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彩云之南教案

彩云之南教案

“水”中看世界

教学目的:云南是个缺水严重的地区,我想当地的孩子对水肯定有一种不一样的情结,我想通过水这一主题切入,让孩子们对水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做一些与水有关的游戏以及有趣的实验,开拓孩子们的思维,并且教他们自己动手剪雪花,折雪花,让没见过雪花的云南孩子也能认识雪花的美丽,同时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还会教他们与水有关的知识,典故,名言警句等,并让他们从中学习到水的精神,学会用水的眼睛看世界。也许他们能从中受到启发,未来为云南的的干旱状况作出改善。

1150017 戴凌燕教材框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关注水这一主题

?通过趣味游戏引导孩子积累与水有关的谜语,诗句,成语,名言

●课前准备

讲稿、小奖品(圆珠笔、铅笔若干、小红花贴纸、水晶灵徽章)

●教学对象

低年级

●教学活动

1、课前小游戏:猜谜语(15分钟)

准备一个与水有关的谜语,谜底是水,让同学们猜,猜中的奖励一只圆珠笔。

然后继续玩猜谜语,谜底均是与水有关的词语。猜中的均奖励一只铅笔。

2、课程导学(15分钟)

金木水火土,水,五行之母,生命之源,(如果我们在土星上发现了水的踪迹,那么很可能说明这个星球上有水对不对?)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同学们知道我们的母亲河是那条河吗?古人说,女人是水做的,可见水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提问:同学们知道有一个节日是与水有关的吗?是哪个节日?请同学们讲讲他/她对这个节日的了解,然后阐述泼水节的来源及相关信息。

3、小游戏:积累知识(小水滴,大智慧)(10分钟)

同学们知道古人有哪些描写古人的诗句吗?成语呢?名言呢?

让同学们自由发言,每答上一个,贴上一朵小红花,最后谁的小红花最多夺得“水精灵”称号,奖励水精灵徽章

4、课程结语

我们今天学了这么多与水有关的词句及小知识,同学们知道水字在古汉字里是怎么写的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简单的小实验让孩子们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的的原理

?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灌输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理念

●课前准备

讲稿、透明水杯,筷子,乒乓球,小石子、汉字卡片

●教学对象

低年级

●教学活动

1、课前小游戏:水的演变(10分钟)

承接上节课留下的问题,教小朋友们学写水的古字“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与水有关的汉字的演变,(ppt打印成卡片)图文并茂

2、课程导学(20分钟)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如果将筷子插入水中,会有什么奇怪的现象发生?实验1:将筷子插入水中,请小朋友观察,提问为什么筷子会折掉?应用科普知识解释其原理。

实验2:用手指把乒乓球压到水底,一会儿就浮上水面,把一粒小石子放进水中,则小石子立刻沉下去,提问:这是为什么呢?同时适时引入乌鸦喝水的故事。解释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3、小儿歌:《节水歌》(10分钟)

《节水歌》儿歌歌词:

洗澡水,清又亮

澡盆里面打水仗

乒乒乒呀,乓乓乓

洗出一个小光光

水儿倒进洗衣机

妈妈忙着洗衣裳

嗵嗵嗵呀,轰轰轰

衣服洗得透又亮

水儿倒进墩呀墩布桶

爸爸哼歌擦地忙

刷刷刷呀擦擦擦

地板为你照张相

啊~一水多用真聪明

节约用水好风尚

啊~一水多用真聪明

节约用水好风尚

4、课程结语

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彩虹一般都在雨后形成吗?能不能自己创造出彩虹呢?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有关水的知识

?通过趣味实验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及动手实践求证的理念

●课前准备

讲稿、宣纸、墨水、透明水杯、鸡蛋、热水与冷水、事先完成的吹墨画作品

●教学对象

低年级

●教学活动

1、课前小游戏:吹墨画(10分钟)

每人发到一张宣纸和一份墨水,老师先展示事先完成的吹墨画作品,然后演示吹墨的形成过程,再让小朋友们自己尝试

2、课程导学(30分钟)

a)实验:墨水滴入冷水中与滴入热水中后,请小朋友观察溶液混合的快慢?提问

这是为什么?然后解释溶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b)提问:雨是怎么来的?然后解释水的循环及水资源的分布,以及我国水资源现

c)提问:同学们有点滴吗?打点滴时用的溶液时什么?为什么要用那种溶液?然

后介绍人体内的水环境以及人每天应补充的水量

d)实验:水中悬蛋水中悬蛋原理

4、课程结语

问题:地球既然是由70%的水组成的,比大陆还多,那么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用水了吗?为什么不能?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孩子们了解到雪花的基本形状及了解雪的相关知识

