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9新旧系统的衔接及数据迁移方案实施0912

009新旧系统的衔接及数据迁移方案实施0912

009新旧系统的衔接及数据迁移方案实施0912
009新旧系统的衔接及数据迁移方案实施0912

第十章新旧系统的衔接及数据迁移方案实施

概述

为保证张家界旅游区管理系统平台的平稳升级,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旦实施不好,会造成升级单位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也会给游客造成不好的旅游体验,为保证与现有系统的平滑、有序的对接,主要存在有三方面的问题:

现有正在使用的数据库里,若干年来使用至今数据如何平稳、有序地移植至新系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可追溯性;

现有系统的网络如何逐步、有序地升级,保证在现有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无缝地、透明地实施新系统的安装调试,不影响使用单位的正常营业;

使用新系统的人员的培训计划,确保新系统投用使用后操作员能很好地、熟练地投身于岗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改造原则步骤:

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先对某个景区(或售票站)进行物理网络上的升级改造,

先基础硬件后软件配置,第1步后再安装某个景区(或售票站)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软件试运行,原系统不间断继续运行

新系统全面接管原系统运行,原系统停止运行但保留

业务连续性保证措施

1业务连续性保证体系

门票管理系统在武陵源核心景区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系非常密切。关键的门票管理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则很容易造成业务的中断,业务中断意示着给建设单位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旅游景区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门票管理系统和业务连续性的关系,可以理解为,门票管理系统安全保证了业务连续性,保证业务连续性是门票管理系统安全的主要目标。

进一步说,支撑业务的连续性,最主要是保证系统的可用性。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就是要对可能影响可用性的风险进行全面清晰的评估,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而门票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包括规划、实施、组织、管

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门票管理系统安全建设对业务连续性的保证,最关键的就是对风险要有前瞻性,主动应对,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风险的发生率,避免出现问题时对建设单位造成不良的影响。

本项目本着对建设单位及旅客负责的态度,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业务连续性保证体系,确保张家界市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管理系统升级项目能真正解决建设单位目前存在的问题,达到预期的效果。

业务连续性保证体系见下图:

2业务连续性管理目标

高可靠性(Reliability):服务器、工作站、自助终端、UPS等设备能够持续运转,从不停机。完全满足景区门票管理系统 365天 24小时不间断的作业需求。

高可用性(Availability):重要资源都有备份;能够检测到潜在要发生的问题,并且能够转移其上正在运行的任务到其它资源,以减少停机时间,保持业务的持续运转;具有实时在线维护和延迟性维护功能。充分保证门票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确保旅游景区服务的质量与景区门票的数据得到有力的保证。

高服务性(Serviceability):能够实时在线诊断,精确定位出根本问题所在,做到准确无误的快速修复。有效的降低数据损失的风险,快速的数据恢复能力使得本系统业务流程的连贯性即便在特殊情况下也将保持平稳,确保了门票管理系统的平稳运行。

3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

我司针对张家界市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本项目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如下图:

工程实施前工程实施过程试运行运行

4项目现场实施前的业务连续性保证措施

由于原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现通过升级改造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模式。本项目具有针对性、特殊性,我司针对建设单位的需求而进行系统的升级。系统升级涉及两个方面,分别是软件和硬件。为了建设单位业务连续性,我司在工程实施前就开始做好这一步的工作,把问题提前得以解决。工程实施前的业务连续性保证措施主要分为如下两点:

第一,工程实施前的软件保证措施:

工程实施前的软件保证措施包括人员安排、软件进度管理、软件质量管理、软件测试管理等。

人员安排:我司安排持有高级系统集成管理工程师作为软件项目的负责人,主要负责软件的总体规划、进度、质量的管理,并安排取得软件认证的程序员进行软件程序的设计,以优质高效的团队来完成本次项目的软件设计工作。

进度管理:通过Gantt图安排工程进度计划,定义当前项目的任务集合,识别关键任务,制定一个详细的进度表,规定完成各项目任务的起止日期,督促项目进度,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质量管理:软件遵守规定标准所定义的一系列开发准则,功能必须满足用户规定的需求。

软件测试:用静态分析与动态测试来进行测试过程是否执行程序,以黑盒法测试软件能否满足功能要求,用白盒法来测试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执行路径。系统先进行各个模块的测试,测试过后再进行集成系统的测试工作。

第二,工程实施前的硬件保证措施:

根据建设单位对硬件的要求,我司采购后,进行工程实施前的测试,测试最主要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对设备进行7X24小时的测试,以检查硬件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安装设备前解决问题所在。

在以上两点通过测试后,再进入现场的工程实施阶段。

4.1项目现场实施过程的业务连续性保证措施

项目现场实施主要是管、线、设备的现场安装过程,现场安装如果组织协调不到位、安装的安全措施不足、现场安装影响原系统运行、现场安装的时间不适当都会影响业务的连续性。

所以,在现场实施过程中,应与建设单位保持紧密的协调,把影响降到最低,根据我司的经验,可进行以下保证措施:

第一条与建设单位沟通合适的安装时间,如旅客较少的时段、夜间施工等;

第二条现场管线敷设的时候,进行围挡施工,防止旅客进入施工现场,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第三条在不影响原系统的正常运行情况下,进行设备的安装;

第四条安装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章制度;

第五条调试运行阶段,让建设单位参与其中,如有问题积极配合解决;

第六条施工过程如出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不让问题累积;

第七条在2011年10月10日前,完成部分软件和硬件的安装和调试,确保新门票管理系统能正常运转,同时不影响旧的门票管理系统运行。

4.2调试完成后业务连续性保证措施

在2011年10月10日前,完成的部分软件和硬件进入调试后的试运行阶段,试运行期间,我们的试运行策略是:新的景区门票管理系统与旧的门票管理系统并行运行,在新系统未适应现场的情况下,旧系统仍然可以使用,如旧系统出现问题,同样新系统可以补上,都不影响正常的业务连续性。在调试完成后,尽量用新的系统进行门票管理,以更快能适应新系统带来的正面影响,为了试运行期间能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制定以下的保证措施:

第一条新旧系统同时运行,优先使用新系统;

第二条在新系统出现问题时,旧系统同样可以运行,不影响业务连续性;

第三条 现场配备硬件备件,如硬件出现问题,及时更换,并找出问题所有,优化配置,确保系统可靠高效进行运行;

第四条 现场配备软、硬件工程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站在建设单位的角度考虑,以优质的服务为建设单位负责;

第五条 在培训过后,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难免会有问题出现,我们将进行现场的新门票管理系统指导工作,直到使用新系统的员工完全掌握为止;

在新系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旧系统将不再使用,实施由旧系统往新系统的过渡。

业务连续性保证的主要内容 1.网络分步改造

现有系统的网络存在很多的弊端,急需升级改造,但现有的系统是一刻也不能停止

运营的,所以,只有在不中断现有系统运行的情况下,由点至面、分步骤地实施。

根据现有网络升级,采取必要的手段:

1. 每一关键节点由专人负责编写配置表,由专人做好详细的记录

2. 每一步实施完毕后,马上对该节点的工作目标进行测试,专人做好测试记录,在该节点的目标功能没有实现之前,不实施下一步

1.1搭建核心部分,如下图

1.1.1一卡通中心机房新增一个弱电标准机柜,核心交换网络采用两台高性能Cisco WS-C4506E 路由交换机做双机热备方式部署,两台核心交换机安置在新增机柜中。

我们这里只简单说明日常使用的有关命令及特性,

其它未涉及的命令及特性请参考

双机集群

英文的详细配置手册。

产品特性

Cisco Catalyst 4506将非阻塞的第2/3/4层交换与增强的控制结合在一起,从而让企业和城域以太网用户在部署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时具有业务灵活性。作为Cisco AVVID (融合语音、视频和集成数据的网络体系架构)的一个关键性组件,Cisco Catalyst 4506利用智能化的网络服务,将控制从网络骨干扩展到了网络边缘,这些服务包括先进的服务质量(QoS)、可扩展的性能、全面的安全性和简便的管理功能。

第2层特性

第2层硬件数据包转发率可达48Mpps

第2层交换端口和VLAN中继

IEEE 802.1Q VLAN封装

ISL VLAN封装(不包括WS-X4418-GB 和WS-X4412-2GB-T 中的阻塞端口)

