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倾听”让数学课更高效

“倾听”让数学课更高效

“倾听”让数学课更高效
“倾听”让数学课更高效

“倾听”让数学课更高效

现代教育教学提倡“减负增效”,负担减少容易,如何增效却困惑着每个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增效就是向40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效率,在我们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听课效率。学生高效率地听,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学会倾听,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过程,倾听的首要因素是注意力集中。倾听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克服自我中心;(2)克服自以为是,不要总想占主导地位;(3)尊重对方;(4)不要激动,不要匆忙下结论,不要急于评价对方的观点,不要急切地表达建议,不要因为与对方不同的见解而产生激烈的争执。要仔细地听对方说些什么,不要把精力放在思考怎样反驳对方所说的某一个具体的小的观点上;(5)注重一些细节,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走神,不必介意别人讲话的特点。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提高听课效率呢?

一、从听数入手。学着倾听

数学没有语文等学科来得形象生动,同时小学阶段的数学并不是很复杂,导致学生很容易忽视听课,认为只要会做题就可以了。如低年级学习计算时,很多学生早就会算,“早会”产生了不听现象,而忽视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不断地在训练思维、锻炼思维,学习数学的方法。低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

听语言的能力,但是对抽象化的数学听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往往容易听错数。为此,在低年级的数学课中,从简单的听数开始训练。如在低年级认识数时,开展快速听写数的练习,教师报数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要求学生听得准、快,写得也准、快。这样的训练能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倾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听得准,反应及时,让学生学着倾听,自然而然做到注意力集中,冷静地听,动作迅速到位。形成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全神贯注地听课,具备良好的听课素养。

从听数人手,在计算教学中长期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让学生不断学着倾听。如在数学课中适当加入听写算式,再计算的练习或听算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形式在刚开始时费时,但时间一长,学生听的能力有了区别。原因在于在听算的过程中,学生的耳、脑、眼、手四者结合,这不正是教育中倡导的“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吗”?而看练习纸做题没有发挥耳的功能。

在低年级的起始教学中,从听数人手,以让学生听写数、听算、听题列式等多种练习形式,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课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对数敏感,具备最基本的“数感”,让学生听得专注、听得准、听得快,这是学会倾听的第一步,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和基础。

二、勤抓听句,学会倾听

每一个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请一位学生复述老师刚才布置的任务,往往有学生会复述错,甚至复述的意思和

老师所说的意思截然相反。究其原因,不是不听,而是听错了要求。如在学习“确定位置”这一节内容时,问学生“孔雀园在猴岛的什么位置?”学生却回答“猴岛在孔雀园的……”在这一简单的事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听句理解能力并不强,而这一点学生本身是忽视的,而对于数学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会导致学习“粗心”、做事“粗心”。

“学数学使人精密”。数学是一门非常精密、细致的学科,容不得半点差错。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以一些数学特有的训练内容、形式,让学生准确理解句子,作出正确的反应。如在低年级认识图形时,有意识地增加这样的练习“在长方形中画一个三角形”等,而不是单一的画一个图形。又如在中年级认识一些图形时,开展听要求画图的课堂练习,”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把长方形的长增加1厘米得到新的长方形”等。结合抽象的图形,以口述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仔细辨别是什么图形,区分图形的位置、大小、变化等;强化训练听句辨别的能力、强化听觉、强化思维,对学生大脑来说这是—个高强度的运动。在这些训练过程中,学生必须边听边思索,明确倾听不仅仅是听,更重要的是还要思考,理解听到的内容,内化知识。边听边思考,这是学会倾听的第二步,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当然在数学课中还可以像其他学科一样,加入复述的练习,复述教师的语句,复述同学的发言。在复述的过程中对同学的发言产生想法,学着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发表意见,让课堂更精彩。

三、消除心理障碍。乐于倾听

做小动作、走神,这是干扰倾听的又一个主要因素。在加强课堂常规训练的同时,不断地调节课堂教学,完善教学方法、手段,让数学课更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学习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场景、游戏等。如在学习《角的分类》时,设计“猜一猜”的游戏,遮住三角形的一个角,让学生猜测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简单又容易操作,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来。

学生对教师的成见也是干扰倾听的一个因素。个性化的教育,个性化的学生。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主见也越来越多,对于教师也有着自己的、评价。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偏见,讨厌某位老师。“信其师,听其言”,树立威信不是让学生对教师畏惧,畏惧会导致学生只听不思、不敢思考,这和倾听是背道而驰的。树立威信,是要让学生觉得教师讲的话是值得一信的。树立威信,不仅体现在教师处理问题的公平、公正中,也建立在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中。教师的知识是丰富的,教师传授的方法是有效、简洁明了的,学生就会信服。这些都显示在每一堂课中,隐含在每一道题的讲解中。如在学习放大、缩小图形中,解决放大、缩小平行四边形斜边这一难点时,引导学生在原图的基础上,找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放大、缩小,让学生再次明确放大、缩小的是边的长短,但角的大小不变。用这一简洁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更加佩服教师。长此以往,学生就信其师,乐于倾听。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的能力,紧紧抓

住学生倾听这一环节,从简单地听人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训练学生的听力,提高听的能力,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听得准、听得快,做到边听边思考,让课堂更集中、更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让“笨鸟”也高飞

郝敏婉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职责,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相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班内出现了“学困生”,作为老师肯定会非常自责,把学生的落后看成是自己的失责,自然会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帮助“学困生”呢?