?通过简单的雪花剪纸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课前准备

讲稿、折纸、剪刀、铅笔

●教学对象

低年级

●教学活动

1、课前小互动:(10分钟)

提问:同学们见过雪吗?显然没有。同学们知道雪是怎么来的吗?(和小朋友们互动)知道雪花长什么样吗?(和小朋友们互动)那么是不是很渴望能看到雪花,看,这是什么?(向同学们展示事先剪好的雪花作品)漂不漂亮?喜不喜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各式各样精美的雪花

承接上节课留下的问题,教小朋友们学写水的古字“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与水有关的汉字的演变,(ppt打印成卡片)图文并茂

2、课程导学(30分钟)

每人分发两张折纸、一把小剪刀、一定要提醒小朋友用剪刀时的安全事宜

然后老师向同学们演示雪花剪纸的过程

(1)将蓝色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三角形,再对角折,不要压出折痕,轻压中心点的折

痕后展开。

(2)将右角对准三角形的顶点向上折,不要压出折痕,轻压右边中心点的折痕后展

开。

(3)将三角形的顶点与右边的中心点对齐,轻轻压出右边四等分点的折痕后展开

(4)将右边的四等分点与中心点对齐,压出右边八等分点的折痕后展开。

(5)以底边的中心点为起点,折起左角,使之与八等分点的折痕对齐折叠。

(6)将纸沿左边的八等分点与顶点间的连线进行折叠,再将其对折。

(7)用铅笔在纸上画出花边的图案(图案样式多样)。

(8)沿线将画好的图案剪下,花边纸就完成了。

最后让小朋友们自己尝试,并鼓励创造新雪花图案(因为世上没有两片雪花是一样的)Ps:还有一个雪花折纸,可能时间会花较多,作为备选,也可作为课后游戏等

4、课程结语

问题:小朋友们,雪花有形状,那么水有形状吗?你能想象水也有表情吗?见过水的形状吗?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关注水这一主题

?通过趣味游戏引导孩子积累与水有关的谜语,诗句,成语,名言

●课前准备

讲稿、环保标语(可制成卡片)、小奖品(笔,本子)

●教学对象

低年级

●教学活动

1、课前小游戏:环保标语之传声筒(10分钟)

小朋友们分成2-3个组,然后第一个小朋友可看标语,其余小朋友均不能看,然后第一个小朋友将看到的标语用肢体语言表达传给第二个小朋友,第二个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用肢体语言表达传给第三个小朋友……以此类推,最后由最后一个小朋友说出这个标语是什么。

评出获胜组,每人奖励小奖品一个

2、课程导学(20分钟)

因为云南是个旱情严重的地区,从生活中的用水习惯导入,和小朋友们互动。

提问:平时你们都怎么用呢?洗脸的水会用来拖地或浇花吗?

提问小朋友,你的一天都什么时候用水?用来干嘛?踊跃回答者有小奖品哟……

提问:你们知道世界节水日是哪天吗?那么植树节呢?踊跃回答正确者有小奖品哟……

介绍干旱的成因

教一些废水利用小常识,普及节约用水以及植树造林常识

3、小画家:环保标语我设计(10分钟)

画画环节—请小朋友自己设计节水标语及图标。然后请他们讲讲自己设计的想法,评出最佳者可获得小奖品

4、课程结语

我们今天学了这么多与水有关的词句及小知识,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会节约用水,把每一滴水都尽量用到刀刃上的国家是哪个吗?你能想出一种好的行之有效的节水方法吗?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神话故事及蕴有深意的哲理性故事引导孩子们学习水的精神

?培养其用水的眼睛看世界,去探索更多有关水的奥秘

●课前准备

讲稿、《水知道答案》的图片

●教学对象

低年级

●教学活动

1、课前小故事:水神共工(10分钟)

提问:你们知道有关水的神话故事有哪些?“葫芦娃中的水娃”“海的女儿”……

同学们知道水神是谁吗?

