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斯特交响诗《塔索——哀诉与凯旋》曲式结构探讨

李斯特交响诗《塔索——哀诉与凯旋》曲式结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c12328716.html,

李斯特交响诗《塔索——哀诉与凯旋》曲式结构探讨

作者:王长城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9期

摘要:关于李斯特交响诗《塔索——哀诉与凯旋》的曲式结构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对比分析,作者认为《塔索——哀诉与凯旋》是以变奏性原则为主的奏鸣曲式,李斯特采用长大的尾声是根据标题内容所需自由处理音乐结构的结果。

关键词:《塔索——哀诉与凯旋》变奏性原则奏鸣性原则曲式分析

一、引言

1849年,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应邀为歌德戏剧《托夸多·塔索》创作序曲,后来经过多次修订,于1854年定稿成为交响诗《塔索——哀诉与凯旋》。

李斯特交响诗《塔索——哀诉与凯旋》是依据拜伦的诗创作的,是继《前奏曲》之后李斯特创作的第二首交响诗。

关于李斯特交响诗《塔索——哀诉与凯旋》曲式结构的分析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搜集了有关该曲曲式结构分析的相关资料,观点大致如下:

1.蒋劼的《李斯特交响诗〈塔索——哀诉与凯旋〉音乐赏析》(以下简称“蒋文”)指出:“这部交响诗的总体曲式结构是一个以变奏原则为主、带有大型序奏和尾声的自由的奏鸣曲式。”其曲式结构如下表所示:

2.董辉《李斯特交响诗〈塔索〉的音乐分析》(以下简称“董文”)指出:“整个交响诗,是带有主题变奏特点的奏鸣曲式,其结束部分结构特别长大(整个交响诗长585小节,而结束部就占据了201小节),这是作者根据标题内容所需而自由处理音乐结构的结果。”并且指出了交响诗采用的奏鸣曲式与古典奏鸣曲式的不同之处:“整个哀诉部分包括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一部分,而凯旋是最后的结束部,把它单独列出来,是由于其规模扩充、结构特别长大的原因;在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之前运用了较长大的、具有浓缩材料性质的引子部分;整个调性布局没有遵循调性回归的原则,而是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自由处理、灵活运用;各种情绪性格不同的段落紧密相随,通过主题的变奏、变形达到统一。相同的主题材料,通过配器、旋法、和声、织体、节奏、速度、音区等的不同运用,获得不同的性格表现力。”其曲式结构如下表所示:

二、《塔索——哀诉与凯旋》曲式结构分析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