐色。前翅后缘有淡黄或灰黄色3度曲折的纵带,停息时两翅合拢成屋脊状,黄色纵带组成三个相连的斜方块;后翅色浅,翅缘有长毛。老熟幼虫体长10~12mm,淡绿色,纺锤形,生黑色刚毛;头部多枚小黑点组成两个“U”形纹,臀足向后伸长超过腹末。蛹长5~8mm,淡黄色,外有丝茧。

危害症状:幼虫啃食叶片以及茎枝、花器、角果的表层。初龄幼虫可钻入叶片组织,稍大后啃食一面叶表皮和叶肉,留下另一面叶表皮,形成透明斑,如同小“天窗”。当虫量大时,可将叶片吃成网状。

6.油菜黄条跳甲(Phyllotreta spp.)

分布范围:分布于全国各油菜区。

虫体形态:有多个近缘种。黄曲条跳甲成虫体长 1.8~2.4mm,黑色有光泽,触角11节。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许多点刻,排列成纵行。鞘翅中部有一黄条,其外侧中部凹曲很深,内侧中部直形仅前后两端向内弯曲,鞘翅刻点排列成纵行。头和胸部密生刻点,后足股节膨大。卵椭圆形,长约0.3mm,淡黄色。幼虫有3

龄,老时长约4mm,淡黄白色,头、前胸背板及臀板淡褐色,胴部疏生黑色短刚毛。

危害症状:成虫咬食叶片成稠密小孔,致油菜苗停止生长或死亡,有时为害花蕾和嫩果。幼虫蛀食根部,严重时可使整株叶发黄枯死,另外还传播软腐病,导致腐烂。

7.油菜点额跳甲(Psylliodes punctifrons)

分布范围:分布于全国各油菜区,主要在西北和西南油菜区。

虫体形态:成虫体长2.5~3.0mm,蓝黑或黑褐色,有光泽,额上刻点清楚深刻,两侧与中部等密。触角10节,足褐色,较体色稍淡。

危害症状:幼虫蛀入根茎,并向上钻蛀入叶组织呈潜道,致油菜青干而死;成虫啃食油菜叶、荚表皮,造成许多斑痕,把叶面边缘咬成溃疡状小洞,被害处留下许多粪便和排泄物。

8.油菜蓝跳甲(Phyllotreta Cruciferae)

分布范围:主要发生在西北油菜区。

虫体形态:成虫体长2~2. 4mm,蓝黑色有光泽,触角11节,足的颜色与体色相同。

危害症状:与黄条跳甲相似,成虫、幼虫均可为害,以成虫为害较大,取食幼嫩

猕猴桃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四、猕猴桃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病害 1、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性病害,2000年在我县首次发现,2005年全县偏重发生,2006年中度发生,2007年中偏轻发生,红阳品种发病最重,发病以春秋两季为主,春季为烈,低温高湿对其发病有利。远距离靠苗木、接穗传播,近距离靠风、雨、叶蝉、枝剪传播,其初发病时,2月下旬始,从芽眼、伤口等裂缝口流出蛋青菌脓,撕开表皮,呈橘红色,菌脓一周后渐变成铁锈红色,病部用手挤压发软,撕开表皮,颜色发褐,春季4月份有枯死现象,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县猕猴桃产业首要病害。 测报方法:早春2月下旬始,选择上年发病重的果园,每果园调查50株,5天调查一次,发现病株立即用药防治。 防治策略: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性病害,远距离靠苗木接穗传播,近距离靠风、雨、叶蝉等昆虫、修剪工具等传播,一旦发生难于控制,给我县猕猴桃产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防治上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预防重于治疗,严格控制病菌传播、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是关键。具体防治措施要把握以下几点: 防治技术:1、预防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减少菌源:冬季及时做好清园工作,集中烧毁病枝、落叶等,

做好树干涂白,减少病原菌越冬数量。. 3、减少入侵途径:一是严禁栽植带菌苗木和病园采集接穗。二是上年9-10月做好传病昆虫叶蝉等防治工作。三是发病果园修剪时,剪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人为传播。 4、药剂预防和治疗:果实采收后喷施纳宁300倍,或0.3-0.5度石硫合剂。冬季修剪后、春季萌动前全树喷施纳宁150倍,或3-5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选用施纳宁、农用链霉素、梧宁霉素、龙克菌、百菌清等按照说明全园喷雾防治。 同时要定期检查,做好刮治病斑工作,刮除后及时涂抹施纳宁、石硫合剂原液、雷奇等。 注意事项:一是早春2月份开始加强检查,发现枝干发病及时剪除,发现主干和大枝发病的及时刮除,由于其不同于苹果腐烂病,一定刮至发病部位10公分以外地方,然后涂药保护。 二是伤流期不能采取刮治措施,一般在伤流前或伤流后。 三是剪掉的病枝、刮掉的病组织一定要及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减少入侵病菌,切忌不能乱扔或堆放田间地头。 四是分区分片统一彻底防治,消灭传染源,防止果园间相互传播。 2、褐斑病(落叶病) 发生规律褐斑病是造成猕猴桃落叶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抽梢现蕾期开始发病,初为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的大斑,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黑色稀疏霉年偏重发2006-2007年在我县大发生,2005层,病叶枯萎脱

