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P122~123《众数》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P122~123《众数》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P122~123《众数》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P122~123《众数》教案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P122~123《众数》

教学目标:

1、理解众数在统计中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事物的多面性,初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教学重点:

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难点: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媒体出示书P122主题图下的20个数据)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师:大家看,这里有20个数据,是20个小朋友的身高,你能统计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20个小朋友的平均身高是多少?20个小朋友身高的中位数是多少?)

师:对的,我们已经对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譬如平均数、中位数等(学生回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出示课题:《众数》

[设计意图说明:从主题图数据引入新课。既复习已经认识的统计量,也引出今天的新授内容。]

二、新授

(媒体出示书P122主题图下)

探究一:初步理解众数的意义。

1、师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请你们以座位前后四人为一组,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人都来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中出现了几种观点。

2、师:让我们全班来大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你们组的观点。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l)算出平均数是1.475m,认为身高接近1.475m 的比较合适。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m,身高接近1.485m 比较合适。

(3)身高是1.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 左右比较合适。)

3、师:刚才主要出现了3种意见,好像各有各的依据,但是我们还是要确定出一种最理想的方法。这10个小朋友是要选出来参加集体舞比赛,你认为身高要尽量满足什么条件比较好?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身高尽量要一样或者接近,这样队形匀称好看)

师:上面这组数据中,身高1.475m的人没有,身高1.485m的人也没有,所以这两个数据是虚拟的。在这两个数据周围的数据都有一定的差别,并没有做到尽可能一样。有没有一种数据出现了很多次?优先选这个数据有什么好处?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身高1.52 m 出现的次数最多,有7次。要选10人,已经有7人身高完全一样了,还有3人身高接近1.52 m就好了。)

师:大家同意先把身高1.52 m的7个人选出来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说明:让其他同学再次发表意见,共同理解众数的意义。]

师:1.52 m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把它叫做这组数的众数。(出示课题:众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代表了什么?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出现最多的集中情况。)

4、探究一练习(媒体出示探究一练习)

找出下列一组数据的众数。

师:让我们交流一下你们找到的众数各是几?你们是怎么找的?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

第(1)组数据的众数是3,因为3出现的次数最多。

第(2)组数据的众数有学生说是35 ,也有学生说是40。因为这两个数都出现了多次,有学生说35出现的次数多于40,所以众数应该是35。结论:众数应该是35。

第(3)组数据的众数有学生说应该是2.7,有学生说是3.5,有学生说在2.7和3.5两个里面可以任选一个,有学生说是这两个数的平均数作为众数。有学生说我认为两个都是。因为只要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没有规定是几个数,3.5和2.7都出现了4次,所以两个都是众数。结论:众数应该是2.7和3.5。

第(4)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有学生说这组数据没有众数。因为每个数字都只出现一次。有学生说每个数都是众数。因为他们都出现一次,也可以说出现次数均等。结论:这组数据没有一个是重复出现的,所以这组数据没有众数。)

师:在找众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要告诉大家?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一组数据中,有时有一个众数,有时没有众数,有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众数。)

小结:一组数据可以有1个众数或多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设计意图说明:让同学们在练习中再次体验、归纳、总结找众数的方法,加深理解众数的意义。]

探究二: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与联系。

下面有3道题目,请你任选一题,解决问题。

1、出示两则“招聘启示”。

师:张阿姨从老家到城市来找工作。她看到了这样的两则工资不同的招聘启示,请你帮她做个参谋,到底到那家公司应聘比较合适。并说说你的理由。

招聘启示(一)

因工厂扩大规模,现急需招聘熟练缝纫工若干名,月平均工资2500元。有意者于2010年12月1日到我工厂面试。

幸福制衣厂人事处

招聘启示(二)

因工厂扩大规模,现急需招聘熟练缝纫工若干名,保证员工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有意者于2010年12月1日到我工厂面试。

勤奋制衣厂人事处(估计学生可能会针对“招聘启示一”,第一次选择,大多数学生帮张阿姨选择幸福制衣厂,理由是月平均工资高。也有人第一次选择,帮张阿姨选择勤奋制衣厂,理由是最低工资比较高。)

师:同学们,请注意幸福制衣厂月平均工资2500元,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勤奋制衣厂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不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估计学生会回答:月平均工资2500元可能会出现少数人工资大大高于2500元,大多数人工资远远低于2500的情况;工资不低于2000元,虽然比平均工资2500元少,但是保证了每个人最低也有2000元。)

