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珠海家用电器产业集群规划

3.珠海家用电器产业集群规划

3.珠海家用电器产业集群规划
3.珠海家用电器产业集群规划

珠海家用电器产业集群规划

第一章家用电器产业行业背景分析 (2)

一、家用电器产业的国际竞争背景 (2)

二、中国家用电器产业发展概况 (4)

(一)中国家用电器业市场概况 (4)

(二)我国家用电器产业发展趋势 (5)

三、广东家用电器现状概述 (8)

(一)广东家用电器业市场概况 (8)

(二)广东家用电器产业的劣势和差距 (9)

第二章珠海家用电器产业概况 (12)

一、珠海家用电器产业总体概况 (12)

二、香洲区概况 (12)

三、香洲家用电器产业现状 (13)

第三章珠海家用电器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15)

一、产业集群“钻石模型”分析 (15)

二、产业集群SWOT分析 (21)

三、“钻石模型”分析结论 (24)

第四章珠海家用电器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25)

一、总体战略思路 (25)

(一)指导思想 (25)

(二)基本原则 (25)

(三)发展定位 (26)

(四)发展目标 (26)

(五)基本思路 (27)

(六)发展方向和重点 (28)

(七)产业空间布局 (28)

二、政策建议与措施 (29)

第一章家用电器产业行业背景分析

家用电器主要包括家用电力器具和家用视听设备,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家用电器产业的行业背景。

一、家用电器产业的国际竞争背景

1、产业转移

家用电器产业属于成熟程度较高,比较典型的全球化产业。家用电器的传统制造基地为美国、西欧、日本及韩国,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及国际大市场的日渐形成,这些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导致家用电器产业的生产重心与投资重心的格局随之发生了全球性的变化。分析近10年全球家用电器产业生产基地转移的利益驱动规律,大致分为三种动因:

第一种动因出于伴随新兴市场开拓而发生的生产基地转移,体现出产品由市场密度高的地区向市场密度低的地区流动的规律。这种利益驱动下的产业转移目标是新兴市场。在整个80年代产业转移的目标主要是美国、西欧及南亚;至九十年代后生产基地大规模转移的目标开始转向中国、东欧和拉美地区。

第二种主要的驱动利益是追求低制造成本,体现出生产基地由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向成本低的地区迁移的规律,发生于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在这种利益驱动下中国的地位开始凸现,一方面在于中国是消费品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其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良好的配套基地,稳定的投资环境决定了中国是更为理想的全球性生产基地。

第三种驱动利益,趋向于成为一种避开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市场的贸易保护手段不断升级,跨国公司当前生产转移的规律随之出现了避开贸易壁垒的第三种新的目的。这一规律特别从一些扩张势头强劲的跨国公司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2、全球产业布局

通过几轮全球性的产业转移,目前家用电器产业的全球生产布局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的发达国家家用电器主产地的地位在大大下降;而同时中国与东南亚、拉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与地区的地位在大大上升。

总的来看,大家用电器与小家用电器呈现出不同的产业特点:

大家用电器由于较大的体积与货柜容量导致的较高运输成本,主要属于区域性产品,产业转移的目标主要是周边邻近的国家或地区;

而小家用电器、微波炉、空调器则属于全球化产品,产业已经形成了在远东集结的布局现状。

北美与西欧的家用电器产业仍然靠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用电器支撑;而微波炉与空调器的生产地集中于亚洲;小家用电器则主要集中于中国。

3、市场保护

关税:关税仍然是很多国家与区域为保护本国市场的第一道屏障。例如东盟对区域外的进口产品征收15-20%的关税,巴西作为全球第5大空调器市场的平均关税合计更达到42%。

反倾销:中国的崛起在为世界经济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引起一些国家与地区的不安。随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地位的不断升高与家用电器出口的高速增长,对原传统制造基地特别是日本、韩国、拉美、南亚一些国家与地区形成了实际意义的冲击。因此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如电视机、电风扇、打火机等都先后受到反倾销制裁而影响了国际市场的推进速度。

技术壁垒:在开放本国市场时利用非关税贸易壁垒设置障碍的保护措施是WTO成员国普遍采取的手段,其中不断提高市场进入标准是应用最多的一种。例如,日本为保护本国空调市场要求进口产品必须通过特殊的盐雾试验检测;欧盟利用能效标准与环保标准保护自己的家用电器产品市场等等。

知识产权保护: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对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4、市场竞争

伴随中国家用电器业国际市场的节节推进,不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中资企业的竞争对手已经由从前单纯国内企业转变为全球跨国公司,特别是中国近年来出口超高速增长的空调器、微波炉领域,中资企业与全球著名制造商(特别是与韩系企业)之间的争夺十分激烈。表面上看起来中国空调器、微波炉出口增速超常,但五成以上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完成的;看起来中国正在取代韩国与日本传统的家用电器生产与出口大国的地位,但事实上大量的订单是落到了韩国与日本公司手中。

争夺经销渠道的竞争从国内市场延伸到了国际市场,跨国公司多年对全球市

场的渠道控制能力普遍在中国企业之上。

二、中国家用电器产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家用电器业市场概况

2007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4%,是1995年以来经济增长率最高的一年。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国内外家用电器需求旺盛,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取得了快速稳定增长,规模继续扩大。

同时,2007年也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中国的CPI 指数不断提高,外贸顺差过大,经济存在从过快到偏热的可能性;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也给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带来阴影。复杂的经济环境使得家用电器行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持续提升的节能和环保要求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家用电器行业积极调整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通过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升等手段来实现行业发展。

1.总体情况

从总体情况看,2007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产值为6053.3亿元,同比增长26.05%。其中,家用制冷电器行业产值1444.4亿元,同比增长27.1%;家用空调行业累计产值2147.9亿元,同比增长25.44%。2007年家用电器行业销售额5952.8亿元,同比增长28.24%。其中,家用制冷电器行业及家用空调行业销售额1392.5亿元和216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44%和31.47%。

2.主要家用电器产品产量

2007年,各种家用电器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推算,2007年冰箱产量4250万台,同比增长21.4%;冷柜(包括冷冻箱、冷藏箱、展示柜)产量1000万台,同比增长17.6%;空调产量7500万台,同比增长7.7%;洗衣机产量3300万台,同比增长13.8%;微波炉产量6000万台,同比增长9.1%;电热水器产量1037万台,同比增长23.5%。

3.进出口形势

2007年,中国家用电器产业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进出口总

额达336.8亿美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出口314亿美元,同比增长27.6%;进口2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2%。2007年中国家用电器进出口增速有较大增长,2007年进出口总额增速比2006年增加了7.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速比2006年也上升了7.1个百分点。

2007年大家用电器产品基本保持较好的出口增长势头。冰箱、洗衣机、冷柜、微波炉、空调出口量分别为1932.8万台、1340.8万台、555.6万台、5147.9万台、3198.6万台,同比分别增长了11.1%、17.6%、30.5、10.9%和21.5%。制冷压缩机是近年新增的出口热点,2007年冰箱压缩机出口1212.9万台,同比增长58.97%;空调器压缩机出口1424.7万台,同比增长42.7%。