油菜病虫害防治

油菜病虫害防治 一: 油菜病害 1、"病毒病(又称毒素病,花叶病或萎缩病): 油菜从苗期到成株期均能感病,油菜类型不同,病害症状差异很大。甘蓝型油菜感染了油菜病害,最初在新叶的叶脉间发生油渍状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成黄色斑块,开花后长出的新叶病斑扩展很快,成为花叶,下部的叶片变黄脱落,到发病末期,茎叶发生坏死病斑,变成褐黑色,最后枯死。主要传染途径是由蚜虫的活动,蚜虫在病株上吸汁,可使油菜感病。对病毒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措施有: ①选用抗病品种: 甘蓝型油菜一般比白菜型品种抗病,因此大力推广甘蓝型油菜,是减轻病害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如豫油4号、豫油5号、杂 9522、"杂 97060、"杂 98033、"杂双1号、杂双2号、杂双4号、丰油9号、丰油10号等品种; ②适期播种: 在冬油菜区,秋季气温高,其重病区或秋季干旱的年份,适当延迟播期,错开有效蚜迁飞高峰的时间,可减轻病毒病的危害。③选地种植: 油菜田应选择离蔬菜区较远,前茬作物不是十花科的田块,并应集中种植,以便集中管理治蚜,此外增施磷肥,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并及时抗旱。④经常检查田块,及早发现病株及时销毁,减少病源。⑤药剂防治,以灭蚜虫为主,因为蚜虫是传病的主要媒介。 2、"油菜菌核病(也称霉杆,烂杆等)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它危害时间长,从苗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生,开花后发生最多。油菜苗期感病后,茎基部和

叶柄出现红褐斑点,然后扩大,转为白色,组织腐烂,上面长有白色絮状菌丝,最后病苗枯死,病组织外形成许多黑色菌核,现蕾到成熟期的主要症状是: 叶片上产生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心为灰褐色,中层呈暗青色,外围有黄色晕圈。发病后期: 茎杆变空,皮层破裂,维管束外露如麻,病株茎杆容易开裂、折断,内有鼠类状黑色菌核。花瓣感病后颜色苍白,没有光泽,容易脱落。角果受害后,产生不规则白斑,内部有菌核,种子干瘪。防治方法: ①轮作换茬,最好与水稻轮作,因为菌核在水中浸泡1-2月后就会腐烂,旱地轮作应在3年以上。②选用抗病品种: 应选用高产抗(耐)病的优质品种,如豫油4号、豫油5号、杂 97060、"杂 9522、"杂 98033、"杂双1号、杂双2号、杂双4号、丰油9号、丰油10号等品种。 ③种子处理: 可用10%盐水溶液进行漂洗,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把下沉的种子用清水洗净晾干播种。④清沟排渍: 排渍可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⑤中耕松土,可在2-3月进行一次中耕松土,以破坏子囊盘并压抑菌核的萌发。⑥摘除老黄叶和病叶,一般在3月底4月中旬摘除下部的黄叶和病叶,减少病源,还能够提高通风透光率,提高油菜产量。⑦药剂防治: 主要在初花后进行,喷药次数应根据病情酌情掌握,尽量喷于植株中、下部,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施,每次每亩可喷洒药液80-100千克。 3、"油菜霜霉病在油菜一生期间均可发生,叶片发病后,初为淡黄色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大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叶背面病斑上出现霜状霉

叶菜常见病虫害高清图谱

叶菜常见病虫害高清图谱 叶菜类包括:上海青、油麦菜、生菜、大白菜、菠菜、甘蓝、芹菜等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灰霉病、菌核病、黑腐病、黑斑病、干烧心、斑枯病等。 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跳甲、斑潜蝇等。 一、霜霉病 该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所有的十字花科蔬菜均可受害。其主要寄主有大白菜、青菜、甘蓝、油菜、菜花、萝卜等。

发病症状: 霜霉病从苗期的包心期或种株开花到结荚期均易发病危害。 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后枯死。真叶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初生水浸状淡黄色周缘不明显的斑,水浸状持续较长时间后,病部在湿度较大时,长出白霉。 一般品种先在叶面出现淡绿色斑点,逐渐变成黄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整形或多角形。花梗受害,有的稍弯曲,有的畸形肿胀,扭曲似龙头,种荚染病长出白色稀疏霉层严重受害的种荚细小变曲,结实少或不结实。 发病条件: 主要发病条件是土质粘重、地势低洼,阴雨连绵,浇水过多,空气湿度、土壤湿度较大,植株间距较小,通风透气性较差,缺少光照,中耕除草不及时,氮肥过量等因素都会引起霜霉病的高发。 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6-20℃,相对湿度高于70%,连续阴雨天气或结露时间长,该病易流行。 防治技术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浇水均匀适量降低田间湿度,对已发病的田块可先摘除部分病叶集中处理,减少病原菌并增加通气性。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及时间苗,剔除病弱苗,增加抗病性。 3、尽量挣取在发病的早期立即全田喷药,并把叶面和叶背都全面喷雾。 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40%的百菌清烟剂,也可以选择49%可湿性粉剂烯酰·锰锌、72%可湿性粉剂霜脲·锰锌、每升722克的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每升250克嘧菌酯悬浮剂等药剂进行喷雾,或者使用非农药特效杀菌剂霜立健,间隔7-10天,连续2-3次。 二、软腐病 白菜软腐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三大病害之一,所有十字花科蔬菜均可受害。 发病症状: 软腐病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均易发病,尤以包心期发病较重。 初发病时病株在烈日下表现萎蔫,早晚恢复。随着病情发展,病株整株萎蔫,早晚不能恢复并脱帮,叶球外露,稍摇动即全株倒地。 病部由叶基向根茎发展,使茎部腐烂。腐烂的组织呈粘滑软腐状。有的发生心腐,从茎基部向上发生腐烂。在干燥的条件下,腐烂的病叶经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腐烂处均产生硫化氢恶臭味,为本病重要特征,别于黑腐病。 青菜、菜心等普通小白菜软腐病,主要为害叶片、柔嫩多汁组织及茎或根部。

