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集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 1、在测量活动中,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表象。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3、逐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3. 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理解长度单位剪的十进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说教学和学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这里我安排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再说第二层次,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先安排让学生简单的认识一下刻度尺,找到0刻度,为接下来学习厘米等单位做好准备。然后就是厘米的认识。我打算先让学生着重建立1厘米的具体观念,再认识几厘米,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测量。具体我是这样做的:1、认识厘米。先让学生知道1厘米,再找一找直尺上的1厘米,接着通过闭眼想1厘米,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等手段建立并强化1厘米的具体观念。我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认识几厘米。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尺子的作用,让学生数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4厘米,数数尺上共有几厘米。着重认识几厘米,可以为下面学习分米打下基础。(从认识1厘米,到认识几厘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习用厘米测量。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让学生量纸条的长度,然后交流,说说到底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归纳测量的方法。(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上,

是一定要让学生测量物体对准0刻度后进行操作,而现实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因此,对从任意刻度开始的测量方法绝对不能加以否定。测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量,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间的不同差异,先让学生尝试,再反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测量的方法。)

探索新知的第三方面我将一改以往先教分米的做法。在学生学会量之后再去测量,往往兴趣很高,但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所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难以准确表达,出现了新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的兴趣。

先数直尺上的小格,引出1毫米,1厘米=10毫米,然后问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用剪刀剪下1毫米,用1分硬币比划一下1毫米,说说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等等。(这里我将课前准备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因为“毫米”这个概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比“厘米”更难以建立,教学中通过比划、找实物和观察老师提供的1分硬币的厚度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学得很愉快。)

接下去请学生用1米、1厘米、1毫米的绳子去测量一下课桌边的长度,试一试有没有困难,引出分米的教学。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能够剪出10厘米长的绳子,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具体观念,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1分米的实际长度,找1分米的实物。虽然在整节课中这是一个弱化的环节,但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厘米和毫米的学习方法,分米的教学会来得轻松些。

最后,用1米、1分米、1厘米的绳子去比一比、量一量,也可以同桌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比空洞的说教与死记硬背更好。

(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说说第三层次,总结全课,回顾整理。问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能对全课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

最后说说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深化巩固。这里安排了三个综合练习。1、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划。2、帮小红填上合适的单位。3、小明的日记。(改错题)特别是后两个练习,我一改以往枯燥的样式,把填单位和改错题放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即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将所获得的知识马上进行检验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为根本的用意,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最后安排了一个课外练习,和爸爸妈妈合作,制作一份调查表,身边的常识量一量我知道。将课内的知识进行了延伸与应用,又增进了与爸爸妈妈的感情。四、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3、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习重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二、说教学和学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千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自主探究、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以“情境感知、设疑导入——三次体验、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自我检验”为主线展开的,分三个环节进行的。

第一个环节:情境感知、设疑导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执教本节课一开始便与学生平等对话“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不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来?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吗?1厘米、1毫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在学生回答后,放了一段有关高速公路的录像,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问:“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路标表示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路标用“千米”作单位,而不用其他长度单位呢?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具体含义。接着揭示课题:“千米的认识”,并问学生:“对于这个新朋友,你们最想了解它的什么呢?”学生提出:“千米是用来测量什么的?1千米到底有多长?千米与其它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这样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已经由学生提出来了,“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旅途吧!”一句这样的话语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欲望,也轻松的进入了学习。

第二个环节:三次体验、自主探究

有一句话说:“做过了,你就理解了,确实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不如亲身经历的来得直接,深刻,要使孩子们体会1千米有多长,任凭老师如何加以解释,加以转换,也不如孩子自己亲身去走一走,去感觉来得正确,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在学生实践和身边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体验、感悟“千米”的概念后,回归生活,了解千米的应用。其中在这一环节中又巧妙的安排了三次估算,一次比一次估算的难度大,同时也力求一次比一次估算准确,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第一次估测:

1千米有多长?提供米尺,学校的操场,教室门口的走廊,问:米尺量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操场跑几圈大约是1千米,教室门口的走廊来回走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请你大胆估测一下。课前有目的的带领部分学生在学校操场走了8圈即1000米,耗时10分钟左右,也带领部分学生在教室走廊来回跑20趟,也就是1000米,学生感到筋疲力尽,在学生的经验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到底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因此第一次估测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五花八门,不能较为准确的估计。通过电脑课件演示,学生在了解了米尺连续量1000次就是1000米,在125米的跑道上走8圈,耗时10分钟,大约就是1千米,在50米的教学楼走廊来回跑20趟也是1000米,进而得到1千米=1000米。有些学生会为自己的准确估测感到高兴,对于估测不准的学生实际上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对比,感受到自己的估测与实际距离的差距,水到渠成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

2、第二次估测:再来估测,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天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悉不过了,可能谁都没意识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各个争先恐后,根据第一次估测的经验,抢着汇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刻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电脑课件显示从学校出发

的三条路线各走1千米后的终点,学生看着如此熟悉的画面,忘记了这是课堂,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达到极点。此次估测的结果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离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3、第三次估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相隔1千米呢?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之后,学生已逐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因此估计的地点也比较准确了。又问:“从学校出发乘24路公汽,到哪一站下大约是10千米?你估测的理由是什么?”这是学生学习的再一次升华,学生根据掌握的估测方法各抒几见,千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学生自信的回答中显得那么容易。我再次感悟到,我们的教学改

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3次估测,学生已牢固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学生在理解1千米的长度之后告诉学生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能初步感知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快慢。

第三个环节:巩固应用、自我检验

为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把练习安排成争夺智慧星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研究千米和米的关系的时候,由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分析讨论。开放题练习时,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结合实际独立运用。还有意识的安排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2千米500米=( )米,并且讨论你是怎么想的?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讲了下面一段话:同学们,10月12日是令中国人难忘的日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吧。出示画面让学生观看:问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均言千米是我们目前认识的最大的长度单位,老师及时肯定学生,并请学生自己交流他们认识的有关千米的数据,如长江全长6300千米;黄河全长5464千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我国的古建筑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这样学生再一次意识到“一些比较长的路程用千米做单位”。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大量事实事例领会其丰富的内涵,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吨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区分质量单位,灵活选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4、加强数感训练,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学到知识,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教学中,通过讨论交流、上网查找、亲身体验、尝试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前放动画片《曹冲称象》,学生兴趣一下子高涨,结合课前上网查找的资料,学生简单介绍了大象的有关知识,征对学生谈到象的体重,引出单位“吨”。教师提问:关于这个陌生的单位名称,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积极发言,从而产生认知冲突,由此引出本课课题《吨的认识》,过渡自然,为学习新知作好了铺垫孕伏,学生在充满兴趣与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学习,便于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二)探究新知

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体会1吨的概念。

(1)结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将吨拟人化,利用课件出示吨的自我介绍,让学生与吨交朋友,出示吨的展示图:课件演示100千克一袋的水泥10袋、50千克一袋的大米20袋,25千克一袋的面粉40袋。让学生形象直观感知1000千克就是1吨的概念。

(2)然后,安排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吨作单位,体现合作学习同伴互助的教育思想。如有的学生回答到家里每月的用水量是用吨作单位,教师适时进行节约水的教育。然后课件归纳,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就在我们

第二环节,感知1吨的重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拎一拎10千克水的重量、抱一抱25千克大米的重量以及全体学生跳一跳等实际活动,从抽象到表象,帮助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体会到吨是很大的质量单位。体验学习的过程,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学生一起搬米时,教师点拨,让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合作精神,体验合作的乐趣。

