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设计

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设计

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设计
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设计

第28卷第4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28 No.4

204 2012年2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Feb. 2012 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设计

王效华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南京 210031)

摘要:生物质能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系统的基础。利用好生物质能既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又有利于环境保护。该文以江苏省为例,制订了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和技术路线,提出了生物质资源调查采用面上资源普查、家庭能源消费抽样调查和主要生物质资源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制订了资源调查和农户抽样调查的具体方案,提出了生物质能源资源评价、供需平衡分析、资源预测、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的重点和方法,为省级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政策,资源调查,设计,能源规划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2.04.034

中图分类号:TK6;S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2)-04-0204-04

王效华. 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4):204-207.

Wang Xiaohua. Plan design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biomass energy resources in Jiangsu province[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2, 28(4): 204-20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 引 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从能源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能源问题,努力寻求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发利用农村地区的有可供广泛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对环境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系统的基础,在未来的能源供需平衡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质资源是指绿色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及其衍生物,既是生物物质的总称,又是生物能量的总载体。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自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能源危机以来,世界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生物能和生物燃料的开发利用。与其它不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质资源具有地域性、一般不进行地区间的贸易、不易输送、能源密度低、不确定性程度大等特点[1-2]。生物质能源其资源量的实际可开发程度还受当地其它用途消费的影响,必须充分考虑许多具体的因素和进行仔细的调查和研究后,才可能给出真实可靠的分析结果。全面掌握各类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量,其中有多少可用于发电[3-4]。

江苏是能源消费大省,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的7%。江苏的能源资源十分匮乏,一次能源自给率在20%~25%之间,而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原煤自给率在

收稿日期:2011-07-17 修订日期:2011-11-16

基金项目:世界银行项目(编号A2-B10-CS-2009-001)

作者简介:王效华(1959-),江苏东台人,教授,主要从事农村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210031。

Email:xhwang@https://www.doczj.com/doc/1911432834.html, 25%左右,原油自给率仅为10%左右。江苏生物质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是该省农村地区主要能源资源,主要由麦秸、稻秸、玉米秸、棉花秸等组成。近年来,由于出台了多种经济和科技政策,加大农业工作力度,种植业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粮棉油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目前秸秆资源主要用作燃料直接燃烧、饲料、还田、工副业原料等。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农村家庭燃料的改变和劳力紧张等,出现了将田间的作物秸秆(麦秸)焚烧,甚至推入河中,造成了水的污染。苏地域辽阔,区域间社会、经济、自然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都造成了江苏生物质资源和利用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形成很大的差异。形成了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特点较为明显区域。因此开发利用好生物质资源是江苏社会经济和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规模利用好生物质资源是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选择[5-9]。

对生物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之前,应该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江苏农村生物质资源品种、数量、利用现状、可规模化利用水平等与许多因素相关。如:农村耕地面积的变化,作物结构的变化,生物质能源利用水平的变化。生物质能源可开发利用水平还受当地生物质其它用途消费的影响,在苏南地区秸秆已经逐渐退出农村家庭能源的使用。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许多具体的因素和进行仔细的调查和研究后,才可能给出真实可靠的分析结果。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投资者提供判断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和技术经济可行性。

1998年中国农业部与美国能源部项目专家组进行了中国生物质资源可获得性评价[10];1999年国家科技部的星火计划开展了农作物秸秆合理利用途径研究[11];2004年由中节蓝天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秸秆直接燃烧供热发电项目资源可供应调研和相关问题研究等[11]。2008年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赵立欣等[12]专家做了黑

第4期王效华: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设计205

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中长期展望的研究。由于秸秆资源分散的特性,统计比较困难,目前对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的分析大多是建立在相关统计资料的基础之上的,尽管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了一些秸秆资源及利用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工作[13-19]。国家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NY/T1701—2009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20],该规范包含了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调查范围、内容和调查方法,秸秆资源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评价方法等内容。但现有方法在省级生物质资源的调查中使用还欠具体,操作性欠佳。本研究提出了在省级层次上进行生物质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对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评估,它可在省级生物质能资源调查评估研究中得到应用和借鉴。

1 对生物质资源调查评价的目的及其方案设计的要求

生物质资源调查评价的目的是要在查明生物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地域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技术经济条件,确定各类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经济价值。明确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数量和经济代价,以便为可再生能源的规划者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信息,判断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和技术经济可行性。根据江苏省生物质资源的特点,其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质秸秆资源、薪柴资源和沼气资源,无能源作物。

方案设计要求保证该项资源调查和评估的准确性、可靠性,它是其成果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生物质资源状况和今后发展趋势的关键要素。方案要求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确保该方案有效实施。

2 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生物质资源调查和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宏观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以县为单元组织调查和评价;根据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特点,分不同区域进行生物质能源消费的典型调查和研究;沼气资源的调查则采用重点地区(苏北户用沼气)和重点行业(大中型牲畜饲养场)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技术路线见图1。

