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政治经济学思考题划线题解答

1、价值规律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劳动强度的提高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以及

两种方法的相互关系。

(1)两种方法:第一种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获得的剩余价值。第二种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缩短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相应的增加工

人平均劳动时间而获得剩余价值。

(2)相互关系: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A.联系:1)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提高了剥削程度;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

起点

B.区别:第一,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生产技术条件的

变革为基础。

第二,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资本主义中,相对剩余价值生

产占据主要地位。

3、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特点、含义以及在资本积累中

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性及对无产者的影响

(1)资本积累含义: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特点:a.社会生产资料在个别资本家手中的积累,要收到社会财富增加的限制;b.社会资本分散在单个资本家手里,资本家人数越多,同量社会资本的积累所引

起的积聚就越分散,资本积聚规模也就越小。

(2)资本集中含义: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特点:a.资本集中不是各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而增大,而是现有资本组合的结果。b.它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

制,因此可以使个别资本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

(3)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性:

一个国家或一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可能长期不变,而是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因为,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利润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总是竭力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而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反映在资本价值构成上,不变资本部分所占比重相对增多,可变资本部分所占比重相对减少,从而导致社会的或部门的资本平均有机构成逐步提高。

同时,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发展,为采用先进技术,使用新型的生产设备创造了条件,这样又对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起着促进的作用。

因此,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逐步提高,既是资本家在竞争中追逐更多利润的结果,又是资本积累的必然后果。

(4)对无产者的影响: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总额的增长,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部分逐步递增,可变资本所占的部分逐步递减,从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减少,结果必然

形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剩,从而加深了无产阶级贫困化。

4、在预付资本额、周转速度、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已知条件下求解资本有

机构成以及年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见学委发的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详解。

5、在投入资本总量及其分配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量以及产品销售收入量、折旧

基金已知的条件下求解利润总额、利润率和年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率

见学委发的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详解。

6、土地价格、股票价格的计算

见学委发的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详解。

7、垄断利润与超额利润的关系

垄断建立起强大的壁垒,把新的竞争者挡在行业之外,在行业内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由于垄断的壁垒的保护,是稳定并可持续的。而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因此超额利润也是垄断利润的来源之一。

8、金融资本的理解。

A.定义: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一起而形成的垄断资本。

B.形成: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形成垄断以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们相互渗透,日益溶合,终于形成了金融资本。

C.金融资本实现经济上统治的途径是参与制,实现政治上统治的途径是联合制。

D.金融资本的形成和统治,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极少数金融寡头通过兼并或合并,把对生产资料的剥夺,扩展到巨大的垄断资本家之间,控制着越来越多的他人资本。金融资本通过与资产阶级政府的个人联合,把资产阶级国家的财产和财政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这样,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同生产日益社会化、国际化并行发展,必然使资本主义的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更趋激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何谓哲学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一词的原义——爱智慧

西方所讲的智慧是知识型(外向型)

中国古代所讲的智慧是体悟型(内向型)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申辩》

布鲁诺和苏格拉底的人生观为“直线人生观”

伽利略的人生观属于“曲线人生观”

2.“哲学”一词的传入

1)古代《尔雅》:“哲,智也”。

2)近代西学东渐

3.历史的解释

1)柏拉图:

哲学:使心灵发生转向

2)康德:

a)批判哲学(分析哲学):“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什么是启蒙运动》

b)“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并不是仅仅作为手段给某个意志使用的,我们必须在一

切行动中,不管这行动是对他自己还是对其他理性动物,永远把他当目的看待。”——《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c)“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

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实践理性批判》

3)马克思: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4)冯友兰:

“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新知言》

5)金岳霖:

“哲学是概念的游戏”

二、哲学的功能

“哲学:无用之用”——冯友兰

1.提高理论思维水平——爱知求真

2.提高人文素质与升华思想境界——向善致美

3.培养怀疑与批判精神——追求人格之独立与思想之自由

第二章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解释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

1)唯物主义

a)存在论上的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时间先后)

b)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认识对象的存在,是人的观念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逻辑先后)

c)历史论上的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实践论上的唯物主义(客观主义)

2)唯心主义

a)存在论上的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张理念或某种客观精神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逻辑先后)

b)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以个人的主观经验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

c)历史论上的唯心主义

d)实践论上的唯心主义(主观主义)

2、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认识论)

1)可知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

2)不可知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3)怀疑论:无法判断(皮朗主义)

3.一元论与二元论

二元论:主张物质与精神是并行不悖的两个实体,谁也决定不了谁(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

第二篇物质与意识

第三章物质

一、物质的哲学规定

1.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物质看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事物,并将其看作是宇宙的本原。

2.形而上学唯物论的物质观:把物质理解为某种物理结构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与空间

1.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间隔性、顺序性

2.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3.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牛顿(绝对的时空观):时空按其本质永远是均匀、不动的,与任何外界情况无关

爱因斯坦(相对的时空观):宇宙中最不可理解之事,就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三、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1.对“无限”的理解

1)从广度讲,无限指无限延伸

2)从深度讲,无限指无限分割

a)抽象的分割(数学分割)

b)实际的分割(物理分割)

2.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1)物质世界是无限延伸的?

宇宙大爆炸理论:时间是空间的膨胀过程,物质世界是有限的

2)物质世界是无限可分的?

a)构成论:物质结构可分

b)实际中遇到无限可分的窘境

3.“物质世界是无限的”是形而上学的信念

第四章意识

第三篇实践与认识

第五章实践

一、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对实践概念的解释

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1.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经验型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人类的生存方式

2.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双向流动

主体:进行一定活动中的人

客体:人进行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客体化:结果是使世界发生二重化——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客体主体化:结果是使世界发生二重化——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3.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实在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4.实践的基本形式

1)实践(劳动)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b)科学实验

c)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

第六章认识(真理论)

一、真与假(对“真”一词的辨析)

1.真即有、存在(存在论:对象或对象属性有无的关系)

2.真即真实的(存在论:对象或对象属性有无的关系)

3.真即正确的(认识论)

4.真即好的、美的(价值论)

二、逻辑真与事实真

1.逻辑真:必然性

2.事实真:通过经验检验,结论具有或然性

三、真理

1.关于真理的几种理论(真理论)

1)符合论:主张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理论(事实真)

a)主观符合客观

b)客观符合主观

●每一事物之真理与事物之实必相符合

●把不是说成是或把是说成不是即是假,反之即是真

2)融贯论(逻辑真)

