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革新小学六年级(1)班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一、学会合作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一:齐心真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教学过程:

1、导入

看“比赛”,谈感想

1998年,第十六届世界杯决赛,由众多大牌球星出阵的巴西队最终以0:3的大比分惨败给了整体配合的法国队。这场比赛给你什么启发?

足球需要团队合作,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需要合作精神。

2、游戏:夹气球

胜利方的获胜心得,失败方的原因总结。

3、了解合作

(1)要求学生结合游戏分析合作的含义

(2)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合作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3)两个事例

a、两个同学放学结伴回家,到了院子,一个同学想去打球,一个想赶写作业,两个互

不谦让,最后只好各做各的事了。他们能在一起合作吗?为什么?―――分析得出:共同的目标是合作的基础。

b、有同学考试时不会做,叫你给他抄,并答应给好处,你能与他合作吗?为什么?――分析得出:合作要坚持原则。

4、游戏:看谁赢得多

游戏规则

(1)每位同学手中有两张牌,一张是X,另一张是Y。在以下每轮的比赛中,你和你的同伴可以出X或Y,你们在每轮比赛中的得分取决于你和小组成员出牌所形成的模式。

(2)第1、3、4轮自己决定出牌,第2轮四个人讨论后再出牌。

游戏程序

(1)根据小组出牌模式算出自己的得分

(2)最后算出个人总分

游戏奖励

全班获得最高分的同学,他所在的那一组每个人都将获得一份小礼物。

记分表格:轮次你出的牌小组出牌模式你的得分

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齐心真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教学难点:

1、在活动中领悟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2、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过程:

1、了解自我的合作意识(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

①合作伙伴的想法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你会有什么感想?

A、心里不痛快,不高兴。

B、甩手不管,看笑话。

C、仔细想想他的话也可能有道理。

②自己的做法被合作伙伴误解了,你有什么反应?

A、心中很委屈,但不作声。

B、由此发生争吵。

C、不争吵,在背后发牢骚。

D、真诚地说理,想办法消除误解。

③合作中你和另外一个同学都需要某件东西,你通常是如何解决的?

A、抢在他之前先得到。

B、合理协商,共同使用。

C、为了成功,主动谦让。

2、分享:有哪些合作的经历让你感受快乐

3、收获

4、结束语:学会与人合作,那是你通向成功的捷径。

5、课外实践活动:

一张报纸能站多少人?

请每个小组准备一张报纸,摊开放在地上。然后小组成员依次站上报纸。要求至少有一只脚踩在报纸上。当踩上的人数达到足够多时,请保持3秒。哪个小组人数最多则获胜。活动后,学生讨论获胜的原因,体验合作的意义。

教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二:合作才能成功

教学目标

1、以“合作精神”为主线,通过游戏、手工、郊游、野炊等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活动,让学

生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一拔河:组织学生分组做拔河的游戏,全班学生可分成四组,每组准备一根绳子,结成“ Y ”状,上面两根绳分别安排两至三名学生,下面一根线比上面的单线多一名学生。比赛设为四个回合,“ Y ”上面的夹角依次为90 度、60 度、30 度和0 度。绳子拉过中线0.5 米者为胜。

比赛结束之后,请学生谈感想:为什么只有当“ Y ”的夹角为0 度时,一队和二队才能够

取得胜利。

游戏二脱险:依然分组进行,每小组拿出准备好的玻璃瓶和系在绳子上的乒乓球,乒乓球代表相应的学生。教师提出游戏要求:玻璃瓶子是一栋房子,你们正在房子里愉快地做游戏,突然,房子着火了,你们怎么办?

游戏后讨论:最快脱险的小组是怎么安全地跑出来的,没有能顺利脱险的小组又是什么原

因造成的。

课件显示大标题:合作才能成功

二、认识合作

1. 讨论:你和别人合作过吗,哪些地方需要合作?

引导学生从生活、学习以及社会活动等各方面充分地寻找需要合作的地方,让学生结合自

己的日常生活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合作无处不在。2. 欣赏:

片段一:厨师制作满汉全席“烤羊腿”大赛现场,厨师和助手们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的情景。

学生看了片段后谈感受,设想如果两个助手不好好与掌勺的师傅合作,现场会出现什么情

况。

片段二:交响乐团正投入地演奏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排的小号突然发出奇怪的声

响,众多的乐手不知所措,整个乐队顿时乱了套,指挥急得直跺脚。

讨论:指挥为什么一开始神采飞扬,后来气急败坏?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呢?

三、动手实践

1. 选取活动内容。教师提出几个需要合作完成的活动,学生自由组合,共同选取其中的一个活动,如贴画、手工、文艺表演、小实验等。

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事先讨论如何分工合作。

3. 多媒体播放柔和轻快的曲子,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学生各组开展活动,完成任务。下

面活动可供学生参考。

( 1 )第一小组实验《不会燃烧的纸》。

( 2 )第二小组合作《颠倒歌》。

( 3 )第三小组创作大幅贴画《春天到了》。

( 4 )第四小组手工橡皮泥组合《我的小天地》。

4. 各组派代表简要说明本组分工合作的过程和出现的问题、发生的情况以及解决的办法

四、深化认识

学生课前寻找一些关于合作的名言警句,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将自己找到的名言警句写在纸条上,将纸条贴在黑板上供同学们欣赏。最后,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揭走,说说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教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二:合作才能成功

教学目标

1、以“合作精神”为主线,通过游戏、手工、郊游、野炊等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活动,让学

生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思考:你知道世界上合作很成功的人还有哪些吗?

二、进行学习

1、思考:你知道青霉素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是怎么发明的吗?

(弗洛里、弗莱明、钱恩)

青霉素的发明说明了什么?

2、分组讨论并总结:

3、你知道汽车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四、共同总结:合作贡献大。

五、练习作业:完成P6作业:调查并填空。

六、板书:

学习上,合作战胜困难

齐心真好赛场上,合作赢得荣誉一个人的力量小,只能做小

教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三:对手也是朋友

教学目标:

1、以故事的启示及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

2、知道现代社会有竞争,更需要合作。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你知道鳗鱼的特点吗?讲述鳗鱼的故事。

2、板书课题:对手也是朋友

二、进行学习

1、板书:鳗鱼的启示。

2、思考:上面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回答:(填空)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失去生命的活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就会

一个集体没有竞争对手,就会

思考:

对手有什么作用?