小家用电器产品的出口增势逐渐趋缓,不同产品之间存在差异。2007年吸尘器、电吹风机的出口量都在9000万台左右,分别同比增长了6.8%和7.28%;电烤面包机出口量为8698万台,同比增长3.8%;电风扇、食品加工机和电水壶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了18.9%、12.3%和2.3%;而电熨斗、电暖器和电锅/烧烤器则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电熨斗出口约1亿台,同比下降2.3%,电暖器出口7303.6万台,同比下降1.44%,电锅/烧烤器出口了9305.6万台,同比下降2.5%。

2007年中国共向21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家用电器产品。对各洲的出口情况见图3。其中对亚洲出口额最多,对欧洲和北美洲紧跟其后,这三大出口市场分别占到同期家用电器出口的32.4%、29.5%和24.0%。

从主要海外市场看,对欧盟25国出口位居第一,累计出口金额为74.6亿美元,同比增长31.4%,占同期出口总额的24.7%。对欧盟出口前四名的国家是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法国,出口额分别为12.8亿美元、12.0亿美元、9.1亿美元和7.6亿美元;对美国的出口66.0亿美元,居第二,同比增长14.2%,占21.8%;对日本出口31.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居第三,占10.4%;对中国香港地区出口15.5亿美元,同比增长6.4%,居第四,占5.1%。

(二)我国家用电器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家用电器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这种增长势头既得益于国家继续实施鼓励出口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家用电器出口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扩大了我国的出口空间;更为根本的是中国家用电器业已经完全融于全球竞争环境,走向国际化,并呈现出以

下显著特点。

1、中国作为全球家用电器制造中心的地位继续稳固

随着中国融于全球经济环境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地区。由于中国经济设施完善,产业发展成熟且劳动力成本低,具有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比较经济优势,制造业外向型发展特征明显。

中心地位的加强首先表现在家用电器产品的出口全面增长。主要家用电器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均高于产量的增长率,更高于国内市场销量的增长率;而且各主要家用电器产品全面开花,不仅微波炉、空调器、电冰箱这些传统的出口大类产品增幅很高,而且以前出口比重不大的洗衣机和冰柜今年的出口增速亦十分明显。

中心地位的加强还表现在中国市场对于跨国公司的影响,有些跨国公司甚至认为在中国竞争的成败决定了其全球竞争地位,具体表现为主要跨国家用电器企业加快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调整。

2、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企业寻求发展突破点

国内家用电器市场需求相比出口市场增长缓慢,供需不平衡加剧了家用电器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家用电器产品几乎存在全面供大于求情况,家用电器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

价格竞争仍然是主要的竞争手段,产业几次热点也集中在价格上。但是随着竞争的深入,家用电器产业链各阶段的利润空间均在压缩,降价的空间日趋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靠价格竞争不能建立核心竞争力,不是长远发展的方向,从而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许多家用电器企业加大了技术投入,开发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将产品的差异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寻求新的市场需求,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产业内的重组和整合趋于活跃,企业间的合作加强

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为了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和提高竞争力,产业重组是产业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重组和整合打破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之间的界限。既有民营资本收购国有资本和外资,也有外资收购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情况,内资和外资均在不断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从资本角度讲,当前的主要特点是国有资本在家用电器产业的比例在减少,外资的独资倾向在增强,民营资本

的扩张在加剧。从竞争行为上看,企业间资源共享的合作在增加。

4、中国优秀家用电器企业更加成熟

中国本土家用电器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既包括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和销售渠道的变革等来自国内市场的压力,也有全球化带来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应该说中国本土家用电器企业近年来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既切合实际,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表现得越来越成熟。

5、销售渠道发生深刻的变化,渠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由于国内家用电器需求增长趋缓,产品供过于求,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销售渠道成为关键的竞争因素,各方对渠道的争夺日趋激烈。

从制造业角度分析,家用电器生产厂家加强了对零售终端的控制,力争减少销售环节,节省销售费用,使销售渠道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企业销售模式朝着能同时适应多样市场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销售业发展的趋势是大型家用电器连锁店的地位不断上升,对产业的控制能力增强,参与并引发了以前主要由制造商主导的价格竞争。大型零售商凭借其广阔的市场覆盖面、采购规模和成本优势,在产品定价、货款交割等方面的能力日益增强。

6、非国有资本表现出了更大的活力

近年来民营家用电器企业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竞争力不断增强。以空调器行业为例,民营企业上升势头良好,具有较强攻击力,有良好市场表现。在企业构成上,小家用电器行业基本上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局面,而这几年民营开始逐步进入以前技术、投资壁垒较高的大家用电器行业,成为行业中非常具有竞争力的阵营。

7、家用电器区域经济特征明显

中国家用电器的产业布局在开始阶段是分散性的全国布局,随着多年竞争和经济发展,青岛、顺德、宁波等三个地区逐步发展壮大,具有了明显的区域经济特点。这几个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也有不同的竞争优势,例如青岛以海尔、海信、澳柯玛三家大企业为龙头,形成了规模经济;顺德得改革开放先锋之利,既有美的、格兰仕、科龙等大企业,也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

域工业体系;而宁波是后起之秀,从零部件配套制造起家,逐步过渡到生产整机产品,并且全部是民营企业,经济机制灵活。区域经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中国家用电器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区域经济在未来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三、广东家用电器现状概述

(一)广东家用电器业市场概况

1、产业规模全国第一

广东是我国家用电器产品的制造大省,大、小家用电器产品门类品种齐全,配套产业发达,家用电器产品质量相对国内来说比较优异,新产品推出速度比较快。产品生产规模、市场份额、出口等方面都名列前茅,产业规模在与长三角、环渤海等国内其他家用电器产业发达地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广东家用电器产业,排名全国第1,在全省工业中举足轻重。其中家用电器产品制造销售收入1552.58亿元,利润20.31亿元。2005年全省家用电器(含视听器材)产业出口总额106.36亿美元,占全国的50.85%。

2、主要产品优势突出

一是主要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广东家用电器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电风扇和电饭锅等小家用电器产品在全国的比重超过80%,占有绝对领先优势;电风扇、微波炉、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吸排油烟机等多年居全国前列。二是家用电器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在出口领域,广东已经成为全球市场最大的小家用电器产品出口基地。广东电吹风、电暖器的出口量接近全球的4成;电风扇、烤面包器、电水壶(咖啡壶)的出口量更占到全球的半壁江山。三是新款产品的推出较快。出口导向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广东企业普遍注重产品的差异性,注重产品的设计和文化内涵。

3、核心企业和著名品牌迅速成长

经历了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广东家用电器产业涌现出一批在各自领域处于市场前列的核心企业。如空调业的格力、美的,电冰箱业的科龙,微波炉业的格兰仕,小家用电器业的美的、东菱等。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国内享誉度高的著名品牌。2004年有16家企业的20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居全国前列,2005年又有9家企业12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2006年又有美的、东菱、亿龙、龙的的

