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特点

首先是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主要看三个国家和地区,第一个是美国。那么我们究竟面临怎样一个美国;第二个是欧元区。欧债危机从2009年开始困扰欧洲经济,2012年达到了顶峰,那么今天它的表现的情况如何;第三个是亚洲的日本。日本它在亚洲当中的地位是处在一个衰落期,但是日元它是处在一个强化期。我们在这个时候还有面临来自于日本的金融和定价权方面的一系列挑战。

美国经济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恢复到正增长状态,然后持续到我们现在,整个美国宏观经济的运行都在正增长的区间。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给大家一个结论,不是好的问题,而是非常好的问题,它已经进入到长增长周期的起步阶段。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四个基本支撑。

(一)美国经济的四个“基本支撑”

1、新一轮的能源革命

第一个基本支撑,美国已经进入到新一轮的能源革命。这一新一轮的能源革命不是我们的太阳能革命,不是风能革命,而是页岩油和页岩气技术的革命。这个革命本质上仍然是我们的化石资源,但是它所带来的新的水平开采技术给美国应该带来了非常大的一个推动力,就是资源价格出现了一个大幅度的下降。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页岩油和页岩气基本上可以完全替代原油和天然气,替代率高达98%左右。那么这种情况下,随着页岩油和页岩气技术的大规模地应用和开采,就导致了美国的能源结构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目前美国的整个消费的能源当中,33.7%是页岩油和页岩气,那么页岩油、页岩气的价格便宜到什么程度?我们“春晓油气田”的天然气运到上海,每立方米大约是3.68元,我们的美国的页岩油把它打包装船运到上海以后再落地,到了上海以后的CIF价格是1.68元。美国的页岩气的价格仅仅是我们中国天然气价格的40%左右,自然而然带来的整个使用页岩油、页岩气,以及其下游电力生产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2009年,美国美商网电量的价格是85美元,每千瓦时是8.5美分,跟我们中国的情况差不多,现在2012年年末的时候,美国每兆瓦时的电力的价格是40美元,下降了50%以上。另外,2012年的1月1号,奥巴马政府启动了美国国内的煤炭生产。原来封存的煤田现在全部启动。1年之内,美国向全球能源市场输出了1.65亿吨的煤炭,占全球整个煤炭贸易的18%左右。这个量也是非常非常大的。而且美国去年已经成为成品油的输出国,那么它的原油的进口量,从6.5亿吨左右下降到4.5亿吨左右,这4.5亿吨大约相当于美国1992年前后的进口量水平。也就是说美国的新能源革命已经发生了,已经发生以后的新能源革命将给美国的企业,在能源成本上出现一个大幅度的下降。学过经济学的同志都知道,会使它的总供给曲线有一个正向的供给冲击,而正向的供给冲击的变化,是长周期变化的非常重要的突出的标志。

2、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第二个基本支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后,使得美国的物流成本占社会总成本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我们中国的物流成本占我们整个经济社会运行总成本的18%左右,美国现在来讲是11%,今年有望降到9%,再下降2

个百分点。而下降这2个百分点是建立在整个物流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之上。物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导致了精准物流、个性化物流的普及和发展,很多人是愿意为这个精准物流、愿意为这个个性化物流买单的。比如说我们在淘宝上购的物,我们愿意承担这个快递费,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使得整个社会的满意度增加,而且成本还在下降。

3、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第三个基本支撑,是美国的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美国信息成本进一步下降。我们现在说信息是“无成本的”,不对,信息至少要有一个成本是”载体成本”,而且信息的载体成本很高.我们买一台电脑,4年左右就要更新一次,一台8千块钱的笔记本,4年左右更新一次,那就每年的这样一个信息载体的成本2千块钱。那么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终端的这样一个技术要求大幅度下降,使你不必频繁去更换终端,相应的计算过程存储都由云来完成,那么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美国的信息交流、信息承载的成本再次出现一个大规模的下降。

4、家庭资产负债表的修复

第四个基本支撑,是美国家庭资产负债表得到了较好的修复。大家知道2008年6月份的时候,美国的家庭资产负债率在112%。在这个时间段,美国家庭基本上已经不再可以为社会提供投资,可以为社会提供新增消费。那么到目前为止,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率已经下降到10%以下。那么也就是说整个负债水平大幅度下降,而且在美国这样一个以信贷消费为主体的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小有负债,这也是完全正常的。也就是说它整个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得到了较好的修复。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完了以后,而推动美国经济增长

的第一大因素就是消费,那么消费支出在去年为美国经济增长贡献了69.6%的这样一个支撑。随着资产负债表的不断修复,它的消费也将不断地修复和完成,下一步它在供给扩张的同时,也能够相应获得消费的支撑,那么就使得美国经济有望步入到真正意义上的长增长周期,这个美国的经济形势比较好。

引申问题:美国的财政悬崖问题和第三轮量化宽松

接下来我引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美国的财政悬崖问题。财政悬崖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中国新闻界看成一个娱乐性的话题,我们说起美国的财政悬崖,仿佛是美国到了这个悬崖的时候就一蹶不振。什么是财政悬崖?财政悬崖是指美国在2005年、2007年和2008年,这几年推出来一系列的为中产阶级,中小企业的减税政策,以及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次贷危机的风险,而推出政府财政的支出政策。到今年的1月1号的时候,到期了,到期以后将提高对中产阶级的税收水平,提高对中小企业的税负水平。但势必会打压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打压中小企业的投资能力。同时政府要减少财政支出,减少投资能力和消费能力。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美国的总需求开始下降,进而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这一点国际大型投行,包括美国国内的大型投行是不愿意看到的。他愿意看到美国经济拉出一条长阳线,不断地上升,在这个上升的过程当中他开始不断地进行资产的一轮又一轮的臵换。所以投行是非常反对美国启动这样一个政策。但是我们认为其实财政悬崖问题的出现,恰恰是表明美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已经达到了一个较好的水平。达不到这个较好的水平,它不会启动相应的增税和减支计划。而到了我们中国新闻界以后,就变成了一个说财政悬崖是美国举债无

以为继的一个重要的表现,这个完全不存在。所以财政悬崖问题,对于美国来讲,是宏观经济得到相应复苏的一个标志。它也不说明美国国债有任何的风险。我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国债的发行量将逐步地下降。换句话说我们市场上存量的这样一个美国国债,他的收益率将较好的保证。所以我们不仅不减持美债,我们这个过程当中还要适度地增持美债。