4、小结:

(使我们有活力、有危机感、有进取、有竞争意识)

三、交流与活动:

1、我们学习、生活中,存在哪些方面的竞争?这些竞争有什么作用?

2、游戏:背夹气球活动。

哪组跑得快?为什么?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3、学生听录音。教师播放“两人三足”游戏活动的录音。

4、分析原因:学生观察活动中取得冠军的一组的合作情况,分析他们取胜的原因。请冠军组同学分析合作在比赛中的作用并由全班学生评析。对照自己组的情况,学生分析自己活动后的体会。

四、共同总结:

竞争需要合作,合作中存在竞争。

五、练习作业:

思考:有人认为,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三:对手也是朋友

教学目标:

1、以故事的启示及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

2、知道现代社会有竞争,更需要合作。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你学习上有对手吗?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2、板书:谢谢你,我的朋友。

二、进行学习

1、讨论:你学习上有对手吗?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他在哪些方面给了你激励和鞭策?

说说你和他的故事。

2、小结:(略)

3、交流:

故事:一张报纸能站多少人?请每个小组准备一张报纸,摊开放在地上。然后小组成员依次站上报纸。要求至少有一只脚踩在报纸上。当踩上的人数达到足够多时,请保持3秒。哪个小组人数最多则获胜。活动后,学生讨论获胜的原因,体验合作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这个故事?

4、自我小结。

三、思考讨论:

故事:竞争对手是朋友:自从你一来到我们班,我就知道,你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事实果然如此,第一次考试,你就把我这个号称“语文尖子”的给挤了下去,变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第二名。就凭这个,我很有理由恨你、到处说你的坏话,可是我没有,不知道为

什么对你我下不了这“毒手”。

要期末考试了,我们都处于最紧张的时候,有时看一看左邻右舍,都觉得空气里充满

了厮杀的味道,眼神里写着不倒的长城,可是,我才不怕你呢。

这次期末考试,我和你并列第一。老师报名次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们都笑了,

这是发自内心的笑。竞争才有活力,竞争才能进步。

我是闲云,你是野鹤,我们是对手,也是朋友,这条青青路上,有你有我,于是不寂寞。

你的看法是什么?联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四、辩论活动

教师作相关布置和安排,择时开展辩论。

六、练习作业:P11活动:说说你的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对你的影响。

七、板书设计:

有竞争就有对手

对手也是朋友竞争与合作同时存在

对手也可以作为朋友

教后小结: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四:让我们荡起双浆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在生活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小朋友,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

出示谜语:

一棵小树十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揭示谜底:手(出示:两只小手)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聊聊咱们——左手和右手(揭示课题)。

二、游戏——单手刨铅笔(体会一只手干活的不方便)

( 1 )教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单手刨铅笔。所谓单手就是一

只手,整个刨铅笔的过程只能是一只手,听清楚只能是一只手。好,现在把一只手放到口袋里,假如有同学违规,那对不起,只能取消你的游戏资格。

游戏开始,教师巡视。

( 2 )游戏结束,学生谈感受。(教师:想问一下,刚才刨铅笔有没有成功?刚才刨铅笔

有何感想?)( 3 )学生自由述说,明白左手和右手谁也离不开谁。(吃饭的时候,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写字的时候,左手按住纸,右手写字……)

教师:小朋友,左手和右手谁也不能离开谁,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请用你的右手抚摸你的左手,对你的双手说一句话吗?

学生抚摸着自己的双手自由赞叹小手——指名说。

( 4 )教师小结:你的左手和右手是世上最要好的朋友,互相配合能做很多事,谁也离不开谁。世上有很多事情也需要我们同学能像左手和右手一样互相配合,才能顺利成功地完成。

三、游戏激趣,情感体验(剪糖)

1. 明白游戏规则:咱们现在来做个游戏,名称就是剪糖(出示一根串着两颗糖的绳子)谁愿意来蒙住眼睛,用剪刀来剪,只要绳子剪断,这两颗糖就是你的,其他小朋友可不能出声啊!

2. 一学生上台,蒙住眼睛剪糖。(没有人指点,剪不到)

教师: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最终能得出:在小伙伴的指点下,剪断绳子吃到糖)你

学生说,开始邀请自己的小伙伴,然后手拉手坐在一起。

教师:那么你们怎样分工合作,两个人相互商量一下。(孩子们讨论谁来蒙眼睛谁来剪糖)

3. 哪一对小伙伴来试一试。(一对小伙伴做游戏,其余同学观察)

教师:哇!那么快就剪到糖,高兴吗?大家觉得他们合作得怎么样?谁再来试试?(大家

一起来:准备50 颗糖用线串好。小伙伴合作剪糖,一人蒙住眼睛,另一人拿住糖同时指点伙伴剪断绳子)

4. 老师觉得这糖可甜了,心里也很甜,知道为什么吗?谁来猜猜老师的心思。

学生自由述说。

教师小结:是啊!小伙伴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就能尝到甜滋滋的糖?假如在活动中分工不明确,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

教后小结: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四:让我们荡起双浆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在生活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

《这样值日行吗》(针对班级中值日生分工不明确,值日工作拖拉,不负责等现状)。

1. 观看。(内容:大部分值日生拿着抹布拥挤在走廊上有事没事在擦瓷砖,一个个子矮小

的学生跳着在擦黑板,教室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女同学在扫地。半个小时过去了,卫生仍没打扫干净)

2. 谈谈感想:小朋友,看了这些图画,你最想说什么?为什么半小时过去了,卫生仍没打扫干净?

3. 假如你来当值日组长,你会怎样分配工作?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4. 各小组商议怎样分配工作,反馈(搞卫生的先后顺序,根据个子的高矮来分配工

作……)。

5. 教师小结:的确,只有分工合作、任务明确,做起事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编故事:学生观看故事《猴子和大象》

1. 教师:最终猴子和大象能摘到河那边的梨子吗?请四人小组续编故事,看看哪一组故事

编得合情合理,富有创意,那就奖励你们组为最有创意奖。

2. 学生以组为单位创编故事,教师巡视。

3. 反馈。

4. 教师小结:是啊!猴子大象互帮互助,共同合作终于摘到了甜蜜蜜的香梨。那么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也需要共同合作呢?