该方案提出生物质资源和利用数据的调查应采用面上资源普查、家庭能源消费抽样调查和主要生物质资源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这有利于获得更为全面、准确的数据,同时有些数据可相互修正和校验。由于江苏农村家庭生物质能消费的变化已经对生物质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仍然是今后生物质供应和消费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对家庭能源消费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调查研究是区域生物质调查评价和规划的重要方面,本方案采用分区域的典型县的入户抽样调查,确保了农村家庭生物质能消费,特别是生物质能的消费的数据的真实可靠。对未来农村家庭生物质能消费的分析直接影响对区域生物质能源供需平衡分析,是该项研究的一个关键。

图1 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路线

Fig.1 Technology roadmap of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biomass energy resources in Jiangsu province

3 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和评估的主要任务

3.1 现有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整理

运用省统计局、农林厅已有的统计资料,初步分析江苏生物质资源数量、品种等在地域上(以县域为单元)的分布特点;主要根据江苏各县(市各种农作物和林地面积和产量计算出各种农作物秸秆的资源总量和薪柴可获得量。为分类划区,选择典型提供数据。

根据江苏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特点,在江苏生物质资源数量、品种初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以县域为单元,根据生物质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以此作为选择典型县进行调查的依据。

在不同的区域中确定有代表性的县,作为典型调查地区,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各选择2个有代表性的县,同时注意选择林地面积较大的县作为薪柴资源调查的重点。3.2 设计各种资源调查表格和制订抽样调查方案

各种生物质秸秆资源调查表,包括麦秸、稻秸、玉米秸、棉花秸、大豆秸、油料类、麻类等秸秆资源的播种面积、产量、收获方式、谷草比、秸秆资源量等。

薪柴资源调查表,包括薪炭林、用柴林、防护林、灌木林、疏林、经济林、四旁树等林种的面积、可取薪柴面积系数、单位产柴量、可开发资源量等。

沼气资源调查: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表,包括畜禽品种、数量、规模,粪便排泄量;农村家庭沼气资源调查表,年养畜禽的头数,粪便量。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调查表:典型县农村家庭能源消费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能源消费、秸秆收获及其使用、对各种能源的态度等。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在6个典型县进行统一问卷派员访问式入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县抽取3个乡,每乡抽取3个村,每村抽取45农户,

农业工程学报 2012年206

共调查2465户家庭(6县×3乡×3村×45户)。要求在95%的置信度下调查的抽样误差为±5%。调查表内容主要涉及调查家庭基本状况、能源消费特别是秸秆消费的现状及其对使用各种能源的态度。

各种生物质资源数量、分布特点、利用现状、可开发利用的获得性调查;调查分析生物质资源的收集半径、方式、价格及其收集成本等;典型县生物质秸秆资源使用的专项调查:农业作物的收获方式与秸秆收获水平;还田量,方式,合理水平;饲养用秸秆;工副业用(造纸厂,蘑菇生产等);家庭燃料;秸秆的田间焚烧和抛弃;提出不同地区生物质秸秆的可利用系数。

3.3 沼气资源专题调查

调查江苏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数量、规模,粪便的可利用量,适宜采用厌氧技术生产沼气的比例及其今后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3.4 薪柴资源调查

在有薪柴资源的重点地区调查薪柴资源量,包括薪炭林,用柴林,防护林,灌木林,疏林,经济林,四旁树等林种的面积,可取薪柴面积系数,单位产柴量,可开发资源量等。考虑到江苏木材工业的废弃物所产生生物质量较少,未列入调查范围。

3.5 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程度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生物质能源资源地域分布特征评价,研究不同地区资源开发的重点和方向。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根据生物质能源的地域特征指标,进行区域的划分,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类型区。

3.6 预测和评估各种不同类型区可用于生物质发电的资源量

根据不同地区作物面积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5~10 a的作物面积变化和作物收获方式的变化,进而预测秸秆资源量的变化。

根据典型调查,建立生物质用途的各种假定方案,预测未来5~10 a各类型区生物质能源的可获得水平。根据基期各种生物质能的供应和消费(使用)的数据,建立基期能源平衡表和能流图,揭示生物质能源平衡状况,探讨能源有效利用的途径和方向;根据基期各种生物质能的供应和消费(使用)的数据和未来5~10 a各种生物质资源和需求数据,建立高、中、低三种未来发展情景方案,应用采用人均能量法预测未来5~10 a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水平和结构;采用趋势分析法(人均能量法和部门分析法),预测未来5~10 a 和20 a各种能源资源量、主要使用水平;通过历史统计资料,使用全省各县近30 a各种作物、薪柴面积、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未来5~10 a和20 a作物秸秆的资源量,并且与采用趋势分析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和相互校正,以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从而评估各种不同类型区可用于生物质规模化发电的资源量。

3.7 分析研究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与潜在开发的方法和途径

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生物质资源的密度、可获得量、收集成本等指标,提出适宜建设生物质发电厂的地点、规模;提出解决生物秸秆有效利用的对策;研究提出江苏沼气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规模,生产工艺类型和相关政策;研究提出江苏省薪柴开发利用的前景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研究在农村产业化调整过程中生物质能资源供应的变化的一般规律;探索因地制宜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和可操作的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4 结 论