师:对的,大家说的很有道理。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家公司各随机选出的10名员工工资表

(出示两家公司的工资表)。

幸福制衣厂月工资表

师:现在请你第二次帮张阿姨选择工厂。

(估计学生再次选择时意见统一:勤奋制衣厂)

[设计意图说明:本环节通过张阿姨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帮助张阿姨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这里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初步感受众数产生的必要性。]

2、卫生老师要抽取五(1)班第一小组9名男生的体重进行分析。你认为对下面这组数据用哪个统计量表示比较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五(1)班第一小组9名男生体重:(单位:千克)

35 36 36 37 37.5 38 38.5 50 52(平均体重:40千克)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

用平均数40千克比较好,因为它是计算出来的精确数;

反对用平均数40千克,因为7个人的体重都小于40千克,只有2个人体重大于40千克,而且比40千克也大好多,所以40千克不能表示大多数人体重。平均数在这里偏高了;

用中位数37.5表示第一组男生体重情况比较好,因为37.5千克和这里大部分人的体重相差不是很大。)

师:造成平均体重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平均数跟一组数据中的哪些数有关?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有两个人的体重很高,50和52,所以平均数也被提高了。也就是说平均数跟每一个数都有关。)

师:那么中位数呢?会不会受这两个极端数据的影响?为什么?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不会,中位数只要把数据按顺序排好,找中间的那个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可以了。跟其它数据无关。)

小结:所以在这组数据,用中位数表示男生的体重情况比较好。数据中有极端偏大偏小数据的时候,我们如果看到中间的数据比较集中,用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情况比较好。

[设计意图说明:本环节通过卫生老师在评价学生体重指标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了在易于理解、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感受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与联系。] 3、卫生老师又抽取五(2)班第一小组9名男生的体重进行分析。这次用什么统计量来表示比较好呢?为什么?

五(2)班第一小组9名男生体重:(单位:千克)

35 36 36 37 42 42.5 43 44 44.5(平均体重:40千克)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

用众数36表示。反对,因为36太小了。

用中位数42表示比较好。反对,因为没有偏大偏小数据的出现,而且用42千克表示这组男生的体重,和最低的相差7千克,我觉得比平均数相差大。

用平均体重40千克表示比较好。用平均数40千克,和最低最高的体重相差都不是很大。)

小结:很明显,在这里,中位数偏高了,众数却偏低了,用平均数表示比较好。)

师:通过对这三道题的分析,大家对三个统计量的数据特点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我们对这三个统计量做个归纳与总结。你对哪一个统计量体会最深,就说哪个好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捕捉重要内容完成板书。)

师:什么样的数据用平均数来表示是比较好的?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一组数据相差不是很大的时候,而且没有极端数据出现,用平均数表示比较合适。)

师:一组数据中,众数出现次数在多少的情况下,用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比较合适了?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一半,或一半以上。)

师:什么样的数据用中位数来表示是比较好的?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如果有偏大偏小数据出现,而中间的数比较集中,可以用中位数来表示)

小结: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当一组数据相差不是很大时,可以用平均数来表示;如果有偏大偏小数据出现,而中间的数比较集中,可以用中位数来表示;如果有一个数据出现的次数超过一半或一半以上的时候,用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比较好。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很难说用哪个统计量是对的,只能说用哪个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更合适一些。所以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讨论中完成板书: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个数:唯一唯一不唯一或没有

求法:总数÷份数先排序后求数次数最多

特点:应用最为广泛,可靠和稳定“分水岭”的角色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不能兼顾其他数才有代表性

[设计意图说明: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与感受。因为"众数"这个概念本身并不难理解,难的是如何结合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这三个统计量。初步感受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

三、练习

练习一:

阅读课本上第123页,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吗?说说你的想法

(估计学生可能回答:鞋子的尺码,公交车上的“身高线”)

练习二:

这组数的中位数是5.0,众数是5.1。

用中位数5.0代表全班同学视力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平均数是4.9675。

五(1)班同学总体视力欠佳。有15位同学是近视眼。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接近近视眼标准。需要重视用眼卫生,多做眼保健操。)

四、小结

今天又学习了统计知识,你认识了哪个新的统计量?