一、注重课堂教学效率

“上课能像考试一样紧张”,也就是要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都要快,人的潜能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时间都是40分钟,为什么有的教师不留课后作业或作业很少,而学生的成绩却很好?有的老师每天都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而学生成绩还不好?根本的区别

就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紧张起来,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只能课上损失课下补,校内损失校外补,于是作业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学生还要参加各种校外文化补习班,补的还是书本上的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紧张起来,把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课下就可以少

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反思型教师的转变,从牺牲性的付出向不断地创造性的提升转变,把研究和反思作为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生活方式,通过自由而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刻反省,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精选练习资料

课堂时间很有限,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个课堂练习。形式也不拘一格:口头表达,书面练习均可。学生课余用英语的时候不多,所以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口、动手、动脑。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但适当的题型练习,定期的检测,考前的适应性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对题型进行筛选、归类,检测要及时,反馈信息要迅速,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及时查漏补缺。有一位中学教师说过,要想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教师首先要在题海里畅游,教师要从成千上万道练习题里精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让学生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吃透教材,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有所侧重,有所针对地给学生编题,这样自编的练习题才有代表性、典型性。

三、帮助“学困生”体验成功

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品质的“我行”的教育。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人们往往认为“失

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只有在经历了一定的挫折和失败之后;才能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才能够发奋努力、刻苦学习,适度的挫折和失败对学生的发展是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频繁的学业失败,将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导致他们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甚至导致逃学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特别帮助“学困生”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功和进步,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成功的学习体验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那么,我们怎么帮助“学困生”体验成功,使学生在具有成功体验的基础来促进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呢?

1 让每个学生相信“我能行”

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帮助他们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学困生”普遍自信心差,学习积极性差。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必须要经常鼓励“学困生”,把他们自己看作是一个学’习者和一个能学习的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是生而有之的,也不是独自积累的结果,他是在成长的环境中形成的,往往是透过周围的“重要他人”——家长、老师的反映,既而形成一种意识。家长、老师认为他是有用的,他就很自然的认为自己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我能行,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反之,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如老师说“你真笨”,一开始他可能会反驳,以后老师再说他笨,他就不反驳了,甚至也开始相信自己笨。因此,教师要激励评价学生,不要用语言伤害学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细心观

察“学困生”,分析他们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以闪光点为突破口,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意识,让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2 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通过学习和考试来淘汰一部分不适合学习英语的人,而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英语语言素养。因此,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考虑到基础差的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水平,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觉得一堂课下来有所收获。

总之,产生英语“学困生”现象的因素是复杂的,涉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和课堂教学艺术等多方面。因此,作为英语教师,针对英语“学困生”要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就一定可以增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气馁,积极面对困难,不断进取,最终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搭建爱的桥梁,做片幸福的绿叶

韩琼荣

“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五分钟时间,我们邀请您到教室去坐会儿”,几个女孩来到我的办公桌前故作神秘地说。刚刚上完课的我

拖着满身的疲惫真是想坐下来喝口水,休息一下。可是看着天真可爱的小脸蛋儿,我又站了起来。“什么事呀?”“去了您就知道了。”我被孩子们簇拥着向班级走去,教室的门虚掩着,孩子们都在班里忙着什么?一脚踏入教室“起立,老师生日快乐!我们爱你!”“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悠扬的歌声在班中响起,几个平时极其调皮的男生端着蛋糕送到我的面前……顷刻间,,我被从没来过的幸福感紧紧包围,泪水夺眶而出。我迅速掩饰住泪花“孩子们老师谢谢你们,老师更爱你们,老师真幸福!”

其实那天并不是我的生日,记得有一次学生问我的生日,我怕他们想着给老师过生日搞什么活动,所以说早过了。在一次无意的谈话中孩子们从英语老师那里知道了我的生日。孩子们非说要好好给老师补个生日,让我好说歹说压下来了,可没想到我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竟然还记着。

回想一年前我刚接他们的时候由于是刚分的班,他们对我是相当的排斥,其中班中一个女孩三番五次地央求我把她调到原来的班级,在一次家长会上她的家长还找到我。当时感觉自己相当失败,连个孩子都留不住,真想让她走算了,可转念一想要是开了这个口子,其他学生都要走这可了得?于是静下心来仔细琢磨起来,在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对老师有依赖的心理,况且原来的班主任连续教了他们三年,这种感情是可以理解的。为了让他们能迅速转变观念,在作文课上我让他们写了一篇文章《我和我的老师》孩子们有的表达了对以前班主任的思念,有的写下了对现在班主任的希望,

有的写下了对同学的不舍。在讲评课上我深情的讲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讲到了我的老师,讲到了让他们如何去学会适应。在娓娓道来的谈话中我看到了孩子们信任的泪花。事后那个女孩找到我深情地说了声对不起,并且保证以后再也不那样了,晚上她的妈妈打来电话感谢我让她的女儿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我梦见了可爱的四二班的孩子们,梦见了他们正围着我幸福地微笑,此刻觉得做老师真是幸福。

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渐渐地感觉自己一下子成了一个拥有多重幸福的人,一边教学、一边学习,又能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一起,真是其乐无穷。只要我们寻找发现,用心沟通,我想我们都会是五彩花朵下最幸福的绿叶!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肖家小学)让学生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人

孙苏北

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这样一个新的理念_新的学习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主学习教学法,具体说就是在美术教学中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自主教学中,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不可一手包办。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使参与面更宽、参与的程度更高。

我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摸索与实践着自主教学方式,下面谈的都是在此过程中我的点滴感受。

一、引导学生克服惰性,在绘画中表现自主性

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绘画中存在惰性。比如:过于胆怯,不敢动笔;反复画概念化的简笔画形象;潦草几笔就完成,毫无耐心,画面空洞没有内容……学生有了惰性,美术课堂上哪有自主性可言?因此,克服学生绘画中的惰性,尤其重要。

二、学会赏识。在评价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评价是一种很好的反馈信息、及时提高方式。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都是教师一人说了算,从成人的角度,或是从教师自己的喜好出发,去评价学生作品。给学生的评价也就是“优秀”“良好”“及格”,等,学生没有发言权。好在哪,不好在哪,学生自己根本得不到反馈,何谈日后的改正和提高?