西安地区猕猴桃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调查

西安地区猕猴桃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调 查 猕猴桃作为陕西西安地区第一大果业,发展势头迅猛,现有猕猴桃2.4万公顷,年产量约28万吨,已成为适生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随着栽植面积的扩大,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多,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对猕猴桃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2009―2012年,西安市植保植检站对猕猴桃病虫害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 1 调查时间与地点 分别在2009―2012年对周至、户县、长安、灞桥(野生区、秦美和翠香原生境、栽培区)等4个区县16个村的80个果园进行了调查。 2 调查对象 陕西西安地区1~13年生猕猴桃树,品种包括红阳、亚特、秦美、翠香、海沃德。 3 调查方法 采用踏查、访查及随机抽样调查、定点调查等方法对猕猴桃病虫害种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进行调查,并对病害的病原及虫种进行鉴定,病害的命名和病原鉴定依据有关资料文献进行。调查过程中详细记录:猕猴桃树的品种、

树龄、环境气候条件、地点,以及向果园主人询问相关情况。 4 调查结果 4.1 病虫害主要种类 调查结果表明: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种类有36种(表1),按照病虫害的发生部位,可分为叶部病虫害、枝蔓病虫害、花果病虫害、根部病虫害及苗木病虫害。叶部病虫害的种类最多,达21种,但多数危害不甚严重,其次是枝蔓病虫害和花果病虫害,均有10种,并且有几种发生比较严重,根部病虫害6种,生理性病害种类2种。另外,还有几种偶尔发生的病虫害。 4.2 病虫害发生特点 4.2.1 猕猴桃野生分布区病虫害种类少,发生程度轻野生分布区仅发现几种叶部病虫害,有白粉病、叶枯病,小青花金龟等,但尚未构成威胁。栽培区病虫害种类多发生严重,除发现以上病虫害种类外,还有其他病虫害发生,共计36种,并且有些病虫已经发展成为灾害性的,对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构成严重的威胁,如猕猴桃细菌溃疡病、根结线虫病、桑盾蚧、根腐病,蝽象等。 4.2.2 树龄愈大病害种类愈多,发病程度愈严重树龄愈大,病虫害的种类就愈多。从全市的调查情况来看(表2),1~3年生幼树上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较少,多为叶部病害和根结线虫病,如叶斑病等,4~6年生病虫害种类及数量有

油菜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油菜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09生物王兴晶 2009023134 摘要油菜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油料作物, 而且它在食用油料作物中是唯一的冬季作物,不与其他油料作物争地, 容易安排茬口,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油菜在整个生育期都会遭到多种病虫的为害, 本文简要描述油菜的病虫害,并总结其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油菜病害油菜虫害综合防治 1油菜病害 1.1油菜霜霉病 1.1.1主要症状 油菜幼菜受害,子叶和真叶背面出现淡黄色病斑,严重时苗叶和子茎变黄枯死。该病主要为害叶、茎和角果,致受害处变黄,长有白色霉状物。花梗染病顶部肿大弯曲,呈“龙头拐”状,花瓣肥厚变绿,不结实,上生白色霜霉状物。叶片染病初现浅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多角形的黄色斑块,叶背面长出白霉。 1.1.2发病规律 是我国各油菜区重要病害,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受害重。春油菜区发病少且轻。本病由寄生霜霉真菌芸薹属专化型侵染所致。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温度为3~25摄氏度,16摄氏度有利病菌侵入,24摄氏度有利病菌生长发育。病菌孢子囊形成和侵入需要有水滴和露水。棚室内冬季密闭性较强,昼夜温差大、湿度高,因此结露时间越长,对发病越有利,连阴雨天气或浇水后不及时放风,栽植过密或偏施氮肥,均会加重病情。 1.2油菜白锈病 1.2.1主要症状 叶片表面生淡绿色小病斑,叶背面病斑处长出白色泡状斑,即病原菌的孢子堆。后期泡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状的孢子囊。茎和花序上也可生白色泡斑,并肿大弯曲呈畸形。 1.2.2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株残体上、土壤中和种子上越夏、越冬。秋播油菜苗期卵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溅至叶上,在水滴中萌发从气孔侵人,引起初次侵染。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又随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冬季以菌丝或卵孢子在寄主组织内越冬。白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只要水分充足,就能不断发生,连续为害。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1.3油菜菌核病 1.3.1主要症状

大白菜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1.大白菜黑斑病 大白菜黑斑病 发病症状 大白菜黑斑病又称黑霉病,各地均有发生。 主要危害叶片。老叶先发病。病斑灰褐色至黑褐色,呈圆形,有明显较稀的同心纹,边缘有黄色晕环。潮湿时病斑有一层黑霉。病斑直径2-6毫米,发病重时引起叶片变黄干枯。茎和柄病斑呈纵条形,也生有黑色霉状物。 发病特点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raphani)。病原菌主要在病残体上、土壤中、采种株上及种子表面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病原菌借气流传播。当温度在10-35℃的条件下均能引起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17℃。病原菌在冷水中存活1个月,在土中可存活3个月。白菜生长中后期易发病和流行。病害治疗方法 ⑴种子处理。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4%。 ⑵农业措施。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翻晒土地,减少田间菌源;使用充分腐熟的堆肥。 ⑶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

2.大白菜假黑斑病 大白菜假黑斑病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生长衰弱的叶片和种荚易发病。病斑近圆形,浅灰褐色。湿度大时生有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互相融合,引起叶片干枯。 发病特点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细链格孢(A.tenuis)。病原菌在留种母株、种子表面、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或越夏,成为初侵染源。病原菌借气流传播蔓延,形成初侵染源和再侵染。湿度为17℃左右时大白菜最易发病。 病害治疗方法 ⑴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 ⑵农业措施。实行轮作;收获后清洁田园;施用腐熟的堆肥。 ⑶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其复配剂1000倍液。