第三环节,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教学例题。

学生在前面千克和克的换算中已有了一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这一例题时,避免教师太多的讲解,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思维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如3吨=()千克,学生可能会想到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就是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教师问:你有其它的思考方法吗?学生答到: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用进率1000去乘。从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体现方法的多样性。

(2)完成“试一试”。

这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第四环节,拓展认识时空。

借助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图片与文字,如,恐龙图、大象图、不同时期的计算机图,既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以此设计了三道题目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考考自己的伙伴,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了认识,然后留有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击网页查找资料进行知识的延伸,加深了印象,充分体现网络学习模式。

(三)巩固练习

练习题的形式多样化,有趣味性,并联系生活,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选择题:配有形象的图片,选择正确的重量填在括号里,加强数感训练,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

(2)、改错题:联系生活实际,带有浓厚的趣味性,让学生找出日记里错误的单位名称,对所学的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是一个整合,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单位名称的印象,正确灵活选用单位名称。让学生能够感觉到生活中有数学。学生通过在电脑上答题,然后遥控辅导,体现网络教学的思想。(四)拓展训练

课件出示,动物过桥的图片,以故事引入并产生问题:动物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你认为有哪些过桥的方法?学生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后汇报,体现团结合作精神。

(五)全课小结

师问:孩子们今天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回顾知识,并让学课后有什么想与王老师交流的,可以通过网络发电子邮件,也可以进入论坛天地,去自由翱翔,把自已所学、所获、所思、写成数学日记。在不久的将来,数学之星一定会从你们中间冉冉升起。

然后点击轻松一刻,电脑里放出mtv儿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歌声中结束40分钟的学习,体现了愉快教学、成功教学的思想。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笔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的计算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进一步深化,是后面学习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及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小学较复杂的计算教学中的一项不可确少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是非常重要、必要。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乃至本册教材的教学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按正确的计算顺序计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应用正确的计算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⑵能力目标:学生能激发起学习热情和求知欲,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能得到发展。

⑶情感目标:学生能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美的魅力;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并适时地得到思想教育。

5、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是:1、笔算要求。2、计算顺序。3、约等号的写法及意义。

教学难点是:1、相同的数位对齐。2、估算的意识。

二、灵活多样说学法、教法

1、说教法

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方法。突出了(1)书本让学生学习;(2)问题让学生提出;(3)规律让学生发现;(4)疑难让学生研讨;(5)评价让学生参与的特色:这既符合了新课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本节课的特点。

三、说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

㈠紧扣新课,简要复习

1、口算(课件出示)复习旧知:

2、填空。

250 是由()个百、()个十组成的。

3个千和4个百合起来是()。

()个百和()个百合起来是680。

3、笔算。35+17= 94-36=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师生共同讲评,复习笔算的运算顺序、规则,怎样进位加、退位减。(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信息框,引出新授课。勤劳的小蜜蜂要出去工作了,

针对这幅图你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们想到的问题,选取两个重点的新知识,引出新授课。)

1、向西飞和向北飞的小蜜蜂一共有多少只?

2、向南飞的和向东飞的小蜜蜂一共大约有多少只?

(选取这样的复习方式,一方面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最近的连接点,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路架桥的工作;另一方面创设好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㈡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为了让学生更明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我不失时机的在复习后,紧接着说:同学们,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但是像这样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的计算我们还不能解决,但是通过我们思考、研究,我们一定可以学会的。那同学们告诉我:你们在这节课里想了解什么?想学会什么?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自己说出一节课里想知道什么,想学会什么,一方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让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另一方面让学生带有目的参与学习,能减低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第二层:讨论归纳、总结方法

1、讨论笔算。在复习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知识,让学生形成“一切的新知都藏在旧知里”的思维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有很多共通之处。不管是几位数相加减,列竖式笔算时都要相同的数位对齐,哪一位上算得的数就要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师生共同板演:

深化计算:如果向西飞的有536只,向北飞的有318只,你会计算吗?

(适时进行知识的深化,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突破难点,完成学习任务。)

师生共同板演,以便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正确的表象。

利用这两个条件,你会说一道减法的题吗?(引出退位减法)

师生共同板书:

2、讨论估算。学生讨论什么是估算,你在生活中用过吗?学生回忆,说出自己经历过的估算:自己去买文具时,估计一共要花9元多,那就会带10元钱。妈妈去交电费,是九十多,妈妈要带100元去。学生理解估算的意思后,回到课堂,286+103大约是多少?讨论思考后总结出:分别看这两个数接近哪个整百,想好后再把这两个整百数相加。286接近300,103接近100,

300+100=400,大约就是400。讨论约等号的写法,自编歌谣记忆“上山下山又上山”。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我采用了互动式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我们刚才提出的几个问题,自己思考,遇到问题小组合作,再根据他们得出的结论采用全班集体讨论的方式,归纳出规律,总结出方法,从而掌握今天的重点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时走进学生讨论的小组中,了解学生的情况,为下面的交流互动活动做好准备。并且适度的利用多媒体展示同学们的交流成果,对他们的成绩及时作出肯定和表扬,保护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通过这种全班学生互动式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第三层:掌握方法,学会应用

学生刚刚学会新知识,急于想证明自己,老师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让学生尝试完成下列题目:

2、订正后,让学生轮流出题,其他孩子计算。这是一个活动的高潮。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个练习环节。(对于孩子出的题,其他孩子的好胜心促使他们会更心细更有兴趣的去完成。)

(在这一层,主要是让学生尝试解答问题。通过前两个层次学生的反映情况,根据他们的掌握程度,找个别学生板书。并让学生进行互评,使他们自己发现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尝试作出改正。之所以采用这种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方法,是因为这样能够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并且能够很好地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突破今天的难点内容。)㈢巩固反馈,灵活运用

本着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趣味性的原则,我从教材练习题中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题目,有条理、有层次地按照“巩固——变式——发展”“的恰当坡度进行练习,使新知识得到及时巩固,也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1、巩固练习:通过这个阶段的练习,学生能够达到熟练应用所学知识的程度。

完成课本36页自主练习1、2、3题。

2、变式练习:通过这个练习,学生们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还感悟到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提高了学生从实践中提炼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本36---37页4、5、6、7题。

3、发展练习:开展小组学习,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提出问题考一考其他小组的学生,看哪个小组回答的又对又快,并及时给出奖励。通过这种竞赛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分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不仅使新知识得到了及时的巩固;而且学生在这样的思维引导下完成相应的练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㈣小结质疑,深化知识

练习结束,我反问学生:这节课,你觉得自已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太理解?然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自己梳理一下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给他们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四、布置作业:

必做题:《随堂检测》第一课时。选做题:

465+125= 372-109=

(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给他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数学理念”,并为以后较深入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画龙点睛说板书

板书主要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点明课题,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板书算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计算流程。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例2例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并掌握了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该怎样退位?这是减法中的一个难点。课标上规定加减法一般以二三位加减二三位为主,教材没有了多位数减多位数的计算教学,但是在今后生活中会遇到多位数加减多位数,因此学生要掌握好本课,正迁移到多位数减多位数,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利。

(二)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探索被除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形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探索被减数中间是0或末尾是0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养成仔细正确计算的习惯。

二、说教法: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在本单元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本课教学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创设学校图书馆里的一个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尝试计算,再讨论,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从教学论角度讲,尝试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起来,有利于学生发展。

三、1、说教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2、说学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方法。突出了(1)书本让学生学习;(2)问题让学生提出;(3)规律让学生发现;(4)疑难让学生研讨;(5)评价让学生参与的特色:这既符合了新课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本节课的特点。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图书馆里有许多图书。

(课件出示)

儿童小说童话科普作品

903 685 800

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儿童小数比童话多多少本?科普作品比童话多多少本?童话比儿童小说少多少本?等问题。

【以学生熟悉的图书馆里的各类图书为教学素材,让学生根据获得的信息尽可能多的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提问题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有序思维,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习惯。】

二、尝试探究,体会领悟。

探索计算方法。1、列出算式

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儿童小说比童话多多少本”,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生说算式师板书:903-685=

2、尝试估算。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

预设:把903看作900,685看做700,结果是200;把903看作900,685看作690,估算结果是210.