三、重视差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一般来说,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绘画、手工制作可以在同一堂课中进行。其中,绘画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材料:难度高一点的有水彩、水粉、水墨等;难度低一点的有水彩笔、蜡笔、油画棒等,由学生自己选择。

为了优化自主教学,我努力学习教学策略,发现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各位—起分享:

1 “画—教—画”策略

适用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单元。“试画”过程,让教师更了解学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的目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们都竖起耳朵、睁大眼睛,课堂氛围融洽。由“先画”到“再画”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绘画热情,增强绘画信心。

2 “先拆后做”策略

老师的手工示范作品学生总是喜欢摸一摸、看一看。“拆”也要“会拆”,要注意拆的次序和方法。要完好无损的拆下来有一些难度,这就需要学生钻研。通过先拆后做,学生学会了手工制作的方法,“拆”是“做”的手段、“做”是“拆”的目的。“做”不是临摹而是设计,需要学生用拆的知识来设计出新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

为了基础教育灿烂的明天,我们都应该潜心探索,大胆实践。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实验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

中的渗透

邱柏杰

摘要:小学语文课本中体现爱国主义主题思想的文章有很多,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

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词:爱国主义思想;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一、引言

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特性,在课堂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老师努力做到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明确爱国主义的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语文课堂上以及通过各种语文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笔者总结如下:

1.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的范围很广泛,既包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的教育,也包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成就的教育,还包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宽泛性,从不同的视角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单纯的对学生讲述爱国主义理论显得枯燥无味,所以,老师要善于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的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譬如,在记叙文的讲述中,教师要紧紧抓住人物形象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以及《黄继光》等课文里典型的人物形象来对学生进行热爱革命英雄的教育;通过《王二小》《刘胡兰》等课文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保卫祖国、热爱祖国的教育。在说明文的讲述中一定要抓住所要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通过《万里长城》《赵州桥》《台湾日月潭》等课的学习,向学生讲述祖国的地大物博,山河的秀丽壮

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各种语文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各种语文训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会不自觉的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课文朗诵会、演讲会以及作文大赛等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久而久之,爱国主义教育便会在学生的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三、结语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密切相关,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到将语文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民主小学)让“快乐之花”在课堂上盛开

焦金生

一堂课,如果教师全身心投入,灵活驾驭教材,信心十足,具有明确的教学方向,不断提升教学层次和水平,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平和的心境来面对教师,那么整节课都令人感到轻松、愉悦和舒畅。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内容,下课了还意犹未尽,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这样的课堂我认为就是高效的课堂。自踏上三尺讲台以来,我就为之努力,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启发激趣,快乐高效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泼的成分。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学习,于是他们就把听课当成一种享受,兴趣盎然、眉飞色舞,课堂就变为了学习的乐园。为了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在语文课上我经常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将文字变成图画,在心中把图画染上色彩,让画面变得鲜艳美丽,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涌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欣赏到美丽娇艳的鲜花,从而体会到儿子对父亲的爱。教第四段时,我配上了音乐,抑扬顿挫地进行范读。在我激情朗读时,让学生闭上眼睛,进入想象状态,一边听—边想象看到的景色。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二、直奔主题,质疑交流

司空见惯的教学一般都是平铺直叙,按照课文的内容从头讲到尾。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疲倦、无味,课堂如一潭死水。为了让池塘泛起波浪,在语文教学时,可以找准切入点,让学生自己提问,直奔主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状态,从而解决问题,找到答案。接着教师就引导他们进入情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及时点拨,达到预期效果。我在教《艾滋病小斗士》这篇课文时,首先从文章的题目人手,让学生理解什么叫“斗士”,先对文中主人公的品质精神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找到

了切入点,接着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吗?”由于课前的预习,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抢着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们都知道艾滋病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有的学生预习得很充分,知道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还有的拿出了打印好的图片,这时我适时地播放了一段有关艾滋病的视频资料,学生们对艾滋病的可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断地发出惊讶声。然后直奔主题:艾滋病这样可怕,读了课题,你迫切想知道什么?同学们的答案是一致的:我们想知道恩科西是怎样与艾滋病作顽强斗争的?求知的火焰被点燃了。最后学生们感悟出“热爱生命、坦然面对、顽强斗争、关心他人、梦想未来”几点。

三、先学后教,善于引导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育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而教师只是促使其转化的引导者。“先学后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有法,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放矢,逐层引导把学生领入学习情境之中。首先提出自学要求,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注重给学生学习知识能力与方法的指导。交流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这样对问题的解决

更有效、印象更深刻、感悟更真切。在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信中写所揭示的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时学生难以理解。教学这一段时,口述目标后先让学生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自读感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写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和感悟后,我发现同学们对第二个“美好的东西”理解不到位,而这又偏偏是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关键。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父亲希望儿子不论在什么地方给人留下的都是鲜花呢、那又会是什么呢?从而理解第二个“美好的东西”的深刻含义。然后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情境艺术的引语,指导朗读这意味深长的信,再进一步激励学生积累其中的名言为座右铭,切实铭记、体悟“奉献、给予是快乐的”“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的道理。于是学生交流生活中要怎样去做,从身边的事、从至爱亲情做起,感受人世间真挚的“爱”自艺术、“给”的艺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苗圃小学)假如他是我的孩子

李勤

美国的一所学校倡导这样一句话:“假如他是我的孩子”。这不仅是一句口号,它浓缩的是一种真诚、真情和真爱。我国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的人是人,爱别人的孩子的人是神,因为别人的孩子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要做到从心底里去爱他们,那真是很不容易的。而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这样。可是我们部分教师会情不自禁爱好学生、优秀学生,对于调皮捣蛋、学习不好的后

进生却是想说爱他不容易啊!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以爱心抚慰心灵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搭配,要求互相帮助;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本学期,我捡了一个“宝”xx,上届六年级的“第一名”(倒数第一),因为他出车祸,所以留了级。对于他,我早有耳闻,所有后进生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他都有!他到我班后,我首先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产生一种改变自我,为自己正名,为老师、为父母争光的想法。接下来;我一点一滴的鼓励、关怀。xx一点点的改变、进步。现在,老师们都说他变了个样! 二、以诚心赢得信任