动态中继协议(DTP)

VLAN中继协议(VTP)和VTP域

每个交换机支持4096个VLAN(将来的软件版本)

每个VLAN的生成树(PVST)和PVST+

STP PortFast和PortFast防护措施

STP UplinkFast和BackboneFast

STP根段防护措施

Cisco搜索协议

IGMP侦听v1和v2

在线路卡中集成Cisco以太通道、快速以太通道、千兆位以太通道技术

端口集中协议(PAgP)

单向链路检测(UDLD)和主动型UDLD

第3层特性

IP Cisco快速传送(CEF)路由速度可达48Mpps

静态IP路由

IP路由协议(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增强型IGRP[EIGRP]、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路由信息协议[RIP]、RIP2)

边界网关协议[BGP4]和多播边界网关协议[MBGP]

热待机路由协议(HSRP)

IGMP v1、v2和v3

IP多播路由协议(距离向量多播路由协议[DVMRP]、PIM、SSM)

多播源发现协议(MSDP)

Cisco群组多播协议(CGMP)服务器

完全支持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

ICMP路由器发现协议

先进的服务质量和成熟流量管理

针对每个端口的QoS配置

硬件上支持每个端口四个队列

严格优先级排序

IP DSCP和IP 优先权

基于IP服务类型(ToS)或者DSCP进行分类和标记

基于完整的第3/4层报头(只限于IP)进行分类和标记

基于完整的第3/4层报头(只限于IP)制定输入和输出策略

能够集中或者单独在出口或者入口分别配置1024种监管器

整形和共享输出队列管理

细微的QoS功能不会影响正常的交换性能

扩展性能

64Gbps交换矩阵

第2层硬件数据包转发率可达48Mpps

第3层IP Cisco 快速转发路由速率可达48Mpps

第4层(TCP/UDP)基于硬件的过滤速率可达48Mpps

实现先进的第3/4层服务不会造成任何性能上的损失

持续以每秒1000台主机的速度进行基于软件的查询

支持32768个MAC地址

在路由表(由单点播送和多播共享)中支持131072个记录

可以扩展到2008企业版个虚拟端口(VLAN端口)

利用Cisco千兆位以太通道技术,可以汇聚高达16Gbps的带宽

基于硬件的多播管理

基于硬件的ACL

简便的可管理性

只需一个控制台端口和IP地址,来管理系统中的所有功能

软件配置管理,包括本地和远程的存储

可选的闪存卡,可以用于存储软件影像,进行备份和方便的软件升级

通过CiscoWorks Windows网络管理软件,对每个端口、每个交换机进行管理,为Cisco的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接口

SNMP v1、v2和v3检测,提供全面的带内管理功能

基于命令行界面(CLI)的管理控制台,提供详细的带外管理

远程监控(RMON)软件代理,可以支持四个RMON群组(历史、统计、警报和事件),从而可以增强对流量的管理、监控和分析

利用一个Cisco SwitchProbe Analyzer(交换端口分析器[SPAN]端口支持所有九个RMON群组,这个端口可以通过一个单一的网络分析器或者RMON探测器对一个端口、一组端口或者整个交换机进行流量监控)

分析支持,包括入口、出口和VLAN SPAN

全面的安全性:

TACACS+和RADIUS,它们可以对交换机进行集中控制,并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更改配置

在所有端口上的标准和扩展ACL

在所有端口上(没有性能损失)采用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RACL)

专用VLAN(PVLAN),可以在一个交换机的两个端口之间提供安全性和独立性

指示灯和端口规格

系统状态:绿色(正常)/红色(故障)

交换机负载利用率:总交换使用率在1%到100%之间

控制端口:RJ-45凹式端口

重启(交换机隐含保护)

管理端口:10/100BASE-TX(RJ-45凹式)数据终端设备(DTE);绿色(工作正常)/

橙色(禁用)/关闭(没有连接)

其它功能:

支持以下的GBIC模块:

· 1000BASE-SX GBIC: 光纤最长1804 feet (550 m)

· 1000BASE-LX/LH GBIC: 光纤最长32,808 feet (6 miles or 10 km)

· 1000BASE-ZX GBIC: 光纤最长328,084 feet (62 miles or 100 km)

配置端口:

配置一组端口

命令目的

Step 1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配置状态

Step 2: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vlan vlan_ID - vlan_ID} | {{fastethernet | gigabitethernet }slot/interface - interface} [, {vlan vlan_ID - vlan_ID} {{fastethernet | gigabitethernet }slot/interface - interface}] 进入组配置状态

Step 3:可以使用平时的端口配置命令进行配置

Step 4:end 退回

Step 5 :show interfaces [interface-id] 验证配置

Step 6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保存

当使用interface range命令时有如下的规则:

有效的组范围:

vlan从1 到4094

fastethernet 槽位/{first port} - {last port}

gigabitethernet槽位/{first port} - {last port}

端口号之间需要加入空格,如: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2/1 –5 是有效的,而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2/1-5 是无效的.

interface range 命令只能配置已经存在的interface vlan

所有在同一组的端口必须是相同类别的。

详细部署见附件1.

1.1.2为了保证各门票站间网络交换高速运行,本方案设计核心与两个数据服务器构成的双机集群接入,采用1000M高速互联,一卡办中心每台服务器及接入交换机与两台核心交换机相连,达到冗余要求。双交换机采取双机四回路连接;

集群服务器安装及配置步骤:详见附录二

1.1.3 配置SonicWall NSA3500防火墙

NSA系列采用新一代统一威胁管理(UTM)技术抵抗各种攻击,兼备入侵防御、

防病毒及反间谍软件功能和SonicWALL应用防火墙的应用层控制功能。NSA系列利

用先进的路由、全状态同步高可用性以及高速VPN技术让您的分支机构、中央区域

及分布式中小型企业网络倍添安全性、可靠性、功能性及生产力,同时还将成本及

复杂程度降到最低。

主要特点与优势

SonicWALL公司新一代安全产品结合了更高层次的UTM技术,集成了入侵防御、网关防病毒及反间谍软件以及应用防火墙可配置工具套件,以防止数据泄漏以及提

供细粒度应用控制。

可扩展多核硬件及免重组深度包检测扫描并清除任意大小文件中的威胁,对并发连接没有限制而且网速不减。

SonicOS 5.0增强版中的全状态同步高可用性及负载均衡功能可充分利用网络带宽,保证最大的网络正常运行时间,让您随时能访问关键业务资源并且确保VPN

隧道及其它网络流量在故障切换时不会中断。

先进的尖端科技和性能及更低的总拥有成本通过同时使用多核处理能力而实现,极大地增加了吞吐量和并行检测能力,同时降低了功耗。

先进的路由服务及网络功能结合了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802.1q VLAN、WAN/WAN容错功能、基于域和对象的管理、负载均衡、先进的NAT模式及更多技术,为您提供灵活的细粒度配置及全面的安全防护能力。

标准VoIP功能为VoIP基础架构的每一个单元,从通信设备到适用于VoIP的设备,如SIP Proxies、H.323 Gatekeepers以及Call Server,提供最高级别的

安全保护。

安全的分布式无线LAN服务让设备能够起到安全无线交换机及控制器的作用,它能够自动侦别并配置SonicPointsTM,SonicWALL无线访问点保障了分布式网络

环境中的远程访问安全。

联网服务质量(QoS)特性利用行业标准的802.1p及差异化服务编码点(DSCP)服务类别(CoS)指示符提供强大灵活的带宽管理,这对VoIP、多媒体内容及关键

业务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1.4 配置CISCO2851路由器与防火墙相连,连接双交换机,与外网接入,如上图左

上角光纤

1.1.5 配置CISCO1841路由器及其IP与地税局的IP系统专线对接;如上图右上角专

线

1.2

站点服务器群

1.2.1 配置双机数据服务器群,实现数据冗余,双机故障无缝转移等

1.2.2 配置cisco3560交换机,与上层核心交换机互联;

3560交换机是支持二层、三层功能的交换机,共分为EMI,SMI两个版本

Enhanced Multilayer Software Image增强多层软件镜像软件 (EMI)

? EMI提供了一组更加丰富的企业级功能,包括基于硬件的高级IP 单播和多播路由。

?支持双机热备(HSRP),OSPF路由功能.