电饮水壶,安吉尔的饮水机等七个家用电器产品或获得中国名牌。至2006年6月我省家用电器产业已经拥有17件全国驰名商标,其中小家用电器有华帝、万和、康宝、东菱等品牌,电饭锅有湛江的企业。

4、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珠江三角洲、湛江地区聚集了众多家用电器制造、配套企业和服务商,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佛山顺德、南海、中山、湛江白色家用电器产业集群。其中佛山顺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空调器、电冰箱、热水器、消毒碗柜、空调压缩机等家用电器生产基地,家用电器产业总产值约占全省的45%。上千家家用电器企业集群优势的形成又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定单和投资,进一步使广东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家用电器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

(二)广东家用电器产业的劣势和差距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东家用电器产业多数产品相继度过了高速成长期,进入平稳的发展阶段。低成本导向、OEM方式的出口导向成为广东家用电器产业的主要特征,由于面临国内外家用电器企业的激烈竞争,缺乏核心技术和国际品牌等制约,广东乃至我国家用电器产品竞争力提升的最突出问题日益突出,产业利润大量流失,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升级缓慢。

1、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1)家用电器部分高端核心技术仍然被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掌握,本土企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低端位置。关键零部件有相当部分依赖进口。从微波炉、电冰箱等行业专利技术上看,虽然我们的数量不少,但发达国家的申请主要集中在发明专利,而我国的申请多是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方面。

2)技术标准落后

一是技术标准水平偏低。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的洗衣机、空调器、电热水器等家用电器标准中,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技术标准落后的总体情况没有改善,起不到产业“门槛”的作用,产业结构无法及时调整;二是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不够。国外家用电器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强调安全、节能、环保和网络化,但我国的家用电器标准仍主要集中在安全上,在功能、性能尚不够,更谈不上网络化。三是家用电器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低。由于采用国际标准,会导致企业产品成本上升,而且缺乏相应的鼓励配套政策,所以我省家用电器企业采标积

极性不高。四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入不足。尤其是专利信息平台建设投入不足。五是作为国内家用电器生产的大省,但几乎没有家用电器标准标准化分委员会(或工作组)机构,与广东的产业现状极不相称。

3)技术创新体系基础薄弱

一是产品技术开发主要靠引进与仿制。发达国家家用电器产业的研发已经做到面向未来10—20年,而广东企业一般面向当前1—3年的短期应用技术,导致主流产品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差距很大。而且由于跟随型的产品模仿,产品出口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增加;二是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产业链根植性弱。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特别是部分零部件以及重要材料依赖进口,无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高效的产业协同效应。目前家用电器控制用的集成电路芯片、微波炉的相当部分磁控管,小冰箱压缩机、电冰箱彩色钢板、冷柜用的镀膜绝热玻璃、部分小家用电器的温控器等长期依赖进口。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也落后于长虹、海尔、海信等国内企业。三是研发和创新投入不足。广东家用电器产业仍然处于偏重固定资产投资阶段,在知识产权、品牌和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方面的投资比重还很小。而低端家用电器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利润率低,2005年广东家用电器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0.3%,而利润只占20.22%。利润低使产业无法形成有效积累,投入研发和创新。而西门子公司2003年单在远程控制电热水器芯片上的研究费用就达到2000万欧元。

2、缺乏世界性品牌

一是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贴牌加工方式阶段。尽管广东已经出现了一批国内著名的家用电器产品大型企业和品牌,但品牌的国际化缓慢,普遍不具备国际市场影响力,在出口上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大宗出口产品的档次较低,附加价值较低,自有知识产权产品比重低,而且大量产品的出口是通过中间机构完成,包括一些核心企业尚未进入国际市场主流通道。湛江2005年电饭锅的年产量为5000万台,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除了极个别知名企业外,绝大部分是以OEM的方式(即贴牌生产或委托加工业务),绝大部分利润都被拥有强大品牌的国际巨头赚走。二是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与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比较,广东的家用电器企业“不强也不够大”,2005年海尔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韩国的三星电子销售额则接近600亿美元,博世和西门子的全球销售额更加

达到1500亿美元,而TCL的销售额只有约500亿元人民币。三是本土企业国际运营能力弱。虽然不少企业通过出口加工贸易积累了一定的“走出去”的经验,格力电器、志高空调海外投资设厂,TCL海外收购,格兰仕在美国设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科龙集团在日本设立研究所,都是迈出全球市场的实质性步伐。但总体上看,企业普遍缺乏独立国际营销的能力,国际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单纯依赖低价战略打入国际市场。而且大部分企业长期把销售工作的重点放在国内,国内销售资源配置远高于国外市场,国际销售严重依赖国外厂商和中间商。国际化形势的迫切要求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能力不足之间已经形成强烈反差。

3、面临国际贸易壁垒的挑战

首先,知识产权引发的专利费问题日渐突出。随着生产规模和出口规模的扩大,专利费问题将会日渐突出。其次,贸易壁垒成为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国际市场的非关税壁垒已成为中国家用电器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电风扇、微波炉、洗衣机电机等产品先后在欧美、巴西、韩国等国遭遇反倾销,来自于欧盟的绿色环保壁垒、DVD行业的专利费用征收等。

另外,跨国公司利用市场优势遏制中国企业。由于中国家用电器产品低成本制造优势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在市场的正面竞争外,正在采取各种措施阻止中国家用电器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例如:阻止中国彩电业进入国际市场及在中高端、数字电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国外企业联盟多次以专利费问题扣押中国厂商出口商品,飞利浦、汤姆逊等陆续挑起贸易争端等。

第二章珠海家用电器产业概况

一、珠海家用电器产业总体概况

珠海市家用电器产业是以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以空调制造业、家用电器配套产业、小家用电器制造业为主的珠海市支柱产业。珠海是我国最重要的空调生产基地之一,全市已开发出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在内的20大类、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其中商用有9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申请国内外专利944项,并全球首创国际领先的超低温热泵中央空调,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美、日等制冷巨头的技术垄断。2007年,我市实现空调产量17269016台(套),同比增长43.9%,格力电器股份公司空调销量已连续三年占世界第一。除空调外,珠海主要的家用电器产品有:空调压缩机、电风扇、厨房家用电器、电动剃须刀、电视机、卡拉OK机、电话、可视门铃等。业内主要知名企业有:格力电器、飞利浦家用电器、松下通信、柔乐电器、金品电器等。2007年珠海家用电器产业工业产值约500亿元,增加值约100亿元。珠海家用电器企业主要聚集在香洲区,以下主要对香洲的家用电器产业作详细介绍。