介绍水神共工的故事

2、课程导学(30分钟)

通过水神共工的故事引出治水英雄,一是女娲治水补天,一是鲧禹治水,给同学们讲这些神话故事

然后讲一些与水有关的富有哲理性的、含有深意的与水有关的故事或典故

提问:同学们听过水滴石穿的故事吗?他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问:听过“上善若水”吗,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知道他的下一句是什么吗?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指水之灵活善变)

引导小朋友了解并学习水的精神“以柔克刚”

介绍一本书《水知道答案》,并向同学们展示其中一些有趣的图片,教导小朋友们学会用水的眼睛看世界,引用《水知道答案》书中的一句话“了解水,就等于了解了宇宙,了解了大自然,乃至生命的全部”

Ps:水知道答案图片:

4、课程结语

问题:小朋友们,学了这么多有关水的知识,你认为水教给你的最重要的精神是什么?

Ps:云南干旱状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云南旱灾愈加频繁和严重:

2001年:遇接近于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

2005年:遭遇近50年来最大干旱。

2006年:遭遇20年来最严重旱情。

2009年:遭遇50年一遇严重旱情。

2010年:百年一遇大旱炙烤云南。

2011年: 云南遭遇局部持续干旱 25县降水破历史最少记录。

2012、2013年: 云南旱情旱情持续加重。

二、原因分析:是什么造成了云南旱灾?

2.1大气环流异常?

引起大气回流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异常现象,一般每2—7年出现一次,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所以不能解释云南旱灾逐年增强的现象。更不能解释三年连旱,因为厄尔尼诺现象不可能三年连续出现。

2.2水利设施基础薄弱?

从历史角度来看:明清以来云南旱灾的日益增长,正好与明清以来日益增长的水利设施建设日益增长成正比,很显然,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并不是造成旱灾的原因,恰恰相反,水利设施越多的年代旱灾反而越多。此外现在抗旱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过度超采还会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表干旱沙化。一旦地下水开采完,土地荒漠化严重,一切就晚了[6]。

2.3全球变暖?

数据显示:从云南有气象记录的1961以来,云南年平均气温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截至2010年,49年中云南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其中年升温率为0.015℃/年[5]。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从历史来看,例如侏罗纪时期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摄氏3°,然而侏罗纪时期却是地球历史上最湿润的时期之一[7]。所以,全球变暖不是导致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

2.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影响?

云南地处于北回归线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北回归线所贯串之处,大都是茫茫的荒漠: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小内天特沙漠,印度半岛的塔尔沙漠……,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许说明了云南气候注定是干旱的,但是古时候的云南却以温暖湿润气候为著名,只是近百年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才逐渐转为干旱,是什么导致了云南气候的巨变呢?

2.5森林覆盖率?

云南历史上森林覆盖率极高,宋以前滇西北为70%,滇南为90%,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缓慢下降,但清代中期之前仍然有70%左右[1],到1935年森林覆盖率下降到50%,本世纪50年代初的47%,70年代的24%[8]。显而易见,历史上云南旱灾的逐年增多和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明显有关,森林覆盖率越低,旱灾越多。气候干旱不是原因,是结果,因为没有植被,白天地表温度急剧上升,空气向上升腾,云和潮湿空气无法进入,被卷出该地区[9]。

但改革开放后官方公布的森林覆盖率数字是从2005年的40.8%增加到2010年的

47.5%[10],2009年恢复到49.9%,2012年一月竟然称达到52.93%[11],(其中也有2003年开始的森林覆盖率计算标准的变化导致的覆盖率数字虚报[12]。官方公布覆盖率

52.93%,学者发现谷歌地图显示不到30%[12])。但是旱灾却依然逐年增多,甚至加速度增长日趋频繁和严重,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发后旱灾随着森林覆盖率迅速增高而迅速增多?