Standard Multilayer Software Image标准多层软件镜像软件(SMI)

? SMI功能集包括高级QoS、速率限制、访问控制列表(ACL),以

及基本的静态和路由信息协议(RIP)路由功能

支持VLAN

·到1005 个VLAN

·支持VLAN ID从1到4094( IEEE 802.1Q 标准)

·支持ISL及IEEE 802.1Q封装

安全

·支持IOS标准的密码保护

·静态MAC地址映射

·标准及扩展的访问列表支持,对于路由端口支持入出双向的访

问列表,对于二层端口支持入的访问列表

·支持基于VLAN的访问列表

3层支持(需要多层交换的IOS)

· HSRP

· IP路由协议

o RIP versions 1 and 2

o OSPF

o IGRP及EIGRP

o BGP Version 4

支持以下SFP模块:

· 1000BASE-T SFP: 铜线最长100 m

· 1000BASE-SX SFP: 光纤最长1804 feet (550 m)

· 1000BASE-LX/LH SFP: 光纤最长32,808 feet (6 miles or 10 km)

· 1000BASE-ZX SFP: 光纤最长328,084 feet (62 miles or 100 km)

管理

从用户与设备交互的特点来分,访问设备的方式可以分为命令行方式和Web

方式。

l 命令行方式:包括从Console口登录进行访问和通过Telnet登

录进行访问;

l Web方式:包括通过HTTP进行的普通Web访问。

1.2 初次访问设备

1.2.1 通过Console口访问设备

用户接收到除去包装的新设备后一般通过Console口第一次登录设备并开

始对设备进行配置,过程如下:

第一步: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计算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标准RS-232

电缆与此Catalyst 3560设备的Console口连接

第二步:在计算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如WinXP的超级终端等),设置终

端通信参数为9600bp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和无流量控

制;

第三步:Catalyst 3560设备上电自检,

第四步:发送命令,

1.2.3 配置数据服务器集群互联,并3560交换机联通;

1.3接入旧系统:

1.1.1接入前的准备,单独运行新系统检查各个节点的运行情况;良好则继续下一步

1.1.1与旧系统互联,见下图:

1.1.2新旧系统同时运行,实现数据的融合

1.4 新系统的单独运行

1.4.1 新系统单独前,观察与旧系统并行运行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记录、纠正错误;

1.4.2 断开与老系统的链接,单独试运行新系统

1.4.3 观察新系统,保留旧系统,见下图

1.4.4 杨家界站点的新的整个网络体系形成如下图:

1.5对剩下的其他站点采取上述1-4步实施,同时进行;

在实施上述1-4步的时候,必须先严格配置业务连续性保障体系,配置相关的专业人员实施,专业的跟踪技术人员、专业的应急故障解决技术工程师实施监控监管,做到实施前做到周到的、严格的预测,及时的故障处理

2数据库的移植

现有系统使用的是SUN公司的oracal9i数据库管理系统,新系统将使用Mocrosoft公司的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两个系统都是当前数据库系统里最先进的、最可靠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们都具有很多的共性,移植是非常方便、可靠的。但也有它们各自的一些特点,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论证和准备:

2.1 移植前的软件安装与配置

机房环境(空间、电源)准备就绪,符合设备上架要求。机柜电源满足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功率要求,配置冗余PDU及UPS.检测所有待安装硬件的电源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图形终端、主机、交换机、存储),并连接正确。在做完安装前必要的准备工作之后,正式开

始安装操作系统。

确保硬件,包括所有的外接设备的安装都已完成,如:kvm设备(图形终端、键盘、鼠标)、光驱、本地硬盘、光纤交换机、磁盘阵列等硬件设备。联系网络管理员,获得系统安装所需的网络接口(Ethernet)、IP地址、主机名、缺省路由。

安装规划数据库服务器,包括设备上架加电测试,与电厂和负责应用迁移的人员共同研究设备的硬件规划要求,包括CPU和内存的具体分配策略.

确认网络需求

由于IP地址在迁移前配置为当前应用的实际地址,因此需要先在隔离环境中配置 (可采用一台独立的网络交换机提供设备配置期间的网络配置操作),待后期正式切换测试时,断开原有网络,实现迁移,以此避免IP地址后期的更改造成的系统及应用的大的修改。

两服务器数据库分区各需3个不同网段的IP(SQLServer专用心跳未算在内)

所有的系统安装的工作应在数据库正式移植前完成,以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

服务器系统安装:见附件集群服务器安装及配置的操作系统安装部分

补丁安装:按应用及数据库规划要求在两个分区上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补丁,并完成扩展软件包和HACMP软件的安装。

本地存储空间镜像,提供主机级别的操作系统保护

本地文件系统划分:扩展相应系统空间(按安装规划要求,包括page space等要求)。除系统特定的文件系统外,安装SQLServer的文件系统每机预留15G,剩余空间划分为归档日志文件系统供存贮归档日志及备份使用。

操作系统参数调整:包括主机名,系统时区,系统时间的修改(如当前环境中有NTP服务器,可以配置使用),添加用户的环境变量,打开异步IO,设置最大进程数,调整系统使用的I/O步调及增大syncd的运行频率。

2.1.1配置SAN网络、磁盘阵列

存储设备安装:使用磁盘阵列管理软件(storage manager),按RAID级别,划分至少4

个LUN,影射到对应服务器WWN。

两台服务器上连接共享存储的分区首先识别新存储,为下面创建共享逻辑组做准备。

2.1.2光纤交换机划分zone

考虑到存储以后可能的扩容及提供部分存储给其他业务需求的可能,避免非相关的服务器上识别到当前设备的存储空间,加快系统启动速度,对光纤交换机按端口或按照终端设备的pwwn号划分zone。

2.1.3设置ip地址(按原有系统)

确认网卡设备

每分区上有3个IP,其中两个boot IP,一个服务地址。其中,服务地址绑定在第一块网卡上,SQLServer心跳网卡在ent3上。

注意:这里使用的boot网卡是系统的两块集成网卡,SQLServer心跳网卡是一个独立的光纤网卡。使用#lscfg -vp|grep ent命令可以查看网卡的位置信息。

修改hosts文件

检查网络的通信状态

网络配置完成后,使用ping命令ping网关和另外一台服务器,确认网络的通信正常。如果网络不通,检查网络配置是否正确,检查网口是否插错,检查网线是否是好的,检查交换机端口是否正常,使用排除法等方法排除错误。

HACMP配置

两台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光纤交换机与存储设备相连接。连接时应考虑设备的容错能力,即一块光纤卡或者一块光纤交换机坏了,应用仍可正常工作。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1)数据库服务器,由两台hp6 570的lpar构成。一台作为数据服务器A,一台作为数据库服务器B,两台机器组成sql server RAC高可用性系统。

(2)接入IBM DS4700存储设备,2005B32光纤交换机。

(3)数据库服务器A和B各通过两个千兆网卡,接入系统局域网络。

(4)由于SQLsever服务器地址不参与漂移,可配置三个资源组,其中两个资源组服务维护两个分区上的IP,参与节点为两个分别得节点,第三个资源组管理共享存储,以此提供给SQLServer应用。

HACMP验证

现阶段可验证系统集群是否符合SQLServer安装要求,提供共享存储及网络服务。

2.1.4安装数据库软件

安装SQLServer for entertise,安装数据库软件。因为本数据库需要配合成熟的应用程序,因此数据库版本需要应用厂商确认数据库具体的版本号。根据原有的数据库配置,创建新的数据库。根据原有的表空间设置新数据库的表空间。如果原有系统的表空间以及数据文件配置不规范,可以在此步骤加以修改规范。

配置数据库初始化参数以适应数据库导入的要求。

2.2数据移植准备工作

在数据移植前,我们应记录、统计原有数据库的完整信息,方便移植完成后作对应检查工作。记录的信息主要有:

A、需要移植的数据范围:整个数据库或按用户(记录具体用户的名称)。记录数据文件、表空间状态,如果系统中部分表空间或数据文件存在OFFLINE状态,应确然该部分空间以及数据文件的数据是否需要移植;

B、目前系统的运行情况,按照用户记录:

b.1、记录目前系统中的对象数量以及状态,如果该查询结果存在INVILID状态的对象,必须记录对象的名称、类型并在移植工作正式开始前确认这部分对象的实际状态;

b.2、记录目前系统中索引数量以及状态,如果该查询结果中存在INVLID状态的索引,必须记录索引的名称、类型并在移植工作正式开始前确认这部分索引应该的实际状态;

b.3、记录目前系统使用的优化算法,则在数据移植后,执行分析程序收集数据库信息。如果系统使用的是choose方式,则需要检查目前系统中的数据是否进行了分析,以确保在数据移植完成后是否需要收集数据库运行信息;

b.4、记录系统中用户、角色权限;

b.5、记录状态中所有的PUBLIC对象,如public同义词。Public dblink;

见如下表:

?检查项目?原系统内容?新系统内容

?数据文件、表空间状态??