第二个是美国的第三轮量化宽松。很多人对美国的第三轮量化宽松视做是美国不负责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其实美国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是为了应对财政悬崖做出来的对政府

的一个缓冲行为。当政府的整个投资大幅度下降,中小企业的税负成本开始上升的时候,如何来保证中小企业的投资需要,保证中产阶级的消费需要?最好能够使它的融资成本下降。怎么样来保证它的融资成本下降呢?就是以关键期限国债为操作目标的一个货币投放。美国它的利率水平是根据利率曲线来做的,而利率曲线是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一个结合点,而无风险资产典型是美国国债,所以它是以美国国债为操作对象的这种情况下,第三轮量化宽松,其实是美国为了应对国内的宏观经济运行当中可能发生的突然政策变动,而做出来一个避险行为。但是美国出来这个QE3以后,接下来就发现了一个现象,给欧洲经济的融资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渠道。于是美国就在这种情况下把QE3的400亿,加上后期追加的250亿,总共650亿每月做实了。做实以后,并不代表美国的国内通货膨胀率会上升。因为每个月增加这650亿是真正意义上有投资需求来吸纳它的,而且不仅是国内的投资需求,欧洲市场的国内需求也在吸纳美国新投放的货币。除此之外,美国的央行也好,美国的财政部也好,在整个次贷

危机期间,它以低于市场公允价格的60%,收购大量的资产债券。这个资产债券有望在这个时期不断地吸纳新的流动性投放出去,所以它整个国内的通货膨胀风险不大。美国的货币政策空间要比我们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宽松得多的多。今年我们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利用它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空间加大QE3的力度。加大QE3的力度以后,给美国市场带来的影响极为有限,但是传递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QE3启动以后会导致美国的利率下降。中国的利率,中国资产的收益率就变得有利可图,会有大量的钱进入到我们中国。我们本来就想把M2控制在13%及其以下,如果大量的钱进行以后很容易达到14%或15%的水平,我们现在是100万亿的量,增加1个百分点就是1万个亿的货币,这个我们百分点不敢轻易地去增加,这是美国经济。

(二)欧洲经济形势特点

第二个是欧元区的经济,欧洲经济。那么欧债危机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我们说有希腊不守纪律,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的表现形式。但根本的缺陷是两个,第一个是美欧之间的这样一个权利义务的不公平。美国同时拥有货币主权和财政主权,而欧元区只拥有财政主权不拥有货币主权,它的货币主权交给了欧洲央;第二个是欧元区它的中心国家和它的边缘国家的地位也是不平等的,很多的成本是要由边缘国家来承担的。比方说当发债难的时候,市场优先认购的债肯定是德国债、法国债,希腊的债肯定被市场抛弃了,希腊为了吸引市场对它的关注度,就只能提高国债利率。提高国债利率以后使得你的财富成本上升,使得你的还款变得没有保证,所以国际评级机构就下调你的评级。下调你的评级以后,你原有的利率水平市场又不接受了,你又不得不再次

提高利率。一轮一轮下来以后利率高达25%,基本上国债的利率高达25%,这个国债基本上就进入一个完全的危机时期。面对这个情况,其实欧元区国家的心态并不一样。咱们看到,当欧债危机发生的时候,德国要想救希腊轻而易举一个事情,德国只需要自己在增发100亿的国债,然后用这100亿欧元去购买希腊国债,就把这个问题化解掉了。更关键的问题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紧紧解决了欧元区的货币一体化的问题,没有解决他们财政一体化的问题。而财政一体化的解决,欧元区大家都知道,它是按照一国一票的表决机制。首先协商一致,协商一致完全不了的情况下再启动表决,它是一国一票制,不论是德国还是比利时都是一票,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使得中心国家很难在正常的时期有所作为。当欧元债务危机发生以后,主要的欧洲的边缘国家都深陷债务危机的时候,新一轮的这样一个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契机就到了,于是德国和法国,一方面严格禁止欧洲央行为这些危机国家的中央政府提供融资,另一方面放任市场对危机国家的国债收益率水平的不断上升。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欧元区的这些边缘国家,在它现有的支出条件下无以为继,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德国有提出来新的改革措施,有以下两点。

第一点,启动欧元共同债权,逐步地取消成员国政府的债权发行权利;第二点,启动财政契约。要求成员国政府必须在每年不超过3%的赤字范围内发行国债,超过3%就把你在欧盟理事会所交的保证金给你没收了。这样两项制度在正常的时期想获得通货难度是非常大的,只有借助危机时期才有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也是德法两国迟迟没有去解决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接下来当欧洲国家整个接受了德法方案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了不再是防范危机,而是如何

去刺激发展。2012年的1月份,整个欧元区的中心国家,德法两国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成立了欧元区的永远的共同货币救助机制。目前来讲这个救助机制认购的金额大概是3千亿欧元,总的目标是7500亿欧元;第二件事情,就是财政方面做的,允许欧中央行为成员国的中央政府提供特别贷款。换句话说就是欧洲央行可以直接为成员国中央政府提供融资,这个在过去也是很难的,当欧洲央行允许他收购中央危机国家的中央政府债券的时候,他用发行的欧元来解决问题就可以了;第三个事情,德法两国还要防范整个危机解决之后,发行出来的过量货币回收的问题,还要满足成员国政府获得相应的融资,市场主体如何来获得相应融资的问题。所以它一方面允许中央银行购买商业银行所发行出来的票据,特别是银行本票,给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由商业银行来间接地对企业来进行融资;另一方面跟美国签署了流动性货币互换协议,约定的利率不到1%,0.75%左右。约定了这么一个利率水平,欧洲企业在不跟欧洲企业之间进行贸易的时候,比方说你跟第三国家的企业来进行贸易,向国际市场上购买大宗商品,购买能源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到美国去借美元贷款,而不是来借欧元贷款。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这个危机解决了。

所以这三件事情能落实下来,今年欧元区的危机形势有望得到稳定,今年下半年整个欧元区有望恢复正增长状态。随着经济恢复到正增长,接下来就可以逐步地来化解历史遗留下来的债务问题和债务风险。我们今年也可能分享到欧元区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好处。