那么,新增加的是些什么林呢?2000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新造橡胶林达300万亩,橡胶林面积从1988年的116万亩增加到615万亩。在与缅甸、老挝接壤的澜沧江沿岸,中国一侧的原始森林几乎消失殆尽,不管条件优劣都种上了橡胶树或其他一些经济林木。《中国科学报》在2012年2月名为《橡胶林种下的危机》报道中提到:如今,占据中国橡胶

种植半壁江山的西双版纳,许多村寨已出现自来水断流、井水干涸现象。”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学者表示,研究西双版纳径流数据发现,即使在降雨量非常低的年份,热带雨林中尚有明显持续的地表径流,而橡胶林中却频繁出现断流现象[13]。金光集团APP (中国)公司于2002年9月进入云南省,规划引种2750万亩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建设云南有史以来最大的林产业工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14]。林学界学者们早已达成共识:人工纯林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病虫害加剧、生物多样性消失和森林火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在云南大面积种植人工桉树林,令科学家们忧虑[15]。

其实,橡胶树和桉树在原产地自然森林里对生态并无危害,正真造成水土流失的是为了种橡胶树林和桉树林等人工经济林时而把山地原生树林采伐殆尽,并“将林地中的杂灌木、杂草、蕨类等全部砍除,整地施肥,采用化学除草剂”彻底除去地表的植被[16],甚至“炼山”(炼山就是人为控制的火烧,是人们为了植树造林在采伐迹地或宜林地上用火烧来清理林地的一种营林措施[17]),把所在区域天然山林生态系统破坏殆尽,地表植被的铲除和整地翻土又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18]。由于“土地较为贫瘠的地方就不适宜种桉树[20]”,在森林早已破坏殆尽的荒山由于长时间的水土流失,贫瘠、土壤层薄,在这些无林荒山种植桉树等经济林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低,所以投资者把魔掌伸向了有林地,提出所谓“中低产林改造[21]”,其实就是把所谓经济效益低的原始次生林等物种丰富的自然山地植被铲殆尽[16],改为物种单一的桉树、橡胶、核桃等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这种借口所谓的“植树造林”以及“中低产林改造”对山地原生生态系统的破坏甚至比单纯砍伐天然林更为恶劣,砍伐天然林后还保留灌木草本和乔木幼苗,只要保护好封山育林天然次生林还是能逐步恢复的,而种植速生丰产林却把区域所有天然森林物种赶尽杀绝[16][17][18]!若干年后再轮番砍伐把地力消耗殆尽,成为真正的荒山。加剧了本世纪云南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恶化。是近年来云南旱灾越演越烈的原因之一,迅速增加的人工林面积和“中低产林改造”面积其实大部分就是对云南山地天然林生态系统彻底破坏的面积,所以这正是近年来云南“森林覆盖率”快速增长,旱灾也快速增长的原因。中国科学院解焱博士介绍,之所以称人工纯林为“绿色沙漠”,一是因为这样的树林中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因而林中动物十分稀少;二是这样的树林地表植被很差,保持水的能力很差,干燥且易形成火灾;三是这样的树林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因而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植树造林曾经成为我国森林砍伐的精神寄托和借口,所谓“砍一棵造十棵”,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巨大破坏和退化。植树造林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严重问题,比如管理部门既是管理者又是最大受益者[22]。

实际上,天然原始森林及原始次森林面积却在不断缩小,云南的原始森林除了一些人迹罕至的险陡山林和保护区,砍得已经差不多了,现达到历史最低值,当前云南的全部现存原始森林可能最多也不过三万平方公里!即还不到云南省总面积8%[23]!和旱灾增长的趋势正好成反比,说明了旱灾增加的更本原因是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

原中国科学院龙勇诚教授报道:“2010年3月下旬的一天,我穿行在云南哀牢山间的原始森林里。哀牢山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为重要的原始森林区之一。当时正值中国西南地区遭遇世纪大旱期间。然而走进森林中,我眼前却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山涧潺潺流水,林中猿声回荡,莺歌燕舞,百花争艳,处处生机盎然。旱情何在?真有百年一遇的旱灾?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数月未见滴雨,哀牢山与灾区之间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差?”此后,他们对西南5省的130多万平方公里地域进行分析,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保护区面积百分比在每个单元格中越高,旱灾地点数量就越少。当自然保护区面积百分比达到20%时,旱灾地点几乎为零[24]。

原始森林(就是所谓过熟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原始森林维护着自然环境,通过对降雨和蒸发的控制调节天气,并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25]。森林会大量释放凝结核(离子,特别是负离子)到空中产生云(空中有很多水汽,只有附在凝结核上的水汽才能成为我们看得见的水汽云)才能在重力(水汽附在凝结核越来越多)和遇冷就会降雨。森林植被上空接近海洋上空的湿度,特别是当沿海森林植被很好(50%以上)及水汽输送沿途有足够的森林(30%以上)他很容易把海洋水汽大量输送到内陆深处等沙漠地带!原始森林不仅仅是高大的树木,而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包动植物间的食物链关系,在原始森林中,某一物种的减少,可以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这种情况在热带雨林中体现更为突出。人们在破坏原始森林以后,即使人工补种了大量的树林,也无法弥补森林被坏对生态带来的影响的[26]。另一方面,原始森林下有厚厚的腐殖层和土壤层,下大雨时腐殖层如海绵般就把大量雨水吸收,再缓慢渗入土壤和地下成为地下水,旱季时水缓慢释放,防洪抗旱能力极强。