?对象数量以及状态??

?索引数量以及状态??

?优化方式??

?用户、角色权限??

?dblink ??

2.2 数据移植过程

因为本次数据移植跨平台。因此采用oracle的exp和imp工具来完成数据移植工作。

从本步骤开始直到系统正式移植完成期间,必须停止数据库运行,移植工作一次性完成。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移植无法一次完成,无论本次工作进行到了哪一步,下一次移植必须从本步骤重新开始。

移植步骤如下:

1、停止所有的应用,停止所有对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

为了确保在移植过程中,没有任何新的数据库修改,在开始导出数据前,我们建议停止所有的应用程序。关闭数据库,关闭监听。然后重新打开数据库,以确保所有应用无法连接到本数据库。

2、使用exp用户导出数据

在使用该工具时,因注意以下参数:

字符集:应确认数据库字符集与服务器配置的字符集完全一致,以确保汉字没有任何乱码。

CONSISTENT:该参数应该设置为Y,以确保交叉表的一致性。

Log: exp过程应该记录在日志文件中以方便检查导出过程。

将导出的数据拷贝到新的数据库服务器上。

3、在新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导入数据

导入使用oracle提供的imp工具。在使用该工具时,因特别注意以下参数:

字符集:应确认数据库字符集与服务器配置的字符集完全一致,以确保汉字没有任何乱码。

Log: imp过程应该记录在日志文件中以方便检查导入过程。

2.3系统检查

在数据移植完成后,因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工作,以确保数据移植的完整准确。

数据库检查

检查导入日志,确保导入过程准确。

检查导入字符集与原系统一致。

检查导入数据完整。

检查表空间、数据文件状态正确。

检查导入对象数量、状态正确。

检查导入对象所在的用户、表空间正确

检查导入索引数量、状态正确。

检查dblink正常,可访问

检查修改用户角色权限,保持与原有系统一致。

2.4导入后系统需要完成的工作

在数据检查确认正确后,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如果原系统是基于代价的优化算法,执行分析程序,分析移植后的数据。

2、修改内容包括:操作系统IP地址、主机映射、hacmp软件配置、数据库监听等配置。

3、修改所有的中间件、客户端程序需要重新配置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使用到oracle

rac的特性)。在修改中间件、客户端配置之前,相关厂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备份工作,以确保系统可以回退。

4、调整数据库参数,适应应用运行以及新的主机环境

应用检查

在数据库检查完成后,将通过程序连接来检查数据移植的完整性。最终用户通过试运行程序来检查数据移植工作。

2.5系统回退

本次数据库移植,使用了全新的硬件系统。全新的数据库服务器、磁盘阵列。因此,不需要在原有数据库平台上执行任何需要修改的操作。这大大降低了我们在移植过程中的备份工作以及时间。如果在移植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无法成功,仅需要启动原有系统,继续提供服务即可。

关闭或断开新服务器

1.启动旧系统

2.重新启动应用程序

在系统移植完成,新系统正式上线投入使用后,因为新的数据已经进入到了新的系统。如果此时发现重大问题导致系统无法使用,我们需要将新数据重新导出再导入旧系统。

3.导出新系统数据并通过中间机器

4.关闭或断开新服务器

5.启动或连接上旧服务器并重中间机器获取新的dmp文件

6.利用备份系统备份旧数据库。

7.删除旧系统的用户和数据

8.重新导入新数据

9.重新启动应用程序

2.6 系统上线

在最终用户检查确认无误后,本次移植工作基本完成。系统可以上线,为用户提供服务。为了尽量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部分工作可以在系统运行后再执行。

1、原有的备份系统需要指向新的数据库备份。安装配置相应的agent,调整备份的脚本等。

2、在新系统上线后为确保系统安全,建议将原有系统保留至少1月以上。

工作界面和工作内容

系统迁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牵涉的面较多,因此良好的分工协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本项目的核心工作是数据库系统迁移和外围环境的集成。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我们这里把项目相关的工作进行分类,同时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和界面,进而保证项目有序、高效和高质。

本项目涉及的机构包括:旅游管理中心、项目实施公司和其他系统建设方。售票站主要提供场地环境,对系统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对重要项目问题给予指导和决策,协调相关厂家,监督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项目实施公司主要完成本次采购设备的安装、数据库迁移、外围系统集成、项目验收和技术服务,并协助和配合其他建设厂家调整系统;其他厂商完成相关本项目的其他厂家实施的项目或系统的调整、优化和重新部署,项目实施公司给予协助。

项目实施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总集成。

1.项目实施公司负责

2.负责SAN网络以及磁盘阵列的划分。

3.HP小型机安装调试

4.数据库服务器安装调试

5.数据移植

6.检查确认数据移植的正确性、完整性。

7.应用厂商需要配合的内容有:

8.提出数据库安装的具体版本

9.提出基于应用特有的数据库参数要求

10.应用启动停止

11.如果数据库服务器修改了IP地址,相关应用的修改。以及修改前应用的备份等工

作。

12.协助检查数据库移植工作的完整性。

13.网络工程师负责

14.新增加的服务器加入现有系统的网络配置工作

15.数据备份工程师负责

16.修改备份软件脚本,备份新上线的数据库实施计划

应用及数据迁移方案

1应用及数据迁移方案 1.1应用及数据迁移概述 本次的应用及数据迁移工作,新旧设备的数据迁移也将体现本次实施工作的水准。 原应用及数据迁移具有时间短、系统结构复杂、测试时间长、设备繁多昂贵、人员 多、层次复杂等特点。本项目迁移工作,应用不能中断,迁移准备工作要充 足,迁移时间在尽可能非工作时间完成,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准备工作,并能够有超过时 间的倒退方案,所有新设备的应用系统稳定性也是一个考验。因此,必须协调好各单位人 员的关系,齐心协力才可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应用和数据的迁移工作。 本方案是以尽量不影响XXX信用社的日常工作或将影响降低到最低为前提的情况下制 定的,在小型机及存储设备到货后,先完成对小型机及存储的独立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作, 第二步完成应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整个新系统完成可独立运行后,选择在非工作时 间开始开始数据迁移工作,到工作时间以前完成整个服务器、存储设备的数据迁移及测试 工作。并且在正式上线运行以后,继续跟踪系统的运行情况,随时处理系统运行的异常情 况。当然,在XXX信用社各方面人员的充分协调及配合下才能完成本次应用及数据的迁移 任务。 我公司在上游厂商资源方面有较大优势,如在迁移工作中出现设备故障,除在备品备件中提供的备件外,还可协调各方资源以最快速度解决客户设备故障问题。 1.2迁移规划 1、实施流程: 流程主要根据迁移前的需要制定,主要详细了解当前系统设备情况,系统运行情况。针对所了解情况制定详细迁移方案以及应急方案。 2、专业工程师了解用户原有设备的现状以及迁移后的具体要求。充分考虑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定制详细可行性的迁移实施计划,将应用及数据迁移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随着信息系统规模的扩大,数据中心机房无论从面积、配套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逐渐不能满足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供电局选择重建机房。如何将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迁移到新机房,则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通过分析,发现机房搬迁存在两个难点:一是搬迁风险大,许多设备早已过保修期且比较陈旧,因此设备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对用户有较大的影响,机房迁移对业务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甚至是整个单位的业务中断,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搬迁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制定周密的搬迁计划,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补救措施,最大程度保证数据和应用系统的安全。 1.搬迁方案 为了使搬迁对应用系统的影响降至最小,可采用在线搬迁的方式,即建立平滑的网络过渡环境,以数据存储为核心,保障网络和应用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最大程度缩短系统运行的中断时间。搬迁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搬迁方案,主要内容为搬迁设备统计、搬迁配套工具、搬迁日程和人员安排、搬迁后设备位置平面图。 网络割接方案,包括网络割接流程以及割接前后网络拓扑变化。 系统及数据备份方案,包括备份方式以及时间。 应急方案,包括硬件故障、操作系统故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故障、存储设备及数据故障应急方案。 在方案中,首先要确定需搬迁设备清单,并对设备进行分类;其次按照系统划分设备,安排合理的搬迁次序。核心系统可在周末或者工作日的晚上搬迁,非核心系统可在工作日搬迁。对于双机运行的设备可先对备用系统搬迁、调试、正

