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我的孩子们

给我的孩子们

给我的孩子们

一、课前准备及开场白

如果学生提前到达指定教室,教师先行播放《大师丰子恺》视频录像,一则避免课前冷场,二则营造教学氛围,三则便于学生对丰子恺先生有种十分感性的认识。(2分钟)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齐):老师好!

师:请坐!感受经典,诗意人生,我们一起走入今天的永龙课堂!我们学习文艺大师丰子恺先生的文章《给我的孩子们》(板书)。

师:请大家一起来念一念课文题目。谁来说说你对哪个字或词感兴趣?

生1:我对“孩子们”感兴趣,我想知道孩子们有什么样的生活和特点?

生2:我对题目中“我”感兴趣,我想了解“我”是个怎样的人?

生3:我对“给”感兴趣,我想知道“给”孩子们什么,为什么要给孩子们?

师:看来同学们都动脑筋思考问题了,题目给了我们很多信息,同学们都发现了,很了不起。那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我”给孩子们什么,且为什么要给孩子们?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2分钟)

二、知人读文文更亲

师:知人读文文更亲。

师:作者丰子恺(kǎi),“恺”的意思是快乐,和乐,可谓名如其人,丰子恺就是一个内心慈祥快乐的人。请看屏幕,齐读:

(屏显)丰子恺,我国现代史上最着力于表现儿童世界与生活的著名漫画家、散文家,为我们构筑起一个充满单纯童心的稚拙活泼的儿童世界。其人淡泊名利,儒雅恬静与仁爱。丰子恺喜欢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抒发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阐发深刻的哲理,著有《缘缘堂随笔》。

师:丰子恺含着人间情味地作此篇文章给孩子们,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言来显示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感情?也就是“文眼”,请看屏幕: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师:既然文章的“文眼”常常藏身于文章的首尾部分,那么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一段和倒数第一段,然后把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的“文眼”给找出来。

生自由读。

师:找这篇文章的“文眼”不难,我相信在朗读过程中同学们已找到了“文眼”,请回答。

生:(一齐)憧憬,悲哀。

(6分钟)

三、细读文本,体味童趣

师:牵牛要牵牛鼻子,纲举才能目张。抓住了“文眼”,我们就容易把握全文的内容。(丰子恺憧憬孩子们什么呀?)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看,作者写了孩子们的哪些令人每天不止一次地“憧憬”的生活。请说说孩子们给你留下较深印象的一个场景,概括你对某个孩子的感受。同学们速读课文,积极思考,有困难时也可以跟你周边的同学作些议论探讨。

(学生静静读书,思考,偶尔交流。2分钟)

生1:瞻瞻为一点小小的失意,想哭就哭,想闹就闹,他们喜则喜,悲则悲,全身心地投入,不做作,不虚假。

生2:瞻瞻两把芭蕉扇做脚踏车,可见这是一个有爱心、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

生3:孩子们每天坐火车,坐汽车、办酒、请菩萨……这种创作力是自动的,而不是被迫的;是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他们创作的想象力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的束缚的”,因而天地无比广阔,有成人不可企及之处。

生4:阿宝给凳子穿鞋子,这是一种艺术创作,而且热情、充满爱心去做;

(适当补充的话:为人真诚。童心纯真,心口一致;童言无忌,没有城府。心态阳光。性格开朗,积极向上;小伙伴踩疼了你的脚,你最多哇哇哭几下,然后就什么都忘了,不会老想着报复。物欲简单。瞻瞻只要满满地提了两手香蕉就很高兴。勇于探索。什么都敢想,哪儿都敢去;无拘无束,天马行空;不像大人,经常陷入想象的牢笼。从心所欲。喜欢什么就玩什么,管它是小猫还是泥人;不喜欢就不喜欢;心灵自由,不装模作样。)

师:孩子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弥足珍贵,至少有这么两点让人怦然心动,一是孩子们是天生的博爱家,慈善家。小猫不肯吃糕了,他们哭得嘴唇翻白;同泥人认真地玩耍,他们的同情不但是对于人类,而且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虫鱼、玩具等一切事物,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无拘无束,无忧无惧,人格独立,对于善有一视同仁的爱怜与呵护,这是一种“非世故的纯净同情”,体现了儿童特有的那种率真、善良、真诚。