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黄条跳甲 俗称“土疙蚤”,是油菜苗期的主要害虫,在早春干旱时发生严重。成虫危害叶片,喜食幼嫩部分,咬成密集的小孔或吃光,造成幼苗成片死亡,甚至毁苗重种。 防治方法:油菜播种前,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拌30—50公斤土均匀撒施田间,油菜出苗后,发现黄条跳甲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菜蚜 俗称“腻虫,蜜虫”,是油菜主要害虫之一,也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者。它繁殖快,一年可发生10—20代,平均10天发生一代。在夏季干旱少雨时发生严重,雨量多时,发生较轻。菜蚜主要以成虫、若虫群集在油菜茎秆、叶背及幼嫩部分吸食汁液,常使油菜叶片卷曲发黄,皱缩不平导致开花结荚减少,产量显著下降。 防治方法: 1、清除田间地埂自生油菜和野生十字花科杂草。 2、合理浇水施肥,防治油菜徒长。 3、药剂防治:当平均百株有蚜400头以上时达到防治指标,采用:(1)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3)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在上述三种农药中任选一种喷雾防治,虫害严重时可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农药交替使用。 三、小菜蛾 俗称“网虫、吊线虫”,是油菜主要害虫之一。低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呈“开天窗”被害状,随着虫龄增大可将叶片吃穿成孔,严重时仅留叶脉。有集中危害花蕾、幼荚的习性,初龄造成穿孔,大龄可将其吃光。常造成油菜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防治方法:在油菜花蕾期,白菜型油菜百株有虫6—7头,甘蓝型油菜百株有虫15头时进行防治,调查时取样要多而分散。 1、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是清除田间油菜枯枝烂叶,铲除自生油菜和十字花科杂草,避免连作,破坏害虫越冬产卵场所,打破越冬代幼虫食物链,减少虫源。

桃树病虫害防治年历

桃树病虫害防治年历 发表于2008-10-12 18:01 3月上中旬 防治对象:越冬病虫 防治措施:修剪施肥,及时清园和修剪,穴施有机、无机复混肥。刮去流胶瘤后,用50%消菌灵50倍加天达2116(果树类)50倍混合涂患处。 3月下旬 防治对象:枝干病害,蚧壳虫、红蜘蛛 防治措施:1:1:100倍波尔多液或80%成标干悬浮剂300-500倍喷雾。 4月中旬(花前) 防止对象:缩叶病、流胶病、蚧壳虫 防止对象:花露红时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50%消菌灵1000倍加48%乐斯本800倍加天达2116(果树类)1000倍喷雾。 5月上旬(花后7-10天) 防止对象:细菌性穿孔病、缩叶病、卷叶病、红蜘蛛 防治措施:10%世高3000倍加1.8%阿维菌素(绿维虫清)4000倍加天达2116(果树类)1000倍混合喷雾。 5月中、下旬(套袋前) 防治对象:褐斑病、潜叶蛾、毛虫、蚜虫 防治措施:75%治萎灵800倍加20%井冈霉素2000倍加25%灭幼脲2000倍加4%蚜虱速克(吡高氯)2000倍加旱地龙(旱涝收)1500倍。 6月中旬 防治对象:细菌性穿孔病、桃蛀螟、蚜虫、蚧壳虫 防治措施:1.8%菌毒速杀1500倍加52.25%农地乐2000倍加天达2116(果树类)1000倍喷雾。 6月下旬 防治对象;细菌性穿孔病、桃蛀螟、蚜虫 防治措施:50%消菌灵1000倍加5%杀铃脲5000倍加4%蚜虱速克2000倍加旱涝收1500倍喷雾。 月上、中旬7. 防治对象:褐斑病、蚧壳虫、桃蛀螟 防治措施:1:2:200倍波尔多液加20%绵贝1000倍喷雾。 7月下旬 防治对象:潜叶蛾、桃蛀螟、蚜虫 防治措施:25%灭幼脲1500倍加20%灭多威1000倍加旱涝收1000倍喷雾。 8月中旬 防治对象:潜叶蛾、梨小食心虫 防治措施:1:2:200倍波尔多液加30%桃小灵1000倍喷雾。 8月下旬 防治对象:褐斑病、褐腐病、梨小食心虫 防治措施:20%粉锈宁1500倍加50%多菌灵1000倍加5%通脲五号4000倍加旱涝收1500倍喷雾。 9月上旬

怎么防治油菜病虫害

怎么防治油菜病虫害 油菜,又叫油白菜油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油菜一般生长在气候相对湿润的地方,譬如中国的南方。油菜也有许多用处,比如油菜花在含苞未放的时候可以食用;油菜花盛开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经常会出现一些病虫害的,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蚜虫是油菜病毒病的主要的传播媒,而油菜幼苗最易感染病毒病。因此,应当在油菜幼苗期及时进行防治。在油菜未播种前,对寄主上的蚜虫进行彻底防治,以消灭传毒的介体。同时在未移栽前,也要勤查虫,发现有蚜虫时,立即进行防治。 2、田园管理。播种前要深翻土地,深埋菌核,早春结合中耕培土破坏子囊盘。结合苗床管理,拔除病苗、劣苗。油菜开花前摘除老黄病叶并带出田间集中处理,随后喷施护树大将军消毒杀菌,减少病菌侵染。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在

油菜苗期、初花期各喷1次浓度为0.1%的硼砂溶液+新高脂膜可有效治疗因缺硼引起的“萎缩不实病”、“花而不实病”。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控制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等病害。每次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植物细胞免疫因子以寄主植物抗病机理及利用病菌毒性变异原理,控制植物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繁衍。连续施药2--3次,每隔7--10天1次。