常运行后,再将主机搬迁至新机房。 2.搬迁步骤 搬迁前制定通知,把搬迁过程的停机安排统一发布,然后提供一个热线电话和信息部联系,负责协调各个专业的搬迁事宜。 信息发布:信息部门提前进行信息发布,告知具体搬迁时间计划。 网络互连:确定新数据中心机房和旧机房的光纤线路连通. 检查机房环境条件和可用性:检查新机房空调、供电、消防、综合布线等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具备,同时进行网络联通性测试,保证网络的可用性。 应用管理员检查确认应用是否正常运行,主机管理员检查确认主机是否正常运行。 数据备份:搬迁前,做好该系统的相关备份。 确认搬迁工具到位。 确认关键业务系统相关厂家提供热线支持或现场支持。 应用管理员退出应用,主机管理员停运主机,再由各搬迁组进行主机的拆卸、清洁、搬迁、上架及网络/KVM接入等工作,设备搬迁过程中应做好设备的防碰撞、防灰尘、防水等,同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布局图、设备背面接线图完成设备的上架、接线等工作。 主机管理员通电启动设备,并进行主机测试,应用管理员负责应用测试。 设备正常运行后,各搬迁组及时更新设备及连接线的标识。 建议人员变迁和系统搬迁分期进行。即人员在新大楼办公,系统在旧大楼,

数据迁移技术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 N8000到AS13000 广东XX信息技术有限2015年7月

1. 系统拓扑图 成果数据存储系统拓扑图 千兆以太网光纤线路万兆以太网光纤线路 中间服务器 千兆以太网线路 2. 需求分析 新增设备:2台AS13000-NAS 、1台NAS 网关和1套DPS 备份系统通过光纤跳线连接万兆交换机,中间服务器和华赛N8000通过6类网线连接万兆交换机,最低达到千兆交换的物理基础架构。其中1台AS13000-NAS 作为成果数据存储,通过NAS 网关对外提供存储服务,另一台通过DPS 备份软件实现数据备份。 华赛N8000存储数据有40TB ,包括各种大小文件、压缩包,需安全迁移到AS13000,实现数据的备份和共享。数据迁移是敏感性动作,必须保证迁移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华赛N8000已发生硬件故障,须尽快完成数据迁移工作。

3.数据迁移方案 本次数据迁移的目标是在最少存储中断服务时间内完成数据在两个存储设备之间快速有序迁移,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我们在本方案中建议以下2种方式实现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迁移: ●文件复制 ?通过全备份、增量备份实现数据迁移 ?实现方式简单,迁移成本较低 ?需要较长的存储中断服务时间 ●备份软件迁移 ?通过建立选择备份的模式运行实现数据自动复制,实现数据迁移 ?支持异构平台 ?需要第三方备份工具支持,成本较高 3.1.文件复制 该方法是通过中间服务器的指令在2个存储设备之间复制数据,数据迁移实现方式简单,不需要对源数据进行设置变更,不影响源数据的正常运行;但该方式迁移数据需要较长的迁移周期,同时需要安排一定的存储中断服务时间,以保证数据的完整迁移。 该方法不适用于增量数据迁移,增量数据需另配存储或在存储中临时划LUN替用,迁移完原数据后再迁移增量数据。 3.2.备份软件迁移 该方法通过安装的备份软件实现2个存储设备之间数据备份,向导指引你进行文件的备份与恢复,支持任务排程,进行备份时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有选择的进行备份,备份文件可以压缩为ZIP文件进行存放,以节省空间,并且可以通过压缩密码保护您的文件。整个迁移过程都是可控的,原有存储环境保留,避免了迁移过程中的数据损失,保证了系统的平稳过渡。

数据迁移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 作者:Han.Xue 信息系统数据迁移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操作系统类别、数据库类型、版本、数据结构、数据规模、最小允许宕机时间等等。 对于本项目,假定满足下列条件: 1、操作系统一致 2、数据库类型一致,均为Microsoft SQL Server 3、数据库版本均为SQL Server 2000 现存在两种数据迁移的考虑,第一种是新旧数据库系统采用相同数据结构存储,第二种是新旧数据库系统采用不同数据结构存储。下面分别详细说明。 一、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升迁 新系统建设完成后,需要对旧系统中数据进行升迁。对于从旧系统中升迁历史数据,需要首先建立旧系统历史数据与新系统数据结构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对应关系建立数据逻辑视图。然后使用导入导出工具将历史数据一次性导入到新系统中。数据升迁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数据项长度不一致的处理 对于新系统与旧系统的数据项长度不一致的,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应以数据项较长的为准。 2.代码标准不一致的处理 对于新系统与旧系统的同一数据项,而代码标准不一致的,需要

建立代码对照表交由用户审定后再进行升迁。 3.数据采集方式不一致的处理 旧系统为代码输入项目,新系统为手工录入项目的,数据升迁时直接将含义升迁至新系统中。旧系统为手工录入项目,新系统为代码输入项目的,数据升迁时应将数据导入临时表中,由用户确认这些数据的新代码后再导入正式库。 4.增减数据项目的处理 新系统中新增的数据项目,如果为关键非空项,在数据升迁时需要由用户指定默认值或者数据生成算法。旧系统有而新系统已取消的数据项目,原则上升迁至该记录的备注字段。对于没有备注项目的,需要与用户协商是否需要继续保留。 5.历史数据归档的处理 这种数据交换模式为大量、批量、一次性执行的工作。此项工作要求需要支持异常终断后继续,并且在完成数据升迁后,需要出具数据升迁报告交由用户审核确认。如果数据升迁工作顺利完成,原有一期系统数据在备份并刻录光盘后,将不再保留。 6.完成此项工作提交的文档: 1)数据升迁报告 2)新旧系统代码项对照关系备忘录 3)新版系统中取消数据对象、数据项备忘录 4)新版系统由于历史数据升迁工作要求数据结构修订备忘录 5)历史数据清理工作备忘录

xx数据迁移方案

正本 招标人:XXXX 项目名称:电信机房迁移项目 (数据库升级部分) 投 标 文 件 投标方全称:XXXX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02月20日

前言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及专家给予XXXX参与“XXXX数据库迁移项目”的机会,我们凭借自身综合实力及多年系统集成,提交本方案,望能采用。 XXXX集团(原青鸟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北京大学,是一家专业从事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以下简称“XXXX”),XXXX集团以XXXX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 XXXX活跃在新经济下企业转型服务领域,并在咨询服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运维服务四个核心业务领域积累了世界领先的专业技术和服务经验,与50多家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和软硬件厂商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与3000多家国内集成商紧密合作,为数万家客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在金融、能源、政府及企业领域建立起了卓越的声誉和品牌,是客户最佳的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合作伙伴。 针对本项目,XXXX具有如下优势: 集成优势 XXXX作为一级系统集成商,对系统集成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设计和实施过在众多数据中心、大型业务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有着丰富的建设经验;针对应用的高可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有着深入的研究,结合用户的具体需求,我们将提供全面、合理的解决方案。 产品优势 XXXX是IBM、HP、SUN小型机;ORACLE、SYBASE数据库;IBM、ORACLE中间件及试测软件;EMC、HDS存储;CISCO、AVAYA网络设备;APC机房设备等高级别代理商,对各类产品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能为贵校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保证标准。XXXX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体系,并将其定义到整个系统集成的设计/开发、供应、安装和服务领域。本地化服务能力 上海XXX员工逾200人,技术人员50余名,其中包括小型机、中型机、存储、数据库、智 能化、软件、项目经理人及网络工程师若干名,具备较强的技术力量和集成能力。 公司特为此项目成立豪华项目小组,由公司销售总监担当项目组长,监控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并组建15人的技术服务团队(有厂商资格认证的工程师)配合厂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优惠政策 公司根据本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功能定位,特免费赠送对改实验室建设有帮助的一款系统软件数据统计软件,希望能够充分的帮助学校更好的建设此实验室。 科研合作 近期,国家加大了对“产学研”过程的扶持与引导力度,而XXXX也一直致力于出身高校(前北大系)服务于高校的准则,大力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与科研能力,在金融、电力、能源、高教等领域共同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树立良好的品牌。因此,希望通过此次参与上海交通大学项目,能够有机会更进一步与贵校在内容安全领域有更多的科研合作,通过XXXX现有的用户群来做市场推广。 本着与XXXX建立全面、持久、稳定、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我们郑重承诺: 以丰富的项目实施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以方便、快捷的本地化服务特点为保障,确保XXXX数据库升级项目的顺利实施。