云南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这一类型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在于必须保持物种高度多样化的水平,即使不将丛林砍伐,如降低其生物多样性水平,也会导致局部地区的生态退变。原始森林被砍伐后,先是腐殖层较容易被风吹和雨水冲刷逐渐消失,保水能力变弱,如果进一步为了种农作物和经济林,则把剩下的灌木及草本清除干净,“通过深挖垦复,挖除一切杂灌树蔸,抑制杂草的生长[18]”,使土壤裸露,进一步加速水土流失,土壤层不断变薄,逐渐石漠化,保水能力越来越差最终彻底丧失。形成有雨即洪灾,无雨即旱灾的悲剧。

云南是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的省区之一。石漠化的形成往往经历三个阶段: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即石漠化,其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导致石漠化的主要诱因。西南地区石漠化土地如不及时治理,按照现在的推进速度,其规模在25年内还将翻一番。云南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7%,每年流失土壤5亿多吨。中国工程院分析认为,在我国石漠化现象最严重的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按照现在的推进速度,其规模在25年内还将翻一番,百年之内若不及时治理,将有一半国土面积成为石漠化[27]。

三、云南旱灾不断增加的历史就是天然森林不断被砍伐消失的历史

3.1 云南古代森林

古代云南森林茂密,唐宋时期滇东北森林覆盖率为70%,滇南为90%[1],当时“土旷人稀,林木丰茂,不乏泉流,雨水滋多[28]”“幽箐深林,蓊荟蔽塞,林木阴森”。云南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给交通发展带来…定的阻碍,这是造成云南长期闭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保护了绵延全省的原始森林。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33]。各民族仿生态经营方式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极为有限。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存。

3.2明清到民国的森林砍伐

明清以来,云南地区畲田兴起、大量汉人迁入屯田垦殖,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雍正四年(1726),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后,鼓励大批的汉族移民在这一地区定居[按照内地移民的赋税要求开发资源,具体包括对牧地、荒山、荒地的屯垦。晚清以来,与云南人口增长“反相关”的是生态恶化,尤以森林锐减最为突出。云南所属之西南地区“许

多山地森林已遭较大砍伐,部分近水近村地带已成童山”“土性轻活,遇雨刷下,填满旱河。”,“厥后移民渐多,人口顿增,变林地为农场,迨木材需用甚广,复四处滥伐。遂使高山峻岭竟成濯濯,泉源稀少,雨肠不时。每当夏秋之季,遇东南湿风一至,淫雨旬月不止,河川泛滥,秋成减收,实森林缺乏之所致。[28]”。康熙二十一年,云贵总督蔡毓荣上了著名的“筹滇十议疏”,云南鼓励开矿的政策使矿业飞快的发展起来,带动了清代云南矿业走向了极盛期,在矿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里,都需要大量的木材、炭和木柴。“每炼铜100斤,需木炭1000斤,至清乾隆年间炼铜最盛时,年产铜量达1600万斤,烧100斤炭需10000斤柴,据此估算每年需砍伐约10平方公里森林。”大量的原始林被毁,引起植被退化,很多地表裸露,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开始严重,如乾隆八年,永善县“山水泛涨,夹杂砂石,冲压田地房屋”,使滇东北地区小江流域成为全国著名的泥石流多发流域,清代滇东北地区的铜矿开发,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一时的繁荣,却也给滇东北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后患,现在成为了云南最贫困的地区之一[29]”。到193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下降到50%,特别是民国以来“惜乎山多田少,旷野萧条,加以承平日久,森林砍伐殆尽而童山濯濯,蓄水无多”,蓄水与御风能力下降,大规模的垦荒使得森林大面积消退,灾害发生加剧[30]。