二是孩子们是天然的艺术家,创造者。每天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两把芭蕉扇做脚踏车,给凳子的脚穿鞋子,在房间里筑铁路,对于美有一往情深的憧憬与向往,这是一种“超功利地纯美想象”,孩子物我一体,万物通灵,初尝精神自由。

师过渡语:丰子恺在他的画集、文字里描绘了这一幕幕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场景,然而----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新闻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丰子恺画画不要脸》。让人大吃一惊,读后才明白是在分析他漫画的特色:丰子恺作画,人物没有眼睛、鼻子,但仍然惟妙惟肖,很有意味。

这些“不要脸”的漫画传到印度,泰戈尔曾这样说:“这几幅画,用寥寥的几笔,写出人物的个性。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屏显)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啊,作者在描写孩子们的时候也没有具体细致地描写,而是(屏显:)丰子恺作文如作画,取材琐屑平凡,舍形求神,自然无饰的文字来传送一种画意诗情。虽只寥寥几笔,但有种朴素而明亮的味道。

现在我们来发现这样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发现起来略有些难,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学语文——沉思默想,咀嚼感悟。余秋雨说过:“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

生1:瞻瞻“鞠躬尽瘁”,用“全副精力去对付”泥人,这个词的意思是“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师:这个词一般用在一些伟大人物身上,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但这里却用在了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身上,而且是用在这个小孩对待不值钱的小泥人的态度上,这叫大词小用,以突出渲染,强化读者印象。这里突出渲染了瞻瞻对待这个泥人的认真程度。

生2:“抱”“喂”“号哭”等动词表现了瞻瞻对泥人的认真。

师:对泥人,一般说“拿”(对真孩子才用“抱”),他却“抱”,还“喂”,这都是瞻瞻对泥人认真,把泥人当真人看的动作表现。

生3:为了一件小事,瞻瞻“号哭”,就是“痛哭”。

师:不仅是“号哭”,为了表现瞻瞻“哭”之悲痛,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对比,把瞻瞻的号哭与“大人的破产”“失恋”“心碎”“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来对比,认为瞻瞻的悲哀比这些成人的悲哀都要真切。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瞻瞻对泥人的认真,也就突出了瞻瞻的真率、自然与热情。

生4:多多益善,满满——越多越好,丝毫不客气,写出孩子的真性情;

生5:侧着头,默默地看——写出了孩子的俏皮,观察的专注,可爱好奇,爱模仿;

生6:拿,脱,穿,立,得意地叫——写出了孩子推己及物的广大的爱心,也是一种有趣的艺术创造。

生7:最微妙的是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你们”,乍看若即若离,细读却又形影难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某种充满张力的精神对话,倾诉其积淀多时的肺腑之言。

师:同学们找得真好,慧眼慧心,我们在丰子恺俯拾即得的生活场景中,在朴素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生活的美与哲学,人类需要渐渐长大的儿童,揣着童心的儿童样子的儿童,那才是长久的、健康的、醇美无边的。正如冰心老人所赞美的:每一个孩子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丰子恺先生憧憬的正是孩子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纯粹而自由的童心,率真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

作家王西彦说,读子恺先生的文章,使你感到自己面对一位心地异常善良而坦率的长者,听他既无保留、也无顾忌地倾吐肺腑。他用最平易的语调,娓娓而谈,简直“事无不可对人言”。(屏显)

师小结:丰子恺先生用自己轻盈的笔墨,简单而略夸张的手法勾勒童年的纯真无瑕,善良与美好,淡抹写意总至情。

(13分)

三、潜味文本钩深致远

师:然而,面对这些洋溢着童真童趣的孩子们,作者却以“何等悲哀”领起并结束全文,你是怎么理解的?请大家潜心会文本,细读味更浓。

师:大家先在书上把表现丰子恺“悲哀”的语句划出来。

生1:因为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究要暴露。大人间的所谓的“沉默”,“含蓄”,“深刻”,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生2:因为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人世间的人群的结合,永没有像你们这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

生3:因为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

师:这些句子内涵丰富,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意义,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孩子们会逐渐失掉天真纯洁的本性而被社会所改造、扭曲。表达了对孩子长大以后失去童真的悲哀况味。

师:同学们在课文中再找找看,当孩子们满怀热情的,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的时候,大人们做了些什么?