3、尝试计算。

你们能计算出这道算式的结果吗?请同学们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尝试算一算。指生板演

4、交流讨论。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再让板演的学生向全班展示。

重点讨论:怎样列竖式?为什么要将相同数位对齐?列出竖式后按怎样的顺序计算?903-685,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应该怎么办呢?指黑板上哪一种是正确的呢?

【我感得书上把517-348中的517改为507步子较小,象上面,的教学给学生更大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演示,交流算法。

(1)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时,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必须从百位借1。百位退1当做10个十,再从十位退1当做10个一,10和3合起来就是13,13减5等于8.

(2)解决第二个难点;理解被减数十位上是几.。

小结:百位上退1是10个十,十位上有10个十,退给个位1个十,还剩9个十,十位上现在是9,9减8得1.

(3)被减数百位上现在是几?

2、反思问题,巩固方法。

3、这个算式与我们上一节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课件演示,便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小组讨论交流,经历比较深刻的数学化过程,很自然地得出了笔算的算理,较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五、尝试练习,内化提升

生独立计算练习六第4题的前3个小题,然后小组内交流。请3名学生上台板演,并向全班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让学生自己做一做、说一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再让学生面向全班说,这样的形式能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利用迁移,学习新知

如果要求“科普作品比童话多多少本”,又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一是通过比较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二是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巩固深化,形成技能。

1、课本练习六第1题,。做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减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说一说,比一比

705-245 305-187 ,说说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

3、课本练习六的第2、3题。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通过比较,让学生加深理解不连续退位与连续退位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拓展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八、全课总结,升华情感

这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

五、画龙点睛说板书

板书主要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点明课题,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板书算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计算流程。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加法的验算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法、及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加法验算的方法,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用减法验算加法。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3、养成自觉验算的意识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验算能有效纠正计算中的错误,是计算教学中不可或者的内容,因此我确定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验算。由于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验算检查的习惯,再说习惯也不是一促就会的事,因此,我确定教学难点是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

二、说教法: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尝试教学法和讨论法。本课通过创设买运动服的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证明计算是否有误。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验算,再讨论,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同时,本课也较适宜用谈话法来组织教学,由于学生都有一些生活经验支撑他们的验算活动,在交流方法时,学生有话可讲。在交流中发表自己意见,学习他人意见,相互促进,用谈话法教学是既简单又有实效。

三、说学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下列能力。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主体具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活动。本课给学生创设生动情镜,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笔算退位减法的知识,独立尝试验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方法,体验和感悟用数学的成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培养思维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课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验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然后讨论交流方法,在交流汇报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在互动中,冲击成见、已有知识和思考习惯,从而产生新知识的。本课中,可让学生小组内说自己的验算方法,再组织汇报交流,相互纠错,突破难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说教学设计

一、准备铺垫

计算并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

45+56= 101-45= 36+58=94-58=

56+45= 101-56= 58+36=94-36=

交流: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的复习,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的关系,在思路上为新课作铺垫,达到隐而不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课件出示第27页情境图。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①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

估算一共要多少钱:135+48≈140+50=190元。

2、选择问题,独立解决。

笔算:实际上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

3、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通过估算,我们感觉这次计算很可能对,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刚才的计算是对或者错了呢。这就是今天学习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

【在合作交流之前,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合作交流作好思想准备,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不会流于形式。】

2、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用不同方法验算的同学要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听懂你的方法。

【合作学习可以优势互补,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验算方法,能够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全班交流,反馈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并说明理由。

预设:①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②还可以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③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师指①问:为什么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验呢?如果183-135的结果不是48,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明白要么验算时出错,要么当时的计算出错。)如果是48,说明什么?(如果验算没出错,一般认为刚才的计算正确。)

师指③问:为什么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验?如果检验没有出错,计算出的结果不是183说明什么?(说明刚才计算有误,需要重新做呢)

【若有学生提出重新算一遍,这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一种检验方法,教师要给予肯定。】

4、学习教材,并练习。

翻开课本第27页,看看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你最喜欢哪种验算方法?出示练习题:检验下列计算有没有出错?(把做一做改编成计算出错的题,让学生去验算)。

师:引导学生说说验算时注意什么?提醒学生要注意验算时也仔细,别抄另一个数。(这样有效防止学生抄结果,而不验算。)

5、引导小结,归纳方法。

讨论,加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

将三种验算方法归纳为两种情况: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差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放手让学生尝试交流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学会验算,而且还用估算等已学的知识来帮助检验结果是否明显出错,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中,老师在关键处提示验算的注意点,既简单又有实效。)

四、巩固练习,提高技能。

1、做一做,计算下面各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84+307= 512+394=

你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校对后,老师补充:如果一位同学计算512+394=806,你也用列竖式去验算它是不是有错吗?(引导学生估算结果比800要大得多,明显出错)如果512+394=905呢,从哪看明显出错(引导发现从个位是6这题是5明显错了)

【这是几道基础题,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补充估算、特殊位上数来判断是否出错,花时少,效果好,启迪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掌握检验的方法,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1、练习七第2题两道加法题。用验算的方法进行检验。【让学生用验算的方法判断计算是否正确,进一步巩固加法的验算方法。】

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收获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并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五、画龙点睛说板书

板书主要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点明课题,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板书算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计算流程。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减法的验算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法及加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境图:①妈妈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付出200元。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本节课是第二课时,集中教学“减法的验算”,针对“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的计算结果提出:“找的钱对不对呢?”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问题,以交流的形式,提出两种方法:(1)被减数减去差是不是等于减数。(2)差加减数是不是等于被减数。验算能有效纠正错误,提高计算正确度,因此比较重要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减法验算方法,体会

用所学到得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减法验算能有效纠正减法计算中的错误,是减法计算教学中不可或者的内容,因此我确定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验算。由于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验算检查的习惯,再说习惯也不是一促就会的事,因此,我确定教学难点是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

二、说教法: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尝试教学法和讨论法。从哲学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本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关系,通过创设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发现验算方法的过程,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得出减法的验算方法。同时,本课也较适宜用谈话法来组织教学,由于学生都有一些生活经验支撑他们的减法验算活动,在交流方法时,学生有话可讲。在交流中发表自己意见,学习他人意见,相互促进,用谈话法教学是既简单又有实效。

三、说学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下列能力。 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主体具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活动。本课给学生创设生动情镜,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笔算退位减法的知识,独立尝试验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方法,体验和感悟用数学的成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培养思维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课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验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然后讨论交流方法,在交流汇报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在互动中,冲击成见、已有知识和思考习惯,从而产生新知识的。本课中,可让学生小组内说自己的验算方法,再组织汇报交流,相互纠错,突破难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说教学设计

一、准备练习

1.让学生用840、360、480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预计学生不难写出360+480=840、480+360=840,840-360=480,840-480=360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根据350+123=473写出另外的三条算式。

(这样的复习,渗透加减法的关系,在思路上为新课作铺垫,达到隐而不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帮小明的妈妈计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并用多种方法眼算了加法的计算结果。如果妈妈付给营业员阿姨200元,营业员阿姨找回了17元,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呢?