根据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现状和特点,制订了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阐述了从各种资源调查表格设计、农作物秸秆资源、沼气资源、薪柴资源、生物质能源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不同类型区可规模化利用资源量预测和评估、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与潜在开发方法分析等各任务内容,为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的制订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方案采用了宏观普查、典型入户调查和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宏观普查以县域为单元组织调查和评价;根据江苏省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特点,分3个不同区域进行生物质能源消费的典型调查和研究;沼气资源的调查则采用重点地区(苏北户用沼气)和重点行业(大中型牲畜饲养场)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该方案的采用,虽然增加了调查中投入的人力和经费,提高了调查的难度,但从方法学上确保了生物质能资源利用调查数据的全面、真实、准确。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世界银行项目“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评估和开发利用规划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方案同样可供在中国其它省份在生物质能资源调查评估研究参考。

[参 考 文 献]

[1]冯祯鈱,王效华,郝先荣,等. 沼气池建设对农村家庭能

源消费的影响:以江苏涟水为例[J]. 中国沼气,2008,

26(6):22-25.

Feng Zhenmin, Wang Xiaohua, Hao Xianrong, et al.

Influence of building biogas digesters on family energy consumption in rural areas: A case study of Lianshni in Jiangsu province[J]. China Biogas, 2008, 26(6): 22-2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李京京,任东明,庄幸. 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系统评价方法

及实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73-380.

Li Jingjing, Ren Dongming, Zhuang Xing. Systemic evaluation method of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1,

16(4): 373-38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王效华,冯祯民.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

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27(1):108-110.

Wang Xiaohua, Feng Zhenmin. Biofuel use and it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rural areas of China[J].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4, 27(1): 108-11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4]王效华,胡晓燕.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J]. 农业

工程学报,2010,26(3):294-297.

Wang Xiaohua, Hu Xiaoyan. Factors influencing rural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0, 26(3): 294-29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5]颜培兵,吴卫民,王效华. 生物质能资源查询系统设计

初探:以江苏溧阳市为例[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8(3):20-22.

第4期王效华: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设计207

Yan Peibing, Wu Weiming, Wang Xiaohua. Primary design

of biomass resources query system:Jiangsu Liyang as an

example[J]. Energy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2008(3): 20-

2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6]刘黎娜,王效华. 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J].

中国沼气,2008,26(2):17-20,24.

Liu Lina, Wang Xiaohua.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biogas

eco-agricultural mode[J]. China Biogas, 2008, 26(2): 17-20,

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7]李萍,王效华. 基于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农村户用沼气

池效益分析[J]. 中国沼气,2007,25(2):31-33.

Li Ping, Wang Xiaohua. Evaluation on renefit of rural household

bioga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cost[J]. China Biogas, 2007, 25(2): 31-3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8]周中仁,王效华,陈群,等. 北方小康农村家庭能源消费

结构演变研究:以山东省桓台县为例[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23(3):192-197.

Zhou Zhongren, Wang Xiaohua, Chen Qun, et al.

Evolvement of well-off rural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northern China: A case study in Huantai county

of Shangdong provinc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7, 23(3): 192-19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9]李莉莉,王一线,王效华. 农村沼气协会建立、运行机制

及发展对策:以江苏省涟水县小李集为例[J]. 中国沼气,

2009,27(5):33-36.

Li Lili, Wang Yixian, Wang Xiaohua. On the establishment,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biogas association: The case in Xiaoliji village, Jiangsu province[J]. China Biogas, 2009, 27(5):33-3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0]李京京,白金明,Ralph Overend. 中国生物质资源可获得

性评价[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11]姚宗路,赵立欣,田宜水,等. 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

现状及中长期展望[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288-292.

Yao Zonglu, Zhao Lixin, Tian Yishui, et al. Utilization status

and medium and long-term forecast of crop straw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9, 25(11): 288-29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2]赵立欣,田宜水,孙丽英,等.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

与评价方法及应用[J]. 中国科技成果,2010,(4):4-6.

[13]崔明,赵立欣,田宜水,等. 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

利用分析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2):291-296.

Cui Ming, Zhao Lixin, Tian Yishui, et 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energy utilization of main crop straw resources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8, 24(12): 291-29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4]田宜水,赵立欣,孟海波,等.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

术和经济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3):1-5.

Tian Yishui, Zhao Lixin, Meng Haibo, et al.

Technical-economic assessment on rural bio-energy utilization technologies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1, 27(13):

1-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5]王芳,黎夏,陈健飞,等. 农田生物质能集约利用空间优

化决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9):232-236.

Wang Fang, Li Xia, Chen Jianfei, et al. Optimal spatial decision of

cropland bio-energy intensive applica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9, 25(9): 232-

23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6]王久臣,戴林,田宜水,等.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

及趋势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9):276-282.

Wang Jiuchen, Dai Lin, Tian Yishui, et 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biomass energy industry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7, 23(9): 276-28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7]周中仁,吴文良. 生物质能研究现状及展望[J]. 农业工程

学报,2005,21(12):12-15.

Zhou Zhongren, Wu Wenliang. Status quo and prospects of

biomass energy[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5, 21(12): 12-1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8]方放,王飞,王海. 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 农

业工程学报,2003,19(7):133-135.

Fang Fang, Wang Fei, Wang Hai. Current statu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biomass energy[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3, 19(7):

133-13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9]田雅林,王革华. 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经济和环境影响

及展望[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7):136-140.