三、情境表演

1. 学生讨论,回答班级中哪些事情也需要共同合作。

2.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样做,请你任意选择一个情境,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用表演的

形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

( 1 )老师安排你们两个人擦黑板。

( 3 )做数学练习题时,你遇到了实在解不出的难题。

3. 在歌声中学生进行表演(背景音乐《好朋友》)。

四、课堂小结,在歌声中你画我的手,我画你的手

1. 教师:同学们,伸出你的手去握握同桌的手,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要像我们的

左手和右手一样!相互合作!这样能够解决你我他的许多困难和烦恼。记住!相互合作,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让我们在歌声中相互画画你的手,我的手。

2. 学生在《好朋友》中你替我画手,我替你画手。

教后小结: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五:共享合作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广泛的交流和对具体事例的分析。

2、让学生学习怎样与人合作。

3、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的活动、广泛的交流和对具体事例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精巧过渡

教师:同学们,你们爱做游戏吗?教师也很喜欢做游戏。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吗?不过在做游戏前,先让大家听一段小故事。很久以前,一个很深的矿井里有5个矿工,可是有一天矿井突然塌方了,其他井口都被堵,只有一个井口还有一个很小的口,只能一个人艰难地通过。而且情况紧急,他们必须尽快逃生。5个矿工该怎么办才能逃生?同学们,你们面前的5个小球就是5个矿工,快快想出好办法!

二、游戏体验

1、体验一:抽球比赛。看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球抽出,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动作快或者慢的原因,并且进行比较。

参考游戏:曾经有一个外国教育代表团到中国访问。一天,他们来到北京的一所学校,参观之后觉得很满意。最后,一位老太太来到一个班级做了一个有趣的小游戏。

她拿出一只小口径的瓶子,瓶里放着7 个穿着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口。瓶颈每次

只能通过一个小球。老太太向学生们解释,这只瓶子代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房子里的人。房子失火了,谁能逃出来生还的可能性就越大。

她让7 个小朋友每人拿着一根线头,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子里拉出。然后

她要求:她喊完一二三,小朋友都要把小球从瓶子里提出来。

下面我们来试着做一下这个游戏,教师担任裁判。

( 1 )你们提出了多少粒球?

( 2 )如果你是参加游戏的7 个同学中的一员,让你最后一个拉出小球,你就可能会因

为前面的人耽搁了时间而有危险,你还愿意最后拉小球出来吗?为什么?

第一轮比赛要求球从每个学生头上传过。赛后,说说动作快或者慢的原因。

第二轮比赛要求球从每个学生左肩传过。借鉴第一轮失败的原因小组进行调整,再比赛。

3、体验三:堆积木比赛,夺红花。要求小组内每个同学都参与,看哪个小组在5分钟内堆的积木花样最多,堆完后各组可以请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欣赏,并介绍自己小组堆积木的方法。最后,学生介绍,总结堆积木花样多与少的原因。

三、探究明理

1、学生讨论探究。三个活动后请学生讨论自己在前面的三个游戏中的收获,自己的感想。通过比较,进行总结归纳。

2、教师小结:合作,可以产生超过个人的力量;合作,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合作,能为集体赢得荣誉;合作,能给我们带来愉快的体验。

教后小结: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五:共享合作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广泛的交流和对具体事例的分析。

2、让学生学习怎样与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延伸升华

1、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教科书中的几个事例、课堂上的三个活动及自己的理解,以“合作中的共享与双赢”为主题,进行交流讨论。

合作与竞争

竞争就好比分蛋糕,人人都要争取其中的一份。但是,蛋糕并非从天而降,而是通过所有人的合作而做成的。要争到更多的蛋糕,不仅要靠个人的竞争,还要全部人齐心协力,把小蛋糕做成大蛋糕,这就是合作离不开竞争,而竞争也需要合作的道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现代人必须掌握四种技能: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动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人相处”实际上正是强调要学会与人合作。一个不会合作的人是不能在竞争中取胜的,但合作并不意味着放弃进取的精神。合作的能力与竞争的意识就像人的两条腿,缺哪一条都走不了路。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页的图配文,然后谈感受。写下自己的体验。

二、模拟实践

教师呈现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人物卡片,在每个卡片的后面列有一个任务,学生按照小组抽取卡片,根据抽到的任务,各小组分工合作。

卡片中的任务有以下几个:

用彩色粉笔将教室里的黑板打扮漂亮。

喜欢拼图吗,试试看,你们的卡片拼出后会是一幅什么图,然后将结果贴在黑板上。

会捏橡皮泥吗,那么来吧!试试捏个“动物乐园”!

小组同学准备个小合唱,要有动作才好哟!

将它打扮一下吗?

小组的几个人度着组合成“术字形”“米字形”“梅花形”图案(要求站着组合)

你们小组能团结一心,那么大家都来想一想,小组同学一起合作干点什么?给大家个惊喜。这是一朵大红花,每个花瓣都被白色花片遮住了,白色花片上的问题需要从书中寻找答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从书中找答案,就能揭开白色花片得到这朵红花。

你们还可以自由选择,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事。写下你们的活动记录。然后向全班同学展示成果。

三、教师寄语

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

在刚才的合作实践活动中,教师看到了大家的成功合作。你们成功的喜悦,灿烂的笑容,让老师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是很棒的合作之星。

既然同学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该如何对待才能既收到竞争的好的效果,又避免竞争可能带来的心理伤害呢

借助竞争激发潜力。在竞争的条件下,人们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于竞争活动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加坚强。要从主观上认识到这些,树立起积极的心态,为了取得竞赛的优势,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全力以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与创造性。

教后小结:

二、祖国我为你自豪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一:新时代,新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2、从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3、感受祖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立志建设祖国。

教学重难点:

从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教学过程:

一、知变化

1、明确任务,用最短的时间去发现家乡面貌的变化以及家乡人民生活的变化,收集好图片、资料,作好记录。

2、学生分组自由活动。

3、寻找家乡的变化。学生调查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如道路交通、桥梁建筑、公用设施、环境等多方面的变化;寻找人民生活的变化,如,衣、食、住、行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以下方法或途径供学生参考。

⑴到图书馆、博物馆查询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

⑵询问社区老人、村(居)委会干部,了解家乡的过去。

⑶城市学生可以调查商店的店主、交警、环卫队及自己的长辈,农村学生可以调查农户和老人,了解农民家庭的变化。

4、整理资料。学生自由选择资料的呈现形式。

⑴分类整理所收集的照片、图片,并配上文字说明,对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写出汇报材料。

二、说变化

1、学生采用新闻播报的形式把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汇报。

2、学生把收集的照片、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汇报材料、统计图表展示出来,贴在黑板上。可以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展示区,在展示作品上标出提供者的姓名。

3、学生参观。可以自由讨论,发表看法,也可以向提供资料的学生提问题,提供资料的同学也可以充当解说员。

4、讨论交流:这些年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5、教师小结:改革开放,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物质建设方面的,有精神生活方面的,生活中的新鲜事变多了,吃要讲究营养、热量;穿衣追求时尚、美观;住要住得宽敞、舒适;行则要求安全、快速;用要满足省时、方便、高档……

教后小结: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新时代,新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2、从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3、感受祖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立志建设祖国。

教学重难点:

感受祖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立志建设祖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觉得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变化?

2、板书:感受新生活。

二、进行学习

1、过渡:让我们共同说说吧。

思考总结: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1、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变化?

2、除了硬件条件的变化,还有什么变化?

四、共同总结:

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变化,无一不是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辛勤劳动,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五、练习作业:

平时,你和家人、朋友有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请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新时代,新生活

硬件变化精神变化

生活越来越精彩

教后小结: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二: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3、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教学过程:

一、小渔村的变迁

1、荒凉的小渔村——深圳的变化是我国经济特区的象征。

让学生了解深圳所处的地理位置。

观看两幅照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座现代化城市的繁荣。

播放录像,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深圳,从而让学生明白深圳为什么会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

2、听歌曲《春天的故事》,联想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饮水思源,激发情感。“改革开放胆子要更大一点,思想更解放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3、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4、了解我国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境开放城镇、沿长江开放港口城

5、交流讨论:

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步扩大并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发展的事实。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二、高峡出平湖

1、观看图片:壮观的三峡水电站、宏伟的三峡工程,用毛主席的诗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56年毛主席畅游长江时所写)道出了建设三峡的决心。

2、讨论:几代人的梦想,为什么在今天才能实现呢?三峡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究竟有什么益处?

3、二滩水电站,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各大江河上建立的大型水电站。澜沧江上的小湾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漫湾水电站、红水河上的龙滩水电站、黄河上的龙羊峡水电站等。

4、介绍国家十五规划的四大重点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输、西气东送、南水北调。

四大工程将成为开发西部、平衡资源、拉动内需、拓展市场的驱动力。有了它们,“十五”期间中国经济既可科学地平衡东西南北的资源共享,又能使西、中、东部的经济发展一体化;既可有力地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也能使经济发达地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

5、交流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计算四大工程加上三峡工程总投资额,谈自己的感想。

教后小结: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三:从“东方红”到“神舟”

教学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2、懂得航天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3、学习航天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教学重难点:

懂得航天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思考:你知道哪些中国航天发展的事情?

2、板书课题:从“东方红”到“神舟”。

3、思考:航天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板书:从“两弹一星”说起。

2、出示故事:

(1)“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这是一个名字鲜为人知、功绩举世瞩目的人。他是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被人们称为“两弹” ( 原子弹、氢弹 ) 元勋。建国初期,邓稼先带着刚在美国获得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回国开创新中国的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为了研制出我国自己的“争气弹”,邓稼先带领大家在简单的手摇计算机上一遍又一遍地计算,花费了半年时间,终于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

完成了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

(2)“东方红1号”的发射及意义

1970 年 4 月 24 日 21 时 35 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利用长征 1 号三级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向全世界播送《东方红》乐曲。这使我国成

为世界上第五个可以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1号”卫星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于 1970 年 4 月 24 日 21 时 35 分用“长征 1 号”运载火箭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升空, 21 时 48 分进入预定轨道。“东方红1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

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

3、讨论:现代航天科技给你和你的家庭带来了哪些方便和乐趣呢?

三、小结讨论结果讨论总结。

好处一:使信息能及时传递,人们能及时解决问题。

好处二: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好处三:……。

四、共同活动:

举例说说卫星的用途有哪些?

教后小结: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三:从“东方红”到“神舟”

教学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2、懂得航天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3、学习航天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思考:你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气吗?你怎么知道的?

2、板书:飞天,不再是神话。

二、进行学习

(1)人类飞天的梦想。我国古人将对神秘天空的天文星象归结为阴阳八卦,八卦中的“乾”就象征着“天”,并从下围棋的游戏中寄托对天空的幻想。而古今中外都有着对

飞天美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鸟的观察,产生了许多展翅高飞的遐想。

(2)人类对飞天的早期探索。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在神话传说中展开想像的翅膀,冒险能使自己真的离开地面,飞向天空。最早的飞行器来自于中国古代风筝的出现,以及想冲破地球引力的中国古代火箭的发明。 15 世纪后,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冲破阻力创立了天体物理学理论,而达·芬奇则是最早对

飞行进行科学研究的人,他的一些飞机设计原理和图纸仍有现实意义。

(3)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气球。当专家、学者和航空爱好者正忙于寻找如何解决人力扑翼飞行的时候,1783 年法国人蒙哥尔费兄弟制成的热气球在巴黎载人升空表演成

功,随后充有氢气的气球也研制成功,并投入邮件运送等实际应用中。

(4)便于操纵的飞艇。从 19 世纪以来,有许多人提出了不少解决气球操纵的设想。这种带有动力且可操纵的气球就是飞艇,而第一艘硬式飞艇就是由德国人齐柏林在1900

年制成的“ LZ — 1 ”号首飞成功。

(5)重于空气的动力飞机。在飞艇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机”的倡导者们仍然认为飞艇还不是人类征服天空的理想的交通工具。从这时起人们才开始放弃了达·芬奇仿鸟飞行的想法,从而得以进入现代航空的新纪元。英国人凯利在 1849 年首先制成了第一架载人飞行的滑翔机,后来德国人李林达尔在 1867 年开始使滑翔机不断完善。1903 年,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发生了,这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这个地方,驾驶自己设计的、由活塞式发动机驱动的“飞行者 1 号”飞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有动力的持续飞行,尽管它是那么简陋,却达到了人类渴望已久的目的。

2、你还知道哪些飞天的故事?说给同学们听听。

三、思考交流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怎样?