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要知道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后,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承接上一节课的现实情境,体现“加法”与“减法”知识的相互联系,同时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

师:营业员阿姨应找回妈妈多少钱?该怎么列式?

板书:200-183=17元

师:你能不能用估算的方法,说说这个答案对不对?引导得到把183看作180,估算是找回20元左右,并且比20小,所以这个答案很可能对。

师:那么要知道找回17元究竟对不对,你认为可以怎样检验?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

2、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预设:由于学生已学习了加法验算,知道了什么是验算,所以这里让学生自主探索,结合具体问题提出验算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用200-17看得数是不是183.这样验算的依据是什么?引导说出“被减数-差=减数”这里就是利用这条性质来进行验算的。

②用183+17和17+183看结果是不是等于200. 这样验算的依据是什么?引导说出“差+减数=被减数”

(教师对这各种验算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学过程中只是提问一下,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出现各种结果时说明了什么问题?来提升学生对减法验算的认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做一做,把做一做改成学生已做的结果形式出现,一正确一错误,让学生去验算,计算是否正确?

在学生验算后,引导学生说说验算时注意什么?提醒学生要注意验算时也仔细,别抄另一个数。特别是第二小题,提问

了。

教师指出:在平时作业过程中,没有要求验算时也要自觉地运用个位等特殊位上的数、估算最大最小值,口头验算来检验计算是否正确。防止出现类似的明显错误。

(日常教学中常出现学生不去算,而是根据减法中的关系,直接抄写得数,设计这一对一错的题,能有效防止学生抄结果,而不验算。)

4.小结验算方法。

请同学们说说减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2)用差加上减数,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学生可能不是很完整地表达,只要学生能说清道理即可,教师应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放手让学生尝试交流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且在课中要求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估算、或者特殊位上的数是否正确来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中,老师在关键处提示验算的注意点,既简单又有实效。)

四、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1、练习七第二题两道减法题。

【要求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找出错题,再改正。既巩固了验算方法,又提高了计算技能。】

2、完成教材第28页思考题。

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并且验算。

【一是利用开放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通过选择数字组成加法竖式,加强学生对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

五、课堂小结,情知共融。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收获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并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四边形说课

一、说教材

“四边形”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平面图形的周长等知识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从众多图形中找出四边形和给不同的四边形分类这两部分内容。例1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找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例2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类活动进一步认识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今天我上的就是例1和例2的教学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四个方面:1、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分一分、剪一剪等多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四边形的认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虽不陌生,但如何去概括它的特征,利用观察它们的共同点去区分它们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四边形,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说一说、找一找、看一看、挑一挑、分一分、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了解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情况,初步感知四边形

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时学习和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并掌握了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长方形、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的特征。所以对学生来说,已经初步了解了四边形,所以在新课的依始,教师请学生来说说对四边形的了解情况。在让学生在说了这么多的四边形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四边形。学生自主探究四边形的特点,再让学生交流自己概括出的特点。我再用三个图形,依次引导学生概括出四边形的三个特点。再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观察找出四边形的三个特点。从今天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也确实能说出一些四边形。

2)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认识四边形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四边形后,创设了参观光明小学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

能力,也巩固了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这一环节是学了四边形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和认识了一些不同的四边形后,对这些四边形进行分类。本次活动采用独立思

考的方法进行,给每一个学生一份材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自己的摆和思的过程中分析和判断,分后,又让学生进行同桌的交流和全体学生的汇报交流,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这些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主要采取了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解法、发现知识这样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考虑到动手是儿童的天性,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其在操作中,理解新知识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此时完善板书:【由圈集合图的形式出现】。我的这个板书设计用包含的图示法来诠释,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给表示出来了,更加深了对其图形特征的理解。)(三)运用知识。

1、将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会变成什么图形?(预计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四边形、五边形、三角形)

生上台操作,师再用课件演示。

2、剪一刀,使长方形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四边形?(预计可能出现:两个正方形、两个长方形、两个梯形)

生上台操作,师再用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的好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一一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本节课中,依据教学的重难点分散练习,边学边练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状况。本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结合本课的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能充分体会到各图形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数学价值,同时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学会欣赏自我。)

四)课堂总结。

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想法?评评他人的表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表现,使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进行他评和自评,让学生在多元的评价中得到提高。)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正如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课题中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八、说板书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板书,能使教材内容的要点及逻辑关系通过简明的文字符号形象地体现出来,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表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引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知识的记忆,提高数学质量。结合本节课教学我设计了下面这个板书:四边形的认识这个板书简明扼要,什么叫四边形一眼就明了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相关知识,并且在第一课时认识了四边形的特性的基础上教学的。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教学,小学阶段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我把本课时定位为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本课时的内容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通过推拉门和做一个小实验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第二层次,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围一围、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根据教材特点,我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2、.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3、.进一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合作、探索的能力。

4、.通过多种活动 , 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为了让每个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个性。我力求在本课中体现以下两点: 1、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数学的抽象乃属于操作性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最初的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为,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其特征。创设观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获得新旧知识的链接;自己动手围一围、画一画、剪一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说一说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图形,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尽情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是本课教学的主旨。富有活动性的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天地。

多知识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为什么推拉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的呢?”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自主探索,进而认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怎样让平行四边形变稳定呢?”让学生想办法试一试,通过一个接一个的探索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天地。

三、说学习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所以我先出示《我们的校园》主题图:你能从这里找出哪些四边形?复习四边形的特征。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推拉门上的四边形:你们认识这样的四边形吗?引入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

2、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后,第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围绕“为什么推拉门可以伸缩”展开讨论,进而借助用硬纸条订成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和实践,在充分探索和交流的基础上,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并且在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起来自然、亲切、真实有趣。第二环节,我提出问题: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在钉子板上围围看,这样就能很直观很清楚的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图形?引导学生回忆身边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紧接着,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验证特征,加深理解。最后提出一个开放性的动手活动: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通过动手、动脑、互相交流,不但可以进一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而且能帮助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画一画课本39页第2题: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与原图同样的平行四边形,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

(2)巩固练习: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课本40页第4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提高练习:改一改课本39页第3题:要求在判别是否是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把它们分别改成平行四边形。

(4)趣味练习:拼一拼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摆喜欢的图形。这既可以帮助把握已学图形的特点,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的好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一一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本节课中,依据教学的重难点分散练习,边学边练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状况。本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结合本课的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能充分体会到各图形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数学价值,同时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学会欣赏自我。)

4、课堂总结今天大家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发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学的?这样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仅总结了所学的知识,还体现了学法的指导,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实现了认知上的飞跃 .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认识周长》说课稿

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认识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这两个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怎样可以测量并计算出周长。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由于三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面到边线,学习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