油菜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油菜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油菜开花结荚期是菌核病、蚜虫发生危害的高峰期,也是控害保产的关键时期,全市大面积油菜3月中下旬由南向北将陆续进入抽苔开花阶段。据各县(市、区)植保站调查分析,今年油菜菌核病将呈大发生趋势,各地要密切关注油菜生育进程,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防治,打好以菌核病为主的防治总体战。 一、发生趋势 (一)、油菜菌核病 1、菌源充足。 近年来油菜菌核病连续重发,并且油菜田重茬种植比例高,土壤中残留的菌核多,菌源充足。由于2月下旬前田间湿度一直偏低,田间菌核萌发迟、数量偏少,如盐都于3月7日首次查见,始见期比去年迟10天,与常年相近,3月7-8日调查20块油菜田,每平方米有子囊盘0-15个,平均3.5个,低于去年2月26-27日的24.5个(5-138个)。东台3月5日普查平均每平米有子囊盘0.9个,子囊盘抽生少于去年同期。田间已查见油菜菌核病病株,如亭湖、东台3月5-8日调查,叶病株率平均分别为1.67%、0.1%。随着降雨的增多以及气温的回升,加上田间郁蔽程度加大,菌核还将大量萌发,田间萌发的子囊盘数量将明显增多。 2、品种感病。 目前我市大面积种植的沣油737、秦优系列、秦研系列、核杂等油菜品种,均为高度感病品种,满足了油菜菌核病暴发流行的寄主条件。 3、气候条件适宜发病。 一是冬前两次强寒潮天气导致大面积油菜冻害严重,油菜田普遍重施氮肥。二是重新发棵的油菜2月中旬、3月初遭遇低温、霜冻天气,抗逆能力明显减弱,出现裂秆田块较多,有利于病菌侵入。三是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报,3月中下旬油菜盛花期间降雨过程偏多,将进一步增加田间湿度,十分有利于油菜菌核病子囊孢子释放和侵入,病害大发生风险大。 (二)、油菜蚜虫。 3上旬降雨较多,油菜蚜虫的发生总体较轻,如东台、阜宁、响水3月5-8日调查,有蚜田率均为30.2%,有蚜株率平均为4.8%,平均百株蚜量为24.16头。但随着气温进一步回升,蚜虫将进入快速繁殖阶段,田间蚜量将进一步上升,预计油菜开花结荚期蚜虫仍可达偏轻-中等发生。 二、防治意见 油菜菌核病和蚜虫的防治是夺取油菜生产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要坚持“主动出击、积极预防”的防治策略,广泛宣传发动,准确把握油菜生育进程,抓住

猕猴桃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研究

猕猴桃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研究 摘要: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种植业的鼎力支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 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业产品的质量,各个企业也将提升种植效 率与产品质量作为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探究并优化种植与栽培技术则是 必然的选择。猕猴桃作为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之一深受大众喜爱,为此,本文通 过阐述猕猴桃栽培技术并分析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期为猕猴桃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一 些理论经验,希望可以促进我国种植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猕猴桃;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猕猴桃又称作奇异果及狐狸果,外表覆盖着不可食用的浓密绒毛,内部为亮绿色果肉及 黑色种子,因貌似猕猴而得名。猕猴桃果肉品质鲜嫩、质地柔软,富含猕猴桃碱、蛋白水解 酶及维生素等多种有机物质,钙、钾、锌等微量元素更是多种多样,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据国际相关认证,世界猕猴桃的原产地就在我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地区,随着猕 猴桃的食用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与关注,我国猕猴桃种植业的发展也在新时代中迎来了 新的机遇,由于猕猴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为此猕猴桃种植者也在不断优化栽培技术与 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期提高猕猴桃栽培工作的整体质量。 一、猕猴桃栽培技术简述 (一)了解生长发育特性及生长环境的要求 要想优化猕猴桃栽植成果必须充分了解猕猴桃的根、茎、枝等结构的生长发育特性, 7 月至晚秋是猕猴桃花芽的生理分化期,在春季时逐渐发生形态变化,植株花期大概在每年 的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 其果实发育期大概有 150 天左右,果实成熟期大概在每年的 9 月下旬 至 10 月上旬。雌性品种与雄性品种的花粉在亲和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种子数 量越多其果实重量就越重,整体坐果率相对较高。生长环境对猕猴桃栽培的整体质量具有决 定性作用,种植地的选取最好在海拔 350-1200m 处,以人工棚模拟自然种植环境时还应当将 温度控制在 15℃左右,模拟年降雨量应当控制在 750-1800mm 内,由于猕猴桃幼树更加喜欢 阴凉的地方而成年树则需要更多的阳光照射,为此可以对种植区域进行严格划分,挑选符合 条件的微酸性并富含大量有机物的土壤进行栽培活动 [1]。 (二)注重栽植及修剪以完善田间管理工作 土壤管理是最常见的准备工作之一,意在通过对土壤进行深耕翻种时施以肥料以增加土 壤的肥力,而猕猴桃种类的选择应当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参考依据,挑选最适用于这块土地 的品种以提高植株存活率。种植密度是种植者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一般平地篱架保持 3X3m、74 株 / 亩即可,T 型架为 3X4m、56 株 / 亩,且大棚架 5X6m 且只需要 22 株 / 亩,保 持植株之间的距离以便其顺利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猕猴桃的生长质量。种植者应当明确 猕猴桃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要求变化,合理进行浇水并及时排除多余水分,与此同时, 注重肥料的选择与应用,在为猕猴桃提供充足营养的同时,也应当避免因质量较差而影响猕 猴桃的正常生长。对于猕猴桃栽培过程中的修剪环节可以在冬季及夏季分两次完成,冬季修 剪时应当以纤弱枝、枯枝、病虫枝及交叉枝为主,对结果母枝进行短剪并将强旺母枝留出 50cm、中庸母枝及细弱母枝分别留出 30cm 与 20cm;针对夏季修剪以过密枝为主,行除萌定