从“神舟1号”到“神舟4号”,中国飞船的技术性能和环境控制越来越好,为实现

“神舟 5号”飞船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1号”

1999 年 11 月 20 日至 21 日,我国第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神舟1号”是一艘初样产品。那是“长征2号” F 型火箭的首次研制型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

考核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

“神舟2号”

“神舟”飞船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再次获得成功,这一次,飞船运行时间从“神舟1号”的 1 天增加到了 7 天。

“神舟2号”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和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在弥

补“神舟 1 号”设计不足方面的基础上,“神舟 2 号”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考核,并且进一步检验了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

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神舟3号”

2002 年 3 月 25 日成功发射的“神舟 3 号”具备了航天员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飞船改进和完善了伞系统,火箭增加了控制系统等与航天员安全性相关的措施和功能。

“模拟人”是“神舟3号”的新“乘客”。这次试验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模拟人生理信号装置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律、血压、耗氧以及产生热量等多种太空生活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为将来航天员进入太空提供可靠的数据。

“神舟4号”

2002 年 12 月 30 日至 2003 年 1 月 5 日,我国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前的最后

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圆满完成,“神舟4号”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时完全一致。

四、共同总结

五、练习作业

教后小结:

第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四:光辉的瞬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祖国领土不可分割,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教育学生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力所能及的事。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学习体育健儿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难点: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史上的一个个光辉的瞬间,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问:你了解香港、澳门、台湾吗?你怎么了解的?

2、板书课题:光辉的瞬间

二、进行学习

1、思考:你还知道香港、澳门、台湾的一些什么?

2、板书:母亲,我回来了。

思考:香港概况及香港问题的由来

(1)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 1842 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 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 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 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 200 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 99 年, 1997 年 6 月 30 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

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思路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 1997 年,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七子之歌》说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创作的?

《澳门》是闻一多1925 年 3 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七子之歌》中的首篇。其余六篇分别为《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3、小结

三、思考讨论

你知道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含义吗?

四、共同活动

收集香港、澳门回归的照片、图像资料。

五、练习作业

给你最想念的一位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表达你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想。

教后小结:

第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四:光辉的瞬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祖国领土不可分割,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实现祖

2、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教育学生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力所能及的事。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学习体育健儿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难点: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史上的一个个光辉的瞬间,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你知道奥运会吗?

2、板书:2008,我们赢了。

二、进行学习

1、思考:你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2、交流讨论:举例说明,奥运会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提问:

(1)在 2004 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哪些成绩?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成绩的?

在 2004 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奋力拼搏,团结一心,终于取得了 32 枚金牌、 19 枚银牌、 17 枚铜牌的好成绩,在奥运会金牌榜中名列第二,在中国历史上

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最激动人心的是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的决赛。相隔 20 年了,每届奥运会我们都与金牌擦肩而过,这次,人们再次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中国女排。看着她们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挺进了决赛,我真为她们喝彩;看着她们再遇老对手——俄罗斯,我真为她们捏一把汗。在比赛的前前两局,尽管中国女排姑娘们顽强拼搏,但还是以微弱的差距输掉了前两局。可是中国女排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虽然汗流浃背,但她们个个精神抖擞,再次向对手发出挑战。终于赢回了第三局。看着这种情景,我的心激动得几乎要跳出来,正当我为她们喝彩时,又赢回了第四局,和对手打成了 2 ∶ 2 平。场上中国拉拉队挥动着五星红旗,拼命地欢呼,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大海为女排姑娘们喝彩。最后,她们以一

个完美的扣球取得整场比赛的胜利。

(2)奥运会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查找奥运会的相关资料)

三、思考活动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经历了哪些事情?

(重新恢复联合国的席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愿意博览会、上海经济合作组织)

四、共同总结

五、练习作业

了解并收集我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香港、澳门回归

光辉的瞬间国家繁荣富强

国际地位提高

教后小结:

教学内容五:我为祖国绘蓝图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2、知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从小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贡献。

3、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培养和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从小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贡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问:你热爱我们国家吗?为什么?

2、板书:我为祖国绘蓝图。

二、进行学习

1、阅读短文:“我是骄傲的中国人”。

讨论:你喜欢这篇短文吗?为什么?

2、讲述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的事迹。

请几名学生讲毛泽东、周恩来、马克思等名人的立志故事。

小结:听完这几则名人立志成才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树立了远大理想,就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层层浪花;无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成功的种种辉煌。

思考:作为跨世纪的小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呢?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3、活动:我为祖国绘蓝图。

分小组进行,畅想祖国未来,用画笔、诗歌……多种形式。最后汇报交流。4、小结。

三、共同总结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练习作业

了解家乡的建设成就和远景规划。

五、板书设计:

过去的生活

我为祖国绘蓝图祖国为了繁荣昌盛

现在的变化

教后小结: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一单元)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一单元) 第一单元从小学创造 一、单元目标及课时划分 ○活动目标 1.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2.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 4.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5.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课时分配 从小学创造(7课时) 1.从问题开始(3课时) a.你有好奇心吗(1课时) b.展开想象的翅膀(2课时) 2.创造的快乐(4课时) a.我也能创造(2课时) b.失败是成功之母(2课时) 你有好奇心吗 活动目标: 1.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驱动力。 2.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学生课前搜集1—2位自己喜欢的,讲述科学家有好奇心的故事。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苹果”游戏,认识好奇心 1.老师请学生上台来切一个苹果。 2.我们都习惯于竖着切苹果,下面老师横着切,将苹果一分为二,说说你的发现。 3.“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个美国小孩的发现,他为什么能发现这个看似简单却从不被人所知的秘密? 4.小结:他有着宝贵的好奇心。(板书:好奇心)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拥有了它,所以有了杰出的创造发明,为人类作出了贡献。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抢答赛,一起来了解了解。