学会计算。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形成。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为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基于以上想法,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课件展示小蚂蚁作运动的场景,并让学生举起手来跟小蚂蚁一起运动,然后抽象出小蚂蚁的运动路线,提出问题:小蚂蚁运动的这条红色路线是树叶的什么?你知道这条路线在数学上叫什么吗?让小蚂蚁来告诉我们。(课件:我爬过的一周是树叶的周长。)

由此激发学生认识周长的欲望。

(二)感知周长,理解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第二环节:“感知周长,理解概念”中,分别设置了3个活动。活动一:先是让学生指一指图上游泳池和篮球场的一周,感知这一周的长度,就是他们的周长;活动二:然后再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本封面、课桌面、板凳面、铅笔盒面等等,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周长的概念;紧接着,活动三:描一描,我又请学生从1号信封里拿出画有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来,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形状,描出它们的周长,通过短短几分钟描的过程,学生的体会却在不断的加深,这种在做中感悟,我想是我们老师用再多的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这样,对“周长”这一概念的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的操作,引导学生从“实物操作”到“形象感知”,再从“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学生把“周长”这一抽象概念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在操作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发言,描述对周长的认识,然后教师总结并在黑板上板书: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三)引导探究,计算周长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还强调“引导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根据现实问题,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利用测量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荷兰学者弗赖兰塔尔指出:“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中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俗话说:听十遍不如看一遍,看十遍不如动手做一遍。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创新

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本课的第三个教学环节:“引导探究,计算周长”中,我准备这样设计:1、设疑激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我分别出示一个“△”和“ ”,让学生估一估,哪个图形的周长长?

学生们各执己见,想法不一,师适时引导: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谁的答案正确呢?怎么办?这时学生探究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

2、小组合作测量周长。

(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是教材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测量周长的一般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内化:像“△”和“ ”一些直线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出边长,再计算出所有边长的总和,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来计算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周长,一些图形还可以采用“变曲为直”的方法。)

这样,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方式,学生经历由“疑问——讨论——解释——疑问”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主动探究的欲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不但能在操作中学会合作,而且能在合作中学会操作。

(4)巩固练习。

师:咱们研究了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的图形,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它们的周长吗?谁来口答?

(在这个环节,学生可能结合平面图形的特征,在计算时采用简便算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同时也可以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数学理念。)

(四)课堂总结今天大家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发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学的?这样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仅总结了所学的知识,还体现了学法的指导,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实现了认知上的飞跃 .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一、说教材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在学生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联系课桌的的形状,从测量入手,探索、交流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或逐步完善。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则安排在练习中让学生独立探究、计算,再通过交流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探索、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由于三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计算周长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计算。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形成。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什么叫周长?

2.出示课件,花匠老爷爷为了养护草地,至少需要多长的绳子来围地呢?这道题就是要求这些图形的什么呢?

(学生口答交流)

二.新授:

我们的课桌都是新的,木匠叔叔如果要给桌子包一层铁皮,需要多长的铁皮呢?

你有什么办法来算呢?学生交流。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计算周长。

交流:学生独立探究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学习中,更应该让数学知识与身边生活相联系,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测量并计算长方形桌面的周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这样,他们的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才会更有积极性,更具目的性。

④交流个性化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60+60+40+40=200(厘米); 60×2+40×2=200(厘米);

2×(60+40)=200(厘米);

师:交流,你量了几次?

用这些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都必须知道什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必需知道什么?得到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

一种数学中简单明了的东西喜欢的人总是多一些,你比较喜欢那一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第一个是长方形,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第二个图形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可以怎么求呢?正方形的周长= 4×边长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又要知道什么呢?在学生尝试计算桌面的周长后,教师将学生的多种算法一一呈现,出现三种情况:60+60+40+40=200(厘米),2×60+2×40=200(厘米),2×(60+40)=200(厘米),让学生思考:你喜欢哪种算法?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并会选择最优化的计算方法,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教重要的要求。

练习:

我们来过三关:

4=边长)

第二关:判断:(1)一个长方形长是8cm,宽是4cm,它的周长是24cm 。(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cm,周长是20cm。()(3)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40m,宽20m,计算周长的算式是 40+20×2 ()

( 3) 利用围墙的一边,用铁栏杆围出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5 米,宽10米,要用多少米长的铁栏杆?

(分析图形,列式:10×2+15或10+10+15)

拓展:求图形的面积。(课件展示,将图形的两条线段移动,使组合图形变成长方形,根据长和宽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在练习部分,我设计了“闯三关”的练习过程,使学生灵活运用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不同程度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

(三)课堂总结今天大家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发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学的?这样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仅总结了所学的知识,还体现了学法的指导,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实现了认知上的飞跃 .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对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教学,这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例2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教学。教材通过一个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3、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而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和讨论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计算,讨论交流,互相补充,互相评价,正确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的口算方法,使学生学得活泼,学得轻松。

三、说学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去发现规律,掌握新知,在练习中使知识得以巩固。

四、我的教学设计

为了能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操作体验,建立模型”、“应用方法,拓展延伸”三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环节。

上课伊始,我拿出一排按红、黄、蓝三种颜色有规律排列并编了号的气球。对学生说:“最近,老师学了一套魔法,不管你们说是第几号气球,我都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上来了,跃跃欲试,都想见识我的魔法。通过这个游戏,学生的学习欲望空前高涨,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进入到第二环节“操作体验,建立模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根据这一理念,在这一环节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1、引发问题,感知新知

首先,我创设了“为班级之星颁奖”这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充当颁奖者并思考“10支铅笔”该怎样分给两位班级之星,巩固“平均分”这一概念,再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提出问题“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支”,引出除法算式“10÷2”,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个人分5支,正好分完,没有多余。接着,我出示竖式,学习笔算表内除法。在学习笔算表内除法这一知识点时,我采用的是讲授法,通过让学生倾听、照样子写算式等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处理是因为

笔算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陌生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学生对这个

笔算过程基本上是没有认知基础的,需要教师进一步系统的讲解。在竖式中,重点

让学生说说“10-10=0”说明了什么?旨在强调,10支铅笔全部分完,没有多余,在新知的生长点上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学习新知“余数”埋下了伏笔。

2、操作演示,建立表象

在感知了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正好分完”这一情况后,我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平均分物品时是不是每次都正好分完呢?通过反问,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随即,我抛出“如果有13支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又能分几支?”这一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后,我着重追求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经历实践到认识这一过程。先让学

点拨。然后让不同分法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自己的分法。让学生讨论、交流,明白是因为不够分,所以这些铅笔不能正好分完,这个剩下的“1”就叫余数。如此建立余数概念,不仅准确,而且学生印象深刻。接着,我故意说这13支铅笔每人分5支,余3支,行吗?为什么?使学生再次明白只有分到不能再分时所剩下的那个数,才是余数。

接着,放手让学生试着用横式写一写分的结果,试着尝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再针对横式、竖式中的“商”和“余数”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强化认识,并且注意一下“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这样,除了巩固对笔算除法的理解和掌握之外,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从而使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余数”的表象,在操作实践中理解“余数”的含义,整个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

3、观察比较,强化表象

观察例1、例2,这两题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通过观察、比较,揭示本节课的重点、关键,沟通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4、演算结合,掌握方法

我出示“26÷4=□……□”这一道计算题,让学生尝试计算,遇到疑问时,同桌互相讨论、交流,也可以借助小棒,寻求方法。思考、讨论后回答。这样,把摆和算统一起来,实现操作过程数学化,达到了操作和计算的有机统一,学生的思维也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抽象化过程。还为下节课学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最后一个环节是“应用方法,拓展延伸”。