●真理在于命题的自明性,与命题之间的无矛盾性

3)实用论:判断真假在于观念的实用性(效果真)

●真观念在于能满足人的效用

4)主观真理观信则有不信则无

2、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符合论的真理观)

2)真理的特性:客观性(客观真理)

3)真理的两重属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由真理的本性所决定

b)由实践的特点所决定

第四篇唯物辩证法

第七章唯物辩证法的确立

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的概念分析

1)、“辩证法”一种谈话或辩论的技巧(原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辩证思维方法

2、形而上学的概念分析

1)“形而上学”超验对象研究的理论

2)形而上学:作为一种理论思维方式

自然科学的方法:还原法(分析法)——对局部有效

哲学的方法:形而上学自然观——认为整体由局部简单相加

二、辩证法理论的三种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

1、古代自发的唯物辩证法——通过日常经验观察的结果

2、近代自觉的唯心辩证法

3、现代自觉的唯物辩证法

第八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

1)逻辑矛盾

a)语义矛盾

b)语用矛盾

悖论

2)辩证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

1)、同一性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相互包含

●直接同一

c)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2)、矛盾斗争性

a)矛盾即差异(广义)

b)矛盾即对立、斗争(狭义、特例)

3)、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互为前提)

a)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异中有同)

b)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同中存异)

3、矛盾解决的形式

1)、“物极必反”型

2)、“同归于尽”型

3)、“互相融合”型

4)、“动态平衡”型

4、矛盾分析法

1)、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a)两点论

b)重点论

2)、是内因分析法

3)、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质量互变规律

第五篇社会历史论

第九章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

一、异化理论

马克思:劳动异化(工人创造不归工人所有)

二、唯物主义历史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

自然前提:地理条件、人口

显示前提: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一个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

从社会意识层次看: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

从经济基础的关系看:属于上层建筑(也叫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阶级性)与属于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没有阶层利益)

2、社会基本结构

1)、社会生产力

a)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b)生产力的构成

●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

●生产者

2)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

a)社会经济结构: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3)、社会上层建筑的结构

a)上层建筑: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b)上层建筑的结构:

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结构)——硬件

观念的上层建筑(观念结构,意识形态)——软件

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a)生产方式:一定生产力与一定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a)社会形态:一定经济基础与一定上层建筑的统一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

4、社会矛盾运动图

经济交往活动

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祖国政治制度

第十章社会道德论

一、道德的善与恶

1、善与恶(本体论或价值论)

1)善:

a)本体论的善:(从事物本身看)如果一个事物发挥它的功能,则是好的事物,善的事物。

b)价值论的善:(从事物与个人间关系看)如果一个事物能够满足个人需求或达到某种目的,则是善的事物。

●内在善:本身好,其结果也好的事物具有内在善。

●手段善: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其结果好。

2)恶:

本体论的恶:一个事物发挥不了功能

价值论的恶:事物阻碍人欲望的满足

纯粹恶:本身不好,其结果也不好

必要恶:本身不好,但其结果好

在社会中必要恶比内在善更重要

2、行为的善与恶(功利论)——最大效用——行为是否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

1)行为善(应该)

2)行为恶(不应该)

3、道德的善与恶(道德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来看

1)道德善(正当)

2)道德恶(不正当)

4、社会道德

1)个人道德(私德)

2)社会道德(公德)

二、正义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美德一样。”——《正义论》

1、正义界说

1)何谓正义

2)正义总原则:等利害交换(奖赏与惩罚性正义)

2、正义的根本原则

1)权利与义务

a)权利:作为个人必须且应该得到的利益

b)义务:作为个人必须且应该付出的利益

2)权利义务的类型(从哲学角度)

a)基本权利与义务:一个人作为人所应具有的权利或付出的义务

b)非基本权利与义务:一个人作为某种人所应具有的权利或付出的义务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一个人的权利与他人的义务:必然相关

b)一个人的权利与他自己的义务:公正根本原则——权利义务对等

一个人所享有的权利与他所负有的义务尽量对等(社会正义)

一个人所行使的权利与他所履行的义务尽量对等(个人正义)

3、社会正义的分配原则

1)贡献原则(显性原则)

2)德才原则(隐性原则)

3)平等原则≠平均原则

基本权利完全平等

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

三、平等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1、平等总原则

1)何谓平等

自然平等:人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的、平等的

社会平等:权利平等

2)平等总原则

完全平等原则

比例平等原则

3)完全平等与比例平等原则的关系——人权神圣不可侵犯

2、平等具体原则

1)政治平等原则——人民主权论

直接统治权利(政治职务)

间接统治权利(政治自由)

2)经济平等权

按需分配——最低生活保障

按劳分配——按贡献大小

3)机会平等原则

竞争权利的机会平等

发展潜能的机会平等

3、平等的价值

1)平等与正义——平等并不意味着正义

2)正义与效率——正相关的关系

3)平等与效率

四、自由

“人生而自由,而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自由乃一切价值之园地,无自由,则无创造,无生长。”——哈耶克

“代表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

1、自由界定

1)何谓自由

2)自由类型

a)英国式的自由——有限的自由(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b)法国式的自由——无限的自由(人的理性是无限的)

c)以赛亚.·柏林:

积极自由——任何人都有做某种事的自由,但得为所做行为负责

消极自由——人有做某种事的自由

2、自由(社会)总原则

1)自由的法治原则

●自由的社会是法治的社会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2)自由的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自由的限度原则(密尔对自由的两条规定)

个人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

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为,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承受或是社会或是法律惩罚,假如社会的意见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己的话。

3、自由的具体原则

1)政治自由原则——迫使统治者按被统治者意愿进行统治

“权力产生腐败,绝对权力绝对地产生腐败。”——阿克顿勋爵

2)思想自由原则(自由与宽容)

4、自由主义

1)现代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公平——代表:罗尔斯

2) 古典自由主义——充分发挥个人自由——代表:诺齐克

第四章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或者说商品经济或商业社会的建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外在形式。

国内:城市中的小生产者即手工业者或手工作坊;商人和高利贷者,即最原始的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他们在竞争中最终成为工业资本家,成为雇佣劳动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主要形式。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从过去的手工作坊的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化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工、要素组合的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生产方式,以后随着资本积累对其的加速作用最终实现了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完整形式的生产方式。

农村中的圈地运动使得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关系转变为资本主义化的大农场和牧场的土