二、小小抢答赛,感受好奇心 1.以大组(小组)为单位开展抢答赛。下面的问题是哪位科学家或发明家提出来的;⑴人类可以飞上天吗?(冯特兄弟) ⑵母鸡是怎样孵出小鸡的?(爱迪生) ⑶奔驰着的马,它的四蹄是否同时着地呢?(麦布里奇) ⑷在抽屉里养一窝小老鼠会怎么样?(摩尔根) ⑸茅草为什么会割破手指呢?(鲁班) ⑹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大石头呢?(李四光) …… 2.评出优胜组。小结:科学家、发明家们就是对这些寻常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迈开了发明创造的第一步。 三、问题手册 1.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你有好奇心吗?(补充完整课题)现实生活中,你对什么产生过好奇心呢?赶快和伙伴们交流交流吧! 2.小组交流各自好奇的问题,并记录在各自的卡片上。如:毛毛虫有眼睛吗?草原上为什么没有树?我们为什么会闻到花香?蘑菇是怎样繁殖的?小猫为什么从搞处摔下来会安然无恙?…… 3.全班交流。 4.小结:今后,请大家经常将你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写在小卡片上,制作成问题手册,挂在你学习的地方,它会提醒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间一定也会产生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 四、故事会 1.在抢答赛中我们提到了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谁能讲讲他的故事? 2.学生讲麦布里奇的故事。 3.老师讲教科书第四页“算术能不能从高位算起的”故事。 4.听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进行交流汇报。 5.小结:有了好奇心,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五、好奇总动员 1、老师每天用黑板刷,发现了许多问题(课件呈现): ⑴黑板刷能不能制作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呢? ⑵刷黑板时,黑板刷能否将粉尘吸进去呢? ⑶黑板刷经常掉到地上,能不能设计出粘在黑板上的黑板刷呢? ⑷黑板刷里的刷片是不是可以替换呢? …… 2、请大家象老师一样,选取身边的某一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就它的外观设计、运用性等方面,提出你们的问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教案

六 年 级 下 册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地球的卫星----- 月球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8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 (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一一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一一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一一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这个班中,学生学习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3让我们荡起双桨|教科版

3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事例和交流、分析知道怎样与人合作。 2、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怎样与人合作 教学难点 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谜语导入,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出示谜语 一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揭示谜底:手(课件出示:两只小手)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聊聊咱们——左手和右手,揭示课题。 二、教学过程 1、板书左手和右手。 师:伸出我们的小手,夸一夸我们的小手。 2、游戏——单手刨铅笔体会一只手干活的不方便

(1)教师: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单手削铅笔。所谓单手就是一只手,整个的削铅笔过程只能是一只手,听清楚只能是一只手。好,现在把一只手放到口袋里,假如有同学违规,那对不起只能取消你的游戏资格。游戏开始,教师巡视。 (2)游戏结束,学生谈感受。(想问一下,刚才刨铅笔有没有成功刚才刨铅笔有何感想)。 小结:是啊,右手没有了左手的帮忙,就削不成铅笔了。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都离不开两只手的配合。你想一想哪些事情都需要两只手的合作?两只手是怎样分工的? (3)学生自由述说明白左手和右手谁也离不开谁。吃饭的时候,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写字的时候,左手按住纸,右手写字。 左手和右手谁也不能离开谁,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请用你的右手抚摸你的左手,对你的双手说一句话吗? (4)小结:你的左手和右手是世上最要好的朋友,互相配合能做很多事,谁也离不开谁。世上有很多事情也需要我们同学能像左手和右手一样互相配合才能顺利成功地完成。 3、游戏:画表格 (1)用自己的双手绘制一份如右表的表格(工具:尺子、铅笔)。 计时:分秒 (2)用“我”的左手和“你”的右手,绘制一份同样的表格。 计时:分秒 (3)游戏结束,学生谈感受。

六年级品社上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品社上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第一单元 1 法国作家法郎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2 慕布里奇的研究成果催生了电影。 3 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 4 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5 人类梦想能够飞翔发明了飞机。 6 人类从鱼潜水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7 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8 有幻想、做白日梦是创造的开始。 9 幻想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基础,幻想并不是空想。 10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1 坦莫尼尔发明了缝纫机 12 胡克发明了显微镜13 玛丽安娜发明了纸尿片 14 迪斯尼创造出米老鼠的形象 1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16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17 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18 想到就好,成功的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

5 纸的制作过程:做纸浆——煮沸、搅匀——抄纸——吸干、晾干 6 棉花的百变之谜:棉花——棉线——棉布——花布——裙子、棉袄、床单、被套 7 逐渐淘汰的用具:架子车 8 逐渐消失的行业:打铁、补锅、舂米 9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了工农业生产中。 10 传统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 11 有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12 被称为“水上放牧”的现代化水产养殖,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 13 机械化挤奶省时又省力。 1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5 为什么说“种瓜得乐”呢? 答:一年又一年,农民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播下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希望,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16 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答:(1)饭桌上香喷喷的鸡腿来自农民精心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第1课《从问题开始》 (2) 第一单元第2课《创造的快乐》 (6) 第二单元第1课《让田野告诉你》 (10) 第二单元第2课《走进车间》 (14) 第二单元第3课《百变之身》 (17) 第三单元第1课《坐在家里看世界》 (20) 第三单元第2课《沟通无极限》 (23) 第三单元第3课《我的信息生活》 (26) 第四单元第1课《灿烂的古代文明》 (28) 第四单元第2课《伟大的科学成就》 (32) 第四单元第3课《绚丽的文学艺术》 (35) 第四单元第4课《文明遗产知多少》 (41) 第五单元第1课《地球有多大》 (45) 第五单元第2课《飞越太平洋》 (50) 第五单元第3课《和非洲朋友共舞》 (53) 第五单元第4课《迷人的欧洲风情》 (56) 第五单元第5课《世界真奇妙》 (60)