油菜病虫害防治

油菜病虫害防治 一:油菜病害 1、病毒病(又称毒素病,花叶病或萎缩病):油菜从苗期到成株期均能感病,油菜类型不同,病害症状差异很大。甘蓝型油菜感染了油菜病害,最初在新叶的叶脉间发生油渍状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成黄色斑块,开花后长出的新叶病斑扩展很快,成为花叶,下部的叶片变黄脱落,到发病末期,茎叶发生坏死病斑,变成褐黑色,最后枯死。主要传染途径是由蚜虫的活动,蚜虫在病株上吸汁,可使油菜感病。对病毒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措施有:①选用抗病品种:甘蓝型油菜一般比白菜型品种抗病,因此大力推广甘蓝型油菜,是减轻病害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如豫油4号、豫油5号、杂9522、杂97060、杂98033、杂双1号、杂双2号、杂双4号、丰油9号、丰油10号等品种; ②适期播种:在冬油菜区,秋季气温高,其重病区或秋季干旱的年份,适当延迟播期,错开有效蚜迁飞高峰的时间,可减轻病毒病的危害。③选地种植:油菜田应选择离蔬菜区较远,前茬作物不是十花科的田块,并应集中种植,以便集中管理治蚜,此外增施磷肥,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并及时抗旱。④经常检查田块,及早发现病株及时销毁,减少病源。⑤药剂防治,以灭蚜虫为主,因为蚜虫是传病的主要媒介。 2、油菜菌核病(也称霉杆,烂杆等)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它危害时间长,从苗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生,开花后发生最多。油菜苗期感病后,茎基部和叶柄出现红褐斑点,然后扩大,转为白色,组织腐烂,上面长有白色絮状菌丝,最后病苗枯死,病组织外形成许多黑色菌核,现蕾到成熟期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产生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心为灰褐色,中层呈暗青色,外围有黄色晕圈。发病后期:茎杆变空,皮层破裂,维管束外露如麻,病株茎杆容易开裂、折断,内有鼠类状黑色菌核。花瓣感病后颜色苍白,没有光泽,容易脱落。角果受害后,产生不规则白斑,内部有菌核,种子干瘪。防治方法:①轮作换茬,最好与水稻轮作,因为菌核在水中浸泡1-2月后就会腐烂,旱地轮作应在3年以上。②选用抗病品种:应选用高产抗(耐)病的优质品种,如豫油4号、豫油5号、杂97060、杂9522、杂98033、杂双1号、杂双2号、杂双4号、丰油9号、丰油10号等品种。③种子处理:可用10%盐水溶液进行漂洗,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把下沉的种子用清水洗净晾干播种。④清沟排渍:排渍可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⑤中耕松土,可在2-3月进行一次中耕松土,以破坏子囊盘并压抑菌核的萌发。⑥摘除老黄叶和病叶,一般在3月底4月中旬摘除下部的黄叶和病叶,减少病源,还能够提高通风透光率,提高油菜产量。⑦药剂防治:主要在初花后进行,喷药次数应根据病情酌情掌握,尽量喷于植株中、下部,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施,每次每亩可喷洒药液80-100千克。 3、油菜霜霉病霜霉病在油菜一生期间均可发生,叶片发病后,初为淡黄色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大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叶背面病斑上出现霜状霉层,茎、苔、分枝和花梗感病后,初生褪绿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不规则形斑块,花梗发病后有时肥肿,畸形,花器变绿、肿大,呈“龙头”状,表面光滑,上有霜状霉层,感病严重时叶枯落直至全株死亡。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的丰产品种:甘蓝型油菜对霜霉病的抗性较强,白菜型最易感病,芥菜型次之。②实行水旱轮作,避免连作。③搞好田间管理,清沟排渍,合理施肥,减少氮肥施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并适时摘除老叶、黄叶和病叶等。④药剂防治:可选用25%瑞毒粉剂300-600倍液,或50%退菌特粉剂1000倍液,或0.05%-0.2%乙磷铝液等药剂喷施,每7天喷1次,每亩喷施50-60千克,防治2-3次。 4、油菜猝倒病以南方多雨地区较重,病菌浸染幼苗,初期幼茎近地表处出现水渍状斑,后变黄腐烂并渐干缩,折断而死亡。根部发病后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地上部分萎蔫,从地表折断,潮湿时病部密生白霜。发病轻的幼苗,可长出新的支根和须根,但植株生长发育不良。防治方法:①苗床处理,用50%福美双200克拌土100千克。或用50%多菌灵,或50%敌克松每平方米8克对土20倍混匀撒施。②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间苗开沟排渍,合理密植。③药剂防治,可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每亩55-66克加水20-35千克,或75%百菌渍1000倍液喷施。 5、油菜软腐病(又称根腐病)在我国冬油菜区发生较普遍。发病症状主要是靠近地表的茎杆,发生水渍状的软腐,内部腐烂,呈空洞状,有恶臭。本病可在根茎叶上发生,病苗从茎基伤口入侵,产生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略为凹陷,表皮稍皱缩,继而病部皮层开裂,内部软腐变空,可从茎蔓延到根部。靠近地面发病的叶片,叶柄纵裂、软化、腐败,病部出现灰白色或污白色黏液,有强烈臭味。病株叶片萎缩,初期早晚间能恢复,晚期则失去恢复能力,重者抽苔后倒伏死亡。防治方法:①防治传病昆虫,彻底治虫。②加强田间管理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代森铵800倍液或代森锌600-800倍液,或敌克松原粉1000倍液等。7-10天喷1次,连续2-3次。二、油菜害虫 1、蚜虫蚜虫是油菜的主要虫害之一,在干旱年份更为严重,蚜虫又是传播油菜病毒病的主要媒介,因此一定要把蚜虫消灭在造成危害之前,治蚜虫的关键是:第一早治,油菜出苗就开始治蚜虫,第二连续治,第三普治,将其他十字花科作物间油菜一起防治,方法有:①注意抗旱和清除杂草,保持土壤湿润,抑制蚜虫繁殖,及时清除杂草,防止蚜虫滋生。②生物防治:保护及人工饲养天敌,如蚜茧峰、草蛉、瓢虫等,使