(三)日本经济形势特点

1、去年日本经济零增长率

第三个是日本经济。日本经济去年的增长情况如何?去年按照官方的数字,日本经济增长率为零。零增长对于日本很难,因为很多年份当中日本经济都是负增长状态,但是零增长表现出来的是日本的通货紧缩是负百分之一点二,就业率提高了0.2%。这种情况下日本的经济增速,没有我们想象当中那么糟糕。因为它是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实现了就业率的提高。我们如果换算到通货紧缩以后的货币的话,它反而能有一个上升,上升增速还超过了1.2%,所以没有我们想象那么糟糕。

2、目前日本需要一定的通货膨胀

日本央行在2月份宣布了一个今年货币政策的目标,是要把通货膨胀率毛订在2%这样一个水平上,为什么日本迫切地需要通货膨胀?这里边最大的问题是,随着我们经济运行相应的劳动土地这种资源价格,都会有效的价格上涨,上涨的情况下,企业要承担劳动用工成本的上涨,企业只能拿出自己的利润来补贴劳动力,改变劳动和资本要素这样一个分成比例。但是如果存在一定通货膨胀率的话,那么换句话说劳动者工资的名义上涨当中比方说3%,3%的名义工资上涨,其实有2%被通货膨胀所给你消化掉,就给企业的发展留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和基础。所以毛定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对于企业来讲是有好处的。另外还有一点,如果是通货膨胀时期,日本的企业可以适度地增加库存。而如果是通货紧缩时期的话,日本企业基本上要按照零库存来管理和运行。因为在通货紧缩时期,采购了大量的库存,在未来就形成一个库存成本,这个库存成本是一个亏损,不如按照当期的价格去进行核算。零库存运行的时候给“三〃一一”大地震暴露出日本的零库存运行的重要缺陷,“三〃一一”地震

一出现以后,整个的延寿县的车用空调器厂停止生产,实际就导致了我们中国东风汽车公司、二汽公司,这些跟日本合作的企业的生产线停止运行的14天,没有车用空调机来补充,这也是由于它的库存量过低,就导致了日本这种经济的可靠性的下降,或者是加入国际供应链链条当中的这种可靠性的下降。所以必要的通货膨胀,无论对于企业的经营安全性,还是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日本政府要一直在努力地选择,能够有一个通货膨胀的水平。

3、日本的债务问题

第三个是日本的债务问题。到上个月月末为止,日本的政府GDP占比是241%,日本的债务余额相当于GDP的240%,2.4倍。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是60%,我们中国国债GDP占比余额大致是在15.7%左右,日本是240%,基本上是除了亚非拉那些政权不太稳定的小国以外,日本的债务率是全球最高的。但这种情况下我们还仍然认为日本不会发生大的金融风险,不会发生大的债务风险,最主要的原因,日本国债的98%是卖到国内的。内债和外债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内在的持有者都是本国的居民,政府要想还钱,政府还款的钱来自于本国国内的税收。也就是说政府还的钱要通过税收的形式来完成,而政府又是税收的纳税主体,所以这个过程当中是这样的,是政府用收了你的钱,再来支付给你本金和利息,只要储蓄率高于了这个政府每年发下的这样一个规模,政府的债务销售,内债销售是没有问题的,不能超过储蓄率的上线水平。但是外债日本只有2%左右,这个外债虽然有风险,但是这个风险占日本整个债务的水平,占GDP的水平很低。所以短时期内我们可以看出来,日本尽管债务率非常高,但日本的债务风险要远远低于持有国债的投资者占40%的外国

投资者的欧盟市场,或者欧元区市场。欧元区像我们说希腊,希腊到了危机的最顶峰,它的债务余额占比GDP,也不过是在114%左右,日本是240%。

但是不可避免的说,就是日本的债务的继续的发行空间变小了,特别是随着日本的通货紧缩的几轮运行以后,日本的国内的储蓄率也开始下降了,这种情况下就使得日本的债务空间进一步减少。

二、国内经济形势特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看完国际我们看一下我们国内,国内我们主要看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总体的经济形势,第二个是物价,第三个是消费,第四个是投资,第五个是进出口贸易和投资,第六个是城镇化,第七个是收入分配,第八个是房地产市场,第九个是金融市场。

(一)国内经济形势概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GDP,GDP大家看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GDP的整个增速就开始进入到下滑区间,一直下滑到我们去年的第三季度,去年的第四季度相较于第三季度略有好转。那么第三季度的低值是7.4%,第四季度上升到7.9%,去年全年我们的经济增速是7.8%。那么导致GD P增速下滑的原因有这样几个: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实体经济的产出增储开始大幅度下降,特别是表现在工业增加值上,我们的整个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大约只相当于2007年的70%到75%,这个是导致我们经济增速下降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我们虚拟经济开始大幅度繁荣,而虚拟经济的繁荣也是导致200 9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2.7%以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大量的虚拟应该的过渡繁荣,会导致资

金向虚拟经济领域去进行集中,那么会导致实体经济的融资困难。已经在实体经济运行当中的这些企业,它的产出水平开始不重视产出的扩张,也不重视结构的优化,也不重视生产设备的改造,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刚才我说的第一个原因。

所以我们在尽管资产经济价格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资产经济要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调控。所以说这个经济增速的下降很大一部分也是由人为因素影响在里边的。我年前去香港特意跟香港政府的一些部门有过交流。他们说按照中央政府今年的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方案和投资规划,整个的杠杆率水平仍然放在资本上面,也就是说资本仍然将从整个经济运行当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个情况从目前来看是不可避免的,不可避免的原因我略做一点引申,大家可以看到一点,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指出来,我们现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6.7%提高到13.3%,我们的贷款率从3.7%下降到0.96%,不到1%的水平。凭什么资本充足率提高?凭什么不良贷款率下降?背后很重要的一

个原因,就来自于资本报酬的提高,或者说资产价格的上涨。

近几年,企业的运行很艰难,但是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温州市场上的融资年化利率可以高达64%到70%,企业为什么敢拿这么高的融资成本来进行融资?这个是企业不