计算能力是在不断的明白算理,掌握法则,经过多次合理的练习逐步形成的。因此,我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分层次地设计了如下练习。

1、基本练习。安排了“小博士看病”和“做一做”两道题,用于检查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综合练习。根据学生的座位情况,编了一道“用数学”,让数学回归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发展练习。第一道题是课前的“猜气球颜色”问题。这一题是开放题,让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灵活多样地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知识又活跃思维,再一次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第二题“□÷5=□……□,猜猜余数可能是几?”也是一道开放题,不仅巩固了余数的含义,又为下节课学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埋下伏笔,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让课堂的学习热情继续延伸下去,不因课的结束而结束。

五、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

《秒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时、分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及几秒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三年级的后继学习《24时记时法》打下基础。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一秒及几秒持续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和探索分与秒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同时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的这些情况,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秒的长短的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采用:情境教学、直观演示、实验操作、游戏教学、体验感悟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和内化。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第一个环节是设景激趣 .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课件演示“春节晚会倒计时情景”,引出时间单位秒。然后,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用秒来计时的,结合学生的举例,课件播放火箭发射,跑步赛场,刘翔跨栏情景等。同时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录象,设置情境,自然的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究体验新知

我打算分为5个小步骤来进行,在第一个小步骤认识秒针和1秒中,首先让学生观察钟表面,认识秒针,看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接着听秒针走动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用一种声音来表示1秒的时间,最后让学生介绍电子钟表上是

多感官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个小步骤是体验1秒的长短,感受1秒的价值,首先让学生做一个动作来表示1秒的时间,学生可能会拍一下手,眨一下眼,跺一下脚等等让学生感受1秒的短暂,接着出示课件介绍1秒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工具在短短的1秒却能做很多事情,如: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等等让学生感受1秒的作用真大啊!相机出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表示1秒的时间,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同时通过课件让学生感受了1秒的价值,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第三个小步骤是认识、体验几秒首先是认识几秒,设置问题情境:秒针走1格就是1秒,那么春晚倒计时是从10开始,那它走了几格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让学生经历10秒是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计算几秒的方法。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巩固计算几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体验几秒。如果不看钟表,怎样知道一件事经过几秒呢,让学生想出估算几秒的方法,如:数数、眨眼睛、拍手等,然后让一个学生跳绳20下,其他同学用估算时间的方法估算出跳绳用的时间以及做游戏扳一次手腕用的时间。[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估算用的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生的兴趣,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估算中,充分体验了持续几秒的时间长短。]

第四个小步骤是探究1分=60秒。首先让学生听一段1分钟的音乐,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估算这段音乐用了多少秒。学生已经有了上面估算的经验,应该说大部分同学都能估算得比较接近,这个时候再让学生猜想1分等于多少秒,接着通过课件演示证实学生的猜想。这个小步骤通过让学生在听音乐的情境中去估算、猜想、验证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1分=60秒的活动中来,再通过直观演示,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三、第三个环节是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设计了三个层次性的练习,第一个是一个活动练习:首先让学生们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几秒种可以做一件什么事情,接着让学生分小组根据材料袋里的要求完成一件事情,看看用了多少秒。通过这个练习的安排,让学生再次通过做和估加深了对秒的持续时间的估算和体验,建立了秒的时间观念。第二个练习是想想做做的第5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推理,同时,在这个练习里增加了一个脑筋急转弯:一个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第三个练习是想想做做的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在思考中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时、分、秒这3个时间单位的认识,巩固对相邻时间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

四、第四个环节是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去总结:说说如果回家让你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打算怎么介绍?接着通过课件介绍了有关秒和时间,以及时间应用的课外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也渗透了对学生时间观念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起到总结全课的目的,最后把一句名言送给学生,再次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达到课已尽意长存的教育效果。】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预测学生能通过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对秒的时间认识能有一个深刻的体验。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理解和设想,希望领导和老师多提建议。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本课时内容是后面运用时间解决较繁问题、计算时间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与其它单位十进制进率之间的不同)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同时针对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的这些情况,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秒的长短的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采用:情境教学、直观演示、实验操作、游戏教学、体验感悟、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等来促进学生对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及算法的多样性。

三、说教学设计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出示聪聪学习时的情景)

师:学习了时分秒的知识后,聪聪比以前更加珍惜时间了。1、

师:这是聪聪数学日记中的一段话:“学习了时间的知识,我发现时间真的很宝贵,我决心改掉做作业磨蹭的坏习惯。原来周末完成家庭作业需要2小时,现在完成同样多的作业,用了110分。”聪聪有进步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不难发现聪聪有进步,学生都是看她完成同样多的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是否少了。怎样判断他所需的时间了呢?此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并板书。可以先把2小时与110分化成相同的单位,也就是先进行时间单位间的换算。板书: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再进行比较。①1时=60分,2时=60分+60分=120分>110分;

②1时=60分,110分等于1小时多50分,还不到2小时。从中都可以看出聪聪现在做家庭作业的速度快了。【创设“学习了时分秒的知识,聪聪比以前更加珍惜时间”这一情境,目的在于让学生珍惜时间。同时以“聪聪有进步吗”这一问题将学生的关注引向比较两个时间量上来,进而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提倡算法多样化。】

师:刚才同学们应用时分之间的进率进行了时间单位间的换算,请同学们快速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

(1)62页做一做第1题。3时=()分 4分=()秒

(2)63页第2 题。在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请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2、学习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师: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一天的学习、生活,聪聪还特意制订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聪聪的作息时间表)

师:聪聪每天早上起床、洗漱要用多少时间?你是怎样知道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以聪聪的作息时间表为素材,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聪聪每天早上起床和洗漱需要多少时间,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计算经过时间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预设:在具体计算时,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学生可能会借助钟表推算,也可能直算。无论学生想到了哪一种方法,都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再鼓励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对于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拨一拨钟表.

如第一题是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也可以直接计算:45-30=15分

师:看看聪聪的作息时间表,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从聪聪的作息时间表中任选一件事,算一算他完成这件事需要多长时间?(2)你是在何时做这件事的?你用了多少时间?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想法?

【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聪聪每天做的事是三年级学生所熟悉的,他们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在学生独立思考后积极组织学生交流,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计算经过时间的同时,了解他们各自的时间安排,并适时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二、巩固内化,应用新知

师:在聪聪的生活中常常需要进行时间的计算(板书;时间的计算),例如;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等,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让我们一同看看。1、第62页做一做第2题。 2、64页第5题

请学生独立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解决所提出的数学问题。

组织学生交流。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可以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直观演示。 3、66页第9题

请每个学生填写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

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比一比谁的时间安排得比较合理。

【从模拟的情景回归现实生活,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三、总结全课,课外延伸

1、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是从8:20开始,现在时8:56,这节课我们已经上了多长时间?这这三十多分钟时间里,你学会了些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这节课我们已经上了多长时间”这样一个问题,紧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反思自己还存在的疑问,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提出的疑问可采取同伴交流当堂解决,也可课后查找资料。】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预测学生能通过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对时间的认识能有一个深刻的体验。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理解和设想,希望领导和老师多提建议。

口算乘法

一、说教材: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学好这课是今后继续学习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探究整百、整十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2、掌握整百、整十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3、在结合整十百千数乘一位数的问题情境中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今后学习有关估计、笔算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我确定了本节教学的重点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学生缺乏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二、说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和讨论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计算,讨论交流,互相补充,互相评价,正确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的口算方法,使学生学得活泼,学得轻松。

三、说学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去发现规律,掌握新知,在练习中使知识得以巩固。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活动我计划分为四个环节来进行。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看看在游乐园里能发现那些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师:仔细观察,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大多数学生都有去游乐园的经验,他们都游乐的项目都比较熟悉。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从现实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内容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项目、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提出不同的有关乘法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

(1)请学生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先看看这个问题。

板书: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元?10人要多少元?