菜豆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1.菜豆细菌性疫病 菜豆细菌性疫病又叫叶烧病,以夏播菜豆受害重。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和果。叶片受害,从叶尖和边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随病情发展病斑扩大成不规则形的褐色坏死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部变硬,薄而透明,易脆裂。叶片干枯如火烧状,故又称叶烧。嫩叶受害,皱缩、变形,易脱落。茎蔓染病,初为水渍状,发展成褐色凹陷条斑,环绕茎一周后,致病部以上枯死。果实染病,初为褐红色、稍凹陷的近圆形斑,严重时豆荚内种子亦出现黄褐色凹陷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叶、茎、果病部及种子脐部,均有黄色菌脓溢出。

病原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haseoli Dye称野油菜黄单胞,属细菌。菌体短杆状,极生1鞭毛。病菌发育适温30℃,50℃10分钟致死。 发病特点病菌在种皮或种子内越冬。种子内病菌可存活2~3年。附着病残体的病菌则随病残体的腐烂而失去致病力。带菌种子,引起幼苗发病,并在生长点和子叶病部产生菌脓。风、雨水、农事活动均为传播媒介。病菌经伤口、孔口(水孔、气孔)侵染。高温、高湿、大雾、结露有利发博夏秋天气闷热、连续阴雨、雨后暴晴等病情发展迅速。管理粗放、偏施氮肥、大水漫灌、杂草丛生、虫害严重等,均有利发博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实行3年轮作;设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勿大水温灌;施用腐熟肥料,清除病残体等。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精细平整土地,防止局部积水,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打去下部老叶,增强田间通透性。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在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以上药剂可轮流使用。常用药剂:络氨铜、琥胶肥酸铜(DT)、可杀得、噻菌铜、新植霉素、加瑞农等药剂。 2.菜豆炭疽病

桃树主要病虫害

核心提示:桃树为常见的果树及观赏花木。果肉清津味甘,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桃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而且 桃树为常见的果树及观赏花木。果肉清津味甘,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桃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而且易管理,易获高产。因此,桃栽培较为普遍,桃对病虫害虽有较强的抗性,但在花前果后仍时有发生,危害花蕾幼果,造成落花落果现象,必须及时防治。桃植株对药剂颇为敏感,一些渗透性和内吸性强的有机磷药剂和氧化乐果易发生药害,不宜使用。 常见的桃树病虫害有哪些? 常见的桃树病虫害有20种左右,病害有桃穿孔病,桃疮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流胶病、细菌性根癌病等;害虫有桃蚜、桃蛀螟、桃潜叶蛾、小绿叶蝉、山楂红蜘蛛、桑白蚧、桃球坚蚧、茶翅蝽、红颈天牛等。

常见桃树病害防治方法: 1、桃细菌性穿孔病 遍布全国各桃产区,排水不良的果园或多雨年份危害较重。该病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黄白色至白色小斑点,后形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直径约2~4毫米的病斑,周围呈黄绿色水渍状的晕圈,以后病斑干枯脱落成穿孔。果实发病,病斑以皮孔为中心果面发生暗紫色圆形中央凹陷的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中心部分表皮龟裂。病原细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翌年随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病斑。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叶片一般于5月发病,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园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建立桃园;少施氮肥,防止徒长。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适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烧毁。冬季认真做好清园工作。(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4~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花后喷一次科博800倍液。5~8月份喷农用链霉素(10000~20000倍)或锌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2、桃疮痂病

油菜病害

油菜病害 *我国已报道的油菜病害有17种,较重要的有油菜菌核病、油菜病毒病、油菜霜霉病、被称为油菜三大病害。

一、油菜菌核病 Rape sclerotiniose ?菌核病在世界油菜生产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在我国各油菜产区也均有发生,尤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最为普遍和严重,一般发病率为10%~30%,严重者达80%以上,可导致减产10%~70%,含油量锐减,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一、症状 苗期受害茎与叶柄初生红褐色斑点,后扩大并变为白色,组织湿腐,上面长出白色菌丝。病斑绕茎后幼苗死亡,病部形成黑色菌核。 成株期叶片发病多自植株下部的衰老叶片开始,初生暗青色水渍状斑块,后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同心轮纹,外围暗青色,外缘具黄色晕圈。干燥时病斑破裂穿孔,潮湿时则迅速扩展,全叶腐烂,上面长出白色菌丝。

茎部病斑多自主茎中、下部开始发生,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椭圆形,后发展成长椭圆形、棱形至长条状绕茎大斑,略凹陷,中部白色,有同心轮纹,边缘褐色,病健交界明显。在潮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上面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病害发展后期,茎髓被蚀空,皮层纵裂,维管束外露如麻,极易折断,茎内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花瓣极易感染,产生水渍状斑,易脱落。潮湿时,病花瓣迅速腐烂。掉落在植株其他部位的病花瓣可引起新的病斑。 角果感病后产生不规则白色病斑,内、外部均可形成菌核,但较茎内菌核小。病角果内的种子多成瘪粒,少数种子表面也裹有菌丝。

油菜菌核病 病叶症状 病茎剖面(菌核) 病茎症状

二、病原 *病原物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 1.形态菌核不规则形,鼠粪状,表面黑色,内部 粉红色,全部由菌丝组成,萌发时先产生针状肉质的子囊盘柄,其后柄的顶端膨大并逐渐形成子囊盘。每个菌核抽生子囊盘的数目大多为1~4个,少数可多达10个以上。子囊盘肉质,浅肉色至褐色,初呈杯状,展开后呈盘状,表面为由子囊和生于子囊间的侧丝所构成的子实层;子囊棍棒状或圆柱形,顶部纯圆,无色,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 胞,无色,椭圆形,萌发时产生芽管,长成菌丝,菌核有时也可萌发直接产生菌丝。