数据库迁移实施方案

数据库系统和网络存储系统项目数据库迁移实施方案

文档控制文档修订记录 审阅 分发

目录 第一章文档介绍 (4) 1.1背景 (4) 1.2目标 (5) 第二章系统硬件选型 (6) 2.1存储设备 (6) 2.1.1 设备选型 (6) 2.1.2 设备功能及实现 (6) 2.2服务器设备 (6) 2.1.1 数据库服务器 (6) 第三章系统安装 (9) 3.1主机系统安装 (9) 3.2配置SAN网络、磁盘阵列 (10) 3.3配置HACMP (11) 3.4安装数据库软件 (12) 第四章数据移植 (13) 4.1移植准备工作 (13) 4.2移植过程 (14) 4.3系统检查 (15) 数据库检查 (15) 导入后系统需要完成的工作 (15) 应用检查 (16) 4.4系统回退 (16) 第五章应用迁移 (17) 第六章新系统上线后的工作 (17) 第七章工作界面和工作内容 (17) 第八章实施计划 (19) 附件: (20) 1.设备、软件验收交付记录 (20) 2.操作系统安装 (21) 3.操作系统镜像 (26) 4.设备配置清单(需确认) (28) 4.1 IBM p570服务器 (28) 4.2 光纤交换机配置 (31)

第一章文档介绍 1.1背景 HP公司全面转向X86芯片,使用PA-RISC芯片的HP 9000服务器现已停产,虽然Oracle R12已经可以支持Itanium平台上的HP-UX,但某电厂应用系统目前是 VXX.X.XX,而某应用软件 VXX版本目前尚不能运行于Itanium平台,故准备将系统迁 移至新硬件平台(IBM power处理器)。 本次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对包括如下几点: 1) 存储设备及小型机设备的选购 采购一台新磁盘阵列提供服务,替换过去的旧存储设备,磁盘按现有存储容量预期的1.3至1.5倍配置, (RAID10或RAID5提供冗余保护,热备盘提供磁盘 的在线替换),空间考虑为_T(为以后的扩容考虑需要,最大支持在_T),如可能涉 及到系统日后的扩容、容灾及测试空间需求,可对存储适当增加扩展柜来扩充容量。 2)系统硬件规划及配置 当前硬件系统按应用规划要求划分LPAR分区,并基于两台服务器分区之间实现集群配置。 3)数据库移植 包括移植准备、移植实施、移植检查及移植后最终上线,同时处理在移植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回退恢复步骤。 4)应用迁移 1.2目标 针对某电厂实际业务需求,本次建议方案提供数据库的迁移,新采购设备选购、系统配置及业务上线测试到最终的迁移。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技术方案

XX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技术方案

1.1 机房搬迁 (3) 1.1.1 机房搬迁概述 (3) 1.1.2 搬迁要求及规范 (9) 1.1.3 搬迁总体规划 (16) 1.1.4 搬迁实施方案 (21) 1.1.5 搬迁应急方案 (40) 1.1.6 搬迁工期保证措施 (44) 1.1.7 搬迁清单 (46)

1.1机房搬迁 1.1.1机房搬迁概述 1.1.1.1项目概述 XX市XX监管平台系统数据中心机房设在XX市XX大道广场A座5楼。此次搬迁将XX市XX大道2#广场A座5楼搬迁到XX市大厦大楼11楼。

由于很多关键应用系统的可用性要求是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以及受硬件设施的限制,此次机房搬迁不能采用搬迁,但会尽可能考虑到关键应用的可用性,最大程度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1.1.1.2原机房现状 1.1.1. 2.1设备分布情况 原机房地点为XX2号广场5楼,面积约300m2。机房划分为2个区域:主机房区(260平米,包含主机房以及机房操作室)和电源室(40平米)。机房已按照B级标准建设完成,配置有消防、电力、温控、防雷等基础设施。 机房平面布置图如下: 图:系统机房平面图 本期需要将原建设数据机房中模块化机柜、机房消防系统、监控系统、机房展示系统搬迁到新建机房。 1.1.1. 2.2供电系统情况 原机房采用双回路市电供电,市电通过UPS系统为IT设备供电,制冷设备直接使用市电供电。

目前机房UPS使用情况如下: 1.1.1. 2.3制冷系统情况 以及UPS供电设备2台以及相关空调消防设备若干台。 1.1.1. 2.4网络及硬件支撑平台现状 平台硬件网络分公共服务区网络和核心区网络两部分,两大网络区之间通过网闸进行安全隔离。 公共服务区网络分别部署以下设备: 1.负载均衡服务器,位于对外网络接口节点上,双路均衡分摊公共办公网络和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 2.千兆安全防火墙,位于对外网络接口节点上,为公共服务区对外网络边界提供安全防护;

(完整版)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1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本次总局综合业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1.1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 1.1.1 需要进行迁移的系统 1.1.2 需要进行整合的系统 需要与保留系统整合的系统包括: 1、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企业信用联网统计分析,不冠行政区

划企业名称核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与企业信用联网应用,企业登记子网站,属地监管传输,网上业务受理之间的整合; 2、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外资企业监测分析与属地监管传输,外资登记子网站,网上业务受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之间的整合; 3、广告监管系统与广告监管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4、12315数据统计分析与12315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5、通用信息查询、统计系统与数据采集转换之间的整合; 1.1.3 数据迁移和转换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中心完成。 1.2 系统迁移和整合目标 一、系统切换的主要目标: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系统数据的复杂性,给数据转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在新系统启动后不影响原系统正常的业务,因此数据转换完成后,必须保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证原有系统在新系统中的独立性 原有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数据在新系统中虽然是集中存放的,但是各个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第1章设备迁移方案 1.1迁移流程及顺序说明 以上为系统迁移的流程图,各单位数据中心分系统均按该流程进行,做到系统迁移的有序进行。

1.2迁移实施前期准备 迁移的准备工作是整个迁移工作的极其重要的部分,充分的做好本次迁移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迁移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并可有效的减少迁移过程中的事故隐患,以下将对迁移前的准备工作做详细描述。 2.1迁移设备确认 在此过程中需和用户方确认迁移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和材料,并对需迁移的设备进行分类统计,形成文档,由用户方确认。 2.1设备检测 (一)硬件设备的检测 在迁移以前,用户方应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工作,包括系统状态、组件和系统配臵的检测,确认系统迁移恢复后应具有的功能和性能。 (二)服务器软件应用系统的检测 配合业务系统的开发维护单位,对系统的集成接口、设备连接进行检测,确认系统迁移恢复后应具有的功能和集成方式。 2.1数据备份 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是本次搬迁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之一,对各系统配臵参数和配臵文件做有效的记录和保存,形成文档,为系统再运行、集成提供充分的依据。 2.1设备及接口标识 迁移工作比较繁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统的再集成过程中,设备物理连接的恢复将是系统再集成的首要保证,众多单位的业务系统与及数量繁多的设备容易引起现场的混乱,模糊不清或者意义不明确的设备标识、标识的丢失等因素将影响系统恢复运行的时间。 因此在迁移以前对所有的硬件设备做好编号和功能标示,对物理连接的接口和线缆做好标识,对设备、接口、线缆做到一一对应,并将以上标识内容形成文档,为系统快速恢复提供可靠的基础。 标识主要内容为: 服务器设备标识:在设备做好标示,注明设备的型号、配臵、功用、接口信息等信息; 网络设备标知:注明设备型号、配臵、功用、接口信息等信息; 线缆标识:接口类型、连接设备等信息。 设备的标识工作已经按现有机房设备摆放位臵的格局做好的标识区分。在设