Tian Yalin, Wang Gehua. Developmen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prospect of biomass energy

technologies[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3, 19(7): 136-14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0]NY/T 1701—2009,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S].

Plan design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biomass energy resources

in Jiangsu province

Wang Xiaohua

(College of Technolog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1, Chin a)

Abstract: Biomass energy is in urgent current need and it is going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uture energy system. The employment of biomass energy reduces the need for fossil fuels and is mor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 biomass energy resource survey, evaluation program and technical line were developed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combining method of the census of resource method, the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sample survey and the main biomass resources special investigation were put forward. The resource survey and farmers sampling survey scheme were set. The biomass energy resource evaluation,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analysis, resource prediction, key and methods of biomass resource utilization analysis were proposed.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methods for provincial biomass energy resourc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biomass, energy policy, resource valuation, design, energy planning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解读《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12-07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国家制定的能源、土地、粮食、应对气候变化等战略规划之后又一项重要的资源环境战略性规划,也是我国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域的又一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实施好《规划》,是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记者: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编制全国性的水资源综合规划,《规划》有国家八个部委共同参与。请您谈谈《规划》编制的历程和重要意义。 矫勇:进入21世纪,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从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出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2002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牵头,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资源调查评价,主要任务是全面调查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第二阶段为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主要任务是科学制定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与对策措施。 本《规划》是涵盖全国、流域、行政区域三个层面,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定的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规划成果是我国长期治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管理及水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的实施将全面提升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与保障能力,不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将得到有效转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将显著提高,水生态环境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应对气候变化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将显著增强。 意义: 《规划》必将对我国水资源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矫勇:《规划》编制的主要成果包括八个方面:一是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二是规划目标与任务。三是水资源供需分析。四是水资源配置。五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六是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七是实施效果与环境影响评价。八是保障措施。 《规划》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从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重点回答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6个重大战略问题。 一是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价了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水生态环境状况和演变规律,系统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二是在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水资源条件、利用水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三是研究制定了全国、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及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控制性指标。四是研究论证了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总体布局,提出了有利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措施。五是从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了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及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对策。六是提出了实行最严格

我国生物质资源分布与利用

国内生物质的资源分布与利用 对于生物质这个词大家都有肯能感到陌生,所以我们先解释一下这个名词,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和。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特点: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因为生物质中含有能量,因此引伸出生物质能这个词,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国内生物质的资源分布 因为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以在分析生物质资源分布的时候,我们只考虑植物的分布。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数量巨大,较常见的有秸秆、稻壳、薪材、锯末和甘蔗渣等。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约为亿t/年,折合标准煤亿t,稻壳5000万t,折合标准煤2000万t ;林业加工过程产生的木质废弃物约2400万m3,折合标准煤150万t ;各种天然薪材的合理提供量为亿t ,折合标准煤亿t。 农业生物质资源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物质资源丰富。每年的农业生产废弃物的产量约为亿t,到2010年产量可达亿t,可产生12EJ的能量。农业生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生活用能,其中水稻、玉米和小麦秸秆占到%;农产品加工废弃物有稻壳、玉米芯、花生壳和甘蔗渣等。1999年,我国各地区主要农业生物质可利用量的合计总量达亿t。列前10位的地区是: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黑龙江、吉林、四川、湖北、安徽和内蒙古。其中,秸秆类生物质的主要流向为15%还田,24%饲用,%用于工业,近60%用于薪柴或露地燃烧。因此,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林业生物质资源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为亿hm2,其蓄积量为亿m3。2002年,全国造林面积为,比上一年增长%。我国陆地林木生物质资源总量在180亿t以上,可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的主要是薪炭林、林业废弃物和平茬灌木等。林业生物质能资源在我国农村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我国农村消耗的林业生物质能资源约亿tce,占农村能源总消费量的%。在丘陵、山区和林区等区域,农民50%以上的生活用能依靠林业资源。1999年,我国林业生物质产量列前10位的地区是:黑龙江、内蒙古、四川、云南、吉林、江西、湖南、广西、广东和山西。另外,我国有宜林荒山荒地约万hm2,可以开发种植高产能源植物。(资料来自于百度百科) 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 我们国家生物质能源的资源十分丰富,然而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随着近些年的研究和开发,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总体来说主要是作为燃料提供热能或发电、农田有机肥料及多种化工产品等。 生物质作为燃料或发电 (1)直接燃烧

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资格考核部分复习资料

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资格考核部分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50题) 1. 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 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3. 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有就业要求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5 6 7 8 9 劳动合同。 10 11 12 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13 1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执行劳 15.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 16.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代替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17.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18. 发展水平相适应。 19. 《苏州市职业中介机构管理和服务暂行办法》规定:在各县级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登记设立 10万元),开办资金

20.《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 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 21.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2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 23 24.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25.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6 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27. 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 28 29 30.面向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发行的,用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各项管理和服务工 31 32.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 33 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34. 35.设立职业中介机构需有 市场法规和政策业务并经省劳动保障部门考核合格的专职工作人员。上述人员的资格实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DOC)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总报告 (报批稿) 珠海市水务局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2008年6月