想活的一个表现。背后的原因也来自于资产价格的上涨。很多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包括设备,包括厂房等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根本没有把这个投资视做要回收,通过销售产品来逐步回收的这样一个投资。我建了一个新厂,这个新厂要投入征地,要建厂房、要购买设备,这个投资通过地价上涨的方式就已经回收回来了。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进

行经营决策的时候,它的思考完全是可变因素的影响,所以保证了企业能够在较高的成本之下,无论是融资成本、土地成本还是劳工成本,在这几大成本都在高速上升的情况下,它还能平稳地运行,背后的逻辑也来自于它。但是你一旦把这个资产卡死,把这个资产升值的情况给它整个卡死,接下来企业就面临着一个固定资产的回收问题,它就要大幅度来提高自己的商品价格。提高了自己商品价格以后,直接表现出来企业竞争力的下降,谁先提高谁先死,大量的不良贷款的形成就会出现,整个经济再次回归到箫条的状态。所以我们资产经济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它其实是我们中国进行结构调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的时机叫战略机遇期,或者说十八大报告也好,还是两会也好,都反复再次强调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原因也是,我们现在处在这样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一旦过了这个机遇期,你想来进行相应的,你要重新购臵设备,或者是进行生产设备的改造,你都需要考虑到我们固定资产的回收。在相应固定资产的成本、固定资产的折旧,都要考虑到你整个企业投资,会使你的整个固定成本大幅度地增加。第二个方面,如果顺利地渡过来也就罢了,比方今年美国和欧洲市场全面复苏,大规模增加对我们中国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商品的外需,这个也就罢了,我们能渡过去。如果是人家今年起不来,接下来导致我们现存经济出现一定的风险,而这个风险具有一个连锁效应,是一个系统性风险

(二)国内物价形势

第二个是物价形势。今年的物价的控制目标是3.5%,去年我们的物价的控制目标是4%,但是到去年年末的时候,我们的物价只实现了2.6%。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了3.5%作

为我们的控制目标是有一系列的思考的,影响今年物价波动的主要因素,那么温家宝总理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列举了四条。

第一个是近年来要素价格改革进程加快,土地要素、劳动要素的成本快速上升,自然而然要带来企业的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价格的上升;第二个是资源价格的改革,要理顺资源价格体系,自然而然要带来资源成本的上升,包括我们的水、气、煤、稀土等等这样一系列的资源的价格都讲进一步地上涨,也要留出空间;第三个是我们认为是输入性膨胀有望在今年活跃起来,一方面来自于美国的QE3,另外一方面来自于美国和欧盟经济复苏以后,所给国际上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一个刺激效益;第四个是我们认为去年的翘尾因素在其中还发生了一定的作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就是货币存量。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货币存量达到了接近100万亿的水平,近几年来货币增速非常快,世界银行曾经给我们一个通报函,2007年以来全球流动性发行量的4 8%是由中国提供的。另外大家也可以看一下2005年我们当时的M2和我们今天的M2的水平,都值得大家来思考,但在这里边也给大家两个概念跟大家讨论一下。

第一个概念就是货币超发,这个货币超发的概念是中国社科院率先引爆它在中国这样一个表述,它用的方法非常简单,是M2减GDP。它认为GDP是一个国家一年之内所创造出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和,M2是流动性,可以用做购买的货币量的总和。如果是超过了GDP以上的M2,既买不着商品也买不着服务,它的存在就只能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那么这个观点对不对呢?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货币除了交换功能之外还有一种清偿功能、支付功能在里边。那么货币除了满

足交易需求以外还要满足融资需要。比方说我现在要建一个房子,我手头有一个鼠标,我愿意拿这个鼠标到银行去抵押两块钱出来,那么我这个鼠标存量的、不产生任何GDP,因为GDP是增加值。我拿一个存量的鼠标到银行做了一个抵押抵押了两块钱,这两块钱是实实在在的货币需求,这个钱你要把它考虑进行,而且随着我们房地产价格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房地产,越来越能够增加它的货币这样一个融资需求。所以100万亿的M2和51.9万亿的GDP,并不能说明我们中国的货币超发程度有多么严重。但是通过商品和服务去吸收的货币,和通过资产来吸收的货币稳定性是不一样的,商品和服务一般来讲价格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所以他吸收的货币来讲一般只能多不会少。但是资产价格是波动的,一旦资产价格下降以后,或者一旦是我们融资需求下降以后,就会导致出现过量的流动性,这个过量的流动性自然而然就变成热钱,国内的热钱。国内的热钱进入到这种需求短期内不容易减少,但是供给在短期内不容易增加的这样一些商品领域,就会带来这些领域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农产品、资源类商品,就是我刚才说的非常典型的商品,所以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物价的波动。所以过量的货币存量不消除,想谈物价稳定,基本上来讲在近几年是一个奢望。那么怎么样来收储发出来的货币?怎么样来进行消除过量货币?最好的方法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刚性的资产池子,这个资产池子短期内,或者在中长期内它应该只上涨不下跌,我们哪个资产池子很好?房地产很好,但是房地产涨到今天,不能容忍它的泡沫继续快速地做大,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转向,比方说贵金属市场,古玩古董字画市场,这些价格上涨

涨起来无所谓;第二个,让一部分人民币不在国内流动,让它到国外去流动,人民币国际化,推行也得推行,不推行也得推行,它是具有一个分流国内货币市场压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第三个,是我们国内还有一些商品没有被金融化。比方说我有一个非常好的主意,非常好的一个思想,但这个思想要想变成实实在在你看得着的这种创意,它需要资本给它做支撑。如果我有一个创意的思想的市场,思想也卖钱的话,自然而然我就吸收掉一部分货币。我们下一步要推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建设,要壮大我们当前处于相对弱势的债权市场,通过这些市场的恢复和发展,来吸收掉一部分的货币,进入到这个市场当中去。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我们讲获得增加了货币需求,减少了货币供给,使国内的货币供需处在一个相对较好的这样的均衡局面。你看到中央所对金融市场提出来的一系列的改革,不外乎就是围绕我刚才说的这几条进行布局和安排,我们到后来还会有进一步的展开。