生1:母亲喊着,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

生2:瞻瞻得意地说他也会裁了的时候,我却是一个惊骇的“哼”;

师:一声喊,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孩子们难能可贵的爱心和创作力;一句哼,在无意识里,扼杀了孩子们模仿的天性,泯灭了孩子们没有任何框框的思维想象。大人以自己的局限扼杀了孩提的天真和真诚,这是一种悲剧,一份自责的悲哀。

师:丰子恺的文章和他的画一样,写出他永远的悲悯与仁爱,孕含他人生的辛苦与坎坷,在愤激的话语里映出他高尚的人格与深远的思想。

引述子恺语录:(请学生读)

◆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练的孩子们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乌托邦,以为逃避现实之所;但我也可笑他们的屈服于现实,忘却人类的本性……

◆我相信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定温暖,和平而幸福。

师:同学们,你现在是否明白丰子恺先生要给孩子们什么呢?

生1:希望孩子们即便长大后也能保持一份可贵的童心。

生2:他想留住孩子们纯真无瑕的童年,留住生命里的善与美。让孩子蹒跚起步的人生多一些美丽的浪漫。

生3:成熟和童真并不矛盾。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真正的智慧是我们该像孩童一样面对无垠的世界呀。

师:是啊,现实是冰冷的,坚硬的,无情的,所以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丰子恺饱含真情地描写儿童的姿态、兴趣、感情,为的是让孩子拥有完整、快乐、健康的童年;为的是追溯人生的根本,表现人性的真相。丰子恺倾心赞美儿童的真性情,是想让每个人的心性都能如儿童般自在绽放、不受拘束、真真实实、潇潇洒洒;让每个人的生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让世界多一些真诚、快乐和爱心。做一个像“人”的人,这就是他最深切的呼唤。

很显然,丰子恺不仅仅是因为舐犊情深的本能,也不是为写儿童而写儿童,在他构筑的儿童世界里,包含着作家更深的用心,他要告诉孩子们——普天下的孩子们,包括你们,我们,童心中的善良与纯真,是守护世道人心的根本底线;他要唤醒人们的责任认同,鼓励和保护儿童的天性,形成健康的、求真向善的人生、价值观,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宏大的人生家园。

(屏显)丰子恺作文如作画,了无工笔,通篇写意,但却意涵丰厚,情趣横生,笔底流露出对现实人生的一片深情——淡抹写意总至情。了悟和觉醒最终会启迪人们内心最柔软、最美好的善良、智慧和爱……

(10分钟)

四、结语:唤醒心灵,感悟成长

师:每一个今天来到世界的婴孩,张大了眼睛摸索着一个真心的关怀。在狼爸出没,虎妈汹涌的今天,如果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一份长远的眼光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或像丰子恺一样做一个温柔敦厚的猫爸,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们跳一场圆舞曲,不也是快乐幸福的吗?所以我想说,孩子,你慢慢来!

师朗读: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屏显)

师:席慕蓉有诗曰“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蓦然回首,美丽的童年恍惚已是昨天。有人说,读先生的文字,看先生的画作,何等清新淳朴,这个时代多么需要;有人说,慢下来,去掉浮躁,在这儿让灵魂洗涤;有人说,他的文章跟漫画一样,像一首“带核的小诗”,我们就像吃了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同学们课后再经由阅读后进入深层次交流。(5分钟)

研究性作业:丰子恺散文的漫画风格

课后参读:

1、丰子恺《丰子恺静观尘世》湖北长江出版社

2、朱光潜《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北京京华出版社

3、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三联出版社

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