项目名称: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委托单位:珠海市水务局 承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余荣霭(市政府) 副组长:梁社新(市水务局)、武林(市发展计划局) 成员:钟惠明(市水务局)、何洪广(市发展计划局) 郑卫东(市经贸局)、张瑞雄(市国土资源局) 熊豪品(市环保局)、黄东(农业局)、李叶新(市气象局)技术小组成员: 钟惠明、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张渊、程远 项目总负责: 陈晓宏教授(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中心)主任,博导) 专题负责: 刘青娥博士(专题一),吕幼治副教授、林文杰硕士(专题二),张灵博士(专题三),李艳博士(专题四),江涛博士、黎坤讲师、黄凡工程师(专题五),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六)、刘丙军讲师、刘德地博士(专题七),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八),刘祖发副教授(专题九)、陶贞副教授(专题十) 参与人员: 中山大学陈晓宏、江涛、刘祖发、涂新军、刘丙军 黎坤、陶贞、黄凡、吕幼治、陈俊合 于海霞、叶锦昭、石教智、刘德地、刘青娥 王兆礼、李艳、张灵、谢东瑜、林文杰 李晓华、张贞遴、孙夏平、刘霞、肖华斌 任秀文 珠海市水务局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郭家圣、张渊 程远、杨旻 总报告汇总:林凯荣 总报告审阅:陈晓宏

目录 前言 (1) 1 总纲 (1) 1.1珠海市自然社会基本认识 (1) 1.1.1 自然地理 (1) 1.1.2 河流水系 (2) 1.1.3 社会经济概况 (4) 1.2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 1.2.1 指导思想 (8) 1.2.2 规划原则 (9) 1.3规划单元与水平年 (9) 1.3.1 水资源5级分区 (9) 1.3.2 规划基准年和水平年 (10) 1.4目标与任务 (10) 1.4.1 总体目标 (10) 1.4.2 主要任务 (10) 1.5规划专题 (11) 1.6规划依据及参考材料 (11) 1.6.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1) 1.6.2 广东省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2) 1.6.3 珠海市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12) 2 水资源调查评价 (14) 2.1水资源调查评价概述 (14) 2.2降水 (14) 2.2.1 降水空间特性 (15) 2.2.2 降水时间分布特性 (15) 2.3蒸发 (16) 2.4地表水资源量 (17) 2.5地下水资源量 (18) 2.6地表水水质 (18) 2.7水资源总量 (22) 2.8水资源可利用量 (22) 2.9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23) 2.9.1 水资源数量演变趋势 (23) 2.9.2 水资源质量演变趋势 (24) 2.10水资源评价 (25) 2.10.1 水资源量与全省、全国的比较 (25) 2.10.2 珠海市水资源特征 (25) 3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27) 3.1供水情势分析 (27) 3.1.1 供水基础设施 (27) 3.1.2 供水能力 (27) 3.1.3 供水量 (28) 3.1.4 供水量变化趋势 (29)

2017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基本情况 生物质(Biomass)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物质,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有生命物质派生、排泄和代谢的许多物质。生物质发电(BiomassPower)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生物质发电分为直接燃烧发电、混合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等不同类型。生物质发电技术是目前生物质能应用方式中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生物质能发电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产业,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发电和供热方式。 生物质能发电形式 (1)行业发展概况 ①生物质能是一种环保、可再生、亟待发展的能源形式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具有蕴藏量大、普遍性、易取性、挥发性高、炭活性高、易燃性的特点。生物质能源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位居第四位,它也是唯一可循环、可再生的炭源。现代生物质能源具备显著环保特性,实现碳零循环,排放少量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加速增加,2020年前要实

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将持续面临着重化工业新一轮增长、国际制造业转移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新情况,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度将不断增加,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所在。在加强常规能源开发和大力推动节能的同时,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向能源多元化和清洁能源过度,已迫在眉睫。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约3,014百万吨油当量,其中原煤占63.7%、原油18.6%、天然气5.9%、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等新能源比例较低,约11.9%。我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14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43%,能源安全保障压力巨大。随着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成熟,经济成本的下降,生物质能源替代比例将会越来越高,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可以进一步促进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增强能源安全保障,使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5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

第1章 生物质能资源

生物质能概论
第一章 生物质能资源

第1章
生物质能资源
生物质种类 生物质能特点 化学组成 燃料热值 生物质资源量估算方法 物 算方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构成情况
2

生物质能
生物质是地球上存在最广泛的物质,包括所有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 和代谢的所有有机质. 和代谢的所有有机质 广义上讲,生物质是各种生命体产生或构成生 命体有机质的总称,生物质所蕴含的能量称为 生物质能。
3

生物质能的分类
4

生物质能优点
(1)清洁性-与矿物能源相比,生物质灰分、含氮量及含硫量 清洁性 矿 能源 , 质灰分 氮 硫
少,减少硫化物、氮化物和粉尘等的排放, 对环境污染小。在生 物质能源利用过程中显著降低了CO2 排放,对减少温室效应有积极 意义。 意义
(2)大量性和普遍性-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 (3)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唯 唯一可以储存与运输的 以储存与运输
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相对于可能穷尽的化石能源来说,可 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再生。 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4)燃烧容易,与其他非传统性能源相比较,技术上的难题
较少。 较少
5