(二)消费状况

1、消费下滑的原因

接下来是我们的消费。这张图是2011年和2012年连在一起消费增速的曲线图,最高点是2011年的12月份,进入到2012年以后整个消费的增速开始处在下滑的局面。之所以导致这次增速的下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除了收入层面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去年年末的时候推出了城市居民的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这个政策推出以后,就导致了整个消费开始不断地下滑,到了5月份国务院坐不住了,从5月16号开始启动新一轮的家电补贴,再一次刺激家电消费。新一轮的家电补贴跟过去的家电补贴不一样,我们是以节能减排,以节能家电为标准的推行的这样一轮家电

补贴。这个节能资金一开始投入了大约360亿,到了去年的10月1号以后,又把家用的中央空调和一体机电脑也纳入进来,又追加了100个亿,形成了去年的大约460亿元的节能家电的补贴这么一个鼓励消费的这样一个局面。从后来收到的效果来看还非常不错,在这个不错的情况下,今年以节能家电为目标的这样一个补贴,还将得到继续的坚持,范围还讲进一步地扩大,补贴力度还讲进一步地加大,补贴的产品的型号还将进一步增多,这对我们消费者来讲是一个利好。今年的补贴资金有望达到800亿,比去年要基本上要翻一番这样的一个水平。

2、拉动消费需求所采取的措施

接下来我们在今年为了稳定消费的情况下,我们今年还采取哪些措施?根据两会的思路,要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消费需求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需求,它是一个基础地位,把它放到如此重要的一个地位来考察,接下来今年我们将在消费领域围绕以下几个热点来展开。

第一个,要增加大伙的消费能力。怎么样增加大伙的消费能力?两点,第一点提高你的收入。第二点提供你可自由运用的资金总额。怎么样来提高你的可自由运用的资金总额呢?提高你的信贷便利程度,个人信贷我们最重要的表现是信用卡,进一步来提高大伙的信用卡便利程度、申请卡的表里程度和消卡还款的便利程度。

第二个,改善你的消费结构。我们当前的中国老百姓的消费特点有两点:第一点,以非耐用消费品消费占主体,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总是不足,要继续引导你把消费的重点放到非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当中去。过去用手洗碗,现在用洗碗机洗碗。怎么样来鼓励你买一个洗碗机呢?洗碗机200块钱国

家给你出20块钱,你自己出180就可以,消费补贴,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中国老百姓的特点都是到市场上去购买那些非耐用消费品,那么把这些以市场为主要购买场所的这种非耐用消费者的消费模式,转变到有保障、有监管、有品牌的商超市场当中去,鼓励你进入商超消费,这是第二点。怎么样来进入商超消费呢?那就万村千乡工程,在农村地区继续铺开,在我们城市地区相应的超市、百货店、杂货店布局情况要进一步地优化,也有一部分资金拿出来改善你的消费结构。

第三个,要提高你的消费意愿。怎么样来提高你的消费意愿两点:第一点要生产出更符合个性化的产品来,也就是说要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是生产和消费是一体化,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在即有的收入水平下让你更愿意消费,而且是在没有任何刺激题的新产品的情况下,让你变得更愿意消费。很重要的一条,就使得你没有后顾之忧,要做好相应的社会保障,也把它放到整个消费的大环节里边进行考虑。

第四个,保障你的消费安全。你不能消费了以后反而获得了对自己的身体、财产有害的这种情况,比方说地沟油,比方说我们的奶粉。要保障你的消费安全,使你消费变得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另外通过城镇化的发展,也能够进一步地来提高你的消费意愿,提高你的消费偏好,这是我们对今年对消费市场所要采取的一系列的这种思路。到目前思路为止,还没有相应非常具体的措施出台,大家也知道,今年的两会是一个特殊的两会换届会,还需要等新部长履行以后他才有一系列的具体的措施来出台。

(四)投资结构

接下来下一个是投资。投资最上面这条线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线,第二条较深的这条线是第二产业投资增速线,第三条较为淡的这条线是第三产业投资增速线。从这个支出结构来看,我们愿意看到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应该有一个下滑,第二、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速应该有一个上行,最好能够使第二产业的投资增速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速能高于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就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最好的局面。从这个图来看,恰恰是符合了我们刚才所说的这样一种投资结构上的取向,也就是说我们当前的投资结构没有问题,但是在投资总量上出现了问题,因为大伙的整个投资增速都处在一个下降的局面,就使得我们整个投资增速下降,投资规模不足,所以今年最重要的在投资领域要做的事情是两点:第一点要保证投资的规模要得到适度的增长,当然这个适度的增长要偏向实体经济;第二点在投资的具体结构取向上,要重视投资结构的这种对新产业、中小企业和三农这样的投入,避免在产能过剩的企业当中继续累加。所以这是今年我们对投资的一个主要战略举措。

(五)进出口贸易与投资

1、国内进出口贸易现状

第五个是进出口贸易和投资。进出口去年我们中国一共进出口总额是3.87万亿美元,美国是3.82万亿美元。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中国的出口是全球第一。中国的贸易是全球第一,虽然仅仅高于美国0.05万亿美元,500亿美元,但是我们的总额确确实实高出来了,但是有可能今年再被人家美国超过。

我们的出口大约是2万亿美元多一点,进口大约是1.8 6万亿美元,我们的贸易顺差是2311亿美元。这个数字比2

011年增长了接近50%。我们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就是我们的贸易顺差的空间,美国去年3.82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当中,逆差大约是7200亿美元左右。

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以中国为最主要贸易争端对象的国家贸易纠纷,开始大幅度上升。去年WTO一共受理了144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其中以中国为最主要贸易争端对象国的是接近56起,涉及到中国的是82起,也就是说我们占据了WTO受理国与国之间贸易争端大约一半的水平。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来应对如此复杂的贸易纠纷?或者我们叫新贸易保护主义,如何来应对这个新贸易保护主义,我们有两个措施:第一个措施,力求进出口平衡;第二个措施,利用好我们现存的2311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然后以进口来换出口。我们解决贸易争端的时候,你如果能愿意跟我和解,我就在现有的对你商品的进口量的基础之上再追求一部分进口。你如果不愿意跟我和解,那对不起,我还要对你进行贸易的反报复。通过这样一些利益来诱导我们的贸易争端国逐步地化解对我们的贸易敌视和贸