地私有制关系。

国外:殖民掠夺性质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和推进创造了最有力的经济条件——财富的积累和自由人的实现,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雇佣劳动制度。

萌芽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最终战胜封建生产关系呢?从总体上讲是这样的生产关系适

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且推动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最核心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过去任何时代都不具有的“人的解放”。

原始社会的人身血族关系——以血族关系为纽带的一个相互依附的自然联合体。“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这种血族关系是源于自然,到了阶级社会就转化为政治意义上等级制度。

奴隶社会的人身占有关系

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的人身独立关系

共产主义社会的人身自由关系——自由人的联合体。

在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下所有人都依附于自然界,依附于土地的所有者,依附于具有同样宗教信仰、同族聚居的一个社会共同体中。《共产党宣言》指出:“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由各种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级的阶梯,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各种独特的等级。”只要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由自然形成的血族关系所造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就必然存在,并使旧的生产关系作为一种“文化”传统,长期残存于新社会,造成新、旧社会形态具有较强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历史便是如此。简单讲,①人身依附关系就是人不能离开土地,人不能离开土地的所有者,人不能离开这个等级制下的利益共同体,否则便无法生存。②同时每个人并不愿意离开它,因为这个共同体可以给他们逃避竞争、分化、风险和动荡的保护,给他们带来安全和平静。因而,他们在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下,自愿依附、自愿接受庇护、自愿逃避自由。正是在这样的必然性下,产生了超经济强制和剥削。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在自然经济中萌芽的商品经济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地发展和壮大,

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生产技术水平(专业化)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扩大,生产效率和财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强大,又进一步推进着生产关系的演变,在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贵族的追求财富的欲望下,在与封建君主的沆瀣一气和相互勾结的国家力量的保护下,顺利地完成了原始积累(新大陆的发现——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商品短缺——对外贸易有利于财富增多——以财富转换为更大的财富即殖民于未开垦和落后的新大陆。注:殖民主义实质上是不利于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的,简单讲是与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背道而驰的,所以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瓦解了),由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迅速地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和协调就构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市场经济制度——在物质上的富有和剩余的生产力与个人财产权的保护和人身自由的生产关系。

商业再后来是工业取代了土地。

城市统治着乡村,并不断侵蚀着乡村,最终消灭了城乡差别。

自由竞争摧毁了封建社会的行会制度,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统一市场打破了封建社会的地方割据,建立了自由统一的国家。

平等的交易和人身的独立突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由此限制了政府的强权,也构建了保护自由的法治社会。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普世价值观——自由、平等和正义。人人生而平等,然而建立在平等观念上的自由是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平等,而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平等既拥有自由也得到平等。自由是正义的第一要素,也是平等的第一基础。

3.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

这里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问题,就是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即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相应变革和最终建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

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海外殖民地和国内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壮大了新兴资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构成了强大的市民社会,他们构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体。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引发的思想解放以及人文主义的核心;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促使人们摆脱了蒙昧状态以及理性主义的核心;加之16世纪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伦理,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和天主神学。

【文艺复兴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

【17世纪的科学革命】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的类型:

(1)1640年的开始到1688年光荣革命为止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689年的《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宪政制度的确立雏形(“权利法案”实际上是1215年订立的英国《大宪章》精神的继承,在这个基础上后来产生了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由此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人治转向法治)。《权利法案》以及后来的重大变化是:1.限制了王权,保证了议会对王权的控制和自身的立法权,这就构成了洛克在1690年出版的《政府二论》中提出的政府理论即政府是理性的人民所缔结的合约的产物,目的是建立一种权力,能够保护根据自然法则属于所有人的权利: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而任何违反自然权利的政府等于违反了已缔结的契约,在这种情况下,其臣民有权纠正或甚至将其推翻。2.随后为解决由来已久的宗教问题,通过了一项宽容法案,给予清教徒和独立派宗教自由,并且在1701年公布了只有新教徒才能继承王位的王位继承法。3.实现了民族和国家统一,首先解决了由法国资助的斯图亚特阴谋复辟的中心——爱尔兰问题,其后在1707年议会通过联合法,在谈判取得一致的基础上将苏格兰和英格兰两个王国合二为一,称之大不列颠联合王国。

4.国王和议会怎样相互合作才能使君主政体以议会能够接受的方式履行其行政职能?这就导致对传统行政体制(过去的君主与宰相)的根本改变,由此建立了行政体制运转的新机制——内阁制。由于内阁大臣越来越多地是从下议院中挑选,而下议院议员又是由不同的党派来构成,所以在挑选过程中就非常慎重,导致组成内阁的成员们懂得了共同承担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责任,懂得了维护其集体的影响力,以确保在议会中他们的政党追随者能支持他们。一般控制议会下议院的多数党成员担任内阁大臣,在内阁中有一位成员被认为是领导和发言人就是最后被称为的首相,他一定是下议院多数党领袖。由此英国进入和平稳定发展时期,并在1750年开始产业革命,资产阶级最终登上历史舞台取得统治地位,而且逐渐在政治权利上有序地向无产阶级开放,建立真正宪政民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最终成为世界独占鳌头的资本主义强国。将英国的封建领主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现代市场经济(小政府与大市场)。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美国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人民在来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来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直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上述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我们称为英美模式。英美模式特别值得我们记取的要点有三条,一是“渐进、有序、可控的改良而不是激进革命”;二是“先法治后民主”;三是“促成中派的联盟”。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开始,第一次人民起义: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攻占巴士底狱成了全国革命的信号。各个城市纷纷仿效巴黎人民,武装起来夺取市政管理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不久,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掌握了大权。第二次人民起义:1791年大革命爆发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在人民的支持下掌握了政权,并于1791年制定了《1791年宪法》,宣布维护君主立宪制,这部宪法规定了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这是与在它之前通过的《人权宣言》的有关内容大相径庭的,这反映了以君主立宪派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到了1791年秋季,法国革命的发展遇到了严重问题,在国内,因战争造成的生产停滞导致人民生活恶化,造成群众的不满;在国外,以俄、奥、普为代表的欧洲封建君主势力组成“反法同盟”,公开干涉法国内政。为保卫革命成果,1792年4月制宪议会向奥地利宣战,但由于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王党势力出卖情报,导致战场上的失利。1792年8月,法国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攻占王宫,推翻了君主制度。同时,也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波旁王朝被推翻,把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推上了历史舞台。1792年9月22日召开国民公会,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人民迫切要求处死路易十六,后在吉伦特派的公开下,于1793年在巴黎革命广场被推上断头台。第三次人民起义: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政权,建立了罗