3.3解放后大跃进毁林“大炼钢铁”运动、“以粮为纲”的毁林开荒运动

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从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继而《云南日报》一九五八年十月十五日报导:“全省「三百万大军」「向钢铁铜前线总攻击!」”,于是,大批原始森林被砍伐烧炭做燃料土法炼铁,十年"文革"。毛泽东指示"以粮为纲",在全国各地开展“让荒山变良田”运动,不仅开荒种粮使大片森林消失,就连农民世代栽种的果木林都被农村干部们砍伐殆尽。

当地林业部门的统计显示,由于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云南省的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

年代初的47%下降到70年代的24%,其中西双版纳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从四九年的69.4%降为八零年的26%。整个西南地区气候恶化,水土流失,生态遭到惨重破坏。[31]

3.4 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尽快引导群众尽快脱贫”为借口的毁林致富运动

改革开发后,党的脱贫致富的的政策推动了经济发展,提倡“要想富,先修路”,但是,一些山区脱贫致富的运动过于急迫,不折手段,导致“路修到哪里,林就毁到哪里”。1976-2003年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表明,西双版纳近30年间共损失了约40万公顷的热带季节雨林,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转换为单一种植的橡胶林,“那些被砍掉的森林,很多树龄都在100—300年以上”[13]。

八九十年代,云南省委、省政府为云南烟草产业的发展制定6大政策,“省委、省政府把我们省仅有的外汇储备都用来支持云南烟草产业发展”[34]。云南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展烤烟产业,“八五”期间提取实现了省政府赋予烟草行业的“333"工程目标(333指艰苦奋斗3年,实现税利300元,创汇出口3亿美元),“九五”以后,由于烟草生产继续快速发展,因盲目发展而出现了生产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至1997年全省烤烟种植面积发展到720万亩,收购量高达105.7万吨,导致烟叶库存过大[35]。烤烟种植业对环境影响很大,如山地陡坡种植烟草,造成水土流失、化肥流失严重,湖库河流淤积;烤烟对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每烤一吨烟要耗费木材3至4吨,仅1993年一年云南省烤烟用柴消耗掉486万立方米木材,相当于毁掉了56.76万亩森林。

自1995年以来,森林被大肆砍伐,触目惊心!七个地州林业局去年9月初上报到省林业厅的汇总面积是1776,600多亩,平均每年毁林50万亩!以“发展经济,尽快引导群众尽快脱贫”为借口的毁林开荒决策使近年来云南人尝到了森林大面积毁弃的苦头。旱季:水库枯竭、农田龟裂、江河水流减少,许多水电站运转不起来。雨季:山体滑坡、泥石流吞没大片农舍、田畴。[36]

3.5 二十一世纪初的“坚定不移地发展林纸一体化产业”的毁林种桉运动

2004年4月,国家林业局一个调查组在思茅市调研时就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他们的报告说,在思茅地区,近年来,随着一些木材加工单位的生产规模和企业原料林基地的扩大,一些地方提出了“大砍大造大发展”的口号,出现大面积连片皆伐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的情况。这份报告最担心是,如果APP及当地的林纸公司的规划全部实施,思茅全市近3600万亩现存天然林中的一半将会被砍光,其中大部分将种植桉树。 2004年07月08日中国《新闻周刊》:云南森林告危(1)拥有“动物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正与亚洲最大的造纸企业合作,推行一项巨大的林浆纸基地规划,规划中的林浆纸用地达2750万亩,其中将近一半是繁茂的森林。如果规划得以顺利落实,这些林木资源将遭到砍伐,整个滇南的生态将受到致命性打击.这样,金光集团在云南省短短一年多里圈定了2750万亩的林浆纸基地。其中,有林地就有1000多万亩,此外还有420万亩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荒山仅为500余万亩[37][38]。

2004年07月08日中国《新闻周刊》发表长篇报道:云南森林告危。

缸口粗的栎树横七竖八地倒在山地上,20多米长的树干已被烧焦——在距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糯扎渡乡20余公里的一片林浆纸基地上,残留着很多林木被采伐和焚烧的痕迹。以澜沧县为例,金光集团在该县得到300万亩林基地,然而县政府今年4月向国家林业局所作的汇报材料显示,林业用地中的无林地(宜林荒山荒地)仅为71.7万亩。被砍伐的,是茂密的树林(有林地)[39]。