与好学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风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指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试着吸收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克服处身不良的行为

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比如xxx,我让他负责收缴零食,他做得十分有劲,班上再也没有了吃零食的现象。实践证明,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深知: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德州镇果园小学)让孩子们畅

所欲言

陈惠英

相信教过高年级语文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讲台上老师讲得眉飞色舞、激情飞扬,讲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神情茫然。一旦老师提问,一副躲闪不及的样子,纷纷低下头,眼睛不再抬起。除了几个老师的“得意门生”在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就再也听不到其他孩子的声音了……大部分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

一、不积极发言的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的观察分析及与高年级学生的深入交谈,发现他们不爱发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年级学生开始步入青春期,存在一定的害羞心理。

同学对话语权的垄断。假如其他同学很难得到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其他学生就会觉得课堂不关自己的事,失去了发言的积极性,便习惯于当听众了。为了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如果问题比较简单,例如朗读或理解新词、复习背诵、概括段落意思等不需要有太强的语言组织能力的问题,可以选择班里学习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当学生回答不出时,通过暗示,把学生往正确答案的方向引导,或者告诉学生初步的答案,让学生接着思考,并把问题回答完整;对于有些比较麻烦、有一定难度、要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的问题,可以选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合理选择学生来发言,就可以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从学会倾听开始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从学会倾听开始 倾听是数学课堂不可缺失的习惯培养 课堂现状教学片断呈现 镜头一: 教学《统计》 教师:?苹果、香蕉、西瓜、梨这四种水果当中,你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学生1:?我最喜欢吃香蕉、西瓜。? 学生2:?我四种都喜欢。? 学生3:?我最喜欢吃桔子。? 学生4:?我最喜欢吃草莓。? …… 镜头二: 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师:关于除法,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我!我!老师,我!?,大部分学生抢着想说自己的看法。 请了其中的一位发言时,其他学生—— 有的转移阵地,和四周同学说自己的看法;有的干脆自言自语,声音甚至盖过发言的学生;有的因为没被叫到而大声叹息、没了神气或趴在桌上;有的则事不关已,一心一意地与铅笔、橡皮?对话?…… 发言完毕,教师说:?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奖你一个‘聪明一休’!?一时,?刷?,所有的学生都端坐如钟。 教师又问:?刚才的小朋友说了什么??或者?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的有,和前面学生看法基本一致的有,讲了半天也听不懂他到底讲了什么的有,一脸无辜、不知所云的也有…… 类似于这样的现象,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是十分多见的:大部分学生有“说”热情却没有“听”的耐心,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受不得不被叫到的“打击”;一部分学生看似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实则早已思绪飞扬,注意力完全不在课堂上,同学教师所说的话更是“过耳云烟”;另一部分学生,则完全是“与世隔绝”型,你说你的,我忙我的……种种情况表明,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并养成倾听的习惯是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 有一位深圳的特级教师曾说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从倾听开始”。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当作一个重要目标,也惟有引领学生学会倾听并养成习惯,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使课堂交流焕发异彩,才能让探究变得有深度和广度,从而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最终促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并逐步养成一种自发的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课堂习惯呢? 一、让学生认真的倾听从提高自身修养做起。 学生不能认真倾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课的内容、形式或同学的回答不感兴趣或者表现欲太强,只注重自己的表现,而不去理会其他同学的发言。我们

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让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东坝小学李长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而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抓住课堂有价值的错,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的存在,更要善于利用错误、挖掘错误、善待错误、评赏错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发挥错误的价值,将使课堂因差错而精彩。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使数学教学更精彩呢? 一、正视错误,包容学生“课堂出错”。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错误,才使我们的教学环节更精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很可能是一种模仿,可错误绝对是一种经历,并且真实而自然。它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作为教师要认可学生的错误,也允许学生出错,错误出现后,关键在于要让学生意识到错误,找到原因,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有时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下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因此,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否定”!教学中,我们这样告诉学生:“课堂是你出错

的地方,不管是多么简单幼稚的问题,只要你敢提出来,就是好样的!”给学生制造一张营造宽松气氛,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保险单”。在课堂上我们有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再想;不同意见的允许随时争论……这张“保险单”使广大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师生间有了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 二、善待“错误”,让错误放出光彩。 滴水不漏、难容错误的传统课堂,让我们只能仰视,感受更多的无奈。课改的今天,我们不妨以一颗平常之心来重新审视课堂,把它视作师生逐步认识错误,利用错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1、关注错误,创造生成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没有必要早早向学生透露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而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寻求解题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如在教学《化简比》后,出示2/7:2/9,要求学生化简。一个学生板演出

数学课上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的方法

数学课上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的方法 宁陕县江口小学:李红侠摘要: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上的几种表现;二、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的方法和途径。总之,倾听习惯的培养需要坚持不懈,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锤练教学语言,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听促思,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 从教以来,我发现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老师讲过、甚至强调过很多遍的事情,还有学生好像一遍也没听过一样。讲课内容更是很多学生根本没印象,导致学习质量,成绩很不理想。通过与成绩优异的学生比较,分析原因,我发现这部分学生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就暗下决心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学会倾听”也是新课标中对低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对学生进行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以学习内容为载体,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培养,是我们低年级任课老师一项任务。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上的几种表现 1.不少孩子幼儿园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所以刚入小学课堂上一些