易保护行为。

2、调整投资结构

去年我们中国一共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是1117亿美元,增速是下降了3.4%,但是这1117亿美元仍然高居全球第一位,我们还是全球第一大引资国。规模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大家可以看一下结构上,第一个是产业结构,我们引进来的外资,其中最重要的比例集中在制造业,制造业口径大这个不要紧,第二个大口径就是房地产业,剩下的基本上都占比很小。这是区域分布,引进来的外资以后,在国内区域之间要来进行相应的分布。其中最多的是江苏,第二多的是广东,

国际经济形势的现状与未来

国际经济形势的现状与未来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七个特点。 (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 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近4%的增速。美国经济稳中有落,2006年美出口额被德超越,信息化指标不及北欧,次贷危机使美经济优势不断被侵蚀和分解,其负面影响还在扩大。主要西方国家面临工业化以来最强烈的外部竞争。欧亚大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舞台。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欧亚大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2%,累积财富总量是美国的一倍,2006年“新欧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较2003年增加近一倍。同时,占世界人口80%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得到加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0%。 (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 巨额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和投机,不仅给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很大损害,发达国家也难独善其身。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报告,全球金融业的核心资产总额已达14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资产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42%下降到2005年的27%,金融资产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集中。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已平均跃升至330%。“经济金融化”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 (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未来10年,发展中国家将有7亿人口进入全球劳工市场。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资源配置中合理及不合理的部分进一步显现,不均衡的全球增长模式正在塑造新全球经济格局。从总体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进程使生产要素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从国别看,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和社会成本分布严重失衡,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在扩大,输家与赢家的两极分化加剧。资本回报连创新高,劳动回报则越来越低,导致国家间不平等。发达国家主导当前的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国际分工体系,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3/4,经济总量只占1/4。黑非洲至少要到2047年才能成功脱贫。在北方阵营,美欧日是国际经济三大支柱,但由于美国奉行经济单边主义,企图垄断国际经济决策,三方经济利益摩擦时有发生。南方阵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诉求和利益关注点发生重大分化,多元化现象明显,南南合作呈现高度复杂性。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东亚、拉美、独联体国家经济全面提速,非洲、中东地区国家经济开始起飞,这些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资的依赖明显下降,对自身能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强化,一些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贸易结构多元化。“金砖四国”、“新钻11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继续引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成为未来最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按汇率计算,今年,印度、俄罗斯、巴西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均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2001年~2007年,中、俄、印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引资、外汇储备和股市总值排行榜上的名次平均跃升四个位次。亚洲国家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993年的25.5%减少到目前的16.5%。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持续增大。发展中国家相互投资迅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亚洲内部以及亚洲对非洲的投资。目前,世界外汇储备总额高达5.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中。近来,发展中国家开始将部分外汇储备以“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对外投资,金额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和跨国并购,有关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同名42661)

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二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四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突出强调了“稳增长”。会议公报中有这样一段关键性的话:“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重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证和完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这段话看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中心是“稳增长”。 在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除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外,还需要加两个,一是根据阶段发展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根据社会主义要求,调整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我国应在“稳增长”的基础上着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转型,首先,应贯彻破产制度;其次,应完善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放开市场的准入管理;最后,应完善政府职能,解决政府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四.结论 本文从外需拉动作用减弱、内需依旧不足,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面临经济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两难境界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得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中央对经济发展的实质性变化及时反应,于今年7月份提前5个月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作出相应的经济决议。今年,中央扔坚持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重视宏观调控的预调微调,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由“控物价”转变为“稳增长”,并着力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平稳转型。努力使我国经济进入新的更加健康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何克亮.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理论学习》 2012年10期 11-17 【2】吴思远.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宏观经济》 【3】张立群.我国宏观经济刑事特点及政策分析《阅江学刊》 2012年10月第5期 5-13

形势与政策论世界经济总体趋势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

论世界经济总体趋势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 班级:学号:姓名: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继续深入发展。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仍在调整中震荡,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各种力量的较量和互动更加突出;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出现空前密切的融合与互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国际力量;关系; 一、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未根本解决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势头,总体上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07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了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全球主要经济体美、欧、日以及新兴经济体相继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面对危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联手应对,包含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大国的20国集团(G20)取代原有的八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协调的重要组织。20国集团先后召开了3次首脑峰会,达成共同制定刺激世界经济增长的行动计划。在全球的联合干预和在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09年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走向复苏。美、欧、日等经济体逐步走出衰退,出现复苏。新兴经济体也较快实现复苏和平稳增长。2010上半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势头进一步明显,主要工业国家从第一季度开始均出现了正增长。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情况都好于预期。 但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走上正轨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中国经济增长今年预计达10%;而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虽然保持了复苏势头,但近10%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在中国等新兴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出口增长,推动了经济复苏,但其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接近GDP的200%;欧元区经济总体上保持上行态势,但受到希腊等多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经济复苏和调整举步维艰。总的看来,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后危机时期的结构调整,很难快速实现稳定的增长。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份量,其经济恢复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其一,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高财政赤字风险,这可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目前从欧洲到美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讲座心得 短短一下午的时间,我们聆听了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振霞教授的精彩授课,刘教授讲的主题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讲座,国际关系变幻莫测,新型的力量正在崛起,刘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为我们展开讲解,分别是:看世界、看中国、抓机遇、迎挑战。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当然不能孤立的看世界,要联系中国看世界,这样有些问题才能看的清晰,看的明白。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世界各处都能看见“中国元素”的身影,中国文化也成了世界文化的主流。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飞速的提升着,这主要是有着强大的国力作基石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现在的辉煌,中国的经济与综合国力得到了空前的壮大。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及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中国怎么从经济大国,变成政治经济大国,怎样从地区大国变成全球大国,这是一个重大问题,所以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都要抓,习总书记用“三个前所未有”和“三大危险”,概括了目前我国面临的双