伯斯庇尔的雅各宾派专制。原因是:吉伦特派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巴黎公社和巴黎无套裤汉。从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和限制物价的群众运动高涨起来。以忿激派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严惩投机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以恐怖手段打击敌人。吉伦特派却颁布法令镇压运动。1793年2—3月,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加强武装干涉;国内也发生大规模王党叛乱。4月,前线的主要指挥、吉伦特派将领迪穆里埃叛变投敌。在革命处于危急的时刻,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随后就发生了1794年的由国民公会议员发起的推翻雅各宾派恐怖专制政权的热月政变,建立了热月党人的政权—督政府,维护了共和体制。在国外围剿法国革命的状态下,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革命”建立了独裁的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建立——1814年)。之后又发生了1840年、1848年、1871年巴黎公社等革命,最后在1958年建立了戴高乐的第五共和,法国才逐渐稳定下来,资产阶级统治才得以实现,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封建君主专制→共和制→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俄国的十月革命,我们称为极左的激进革命、大折腾的法俄模式。这一革命的源泉则是希腊-法国传统,它从古希腊城邦发源,断断续续地传到法国启蒙运动的卢梭这一派(集体主义——强调公意是最强大的,公民的个人自由通过订立契约而让与全体,而且任何契约都是人类自由的枷锁;浪漫主义——回复到美丽纯洁朴素的自然之中,他对情感、感觉和直觉的信任超过对理性的信任,是浪漫主义精神的先驱;激进民粹的一派),深刻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然后经过巴黎公社、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等等,一路传下来的激进民粹主义,它的词义本原是“人民的统治”,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人民”不是全体人民,而是指占人口多数的穷人、底层民众、体力劳动者,所谓“工农大众”,因此,这种民主就是多数穷人的统治。在集体决策过程中,通俗的流行说法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3)德国资产阶级革命。通过王朝战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1864年俾斯麦发动反对丹麦将将石勒苏益格(后归普鲁士)和荷尔斯泰(后归奥地利)两个公国纳入丹麦王国版图的战争;1866年发动普奥战争,结果是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普鲁士占领上述两大公国;1870年普法战争,在普奥战争基础上建立的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这一统一国家的前提下,将邻近法国的四个小邦国——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和黑森并入德联邦,德国统一完成。民族和市场的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于1871年——1918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史称第二帝国(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即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为第一帝国),第二帝国在一战后告终,随后魏玛共和国建立,随着法奥的衰败,英德争霸欧洲,埋下了二战的隐患;再后是1933年的希特勒第三帝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封建帝国→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威廉国王任命宰相俾斯麦,宰相只对威廉国王负责,宰相下有议会)→社会市场经济。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日本国,我们称为极右的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德日模式;

上述三种模式,这里就不再比对。我们中国近代以来先是要走德日道路,辛亥之后又180度大转弯,走向法俄模式,唯独没有选择英美模式。这是很难全部归咎于前人的,如果我们处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我们也未必会比他们更高明。所以,对于不论是自强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还是辛亥革命以及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我们都不妨多一分同情式的理解,少一些苛责与傲慢。

这一节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

1.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近代没有实现近代化,现代没有实现现代化?我们如何在社会制度上实现真正的现代化?

2.我国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新重商主义的表现?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3.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对立,我们重要的是反封建还是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不可逾越,资本主义是否也不可逾越呢?

4.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否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制度条件——私有财产保

护制度?市场经济建立的条件问题?

二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一、价值的质。

商品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属性即使用性和交换性引申出价值和交换价值进而得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

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上述三对矛盾的根本缘由在于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也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基本矛盾之结果。

第二,价值的量。

价值是劳动,价值量就是劳动量,劳动量就是劳动时间,所以商品的价

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

1.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种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注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

2.不同生产部门生产不同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3.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即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所以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与价值量成反比,价值总量不变;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影响个别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不变但使用价值量变化进而价值总量变化。进而可以引申出当个别劳动生产率大于部门劳动生产率时可以实现利益更大化,所以商品经济有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当部门劳动生产率都提高时由于竞争的外在压力——产品的最大化(在超出市场需求量情况下)和价格的最低化(劳动效率达到极致)。一句话,商品生产的最后结果一定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简单、方便和安全,这里关键是我们的科学技术和符合我们人类价值准则的社会秩序或制度。

第三、价值的表现形式——货币。

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价值表现形式的四种方式或四个阶段: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最终的货币价值形式,以此说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产生后,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矛盾,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则进一步由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成为资本转化为劳动与资本的特殊矛盾。

2.货币的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派生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量的规律(数学模型)。

M=P·Q/V

在上述公式中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代表一年中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P代表各个物价的平均数即一般物价水平,Q是一年中各种货物的总和即成交总额,PQ就是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GDP。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方程式说明,货币流通量取决于三个变量,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V一般是变动不大的,一年中的产量或者交易总额Q也可以被视为一个基本不变的常数。

因此,影响和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M的只有一般物价水平P。然而在现实经济中由于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所以强制发行的纸币多少会成为影响价格P的因素,M过大即超过了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数量则P升高形成通货膨胀,M过小则P降低形成通货紧缩。因此,价格是最不可能影响货币流通量的,反而是货币流通量影响价格。

第四,价值的变化规律——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量的决定规律和实现规律。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社会。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或作用形式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最终使得价格回归于价值。价值规律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我们称为的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相互联动共同作用的一个体系,其核心是利益机制。供求影响价格——短期内是需求决定价格,长期内是供给决定价格,因为生产者在very short time时只能根据市场调节库存而难以适应市场进而需求方处于主导而决定价格,在short time时可以调节劳动力和原材料,需求方与供给方展开竞争进而使得价格上下波动而逼近价值,在long time时可以充分调节所有生产要素进而占据主导地位而使价格适应市场。

4.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调节作用、刺激作用和分配作用。产生垄断、两极分化、自发滞后。

第五,价值的社会性质——商品即劳动交换的生产关系。

思考题: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

2.简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3.商品的二属性和二因素以及掌握理解使用价值的相关内容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价值尺度职能的理解

6.货币及纸币流通数量的规定性,纸币发行量与货币需要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7.货币产生后对商品内在矛盾的作用与影响

8.价值规律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9.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关系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论