生物质能缺点
(1)分布分散、利用规模小; (1)分布分散 利用规模小; (2)单位土地面的有机物能量(能量密度)偏低; (3)缺乏适合栽种植物的土地; (4)热值低,水分偏多(50% 95%); (4)热值低,水分偏多(50%-95%); (5)重量轻,体积大,运输困难; (6)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雨雪火风以及季节) ( )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雨雪火风以 季节)
6

全日制劳动合同书(2018江苏省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厅)

编号:全日制劳动合同书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用人单位)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 年月日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平等自愿、公平公正、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甲乙双方约定按下列种方式确定“劳动合同期限”: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并约定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B、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年月日起。并约定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C、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劳动合同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完成本项工作任务之日即为劳动合同终止日。 二、工作地点 甲乙双方约定劳动合同履行地为。 三、工作内容 (一)乙方根据甲方要求,经过协商,从事工作。甲方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合理诚信原则,可依法变动乙方的工作岗位。 (二)甲方安排乙方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基准和甲方依法制订的并已公示的规章制度。乙方应当按照甲方安排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履行劳动义务。 (三) 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甲乙经协商确认执行条款,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四十小时。 A、甲方实行每天小时工作制。 具体作息时间,甲方安排如下: 每周周至周工作,上午,下午。 每周周为休息日。 B、甲方实行三班制,安排乙方实行班运转工作制。 (二)甲方安排乙方的工作岗位,属于不定时工作制,双方依法执行不定时工作制规定。 (三)甲方安排乙方的工作岗位,属于综合计算工时制,双方依法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规定。 (四)甲方严格遵守法定的工作时间,控制加班加点,保证乙方的休息与身心健康,甲方因工作需要必须安排乙方加班加点的,应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同意,依法给予乙方补休或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五)甲方依法为乙方安排带薪年休假,具体休假时间双方协商决定。 五、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病危害防护 (一)甲方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当向乙方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对乙方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伤亡事故,减少职业病危害。 (二)甲方必须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安排乙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应定期为乙方进行健康检查,并在乙方离职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三)乙方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乙方对甲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现状

生物质能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空间 内容摘要:世界能源危机和全球环境日益恶化迫使人们开发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针对国内外生物质能的发展现状,本文概述了生物质能源的概念,并分析了我国对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包括:沼气及沼气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固体成型燃料等。 关键词:生物质;生物质能;产业;沼气;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能源作物 一.概述 近年来,在能源危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中,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以 及能源的多元化倍受关注,生物质能成为其中的一个新亮点。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定义,目前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其中生物质能的开发潜力更大。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目前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有关专家估计,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下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 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也是由生物质能转变而来的。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二是农业废弃物;三是水生植物;四是油料植物;五是城市和工 业有机废弃物;六是动物粪便。在世界能耗中,生物质能约占14%,在不发达地区占60%以上。全世界约25亿人的生活能源的90%以上是生物质能,直接燃烧生物质的热效率仅为10%~30%。生物质能的优点是燃烧容易,污染少,灰分较低;缺点是 热值及热效率低,体积大而不易运输。

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1 综合说明 2 流域概况 3 水资源调查评价 3.1 降水 3.2 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3.3 河流泥沙 3.4 地表水资源量 3.5 地下水资源量 3.6 地表水水质 3.7 地下水水质 3.8 水资源总量 3.9 水资源可利用量 3.10 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4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4.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2 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调查统计 4.3 供水量调查统计 4.4 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4.5 用水量调查统计 4.6 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4.7 废污水排放量和污染源调查分析 4.8 供、用、耗、排水成果的合理性检查 4.9 用水水平分析评价 4.10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4.11 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4.12 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4.13 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5 需水预测

5.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5.2 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5.3 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5.4 河道内其他需水量预测 5.5 需水量汇总 6 节约用水 6.1 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6.2 节水标准与指标 6.3 节水潜力 6.4 节水方案 7 水资源保护 7.1 水功能区划 7.2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 7.3 污染物控制量和削减量 7.4 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7.5 地下水保护 7.6 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8 供水预测 8.1 地表水供水 8.2 地下水供水 8.3 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8.4 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 9 水资源配置 9.1 基准年供需分析 9.2 方案生成 9.3 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9.4 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 9.5 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制定 10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10.1 总体布局