第一单元第1课《从问题开始》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能力目标: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身边的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情感目标:鼓励他们做一个将来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2学情分析本班 本班共有学生22人,多数农村孩子对于动手操作能力都比较完备,但缺乏相对灵活地思维和充足的理论指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记住爱迪生等伟大发明家的发现。 2、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教学难点 对身边的普通事物产生好奇心,然后提出问题。 4教学过程 4.1你有好奇心吗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 图片导入,提出质疑

1、课件出示《蚂蚁搬家》图片,引导学生质疑。 2、孩子们,知道吗?当你在对这幅图片提出疑问的时候,你就向创造迈出了第一步。 活动2【讲授】细心观察,说说稀奇事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看黑板。 板书:宝贵的好奇心。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宝贵的好奇心,那么我们身边有那些现象会让我们好奇呢? (1)师课件出示课前收集的奇怪事: ①蜗牛遇到盐巴会变成水; ②鳄鱼吃饭的时候会掉眼泪; ③把蚯蚓切成两段,它不会死,反而两端还会重新长出来; …… (2)说说自己身边奇怪的事: 生一:鱼儿睁着眼睛睡觉,马儿站着睡觉; 生二:储存玉米、小麦时,里面的黑色硬甲小虫,一碰就不会动了; 生三:海参“夏眠”; …… 3、小结: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拥有了它,所以有了杰出的创造发明,为人类做出了贡献。 活动3【活动】讲故事,感受名人的好奇心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 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课前准备: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 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课时安排:1课时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 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 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 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 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 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反思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六年级品社上册复习资料教科版(供参考)

第一单元 1 法国作家法郎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2 慕布里奇的研究成果催生了电影。 3 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 4 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5 人类梦想能够飞翔发明了飞机。 6 人类从鱼潜水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7 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8 有幻想、做白日梦是创造的开始。9 幻想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基础,幻想并不是空想。 10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1 坦莫尼尔发明了缝纫机12 胡克发明了显微镜13 玛丽安娜发明了纸尿片14 迪斯尼创造出米老鼠的形象1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16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17 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18 想到就好,成功的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19 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大王。 20 “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一千零一次的成功。”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只有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摘取成功的桂冠。 21 创造只是那些聪明绝顶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事,和我们小学生没有关系。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创造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大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创造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平凡的生活中到处蕴藏着创造的机遇。 22 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呢? 答:(1)要多提出“假如......将会......”的问题,尽可能寻找不同答案。 (2)要多读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第二单元 1 种庄稼不仅辛苦,也是一门学问。 2 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法宝。 3 农业,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业、牧业和渔业。 4 瓷器的制作过程:和瓷泥——制坯——烘干——上釉——烧窑——质检 5 纸的制作过程:做纸浆——煮沸、搅匀——抄纸——吸干、晾干 6 棉花的百变之谜:棉花——棉线——棉布——花布——裙子、棉袄、床单、被套 7 逐渐淘汰的用具:架子车8 逐渐消失的行业:打铁、补锅、舂米 9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了工农业生产中。10 传统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 11 有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12 被称为“水上放牧”的现代化水产养殖,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 13 机械化挤奶省时又省力。1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5 为什么说“种瓜得乐”呢? 答:一年又一年,农民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播下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希望,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16 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答:(1)饭桌上香喷喷的鸡腿来自农民精心喂养的鸡。(2)鲜嫩的蔬菜和香甜的面包离不开农民辛勤的耕种。(3)美味的海鲜是靠早出晚归的渔民经历风浪捕捞而来。 17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答: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业原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18 什么是农业生产? 答:农业生产就是人们从事的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栽培的植物包括农作物、果树、和林木;饲养的动物包括家禽和家畜,以及养殖或捕捞的水产品。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3让我们荡起双桨_教科版

3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体验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2、认识合作成功与失败的条件和原因。 3、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体验合作中的共享与双赢。 教学重点: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把分工与合作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我姓刘,名字呢?是为了迎接春天而最早开的花,但它又似花非花。同学们猜猜吧,或在屏幕上找一找。(屏幕显示刘银(迎)春) 二.导入 同学们猜出了刘老师的名字,认识了刘老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猜一猜吧。听节奏猜歌名(“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氛围)(歌曲结束)今天呢,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就是学会合作——(如同我们歌曲的名称——让我们荡起双桨)(板书:让我们荡起双桨)接下来就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起去“做游戏”“听故事”“做实验”好不好? 生:好。 三.初感合作 师:下面请两组同学来做做游戏吧! 游戏体验 体验:传花比赛,看看哪一组快?可以进行两轮比赛。 (1)第一轮比赛要求花从每个学生头上传过。看看哪组快?赛后,说说动作快或动作慢的原因。 (2)第二轮比赛要求花从每个学生左肩传过。借鉴第一轮失败的原因小组进行调整,再比赛。