油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油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油菜又名油白菜、苦菜,由于它的种子含油量高,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但是在油菜种植过程中,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弱,所以加强油菜的病虫害防治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那么油菜有哪些病虫害呢?该怎么防治呢?一起来看看吧。 1、菌核病 菌核病在油菜出苗至成熟时皆可发病感染,尤其是在花期时发病率最高,菌核病的危害大、范围广。发病时会危害油菜茎杆、花叶等部位,发病时发病部位会出现浅褐色的病斑,随着病情发展变为灰白色,如果田间湿度较高,病斑还会出现溃烂现象,而溃烂出也会长出白色状霉菌层。 防治方法:在油菜花期时要中耕培土2-3次,这样能促进油菜根系生长,还能预防菌核病,在雨后要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合理的控制肥料的比例,在花期喷洒多菌灵又有效防治菌核病。

2、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发生在长期阴雨等天气造成田间湿度较高的情况下,主要危害油菜的叶片部位。叶片发病时叶片正面会出现灰白色或浅黄的不规则病斑,一旦出现病斑,会接种出现多个病斑,而且还会有相互连接的情况,在病情后期,叶片会大面积的枯死状况。 防治方法:霜霉病防治方法和菌核病类似,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在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病菌扩散,在病情初期可喷洒安克锰锌防治。

3、蚜虫 蚜虫是危害油菜的主要虫害之一,它遍布我国油菜的主要生产地,在冬季干燥环境或缺失水分的土壤中较为泛滥。蚜虫会啃食油菜的幼嫩组织,除了会对叶片造成损失外,它还会留下自身的分泌物,对植株生长造成巨大影响。而且蚜虫还是多种病害的传播者,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蚜虫防治要结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首先要做好中耕处理,在开花前要中耕培土,合理密植,确保田间的通透性。而当蚜虫数量较多时,可以喷洒抗蚜威水粉散粒剂防治,每隔一周一次,连续2-3,效果较好。

猕猴桃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猕猴桃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 1、猕猴桃溃疡病

主干受害症状叶片受害初期症状

叶片受害后期症状花蕾受害症状危害症状主干和枝条受害:皮层组织呈水渍状,变软,稍隆起。发病初期浸出细丝状黏液,进而变成青白色至暗红色的树液淌 出。 叶片染病:在新生叶片上呈现褪绿小点,水渍状,后发展成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较宽的黄色晕圈,有时也不产生黄色晕圈。

花蕾受害:不能张开,变褐枯死后脱落。受害轻的花蕾虽能开放,但速度较慢或不能完全开放,这样的花可能脱落也可能座果,但形成的果实较小,易脱落或成为畸形果。防治方法 ①加强苗木检查,严禁从病区调运苗木、接穗和插条,防止远距离传播。 ②冬季把带病菌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早春结合修剪除去病虫枝、病叶、徒长枝、下垂枝等,以减少传染病源。 ③头年9月中旬叶面喷施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冬剪后,及时喷施 3~4波美度石硫合剂。发芽前全园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链霉素1000倍液。 2、猕猴桃褐斑病 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猕猴桃的叶片,在抽梢、现蕾期,发病部位从叶缘开始。发病初期,多在叶片边缘产生近圆形暗绿色水渍状斑,在多雨高湿的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形成大型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 后期病斑中央为褐色,周围呈灰褐色或灰褐相间,边缘深褐色,其上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受害叶片卷曲破裂,干枯易脱落。防治方法①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合理整形修剪提高行间通风透光性,7~9月份做好果园排水工作。冬季清园,剪除病枝病叶,连同落叶一起集中烧毁,然后喷施波美5~6度的石硫合剂,杀灭枝蔓上的病菌。 ②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次。

油菜籽种植技术

四子王旗科技示范户油菜籽种植技术方案 一、主推品种:大黄油菜籽 二、主推关键技术:良种推广面积达100%;测土配方肥推广面积达80%以上;机耕率达100%,机播率100%,机收率达60%;病虫害综合防治达到100%。 三、高产栽培技术: 1精细整地 早:整地要早。前茬作物麦类收获后应及时整地,消灭杂草,创造疏松土层,接纳较多雨水,春旱地区尤为重要 深:耕层要深。耕作层要达到20cm以上,以协调水肥气热,为油菜根系生长创造深厚的土壤耕作层。 碎:土壤要碎。在翻、松整地基础上,耙透耙碎,表土要细碎无土块,保证播种质量和出苗齐全。 平:地表要平。地表平整才能播深均匀,出苗整齐,成熟一致,有利于机械化收获。 实:上松下实。既可保墒,又可提墒,使浅播的种子得到必需的水分,迅速出苗,一次齐苗。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生长激素及微肥等成分的油菜专用种衣剂拌种,可有效地达到防治病虫、育肥植株、调节生长等作用。种衣剂用量一般是种子重量的2%~2.5%,应用时先按药与水1:1对水后拌种,使每个种粒都被种衣剂均匀包裹即可,阴干后备用。也可用甲基异柳磷药剂拌种。 3、适时早播。一般油菜在0~5cm的土壤温度稳定在6℃以上时即可播种。我旗在5月中下旬。

3、合理施肥: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亩施磷酸二铵5公斤,碳铵50公斤,油菜专用肥10公斤。 4、田间管理:适时中耕锄草,水地每亩适时追施尿素5公斤,开花期叶面喷施硼肥100克/亩。及时防治病虫害。(1)防治苗期跳甲:采用种衣剂包衣或拌种即可解决;如苗期跳甲虫口密度大的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ml进行喷雾防治;(2)防治草地螟、菜青虫、甘蓝夜蛾、地老虎等: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ml(或20%氰戊菊酯20~30ml),兑水喷雾;(3)防治小菜蛾:采用阿维菌素类、BT类、苦参碱类等杀虫剂交替施用;(4)防治蚜虫:采用3%啶虫咪乳油20ml/亩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亩,兑水喷雾。 5、适时收获。 四、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开展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5期以上,按照生产季节的需要不定期的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现场观摩或现场指导,推广示范区的经验和做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