二、香洲区概况

香洲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陆地总面积519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83.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5.8万人,外来人口37.4万,从业人口59.4万。下辖狮山、湾仔、拱北、吉大、香湾、梅华、前山、翠香8个街道办事处和南屏、横琴2个镇,共107个社区居委会(以上数据含唐家湾镇)。1984年建区以来,香洲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花园式的新兴海滨城市,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香洲区区位优越,水连香港,地接澳门,背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珠海三角洲腹地。交通发达,拥有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京珠高速公路和粤西沿海高速公路,使香洲成为大珠三角连接粤西、西南地区的“跳板”,在建的广珠铁路和筹建中的港珠澳大桥,将使香洲成为连同粤港澳的桥头堡。广州、深圳、香港、东莞、佛山与香洲都在“1小时经济圈”内。区内有5个口岸,进出口通

关快捷、便利。

人文、科技环境优越,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工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已在香洲设立校区或研发机构。环境优美,1998年荣获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8.52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去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03.9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67.79亿元,同比增长15.9%,约占全市的48%。

三、香洲家用电器产业现状

1、工业总产值

2007年香洲区家用电器产业产值388亿元,占国内同类产品比重6.41%,比去年增长14.08%,增加值为91.5亿元。

2007年生产空调1900万套,电视机122万台,分别占国内同类产品比重为21.3%和1.43%;销售空调1839万套,电视机21万台,分别占国内同类产品比重为26.26%,电视机3.15%。

2、主要企业及主要产品

香洲的家用电器企业主要有格力电器、松下通讯、柔乐电器、金品电器、三精实业等;主要产品为空调器、电话机/传真机、可视门铃、电视机、卡拉OK 机等。产品差异化大,缺乏共性。

格力电器是珠海工业经济的领头羊。从2003年到2007年仅仅5年的时间,格力电器就实现了工业总产值从100亿元向400亿元的跨越,利税等质量效益指标年均增长超过30%。2007年的产值和利税等指标各占全市工业相关份额的16%左右,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0%。特别是近年来,格力电器积极整合资源,完善空调制造产业链,收购了凌达压缩机、格力电工等一批企业,引进了龙丰铜管等一批配套企业,正在加紧建设斗门富山空调配套产业基地,积极推动珠海家电产业集群发展。

3、销售状况及竞争状况

香洲家用电器产品主要以外销为主,除格力空调在国内市场占据第一外,其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极小。外销渠道单一,主要靠订单生产。

由于企业的产品差异性大,因此,价格及其他竞争方式基本不发生作用,竞争环境较为宽松。

4、品牌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香洲家用电器业培养出了世界名牌格力,中国海关重点保护品牌RL。中小企业主要以贴牌生产为主,没有自己的品牌。由于龙头企业少,一直缺乏区域品牌的培养。

5、企业的研发与创新

大企业具有一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例如,格力电器拥有1500多项国内外专利,一批高端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制冷巨头的技术垄断。而中小企业主要靠贴牌生产,缺乏研发与创新能力。企业之间关联性差,每个企业基本上都是独立设置研发机构,缺乏合作研发与创新,也缺乏公共的创新中心。

6、企业的融资方式

企业主要靠自有资金积累,很少贷款。一方面由于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贷款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很难贷到款;另一方面,一些企业靠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利润相当的薄,企业不愿意贷款运作。

7、产业链结构

企业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相对而言,围绕格力空调的产业链基本成形,有13家为之做配套的企业,但仍然不够完善,因为,格力空调的大多数多家配套厂并不在珠海。

企业主要以生产为主,同时以外销为主,因此,没有形成商品的集散地,即没有批发中心、物流中心等。

8、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状况

由于企业的产品差异性大,并且缺乏关联性,因此,缺乏针对家用电器产业集群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例如,没有公共的创新中心、检测中心,没有行业协会,没有批发市场、物流中心。

第三章珠海家用电器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珠海家用电器产业的主要聚集地在香洲区,因此,我们的竞争力分析主要基于香洲家用电器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钻石模型”分析

本研究借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家用电器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图3.1是香洲家用电器产业集群钻石模型分析结果图,横轴表示钻石模型体系中各要素的重要性,越往右,重要性越高;纵轴表示钻石模型体系中各要素在香洲的现实表现,越往上,现实表现越好。

图3.1:钻石模型的SWOT分析

备注:上图3.1中的各要素(用数字代替)所表示的内容如下表3.1中所示。

表3.1:“钻石模型”各要素的SWOT分析结果

下面运用“钻石模型的SWOT分析”分析香洲家用电器产业集群的竞争态势。

1)重要性高/现实情况表现好的“重点优势”区域

分布在这一区域内的要素不仅重要性高,而且现实表现也较好,是产业发展的重点优势,应继续保持和加强。香洲家用电器产业集群内的“重点优势”较多,共有29个,占45%。包括:“用水充足、方便”、“生产用地充足”、“地理位置优越”、“治安环境良好”、“交通运输网络完善”、“有提供完善的研发服务机构”、“国内市场的产品需求大”、“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空间大”、“国外市场的需求增长空间大”、“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合理”、“与国内其他同业集群相比,本产业集群具有竞争优势”、“本地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公平竞争”、“有便捷的出口检验、报关、海关通道等”、“物流配送系统完善”、“本地工商/税务部门廉洁高效”、“本地海关部门廉洁高效”、“本地其它政府部门廉洁高效”、“政府政策稳定,有中长期发展规划”、“本地政府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境内外资金)”、“本地政府积极培育大的龙头企业”、“本地政府积极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本地政府引导

企业创名牌”、“本地政府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政府积极打造地区品牌”、“政府帮助企业争取科研项目”、“制度环境好”、“政府管理能力强”、“市场开放程度适合本企业发展”、“企业所属的产业结构合理”

2)重要性低/现实情况好的“保持优势”区域

分布在这一区域内的要素虽然现实表现较好,但由于其重要性相对较低,因此只是产业发展的保持优势,应继续保持。香洲家用电器产业集群内的“保持优势”较少,共有7个,占11%。包括:“用水充足、方便”、“气候环境适宜”、“公共设施完善(电信、银行、邮局、生活用燃气、公共卫生等)”、“防灾快速反映系统发达(如消防、工业安全、天然灾害的预防等)”,“行业协会促进企业之间和企业与政府的沟通”、“行业协会执行行业自律,如防止恶性价格竞争”、“文化环境好”。

3)重要性高/现实情况差的“急待改善”区域

分布在这一区域内的要素,重要性很高,但其现实表现较差,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劲,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改善其现状,使其变成产业发展的重点优势。香洲家用电器产业集群内的“急待改善”要素较少,共有11个,占17%。包括:、“用电充足、方便”、“资源丰富”、“生活设施完善(购物、消费、餐饮、休闲场所多、环境好)”、“可以便捷地招到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可以便捷地招到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可以便捷地招到高素质的熟练工人”、“有方便快捷的企业融资渠道”、“有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有良好的合作”、“行业协会维护企业权益,如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企业所属的产业比较聚集,产业空间布局合理”。

4)重要性低/现实情况差的“有待改善”区域

分布在这一区域内的要素,重要性较低,现实表现也较差,不是目前改善的重点,在“急待改善”的要素被改善以后,可以投入精力对这些“有待改善”的要素进行改善。香洲家用电器产业集群内的“有待改善”要素较多,共17个,占27%。包括:“有产业集群网站”、“有图书馆提供专业资讯和相关书籍”、“有沙龙、聚会等增强企业间的沟通交流/资讯传播”、“有专业的培训机构”、“国外市场的产品需求大”、“企业经常参加国外展销会”、“企业经常参加国内展销会”、“与国外其它同业集群相比,本产业集群具有竞争优势”、“企业在生产方面有良