首先,在这里我们分析的对象是产业资本,即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资本。众所周知,任何生产都是生产者运用生产工具作用于生产对象,改变生产对象的物理的、化学的性质,生产出符合生产者目的的物质产品。因而用于生产性的资本要成为资本,就必须购买到生产要素以进行生产过程,只要生产要素是通过市场上的交换过程而得以获得的,那么个人手里的财产主要是货币才可以真正转化为生产性资本才可以进行资本性质的生产过程。在前述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由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就在于购买到劳动力商品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而实现增值即剩余价值的生产或创造,因而,我们就把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称之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论述和分析它、揭示和探寻它内在规律的理论称之为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论,由于生产是第一性的且是最关键和重要的——决定一个社会生产的目的和手段所以又称之为剩余价值理论。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注意形式平等自由而实质不平等不自由,过程平等自由而结果不平等不自由,现象平等自由而实际不平等不自由,一句话是表面上平等自由掩盖了真实的不平等不自由。所以我们说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是人身的独立关系而不是人身的自由关系,因为人们对物质资料的依赖

关系也就是生产力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有限,使得人们无法真正实现平等自由以及自由人的联合体。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的目的最终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部解放,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是我们社会所不能比拟的,无论如何它在形式上、在过程上、在现象上还是平等的和自由的,并且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文明,最终要从形式到实质、从过程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实现绝对的平等自由,尽管这是一个艰难和困苦的历史过程。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特殊的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和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任何商品交换必然是使用价值大于价值——有利可图)。注意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

劳动力与劳动之区别,劳动力是商品而劳动不是商品。

2.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这是任何社

会生产过程都具有的一般性和共同性,也就是生产使用价值即具体劳动的方面,我们称之为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所具有的特殊性,也就是生产价值(包括剩余价值)即抽象劳动的方面,我们称之为价值增值过程。这种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由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所决定的。

如何生产剩余价值或者如何使资本增值呢?

注意一: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显然这是属于小商品生产或简单商品生产的性质,因为没有剩余价值的产生。

第二个层面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显然这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只要把价值形成过程的生产时间加以延长就会形成价值增值,所以价值增值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注意二:在这个过程中,具体劳动通过劳动过程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抽象劳动通过价值生产过程创造出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点。

注意三:资本的本质——①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所有者即资本家就是资本的人格化。

②资本的性质决定了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量的货币,所以资本的运动是永无止境的,停止运动也就不成其为资本,无法运动也就意味着资本的死亡。③资本家是资本运动的有意识的担当者,他不是拘谨的守财奴,而是聪明的发财者,他自觉地维持资本的运动,不断地反复地把资本投入运动中,否则就不成其为资本家了,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

然而,应该看到的是资本主义就是一个私人产权的保护制度、为自己利益而生产的目的以及基于市场价格而交易的三个要素所组成的经济体系,于此将其与封建主义和社会主义相区别。也就是说在实行产权私有和市场开放的体系中,对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追逐中展开竞争、优化配置、扩大规模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出售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由此寻求新市场、推出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创造新财富,这就是资本主义长盛不衰、变革创新的原动力。财富的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英国在其过去的四百年里实际购买力增长了16倍,美国则从1800——1990年的190年中购买力增长了

30倍,这是源于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利益扩散,而穷人得到的利益远远大于富人们得到的利益,

中产阶层随之不断扩大。即使占社会数量不大的穷人与富人的贫富两极有扩大之趋势,但这只是少数穷人的收入增长低于少数富人的收入增长,且这是在竞争下的公正的不平等,加之社会政策对这种不平等的调节,社会总体而言是基本和谐的。正像哈耶克所讲,资本主义就像一队人沿一条直线途径一连串的固定点,走在前面的率先到达某一个点,但整个队伍持续向前,过不了多久,走在后面的就能赶到先行者先期经过的那个点。(见哈耶克《自由的宪章》或《自由秩序原理》——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3.剩余价值生产的源泉

根据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我们把劳动的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必要劳动

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前者是抽象劳动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后者则是生产出剩余价值,由于价值和价值增值惟一的来源于劳动力的抽象劳动,所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可以带来资本增值所以就称之为可变资本,其它均称为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物质形态。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价值形成(转移和重新生产)。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意义。

4.剩余价值生产的效率

每一元购买的劳动力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越多,其生产效率就越高。如何

评价呢?

剩余价值率(剥削率)。

物化劳动形式的表示公式和活劳动形式的表示公式。

剩余价值量等于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量的乘积,在可变资本量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剩余价值最大化呢?显然就是提高剩余价值率。

5.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注意:提高劳动强度属于此列;劳动时间长短最终取决于劳资力量的对比;历史过程(早期与现实并用);我们又称其为数量扩张型。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注意: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客观后果;生产自动化下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我们又称其为效率增长型,在斯密那里是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及高效率,在熊彼特那里是创新(超额利润来源于创新、风险和垄断)。

6.剩余价值生产的扩大

资本积累主要是从规模上讲剩余价值

的最大化问题。

6.1资本积累的概念——剩余价值的资

本化。

6.2简单再生产下的生产实质——物质

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下的资本积累的实质——

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强化、发展、扩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6.3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大小、垫付资本的多少四个主要因素。

6.4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是两极分化,二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后的失业。注意:①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②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③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个别资本的增大——积聚和集中(联合、重组、兼并和股份公司,所以说:是资本个别独立性质的一种扬弃,是资本家被资本家剥夺,是多数小资本变为少数大资本,是个人的资本变为社会的资本。④马克思的失业理论或人口理论。

6.5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7.剩余价值生产的掩盖形式

工资的本质。工资的形式。名义工资与

实际工资。工资的发展趋势——一是总体提高,但名义工资高于实际工资的增长;二是不排除工资增长有升有降的变化;三是工资增加并不意味着工资本质的变化,不意味着无产阶级地位的根本改变。思考题:

1.决定劳动力商品价值、影响劳动力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

2.劳动力商品价值与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

3.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劳动强度的提高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以及两种方法的相互关系

4.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与资本有机构成

5.马克思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失业)形成原因的?

6.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推动资本集中的主要因素或杠杆是什么?