师: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吧。

①先独立思考。②分小组讨论,说出各自不同的想法,并汇总。③全班交流,教师板书计算方法。

预设: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表内乘法,他们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方法:

①因为9个2的和得18再添上1个2得到,说以2×10=20;

②因为10个2相加所以2×10=20;

③2×10可看作2个10,所以2×10=20.

【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得出2×10的结果,推导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算算6×10、10×7,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在迁移类推中学习新知识。

我们已经会口算十乘几了。那么

出示: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花多少元?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

(1)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不同的想法。

(2)全班交流计算方法。(板书)

预设:①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②因为10个3是30,所以20个3是60;③因为2×3=6,所以20×3=60.

(3)口算3×30=40×2=

3.概括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关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把几个十看成几,只要算几乘几,再在结果上加上一个0)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后,教师鼓励学生发现和总结这类题目的计算规律,使学生认识到这类题目可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算。这样便为后面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打下基础。】

4、迁移应用到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千数乘一位数……

(1)如果我们遇到是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千数乘一位数,你想一想,可能是怎么做的?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

(2)根据情境图,提出这样的问题:①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4000人要多少元?②坐激流勇进每人6元,300人要多少元?

③坐登月火箭每人8元,60人要多少元?学生独立完成

2×4000 6×300 8×60

5.归纳计算方法

思考: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该怎样计算呢?

小结归纳:在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把他们转化成表内乘法计算。即把题目按表内乘法计算,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得末尾添上几个0.

【教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计算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并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 一、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册教学有除法的的混合运算,为以后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课情境图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在果品包装车间,了解包装情况的场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通过对话提供数学信息。拟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引入对连除和先加再除(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引导学生先想,在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怎样计算,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态度,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并理解有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是运用有除法的混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这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具体的、详细的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一些生活活泼、色彩鲜艳的刺激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成为他们的注意对象。性格上好动爱玩,赋予想象,表现欲强是他们显著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

三年级数学轴对称-一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轴对称(一)说课稿 头道河中心小学贡洁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轴对称一是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的第一课,对称是现实生活中普遍现象,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动手操作,了解“对称”对称轴的概念,并初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结合图案的欣赏,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教具准备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图形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小,好动,好奇,思维活跃,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而直观的教学容易被他们接受。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必要基础,了解轴对称图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对空间图形已经初步的了解,再加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不算困难。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学轴对称时,教师应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和剪纸,让学生结合实物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2、多组织“折一折”“猜一猜”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拿出一张彩纸,对折后描出“爱心”图的一半。 谈话:老师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沿着这条边剪一个图形,你能猜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图形吗?(演示:剪出图形并展开),原来是一个“爱心”图。我希望咱们班的同学们每人都有一颗爱心。(把“爱心”图贴在黑板上)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怎样的? 预设:(1)左右两边是一样的;(2)左右两边是对称的…… 小结:像这样的图形,两边是对称的。有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图形。(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同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对称的物体,对对称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课的开头,用剪纸的形式导入,容易吸引同学的注意,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为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操作实践,探索新知 1.感知对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特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特选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特选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说教材 2说教学程序 3说教法、学法 4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数学说课是数学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数学课的优化。 数学说课,要向同行说什么?我认为数学说课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1.说教材。 能制定较为完满的教学方案,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前提条件。这主要包括: (1)介绍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课中教者首先要阐述所备、所上的数学课在整个的一节、一章乃至整个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课时教学内容。这是由数学教材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序列性所决定的。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地提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习题”一类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制定中还要提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和兴趣、习惯培养目标。 (3)说说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叙述语言与例题怎么俗配,按计么顺序展开的例题与习题的分布类型,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2.说教学程序。 程序是否合理,符合认知规律,也是课堂教学是否优化的标准之一。数学说课中的教学程序有点近乎教案上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教案过程自己能清楚的可不必都写出来,而说课中不谈清楚,别人不一定都了解,详略、繁简不同;教案上重视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而说课介绍重视教学环节的次序和方式。备课只要备出是什么,说课不但要说是什么,还要说说为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全集

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 (3) 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 (5) 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7)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8) 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10) 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11) 1 测量 (13) 1 测量教案 (13) 1 测量: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23) 1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26) 1 测量: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30) 1 测量:千米的认识说课稿二 (32) 1 测量:长度的测量说课稿 (36) 1 测量:吨的认识说课稿 (38)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40)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40)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二 (50)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说课 (64)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说课二 (64)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67)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说课稿 (69)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说课 (72) 3 四边形 (73) 3 四边形教案 (73)

3 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86) 3 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二 (88) 3 四边形: 《长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90) 4 有余数的除法 (93) 4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93) 4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 (99)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105)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二 (106)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三 (107)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四 (110) 4 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113) 4 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二 (117) 5 时、分、秒 (119) 5 时、分、秒教案 (119) 5 时、分、秒教案二 (124) 5 时、分、秒:《秒的认识》说课稿 (128) 5 时、分、秒: 时、分的认识说课 (131) 5 时、分、秒: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134) 5 时、分、秒说课稿 (138) 5 时、分、秒说课稿二 (141)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14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14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二 (153)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说课 (171)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说课稿二 (17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说课 (178)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说课 (180) 6 多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说课 (182) 6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说课稿 (186)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 (188)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19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195)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198) 7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198) 7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二 (202) 7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205) 7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说课稿 (206)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几说课稿 (210) 7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 (213)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 (215)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二 (217) 8 可能性 (218) 8 可能性教案 (218) 8 可能性教案二 (223) 8 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稿 (227) 8 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二 (228)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

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三、说教学过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

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 乐东县乐光学校李勇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与半时,初步认识了时针与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掌握了1时=60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对“时分秒”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由于“秒”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不能借助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帮助建立秒的概念。学好秒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对于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时间单位打好基础。 3、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