你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有什么看法想和同学交流一下?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个数:唯一唯一不唯一或没有

求法:总数÷份数先排序后求数次数最多

特点:应用最为广泛,可靠和稳定“分水岭”的角色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不能兼顾其他数才有代表性

[设计意图说明: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众数"这个概念。谈谈如何结合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这三个统计量。]

五、作业

课本P124~125/练习二十四 1、2、3、4、5、6

附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作文辅导教案

1范文例讲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吹在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语文课开始了,我们老师把批好的测验试卷发了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到“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地一跳,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弄掉

了地上。同桌的试卷发了下来,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的心不由地打鼓,紧张地要命,怕自己考砸。 试卷终于落到了我的桌面,它反躺着,静默着。我心里不停地叨念到“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玩,考试前一天晚上还趁着父母不在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就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趴在了桌上。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看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嘲笑声。我是多么地懊悔,多么地伤心呀! 2作文指导(理论认识,整体把握) 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表达主旨的重要手段,而中小学生最难驾驭的恰恰是心理描写,要么以单调的“我想……”贯穿全篇,要么以空洞的议论取而代之,使入读后,感觉乏味,枯燥。下面介绍几种基本方法: 一、倾诉式 由作品中的人物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向读者倾诉自己的思想活动。这种方法是把读者当“知音”,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欲望和思想直露给读者,使人感到亲切可信。 例: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就这样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最后一课》) 二、独白式 就是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独白式”,并不是人物主动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告诉给别人,读者也只是由于作者的无意“泄密”而“窃取”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内心隐秘,从而更真实,更直接地了解人物性格。 例1: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天底下可怕的事情。(《皇帝的新装》) 例2:阿Q避讳他的癞疮疤,常被闲人戏耍,闲人不但故意犯讳,还揪住他的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阿Q实际上失败了,他又不愿意接受,于是他“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三、梦幻式 幻觉是在一种强烈的愿望或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听到或最希望看到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写梦境是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 例: 1、概括简略地虚构幻觉: 如:①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马褂的背影。 ②望着那皎洁似玉盘的月亮,我仿佛看到翩翩起舞的嫦娥仙子,看到活泼可爱的玉兔,看到了那辛勤地伐柱的吴刚?????? 2、具体详尽地虚构幻觉: 如: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脚上,那儿就变得

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课《小书包》活动设计 你们猜对了,第一个谜底是铅笔,第二个谜底是橡皮,第三个谜底是书。平时,我们把铅笔、橡皮、书这些文具都装在 哪里啊?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就叫《小书包》,齐读。

【点击播放朗读音频】 请同学们自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大家读得很用心,相信课文里的词语你一定会读了,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看,一个个气球带来了要认识的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让拼音来帮忙。

你们读得非常正确。快看,这个字念“包”,在这个字里有一个要学的新偏旁——“包字头”。把这个偏旁的名字读三 你们看,这个字念“作”,在这个字里也有一个新偏旁“单人旁”。把这个偏旁的名字读三遍。平时,你见过哪些字有“单人旁”? 对了,这些和“人”有关的字,大多数带有“单人旁”,我们一起读一读。

这是一支毛笔,观察一下它的样子,再看看这个字,你有 对了,“竹字头”是“竹”字的变形。看图片中的毛笔。毛笔的上面是竹管,下面是毛。组成了“笔”字。多有意思啊!我们再读读这个字。 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认识了生字,还学会了三个新偏旁。下面请你再读读课文,读完数一数,这篇小韵文一共有几句话?

你说对了!“宝贝”就是我们的学习用具,它是我们学习的帮手、伙伴,没有它们,我们就没办法学习了。所以,我们把这些学习用品叫做“宝贝”。再读一读这一句吧! 谁来读一读第二句?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你真会读书!第二句话告诉我们书包里有哪些“宝贝”。 “课”是我们要认识的新字,左右结构。上课要用语言来交流,所以是“言字旁”。读一读这个字。