简单的知识对这些孩子没有吸引力。于是,课堂上一张饭卡、一截铅笔头或者一片纸屑、一块橡皮,胸前的红领巾都会使他们玩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或者东张西望,或者和别的小朋友偷偷地玩耍等,这些都是孩子没有认真倾听的表现。 2.还有的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而“假”听,不时对老师察言观色,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老师叫他的名字,甚至都没反应。 3.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啃咬手指”。这既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是孩子产生倾听障碍的表现。 4.在低年级课堂上,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一提问,甚至问题还未说完,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甚至大声嚷嚷,“我来,我来”,一回答,答非所问,没有叫到的就“哎哟”一声失望地放下手,也不听别人怎么回答。 5.儿童的记忆力虽然强,但他们遗忘的也很快,因为他们都是无意记忆,所以常常说小孩子“左耳进,右耳出”。 6.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的小孩子都比较少,他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子们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表现欲望强,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的问题。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 二、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以上现象,通过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收效不错,现总结如下:

倾听创造精彩的数学课堂

倾听创造精彩的数学课堂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这样的倾听就是真正地倾听,才能铸成真正地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标签:倾听;数学课堂;精彩 有人说,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也有人说,课堂因“对话”而精彩;而我却认为,“倾听”也能为课堂添彩。 一、善于倾听,是教师走进心灵的教育 作为一个倾听者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 (一)倾听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体现 教师真诚地倾听,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价值得到肯定,即使教师没给学生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耐心的倾听,就会让学生感受可贵的心灵满足,它的意义要远远超过仅仅给了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从更深层次上看,它带给了学生人格的尊严,点燃的是思维的火炬,铸就的是价值与信念的追求。 (二)倾听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发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无论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教师都应耐心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教师用“不着急,慢慢说”“你再想想”等鼓励的话语激发学生战胜挫折的决心,这样也能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用倾听的心态投入到学生的探究中去,在學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再有的放矢地总结指导,才会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事数学发言的思维活动。 (三)倾听后给予学生及时恰当地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学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因而及时恰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加辨析,盲目鼓励,刻意回避,完全无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回答的准确,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学生回答的有欠缺,教师也要及时加以补充,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哪里说得不好,以求下次改正。 二、学会倾听,让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

小学数学课堂精彩的引入语

小学数学精彩的引入语 1、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2、你已经知道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3、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装在中间吗?学完了这一课,你们就会明白的。 4、大家都知道,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谁善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如果老师不直接告诉你年龄,你能提供几条信息,使同学们从中推算出老师的年龄。 6、同学们,有一道题,贺老师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想明白,老师想请教一下同学们,愿意帮老师吗? 7、同学们,你们已经探索出了“9+几”的计算规律。关于“8+几”的运算规律,大部分同学肯定已经触类旁通了。来,谁想当回小老师,把你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同学们? 8、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好,贺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不过,得有一个条件,要边听故事边思考问题,做得到吗? 9、数据很有说服力,能说明问题,但不能从天而降,因此,需要我们去“收集和整理”。 10、同学们我们学校操场的东北角上有一棵大杨树,请同学们想一想,不锯倒这棵大树,你能知道它的直径吗?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同学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课后看谁最先准确的算出这棵大树的直径是多少?来告诉老师好不好? 11、一只蚂蚁在圆周上爬了一圈(出示投影),看到这幅情境,你想

提出什么问题吗?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学到那些知识? 12、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看,它已经一步一步的向我们走来了,“小朋友们好,我是机器人笨笨,今天,让我们跟你一块学习图形一课,好吗?”(电脑显示) 13、你想了解** 的什么知识?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太有价值了,正好抓住了知识的重点,这说明我们同学们都特别会学习,今天的课一定会因同学们的表现而精彩。 14、同学们,我们刚刚结束了第三单元新知识的学习,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当小主人,老师当听众,由你们把本单元知识系统整理一遍,你们说好吗? 15、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一幢幢的楼房,那你知道为什么楼房能够盖的又高又直吗?这可是个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16、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只要你随便说出一个分数来,老师就能知道它能否化成小数,你想不想把老师的这项本领学到手呀? 17、有两个角一个是蓝角,一个是红角,有一天两个角争吵起来,红角骄傲的对蓝角说:“我比你大”可蓝角不服气地说:“其实你并不比我大”,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到底怎么样呢?请小朋友们有三角板比比看: 18、我们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和分数,今天在数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位新成员,它和分数关系可好了,同学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19、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你已经过了多少个生日?小华今年13岁,可它才过了三个生日,同学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这一课后,

数学课堂学生倾听习惯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数学课堂学生倾听习惯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秦琴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讲、多说。这样,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 分析当前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堂倾听”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随心所欲。有的学生上课一点都不能集中注意力,从头到尾一刻不停,铅笔弄弄,橡皮玩玩,想站就站,想坐就坐,一有风吹就会草动,一节课不知在干什么。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另外的学生却在干别的事情,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有的课堂上小手林立,举手踊跃,“我——”“我——”声此起彼伏,站起来却一再重复别人的表达,甚至语无伦次、颠三倒四、答非所问。 2.缺乏耐心。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有的学生就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随意打断,急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搞的要说的说不了,要听的听不了;有的自己坐在下面自言自语,自我满足;有的唉声叹气,无精打采。 3.有形无实。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出一副专心听讲的样子: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对视他的眼神,告诉你他是走神的,所以当老师叫他回答时,他什么也说不上来。有时在课堂上看到有些学生是那么认真地在听,但一个转身当你问他刚才听到了什么时,他却回答你说不知道。这种听是用了耳朵,却没有用心和脑。当你布置了任务到验收任务时总有一些学生告诉你他忘记是什么任务或忘记完成任务了。 4.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只要学生做解题正确就可以了。几乎忽视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 面对这些问题,追根究底,从我们教师自身和学生本身两方面来寻找原因。 一、明确倾听的目的意义与要求,确立倾听意识。 首先根据我们班学生的特点我利用晨会课的时间给学生上了一堂有关尊重和被尊重的思想教育课。我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伴或他人的讲话,要尊重别人,做到有始有终,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述,作出评价。但是不少学生还是很难做到这一点。于是我找出班上最活跃的“因子”,让他们做“小老师”,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安排‘听众”先认真听,过不了多久,“听众”不安份起来,有交头接耳的,有左顾右盼的,有做小动作的,这时,发言者的神情往往由欣欣然变得讪讪然。教师见机让他们谈谈感受,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不安分曾给别人带来同样的尴尬,从而进行自我约束。这种交换角色体验的方法,收效颇为显著。