7.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特点、含义以及在资本积累中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性及对无产者的影响

四剩余价值的实现理论

商品生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交换价值,同样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也是为了价值,所以当剩余价值生产出来之后就必须将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销售出去顺利地转化为价值的表现物——货币,才真正完成了资本的价值增值的目的。所以,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剩余价值如何顺利实现的问题,加入了生产剩余价值之前的购买(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准备阶段)和之后的售卖(剩余价值生产的完成——实现阶段)这样两个流通环节。不仅如此,全社会范围内的剩余价值的实现,就要考虑社会总资本的各资本之间相互协调比例适当的问题。

个别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理论

循环理论之要点:

1.资本循环理论的目的是阐明个别资本的剩余价值顺利实现的条件

2.资本循环的概念。

3.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售卖阶段称为“惊人的跳跃”)、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和两大领域。(图解)

4.资本循环得以顺利运行的条件: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产业资本的不断地循环,就是要顺利地实现剩余价值,必须在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中、在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中顺利实现剩余价值。

周转理论之要点:

1.资本周转理论的目的是阐明在速度上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2.资本周转的概念。

3.资本周转是无数次的资本循环,所以资本周转时间包括购买、售卖的流通时间(这一时间不仅不能使价值增值,而且对于价值增值还是一种限制)和生产时间(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两大部分。

4.资本周转速度的衡量,一个是周转次数即在一年中全部资本周转的次数,一个是周转时间即全部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

5.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是生产资本构成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比重以及二者自身的周转时间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区别、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的联系、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固定资本的折旧),另一个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6.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计算。

总资本的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的年周转额+流动资本的年周转额)÷预付总资本额

7.可变资本的周转对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上述构成资本循环周转规律。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之要点:

1.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划分。

2.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3.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的划分(C+V+M)和在物质形态上的划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4.两大部类的划分。

5.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三个实现公式)

6.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两个前提条件公式和三个实现条件公式)

7.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

8.经济危机产生的必然性——社会总产品实现所需的条件是通过经济危机自发地强制地得以实现的,是以不断地不均衡为前提,通过不断地屡屡强力的经济自发调整使这种不平衡归于平衡。当然也在这种不平衡的平衡调整中实现新的社会肌体和机能的发现和生成。

思考题: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以及相应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及其意义

3.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以及对我们研究宏观经济的启发

4.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与使用价值上的表现形式

5.社会资本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理论意义

6.在预付资本额、周转速度、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已知条件下求解资本有机构成以及年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五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

1.剩余价值分配的的前提和基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

第一个转化:当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即M→P,随之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M'→P',现实中通常可以理解为资产利润率。注意的是,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是预付资本的产物,所以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剥削本质。

第二个转化: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在资本量相同而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高而利润率低的部门就必然向资本有机构成低而利润率高的部门进行资本转移(转移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投资和转产),最终实现利润率趋于一致形成平均利润率,由此决定了剩余价值分配的基本原则——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个过程就是P→ˉP, P'→ˉP'。最终导致C+V+M(价值)转化为K+ˉP(生产价格即成本(C+V)加平均利润)。

2.产业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其他具体资本之间的分配而形成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

商业资本获得商业利润——通过以出厂价购买产业资本的产品而以零售价销售,在批零差价的途径从产业资本家那里得到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等于平均利润,我们称为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属于职能资本,因为承担流通资本的职能,发挥市场买卖的承担作用,也就是在产业资本循环中三大职能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中的商品资本的独立化。

银行资本获得银行利润——通过存款和贷款利息率的差额,从取得贷款的工商资本家那里得到剩余价值,我们称为银行利润。银行利润对于银行资本家自己出资的那部分资本应该等于平均利润,而不是指银行包括吸收存款的全部资本。决定银行利息率高低的两个因素: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和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利息率上限是小于平均利润率,下限是大于零,在上下限之间波动。由此,工商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就分解为利息和企业收入两部分。

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农业资本家属于产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而农业生产经营主要是土地经营的特点形成了大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便构成了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收入,包括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形式。

股份资本获得股息和红利。

思考题:

1.生产成本、生产价格的理解

2.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关系以及商业利润形成的途径

3.何种竞争形成和如何形成社会平均利润率

4.超额剩余价值与超额利润的理解

5.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6.在投入资本总量及其分配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量以及产品销售收入量、折旧基金已知的条件下求解利润总额、利润率和年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率

7.土地价格、股票价格的计算

8.股票的性质及其资本的意义

9.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资本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平均利润率的变化关系是什么?

第五章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代替竞争,占据统治地位

垄断的产生。垄断的性质。垄断的组织形式。垄断与竞争。垄断利润。

2.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形成及其概念。金融资本实现经济上统治的途径——参与制。金融资本实现政治上统治的途径——联合制。

3.资本输出(对外投资)代替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的必然性。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资本输出的作用。

4.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国际联盟——IMF、WB、WTO.经济一体化组织——APEC、OPEC、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非洲联盟、欧盟和G8等。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问题。

5.世界领土分割完毕

新殖民主义的特点是:隐蔽性、渗透性、间接性、经济性(援助性)、跨国公司式、转让技术型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目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调节主要是法律规则的制定和维护和宏观经济的调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收入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

现代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和一体化。

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最新大学马基考试复习资料全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有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和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的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总之,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2、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来源。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4、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说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怎样?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辩证法: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部矛盾。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主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4、如何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5、简述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基本特征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6、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米利都泰勒斯:水本原 伊奥尼亚学派学派阿曼克西曼德:无定 (本原问题)阿纳克西美尼:气本原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流变说,逻各斯,辩证法(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早期毕达哥拉斯:数本原、美德在于和谐、灵魂轮回说 古希腊南意大利哲学 自然哲(由本原追溯到存在问题先驱:克赛诺芬尼(对神、万物、真理的认识)并首次使用逻辑论证)爱利亚学派创立者、主要代表: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 辩护者:芝诺(二分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论证者:麦里梭(正面论证“存在”性质、修改巴门尼德) 多元论哲学恩培多克勒:四根、爱恨、同类相知、流射 (①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用结合与分离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阿克萨格拉:种子、努斯、异类相知 ②放弃单一本原传统从事物寻找运动根源之外,重视认识论)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老师,来自米利都 受巴门尼德与芝诺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象论、灵魂思想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对立的说法、社会生成论 智者派高尔吉亚:三个命题(无物存在、有物也不能认识、认识也说不出来) (恩培多克勒学生) 古 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是什么”问题、助产术 腊(师从按阿克萨格拉学生 罗阿尔克劳) 哲 学古麦加拉派:欧克里德与欧布里德——善即存在 (阐述苏格拉底时,深受爱利亚学派影响 典并且对晚期希腊怀疑主义影响甚大) 小苏格拉底学派昔兰尼派:阿里斯底波——善即快乐 时(被晚期希腊伊壁鸠鲁幸福主义所继承) 犬儒派:安提塞斯尼与第欧根尼——善即节欲期(受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发挥)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分有说和摹仿说、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床喻、日喻和洞喻)、知识论、回 忆说、知识等级说(四线段说)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区分、《范畴篇》个别事物实体论、《形而上学》中实体学说和四因说、灵魂说 伊壁鸠鲁: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是目的(原子论、快乐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主义卢克莱修:丰富伊壁鸠鲁学派物理学、以原子论为基础批判宗教迷信、生物进化和文明起源 早期 + 巴内休斯:折中斯多亚学派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说;伦理学方面 否认哲人之德提倡中庸之道 晚期希腊斯多葛主义中期