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重庆市南川区北固、东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规划范围 东胜、北固工业园区位于南川城区东部,总面积约11.5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2平方公里的工业片区已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将对剩余的用地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北固、东胜工业园区(以下简称规划区)规划用地南以渝湘高速公路为界,北至工业园区起步区,西临花山,东以自然山体为界,总面积约为9.36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及开发态势 (一)自然环境: 1、气象水文 规划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湿度大、春旱、夏热、秋多绵雨、冬季多雾的特点。据南川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93°C,极端最低气温-1.5°C(2000年2

月10日),最高气温41.4°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8毫米,但雨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5—70%,且多大雨、暴雨。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94.4毫米。 区内河流较发育。位于规划区中部的龙岩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规划区,属常年性河流,由南向北流注入大溪河,为大溪河一级支流。河面最宽处25.0米,最窄处8.0米。在规划区南东侧土桥附近,常年水位533.28米,最高洪水位537.17米(1999年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多年平均流量4.73立方米/秒,平均纵坡降0.5%。 位于规划区西北部的凤咀江为龙岩河的一级支流,由南向北在规划区北西部的薜家嘴角塘注入龙岩河,属常年性河流。河面最宽处9.0~30.0米,最窄处5.0米。在规划区北西侧薛家嘴附近,常年水位497.87米,最高洪水位500.76米,多年平均流量2.05立方米/秒,平均纵坡率0.7%。 2、地形地貌 规划区属于南川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三片中的东胜片区和北固片区,处于两山之间的盆地之内。 规划区南高、北低,区内海拔最高点位于南部观山顶,最高点高程为607.2米,最低点位于规划区内龙岩河的末端,最低点高程为490.3米。区内除有观山坡等三处集中的山体之外,其余用地均较为平坦,用地建设条件优越。 规划区内观山坡等山体植被情况良好,其余大部分为农地。 (二)社会经济环境: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政府令[2007] 第208号 (2007年4月3日)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1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7月1日施行。 省长:蒋巨峰 二○○七年四月三日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城市规划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设市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以经过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使用强度和道路、工程管线、 公共配套设施及空间环境等作出控制要求的规划。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组织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市(州)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 本行政区域内县(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行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制度。市、县人民政府的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城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 市、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规程,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六条城市规划督察员应当对派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调整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督察。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八条设市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 部门组织编制。 第九条市、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 第十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通过公开征集、邀请征集等方式,择优选定具备相应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承担 编制工作。 承担我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任务的省外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应当向任务 所在地的市、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覆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区、近期建设区和储备土地、拟出让的土地以及其他城 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十二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公众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提高城市 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景观艺术水平的总体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成果及深度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成果及xx要求 (一)规划用地位置图(区位图)(比例不限)标明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与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关系,以及规划用地周边严重的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状况。 (二)规划用地现状图(1:2000)标明土地利用现状、建筑物状况、人口分布状况、巩固屋舍实现转、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用地的范围界限、权属、性质等,用地分至小类。 2.“人口现状指标明规划区域内各行政辖区边界人口数量、密度、分布及构成情况等。 3.“建筑物现状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建筑的分布、性质、质量、高度等。 4.“公共服务设施、市政用地设施现状标明规划区内及对规划区域有巨大影响的周边地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科学教育、体育卫生、文化娱乐等建筑)类型、位置、登记、规模等,道路交通网络、给水电力等市政工程设施、管线的分布情况等。 (三)土地使用规划图规划各类用地的界限,规划用地的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布局,公共设施位置;须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各类用地的性质、界线和地块编号,道路用地的规划布局结构,表明市政设施、公用设施的位置、登记、规模,以及主要规划控制指标。 (四)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确定道路走乡、线性、横断面、各支路交叉口坐标、标高、停车场和其他交通设施为之机用地界线,各地块室外地坪规划标高; 1.“道路交通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内道路系统与区外道路系统的衔接关系,确定区内各级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线形、走向,标明道路控制点坐标和标高、坡度、缘石半径、曲线半径,严重交叉口渠化设计;轨道交

通、铁路走向和控制范围;道路交通设施(包括社会停车场、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站场等)的位置、规模与用地范围。 2.“竖向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级道路为何地块的排水方向,各级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坡度、坡长,标明各地块规划控制标高。 (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1:2000)标明公共服务设施位置、类别、等级、规模、分布、服务半径,以及相应建设要求。 (六)工程管线规划图(1:2000)各类工程管网平面布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详尽分为给排水、电力电讯、热力燃气、管线综合等。必要时,可分别会址。 1.“给水规划图标明规划区供水来源,水厂、加压泵站等供水设施的容量、平面的位置及供水标高,供水管线走向和管径。 2.“排水规划图标明规划区雨水泵站的规模和平面为止,雨水管渠的走向、管径及控制标高和出水口位置;表明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的规模和平面位置,污水管线的走向、管径、控制标高和出水口的位置。 3.“电力规划图标明规划区电源来源,各级变电站、变电所、开闭所平面位置和容量规模,高压线走廊平面位置和控制高度。 4.“电信规划图标明规划区内电信来源,电信局所的平面位置和容量,电信管道走向、管孔数,确定微波通道的走向、宽度和起始点限高要求。 5.“燃气规划图标明规划区气源来源,储配气站的平面位置、容量规模,燃气管道等级、走向、管径。 6.“供热规划图标明规划区热源来源,供热及转换设施的平面布置,规模容量,供热管网等级、走向、管径。 (七)环卫、环保规划图标明各种卫生设施的位置、服务半径、用地、防护隔离设施带等。(八)空间形态示意图(比例不限,平面大凡比例为1:1000~1:2000)表达城市设计构思与设想,协调建筑、环境与公共空间的关

珠海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修编_文本_2009-5

珠海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修编文本与图集 珠海市规划局 珠海市环境保护局 二OO九年五月

委托单位:珠海市规划局 珠海市环境保护局 编制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项目主持: 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总工副教授) 报告编制: 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韦献革(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讲师/博士) 李耀初(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林海健(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 曾建军(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硕士) 技术顾问: 汪晋三(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教授) 报告审核: 陈新庚(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教授)

《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领导小组 组长:毛东信 副组长:熊豪品潘明 成员:陈金华贾建红吴纯德吴锡汉梁玉昭王淳麦驱海曲波陈长才卢晓波 陈永章邵英贤廖中和王泽俊詹林 刘荣茂叶建勋刘重阳 《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参加工作人员 珠海市环境保护局 梁玉昭张勇黄汉鹏苏锦顺侯小凤李慧 毕冬静湛福祥关群顺洪国荣钟浩文