数学课堂因“你”而精彩

数学课堂因“你”而精彩 ——试论数学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 盐城市冈中小学王亮 内容提要: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当然,我们也要避免那种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等不规范的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把多媒体引入数学课堂,让它为课堂教学服务,有助于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这一理念。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很好地创设教学的情境,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播放了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米栏金牌的比赛录像,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适时进行珍惜时间和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思想教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自然生成,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本堂课的知识。再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将自行车、汽车等车轮换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形状,这些车子一路颠簸,很难前进。通过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什么车轮的形状都要是圆形的?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小学生都有好玩、好动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活动大多以兴趣和好奇为导向,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也大多在无意识下完成。因而我们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创造更多的直观教学的情境,使数学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抽象到直观,由静止到运动,这样才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唤起其有意注意,促使学生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愿学、乐学,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形成过程,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计算机辅助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动态演示、声音图像相结合等特点。而这些正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恰当地、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年级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这学期,我担任小学一年级数学,培养了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学会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要做到这点,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教师除了要上好课,还得眼观八方。课堂上要能用生动有趣语言和各种教具、学具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出学生想去学的兴趣。上课时还要时时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并能用最婉转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同时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当多数学生注意力都不太集中时,我采用做游戏或边说儿歌边做动作的形式调节班级气氛,例如:说儿歌有: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左手在哪里,我的左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右手在哪里,我的右手举起来。在说儿歌的同时,学生也知道了左右。把2至10的分成用做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两个学生互相做或学生和老师之间做)你拍一,我拍五,1和5组成6。你拍六,我拍三,6和3组成9。……让学生自我管束自己,效果很好。 二、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

数学课堂因学生“展示”而精彩

数学课堂因学生“展示”而精彩 数学思维的过程需要表达,数学思考的结果需要展现. “课堂展示”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只有敞开这扇大门,才会实现资源共享. 因而“展示”成了数学课堂中交流的重要方式,下文将结合我的数学课堂教学实例,对展示的层次与展示的作用作一个简单的归纳: 一、在关键处展示,展出通性通法,理解算理 比较适合中等生展示 展示实况: 此时我引导着孩子们观察与对比这两幅图有什么不 同?让他们感受到:线段由分到合的叠加实现了思维的积极升华. 同时孩子们在她们的展示中理解了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 展示真正让孩子们成为知识的探究者. 二、在困惑处展示,展出朴素认知,引发探究 比较适合学困生展示 问题呈现: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展示实况: 一名学困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将图展示于黑板. 因为线段1长度= 线段3长度= 线段8长度= 线段6长度;同样线段2 = 线段4 = 线段5 = 线段7. 所以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一样,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就是两邻边相乘. 学生明显受长方形面积计算负迁移的影响,产生了很朴素、真实的想法,正是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才会有“错误性创造”,这样老师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起点,并将他放大、引向深入,以致让可爱的孩子们修正自我,实现提升. 三、在疑难处展示,展出独到见解,引发思考 比较适合优等生展示 问题呈现: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长方形,它的面积有多大? 展示实况: 胜利组展示: 期待组展示: 创新组展示: 但课上到这里没有就此停止,而是接着让孩子们去完成下面的表格.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此表有什么发现?此环节目的是:渗透有序思考,宽在逐渐地增大,长在不断地减小,当两者相同时变成了正方形. 孩子们在我的引导真正感受到“小计算大思想”,正是给孩子们的精彩展示的时空,才让我再次将他们带到思考的“深渊”. 综上所述,只有给孩子们展示的平台,他们的主体地位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发表时间:2018-03-29T14:02:56.33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5期作者:胡爱军 [导读] 倾听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中心小学274000 倾听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课堂倾听是一种有意识、主动的听,不仅要用耳朵听,更要用心听、用脑子听。“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习惯,是其他活动的基础。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而对小学生来说,倾听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学生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 数学教学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时,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当作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一、创设情境,激发倾听的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设置问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其次,要把知识融化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通过语言描述。教师利用亲切自然、富有童趣的言语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产生倾听的愿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语速变化等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兴趣。 2.播放直观画面。在教学中,适时地播放一些直观的活动的画面,不仅能为教学创设一个和谐的、轻松的教学氛围,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倾听的需求。 3.生活实际。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回忆,同时也为学生学会倾听创设了情境。 二、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习惯很差,还屡教不改,这是由于教师平时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注意强化学生的好习惯而造成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对待上课认真听和不认真听,对待好习惯和不良习惯,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习惯就会增多。在“听”的培养中,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学生的情绪色彩很浓,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常常由于兴奋,不听同学发言而大声说话。这时,我就马上对那些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或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样,既表扬了认真听的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三、加强对学生倾听意识的培养 在课堂上,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学生对此认识是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细心指导,让学生建立倾听的意识。比如,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首先听清楚教师问的是什么,二是判断问题的核心或症结所在,学会一下子能够抓住“题眼”,再作有针对性的回答。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有意变换提问的角度,并注意对学生的听与问进行指导。进行汇报交流时,要求学生停止其他动作,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要注视发言者,另外,应指导学生在发言时扫视听众,直到大家都注视自己了,再开始发言。 四、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倾听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善于捕捉信息,也不太会倾听,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方法持久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细化了的,可操作性的要求。我引导学生在倾听发言时要做到:倾听时要注视老师或同学的眼睛;倾听时不打断对方的话,把对方的话听完;集中注意力聆听,听懂对方的意思,并能与自己的观点比较,等对方说完后再提出问题;即使对他人的发言有意见,也要耐心地听完同伴的发言,不随意打断;补充同伴的意见要举手。这样既可以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又力求让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倾听兴趣 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求知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倾听的意识。如在课的开始,我就以游戏“猜一猜”引入,让学生猜老师的智慧星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引发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排列的规律。课堂教学中每一步问题带动倾听如观察并思考这两组图形在排列上有什么变化,猜测下一组图形会怎样排列?议一议:这组图排列有什么规律?教师设计指向性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时时处于积极的思考、倾听交流状态中。 六、用充满魅力的语言,激发倾听的兴趣 让全班学生都能听你说,教师就必须想招,通过自己的语言变化,要生动、有趣、抑扬顿挫,表达的条理要清楚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如果教学语言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师恰当、合理地运用充满魅力的语言,就会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老师应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爱听讲。这样在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每个孩子都会认真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同学、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融洽。从而争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强化倾听的意识 小学生受环境影响比较大,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富有情趣的文化氛围、充满情趣的语言、树立好的榜样等形式强化他们倾听的意识。如在班级中书写倾听的名言:“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也是一种读,用耳朵来读。”每周评出几名“数学倾听能手”,并让“小能手”向大家介绍自己认真倾听的方法。课堂上教师应走到在“倾听”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倾听正在“回答问题”孩子的话,并用富有情趣的语言对听的认真的孩子及时予以表扬,对听得不认真的要及时暗示提醒,如“瞧,XX今天听得多认真呀!”“大家看,某某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孩子善于倾听,这样长期影响,“倾听”的重要性将会根深蒂固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华罗庚曾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一门充满了兴趣的学科,也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 1、讲课要精彩