江苏初中信息技术上册(123单元)教案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第1单元第1节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创新与行为: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方法: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想到了什么。 ●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一: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填表。 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根据颜色、气味等各种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如何获取信息呢? 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教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摄像机、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正因为如此,信息的来源很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很多,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体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如何科学地选择获取途径。 探究学习:假如我们想知道室外的气温,有多少种途径呢?它们各自的操作步骤又是什么?所获取的气温精确度如何?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 "兴趣是的老师。"这句话永远是教育的真理。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下面由我来为大家整理关于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1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以自己的美好心愿抒发与家乡的亲切之情。 2、二十年后都有大变化,如何表达自身的变化、家乡的变化,自己的心愿是否实现,让学生抒发现在对家乡的心愿,具体描述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于“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的内容。(诗词、歌曲、故事等等)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 ㈠高谈阔论说家乡 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 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1)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街道——商唱—广唱—公园——河流——家及家人 (2)二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 (3)二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 3 小组交流 在小组中述说家乡的现状,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如:家乡的建筑、家乡的店铺、家乡的风景区、家乡的道路、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小学、家乡的小吃…… 点击关键词(幻灯):建筑、店铺、道路、景区、特产、小学、小吃 ㈡时空飞跃变大人 提示20年以后的年龄、就业、家庭情况 1、说一说长大以后自己的模样 自我介绍“20年后的我”或间接转述“20年后的你”,比一比想象力 2、谈一谈阔别已久的家乡 重返家乡的总体印象:变化今非昔比 集体描述家乡的变化,动笔写各种各样的变化。注重于学法的指导,介绍变化。 ⑴以全概貌:按行程(立足点)顺序逐一介绍各种各样事物的变化,可以画简笔画,标出故乡各点的变化(公园、养老院、景区、社区、小学……),重点突出“购物街”的热闹与繁荣——小吃店、咖啡厅、茶馆、娱乐城、超市、汽车生活馆、照相馆、理发店、健身俱乐部…… (学法指导:以画助作) ⑵以点说面:重点选取你最熟悉的一个地方,表现新农村的变化。(板书) 学校新:校园的变化、老师的变化 小河清:环保、池塘 水果多:漫山遍野 (学法指导:以歌助作,播放能引起童年回忆的歌,如《童年》、《故乡的云》、《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3.提出习作要求

2020最新〖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目录 一、教材分析 (3)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3)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3) 二、学情探究 (4)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4) (一)识字与写字 (4) (二)阅读 (4) (三)习作 (5) (四)口语交际 (5) 四、单元导读分析 (5) 五、教学措施 (6) 六、培优补差 (7) 七、教学进度 (8) 第一单元 (9) 1北京的春天 (9) 2腊八粥 (15) 3古诗三首 (21) 4藏戏 (30) 语文园地一 (33) 第一单元习作 (36) 家乡的风格 (36)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语文全册教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季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和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17篇,其中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 这六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2-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导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1课《北京的春节》、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2课《为人民服务》、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三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五单元,主题分别是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习作”是除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外,其他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家乡的风俗、写作品梗概、让真情自然流露、心愿、插上科学的翅膀飞:除了这5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第一次是《腊八粥》一课后,让学生照样子写-种最喜欢的食物;第二次是在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个观点。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五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一、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主要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 )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23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23教案(附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23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幼儿学会用手指出示数字1、2、3,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 识数字123教案吧。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 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出示数字1、2、3。 3、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 4、让幼儿懂得比3少的还有1、2。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 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教学过程:

1、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 2、3。 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随风飘,5像秤钩来秤菜,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藤上吊,9像勺子来盛汤,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幼儿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像、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说出大数字宝宝1、2、3,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敏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幼儿解放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来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例外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回强对字形的感知认识)。

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案例 设计思路:小学高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教学步骤: 片段1: 师:(布黑板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 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而且用了排

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课题) (评论:导入直接入题,既节省时间,让学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对一般的陈述句和排比句进行了比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处。) 片段2: 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大黑板展示句子) 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 ;希望是;希望是…… 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 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评论:用学生熟悉的春天的景物作为此排比句的原材料,

小学体育优质课教案

(水平三)《蹲踞式起跑》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师简介: XXX小学教师XXX,毕业于XX体校,现任课年级三年级。 二、学情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接收能力的情况而定。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平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内容: 1)蹲踞式起跑2)游戏:耐力接力 六、教学组织与教法: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方法 3、练习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平等、高效的学、练平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运动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七、教学流程: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教案模板范文.docx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 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 的(1只猫,2只兔,3只鸡)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 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方法同上) (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 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 认出1、2、3 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 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五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作文材料: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懂得了??请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分析材料: 分析材料可知,这要求写一篇记叙文——从生活中选取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写,并体会从中懂得的道理。先要明确体裁,再考虑选材问题,然后是怎么写,从哪里着手,如何立意等。 一、教学目标: 1、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掌握写记叙文的一般方法; 2、掌握记叙文中人物、事件描写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独立完成一篇与此材料相关的作文; 4、让学生从成长、生活中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记叙文中人物、事件描写的写作技巧,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2、体会作文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从这次作文中加深对某一生活道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1、联系生活法——从生活中取材 2、xx共同探讨,归纳总结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公益广告的视频——《妈妈洗脚》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1.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3.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时间线、地点转换线;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5.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6.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7.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二)、导入:1、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懂得了??生活是我们的另一位老师,它教给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有时候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却蕴含了无穷的哲理和人生意蕴。在你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又从其中懂得了哪些生活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你成长中收获的生活道理,只要大家认真和老师一起分析,用心想,用心写,你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作家。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公益广告的视频,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都想到了什么。 2、播放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三)、指导学生说话: 1、看完视频后大家有什么感想?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①、视频中讲的是什么事? ②、你对这个视频有什么看法?