2004年4月,国家林业局派员调研。调研后产生的报告措辞激烈地写道,思茅市对金光集团等木材加工企业的林地、林木使用权的流转“由政府包揽、强行定价的不规范流转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而2005年1月7日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另一份文件则明确指出,金光公司在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采伐林木蓄积24709立方米。这些林木大部分是金光公司造林承包商组织采伐的。

此前,有专家认为,如果大批林纸项目在云南实施的话,整个云南的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37]。

“如果金光集团的项目在云南顺利实施的话,整个云南的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刚刚获得第九届芝加哥自然博物馆年度生物大奖的西南林学院副院长杨宇明说,“这是一场严重的生态灾难。”在当今林学界,人们将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纯林称为“绿色沙漠”。据中国科学院解焱博士介绍,之所以称人工纯林为“绿色沙漠”,一是因为这样的树林中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十分稀少;二是这样的树林地表植被很差,因而保持水的能力很差,一般比较干燥,易形成火灾;三是指这样的树林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因而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害,而且一旦感染上虫害,极易造成大面积损害[37]。

2005年2月25日《云南日报》写道:“坚定不移地发展林纸一体化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5年11月22日中国纸网报道–《云南即将召来灭顶之灾?》:本月16日,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印尼金光集团APP在中国云南的“荒山造林”是个天大的谎言,实际上是将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如任由其项目顺利实施,云南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

2006年06月2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消息:云南省思茅市紧邻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分布区。日前记者在思茅市翠云区六顺乡看到,乡、村干部和当地林业部门为私人老板的乱砍滥伐行为大开绿灯,当地数以万亩的天然林被砍伐,许多原来郁郁葱葱的山头变成了荒山秃岭。在当地林业部门记者了解到,这些砍伐行为都是按采伐程序审批的,批准的名义竟然是低产林改造。

3.6 当前的毁灭天然林运动:“为改变"只见树不见富"的云南省改造6000万亩中低产林的号角吹响[40][41]”

2010年10月起,云南省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600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任务;其中到2015年改造2000万亩,到2020年基本完成其余4000万亩改造任务。

同年11月,云南本土的一些网站上却出现了“中低产林改造‘变味’,百万亩国有林遭‘剃光头’[42]”的民间反映,许多原有的森林在新一轮经济狂热中纷纷被消失、被替代。2011年2月13日,全省已完成中低产林改造210.26万亩,超额完成年度改造200万亩的目标任务。“往日“只见树不见富”的“穷山”,已被连片的特色经济林取代。各州市重点围绕木本油料林、速生丰产林和珍贵用材林等产业建设,以采伐更新、树种更替,整体推进,形成中低产林改造热潮”[40]。“全力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形成了“龙头带大户,大户促千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中低产林改造格局,”

中地产林改造“变味”了吗?没有,中地产林改造实际上本来是就是砍伐现有林木[19],改种上单一的然后再种上物种单一的速生桉树林、油茶、橡胶等经济林,为了高产,他们必须把所在林地内的所有其他植物斩尽杀绝[18],请看他们的文件中早已写得很清楚了: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意见2010.3.18》明确规定了什么是必须改造的“中低产林”:“生态标准:植被覆盖度小于40%的林地以及成熟林和过熟林”就是说疏林和密林都需要采伐更新“改造”,把“成熟林和过熟林”列为需改造对象为砍伐原始森林提供了借口(过熟林就是林业上对原始森林为主的森山老林的称呼)“。凡符合改造条件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都可以纳入改造范围”,而在“经济标准: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林分中目的树种组成比重占40%以下;商品材预期出材率低于50%;生产非木质产品,林木或品种退化,已不适应市场需求。”,把几乎所有天然林(除了自然保护区)都打入需采伐“改造”的范围,因为云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天然林中植物物种丰富,“目的树种”肯定不会超过40%。“二)实施范围。凡符合改造条件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都可以纳入改造范围。”,“三)改造方式。林权所有者依据林地状况、自然条件和培育目标,通过采伐更新、树种更替、”,说明了所谓“改造”第一条就是要“采伐”!甚至还把“各地收取的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也可用于支持中低产林改造。”

如何进行“改造”,请看那些“中低产林改造技术”:对“混生的树种进行彻底的伐除。要先一次性全面彻底的清除。通过深挖垦复,挖除一切杂灌树蔸,抑制杂草的生长,垦复要全面,垦复深度在20cm以上,只有深挖才能真正见效,[18]”“更新改造是将改造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