数学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兴趣。因此,我们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备趣味性和条理性;讲课要主题突出,让学生听出核心内容,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要适当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对倾听的内容有生动的理解、深刻的感染和创造的乐趣;同时,教师在数学课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等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的或向往的现实生活。 2、善于运用奖励激发兴趣 奖励是最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之一,因为小学生都喜欢被重视﹑鼓励。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正强化原理,如果学生在表现良好时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强化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养成这个习惯。在一位教师的一堂数学课上,不小心说错了一道数学题目,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你说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这个教师一个良好的机会,他马上就把一颗五角星贴在那个小女孩的额头,这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此后的教学中,这位教师就一直采取对学生的倾听进行适时的奖励。 3、让学生在游戏中倾听 小学生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游戏,倾听虽是枯燥的,但只要在数学

慢一点,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

慢一点,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 黎平县大稼乡中心小学:吴承武 题海战术、教辅资料占据了小学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节奏越来越快。由此,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其实,若只为求量而快,会降低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慢一点”儿,会让其更精彩。 一、慢一点,让探究变得更自主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学生在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由于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他们的探究过程就会变得多姿多彩,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慢一点”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等待学生的发现。 如一位老师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的教学中,当师生探明算法、总结方法时,有位学生突然提问:“老师,15-9,5不能减9,就倒着减,先算9-5=4,再算10-4=6,这样15-9也等于6。这样算行吗?”意想不到的发问,完全是老师没有想到的。这位老师迟疑了一下,,之后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他的算法对吗?你们有办法证明吗?”学生进行讨论后,一位学生说:“他这样算不符合常规,是错的。”另一位学生却说:“我认为是对的。”老师接着追问:“能说理由吗?”第二个学生滔滔不绝地说:“我算了几道题,结果都对。如:15-8先算8-5=3,再算10-3=7,结果是一样的;又如……”。这时老师并没有急于给答案,而继续追问:“你们认为如何?”“再算算看。”同学们通过多次举例论证,最后达成共识:这样算不但合理,而且很有独创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敏捷,有时更需要“慢一点”。在这个片段中,教师遇到了预设以外的情况,教师机智地把球踢给了学生,生成了一个个不同算法和想法。教师的慢很好地把握住了教学的契机,并把这个教学资源很好地利用、放大,使课堂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二、慢一点,让激情变得更勃发 问题是开启智慧之口的一把金钥匙。学生没有问题,就不会深入思考;有了问题,才有可能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同时,探索的积极性来源于充满问题的悬念。设下悬念就打开了学生求知的窗口,从而可引导学生不断走进探索的新领域。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慢一点”,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为学生参与互动搭建广阔的平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1-05-19T09:10:19.9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6期上供稿作者:刘向龙[导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 刘向龙内蒙古东胜区鸿波小学017000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倾听”都是必要的前提。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一、长期从细节中多方面影响倾听 小学生受环境影响比较大,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富有情趣的文化氛围、充满情趣的语言、树立好的榜样等形式强化他们倾听的意识。如每周评出几名“数学倾听能手”,并让“小能手”向大家介绍自己认真倾听的方法。课堂上教师应走到在“倾听”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倾听正在“回答问题”孩子的话,并用富有情趣的语言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予以表扬,对听得不认真的要及时暗示提醒。如“瞧,XX今天听得多认真呀!”“大家看,某某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从细节中长期多方面长期影响促进孩子的倾听习惯,“倾听”的重要性将会根深蒂固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二、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一门充满了兴趣的学科,也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 1、课要精彩。数学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备趣味性和条理性。讲课要主题突出,让学生听出核心内容,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要适当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对倾听的内容有生动的理解、深刻的感染和创造的乐趣。同时,教师在数学课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等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的或向往的现实生活。 2、运用奖励激发兴趣。奖励永远是最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之一,因为小学生都喜欢被重视﹑鼓励。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正强化原理,如果学生在表现良好时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强化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养成这个习惯。 在一位教师的一堂数学课上,不小心读错了一道数学题目,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你读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这个教师一个良好的机会,他马上就把一面小红旗奖励给小女孩,并用手摸着小女孩的头,这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这位教师就是善于对学生的倾听进行适时的奖励。 3、学会在游戏中倾听。小学生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游戏,倾听虽是枯燥的,但只要在数学课堂中贯穿游戏,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如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枯燥的口算计算时,就可以开展“摘苹果”的小游戏,利用多媒体制作出贴近生活的动画,有一棵大树上面长满了红彤彤的苹果,当然每个苹果里是一道口算,谁要是算对就能把苹果摘下来,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就很高。 三、课堂中培养倾听习惯 1、细化“听”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首先应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例如,在平时教学中就要明确提出从那几方面倾听,确定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倾听,又能提高倾听的有效性。例如在出示例题38+25后问:“你会算吗?”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教师提出要求:1.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2.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想了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3.看看你和他的方法一样吗?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生1:我先算8+5=13,再算20+30=50,最后算50+13=63。 生2:我先算30+20=50,再算8+5=13,最后算50+13=63。 师:咦,这两种方法好像差不多,你能发现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吗? 生:它们最后都是算50+13=63,第一种方法是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第二种方法是先算十位再算个位。 师:第一种方法是先把两个加数的个位相加,再把两个加数的十位相加。第二种方法正好跟它相反。那么你觉得是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倒着算简单,还是先算十位再算个位顺着算更方便呢? 生:顺着算,从十位算起更方便。 生3:我先算38+20=58,再算58+5=63. 师:你能看懂得她的方法吗? 生:我知道,他是把第二个加数25分成了20和5,38分别去加20和5。 师:这个小朋友的方法也很巧妙,他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变成了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方法吧。 生齐读。 生4:我先把38看成40,把25看成20,40+20=60,60-2=58,58+5=63 师:为什么要减2加5? 生:因为他把38看成了40多看了2,把25看成20少看了5。所以减2加5。 生5:我觉得只要把38看成了40就行了,40+25=65,65-2=63。 师:这两种都是用估算的方法,你觉得哪种简便? 生:第二种。 师:对于这道题来说,上面的这些方法都能正确的口算出得数,但是口算的要求是又对又快,要能迅速的算出得数。那么如果请你选择,你觉得这些方法中哪一类能算得又对又快呢? 这样在学生汇报时学生就会认真地倾听,因为他要拿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进行对比。 2、给小学生科学的倾听方法。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结合课堂实际,教学生倾听的方法。要边听边动脑筋,抓住中心,记住要点;还要学会“听话听音”,听出“话中之话”,言外之意;要学会边听边“察颜观色”;要学会边听边记一些“片言只语”,来帮助记忆;并要边听边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调动大脑 “仓库”中储存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判断,以便迅速对答应变。