生物质能论文

生物质能的现状及发展 商学院 生物质能的现状及发展 一、生物质能概述 化石资源的过度消耗引发了能源和环境危机, 寻找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品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生物质能源环境友好, 可再生, 并且有丰富的存量, 且从生物质出发, 获得多种形态的能源成为了研究热点和投资热点。生物质是指由光合作用产生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质能则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 即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形式。它除了可以提供燃烧热, 还可以制成种类繁多的重要化工品及气、液、固的能源形态, 尤其是可以作为交通燃料的制备原料。生物质的研究在推动化学工业和能源燃料可持续发展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生物质资源按其来源分类可分为: 一是木材及森林; 二是农业废弃物; 三是水生植物; 四是油料植物; 五是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 六是动物粪便。生物质的应用和开发在政策层面上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我国在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 突出了五个方面: 1.提高能源植物的数量和质量;2. 从原料到技术发展燃料乙醇工业。3.加快生物柴油产业化的步伐。4.推进生物质发电和供热。5.促进生物质转化为致密成型燃料。利用生物质能方式主要有: 一是热化学转换技术, 获得木炭焦油和可燃气体等高品位的能源产品,分为高温干馏、热解、生物质液化等方法; 二是生物化学转换法, 主要指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 生成沼气、酒精等能源产品; 三是利用油料植物所产生的生物油;四是直接燃烧技术, 包括炉灶燃烧技术、锅炉燃烧技术、致密成型技术和垃圾焚烧技术等。 二、生物质资源量 1.全球的生物质资源 生物质能仅次于三大化石能源位列第四, 存量丰富且可再生,具备很大的发展前景。全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 亿吨, 其能量相当于全球能量年消耗总量的 10 倍, 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总量的 1% ,开发潜力巨大。目前来自生物质的能量约占全球消耗能量的14%。其中发达国家每年 3%左右的能源来自生物质能, 发展中国家生物质利用约占这些国家能源消耗的 35%。按照一些国际能源组织测算,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价格的增长, 到 2015 年, 全球总能耗有 40%来自生物质能源。 2.我国的生物质资源 据估计, 我国每年产生的生物质总量有 50 多亿吨(干重), 相当于 20 多亿吨油当量, 约为我国目前一次能源总消耗量的 3 倍,目前我国商品化的生物质能源仅占一次能源消费的 %左右。即使考虑到中国有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 秸秆、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岗位表.doc

动物防疫站上半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度工作计划-其他工作总结范文 在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市第二动物防疫站紧紧围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两条主线开展各项工作,确保辖区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现将**市第二动物防疫站2018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度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畜牧生产情况 截止2018年6月底,辖区内家禽存栏4885羽,其中鸡4190羽,鸭165羽,鹅530羽,山羊80头;1—6月份共出栏山羊153头,家禽6865羽,其中鸡出栏6612羽,鸭出栏72羽,鹅出栏291羽。 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 1、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行动:2018年3月10日-4月25日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集中防疫行动。共免疫羊口蹄疫63头;高致病性禽流感4413羽,其中鸡3498羽、鸭415羽,鹅500羽;鸡新城疫3498羽;羊小反刍兽疫58头。 2、犬防工作:2018年上半年度,我站积极开展辖区内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共计免疫犬只1538头。

三、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1、签订责任状: 加强调查摸底,掌握监管对象数量动态,落实监管责任人,做到一对一监管,防止出现监管缺失。与监管对象签订责任状和畜产品安全承诺书,明确监管对象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以及违反的后果。 2、每月度定期开展畜产品安全监管行动:一是对养殖场的投入品(饲料、兽药及添加剂)进行清理和检查,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杜绝“瘦肉精”等违规违禁药物和添加剂的使用,确保辖区存栏畜禽的健康安全。二是对养殖场进行养殖环节“瘦肉精”的采样监测工作,根据我站辖区内养猪户的饲养情况,开展养殖环节“瘦肉精”抽样送检,共抽检养殖户1户次(华东生态羊场)尿样2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3、做好畜禽产地检疫和市场监管工作:每月2次定期对通过“四分开”验收的13家活禽交易市场进行巡查监督,加强对辖区内通过“四分开”验收的活禽交易市场日常监管,做好消毒及休市工作。 4、免疫效果监测:1-6月共采集畜禽血样35份,其中检测结果抗体有效保护率均超上级规定的80%。 四、“两减六治三提升”项目工作情况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三章 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一节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 一、水资源分区 1. 水资源分区目的 水资源分区是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地域单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市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的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分区。按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的相应措施。 2.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 (1) 照顾流域、水系和供水工程供水系统的完整性。 (2) 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的相似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类似性。 (3)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的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 (4) 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和主要水文站的控制作用,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 (5) 本次划分水资源调查评价按《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划分区手册》和有关规定执行。 3. 水资源分区 根据上述目的、原则和温岭市的实际情况,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将温岭市划分为二个水资源分区,即温黄平原区(Ⅰ)和玉环区(Ⅱ)。详见附图水资源分区图。 Ⅰ分区为温黄平原区:位于温岭市北、中、东部区域,该区地势西部高,主要为山丘;中东部低而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为温黄平原的主要产粮区。范围包括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五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石桥头、温峤(约占60%)九个镇。土地面积737.0Km2,耕地面积47.44万亩,其中水田40.19万亩,旱地7.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8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1%。该区是金清水系的主区域,无大型骨干蓄水工程,旱涝灾害较频繁,是防旱防涝的重点。 Ⅱ分区为玉环区:位于温岭市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域,该区地貌属沿海山区和小平原。