应用系统迁移方案

目录 1.1总述 (2) 1.2系统迁移需求分析 (2) 1.2.1中心系统迁移需求分析总体结论 (2) 1.3迁移方案总体思路 (2) 1.3.1保障业务中断停机时间最小化 (3) 1.3.2业务切割时间节点优化 (3) 1.3.3迁移后完整性测试 (4) 1.4服务器硬件环境迁移方案 (4) 1.4.1迁移评估 (4) 1.4.2迁移计划 (5) 1.4.3测试计划 (5) 1.4.4迁移测试 (6) 1.4.5迁移实施 (6) 1.5运营商接入链路(路由)迁移 (9) 1.6应用系统和数据库迁移方案 (9) 1.6.1应用服务器迁移 (9) 1.6.2数据库迁移实施 (10) 1.7系统迁移的具体组织实施方案 (11) 1.7.1搬迁规划 (11) 1.7.2详细实施方案 (12) 1.7.3应急处理 (13)

1.1总述 按照本期招标采购要求,中心在建成后要实现对迁移应用和新建业务平台的一体化集成。 考虑到需要迁移的指挥中心现有应用包含了分析管理平台、指挥平台,上述平台都是中心的核心、重要应用,因此我公司认为原系统的搬迁将是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本方案设计以我公司与用户现系统承建公司的初步技术交流、用户现状分析为基础,给出搬迁方案设计。 1.2系统迁移需求分析 按照用户招标要求,本期系统迁移的具体需求分析如下。 中心原有应用系统将全部迁移至虚拟化服务平台,迁移期间必须保证工作不能中断,历史数据不能损失;迁移后的系统与多媒体融合通信指挥平台融合对接。 系统迁移的难点是系统切割时间节点的合理规划和确保电话接入路由的转换,历史数据的无损迁移也是系统搬迁的难点和重点。 1.2.1中心系统迁移需求分析总体结论 通过对中心现有上述应用迁移的需求分析,鉴于原系统建设单位并非我公司,迁移过程中还存在对原建设厂商协调的工程风险。我公司认为系统迁移的重点内容包括:涉及运营商的接入切割,原有数据的迁移,合理切割时间节点规划。 1.3迁移方案总体思路 中心系统迁移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迁移必须保证用户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在迁移方案设计中,我们重点考虑几个问题。

数据迁移整合方案

1.历史数据的迁移整合 本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1.1.新老系统迁移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1.2.需要进行迁移整合的系统 1.3.数据迁移整合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中心完成。 1.4.系统迁移和整合目标 1.4.1.系统迁移的主要目标: 1.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系统数据的复杂性,给数据转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在新系统启动后不影响原系统正常的业务,因此数据转换完成后,必须保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2.保证原有系统在新系统中的独立性 原有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数据在新系统中虽然是集中存放的,但是各个系统由于存在业务上的差别,数据在逻辑上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1.4. 2.系统整合的目标: 保证直接关联的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正常办理。例如公众服务系统与基本业务系统之间互动,基本业务与协同业务之间互动等等。

数据库迁移方案v1.0

文档版本:Ver 0.7 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数据迁移方案 编制单位:东软集团股份 2014年11月12日

文档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2数据库环境概述 (3) 2.1正式数据库环境(旧版) (3) 2.2临时数据库环境(升级) (3) 3数据迁移需求 (3) 3.1软硬件需求 (3) 3.2网络需求 (4) 3.3数据迁移需求 (4) 4数据迁移方案 (5) 4.1正式数据库数据 (5) 4.2临时数据库数据 (6) 4.3数据迁移步骤 (6)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用于描述市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由于迎接卫计委标准符合性测评整体升级中数据库整体迁移的说明文档,用以说明目前数据库情况,迁移涉及的容以及迁移需求,需要硬件集成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建议,并指导数据库迁移工作的实施。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为: 建设单位:卫生局领导、技术人员、工作人员; 承建单位:硬件集成工作人员、东软平台实施人员。

2 数据库环境概述 2.1 正式数据库环境(旧版) 旧版数据库为正式数据库,做了RAC 集群,其用于2012年、2013年的项目实施采集,于2014年进行项目升级时暂停使用。 说明: 旧版数据库环境,交换库的数据完全无用,中心库的数据偶尔应对上级检查的集成浏览器调阅显示(由于新版浏览器集成未做好) ,且只应用于旧版浏览器的调阅使用。 2.2 临时数据库环境(升级) 说明: 临时数据库环境的数据为2014年升级后采集的数据,数据库均未做集群,平台所有新版应用、综合管理系统、新上线的服务均连接访问临时数据库28。 3 数据迁移需求 3.1 软硬件需求 ? 操作系统字符集为UTF-8; ? 两台小型机虚拟出独立的四台机器,两台作为交换数据库,两台作为中心 数据库,并支持RAC 集群,如下图: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及扩容方案2015.1.22

X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应用事业部 数 据 中 心 机 房 优 化 及 搬

迁 方 案 2015年1月22日 一、概述 1、现状分析 安泰数据中心机房位于时代数码港20楼,经过近一年多的运行,发现大楼的电源系统经常性的出现断电现象;数据中心的出口采用的是电信的50M专线,在过去的一年中,曾出现过服务中断达到24小时以上。同时,目前的数据中心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空间需要。 空间不足:目前20楼中心机房总面积约为20平米左右,里面含有7个机柜,服务器约15台左右,网络设备约20台左右,包含办公网络与数据中心网络,空间使用率已达到75%以上,按照部门现在的业务发展速度,该机房已不能满足近一年的需要。

环境制约:目前机房采用的是50(2P)的挂壁式空调,当夏季气温偏高时,机房内的温度难以控制,曾出现过由于温度升高导致消防栓漏水的现象。 安全隐患:目前机房在大楼新建时未进行合理规划,所属楼层为20楼,空调外机没有地方放置,暂放置在隔断的小房间内,通过窗户对外散热,无法对机房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且夏季温度偏高,存在安全隐患;机房内屋顶设有消防栓,夏季容易产生漏水现象;机房内中央空调为大楼统一控制,晚上中央空调处于关闭状态;中心机房与办公网机房同在一处,且机房内设有门禁系统的控制开关,经常有人需要进出机房调试设备或者检修空调等,不利于机房的管理。 网络架构:目前数据中心网络采用单出口、单链路的架构,当电信的出口故障时,数据中心对外提供的服务将无法继续;在网络架构中,所有的链路全部为单链路(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出口与运营商之间),如果单链路中的某一个点出现问题,将导致服务终端。在现有的网络架构中,未考虑到网络安全因素,易出现网络入侵等事件。 备用电源:目前机房采用10KVA的UPS电源,其上不但接有数据中心的设备,而且接有办公网络的设备,当UPS供电时,负载已达到100%,已不能满足后期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部门提出了对数据中心进行优化及搬迁的方案,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数据中心满足部门未来三年的业务发展需要。

系统历史数据迁移方案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本次总局综合业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需要进行迁移的系统

需要进行整合的系统 需要与保留系统整合的系统包括: 1、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企业信用联网统计分析,不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核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与企业信用联网应用,企业登记子网站,属地监管传输,网上业务受理之间的整合; 2、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外资企业监测分析与属地监管传输,外资登记子网站,网上业务受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之间的整合; 3、广告监管系统与广告监管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4、12315数据统计分析与12315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5、通用信息查询、统计系统与数据采集转换之间的整合; 数据迁移和转换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

数据库迁移方案

数据库迁移方案 XXXXX公司 XXXX年XX月

文档控制 此文档仅供最终用户审阅,不得向与此无关的个人或机构传阅或复制。修改记录 分发者 审阅记录

1.概述 年前完成XXXXX系统的数据库迁移工作,同时对源库进行小版本升级,有11.2.0.3升级到11.2.0.4版本。 2.迁移前准备工作 3.源库备份 4.目标库恢复 4.1.传输备份文件 从源端拷贝备份文件到目标端指定目录