教师:听听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深的矿井里有5个矿工,可是矿井突然塌方了,其他井口都被堵,只有一个井口还有一个很小的口,只能一个人艰难地通过。而且情况非常紧急,他们必须尽快逃生。5个矿工该怎么办才能逃生?同学们,你们面前的5个小球就是5个矿工,快快想出好办法! (一个一个地出来) 师:同学们刚才发扬先人后己,合作的精神挽救了5名矿工的生命,你们真了不起!(棒棒的,点赞) 四、探究明理 1、学生讨论探究。活动后请学生讨论自己在前面的两个游戏中的收获,自己的感想。通过比较,进行总结归纳。 2、教师总结:合作,可以产生超过个人的力量;合作,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合作,能为集体赢得荣誉;合作,能给我们带来愉快的体验。 五、延伸升华 1、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教科书中的几个事例、课堂上的三个活动及自己的理解,以“合作中的共享与双赢”为主题,进行交流讨论。(1.画表格计时,前两名同学一个出左手一个出右手合作画表格,比较。2.听故事,讨论。)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第19页的图配文,然后谈感受。写下自己的体验。 六、模拟实验 教师呈现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物、人物卡片,在每个卡片的后面列有一个任务,学生按照小组抽取卡片,根据抽到的任务,各小组分工合作。卡片中的任务有以下几个: (1)喜欢拼图吗?试试看,你们的卡片拼出后会是一幅什么图,然后将结果贴在黑板上。(2)会捏橡皮泥吗,那么来吧!试试捏个“动物乐园”!(3)小组同学准备个小合唱,要有动作才好哟!(4)有一座房子光秃秃的,你们能用玉米粒做屋架,红豆做屋顶,绿豆做窗户,再配上图案,将它打扮一下吗?(5)小组的几个人试着组合成“术字形”“米字形”“梅花型”图案。(要求站着组合)(6)你们小组能团结一心,那么大家都来想一想,小组同学一起合作干点什么?给大家个惊喜。(7)这是一朵大红花,每个花瓣都被白色花片遮住了,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一、填空【第一单元:学会合作】 1、在学习上,合作让我们战胜(困难);在赛场上,合作让我们赢得(荣誉);在集体生活中,合作让我们更(开心)。 2、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做事,这就叫做“(合作)”。 3、体育比赛需要(运动员)之间的合作,研究开发新产品需要(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联合国“维和”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做好。 4、1945年,瑞典皇家医学院决定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授予弗洛里、弗莱明和钱恩三人,以表彰他们为现代医学做出的贡献和为人类健康而(合作)的精神。 5、据统计,1901年至1975年获诺贝尔奖的309位科学家中,有(161)人是与他人合作完成研究课题的。2012年12月,中国作家(莫言)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6、中央电视台每天的天气预报节目,需要许多工作人员的合作才能完成,他们是:(主持人)、(气象局观测分析人员)、(录制工作人员)等。 7、人类基因组计划,是自然科学史上国际合作的典,参与这一庞大工程的六个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8、深海区的鳗鱼,它的天敌是(狗鱼)。有了对手,人们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意识)。生活离不开竞争,竞争让我们(进步),竞争让我们(成长)。 9、在我们的生活中,(竞争)与(合作)无处不在。(竞争),可以促进发展;(合作),更有利于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使发展更(健康)、更(协调)。竞争需要(合作),合作中存在(竞争)。 10、当对手成为我们的朋友时,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朋友);当对手成为我们的敌人时,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少了一个朋友)。 11、有时候,真正促使你坚持到底的,不是别人,而是你的(对手);真正促使你成功的,往往是与(对手)的竞争。个人有了对手,就会不断(磨练意志),想方设法去超越,去夺取胜利;集体有了对手,就会众志成城,励精图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12、2000年奥运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熊倪的对手是(萨乌丁),是他的优秀让熊倪显得更加出色。 13、2001年7月13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城市获得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51)枚金牌,名列世界第(一)。 14、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合作伙伴,如同我们的(左手)和(右手),彼此(配合),才能协作默契。 15、真诚合作,要以(大局)为重。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体谅别人的(难处);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要学会(负责);要经得起(委屈)和(误解)……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作才会成功。 16、合作需要求(同)存(异),学会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别人,用真诚的(态度)去赢得伙伴的(信任)。合作,要建立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 17、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享用共同创造的资源,这就是“(共享)”;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中获得益处,共同成长,这就是“(双赢)”。合作的最大好处,是使合作双方能够“(双赢)”、“(共享)”。

小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六年级(1)班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一、学会合作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一:齐心真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教学过程: 1、导入 看“比赛”,谈感想 2、游戏:夹气球 3、了解合作 4、游戏:看谁赢得多 游戏规则 (1)每位同学手中有两张牌,一张是X,另一张是Y。在以下每轮的比赛中,你和你的同伴可以出X或Y,你们在每轮比赛中的得分取决于你和小组成员出牌所形成的模式。 (2)第1、3、4轮自己决定出牌,第2轮四个人讨论后再出牌。 游戏程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齐心真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教学难点: 1、在活动中领悟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2、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过程: 1、了解自我的合作意识(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 2、分享:有哪些合作的经历让你感受快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二:合作才能成功 教学目标 1、以“合作精神”为主线,通过游戏、手工、郊游、野炊等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杭州市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32课时)

根据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共32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全部教案(共8课时) 1.放大镜 【教材简析】 “微小世界”单元,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按照人类观察工具发展的线索,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将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材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使用放大镜的意义,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一是回忆科学学习中放大镜的作用,二是了解人们使用放大镜的工作范围及意义。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学生通过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到底有什么不同,重点在于能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这部分学生探究放大镜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两个特点去寻找生活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物体或制作放大镜,同时发现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学生通过分析和探究,真正地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体现了"探究—思考—交流—修正—实践"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学生知道放大镜能放大,但可能认为是放大物体,他们并不清楚放大镜的物体图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微之处,只是停留在放大的层面上;学生不一定知道不同放大镜放大倍数会不同,即使知道,也很可能认为放大倍数与镜面大小有关,而不是“凸度”。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教科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总复习试题.docx

教科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总复习试题 一、填空 1、在学习上, 赢得(荣誉); 2体育比赛需要(运动员)之间的合作,研究开发新产品需要(科 研人员)之间的合作;联合国“维和”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做好。$大家为了同 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做事,这就叫做(合作)。 4合作的最大好处是使合作双方或多方能够(双赢)(共享)。 5真诚合作要以大局为重,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体谅别人 的(困难),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要学会(负责),要经 得起(委屈)和(误解),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作 才会成功。 6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享用共同创造的资源,这就 是(共享);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中获得益 处,共同成长,这就是(双赢)。 N 竞争,可以促进(合作);合作,更有利于(取长补短)、(形成 合力),使发展更健康、更(协调)。竞争需要(合作),合作中存在 (竞争)。 &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 a 我国已连续几年粮食产量达到( 5000)亿千克左右,依靠自己的 力量使 13亿人民丰衣足食,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 10.我国的(谷物)(化肥)(彩电),钢铁等许多产品居世界第一 位。 11、经济的腾飞,推动了(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 展。 12 2001年,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1 8)岁,进入了长寿国 家。、 U 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的五个经济特区的名称是(海南)、(珠 合作让我们战胜(困难);在赛场上,合作让我们 在集体生活中,合作让我们更(开心)? 界(22%)的人口,这是新中

最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6、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22、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23、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 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