历年马基试题精华整理版

历年马基试题 【辨析题】 1、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答:不完全正确。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其现实性即它们的具体实现来说是有限的。(1分)然而,有限与无限是对立的统一。有限是无限的环节、部分和因素,有限包含、体现着无限。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本性,决定有限的界限必然不断地被打破和超越,而趋于无限。(2分)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不是限制、束缚新的认识和实践的框框,而是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3分) 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错。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分)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3分) 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答:错。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1分)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1分)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3分) 4、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是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答: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工人的劳动,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不仅补偿劳动力的工资,还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5、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标准。 答:不完全正确。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但生产力起间接作用。 6、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答:错。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但量与事物的存在则不是直接同一的。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并不影响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量变突破度,才会引起质变。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错。本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盲目的,这有合理之处,但是,不能以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马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广义、狭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3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理论体系。 (2)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3)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重要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批判继承了哪些学说(三大理论基础)?p8-10 批判的继承、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4-17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什么是哲学?p.27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内容)?p28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

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6.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分别是什么?p.30-31 (1)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同意。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7.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32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3)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8.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是什么?p.30/56-57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马基试卷8(选择题)

试卷8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 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过程 C.方向和道路 D.可能性和现实性 3.社会精神文明包括 A.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 B.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 C.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D.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4.时间是指 A.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B.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C.运动着的物质的客观性 D.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 5.国家的职能是由 A.国家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B.国家的大小强弱决定的 C.国家的形式决定的 D.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6.经济基础是指该社会的 A.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7.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8.阶级对立的根源是由于人们之间的 A.政治立场的根本对立 B.价值观念的根本对立

C.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D.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9.风俗、习惯、乡土观念,它们是 A.低水平的社会意识 B。高水平的社会意识 C.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正确反映 D.对社会生活过程的错误反映 10.事物的度是 A.事物发展的一定程度 B.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C.质要求量达到的高度 D.量要求质达到的深度 11.历史上存在的两种基本的国家类型是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B.君主立宪国家和民主共和家 C.剥削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国家 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2.物质的肯定方面是指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C.某些不可知论也承认的观点 D.某些唯心主义也承认的观点 1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A.17世纪40年代 B.18世纪4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15.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问题上,存在着 A.一元论于二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于唯心论的对立 C.辩证法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6.唯心主义否认联系的 A.普遍性 B.客观性 C.多样性 D.复杂性 17.列宁说,唯物主义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辨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这段话揭示了 A.矛盾的客观性 B.矛盾的主观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18.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A.人们收入的来源忽然收入的多少

2017年度《西方文化名著导读》期末考试满分答案解析

《西方文化名著导读》期末考试 HSY编辑转载请说明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在法国革命时期,孔多赛所属的派别是()。(1.0分)1.0 分A、 山岳派 B、 平原派 C、 雅各宾派 D、 吉伦特派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勾股定理在西方也被称作()。(1.0分)1.0 分 A、 毕达哥拉斯定理 B、 费马大定理 C、

阿基米德定理 D、 芝诺悖论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曾受核武器攻击的国家是()。(1.0分)1.0 分 A、 苏联 B、 德国 C、 日本 D、 伊拉克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在西方现代的思想史上,第一次对文明的价值,正面的提出了怀疑的是()。(1.0分)1.0 分 A、 《科学的结构》 B、 《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

《论科学与艺术》 D、 《生命是什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5()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1.0分)1.0 分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卢梭 D、 洛克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6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的时间是()。(1.0分)1.0 分A、 1931年 B、 1939年

1941年 D、 1945年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7 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于()。(1.0分)1.0 分 A、 斯大林格勒战役 B、 中途岛海战 C、 法国战败 D、 珍珠港事件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8()提出了拉普拉斯星云学说。(1.0分)1.0 分A、 拉普拉斯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背诵版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背诵版 第一章管理概述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一、管理概念:管理就就是管理者这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 的目标,动员与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 导、控制等社会活动。 1、管理的主体就是管理者。 2、管理主体的形式:个人形式、集体形式。 3、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实现特定的目标。 4、管理的环境: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制度、法律、政策)、内部环境(组织性质、人员状况)。 5、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二、管理的特点 (一)两重性 1、管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一般性(自然属性):生产力与社会化大生产相关联。 特殊性(社会属性):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相关联。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艺术性:即实践性,管理活动对于“度”的把握,创造性活动。 (二)目标性 1、组织的共同目标; 2、目标具有大小层次性; 3、具有时间跨度; 4、多元价值性(盈利、地位等)

(三)组织性:组织在管理中起关键枢纽的作用,组织就是管理的核心要素 (四)创新性 创新性的来源:条件与环境的变化,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管理方式的深化更新。 第二节管理职能与类型 一、管理职能 (一)三种学说 【法】法约尔: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 【美】孔茨: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 【美】古利克:计划、组织、人事、沟通、协调、指挥、控制【七种,古七—鼓气】 (二)四个基本职能 1、计划(做什么):活动条件研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2、组织(怎么做):设计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变革。 3、领导(靠什么做):激励下属、指导活动、有效沟通、解决冲突。 4、控制(如何做得更好及做得如何):衡量工作业绩、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 二、管理职能发展:决策、创新、协调。 三、管理类型:按照公共领域与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分为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 (一)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 1、以公共利益为实现目标。管理公共性事务、供给公共产品(有形: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基)课本整理

§1: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1-3 二、产生和发展p4-13: (一)时代产物: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二)阶级实践基础 (三)马克思继承和创新 (四)实践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际结合;把马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规律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p28 1)哲学的产生&意义——通过劳动分离人&自然;两大现象(物质&精神);两大活动(认识&改造世界) 2)其他思潮&马恩诞生 3)哲学基本问题(物质&意识;思维能否认识&正确认识存在) 4)对于基本问题的回答