4.2.还原spfile到pfile RMAN>startup nomount --rman自启动一个实例 RMAN>restore spfile to pfile ‘/u01/initdba.ora’ from ‘/u01/bakup/xxx’; 注意:修改磁盘组名称,归档路径、控制文件路径,日志路径,trace文件路径、remote_listener 4.3.还原控制文件 在其中一个节点上执行。 4.3.1.用pfile启动到nomount状态 RMAN>startup nomunt pfile=’/u01/app/xx/initdba.ora’; 4.3.2.rman执行对控制文件的恢复 RMAN> restore controlfile from '/HS5220/c-2006462633-20170123-03'; Starting restore at 2017-02-04 12:16:56 using channel ORA_DISK_1 channel ORA_DISK_1: restoring control file RMAN-00571: =========================================================== RMAN-00569: =============== ERROR MESSAGE STACK FOLLOWS =============== RMAN-00571: =========================================================== RMAN-03002: failure of restore command at 02/04/2017 12:16:57 ORA-19870: error while restoring backup piece /HS5220/c-2006462633-20170123-03 ORA-19504: failed to create file "+DG_DATA" ORA-17502: ksfdcre:4 Failed to create file +DG_DATA ORA-15001: diskgroup "DG_DATA" does not exist or is not mounted ORA-15040: diskgroup is incomplete ORA-15040: diskgroup is incomplete ORA-15040: diskgroup is incomplete ORA-15040: diskgroup is incomplete ORA-15040: diskgroup is incomplete ORA-15040: diskgroup is incomplete [oracle@ora8db1 ~]$ ls -l $ORACLE_HOME/bin/oracle -rwsr-s--x 1 oracle oinstall 239840968 3月15 12:32 /u01/app/oracle/product/11.2.0/db_1/bin/oracle [oracle@ora8db1 ~]$ exit logout [root@ora8db1 ~]# su - grid [grid@ora8db1 ~]$ cd $ORACLE_HOME/bin/ [grid@ora8db1 bin]$ setasmgid setasmgid setasmgid0 setasmgidwrap

数据库软件升级及数据库迁移方案

数据库软件升级及数据库迁移方案 根据本次项目需求,此次项目实施除硬件设备安装调试外,还包括对已有管理系统所用Oracle数据库的升级和管理系统数据的迁移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数据库软件升级 1.1操作系统AIX安装 新购p550小机自带AIX6100操作系统,用启动光盘安装并打好相应补丁; 设置相应环境参数,如:语言环境为简体中文等; 挂载IBM 1814-20A存储,并设成开机自动加载。 1.2 Oracle 10G安装 在存储上安装10g系列中的稳定版本:10.2.0.1并补丁升级至 10.2.0.4; 配置两台小机上所装Oracle,满足数据库的高可用性,保证一台down 机的情况下,另一台能自动接管数据库服务。 二、数据库迁移 2.1迁移前期调研 1、迁移任务的目标 本次项目数据迁移的目的是:将现有ERP系统的二个子系统数据,从低版本到高版本、跨操作系统的方式进行迁移升级,将信息中心现有应用系统数据进行无差异迁移,升级后的目的数据库环境在继承现有数据库所有功能基础上,性能及稳定性需更为完善,从而更好的满足对兴发现有各系统各方面性能的支持。 2、新旧环境分析

2.2迁移各类资源准备 1、人员技术准备 甲方:业务系统管理员; 软件开发商:提供系统维护手册,以搭建模拟应用系统测试数据; 乙方: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维护工程师。 2、系统环境准备 正式环境:2台8204-E8A操作系统AIX6100及Oracle10.2.0.4安装 正常; 中转环境:服务器1台、高档PC机2台,数据迁移中转及应用系统 模拟部署及测试用。 3、安装和调测相关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临时中转环境) 数据库:Oracle10.2.0.4; 中间件:无; 工具软件:PL/SQL、LoadRun等。 2.3数据迁移方案设计 1、时间安排 模拟环境测试: 模拟结果观察: 正式数据迁移: 2、迁移方案 经过综合分析众多数据迁移相关资料,结合项目经验,本次数据迁移总体方案如下: A、迁移过程直接向10.2.0.4升级 Oracle验证矩阵中无特别强调,可以直接升级为10.2.0.4。 B、采用传统的EXP/IMP方式迁移 本次迁移非本机环境升级,涉及到Windows到AIX操作系统的跨越,另外Oracle版本跨度大,采用Oracle公司提供的EXP/IMP工

核心业务数据迁移方案

核心业务数据迁移方案 为了对系统集成核心技术拥有更多的自主控制能力, 为了解决数据库的线性扩展问题,为了尽量减少对软件数据的依赖,针对核心业务数据的迁移做如下方案分析. 一、可选用的数据迁移方式有: 1、数据库方式 1)使用RMAN 将数据全库导出导入。优点是数据不会有逻辑性错误,速度快;缺点是存在数据恢复风险,如果使用带库,必须保障磁带不出问题,如果使用磁盘,必须保障文件系统容量大于数据库 2)使用EXPDP 方式。优点是数据不会有逻辑性错误,导出导入后可提高数据访问性能;缺点是导出导入速度太慢,而且必须保障文件系统容量大于数据库 2、主机方式 1)使用DD。优点是速度快,可在物理上保障数据一致性;缺点是操作复杂,需要对每个要迁移的LV执行DD 操作 2)磁盘MIRROR 技术。优点是操作简单,可在物理上保障数据一致性;缺点是速度慢,一次只能做一个LV,而且稍有疏忽就可能把源数据毁 掉,风险较大 3. 存储方式 1)使用存储磁盘远程复制软件CA。在同一品牌、同一档次的存储器之间 可以使用磁盘远程复制软件,优点是不需要停业就可以进行数据迁移;缺 点是除需要相关软件许可以外,技术条件苛刻,要求源磁盘和目标磁盘的 格式和大小必须一样。 (2)存储内部复制软件BC。优点是不需要停业而且速度快;缺点是需要 对两台存储器进行虚拟化挂接,让一台管理另一台,而且要求源磁盘和目 标磁盘的格式和大小必须一样 二、迁移设计详细实施方案 根据西藏机房环境及数据转移最后选择了DD 方式1),RMAN 方式作为备 用 (1)通过对数据环境(包括主机、磁盘阵列和SAN交换机)的信息收集 分析,确定需要升级的软硬件系统(含微码) (2)确定方案具体细节。新增主机HBA 卡和SAN交换机,构成SAN网络 (3)制定详细操作步骤,确定操作人和复核人。 (4)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5)由主机、存储、数据库、网络等各方面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最终评 审,确定最终方案。 三、迁移组织计划 (1)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对外沟 通协调、人员组织调配、后勤服务保障等工作。 (2)确定实施日期及停机时间 (3)提前作好停机前的沟通协调工作。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第1章设备迁移方案 1.1迁移流程及顺序说明 以上为系统迁移的流程图,各单位数据中心分系统均按该流程进行,做到系统迁移的有序进行。 1.2迁移实施前期准备 迁移的准备工作是整个迁移工作的极其重要的部分,充分的做好本次迁移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迁移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并可有效的减少迁移过程中的事故隐患,以下将对迁移前的准备工作做详细描述。 2.1迁移设备确认 在此过程中需和用户方确认迁移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和材料,并对需迁移的设备进行分类统计,形成文档,由用户方确认。 2.1设备检测 (一)硬件设备的检测 在迁移以前,用户方应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工作,包括系统状态、组件和系统配置的检测,确认系统迁移恢复后应具有的功能和性能。 (二)服务器软件应用系统的检测 配合业务系统的开发维护单位,对系统的集成接口、设备连接进行检测,确认系统迁移恢复后应具有的功能和集成方式。 2.1数据备份 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是本次搬迁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之一,对各系统配置参数和配置文件做有效的记录和保存,形成文档,为系统再运行、集成提供充分的依据。 2.1设备及接口标识 迁移工作比较繁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统的再集成过程中,设备物理连接的恢复将是系统再集成的首要保证,众多单位的业务系统与及数量繁多的设备容易引起现场的混乱,模糊不清或者意义不明确的设备标识、标识的丢失等因素将影响系统恢复运行的时间。 因此在迁移以前对所有的硬件设备做好编号和功能标示,对物理连接的接口和线缆做好标识,对设备、接口、线缆做到一一对应,并将以上标识内容形成文档,为系统快速恢复提供可靠的基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