目录 1. 总则 (1) 1.1修编背景 (1) 1.2主要修编依据 (2) 1.3修编指导思想 (4) 1.4修编范围 (4) 1.5修编原则 (5) 2.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6) 2.1自然环境概况 (6) 2.2社会经济概况 (8) 2.3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概况 (10) 3. 地表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规划 (12) 3.1珠海市河流水系及湖库概况 (12) 3.2珠海市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9) 3.3珠海市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20) 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26) 4.1河流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 (26) 4.2水库水质现状 (27) 5.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30) 5.1珠海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现状 (30) 5.2珠海市周边地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概况 (30) 5.3现行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存在的问题 (33) 6.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修编方案 (35) 6.1水库环境功能区修编方案 (35) 6.2河流环境功能区修编方案 (35) 附件 (40) 一、附表 (40) 二、附图 (46) I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连云港“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范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海宁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朝阳路、海宁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内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连云港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朝阳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范围内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连云港的最高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试题A及标准答案

(A)卷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

…………………………装……………………………订…………………………线………….………………………………

……………………………装……………………………订…………………………线………….…………………………… 六、案例分析(11分) 某市(历史文化名城)决定编制滨湖核心区面积约40公顷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如下图示)。由于湖面及外围地段是重要的风景旅游区,有十分丰富的传统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因此,要求核心区开发项目的安排充分考虑旅游风景区的特点,开发强度不宜过高,沿湖设立保护绿地以保证湖面景观,并且交通组织上要求将旅游线路和主要车流分开。 试评析该方案的主要优缺点。 1 2 3 4 5 6 河 流 第五题图

……………………………装……………………………订…………………………线………….…………………………… 湖 面 第六题图

城市规划设计Ⅱ—控制性详细规划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B 2、B 3、C 4、B 5、C 6、B 7、B 8 ABD 9 AD 10 B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宅旁绿地 2、、至、 3、土地性质兼容、建筑性质兼容 4、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城市设计引导 5、 6、檐口顶加上檐口挑出宽度、屋脊项 7、7、17 8、建筑竖向尺度、建筑横向尺度、建筑的体形处理 9、项目准备阶段、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成果编制阶段、上报审批阶段 10、修编、整合、局部调整 三、解释下列专业术语(每题4分,共16分) 1 指令性指标:规定性指标是指为保障城市规划的法律性和管理的科学性、严肃性而由规划人员制定的,在进行规划管理时,必须遵守执行的不能被突破的指标,体现一定的“刚性”原则。(2分) 引导性指标:引导性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调整变化,作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参照执行的指标,它可以根据规划用地的要求及其周围环境的具体条件灵活选用,体现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2分)2土地使用控制: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性的要求。(2分) 环境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即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规定。(2分) 3绿地率: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2分)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为所有绿化植物覆盖的投影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其他绿地、宅旁绿地和树冠覆盖用地的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2分) 4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让众多的城市成员能够参与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及决策过程中去。(2分) 法定图则:法定图则是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要求编制,对分区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和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控制和引导的规定,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文件。(2分) 四、简答题(24分) 1、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及特征,分析其成果深度的基本要求。(14分) 答题要点: 作用:(5分)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衔接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的重要环节,更是规划管理的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 1 设计思路 1.1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图 前期策划(重点1)--现状调研(重点2)--方案编制(重点3)--汇报论证(重点4)--报批归档(重点5)--质量与服务保障(重点6) ????重点详解 重点1:前期策划 1、项目组成立,内部分工,责任到人,总体工作计划安排; 2、副总、项目负责人主持,台州市总规、椒江区分区规划与地方控规编制技术规范文件学习,理解与常规不同之处,并留有记录; 3、针对下陈、三甲片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定位及较复杂的现状条件,编制系列调查表格和调查要求规则,并经副总、项目负责人修改确定,重点开展对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 4、根据控规编制工作的一般规则,提出需甲方提供的资料清单和配合事宜。 重点2:现状调研分析 1、接收甲方提供的地形图,调研外围及内部已确定的“六线”(道路、绿地、河道、文保、市政、高压下走廊)和背景资料; 2、听取当地有关部门对片区概况、发展态势及有关规划、近期建设动向和相关专业规划的介绍;

3、进行系统的土地利用、产权属性和建筑、风貌景观等开展田野调查,根据制订的调查规则进行图上作业、标注、拍照等,同时对重要企事业单位、大用地单位、重要建筑、可能进行规划调整的产权单位和设施进行发展调查; 4、系统对所属政府有关部门、业主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如人口、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大单位等; 5、系统对相关规划及管理信息进行调查; 6、进行土地利用等现状图件的电子版汇总制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调查。 重点3:方案编制 1、编制现状调研分析报告,进行院内部讨论交流,重点在与城市关系和片区理解,上位与周边规划关系研讨,类似案例研究; 2、对发展思路、空间布局进行多方案比较,要求参加的规划专业人员均应提供一个以上方案,并进行内部交流,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概念性初步方案; 3、多方案初步构思与甲方进行内部交流,同时,进行必要的补充现状调研; 4、在多方案比选和与甲方充分沟通基础上,形成控规的方案成果。 重点4:汇报论证 1、在现状调研阶段应召开有关部门、主要产业区、大单位座谈会,征求其意见; 2、在初步方案、正式方案阶段应向甲方提供合格成果和进行现场汇报; 3、在成果公示(如有需要)与论证审查阶段,应做好协助工作。 重点5:报批归档 为报批归档提供合格材料。 重点6:质量与服务保证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成都分院2008.02 1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 1、区位关系 **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 **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1、**区基本情况。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

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A、区位优势。**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 2、不利因素 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 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规划编制体系需要应对新形势下城市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配合《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实施,广东省建设厅出台了《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下文是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欢迎阅读!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设市城市和省人民政府指定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镇,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以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道路、工程管线和配套设施以及空间环境等控制要求作出的规划。 第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制度。 城市规划委员会是人民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决策的议事机构。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由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其中专家和公众代表人数应当超过全体成员的半数以上。主任

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由人民政府从委员中指定。 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产生、任期、议事规则等有关事项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作出规定,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条设市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镇为县城镇的,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镇为其他建制镇的,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县(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和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五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条例执行情况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规划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保障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依法实施,对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DOC)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总报告 (报批稿) 珠海市水务局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2008年6月

项目名称: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委托单位:珠海市水务局 承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余荣霭(市政府) 副组长:梁社新(市水务局)、武林(市发展计划局) 成员:钟惠明(市水务局)、何洪广(市发展计划局) 郑卫东(市经贸局)、张瑞雄(市国土资源局) 熊豪品(市环保局)、黄东(农业局)、李叶新(市气象局)技术小组成员: 钟惠明、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张渊、程远 项目总负责: 陈晓宏教授(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中心)主任,博导) 专题负责: 刘青娥博士(专题一),吕幼治副教授、林文杰硕士(专题二),张灵博士(专题三),李艳博士(专题四),江涛博士、黎坤讲师、黄凡工程师(专题五),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六)、刘丙军讲师、刘德地博士(专题七),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八),刘祖发副教授(专题九)、陶贞副教授(专题十) 参与人员: 中山大学陈晓宏、江涛、刘祖发、涂新军、刘丙军 黎坤、陶贞、黄凡、吕幼治、陈俊合 于海霞、叶锦昭、石教智、刘德地、刘青娥 王兆礼、李艳、张灵、谢东瑜、林文杰 李晓华、张贞遴、孙夏平、刘霞、肖华斌 任秀文 珠海市水务局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郭家圣、张渊 程远、杨旻 总报告汇总:林凯荣 总报告审阅:陈晓宏