2020-2024年中国生物质能利用产业分析

2020-2024年中国生物质能利用产业分析 生物质能资源储量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有机废水和废渣等。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生物质能利用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显示,每年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约相等于4.6亿标准煤。其中农业废弃物资源量约4亿吨,折算成标煤量约2亿吨;林业废弃物资源量约3.5亿吨,折算成标煤量约2亿吨;其余相关有机废弃物约为6000万吨标准煤。 农作物秸秆: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共同组织各省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终期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10.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为9.0亿吨,利用量为7.2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0.1%。从“五料化”利用途径看,秸秆肥料化利用量为3.9亿吨,占可收集资源量的43.2%;秸秆饲料化利用量1.7亿吨,占可收集资源量的18.8%;秸秆基料化利用量0.4亿吨,占可收集资源量的4.0%;秸秆燃料化利用量1.0亿吨,占可收集资源量的11.4%;秸秆原料化利用量0.2亿吨,占可收集资源量的2.7%。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渐入佳境。 林业剩余物和能源植物:截至2019年底,全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75.6亿立方米,实现了30年来连续保持面积、蓄积量的“双增长”,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可利用的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主要有三类:一是木质纤维原料。包括薪炭林、灌木林和林业“三剩物”等,总量约有3.5亿吨。二是木本油料资源。我国林木种子含油率超过40%的乡土植物有150多种,其中油桐、光皮树、黄连木等主要能源林树种的自然分布面积超过100万公顷,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作用,还可年产100万吨以上果实,全部加工利用可获得40余万吨的生物柴油。三是木本淀粉植物。如栎类果实、菜板栗、蕨根、芭蕉芋等,其中栎类树种分布面积达1610万公顷,以每亩产果100公斤计算,每年可产果实2415万吨,全部加工利用可生产燃料乙醇约600万吨。这些丰富的林业生物质资源,不仅可以为林业生物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且可利用空间很大,可为缓解国家能源危机、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可持续供给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生活垃圾:2010年以来,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上升,2019年超过2亿吨,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6.81%。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50%以上,焚烧设施建设能力要达到59.14万吨/日,占建设任务的比重达54%,新建规模达到35.62万吨/日。生活垃圾中存在大量的可燃物,利用生活垃圾替代燃煤,在焚烧炉内进行燃烧、发出热量并产生蒸汽,既可发电,也可热电联产或直接供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供热),既处理了生活垃圾,又节约了国家的不可再生能源——煤或燃油,还能弥补我国电力的不足。截至2019年底,在各类生物质能中,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占生物质发电装机总容量的53%,排名第一。 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生物质能利用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51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20万千瓦(含广西自备生物质电厂)。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新增装机86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农林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57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138万千瓦;沼气发电新增装机8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83万千瓦。 2020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量达到6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7%,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量3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8%;农林生物质发电24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办法(试行)》的 通知 【法规类别】职位职称 【发文字号】苏人社发[2011]161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中共江苏省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1.04.12 【实施日期】2011.04.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专业技 术二级岗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人社发[2011]161号) 各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苏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江苏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我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苏办发〔2008〕23号)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以下简称“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管理,实行总量控制、条件控制和程序控制,主要用于培养、引进国家级和省重点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其总量根据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总体控制目标及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确定。 第三条省属事业单位二级岗位人选的聘用,应当在经核准设置的二级岗位限额内申报竞聘,并按程序和管理权限报省委组织部或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实施岗位聘用。 设区的市、县(市、区)属事业单位二级岗位人选的聘用,符合申报竞聘条件的,按程序报省委组织部或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后实施岗位聘用。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一、总 则 (一)目标与任务 1. 总体目标。本次规划的目的是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规划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任务要求。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 图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二)规划思路 1. 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 水资源调查评价 供水预测 水 资 源 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 设 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规划重点。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制定规划方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的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议。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的思路、格局、方向和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 规划技术路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本次规划的任务进行了分解,共分为10个部分,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2。 (1)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可为其余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对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与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2)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进行比选的方案,提出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的有关分析结果;同时,在接纳水资源配置部分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 (3)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排污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及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水资源规划的动态过程,以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合理配置方案。 (4)水资源配置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流域水量和水质统筹考虑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规划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合理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3。 (5)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支撑和保障,包括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系统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方案以及评价实施效果等。

生物质能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脂肪燃生物质能料快艇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以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源物质均属于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生物质能是人类用火以来,最早直接应用的能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物质能的应用研究开发几经波折,最终人们深刻认识到,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同时无节制地使用化石能源,大量增加CO2、粉尘、SO2等废弃物的排放,污染了环境,给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而使用大自然馈赠的生物质能源,几乎不产生污染,资源可再生而不会枯竭,同时起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4位,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 生物质能的优点:一是可再生性。二是低污染性。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燃烧过程中的硫化物和氮化物较少,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其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用新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不仅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而且可替代部分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三是广泛分布性。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四是具有燃烧容易,灰分低的特点]。 但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以及可再生能源分布较为分散,能量密度、热值及热效率低等特点,目前其利用率尚不高,仅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22%。 中国生物质能资源现状及潜力 生物质能资源,按原料的化学性质分,主要为糖类、淀粉和木质纤维素类。按原料来源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农业生产废弃物,主要为作物秸秆;②薪柴、枝桠柴和柴草;③农林加工废弃物,木屑、谷壳和果壳;④人畜粪便和生活有机垃圾等;⑤工业有机废弃物,有机废水和废渣等;⑥能源植物,包括所有可作为能源用途的农作物、林木和水生植物资源等]。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据测算,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50亿吨左右,是我国目前总能耗的4倍左右。 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林业生物质、能源作物等。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生物质分布十分广泛,约有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335~835kJ/cm^2之间。因此,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