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4、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学具操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讨论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教学意图,我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实践活动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 3、小组交流的方法——把小组每个成员的发现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集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 1、在测量活动中,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表象。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3、逐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3. 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理解长度单位剪的十进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说教学和学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这里我安排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再说第二层次,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先安排让学生简单的认识一下刻度尺,找到0刻度,为接下来学习厘米等单位做好准备。然后就是厘米的认识。我打算先让学生着重建立1厘米的具体观念,再认识几厘米,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测量。具体我是这样做的:1、认识厘米。先让学生知道1厘米,再找一找直尺上的1厘米,接着通过闭眼想1厘米,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等手段建立并强化1厘米的具体观念。我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认识几厘米。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尺子的作用,让学生数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4厘米,数数尺上共有几厘米。着重认识几厘米,可以为下面学习分米打下基础。(从认识1厘米,到认识几厘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习用厘米测量。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让学生量纸条的长度,然后交流,说说到底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归纳测量的方法。(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上, 是一定要让学生测量物体对准0刻度后进行操作,而现实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因此,对从任意刻度开始的测量方法绝对不能加以否定。测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量,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间的不同差异,先让学生尝试,再反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测量的方法。) 探索新知的第三方面我将一改以往先教分米的做法。在学生学会量之后再去测量,往往兴趣很高,但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所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难以准确表达,出现了新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的兴趣。 先数直尺上的小格,引出1毫米,1厘米=10毫米,然后问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用剪刀剪下1毫米,用1分硬币比划一下1毫米,说说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等等。(这里我将课前准备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因为“毫米”这个概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比“厘米”更难以建立,教学中通过比划、找实物和观察老师提供的1分硬币的厚度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学得很愉快。) 接下去请学生用1米、1厘米、1毫米的绳子去测量一下课桌边的长度,试一试有没有困难,引出分米的教学。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能够剪出10厘米长的绳子,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具体观念,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1分米的实际长度,找1分米的实物。虽然在整节课中这是一个弱化的环节,但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厘米和毫米的学习方法,分米的教学会来得轻松些。 最后,用1米、1分米、1厘米的绳子去比一比、量一量,也可以同桌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比空洞的说教与死记硬背更好。 (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说说第三层次,总结全课,回顾整理。问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能对全课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 最后说说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深化巩固。这里安排了三个综合练习。1、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划。2、帮小红填上合适的单位。3、小明的日记。(改错题)特别是后两个练习,我一改以往枯燥的样式,把填单位和改错题放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即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将所获得的知识马上进行检验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为根本的用意,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最后安排了一个课外练习,和爸爸妈妈合作,制作一份调查表,身边的常识量一量我知道。将课内的知识进行了延伸与应用,又增进了与爸爸妈妈的感情。四、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一 一、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两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说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知识点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初步认识了分数,这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再一次拓展。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写成两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的分数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元角分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五、说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思想: 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我与大家交流的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书内容。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说起。 一、说课标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被划分为了三个学段,三年级属于第一学段。基于对第一学段目标的分解,我认为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应达到以下几点: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给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秒的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体验让数学课堂更新鲜 内容是:《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解读教材和课标后,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在丰盛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就在初步建立“秒”的详尽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用地冲突重难点,就要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 1、以人为本地教: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喜悦的学习氛围。 2、注重体验地学: 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盛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用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爱护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 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活动体验,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全课总结,系统梳理→欣赏感悟,教育升华。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用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 认识秒: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例外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 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学生的答案肯定是新鲜的,无法预设的,也是他们个性的展示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位置与方向》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位置与方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分数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分数的简单计算 1、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 元分数初步理解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书本99-101页、例1和 例2)包括:同分数分数的加法,同分数分数的减法 2、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理解只有 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是本课的难点。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 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 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 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使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4、说教法: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 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 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 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 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有趣、有效、有益。 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主动驾驭教材,巧妙地就地取材,尊重学生已 有的知识经验,并籍此展开教学。课堂里有认知的冲突、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思维状态自然活跃。没有强迫,不算热闹,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学生却被深深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为主动而 积极。充分体现教师以动态的、开放的、宽容的眼光来看待教学。 4、说学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 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水平。 5、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 1、说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教时“认识分数”及93页做一做。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物体和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本节课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2)能直观地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沟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1)教材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了本单元的基本学习内容,体现了在玩中认识数学以及人与生活、自然的有机联系。 (2)“认识几分之一”通过两个学生分月饼的情境引入分数,使学生知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利用迁移推想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学生通过动手折出之分几一、创设学习情境,重视教学知识的操作性,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并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5、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和认识几分之一是教学重点;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是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玩、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最新范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最新范文 【导语】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情境与有关旧知识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过程与方法: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全校师生一共捐款1806元.三(3)班同学表现尤为突出,共捐人民币156元.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我们大部分同学捐的都是自己的零用钱. 学校打算用这笔爱心基金给贫困同学买一些文具用品.出示:一套文具28元 问题(1)买2套文具要多少元? 指名回答:28×2=56.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2)师:如果买10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生:28×10=280.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3)师:如果买12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列式:28×12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跟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什么算式? 生齐: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课题.你想怎样解决?(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算法 1、28×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生1:比280多.28×10=280.所以28×12肯定比280多(大) 生2:300左右.28接近30,12接近10.30×10所以是300. 2、28×12到底是多少呢?你会算吗?自己在草稿本上试试看,师巡视指导. 3、交流.师:谁是用以前的方法解决的? 预设生1:12分成10和2,28×10=280, 28×2=56, 280+56=336 师板书:(28×2=56(元))这是几套文具的钱?(2) (28×10=280(元))这是几套文具的钱?(10) (280+56=336(元))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预设(2)生2:12拆成2×6,28×2×6=336.或28×3×4=336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彭新安 一、教材、学生分析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和边的特征。而平行四边形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从具体的实物和图形中识别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征有个初步直观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为下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了铺垫。并为今后深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由于本学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直观阶段,因此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引导观察和操作获取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空间与图形”提出的’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的要求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三维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能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身边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三、教材处理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难点是:弄清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理解数学。引导他们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使他们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仅图形不都是长方形、正方形。它的角和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 四、教学方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我采取了“引导――探索――发展”这一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五、学习方式 本节课将体现一个张扬个性的课堂,利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力争把讲授过程变成动态的探索过程,展现学生思维过程。 六、评价方式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手段 为了再现生活情况和展示知识的形式过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多种学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与内在联系。 八、教学流程 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可能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说课稿 彭富理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可能性”,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已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基础,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本节课的教学正是以这样的理念来设计的,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我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很容易被新异的事物所吸引,从而产生学习动机,然而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利用评价手段,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2、通过小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表达事件发生的情况;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是: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是不确定的,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表达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教学,并通过游戏、竞赛、实践操作、小组合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综上所述,我就本节课具体的设计意图阐述如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新的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方面,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而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包含数学模型,因此,在上课伊始,我丢掉了教材中联欢会主题图的引入,而是选用了“石头、剪子、布”这一项师生互动的游戏来导入新课,这项游戏学生再熟悉不过了,在他们猜测了老师和自己谁会赢之后,师生共同进行游戏,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游戏结束后,从同学们的记录结果和开始猜测的结果的对比中得出结论,自然的引出一些事件的发生是有可能性的,指出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游戏的形式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进入到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活动体验,合作探究: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说课稿

数学广角(有序排列)说课稿 徐燕 一、说教材 数学广角(有序排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113页例2。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课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有序排列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三、说教学方法:

采用以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把自主权让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测,动手操作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不同的角度,自由地寻求答案,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受着学习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我预设以下四个教学环节:第一、设疑激趣;第二、探究新知;第三、练习巩固;第四、课堂总结。(具体教学过程见教案) 五、说“在教材取舍与整合”方面的做法 第一环节的“设疑激趣”。猜老师的年龄就是把二年级所学的“两位数的排列”以及三年级第八单元所学的“可能性”的知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测。 第二环节的“探究新知”。我没有采用教材中给出的例题的直接问法:用7,3,9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而是通过猜:老师去敦煌旅游可能花费了多少钱?这个生活情境并给学生提供了范围,它是由7,3,9组成的三位数来引出例题,让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敬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激发探求排列的欲望。通过提问学生:最少几次可能猜对,最多几次一定能猜出来?可能花费了多少钱?进一步和“可能性”的知识进行了整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