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6)世界怎样存在(联系发展or孤立静止) 7)马哲的解答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p30 1)科学物质观、物质范畴、物质唯一特性 存在意识之外,可被意识反映 2)意识&物质(作用&反作用);意识发展阶段;社会实践(劳动)决定性作用 3)意识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p32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p32 1)运动&物质 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3)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4)绝对的运动,相对的静止 5)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马哲之前的物质观 7)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p35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实践的具体形式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p37 1)把握两大方面 2)实践分化&统一人&自然; 3)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找到根源,得到科学说明

马基期末模拟试卷与答案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围 4.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 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 5.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6.人在价值关系中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只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17世纪英国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A.手工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 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马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提纲 复习重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 的统一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的客观实在 2,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 根本规律 4,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 映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5,真理的检验标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 动的规律 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4,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 为资本 5,资本主义所有制 6,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7,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 危机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 变化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 本特征的认识 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 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 性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 会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考试题型及分数分布情况 1,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 2,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计10分) 3,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6分,计30分) 4,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

马基期末复习重点

马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基本形式。 3、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5、时间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为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湖边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饭凑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的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阐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四、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五、阐述认识运动的发展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其发展过滤为以下三点: 1、 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无限发展 六、什么是改革?它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哪里?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

马基原知识点

绪论 1.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 BD )。 A.亚当?斯密的唯心主义B.黑格尔的辩证法C.柏拉图的哲学观点D.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 C )。 A.鲜明的时代特征B.创新的精神C.彻底的批判精神D.辩证思想 3.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恩主义的根本方法,这是由( AC )决定的。 A.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B.当今世界的矛盾复杂性 C.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D.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4.( B )是学习马克恩主义的根本方法。 A.解放思想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 第一章 1.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C) A.存在就是被感知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D.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2.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属于(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3.只有坚持实践的(A),才能既同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又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以及实用主义实践观区别开来。 A.社会历史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4.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ABD) A.物质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教育实践D.科学实验 5.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ABCD) A.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B.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C.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D.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7.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ABC)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D) A.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9.决定事物性质的是(B) A.主要矛盾B.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C.事物的内部矛盾D.事物的外部矛盾 10.“水滴石穿”表明了(C) A.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C.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1.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又反过来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D) A.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包含 D.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 12.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现为(BD) A.形式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B.适合内容的形式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 C.在一定条件下形式对内容起决定作用 D.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会阻碍内容的发展 13.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即(AB) A.客观性B.普遍性C.随意性D.灵活性 14.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ABD) A.社会的产物 B.人脑的机能C.人的头脑中固有的 D.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下列各项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AC)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16.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 A.投身社会实践 B.认识客观规律C.加强主观努力 D.制订周密计划 第二章 1.下列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表说正确的有(ABCD)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BCD) A.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B.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D) A.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B.一切有生命的人 C.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对立是(C)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5.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A)的错误。 A.经验论或唯理论B.经验论C.唯理论D.可知论 6.一个正确的认识之所以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是由于(D) A.事物发展有规律性 B.事物本身有复杂性 C.人的认识能力的不可靠性 D.人们的实践和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7.真理就是(C)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B.对人们有用的理论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D.为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8.“有用即真理”属于(A)的观点。 A.实用主义 B.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 D.马克思主义 9.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为人民服务D.共同富裕 第三章 1.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AB)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正义(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它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追求城邦的整体和谐、统一,要求个 人无条件的为城邦服务。正义是个人内心的一种道德或品质,奠定了后来西方学者对个人正义的思考。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 会分工上,国家的三个等级,包括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只要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当权者一定的限制和不自由。 2.《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理想国》主题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描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这个城邦是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是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

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理想国》一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详尽地讨论教育问题,提出对个人和城邦 进行彻底改造。 3.《雅典政制》 ① 它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学方面的著作,相当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 ② 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有意识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和选择,并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研究方法。他运用了历史的和经 验的研究方法,他组织对158个城邦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上升为具有普遍的一般理论。而 《雅典政制》正是这调查材料的一部分,对于认识城邦本质有重要意义,虽然这种调查远没有达到现代精确的定量水平,但 在当时确实是极有创见的做法。 4正义(亚里士多德) 正义有两种形态:对应当平等的方面给人们以平等的待遇;在不应当平等的方面,则对人们加以区别对待。因此,要努力实现分 配的正义,即根据个人不同的地位、财产、能力或贡献给予不同的待遇,另外也要无差别的均等对待每一个人,即实现矫正的正 义。城邦的正义在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体现,理想的政体混合了正义的各个方面。城邦正义要借助法律来实现。他认为,法律虽

马基期末模拟卷3

单选 (共 60 题,总分 60 分) 1.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 B. 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 C. 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 D. 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原理答案( 2 ) 2.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 ) ? A. 历史唯物主义 ? B. 历史主义 ? C. 历史唯心主义 ? D. 自然主义答案( 3 ) 3. 生产方式是(?) ? A. 人和物的统一 ? B. 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答案( 3 ) 4. 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指 ? A.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 ? B.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 C.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 D. 经济上不占统治地位的人答案( 1 ) 5. 宗教是() ? A. 人们愚昧无知的一种盲目信仰 ? B. 人类知识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 C. 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精神骗局 ? D. 统治人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答案( 4 ) 6.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 D. 变动性和稳定性答案( 2 ) 7. 哲学是 ? A.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 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C. 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 D.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答案( 4 ) 8. 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 ? A. 实体性因素 ? B. 渗透性因素 ? C. 准备性因素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模拟及答案马基部分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马基部分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真题和答案选 (马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爱迪生在创造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她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创造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因此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她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实践中能够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爱迪生把每一次的实验的结果都看成了认识过程中的相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爱迪生说她一次也没有失败。故A正确。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经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的重复性高,社会规律的重复性低。二是自然规律不需要人去参与,自然而然就能够出现,社会规律需要有人的参与才能体现出来。A本身表述错误,B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也是错的,D说法也不准确,因此C是正确答案。 评价:此题不是很难,还是沿用了往年以材料带考点的形式。从此题中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的结论:一是马原的基础知识很重要,特别是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建议预备考研的同学在复习时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二是掌握好答题技巧,建议大家在做

2020年电大政治学原理复习重要知识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填空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旧中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 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 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 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 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 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学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戏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酱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7 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只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39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40 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酱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4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49 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