小班数学教案:我们身上的123

小班数学课程计划:123我们的身体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生活中的数字. 2,通过各种游戏训练孩子的起跑,移动和大脑技能. 活动准备趣味练习 - 在图片中查找数字 活动程序 首先,游戏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孩子们一起拍手,转手,拿起他们的手. 2,手指游戏: 一只猴子在水边,看到鳄鱼被淹没,鳄鱼正在叮咬! 两只猴子在水边,看到鳄鱼被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了!咬! 三只猴子在水边,看到鳄鱼被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了!咬!咬! vChildren伸展手指时做的动作. 第二,寻找123 老师:1,2,3,这些数字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我们的玩具中,我们不仅要阅读,

并知道数量,并逐步学会写数字. 2.孩子的数量,老师出示卡 (1)指导孩子有几个鼻子的数量?多少个嘴巴? 小孩说老师出示了数字卡1. (2)老师有多少只眼睛?几只耳朵? 小孩说老师在旁边显示数字卡2. (3)指导课堂上的孩子数量?教室里有多少盏灯? 小孩说老师出示了数字卡3. 3.让孩子们注意到三个数字1,2和3的长度不一样.我们来谈谈他们各自的特点. 老师:1像小棍子; 2像小鸭子; 3喜欢耳朵. 老师:老师给你带了很多水果宝宝,送给你,喜欢吗? 老师说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孩子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到相应的数字之下; 而是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 v被正确发布,一朵红色的小花被给予奖励. 5,有趣的练习 在图片中寻找1 2 3 第三,事件结束了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跳着数字舞.一个孩子触地,两个孩子转过身,三个孩子转过身来. 2.孩子们回家后,计算你家里的东西数量,以及哪些东西有2个,明天告诉老师和孩子,好吗?

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

五年级作文教案 写《一件让我感动的事》 桐城市嬉子湖曹岗小学孙乐天 教学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课前准备: 1、“洗脚”公益广告片段的课件。 2、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图。 3、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4、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播放电视广告。师: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看了这则公益广告,

你有什么感受? 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 3、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许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6、了听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7、出示刘翔的图片。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8、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指名说话,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23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23教案 (附教学反思)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23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数字123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方法同上) (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 (评析: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开始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给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来说一说,充分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 四、幼儿分组操作。 1.第一、二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教师:请小朋友把数卡按顺序插在分类盒上,再给数卡送小玩具,数字是几就送几个小玩具。 2.第三组,看数字摆积木。

五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训练一: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 口语交际 教学目的 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大中华》。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二、出谋划策,建立联系 1.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 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 5.学生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 三、集思广益,开展活动 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情况介绍联谊活动网上交流…… (2)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蕴涵着同学们的想法和思想。但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其可行性,请你就自己活动设计的可行性方面来谈一谈。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交流。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习作 习作要求: 1.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在信中,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2.写完后要读一读,改一改,学会正确书写信封,把信寄出去。 习作目的: 1.通过书信练习,和远方的小学生建立联系,并通过书信来交流“手拉手”的想法,以达到活动的目的,即增进彼此的了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2.在写书信时,要真诚地介绍自己的情况,让对方了解你,接受你,所写的活动想法、建议,要尽量考虑到对方的情况,以便于活动的开展。 3.这封信要寄出去,一定要写清楚收信人的地址、姓名、邮政编码,注意格式正确。 课时安排:指导两课时,范文,讲评两课时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23》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23》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 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出示数字1、2、3。 3、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懂得比3少的还有1、2。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 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教学过程: 1、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 2、3。 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随风飘,5像秤钩来秤菜,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藤上吊,9像勺子来盛汤,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幼儿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像、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说出大数字宝宝1、2、3,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来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回强对字形的感知认识)。

五年级作文教学案例

五年级作文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案例] 设计思路: 小学高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教学步骤: 片段1: 师:(小黑板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而陈述句是 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课题) 片段2: 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 希望是??