目录 前言 (1) 1 总纲 (1) 1.1珠海市自然社会基本认识 (1) 1.1.1 自然地理 (1) 1.1.2 河流水系 (2) 1.1.3 社会经济概况 (4) 1.2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 1.2.1 指导思想 (8) 1.2.2 规划原则 (9) 1.3规划单元与水平年 (9) 1.3.1 水资源5级分区 (9) 1.3.2 规划基准年和水平年 (10) 1.4目标与任务 (10) 1.4.1 总体目标 (10) 1.4.2 主要任务 (10) 1.5规划专题 (11) 1.6规划依据及参考材料 (11) 1.6.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1) 1.6.2 广东省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2) 1.6.3 珠海市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12) 2 水资源调查评价 (14) 2.1水资源调查评价概述 (14) 2.2降水 (14) 2.2.1 降水空间特性 (15) 2.2.2 降水时间分布特性 (15) 2.3蒸发 (16) 2.4地表水资源量 (17) 2.5地下水资源量 (18) 2.6地表水水质 (18) 2.7水资源总量 (22) 2.8水资源可利用量 (22) 2.9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23) 2.9.1 水资源数量演变趋势 (23) 2.9.2 水资源质量演变趋势 (24) 2.10水资源评价 (25) 2.10.1 水资源量与全省、全国的比较 (25) 2.10.2 珠海市水资源特征 (25) 3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27) 3.1供水情势分析 (27) 3.1.1 供水基础设施 (27) 3.1.2 供水能力 (27) 3.1.3 供水量 (28) 3.1.4 供水量变化趋势 (29)

XX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目录 腾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第一章规划概况 (1) 一、项目背景 (1) 二、区位 (1) 三、规划范围 (1) 第二章现状综合分析 (1) 一、自然条件 (1) 二、土地使用现状 (2) 三、现状基本特点 (2) 四、现状建筑高度 (2) 五、现状建筑质量评定 (2) 六、现状道路交通 (3) 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 (3) 八、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第三章规划依据、原则、目标与重点 (3) 一、规划依据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目标 (4) 四、规划重点 (4) 第四章规划范围、规模与功能定位 (4) 一、规划范围 (4) 二、规划规模 (4) 三、功能定位 (4) 第五章规划理念 (4) 一、基本单元理念 (4) 二、缓冲带理念 (5) 三、城市设计理念 (5) 第六章用地布局规划 (5) 第一节规划结构 (5) 第二节居住用地规划 (6) 一、规划原则 (6) 二、居住单元划分 (6) 三、居住人口预测 (6) 四、社区中心规划 (6) 五、中小学规划 (6) 六、表6-2-5 小学用地和建筑标准 (7) 七、幼儿园规划 (7) 第三节公共设施规划 (7) 一、规划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便利中心的建设模式 (7) 第四节工业用地规划 (7) 一、工业布局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就业岗位推估 (7) 第五节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8)

第六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 第七节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8) 一、物流用地 (8) 第八节绿地、特殊用地与其他用地规划 (9) 一、绿地用地规划 (9) 二、特殊用地规划 (9) 第七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 (9) 一、现状分析 (9) 二、工业发展指导思想 (10) 三、产业择定 (10) 四、产业布局规划 (11) 五、工业发展政策 (11) 六、都市工业发展理念 (12) 七、工业发展实施措施 (13) 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 (13) 一、规划原则 (13) 二、对外交通规划 (14) 三、道路系统规划 (14) 四、道路衔接规划 (18) 五、城市交通瓶颈解决措施 (18) 第九章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 (18) 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18) 一、绿地规划原则 (18) 二、规划措施 (18) 三、绿地系统规划 (18) 第二节水系规划 (19) 一、规划目标 (19) 二、规划布局 (19) 三、规划策略 (19) 第十章城市设计引导 (19) 第一节城市设计原则 (19) 第二节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20) 第三节景观规划 (20) 一、景观规划原则 (20) 二、景观带规划 (20) 三、景观节点规划 (20) 四、城市景观轴线 (20) 五、滨水景观建设 (20) 六、居住景观设计 (21) 七、工业区景观 (21) 八、标志系统 (21) 九、桥梁景观规划 (22) 第四节广告规划控制 (22) 第十一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2) 第一节给水工程 (22) 一、现状概况 (22) 二、规划依据 (22) 三、规划原则 (22) 四、规划用水量 (22) 五、水源选择 (23) 六、给水管网规划 (23) 七、消防用水 (23)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目录 文本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3) 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 (3) 第四章建设用地性质控制 (4) 第五章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 (5) 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5) 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7) 第八章城市设计 (10) 图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划适用围(以下简称本片区)为:惠城外环路以南,莞惠高速公路以北,惠大高速公路以西,惠大铁路以东的城市 建设用地,总用地面积24.17平方公里。 第二条制订本规划的主要规划依据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报批稿)。 第三条本规划法定文件由文本和图则构成。文本是指规定规划强制性容的具有法定效力的规划条文,图则是指反映文本容的规 划图纸及相关表格。文本与图则具备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 应同时使用。 第四条本片区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还应符合国家、省及市的有关法律、政策、规相关 条款的规定。 第五条本规划所确定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的用地围,可能在详细设计时略有修改,但须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第六条本规划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如需调整,必须符合《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七条本规划自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即日起,该地区原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自动废止。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第八条本片区发展目标为:依托高起点、高标准的市体育文化中心、教育园区以及数码园,将本片区发展成为集商业/商务中心、 体育/文化中心、高等教育园区、城市住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为一体的,服务于市的综合新城。 第九条本片区主要有五大发展功能,分别是:体育/文化、商务/商业、城市住区、高等教育、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 第十条主要根据道路界线进行本片区的街坊及地块划分,编号的顺序依次为从西至东、由北至南。地块编码采用两级编码 方法,由编制区代码(街坊代码)—地块代码组成。 第十一条本片区总共分为26个编制区(街坊),由448个地块组成。 第十二条本规划所确定的地块界线,并不一定代表确实的用地红线围,在详细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 地块进行合并或细分。

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国务院关于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得批复 (国函[2003]48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 您省《关于上报审批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得请示》(粤府函〔2001〕17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编后得《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珠海就是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东南沿海重要得风景旅游城市。珠海市得城市建设与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得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推动科技进步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珠海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得现代城市。 三、同意《总体规划》确定得全部行政区域7653平方公里得城市规划区范围。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主城区由中心城区(包括新老香洲、吉大、拱北、前山等片区)与南湾城区(包括南屏、湾仔、洪湾等片区)组成。中心城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继续按照《总体规划》得要求疏散部分工业;南湾城区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 要以主城区为中心,以金湾区、斗门区为次中心,形成由“主城区——次中心——外围新城——中心镇”构成得组团型城镇空间布局,构建合理得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严格控制城市得人口与用地规模,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到2005年,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要控制在75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63平方公里以内;