形势与政策(国内外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 对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随着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我国周边国家谋求稳定,增加合作,促进发展.我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我们的邻国比较多,历史遗留问题也比较多这使得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发展更加复杂。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 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条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 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 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 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 视以久的土地。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 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至今 余波未过。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世界上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 国家的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降,进口需求滑落,这必然会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美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阻挡之势,世界各类经济组织、经济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统一市场 正在迅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家间的经济依存性不断增强; 由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一些传统产业正在向其他国家转移。这就为包括 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分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并获取比较利益,提供了 一定的机遇。 说起日们中国人都很气愤.日本对华关系一直都在跟着美国跑.他对我们潜在威 胁正在不断上升. 今年3月,日本地整合核泄露使得原本步履维艰的日本经济雪上加 霜,面对日本经济的衰落,现在非常需要一个地区性经济大国出来取代日本填补亚 洲龙头地位的空缺,带领亚洲经济走出危机。我国恰恰可以担当起这一角色。实际上,随着我国和日本在经济地位上转换,中国已经在朝着成为亚洲经济主导力量的方向发展。美和欧盟都需要并支持中国经济保持增长,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提供动力。中国 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曾一度使西方国家感到实实在在的威胁,西方政界和学术界也多 次评价过从技术转移以及贸易机会上来限制这种增长的可行性。现在,况已经起了变化。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国家,都从盼望转为担心中国经济出现偏差。因此,我国今 后经济发展在与外部发生的种种关系上,来自欧美国家的支持将多于阻挠,积极因素 将大于消极因素。 俄罗斯是一个大国,但是它目前的国土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是从我们的国土中 分割出去的.因此,俄罗斯对我国的侵害是仅次于日本的.尽管现在中俄关系有了很大 改善,但我们还是不能放松对俄罗斯的警惕 ,因为俄罗斯的民族扩张主义根深蒂固,它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

当前,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调结构、转方式任务仍艰巨繁重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 ■ 毕吉耀 吴涧生 张哲人 世界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复苏态势, 但增速有所放缓 今年年初以来,世界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呈现出阶段性疲软特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普遍乏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权债务和财政风险不断加大;新兴经济体继续较快增长,但增速回落、通胀压力上升,货币政策继续收紧。与此同时,石油、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振荡,国际金融市场依然动荡不安。 发达国家经济走势疲软,新兴经济体 增速回落。美国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第一季度环比折年率仅增长1.9%,增幅比2010年第四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欧元区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6%,超出市场预期,但各成员经济增长明显分化。第一季度德国同比增长5.2%,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主权债务隐患较大的国家基本上处在负增长或零增长状态。日本经济在大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的多重影响下,第一季度环比下降0.9%,折年率下降3.5%,为连续第二个季度负增长,再度陷入传统经济意义上的衰退状态。主要新兴经济体 一方面,面对国内企业利润水平的下滑,要有意识地减轻企业负担,防止多重因素交叠(这包括劳动力成本提高、资源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信贷 紧缩以及税负较重等)导致微观企业 活力减弱和劳动生产率的下滑。在这方面,供给主义学派强调结构性减税、放继续复苏,但增速普遍有所放缓。第一季度印度、巴西、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经济同比分别增长7.8%、4.2%、4.1%、4.0%、6.2%和7.2%,增幅比上季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进入第二季度后,相关经济指标显示,主要经济体增速仍在继续放缓。 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经济增 长内生动力不足。当前,不少国家经济复苏仍离不开刺激政策的推动,微观主体生产和投资活动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主要表现在:一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难下,5月份美国失业率回升至9.1%,欧元区失 借鉴。一是结构性减税。尽管我国宏观税负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并不算高,特别是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还要低不少。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达经济体承担了很多的社会保障责任,而当前中国的宏观税负还未能承担很多的社会保障责任,从这个角度,中国的宏观税负有所偏高。因此,可以通过结构性减税,激 业率高达9.9%,日本失业率为4.5%。二是发达国家私人部门需求疲弱,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房价仍在下降,消费者信心不足,企业投资意愿低落。三是美欧等国金融体系仍有待修复,生产、消费和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继续受到制约。四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过热后的“硬着陆”风险,经济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抵御外部冲击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宏观调控处于两难境地,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难度加大。五是在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减弱、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经济回升复苏也势必会受到较大负 发微观主体的活力。二是放松管制。打破垄断,促进公平竞争,放松行业管制与准入政策,可以给予微观主体以正向激励,提高供给效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赵雪芳)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 中共荣成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 (2008年10月27日) 今年是我国最近几年最困难一年:外部需求降温,通货膨胀压力很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们面临困难和挑战相当严峻。尽管如此,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经济仍然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这是相当不容易。现在,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汇报一下我们学习体会,汇报不当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主要汇报四个方面: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世界经济降温。二是这次通货膨胀特点及成因。三是我国采取主要应对措施。四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几点粗浅看法。 一、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世界经济降温 美国次贷危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所谓次贷危机,就是次级贷款危机,又称次债危机。 什么是次级贷款呢?美国奉行是透支经济、超前消费,贷款是非常普遍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贷款必须有严格信用保证,必须有资深信用评估机构对它信用进行严格评估,并有还款能力证明。但是,在美国住房市场上,却出现了一种特殊贷款,叫次级贷款。这种次级贷款,就是专门对那些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又比较重那部分人提供住房按揭贷款。 这就让人纳闷了:既然这些人没有信用保证,而金融机构原本都是以盈利为目,为什么美国金融机构要给这些人贷款呢?难道金融机构不怕亏本吗?

然而,美国金融机构之所以搞次级贷款,是有他自己考虑。第一,虽然这种贷款风险大,但利率高。它利率大约比美国基准利率高2%-3%,而且是浮动利率。第二,他们设想,如果贷款者将来不能还贷,银行还可以把房子收回来,出售后抵顶贷款。第三,因为在2006年之前5年里,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房价持续上涨,这就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美国房地产会永远上涨,或者至少在他们认为“合理”时间段内会上涨,想当然地认为房地产上涨速度会快于利息负担,只要能及时把房子出手,风险是“可以控制”。退一步说,即使贷款者将来不还贷,贷款机构也可以把房子收回去,照样能卖个好价钱,也是大有赚头。因此,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发展迅速。在1994年-2006年间,有900多万户美国家庭购买了新住房,其中约有20%是借助于次级贷款,2001年次级贷款只占整个抵押贷款市场5.6%,到2006年猛增至50.8%。 那么,危机又是怎样发生呢? 美国次级贷款总规模大约在1万亿美元左右,这么多钱压得贷款机构资金周转困难,有金融机构原本就想“空手套白狼”,为了尽早地回笼资金,同时也分散风险,次级贷款抵押机构就把他们手中掌握次级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称为住房抵押贷款,卖给各国投资者。这些债券由于回报率高,同样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青睐,像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其他基金等金融机构纷纷购买。买进这些债券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等再把它作为抵押品,发行抵押债务债券,如此反复“创新”,“卖空”做大。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前提,就是必须保证房价不断上涨。 有谁能保证呢?危机也就由此发生了。2006年美国房价开始下跌,利率又提高了,买房人要比以前多付很多利息,这些人本来信用就不好,又没有固定收入,利息一高就担负不起了,便开始违约。放贷机构钱收不回来了,就把抵押房子全部没收,使数以百万计美国人“有房”美梦破碎了,大量人重新流落街头。放贷机构把房子收回来也弥补不了损失,因为这时房产已经有价没市了,房子卖不出去,结果发行债券不值钱了,买了这些债券机构也跟着亏损。如果是一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问题还好,而是出现了大量无法还贷贷款者,银行大面积亏损,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和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巨大经济权益,中国在战前大规模撤侨,其实撤出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在利比亚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十分惨重。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先是越南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接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国际经济形势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对