希望是?? 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 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片段3: 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学生归纳出: 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片段4:

小学体育课教案快速跑与游戏

水平二(四年级)《快速跑与游戏》教学设计 厦门市翔安区曾厝小学杨清潘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动中思、动中健、动中乐”为主题,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根本。教学中以围绕鞋盒为主线,采用多种练习形式和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玩中学、学中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力求一物多用。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及器材本身的安全、环保因素,有机渗透新课标理念,融《两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力争在“快速跑”教学过程中展现一堂平实而富有生活化的体育课。 二、教材、学情分析 主教材快速跑是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教材,是跑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向日常生活迁移的重要准备,是“跑”类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省《小学生体育学习》中首推的活动形式,所以学练该内容非常重要。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体能较好、且活泼好动,但参与运动凭兴致,有时显得鲁莽;少数学生因肥胖或体质单薄,基本活动能力较差,灵活、协调性也不好。而四年级学生毕竟有一定的体育技能储备,他们不会满足于简单的跑的组织和活动形式。所以,本课将从安全教育入手,突出游戏与比赛性,积极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快速奔跑的技能水平。 三、教学目标 1、在快速跑中认识和掌握快速跑的基本动作要领,体会快速跑教学中带来的激情与乐趣。 2、学生能在练习中体现出灵巧与全身协调,发展速度、耐力、下肢力量等体能; 3、能在同伴的鼓励下在小组团结协作中克服困难、拼搏争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 2、教学难点:探究新的快速跑练习方法; 五、教学流程 (一)热身部分: 1、学习报数,并介绍“12”报数、“123”报数、“1234”报数……,随机报数举手; 2、游戏:报数跑

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五四制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套教案

我上学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自豪。 2.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3.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同学和老师,参观校园,熟悉教室,从幼儿园的学习状态向小学生的角色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教学难点: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把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教给学生,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初步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自我介绍。 1.静听上课铃声,养成良好预备习惯。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再过一分钟,我们就会听到上课铃声了,让我们静静地等待吧。(孩子们静静地倾听) 铃声响过,师:这就是上课铃声,多响亮呀,它告诉我们:上课啦,上课啦,小朋友们坐好啦!身子快挺直,小手快放好,眼睛看前方,小嘴不吵闹。(师示范,表扬做得好的孩子) 2.通过识字、复习汉语拼音,进行教师的自我介绍。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一笔一划写老师名字)小朋友,这就是汉字,读什么呢?知道老师名字的小朋友举手,都知道啦?真了不起!不过在我们中国,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我们不能直接喊长辈的名字,老师也是你们的这个长辈,你们平时应该怎么和我打招呼呢?真是个懂礼貌

的好孩子!(师生互相打招呼) 3.展示特长,留下印象。 师: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平时也有很多爱好呢,请小朋友来猜猜看,老师喜欢什么? 在黑板上简单画符号:例如书(爱看书,说说自己看书的故事)音符(喜欢音乐)爬山两个小朋友的简笔画。 二、熟悉校园,班级,激起学生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1.歌曲引线,让学生体验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小朋友们的歌声里充满了快乐,你们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是呀,我们现在已经从幼儿园毕业了,上小学啦,我们有一个新的称呼,叫——小学生。开心吗?老师祝贺你们!(很庄重很认真地)成为一名小学生,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会写字,会看书,会许多许多本领,多了不起!谁来神气地说说这句话:我是小学生!(你来说,多自信的小学生!我真喜欢这位小学生!)一起说说。 2.知道学校名称、班级名称以及所在位置。 师:小朋友,我们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呀?(出示学校图片,教师讲解:位置,功能)我们是几年级几班呢?我们的教室在哪儿? 三、上下课基本规则训练。 1.学习《上下课》儿歌。 上课:铃声响,进课堂。学习用品摆桌上, 身体坐正看前方,比一比,谁最棒。 下课:下课铃声响,小手忙一忙,学习用品左上方,椅子桌下藏, 地面一扫光,快快乐乐出课堂。 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上下课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 2.解读儿歌要求,细化上下课的规范。 下课铃响,及时上厕所,课间不在走廊里追逐打闹,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书本文具摆在什么位置,上课怎么站立和老师打招呼,举手发言姿势、下课和老师再见等方面的要求。 四、总结 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是小学生啦,我们的学校非常漂亮,有美丽的花坛,干净的操场,宽敞的教室,还有可亲的老师,可爱的小朋友,喜欢我们这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