小学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b11825757.html, 小学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 作者:赵辉斌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5年第08期 教学改革实施以来,最直观的表现是: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当一个学生发言还没完或者回答错误,其他的学生高高兴兴一边站起来一边举起了手并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们却在旁若无人地做着自己的事,根本不听讲……这种现象,在低段数学课中尤为突出。从这里也反映出我们教学上的问题。 一、问题及原因 1.师生之间学生主动式倾听的缺失; 2.生生之间主动式倾听的缺失; 3.由于教师的教学指 令带来的学生主动式倾听的缺失。其中表现最为严重的是第二项(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极少,老师又不敢放手)。 我认为,造成这三大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交流讨论的机会太少,使学生既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判断。他不管别人听不听,也不听别人说。因此当其他同学发言时与自己无关,只是自己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一句话就是学生不能或不善于进行主动式倾听。 二、倾听习惯重要性 倾听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不会倾听就学不好数学。对于学习个体的学生来说,要能在倾听中接收数学信息,并将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如老师能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儿童心态,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相互尊重,并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交往活动。 所以说,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老师、同学)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会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如果不会“听”,就不能学会思考?可见,“听”是很重要的,“听”习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三、如何培养倾听习惯 倾听习惯要从家庭、从学校、从小抓起、从低段抓起,刚入学的孩子,在课堂上大多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所决定的。针对以上现象,因此我想从几个方面进行培养训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习惯的培养 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积极地投身到课堂教学的探索之中,使数学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数学教学更显精彩。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顿时,满教室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中的学困生则心不在焉地做自己的事;有的小组意见不一致,但在讨论时不是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不同意见的同学,而是争吵不休。交流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而缺少倾听的过程,使交流效果大打折扣。数学课堂中学生光有表达还不够,最重要的还是倾听。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有效的倾听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那么,我们如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自己,学会倾听呢?下面简单谈一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 一、以身作则,学会倾听 教师要善于倾听。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现在的教学要提倡一种精神,那就是“要学会倾听”,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善于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

适当放手,会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适当放手,会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当今的讲台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舞台,而成为师生知识、智慧共同展示的舞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大胆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给学生信心,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和机会,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就会不断的提高。以前,总是对这段话的理解总是停留在层面上,在有幸聆听了某老师执教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统计》一课后,我对课标的要求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于本节课,我认为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很多,首先该老师运用讲学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其次是让孩子在讨论中得出问题的答案,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但是关于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几个环节,我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讲学稿的设计,我认为必须能真正发挥其必要的作用,给予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最大空间,《统计》一单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所以有很大的使用空间。但是该老师的设计只是课本上的原题,而且让学生探究的深度也不够深,每一个例题后只是提出了几个很简单的问题:如从此图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等?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把想法简单写出后上课一交流然后汇报,没有把内容真正与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没有能及时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学生提不出问题,往往是不善于思索的表现,所以教师每讲授一节新课都应该尽力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大家进行讨论,把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搞清楚。这样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而且能弥补教师讲课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和不足,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除了要求学生学会倾听之外,教师更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因为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不去注意的话,有的看似正确但实际上是错误的问题很容易被忽略,这样容易给学生带来错误的引导。在学生汇报交流例题1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B牌彩电比C牌彩电多卖出了百分之几?学生的答案是:5% 。对于此答案,老师没有提出疑义,默认了答案的正确性。既然老师没有疑义,学生肯定也认为是正确的了。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是错误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