到2010年,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要控制在85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72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要控制在101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85平方公里以内。 五、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重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各种交通枢纽相互衔接得综合交通体系。要统筹规划与建设给排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得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与水得重复利用率。要充分重视城市防灾工作,加强城市重点防灾设施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得建设,建立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风暴潮与抗震在内得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要严格按照规划提出得各类环保标准限期达标,保护好城市得水、大气与声环境,使全市各类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基本控制。要切实保障海洋、土地及空间资源得合理开发与利用,重点加强对近海水体与市内河流等水体得保护,防止水源与海湾水体得污染。要重视自然生态保护区得建设,保护好中华白鳍豚等珍稀濒危物种,大力植树造林,实现山体普遍绿化。 七、重视城市风貌与特色保护。城市得整体布局与建设应充分体现滨海城市得风貌特色,创造良好得城市环境。要加强对市域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风景名胜资源得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在城市设计与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珠海市山水相间、陆岛相望得自然条件,突出以水为中心得热带滨海城市得景观特色。 八、严格实施《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就是珠海市城市建设、发展与管理得依据,城市规划区内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总体规划》得要求。要抓紧编制详细规划,深化必要得专业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得各项法规,强化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得意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开发区在内得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得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得实施。市级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驻珠海市各单位都要遵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案例分解

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1.概况 1.1地理位置 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2历史沿革 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1984年建大寨镇。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 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区内属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地面平均坡度1.12%。 (2)水文气候 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7米/秒。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7亿立万米。其中地表水资源28.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 (3)土壤植被 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灌溉方便,宜于农作物生长,属比较优质而宝贵的地资源。 大寨镇自然植被属森林草原带,自然植被几乎全部为人工植被所替代。植被类别主要是河滩堤岸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沟坡水土保持防护林、道路村镇防护林等。 2.现状综合 2.1土地利用现状

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

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目录 第 1 章总则 (201) 第 2 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202) 第 3 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203) 第 4 章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204) 第 5 章主城区生态健康游憩系统规划(康体绿道) (205) 第 6 章主城区绿地分类规划 (206) 第7 章主城区防灾避灾绿地规划 (208) 第8 章树种规划 (209) 第9 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209) 第10 章城市水土保持规划 (210) 第11 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210) 第12 章主城区分期建设规划 (211) 第13 章规划实施措施 (214) 第14 章附则 (215)

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规划文本 第 1 章总则 第1条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强珠海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把珠海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家级滨海生态园林城市,增进市民身心健康,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法令等文件编制此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对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专项规划的深化和完善,作为珠海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第3条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全国生态保护纲要》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2号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建设部[2004] )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建设部,建城[2000]106号)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部,城建[2001]192号)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1999年)

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一、规划背景 (4) 二、规划内容 (4) 三、技术路线 (4) 第二章现状解析 (5) 一、现状基本情况 (5) 二、规划区现状土地利用概况 (5) 三、现状建筑评价 (6) 四、规划区发展特征及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6) 第三章上位规划、相关案例解读及规划对策 (7) 一、上位规划要求及解析 (7) 二、相关案例解读 (8) 三、纯化镇镇区发展趋势判研 (10) 四、现状土地资源供给分析 (10) 五、规划对策 (11) 第四章规划总则 (12) 一、规划依据 (12) 二、纯化镇中心区范围 (12) 三、规划原则 (12) 四、规划目标 (12) 五、规划区功能定位 (13) 第五章土地使用规划 (13) 一、规划构思 (13) 二、规划结构 (14) 三、用地布局规划 ......................................................................................................................................... 14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17) 一、规划原则 (17) 二、对外交通规划 (17) 三、道路系统规划 (17) 四、交通设施规划 (18) 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19) 一、绿地规划目标与原则 (19) 二、绿地系统布局 (19) 三、绿化种植 (20) 第八章道路竖向规划 (20) 一、规划依据和原则 (20) 二、竖向规划设计 (20) 第九章给水工程规划 (21) 一、编制依据 (21) 二、用水量预测 (21) 三、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方案 (22) 四、供水水质与供水水压规划 (22) 五、供水系统规划 (22) 第十章污水工程规划 (23) 一、编制依据 (23) 二、编制原则 (23) 三、排水体制 (24) 四、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24) 第十一章热力工程规划 (25) 一、规划依据及原则 (25)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控规)12.06.12

第一章概述 一、规划背景 商都县属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位于乌兰察布市东部,属后山地区。北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镶黄旗为邻,东北部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接壤,东部与河北省康保县、尚义县相连,南部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衔接,西部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毗邻。 商都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冀、蒙交汇处,是连接京、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部和北部以及东三省和蒙古的重要枢纽;是承接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大西北的前沿地带。集通铁路贯穿全境,呼满省际通道、商张、商集、商化、商土等级公路四通八达。 集通铁路及省际通道、商都—张北、商都—乌兰哈达、商都—土牧尔台、商都—化德五条公路干线穿过县城七台镇。依据《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城区规划总用地为28.5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17.3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区位于七台镇城市建设用地及部分规划总用地范围内的12.76平方公里用地。 商都县有电力、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四大主导产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正劲,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物流运输和商贸餐饮为重点的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完成7088万元,同比下降3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9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4元,同比下降20.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商都县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相结合,2009年,投资4.1亿元,新建混凝土道路13条,面积7.6万平方米,同步铺设了排污管道6632延长米、供水管道。7900延长米、供热管道6000延长米;更新和栽植各类树木2.8万株,安装路灯332机,对街道两侧路林中毁坏枯死的树木进行了更换补植,新建道路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在七台大街绿化带建防护栏4200延长米;完成了府前广场和文化公园广场改造任务;新建了华都、廉租房等住宅小区,实施了万福花园、新都佳苑等商住小区二期工程。城镇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的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24.4%。通过全方位建设,城镇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城镇人口由2008年的12.18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2.38万人,城镇化率由去年35.8%提高到今年的36.4%,提高了0.6个百分点。 2010年紧紧抓住全市“两个文明”现场会明年将在商都县召开的契机,大力开展以“兴城建、上水平、塑形象”为主题的“城镇建设年”活动,努力提高全县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旧区拆迁改造与新区扩容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实施好七台镇市政建设工程,以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为了进一步促进旧区更新改造,改善城市环境形象,落实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为七台镇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容量等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措施,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的开展,特编制《商都县七台镇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上位规划要求 在上一轮《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论述商都县七台镇的城市总体空间发展目标是:以经济繁荣、生活小康为目标,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把商都县建设为商贸繁荣,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城镇。构建以城市现状及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布局发展呈集中团状的空间布局形态。以“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