国际经济形势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对 目前的增长主要是政府投资主导的,其基础还不稳固,一些问题也有待解决,有必要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因势、适时、灵活地调整政策力度和节奏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成效显著,经济也出现复苏迹象,但是国际经济领域一些新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如全球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博弈,新兴市场国家再现资本流入加速,世界经济再平衡面临挑战等。这些问题加大了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需要积极加以应对。 全球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博弈 2008年10月,美国次贷危机向全球蔓延,触发金融海啸,并迅速渗透到实体经济,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为了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危机,主要国家共同推出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措施。在施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仅阻住了经济的急剧下滑态势,而且在今年第三季度各国先后出现触底复苏的势头。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但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酝酿退出经济刺激措施。2009年8月底,以色列率先加息。10月,澳大利亚、印度、挪威先后采取加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其中,澳大利亚在一

个月的时间里两次加息,更是引人关注。美国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情况好于预期,也使得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退”有“退”的理由。根据本国国情,在经济好转之后,考虑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是合理的。得益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澳大利亚和挪威等资源型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第二季度由负转正。由于受到危机的冲击不大,危机期间的以色列经济甚至没有出现衰退。同时,这些国家大都面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 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不仅是经济的需要,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由于各国的非常之策,这场危机中经济的调整并没有到位,而是用新的泡沫覆盖旧的泡沫,给未来的经济发展留下隐患。纵观历史,历次危机之后都出现了资产被稀释和通货贬值的现象。“退”得晚,付出的代价和承担的责任就会大些;“退”得早,则有可能获得其他国家刺激政策的溢出效应。澳大利亚两次加息的一个原因是,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引领下,亚洲经济出乎意料地全面复苏,特别是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近30%,对其经济恢复起到了有力的支撑。 竞争性退出的可能是存在的。尽管在国际层面大家都强调要继续维持经济刺激方案,但说的和做的有差异,各国都在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逐步退出。不仅韩国、新西兰、加拿大表现出退出的迹象,就连欧洲央行也表示将及时回收刺激政策带来的过剩流动性。这种竞争性退出有可能导致全球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研究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

————————————————————————————————作者:————————————————————————————————日期: 2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 ------由微观数据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经过2009、2010年两年的经济复苏之后,我国经济又逐渐恢复。随后2011年和2012年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两年,“复杂性”“多变性”贯穿其中,发展和变化多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过剩流动下通胀压力加大,国际保护主义升温。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更趋复杂,中国处于十分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国内投资不足,通货膨胀不减,经济周期波动,急需结构调整。 关键词: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投资 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须先由具体的相关数据分析开始:一、GDP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至今GDP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GDP绝对额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我国国力的迅速提升和财富的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GDP高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我国GDP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特别是经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2008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47.5%,拉动GDP 4.6个百分点;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更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 【摘要】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国际经济笼罩在一片雾霾中。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际社会纷纷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中国也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身的特点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希望以此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中国经济应对措施 一、前言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经济体均受到严重冲击,全国经济陷入一片泥潭,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程度缩水。经过近年的调整,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复苏的姿态,但各个国家在恢复过程中表现各异,同时也衍生了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何避免新一轮经济危机的潜在威胁,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首要难题。如何在全球经济下不景气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增长,也成为新形势下中国需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与冲击依然存在 全球经济在经受了2008年金融风暴的洗礼过后曾经一度陷入低迷状态,但伴随着国际社会提出的一些重要举措,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的姿态。尽管如此,世界经济前景并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与冲击依然存在。 2008年的金融海啸不仅对全球的实体经济带来了伤害,同时也为2010年爆发的欧债危机埋下了伏笔。在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间,欧元区经济活动表现疲软,给主权部门和银行部门失态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由于金融危机的蔓延,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随后的爆发,市场中避险情绪上升,更多的投资者乐意选择传统的避险资产。另一方面,日元,黄金和瑞士法郎等呈现不同程度的升值。正是由于国际投资资金的投资方向发生了变化,新兴经济体的资本流出风险变得更大。这不仅给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也给发达经济体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发展不平衡与全国经济失衡 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二是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经常项目的大量顺差;三是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庞大,债务迅速增长。从根本上看,全球经济的失衡源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南北发展的不平衡。这里所说的南北不平衡,从经济概念上说,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 在生产领域中, 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国际分工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 发展中国家仍然是原宗主国的原料供

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特点 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 府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动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随着2008年四季度出台的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的实施,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整体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1我国经济增长逐季加速,稳步上升趋势基本确立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分季度看,一季度 GDP同比增长%二季度增长%三季度增长%连续2个季度的持续上升,表明宏观经济企稳的态势已经明确。 2、快速回升主要依靠内需拉动,投资和消费增势强劲 据测算,在2009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个百分点,投资的贡献率为个百分点。而出口在三个季度对GDP的拉动则是负的个百分点。2009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内需起到了关键作用。 3、进出口跌幅收窄,出口已在低位企稳 前三季度的外贸数据表明中国出口已经低位企稳。11月份,全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实现年内首次月度同比正增长。11月份,全国出口同比下降%

环比增长% 4、CPI和P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二者均呈现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态势。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一)外部条件分析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在各 国开出的“强力药方”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大病初愈迹象。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衰退后初露增长曙光。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难度增大 国内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首先,农村消费市场将会迅速启动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增加,有利于刺激本轮消费升级。但是,在当前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